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2024-04-20

4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精选14篇)

篇1:4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病案服务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机构病历管理,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特制定病案服务管理制度。

一、医院受理下列人员和机构复印病案资料的申请:

(一)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

(二)死者近亲属或其代理人;

(三)保险机构;

(四)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

二、病案复印时间

(一)申请时间:正常情况下病人在出院两周后方可到病案室申请复印归档病案。运行病案如按规定需要复印的,由该病区医务人员通知病案室人员到病房调取病案。

(二)复印时间: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2:30~6:00。

三、对病案借阅使用期限和使用范围的规定

(一)时间:三天之内归还。特殊情况经分管院长同意后可适当延长。

(二)使用范围:

1、再次住院病人的病案调用。

2、临床病历讨论会、病理讨论会、死亡讨论会、尸体病理检查等调用。

3、医院领导对医疗事故、差错检查、及其他有关问题的处理调用病案。

4、科学研究、临床教学的调用。

5、医疗单位以外的因公临时性调阅,如:公检法部门、医疗保险等部门。

四、受理复印病案资料申请时,申请人应按如下要求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一)申请人为患者本人的,应当提供其有效身份证明;

(二)申请人为患者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与患者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授权委托书);

(三)申请人为死亡患者近亲属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及其近亲属的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是死亡患者近亲的法定证明材料;

(四)申请人为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及其代理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与近亲属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申请人与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五)申请人为保险机构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患者死亡,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公安、司法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查阅、复印病历资料的,应当在公安、司法机关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介绍信)及执行公务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后予以协助。

五、复印病案流程

(一)申请 患者或代理人或代理机构出示相关证明,向病案室提出申请,填写《合江健欣医院病案复印申请单》,经审核合格后方可复印。

(二)复印 病案管理人员在申请人在场的情况下,将规定允许复印的病案部分进行复印。

(三)核实 复印完毕由病案人员核对复印件无误,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一致,注明页数。

(四)盖章 病案复印件应装订成册,首页印盖“合江健欣医院病案复印专用章”,病案边缘加盖“××医院病案复印专用章”骑缝章,以保证复印资料的

完整。

(五)缴费 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 18 条的规定,我院患者复印病案资料,按0.5 元每张(A4 纸、单面)收取工本费。

(六)资料存档 复印完毕交病人后,病案管理员将申请书存档。

六、复印病案内容

我院为申请人复印的病案资料包括:入院证、病案首页、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记录、病理报告和出院记录。

七、病案室为我院复印病历的指定场所,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印,复印病历,病案室需登记备案。

八、病案室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故意拖延时间或拒绝患方提出复印病历的要求。

九、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篇2:4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依法行政,文明理财,秉公办事。

二、实行首问责任制,首先接触工作或接待服务对象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地对待并负责处理好、衔接好接办事宜,简答问题、说明情况要做到理由充分,道理讲透,做到多问不厌,多事不烦,事烦不燥。

三、惠农服务大厅坐班的工作人员要按时坐班,及时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要用文明语言、热心服务,解释政策要耐心细致,达到群众满意。

四、在接待来访群众时,要在符合有关规定及手续齐全的前提下,严格按时限要求认真做好登记、办理、转递、反馈等工作。

五、对符合政策要求可办的事宜要立即办理或随到随办,当时不能办结的一般性事项,要给前来办事的群众答复办结时限应,对特殊情况不能办结的事项,应向群众说明理由讲清政策,对手续不完备的,要一次性告知办事所需的全部事项和相关资料,让其补齐手续后,尽快给予办理。

六、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无正当理由不准延时办理,如特殊情况确需延时办理的,经办人要按照职权规定向所长汇报情况,并告知服务群众延时办理的理由和延时的具体时间。

篇3:4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一、用户申诉受理基本情况

2012年第三季度,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以下简称申诉中心) 通过接待用户来访、来电、来函、传真、电邮等不同方式, 共受理各类用户申诉、咨询1508人次, 其中申诉268件, 申诉率为3.62人次/百万用户。

268件申诉中:电信四川分公司26件, 申诉率为0.98人次/百万用户;移动四川分公司162件, 申诉率为4.52人次/百万用户;联通四川分公司15件, 申诉率为1.46人次/百万用户;铁通四川分公司3件, 申诉率为2.87人次/百万用户;其它企业62件。与上季度相比, 移动申诉量增加13件, 其它公司基本持平。经申诉中心协调化解、耐心解答和及时处理, 正式立案的申诉案件80件, 占申诉总量的29.9%。

二、电信用户申诉处理情况

本季度共发出处理用户申诉的转办通知书80份。其中电信四川分公司24件, 移动四川分公司41件, 联通四川分公司13件, 铁通四川分公司2件。各企业基本都能按期处理、反馈。申诉中心对73件已结案申诉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跟踪回访, 其中15件用户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58件由我中心出具《调解意见书》结案。本季度还有7件申诉仍在处理中。

三、电信用户申诉的主要问题

2012年7月1日—10月30日用户申请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收费争议类申诉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用户对手机上网流量费有质疑, 主要涉及超套餐流量费以及移动公司CMWAP包月用户产生CMNET流量费两类。

2、服务质量类申诉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用户办理异地补卡、宽带移机等业务不成功;长城宽带、艾普公司宽带故障处理不及时。

3、网络质量类申诉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移动公司网络部分地点 (多为楼层密集处、室内) 信号较弱, 影响用户使用。

四、经营提示及消费提示

(一) 经营提示

基础电信企业应按照《印发<关于四川省开展纠正电信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川通局联[2012]246号) 要求, 积极规范企业资费行为, 完善服务承诺, 加强业务发生和费用提醒服务, 做好用户投诉处理工作, 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 消费提示

篇4:管理有制度 服务有手段

葛新泉,42岁,2008年底失业后在个体网吧当电工,工资待遇低,加上爱人失业,女儿又小,家中还有老母亲需要负担,生活十分艰苦。2009年6月,他工作的网吧关闭又使他的生活陷入窘境。闸桥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赵钰得知后,主动上门了解他的情况,又多次推荐他参加面试,但均因年纪大、无技能被单位拒之门外。 小赵无意间听说市邮电局要招邮递员,工资高又缴纳社会保险,感觉很适合葛新泉。为了使葛大哥应聘成功,他请在市邮电局工作的同学小杨教他练习数报纸的技能,并告知他一些面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一个星期后,终于等来了葛新泉被录用的好消息,一个月后,葛新泉的爱人也被小赵介绍到一家织布厂做修布工。

如今,“就业服务无小事”已成为南通市基层就业服务工作者们的座右铭,他们都像劳动保障协理员赵钰一样,始终以躬行者的姿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在劳动保障岗位上辛勤工作着、默默奉献着,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但他们用热心、诚心和爱心诠释“服务”二字的深刻内涵。截至2009年底,南通市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已达95.5%,每年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零就业家庭”已连续三年实现了动态消除。

一、立足实际,完善各项制度

南通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的沈志和主任总结这几年就业缓解工作,认为主要是做到了“管理有制度,服务有手段”。所谓“管理有制度”,就是实现了“人员情况摸查、动态跟踪管理、就业困难申报、服务规范标准、就业网络信息和绩效考核奖励”的“六到位”制度。南通市自2004年起就实行了对辖区失业人员的认定和动态跟踪管理制度。失业人员在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办理了失业登记后,其居住地的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就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做到了“六清”(即个人及家庭情况清、个人技能清、择业意向清、培训愿望清、就业去向清、参保情况清),实现了“三目标”(将辖区划片保证区域无死角、责任落实上“分片到人”,核定对象上“不重不漏”)。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在对辖区失业人员进行认领后,还根据其自身条件和本人意愿为其制定就业服务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并定期对其就业和失业状况进行跟踪。

在建立健全人员认领、动态跟踪制度的同时,南通市还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申报就业困难”互动机制,建立健全了“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的申报登记制度。

为提高社区平台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南通市目前已实现了“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全市联网、信息共享”的目标,保证了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建设没有盲点。在南通,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发放、职业介绍、失业人员的动态摸查、参保情况查询等基本业务均实现了四级联网。

二、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制度是保障,服务是关键,“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无论在年龄心理、知识结构还是就业技能上均处于弱势,但他们同时又多为家中的支柱,他们有了工作,全家才会有快乐的“支点”。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过程中,南通市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尊重服务对象为根本,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总结出了一套援助就业的办法:

1.职业指导

不仅为辖区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建立了个人挡案,还在服务场所开设“职业介绍室”、“爱心聊吧”等,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职业指导,根据不同情况开出“就业药方”。

2.技能培训

他们整合社区资源,利用社区的电脑房等设施开展针对性培训;他们采取“所企联合、站企合作”的方式让就业困难人员直接到辖区内的企业、超市、物业公司接受“上岗培训”,实现人岗对接;他们设计多项活动,使培训服务更加贴近援助对象,使绝大多数就业困难人员足不出户,在家门口便掌握了一技之长。同时,组织“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开展了“创业服务走进社区”、“项目推介进家门”活动,为广大有志于创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排忧解惑,引导其创业就业。

3.渐进帮扶

对就业困难人员采取分门别类帮扶法,即:失业→职业指导→推荐培训→推荐就业→鼓励创业→落实政策→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4.政策宣讲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讲政策,竭尽全力帮助其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小额贷款等政策,力求做到应享尽享。

5.开发岗位

拓展公益性岗位范围,将原来只限于社区保洁、保绿、保安和车库管理岗位扩大到政府部门行使公共管理职能设置的协管岗位,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定编以外的工勤服务岗位等,还放宽享受公益性岗位的补贴对象,将失业一年以上的失业人员等也列入了补贴范围,公益性岗位开发对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起到良好的作用。

6.以工代赈

针对城市低保家庭中有部分劳动能力而又不能够从事正常劳动的家庭,提供社区护楼、保洁、绿化等岗位,实行“兜底”安置,低保人员通过“以工代赈”,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家庭基本生活。

7.车库经济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大、技能低、需要照顾家庭的特点,南通市还鼓励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扶持手工作坊,成功实现了社区就业困难群体“足不出户”的再就业模式。例如培育带头人,组织他们利用社区内的车库开办手工作坊,进行来料加工。在南通,100多个闲置的车库,成了2000多名失业者家门口就业的新舞台,“车库经济”已经成为南通市就业援助的一大亮点。

8.劳务派遣

南通市很多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开办了劳务派遣公司,通过劳务派遣实现了对辖区就业困难人员的托底安置,目前已成为南通就业服务战线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9.就业联盟

就业链条的两头是单位与职工,劳动保障服务所、站与辖区单位签订“争创用工管理信得过单位”共建协议,一方面为单位招聘职工、录用人员、缴纳保险等提供一条龙服务,另一方面,挖掘辖区单位岗位资源,优先消化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

10.结对帮扶

自2005年以来,南通市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活动,要求市区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每月至少帮助一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在其登记后1个月内实现比较稳定的就业,现在的结对帮扶活动已扩大到所有失业人员。

11.人本服务

在开展就业援助工作中,南通市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特别是基层平台工作人员,投入真情,践行着人本服务的理念。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将辖区的就业困难人员视为亲人,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从每个细小的环节做起,提供方便。有的平台工作人员为能帮助聋哑人就业,主动学习哑语,进行交流沟通;有的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创业,经常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他们选场地、跑贷款、订货源,落实优惠政策,实现了贴心服务;有的作出了“不挑不捡24小时实现就业”的承诺,不仅公示在他们的办公场所,而且落实在他们实际工作中,他们视承诺为生命,一诺千金,竭尽全力兑现服务承诺;有的为了实现高效服务,将办理程序做到最简便最快捷,每项工作承诺时效,不断提速;有的在服务场所设立了大屏幕、查询机,环境设施做到处处方便……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就业服务实现了零投诉。

篇5:4制度评审与修订管理制度

制 度 评 审 与 修 订 管 理 制 度

XX加气站

年 月 日

3、新建、改进、扩建、技改项目

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根据公司的安全工作状况,和生产活动情况,以及需要修订和整改的严重性、迫切性,原则上应该在评审报告和结论出来的一个星期内对此进行整改和修订。修订和整改完后应及时将修订和整改的结果上报给相关部门和领导,以便执行。

篇6:4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主管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现有的操作规章、流程指南的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6、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即时召开专题会,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方法。各科可自行解决者自行解决,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至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政科(病房科室)。在每月活动中,查找出的风险、隐患,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科内或病区内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选择最优方案落实,并将所采取的措施通报科内。

7、院长每半年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以询问方式了解科室员工对所记录的已施行的改进措施的知晓情况。检查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其有效性、实际性及便捷性进行评估。对于不完善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分析、整改,直至完善。协助科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医院,对科内提出问题或意见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篇7:职业卫生管理制度4

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制度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1管理机构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2协助机构

采购部门、生产部门。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3.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中间品、半成品、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3.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3.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部门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3.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4识别后的处理

4.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是否已经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4 4.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4.3发现存在《高毒物品目录》里的毒物,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如正己烷、三氯乙烯等)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5检测项目的确定

5.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5.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或工作场所中存在三氯乙烯、正己烷,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

5.3检测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6检测机构的确定

应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

7检测周期的确定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指南

7.1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要求,对《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及三氯乙烯、正己烷,每半年至少检测一次。

7.2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7.3对检测结果有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必须按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期限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

8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示

8.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建立检测结果档案。

8.2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8.3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地点为检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9检测费用列入职业病防治经费开支。

篇8:4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1 提升药房管理水平

1.1 规范药品采购行为

规范药品采购行为是医院药房药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渠道。医院药房所购药品的供应商、生产商必须要具备药品经营生产资格。建立药品购进与验收制度, 所采购的药品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坚决杜绝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药品。药品采购必需专人负责, 专人审批, 其他人员禁止擅自购入药品。

1.2 规范药品管理不足

药房药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合理安全的用药, 药品管理不到位会影响药品的治疗作用, 甚至危及生命, 如假药劣药流入药房, 药房药品失效, 主要成分发生变化等。部分药房未严格审核药品的流通, 未根据药品性质合理保管药品, 对部分毒性药品, 精神药品未按规定保管, 危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规范药品管理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规范药品有效期管理。登记药品有效期, 定期检查库存药品的有效期, 书面列出即将在半年内过期的药品。 (2) 规范药品存贮管理。药品存贮要先进先出, 避免药品积压过期。 (3) 规范贵重药品的管理。清点库存贵重药品数量、使用量, 库存贵重药品必须做到账物相符, 登记数量与实际数量一致。 (4) 规范特殊药品管理。毒、麻药品实施专用处方、专人负责、专柜保存、专人登记、专用帐册。

1.3 加强药品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 药品信息的更新更加快捷。如医院药房不能及时对科技产品更新换代, 疏忽药品的信息管理, 就不能及时撤掉超过效期药品, 上架新进药品, 不利于患者合理用药。加强药品信息化管理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新药的宣传工作。有效借助网络的传播信息功能, 及时介绍国内外用药动态、临床用药及不良反应等有关药品信息, 建立药物、制剂、药检、科研及药物不良反应的书面档案;建立信息库, 收集各种药物疗效、新药资料、不良反应等。 (2) 接受临床科室的信息反馈。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 掌握和了解所供药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听取临床工作人员对药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改进药房的工作,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4 加强药房工作人员管理

药房工作人员是药房管理的关键, 药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是患者合理用药的保障, 直接关系到发放药品的安全性。但部分医院的药房工作人员配备不完善, 缺乏药品管理及合理用药方面的知识, 药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不达标, 且由于药房的工作繁忙, 无暇进修, 缺失专业知识。另外, 药房取药的人员多, 流动性大, 部分药房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服务意识淡薄, 未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 未进行用药咨询, 影响患者合理用药。医院管理人员必须引导药房工作人员树立规范的工作意识, 良好的从业态度。实施量化考核措施, 定期检查药品帐物相符率、处方调配差错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综合考评优奖劣惩, 以促进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从业主动性[2]。

2 提升药剂人员素质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类药品的不断更新, 药房工作要求药房工作人员不断更新药学知识。为保障病患的用药安全、药房工作质量及医院的未来发展, 必须提高药剂人员的素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通过海报、会议、影像传达等形式在药房内部开展最新药学理念宣传活动, 让药房工作人员改变旧观念, 吸收新时代的药学理念, 不断创新。 (2) 鼓动药房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 如学习新型药理、配药方法等知识,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知识更新, 强化自身技能, 丰富自身知识库, 实现药房的专业、规范管理, 提高医院药房的工作水平。 (3) 采取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针对药房工作人员的个人水平、工作时间, 通过针对性的计划方案, 科学定制培训计划, 完善个人不足, 进而优化整体队伍质量。 (4) 合理选拔人才, 除选择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 还要选择思维活跃、思想先进、能较快接受新事物的人才[3]。

3 完善药学服务水平

(1) 开展药物咨询服务:药房工作人员应掌握充分的临床及医学知识, 积极开展药学咨询, 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与饮食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储存方法等用药注意事项等, 给予患者专业、个性化的药学服务, 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2) 规范退药流程管理:药房工作人员应提高服务质量, 减少临床退药现象。健全药品退药流程, 处理退药时严格检查药品质量, 做好退药记录, 对于有特殊规定而无法二次入库的药品要给予销毁,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3) 医药结合, 全方面做好药学服务:药房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药学知识, 也要有相关的医学知识, 医药结合模式是临床医学在国际上的发展方向, 也是医院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需要, 药房管理应从传统模式阶段转变为医、药、护相结合阶段, 建立以医、药、护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从而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的医院药房普遍存在药房药品管理不到位, 药房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药房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服务意识不强, 药品信息更新慢等不足。针对以上药房管理不足, 要逐步将药房管理的机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价廉的药品, 保证患者的合理安全用药。

关键词:药房管理,药品管理,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谭洁英, 蔡育红, 李健灿.物流管理系统在基层医院综合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3) :135-136, 139.

[2] 刘璐, 郑虎占.二级医院中药房开展用药咨询服务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8) :155-157, 161.

篇9:4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关键词 创新管理 审批

国务院日前出台《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方案中指出要拿出硬措施,打出组合拳,实效放权,创新监管,提升服务,工作重点突破堵塞创新发展道路的“堵点”、阻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中忽视的“盲点”。该方案体现了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 “壮士断腕”的信心和决心,重点要使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政府职能在关键环节继续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几年,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国际经济大局持续低迷,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国内的经济增长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更是有着外需不振、汇率波动等挑战。“要靠改革创新,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红利。”宁波市委政研室的一位同志在某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动宁波市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城市之一。

之所以需要创新和改革,是因为当前行政审批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举例说,一是当前需要行政审批事项又多又杂,不同功能窗口很多,而不了解对应窗口的具体功能的民众往往很茫然甚至会走错窗口,部分审批事项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不高,在工作人员的配置上也偶有不合理现象;二是对一些窗口工作的管理和备案不规范,有的落后地区可能仍存在局部乱办理,乱收费的现象;三是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力度仍有欠缺,导致了办事拖沓等现象的存在。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目前行政审批项目繁多,相关部门应该明确相应规定,精简项目,对随着社会发展而显得不为重要或必要的审批事项进行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简政放权,提高企业的自主权,使市场环境进一步公平。二是针对杂乱无章的或是规定不明确的审批事项进行严格规定,使得审批有法可依,减少审批程序中的非法现象发生,避免市场混乱。三是针对行政审批中心的工作服务模式进行创新,管理即服务,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建设和完善行政审批中心化,将行政审批权收拢集中,便于服务大众;加快建设网上审批程序,使审批程序更阳光、更便捷;建立服务质量评分制、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完善对行政审批的权利监督机制,开通投诉、听证等通道,保证民众的参与权。

当前对行政审批监管机制是碎片化的,这种机制导致了发生问题时,难以明确责任所在,部门之间也极易产生责任推诿,工作上也难以协调,阻碍了行政审批改革的步伐和成效。窗口部门的职能定位模糊、工作上分工关系不明确、责任划分笼统,种种因素导致了对行政审批的改革逐渐进入“攻坚期”。然而面对在简政放权政策的落实中存在的不愿放、不敢放的困境,这里结合其他的发达国家这方面改革的实践经验,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让政府愿意权、敢放权。

行政审批是政府服务于民众的一种关系,其审批权在于政府,即简政放权,这个权是指政府的权。因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在于简化政府行政审批程序、降低政府的管制权范围、减少需要审批的项目从而减轻企业负担,那么改革的进度就因政府松绑的快慢和深浅而视。就这点来看,建议政府要加强对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对已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和评审,通过回顾过去来规范未来的工作,过去的可以既往不咎,未来的要严格把守。同时,通过梳理过往审批事项,可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以效率和效益为准绳、以便利大众为原则,通过撤销或合并过时的审批事项来简化审批程序,减轻程序负担,降低行政审批成本,达到市场企业与行政部门的双减压和共赢。

第二,以化零为整为思路,将工作程序系统化、整体化。

尽管行政审批中心部门划分清晰,但现实工作中,一项审批事项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而部门的碎片化服务显然无法满足日常复杂的需求,也难以提供高效的无缝隙服务。因此建议行政审批中心在工作中能充分运用整体思维,建立部门分层交叉运行的机制,针对审批较为频繁的事项设定便捷通道。既做到部门分工明确,分责到人,也要做到化零为整,以公平便民为工作宗旨,更好的服务大众:在大局上,要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紧跟中央政府的决策;地方上,政府应制定相对应的政策方针并及翔实的执行计划,保证实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所制定的相应运行机制,提高行政审批程序的针对性;部门上,应严格执行和落实相应改革和政策,创新服务,简化程序,将“为人民服务”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第三,建立共同监管绩效平台,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双赢。

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是进一步提高现代化水平的手段之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试验台、提升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举措。而在行政审批制度的创新和改革的道路上,行政审批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尤为重要的,因此首先是建议在行政审批机关的上级建立监管审核机构,严格把关审批工作的质量,以效绩为前提,强调工作质量;其次,建议共同建立政府与机构之间的市场监管的平台,用制度规范审批,用协议监督市场;最后,建议大力发展商会、行业协会等有纪律有组织的自律协会,通过合理合法的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实现政府对社会的逐步且稳健的放权,发挥好市场的自我管理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不敢放”,就怕“一放就乱”的问题。

行政审批改革目前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创新,全国各地的相关工作大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的不少亟待解决问题,例如体制性障碍有所突破后,行政审批领域内条块隔阂、审批标准不够细化等问题仍偶有出现。作为一个前线工作者,在这里仅以个人观点抛砖引玉,希望借此共勉,能够更好的进一步推进工作发展,为人民服务。

篇10:4.学校消防管理制度

为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公共财产、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现特制定以下消防安全制度。

一、加强全校师生的防火安全教育。按《消防法》的要求,做到人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要做到人人都知道,火警报警电话119,人人熟知消防自防自救常识和安全逃生技能。

二、保障校内的各种灭火设施的良好。做到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梯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保持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明显、应急照明完好。

四、学生聚集场所不得用耐火等级低的材料装修。

五、易燃、易爆的危险实验用品、做到专门存放、由实验员两人同时加锁开、关负责保管,在室内必须有灭火器等。在利用易燃、易爆化学药品做实验时,教师必须在做实验前向学生讲清楚注意事项,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六、图书馆、实验室、机房等场所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下班后工作人员要及时关好门窗,确保安全。

七、消防栓、防火器材等消防设施,要人人爱护。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和损坏,违者要严肃处理。

八、加强用电安全检查,电工必须经常对校内的用电线路、器材等进行检查,如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维护、确保安全。

九、学生宿舍内严禁使用明火,禁止烧电炉、热得快,点燃蜡烛、蚊香,严禁吸烟,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不准私自接用任何家用电器。

十、校内居住的教职工,必须以身作则,并且教育家属及子女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十一、校内住户使用煤气,要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注意防漏气、防爆、防火,使用后要关好气阀,确保安全。

十二、食堂必须使用合格的压力容器、锅炉,每年要检测,要定时检查,锅炉工要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液化气罐与灶头应有的安全距离,严防事故发生。

篇11:4质量奖惩制度

蒙电一建达四工程项目部

质量奖惩制度

向顾客提供优质的火电安装工程和服务是公司的质量方针,也是公司品牌的象征,为了坚决的维护公司形象,实现业主提出的“达电四期工程达标投产、创国优”目标,落实项目部制定的创国优措施,特制定以下工程质量奖惩制度:

1、专业工地工程量质量考核

项目部实行月生产计划考核,其中质量考核分为30%,当月19日工程质量部专工按考核表检查打分,经主管审核、部长批准,同当月工程量报表一同报计划,作为专业工地当月工程量结算依据。

考核基本要求:

1.1 一、二级验收项目按时报审,经工程质量部验收,全部评为优良级。

1.2 报审的资料齐全、标准,符合规定要求。资料包括:自检和安装记录,一、二级验评、各类试验委托单、结果报告单、材质证件、施工作业指导书等。

1.3 工艺优良、符合达标投产、创国优的指标,无任何质量通病。

1.4 无任何质量事故和返工记录。

1.5 质量问题的整改,符合闭环管理规定。

1.6 业主给予的各项质量奖,项目部扣除管理费后,按奖励项目发到各专业公司有关人员。

1.7施工过程中,做出以下突出成绩,经工程质量部验证、主管经理审核、项目经理批准,予以奖励。

1.7.1 发现较大设备或施工质量缺陷,并及时报告和纠正处理后,可根据缺陷类别,奖励50~500元。

1.7.2 提出质量改进意见并有措施,经实施对工程质量有名显提高,降低成本,提高功效的,经技术部门鉴定可奖励100~300元。

1.7.3 分部工程中所有的检验指标达100%优良,且未出现过返修,经质检部门核定,可奖励300元。(几个分项工程中检验指标的累计)

1.7.4 三个分项工程的焊口外观质量100%优良,且经无损探伤100%一次合格者,可奖励300元。

1.7.5竣工移交技术资料编整及时、准确、标准,做出突出成绩的可奖励50~500元。

2.处罚

2.1 未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未交底就开工,除采取整改措施外,处罚当事者100元。2.2 未按作业指导书造成返工,视损失程度罚责任者50~1000元。2.3 施工工艺粗糙造成返工,视损失程度罚责任者50~1000元。2.4 错用材料造成返工,视损失程度罚责任者50~1000元。

2.5 自检不认真,经检查达不到验评合格标准,未按规定期限办理质量整改回复单的,处罚责任者50~200元。

2.6 自检记录、委托单、实验结果单、验评记录与实际不符,处罚责任者50元。2.7 工序结尾不彻底,遗留项目处罚责任者50~500元。

2.8 经水压试验试运发生严重漏点(每隔5秒漏一滴),处罚责任者100元。

2.9 管道系统经风压试验发生严重泄漏,影响试压、试运,处罚责任者200~1000元。2.10 焊口外观工艺粗糙,不打药皮,不作标印(规定范围),处罚责任者50~500元。2.11 对于施工中造成返工、消缺发生的费用,由责任者自负。

2.12 业主、监理或上级单位处罚的质量罚金,项目部予以双倍对责任者进行处罚。3.其他事宜

3.1 此奖惩制度由项目部工程质量部负责执行。

3.3 施工过程中的奖惩事宜,由工程质量部下单,交财务在当月办理。4附:质量考核评定结果表。

内蒙古第一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达四工程项目部

二00六年二月二十日

篇12:4.2.6.1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医疗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全面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为严把医院医疗质量关,特制订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医院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一)医院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例如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与决策职能;其它医院领导干部应切实参与制定、监控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

(三)医疗、护理、医技职能管理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四)临床、医技等科室部门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五)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二、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计划,能够监督各部门,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的危机管理。

(二)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 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三、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四、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五、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医院、科室、员工的绩效评价评估。

六、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机制。

七、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要用《诊疗常规》指导对患者诊疗工作,要逐步用临床路径规范对患者诊疗行为。

八、逐步建立不以处罚为目标的,是针对医院质量管理系统持续改进为对象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够把发现的缺陷,用于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程序的改进工作。

篇13:4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关键词:质量管理制度,民生水利,服务管理

近年来,水利部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我国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1]。李晶[2]认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仅仅是对用水方的严格管理,给加强水资源管理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更是对水资源管理者的严格要求,使得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理念、制度、手段和能力等面临严峻的挑战。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健全一系列配套制度。可见,新形势对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水利质量管理,将对推进水利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 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研究情况评述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的定义,并参考众多文献,笔者认为,完整的质量应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而人们谈水利质量时,大多往往只想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按照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ISO9001。2000质量标准,具有适用性广、通用性强,对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进行系统控制的优势,但其核心内容是“使客户满意”。而“使客户满意”这一点恰恰是水利质量管理工作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内容。

对质量管理制度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从最基本的制度概念看,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包括: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法律,法规等。许多情况下,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在水利行业,质量管理制度最典型的就是国务院和水利部颁发的相关管理条例、管理规定等。

笔者认为,质量管理制度是在制度层面上的约束,质量管理体系是在管理层面上的标准。在遵循制度的前提下,按照标准做事,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完整的讲,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不仅应该包括水利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监管制度,还应该包括水利行业工作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如图1所示。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书籍、文章很多[3,4,5,6],关于水利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文献很少[7],关于水利工作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就更少;从微观谈得多,如从施工企业或者具体工程谈质量管理体系,从宏观谈得少,如从整个流域或区域甚至整个水利行业谈质量管理体系;从管理技术、方法层面谈得多[8],从管理制度、体制层面谈得少[9]。

1.1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多年的探索总结,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框架体系目前已经逐步完备起来。

1997年水利部根据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和有关规定,制定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承包商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般认为,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主要有三种类型质量体系: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监理单位所属的质量检查体系;设计、施工、制造等单位所属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监督、质量监控及质量保证体系三者之间是“三足鼎立” 的关系,三者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10]。

1.2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

国务院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令第279号),强调了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该条例强调将政府质量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制度,以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从而确定了政府质量监督的法律地位。另外,水利部也颁发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7号)[11]。

邓海生等[12]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他们认为,质量管理法规体系包括行政法规体系和技术法规体系两大部分。

1.3 水利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1996年10月水利部成立水利产品质量监督总站,依法承担水利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10多年来,水利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提高水利产品质量、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水利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与水利事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日益凸现。进一步说,目前水利部门虽已开展多项水利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但无论从深度、广度和成熟度上都与水利事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水利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总的来看,过去,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而对水利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还跟不上形势,尤其是水利工作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是个大缺口。这与以往水利行业整体上的“重建设轻管理”、“强调水资源管理而忽视水服务管理”不无关系,在新的形势下,水利工作要更加强调“使客户满意”的意识,要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

2 基于民生水利理念和服务管理模式的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理论框架

2.1 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民生水利理念作为导向,从新颖的服务管理视角进行揭示,并将它们有机地融入水利质量管理工作中。本文的目的在于提出科学合理、体系完整、符合实际的水利质量管理制度新框架体系,且能够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水利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新框架体系要为水利质量管理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帮助,并对民生水利的发展起到重大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推动作用。

2.2 研究方法

a. 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

b. 现代质量管理学。充分吸收现代质量管理学的精髓,比如顾客满意理论、人本质量管理、质量生态链理论、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等。其实,无论是卓越绩效模式,还是ISO9000族标准,或者是其他各种形式的质量管理模式,如六西格玛管理等,均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这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这八项原则构成了现代质量管理的各种模式的核心。

c. 服务管理的理论。充分运用现代服务管理知识[13],尤其是借鉴现代服务业的管理理论、方法[14]。服务管理的宗旨就是通过有效管理,满足顾客需求,达成顾客满意。民生水利服务管理也不例外[15]。在形成自身的服务管理概念前提下,有效的服务管理是建立在正确的服务管理战略基础之上的;在制定了服务管理战略之后,进而要进行服务分析设计、服务运营管理等,也就是解决应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进而如何提供预期服务。其中,还应结合当今管理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沿理论,在民生水利之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另外,还要考虑为提供预期服务,应该有什么样的保障体系,所以还要开展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和管理文化方面的研究。

d. 系统工程的方法。系统观和流程观、控制论的反馈方法等。

2.3 新框架体系的建立

具体地说,从民生水利的理念出发,基于服务管理的视角,运用系统观和流程观,准确、全面地重新划分水利质量管理的内容,在现有的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基础上,结合水利质量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构建适应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新框架体系,如图2所示。

新框架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核心部分涉及战略、产品、运营、用户;支持部分涉及人员、信息、文化等。完整地说,新框架体系涉及水利质量管理战略、水利质量管理产品、水利质量管理运营、水利质量管理用户、水利质量管理人员、水利质量管理信息、水利质量管理文化等多个方面。

a. 水利质量管理战略。揭示水利质量管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本质,并把服务质量作为战略展开研究。

b. 水利质量管理产品。水利工程建设、水利管理工作最终是要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产品。这里包括服务产品需求分析、服务提供系统设计等。

c. 水利质量管理运营。包括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流程管理与再造等。

d. 水利质量管理用户。包括顾客期望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

e. 水利质量管理评价。包括服务质量的全程管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与提升等。

f. 水利质量管理人员。民生水利是个新课题,但服务人才比较缺乏,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g. 水利质量管理信息。信息管理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民生水利在知识经济时代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h. 水利质量管理文化。服务文化是一种以服务为导向的文化,是一种鼓励优质服务的文化。民生水利文化的塑造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以上可见,该框架体系是把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渗透到水利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形成的制度建设创新体系。

3 结 语

尽快建立健全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为新形势下水利质量制度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也可为水利质量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应用建议。本文从民生水利理念和服务管理视角研究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问题,首次将两者与水利质量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a. 紧密结合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特别是符合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的要求。对于水利质量管理工作来说,这不仅仅是要求树立一种新的理念,更是今后水利质量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也是今后水利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方针。

b. 基于服务管理视角看待水利质量管理,重新、全面审视水利质量管理的内容。从而将水利质量管理工作从以往仅强调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水利产品质量等,扩展到面向整个水利工作质量管理、面向水利工作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篇14:用制度保障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

建立体检制度身体健康是离退休老同志们最根本的利益,为维护老干部们的健康,每年离退局都要进行离休干部健康检查。为老干部们逐一建立健康档案,请专家给老干部们上保健知识课,营造老干部们安度晚年、益寿延年的良好环境。

建立学习制度每月坚持组织离休干部和享受副县级以上待遇的退休干部集中学习,畅通老同志掌握国家发展信息的渠道;组织老干部参加县委党校举办的政治理论培训,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县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坚持给老干部每人订阅《退休生活》、《晚晴》、《老同志之友》、《中国老年报》、《贵州老年报》等报刊供老干部阅读,创造良好的老有所学环境。

建立通报制度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及时向老干部通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他们促膝交流,当县里召开一些重要会议时,也都邀请老干部参加。遇到重大事项决策,还及时向老干部通气,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大到全县发展方略,小到水价、电价的调整,都建立了通报制度,汇报并及时听取老干部意见。此外,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老干部到周边州、县(市),如遵义、息烽、都匀、丹寨、雷山等地参观考察学习,使老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更好地关心和支持各项事业的发展。

建立联系制度为方便老同志能与工作人员联系、沟通,该局还特别制作了电话联系卡。局老干工作者实行区域分片联系老干部,每位县级领导也固定联系1~2名老同志,坚持对老干部每季至少一次的慰问、看望,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重大节日或老干部生病期间更是风雨无阻,不仅组织全体离休干部、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享受副县级以上待遇的退休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及其遗孀进行座谈,县财政每年还拨出2万余元专款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逐户逐个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上一篇:换届大会上的发言下一篇:二年级个别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