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2024-05-13

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精选9篇)

篇1: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

意见

教高[2011]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政法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政法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近年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快速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法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决定联合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A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主动适应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的需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二、主要任务

(一)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

B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

把培养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着力点。适应西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结合政法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面向西部基层政法机关,培养一批具有奉献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法律人才。

(二)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C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探索“国内-海外合作培养”机制。加强国内法学院校与海外高水平法学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双方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积极利用海外优质法学教育资源,探索形成灵活多样、优势互补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融入法律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学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伦理教育,增强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法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提高高等法学教育质量。

(四)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充分利用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条件,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专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D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五)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

探索建立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鼓励支持法律实务部门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高校任教,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学师资队伍。

鼓励法学骨干教师到海外学习、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教学团队,聘请世界一流法学专家学者到国内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建设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建设80个左右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20个左右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20个左右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二)实施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

E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选派1000名高校法学骨干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1-2年,参与法律实务工作。选派1000名法律实务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高校任教1-2年,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三)建设法学实践教学基地。

依托“本科教学工程”,支持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重点建设100个共享共用的示范性法学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建设相应的法学实践教学基地。

(四)开展法学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依托国家留学基金,重点支持法学专业学生到海外留学深造,重点支持高校法学骨干教师到海外学习交流或开展合作研究。

(五)建设高水平教材。

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法学类重点教材的编写、培训和使用工作。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组织编写一批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科学性权威性强的案例教材。有鉴别、有选择地引进一批国外法学优秀教材。

F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六)制定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标准。

参与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类型和实务部门需求,研究制订本校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国家指导标准。

四、组织实施

(一)实施原则。

统筹布局、择优遴选。根据高校类型和所处区域,择优遴选一批办学方向正确、办学特色鲜明,教学科研水平高、有一定法学教育规模和较好工作基础的高校,整体规划,统一部署。

分步实施、动态调整。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工作。加强检查评估,建立参与高校动态调整机制。

(二)管理机构。

成立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法学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负责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指导、咨询和协调。

G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成立由法学教育教学一线专家学者组成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负责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申报方案的评审以及实施情况的评价工作。

(三)申报和评审。

高校自主选择参加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类型,提交加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申报方案。专家委员会对高校申报方案进行评审,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根据评审意见,确定参加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

(四)建设周期。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周期为10年,分期实施,首期为5年(2011-2015年)。

(五)检查评估。

专家委员会依照参与高校的申报方案和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检查评估。不合格的退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H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五、政策保障

(一)支持参与高校围绕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在招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制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鼓励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参与高校,在本校推免名额内重点支持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

(二)支持参与高校改革专业教师准入、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等相关制度。

(三)支持具备条件的参与高校申请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四)依托“本科教学工程”,对参与的中央部委高校给予经费支持。联合有关部门,为实务部门承担法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各地应为参与计划的地方高校提供专项经费支持。支持参与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提供专项经费保障。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把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

I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意见转发至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高等学校(教育部部属高校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J

篇2: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为实施好卓越计划,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实施领域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战略举措。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主要目标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3.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4.实施领域

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要特别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适度超前培养人才。

卓越计划实施的层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加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管理

5.我部联合有关部门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委员会,主要负责卓越计划重要政策措施的协调、制定和决策,重要问题的协商解决,领导卓越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我部高等教育司,承担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卓越计划工作方案的拟定,协调行业企业和相关专家组织参与卓越计划,具体组织卓越计划实施工作。

6.我部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总体指导卓越计划的规划和实施工作,负责卓越计划方案的论证。

7.我部成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工作组,负责卓越计划实施工作的研究、规划、指导、评价,负责参与高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论证。

8.我部联合行业部门成立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专家组,负责行业内卓越计划实施工作的研究、规划、指导、评价,制订本行业内具体专业的行业专业标准,负责参与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的论证。

9.制订卓越计划培养标准。为满足工业界对工程人员职业资格要求,遵循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其中,通用标准规定各类工程型人才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行业专业标准依据通用标准的要求制订,规定行业领域内具体专业的工程型人才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培养标准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工程型人才人文素质的养成。

10.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鼓励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承担学生到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任务。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参与企业建立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择优认定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鼓励省级人民政府择优认定一批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

11.开展卓越计划质量评价。卓越计划高校的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要主动向社会公开,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并接受社会监督。我部联合行业部门或行业协(学)会,对卓越计划高校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查。建立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体系,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按照国际标准对参与专业进行质量评价。评价不合格的专业要退出卓越计划。

三、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

12.高校自愿提出加入卓越计划的申请。专家工作组对高校工作方案及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论证,我部根据论证意见批准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资格。卓越计划高校每年均可提出新参加卓越计划专业的申请,由行业专家组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论证,我部根据论证意见批准新增专业。我部每年公布一次卓越计划专业名单。

13.高校制定卓越计划的本校标准体系。卓越计划高校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与特色等,选择本校参加卓越计划的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层次,并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建立本校的培养标准体系。卓越计划高校应制定本校工程型人才培养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14.鼓励卓越计划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可从校内各专业、各年级中遴选,举办普通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的参与高校也可少量招收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职学生。

15.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依据本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16.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是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17.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卓越计划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卓越计划高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18.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卓越计划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参与高校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积极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工程教育。

19.高校要积极推动工程教育向基础教育阶段延伸。要为中学培养懂得工程技术的教师,帮助中学开设工程技术选修课程,利用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展工程技术的教育,培养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技术素质和工程设计的意识。到中学选拔热爱工程技术的学生,参与高校组织的工程实践活动。

20.高校要为本校卓越计划提供专项资金。卓越计划高校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对参与专业的经费投入,资助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培养、实训实习等费用。

四、企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

21.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应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负责,其任务是与高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

22.参与卓越计划企业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高级工程师应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卓越计划企业应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收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23.卓越计划企业要与高校共同安排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生活,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与劳动保护设备,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

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支持政策

24.我部对具有开展推免生工作资格的高校,在推荐生名额安排上重点支持专业学位的发展。各有关高等学校要向工程硕士专业倾斜,优先保证实施卓越计划所需的优秀生源。卓越计划高校可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可以保留入学资格1-2年,到企业实习或就业,再继续研究生阶段学习。

25.我部支持高校按照实施卓越计划的需求,改革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入职标准及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的相关办法。

26.卓越计划高校申请新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予以优先支持。

27.优先支持卓越计划高校参与专业的学生国际合作交流,包括公派出国留学、进修、实习、交换学生等;优先支持卓越计划高校参与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到跨国公司研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优先资助外国学生来华接受参与高校的工程教育;按照有关规定适度增加卓越计划高校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名额;对具备条件的参与高校申请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28.我部支持卓越计划企业的工程师继续教育。支持卓越计划企业开展在职工程师培训,提高在职工程师的理论水平,协助企业掌握新技术、新装备。支持设立国家级和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企业提升在职工程师学历层次,在职工程师参加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或博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职工程师参加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在有关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设立国家级和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可委托具有博士招生资格的卓越计划高校在职培养博士层次的工程人才,我部对受托高校为企业培养研究生层次工程人才,在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上给予支持。

29.参与企业依据高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的联合培养协议,可以享有优先聘用权。

卓越计划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各参与高校和参与企业要积极努力实施卓越计划,并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及时报告我部。我部制订的工程教育相关政策对卓越计划高校予以优先支持。卓越计划高校可按照现行管理体制向我部有关司局提出获得相关政策支持的申请。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本地企业参与卓越计划,并对本地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予以重点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篇3: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2年, 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推出《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提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司法规则, 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复合型法律人才。这是国家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是深化法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标志着国家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实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度改革

1. 改革人才培养制度。

目前, 法学教育仍然表现为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 尽管也有教师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法, 但是在应用时也是围绕理论知识点来举例运用, 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 割裂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因此法学教育应该加大实践课程的设置, 比如增设法律谈判、法律文书写作、法律诊所、公益诉讼等课程。其次, 探索创造多种途径加强学校与实践部门的联系, 比如加强学生法律社团与法律援助机构的合作、制定政策鼓励学生参与公益诉讼、实体法的课程教学对接公检法等事务部门。再次, 课堂教学倡导小班教学, 探索案例讨论、模拟谈判、模拟法庭、案例汇演、普法剧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最后, 应将实务讲座等制度固化下来, 通过邀请著名学者、法官、律师等实务部门的人士参与课堂教学、开展讲座等方式开拓学生的思维、见识, 同时增强其实践能力。

2. 改革人才选拔机制。

根据2014年6月上旬公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法学专业连续第7年登上了代表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的“红牌”专业榜。但另一方面, 我国每万人拥有律师数又明显偏低, 根据2014年的统计资料, 我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1.6个, 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 (美国30人、英国15人) , 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别达到了20人和12人。这就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 法学就业率低, 另一方面, 法律人才需求空间又很大。究其原因, 与目前的法律人才选拔机制不无关系。以司法考试与公务员考试的关系为例, 国家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中央和地方考试。考生如果想成为法官、检察官, 除了参加司法考试外, 还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 “一职双考”的制度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考试负担, 更重要的是大大损害了司法考试的权威性。除报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 考生主要参加的是地方公务员考试, 目前的考试制度造成了以一个省级考试的效力否定了一个国家级考试的效力, 以次要能力的考核否定了专业能力的考核的奇怪现象, 其荒谬之处显而易见。

3. 畅通人才流动机制。

篇4: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教学改革 培养计划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

郑州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61所首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3个专业是教育部试点专业。2012年,我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的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教育部批准。自计划启动以来,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相关精神,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不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和措施

(一)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

遵循“解放思想、开放借鉴、校企共赢、精心组织、持续改进”的原则, 按照教育部卓越计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较强环境适应能力、过硬的创新本领、良好的人文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够有效表达和交流,善于开展创新实践,具备从事工程项目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项目管理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所采取的措施

1.积极开展调研和组织研讨,为卓越计划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卓越计划启动后,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到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高校开展调研工作。2012年4月份,学校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讨会,邀请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工作组组长陈启元教授作专题报告,他对教育部卓越计划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

通过调研和专题讲座,与校内外专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开展卓越计划的学校工作方案,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试点专业的学校培养标准

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对象定位,并结合试点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建立并完善3个试点专业的学校培养标准,并将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进行整合,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并依据学校专业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制订试点专业培养方案,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4.教学方法改革

“卓越计划”注重校企合作、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迫切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启动了若干项卓越计划教学改革项目,从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学生考核评价、质量保障、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校企联合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套思路。

5.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计划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在企业实践的经验,又要求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专业的教学环节。学校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并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良性机制。

6.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

建立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和企业联合建立一批国家级、校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企业共同制订建设方案和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密切合作构建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

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制订配套的政策措施

学校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指导、决策和协调运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办公室”,负责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试点专业所在学院设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和专职人员,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卓越计划启动后,省教育厅投入专项经费895万元,学校投入经费240万元,试点专业所在学院也进行了经费配套,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学校从学生遴选、学籍管理、校企合作、教师评聘与考核等方面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3个试点专业所在院系也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保障了试点班的高质量运行。

(二)制订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

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建立了3个试点专业学校标准,制订了3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企业培养计划。

卓越计划采用“三螺旋”培养模式。“三螺旋”式培养采用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回到更高层理论的模式。 即从课程学习到科研体验与企业实践,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科研体验与企业实践再到更高层次的理论学习,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加深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和理解。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学制四年,按照“2+1+0.5+0.5”的模式实施。其中,第1~4学期在校内学习平台课程,由校内公共平台教师教学完成;第5学期和第6学期在校内学习模块课程,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联合教学完成;第7学期和第8学期分别在企业完成实训课程和实战课程,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完成专业实习。

nlc202309020104

(三)成立了以校企合作为背景的师资队伍

1.校内参与卓越计划的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1)按照“责任心强,具有工程实践经历,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熟悉卓越计划培养标准”的要求,通过“自由申报、择优录取”,遴选具有工程背景、取得国家注册师资格的专业教师作为试点班的校内指导教师。

(2)建立教师培训制度。针对专业教师操作能力弱,开展专业教师过操作关的专项培训,增强专业教师动手能力,并派出多名教师赴企业进行工程培训。

(3)明确课程负责人职责,建立“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4)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资助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资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建立督导制,加强检查和督导

学校和院(系)成立教学督导组,加强对试点班各教学环节的全过程检查与督导。

2.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1)通过“企业推荐、择优录取”遴选出具备高级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试点班的企业指导教师。

(2)针对企业教师授课能力弱,普通话不标准等问题,开展企业教师过授课关的专项培训,并使之制度化。

(3)建立教师培养、评聘、考核与退出制度。

在学校选拔出具有国家注册资格的专业教师参与教学,在企业中选拔出取得国家注册资格的高管和技术人员作为实践环节指导教师,聘请多位企业教师参与专业课程授课。

(四)探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为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联合中国一拖集团公司等行业内具有特级资质的企业,建立了校企战略合作框架,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

1.合作模式

依托校企合作,采取 “3+1”教学模式,使学生在4年的学习过程中,累计1年到企业进行学习。针对企业特点,校企合作实施3种运行模式,一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二是签订实习基地;三是签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基地。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

2.运行机制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后,本着互利共赢约原则,明确组织机构、双方权利和义务、合作内容、经费使用、考核细则,建立双方每年定期会晤机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目前,3个试点专业已经与32家企业签约,共同实施卓越计划。

(五)建设一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2年,学校联合15家知名企业联合申报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最终获批7个。学校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与企业联合制定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存在的问题:1.地方高校国际合作开展困难。如何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地方高校在国际化教育方面共同面临的问题;2.企业教师师资选拔标准。学校聘请的企业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熟悉行业的最新技术,但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授课能力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如何聘任为与学校教师等同的教师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3.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如何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还有待完善。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精神,自觉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大开放办学力度,不断拓展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渠道。积极学习先进办学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 号文).

[2]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3]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中国大学教学,2012(1).

[4]张安富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篇5: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渝教科院[2012]49号

各区县(自治县)教研室(教科所、进修院校),委属中小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渝教基〔2012〕30号)和《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渝教基〔2012〕53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市教研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要求

(一)加强学习,增强实施“卓越课堂”的自觉性

教研机构要在各级教委的直接领导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认真学习、研究、贯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和《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准确领会文件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卓越课堂”实施的自觉性。全面落实“减负提质十项规定”、深化课程改革,把推进“卓越课堂”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二)积极实践,探索“卓越课堂”实施的有效途径

各级教研机构要以“卓越课堂”的实施为契机,把教研工作的重心

转移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统筹协调区域内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将“卓越课堂”实施与日常教研工作整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不断探索“卓越课堂”实施的有效途径。

(三)总结提炼,推动“卓越课堂”计划在各级学校的实施

各级教研机构按照“卓越课堂”的实施步骤和内容,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深入挖掘并系统总结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案例、成功经验,进一步提炼形成“卓越课堂”研究成果,加以示范推广。

各级教研机构要加强对各学校教研室(组)的工作指导,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课堂教学和实施“卓越课堂”行动计划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教研室(组)的工作来推进各项课程改革的落实。

(四)全面评估,稳步推进“卓越课堂”行动计划

市教科院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区县教研机构实施“卓越课堂”的情况进行指导、管理和全面考评,每年不定期地发布各区县和委属中小学推进“卓越课堂”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教研评估报告,并与各级教研机构和委属中小学的相关业务工作考评直接挂钩。并将考评情况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反馈、通报,督促相关工作不力的教研机构和委属中小学进行整改。

(五)注重宣传,营造“卓越课堂”的实施氛围

各级教研机构要注重对“卓越课堂”的必要性、科学性、紧迫性进行宣传,搭建“卓越课堂”实施情况信息报送平台,对“卓越课堂”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典型案例、有效措施和先进人物进行宣传报道。凝聚教育行政、教研机构、学生家长、社会大众等各方力量,集结成一个全

方位的立体式支撑力量,为我市“卓越课堂”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实施内容及步骤

(一)实施准备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1.制定“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成立“卓越课堂”实施领导小组,由市教委周旭主任任组长,钟燕、伉大林同志任副组长,市教委相关处室及各区县教委负责人为成员;成立“卓越课堂”实施工作小组,由市教科院伉大林同志任组长,李常明同志任副组长,市教科院相关部门及各区县教研机构负责人为成员。

2.市教科院组织专家研制“卓越课堂”学科实施意见、“卓越课堂”评价标准,制定跟踪指导“卓越课堂”实施的工作计划。各区县教研机构根据本实施意见,制定出区县实施“卓越课堂”的指导意见。

3.各级教研机构组织教研员、校长、教师,认真学习“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及相关文件,提升实施“卓越课堂”行动计划的能力。指导学校对照“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分析校情、学情,研制“卓越课堂”学校实施方案。

(二)整体推进阶段(2012年10月—2016年2月)

1.开发“卓越课堂”优质配套课程资源。市教科院组织课程专家,挖掘、整合、开发出系列优质配套课程资源;区县教研机构协同学校,整合、开发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特色课程资源。注重总结提炼教学成果,打造“卓越课堂”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资源库。到2016年,全市初步建成符合学生需求,具有重庆特色的课程体系,80%的区县开发

出特色优势鲜明的校本教材,学校建立起“卓越课堂”学科资源库。

2.开展“卓越课堂”全员培训。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市教科院对分管区(县)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进行40学时的课程领导力提升培训;对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80学时的课程指导力提升培训;依托区县教研机构和学校对全体教师开展120学时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3.开展“卓越课堂”实施情况观摩展示交流活动。市教科院每学年举办一次全市各学科教师“卓越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或召开“卓越课堂”现场推进会;区县教研机构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活动;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卓越课堂”公开课展示交流活动。到2016年,全市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达到“名师和特级教师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普通教师上好达标课”的要求。

4.加强“卓越课堂”指导和督促工作。市教科院每学期组织教研员和市级优秀教师深入区县,开展“集体视导”、“送教下乡”等活动,推进“卓越课堂”的不断深化;区县教研机构将日常教研活动与“卓越课堂”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卓越课堂”实施情况督导体系,各级教研机构会同教育督导部门,不定期开展“卓越课堂”专项督导。

5.搭建“卓越课堂”实施情况宣传推广平台。市教科院设置“卓越课堂”专刊,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及时报道“卓越课堂”实施情况;各区县教研机构要以“卓越课堂行动快讯”的形式不定期的宣传和展示区域内“卓越课堂”实施情况,并将优秀案例提交市教科院。

6.强化“卓越课堂”专项研究工作。市教科院设置“卓越课堂”专项课题,每年举办一次专题论坛,每两年开展一次论文评比;各区县教研机构和学校要积极申报专项课题,组建研究团队,踊跃参加专题论坛和论文评比。

(三)阶段性总结深化阶段(2016年3月—2017年7月)

1.市教科院对全市所有区县“卓越课堂”实施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形成政策建议。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总结提炼一批推广价值高、示范作用强的实施成果,进一步开发出优质配套的“卓越课堂”课程资源,形成资料汇编和课程资源库。组织召开“卓越课堂”实施情况阶段性总结通报会,表彰一批在“卓越课堂”行动计划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先进学校和教研机构。

2.区县教研机构配合市教科院对区域内“卓越课堂”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完善“卓越课堂”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提炼总结出有效的操作经验。组织专家,对区域内各个学科“卓越课堂”优秀案例、教学设计等课程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提炼,形成“卓越课堂”实施资源包。

篇6: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动员教育系统组织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以下简称职成学校)、培训机构、社区学校和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民工工作的重大意义

1.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做好农民工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系统主动服务经济社会义不容辞的责 任。目前,大多数农民工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还有许多方面亟待加强。加强农民工转移前和转移后的培训,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培育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加速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 和标志。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民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进一步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2.继续大力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达到3000万人次,其中技能培训逐步达到2000万人次;2006年技能培训达1000万人次以上。要把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新增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逐步使新增 农民工都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3.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劳动、农业等部门联系,共同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参与国务 院六部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与国务院三峡办联合开展库区移民职业教育培训,2006年培训移民4万

人,招收移民子女1000人接受中 等职业教育;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的联系,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4.成人学校要全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工作。职业学校,特别是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要把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指定专人负责,要积极推行“日校加夜校”,努力实现“一校办两校”(既是职业学校,也是培训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更新知识和技能培训为重点,大力推广“订单”培训,开设一批适合农民工需求的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开展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要通过与企业合作把教学点办到工地、车间。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农民工培训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内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普法宣传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帮助农民工逐步成为掌握职业技能、具备职业道德、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新工人”、“新市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社区教育实验区,要在农民 工培训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安排经费支持在社区内稳定居住的农民工参加培训活动。

三、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6.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扩大招收农村学生的规模,逐步使面向农村生源的招生数量达到招生总量的80%左右。“十一五”期间,每年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达到500万人以上。

7.积极开展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采取多种办学模式,吸纳西部农村的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力争招生规模逐年扩大,2006年实现招生40万人。

8.推动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的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合作,实现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办学,使更多的农村学生在接受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教育后实现就业。

9.对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城乡高中毕业生,学习时间在一年以上(含一年)或修满学分,经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中等职业学校学历证书。

10.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奖学金,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推动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减免农 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

11.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将大力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争取到 2007年,1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原则上都建成一所较高水平的县级职教中心。其中,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所左右起示范作用的县级职教中 心,2006年争取扶持建设300所左右。

12.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将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职业学校任教,不断充实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鼓励农村职业学校聘请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推进城乡职业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和对口帮扶。加大对农村职业学校校长、教师的培训力度,国家和地方在安排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培训项目时,要向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倾斜,努力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13.农民工输入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规划之中,根据本地农民工子女输入情况,合理配置公办义务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保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确保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

14.农民工输入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安排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凡经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进入公办学校学习的农民工子女,一律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不得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要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纳入“两免一补”的范围。

15.教育部门要会同财政等部门,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纳入教育经费预算,并按当地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标准,向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拨付办学经费。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开展捐助。16.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大的地方人民政府要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结合起来,满足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广大农民子 女寄宿需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开设生存教育、安全与法制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

17.加强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将其纳入民办学校的管理范畴。教育行政部门对这类民办学校要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帮助,会同有关部门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 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指导。对于不符合设置标准的民办民工子女学校,要限期整改;对师资队伍素质较

差、安全卫生等方面存在严重隐患的,要尽快予以取消,并妥善安排好在校学生就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有效机制,委托符合设置标准的民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实施义务教育。

五、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农民工工作

18.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教育部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范围,统筹领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 工职业技能培训、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范围,也应做 相应调整。

19.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把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工作列为教育工作特别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20.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把农民工工作各项任务逐级落实到基层和中小学校、职成学校、培训机构、社区学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 在拟转移农民和农民工集中的地方确定一批职成学校、培训机构为转移农民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学校,形成一批服务能力较强的区域性培训基地,构建覆盖城 乡的教育培训网络。把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效绩,作为学校、培训机构和社区教育实验区的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

21.建立、完善农民工工作报告制度。一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半年报制度。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含农民工培训)半年 报制度,对转移培训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后各地要继续坚持做好这项工作;二是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报告制度。从2006年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报 告流入地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和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情况。具体要求另行文通知。

22.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检查、评估、激励措施,总结推广经验,通过检查评估,形成一批农民工工作先进单位和学校,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地方、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23.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精神,制定本地具体的贯彻实施意见,明确本地区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农 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的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上述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各地制定的贯彻落实意见要及时上报教育部。

教育部

篇7: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根据教育部网站26日下发的通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5所高校将首批试点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据了解,“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主要目标是: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

篇8: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意见》明确提出, 各地各校要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 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师范生培养要走出高校这个“象牙塔”, 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 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实践基地、教学研究及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协同。根据需求不断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 大力增强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意见》强调, 师范院校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通过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实施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等举措, 提高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的质量。《意见》明确要求, 建立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专兼职结合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 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

教师培养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 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意见》强调, 要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 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 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

篇9: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在教学标准开发、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四)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高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文件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六)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三、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

(七)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八)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各地要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要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专业发展良性互动格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专业。

(九)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要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四、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

(十)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要在坚持中高职各自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研究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衔接培养的专业,重点设置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要研究确定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资质和学生入学要求,当前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以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重点)院校为主。

(十一)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

(十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支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职业资格等级以及工作经历和业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

五、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十三)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注重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四)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创新机制,提升行业指导能力,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完善购买服务的标准和制度。教育部联合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十五)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十六)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要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推进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六、强化教学规范管理

(十七)完善教学标准体系。教育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定期修订发布中、高职专业目录,组织制订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十八)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地、各职业院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职业院校的院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要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九)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成长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十)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加快完善教材开发、遴选、更新和评价机制,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教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要把教材选用纳入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指标体系。各地要完整转发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不得删减或增加。各职业院校应严格在《书目》中选用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优先在《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

七、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二十一)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各地要制订职教师资培养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实施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项目。

(二十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二十三)提高实习实训装备水平。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习实训装备标准体系。要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发布的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制订本地区、本院校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各地要推进本地区学校实训装备的合理配置和衔接共享,分专业(群)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推进资源共建共享。要按照技能掌握等级序列和复杂程度要求,在中高职院校差别化配置不同技术标准的仪器设备。

(二十四)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省、市两级要尽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国家示范(骨干)职业院校要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强化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要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专项课题,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要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机制。

八、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评价和服务,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学校或专业点,建立联系点机制,跟踪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二十六)加强督查落实。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对落实本意见和本地实施方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对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

上一篇:困难党员帮扶工作汇报下一篇:支教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