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监理人员素质

2024-05-03

浅谈工程监理人员素质(精选6篇)

篇1:浅谈工程监理人员素质

浅谈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素质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不仅是通过材料控制、施工现场管理来保障,还需要对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施工技术、协调沟通能力等来保障,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首先,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各种思潮碰撞、价值观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立稳人生坐标和高度!在各种考验面前,以国家、公司利益至上,保持清醒的大脑,增加对各种错误思想的抵御能力,使思想道德素质趋于完美。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素质低下、诱惑个人思想、棘手之事,我们只有面临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个人利益化小,社会集体利益为大,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其次,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

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总工程师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引申为:公路工程技术水平决定公路工程行业发展的进程。工程技术是推动整个工程的动力,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我们首先做到: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把图纸能够审阅透彻,这样才能有利于工程的进度及质量,才能有利于开创新的技术施工工艺。例如:一现浇箱梁,我们必须按照图纸上所说的,考虑梁底座的预拱度为1.5公分,按三次抛物线(ax3+bx2+c=0)变化和下沉量(一般测为5毫米左右),来进行梁底模的测量放样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后工序(张拉、桥面铺装等)的顺利进行,才能使其工程质量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另外,我们还要具有操作简单仪器的水平,例如水准仪、塌落度实验的使用等等。所以说:技术水平,是体现一个项目的灵魂所在,是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前提。

最后,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还要具有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不可马虎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中的组织沟通协调作用。项目沟通协调,就是保证项目信息及时正确的提取、收集、传播、存储以及最终进行处置,保证所涉及的其项目人员信息畅通。作为施工技术人员,我们首先要对施工作业队的施工技术、机械使用、人员调配做到常沟通协调,项目内部人员信息的沟通与反馈,在协调沟通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意见不一致的现象,这时我们要做到:项目价值高于个人价值,要对知识理解的不全面或内涵外延没有全面把握,进行引导、疏通,做到信息共享。另外,我们与监理及老百姓的沟通中,我们要做到:换方位思考问题,知道他们想什么,时刻做到谦逊,我们要积极听取他们的有利意见,说服他们的不利看法,做到以项目集体利益不受其害!

在此,我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仅做出自己对工程技术人员重要性的阐述,在以后的岗位上,我会加强自己综合素质的学习和锻炼!

大广南23标:赵山根

2010-8-23

篇2:浅谈工程监理人员素质

毕业设计(论文)

目 浅谈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专科)

指导教师

张福顺

二○一四年

2现在国家的造价体系正在更新,由定额计价向清单计价转化。作为造价工程师,我们正处在一个尴尬的时代:清单吧,不熟,没把握;定额吧,还在继续用不能扔掉,可是又体现不出足够的竞争力来。要命的是,在用清单计价体系还是用定额计价体系这个问题上,做造价的,却不大能发表什么意见,都基本得按领导的意见来选择。

我们是碰到了尴尬事,但绝不能尴尬处理,我们是做经济工作的,我们做工作一定要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这就决定了即使知道3、5年后,可能定额计价体系要消亡,也得去研究它,而且要研究到相当深度,以完成可能发生的职责。

一个计价体系,对应的就是一种不同的项目管理方式。对于项目管理,不但要能适应它,还要操控它。由于计价体系的变化基本只涉及成本和管理内容,不大涉及工程技术内容,所以工程技术方面的思想变化是被动的,而真实操控项目的人,大多却是技术类型。这样,就决定了现在的造价工程师,不但要面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改变,还得肩负在没有什么权力的情况下,去推动这种变革的重任。现在的造价工程师,就是这么难。再说说几个计价体系的大致发展,供讨论。

由于清单规范规定政府项目几乎都要执行,这就造就了强大的市场导向,所以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清单计价模式将会逐步取代现在的定额计价模式而成为工程最基本的计价体系。但是定额计价由来已久,其标准清晰、定额完备、适应面广等优点,仍将鼓励一部份精通定额计价体系的人想方设法使用定额计价模式。同时,现在正在施工的工程中,尚有相当数量使用定额计价的工程没有完成结算。这部份工程,长得可能要5到6年。这样定额计价体系要完全退出市场,至少要7、8年时间。至于“量价分离”的定额,由于它夹在清单和定额之间,四不象。即不便于操作又不便于控制。关键的,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合约和控制体系可供操作。所以它实质性消亡,可能比定额计价还要快。

清单计价体系。现在国家很积极推行施工定额即企业定额的建立。造价师考试书中很大篇幅的制定定额的方法介绍,就是为实现这方面内容而做得实质努力。但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制定清单规范的人对市场还不了解。

实际现在施工市场中,最正常的模式是“工头制”――――每个工种或大型机械,一个分项目一个清包包工头,跟施工项目签订劳务合同或租赁合同。也有专业的劳务公司与施工单位签订正式人工承包合同的。这样,施工首位的项目报价,就只能是基于“工头”的报价。建立自己企业的施工定额,那只有昏了头的人才会去做。

我感觉,这种“工头制”将成为今后的工程施工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模式。所以,施工企业的报价,将只能基于成本核算。而管理上,成立一个基于合约的相对灵活但有效的“工头制”组织体系,将成为必然。现在在施工企业中,比较常见的推行“可信赖的分包商,可信赖的材料商”等制度,就是对“工头制”的认可并进行积极的控制。这样,施工单位的计价,也成了一个类“清单”的报价体系:造价工程师将各小包的价格汇总,再考虑自己方面的工程管理操作必须的难度费管理费和利润税金,就可以出总价了。

从这个角度说,施工单位的造价工程师将越来越难做:要了解市场,要处理各种有关系,要应对各种合约,等等。但是工作内容本身,可能却会越来越相当简单。

四、知识结构之合约操作

合同的操控能力,对于造价师来说,是最重要的。甲乙双方来到一起,建设一个工程,基本上说,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合同详细规定双方协商一致的标的物,并详细规定了双方围绕着标的物的权利的义务,以及双方的行为准则。合同的每一个条款,都可能涉及某种职责权利。只有清楚地明了这些职责权利所可能导致的后果,才可能清楚明了地算清相应的费用。所以,造价师一定要研究合同,而且要研究清楚合同的每一个条款所涉及的相关职责。这方面,对造价师的要求要超过技术人员。所以,造价应该对工程施工所涉及的合同形式达到“熟知”的程度。所谓“熟知程度”,就是你随意拿到一个合同,就能察觉到这个合同少了那些重要内容,那些条款又有隐含的意义。

要达到这个“熟知”水平,我觉得差不多要将一些标准文本背下来才行。然后要研究透每一条款的法理基础,以及其内含。

这些合同格式主要有:施工设计中介材料设备等主要招标文本基本格式、相应的投标文本基本格式、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筑施工物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含凿井)工程测量、工程物探、岩土工程设计、治理、监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建筑安装工程分包合同、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合同

五、知识结构之工程技术 工程技术主要分这几类:

(一)建筑设计技术。这个主要涉及建筑标准确定和设计保守的问题。在扩初设计阶段降设计标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降设计保守,是造价工程师必然要处理的问题。

甲方一般都有专职的设计负责人员。可惜,这些“专业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的先天缺陷,在投资控制方面可以用头脑一片空白来形容。这就要造价工程师出面解决。专职的造价工程师要说服专业的设计人员去改自己的设计,用一句不客气的话,你只有比他跟专业才行。现在有设计监理,可以给造价工程师提供很好的意见,但是最终的决策还是要自己拿主意。所以,这个方面的技术要示不低。

这个方面的事例是很多的。我做过的一个1个亿的工程,仅降低含钢量一项,就省造价200多万,其他桩基装饰屋面等项目的投资降低,近300万。

(二)施工技术。施工引起的索赔问题,在造价行业是相当重视的。所谓的“预算工程师”的结算,就主要指这个事情。跟施工谈相关的费用,就要知道费用发生的过程,费用发生涉及的活动,以及这个活动导致的费用构成。这样,熟练掌握施工工艺过程、各工艺的施工状况、各工艺的分界、工艺涉及的材料人工机械构成及单价等,就是自然了

(三)中介技术。中介分2种,对于造价咨询,是本专业,掌握它是自然的。其他方面的中介技术严格说是属于管理范畴的,但对造价来说,它们也是一种对投资费用可能产生影响的技术过程,所以我将它划归技术范围。对于这些中介技术,造价主要是要吃透它的技术在运作过程中是如何影响造价的,从而能够采取合理的手段对这些过程加以控制。要控制一个过程,比操作一个过程要难,要相当了解才能够做得好。所以,相关技术过程要熟悉。

综合上面我所提到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工程造价人员,要与时俱进,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得利益而奋斗,切实落实好一位造价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现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作为我们新一代造价员应该把专业知识和理念与国际接轨,创造一个具有高素质,高要求的工程造价人员大国,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改善自身的不足,使我国的造价员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树立正确的造价观,拒绝腐败,为国家的未来而献出我们每个造价员应该旅行的职责。

总之,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培养,离不开我们的国家,需要国家造价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造价员所在的单位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是我国造价员更快的成长。在资金支持、培育政策、薪酬待遇和人员管理上齐心协力,共同促进我国造价人员素质更好地发展与完善!

篇3:浅谈工程监理人员素质

1 农机监理人员存在工作问题的表现

1.1 缺乏专业性

目前, 我国的农机监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在遇到专业性的问题时, 不能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分析、解决, 这使得执行力不足, 分析问题片面, 甚至会制造安全隐患, 正是由于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低, 以不能作为表率作用。

1.2 缺乏服务意识

有些农机监理人员不仅缺乏责任感, 同时也缺乏服务意识, 其根因是综合素质较低导致的, 所以, 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同时强化服务意识, 这是监理部门的首要任务之一。当农机监理人员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后, 才能全身心的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

2 加强文化学习专业

2.1 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对思想的学习要落实到具体部门, 在进行思想政治方面, 我国党员有着较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 尤其是农机监理人员, 他们以个人作为表率, 带动周围民众, 影响着民众的综合素质, 将这种良好的风气进行相互传播, 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推动性的作用, 笔者观点:农机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 对整个部门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进行思想政治学习, 能够提升个人素质, 将自身引入一个新的层次, 符合国家对农机监理人员的要求, 进而能够充分发挥“在其位, 谋其职”的工作思想。

2.2 学习法律知识

一名合格的农机监理人员要掌握国家法律知识, 每名农机监理人员的素质构成整个部门的素质程度, 因此, 要对农机监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普及, 法律是每一个公民的保障, 如果这个社会缺少法律, 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同时, 也要对农机监理部门进行法律规定, 因为, 只有在农机监理人员和农机监理单位相互作用下, 才能将农机监理工作发挥到极致, 保证其工作的公证性。

3 加强道德知识学习

3.1 依法监理

当农机监理人员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后, 就应该加强农机监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工作, 在行使自身职能时, 农机监理人员要公平、公正、避免造成误会, 给管理工作造成影响。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条例执行, 农机监理工作也是行政执法的一种, 因此, 农机监理人员要掌握国家法律条文, 以法制人, 利用法律的武器帮助群众化解矛盾。但作为农机监理人员, 首先要做到自身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若一旦发现有违法乱纪的情况, 要及时上报, 不能将其视而不见, 忽视法律的存在。

3.2 加强道德修养

做一名合格的农机监理人员, 首先就要从自身开始, 提高道德修养, 不仅是国家所提倡的, 也是必然的趋势, 若农机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则不能起到表率作用, 比如:农机户综合素质较低, 就会给工作带来影响, 这时, 就需要农机监理人员发挥其职能, 教给农机户该怎样利用机械, 以确保使用安全, 机械的正常运营, 同时要定期对农民进行安全教育。

3.3 端正的工作态度

有些农机监理人员在进行执法时, 会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态度, 对于农民群众的问题, 不给予解决, 不能做到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宗旨, 因此, 对于这样的农机监理人员, 各单位要及时进行教育, 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工作性质,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积极的为农民解决问题, 将自身高昂的工作态度磨灭。端正的服务态度, 能够提升工作效率, 同时, 得到群众的信服。

4 保证服务质量

4.1 确立服务理念

一些农机监理人员对自身所背负的责任毫无意识, 导致服务质量降低, 群众的不满意。农机监理人员主要的职能是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 因此, 服务质量和使命感, 对一名合格的农机监理人员是必要的。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 这是农机监理单位的宗旨, 也是农机监理人员所要拥有的思想意识, 在工作时, 有些农民群众不给予积极配合, 面对这样的情况, 农机监理人员就要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 农机监理人员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 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切不可对农民群众采取应付的态度, 在进行农机监审时, 要多学习, 以提高自身素质, 确立服务理念, 对工作要有积极认真的态度。

4.2 加大培养力度

在专注于人才培养的同时, 要重视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学习, 将服务意识深入人心, 全心全意为生产安全做考虑, 各部门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借鉴, 以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 使单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此外, 也要注重农机监理人员的创新能力。社会在不断的变化, 我们的培养理念也要进行更新, 打破传统的培养观念, 引进新的管理思想理念, 这就需要农机监理人员主动接受新的知识, 引进先进的理念, 农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服务。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 农机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 农机监理单位更多的职能是为农民群众服务, 不仅要有专业的文化知识, 还要有思想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修养, 再通过组织培训, 使农机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 进而保证农机监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摘要:综合素质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 尤其是农机监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其素养程度, 对农业推广工作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它影响着农机监理部门的工作发展, 是保证农业推广进程的前提, 主要针对农机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论述。

关键词:农机监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策略

参考文献

[1]孙莉.对提高农机监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探讨[J].当代农机, 2015, (6) :74-76.

[2]彭兰.2014年全省农机监理人员岗位培训[J].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4, (4) :28.

篇4:浅谈工程监理人员素质

1业务能力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

监理是向项目法人提供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服务,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特点,监理效果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监理人员素质的高低。

一方面要求监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努力钻研业务,熟悉和掌握建设项目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成为熟悉监理业务和专业技术、知识全面、经验丰富的工程建设监理复合型人才,再不断总结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持续保持较高的知识水准,才能胜任和提高监理工作水平。

另一方面,监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也决定着监理工作的质量。遵纪守法,坚持求实、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全面履行义务,正确运用权限,勤奋、高效地开展监理工作,具体表现为政治合格、遵纪守法、法制观念强,熟悉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行事;具备公平、公正、廉洁自律的思想,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身体健康等。

2具有良好的威信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应当以“廉洁、守法、公正、诚信”为职业准则,以“公平、独立、自主”为工作原则,依据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质量检验标准进行监理工作。监理人员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并不是完全与“物”打交道,而多是与“人”打交道,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才能保证在监理过程中抓重点、抓方法、抓效果,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才能从理论高度着手,才能起到权威作用,其次应当掌握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理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和处理问题。

同时,监理人员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和公正处理问题的工作态度,不能损害工程建设任何一方的利益,勤于采用调查研究和善于沟通的工作方法,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做到遵纪守法、公正廉洁、尽职尽责。以建设监理法规为依据,法律法规为后盾,热情为工程建设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监理的威信,使监理工作保持顺畅和取得应有的成效。

3可预见性和敏锐洞察问题的能力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时当今工程建设的两大热门主题,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义务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监理活动伴随着工程项目的动态过程进行,监理人员需要在动态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但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往往是没有明显预兆的,一些违规行为多是在隐蔽状态下进行的,有时还会给监理人员以假象。因此,如果监理人员不谨慎,事先没有预见性和敏锐洞察问题的能力,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和制止,那将会产生很大麻烦,而最终将会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俗话说:“防患胜于抢救”,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指出不使其发生,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总比事后补救要好的多。这就要求监理人员不仅要在宏观上进行监理预控,还要在微观上注意到每個细微环节,针对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多发病”、“常见病”,要尽可能多的事先想到一两步,预料到将可能发生什么问题,做到防患未然,并可对“多发病“、常见病”按惯用“药方”有效解决,对新问题可以借鉴类是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

4组织协调关系能力

监理人员要协调好合同双方关系,加强与工程建设有关各方的协作,除了必须具备合同管理知识和经验外,还应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及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应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掌握工程施工的第一手资料。提高监理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尽职尽责,公正廉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及工程建设各方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坚持实事求是、平等协商、公正合理维护合同双方利益,融洽各方关系,充分调动建设各方的积极性,以利于工程建设的顺畅进行。

5工作方法

工程施工阶段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就是按合同赋予的权力,围绕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5.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部应严格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向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审核承包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能报告,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对施工过程中拟使用的机器、计量器具等应要求承包单位上报有关检测部门的鉴定证明,并注意其有效期限。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报审表,在附质量证明资料、进场质量检验记录的情况下,方可审核签认,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对未经项目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项目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签发监理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

5.2 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

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项目监理部应定期检查承包单位的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的技术情况,对重要的原材料、半成品配件按规定组织检验试验。对重要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监理人员应进行旁站并组织检查验收。审核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场试验{评定}报告,经审查确认并签认后方可用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当承包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应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由项目监理部签认。项目监理部处理工程变更,如果是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的工程变更,应编制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应提交项目监理部,由项目监理部组织监理工程师审查,审查同意后,由建设单位转交原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

5.3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项目监理部按国家现行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单元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及现场检查,合格后予以签认。对于有使用要求的单元(电器、设备调试等项)必须在检测、试验或运转后再进行检查评定(验收)。项目监理部应组织监理人员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单元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同时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编工作,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报告,针对工程质量和内业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时间要求,整改完毕后签署竣工报验。

5.4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方法

监理工程师通常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有见证、旁站监理、巡视、平行检验等。现场质量检验方

法有目测法、量测法、测量法(借助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测量检查)、试验法(通过试件、取样进行试验检查)。监理工程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承包单位“三大员”(即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的情况,根据各人的弱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促使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施工员、质检员、现场安全员到位,逐步强化以承包单位自身三检制为基础的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改变施工质量只靠监理工程师管理的被动局面,提高工程质量一次报验合格率。当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发生矛盾时,要求承包单位以施工质量求工程进度,以工程进度求施工效益,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实现。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动态控制,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强调监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最大限度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目标管理及科学化的统计资料分析。

6结语

监理人员的素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荣辱成败,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监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监理单位以及监理人员本身等多方面持续不断的共同努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SL288-200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

篇5:新房地产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1.集团、公司、项目内部制定的管理文件: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制度、流程、标准等。2.承包合同文本。

3.现行建筑、房地产等法律、法规等工具书。法律、规范、工艺等工具书。最新文件的收集与整理。

4.地方性管理文件。省市建设主管部门的地方性管理文件。

二、工程部人员在现场管理当中容易出现的管理误区

1.认为监理人员在现场管理起到的作用不大,很大一部分工作而直接代为监理进行现场管理,形成越俎代庖的局面。

2.认为监理人员推诿、扯皮、不作为,从而信不过监理人员,该由监理人员承担的责任,而没有正真承担。

3.认为总包单位主要管理人员职责缺失,对其无法采取措施,而任由发展。

4.认为承包商管理水平较低而象教自己的孩子、学生一样的边学边干式的指导工作。

5.为了减少指令在下达过程当中的过滤现象,而直接跨越好几级别将指令下达到执行层面上。

6.制度底线不清晰,导致被管理者得寸进尺、屡犯同样的低级错误,使得工程部管理主动性、控制力较弱。

7.经验管理成分较多,合同管理成分较少。

8.团队建设当中,个人英雄主义占上风,相互协助、依赖的团队精神欠缺。9.老好人的管理方式。

10.分包队伍较多,带来现场协调的事务较多,切难以协调。

三、工程部管理人员容易发生的思想误区 1.工程部是矛盾聚集地和爆发点

2.工程部是给老板花钱的部门,难以受到老板的赏识 3.现在工程部是公司的短板,在较长的时间里难以调整

4.有问题找领导,成为惯性思维;由自己经过沟通协调能够完成的事项,转移到了上级身上。

5.老是认为自己部门很忙,其他部门事情少。如:设计部有设计院,预审部有咨询公司,采购部是买方财神,那吗工程部不是有监理公司吗?(经常认为自己是最忙的,其他部门及人员没有多少事情,天天上网、聊天、看新闻。如果自己达到一定的管理境界,你同样可以在办公室里喝上一个月的大茶,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

6.认为其他部门“踢皮球”,老是踢到本部门。误把“传球”认为是“踢皮球”。你自己为什么没有“踢皮球”的艺术?努力打造“传球高手”和“射门高手”。

7.工作中少有不顺心就牢骚满身。工作中要少一点牢骚,多一点赞美;少一点埋怨,多一点支持;

8.容易认为办公政治浓厚,“小报告”盛行,而难以发挥自身潜力,并且团队凝聚力较弱。

四、工程部管理人员管理深度的把握 1.越位管理与越级上报是同样的错误导向

2.直接管理与指导管理是不同性质与效果的管理 3.充分授权与事必躬亲之间需要平衡 4.抓大放小,把握工作关键点

五、工程部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

1.象管理自己的企业一样管理工程现场。要有主人翁精神。2.自动自发的完成每一件事情,提供个人、团队执行力。

3.可以换位思考,不能越位行事;做好本职份内工作,帮助周边客户。

4.时常调整的角色,注定采用不同的方法工作。对内是服务于客户,对外是孙子式服务。

六、正确面对造成工程部中、低层管理人员工作难的部分原因

1.权力范围有限。工作就应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进行工作,超出权限范围和权利不能完全利用均不可取。

2.可以利用和协调的资源有限。资源的平衡分配是组织架构等高层控制的范畴,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是工作思维导向。

3.工作职责、标准界限不清带来的连带责任。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建设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已经明确的职责范围内完成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做好界线不清的相关工作内容。

七、容易让领导误解的几个方面 1.忠诚度的误解 2.协作度的误解

3.责任心不强的误解。无勇气主动承担责任。

八、不可触及的高压线

1.廉洁自律。常在河边走,有谁相信你不湿鞋;湿鞋不可怕,只怕浪头大;鞋湿尚可干,浪大命自先。严格自我把控,打造个人品牌的一部分。2.合理避嫌。介绍、推荐拟合作方,要特别注意避嫌。

3.把握距离。与合作方不可过度亲近;天下的所有老板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员工和承包商打的火热,如有,老板第一思维是想到什么?

4.支点平衡。平衡的支点不能动摇,即不打破自己的原则。既不偏向对方,也不纵容内部。公平、公正,确保中立。

5.借花献佛不可过度。不拿制度卖人情。私自放弃合同权力,等于出卖自身责任。

九、工程现场各方管理人员的工作配合与协作

1.与上级之间的配合。自己去唱黑脸,面子给上级。2.与同事之间的配合。同事间是互为客户的关系。3.与下级之间的配合。大胆授权、积极督导。

十、对现场监理人员的管理

1.严抓监理单位招标过程当中的监理人员素质要求及配置。并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2.项目工期、动态的人员配置、人员素质标准与监理费用相匹配。3.控制在场监理人员的组织架构。以总监为首的三级管理组织架构。4.了解每个监理人员的专业与管理技能情况。5.关心每个监理人员的个人待遇及思想动向。6.严格把关在场监理人员的不正当行为。

7.善于发现对方的“闪光点”,用其长,避其短。

8.象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同事一样来对待和关心监理人员。9.做到只要监理人员能够做到、做好的事情,注重抓结果即可。

十一、工作流程的标准化

1.流程化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

2.工作流程的编排与规则的制定是中层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高层指明方向确定目标后,需要中层制定规则、编制流程,由底层来执行。

3.流程再造问题的探析。如工程变更、工程洽商、现场签证等流程的反复调整;简单的流程,受复杂的成本控制所制约。

十二、工程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1.精通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努力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2.掌握本专业周边范围内的专业要点。让绿叶来衬托鲜花。3.合同管理能力。

4.资料管理能力。自己的管理资料,要分类组档。

5.专业技能与管理技能的对应。建设工程相关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之间受职位的变化其所利用到的比例不同。职位越向上,工作中用到的专业技术知识会越少,用到的管理知识同时相应增多。

十三、工程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能力

1.计划能力。综合知识与经验的完美结合才能编制一个好的计划。计划要具有前瞻性。计划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计划是一个项目全过程的全方位的计划,是项目公司各个部门计划的系统整合;包括:财务、人力资源、营销、设计、工程、投资控制、招标、材料、物业等部门。计划需要预留机动时间。

2.组织能力。各种资源的组织、搭配、利用能力。3.执行能力

计划的实施。管理工作的第三步。在计划的不断纠偏中按规定执行。把握原则,讲究灵活。即坚持服从,又不盲从。

执行力即贯彻力度;执行力的核心:人员、运营、战略;人员是用正确的人,运营是把事情做正确,战略是做正确的事。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

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同的角度(位置)发现的问题会不同。4.纠偏能力。PDCA管理循环

PDCA循环的8个步骤与所用方法

阶段 步骤 质量管理方法 NO 管理内容

P阶段

计划 1 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工序能力分析,KJ法,矩阵图法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因果分析图法,关联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散布图法 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排列图法,散布图法,关联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KJ法,实验设计法 制定措施计划 目标管理法,关联图法,系统图法,矢线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D阶段 5 执行措施计划 系统图法,矢线图法,矩阵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C阶段检查 6 调查效果 排列图法,控制图法,系统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检查表,抽样检验 A阶段处理 7 调查效果 标准化,制度化,KJ法 8 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5.总结能力。人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行动。完成一项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三次。立即行动。6.沟通能力

a)向上沟通:时间安排、任何地点、准备答案,不出问答题,要出选择题,答案要两个以上。(如:现场存在问题的反应;寻求上级帮助;推脱无法作为责任;让上方寻找权力支撑点)

b)向下沟通:了解状况(瓶颈)要求反思,提供方法、紧盯过程,接受意见、共谋对策、尝试机会。

c)水平沟通:主动、体谅、谦让;自己先提供协作,再要求对方配合;分析利弊加双赢的结果。

d)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自我、自私、自大;

e)沟通的基本原理是关系,注意他的状况与难处、需求与不便、痛苦与问题; f)沟通的基本要求是主动,主动的支援、反馈;

7.协调能力。

管理当中发生矛盾并不可怕,只要找出矛盾和冲突发生的原因,把握原则,利用合适的方法将其矛盾有效处理。

有效处理矛盾的十种方法:设立更高目标法、回避法、隔离法、协商法、折中法、含糊化解法、转移法、缓冲法、自我反省法、仲裁法。8.领导能力。6W管理

1)5W1H方法:原因(何因)、对象(何事)、地点(何地)、时间(何时)、人员(何人)、方法(何法)等

2)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Why——为什么干这件事?(目的); What——怎么回事?(对象);

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地点);

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时间);

Who——由谁执行?(人员);

How——怎样执行?采取那些有效措施?(方法)9.约束与激励能力

制度与人情的驳议。做人就不要做事,做事就不要做人!性格决定命运,气量影响格局 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 批评人的技巧(批评五步法:直接提出问题-提出事实-让其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提出后果-找出解决的方法)

激励要不同人使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约束与激励分人而异: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激励五要素:及时、具体、阐述益处、个人感觉、再接再厉。10.会议组织与主持能力。

(1)会议的组织。计划、审批、发放资料。(2)会议的主持。会、议、决、行、果。

(3)会议的发言、表态顺序:自下而上,最终领导决议。注意:只做减法,不做加法。(4)会议纪要的总结能力。记录与纪要的区别。(5)会议决定事项的执行与再追溯。11.自我造血能力。

(1)造血意识。自查缺失,设定高度,确定目标,设计路线。(2)造血计划。(3)实施造血。(4)血液更新。

(5)不可自我设限,妨碍自己发展。

(6)企业的发展越快,需要个人的提升越快,个人的能力、知识量就要求更高。

篇6:浅谈会计人员素质要求

业:涉外会计(ACCA专业)班 级: 2011级一班 指导 教师: 主子元

日期:2014 年2月25

日题目:浅谈会计人员素质要求及培养

摘 要

会计规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规则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资料已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是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和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没有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企业就不可能正确地进行管理决策,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就得不到合理保护,金融证券市场就会缺乏透明度,市场风险就得不到有效的防范化解没有会计业的规范发展,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大厦就会崩溃会计道德是特定经济基础之上建起来的上层建筑。它是体现经济基础的性质,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它必须反映现实,高于现实并能指导现实。诚信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根本要求,所以要求严禁做假账[8]。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假账

Abstract

Accounting rules are the basis of one of the rules of market econom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Implement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ratio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s the managers, investors, creditor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evaluate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an important basis for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There is no real and reliabl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enterprises can not correct management decisions,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will not get reasonable protection, financial and securities markets will lack transparency, market risk is not effectively guard against and defuse no accou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specifications, there can be a perfect market economy, would rock the foundation of market economy, market economy, the building will collapse the economy of accounting ethics is based on the specific building up the superstructure.It reflects the nature of the economic base, reflecting the economic basis of the request.It must reflect reality, than the reality and to guide the reality.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s a basic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new period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a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so they requested that false

accoun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Keywords: accountants cook the book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目 录

摘要................................................................1

引言......................................................................6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7

1.1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7 1.2 会计职业道德内容.............................................8

1.2.1.爱岗敬业....................................................8

1.2.2.诚实守 1.2.3.廉洁自律....................................................8 1.2.4.客观公正....................................................8 1.2.5.坚持准则....................................................8 1.2.6.提高技能....................................................8 1.2.7.参与管理、强化服务........................................8

二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8

2.1会计信息的失真................................................9 2.2会计人员职务犯罪时有发生...................................9

2.2.1利益驱动.....................................................1

42.2.2屈从领导压力,被动作账.....................................10

2.3人员知识老化.................................................12 2.4工作责任心不强, 缺乏谨慎.................................12 2.5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12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与措施......................13

3.1健全体系,加大执法力度....................................13 3.2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13 3.3净化环境......................................................14

14

四 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14 结 论.................................................................15 参考文献:...............................................................16 致 辞.................................................................16

引 言

会计工作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防止经济腐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朱镕基同志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校训,便是对广大会计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近年来,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会计行为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会计人员做假账以达到偷税漏税,非法占有、使用或转移资金,贪污腐败等非法目的的情况已经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尽管有着比较健全的信用体系和会计准则,但近年来也频频报出因人为因素导致财务报告信息失真而予以修正的大型企业就达数百家之多。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初期,必然存在因为会计职业道德缺失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会使身为市场管理者的政府、企业管理层、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对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企业未来前景的预测和决策产生误导,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决策出现偏差,损害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还可能会为经济犯罪提供机会,滋生腐败,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会计信息失真已是会计界乃至整个经济社会中的一大公害,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经济的稳步发展,会计职业道德也陷入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因此,国家、社会和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也必须自觉的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做一个勤勉、尽责、合格的会计人员。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1.1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

1.2 会计职业道德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1.2.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戒懒、戒惰、戒拖;热爱会计工作,敬重社会职业;安心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切实对单位、对社会公众、对国家负责。1.2.2.诚实守信[7]。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1.2.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1.2.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1.2.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1.2.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际工作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1.2.7.参与管理、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二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转变过程的加快,[2]各方面的经济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各种制度还不键全,会计人员的身份、地位也相应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造成会计人员所操守的职业道德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会计人员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多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会计人员普遍知识结构单

一、知识老化,会计人员对会计以外的经济、法律、高新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 原有的旧的会计行为模式和职业道德规范也就逐渐失去了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力,造成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权威的失落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会计信息的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首先是会计工作中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由于素质低, 在工作中出现计量、报告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还会出现无意识的错误。典型的无意识会计错误有: 数据书写错误、账户记错、漏记凭证数据、会计估计错误等等。其次,会计工作违规作账。论文格式在会计核算中, 企业不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而是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夸大成绩,报表数字不是记录经营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而是按领导的要求蓄意作假帐, 拟虚账,任意调整成本、收,引起会计信息失真[5]。

2.2会计人员职务犯罪时有发生

几乎每年都有多起有关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案件见诸于新闻媒体,尽管这种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贪污、盗窃、挪用公款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会计人员只是极少数,但也确实反映出会计人员队伍中的一些人个人利益膨胀、职业道德沦丧,以致于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见文献[6] 2.2.1利益驱动

为了获取政治利益,仔细分析一下会计造假的公司案例不难看出,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他们大多是一些在全国或地方比较有些名气的大公司、大企业,甚至是地方的支柱产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企业的领导人也都是些头面人物,有着较深的政治背景,同时市场在变,竞争格局在变,但是这些企业没能跟上变化了的形势,管理模式依旧,产品式样如故,过去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为了保住昔日的荣耀,维护企业领导形象,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账上添彩,表中生花,虚报产值,虚报收入,利润等,如浙江JY集团有限公司(下称JY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拥有相当知名度和规模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食品饮料制造、加工和销售。JY集团1999会计报表由JY集团本部及杭州SL食品工贸公司(下称JY杭州)、浙江桐庐JY皇家实业公司(下称JY桐庐)、浙江JY集团嘉兴保健饮料厂(下称JY嘉兴)、浙江JY集团涪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JY涪陵)五家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报表汇编而成。1999年合并会计报表反映,该集团年末资产总计45382万元、负债总计27296万元、所有者权益18086万元、利润总额217万元。当年会计报表未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

2000年7月,财政部门派出检查组,对JY集团及其下属四个子公司1999年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JY集团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经检查后调整会计报表,该集团实际资产为20098万元、负债为15667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431万元、利润总额为-3271万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虚增了126%、74%、308%,利润虚增达3488万元。检查结果被财政部门公告,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的反响。有些地方政府有

意识的引导企业会计造假,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给企业,以解决企业虚报利润应上缴税收的资金。

为获取经济利益,驱动会计造假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筹措资金,《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上市前三年应连续盈利等,为此有些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为了能上市,大肆包装,甚至聘请一些会计“高手”来玩弄数字游戏蒙混过关以求获得上市资格。有些上市公司竞争意识不强,经营不善,而对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应暂停上市的政策不是依靠强化管理增强竞争能力解决危机,而是在单、证、账、表上做文章,以保住其上市资格。二是为了偷逃税款,这种情况在财务失真中占有较大比重,有些公司尤其是私营企业,为了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瞒天过海,张冠李戴,从而达到隐瞒销售收入,虚增销售成本,多提多摊费用,截留利润偷逃税款的目的。

2.2.2屈从领导压力,被动作账

在目前的企业经营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一般是从属关系,即单位负责人完全对会计人员拥有领导权和支配权,这种纯天然的从属关系,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及大小如何,自然带有明显的从属性。当然这种从属性与整个单位的文化层次和负责人的品质、修养和道德水准密切相关,一些单位的负责人有时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指示会计人员参与作假,这种从属性往往不是会计人员所能左右的,他们往往也不情愿、不得已而为之。如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2002年12月,由于产品销售不畅,公司面临亏损。公司董事长责成财会部经理胡某对会计报表做技术处理,实现当年盈利目标,并承诺如果做得好,将推荐他作为公司总会计师人选。胡某知道本公司亏损已成定局,如要落实董事长的盈利目标,只能在会计报表上做假。于是,胡某通过虚拟交易、向子公司转移广告费支出等方法,将公司会计报表从亏损做成盈利。所以,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确实是很难做到的,调查显示,当前普遍发生的作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并非主观故意的。

说到底如果没有领导的授意、指示甚至强令,会计人员是不会主动造假的,虽

然个别会计确实有因欠缺而造假但归根结底还是手握大权的那些背后人物所指示的,美国会计界也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职业道德的高低,如国内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也是我国第一支彩色显像管的诞生地。1997年5月23日,为扩建彩色显像管生产线项目,“红光实业”以每股6.05元的价格向社会公众发行7000万股社会公众股,发行市盈率15倍,募集资金总额42350万元。在发行A股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公司1997年盈利预测为净利润7055万元(所得税税率15%),每股税后利润(全面摊薄)0.3063元/股,每股税后利润(加权平均)0.3515元——红光实业当年上市,事实上红光公司当年就出现巨额亏损,并于当年进入ST(特别处理股)行列,这在中国证券界中,是史无前例的,这些号称中国优秀的企业,都是在单位负责人的操作和指示下造假的,所以会计人员自有苦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会计人员的不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讲,纯粹是单位负责人的职业道德不良所致。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搞花架子,有的甚至盲目下达经济增长指标,逼着企业做些水分出来,会计人员也只好为配合这些任务的完成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

2.3知识结构老化, 业务提高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不少会计人员观念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满足于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等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未能完成从 “核算” 型会计向 “管理型” 会计职能的转变,造成目前会计行业低层次的会计人员供过于求,而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懂金融、外贸,会计算机、精通会计业务和外语的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严重短缺。

2.4部分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 缺乏谨慎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中,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工作不细致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会计准则、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的使用, 以及会计要素的确定、计量、记录上缺少应有的认真细致的工作精神和慎重稳健的工作态度,导致错用会计科目、记账不规范、随意乱摊成本、报表挤数等情况在一些单位司空见惯。这些不但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也严重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给单位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2.5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注册会计师制度又刚刚恢复建立不久, 加之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 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当企业的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 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 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 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11]。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3.1健全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法治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新《会计法》已正式实施,为了保证《会计法》[1]的有效施行,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发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总会计师条例》、《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制度等会计法规、规章、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中国的法规、制度建设程度与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健全和完善。近年来,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秩序混乱、信息失真等问题,虽然与法律约束力不够有一定关系,但执法力度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切实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大会计工作执法力度,要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让那些胆敢造假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加强法制教育,促使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从而更好地行使会计职责[9]。

3.2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不仅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自我觉悟,而且要辅以监督措施[4]。由于目前中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加强管理机构和社会舆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外监督和检查显得尤为重要。财务工作的外部监督机构如税务机关、工商管理、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等执法部门要进一步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作用。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工具,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会计的品行,谴责少数会计的不道德的行为;借助社会舆论的赞扬与批判,培养会计知善知恶的能力,引导会计惩恶扬善,在全行业中造成一种以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光荣、以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可耻,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浓厚氛围,使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深入人心。

3.3净化环境

当会计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因坚守职业道德诚信从业却遭受辞退、解聘或降职降级等不法处分而影响到经济收入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给予相应的补偿和救助,切实解决会计人员怕遭受打击报复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坚守职业道德,诚信从业的信心,培养他们有“相对独立人”的意识,使他们敢于并乐于坚守职业道德,诚信从业。同时,这也体现了会计人员的特殊劳动价值,使其劳酬相符,安心工作、恪尽职守,人尽其才。

3.4加强对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4][15]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目前,[2]中国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普遍不高,还有一些人未经过系统培训就直接走上了会计工作岗位,由于工作的失误,对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单位和会计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将继续教育和培训列入其业务考核的内容,促使会计人员努力掌握更高的会计技能,提高会计服务质量,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详见文献[10] 四 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诚信档案包含的对象是我国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及其领导。具体记录的信息应包括四个方面,即基本信息、守信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诚信档案主要记录会员的基本情况、在诚信方面的良好表现及行为、已经出现的有违行业诚信要求而需予以提示的行为, 以及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及准则、受到各类处理的行为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诚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由各级财政部门逐级汇总报财政部和会计学会, 各单位对所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各相关人员有义务及时向单位如实提供诚信信息和相应资料, 并保证真实。[4]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会计诚信档案相关信息的归集、录入,会计学会重点负责会计诚

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分析、更新、网络开发和维护、政策解释和培训, 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学会的诚信档案建设管理工作, 对全行业会计诚信信论文格式息进行分析和披露。会计诚信档案记录期限至个人不再从事会计工作止, 对相关人员失信和处罚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披露, 是加强会计自律性管理的有效手段, 使用权诚信执业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失信者受到市场的处罚。总之,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做好会计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建设也是非常之重要的, 如果领导能够把好财务收支关口, 公正明确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 不偏私,不滥用职权。并且会计人员能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存私心,不怕打击报复, 能自觉、大胆地同各种违规违纪行为, 作坚决斗争。用适当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利益, 那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将会渐渐走出两难的境地, 会计人员的诚信度也会渐渐的提高。因为会计职业道德的树立并不单单是会计人员, 而是需要企业领导、负责人, 等等多方面的来共同并且不断的追求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达到更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详见文献[10]

结论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实践活动[2]。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立信乃会计之本,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诚信,永远是为人之本;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诚信乃是会计事业的生命线。会计人员只有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让“诚实守信”这一道德规范深深植根于每个会计人员的心中,中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才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Z],1999-10-31.[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7.[3]曹冬梅.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34-36.[4]乔宇东.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财会研究,2009,(2):224.[责任编辑 陈丽敏] [5]程红平.会计信息化的现存缺陷及对策[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77~79.[6]刘兰.浅谈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建设[J].北方经济,2007,(07):72~73.[7]邸金凤.会计电算化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6,(24):50~51.[8]谢宁,史振宁.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22~23.[9]解春苓.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08):46~47.[10]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0~33.[11]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职业道德现状分析,2002.06.[12]范杰,《谈谈会计工作中的道德问题》,论会计自律机制,2002.02.[13]托马斯、邓菲,《有约束力的关系》,会计约束力概念,2001.08

[14]尹媛媛.会计信息化诠释[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02):40~42.[15]任晓红.试论会计信息化[J].太原大学学报,2005,(06):60~62.致 辞

在我即将完成学士论文之际,谨向以下老师、同学、同事及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主子元老师。感谢老师前对我毕业设计的悉心指导,更加感谢老师对我题目的理解以及支持。

上一篇:国际贸易常用单词下一篇:金岭热电厂实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