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后的建议

2024-05-15

教师继续教育后的建议(精选9篇)

篇1:教师继续教育后的建议

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

最近我再一次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受益匪浅。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今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书中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人排解烦恼,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课件、上课、写反思等,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

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几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理论,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篇2:教师继续教育后的建议

自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展开以来,学校精心组织了情势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到达了突出活动主题、深化学习效果的目的。近日,依照学校要求,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精辟论述,深入感遭到这比如一把标尺,是衡量基层工作做的好不好的重要标准。

作为一位党员,我们要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同时还要做到找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学习贯彻这类精神,关键是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个人修养,严明工作纪律,脚踏实地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作出突出的成绩。

作为一位体育老师。在学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而他们正处在成长时间,对各种行为处事的方式都会极力地学习和模仿。因此,我们在做好平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本身修养,为学生建立榜样。重点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衣冠,做榜样。我们要进步熟悉,加强学习,塑造良好的师德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建立正确的引导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自觉阔别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门邪道,守住校园这片洁净的乐土,不让社会上一些利欲熏心、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想所迷惑。

(二)讲务实,取信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老师务实的工作作风,对整个班级的体貌的构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展开工作时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并重视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要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三)多宽容,求稳定。作为体育老师,要以博大的胸怀,对出错的学生多一些宽容和体谅,对同事的某些建议和贬斥多虚心接受和反思,进而赢得同事的支持和学生的尊重。

(四)敢决断、常自省。体育课堂,矛盾纠纷是少不了的,作为体育老师,在处理矛盾纠纷的时候切忌犹豫不决,要勇于作出决定,采取有力的措施,使其在蔓延或萌生状态中得以根除。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大,不一定每次的决断都是正确的,所以要常常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在自省中不断进步。

另外,我们在对待学生的时候,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需要为本,对待学生人人同等。对教学工作,要从实际动身,谋划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效备课,设计好教学环节,不脱离学生这个群体。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勇于承当教书育人这个重任,勇于面对现实,善于解决题目,不做面子工程。

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是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发出的新号令,如何贯彻落实好新要求,笔者以为须理解“严”和“实”的内在联系,找准改进作风建设的小切口。

始终把“实”当作一个切进口。再华丽的情势,不如朴实的内容。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在谋实事方面,而不是用夸夸其谈的`语言来点缀。没有诚信的品行,难以赢得群众的信赖,更难以创伟业、干大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是作风建设的丰富内涵,要从“实”字进手,做到蹄疾步稳,一步一个脚印把作风建设推动下往,从而获得实效。

始终把“严”当做另外一个切进口。实践证明,严师才能出高徒,严才能生威。严是改进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要求他人做到的,党员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把“四风”的势头遏制住,党员领导干部须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严字当头,以修身增强党性,以慎行管好权利,以守纪保持形象。

篇3:教师继续教育后的建议

一、新课改下英语教师现所面临的问题

(一) 英语教师对英语实践性的教学不适应。

传统的语言教学主要通过语法翻译法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及直接法 (Direct Method) 来完成的。这两种方法对英语教师的备课及课堂讲解的要求较高, 但相对而言操作起来是比较容易的。而现在要求英语教学以一种实践性的教学形式来展开, 英语教师就要对语言实践活动来做精心组织、巧妙设计和具体指导, 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 课堂教学操作起来就难度比较大。对于新的教学思想不少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知之甚少, 在使用教材时往往会“穿新鞋, 走老路”, 教学方法还是传统方法, 很多教师授课用汉语来组织教学。更多英语教师感觉现在的英语越来越难教, 似乎在教学中极难做到应试成绩和素质教育两者兼顾。

(二) 英语教师自身英语综合水平的简化问题。

我国的英语教师除了英语教学外, 就很少有英语语言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在经历长时间的英语课堂教学之后, 英语综合能力方面简化现象十分严重, 在这样的情形下,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固定的教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完成英语教育, 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二、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考虑的因素

(一) 英语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要具有针对性。

一个优秀英语教师的成长需经过职前预备期、职后适应期、在岗称职期、在岗成熟期四个阶段。正因如此, 英语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呈现出层次性结构, 因而课程设置要具有针对性, 从英语课程的实际需要出发, 并进行有针对性、分层次的继续教育。

(二) 英语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持续性。

要知道继续教育并不是学历教育, 而是要培养高标准、复合型教师, 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 继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有效地推进教师发展进程, 使在职教师获得具有较高效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三) 英语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要具有多样性。

因英语教师在受教育背景方面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差异性, 专业基础知识存在差别, 因此对知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课程设置上, 除设置必修课外, 还要开设一部分选修课, 要有目的地引导英语教师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四) 英语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要具有创新性。

创新课程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 它并不是对原有知识的复制、积累和掌握, 而是要以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技能为宗旨。因而影响创新课程设置的因素就是英语教师特有潜力的激发, 英语教师的批判精神培养, 对不同思想观念的接受性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英语继续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构思

(一) 教学理论与应用模块。

设置“学生常见英语表达错误分析”“心理语言学”“外语教学心理学”“英语教学论”“学习心理学”“现代语言教学理论与应用”“英语教学测试原则和方法讨论”等课程。理论课程要与受训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并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指导思想, 要引导受训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体验, 在基本理论框架中应用自主学习方式, 并让英语教师套用理论框架重组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 教学行为与反思。

开设“教师心理学”“英语教师行动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国外英语教学流派和国内教学动态与研究”“英语教学科研方法研究”“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之比较”等课程。要引导英语教师运用系统的语言教育基础理论来反思已经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 在此基础上要构思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鼓励教师运用课堂教学观察技术和“行动反馈研究”技术, 要分析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活动及课堂教学的群体互动状况, 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改善、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可直接指导自身教学专业性发展的研究活动, 并分析和报告自己的或其他教师的教学实施情况。

(三) 教学实践与扩展。

通过“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英语微格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英语课堂分析与研究”“英语课程设计与实施”“英语课外活动指导艺术”“国外英语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国内英语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英语典型课案例”等课程, 让英语教师明确各项教学实际技能, 并在教学构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材料编写和应用、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等方面进行指导, 要鼓励英语教师扩展教学技能, 并引导英语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和实施英语教学, 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 专业知识提高。

运用“语音学”“跨文化交际”“词汇学”“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惯用法”“英美文学作品选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修辞“”英语语言学概论”“语言与文化知识讲座”等课程来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综合语言文化素质及运用语言水平。

四、提高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水平

(一) 改进教学方式

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讲座、展示、讨论与共同研习, 每一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优点和缺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这几种教学方式要综合起来使用,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据调查讲座是目前继续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讲座这种继续教育方式如果使用适当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教学方式, 其可以直接用来提供最直接的输入, 而如何在课堂提问这样的类似教学技巧却不能用讲座, 需要用展示等方法。目前, 在很多学校, 交际性的语言教学思想正被逐步地推广, 很多教学方法正被使用。因此, 用于培训教师的继续教育课程除了使用讲座这种教学方法之外, 还要使用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

(二) 综合培养高层次技能与基本技能

基本的技能描述并不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对这些技能的掌握主要取决于一些更复杂的方面, 例学术能力, 就是获取新知识及建构新观念的能力。这些复杂的方面是高层次的技能, 它需经过一段时间在不同的场合对一个教师进行观察才能发现。教师的职业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和高层次的技能。教师的基本技能是可以训练的, 例如如何纠正发音错误, 设立小组活动等等。除这种基本技能之外, 英语教师的反思能力是继续教育中应注意培养的另外一种技能, 它是高层次技能, 是继续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和培养目标。培养英语教师的反思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采用多种教学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机会, 培养他们的调查与决策能力, 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的、能够自治的合格教师。

(三) 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继续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合格, 很多课程需要请教育学院以外的有经验的教师授课, 而有些教育学院几乎所有继续教育的课程都是要由外请的大学教授授课。虽然教育部规定教师应接受继续教育, 然而却对从事继续教育的教育学院的教师的培训却没有类似的规定。一些负责人甚至抱怨教育学院的教师几乎没有机会进修。在这种情况下, 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教育学院输送大量合格的教师, 这些教师要具备英语专业的本科学历或者硕士学历。其次, 对教育学院的教师的培训也需要加强, 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

(四) 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要平衡

每一种知识成分在课程设置中都应占一定的比重, 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是一个平衡的知识结构。而我们目前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就缺乏这种不同知识成分之间的平衡性, 与一些教学法与经验性知识相比, 在语言方面的知识占的比重来说太大。因此, 我们在设置课程时, 要多重视一些教学法和经验方面的知识。在设置积雪教育课程时, 重要的是让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相互结合的整体, 也就是说课程的内容之间要相互联系, 而课程的内容与课堂的教学也应是相互联系的。在听力课或阅读课中, 可让教师们听或者读一些关于教学法的段落, 在听写的时候, 就可以让教师们听写一段关于如何进行听写的段落。英语教师首先要接受语言课的培训, 然后, 通过对语言课的教学进行描绘、分析与评价, 最后他们可以把在语言课中所学到的教学策略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样, 英语教师们首先是学习者, 然后通过把所学的知识作为数据来分析和评估, 最后经过思考把所学的有用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样的过程应该在整个的继续教育过程中反复进行。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下为了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 继续教育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政策与措施了。本文从新课改下英语教师现面临的问题、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考虑的因素、英语继续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构思、提高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水平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关键词:新课改,继续教育,英语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教师继续教育后的建议

关键词:改版;特点;建议;《地理教育》

《地理教育》创刊于1980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本以中等地理教育教学内容为主旨的教育专业期刊,在国内外地理教育界享有较好声誉,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三大中学地理教育期刊之一,“全国优秀地理期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全文收录期刊。2015年,《地理教育》又一次改版升级,进入转型快速发展期,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基于此,笔者将新版(以2015年1、2期为例)与旧版对比,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 新版体例

《地理教育》新版在编写体例上打破了旧版基本栏目结构,进行重组、整合与优化(见图1)。

新版大栏目名称与旧版相比,缩至三字,版面显得更加整齐、精炼且具启发性;新版小栏目名称也发生了改变(见图2)。新名称顾名思义、形象生动,符合一线教师的思维习惯与阅读品味。

二、新版特点

新版不仅在编写体例上焕然一新,在稿件内容选取上更加贴近教师与学生,颇具创新。其新意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亲近性

新版四封设计清爽、直观、朴素、大气,带给读者强烈的视觉体验。2015年1期以“东海日落”为面,以“日出东方”为底;2期以“天下第一奇村”为面,以“古城古风古韵”为底,洋溢着中国本土化地理气息,放眼看刊,读者不自觉地对期刊产生关注与喜爱之情。新版封二、封三稳中求“变”,由“优秀地理教师风采”改为“教师心语”:由介绍十位教师缩为六位,教师证件照变为生活照,简介着重于教师的教学专长与特色,并附座右铭,温馨质朴的设计易与读者产生共鸣,拉近不同地域教师间的心理距离。

2.时代性

“新视野”彰显时代特征,与时俱进。例如,2015年1、2期“深度关注”两篇文章皆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阐述“地理教育的德育价值”与“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推荐”将视角转向“幸福课堂”与“思维导图”;“热点围观”聚焦“微课”、“翻转课堂”,明确地向教师呈现当前地理教育最热门的话题。

3.实用性

“学研堂”基于地理新课程标准立意,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师怎样教”。例如,2015年1、2期文章之中,教师看到更多的词语是“分析”、“运用”、“方法”等,这充分说明新版选稿注重地理教学现场,主张活动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4.操作性

“最前沿”全方位新视角关注中学地理课改与新高考动向,并进行预测导航,为高考专题复习提供最直接、最典型的范例与模板。例如,2015年1、2期“专题追踪”选取“人口与聚落”、“世界不同尺度的区域” 进行深度剖析;“测评互动”又辅以对应的测试卷,这种设计使子栏目之间产生联动,达到“教—学—测”动态统一。

5.信息性

“沉思录”涉及“教师专业成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络教研”等时尚的地理教学信息元素。例如,2015年第2期“网络之声”以“蓝月亮地理工作室”、“星韵地理网”为例来说明网络地理教研的体验与思考,在大数据时代,使教师耳目一新,引发教师密切关注身边的新事物,创新自己的教学,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6.趣味性

“在路上”从不同维度、不同侧面展现丰富多彩的地理世界,寓教于乐,让学生从点滴的生活中感受到“地理无所不在”,素质得到潜移默化地提升。例如,2015年1、2期“创意空间”展出学生四则“探秘恐龙”、“玛雅之殇”、“就业问题调查及职业规划”、“南京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处理的调研”科普小作文,这些研究虽小,但角度新奇独特,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供了素材与案例。

7.规范性

新版教研论文与旧版相比,增添了“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三部分,文稿结构完整协调,更具可读性与规范性。

三、新版建议

1.拓宽多元化采稿渠道

期刊质量是期刊追求的最核心目标,采稿为期刊质量提升提供第一手素材。中学地理教育三大期刊的采稿基本有两种方式:一是电子邮件与纸质投递相结合;另一种是杂志社进行专稿专约。《地理教育》现有的接收投稿方式为电子邮箱定向投稿,笔者认为,期刊采稿途径可拓展至信息化交流媒介,如开通《地理教育》杂志官方微信、微博;也可与各地学校沟通建立稳定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样不仅可扩大期刊影响力,也能丰富期刊稿源。

2.搭建三方面交流平台

一线教师最希望、最迫切、最需要看到的文章是杂志编辑选稿的首要因素。如何了解读者的需求,挖掘新星作者,这要求编者及时有效地通过“实地考察、座谈沙龙、问卷调查、通讯回访、网络互动”等方式与读者、作者进行三方交流沟通,建立思想与情感的纽带;期刊还可以专门设置三方互动的子栏目,评选“每期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等,这些形式既可有效地了解期刊的优势与不足,又有利于期刊可持续发展。

3.开展研培一体化活动

期刊举办各种教研、培训活动,读者会有更多机会关注、认识、了解期刊。《地理教育》近几年常设教研赛事有“探索杯”地理教学成果大赛、“开拓杯”地理课件制作大赛、“创新杯”地理教研论文大赛及《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征文,参与对象面向全国中学地理教师,鼓励高校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及中学生参与,此类活动让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成果、学识专业水平得到充分展示与发挥。笔者认为,《地理教育》内涵化发展,应充分展示师范办学优势,举行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培训,联合各地教研机构,与各类教研赛事相融合,使“编读作”在“教研与培训”三位一体活动中加强交流与互动,期刊在活动中总结经验,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便利。

篇5:教师继续教育后的建议

今天,我和孩子们在走廊上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突然发现檬檬躲在活动室门后朝我们张望。当发现我在注意他时,他立即躲到了门后面。檬檬平时少言寡语,很少与人交往,也不热衷于集体活动,我想今天用什么办法让他参与到游戏中来呢?在一轮游戏结束后,我对孩子们说:“小兔子们真能干,把自己保护得很好,没有被大灰狼抓走,但是有一只小兔子迷路了,谁来帮助它回家呢?”我一边说一边朝檬檬看了看。孩子们非常热情地说:“我来帮助他,我来帮助他!”话音刚落。几个动作敏捷的孩子已经冲到了檬檬身边。檬檬没有拒绝,在同伴的带领下来到了小兔的家。

游戏继续进行,孩子们一边问“老狼老狼几点钟”,一边在我扮演的老狼身后慢慢前进,但檬檬一直站在原地不动,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恐惧。于是,我提议:“我发现有的小兔子有些害怕老狼,不敢往前走,有没有勇敢的小兔来帮助他,和他一起前进呢?”孩子们都很积极,高高地举起小手:“我来,我来!”我请能干的`叮当和檬檬手拉手,并提醒叮当:“叮当,你要保护好檬檬,不要让他被大灰狼抓走哦。”叮当懂事地点点头。再次游戏时,我发现在叮当带领下,檬檬开始慢慢向前走了,虽然他的步伐还不是那么大,脸上也还有一丝腼腆,但明显没有刚才那么害怕了。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故意安排叮当扮演老狼,让檬檬独自参与游戏。果然,在没有同伴带领的情况下,檬檬也能参与到游戏中了。

篇6:教师继续教育后的建议

厌学产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来自社会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的因素,更有来自家庭和孩子自身的因素。社会价值观呈多元化的趋势,使孩子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复杂;老师教学方式不当,态度粗暴,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家长要求不当,过高或过严,或缺乏温馨和睦的环境氛围,以及孩子自身交友不当,学习动机不强,缺乏信念,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孩子厌学的重要因素。

中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厌学”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和克服,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时,往往心不在焉,三心二意,从而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导致逃学、逃课等行为。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厌学问题。面对厌学现象,摇头叹息无济于事,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也于事无补。家长要抱着积极的态度,相信孩子能够改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要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这要求家长首先对学习有个正确的认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受教育主要依靠学校,一味推卸自身的责任;有的家长不但不重视子女的学习,反而经常在孩子面前做“经商致富”的宣传,以自己未读书而成为“大款”作为例子来教育孩子,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错误认识,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其实,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上存在短视行为,只看眼前,不顾将来,怕学习艰苦枯燥,受到“读书无钱论”的不良影响,觉得学多了知识没有多大用处。其实,现在没有文化的人有的活得还不错,有的还能发大财,但这只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暂时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孩子长大成人之时,恐怕没有文化的人就不能再应付自如了,各种职业将拒绝接纳没有文化的人。因此,家长首先要明白这个道理,并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克服厌学情绪。

孩子的厌学往往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当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要学会从自身寻找症结,勇敢地承认自己在教育上有所失误,没有下功夫从小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教育态度、方法简单生硬。或者期望值过高,不顾及孩子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家长应该在自我反省基础上跟孩子倾心交谈,检讨自己的缺点,听听孩子心里的想法,跟孩子一起下决心,一点一点赶上去。家长千万不能重复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不能轻言放弃教育的责任。家长的态度是孩子转变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要多向老师请教,分析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哪里,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要一科一科分析,学习态度、方法、学习内容一一过问,问题找得越准越好。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孩子跟学习好的孩子“结对子”。要跟老师商量,选择与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础、能帮助人的学生做小老师。必要时,带孩子到对方家里去向对方的家长郑重作出表示。为了不给“对子”增添太多负担,对自己的孩子要有具体要求,如“自己先看,不懂再问”,“自己先做,哪里不会再问”,“课前预习,找出难点,上课专心听讲”等,孩子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光依赖别人肯定不行。

要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孩子出现旷课、逃学现象以后,要经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一方面,根据孩子的特点,请老师在班上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孩子改变不利的角色地位;可以准备一个家校联系本,由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写联系内容。建议以孩子写为主,像日记一样,老师和家长写些分析、表扬、建议的内容。家长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老师,当家长诚恳地多次找老师商讨对策时,老师也会在校内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进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学习不是一下子能上去的,要有耐心,要不怕反复。家长如果信心不足,或者一两次之后便采取放弃态度,那孩子就有可能破罐破摔了。

要想方设法减低孩子的思想压力。根据孩子的学习基础及兴趣爱好,合理制订发展目标。要求过高,孩子根本无法实现,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就会使他们难以承受,久而久之便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多数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都造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孩子在学校要完成过重的学习任务,在家里也得不到轻松,成绩稍差还会受到家长指责。这种氛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厌学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一种与家长、老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所以,不要过于重视孩子的最后结果,更要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苦恼,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平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与辅导,不要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尤其是初中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思考的,看看他的想法。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确的地方,家长再加以讲解和辅导。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会减弱孩子的厌学情绪。

厌学的孩子大多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所以,家长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孩子生动、主动地学习。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这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不容易学好。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必然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有一点应该强调,对厌学的孩子,切不可批字当头,罚字当头。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微小进步,及时给以肯定,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逐步提高自信心,由“厌学”变成“乐学”,旷课、逃学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有时,学校为了严肃校纪,对屡次旷课、逃学的学生给以必要的处理,家长应配合学校,抓住机会做思想教育工作,让孩子下定决心,有一个新的开始。

篇7:教师的教育建议:教孩子学会学习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自然有客观的一面:“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积累了几千年的知识都要灌输到孩子们尚不成熟的大脑中,再加上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升学考试的重压,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越来越少。童年、少年时期的快乐完全被剥夺,孩子们成了学习机器、答题机器,自然无乐趣可言了,视学习为苦事、烦事几乎是必然的。

但抛开这些客观的原因,去分析出现以上“症状”的孩子,也不难发现,造成他们学业落后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观原因:不会学习。在学习活动开始时,他们的注意力常常无法集中,不能迅速把新知识放在一定的背景中考虑和理解,从而导致信息的接受比例过低;学习中,不善于选择重要的内容,舍本逐末,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效率低下;只能完成练习题目,却不善于用语言表述所学到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学到的东西是孤立的,零散的,与生活实践无法形成关联。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孩子在学业上前进的步伐。

学习就是一场挑战,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掌握学习规律,也就是所谓的“学会学习”。作为父母,对孩子应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必要的辅导自然重要,但随着学业内容的增加,父母的辅导力量会相对减弱,因此,要把着眼点放在指导孩子“学会学习”上。

——要教会孩子把握学习内容的能力,善于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而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尤其是对薄弱学科,有意识地花费相对更多的精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成效。

——要教会孩子合理分配时间,特别是善于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张弛有度,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家长既要给孩子自主决定时间分配的权力,又要担负起监督的职责,对孩子过分的要求,譬如随意延长上网、游戏、看电视的时间,要予以坚决制止,让孩子明白,必须按照预定的时间进行活动,要学会抵制来自负面因素的诱惑,养成先学习后娱乐的习惯。

——要教会孩子列出一个详尽的计划,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效的学习行为最忌讳“临时抱佛脚”,那样,学习就会时刻处在被动地位,往往事倍功半。计划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一旦制订,要雷打不动,家长负责督促落实。

——要教会孩子学会听课,学会向45分钟要质量。形成认真记笔记的好习惯,让孩子懂得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要教会孩子保管好笔记本、作业本、考试试卷等,这对孩子长远的学习行为影响至深。

——要让孩子懂得学习就是一种竞争。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把每一次考试、竞赛都视为中考和高考,当作自己迈向成功的一级级台阶,训练出良好的临战心态,以免关键时刻临阵发慌,畏惧不前。

篇8:教师继续教育后的建议

二战以后,对教育提出了革命性的要求,在这一条件和背景之下,世界继续教育呼之欲出,并逐步形成规模。作为高校教师开发的核心内容,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根据高等教育的宗旨和需要,划分专业来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旨在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提高。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形成的,而且优秀的人才一直处于不断成长和上升的状态。由此可见,对于人才不能是单方面的吸引使用,更重要的是继续培养和深造。综上可知,各部门机关应当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规划落实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

二、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整体规划性

目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这一观念还没有得以全面落实,部分高校对这一观念缺乏一定的认识,在整个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没有依据教师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全员性等特征对受众教师进行探究,从而也无法对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部分高校甚至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没有明确的规划,致使教师的继续教育落空。

2.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缺乏实效性

当前,各高校教师的继续培训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侧重于对学历的补偿教育,比如考博,最终的落脚点为提高学历层次、扩展学科知识范围、提升教学水平。各大高校一般都是根据统一要求为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安排培训的内容、方案等,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将继续教育模式的多样化限制在了一个小圈子,对于满足高校教师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言缺乏实效性。

3.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在执行过程中偏向于指令性的行政管理,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致使继续教育缺乏权威性的政策指令、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激励体制。除此之外,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还没有很好地融入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之中,从而没有形成多位一体及涉及教学、管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科学研究的体系。

4. 高效教师继续教育的不同需求被忽略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对象因为职位、年龄、性别、学科等的不同,其需求有着很明显的差异性;而且通过这一途径来提升自身素质,他们的需求也得以扩大,并且逐渐显现出多元化趋势。部分高校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忽视了培训对象个体的需求差异,而且也忽视了教学实践多元化对培训对象的差异化需求。这样就无法满足各学科教师的不同需求,使得教师继续教育的现实满足与多元化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原因分析

1. 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受到现行政策的制约

当前,教育部对于高等学校教师的学历重视度比较高,比如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其要求教学科研型高校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要达到80%以上,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达到60%以上。同时,在各项教学评估当中,有关部门都会把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作为评估指标来看待,这无形中促使了高校对教师的学历学位的教育支持。

2.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受到经费和师资存量的影响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需要经费做后盾。但是部分高校经费紧张,校方更多的是将经费运用到对高层次的人才引进方面以及对教师学历学位的提高方面,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缺编,师资的存量有限。为了避免教学出现师资不足的情况,教师外出进修的人员和机会被缩减。

3. 高校教师缺乏终生教育的意识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教师没有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理念,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即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使其更加专业化,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目前,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以学历补偿教育作为重点;学校重视对年轻教师的继续培养,对老教师的继续培养不够重视,致使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在范围上有局限性。

4.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

当前,部分高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没有制定明确的机制,在机制的运作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及合理规范的管理机制,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没有进行长远的规划和系统的研究。现行的教育机制并没有把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去制定,致使教师继续教育的机制不健全,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得不到良好的效益。

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 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做好分析需求

(1)要开始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首先要对其需求进行有效分析。在高校的管理工作当中,根据教师的学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其需求也有所不同。要想让继续教育成功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就应当进行科学的培训。(2)要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首先要做好需求分析。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征询等形式获取需求信息,从而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处在学校这一环境中,就要把学校的发展作为主要目的来设定培训,依据教师的工作岗位等需求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并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来满足教师的多元化需求。

2. 扩展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渠道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集中在学历补偿教育方面。除了这一重点,还有其他内容不同、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时期各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的需求,使得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高校应当构建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渠道,通过专业培训和学历进修相结合、远程教育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校本培训与高校合作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进修相结合等途径鼓励教师去参加继续教育。与此同时,邀请国外专家开展讲座、学术报告,以此获取学科建设的最新消息和内容,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教育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强化校内研修,让更多的教师脱离经费、时间、空间的限制,得到更多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以此满足教师的多元化需求。

3. 健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

任何一项制度的执行,都要配以相应健全的机制作为指引和监督,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学校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运行机制。(1)完善继续教育的决策指挥系统。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蓝图绘制、设计和规划等问题进行决策;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进行定期分析研究,以此强化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对继续教育的质量进行决策管理,从而将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抛出。(2)完善继续教育的执行系统。在继续教育的规划上合理安排人员,给予他们按照规划进行工作的自主权,并对结果负全责;在继续教育的进程当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规划目标进行有效协调和激励。(3)完善继续教育的监督反馈系统。及时有效真实地提供教师继续教育的进度流程和效果,对相应方案的实施和相应环节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控,指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新的有效措施,从而给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4. 强化高校教师继续培训内容的综合性

从当前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其培训以专业性和基础性为主,但是随着对教师综合素养重视的程度不断加深,培训的综合性也应当加强。这包括对于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培训,使教师的知识领域不断扩展,知识结构得以改善。但是综合性的培训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要根据实际因素如经费、教师的积极性等情况着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摘要:近些年,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而且这一进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纵观整体情况,国内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必须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做好分析需求,从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做好分析需求、扩展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渠道、健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强化高校教师继续培训内容的综合性等方面下手,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水平。

关键词:继续教育,发展进度,培训,建议,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1]姚仲明,等.关于深化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讨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7,(6):56-58.

[2]刘西安,于民伟.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保障的长效机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周学习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8):76-77.

[3]张世云,等.关于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4-36.

篇9: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教师继续教育过于强调理论学习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过程中,培训重点是使教师获得新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其带动教学行为的改变。因此,知识的传授是培训的着眼点,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多采用课堂讲授形式,培训者处于支配地位,他的职责是将书本中的知识清晰准确地传授给学员,而学员处于被动地位,他的任务是听专家讲解,努力理解这些知识,以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加以运用。但是研究表明,教师获得有关教学知识后并不能保证自发地成功地运用于实践,他们在培训学习中,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经验与原有的认识,理解理论工作者的理论。正如学者指出:“任何理论之所以为理论,都不免带有一定抽象性,同教师面临的实际教育情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故泛泛的理论教学,对教师的实际工作未必有指导作用,也就难以引起教师对这种继续教育的兴趣”。

2.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方法单一

大量的短期业余教师继续教育使得教师倍感身心疲惫,过分统一集中的培训,也阻碍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很多地区都是利用了教师的双休日与节假日进行培训,占用教师休息时间,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引起了教师的抱怨。尤其很多的教师还需长途跋涉等因素,从客观上影响了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另一个方面,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多处于外部的政策压力,而教师能否参加培训要听从于任职学校的安排。因而被培训的教师在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的选择上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加之培训中指导教师的绝对权威,又使得整个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缺少民主的气氛,从而抑制了教师的学习主动性。

3.教师继续教育观念与模式脱节

我国现有的教师培训,往往在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同时,却采用了与这些观念不符甚至是相悖的培训方式。比如,培训的目的本是要提倡和鼓励学员积极参与的教育观念,但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不给受训教师提供参与的机会。提倡和鼓励学生主动创造的教育观念,但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沿袭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员听的模式,教师在培训中只是模仿培训者提供的教学技巧,而没有自己的主动创造。这种观念与模式相脱节的培训,不仅不能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反而成为强化教师错误教育观念的榜样。

4.教师继续教育缺少有价值的评价

教师继续教育已成为教师上岗的凭证之一,但是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价、考核中却并未认真地去对待,加上一些培训机构的不负责任,因此往往在培训中,要么是对学习无评价,要么是进行形式主义的考核,使培训缺少适度的压力和竞争力。评价的内容又以知识记忆为主,显得单一而无说服力。如此种种造成教师学习意识淡薄,研究行动迟缓,缺乏学习的主体精神,严重制约着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和提高程度

从教师方面考虑,我们的教师对继续教育又是如何看待的呢?特别是对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手段。为了对继续教育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继续教育实践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理性思考和认真研究,得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结论,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思路和举措。为了调查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我们选列了“现代教育理念”等7个项目对受训者按培训所需进行排序。

通过调查得知受训者的受训目的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第一位,《专业知识更新与拓展》为第二位,《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为第三位,其他依次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技能》《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在提高程度排序中,除《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二者位次发生变化外,其他与培训所需一致。可见,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受训者形成现代教育观念、更新和拓宽专业知识、学会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

教师在新教学模式背景下的继续教育

教育要适应新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认识、掌握新的教学模式,只有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的观念、教育思想,才能培养出胜任新形势的教师。才能真正贯彻新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中的应用。才能把各种新地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加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利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对于教师继续教育时就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应用及研究,如Big6、Webquest、“研究性学习”等等,并且可以在培训时提倡和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到新的教育模式中去,比如,可以让教师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去接受培训;用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去完成、设计自己的学习任务。反之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不给受训教师提供参与的机会。在提倡和鼓励学生主动创造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对教师的培训却仍然沿袭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员听的模式,教师在培训中只是模仿培训者提供的教学技巧,而没有自己的主动创造,这种观念与模式相脱节的培训,不仅不能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反而成为强化教师错误教育观念的榜样。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和信息素养。

上一篇:铁路运输绩效考核案例下一篇:教师给学生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