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倪瓒的艺术来解读庄子的虚静

2023-02-20

一、“虚静”说

“虚静”说作为中国古文论中的一个理论范畴, 它首先是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 而后才是一种审美态度, 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最早由老子提出“致虚极, 守静笃。”1这里的“虚”指内心, “静”则指外物, 即主体排除一切主客观的干扰, 也就是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虚静”思想,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2庄子认为“虚静”是道家思想的最高境界, 是得“道”的必要途径之一。庄子将老子“涤除玄览”命题发展为“心斋”、“坐忘”的命题。“唯道集虚, 虚者, 心斋也。”3“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4庄子认为要实现对外物的真正认识, 必须做到去知离形, 即彻底去除主体先天既有的知识与功利, 摆脱形体在尘世间所受的束缚, 以无知无识、无欲无求的心胸去体纳万物之为“道”的根本。从文艺创作和审美态度角度来看, 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所以具备“心斋”、“坐忘”的精神境界是达到“虚静”的途径。

庄子又把“无己”5, “外生”6的精神状态也名为“心斋”, “坐忘”。最后, 庄子所论的“游心”贯穿于“虚静”的整个过程, 虚静是游的前提, 游则是虚静的灵魂。“以虚静之心观物, 即成为由实用与知识中摆脱出来的美的观照。所以澄怀味象, 则所味之对象, 即进入美地观照之中, 而成为美的对象。7可见庄子的“虚静”可以从哲学认识论转化为审美论, 这为后来的艺术家进入创作境界找到了理论渊源, 在指导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方面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虚静”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庄子认为“虚静”是进行艺术创作所要求的一种最佳的精神状态。庄子把虚静心理与手工技艺联系起来, 在庄子书中谈艺的寓言 (津人操舟, 庖丁解牛, 梓庆削木8) 具有艺术创作理论的雏形。庄子的“虚静”心理具有审美特征, 它要求主体对外无保持一种精神的, 非占有欲的情感态度, 即审美静观。9从而把虚静视为艺术灵感的最佳心理状态, “无听之以耳, 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 而听之以气。”这个“气”就是主体对物象直觉领悟的一种虚静方式。庄子的这种“虚静”修养和境界, 被后世人借用为认识客观事物内在精神的最佳主体心态。“虚静而明, 便识好事物, 一些人作诗不佳, 只是心里闹不虚静之故。”10有虚静的精神状态, 才能集中全力去研究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 这样就一定能够掌握它的本质特征, 所以虚静心态是把握自然万物真实生命和本质特征的先决条件。

“虚静”心理的实现在于元代画家倪瓒作画不是用眼作画, 而是用心作画。由“虚静”进入“物化”, 由“心与物化”进入“指与物化”的境界, 主观与客观, 心与物的界限消失了, 达到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得之与手而应与心”, “心手合一”。11“得心应手”自“心”始, 心中先有艺术意象, 然后再把这个意象以“手”表现出来。在倪瓒的画面中, 其布局都是由心态组合而成, 并非景象本身模样。他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和艺术构想, 描绘的是人化的自然, 处处显示出自我心态化, 笔笔动情, 冲淡简远, 其用笔信手涂来的意在笔外的艺术风格, 表现出倪瓒特殊的艺术才能和虚静的心灵境界。倪瓒渗透体会了“道”家之修养于绘画上, 他的旨趣是超越了感官所及的一草一木等的“形而下者”, 自觉的追寻将天地万物统而为一的“形而上者”, 以此达到虚静心理境界的实现。他的画重在笔墨, 从笔墨符号体现的价值取向来看, 倪瓒的心理就已经在虚静状态之中。

三、倪瓒艺术中“虚静”的体现

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 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 体和为一, 它启示的境界是静的, 画家是默契自然的, 所以画幅中潜存者一层深深地静寂。如倪瓒的山水画, 他将景物进行高度概括和净化, 最后只剩下简之又简, 无法再简的“三段式”的艺术构成, 画中不见禽鸟, 不见舟楫, 也不见人迹;静谧、空旷、萧瑟、荒寒的景致和气氛, 含蓄着一种“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的意蕴。12它表现者无限的寂静, 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 而这虚空是万物的源泉, 万物的根本, 生生不已的创造力。庄子名之为“道”、“自然”、“虚静”。

倪瓒在作画前后心态“爱此风林意, 更起丘壑情。写图以闲咏, 不在象与声。”13风林和丘壑是他表情达意的载体, 它的意旨在于“自娱”。“仆所谓画者, 不过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 聊以自娱耳!”14意在自由抒发胸中逸气过程中的精神享受。可见倪瓒的创造力也是不受束缚, 能够达到自由的发挥。

倪瓒的艺术出于“自娱”的创作动因和“聊写胸中逸气”的尊旨, 使他摆脱成法超越客观物象的制约, 得以形成个人的鲜明艺术风格。这就是在自己胸中创造出的审美意象, 用庄子的“无己、外生及心斋、坐忘”可以形容。

“以中每爱余画竹……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15倪瓒画竹不仅不在乎对象的形似, 甚至连神似与否都不在意, 竹子不过是他抒情写意的媒介, 承载着画家整个心灵。这也是倪瓒毕生所追求的艺术表达的境界。

倪瓒的山水画中没有人物, 用水边的林木竹石来作他的象征隐喻。如《六君子图》是倪瓒最典型的构图, 把近岸和远岸彻底分开, 而且中间距离拉的很长, 体现出“阔远”的特点。画面构图分两截, 近景江坡岸六株不同品种的树木构成了画面中的主体, 隔着空旷的江面和画面上方的远山形成相互呼应, 一岸山石、一排疏林、一长条题字和一片远岸, 基本作了近乎平面的安排。通过将松树、柏树等象征文人的性格, 虽然画面中没有人物, 但是这比添上人物还要精彩和传神。

四、结语

庄子认为最高的美是视觉上所捕捉不到的, 在他的美感境界中, “以神游而不以目视”“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16所以要求我们要用“气”去感知无意识的生命的韵律, 让主体生命中的“气”和大自然的“气”达到融合, 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气”是对倪瓒作画时“心斋”心境的形容, 这是倪瓒山水的最高境界。倪瓒山水作为一种符号表达了他对生命命运的体验, 只有获取他所描绘的图式的理解, 才能产生审美的愉悦。因此倪瓒山水的墨韵是一种生命气势的形式, 也是体验认识的哲学符号, 以山水图式显现的人生理想所表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及审美心胸。

在中国画中, 作家个性的表现全部融入在笔墨里, 寄托于一二物象, 浑然坐忘与山水中间, 与大自然为一体。所以中国画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 心灵和自然完全合一。

摘要:庄子的“虚静”说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虚静是艺术作品诞生的心理前提, 它可以激发审美主体的审美灵感。这一理论作为中国艺术的主导精神之一, 作为一种审美人格, 铸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和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倪瓒的绘画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他是通过山水来表达脱俗隐逸的精神追求, 并提出了“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的艺术主张。

关键词:虚静,审美心胸,创作,象征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 1983.

[2] 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

[3]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 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 (卷五)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5] 贾涛.中国画论论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上一篇: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下一篇:图文时代微博著作权浅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