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撰写教学设计目标

2024-04-26

如何正确撰写教学设计目标(通用9篇)

篇1:如何正确撰写教学设计目标

2014山西教师资格面试

2014山西教师资格面试备考:如何撰写教案—

—教学目标的撰写

对于一名工程师来说,一份优秀的设计稿能够凸显他的设计思想、理念、智慧和艺术。而同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人民教师也是如此,要想将教师的价值发挥出来,首先要有一份优秀的教案。这也正是很多教师资格考试考生在面试当中遇到的窘境,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撰写教案,更别说是在20分钟的备考时间内完成一篇优秀的教案。其实,教案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难写,只要大家掌握撰写教案的技巧和方法,20分钟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是可以的,甚至可以不用20分钟。

教案结构。很多考生不知道怎么写教案,其实更多的是不知道教案写什么内容。所以,在写教案之前我们要知道教案的结构,教案包括什么内容。因此,在撰写教案之前,我们要熟知教案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其中教学目标又分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过程四部曲:导入、讲授新课、巩固提高、小结作业。

如何下手撰写教案。首先,是教学目标的撰写。很多考生在拿到一个题目之后都不知道他所教内容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教学目标撰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书写规则。由于我们现在新课改和课程标准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书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第二,行为动词的选择。如图1所示。第三,书写技巧。如知识与技巧,即课本主要知识与本节课需要运用的技能。其实,就是当你拿到题目之后,从内容中提取出所要给学生讲授的知识点经过加工以及动词的选用就可以变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如学习过程:小组讨论式、发现式、分组竞赛式等;探究能力:获取、分析信息能力,提出问题、假设的能力,交流与表达,团队协作能力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总的来说就是,你在带领学生学习这个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当中经历了什么过程、又学会了哪些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比如培养了学生某种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求知欲、道德情操等等。

2014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4山西教师资格面试

2014山西教师资格面试

如案例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5个生字,弄懂“裸露”、“咆哮”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养成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案例二:

知识与技能:能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分析浓硫酸的氧化性,能举出三个表现出硫酸强氧化性的实例,并熟练写出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等,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014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4山西教师资格面试

篇2:如何正确撰写教学设计目标

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丁海东

问题:幼儿教师应当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园的教学实践要经常面临设计教育活动并撰写教案的任务。可以说,幼儿教师从事教学实践的时间有多长,撰写教案的时间也就有多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实践一线工作,这其间设计过的教育活动及其撰写的教案也已无可计量。然而,在教案设计中关于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和撰写,大都是凭自己模糊的经验和感觉而完成,却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确保科学的把握。实际上,我们所设计和撰写的教案,总是很经常地在目标设定上被评判者认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在教育活动方案中,教育活动目标容易存在什么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标,这是否有一个基本的规范?

专家解答:把握教育活动目标的适宜性及其表述的规范性

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方案即“写教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常规性工作,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是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科学地设计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幼儿教师教育技能和业务素养的基本体现。一般而言,在一个教育活动方案中,活动目标的科学与否,既取决于目标本身的适宜度,也有赖于表述形式上的规范。基于活动目标设计实际操作的现实,并有针对性地避免某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幼儿教师在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目标时,需要切实把握如下相关要点。

一、目标难易度要适宜于幼儿发展水平,避免过难或过易

目标作为对幼儿学习任务和活动要求的预先设定,在其实现的难易程度上必需要考虑幼儿的发展实际和能力水平。在目标设定中,要确保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以达到教学促进发展的有效性,同时又要考虑不能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既要保证幼儿能够达到或完成目标确定的要求,又要能够避免在低水平上的简单重复。幼儿不能有效完成或轻易即可完成的目标要求均是没有意义的。在大班教育活动中,“能够掌握系鞋带的方法”的目标明显要求过低,因为这是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的技能。而在小班活动中要求幼儿“体验与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染纸的乐趣”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小班幼儿的活动尚未达到可以自主与同伴合作的程度。

一般而言,对于涉及到认知理解和技能操作的目标,如果不能确保有2/3以上的孩子能够完成的话,就是一定是过难的。例如,在中班上学期某次涉及认识左右方位空间的教育活动中,有“引导幼儿能够区分自己及他人的左和右”目标设定。结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只能区分出自己的左和右,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和示范,总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就是不能正确说出“老师”、“小胖”以及小动物“小狗”、“小熊”的左右。实际上,这是该年龄段幼儿自我中心化的程度和特点所决定了的。因此,如果把目标开放性地确定为“能够认识自己的左右,并学习尝试分辨别人的左右”也许才是恰当的。当然,对于一个活动目标,如果事先就感觉全部幼儿都可轻易完成的,就需要考虑是否有要求过低的嫌疑,除非是复习性或经验重新整理式的目标。

二、目标框架要尽量适应幼儿经验的完整性,合理安排发展的不同维度

活动目标总是要涉及到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维度,并形成目标的整体框架。目标框架的构建,需要考虑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幼儿经验的完整性。借鉴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也是从实际的可操作要求出发,目前比较有共识的看法是,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可以一般地从认知、动作技能(行为)和情感体验这三个维度来进行框架构想,以尽量确保目标指向于幼儿经验的完整获得,而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某大班半日活动《快乐的中秋节》的目标:

1.了解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传统节日; ——(认知)

2.学习制作月饼的方法,体验做月饼的乐趣; ——(动作技能与情感)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情感)

幼儿对于一次相对独立的具体教育活动中的参与经历,往往就是头脑认知、身体动作与心灵情感等身心发展因素的全面投入和整体体验的过程。一般而言,一次具体的教育活动需要尽可能从幼儿发展的多个维度来,全面而综合地考虑和确定活动的目标。即便不是综合性教育活动,而偏重于某一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依然也需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等方面综合设计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即便是单个领域或单个学科的教育活动都无一例外地在所属的领域或学科里促进幼儿学习经验的整体获得。例如,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上就是对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身心经验的整体推动。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都要一分为三地均衡呈现出上述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中会有某些维度在特定领域或学科的教育活动会更显重要而不可或缺,例如,认知目标之于科学活动,情感目标之于艺术活动,行为技能之于体育活动,就是如此。因此,在不同领域或学科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中,目标的设计就需要特别关注某些发展的维度。实际上,认知、行为技能与情感的三维度分类法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确保目标完整性的一般参照。

在设计和撰写活动目标中,更不要把这三个维度作为活动分条表述的依据,这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幼儿发展的逻辑。机械式地按照三个维度把活动目标分而述之的做法,将不利于教师灵活而开放地设计教育活动的目标。从可操作的角度,活动目标独立成条的依据只能是相对独立的关键事件。正如上例中“学习制作月饼的方法,体验做月饼的乐趣”这一条目标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而既含行为技能学习也含情感体验的经验内容。

三、目标涉及的学习内容要突出关键经验,避免面面俱到

在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方案的文本中,分条呈现的活动目标仅在条目数量上一般就是2—4条,而且需尽量简洁而明快。一次具体的教育不可能承载过多的发展目标,必需要有所侧重,要有针对性地突出某些关键经验和核心的学习任务。单就针对具体的教育活动而言,活动目标不可能超出幼儿在一次教育活动中全部经验获得的范围,但也绝不是幼儿在活动中一切可能的学习因素和发展经验的全部罗列。面面俱到的目标就是分散的,是没有聚焦的,对于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价值也是缺乏的。目标设计要突出核心的学习任务和关键的活动经验,这需要综合考虑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教育意图和领域内容的侧重,以及拟展开的活动具体过程和环节等因素。

例如,某中班组织一个故事名为《好心的小蛇》的阅读讲述活动:教师开始并没有告诉幼儿故事的名字。先是利用课件向幼儿逐页呈现一个故事绘本。课件呈现的每页画面均隐去了下面简单的文字。故事中有蚂蚁、小鸡、小兔等小动物,要过一条由两个峭壁对峙而形成的河沟,是一只小蛇用身体搭起一座桥,帮助小动物们一个一个地通过了河沟,并躲避了后面一只狗对于他们的追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看图并分析画面的内容。最后,老师引导幼儿假定自己是这个故事的作者,试着给每页画面配上简洁的文字。在老师适当的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孩子们根据画面的内容一一配上简洁的文字(河;桥;蚂蚁过桥;小鸡过桥;小兔过桥;等等)并一一与原作者所配的文字进行对照。最后再引导孩子给这个故事起个合适的名字。在这个教育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活动目标是:

1.能够认真观察画面,学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画面的意思; 2.愿意跟随老师一起讲述,体验看图说话的乐趣; 3.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并尝试给故事命名。

这个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是比较准确而有针对性地反映了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核心经验,以及教师所要突出的教育意图。倘若这个教育活动的目标也将引导“学习帮助别人”的道德发展以及“遇到问题多动脑筋”之类的指引性内容加了进来,尽管这些内容也是这个活动可能存在的教育作用,却既不能突出这个教育活动的学习重点和关键经验,也可能会导致目标的偏离。

四、目标确定的发展任务要具体而有针对性,避免空泛笼统

对于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所设计的目标也一定应当是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笼统而空乏的活动目标既不能体现对于特定具体教育活动的有效匹配,也不可能在一次教育活动中实现,同时也丧失对于活动效果进行评判的参照价值。例如,某中班健康活动《白白的牙齿》的有一条目标:“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能坚持早晚刷牙”。很明显这个“习惯”的养成仅在一次教育活动中是不能培养起来的,自然也不可能实现。单就这条目标而言,宜调整为“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懂得早晚刷牙的好处”。故事教学活动《小熊让路》有一目标:“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该目标缺乏对于该具体活动的针对性,而且又因语焉不详,把“仔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合并在一起而显生硬。基于该教育活动的实际过程,可以表述为“能够仔细观察图片,并能较完整地表述出画面呈现的情节。”

为避免目标确定的发展任务过于宽泛笼统,目标设计在表述上可尽可能追求能够呈现出幼儿可感知或可目见的行为表现以及活动情景与对象。在小班音乐教育活动《喂小鸟》中,其目标有“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变化做不同的动作的能力”,“能大胆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美好的情绪情感”,可以说这是可以作为任何有表演和演唱环节的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的。上述目标而如果能够突出出具体的行为表现,即可调整为“能够根据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表演小鸟飞、吃食和大风搏击等动作”,“有表情地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鸡妈妈和鸡宝宝之间爱的美好情感”,显然比原来就更显具体。

五、目标表述的角度要一致,尽量立足于幼儿的角度

活动目标的表述或者是从教育(教师)的角度,或者是从幼儿的角度,至于从哪个角度并无严格的限定。但作为一个教育活动的目标,每个条目的目标表述应保持一致的角度为宜,这是保证目标设计在形式上整齐统一的需要。例如,中班音乐教育活动《尝葡萄》的目标是: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热情、活泼的风格; 2.启发幼儿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丰收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3.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动作:进退步、交替步、托帽位等。

上述3条目标很明显在表述角度上不一致,前两者是教师,最后一条则是幼儿。

关于目标的表述角度,目前在幼儿教育界正逐渐趋于认同于从幼儿的角度。其原因在于,从幼儿的角度表述目标,可在形式上体现出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活动设计意识,而且从现实的可操作性上,也便于目标所确定的发展任务的具体化。类似于“提高幼儿观察的能力,教给幼儿比较的方法,”、“培养幼儿帮助别人的意识和习惯”、“发展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等目标表述方式,如果改为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则更容易使得目标具体具有针对性,可以更改为“能够仔细观察,区分出两张图画中的不同”,“懂得帮助别人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产生想去帮助别人的意愿”,“尝试与同伴协商,一起制作菊花,体验合作的乐趣”。

六、确保目标的纯粹性,避免把手段或途径混合于目标

在撰写教育活动目标时,需要避免在目标表述中出现“通过„„”、“在„„中”等诸如此类的句式,这些句式不是目标恰当的表述方式。实际上,这是把属于教育活动“手段”或“途径”的内容混合于活动目标中。如:“通过染纸活动,体验染纸的乐趣,表达同伴间的友爱”,“在观察、操作、品尝和交流中,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述能力”。这些目标表述方式,虽然交代出了目标实现的具体背景或依托,有利于避免目标的空泛,但却是丧失了活动目标在逻辑上的纯粹性。在一个教育活动方案中,“活动目标”就是目标,而“活动过程”才是真正表现或呈现活动的手段、途径及情境的适宜平台。

七、目标条目之间要相对独立,避免彼此之间的意义重复

教育活动的目标一般是分条目而列述的,这既是为了地呈现目标内容的不同层次或维度,也是体现幼儿经验要点的清晰分布,而使人一目了然。分条列述的目标在其各自所呈现的事件及其意义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彼此之间要避免意义上的交叉或重叠。例如,某中班教育活动《夸济南》的目标如下:

1.通过观赏趵突泉、大明湖的风景图片,初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2.引导幼儿在看看、说说中,培养认真倾听和说话完整的能力。

3.知道济南名胜,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该活动目标中,且不说存在着表述角度不一致、手段与目标混合等问题,在目标1和目标3之间内隐地存在着意义的重叠,即“观赏趵突泉、大明湖的风景图片”和“知道济南名胜”对于幼儿发展的实质意义是重复的,因为“趵突泉”和“大明湖”就是济南的名胜。基于该活动目标存在的问题,可修改为如下内容,则显得更为恰当: 1.知道济南有趵突泉、大明湖等风景名胜,初步萌发爱家乡的情感。2.能够认真欣赏济南的风景图片,并能够尝试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3.理解儿歌《夸济南》的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诵。

作为一次具体教育活动对于幼儿学习任务与发展结果的预期和设定,活动目标是指引教育活动展开的导向,也是贯穿活动过程的线索,并直接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质量。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是否适宜得当,表述是否科学规范,是可以直接反映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的。虽然,关于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及撰写,目前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严格规定和固定模式,但基于对组织、开展和评价教育活动的有效指导,为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效果,目标的设计及表述总是存在着某些原则性和规范性的基本要求的。上述关于目标设计及撰写所提出的相关建议,希望对于幼儿教师的教案设计能够有所裨益。

篇3:如何正确撰写教学设计目标

一、正确理解“三维课程目标”的内涵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这三个维度彼此之间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下面我试着逐一对三个维度的内涵进行解释说明。

第一, 知识和能力。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 它起着一个“基石”作用。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 真正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化, 同时具备现代语文听、读、说、写和创造等能力。“知识与能力”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都是围绕语文“知识与能力”来进行的。新课程赋予了语文能力新的内涵:它不仅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 还包括交际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第二, 过程和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其中的“过程”要重在让学生“亲历”。无论是“识字”、“阅读”和“口语交际”, 还是“习作”和“综合性学习”等, 都要让学生“亲历”其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 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重要部分。“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即对教与学过程的体验和做法的选择, 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为此, 语文课堂教学重点应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上, 放在学生在探研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获取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上,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 知识得到增长, 能力得到提升。

第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相对传统语文课堂重视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而提出来的。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 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 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 又是课堂教学的推动力———是推动“过程与方法”顺利进行, “知识与能力”得到掌握的催化剂或说中介力量。

第四, 要正确认识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在三维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 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 又是三维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 同时还是其他两个维度有所发展的依托。如果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 我们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难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这一维度的目标实现要伴随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三个维度目标虽各具内涵, 但又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有人曾经用“渡河”来说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非常生动形象, 又较为妥当:我们到河的彼岸去, 河的彼岸就是知识与能力目标, 要达成这个目标 (到达彼岸) , 就必须选择过河的方法, 方法的选择和到彼岸去的路程就是过程与方法, 如何更快地达成目标 (到达彼岸) , 要借助一定的动力系统, 这动力系统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如何在教学中具体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我们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就是要通过具体的语文教学, 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进步和发展, 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并亲历学习的“过程”和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 我们只有做到以下几点, 才能有效落实三维课程教学目标。

第一, 教学目标要具体化。把语文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 就非常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落实教学目标。要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涉及的对象; (2) 学生的学习行为; (3) 影响学生行为的条件 (条件, 是指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 (4) 学习行为的程度。程度由学生行为的准确性、速度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第二, 教学内容要问题化。俗话说:“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提炼问题”, 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 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既要从整体入手, 也要引导学生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

第三, 教学评价应多元化。教学评价要“多元化”, 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又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还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时, 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 又要关注学生得出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

第四, 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做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

总之,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首先应该将三维教学目标理念透彻领会, 并力求在具体教学过程加以体现。当然, 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我们应该耐心地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 “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及表达方式, 并使这些都积淀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基本、最深厚的东西。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摘要: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的。这三个维度各代表一个方面, 彼此之间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 都注重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4:如何正确撰写教学设计目标

关键词:学习目标取向 掌握取向 表现取向

一、两个心理咨询案例引出的问题

案例1、“我不想考试”——某成绩好学生的苦恼

来访者主述:还有一周就要进行(初三的)摸底考试了,我不想参加考试,因为我既担心自己考不好又担心自己考得好。我和好朋友成绩都不错,在初三前总是我排第二她第三,可现在一般都是她第二,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次考试我考得不好(得第三),我会非常生自己的气,而且觉得同学们会议论我怎么又没她考得好,她肯定会用得意的眼光看我,真受不了她那样!如果我考得好(得第二),我也会很难过,因为我觉得她肯定会生我的气,比她考得好。在考试时,我也会受她影响,忍不住看看她的考试进度什么的。我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哭)。我现在很不想考试,特想一个人在家安安静静的复习。

案例2、“考砸了,不想学了”——某成绩差学生的苦恼

来访者主述:这次英语和语文没有考好,班主任批评了我,并给我爸打电话报告情况。爸爸很生气,要我明天“给他拿出一个东西来”,否则就停止我的课外活动以及特长训练。我根本就不知道爸爸要我拿出什么东西,我也不敢问他。本以为这次能上升几个名次,没想到反而还没有班上的小A(成绩差)考得好。我真的不想学了,什么都不想学了!(哭)

案例1中,由于来访者在学习目标取向上树立的是以取得好的成绩/排名、获得大家认可为目标,因此对于考试的看法就是“考试就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和排名”,而且会特别关注考试之后的分数,同时和朋友间产生不良竞争,内心受到伤害,对于考后即将进行排名犹豫不决,找借口不参加考试。即,来访者以成绩为学习目标取向,在内心与朋友形成不良竞争,考试压力过大。而案例2中,由于来访者和父亲在学习目标取向上树立的是以取得好的成绩/排名为目标,因此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焦虑万分,并伴有不理智行为(“威胁”孩子)。这两个案例表面上毫不相干,但其实质都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学习目标取向。

二、学习目标取向的作用

学习目标取向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的知觉。可被分为掌握取向(关注理解和掌握)和表现取向(关注自己的表现和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学生在学习中一般会以某一种目标取向为主,也有个别学生两种目标取向都弱。

教育实践中,很多学生由于在学习之初过分关注成绩(即以表现取向为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片面追求表现和有用性,忽视了对知识的实际掌握,因此自感“努力学习”但成绩不见起色,便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开始厌学。也有些成绩好的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关注排名得失,感到学习就是为了表现自我,进而容易造成考试焦虑以及由成绩波动带来的严重挫折感。

这些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中学生对学习目标取向的普遍偏离。只有以掌握取向为主的学习目标取向才能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才能保证学生的可持续进步,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调整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取向(以掌握取向为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掌握取向的方法技巧

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以及对学生学习目标取向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但是教师如果不鼓励“以取得好成绩”为学习目标,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吗?如果不给学生施加成绩的压力,学生能考取好成绩吗?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可以尝试实践以下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掌握取向”的学习目标取向,学生会慢慢变得爱学习,教师也能以更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各方压力了。

1、注意师生关系和平时沟通

教师的一言一行透露出的教师自身对学习目标取向的观点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取向的树立。师生的有效沟通能促使师生关系越融洽,没有好的师生关系是无法达到教育目标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对平等的追求,因而学生会主动调整自我意识,不必产生“时刻证明自己”的高压力,不会认为学习是做给别人看的。教师可以经常问问学生:“考试感觉怎么样?难度如何?”,“语文记得考了什么题目,你觉得是考察你什么能力?”,“通过这次考试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不要太担心分数,老师更关心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此时更易出现的反应是关注获取学习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学习材料,寻求获得对知识的准确理解;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相信努力中将带来收获;喜欢有挑战性、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任务。这样的沟通能促进学生掌握目标的建立。但如果教师关注学生在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强调学生间的排名竞争等,学生则易关注公众形象,注重表现能力,不利于掌握目标的建立。

总之,教师与学生沟通学习问题时,要注意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为主,不要侧重于分数和排名;对学生的情绪反应表现出关心,了解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并加以权威性的引导。

2、巧妙引导归因方式

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如果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猜中了考试重点,或者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能力,容易引导学生错误的学习目标取向。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在成功和失败时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即将进步归因于自己平时的努力和付出,将失败归因于知识系统的掌握不够全面。

在本文开端的第二个心理咨询案例的解决中就使用了此方法。案例2的大致咨询过程:

1)引导来访者理解父亲的心情——父亲很替自己的考试成绩着急;

2)引导来访者分析英语、语文失分的地方——英语的听力和语法失分多,语文的阅读和默写失分多;

3)分析英语听力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认为听力之所以没考好是因为考试时远离广播听不清楚(一方面反应了来访者对英语听力的不熟练,另方面反应了平时没有练习过在普通环境中练习听力)——引导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平时多加强听力练习,安排时间在客厅等不太安静的地方进行听力练习);

4)分析英语语法考察的能力——来访者错误的语法题多为两个选项中选择不准确,来访者认为自己是粗心(实质反应细节的知识没有掌握,平时只注重了大概知识的掌握,只注重做题的数量,没有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和仔细辨析知识点)——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注重对做错题的分析,注重准确掌握知识细节);

5)分析语文阅读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自述对阅读答题思考较肤浅,没能深入(反应了来访者平时的阅读量和质量不高)——建议来访者在阅读课外文章后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观点,看一些评论性文章,也可以与父亲一起探讨文章观点,也可以将本次考试的语文阅读题与父亲一起讨论;

6)分析语文默写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自述由于此次考试通知较晚,没有很多时间背诵古诗词,以前虽然背过但是都忘记了(反应来访者没有掌握记忆的规律,没有进行平时的及时复习)——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按照记忆曲线来拟定背诵时间表);

7)分析父亲为什么以课外活动和特长训练时间来“威胁”来访者——父亲觉得来访者没有能够很好的权衡课外活动等与学习的时间,从而耽误了学习成绩——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将以上方案列出时间表给父亲,安排好学习和活动时间,多与父亲交流。

咨询结果:来访者对自己的学习安排充满期待,很有信心的向咨询师道别。

咨询后的思考:来访者从咨询中认识到自己平时的学习都是按自己假设的考试重点进行,没有全盘规划以及系统性复习知识,没有注重学习的框架性和细节性,因此在复习了所谓的重点后认为自己能取得好的排名,结果大失所望,这也反应出表现取向的危害。而之后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来访者意识到进步的方式方法,对学习充满期待。

如果教师或家长能先将成绩放一旁、耐心与学生探讨错误/失败的原因,也就代表宽容了学生的这一次失败,能平缓学生的情绪,进而帮助学生冷静分析失败,让他通过挫折获得更大的收获和学习的动力,这就是在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宽容而不纵容,何乐而不为?

3、有技巧的奖励

在关注学生表现和给予奖励时,教师要强调学生在任务中的质量,使学生朝向“掌握、取得持续进步”的方向,而不是要学生们比赛做得怎么样。学生采取表现取向的根源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因此降低学生的表现取向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有效表扬或其它奖励方式,这也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而教师不恰当的表扬易引发学生间不良竞争,破坏师生关系。

1)应考虑学生投入学习的努力水平,对所有取得进步的学生都进行表扬,不应将认同基于学生的绝对成绩水平。

2)什么时候奖励?奖励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继续提高努力强度,因此应该放在获得成就以前给予奖励的承诺。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观念:如果他投入一定的努力,就有机会获得奖励。学生可以是保持较高的水平获得奖励,也可以是改善令人不满意的表现而获得奖励。

3)奖励什么?在奖励时,要提供信息反馈(即有效的表扬)、鼓励学生欣赏自己的知识提高或能力发展,而不是给一个奖励(例如说一句“你真棒”)就可以了。要让学生认为老师之所以奖励他是因为他取得了重要的有价值的成果(如学会了某些知识),而不是因为他达到了目标本身(如考试进步多少名次)。

4)表扬是常用的奖励之一,如何进行有效表扬呢?

a.表扬要有具体的表扬内容,而不是空洞的或注重形式的表扬。

“作文写得真好,这么整洁”,这种表扬空洞而且没有特别之处,注重于形式;“作文写得真好,尤其是文中还提到了一些你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比如……,你觉得呢?……我感觉你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这种具体的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表扬的诚恳以及认识到自己具体在什么方面做得好。因此具体的表扬能真正起到强化期待行为的作用。

b.表扬应该是赞赏性的,不是控制性的。

表扬重要的是作用是作为信息反馈来加强沟通,鼓励学生继续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表扬不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有效的表扬是表达对学生努力和成就的赞赏,让学生从教师的赞赏中学会注重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让学生注重自己在取悦教师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或注重为了取悦教师自己应该怎么做。赞赏性的表扬能让学生慢慢学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教师的支持。

c.表扬应是真诚的。

表扬要简单直接,语气自然不夸张;表扬要用直接的、描述性的句子,而不是过分热情的表达;避免模糊表述,不要让学生将表扬当作是顺从教师得来的,所以要表扬时指出具体成就,认可学生有价值的努力或毅力。例如表扬时应说“好!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了!我喜欢你这种不轻易放弃的拼劲”(而不是说“很不错”);又例如:“我喜欢你朗读这个古诗,特别是你朗读时的表情和语调变化,很有感情”。还有,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学习到的新技能或取得的进步,例如:“我注意到你的作文中用到了各种不同的比喻手法,这样读起来我感觉很有趣。”表扬时要注意将言语表扬和非言语赞赏结合,即面部表情、体态与言语的一致性。做一个聪明的表扬者,变换表扬的词语和句子,让人不会觉得乏味。

4、提高学习信心

1)使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认识到学习需要努力,学习需要花时间,会有困惑和错误,但是坚持和细致的努力最终会使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的困难通常不是因为学生缺乏能力或不努力,而是他们缺乏对这类任务的经验。如果他们有耐心、坚持,加上教师的帮助,就能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

2)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给予信息反馈时,要注重“掌握”,强调学生参与任务中取得持续进步的程度,而不是将学生和其他同学比较;

3)引导学生将失败看成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标志和机会,而不是在这个领域缺乏能力的证据;

4)在考前向学生们解释强调,考试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提供信息反馈,是看看学生掌握知识怎么样的机会,也是应用学习知识的机会。

5、避免学生间不良竞争

班级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应该有共同的规范和期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而不是竞争,这有助于学生关注自我提高而不是与同学作比较,具体来说:

1)在平时分组活动时,不要按照能力或成绩来分组,不宜采取竞争方式;

2)经常组织学生们成对或组成小团体进行学习,参与知识的社会性构建;

3)不仅仅鼓励关系好或有共同兴趣的学生们进行团体作业,更要鼓励不同兴趣、不同成绩表现的学生组成团体进行学习或完成任务。

五、结束语

篇5:如何设定正确的目标

很多团队最终遭遇失败,为什么?因为他们当初设计的目标已经注定着失败的结局。如果你细心地分析那些失败的团队,你将会发现他们在设计目标的过程之中犯下了一些错误。避免这些错误是打造高绩效团队的基础。这些错误主要包括:不切实际、似是而非、偏离重心,等等。

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目标在很多团队中存在着。团队的负责人往往不考虑团队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而一味地迎合高层管理者的要求,制订了一些看似美好却无法实现的目标。余平在刚刚担任公司销售部门经理时就犯了类似的错误,为了迎合营销副总年度销售突破5亿元的计划,余平为各个销售区域制订了在去年基础上翻了近乎一番的目标。在目标公布之初,几乎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提出了反面意见,但是余平对此置之不理。到了上半年工作总结时,余平发现自己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所设定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一些资深销售人员由于无法完成销售任务受到打击,不时流露出颓废的神情,一些过激的销售人员则选择了离职。余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进行了调整,并与那些神情颓废的销售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他的改进措施收效很明显:两个月后,销售人员们的激情被重新点燃,市场状况也逐渐好转起来。

似是而非的目标在一些职能性部门时常存在。由于职能性部门的工作无法得到具体的量化,很多经理人无法准确地设定目标。王磊是一家咨询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公司决定加快发展步伐。咨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永远都来自于出色的咨询人员,于是,王磊召开了部门会议,将部门目标设定为“最大化地招聘人才,尤其是行业内资深的咨询人员”。然而,在咨询行业,真正有水准、有能力的咨询师是不会轻易选择跳槽的,因此,尽管公司不断催促,人力资源部门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果。王磊很快被降任为负责招聘的专员。她的继任者刘海是行业内一位资深的人力资源专家,刘海到任后并没有举办招聘会,而是将以往的简历整理一番,从中选出了一些具备一定咨询工作经验的人员,然后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集训,集训之后,从中选择了近20人作为公司咨询团队的后盾。王磊制订的目标似乎针对问题――寻找出色的咨询人员,但是由于没有分析咨询行业从业人员的特殊性,她所制订的目标可谓似是而非。这样的情形在很多经理人身上发生着。

偏离重心也是设定目标时常见的问题之一。例如一些销售部门的负责人热心于市场占有率,于是他们设定目标时习惯于将重心放在提升各区域市场的占有率上。事实上,市场占有率与销售量的关系并不密切,在很多未成熟的市场,即便是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也产生不了多大的量;而在一些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往往很小的市场占有率也会产生令人咋舌的销售额。同样,上面案例中的王磊也偏离了工作的重心,他们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咨询精英,而非招聘。

设计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还存在着其他各类错误,但是这3类无疑是最为常见的。什么样的目标是正确的目标

设计合理的目标,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正确的目标。正确的目标不是你凭空想象得出的,也不一定是你内心所希望的,尽管我们的愿望很重要。正确的目标来源于当前的现实和将来的可能性。

一个正确的目标,应该具备以下6个特征:

第一,从企业的整体角度出发,围绕着促进企业发展展开,并与其密切相关。部门的目标是企业整体目标的构成部分,它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整体目标。很多经理人在设计目标时,往往只关注部门内部的状况,而忽略公司整体的发展需求。

第二,正确的目标绝不是机械的,

大多数目标或许是可以通过数字衡量的,如生产与销售部门的目标,但是必须承认,有很多部门的目标是无法用具体的数字量化的,如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部门。因此,在制订目标时,一定要结合自身所领导的部门状况,关注那些不可量化的部分,寻找到正确的衡量方式。

第三,目标必须与企业内的其他部门目标结合起来。每一个部门都是企业的组成部分,因此,各自的目标必须能够与其他部门目标有机结合,构成企业的整体目标。这就意味着在设计目标时,不能单纯考虑部门自身的状况,还需要密切关注相关部门。

第四,目标是动态的,不是静止不变的。企业的远景可以维持不变,但是企业的目标却是随着发展而不断改变的,这意味着各个部门的目标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经理人必须根据企业整体目标的变化设计新的部门目标,这对各部门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正确的目标具有凝聚人心的牵引力。正确的目标必定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它会让员工们看到自身的未来;同时也是切实可行的,它会让所有的团队成员感觉到,只要付出再多一点的努力就可以进入一个更高的层面。

第六,正确的目标与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息息相关。优秀的经理人在制订目标时常常会考虑到每一位员工,他们努力使目标与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挂起钩来,使所有的人都能够在团队的目标之中找到自身的定位。设定正确目标需要遵循的法则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设定目标需要遵循的法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法则,违背了这些法则,就只能接受糟糕的结果。

设定目标时需要遵循的法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永远都要记住,目标不是你个人的,它属于整个团队。很多经理人在设定目标时,往往只考虑自身,而置团队整体于一边,或是根据个人对团队的理解制订目标。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往往存在两个问题:要么根本无法实现;要么很轻易就能够实现。因此,经理人在制订团队目标时,首先需要对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进行深入了解。

第二,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量化的。或许的确有一些部门的目标很难进行量化,但是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使目标得以具体和量化,唯有如此,才能够将“你需要什么,你在乎什么”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员工。这样就不会再有推卸责任和搪塞状况的发生。很多经理人(尤其是新晋主管)往往无法对一些工作进行量化,事实上,量化只是一个标准,它不仅仅意味着数字,还包含着具体清晰的描述。对一些无法用数字进行量化的工作,用具体清晰的语言去描述同样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

第三,抓住关键性因素。目标必须有关键点,没有关键点,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之中就会出现主次不清。任何目标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兼顾到问题的每一个方面,否则,你的团队将会陷入无数的细节之中而脱不了身。同时,要牢记一个核心原理:任何一个目标都不可能拥有4个以上的关键点。关键点是指实现目标必须达到的指标,也可以说是检验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例如,对于一个快速消费品企业的销售团队来说,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考虑到生产、渠道、客户、促销等多个因素,但是,不可能将它们全部视为重心,最终只能从销售收入、利润率、单品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几个核心因素展开。

第四,富有挑战性且具备切实可行性。没有挑战性的目标,就没有凝聚力;而无法实现的目标则会使员工们失去工作热情、垂头丧气,最终失去信心。因此,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之中,经理人需要掌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超级管理畅销书《追求卓越》的作者、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认为:“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可以使企业挖掘出员工的潜力,但是经理人必须传达给员工们目标必须实现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帮助员工对各自的目标进行翔实的分析,让他们看到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第五,必须界定目标实现的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任何目标都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时间或许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目标的可行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团队所拥有的能力,另一个便是效率,而效率的根本则在于时间。一些团队总是无限制地延迟目标的实现时间,直到竞争对手稳稳占据领先地位时才发现市场机遇尽失。

篇6: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题目: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参评主体:

问题的提出: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是正确的认识自我和树立人生目标。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制定严密的教学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根据初中生的兴趣、能力、认识特点,有浅入深、科学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制定出正确地人生目标。

问题提出的背景:自到政教处工作以来,接触的 “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遇到的情况越来越复杂,让人感到心痛。看看这些学生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认识非常强,“一切以我为中心”成为现代独生子女的通病,缺乏学习的这会责任感,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既无远期目标,有无近期目标;学习无计划,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没有主动的学习习惯、争先的意识和勤奋的劲头。因此学习上得过且过,学习效率低下,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以学为乐”的感受。而是依靠老师或别人的帮助解决困难,以至出现在校混时间在家混日子的不良习惯,对自己的未来人生根本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这些学生进行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树立正确地人生目标呢?

解决方案的内容与实施:

一、问题解决方案的基本内容:

篇7:正确处理教材,达成教学目标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本处理

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小学 冯敏

小学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兼容性,每一篇课文无不涵盖字词句段篇,涵盖听说读写,内蕴思想、情感、价值观。处理教材简言之,就是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细读文本,揣摩教材,挖掘出课堂的言语生长点,精心处理素材,确立整体教学目标。当课时整体目标确定以后,就应把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科学分散教学目标,把课时目标合理分割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以便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那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文本解读,我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

一、从标题入手,解读单元重难点

当我们拿到一个单元教学内容时,首先看到的是标题,无疑这个单元的内容是围绕标题展开的,但为什么编者会选用这个标题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解读了。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6BModule3Unit2 Sea water and rain water这一单元时,我通过对单元标题和教材所给出的语言材料的解读,将本单元内容划分为三个课时,并设计了Sea water;Rain water;Save water三个层层深入的主题,通过对标题的解读我们就能对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挖掘出隐含的知识内容,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从目标入手,解读文本并再构

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们教师该如何恰当使用教材,使我们的英语课能实效地达到育人功能呢?教师不能“教教材”,而应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应多角度钻研教材,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适度地二度开发,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文本再构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开展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而对教材的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或调整。在第二课时rain water教学中,学完主文本之后,通过进一步挖掘教材内涵,教师再构了以A survey 为标题的辅文本,China is lack of water.Most people wastes plenty of water now.People wastes 73000 L of water each year.If we use buckets instead of water guns to wash cars , we will save2400L of water in a year;If we don’t brush our teeth under a running tap, we will save about 6L of water a minute;If we fix a dripping tap, we will save about 1 L of water an hour.再次理解与运用目标语,并将抽象的数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带动了新词的学习,无论从情感还是内容,都为下一个环节Save water做好了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尾部分,还再构了一个诗歌形式的辅文本—--Water is part of the nature, Water is life of the earth.If there is no water, There will be no life on the earth.Water is less and less, Save Water Together!Protect The Earth Together!总结,提炼,升华,进一步敲响主题的同时,进行美学的熏陶。

三、从情感入手,解读情感价值观

教师要细读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使情有所托。只要认真研读、分析教材,深入分析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材料,必能找到情感的亮点。只有找到每节课的情感的闪光点,才能使培育学生情感时有根有据。在教学Rain water时,教师就通过设计三个线索式的问题引领着学生思维的发展,What do we use water to do? What will happen if there is no rain? How do we use water? 同时实现了语言的积累和情感的体验。第一个问题情景中,老师运用三个连续的追问: What do we use water to do? How much water can we use? Where does water come from? 不仅启动了学生已有的单词和句型,同时激活了学生对水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为目标语的学习和情感的深入做好了准备。在第二个问题情景中老师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活动:“听”语篇,体验结构;“说”现实,尝试运用;“思”结果,主动交流。最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顺势呈现了一个再构文本,对目标语的词汇和语言的深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给予了支持。

正是因为老师在设计时将思维、语言和情感这三条主线交织在一起,同步推进,才使得学生从入课之初的只言片语到节课时的出口成章。最终说得准确、流利、有深度。情感页达到了高潮,最终达成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认真钻研,吃透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善于把握教育最佳施教时机,并充分利用书本上的每一个教育因素,来进行英语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同时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准备直观的教具,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使教学声色并茂,教学语言生动、语音美、语调强、富有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首先,基于课程标准,教师应学会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基于教学目标,应围绕目标语,让学生知道水资源的宝贵及如何节约用水;基于实际学情,学生为五年级,课时30分钟,而教材是六年级第二学期。所以今天这节课选取At home部分作为重点学习掌握的文本,降低了难度。而将At work 部分作为拓展练习,通过闯关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主句型,激发学生去思考,交流,表达。

随着学生语言的积累,思维的发展及情感的推进,这节课还将42页poster部分进行了教材整合,作为一个语言任务活动,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节约用水。

在学完主文本之后,通过进一步挖掘教材内涵,教师再构了以A survey 为标题的辅文本,再次理解与运用目标语,并将抽象的数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带动了新词的学习,无论从情感还是内容,都为下一个环节Save water做好了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篇8:如何正确撰写教学设计目标

地面气象月、年报表是气象台站积累气象资料的原始档案, 是按照统一的气象报表格式和编制要求进行编制。自2005年1月广西全区地面台站统一使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版后, 各种观测记录都可以在系统软件中经过转换得到智能化的地面气象月、年报表的统计结果, 但是气象月、年报表中封面和封底的的内容填写则必须经过业务员分析、处理和调查, 才能输入。所以地面气象月、年报表中的封面、封底填写以及数据异常处理方法, 显得尤为重要。天气气候概况是把测站当月、年观测到的所有气象要素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与总结, 也是对各种气象观测要素的补充说明, 它是积累气象情报资料的宝贵财富, 它也是衡量一个台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一个服务对象拿到当月、年的气象报表以后, 从天气气候概况栏应该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当月、年的天气气候以及造成的影响。但对于天气气候概况栏这一重要环节, 又是业务人员在做月、年报表中比较容易疏忽的地方, 大家都认为只要认真核对好当月、年原始的观测数据资料就可以了, 往往在天气气候概况的编写上不什么花心思, 甚至没有按要求去写, 以至造成所写的天气气候概况与当月、年的天气气候状况不相符, 或相去甚远。如何正确撰写天气气候概况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1 天气气候概况在规范中的规定

规范中对于天气气候概况是这样子描述的:根据本站资料及有关材料, 对本月、年的天气气候概况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内容有: (1) 本月天气气候的主要特征及与历年平均值或极端值的比较; (2) 月内出现的主要天气过程, 如降水次数, 冷空气活动, 台风登陆或影响的情况等; (3) 本月天气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影响情况; (4) 对有些持续时间较长的不利天气 (如长期少雨、连阴雨等) , 应结合前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情况进行分析。内容要求重点突出, 简明扼要。台站如有农业气象旬报月报或天气气象简报等服务材料的可根据有关材料整理录入。应该说规范里写得已经很清楚了, 可是纵观各个台站历年来的月、年报表就会发现有很多台站并没有按此要求编写。

这几项内容在报表文件 (A文件) 中

的天气气候概况栏, 分别对应01~04栏, 05栏是本月天气气候综合评价。

2 下面我从2001~2005栏常见错情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2.1 2001栏的填写与常见错情分析

规范中规定2001栏是必须要输入内容的, 也是比较容易填写的, 这里常见错情主要是:本月平均值与历年平均值比较计算出现错误、极端值出现日期输错。这些错情主要是输入员不认真计算、校对或者是历年值原本计算错造成, 只要把历年值与差值计算好就可以避免错情。

2.2 2002栏的填写与常见错情分析

这一栏, 规范中没有硬性要求填写, 如果当月出现规范中要求填写的内容则一定要填写。这栏常见错误有:当月出现强降雨, 冷空气活动, 台风登陆或影响等情况并没有按要求输入, 或者只输入其中一个过程, 这是不正确的。这几年来从审核科下发的查询单来看, 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这是关系到一份报表的完整性, 如果只关心资料的准确性却没有在概况栏醒目的体现因天气过程对资料的影响实在可惜, 气象服务的质量也相应下降。

2.3 2003栏的填写与常见错情分析

这一栏应该是天气气候概况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了, 主要是出现灾情没有及时调查, 或者只是简单调查、收集的资料不完整, 据从区审核科了解到2007年7月我区受第3号热带风暴“桃芝”外围云系影响, 全区普降大到暴雨, 有的县市甚至造成局部洪涝灾害。但在气候概况2003栏填写的只有25站, 只占总台站数的27%。规范中气象灾害调查的范围有辖区范围江、河、湖、海特殊状况和泛滥等情况, 以及铁路、公路及主要道路因雨淞或泥泞、翻浆、水淹等影响中断交通的情况、积雪的起止日期、降冰雹等。

这些灾情内容都要具体调查, 而且也要另外记录到纪要栏的, 所以我们每一个气象员都是资料记录的调查员, 当灾情发生后, 要深入基层及时对发生在辖区范围内的重要天气现象灾情做好调查, 调查记录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对灾情不夸大、不伪造、不隐瞒, 还必须注意从气象灾害的角度去做处理调查记录, 要注意对灾情的描述, 如灾害天气现象名称、出现地点、持续时间、受灾范围、程度等, 以事实说话, 还服务对象以真相。

2.4 2004栏的填写与常见错误分析

这栏常见的错误就是出现持续不利天气时, 有时分析只限于本月没有结合到前一个月或前几个月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给服务对象感觉不连续, 甚至出现隐瞒灾情的嫌疑。

2.5 2005栏的填写与常见错误分析

在规范中这栏也是要求必须填写的, 这是对本月天气气候的综合评价与评述, 也是概况内容里的重中之重, 报表概况一般都少不了这部分, 问题主要出现有: (1) 气候评价与实际观测到的气象资料不相符, 这可能是预审员对本月的气象资料的理解不全面、不到位, 造成气候评价过于片面与实际相差太远, 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 更容易给气象服务对象造成误导, 这也是我们气象工作的损失。 (2) 评价太过简单, 就几个字, 比如“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等, 没有分析原因, 给人空洞的感觉。“有利于工、农业生产”自然有它的气象原因, “不利于工、农业等”更要说明问题所在, 给人一种圆满的感觉。

3 年天气气候概况的撰写

根据当年本站资料及有关资料, 对当年的天气气候概况进行综合分析, 重点记载当年内的主要天气气候特点, 异常气候现象、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情况等。一般从当年各月天气气候概况的基础上合成, 这里我就不再赘述。

4 结语

我区集沿边、沿海、山地、小平原于一体, 地形复杂多变, 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天气气候概况的分析、调查与填写更要引起气象台站重视, 有大量的工作要我们去做, 也是我们积累的气象情报资料的最直接手段, 更是外界了解气象部门的窗口。所以天气气候概况的撰写马虎不得!

摘要:论述月、年报表中天气气候概况的重要性以及分析撰写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报表,天气气候概况,分析,错情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2003.

篇9:正确设定《雷雨》的教学目标

例一:三维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2.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引导学生根据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选自《优秀教案集(语文必修四)》,作者王达星

例二:三维目标

1.了解戏剧知识、作家曹禺及作品《雷雨》的相关剧情。

2.分析作品的戏剧冲突中真实、鲜明地体现人物个性的方法。

3.反复朗读,进入角色,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4.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5.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罪恶。

——选自《优秀教案集(语文必修四)》,作者钱桂梅

后来查看戏剧单元中《窦娥冤》《哈姆莱特》的教案,也发现了类似情形。我很疑惑:实施新课改,教师用的都是人教社教材,教授同一个戏剧模块,同样一篇课文《雷雨》,为何教学目标大相径庭呢?王达星老师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有4项,钱桂梅老师确定有5项,教学目标的项目数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两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都不是很准确,一个老师把教学内容当成教学目标,一个老师把教学目的当成了教学目标。《雷雨》是经典课文,戏剧性很强,不应该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它应该有正确的教学目标。有感于此,笔者不想阐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规范表述问题,也不想去论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区别,只想就《雷雨》一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新课程文本教学目标的正确确定发表一点个人的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它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出现偏差或失误。

《雷雨》的确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最为经典的一部戏剧作品,自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社一直把它视为基本篇目,语文教师也历来视之为必教篇目。实施新课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只编排了一个戏剧单元,且只编选了3篇戏剧作品,其中就有《雷雨》,更说明其影响及价值。巴金先生说:“《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那么,高中生读《雷雨》,究竟要掌握什么?换一个角度说,教师如何准确地制订《雷雨》的教学目标,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笔者认为,要正确设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教师至少要从六个角度去考虑。

首先,要立足文本去制订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雷雨》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必须从文本出发,立足文本去制定教与学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教师要紧扣课文节选的“周梅重逢”“周鲁斗争”内容,指导学生鉴赏周朴园、梅侍萍、鲁大海等个性化语言,理解戏剧语言内涵,把握矛盾冲突本质,归纳形象性格特点及作品反映的主题等。简言之,教师必须把《雷雨》当《雷雨》教,使得文本尽到“做例子”的作用,使得文本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其次,要吃透单元去制订教学目标。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基本上是“文选型”,每个单元(子模块)按“文体”组织教学内容,即以课文体裁的相同或相近组成一个单元,出发点是便于教师采用单元目标教学法,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或一个子模块的课程目标。高中必修教材仅安排了一个“性格与冲突”戏剧单元,所选的三篇作品都是古今中外所有的戏剧文学的代表作。很显然,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希望教师通过教、学生通过学这三篇经典作品,实现戏剧的课程目标。因此,教师教《雷雨》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制定《雷雨》的教学目标,必须整体思考戏剧的总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对三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对《雷雨》教学目标的侧重点进行策划,使得《雷雨》与另外两篇课文一起共同实现戏剧子模块的教学目标。

第三,要纵观体式去制订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科书选文要充分考虑文章的“典范性”,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文章进入教材。现行人教版教材编排戏剧单元,编者在选文时非常注意剧作的代表性、经典性。《雷雨》是以中国现当代戏剧代表作的身份进教材的,确实属于一篇典范的、能使学生学到许多东西的好作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教《雷雨》,重要的是要利用教材能够起到原型启发的作用,教学生以方法。因此,教师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不应为教《雷雨》而教《雷雨》,而要纵观中国现当代戏剧文学体式去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阅读鉴赏中国现当代戏剧的一般方法,获得阅读鉴赏中国现当代所有戏剧作品的能力。

第四,要总览模块目标去制订教学目标。课改专家、教材编写者编写语文必修教材时头脑里一定有一个模块目标,即教学目标体系,每一本教材、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他们都有考虑。《雷雨》作为必修教材的65篇课文之一,它一定承载着模块目标被分解细化的一小部分目标任务。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结合整套必修教材的模块目标,研究每一册、每一种体裁、每一个单元、每一课,并细化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然后一一落实。当落实了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语文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构模块目标体系。

第五,要放眼课程目标去制订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思考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发生关系的?”“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哪一条有关联,发生了怎样的关系?”“教师在教《雷雨》的课堂上所教这个内容,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有什么切实的作用?”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头脑里绝对有自己对每一篇课文的清晰的教学目标,有自己的课程目标规划。教师在教《雷雨》之前,一定要制订出能切实提高学生素养、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目标。

第六,要考虑学情去制订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制定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虽然普通中学的学情基本相同,但对每个学生来讲,他们各自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情感倾向、个性特色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制订《雷雨》 的教学目标,既要考虑“突出课程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大多数学生实现戏剧模块的基础目标,还要适当考虑教学目标多样化,能使个人基础较好、对戏剧有兴趣有追求的学生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更新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师绝不能沿用旧的教学目标,更不能随意地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而应该运用系统方法论去确定属于《雷雨》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参考书建议用“三个学时”安排《雷雨》的教学,我建议《雷雨》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确定: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掌握中国现当代戏剧知识;

2.阅读《雷雨》剧本,熟悉剧情;

3.掌握现代话剧鉴赏方法,培养阅读、鉴赏、评价戏剧文学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表演精彩片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雷雨》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理解矛盾冲突所反映的深广的社会内容。

2.鉴赏《雷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台词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鉴赏潜台词,领会人物语言内涵,理解潜台词表现人物性格形象的作用。

4.鉴赏舞台说明,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分析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雷雨》揭示的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性格特点的家庭、社会必然灭亡的思想主题。

2.感受悲剧作品所传达的性格、命运悲剧意识,体悟人性的复杂性,探究悲剧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结合最潮元素的新年祝福下一篇:上中国近代史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