前公路运输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

2024-04-20

前公路运输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通用3篇)

篇1:前公路运输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

前公路运输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不仅来自行业外部,还来自行业内部不同性质的企业间的竞争。在这双重压力之下,如何通过创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实现持续发展,就成为公路运输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由于公路运输企业不同于制造业,它给市场提供的不是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产品而是运输服务方式,这就需要在对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从经济学、技术学、管理学等多种视角,根据行业和专业特点进行应用研究,从而实现运输

产品、运输技术、运输市场、运输组织与管理以及运输企业制度的创新。

一、运输产品的创新

公路运输企业向市场提供的是运输服务,因此,运输产品的创新也就是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在运输市场上,新产品主要通过开设新的运输服务项目来体现。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运输需求不断出现,如旅客运输中的安全性、快捷性、舒适性要求,货物运输的方便性、快速性和经济性等。因此,不断推出新的运输“产品”即新的运输服务项目,使运输服务多样化,满足人们对运输的各种需求,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适应这种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成为公路运输企业产品创新的战略方向,可以归结为专业化、个

性化、柔性化三种基本类型。

专业化是工业化时代社会生产的普遍要求。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并存的今天,运输产品设计的专业化仍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特别是在我国许多经营者头脑中充斥着“高、大、全”的设计理念时,专业化产品创新反而能够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利润空间。如高速客运、散货专运、液态货物专运、气态货物专运、高低温货物专运、动植物专运、防暴专运、旅游运输、学校巴士、救护救援、礼宾服务等。专业化意味着大批量、低成本和高效率,意味着质

优、便捷和安全。

个性化是新经济时代的一大特征。这一趋势反映到公路运输领域,就成为一种日益增长的个性化运输服务需求。个性化需求是指在需求种类、性质、批量、安全、速度、形态等方面的非同一般性的运输服务要求。个性化运输产品创新是指针对这些非同一般性的服务要求设计的运输服务形式和方式。如针对汽车市场需要提供整车运输服务,针对散装货物运输提供分装服务,将运输和保安职能结合提供保安客货运输服务,全时空电话要约运输服务等等,都属于个性化运输产品设计。

柔性化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现状,满足运输市场出现的一般和个别,批量和特殊共存的服务要求,策划和设计新型运输产品。这种柔性化运输产品的提供,要求企业具备较为丰富的内部资源以及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是充分条件。柔性化运输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还可在为运输市场提供柔性化服务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利润来源和发展空间。如深圳运发集团目前已经开发了旅游运输、观光运输、城市客运线路和会议服务运输、客运联网售票、市区免费接送上车等资源共享、合理调度的有限柔性服务产品。进一步提高柔性化服务程度和范围,还需要企业运输技术的创新相适应。当然,不论哪一种创新,在具体设计上都必须满足方便、快

捷、安全、舒适和经济等一般约束条件。

二、运输技术的创新

在产品不变的情况下,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对相关生产技术进行创新,是一般生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类型。公路运输技术包括运输服务装备和调度管理手段。运输技术的创新,一是指在产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装备水平的提升而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二是根据产品创新的需要构建新的装备系统或体系。鉴于运输企业的行业特点,其技术装备的创新一般并不需要自主研发,而是根据自己的总体设计向厂家或市场择优配置选购。例如开发汽车整车运输服务项目,需要订购大型平板车;利用大型平板车开发散装货物运输,需要购置或租赁专用货柜或集装箱等装备。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加速折旧,到期报废,加快更新新型车辆,提高客运中、高档快速车辆比重,大力发展大吨位货车、集装箱、零担、快件等特种车,形成高、中、轻比例合理的运力结构。汽车维修要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为运输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随着运输产品柔性化程度的提高,调度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在运输技术创新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其重要性将越来越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优化,智能运输的推行和应用,是当前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信息化和智能化可实现营运管理、运输网络组织、客货营销、运输服务和安全监控等方面的管理创新,不仅是资源配置的需要,生产效率提高的保证,更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关键。因此,当前公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信息孤岛现象,通过有效覆盖全部供销市场的信息网络,建立起全时空的市场运营机制,以适应国际化大物流网络的发

展需要。

目前公路运输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整个物流效率和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物流效率表现为物流总量和物流时间的商数,因此物流效率对运输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运输时间的准确性,即在规定的时间段(如天、小时)内完成运输任务,运输时间的精确性,即运输的送达时间的精确性,如零库存的生产线、JIT物流系统等;运输时间的可调节与可控制性,即运输速度和运输时限的可调节和可控制性运输时间的稳定性,即运输过程的稳定性。运输企业只有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等不断的技术创新

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运输市场的创新

市场创新是企业创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更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公路运输市场竞争激烈,经营分散,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市场化程度最高。所以同各个细分市场一样,市场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求得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运输市场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研究和预测运输市场需求变化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市场有需求而又供给不足的运输服务形式,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多层次、优质化和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调整经营服务方式,拓展“专、精、特”的新的运输服务项目,开辟新的运输市场。公路运输市场创新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企业优势,以自身优势克服或弥补其他运输方式的不足,从而拓展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立足于自身优势,并将市场创新的目标由运输扩展为物流和人流等国际大网络坐标之中,将上述基本思路辐射状展开,开阔的市场创新思路就会

立刻显现出来。

四、运输组织与管理创新

就公路运输企业而言,运输过程和运输方式的组织与管理,一方面要随着运输产品、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创新而进行适应性创新,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先行创新带动或促进运输产品、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创新。其中,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又是运输过程和运输方式

组织创新的基础条件。

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要树立现代化客货运输组织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思想。客运方面要树立“旅客至上、服务第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经营理念,通过对传统的客运组织进行改革,重点在效率、成本、质量上下功夫,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和人性化的服务。在货运、物流方面,要建立“大物流”概念,不仅把自身看作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一个要素、一个功能模块,而应把企业看作是国家整个物流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发挥自己专业功能、承担物的流动职能,还要向物的流动过程中的形态转换方面渗透。其次是将单纯的运输思想拓展为满足国家物流体系的优化需要的全方位服务理念。管理手段的创新,亦即管理技术的创新,主要是根据企业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需要,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智能运输GPS、CIS、IC卡,识别技术、网络技术等,形成互联物流市场和客运市场的信息系统。从而消除各种信息孤岛现象,使得企业能够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及时做出反应。公路运输企业要优化运营组织方式,推进规模化经营、网络化经营,发展快件运输、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长途干线客运、快速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走

集约化经营之路。

五、运输企业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尤其对国有运输企业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有运输企业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要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步伐,通过控股、战略投资者参股和经营者、员工持股,走投资多元化的道路。在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下,将有可能克服企业“所有者缺位”的敝端,有利于在国有运输企业中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层协调发展。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制度,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业绩考核、薪酬分配、员工管理、市场营销等机制,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

竞争力。

六、公路运输企业创新发展趋势和特点

“十五”以来,以高等级公路为主的国道主干线的全国联网,为公路运输发展创造了基础设施条件。政府对运输行业管理的加强,使运输结构不断趋向合理,是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又一契机。当前公路运输虽然仍处于市场整合阶段,但却已经开始酝酿一场重大变革,各个公路运输企业将在这新一轮的变革浪潮中接受考验。研究公路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是当前公路运输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综观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现状,其创新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和特点。

1.专业化

公路运输企业通过专业化创新战略的实施,意味着要主动放弃一些业务,求专,不求全,不求大,将企业资源集中配置于某一种或几种专门性职能上,使自己具备其他企业难以比拟的优势。专业化的创新不仅可以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还可以降低内部运行成本,提高总体

利益水平。

2.多样化

这里所指的是公路运输企业经营相关多样化,主要包括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小汽车出租、旅游运输、货运和汽车场站等(其中长途客运包括高速公路客运、长途干线客运、高档长途卧铺客运等;货运包括零担、集装箱运输、快件、联运等)。这种相关性运输业务可以分享相近或相同的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技巧,实现产品互补,市场相互交叉等,其目的是增加运输品种和市场份额,产生协同效益,分散经营风险,扩大企业规模。一般而言,多样

化创新战略适合于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集团。

3.集团化

对公路运输企业而言,集团化作为一种创新趋向,是将多样化与专业化有效结合的一种形式。企业集团可以由多个专业化运输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形成的强强联合体,也可以由一个运输企业通过发展多个专业化运输事业部或分公司形成。集团化不仅可以显示专业化协作的优越性,同时在经营服务方面,能形成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站点成网、安全优质、配套成龙(客运、货运、修理“三条龙”)和竞争力强、实现多功能服务的大型运输联合体;并有利于优化企业组织形式,实现规模经营,网络化经营,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利

润来源,形成区域性相对垄断优势。

4.物流化

这里指的是公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运输是物流系统的核心环节,这种业务功能上的继承性使运输向物流转化比进一个陌生行业具有更低的门槛。公路运输企业具有一定数量的运力装备和场站设施,一定规模的经营网络和丰富的运输经验,要紧紧抓住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机遇,转变经营观念,大力发展物流业、快件运输、城市“货的”、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等,扩大经营范围,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

5.信息化和智能化

对于其他行业企业而言属于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对于公路运输企业则是包括管理、生产和技术创新在内的综合创新,因而是企业自身升级的一种形式,更是实现运输现代化,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途径。公路运输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面临的主要课题是消除企业内外的信息孤岛现象,整合包括客户管理、车辆管理、生产调度、安全监控,财务管理

等系统资源,建立起运行迅捷高效的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企业运营机制。

6.行业联盟

运输行业竞争激烈,是竞争还是联合或合作,应用博弈论可进行策略筹划与选优,解决企业经营决策所遇到的一些新问题。运输行业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的具体表现,既包括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的联盟,如线路联营、合资、合作等;也包括公路运输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间的联盟,如海陆空运输企业大联盟、多式联运和第三方物流等。前者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同质竞争造成的损失,实现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两方面的互补,既可减少专业设备投资,又可减少车辆的空驶率,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后者对运输企业而言可以扩大市场,对其他行业企业

而言则是通过物流社会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双赢。

篇2:前公路运输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

施工项目成本是指施工企业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施工项目在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所消耗的主、辅材料、构配件及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的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施工项目经理部一级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

2 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加强人机料管理

2.1 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

(1)人工单价确定:在整个施工期间作出合理的预测是控制人工费用的前提条件。(2)用工数量确定:通过对在建工程和已建工程积累的各工序个结构形式下实际用工数量的原始资料积累确定最佳用工数量。(3)实行承包力求最少的人工投入:鼓励施工队内部实施工序承包制,例如在清扫一项,施行承包,按米计价,即可调动民工队的积极性,又可加快施工进度。

2.2 机械成本的有效管理

(1)合理配置:根据施工情况,合理布置机械,减少盲目进场造成闲置损失。(2)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加强操作人员设备管理知识,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避免操作失误造成损失。(3)降低维修成本: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必须做到能修则不换,尽可能的降低维修成本。(4)降低油品的消耗:完善机械设备台帐,加强用油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及人为的漏洞。另外,各工序将采取更为完善的措施,降低油耗。(5)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机械成本与操作人员利益分配相挂钩,最大限度降低损耗。在工程量大体确定的情况下,推行承包制。

2.3 材料成本的有效管理

2.3.1 原材料的成本控制:

主要是从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入手:(1)降低采购成本:对项目的主要材料实行招标集中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保证效率,确保质量、数量与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是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实现降本增效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2)严把进货关:严格控制入场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3)认真计量签收:如遇帐量不足,质量不合格等情况进行索赔。(4)现场堆放合理:尽可能减少二次搬运,减少损耗。尤其是露天存放的材料要及时覆盖。(5)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部门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6)及时了解预测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储备物优价廉的材料。

2.3.2 成品料的控制:

(1)拌和过程中的控制:在各种成份材料规格型号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避免由于拌和机或人为因素造成过多废料。a.拌和机与相应配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确保在出料过程中不因机器问题而出现停机现象,以免无谓的增加施工成本;b.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动向,在天气变化时,加强对成分材料的防护措施,避免由于成分材料过湿、过粘、过脏而造成拌和无法正常进行及出现含水量不正常现象;c.加强拌和现场检查人员的责任感:尤其是沥青砼拌和中,要派专人检查沥青混合料质量,对于生产出的混合料每车都要进行记录,保证拌和出的成品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松散料、无粗细料严重离析、无结团现象;d.出料现场应经常抽检生产的配合比并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协调力度,保证拌和料的合格,避免由于意外使拌和料出现质量问题时,沟通不及时将损失加大。(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技术控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品用料。a.合理控制每层施工时的厚度:将其控制在规定允许的浮动范围下限内或在综合考虑的前提下,具体考虑每层的最佳控制厚度,使成本在合理的情况下得到节余。b.合理控制每层施工时的宽度:在摊铺过程中使用滑模或采取培土路肩的形式,可以有效减少摊铺宽度超出设计要求部分,使材料用量增加而造成损失。c.避免返工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施工前要再次确认合格后使用,如果有其他原因出现问题,要果断采取措施,立即处理,将返工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4 非生产性开支的有效管理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组织设计原则精简机构,因事设职,因职选人,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

3 加强施工细节管理,大力推广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

在施工中,往往一个细节的改进就可以使成本大幅度降低。因此应经常倾听现场施工人员的意见及建议,从中发现找出许多可以改进的环节及方法。施工细节的注重与改进不仅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在于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的进行细节改进,施工中小的不足不断被弥补,会使我们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得到持续改进,使施工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并不断提升我们的整体竞争力。

4 重视现场签证费用的管理

在公路工程中,工程的最终结算额=中标价格+现场签证费用。现场签证是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某些特殊情况实施的书面依据,由此发生的价款也成为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由于现代工程规模和投资都较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设备材料价格变化快,工程合同不可能对未来整个施工期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出预见和约定,工程预算也不可能对整个施工期发生的费用作详尽的预测,而且在实际施工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又会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项目实施整个施工过程中,都会发生现场签证而最终以价款的形式体现在工程结算中。加强对现场签证价款的控制,是现场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防止应得效益的流失。

5 大力推行内部承包责任制

工程施工项目由于规模、类别、施工工期及进度控制等的差异,造成有的施工项目无法均衡生产。如有的项目规模比较大,施工项目工序复杂;有的项目每年只有短短几个月有效施工期,另外几个月由于其他原因而无法施工。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施工项目内部承包制,以加强成本控制。内部承包制,有别于工程承包。实施承包制,就是划小核算单位,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和承包体的责权利关系,促使承包体(单位内部职工或分包方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它的基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工资与效益完全挂钩。采取内部承包制可以分为单价承包和单项承包。单价承包操作较为简单,而单项承包则较为繁琐。但是,它也有弊端,主要问题是管理较为粗放。由于是内部承包,如发生重大失误导致成本严重超支时则不易处理。因此,要抓好重要施工部位、关键工序的技术交底和质量控制。

总之,施工成本管理是一项全面、深入、细致的工作,不但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而且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配合、协调,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成本管理,才能实现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所提及的成本控制管理是以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论述降低施工成本的途径和措施,是狭义的围绕工程直接费管理的最基础的成本控制管理。

关键词:施工成本,管理措施,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篇3: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定额

关键词:市场竞争 企业定额

0 引言

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一个施工企业,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符合企业自身要求的成本核算体系,编制和拥有自己计价依据的企业定额,才能参与市场竞争、站稳市场。企业只有根据自身实际管理水平,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完善的信息数据库,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不断的发展。

多年来,我们无论是在招投标还是在实际的施工生产过程中,一直使用的都是1995年发行的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补充预算定额,定额中所规定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要的劳力、机械、材料消耗量及管理费支出的数量标准与企业现如今实际正常施工条件下的所需要的劳力、机械、材料消耗量及管理费用支出的数量标准相差甚远,甚至已不能参照,施工企业项目承包人如果要企业生存,必须以科学态度和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现在正常的施工条件、施工机械、施工工艺进行计量,要根据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实际机械装备水平的企业定额,以劳动定额为考核依据,科学定员,合理分配,激励职工为企业作贡献的积极性,不断促进生产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以达到最终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得以发展,因此我在此述说

一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定额,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逐步适应市场。

1 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是工程项目制造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项

目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标准,以控制和降低人工费用的支出。特别是在施工中要根据现如今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用工情况及用工量计算人工费。①混凝土的搅拌及浇筑:国家定额的编制还是自拌混凝土,现如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已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定额用工已不适用。②钢筋的制作及绑扎:由于现在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定额中钢筋的绑扎搭接、已被直螺纹及锥螺纹连接所替代,减少了钢筋绑扎的时间,减少了用工,现如今机械设备的完整配备,特别是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钢筋运输过程中的用工,提高了效率,定额用工已不适用。③模板的支、拆:由于对混凝土产品的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定额中所使用的钢模板已被镜面模板所代替,对拉螺杆的大量使用使得在支拆模板过程中定额用工也产生变化,定额用工已不适用。

以上施工工艺的改进及新工艺的运用,使得定额用工上出现的不适用,必将促进企业定额的产生,现代就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编制符合自身企业的人工管理办法。

1.1 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进行包干控制,防止人工费超出指标做到节约奖励,超出罚款的用工制度。

1.2 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根据施工进度、技术要求,合理搭配各工种工人的数量,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减少工时的延长,保证工作效率,减少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1.3 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人工费,采取一切办法积极提高劳动生产

率。

2 机械费的控制

随着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成为加快施工进度,促进工程项目按期完成的主要因素。那么怎样对机械进行合理的组织,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成为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是最重要的。

2.1 严格控制机械使用费的支出: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的内部合理调度,力求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在设备选型中,注意一机多用,如自有机械设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可以结合市场及机械台班定额标准确定合理的机械租赁价格。

2.2 严格执行机械的保养程序:执行机械的保养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维修费用,配备技术素质高的机械手,制定严格的机械设备责任制,把油耗和人为损失降到最低点,从而提高机械出勤率

2.3 建立完善的机械档案:成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设备的调度、检查、维修、评估等具体事宜,根据档案便于尽早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尽量避免窝工,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的管理,减少由施工组织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合理安排机械设备与辅助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提高机械生产效率,降低机械成本。

3 材料成本的控制

随者高层建筑的大规模涌现以及国家对一些小型工业基础设施的严格控制,大型工业厂房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拥进城市,使得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建筑材料价格也不断提高,使得原来材料占总造价的65%的比率不断增加,实际的材料费用已比定额中的材料费超出了很多,但为了企业的生存,我们企业还必须抓管理抓控制,以达到材料成本的控制。

3.1 材料用量的控制:材料价格我们控制不了,但材料的使用我们可以控制,首先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坚持节约原则,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与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减少浪费,减少返工。

3.2 材料价格控制:在材料的采购阶段就要进行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证质量数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成本,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计划,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4 企业定额的编制原则

编制企业施工定额,应该坚持既要结合历年定额水平,也要考虑本企业实际情况,还要兼顾本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坚持以下原则:①定额水平的平均先进性原则;②定额划项的适用性原则;③独立自主编制的原则。

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专长,施工设备配备情况,材料来源渠道及管理水平等所规定的为完成工程实体消耗的各种人工、材料、机械和其他费用的标准。量体现在定额消耗水平上,而价则反映在实现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过程中。依据企业定额对工程量清单实施报价,能够较为准确地体现施工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

在使用企业定额报价时要考虑物价水平、劳动力价格水平、设备购置与租赁、政策因素、取费标准、上级管理费、部门的特殊收费;合同条件(主要是付款条件);甲方信誉及资金实力等诸多困索。要经过市场调查、信息采集和测算分析及商务决策等一系技术操作过程,这些都是企业经营的策略和商业秘密,它以体现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价格水平的报价参与市场竞争,是科学、合理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是衡量建筑产品企业个别成本水平的尺度标准。经营要保证产生一定利润,盈利是一个企业生产目标,没有盈利,就没有扩大再生产,企业就不可能发展。企业定额的应用,促使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按实际消耗水平报价。在现阶段市场经济萌芽初期,为规范发包承包行为,为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定额的建立和使用一定会产生深远和重大影响。

上一篇:合阳推行二二三制狠抓中心组学习下一篇:法国景点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