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

2024-04-18

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通用6篇)

篇1: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

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污染的概念、生物的概念,然后简单阐述了受污染的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和生物对受污染的环境的反馈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生物转化或降解的方法,将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和海洋等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去除或消除,从而使污染生态环境修复为正常生态环境的工程技术体系。生物修复包含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以及水生生物修复等种类,其中以微生物修复最为常见。最后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微生物对地下水的修复、微生物对受石油污染的海域的修复,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植物对有机物的修复。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物;重金属;有机物什么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主要涉及两个对象和一种关系,这两个对象是被污染的环境和生物,一种关系是指生物与被污染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介绍一下环境污染和生物的概念。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被经污染的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被污染的环境对生物具有毒害效应,另一方面生物对被污染的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并对其具有反作用。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就是是利用生物与受污染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规律,并采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和修复。环境污染对生物和效应

2.1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环境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变化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并持续一定的时间,且具易变性。[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相对移动的过程。环境污染物的迁移性可使得局部污染引起区域性污染,甚至导致全球性污染。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有三种基本方式: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及及生物性迁移。机械迁移包括大气对污染物的机械迁移作用、水对污染物的迁移作用和重力的机械迁移迁移作用。污染物在环境中单纯的机械迁移情况并不很多,大多数情况下污染物会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发生迁移。在大量实验表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经历了吸附—解吸过程,同时可能伴随状态的变化。物理化学—迁移是污染物在污染物在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种迁移形势,其结果决定了污染物在环境存在形态、富集状态以及对污染物的有害程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吸附—解吸过程、结晶化固定过程、溶解—沉淀过程、配位—解离过程、氧化—还原过程、有机物的分解及光化学反应等。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过程发生的迁移称为生物性迁移。生物性迁移是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最复杂且最具有意义的迁移形式。生物性迁移包括生物浓缩、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三种形式。[2]

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形态或转变为其它化合物的过程称为污染物的转化。一次污染物通过转化形成二次污染物。污染物有转化在环境中普遍存在。污染物的转化过程取决于污染物自身的性质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同一污染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转化为不同的产物,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同。根据转化形式可将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转化分

为三种: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污染物的物理转化是污染物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过程发生的转化。污染物的物理转化主要结果是其存在物理形态发生变化或其微观结构发生变化。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发生的转化,常见的化学反应转化有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配位反应、和光化学反应等。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化学转化与污染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及环境条件有关,不同的介质条件下同一污染物可能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从而转化为不同的产物。污染物通过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发生的转化称为生物转化。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是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污染物生物转化有时可得到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物质或易降解的物质。同时也有一些污染物通过生物转化产生毒性更大的污染物。[3]

环境中的污染物与生物接触后可通过黏附吸收进入生物体,然后在生物体内进行分布,经过一定的过程后生物体内排泄出来离开生物体。这个过程包括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生物转运是生物通过膜对污染物进行吸收、分布和排泄从而使污染物在生物内发生位移过程。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而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转运转化直接关系到污染物对生物的毒性大小。[4]

生物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以满足其自身生长发育的同时,还会主动和被动地从环境中吸收许多生长发育所非必须的物质。有些物质在生物体内易于降解,在生物体内存在的时间不长,生物在不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同时,其分解过程也在不断地进行,因而不易积累;而有些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被降解,可在生物体内以原来的形态或其它形态长时间存在。生物在吸收这类物质后在体内的分解过程却十分缓慢,生物吸收的数量远远大于分解的数量,结果导致这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生物积累的物质,可以是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毒性作用的物质,也可以是生物的生长发育不需要的物质,还可能是对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或元素。

2.2 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作用

环境中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对生活于其中的生物是一种逆境胁迫因子,它们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以及生态系统等各个组织层次上对生物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说,生物对各种不良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抵抗力,称为生物的耐性或抗性。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机制的外部排斥和内部忍耐的综合结果。生物处于污染胁迫条件下,一方面通过形态学机制、生理生化机制、生态学机制等将污染物阻挡于体外;另一方面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毒、分解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这两方面的综合结果形成抗性。其中生物的解毒是抗性的基础,解毒能力强的生物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抗性,但解毒不是抗性的全部,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

通常,生物的抗性机制涉及到形态、解剖、细胞和分子几个层次。生物获得抗性的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拒绝吸收,结合钝化,代谢转化,排出体外,改变代谢途径等过程。有的抗性生物通过以上五种途径中的一种产生抗性,有的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性途径。有些抗性机制具有很高的种属专一性,而另一些机制是不同种属植物,甚至动物和微生物都具有。抗性是生物在逆境中得以生存和延续的保证,也是污染环境中生物多样性得以保存的基础。而从人类自身利益出发的价值观来评判,生物对环境的抗性有利也有弊。

净化生物是指能够把环境中的污染物吸入体内,并且能够在体内富集、降解,从而减少环境中污染物含量的生物。自然界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净化环境的能力,但净化能力的强弱差别很大。净化生物必须有一定的抗性,能够在污染环境中正常生长。[5]生物对环境污染的修复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生物转化或降解的方法,将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和海洋等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去除或消除,从而使污染生态环境修复为正常生态环境的工程技术体系。生物修复包含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以及水生生物修复等种类,其中以微生物修复最为常见。在实际生物修复过程中,多数需要两种或更多种类生物和协同作用。生物修复主要用于被有机化合物、重金属与类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壤、水体、海洋、以及大气层等污染的治理,固体废物和处理与处置等。

3.1 环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就是利用微生物将存在于土壤中的污染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降解过程可以由改变土壤的理化条件(包括pH值、温度、湿度、通气条件及添加营养物)来完成,也可接种特种驯化与构建的工程微生物提高降解速度。[6]

富营养化水体的微生物修复是在其中投加混合微生物制剂。国际上目前使用的制剂有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EM,美国Probiotic Solutions公司研制的Bio-energizer和美国Alken-Murry公司开发的Clear-flo等。EM制剂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类群中多属、多种微生物组成。

常用的地下水微生物修复是通过注射井向含水层内通入氧气及营养物质,依靠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该技术的关键环节是提供足够的氧气,因为地下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很低,自然复氧速度极慢。氧的注入方式有空气注入、纯氧注入、臭氧气引入、胶态微气泡引入等。

海上石油开发与石油运输,使得海上溢油事故时有发生。微生物降解是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大量的研究表明,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棒杆菌属、弧菌属、微球菌属、放线菌属等是主要的降解者,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微生物修复是治理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手段。

3.1 环境污染的植物修复

植物提取也称植物吸收(积累、萃取)。即利用富集污染物能力较强的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和转运过程,将土壤、水体中的重金属等转移到地上部,通过收获地上部分把污染物从中移除,并集中处理达到消除环境污染目的技术。[7]

植物降解有机物质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将有机物吸收到植物体内,再将其降解;二是通过根分泌物中的一些物质直接或间接的在根部将其降解。

参考文献

[1]乔玉辉.污染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5.

[2]王焕校,吴玉树.污染生态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65.

[3]李红顺,何洋,李红娜.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对策[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782~785.

[4]易诚.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对策[J].北京:畜牧兽医杂志,2007,26(5):52~53.

[5]孙铁珩,周启星,李培军.污染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39.

[6]邵亮.农业的生态环境污染与对策研究[J].北京:环境与安全,2012,(5):215~217.

[7]段文霞,肖猛,李光跃等.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四川:四川环境,2004,23(1):34~37.

篇2: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贯穿到建设经济强县、和谐赤城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强化环境执法,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与发展新道路,加快实现生产转型、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总目标。

(二)基本原则

1.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造传统的、发展新兴的、淘汰落后的,加快资源依赖型产业向节能环保型产业转变,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科学统筹地域特点和环境容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典型示范、滚动发展、整体推进。

3.统筹协调,持续改善。坚持改善生态环境与改变城乡面貌、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相结合,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力度,努力从治理“脏乱差”向建设“净靓美”转变。

4.改革创新,依法管理。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加强对水、土地、能源等资源管控,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加快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5.政策引导,公众参与。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舆论等手段,加强政策引导与调控,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营造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目标

1.天蓝气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到2015年全县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20%,二氧化硫削减21.39%,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354.99吨以内。2013年末,建成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PM2.5(细颗粒物)等主要污染因子环境质量监测,到2015年全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水净河畅。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全县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21.63%和16.67%;主要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超过6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劣五类水质比例小于20%;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3.地绿山青。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到2015年完成造林164.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活立木总蓄积达到523.2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9平方公里。

4.环境安全。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到2015年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危险化学品实现安全处置,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发展战略,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的增长机制。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加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和蔬菜示范县建设,打造“百里蔬菜产业带”,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能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矿产开发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坚定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发展风电、水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开发业,拓展提高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合理扩大规模,努力提高档次和水平。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推进循环发展,努力构建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生产消费体系。以矿产开发等行业为重点,加快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和应用,促进清洁生产;推广工业固体废弃物、矿山尾矿等综合利用技术,全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抓好东卯镇井儿沟农业高效循环园区、独石口百利科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等试点,滚动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绿色龙头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形成资源优化组合、产品互补互供、产业链条延伸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减少服务行业一次性用品使用和消费,引导采用可再生、能降解的包装材料,加强餐厨垃圾管理、回收和利用;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创建活动。

3.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能耗、环保标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重点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严把节能评估审查关,控制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新建项目;开展企业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建立统一的工业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2013年底前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到2015年新上建筑物全部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率达38%。严把环评准入关,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新建限制类和允许类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减二增一”,对鼓励类项目实施“减一增一”,新建项目未通过环评的一律不得开工;积极推进重点区域战略环评,开展重点园区、重点行业规划环评,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发展。扎实推进工程减排,加强城镇和工业园区(聚集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管网配套设施,确保治污设施有效运行。

(二)深化综合整治,打造宜居环境

1.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积极调整城市功能、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实行城区用煤管制,控制燃煤总量,严格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进入;淘汰燃煤锅炉,禁止新建燃煤锅炉。加强工业烟尘粉尘、有机废气以及施工扬尘和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规范城市周边矿业开发活动,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加强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定淘汰“黄标车”相关政策。建设林荫型、景观型、休闲型城镇森林体系,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07%,绿地率达到38.0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42平方米。开展治脏、治乱、治噪、治堵行动,重点整治公共场所、主要街道、河道水系、城乡结合部等部位,打造“净、绿、亮、美”生态城市。

2.全面改善农村环境。落实国家“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动环保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集中连片整治一批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和集镇。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抓好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广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优化养殖业布局和结构,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推动养殖小区和散养户污染物统一收集、统一处置、统一利用。到2015年,8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完善畜禽粪便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

3.开展生态示范创建。积极争创省环保模范城市,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巩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推行城市阶梯式水价政策,推广应用民用节水器具,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程,打造一批风貌建筑、风貌街区和标志性景观。推进生态县、乡镇、村庄等生态工程建设,争取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打造城乡统筹、具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精品。

(三)搞好流域治理,实现水复其清

1.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落实《赤城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科学划分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加快安全防护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和生态监察,加强水源地汇水区工业污染源和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取缔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排污口。严格水源保护区新上项目管理,一级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改建和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二级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准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项目。加强城镇水质监督检测,改造升级供水设施,提高城镇供水质量,到2015年,完成主城区供水水源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015年底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严格限制在保护区上游或周边建设化工、造纸、印染等企业。

2.加强重点流域和输水沿线污染防治。以白河、黑河、红河水系为重点,组织开展消灭流域污染攻坚战,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推行取水量、水污染物排放量“双总量”控制。加强排污监测监管,从严控制新增入河排污口,达不到河流生态功能要求的入河排污口一律取缔。以云州水库调水工程为重点,科学划分输水沿线保护区,严禁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确保水质安全。

3.加大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实行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地下水水位“双控制”,重新核定并公布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禁采和限采范围,在超采区域内严格控制新增取用地下水,逐步关闭自备井。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强选矿、灌溉等耗水大户的节水改造。建设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提高水位、水质监测和防控能力。加强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管,严防工业固体废物、垃圾填埋场、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场所地下水污染,依法严厉打击通过渗坑渗井偷排偷放行为。

(四)建设绿色生态系统,再造秀美山川

1.构建生态屏障。一是首都绿色经济圈生态屏障。加快荒山荒地和平地绿化、环城景观林带、通道绿化、村屯绿化以及森林公园建设,完成50万亩的环首都经济圈绿化工程,完成13万亩的京冀合作水源保护林二期工程。二是防风固沙绿色生态屏障。实施国家、省、市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到2015年完成100万亩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6万亩的退耕还林工程、10万亩的塞北林场建设工程,增强生态屏障防护功能。三是保土蓄水绿色生态屏障。在红、白、黑河重点流域及水源地汇水区进行生态治理、水土流失区域综合治理。四是山地水源涵养绿色生态屏障。推进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疏林灌丛补植、低质林改造。同时,加快矿山、风电植被恢复,到2015年,全县完成植被恢复6500亩。

2.恢复林草生态。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飞播种草等生态建设项目。强化禁牧、休牧,采取人工种草、补播改良等措施,恢复和提高植被覆盖率。建立森林草原火灾、虫害等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森林草原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建设绿色廊道。制定实施重点公路、铁路沿线生态建设规划,加快铁路、县级以上交通干线及重要乡道两侧绿化。到2015年,重要乡道两侧绿化、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70%,河湖水系、风景名胜区、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基本实现绿道绿廊全面贯通。坚决拆除公路建筑控制区内的违法建筑、临时建筑,严禁乱搭乱建。深入开展“拆除烟囱、改善环境”活动,对违法违规建设的烟囱一律拆除,对符合规定但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烟囱,实施限期治理,治理后仍不达标的一律拆除。严格执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强力推进和实施矿山复绿工程,对铁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露采矿山,已设采矿权的除由责任人限期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外,还要采取限期关闭和逐步退出等政策性措施,有计划地实施矿山复绿工程,确保3年内矿山生态环境得到基本治理和恢复。

4.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分区分类管理,明确不同地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强化管护能力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对受到严重威胁的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及自然遗迹等实施抢救性保护。加强物种资源

篇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与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的联系紧密, 依赖性比较大。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成果和效益,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监管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等问题。对此,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高度重视, 狠抓落实, 全面推进农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1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 是影响和制约农业生态保护有序开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体制机制的不够健全完善, 必然会造成一些单位部门工作职责不够明确, 分工不够科学, 在落实农业生态保护过程中有互相推诿扯皮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继续沿用过去那种传统落后的体制机制, 势必会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阻力。因此, 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势在必行。

1.2 监督监管力度不够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息息相联,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和重视。但是, 由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工作起步比较晚, 体制机制不尽完善, 造成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 监督监管力度不够。而监督监管力度的不到位, 势必会引起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放任自流, 也会带来保护与监测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够, 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督效能的有效发挥,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得不到监督治理。

1.3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是我国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遇到的又一难题。经费投入的不足, 必然会造成在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 保护与监测手段落后, 相关设施设备严重不足, 难以有序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国投入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经费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 已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顺利开展。因此,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是我们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必须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1.4 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污染严重是我国农业生态保护面临的又一巨大问题和困难。当前,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乱施滥用、城乡居民生活污水、垃圾、人畜分辩等方面的污染。此外, 耕地、水资源及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且还引起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因此, 要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必须把治理污染问题及时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充分整合资源, 积极采取措施抓实抓好。

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认为,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健全体制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 强化监督监管, 确保我国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1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健全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解决这一问题, 最终还是要靠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来实现。首先, 要健全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不断丰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内容。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职能职责, 切实落实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实行目标绩效考核管理, 真正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进村入户, 家喻户晓。其次, 要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诸如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督促检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服务管理制度等, 确保有序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2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是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的最大困难和问题。与发达国家的投入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经费的水平相比, 我国所投入的比例显得严重不足。因此, 加大资金投入, 是我们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把加大经费投入作为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坚决做到资金筹措广泛、监督监管力度大、资金使用规范合理。要根据自身的实际, 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 全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从资金筹措、管理、拨付、公开、使用、监督等方面着手, 强化专项资金的监督监管, 规范资金使用, 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水平和效益, 确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正常运行。

2.3 强化有效监督监管

要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监管, 就必须健全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监管体制机制。我国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监管, 并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监管制度。因此, 我们要通过不断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络建设, 全面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与效果, 并定期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向社会公布, 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此外,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 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管理, 尽快健全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监管体系, 确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常有序推进。

2.4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 也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因此,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地的具体实际,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 科学、合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规划, 合理布局,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种养结合,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 使农业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进而达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技术, 如推广使用沼气, 这样既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燃料的困难, 达到了对人畜粪便的综合利用, 改变农村卫生环境, 还节约农民购买化肥的成本, 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多重利用的效益, 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1 (3) .

篇4: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

【摘要】农药在防治病虫害,铲除农田杂草,增加农业产量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诸多影响。本文综述了农药对土壤、大气、水体的影响,同时,对减少农药污染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药;污染;环境保护;对策

我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达1500多种[1],农田杂草超过580种[2],农药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每年可挽回粮食产量约7%的损失。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大量生产和使用高毒农药,对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强农药环境管理,控制农药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3]。

1.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1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是农药的主要集散地,施入农田的农药约有80%以上残留在0-20cm的土壤表层[4-5]。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巨大,因此土壤受农药污染的程度比较严重。由于土壤胶粒和腐殖质的吸附作用,降低了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挥发、扩散能力,延长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不但造成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失调,减少土壤中微生物、原生动物等的种群、数量,还改变了土壤pH、EH、CEC,使土壤孔隙度发生变化,造成土壤酸化、板结,最终导致土壤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1.2对水体的污染

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农药生产废水排放、农药包装和施药器材随意清洗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环境中的农药随着降雨、径流以及灌溉水等途径不断扩散、迁移,使我国大部分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3年王未等对长江、珠江、黄淮海、松辽4大流域水体进行了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农药水污染区域分布与农作物种植分布紧密相关,种类和浓度受到季节、当地水文特征、气候影响较大[6]。农药对河流、湖泊、河口区域底泥污染也比较严重,由于底泥的吸附作用大,其农药含量明显高于表层水中的含量。水体和底泥中的农药及代谢物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对水中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产生毒害作用,并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使处于食物链高端的生物受到更大威胁。

1.3对大气的污染

大气中的农药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气,农药喷洒过程中散发的细雾,施药后的植物、土壤、废弃包装挥发的残留农药。空气中农药的浓度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农药厂、施药区域浓度最高,随着空气的流动,农药不断扩散,虽然浓度有所稀释,但是污染范围也随之扩大。农药在空气中的扩散速度和浓度还与施药对象对农药的吸附程度、农药剂型和性质等有关,易挥发性农药污染比较严重;化学性质稳定,脂溶性强的农药在大气中的污染持续时间长,危害性大。

2. 造成我国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

2.1产品结构不合理

农业发达国家在农药产品结构上以高效、高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要,而我国仍然以高毒产品为主,而且品种老化、剂型单一、品质无保障。目前,我国的主要农药剂型仍然以高污染的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为主,其中50%左右为乳油。在剂型加工过程中,往往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选择成本低、毒性大的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助剂,致使大量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进环境。

2.2农药生产企业污染治理效果差

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点多面广,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生产设备落后,环保投入低,“三废”治理效果差。农药生产企业环保责任意识淡漠,偷排、偷放、超标排污、污染治理设施不健全或擅自停运等现象严重,极易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事故,甚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2.3施药技术落后

我国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环保意识,施药方式仍停留在粗劣称量简单配置水平,施药过程中超量、超范围、超次数、甚至滥用高毒、剧毒农药现象相当普遍。而且,施药设备落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面积施药量平均高出2-3倍,某些地区年用药次数多达30余次,用药量高达300kg/hm2 [7]。

2.4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没有出台国家级的农药管理法律,农药管理主要依据《农药登记规定》、《农药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缺乏权威性。农药管理力量薄弱,执法体系不健全,农业、环保、工商等职能部门责权不清,缺乏沟通与配合,难以形成统一的监管和执法合力。

3.治理对策

3.1建立有效农药环境污染监管体系

完善农药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农药管理法”,从法律层面上给农药管理以有力支撑。改革农药污染监管机制,在明确各职能部门责任和权力的基础上,建立农药污染监管机制,细化法律责任,建立农药污染生态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高毒农药限管制度,明确非法生产、销售、使用高毒、禁用农药处罚标准和承担的法律责任。

3.2加强农药生产的环境监管

农药厂严格执行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符合总量控制要求。加强农药厂及周围环境监测,加大污染防治监管力度,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设施要坚决予以治理或取缔。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毒、高污染生产线。推行农药厂信息公开制度,接受公众监督。

3.3加强农药销售和使用管理

规范农药市场准入审查,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鼓励销售、使用高效、低毒、低污染、低残留农药。建立农药质量监管体系,对销售或使用高毒、假冒伪劣农药的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制定农药使用管理标准,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监督性监测,减少用药量和施药次数。改进施药技术,建立有效的农药废物回收制度,降低进入环境的农药数量。

3.4研究开发新型农药

尽快调整农药产业发展方向,加快研究开发新型生物农药产品,鼓励大型企业研发新农药、研究新剂型,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曙辉,宋天庆.关于我国化学农药使用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7(1):43-47.

[2]梁巧玲,馬德英.农田杂草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杂草科学,2007(1):17-18.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我国农药污染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环境保护,2001(2).23-24.

[4]侯洪刚.关于土壤中农药污染残留及降解途径研究[J].现代农业,2012(5):51-52.

[5]田兴云,冯德华.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6): 245-246.

[6]王末,黄从建,张满成,周庆,李爱民.我国区域性水体农药污染现状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3(5):5-9.

[7]谭亚军,李少南,孙利.农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药,2003(2):12-16.

作者简介

张婕(1981.2.--),女,汉族,学历:博士研究生,籍贯:内蒙古自治区。

篇5: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水环境、物种环境、森林环境等几种重要的环境因子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阐述了河南省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如何更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对策探讨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日趋渐低,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在这样状况下,要保持河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河南省的生态环境如果不能得到切实的保护,我们将失去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

1、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互相关联的总和。非生物环境是指光、温、水和营养物质等理化因素,生物环境则是同种和异种的其他机体。生态环境是一定空间内生物成份和非生物成份,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互相作用、相互依存而成的生态功能单位上的重要一环。生态环境和人类之间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

2、河南省的生态环境

2.1 生态环境的自然现状

河南省生态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容量有限,而且承载能力日趋降低。河南省地处华北大平原南端、黄河中下游,土地面积16.7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74%,地跨我国第二、第三两级地貌台阶,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等,其中山地丘陵面积7.4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4.3%,平原洼地面积9.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55.7%,河南省地跨我国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两个气候带,伏牛山脉与淮河干流为分界线,因此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光、热、水资源比较充沛。境内有太行、伏牛、桐柏、大别山四大山系,其中伏牛山脉位于河南西部,系秦岭东延部分,是河南山脉的主体,其面积约占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的70%,境内河流有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就有50多条。大型与特大型水库有丹江口、鸭河口、鲇鱼山、南湾、宿鸭湖等。为河南省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河南省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物产丰富、气候适宜、位置适中、交通发达之地。若能充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必将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河南省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导致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日渐降低,面临的压力趋增强,个人平均环境容量日渐减少,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以下我们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河南省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水环境的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和进步不可缺少的部分,河南省的黄河流域也较早的发展文明、文化,水资源为人类的消费、农业生产、工业需求以及水利动力提供了物质基础。河南省的水资源总量为414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30 m3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6,河南省的地表水资源量为313亿m3,居全国21位。河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丰水年与枯水年河川径流量相差十分悬殊,其比值可达数十倍,空间分布南部大于北部,年内分布夏季

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夏季雨量集中,河水暴涨,无法存蓄,白白流失;枯水期径水量急剧减少,部分河流甚至断流,无水可用。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工业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兴起,用水量剧增,从而使大量工业用污水和生活污水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地面水的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河南省水环境目前面临的三个严重问题是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98对全省流经18个主要城市的22条河流的37个监控断面进行的监测和评价表明有83.8%的监控断面水质超过Ⅳ类标准。流经城市河流水质受污染比较普遍。河南省湖泊、水库水质量普遍较好,半数以上的水库水质符合Ⅳ标准。造成河南省地面水污染的原因很多,重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田排水、家蓄饲养污水和工业废渣、城市垃圾进入水体,而且河南省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布不平衡,进一步开发水资源难度大。

2.2.2 物种环境现状

物种资源通常指的是生物物种,它们是非人工种种植、驯养的动植物,一般称之为野生植物,物种的保护主要是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的遗传基因,即保护野生动物的种质资源,河南省幅员辽阔,地貌类型齐全、气候复杂多样,南北动植物兼容并存,种类众多,是物种丰富地区,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地区。

在植物界中高等植物对人类生活和生存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商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河南省现存被子植物3699种占全国的14.5%,裸子植物74种占全国的29.6%,蕨类植物203种占全国7.81%,苔藓219种占全国的9.95%,合计4195种占全国的13.73%,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样丰富,•河南省脊椎动物已知有566种全国的8.91%,其中哺乳类72种占全国的12.39%,爬行类37种占全国的9.84%,两栖类18种占全国的6.34%,鸟类310种占全国的24.92%,鱼类129种占全国的3.34%,物种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它是农、林、牧、副、渔业经营的对象,并能为工业、医药、交通等提供必要的原料和能源。但是河南省的物种环境却遭受着严重的破坏,野生动物进行着掠夺式的大量捕杀,森林被大面积的采伐,使不少林地变为荒山草坡,造成植被退化和生境条件恶化,直接破坏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直接毁灭了动植物种群。工业、矿山的开发建设改变了地表形态和植被面貌,尤其是水利、工业设施的兴建及无序的矿山开采使大面积的山地改变了面貌,毁灭了森林植被,也直接的灭绝某地区的物种资源,破坏了物种环境,火灾、病虫害和更新繁殖困难,更有人们的旅游活动的影响。为了保护物种环境必须严格执法,保护物种资源,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的宣传教育,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制定科学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监测和科研网络,加强野生物种的科学研究,协调物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关系。

2.2.3 森林环境现状

森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是有一定面积的集生的林木以及与之共同生长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的总体。河南省的林业用地面积为378.6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2.7%,•其中有林地面积209万公顷,蔬林地面积13.4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53.8万公顷。河南省活立木蓄称量13167.6万m3,河南省森林覆盖率为19.83%,由于河南省处于南北气候和从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地带,•因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河南省的森林植被出表现出南北不同地带的过渡性和复杂性,河南省是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较早的地区,由于多种因素,森林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较少,河南省的森林资源主要指标位次均排在全国的第20位左右,森林资源在河南省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经营水平较低,质量较差。

森林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它不仅是农业的屏障和水利的源泉,更能进行蓄水,减洪和具有水土保持以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治土地沙漠化等作用。森

林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效的保护物种资源,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生要标志,森林环境的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河南省的森林环境面临着很多问题,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严峻,森林资源培育任务艰巨,平原绿化急待完善提高。通道绿化需要加强,土壤荒漠化日趋严重,林业投入严重不足,林业立法工作滞后,执法困难,为了解决河南省森林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保护河南省现有的森林,我们必须以个几个方面入手:㈠抓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㈡抓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㈢加强林业保障体系建设;㈣建立覆盖全省的林业生态体系,进行绿化工程;㈤强化森林经营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㈥坚持科教兴林,落实林业政策,深化林业改革;㈦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㈧加大宣传和领导力度,坚持全省国家绿化的统一规划,真正的改善和保护河南省的森林环境。

2.4 湿地环境现状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及最具有生产力的生态景观之一,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湿地环境不但具有丰富的各类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环境的效益,同时具有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特点,对大气环境也产生权其重要的影响。

河南省湿地面积1108707公顷,占全省面积的6.6%,河南省的湿地重要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河南省地处中原,为历史悠久的农垦区,湿地大部分属于内陆水域湿地类型,且以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的水库为主,主要利用集中表现在作为水源、调蓄、灌溉、捕猎、养殖、植树、放牧、排涝及旅游等多方面。

河南省湿地同样面临着种种的问题和严峻的形势,河南省人口众多,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加剧了对湿地环境的污染。河南省湿地分布广,受人为不良影响较大,在1657块湿地中,受人为活动影响的已有458块占全省湿地面积的70%,河南人为活动为湿地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是围垦、城市化、水土流失、水源短缺,污染、过渡狩猎、引种、盐碱化、沙化、过度割草和砍伐,其中受水土流失影响的湿地面积最大,为了维护好湿地环境,必须进一步加深认识湿地保护的价值,效益和功能,必须把湿地的保护管理、研究和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加强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

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是休戚相关,人类本身也是生态环境的产物,要依赖生态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性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从广义上是指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的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包括人为原因引起的和自然原因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关,并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规模、深度、广度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们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时,不仅要针对某一具体现象和事件,更要从宏观上总体的来考虑和协调。

在微观上使自然或近于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人工、半人工的生态环境能持续稳产不断增值,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使之尽快恢复,保护生物群落中有遗传价值的种群,保护生物群落中面临濒危、渐危、稀有、孑遗物种。保护自然资源,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从河南省省情出发,必须采取协调发展的战略。按照生态学观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着相互结合,又相互制约关系。不管其相互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多么复杂,其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最终要保持平衡。协调发展道路的关键在于维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平衡,符合生态依据。在宏观上:第一、经济社会的建设必须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发展;第二、把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三、实行计划生育努力减缓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第四、制定和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第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第六、强化环境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全面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参教文献

1、时子明等《河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

32、魏克循等《河南土壤地理》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

53、河南省林业厅编制《河南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林晓安、曲进新《河南湿地》黄河出版社1997

5、河南省林业厅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河南自然保护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会19906、中国自然资源从书编撰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从书.•河南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

57、《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8、金鉴明、王礼嫱等《自然保护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

19、《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

110、曲格平、《环境保护知识读本》红旗出版社199

111、孔照英 《河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0

篇6: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工作的统称。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起因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滥垦、乱捕、滥伐、工程破坏及污染物质排放等等,其后果影响到大气、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生物资源等许多方面,其中植被破坏是

关键所在,因为其他多方面的变化都与植被状况密切相关。自然,要恢复改善生态环境,植被又处在关键地位,因为植被既能对近地小气候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又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是一系列污染物质的吸收者和积存所;植被还能缓冲地表受外力冲击,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是一切陆地生物种群的贮藏库、避难所。只有恢复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环境中各个方面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因为森林植被体量高大,结构完备,所以森林植被建设处于植被建设的主导地位。

(二)某县的自然地理现状

某县土地面积4056平方公里,临近珠江源头,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态环境地位,是珠江部分上游和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养育着113万多某县人民,影响着珠江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某县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740米,山高坡陡谷深,山地面积50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2.4%),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83.6万亩。全县有林地11.6万亩,疏林地1.3万亩,灌林地54万亩,未成林地101.4万亩,无林地(包括荒山荒地、半石山地、岩山、开荒地)64万亩,森林覆盖率25.6%。石漠化面积23.6万亩。某县生态环境脆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某县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大气受到污染

某县城关四周的四家水泥厂,产煤区的改良焦厂、火电厂等,昼夜不停地排放烟尘,还有其它生产生活中不停地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某县上空大气的污染。据某县环保局报道,某县烟道气烟尘浓度最大值为827毫克/升,最小值为286毫克/升;雨水的最高ph值为4.53,某县各地的大气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气平均环境质量为二级。

(二)水资源危机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近些年来,某县河流流量严重减少,甚至出现了很多河流断流。一些农田因水资源短缺得不到灌溉;一些村寨因水资源短缺,一年只有约4个月吃上人畜引水工程的水,其余时间要到数里外的地方背(挑)水吃。

2、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

某县的一些地区水体受到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乌都河(某县段)、拖长江(某县段)。乌都河的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是看不见的污染;拖长江的污染主要是无机物的污染,是看得见的煤粉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排量日益增多,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不高

某县固体排放物主要是煤等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这些废弃物处理率不高。它们既占用土地、影响市容,又破坏生态环境。这些固体排放物存在的环境问题,矿区和人口密集区的人深有感触。

(四)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某县人口多,农民为了获得粮食,大量毁林开荒,农作物从坡脚种到坡顶;过度放牧;各种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现森林覆盖率只有25.6%。

(五)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难度越来越大

1、人地矛盾突出

人口多,土地少,有限的土地既要植树造林,又要种粮,还要放牧,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马依镇、大山镇的一些村寨,除了农民居住地周边几块土地的坡度在25度以下外,其余土地的坡度都在25度以上。如果25度以上的土地退了耕,就无耕地可种,而生态移民又难以做到。

2、未植树造林的土地难以植树造林

某县植树造林活动已经开展了近二十年,容易植树造林的荒山、荒坡、水边、地角、路旁已经种上树,剩下的是沙化、石漠化程度非常高或容易被人畜侵害苗木的土地。这些土地难以植树造林。

三、建设好某县生态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除了对有关管理人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外,应着重对公众开展环境教育,不断增强公众的法制意识,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逐步在某县中小学有计划地增设和开展一些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和宣传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知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从小养成良好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生态治理必须体现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思想,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对可通过保

护措施而自然恢复的区域,应以保护为主,村庄、公路、铁路沿线等需要采取防护措施的地方则应加大绿化力度。

(三)保护好植被,营造天然堤坝

据研究,当大雨降落时,树冠和树叶可截留20%以上的雨量;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层能截留并吸收5——10%的水量,1亩林地比1亩无林地每年至少能多蓄水20立方米。森林植被对洪峰的最

大削减量可达到50%左右。保护好植被,等于营造了很好的天然堤坝。因此,应保护好某县的森林植被,做好某县的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作。

(四)做好退耕还林工作

退耕还林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搞好退耕还林,就是要把退下来的耕地利用好,农民感到退耕还林后的经济效益不比退耕前的差,才能使农民愿意退耕还林,达到稳定退耕还林的效果。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农、林、牧的关系。首先,要有以林为主的思想意识。综合治理应定位在生态功能的发挥上。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大力发展林业,是实现某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兴林,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粮丰,粮丰才能致富。根据某县各地土地条件、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林种,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使植树造林成为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其次,要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搞好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1、加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投入

因地制宜地修建一批蓄水池、沉沙涵、排灌水渠、拦河坝、防护沟道等工程,实现截流、蓄水、拦沙、沉沙的目的,并解决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2、加大坡耕地的改造力度

大力植树造林,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尽量退耕还林(草),对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加快坡改梯的进度,切高垫低,砌筑硬坎,通过运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建立一批稳产高产农田,增强蓄水保土功能。

(六)大力推广推行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一是限期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二是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要尽量采用能耗、物耗小,排污量少的生产工艺;三是大力发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等,解决农民的燃料问题,减轻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四是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三废”的资源化。

(七)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上一篇:热门励志晚安问候语(125句)下一篇:与公司共命运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