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新内涵的构建

2024-05-02

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新内涵的构建(共8篇)

篇1: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新内涵的构建

论高职院校德育内容整合构建的依据

高职院校德育内容体系的确定是实现高职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德育工作者应依据德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德育的内容特点、当前的社会环境、高职德育客体等各方面要求科学地对高职德育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作 者:陈梦薇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江苏・南京,210048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12)分类号:G521关键词:高职 德育内容 整合构建

篇2: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新内涵的构建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谐社会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循社会规则和公共秩序,做好本职工作,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构建 思想渊源 特征 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概念最初是在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来的。在这之前,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曾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目标明确地提出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同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不仅是一种社会状态,也是一种治国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如今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已经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扩展[1]。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人类自产生之时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人类社会历史,其实也是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理想的历史[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只是立足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

(一)深厚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社会和谐的理想。

儒家创始人孔丘说过:“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即:君子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和谐友善,但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和而不同”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肯定了世界的多样性,同时又维护世界的和谐相容性[3]。

《礼记-中庸》指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只有达到和谐.才能理顺自然、社会秩序.万物因此而发育生长,社会因此进步。“尚中贵和”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几千年来一直影响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思维方式。“尚中贵和”主张人们在社会交往及为人处世中要推行中正之道,坚持“和而不同”,与大家友好相处,相互协作,共享祥和[4]。

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平国、治天下” 历代仁人志士的目标不就是建设这样和谐的“大同”社会么?

当然提到儒家,就不能忽略黄老之学,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黄老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是面对战乱之后,出的治国方案。《老子》中指出:“小邦寡民,使什佰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政策确实适合战乱之后的中国,老子的时代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姓亟待休养生息,经不起折腾。所以老子认为最好的政治是无为而治,统治者应尽可能给人民以自由,对待百姓要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就是说治理国家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能随便翻弄,主张自然无为,强调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道家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庖丁解牛表达了他“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主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只要不断总结经验,就能够从实践出真知,把握自然规律。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是通过“无为”这种方式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和道家都学易经。儒家的包容和道家的顺天,都可以从中找到影子。这又可以归到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里,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等都是对这种和谐思想的注解和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的结果[5]。

(二)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构建包括四个方面。1.实现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资本主义制度相较于封建制度虽然有历史进步性,但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让位于更加和谐的社会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2.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力巨大发展,只有生产力巨大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方法,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曾错误地认为,不经过生产力充分发展而幻想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历史上已经吃过大亏了。

3.未来和谐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的社会,即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的组织化、社会化的程度大大提高,阶级和国家已经灭亡,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不用担心社会出现怠惰状况,因为,劳动没有异化,“劳动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4.“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和谐社会最高境界。“代替那有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的重要构想,指人的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掘,人的多样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张扬[6]。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未来和谐社会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积极总结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就提出了反对不利于团结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能调动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国家就能够处于和谐态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克服了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的错误认识,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使社会矛盾达到基本平衡,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处理得当,社会才能在有序环境中建设得更好[7]。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继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探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他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小康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目的都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国内保持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思想还表现在要求保持政治稳定上,“稳定压倒一切”,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发展生产力需要稳定。一切从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作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贡献[7]。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重要思想正确回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一系列重大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四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是深邃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为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全面把握他们和谐社会思想的精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在总结中华民族和谐思想的文化底蕴,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可以这样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概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构建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1.发展。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发展的社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发展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不发展和发展不快本身就构不成和谐。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经济和社会事业处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因而造成了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9]。

2.正义。正义是一种德行,是社会正气的内在特质。在法治社会里,正义是合法性的体现。正义的社会要求人们积极向上,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得到充分弘扬,社会各群体、阶层、成员和利益集团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形成一种无根本利害冲突的良好氛围。正义的社会并不是说没有矛盾,而是要求社会中出现的矛盾通过法治和德治的手段加以解决[10]。

3.公平。只有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公平的核心是处理好利益关系,达到利益和谐。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指社会各方面、集团、个人之间的大体协调。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这也是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易发多发期,社会公平日益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理顺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

4.有序。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马克思认为: “秩序是一定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固定形式,因而它们相对摆脱了单纯偶然性和任意性的形式;建立社会秩序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创造一种安居乐业的条件。”[11]和谐社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就必须发挥秩序的作用。

5.效率。和谐社会不仅公正、自由、有序,而且要创造最高效率。人们常把效率与公平作为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其表现在:没有效率就没有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不讲公平则可能导致收入悬殊、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必须具有优先性,确保效率最大化,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几方面来把握: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谐社会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循社会规则和公共秩序,做好本职工作,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人民共享的[12]。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但是又不是追求平均主义。这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完善的会主义制度,不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基本的公平、正义,使人们普遍分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收益。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最大的中国特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保证。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和谐因素,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本身的问题,而是转型时期、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困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完全可以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来解决,而这也正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特色。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无数的个体的人才组成了一个社会,离开了个体,社会就无从谈起[2]。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尺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的保证;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够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精华,不能封闭和僵化,要开放并充满活力。社会管理体制要能够根据新的现实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与过程和谐统一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致的,也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以及各种社会矛盾会始终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我们必须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既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又要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9]。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建设小康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能否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关键在于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及其从各方面提供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以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保障,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发展。和谐的发展,必须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统一考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构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相应提高人自身的各种素质,同时要从体制上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权利的实现,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贯彻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表现在政治上能够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以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能够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维护社会稳定。只有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最限度地凝聚公众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公众的权利和利益,获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人民群众的权益能否得到根本保障,社会能否稳定,人民能否安居乐业,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大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努力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13]。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形成全民族的精神支柱,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强大的文化建设和不断积累的精神文明作为智力支持。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塑造功能,从而营造民主、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同时,社会的和谐发展,还需要由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社会群体共同去创造。和谐社会是更高水平的社会形态,它以人的自觉、合法行为作保障,这对人的素质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当前体制转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时期,必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促进文化建设的转型。

当前,文化建设需要我们更新文化发展观念,培育文化发展主体,拓展文化发展功能,打造文化发展精品,寻求更多文化发展载体,真正加强文化发展的管理和服务。

发展先进文化还要进一步培育公民的社会认同感,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共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必须尽快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感,它包括对政府及政府职能体系的认同、对政策和法律的认同等。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认同感,否则和谐社会的达成将是一个充满曲折的历程。

4、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政府转型,创造“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条件。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的首要治理主体。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资源的分配、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的协调等方面有着其它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服务的基本内容有: “维护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市场化公共服务等。”

[14 ]其实质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使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尽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透明、强化责任。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建设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政府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必须依法行政和责任行政,依此来确保人民的各项权利和利益,这就需要大力建设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责任社会,要求政府、公民、社会等各负其责。只有社会各个部门尽其职责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责任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有者和行使者,而公共权力又都具有强制性,这种权力如果不负责任地行使,将会造成极大的恶果。因此,政府首先是一个责任政府,这样的政府才能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同时,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一个社会如果政府不能够带头维护法律的尊严,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将是一句空话。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责任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努力推进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参考文献:

[1]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J].党建研究,2002,(10): 16-28 [2]张伟东.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是社会平等[J].兰州学刊,2008,06 [3]夏立平.中国和平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46 [4]黄

钊.弘扬“尚中贵和”的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26 [5]王再明.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8, 06,(25)[6]吴俊杰,张

红.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7]曹庆波.对我国社会的性质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9] 郝继明.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7,03

[10] 罗建兵.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J].时代文学,2008,16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1,(02): 302-302 [12] 王晓宁.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享性[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19)[13]王 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及其构建[J] 攀登,2005,03(24)

篇3: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新内涵的构建

一、特种包装材料工艺

包装包括运输包装、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和其他相关材料。特种包装材料主要是指除普通常用纸包装以外的材料, 按材质分为:1.特种纸;2.木材、竹木等;3.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等;4.印刷油墨等;5.采用制作原材料的特点等。

二、留白的内涵、基本属性和作用

(一) 什么是留白

所谓留白, 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 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突出主题, 而有意地留出一定的空白来体现其空间效果。留白也称“虚空间”, 指被其他因素包围的空白;留白在物象之间的关系中看到, “留白”是虚, 物象是实, 两者常常被辩证地统一于艺术创作中。

(二) 留白的基本特性

留白不是空、无, 而是一种符号、一种智慧、一种空间的意境, 是设计者的另一种语言。在设计中, “白”不是指白色的空间, 它可以是黑色或其他颜色, 这是发挥空间的表现作用, 有时还可以把它当背景而存在的。从艺术性与审美性上看, 留白是虚与实的辩证统一, 使艺术作品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至高境界。诗人称之为“含蓄”, 书法家称它为“飞白”, 画家称它为“留白”, 音乐家叫它为“煞声”。留白的妙用不胜枚举, 主要是营造一种无中生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氛围, 带给欣赏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就如邓石如所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 密处不使透风, 常计白以当黑, 奇趣乃出。”艺术大师往往善于利用空白, 方寸之间, 亦显艺术的大千世界。学贯中西的吴冠中先生对留白的运用别具匠心, 如 (图1) 画作中大片的空白让人心旷神怡, 又强烈对比突出了小船的画工精妙程度, 而船边人群和背景空白的一闹一静的对比, 使得画面生机勃勃。寥寥数笔, 勾画营造出这样的意境, 这是留白的神奇之处。

(三) 留白在包装材料设计中的作用

空白是一种无形的语言。正如《老子·四十一章》中所说:“大象无形。”意思是说真正大的物象是没有具体的形状的, 也无法用肉眼去观察它存在的状态。“无”是“大象”存在的独特形式, “大象”存在于“无状之状无物之物”的“恍惚”之中。

有时包装材料设计中的留白往往也能把准确的信息告诉消费者, 而且这样更加容易打动消费者。现在的包装产品随处可见, 人们的生活无不受着包装产品的影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过剩的时代。因为信息传播的过剩, 想吸引消费者注意并记住包装的内容,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夸张的表现手法, 有时可以赢得消费者短时间的注意, 但不能长时间停留在他们的心中。越是密密麻麻填满版面的包装信息, 越会让消费者记不住。写文章要求言简意赅, 三言两语就把道理说清, 把人物写活, 音乐的创作更需要休止符来缓冲旋律对听众耳膜的强烈冲击, 包装设计也不能没有让空白空间的节奏来掌握的信息。

三、特种包装材料艺术与“留白”综合运用

(一) 特种纸

这里所说的特种纸是指常规用纸之外的纸张。是指特种印刷用纸类的花式纸、合成纸、宣纸和一些特殊包装用纸 (牛皮纸、瓦楞纸、玻璃纸) 以及各种不同底纹的卡纸, 等等。这种纸要充分利用纸本身出现的纹路和色彩, 在设计上利用保持其原料出现的艺术效果, 也就会在设计图字时留白比较多用来体现材料本来特殊花式意境。如特别的瓦楞纸, 原来只是用来作纸盒或作衬垫保护商品的, 但现在有不少的设计师用其来作书籍、包装盒等。因瓦楞纸有U形、V形、UV形不同的楞形, 就是因其波浪形, 高低不平, 不能直接在其上设计图形或印刷色彩, 只能经过压平后, 再在上面印刷色彩图形, 但设计师利用保持其波浪形的效果, 也是能使设计产生一种直接表现原材料的特点, 这反而成为了一种简单的色彩图形加上直接运用材料本身来表现特殊的艺术效果, 留给消费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体现材料本身的新颖设计效果。如 (图2) 《台湾设计年鉴》就是采用了黑色瓦楞纸, 大面积的留白, 只在上面压平很小的面积来进行印刷, 这主要是为了保持其纸的特点:高低不平的波浪;还有其表现原材料起伏波浪的质感。

(二) 木材、竹木、麻布

木材、竹木、麻布常常被设计者用来作为体现民族特色的包装材料。因木材、竹木、麻布的资源分布广泛, 便于就地取材;热胀冷缩比较小、不会生锈。但这些材料也有它的缺陷, 即容易吸收水分、容易变形等。这些材料主要运用在较轻类商品的包装, 如茶叶、桃仁等。也用于一些手工艺品的销售包装上。如 (图3) 麻布笔记本, 这个产品来自东南亚, 此品牌对生活在老挝和越南北部的的赫蒙族来说, 主要传承自己的传统习俗和手工艺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和商业上可行的渠道;产品主要使用了手绘和手织麻布的边角料来制作, 但却使笔记本带来一种独特的和让人愉悦的效果, 大面积的留白, 只是简单的一个底色和抽象的图纹, 也体现了麻布本质的特点。

(三) 金属、塑料、玻璃、陶瓷

1.金属材料是非常强大的, 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具有特殊光泽的表面, 但它也有自身缺陷:成本很高、化学稳定性差、易变形。金属箔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它是铝电解用压延, 可塑性极强, 且厚度均匀;防潮性和保香性好, 并有漂亮的金属光泽, 是食品包装的好材料, 特别是高档巧克力的包装主材料。如 (图4) Altoids盒子, 包装采用金属可铸造成各种有趣的不同形状的盖子, 其盖子上的品牌名称用了凸起的工艺, 加上印刷了黄色圆形, 品牌名称的象征性和实际效果都在盒子表面清晰展示出来, 起凸的地方没有印刷色彩, 大面积留白, 这却突出了金属表面区域的独特光泽。

2.塑料物理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好, 耐酸碱, 材料比较轻且有一定的透明性和表面光泽好等特点, 但对耐强度和耐热还是不够。塑料材质主要用于化妆品、洗浴用品和瓶盖。如 (图5) Elizabeth Arden水疗配合护发系列:设计中使用了具有不寻常闪光特质的珠光油墨, 并在设计中使用大量留白来体现塑料的特质。

3.玻璃、陶瓷是硅酸盐材料。玻璃、陶瓷的保护性能、化学稳定性好。其中, 玻璃具有非常好的透明性, 而陶瓷具有很好的热能稳定性。但玻璃、陶瓷都有易破损的缺点。玻璃、陶瓷是酒包装的主要材质, 玻璃主要用于白酒和红酒的包装;如 (图6) Macallan威士忌酒, 这个玻璃酒瓶外形设计成一种球茎状;有机体的形式, 优美曲线的瓶身上是一个让消费者眼睛一亮的木质螺旋瓶塞;白色叶脉结构纹理的印刷效果, 其形成和威士忌深颜色的对比, 只使用简单的树叶图形, 大面积的空白, 因为它的透明玻璃的特性, 可以从任何角度透过玻璃和酒看到瓶身上朦胧的叶子图形。

(四) 印刷油墨等

现在的发泡印刷, 就是采用特殊的发泡油墨进行印刷, 形成特别的浮凸图文, 这也是盲文用的点字法, 用在图书封面装帧上会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如 (图7) 设计师阿部雅世设计的文库本书封, 就是用了盲人点字法的泡沫油墨印刷, 其间的留白给读者带来了平滑而又不均匀的肌理触感, 就像日本传统的鲨鱼皮点。

(五) 采用制作原材料的特点等

很多的产品主要是用制作原材料来作为设计的元素, 如 (图8) 深泽直人的果汁肌肤——香蕉汁盒的利乐包, 包装软角给人予手握一根香蕉的感觉相同, 设计师对主题进行了独特创意表现, 产品不仅是外在的模仿, 还在模仿上唤醒了大量的记忆, 使得记忆与现实之间产生微妙差异。如 (图9) 草莓果汁的利乐包装, 也是一样的效果。

结语

篇4: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新内涵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群众文化;内涵

一、以文化理念为基础,创造和谐社会

自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党提出从小康社会中完善党的监管作用,这样既符合现代化竞争要求与发展规律,又符合群众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从而为各级人民创建出各得其所、各尽其能的社会,不同的群众文化部门、单位与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与内涵,努力完善社会主义群众事业,健全群众文化。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全体群众文化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都必须深刻掌握、理解文化内涵,然后才能生成与群众文化相符的工作理念。

在西方的发展史中,从《全世界和谐》到《共产党宣言》都明确提出和谐社会,这说明了人类在各个时期都对理想生活、美好社会的向往和憧憬,从而揭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同时,它要求正视时代定义。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创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诚信、满含活力、有序安定、法制公平的和谐社会。该论述包含了生态、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是一项集普遍、基础、持续于一体的和谐。从整体来看:它是畅所欲言、广开言路的政治局面,在减小矛盾的同时,充分调动积极因素,让居民物质生活得到更好的改善,让人类在诚信公平、有序安定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满足和谐社会要求,它要求覆盖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和谐,它的文化意蕴更广,但是实质追求依然是“以人为本”,人作为社会建设的主体与核心,只有真正将人的价值作为出发点,才能深化环境,改善居民地位,推动知识文化与思想政治发展,这也是形成积极进取、融洽亲密、互助团结的人际关系所在。群众文化则是实现和谐发展最快捷、高效的途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领会和谐的真正含义,让和谐成为美的形态,更好的发扬与建设美。

二、立足群众文化,发展和谐社会

为了形成群众文化结构,除了要有和谐理论,还必须有管理机制、工作队伍和工作流程为保障。为了开展出和谐的群众文化,必须让校园都市、社区企业、军旅家庭、乡镇校园等各种文化范畴都符合快速发展的格局。在战略实施中,结合社区资源、基层文化、精品战略、群众活动、辅导手段、文化品位,更好的促进互联网发展与建设,并且让其成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与行为。在经济与社会效益中,争取得到统一与双赢,这样才能在满足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改善国民凝聚力和亲和力,从而促进和谐文化创建。

在群众活动开展中,结合主体要求开展活动,利用几十年的实践活动,举办大中型系列活动。具体如:定期开展各种文艺赛、文艺汇演或者展览性活动,举办以提高群众审美能力的器乐、声乐、舞蹈表演以及绘画、诗词背诵等活动。我们将八一、六一等节日性活动归类为节日活动;将抗战纪念日、港澳回归等活动归为庆典活动;将露天广场开展的各种歌咏、大型表演归类为广场文化。高质量、水平的举办此类活动,不仅有助于群众取舍,同时也很好的呈现了和谐局面。为了更好的营造和谐品牌,必须结合各民族、区域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让各种艺术品格、形式种类多元并存,然后再让各个地域、民族在品牌赏析上投其所好,这也是创建和谐文化一大标志。根据这些要求,各级群众与单位必须大力塑造文化品牌,通过打造作品特色,健全品牌活动和各种特色人员。

为了创设出优秀的和谐体系,除了要健全和谐文化内容,还必须从创设文化事业出发,从各方面确保文化活动载体,各级部门在争取相关部门与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利用优惠政策和行业管理,让各种艺术馆、影院、文化站、青少年宫、和文化活动等和谐性、公益性的文化单位形成配套体系,并且各级文化单位都应该创建起优质、和谐的服务机制。

三、结合思想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群众文化作为健康、正能量的文化,它是对历史传统优良部分的发扬与继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都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推崇的道德准则。在物质文化越来越富裕的当下,群众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实发展中人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面对社会的浮躁,拜金主义和物欲横流的影响,很多人开始迷失自我,最后扭曲价值观和人生观。此时,和谐健康的群众文化就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它是思想与心灵的洗涤,它能让人在面对当今社会的同时不忘初衷和信仰,开展积极的群众活动不仅有助于改善群众素养,对规避社会行为也有很大作用。

为了普及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工艺表演和活动对群众文艺活动发挥着重大作用。现在正处于和谐社会创办的最佳时期,应该增强各级群众在和谐社会中的投入力度,通过加大扶持以改善居民文化素养。主管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除了要深入实践调研,还必须促进探索与钻研力度,在明确目标的同时,增加发展,让和谐社会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文化馆作为建设群众文化的基础,它肩负着文化结构与文化事业的双重责任,一直在公共服务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因此,在大的背景下,必须加大文化馆建设工作,通过注重文化馆的领导建设,从根本上促进文化馆建设,更好的解决问题,让其摆脱建设困局。

另外,队伍建设作为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此,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队伍素养,为其奠定工作基础。良好的文化队伍,不仅能为群众打造喜闻乐见的作品,通过创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打造和谐、积极的文化氛围的体现。为了营造出科学的用人机制和体系,必须严格遵循内部分流、入口控制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原则,完善用人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在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培养中,利用专家辅导、文艺爱好者等各种主题活动,形成构造合理、素质较好、数量庞大、门类齐全的网络队伍;通过编制培训规划,改善培训力度,更好的适应新的要求和发展局面。

四、结语

在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当下,群众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群众愈发关注精神需求。对此,在新形势下,文明必须深入和谐社会建设领域,通过关注群众文化工作现状和社会发展布局,从各个领域优化群众文化建设进程,用较高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性促进群众文化建设与革新,开创新的群众文化局面。

【参考文献】

[1]王中海.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内涵[J].价值工程,2010(29)

[2]张英杰.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J].群文天地,2013(10)

[3]郭金世,胡宝华.隆林仡佬族拜树节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J].社会科学家,2013(05)

篇5: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新内涵的构建

摘要: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教育质量

我国自开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来,高职院校的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现已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同时,高职办学特色不突出,定位不明确,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从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更加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应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人手。

一、加强专业建设,搭建内涵发展的平台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核心。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要、吸引优质生源、提高就业率的首要环节,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且关键因素。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专业设置雷同,不顾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实际,追逐热门专业,缺乏特色;二是没有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设置滞后;三是缺乏总体规划,专业之间联系不紧密,缺乏长远规划,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到未来的社会发展。

加强专业建设,推进内涵发展,就应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以市场为导向,高职院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树立市场意识,注重市场分析,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要经过科学论证,不可随意设置,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二是在专业设置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不能贪多求全。重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景看好的专业,建设与本地及周边地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形成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做到特色鲜明。对于没有发展前景的落后专业,该淘汰的坚决淘汰;对于有发展潜力、社会急需的专业,就必须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三是从本校实际出发,要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专业招生规模、教学改革协调一致,不能出现脱节。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学、师资、设施优势,保证质量。

“让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产生‘名牌’效应,正是职业院校增强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发挥专业的综合优势,建设精品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和品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并以点带面,从而增强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实力。

二、创新培养模式,拓宽内涵发展的途径

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先进的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不鲜明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与企业之间关系的不紧密。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零距离对接”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借鉴世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思想、理念、手段与方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有四种培养模式:德国为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美国、加拿大为主的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英国、澳大利亚为主的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国家主管的职业教育模式;韩国、日本为主的以职业学校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要实现高职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就要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产教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从五个方面人手:一是“订单模式”,即根据企业对人才需要的质量和数量,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结构、课程及规模,有目的地为企业培养岗位职业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二是“2+1模式”,即学生在校内学习两年,在企业实习、实训一年。三是“工学结合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互交替,企业全程参与育人过程,学生具有双重身份,采取学分制、弹性学制教育管理制度。四是“定向模式”,即针对艰苦行业、特殊行业特点,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五是“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即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训教学基地,制定双方技术合作计划,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 推进校企合作,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联合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校企结合”办学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以本地的行业、企业为依托,共同构建具有各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内涵建设的途径。

三、加强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内涵发展的基石

提升学生能力是全球化时代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高职教育多年来一直沿袭普通高校学科式课程模式,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构成的知识型课程体系,过于知识化和学问化,强调课程的学科性和系统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这种课程体系既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也不利于形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特色,忽略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知识型课程体系,按照能力为本的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课程模式。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体现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定性分析,确定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二是从职业岗位的现实和发展需求出发设置若干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对应若干教学单元或基本内容,并分解每个教学单元里的知识点、能力点,据此对教学内容的主体和层次定位,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三是课程设置要考虑工作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完整性而非学科系统的完整性,把握各教学模块内在联系,同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删除不必要的推导、求证过程,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始终以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四是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尽可能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

总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设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形式多样的课程为保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办学特色与核心课程相结合,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当然,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要反映市场要求,而且要在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体现必要的前瞻性。

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突破内涵发展的瓶颈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师型”教师缺乏。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能熟练教授本专业课程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学高”,还要“技高”,这是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队伍提出的必然要求。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高职院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经费投人,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和参加有关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要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中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三是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树立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聘请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高级技工等专业人才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功能,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要建立相应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政策。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方针,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内涵发展的品质

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增强学生的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片面强调职业技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教育和熏陶,不同程度地背离了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轨道。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因此,高职院校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篇6: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新内涵的构建

摘要:随着以内涵为取向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逐步推进,“内涵发展”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最热门的话题,“加强内涵建设”更是当前高职院校最响亮的口号。何为内涵发展?内涵发展又导向何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大旗又该哪般飘扬呢?关键是: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确保实践与反思的足够张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反思性

作者简介:黎荷芳(1975一),女,湖南邵阳绥宁人,教育学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评估与督导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8—7518(2008)05—0018—0

3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首批地方职业大学建立至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短暂的几十年中,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职教育由“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截止2007年4月13日,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1109所之多。高职教育为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教育部依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开展了以内涵为取向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立项工作。高职教育在当前大好发展形势下,备受社会关注,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的呼声更是不绝于耳。“内涵发展”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界家喻户晓的时髦话语,加强内涵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最响亮的口号。我们经常能听到学校领导在其报告中讲,他们是如何加强组织的内涵建设的,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但内涵在大家的心中又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概念,我们很难从领导者口中问出一个关于“内涵”的所以然来,可谓万人有万般理解。显然把“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并结合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来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二、关于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几种常见观点

(一)历史阶段论:与外延扩张相对应的一个发展阶段

该论断往往从宏观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认为高职教育经历了“新兴”(20世纪80年代初期)、“规范”(20世纪90年代初)和“大力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规模数量扩张)几个发展阶段后,亟待从数量扩展为重点转向模式和制度建设为重点,亦即内涵建设的重点。因此内涵建设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种视角较多的出现在有关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论述之中,亦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确定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立论依据之一。

(二)箩筐论:是光芒四射的聚宝盆

内涵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这种论调往往在学校对外宣传总结材料中有最具体的体现。只要打开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搜一搜有关高职内涵建设的文章,必然会有如下论调:比如说某某学校一直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后面往往列了一大堆的包括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建设及教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等等,以及一大串具有“最充分”说服力的阿拉伯数字;如省级、部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多少个,省级部级精品课程多少门,名师多少位,国家级教材多少部等等。总之,只要是觉得还摆得上台面的东西都往里面装,东西越多,筐子越满,就意味着一所学校的内涵越丰富。内涵发展就意味着想方设法争取这些所谓具有校际可比性的荣誉和外在话语权。

(三)品牌特色论:内涵就是品牌、特色

另一种论调它不是通过一一列举学校所取得的具体成果来说明作者对内涵发展的理解;而是用“品牌”、“特色”之类的词同“内涵”互为解释,学校有内涵发展就是学校要树立品牌.要创特色。学校有特色、外在形象好,则学校就有“内涵”。总之是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诠释学校内涵发展应有之意。内涵仅仅只是一种象征。

上述几种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必要性、迫切性)问题以及从什么方面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包括着手点、层次性)的问题,但都回避了谈高职教育的内涵“是什么”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而事实上若没有对高职教育的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谈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如水中浮萍般根基不稳,因此笔者认为谈高职教育内涵发展首先得从高职教育的内涵谈起,下文将以高职教育的内涵为基点,就高职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思考

(一)内涵发展首先要抓住高职教育的“内涵”

“内涵”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为:1.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劳动者。2.内在的涵养:他是个内涵很深厚的青年。本文中所讲的“内涵”主要倾向于第一种释义。笔者认为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内涵之含义至少包括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首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2.其次是一种新兴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并举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根本得围绕培养“人”展开:眼中首先要有“人”字,然后才是职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没有固有的模式可以借鉴,不可以拔苗助长;没有僵化的模式可以套用,不可守株待兔。职业性要求高职教育发展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注重新技术的吸收;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等要与时俱进。当然不管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想得有多好,课程有多新,如果落实不到位,还是一场空。因此,内涵发展的关键之处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抓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让每位教师都能认认真真地上好自己的每一节课,要把占时半年之久的实习实训较好地落实到位。

(二)内涵发展是有层次性的,且不可纯粹由外界来推动

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对不同的办学者及办学的不同时期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一种观点把以规模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求发展、以文化求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的不同阶段。笔者认为内涵发展至少有表层(物化的)和深层(理念化)之分。

对当前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是要规范办学,适度控制高职院校数的急速增加及高职招生人数的扩招,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具体表现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工程来引起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和加大投入,改善高职办学条件。而对于高职教育的实践主体——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是内涵建设的基本切入点。但不管是全国范围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还是高职院校具体的专业、课程、师资建设,它们都是物化层面的内涵发展,只是一种表层意义上的内涵发展,所追求的是短时间内凸现自己。

深层意义上,内涵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一种特有文化氛围的培育,是一种办学理念的坚持,文化的烙印会深深地印在校园中的每个人身上。就是矢志不渝地按办学目标中所设想的人才规格去培养人。而且这种坚持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实践主体——高职院校自觉的行为。即便没有外界的推动,学校仍然会大胆地创新办学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而不是简单地回应上级部门的要求。

(三)示范性院校建设中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1)外在话语权与内在提高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否没有具体的参照系统,没有具体的标准,不像学校规模、教学设施等可以具体量化,具有可比性。人们很难对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做出程度上的评判,因此学校往往以获取外在话语权作为对内涵发展的熏要诠释。对于单个的高职院校来说,有名声、有牌子就会有钱,有钱才会有发展,而各种名声、荣誉、牌子是需要里里外外争取的。现实往往是学校领导整日忙于打理各种里里外外的关系,学校一味以在教育主管部门推行的“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名师评选、示范性院校建设遴选”等等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为学校最高荣耀。否则别人有了你没有,那么你就要被踢出历史的舞台,未能把握好时势者,必然被历史所遗忘。学校永远被历史的潮流推着往前走,自己没有充分的思考,而至于学校内部的各种具体问题,只要不会伤及到上述各荣誉的争取,学校往往是不会太用心去解决的。我们说去争取各种荣誉对学校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仅仅把获得多少荣誉作为学校办学所追求的目标是相当短视的。一所学校有没有发展的前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如何,如果学校不注重调动全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而只是重视那些当前能争取到外在话语权的人,必将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埋下定时炸弹。内部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内涵建设的前提保障,外在话语权只不过是内涵建设取得成效的部分表现形式。

2.改革与反思的关系。学校的改革往往是跟着上面走,学校自身很少去反思学校的各项改革,不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改革而改革,为写宣传材料而改革,改革完成后,往往对最初的改革初衷忘记得一干二净。两年制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育部鼓励了、支持了,高职学校纷纷匆匆上马,上面一冷静了,改革不了了之。再比如说课程改革,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等,学校在作改革设想时就压根没有再计划就改革前后的效果作对比跟踪分析。而且每一届领导下来总要把自己在位时的改革总结成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改革的效果一般会被描绘得五彩斑斓;很少有人愿意反思改革的真正效果。改革是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我们绝不可以迷信改革必然意味着进步;要勇于正视改革的实际效果,勇于对各项改革进行反思,改错了及时纠正过来,不怕承认失败。

3.左顾右盼与勇往直前的关系。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不可以闭门造车,学校的发展亦不能像孔乙己讲学,整天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需要放宽办学的眼界,但内涵发展绝不可能是简单地通过学校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而成。示范性建设立项的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式绝不能是左顾右盼,今天甲校来乙校交流,明天乙校到甲校学习,学习来学习去,学习就变相地成为一种游山玩水之借口。与兄弟院校的比较可以作为鞭策学校发展的动力,但绝不可以把别人的尤物简单搬回,作茧自缚,反过来使自己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

四、结语:长期性与反思创新性

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也绝不是三五年的一个工程就可以解决好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期望着一个工程结束,学校的办学质量就会发生什么质的飞跃,而对于高职学校来说,也绝不能因为自己拥有了某种牌子而沾沾自喜,甚至自欺欺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绝不是一夜之间高楼满地、师资猛增,也绝不是新名词、新提法遍地开花,急功近利的思想只可闪耀一时,不可照耀一世。

我们说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初衷是很好的,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如果所有的高职院校为了某种利益一味地迎合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图,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都甘愿只做乖孩子的话,恐怕最终的示范校也会失去其自身的反思功能。北大教授陈平原在广州大学学校文化建设论坛中表示:“按教育部规定来办学,很可能把一千所大学办成一所大学。今天中国的大学有级别、专业的差异,但面貌过分趋同却是一个大问题。……”。尽管陈教授主要是针对大学来说,但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果所有学校的办学都是严格按照各种条条框框去实践,中规中矩,不敢创新的话,恐怕高职教育大一统的局面会更突出。

总之,缩小理想(应然)与现实(实然)的差距是高职内涵建设永远的追求。在实践与反思之间保持足够的张力是践行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路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2.李忠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年10月号(下).

3.黄保德.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7期.

4.北大教授称“中国大学特点是越来越像官场”,http:// news.qq.com/,2007年10月l2日.

5.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7月修订第3版.

篇7: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新内涵的构建

班组学习培训考核办法和激励奖惩制度

为保障钳工二班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班组培训的真对性和实效性,使班组培训工作真正起到提高班组人员素质的作用,提高班组工作的能力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 班长每月应根据本月工作的主题内容积极和中心商议做好充分准备

二 班组培训的开展和记录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培训记录由班长负责: 1明确培训的主题内容。2讲清培训的目的和要求。说明本次培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 培训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

三 班组每月对个人培训记录进行检查,必需做到学习有记录,缺一次记录扣罚50元,责令在两天内重新进行记录。如再次检查出有问题将累加处罚,班组培训所有班员必需按时到场,如有未到者必须有原因,无故不参加培训学习的员工按具体情况扣分。

班组学习培训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岗位员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学习型班组,培养员工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特制定《班组学习培训知度》

一 培训原则: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对班组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努力提高其理论和技术水平,做学习型员工。严格按照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训工作有力度。实现培训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原则。二 培训组织

保障中心施工员与技师负责对班组长和班员的培训 班组长负责对培训学习进行监督并跟踪学习活动的成效 三 培训形式

集体组织学习,以授课的形式讲解培训 结合具体工作,以现场讲解的形式培训 四培训要求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着眼于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班组培训学习每月不少于2小时,培训应做好记录。

班组学习计划 为了达到“标杆班组”的要求,努力提高班组成员的综合素质,有计划的完成班组学习目标,提高班组成员的技术能力,实现公司“1-3477”中长期规划,特制订班组学习计划

一 学习目标:

保障中心制定学习计划,班组员工通过认真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

班组成员共同读一些励志类书籍如《向解放军学习》,《细节决定成败》等

最终使“用人品创造产品打造精品”口号成为现实

二 学习步骤: 通过专业培训,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 通过共读一本书,写出读后感 三 学习措施:

以强带弱,对于技术能力强员工应多给能力弱的员工传授一些维护技能。

采取外培与内培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职工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篇8: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新内涵的构建

一、深刻理解和谐的基本内涵, 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 既符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又顺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规律, 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各级群众文化单位和部门以及广大的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循和谐社会的内涵及要求, 竭尽所能地完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 建立健全群众文化的相关制度, 合理实施群众文化的各项举措。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各部门的群众文化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专业人员应深刻理解并牢牢掌握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相关要求, 在此基础上形成与群众文化工作相适应的工作理念。笔者认为,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常识。

一是了解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最早的“和谐”概念应该是《左传·襄》中记载的“八年之中, 九合诸侯, 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此后, 从提出“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礼记》到近代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大同书》都没有停止过对和谐的追求。西方的发展史当中, 从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都明确提出过和谐社会, 这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 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深刻理解和谐社会所蕴含的时代特征。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该论述既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和谐, 也是一种集基础性、普遍性、可持续性于一体的社会和谐。具体来讲, 就是营造宽松民主、畅所欲言的政治局面, 化解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矛盾,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 使人们在公平诚信、安定有序的环境中自由、全面地发展。三是了解和谐社会的根本追求。和谐社会实质性的内涵及根本追求最终归于“以人为本”。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只有真正体现人的价值, 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及社会地位, 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思想道德素质, 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积极进取、团结互助、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其中, 群众文化工作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实现和谐发展的行为。了解和掌握了以上三点对“和谐”及和谐社会的基本常识, 对于开展和谐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创和谐的群众文化事业大有帮助。

二、在群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谐社会

群众文化工作除了和谐理论的支撑外, 相应的管理机制、工作流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和谐的群众文化需要社区企业、校园都市、军旅家庭等各个文化范畴的配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要紧密结合社区资源、群众活动、基层文化、文化品位等, 促进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 让互联网成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争取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与双赢, 以便增强国民的凝聚力, 进而促进和谐文化的构建。

在开展群众活动时, 要根据主体要求, 多举办一些大中型的活动。例如:定期开展一些展览性的活动、各种文艺汇演、舞蹈表演等活动, 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等, 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八一、十一等归为节日类活动;将港澳回归、抗战纪念日等归为庆典活动;将在露天广场上开展的各种大型表演节目归为广场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还有助于团结合作, 营造和谐的氛围。这类活动必须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的风俗习惯所带来的差异, 因地制宜, 让多样的艺术形式并存, 然后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投其所好, 打造属于本土的文化品牌, 突出作品特色, 健全品牌活动, 提升品牌效应, 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一大特色。

创建优秀的和谐体系, 不仅要在健全和谐文化的内容上下功夫, 还要从创建文化事业的角度出发, 各级部门要在争取相关部门及政府的支持下, 利用行业管理及优惠政策, 使得艺术馆、文化站、影院、青少年宫等公益性的文化单位之间形成合理的配套体系, 建立健全优质和谐的服务机制。

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群众文化是对历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是健康积极、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推崇的。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优越的当下, 群众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 人们变得浮躁, 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 很多人在物欲横流中迷失了自我, 价值观、人生观开始扭曲。此时, 健康和谐的群众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它在一定程度上洗涤了人们的思想和心灵, 提醒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信念, 不忘初衷。主题积极的群众活动不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文化素养, 还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消极的社会行为。

公益表演和活动对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期, 负责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要积极进行实践调查, 注重探索与钻研, 明确目标, 不断发展, 让和谐社会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化馆肩负着文化事业与文化结构的双重任务, 在公共服务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其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文化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因此, 要注重文化馆的建设工作, 从根本上促进解决问题, 摆脱困境。

另外, 队伍建设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也很重要。提高队伍的专业素养, 不仅能为群众奉献喜闻乐见的作品, 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构建积极和谐的氛围。这就需要有科学的用人机制, 打造一支构造合理、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专业队伍, 以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 创造新的局面。

四、结语

新形势下, 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物质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通过关注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 从各个领域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优化, 用较高的文化自觉性促进群众文化的改革与创新, 开创群众文化的新局面。

摘要:群众文化工作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赋予了群众文化工作新的内涵。本文根据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简要分析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内涵。

关键词:和谐社会,群众文化,新内涵

参考文献

[1]周翠玲.浅析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神州, 2011 (14) .

[2]刘庆光.试论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06) .

[3]王玉琴.发展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4) .

上一篇:蓼江中心卫生院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设备试运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