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总结

2023-01-01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总结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工作总结

2008——2009

在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专题学习中,我校首先做了培训学习的动员会,从指导思想、培训意义、重要程度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因为学习内容较多,时间较长,在安排学习时间的过程中,学校考虑到集中学习的时间有限,于是决定采用集中培训、分组研讨、个人自学三结合的方法。学校安排四次集中培训,利用每周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分组研讨。根据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上课时间不同,分别组织班主任教师、科任教师分散学习,这样安排,保证了每人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而且还不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还把这两们课的学习和学校教师的有效教学学习结合起来,邀请了区教研室主任徐和平老师作理论指导,开展了青年教师的“有效教学”大比武等活动。教师们通过学习交流、自查反思、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培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能力、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学习,我们老师明白了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学习贯穿课堂内外。认识到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切实将从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通过学习,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向专业型的人才转变有了载体。教师不单单只是会教学,未来的教师需要有丰厚的教育理论的底蕴,能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展开课题研究,不断实践,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有更新颖的教学方法,会写各类的总结和调研报告等等,向全面发展的人才靠拢。教师要会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会运用现代化的工具查找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知识的储备,做一个真正博学多才的人。;通过这次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培训,教师领略到教育的大千世界,从而明确自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要掌握多种学习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在新课程时代的教学中游刃有余,开创新的教育新纪元。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策略

1、加强学习,理论引领

教师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我校对教师培训、培养的目标是“学习型”教师,两年来,学校通过教师主题学习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经验介绍,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氛围。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铺设学习文化气氛形成的底子。通过随时开放教师阅览室,并增订了大量的教学杂志,供教师们学习之用,每学期还要求教师撰写一篇以上的论文,定时交教导处,这极大的促发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以上这些做法对教师确立学校主流意识,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投身新课程改革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素质起到引领作用,为“学习型”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加强校本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拓展校本培训的空间

走出去,就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我们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一年来,我校先后派出 教师赴贵阳等地参加新课程培训及有关学科研讨活动,使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掌握方法,并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同时,使教师不走出校园也能接受高质量的培训与交流。为教师在更高层次上的提高奠定基础。

(2)开展师徒结对,促使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针对本校近年每年新教师引进较多的特点,为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这个大

家庭,我们在“提升工程”培训中,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建立师徒结对制度,每名新教师由骨干教师进行学科指导和班主任工作指导,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指导要求,期末进行考核,作为对指导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一系列的培养措施的落实,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3)严格规范教研组计划,各项活动有条不紊

各教研组制定好各自的计划,我校严格按计划进行,即使因为开会、放假等原因,也将推迟进行,每次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记录。我们提出了基于团队协作的教学行动校本研修模式:“诊断——领悟——改进——提升”。在教学案例中诊断;在理论指领中领悟;在实践教学中改进;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学校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每周有教学研讨课,我们的教学向同行开放,向家长开放。 “青年协作组”“组内研讨课”“青年教师优质课 “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学校为各年龄层教师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各教师积极参与,唱好教学实践的戏,使教师在活动中迅速成长。从学年开始,教研组内业务研究的氛围浓厚。我们开展全校性的示范课、展示课等,通过不断的磨课、评课,各位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同时,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由于我校的教研组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所以教师们在收获了优秀成绩的同时,在教学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要求教师们学会反思,并应用于实践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体验,必须要求教师们注重过程,如何使今后的行动更具科学性,必须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总结、反思,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前要反思,要求教师在反思过去(包括前一节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再写出教学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逐步培养教师良好的反思习惯;第二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实践证明,课中反思,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这一阶段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效进行理性分析,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对典型的反思情况形成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好课多磨”“同课异构”“同题异构”等教学研究方式,促使我们教师提高。

三、我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成效

1、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通过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我校教师十分安心于农村工作,学校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优秀教师也不断涌现,学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2、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提出“在实践中反思与理论学习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经常总结。规定全校教师每年至少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青年教师写教学案例和做课题的具体要求,学校中已初步形成了写论文成风的良好氛围,

3、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专业成长观

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且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能力的现代社会公民。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师中组织开展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的讨论。学习成绩优秀固然是好学生,但学习成绩有差异也完全正常,对学生来说,用功就是成功,坚持就是胜利。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针。教学工作指导思想,面向全体,落实到教学工作上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歧视后进生,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专业的自我成长上,我校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内容与专业提升的关系理解透彻,认真扎实地去做好这件事,听课、评课、随笔、理论学习乐此不疲,并进行扎实的校本提升工程。我校的校本培训

工作规范、资料完备、实效明显, 我们的理念是:更高﹑更强。

五里岗小学

2009年7月

第二篇: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工作总结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是“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根据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杭州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规划》和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加快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校本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以提升我校教师的素质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理论学习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组织教师开展了《师德与教师职业》、《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专题研修》、《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培训项目的学习。现就两年来的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浙江省“百年名校”,1999年两校合并,成为萧山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本部现有教学班38个,下辖山后、峡山、民丰三所分校。共有专任教师131名,是一所办学规模大、办学条件完善的、正走向高速发展期的农村学校。近两三年内学校青年教师大量拥入造成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的变化,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超过教师总数的70%,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已成为学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因此省素质提升工程,与我校的实际需求非常吻合,我们提出“学习使教师进步,活动促专业成长”的教师素质提升之路。

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自收到相关文件开始,学校就着手准备本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的相关工作,成立了以孙海尧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李建奇、教科室主任郭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学校教科室具体落实培训的各项事宜。每个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领导小组就提升工程进行专门会议商讨如何实施本次培训,将提升工作作为学校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义桥实验学校素质提升工程的校本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中重点落实好提升工程校本培训的相关内容,并及时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阶段性小结。利用教师会议向全体教师宣传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务实性,使全体教师深刻体会到本次培训是政府花钱、教师受益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从而使全体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本次培训工作之中。

(二)制定奖惩制度:

学校制订并修改了《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学校教科室主任工作职责》、《学校教育理论学习制度》、《学校教科研奖励制度》、《学校学分进修制度》等一系列科研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运作有序、实施到位。关于素质提升工程,我们特别强调:

1、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听好辅导课,记好笔记,及时完成作业。

2、集中培训辅导,建立点名制度,无正当理由不准缺席。如请假的,事后应补课、补笔记。缺勤1次,“出勤情况”扣2分,缺勤4次则无平时成绩,需重修;迟到、早退2次作缺勤1次处理。

3、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应带头积极参与培训,做到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4、针对培训内容每位教师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上示范课、研究课,做到人人参与,同时每位教师应积极认真完成分配研究任务。列入教师个人考核。

(三)努力创建我校实施提升工程的特色。

1、在新课程下,我们极其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师德的教师队伍,我们牢牢抓好素质提升的契机,并订制了切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培训计划:

首先我们组织老师们集中学习了《萧山区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师德与教师职业>培训统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开展《师德与教师职业》培训统考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以及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让教师在本次培训中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并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加以灵活的应用,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地利用好《师德与教师职业》这本教材,除了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外,还选择与教师的实际生活、工作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组织教师开展分散自学,为了保证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的质量,学校要求教师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人人做好学习笔记,通过分散自学和集中学习,让教师们了解为人处事的基本礼仪常识,初步掌握教书育人的技能艺术。培训期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材料,使全体老师受到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育,通过学习教育,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有效提高了教师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将师德培训成效落实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实际行动上。这次师德培训,我校坚持重点突出、务求实效、不走过场。培训采取了大会学习和小组座谈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还组织教师讨论一些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主要围绕5个问题,即(1)优秀教师的良好师德精神集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如何做好学业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3)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4)你对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教师参与赌博等的看法如何?(5)你认为学校在师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老师们推心置腹坦诚交流个人的实践经验,畅谈体会,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了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明确努力方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教师把此次学习同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表示要全心全意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同时,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总结反思能力,我们还进行了每周一次的“教学心得大家谈”活动。在会上交流了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些经典做法,讲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苦与甜……通过身边的事例,阐述着她们的教育故事,使老师们深受启发,促进教师们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两年中,我校的赵银芳老师被评为“萧山区首届爱心大使”,吴爱国老师被评为“萧山区百佳班主任”,葛建慧老师被评为“萧山区优秀班主任”。

《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的学习完成并没有代表老师们就放下了师德提升,我们每位教师将在今后的时期,更注重自己的教师形象,“道德体现于细节中” 日三省吾身“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细节积累成行为,行为变成习惯”成为肩付下一代教育使命的我们——人民教师,时常在注意自身对孩子对家长的影响。。

2、在开展“E环境下学科专题研修”中,我们担任语文学科培训的黄彩娣老师和担任数学学科培训的何伟良老师专门安排去年学期的开学教师报到的两天时间进行学习,在学习教材的同时,也学习了省特级教师海盐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邱月亮老师作的题为《提高学科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E环境下学科专题研修辅导讲座。

我校的《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专题研修》培训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和目标。在培训主体上强调教师的主体参与,教师既是受训者,也是主体参与者。学校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着眼于教师发展,采用多种培训形式,集中与分散结合,自学与辅导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教师自觉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扎实有效开展培训工作。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培训材料《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专题研修》的理论与操作部分,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开展教育理论学习。半年多来,我们既集中组织教师学习,又进行了学科分组培训,并与本学科组的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反思与修正相结合,使培训更灵活,更有效。教师参训率达100%,有的教师因为临时有事或因公外出,不能参加培训,事后也必向同教研组的老师请教,补上所培训内容。每次集中培训后,要求每位教师再认真自学教材,摘录主要内容,写学习笔记。通过学习,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努力改进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为了鼓励教师把E环境下专题研修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教师自制课件比赛,并参加了区里的评比,有两个课件获区一等奖,有7人的新课程案例课例和随笔被收录在《魅力新课堂》一书中,在区 “E环境下的学科专题研修与我的教学”的征文比赛中,我校韩东兴老师的文章获得二等奖。

4、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日益娴熟。

我校根据“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目标,充分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创设平台,今年6月,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液晶电脑,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迅速提升,两年来,我校教师在平时上课时经常制作简单的课件辅助教学,在2007年的区课件比赛中,我校韩红燕老师制作的课件和韩东兴、俞炳娣老师合作制作的课件均获区一等奖。

5、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反映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我校学生在区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逐年增多,自从“提升工程培训”后“更上一层楼”。获奖达到300多人次,在国家级、省级科技节竞赛中,我校也占有一席之地,有多人获奖。2006年,在《共建和谐家园》读书征文比赛中,我校田艳斐同学获得浙江省三等奖,另有4为学生在杭州市获奖。实施提升工程以来,我们学校先后被评为萧山区 “首届校本教研示范校”、“浙江省百年名校”、“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杭州市平安示范校园、萧山区教育形象提升年活动先进集体、萧山区“共建和谐家园”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萧山区暑假读好书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多项集体荣誉。

以上是我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上的一系列做法和取得的成就,当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恳请领导、专家就我校的提升工程培训和校本教研培训方面的缺点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第三篇:2017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总结

2017年上半年李集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总结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新课程师资培训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结合本校实际,加快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校本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以提升学校教师的素质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理论学习为指导,课堂教学为阵地,组织教师开展了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确保专题培训的有序进行。

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都把这次培训当作提高教师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大好契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在校务会议上专题讨论新课程培训工作,校长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要求,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培训工作会议,落实相关的培训事宜。制定了详细的校本培训计划。培训期间,校长带头参加,每次亲临培训课堂,指导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对教师的学习情况更为关注,从而带动了全体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还建立了出勤考核制度,把过程考核作为最终成绩的重要一环,确保本培训保质保量定时定量地完成。

二、内容充实,措施到位,保证了专题培训的扎实进行。

1、机制健全,全面落实

按照上级部门提出的“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品位”的培训目标,同时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贴近教师实际的培训内容,做到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际,与教师工作实际与学生发展的“三个结合”。通过上课、说课、评课、小组交流等形式,保证教师参与讨论的机会和时间,切实提高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能力,并把培训成绩载入教师业务档

1 案,作为晋升、评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对教师培训学习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与学校的年度考核直接挂钩,有了教师参与的制度保障。

2、措施到位,认真落实

每个学科组根据学校的培训方案制定了各学科培训计划,并有详尽的培训计划,每个教师都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个性与特点的“自主研修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能以实际行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计划目标真正起到了导向作用。根据培训计划给每位教师配备一个专业档案袋,每学期一本学习笔记本,每学期培训后进课堂实践操作考核,不走形式,不搞虚假,一个一个脚步,认认真真走过程,踏踏实实做培训,要求教师每次学习作好笔记,自己安排自主学习内容,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反思,并适当作笔记,写案例反思,写教学论文。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也更加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感,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认真参训,不断反思、感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三、形式灵活,扎实有效,全面落实专题培训

1、本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教师自训自练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安排,分组进行。由学校组织,各教研组专门从实践等方面进行面授辅导。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课题研究,主题报告,邀请名师来校上示范课等形式,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我们加强对培训的日常管理,一方面考核培训过程,我们十分注重对教研活动的培训效果进行过程管理,分为:课前设计交流,上(听)课、评课和反思等项目。要求前设计时必须上交一份教学设计、交流时必须参与对教案的修改,认真参加教研组的听课活动,并作适当的点评,从而提高培训效率

3、开展学科组培训

2 我们以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培训,在教研活动的前设计——研讨—上课——再设计——再上课——反思等“六环节”中加以落实的教研模式。

环节一:前设计。根据上课内容,教研组成员独立备课,并上交各自的教学设计。

环节二:研讨。教研组成员把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交流和研讨,共同研究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方案,教师教学的策略和学生学习的方法等,并形成最佳方案,提供给执教的教师。

环节三:上课。一名教师上研究课,其他成员听课,听课者必须边听边记下点评,至少三处以上进行点评。

环节四:再设计。组员对上课情况进行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上交评课稿。研讨后形成新的教学设计,提供给第二次上课的教师。

环节五:再上课。一名教师与研究课其他成员听课,课后执教教师上交新的教学设计,组员上交课堂教学评分表。

环节六:反思。上课教师撰写并上交教学案例反思。

培训工作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得到了全体参训人员的大力支持,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整个培训工作有序进行,使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新课程课堂教学进一步得到优化,充分体现了专题培训的效果。

2017年5月

第四篇:椒江三甲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总结工作汇报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根据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台州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规划》和《椒江区教育局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切实提高“提升工程”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我校根据上级要求,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实施,现就三年来的培训情况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在全市农村同类学校中,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好办学条件的学校,下辖新建、石柱、甲北、高闸四所完小。现中心校有教学班37个,学生2020人.完小有教学班32,学生1383人. 。在职公办教师166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 72人,占43%,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2007年新参加工作的教师4人。在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朱校长参加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王瑞彪等五位教师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自收到相关文件开始,学校就着手准备本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的相关工作,成立了以朱兆敏校长为组长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洪锦祥副校长为副组长主管教师培训工作,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具体落实培训的各项事宜。每个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领导小组就提升工程进行专门会议商讨如何实施本次培训,将提升工作作为学校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三甲小学素质提升工程的三年规划,根据三年规划再具体明确每个的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中重点落实好提升工程校本培训的相关内容,并及时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阶段性小结。利用教师会议向全体教师宣传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务实性,使全体教师深刻体会到本次培训是政府花钱、教师受益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从而使全体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本次培训工作之中。

(二)制定奖惩制度:

1、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听好辅导课,记好笔记,及时完成作业。

2、集中培训辅导,建立签名制度,无正当理由不准缺席。如请假的,事后应补课、补笔记。

3、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应带头积极参与培训,做到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4、针对培训内容每位教师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上示范课、研究课,做到人人参与,同

1 时每位教师教师积极认真完成分配研究任务。根据每位教师参与学习的态度、作业与成效,评选继续学习先进教师若干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途径

1、加强学习,理论引领

教师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我校对教师培训、培养的目标是“学习型”教师,三年来,学校通过教师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专题学习会、区级街道级教学研讨活动、骨干教师经验介绍、学校教育教学论坛活动、教师小组学习研讨活动、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氛围。通过聆听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铺设学习文化气氛形成的底子。通过随时开放教师阅览室,并增订了大量的教学杂志,供教师们学习之用,每学期还要求教师撰写一篇以上的论文或读书笔记,定时交教导处、教科室,对优秀论文或读书笔记向区级及以上推荐评比或发表,近年来,我校有多人文章在区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以上这些做法对教师确立学校主流意识,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投身新课程改革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素质起到引领作用,为“学习型”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加强校本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校本培训需要理论的学习,更需要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交流与分享,为此,学校为教师培训提供教学实践智慧碰撞的平台。

(1)量身定制校本培训,塑造良好师德。

在新课程下,我们极其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师德的教师队伍,我们牢牢抓好素质提升的契机,并订制了切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培训计划:

2005年下半年开始,我校进行“素质提升工程”《师德与教师职业》校本培训,授课教师潘俊杰、施伟珍认真准备,多次集中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培训,老师们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并时时与指导员做思想上的交流。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们教师的心田。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教师们在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

《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的学习完成并没有代表老师们就放下了师德提升,我校还根据区教育局的安排,每年暑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德培训活动。2005年我街道师德培训内容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思》,《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邀请了教育局工会主席李承龙来校为全体教师作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2006年培训的重点是根据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关于师德培训的要求,结合目前大力

2 开展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当地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师礼仪教育,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与示范,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敬业爱生、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对学生的示范与表率作用。2007年紧密结合“作风建设年”、“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围绕教育法律法规、新课程理念、教师职业素养、教师文明礼仪、教师心理健康、反商业贿赂及师德典型案例等内容,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重点学习了孟二冬教授先进事迹、《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教师的仪表与修养》。

每次的师德学习结束后,全体教师结合学习情况写了心得体会,并形成了文字材料。

(2)在2006年3日,我们在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统一组织下,组织全体教师分语文、数学两组进行了集中学习《E-环境下的学科专题研修》,由于讲课的进修学校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讲得很生动,加上全体教师在事先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带着疑问参加学习,学习效果很好。

积极开展小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是教育思想的发源地,是创造性活动的源泉。我们要求教师参加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时要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以课堂为基地,以实践为基础,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深入开展新课程实践。我们结合年级段教研活动与街道级教研会开展小组实践活动,展示教师的学习成果,探讨提升教师素质策略。每位教师负责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实践展示、观摩、讨论活动。在小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街道级集中学习活动。这样的活动就将学科专题研修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这次的培训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既有理论的学习又有实践操作,也就是网络知识的学习,由于这部分内容内容教师原有的基础各不相同。为了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我们事先设计了调查表,了解教师的基础,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我们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的基础上,还在2006年四至五月份每周

一、

三、五上午7:30至9:00组织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差的教师专门进行培训学习,让他们从最基本的操作开始学起,初步掌握了计算的简单操作。我们认为这样的培训使每位参培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收获,使得培训更有实效性。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拓展校本培训的空间

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派出老师外出听课,积极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和磨炼的机会,并与实验小学进行教学联谊和举行区首届语文“新秀班”活动,组织街道“中青年教师结对”活动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二年来,我校先后派出多位教师赴

3 杭州、绍兴、温州等地参加有关学科研讨活动,使与会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掌握方法,并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同时,我们积极争取承办学区级以上教研活动,使教师不走出校园也能接受高质量的培训与交流。教导处、教科室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以提升校本培训的层次和质量。

(4)开展师徒结对,促使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针对本校年轻教师较多的特点,为使年轻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这个大家庭,我们在“提升工程”培训中,特别重视年轻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建立师徒结对制度,每名新教师由骨干教师进行学科指导和班主任工作指导,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指导要求,期末进行考核,作为对指导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一系列的培养措施的落实,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5)严格规范教研组计划,各项活动有条不紊。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和《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的培训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在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之外,认真组织教师在全体辅导员的带领下分组开展校本学习活动。两年来,我街道严格按计划进行教研,即使因为开会、放假等原因,也将推迟进行,每次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记录。经常开展全街道的示范课、展示课等活动,切实做好了“周三开放课”、“组内教研”活动;各位行政人员也分段负责,每次都能参与听课、评课,并能及时的对授课老师给予教学上的指导,通过不断的上课、评课,各位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同时,学校领导也为全体教师做好表率作用,特别是洪锦祥和陈华国两位副校长,积极带头承担区级、街道级公开课、开放课任务,为全体教师树立了一个好的典范。由于我校的教研组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所以教师们在收获了优秀成绩的同时,在教学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做到人人参加教研,人人开课,课后及时评课,人人发言,各抒己见,指点得失,共同促进,并做好记录。

(6)要求教师们学会反思,并应用于实践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体验,必须要求教师们注重过程,如何使今后的行动更具科学性,必须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总结、反思,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前要反思,要求教师在反思过去(包括前一节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再写出教学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逐步培养教师良好的反思习惯;第二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实践证明,课中反思,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这一阶段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教学观念和教

4 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效进行理性分析,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对典型的反思情况形成案例。

(7)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

每年我们学校都提供假期读书清单,由教师根据清单自由选择2本书,前往新华书店购买。并要求教师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写出学习体会,教师凭学习体会进行报销。学校对一些学习体会写得较深刻的教师进行奖励,奖品是教育教学理念书籍,并由朱校长亲自在全体教师会上发奖。既有物质上的奖励,又有精神上的鼓励。

积极开展教学论坛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朱校长带头参加活动,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区星级教师积极参加,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一个学习型组织正在形成中。

三、我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成效显著

1、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通过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我校教师十分安心于农村工作,学校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很少提出调离本校。优秀教师也不断涌现,学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施伟珍、陶巧玲两位老师被评为区二星级教师,我校现有台州市骨干教师5人,区一星级教师10人,区准星级教师10余人,与“提升工程”校本培训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区优质课评比中陈恩德老师获一等奖,杨伟英老师和李艳丽老师获二等奖,王邦老师和黄巧巧老师获三等奖。学校鼓励教师撰写论文,2006年在区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区一等奖3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6个。三年来,教师共有140余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

2、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提出“在实践中反思与理论学习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采取行政手段“逼迫”教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经常总结。规定全校教师每年至少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青年教师写教学案例和做课题的具体要求,学校中已形成了写论文成风的良好氛围。 学校积极参与教学教育课题立项研究,因而学校的科研氛围很浓。目前全街道共有1个市级立项课题和25个区级课题(其中18个教科所立项,7个教研室立项)及有关街道级课题正在研究。在区教科所组织的论文评比中有24篇论文获奖。有1个课题成果获三等奖,有4篇论文在《自主教育》上发表。使得我校教科研成果得以推广。

3、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

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且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能力的现代社会公民。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师中组织开展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的讨论。学习成

5 绩优秀固然是好学生,但学习成绩有差异也完全正常,对学生来说,用功就是成功,坚持就是胜利。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针。教学工作指导思想,面向全体,落实到教学工作上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歧视后进生,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4、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日益娴熟。

我校根据“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目标,利用我校计算机教室的优势,组织教师积极参与E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专题研修,重点组织老教师开展培训活动,效果甚佳。班级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课堂更有生机与活力;教师自制教具与课件的能力迅速提升。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我校教师自制教具与课件数量达到110多个,吴旻月、李顺法、洪锦祥创作的教学案例获区一等奖,李艳丽老师创作和教学课件获区三等奖。

5、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反映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我校学生在全区教学质量评估中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总之,我们通过实施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三年全员培训,使全体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有效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水平,明显提高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

以上是我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上的一系列做法和取得的成就,当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恳请领导、专家就我校的提升工程培训和校本教研培训方面的缺点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将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提升工程”下一阶段的培训。

第五篇: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自查报告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根据省《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与xx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意见精神,切实提高“提升工程”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我校根据上级要求,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实施,现就一年来的培训情况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系九年一贯制学校,今年,我校撤并了全部的村校,学校强化管理,着力于校风学风教风建设,2005年,我校被确认为“xx省农村示范性”学校,从2006学年开始,学校开始实施新一轮五年规划,提出的目标为争创xx市特色学校。

我校在全市农村同类学校中,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好办学条件的学校。现有教学班40个,其中小学教学班20个,初中教学班20个,本学期有在校生 人。在职公办教师97人,其中专任教师 人,在在职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 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标率 %,2006年新参加工作的教师4人。在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参加省级培训2人,参加xx市级培训6人。

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自收到相关文件开始,学校就着手准备本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的相关工作,成立了以陈海金校长为组长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并分管小学部和初中部的教师培训工作,学校教导处和政教处具体落实培训的各项事宜。每个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领导小组就提升工程进行专门会议商讨如何实施本次培训,将提升工作作为学校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新生学校素质提升工程的三年规划,根据三年规划再具体明确每个的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中重点落实好提升工程校本培训的相关内容。利用教师会议向全体教师宣传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务实性,使全体教师深刻体会到本次培训是政府花钱、教师受益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从而使全体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本次培训工作之中。

(二)制定奖惩制度:

(1)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听好辅导课,记好笔记,及时完成作业。

(2)集中培训辅导,建立点名制度,无正当理由不准缺席。如请假的,事后应补课、补笔记。缺勤1次,“出勤情况” 扣2分,缺勤4次则无成绩,需重修;迟到、早退2次作缺勤1次处理。

(3)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应带头积极参与培训,做到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4)针对培训内容每位教师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上示范课、研究课,做到人人参与,同时每位教师教师积极认真完成分配研究任务。根据每位教师参与学习的态度、作业与成绩,评选继续学习先进教师若干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途径

1、加强学习,理论引领

教师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我校对教师培训、培养的目标是“学习型”教师,一年来,学校通过教师主题学习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经验介绍,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氛围。通过聆听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铺设学习文化气氛形成的底子。通过随时开放教师阅览室,并增订了大量的教学杂志,供教师们学习之用,每学期还要求教师撰写一篇以上的论文或读书笔记,定时交教导处,对优秀论文或读书笔记向市级以上刊出推荐发表,近年来,我校有多人在省级杂志上发表文章,在市级以上发表的文章逐年提高,这极大的促发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以上这些做法对教师确立学校主流意识,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投身新课程改革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素质起到引领作用,为“学习型”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加强校本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校本培训需要理论的学习,更需要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交流与分享,为此,学校为教师培训提供教学实践智慧碰撞的平台。

(1)开辟德育校本培训新思路

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让他们更多去关注弱者,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我校每年举办一次为孤寡老人捐款活动,我校每学期两次去慰问全镇的慰问老人,对于特别贫困的老人,进行了长期结对。不仅为孤寡老人解决物质上的困境,并给他们带去了精神上的享受。而本学期,更是改进了慰问的形式,先让学生们各自准备了一个节目,在出发之前又经过了审核,彩排。精心准备之后,学生们在政教处的带领下,带着节目、爱心,来到了那熟悉而陌生的简陋的小屋。学生们首先送上慰问金和购置的礼物,还有学生们从家中拿来的衣服,然后送上的便是学生们为老人们精心准备的精神大餐。《让世界充满爱》、《鲁冰花》等一首首歌从简陋的小屋中传出时,屋子不再简陋了,孤苦无依的老人不再愁眉苦脸了,脸上也出现了少有的灿烂。这一活动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学期一至二次,每次我校都要挑选不同的学生去慰问老人,使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贫困者的生存环境。这一活动既解决了孤寡老人贫困生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情感意识,增强了他们对弱者、对老人的关注,并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一些力所能力的帮助。而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的确是一次情感洗礼,从学生们一次次流下的眼泪足以证明这点。

(2)量身定制校本培训,塑造良好师德,

在新课程下,我们极其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师德的教师队伍,我们牢牢抓好素质提升的契机,并订制了切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培训计划:

3月份,我校两次邀请了民合中学副校长吴建伟来我校给全体教师师德培训,老师们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并时时与指导员做思想上的交流。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教师们心田。吴校长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教师们在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

为了继续拓宽教师的教学观念,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我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德培训活动。4月份我校全体教师观看了全国十佳班主任任小艾老师的录像,任小艾老师的先进

的教育理念犹如一场及时雨,使得正无计可施的老师们眼前豁然开朗了许多,如今对于老师们而言,学生的早恋问题,网络问题,缺乏诚信等问题都是非常棘手的,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疲于奔命而效果却不理想,但任老师的现身说法,使老师们明白了,严格的压制不如使学生们转移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让他们自觉的学会改变。

同时,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总结反思能力,我们还进行了一次优秀德育案例的交流的活动,会上由徐建利老师交流了她的入选教育学会的德育论文《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并且由校级获奖的刘娅老师和朱丽萍老师交流了她们的论文,以上老师通过身边的事例,阐述着她们的教育故事,使老师们深受启发。会后,布置了每位老师写一篇德育案例,通过评选产生出了本学期的校级优秀德育案例,并装订成册,今后我们继续对这些优秀案例进行交流,可以指导教师们的实践。促进教师们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

《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的学习完成并没有代表老师们就放下了师德提升,在06年暑期里,我们每位教师还认真对自己的师德学习及师德表现做了总结,并形成了文字材料。

(3)切合本镇特色,创新校本课程

10 月份,我校六年级二十多位学生,在副校长吴建强,教导主任嵇华,以及综合实践老师朱卢英的带领下,来到了红旗洋农业园区参观考察了青菜种植基地。看到了长势良好的无公害青菜,学生们充满了好奇,一一询问了无公害青菜的生长情况,并向农民伯伯了解了无公害青菜种植需注意的要点,以及它的销路问题,在平时不太爱问问题的同学,此时个个显得很活跃,同时还饶有兴趣的向农民伯伯们询问了其它蔬菜品种的种植知识。回来后,学生纷纷表示:真不虚此行,因为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而红旗洋村则是我镇乃至xx市的农业示范村,为了能利用好这一资源,我校准备将红旗村的农业园作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地,在此基础上,我校还准备将蔬菜品种引入我们的校园,让学生们每天能够了解蔬菜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生长变化过程。我们相信有这么好的技术支持和农业实践基地作为后盾,我校的校本课程一定会走出一条特色之路的。

(4)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拓展校本培训的空间

走出去,就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我们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今年来,我校先后派出多位教师赴杭州、嘉兴等地参加新课程培训及有关学科研讨活动,使与会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掌握方法,并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同时,我们积极争取承办xx市级及以上教研活动,使教师不走出校园也能接受高质量的培训与交流。10月份,实验一小与我校进行一次教学联谊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实验一小的叶丽、陈晓明、钟颖、王宇敏老师分别上了语文和数学课,以上几位老师的课生动、活泼,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他们的课无不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我校的教师带来了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给他们以全新的教学体验。实验一小的周耀东老师作了《关于体验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的讲座,他从体验教育的特征、体验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形态、实施体验教育的基本策略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却给老师留下了很多的思索空间,相信给听课的老师一个很大的触动。此次活动我校还邀请了乌镇片的各兄弟学校的老师前来参加。另外,我们还邀请了冯海方教研员来校进行面对面指导,以提升校本培训的层次和质量。

(5)开展师徒结对,促使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针对本校近年每年新教师引进较多的特点,为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这个大家庭,我们在“提升工程”培训中,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建立师徒结对制度,每名新教师由骨干教师进行学科指导和班主任工作指导,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指导要求,期末进行考核,作为对指导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一系列的培养措施的落实,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6)严格规范教研组计划,各项活动有条不紊

在以往,各教研组虽制定好各自的计划,由于与实际相冲突等各种原因,教研活动并没有很好的开展,但近一年来,我校严格按计划进行,即使因为开会、放假等原因,也将推迟进行,每次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记录。特别小学部,经常开展全校性的示范课、展示课等,各位行政人员也分段负责,每次都能参与听课、评课,并能及时的对授课老师给予教学上的指导,通过不断的磨课、评课,各位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同时,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别是计迟宇老师还代表我校参加了市级的展示课,也为青年教师树立了一个好的典范。由于我校的教研组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所以教师们在收获了优秀成绩的同时,在教学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7)要求教师们学会反思,并应用于实践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体验,必须要求教师们注重过程,如何使今后的行动更具科学性,必须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总结、反思,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前要反思,要求教师在反思过去(包括前一节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再写出教学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逐步培养教师良好的反思习惯;第二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实践证明,课中反思,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这一阶段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效进行理性分析,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对典型的反思情况形成案例。

三、我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成效

1、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通过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我校教师十分安心于农村工作,学校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无一人提出调离本校。优秀教师也不断涌现,学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校现有xx市学科带头人2人,xx市骨干教师12人,xx市教坛新秀1人,与“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我校教师参加xx市业务竞赛,获奖人次名列全市农村学校前茅,其中数学一次一等奖2人。谢荣老师已连续三年获得xx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徐建利在初中语文“双高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吴建强老师在小学数学“双高课”中获得了二等奖。

2、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提出“在实践中反思与理论学习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采取行政手段“逼迫”教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经常总结。规定全校教师每年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青年教师写教学案例和做课题的具体要求,学校中已形成了写论文成风的良好氛围,小学部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必须向各杂志投稿,而每次总有一二位青年教师的论文入选省级刊物,这极大的提高了广大青年老师的写作激情。去年我校有五位教师的论文入选教育学会,每年我校都有四五个市级课题立项,以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2006年,我校教师论文在xx市级及以上发表或获奖的有 篇,今年我校课题结题xx市级6个,校级课题9个。今年新立项课题有xx市级课题6个。

3、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

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且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能力的现代社会公民。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师中组织开展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的讨论。学习成绩优秀固然是好学生,但学习成绩有差异也完全正常,对学生来说,用功就是成功,坚持就是胜利。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针。教学工作指导思想,面向全体,落实到教学工作上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歧视后进生,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4、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反映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我校学生在xx市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逐年增多,今年就有一百多人次,劳技、车模等技能学科,在全市获奖中,我校也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劳技,前年与去年共有四位获得了xx市一等奖,其中两位同学代表桐乡去嘉兴比赛。在语文阅读竞赛中更是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2006年,有两位同学获得了xx省的一等奖,而获得此殊荣的桐乡才五位同学,每年有两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的荣誉。在市动会上,我校一直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今年我校又捧回了初中组第三名小学组第五名的好成绩。中考成绩也稳步提升,2006年首届新课改学生的中考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共有19名学生考上了桐高,首批上线为42位学生,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评价。

以上是我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上的一系列做法和取得的成就,当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恳请领导、专家就我校的提升工程培训和校本教研培训方面的缺点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将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提升工程”下一阶段的培训。

上一篇:教师三大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教师网络个人研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