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病发病率统计数据

2024-04-21

牙病发病率统计数据(共12篇)

篇1:牙病发病率统计数据

中国肿瘤发病和死亡权威统计数据公布

[导读]2014年4月14日,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正式发布了2013年年报(以下简称“年报”)。该年报采取了新的内容编排形式,纳入了肿瘤的亚部位和病理分型情况,采用了新的分层分析和标准人口构成,并对全国的发病情况和死亡情况进行了预估。

2014年4月14日,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正式发布了2013年年报(以下简称“年报”)。该年报采取了新的内容编排形式,纳入了肿瘤的亚部位和病理分型情况,采用了新的分层分析和标准人口构成,并对全国的发病情况和死亡情况进行了预估,不再只是简单的“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数据报告。

2013年全国共216个登记处上报资料(2010年的登记数据),年报中采纳了其中145个数据质量较好的肿瘤登记处数据,覆盖人口1.58亿,其中男性8000万,女性7800万,占全国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的11.86%.2010年全国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病例315.7万例,其中男性187.4万例,发病率为274.69/10万,女性12.8万例,发病率为197.24/10万。平均每天确诊8474人,每分钟约6人被诊断为癌症。按寿命74岁计算,中国人一生中罹患肿瘤的累积风险为26.15%(男性)和16.82%(女性)。

肺癌、肝癌、消化道肿瘤和乳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榜前列。

城市地区前十位常见肿瘤依次为肺癌(19.7%)、结直肠癌(10.98%)、胃癌(10.59%)、肝癌(8.85%)、乳腺癌(8.43%)、食管癌、子宫颈癌、前列腺癌、子宫体癌和卵巢癌。

农村地区前十位常见肿瘤依次为肺癌(19.11%)、胃癌(15.26%)、食管癌(13.53%)、肝癌(12.91%)、乳腺癌(5.75%)、结直肠癌、子宫颈癌、子宫体癌、脑瘤和卵巢癌。

肺癌、消化道肿瘤和肝癌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占所有病例的70%以上(肺癌23%、胃癌15.2%、肝癌13.57%、食管癌10.46%、结直肠癌9.39%),而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和肝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占所有病例的60%以上(乳腺癌16.97%、肺癌14.85%、结直肠癌9.68%、胃癌8.53%、肝癌6.17%)

发病前十位恶性肿瘤构成

2010年全国登记地区上报死亡病例205万例,男性133万例,死亡率为194.98/10万人,女性72.2万例,死亡率为111.04/10万人。

死亡前十位恶性肿瘤及构成

在肿瘤的亚部位和病理分型方面,根据现有资料,肺癌的好发部位为肺上叶,占43.3%,其次为下叶,占30.6%;胃癌的好发部位为贲门,占43.8%,其次为幽门窦,占19.1%;结肠癌的好发部位为乙状结肠,占40.7%,其次为升结肠,占24.2%.病理分型肺癌以腺癌最多,占46.8%,其次为鳞状细胞癌,占32.5%.食管癌中鳞状细胞癌占绝大部分,占87.0%;恶性淋巴瘤中,多发骨髓瘤和恶性浆细胞性肿瘤占20.2%,弥漫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占12.6%,其他型和非特异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占50.2%.我国的肿瘤登记工作在新中国建国以后即开始起步,在改革开放后步伐加大,进入新世纪后更是有了腾飞。登记处数量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2个(1个大城市和1个农村县)到2013年的249个,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外台湾省),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覆盖人口数量2亿,占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的15.42%.尽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参考全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肿瘤疾病负担,我国的肿瘤登记任务还十分艰巨,同类型的肿瘤登记项目在美国覆盖了96%的人口,在欧洲覆盖了32%的人口。

篇2:牙病发病率统计数据

病名

甲乙丙类总计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鼠疫霍乱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肝炎未分型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合计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2011年发病数63200993237558

124020450***61093335******31077919******79822825***38******088308254166******2932909***706

死亡数

1580215264

1009224830***61***963-***0***1000100023509

2010年发病数64099623185932

7******82***45402

0******8925224899***5******5853467743*********536125***74669

死亡数

1525714289

***28352801******08601169110***12043905

与2010年同期比(%)发病率增减死亡率增减

-1.861.15-80.00-84.75

-27.373.65-11.242.6113.0922.74-2.48

-0.0030.79-74.0612.64-6.78-36.34-46.715.99-6.11-4.28-16.36-30.0441.98

--19.20204.5912.45-7.629.71-41.813.37-44.92-4.832.0551.3051.32-88.27-7.725.14-18.8915.13

-11.55-9.15

3.106.330.00--18.58-6.50233.33-7.95-3.1311.54-42.86

-0.00-49.09-65.001.14-7.16-31.88

--50.00-33.33-5.78-50.00-24.000.00--34.04

--1000.007.69-50.00

-120.00-44.69-40.00-66.67-100.00

--100.00

0-100-100--46.88-43.95注:1.表中监测数据为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不含外籍和台港澳病例;

2.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的合计; 3.“-”表示分母为零不能计算;

篇3:牙病发病率统计数据

一、预测疾病发病率统计分析概述

由于疾病监测系统搜集的数据十分庞大, 并且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也有着多样的处理方法。因此, 分析这些数据的方法是具有前瞻性和回顾性的, 由于本文主要是预测疾病发病率, 所以主要介绍前瞻性的分析方法。另外, 根据数据选择的不同时间段可以把数据分析分为年度、每周和每月分析。数据选取的不同, 分析出来的结果不同, 用于预测的范围也不同。

另外对于疾病检测系统数据的回顾性和描述性分析已经非常成熟, 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统计图表来刻画不同的信息。现有文献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用来分析检测数据是否具有很好的时间聚集和空间性。

本文要介绍的前瞻性的研究方法, 主要是通过之前的监控数据, 对于未来疾病发病的趋势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前瞻性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时空聚集性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其他分析方法。

二、时空聚集性分析方法

时空聚集性分析方法是根据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差异来矫正人口空间分布, 从而检验疾病发病率的时空分布是否服从随机状态。可以按照不同的检验目的分为一般聚集性和焦点聚集性检验。一般聚集性检验是在没有先验条件下即没有先验假设中对其进行聚集性定位。其中又分为全局聚集性和聚集性探测检验两类。全局聚集性检验是对整个要进行研究区域检验其是否存在聚集性, 而聚集性探测检测是对拒不进行聚集性定位。焦点聚集性是检测在实现确定的区域附近是否具有拒不聚集性的存在。

(一) 聚集性探测检验

聚集性探测检测的方法主要是最大超额时间检验、Besag Newell方法、Kulldorff空间扫描统计量、Turnbull方法。较为成熟并且应用最多的方法是Kulldorff空间扫描统计量, 其核心思想是在进行检测的区域上面构建一个圆形扫描窗口, 让这个窗口在区域上面移动, 其扫描的半径不断增加最终增加到设定好的上线, 从而由于半径不同会出现许多的扫描窗口, 通过计算这些窗口的内外似然值, 其中具有最大似然值的窗口不可能是随机产生的群体。2005年, 相关学者对于这个方法进行了改良, 把窗口并不限于圆形扩展为任意形状的窗口。

(二) 全局聚集性检验

全局聚集性检验有K个最邻近法、Oden方法和Mantel方法、Ipop方法、Cuzick Edwards方法和Bonetti Pagano的M统计量。这里面最新的方法是由Jacquez (1996) 提出的K个最邻近法,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有效的检验空间区域内相邻的病例在时间上也存在相邻性。并且相关学者应用这个方法有效的验证了挪威等地牛群传染病中的时空聚集性。

三、时间分析方法

(一)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由于疾病发病情况通常具有季节性和相关性, 因此可以根据此类数据特性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疾病发病率进行有效的预测。时间序列分析应用于医学领域是从计量经济学领域衍生过来的。其主要的模型有:指数平滑模型、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其中对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例如:全部发病资料取自青海海西州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核对、补漏, 从而保证资料的准确和完整。运用Excel2003及EViews3.1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海西州地区高血压发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统计海西州地区2001~2007年的高血压月发病率 (记为yt) 。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又称为Box-Jenkins模型, 用ARIMA (d, q) 表示。这个模型可以有效的对非平稳数据进行预测, 其中模型中的d代表差分阶数即把非平稳数据转化为平稳数据进行的差分次数, q用于表现模型移动平均的技术。如果遇到平稳的数据则可以通过建立ARMA模型进行预测, 通常发病率数据是非平稳的数据, 因此ARIMA模型的运营较为广泛。ARIMA模型主要通过四个步骤进行预测分析。首先, 对原始数据进行平稳性判断, 主要通过分析数据的ACF和PACF图来进行平稳性判断和模型的选择。其次, 参数估计和模型诊断, 如果通过诊断模型符合要求则下一步进入预测应用。通过合适的模型利用过去的数据对于未来传疾病发病率进行预测。

按上述病例进行分析:模型ARIMA (p, d, q) 的公式为:yt=1yt-1+2yt-2+…+pyt-p+εt-θ1εt-1-θ2εt-2-…-θqεt-p。其中p、q为模型的阶数;常数系数1、2、…p和θ1、θ2、…θp为模型的参数;yt-1、yt-2、…yt-p是时间序列在t-1、t-2、…t-p时刻的观察值;εt-1、…εt-q为残差序列。ARIMA模型需确定三个参数, 即自回归阶数 (p) 、差分次数 (d) 、移动平均阶数 (q) , 它首先通过差分把时间序列的季节性消除 (达到数据平稳) , 然后建模, 最后估计参数。对非季节性数据, 一般求一阶差分即可。若时间序列的季节性变动周期为T, 则时间序列yt的一阶季节差分序列Tyt为Tyt=yt-yt-T (t>T) 。

(二) 过程控制图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假设随机变量独立且满足正太分布, 通过对统计量y的构造, 对统计量进行分析, 当其超过设定的控制界限的时候可以认为其为非正常时间。因此, 对于这种方法应用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控制界限。通常通过选择标准差的倍数来设定控制界限。这其中常用的过程控制图有移动平均图、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图和Shewhart图、累积控制图。

(三) 历史极限法

历史极限法是将疾病目前4周的发病数量与之前的基线进行比较, 基线是指整个果断5年的相应的前面、当前和之后4周的发病数据的平均值。从而, 根据过去5年的这15个数值, 并且现在的4周出现的发病数量的总和除以过去5年15个数值的平均值, 并将这个壁纸在对数坐标中表现出来与之前的历史基线进行比较。这个方法简单易用, 但是其并未考虑相关性和趋势性, 不一定任何一个样本都满足正太分布。

四、空间分析方法

要想得到疾病发病的空间变化的趋势, 来预测疾病在各个区域未来的发病率, 就需要把空间技术与疾病发病率预测结合起来。早在1854年就有英国学者把地理信息应用到疾病发病率预测当中。

(一) 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广义线性模型是由Kleinman提出来的, 其可以有效的对局部区域中每个病例进行有效的地理定位。其简称为SMART分值法。核心思想是把局部区域中的每一个小区域看作一个小的个体, 通过随机效应来分析小区域中的重复数据。这个方法容纳长期趋势、季节性和时间聚集性, 可以校正区域人群中的不同特征。

(二) Rogerson空间累计和法

这个方法是把空间统计量加入到累积和法上面形成的, 进而应用到疾病发病率的空间分析。采用Rogerson空间累计和法能够有效的计算预期值。当用这个模型对数值进行预测时, 如果出现误差, 原因应该是模型的误差而不是疾病发病率的变化。

五、其他方法

(一) 马尔可夫链法

这个方法是研究随机事件的变化趋势。核心思想是把疾病发病率看作一个随机过程, 通过分析疾病发病率的初始状态来预测未来的发病率, 由于每次疾病的发生是随机的, 从而从这一次疾病到下一次疾病的发生是一定概率的转移, 因而下次疾病的发生仅仅与上一次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与之前的其他因素没有任何关系。

(二) 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对样本进行分类, 根据研究对象表现出来的特征值进行判别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根据相应的判别准则, 建立判别函数, 用疾病发病率数据来确定这些函数中的待定系数, 最后计算相应的判别指标, 来进行判别分析。

参考文献

[1]戚晓鹏, 吕繁, 何武.地理信息系统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及开发[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 (11) :997-999

[2]刘巧兰, 李晓松, 冯子健, 等.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在传染病实时监测中的应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J].2007, 28 (11) :1133-1137

[3]严薇荣.传染病预警指标体系及三种预测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篇4:牙病发病率统计数据

肝癌发病和死亡趋势

肝癌全球有78.2万新发病例,74.5万死亡病例。其中,中国的新发病例数及死亡病例数均占了约50%。与上次(2008年)公布的数据相比,全球范围内男性肝癌发病率稳定在第5位,女性由原来的第7位下降至第9位;肝癌死亡率在男性中居第2位,女性中居第6位,排位未发生改变。

在欧洲、北美等一些肝癌低发的地区,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而在高发的中国及日本,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导致发病趋势变化的原因

这些变化趋势可能由以下的原因导致:

① 肝癌本身就是男性明显高发的疾病。

② 亚洲国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控制有明显改善,在一些国家及地区新生儿乙肝免疫已成为常规;而且饮水、食物等卫生状态显著改善。

③ 欧美国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仍呈上升趋势,虽然有新的治疗药物出现,目前还不能观察药物控制的效果;没有有效的丙肝疫苗来免疫一般人群。

④ 由于其他肝癌易感因素如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而这些因素可能在男性、欧美国家更常见。

篇5:小老虎看牙病作文700字

在一个大森林中,有一只调皮的小老虎 ,从不爱刷牙。

老虎爸爸说:“宝宝,该刷牙了。”可 是,小老虎做了一个鬼脸,说:“我不,我才 不刷牙呢。”

老虎妈妈说:“乖乖,刷刷牙吧。”可 是,小老虎把被子蒙在它的头上,说:“我要 睡觉,我还没有睡醒呢。”老虎妈妈走后,小 老虎高兴地说:“妈妈上当了,妈妈上当了! ”

一天晚上,小老虎在睡觉。突然,它的 牙齿里出现了许许多多、老老少少的小虫子, 唱的唱,跳的跳。小老虎大声叫起来:“我牙 疼,我牙疼。”

听到小老虎的.叫声,老虎爸爸和老虎妈 妈比兔子跑的还快的来到小老虎的卧室,说: “赶快看医生。”

老虎一家人慌慌忙忙来到最近的一家兔 子医院。老虎爸爸和老虎妈妈刚一推门,医院 里的兔子医生一看,是老虎来了。吓得它们有 的跳出窗户跑掉了,有的从后门跑掉了。一些 病人吓得钻到了床下面……;

老虎一家人慌慌忙忙来到梅花鹿医院。 梅花鹿医院的医生和兔子医院的医生一样,都 跑的干干净净,只?下一些空房子。

老虎一家人又慌慌忙忙来到松鼠医院。 松鼠医生们一个个都爬到大树顶上了。

老虎爸爸大声喊:“好心的松鼠医生们 ,我的孩子牙疼的不得了,求求你们给它看一 下,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求求你们了。”

看着老虎一家可怜的样子,松鼠院长从 树上扔下一支像啄木鸟一样的牙刷和一盒“啄 木鸟”牌牙膏。说:“一天刷两次,三天就好 了。”老虎一家人说:“谢谢你们,我们再也 不伤害你们松鼠了。我保证,我保证。”

回家后,小老虎赶快用“啄木鸟”牌牙 刷和牙膏刷牙,一天刷两次。

三天过去了,小老虎的的牙果然不疼了 。小老虎也养成了天天刷牙的好习惯。

篇6:牙病发病率统计数据

县牙病防治中心挂牌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卫生局在这里举行宝丰县牙病防治中心挂牌仪式大会,正式宣布宝丰县牙病防治中心成立,这是我县惠民工程中的一件大事,今天借此大会,向市卫生局表示感谢,向为宝丰县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卫生战线上的工作者表示感谢!

口腔卫生事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象征。口腔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全身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一定要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牙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此项工程通过有组织地对目标群体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促进口腔及全身健康,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也会带动我县疾病防治队伍的建设,对于全面提高我县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展口腔卫生事业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全县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县、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目前,全县医疗单位硬件条件差,医用设备设施数量少、档次低。县区低层次、低学历人员比重大而且集中在乡镇基层医疗单位。此外,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还不均衡,布局还不科学,基层群众缺医少药的状况还比较突出,公共卫生体系还不稳固,落后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实施“牙病防治网络建设工程”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深化认识,牢固树立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切实把牙病防治,口腔健康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关心群众疾苦、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情来抓。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为口腔卫生事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县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同志们,牙病防治中心网络工程建设是造福于民的事业,发展牙病防治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需求任重道远。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满怀信心,扎实工作,为促进全县口腔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全民口腔卫生保障水平而努力奋斗。

篇7:牙病发病率统计数据

结果:通过对比得出以出院患者总人数进行感染率统计, 有两点不足: (1) 存在院感监测人数有遗漏, 不论以年或月进行统计, 最后一日住院患者将被遗漏; (2) 医院感染率比真实值高, 以出院患者进行统计, 存在上月发生的感染在本月出院的患者, 计算到了本月, 导致感染人数增加。同比证明以住院患者总数进行统计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更准确。利用杏林监测系中住院患者总数进行统计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 还需注意住院超过1个月的跨科室的患者, 有可能医生重复报同一部位的感染, 院感科监控员需将其合并, 否则导致医院感染发病率增高;反之在同一感染部位 (院外带入) 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应列为医院感染, 临床科室医生如若合并为院外感染则会导致医院感染发病率比真实值低, 但最终由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最后确认, 所以感控专职人员是否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也是决定医院感染发病率准确与否的重要因素。

针对还未安装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医院, 建议到病案室统计到本月出院患者总数后, 再加上本月末最后一天的住院患者总数, 根据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统计本月的新发感染人数, 最后仍可以用:医院感染发病 (例次) 率=医院感染新发病例 (例次) 数/同期住院患者×100%, 这种会使用统计的数据更为准确。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虽然院感监测软件系统也在不断优化, 为院感各项数据的监测提供了便利, 但仍需医生及感控专职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医生及院感科专职人员除了应掌握杏林院感监测系统的应用外, 更应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才能更准确的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

讨论:利用信息化手段可提供医院感染的早期预警信息, 既满足了医院的感染管理需要, 也为临床医师的干预提供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支持。有了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是否使感控专职人员形成完全依赖, 导致减少下临床指导次数。

参考文献

[1]孙明洁, 李健, 张付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应用与实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16) :323.

[2]景慎旗, 张卫红, 王忠民, 刘波.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2015 (6) .

篇8:防牙病比治牙病更重要

口腔预防比全身疾病预防更容易看到效果

[记者]您是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口腔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组长,能否介绍一下我国公民口腔健康状况?

[冯教授]最近一次口腔全国流行病学调查(1995年)表明,全国患龋率为59.65%,近六成,35~44岁中年人患龋率更是超过63%,牙结石检出率74.03%,患各种牙周病的比例达97%,真正牙周完全健康的人只占3%。因此,我国公民的口腔卫生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口腔健康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生活水平高了,口腔患病率也随之升高。生活水平提高后,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吃含糖食物的比例升高,口腔疾病呈上升趋势。但这个趋势不是一直如此,当生活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口腔疾病患病率将呈现下降趋势,美国等国家就是这种发展曲线。而我国由于人们保健意识未增强,口腔疾病仍处在高发阶段。

[记者]口腔医学专业人员在口腔预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否表示只要人们增强了预防意识,口腔疾病相对其他疾病而言更容易预防呢?

[冯教授]口腔疾病的预防比全身疾病预防更容易看到预防的效果,只要护理方法正确,就可以预防有关口腔疾病的发生,降低龋齿、牙周炎等疾病的发病率。遗憾的是,日常口腔门诊中,只有1/10不到的人是以保健为目的就诊的,以从国外留学或工作归来的人、外资企业工作的本土白领和重视孩子口腔卫生的家长为主。他们就诊的内容,主要是接受洁齿、定期检查,并询问预防措施等。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咨询专科医生获得专业而全面的口腔预防指导。

主观意识是影响就诊的主要因素

[记者]在这种口腔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情形下,当前的口腔医疗资源能满足老百姓的求医需要吗?

[冯教授]从上海地区来看,口腔医疗资源与患者就诊之间的比例是适宜的,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口腔科医生的数量以及口腔治疗设备的数量尚不能满足百姓就诊的需要。但是,影响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不是医生及医疗设备的不足,而是人们的主观意识。调查显示,只有1/3患有口腔疾病的人会去医院看病,仍有2/3人不去就医,患病但未就诊的原因分别为“认为自己没有口腔疾病(79.46%)、害怕看牙(10.12%)、就诊时等候排队时间过长(3.87%)、口腔医疗机构离家太远(3.57%)、看牙太贵(2.98%)”。由此看来,缺乏必要的口腔保健意识非常普遍。

与其他疾病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口腔疾病需要到医院处理,且治疗后预后好。如患有龋齿,就应该去补牙,没有其他方法;而牙周炎的第一步治疗就是要洁齿,只靠吃药是控制不了病情发展的。

无病要早防

[记者]如果人们已经认识到预防很重要,那如何预防才是有效的呢?

[冯教授]给所有人的几点口腔保健建议是:除日常的口腔卫生措施如刷牙漱口外,要做到①无病早防。②对甜食进行控制。③至少每半年对口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进行洁齿等。④合理饮食。特别是不要以过软的食物为主,应保持口腔充分咀嚼。咀嚼食物不仅有清洁牙齿的作用,对儿童而言,还能刺激颌骨正常发育,防止颌骨发育不良导致的牙齿拥挤。⑤高档次的电动牙刷在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上优于手动牙刷,可以选择使用。

[记者] 我们注意到,龋齿的患病率在各个年龄层次都很高。您长期研究龋病,能给民

众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吗?

[冯教授]除了普遍适用的口腔卫生措施外,针对龋病预防,以下两点供参考:①使用含

篇9:儿童牙病临床心理分析

关键词:儿童,牙病,心理,行为,矫正

儿童牙医学的发展,存在多方面可研究问题,其中包括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牙病治疗时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且口腔科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必须对心理、行为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采取不同的措施,能够在儿童身心愉快的情况下更好地配合、完成治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针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儿童的性格、心理特点

儿童的性格根据巴甫洛夫的理论分为4种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而每种类型的儿童都能不同程度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但由于自制力和耐受力程度不一样,抑制、兴奋过程,兴奋占优势,所以儿童容易激动,喧闹、情绪易变,要求他们过久保持一种姿势(如张口)是较困难的。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都认为,口腔治疗时钻牙、打针、拔牙等使患儿精神紧张,产生畏惧症,往往起源于儿童时期,因此对患儿的心理矫正,缓解心理紧张程度,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觉,力争医患合作,达到治疗的目的。

2 儿童治疗时的畏惧心理表现

儿童对治疗都产生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麻醉(打麻药)、拔牙、钻牙的响声、手机的喷雾、患儿不合作的哭声、钻牙操作引起的剧烈疼痛,害怕医疗器械(探针、镊子、钳子等)和局部药物的刺激(丁香油、樟脑酚等)。医师对患儿产生的焦急心情、生硬态度等都能引起儿童治疗的畏惧心理,具体的表现:紧张、害怕、哭闹、挣扎、不坐牙椅、不张口、手扶口唇,个别患儿踢打骂人,不许医师用器械操作,甚至逃避治疗,加之家长的命令,强迫手段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治疗效果。

3 资料与方法

3.1 病例选择

2005至2008年患儿就诊人次800例,其中男480例,女320例,年龄1~4岁500例,5~8岁300例。患儿排除全身性精神、神经、心理疾病。

3.2 方法

根据患儿的行为特点分为三级:1级:积极合作,乐意合作,能较好配合。2级:勉强合作,治疗初期不愿意合作,欲阻挡操作,经教育沟通后张口合作。3级:强迫合作,不张口,恐惧、失控、拼命挣扎、啼哭、需要强制进行治疗。

4 结果

1~4岁合作率较低,5~8岁2级合作率较高,不同年龄组的治疗操作的反应差异性显著。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5.1 对患儿进医院的心理因素造成的行为障碍采用行为疗法,进行心

理行为矫正,就诊前首先要求家长、医师说服教育,使患儿在思想中充分认识到治牙的目的,钻牙是解除疼痛的治疗手段,治疗患牙后能吃饭,吃糖,睡觉,长大个。对3岁以下的儿童不配合治疗的不能强求离开诊室,而让家长坐在治疗椅上,让患儿坐在家长腿上,头靠在家长肩上、胸前,让家长说服儿童,使儿童有依靠,这样才能纠正不良的心理表现。

5.2 医患合作

可以抓住患儿的自尊心、虚荣心为治疗服务,初诊时与患儿、家长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其取得积极应对治疗信念,多鼓励、多安慰。行为强化引导,让患儿感受到被重视,采用表扬方式强化其合作行为,用动画片中的英雄形象作正面典范,由陌生变为熟悉,由恐惧变为信任,引导行为至积极的方向。

5.3 治疗时采取分步骤治疗方案

首次治疗时能用挖匙的不用牙钻,需用钻的可用高速钻准确磨削髓腔,迅速开髓,其余的步骤放到下步实施。局部麻醉时,可采用笑气,可以分散患儿注意力,尽最大努力做到无痛治疗。

5.4 改善儿童诊室的环境,诊室色彩柔和、明亮,播放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

通过预约,缩短候诊时间,在候诊过程中,避免使其看到拒诊哭闹的儿童。

篇10:牙病不治殃及全身

前几天我的牙痛得十分厉害,医生说是龋齿,需要拔掉坏牙,否则牙病可以引起其他疾病来,请问牙病真的可以引起别的病吗?

司百全(江苏)

司百全读者:

牙病不洽,殃及全身。牙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它是一种慢性病灶,若不及时治疗,可成为引发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的“导火线”。

胃病:胃与口腔直接相通。口腔病灶如牙周炎、牙周脓肿等的分泌液中有大量幽门螺杆菌,这些杆菌随唾液及食物进入胃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会引发胃炎、胃溃疡,直到胃癌;牙病不治,对食物的初步加工不完全,久之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心脏病:临床发现经常患牙髓炎、牙周炎、根尖炎的人,其心脏病发病率增高。因为这些炎性病灶内的细菌,在口腔适宜温度、湿度、食物残渣提供的“营养”等条件下,产生致病力极强的毒素并不断进入血液循环,长此以往,会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血压高:研究发现,牙齿对血压特别是舒张压的调节有着微妙的关系,牙齿一旦残缺不全,就会引起血压升高。当一个人现存牙齿不足15颗时,其舒张压就随牙齿数目的减少而上升,牙齿丧失的数目越多,血压的升幅越大。这可能是老年人血压高居多的因素之一。

糖尿病:牙周疾病与糖尿病互为影响,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经治疗牙周炎后血糖水平下降,糖尿病用药量减少,因此控制糖尿病必须先控制牙周感染。同时控制糖尿病也是取得牙周炎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

关节炎:龋齿、牙周病等病灶内聚集着毒力较强的溶血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这些细菌就会乘虚而入,随着血液扩散,引起如关节炎、肾炎、神经痛、心内膜炎等。

其他如感冒、虹膜炎、神经炎、多形红斑等均与牙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篇11:门诊儿童牙病防治的护理体会

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口腔门诊在全麻下对31例患儿进行牙病的防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牙病患儿31例, 其中, 男16例, 女15例。年龄1岁8个月~7岁。选择全麻的原因包括:年幼4例, 恐惧19例, 弱智8例。治疗内容包括充填修复、根管治疗、拔牙、舌系带修整、间隙保持、窝沟封闭、氟保护漆防龋等。

1.2 麻醉方法及监护

在麻醉准备间对患儿肌注氯胺酮 (4~7mg/kg) 与阿托品 (0.1mg/kg) 混合液, 微泵持续输入异丙酚100~200μg/ (kg·min) 进行麻醉维持。用监护仪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的监测, 并密切监护呼吸。

1.3 结果

26例患儿治疗期间麻醉平稳, 5例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喉痉挛, 经处理后恢复正常。治疗时间30~180min, 平均80min。治疗结束至复苏离院的时间平均为80min。

2 护理

2.1 治疗前护理

(1) 术前评估:协助麻醉医生收集患儿病史, 进行体格检查、生理评估和实验室评估。了解治疗前1周有无呼吸道感染, 如有应暂停麻醉下治疗。准确测量患儿的体质量并记录, 检查禁食禁饮情况。 (2) 心理护理:鼓励或游戏的方式减轻患儿对医护人员和注射的恐惧感。 (3) 用物准备:检查呼吸机、监护仪并接好电源, 准备鼻导管给氧装置、吸引器、输液用物、插管用物、气管切开包、急救药品。按医嘱抽吸麻醉药, 调节室温24~26℃, 湿度50%~60%。治疗牙病的材料和高速涡轮机由牙科护士准备。

2.2 治疗中护理

2.2.1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一般选择患儿内踝大隐静脉, 用小儿套管针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 接上三通缓慢输液, 既方便治疗中的给药, 维持麻醉的平稳, 还能避免患儿麻醉较浅时体动引起药物外漏。异丙酚对血管有一定刺激性, 发现药液外漏时及时应停止输液, 重新选择血管进行穿刺。

2.2.2 呼吸道的管理

(1) 体位:患儿去枕平卧, 颈后垫小枕, 头适当后仰, 用约束带松紧适宜地固定患儿四肢。 (2) 从鼻腔插入一根小号 (3~3.5#) 气管导管作为鼻咽通气道, 低流量给氧。 (3) 手术室护士负责配合牙科医生治疗牙病和呼吸道的管理。左手拿镊子夹半块纱布, 右手拿吸引头。随着医生的治疗进程用纱布在治疗侧对治疗时产生的碎屑、血液、冲洗液进行阻隔, 并及时吸引清除。冲洗口腔时把头偏向一侧, 及时更换湿透的纱布。吸引时动作轻柔, 不可直接刺激咽部、软腭。

2.2.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监测患儿入室后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 治疗中严密观察患儿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有无三凹征及口唇和指趾末端的颜色。

2.2.4 喉痉挛的处理配合

本组有5例患儿治疗时麻醉偏浅, 冲洗液没能及时吸引清除, 刺激咽部引起喉痉挛。导致血氧下降。一旦出现, 立即嘱牙科医生停止治疗, 吸干净口腔内异物和分泌物, 拔出鼻咽通气道, 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按医嘱给药加深麻醉。

2.3

治疗后护理治疗结束后, 在复苏室继续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息儿坠床。患儿清醒达离院标准即可回家。离院时向家长交代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 并留下咨询电话号码。

3 讨论

篇12:牙病不是病?

孕期患上牙病,不但影响准妈妈的进食、睡眠,使其焦虑,还有可能导致关节炎、肾病、眼病等其他全身疾病。如果准妈妈牙龈疾病比较严重,不仅容易患心脏病和中风,还能增加难产的几率。从张柏芝的牙病说起

张柏芝在孕期患上牙病,她为此担忧胎宝宝不是没有道理的。牙病在给准妈妈带来痛苦的同时,还会影响胎宝宝的健康发育。准妈妈受牙病影响进食少,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胎宝宝的生长发育。如果准妈妈患有牙周炎等牙病,病菌就会从牙龈进入体内,使准妈妈的免疫系统做出反应,诱发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引发早产。口腔病所产生的细菌毒素有可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胎盘影响胎宝宝,使胎儿在宫内受到感染,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畸形。一旦准妈妈牙龈疾病感染胎宝宝,则可能使宝宝在出生后患先天性心脏病,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

准妈妈为何更易患牙病?

吃甜食几率增多:

准妈妈怀孕后一般不会再控制饮食,无所顾忌地吃甜食会导致得牙病几率增多。吃甜食会使准妈妈的唾液pH值改变,口腔内的酸碱平衡会被打破,而口腔卫生却未加强,因为刷牙就会呕吐,所以很难坚持每次餐后都刷牙。因此,本来孕前没有龋病或炎症的准妈妈,这时候也会患龋病等牙龈炎症。

一天内进食次数增多:

准妈妈在怀孕后内分泌的改变,胎儿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准妈妈经常容易出现饥饿感,常常是食物不离口,而又不能保证吃后立刻刷牙,这样为细菌在牙面上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营养和繁殖场所。而细菌代谢产酸使得牙齿表面被腐蚀而脱釉,易形成龋齿,增加了牙病的几率。

体内性激素的改变:

准妈妈在怀孕后体內性激素会发生改变,这样会导致医学上所称的妊娠期牙龈炎,甚至导致牙龈的瘤样增生,形成牙龈瘤。准妈妈体内性激素的改变,特别是孕酮的增加,促使牙龈中微小血管丛扩张、扭曲及循环滞留,这样会使牙龈常常出现红肿,对机械刺激较为敏感,局部表现为牙龈出血。如果准妈妈的口腔内本来就有大量牙菌斑和牙石堆积,就会使牙龈炎的症状加重。妊娠期牙龈炎往往在第二月至三个月时开始加重,到怀孕第八个月时表现得更严重,甚至常常伴有牙痛、牙出血、口臭等表现。

智齿未完全长出:

有的准妈妈智齿没有完全长出来,这样可能会引起周围的牙龈发炎,使得牙病的几率增大。准妈妈在牙龈发炎时,当上面的牙齿咬到发炎的牙肉时,会越咬越肿,造成牙肉肿胀,严重时,还会有脓液形成。牙龈产生剧烈的疼痛,对于生理、心理出现急剧变化的准妈妈而言,这种痛苦常常难以忍受。

准妈妈在孕期应该注意,因为无论是出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变化,都可能患上牙病。准妈妈只有在高度重视牙病危害的情况下,才可能采取种种措施来战胜无孔不入的牙菌斑。

身体力行在家中

1营养和运动:

摄取充分的营养和做适量的运动是保持牙健康最完美的前提。蔬菜、水果、米饭、鱼、肉、蛋、奶类都要均衡摄取,这样不仅可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而且能供应胎宝宝牙齿所需的钙质、磷质、维生素等等,特别是钙质(如牛奶、小鱼之类),不但有助于胎宝宝发育及建立坚固牙齿,也可维护自己的健康。另外准妈妈在平时可做上下叩齿动作。这样不仅能增强牙齿的坚固性,同时可增加口腔唾液分泌量,其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洁齿作用。

2有效刷牙

正确有效刷牙和使用牙线是清除牙病菌最简单的手段。准妈妈在孕期每餐后必须各刷一次牙,因为有效刷牙可以去除准妈妈口腔內70%的菌斑,还有30%滞留于牙间隙,这就需要通过使用牙线来去除,建议至少48小时使用一次牙线。推荐给准妈妈刷牙的方法,使用“竖刷法”和“水平颤动法”。在刷牙的时间上,通常提倡“三三三刷牙法”,即最好每次在饭后三分钟之内刷牙,每颗牙的三个面——内侧、外侧、咬合面都要刷,每次刷牙不能少于三分钟。

3针对性保健

选择对应的牙膏牙刷是对抗牙病最有力的武器。准妈妈若是由于吃酸性零食过多而引起牙齿过敏,建议可以去嚼含川椒粒,或在刷牙时使用脱敏牙膏;如果出现的是齿龋出血或是水肿,最好使用能消炎止血的药物牙膏。如果有龋齿,要选用含氟或含锶的牙膏适量用氟可以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因此推荐准妈妈长期使用含氟牙膏。准妈妈在妊娠期因口腔组织敏感性增高,刷牙时建议选用刷头小、刷毛软、磨毛的保健牙刷。这样不仅清洁效率高,而且不损伤牙龈,牙刷最好每个月更换一次。

4少吃零食

减少零食及少吃甜食和黏性大的食物是降低牙病几率最有效的方法。准妈妈在孕期如果食糖过多,就会消耗大量母体内的钙质,并累及胎宝宝,使其牙胚发育障碍,钙化不全,将来易患各种牙病。在这里,给准妈妈每日的进糖量标准应该控制在50克以下。餐后记得要及时漱口,可选用药物含量较轻的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准妈妈如果患上口腔炎或者口角炎,应该充分摄取维生素B2。如果是牙龈出血,应该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防止牙龈再次出血。

按部就班去医院

1口腔检查:

准妈妈在计划怀孕前,应该进行一次全面完整的口腔健康检查,如果已经患有牙病,最好在怀孕前就给予正确的治疗。建议在孕期经常去口腔科进行检查,彻底洗牙。

2及时治疗:

不少准妈妈在出现牙齿问题时没有及时去医院诊治,反而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孕期的任何治疗都会影响到腹中宝宝。专家告诫已患牙病的准妈妈们,一旦出现口腔问题,一定要及早就医,牙科药物许多是局部用药,对准妈妈是安全的,所以准妈妈不要因害怕药物会给胎宝宝带来副作用而拒绝就医。讳疾忌医或应对措施不当,导致的后果可能比牙病本身更严重。

3治疗禁忌:

一般而言,怀孕前期(前3个月孕期)若非紧急状况,不建议进行牙科治疗;孕中期(第四至六个月)若一定要治疗牙齿,可选择此期在牙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怀孕后期(后3个月孕期)一般说不适合进行牙科治疗(如拔牙等),避免早产等意外的发生。

4拔牙禁忌:

当需要拔牙时,时间一定选择在怀孕的3个月以后、7个月以前的时间段进行。因为在怀孕的头三个月拔牙,容易诱发流产并加重孕吐。而在怀孕7个月后,因身体笨重不便与医生配合,而且有引发早产的可能。

上一篇:职场正能量早会分享下一篇:冬青种植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