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崔峦教师后反思

2024-04-25

听崔峦教师后反思(精选8篇)

篇1:听崔峦教师后反思

听崔峦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及听后的反思

细细地品读崔峦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我自己也在不断地问自己,做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把《语文课程标准》这个纲领性文件、这个依据、这个宪法来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新世纪的开拓创新人才呢?

一、低学段打好基础是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识字、写字、识词是低年级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大量认字,并且要分清会认的字与会写字的要求,会认的字只要会读记住字形就可以啦,不要给学生增加负担。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认识,带领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是检阅学生识字情况的最好方法。同时指导好学生书写时有端正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也是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终身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坚持指导学生天天随堂练字10分钟,让每一个学生能写一手好字,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义务。为了实现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宗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识字、写字、识词,让学生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我们每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阅读分析被读书而取代。

二、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忽视的任务。

“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课标中提到应用33次,可见编者对当前重理解,轻应用是多么的深恶痛绝呀!试问,小学生学习了六年的语文,能在众人面前即兴发言,说得清楚,说得完整,说得自信吗?能观察生活并且把观察到的人事景记录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吗?能把课堂学过的词语、句子、精彩片断应用在自己的习作吗?能把课堂习得的方法用在课外的阅读中去吗?这太多的一切,都是我们教师在思想上重理解、轻应用而留下的。做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不反思,怎能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语文课堂?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解祖国语言文字时,要积累,更重要的是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包括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

三、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让自己的人生就得丰富多彩。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终身以阅读为伴,是语文教师份内的责任。”如何让每周的语文课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挤出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课堂上精讲精练,一课一得,一课一重点,学生会的不讲,问题提得有价值,读写结合,读说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就能实现多读书、多积累、多应用的理想状态。同时,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这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只有多读书、多积累、多写文章,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在语文课堂上操纵自如,实践语文的高效课堂,才能培养出具有他将思维、具有思想、具有能力的国家人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让我们的学生全面地提高语文素养将是我们的宗旨,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2:听崔峦教师后反思

(东胜区福兴小学高静教师 2015年11月9日)

今天有幸亲耳聆听语文教材及新课标专家崔峦教授的讲座,如此距离的走近崔峦教授,聆听崔峦教授对语文的诠释,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崔教授的报告,如是!

崔教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报告:如何看待语文课程、小学语文的属性、对小学语文的思考与建议。

一、如何看待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要从教课文向用课文教,把学生内在的创造力唤醒,唤醒学生自主、自立的行动能力,让教育充满智慧。

二、小学语文的属性

(一)小学语文是基础语文

小学语文是奠基语文,要夯实基础,要打好语文的底子,打好做人的底子。为此学生应该做到八个一:要有一定的识字量;能写一手好字;能读懂一篇文章;能写一篇合格文章;有一副好口才,大方得体与人交流;有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一种好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有一颗博爱的心。

(二)小学语文是积累的语文

(三)小学语文是快乐的语文

(四)小学语文是有后劲的语文

1.有丰富的语言积累。2.交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3.有强劲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的能力。4.独立思考和读书看报的能力。

三、思考与建议

在这一部分崔教授从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段来讲,下面我主要谈一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

1.以识字、写字、学词为重点。学会自主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识字越多越好;在课堂上不要吝啬写字时间,要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写好字,写好汉字。崔栾大师在报告中还语重心长的说,现在我国的汉字书写已落后于日本。

2.大力加强阅读教学。首先能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如轻声、多音、儿化、变调等,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不随便读断句子。不要把时间花在大量的分析课文中,而应落实在“读”字上。

3.大致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借助插图阅读。

5.积累语言,注重词、句、段、篇的积累。多背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篇。不仅如此!崔栾教授还从当前国际阅读观,世界领先的国家关于读书的重视程度谈到:“发达国家把儿童智力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培养阅读能力上!美国:8岁的孩子能读会写!有基本的读书能力!学校要求每天阅读30分钟,每天阅读20—50页书。犹太人在小孩出生以后,将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去舔书,告诉孩子书甜如蜜。在学会倾听的时候,就读《圣经》。他们平均每人一年读64本书,而我国目前人均读4本书。

篇3:英语教师教后反思中的问题与对策

笔者通过对2011年浙江省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后各选手撰写的教后反思的比较和分析发现, 教后反思的撰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反思内容与课堂关联不大。

教后反思需要全面客观地分析与思考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以达到自我监测与调整, 并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目的。教后反思应该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

[例1]重视文化渗透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职责, 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的过程。

(注:本文选用的反思例子均直接摘自参赛选手的教后反思, 为了使材料分析真实且直观, 笔者未作修改。)

[例2]对学生的估计方面我也没有做好。以前就知道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但是对于我来说, 对学生的了解太少导致一些设计在课堂上没有体现到位。

[例3]在导入环节中, 虽然学生能说, 但是还不够新颖, 不能够一下子夺人眼球。

以上三段反思有一个共同点, 即反思内容与实际的、具体的课堂教学关联不大, 缺少与当前课堂联系的点。例1给出的阐述过于概括化;例2中提到对学生的了解太少导致一些设计在课堂上没有体现到位, 对“没有体现到位”的一些设计没作具体解释, 这样的反思没有起到总结和促进作用;例3中提到的“不够新颖”的导入, 其实在教学前的备课过程中就应该预见并设法避免, 而对于课堂中到底应采用何种导入也没有作进一步说明, 导致描述泛化, 与具体课堂教学行为脱节。

2.反思内容缺乏理性思考。

教后反思的内容主要来自课堂中的显性活动和教师本身的隐性心理活动。反思的片段需要教师客观地描述已经发生的活动。在描述中, 教师或多或少地会加入个人想法而使描述的片段带有感情色彩, 但更应关注的是对出现问题的理性思考, 以及对今后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例4]整节课节奏稍微快了, 和学生的互动少了。所以时间多出5分钟, 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让学生在一个没有支架的情况下尝试故事写作, 很空, 这也是自己没有准备好的原因。

例4中“只能硬着头皮让学生……”也是对当时心情和具体场景下进行的教学行为的描述和解释。前面提到, 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是“节奏稍微快了, 和学生的互动少了”, 那么, 节奏到底快在了哪些环节?又可以作怎样的调整?学生互动少又体现在哪些步骤?又可以增加哪些互动呢?教师应该有效地挖掘与分析这些课堂现象。理性的分析与思考是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

3.反思内容缺乏深度挖掘。

有些教师的教学反思表层化, 只注重对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的思考, 而忽视了对个人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深层次的反思。

[例5]时间控制方面, 在一开始的free talk方面由于我太投入, 学生又很配合, 所以花的时间多了点, 导致最后的follow up环节显得时间仓促而没有让学生输出, 这个方面有些遗憾。

例5对课堂发生的实际情况都进行了客观描述、初步反馈和得失判断, 但反馈层次、反思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应该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方式, 从对具体课堂情境的描述上升到总结和提炼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更高的层次。

4.反思内容仅停留于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教师反思的目的之一。绝大多数教师都会在课后反思当中发现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初步反馈。然而, 如果仅仅止步于发现问题却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那么最终没有太大意义。

[例6]对于目标词汇的运用和落实做得还不够到位。

[例7]作业布置虽然有分层的设置, 但是没有明确分层的要求, 感觉是为了分层而分层。

[例8]虽然能较准确地判断文本中的生词和句型, 但处理词汇的方式仍然传统单一, 没有大的创新。

以上三个反思片段中都明确提到了课堂中的问题所在:例6中的问题是“……不够到位”, 例7中的问题是“为了分层而分层”, 例8中的问题是”……没有大的创新”, 但是这三段反思仅做到了发现和呈现问题, 但未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缺少解决问题的意识, 对教学的反思不够深刻。

二、有效策略

1.培养积极敏锐的反思意识, 成为真正的反思型教师。

教学反思无论是初衷还是归宿, 都是教师主体积极的自我审视与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自我, 提升自我, 从而实现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的教育问题和情景有敏锐的意识, 能够敏锐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充分运用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之展开调查研究, 并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论。

2.圈定课堂教学的反思点,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后反思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圈定反思点。反思可以从课前对课堂设计的思考和课后对课堂实施的主要效果的总结和评价方面展开, 同时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具体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入手:

(1) 教学内容方面。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圈定教学重、难点, 为紧接着的教学设计做好铺垫和准备:

[例9]本节课的主题是Fashion and You.乍一看文本,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 但再仔细研读发现, 文本中要处理的词汇实在是多。有些词则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且与我们的生活相距甚远。为此, 在备课前, 我做了大量的资料考查工作, 确定文本中所涉及的服装风格的相关文化背景。在做了充分的了解和研读后, 再着手开始设计课堂的思路和教学环节。

在例9中, 教师提到在教学设计前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仔细的研读和思考, 通过对词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可操作性方面的思考, 教师圈定了教学难点:即词汇多且生僻, 与学生生活差距甚远。为了攻克教学难点, 并实现词汇教学目标, 教师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工作, 为整节课后续的课堂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2) 教学过程方面。

教师回忆课堂教学过程, 分别对既定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手段、呈现或操练的方式、学生课堂互动和反馈等多方面是否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并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作出恰当评价:

[例10]刚开始的导入还不错, 整节课的设计也比较清晰明了, 但是明显存在词汇处理方面的问题。课堂词汇处理过于单薄, 而今年的主题就是有效的词汇教学。课后我细细回顾发现, 其实好多单词我都可以做得到位一些, 比如, identical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发音拼写;confused是否可以利用猜测法;connection和coincidence应该多创设例句或者情景来让学生理解。我认为有一位老师教学生的查单词法很好, 值得借鉴。这也是自己对词汇教学比较模糊导致的。课堂中我利用了解释归纳法、构词法、情景创设法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词汇。

例10中教师首先对整节课进行了整体概括, 然后马上圈定了反思点:词汇教学的呈现方式可作改进。通过对课堂教学步骤的回忆和思考, 教师归纳了课堂上所采用的词汇呈现方式, 指出自身在词汇教学方面的认识不足, 课堂中单词呈现方式不够丰富, 与课前的预期有差异。教师再通过观摩其他课堂得到启发, 提出了词汇教学呈现方式的改进措施, 对以后的词汇教学会产生积极影响。

(3) 教学策略方面。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并付诸教学过程的整体实施方案, 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和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学策略作出预先的选择和判断, 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反馈, 对教学设计中所预设的教学策略进行检验。

[例11]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有效的词汇教学。针对这一要求, 我查阅了相关的理论依据。根据平时课堂中的实践积累, 我在词汇教学中运用大量的处理方式, 如按话题归纳分类、构词法、同音异义词、一词多义、结合文化背景知识、图文结合以及填缺词等。多种方式的选择和应用在本节课的词汇教学中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都应该非常关注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和最终的教学效果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例11中, 教师根据词汇教学的主题, 事先做足了理论上的准备工作。在实践环节中, 教师根据平时的经验积累, 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多种词汇教学策略。设计中的预设最终通过了课堂检验, 在课堂上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及时客观反思, 深层次提炼和升华。

教师应该把当日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体验, 以及教学中的困惑, 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感受最深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 并对其进行客观分析。教师只有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认真反思, 才会将丰富的教学体验和冷静的教学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把反思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 才能真正探寻到根源。参照Bain等人的分析框架, 国内学者把反思水平划分为五个层次, 即客观描述、初步反馈、得失判断、逻辑推理与理念创新。教后反思要从感性认识和初步判断上升到反思层次中的逻辑推理这一较高水平。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深层次思考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4.注重内部修炼, 提高反思能力。

Wallace提出了外语教师专业化教育和发展的反思模式。在这一模式中, 专业知识 (Received Knowledge) 与经验知识 (Experiential Knowledge) 是教师实践与反思的核心和理论基础, 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

教师应注重内部修炼, 这里提到的内部指除了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 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以及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撰写教后反思、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直接结果是教师新的理解力的形成。新的理解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可能是改进了的采取反思行动的能力;可能是变化了的关于课程、教材或教学等领域的信念;也可能是进一步澄清了的“教学什么是一种重要的态度或价值观”;还可能是改善了的教师的情绪状态或品质。总之, 新的理解力是教师得到提高的标志。

实践与反思循环的周期是一个对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不断反思的实践过程。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实践, 最终达到理想的专业化职业能力的形成。由此可见, 实践与反思是一个循环交替、螺旋上升的过程。反思能够促进新的理解力的形成和发展。反思能力是教师个人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而教师要注重内部修炼必须依托自身不断的实践与反思。

5.拓展多种渠道, 尝试协作性互助反思。

篇4:解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什么

引导学生解题后反思,应思什么呢?笔者以为当学生解完一道题后,教师应抓住机会,一方面引导学生反思一下解题的整个过程是否合理完整,结论是否正确,解题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对解题思路做进一步的梳理、归纳,或探索其他解法,或总结解题规律,或对原题进行引申和拓展等。用足、用活习题,训练学生严密、深刻、灵活的思维品质,从而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责任感。下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谈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 引导学生反思算式是否符合题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责任意识

事实证明,很多学生解错题,并不是不会,而是没有认真审题的结果,要么对条件的关键字眼视而不见,要么对问题的关键字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一种审题习惯,使学生对解题缺乏责任意识。因此,学生解完题后,首先应引导他们反思所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题意,答案是否正确。通过反思学生就容易发现问题,查处错因,确保结果正确,同时积累反思错解的经验,不仅起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更培养了学生解题责任意识。如,用边长8分米的方砖铺一间排练厅,需要方砖125块;如果改用边长10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有的学生列式是:8×125÷10=100(块)。针对学生的错解,笔者不急于判定错误,而是引导学生反思:8×125表示什么?学生说8×125表示边长乘块数,那边长乘块数的结果表示什么呢?你能画图看看吗?学生一画图,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误把边长当面积,找到了错误的根源,列出了正确的算式:8×8×125÷(10×10)=80(块)。接着让学生说说错解带来的启示:有的学生说要读清条件,不要被表面的数所迷惑;有的学生说解决这类题最好先画个图试试看,这样不致于把边长当面积;有的学生说,解完题之后,要自我检验,确保答案正确……要养成解题后的反思习惯,需要做个有心的教师,引领学生经常性地积淀。

二、 引导学生反思是否可以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对于解决一道题,很多学生列出一种解法后,极少去考虑是否还有其他解法,除非题目有要求。其实不少问题,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如,一本故事书共300页,淘气前5天看了总页数的■,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故事书还要多少天?很多学生是这样列式的:300×■=100(页),100÷5=20(页),300÷20=15(天),15-5=10(天)。笔者对学生的解法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你们用了四步解决了这道题,想一想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可以通过画图试试看。通过画图,有的学生发现了5天的对应分率就是■,用5÷■=15(天),就是看完这本书的总天数,再用15-5=10(天),求出剩下的书还要看多少天。列式:5÷■-5=10(天);有的学生说,用■÷5=■,求出1天看了全书的■,再用单位“1”除以■,求出看完全书要用15天,列式是:1÷(÷5)-5=10(天)。经过比较,大家都认为解法2、解法3都比解法1简洁。而为什么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解法1呢?有的学生说,受要用尽全部条件的影响;有的学生说,这道题总页数300可用可不用,不用300页解法更简洁。因此,引导学生反思是否可以一题多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积累解题技能。

三、 引导学生反思是否蕴含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

同类题目总是蕴含着相同的解题规律。在解完题后,引导学生寻找解答同类题目的解题规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如,笑笑看一本200页的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为了使学生在解完题后,能掌握同类题目的解题规律,笔者将问题隐去,改成先提问题,再列式解答。经过交流,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1.第一天看了多少页?列式:200×。

2.第二天看了多少页?列式:200×。

3.两天共看了多少页?列式:200×(+)。

4.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多少页?列式:200×()。5.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列式:200×(1--)。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五道算式,说说它们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蕴含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经过反思,有的学生说,五个算式的列式都是依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有的学生说,都是根据“单位‘1’的量×问题的对应分率”列式;有的学生说,解决这类问题,只要找准单位“1”的量以及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再根据“单位‘1’的量×问题的对应分率”,即可解决问题。在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水到渠成地揭示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四、 引导学生反思是否可以一题多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是学生应用意识的体现。解完题后,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改变原题的结构,使一题变成多题,便于观察、比较。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可以防止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如,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待学生列出720-(80+70)×4算式后,笔者引导学生对原题的第一个条件进行延伸。

1.如果把“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中的“相向”改成“相背”,问题如何解决?经过画图分析,列式为:720+(80+70)×4。

2.如果把“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中的“相向”改成“同向”,问题如何解决?经过画图分析,本题有两种可能,如果是甲车追乙车,列式为:720-(80-70)×4;如果是乙车追甲车,列式为:720+(80-70)×4。

3.如果把“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中的“相向”去掉,问题如何解决?把条件中的“相向”这个关键词去掉,使一道封闭题变成了开放题。学生在解答之前先要考虑甲、乙两车的行驶方向,可能是相向而行、也可能是相背而行、还可能是同向而行,其中同向而行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甲车追乙车,另一种是乙车追甲车。把学生容易混淆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同向而行三种情况放到一起研究,不仅起到了有效比较、澄清模糊的作用,更是起到了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强化思维密度和增大思维广度的效果。

引导学生解题后的反思,并不是每一道题都要引导学生反思,而是要抓住机会,或根据题目的特殊性,或根据学生当时的学习情况,视具体情况而定。

篇5:听崔峦教师后反思

教学是创新的艺术,教师是这种艺术的实践者,就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潜能被激活,教法被创新。反思是审视与发现;反思是积累与创新;反思是提高教学课堂时效性的必由之路!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教学反思应该思什么?

一、“思”本堂课的得失、优劣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教师,可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不过问,随意教学,机械完成教学任务,庸庸碌碌,误人误己。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认真付诸教学活动后,会对自己的每一步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导入是否精彩,过程是否连贯,重点是否突出,提问是否明确,学生是否有效地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哪个地方值得积累,哪个地方需要改进。

高一必修(2)《鸿门宴》一课,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丰富多变,语言文字生动精彩,课时容量大。我在上第一课时时,要求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作者、理清故事情节。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张冠李戴,要么概括不完整,要么语言冗长而意思模糊,效果不好。课后认真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豁然开朗。应该从浅切入,从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入手,从人物与事件这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入手,做了这样的处理:请大家找出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然后围绕这些人物概括主要情节,便形成了以下内容:“无伤告密;范曾劝羽;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邦谢罪;项王留饮;范曾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沛公出逃;张良留谢。”简明扼要,情节清晰,学生一目了然。化繁为简,化大为小,浅入深出,问题的设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如果一个教师不积极反思自己课堂上的提问,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不积极思考,不充分预习,不配合教师的指导,这真是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嫁祸于人。

二“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

教学理念是教师行为的灯塔,教师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怎样的教学行为。新课改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做了重大的转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积极响应课改的号召,认真学习高中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课程观,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消除学生听从教师任意摆布的观念。在课堂上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担负起培养复兴中华民族大业人力资源的重要任务。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活动要接近生活,把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除了知识、技能之外,还要结合吸纳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三、“思”自己是否有爱心与责任心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爱的艺术。“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一个教师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有爱心。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课堂上关注他们的行为、思想。在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时候,主动地去帮助他们,耐心地询问他们是否理解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不懂的地方。变被动为主动,变冷漠为热心,变放弃为坚持,变批评为鼓励。每堂课后,刻意观察后进生的表现。这样,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创造了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后进生也找到了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爱。

四、“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灵活

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可对于我来说 , 还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我觉得要使课堂气氛“活”起来 , 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教师还应该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 , 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创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反思更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再创造,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会为自己的成功激动,为自己的失误懊悔,力争在下次教学活动中取长补短、克服不足。反思增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学贵疑,教贵思”,做好教后反思对一个教师具有重大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教师成长方式,“经验 + 反思 = 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是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

摘要:“学贵疑,教贵思“,做好教后反思对一个教师具有重大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教师成长方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是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

篇6:听崔峦教师后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 内容体系 自主学习 科学素养 创造性

我是个刚走上讲台的青年化学教师,使用新课程必修1和必修2近一年,结合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品味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再次全面认识新课程教材。

一、新课程“新”在何处

1.新课程教材理念新

新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而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必须强调其基础性。从必修模块自身的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

2.新课程教材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教材内容选材上都是从身边的化学知识入手,教材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冷冰冰的化学知识活跃起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化学知识原来就存在于身边,而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如我在“铁及其化合物”学习中,让学生分析耳熟能详的电视广告语“Vc和铁搭档”的科学道理;在“葡萄糖”学习中,引用“三精葡萄糖酸钙”让学生更易接受葡萄糖酸。

3.新课程内容体现出层次性

像电解质这个概念,在必修中有,在选修中也有;同分异构在必修中有,在选修中也有。这些实际上都反映了核心知识在整个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是螺旋上升的,体现出“层次性”。

4.新课程教材章节标题的名称新颖,让学生有亲切感

比如选取的几个章节标题:“认识化学科学”“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本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乙醇和乙酸”。这样新颖活泼的标题,不要说学生,就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第一眼看到这样的标题都会觉得欣喜,相信每个学习者看到这样亲切的标题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受其启发,我在教学中也经常为各学习主题取一些生活化的标题。比如在学习乙酸这个主题时,我取的标题是“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学生极容易被这样的标题吸引。

5.新课程教材变漂亮了

图文并茂,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和醒目标题,以图代文,提供信息,说明问题,美观、活跃版面,显示实际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物质或景象,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启发思维、丰富想象。

6.新课程教材附带了情景素材光盘

情景素材内容丰富翔实,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实践证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非常喜爱,有利拓宽学生的视野。

7.新课程教材学习栏目多

如“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资料卡片”“学与问”“讨论”等,在教学中恰当地组织、引导并参与其中,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了语言表达等能力。特别是“科学视野”,多为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一些阅读资料。可拓宽学生视野,但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二、新课程关注“生活”

新课程内容一方面更加体现学科内容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化学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既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既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学习、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必修1中元素化合物内容的选择不仅考虑化学学科的体系,还非常强调与生产生活、学生已有知识的关联。主要介绍了八种元素钠、铝、铁、铜、氯、氮、硫、硅,不再刻意强调族的概念,而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统领物质性质,然后以元素为核心,建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必修2中,以必修1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建构元素周期律系统,并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对这部分学习内容的处理,要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情境中,抓住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核心内容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更要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落实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

必修2让全体学生对有机世界形成初步认识,精选了与资源、生产生活、健康饮食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的代表物,如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乙烯和苯(基本的化工原料),乙醇和乙酸(生活中常见的酒及醋的有效成分)。改变了以前按官能团的编排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切勿用原来的线索指导学生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有机化合物,并结合实验学习具体有机化合物性质,获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认识,形成科学、合理使用有机化合物的意识和方法。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三、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发展空间

面对新课程,教材编者在内容的设计上更多地着眼于学生,以丰富且多样的学习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拓展性活动等素材资源的提供,为学生、教师主体的创造性活动提供可操作平台。教师能有机会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即用教科书教而非教教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通过内容的整合来重组教学单元,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重视学习过程的亲历性,创设合理情境,巧妙地设计探究实验。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有高观点、大视野,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研究课标,研究教材,尊重教材,创新教材,努力建设新型的课程文化——民主、科学、平等、对话、协商。

面对新课程,广大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和评价时面临了从未有过的困惑和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反思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在创造性的伟大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建宝,王祖浩.高中课程标准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内容建构[J].化学教学.2005.(2).

[3]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80~84.

[4]魏冰.关于化学课程中“能力培养”[J].化学教育.2004.7.

篇7:听崔峦教师后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正如鸟儿只有展开双翼才能飞得高、飞得远一样, 只有展开“读”与“写”的双翼, 语文学习才会卓有成效。

为了有效地解决小学语文课中“读”与“写”的关系, 以读带写, 以写促读, 构建“读”“写”一体的桥梁,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亲自挂帅主编, 组织一百余位参与各种版本教材的编者、语文教育专家、国家级骨干教师和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 编写了这套体例独特、权威、实用、科学的精品图书。

二、容量

本套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 综合现行主流教材的读写精华内容编写而成。

共分8册, 3~6年级上下学期各一册。

每册分10个单元, 每单元由写作目标、轻松一刻、美文借鉴、习作指导、伙伴佳作、作文梦工厂、一试身手等栏目组成。

写作目标:这是对习作的总要求, 它明确而清晰地对写作对象、目的、方法等进行了分条描述, 是单元总纲。

轻松一刻:精选一则小幽默, 使全书充满趣味性、可读性, 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走进“读”与“写”的天地。

美文借鉴:精选了两篇名家美文或教师名文, 为学生提供了同类题材的范文;“佳作赏析”在对美文品评的同时, 指导读写方法, 丰富审美情趣;精心设计的“阅读训练”, 为学生由“读”到“写”作了有效的铺垫。

习作指导:主要对习作的要求、内容及其写作方法作简要而精当的分析。

好词、好句、好段:材料积累库, 为快速成文打下了基础。

伙伴佳作:根据习作要求, 精选小伙伴自己的优秀作文, 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和总评。

作文梦工厂:这部分主要是“写作轶事”与“写作名言”,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参考资料, 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其读写能力。

一试身手:给学生设计了作文格, 提供了练笔的自由空间。在作文格后设计了“比比谁最棒”和“习作检查站”, 让伙伴、老师评价作文, 自己对照评价修改作文。

本套书可以帮助教师采取“自读领悟———小组讨论———指点解惑———独立作文”的四步作文法来完成作文指导;也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理性感知———具体感受———深化体验———独立习作”四步来完成习作。这样, 既可以减轻教师的阅读、作文备课负担,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独立作文能力。

希望通过这套书, 使小学生找到“读”与“写”的结合点, 舞动快乐的“读”“写”双翼, 向着成功的目标展翅飞翔。

三、定价14.80元

四、附《名师崔峦:教小学生阅读和写作》专家团队

崔峦, 总策划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者、起草人, 多套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国内小学语文教学权威专家。

方圆, 执行主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专家。著述有《中学生魅力阅读》《读美文写日记》《小美文大智慧》等200余册。曾获“香港柏宁顿十大杰出教师孺子牛金球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有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 特级教师,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王泽海江苏东台实验小学副校长,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王呈祥新疆自治区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乌鲁木齐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王新燕著名特级教师, 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全国三八红旗手。

方镇光广东教育学会丁有宽教育理论与实践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

叶海英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河北省承德市平城东小学教导主任, 国家级骨干教师, 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吉春亚北京市北京小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刘加民著名作文专家, 作文杂志资深编辑, “新作文行动”发起人。主编、翻译图书200余种, 发表论文50余篇。

杜蕴珍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沈大安浙江省杭州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育专家, 著名特级教师。

杨毅山东青岛南京路小学校长, 语文特级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

杨世碧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著名小学语文专家, 语文特级教师。

吴秀军高级教师,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实效阅读与作文”课题组主持人。

孟繁英著名小学阅读、作文专家, 高级教师, 古诗词经典教育专家, “小学生作文二次计分评价”课题主持人。

张广森河北省平泉县教研室教研员, 全国十佳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中青年教育专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梁中凯贵州省余庆县龙家小学校长, 语文特级教师,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 香港柏宁顿第四届“孺子牛”金球奖获得者。

篇8:听崔峦教师后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正如鸟儿只有展开双翼才能飞得高、飞得远一样,只有展开“读”与“写”的双翼,语文学习才会卓有成效。

为了有效地解决小学语文课中“读”与“写”的关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构建“读”“写”一体的桥梁,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亲自挂帅主编,组织一百余位参与各种版本教材的编者、语文教育专家、国家级骨干教师和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编写了这套体例独特、权威、实用、科学的精品图书。

二、容量

本套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综合现行主流教材的读写精华内容编写而成。

共分8册,3~6年级上下学期各一册。

每册分10个单元,每单元由写作目标、轻松一刻、美文借鉴、习作指导、伙伴佳作、作文梦工厂、一试身手等栏目组成。

写作目标:这是对习作的总要求,它明确而清晰地对写作对象、目的、方法等进行了分条描述,是单元总纲。

轻松一刻:精选一则小幽默,使全书充满趣味性、可读性,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走进“读”与“写”的天地。

美文借鉴:精选了两篇名家美文或教师名文,为学生提供了同类题材的范文;“佳作赏析”在对美文品评的同时,指导读写方法,丰富审美情趣;精心设计的“阅读训练”,为学生由“读”到“写”作了有效的铺垫。

习作指导:主要对习作的要求、内容及其写作方法作简要而精当的分析。

好词、好句、好段:材料积累库,为快速成文打下了基础。

伙伴佳作:根据习作要求,精选小伙伴自己的优秀作文,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和总评。

作文梦工厂:这部分主要是“写作轶事”与“写作名言”,这些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参考资料,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读写能力。

一试身手:给学生设计了作文格,提供了练笔的自由空间。在作文格后设计了“比比谁最棒”和“习作检查站”,让伙伴、老师评价作文,自己对照评价修改作文。

本套书可以帮助教师采取“自读领悟——小组讨论——指点解惑——独立作文”的四步作文法来完成作文指导;也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理性感知——具体感受——深化体验——独立习四步来完成习作。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阅读、作文备课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独立作文能力。

希望通过这套书,使小学生找到“读”与“写”的结合点,舞动快乐的“读”“写”双翼,向着成功的目标展翅飞翔。

三、定价14.80元

四、附《名师崔恋:小学生阅读和写作》专家团队

崔峦,总策划中国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者、起草人,多套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国内小学语文教学权威专家。

方圆,执行主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专家。著述有《中学生魅力阅读》《读美文写日记》《小美文大智慧》等200余册。曾获“香港柏宁顿十大杰出教师孺子牛金球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有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王泽海江苏东台实验小学副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王呈祥新疆自治区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乌鲁木齐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王新燕著名特级教师,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方镇光广东教育学会丁有宽教育理论与实践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小学语文教育专家。

叶海英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河北省承德市平城东小学教导主任,国家级骨干教师,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吉春亚北京市北京小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刘加民著名作文专家,作文杂志资深编辑,“新作文行动”发起人。主编、翻译图书200余种,发表论文50余篇。

杜蕴珍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沈大安浙江省杭州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著名特级教师。

杨毅山东青岛南京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

杨世碧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著名小学语文专家,语文特级教师。

吴秀军高级教师,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实效阅读与作文”课题组主持人。孟繁

孟繁英著名小学阅读、作文专家,高级教师,古诗词经典教育专家,“小学生作文二次计分评价”课题主持人。

张广森河北省平泉县教研室教研员,全国十佳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中青年教育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梁中凯贵州省余庆县龙家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香港柏宁顿第四届“孺子牛”金球奖获得者。

上一篇:厨房的管理制度下一篇:尚书虞书皋陶谟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