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育.艺术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2024-04-23

科技.体育.艺术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精选6篇)

篇1:科技.体育.艺术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技·体育·艺术周”的文化内涵

经过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和一个星期的集中展示,我校第十一届“科技•体育•艺术周”完美呈现、精彩落幕。带着激情、回忆和热望,让我们细细地品味“科技•体育•艺术周”带给我们的体验与收获。

1998年,夷陵中学整体扩建搬迁,“科技•体育•艺术周”同年诞生,从那时起,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每年一届的科体艺周成为我校师生校园文化生活的盛会,为我校学生展现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科体艺周期间,大型系列活动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形成了健康高雅、文明和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科体艺周创办以来,年年有新意,岁岁人不同,但每一届科体艺周都传承着共同的文化内涵。

一是创新与超越的精神品质。

科技•体育•艺术三大主题之所以能够凝聚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交汇点——创新和超越。人是自然之子,但自然为人准备的并不只是鲜花、美食、坦途,同样也给人安排了艰难、困厄、险阻。为了生存,人必须具有强壮的体魄、健全的心智和钢铁般的意志。生命在于运动,它揭示了在体育锻炼中求得强身健体的道理。但体育的更大魅力来自于它所体现的那种“自我超越、挑战极限”的精神气概,来自于它提供了发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机会和可能。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最充分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向已有的记录发起的冲击,把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或新的记录变成现实。科技、艺术是人类伟大的创造。科技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而科技领域之所以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不断有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新开拓,也在于更新观念,创新超越。这种精神品质已经融进了每一个夷陵人的血脉之中。

二是濡染与潜化的文化氛围。

有一种教育叫“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意思是说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而发生了变化。科体艺周是对同学们文化艺术和体育竞技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但科体艺方面的素养不是单靠一次科体艺周集中展示就能够获得的。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科技•体育•艺术周”是一个集成的文化活动载体,她的重要作用是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在耳濡目染之中给年轻的学子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比如艺术的素养,它不仅仅限于歌舞琴声,也不只是书法、绘画和工艺,艺术充斥于大家学习、生活之中,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首美丽的校园之歌,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态度是你的旋律,语言是你的歌词,每一个行为举止是你跳动的音符,这是你真正的艺术素养。

三是合作与奉献的思想境界。

每一届“科技•体育•艺术周”都有十多个活动项目,盛况空前,蔚为大观。同学们在各项活动中高举才艺之旗,有技能的展示,有青春的旋律,有毅力的体现,有诗意的飞扬。从活动的组织者到参与者,不论是裁判员还是运动员、啦啦队员,也不管是在台上或是台下,每一个人都积极投身到科体艺周的各项活动中去。尤其是政教处、年级组、体音美教研组、信息技术教研组的大批老师以及全体班主任都为科体艺周的成功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学校其它职能部门的老师也能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共同表现出了合作与奉献的思想境界和一流的工作水准。

本届科体艺周已在身后,沸腾的校园渐渐平静,但文明健康、创新超越的种子已经播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把我们的校园生活装扮得更加七彩斑斓!

篇2:科技.体育.艺术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6日 07 版)

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广大“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长期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可贵的“五老”精神,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2010年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表彰大会上将“五老”精神概括提炼为: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五老”精神的提出,彰显了关工委老同志崇高的精神风貌和关爱后代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正确认识把握和认真践行“五老”精神,对于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老”精神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基础

“五老”精神简称“忠诚、关爱、创新、奉献”。虽然只有四句话,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以说,忠诚是信念,关爱是心灵,创新是动力,奉献是境界。这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全面理解,正确践行。

忠诚敬业。忠诚,即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贯穿于人们的道德感情和道德行为之中,其原意是真心诚意、尽心竭力,也就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敬业是广大“五老”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覆盖江苏全省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就是“五老”忠诚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信念的显现。截至2013年 底,全省办起校外辅导站41349个,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五老”辅导员队伍有157655人,参加辅导站活动的青少年达1156万人。

关爱后代。关爱后代是“五老”精神的本质特征。关爱的核心是爱人,全省89万“五老”对青少年的关爱是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传统“爱人精神”的时代升华。教育者最重要的不仅是传递文化,更需要唤醒心灵,更需要能够以朋友的身份走进青少年的情感世界。老同志不仅有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而且对孩子们满怀深情和爱心,舐犊情深。他们以长者的慈爱之心,热心关怀,永不言弃,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能够起到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中,“五老”的结对帮教活动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江苏省现有结对帮教员6.5万人,结对帮教2.2万名青少年,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务实创新。当今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又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到处充满竞争,各个领域都面临机遇和挑战,不仅有经济的而且有文化的挑战,教育下一代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更要务实创新。要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摸索新规律,创造新经验。要善于总结推广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又得到老百姓拥护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形式、新载体。比如,校外教育辅导站创设电子阅览室,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开办“阳光少年网”、网上“中国梦”论坛;开展“四帮一”活动,帮教学校差生;积极推行留守儿童寄宿制;创办民营企业关工委等等,都是基层关工委、广大“五老”在实践中的创新。无私奉献。广大“五老”退而不休,为了下一代不顾年高、不计报酬、不图回报的无私行动,是发自内心的自觉,不是依靠强制,更不是依靠物质刺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敬业奉献,这种奉献始终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和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

“五老”精神不是凭空出现的,她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是广大“五老”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她既集中了共产党人肩负培养“四有”新人历史使命的高度责任感,又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五老”精神的实质和时代特征

“五老”精神是理想信念的追求,意志毅力的凝聚,思想道德的升华,人格魅力的体现,其实质是爱心加奉献。

“五老”精神是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在关工委工作上的最好结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这是以勤劳、勇敢著称的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五老”精神生动而具体地显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旗帜鲜明地把忠诚敬业和无私奉献的优良民族传统列为重要内容。正因为广大“五老”凭着一种自强不息、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才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做出令人称道的业 3 绩。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老同志要当好“三大员”的定位,就是针对“五老”具有独特的政治、威望、经验、时空、亲情等五大优势而提出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就必须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五老”精神强调的务实创新就是时代精神在“五老”中的生动体现。

“五老”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关工委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同各个领域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努力使之得到具体的体现和诠释。“五老”精神是广大“五老”在长期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价值理念,特别是道德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五老”精神的四句话与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一致的。因此,坚持“五老”精神,就是要追求核心价值观。“五老”当中的许多先进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老”精神集中展现了当代“五老”关爱后代的责任和担当。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广大“五老”牢记时代赋予的重托,带着深厚的感情,躬耕于关心下一代事业。长期以来,“五老”们坚持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己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格魅力,长年累月奔波在校园内外、社区乡村,面对面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真诚关爱之心,把精神食 粮源源不断地送进青少年心中,把温暖送给每一个困难儿童,把农业技术热情地教给农村青年,充分彰显了当代“五老”关爱后代的责任和担当。

“五老”精神的弘扬与自觉践行

弘扬“五老”精神,贵在内化于心,知行结合。内化于心,就要始终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把关爱后代作为实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崇高夙愿的最佳选择;就要牢固树立“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的理念,始终把关爱后代看作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看作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看作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就要永远坚守“人生在世,奉献二字”的价值观。

弘扬“五老”精神,贵在践行,“老有所为”。“五老”精神来源于实践,必须同实践紧密结合。弘扬“五老”精神不在于口号喊得怎么响,而是贵在践行,“老有所为”。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关工委要强化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最终要落实到“老有所为”即“主动作为”上来。主动作为还是被动应付,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境界和工作状态。长期以来,各级关工委强调干实事、办好事,务求实效,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党委提倡、群众欢迎、学校高兴、孩子盼望、“五老”自愿的实事、好事,因而得民心、顺民意,推广起来得心应手。

篇3:论体育精神的实质及培养

一、体育精神及其内涵

体育精神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 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并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力量智慧与进取心理的意识总合, 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从实践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为, 凡是能够造就和反映人的某种高贵品质的运动现象所展现的, 并为社会观念所积极接受的意识, 即是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 是人的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崇高的人类精神, 体育精神是体育事业的目的。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团结的协作精神。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今天的成绩正是集体主义的结晶, 体育事业的辉煌业绩也无不归功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威力。体育以它独有的方式诠释着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的深刻内涵, 一个人只有真正融入集体才有意义, 才会强大。在体育活动中, 既要不断进取力争上游, 发挥出个人的最佳状态, 又要以大局为重, 在团结合作中求进步,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体育竞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群体性的活动, 要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应以整体利益为主, 兼顾个人利益。

2、传承的求美精神。

要培养继承和传递人类优秀的体育文化的意识, 追求身心健康愉悦, 达到一种美的境界。这里的传承, 主要是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成果进行继承与传递;而这里的求美包含多重意义:既是对体育视觉美的热切向往, 又是对体育特质美的多样追求, 更是人们对生活中的优美与丑陋、高雅与低俗、文明与野蛮做出的价值取舍。例如, 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公正性、正义性, 反对暴力和药物。其“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想要挖掘的是更大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正在传递且会继续将奥运精神传递下去, 还因为奥运的宗旨是要排除任何歧视, 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的体育活动来增进相互的了解, 以其所崇尚的精神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美好的世界做贡献。它所追求的就是一种高境界的体育特质美。

3、遵纪守法的精神。

遵纪守法的精神是指遵守体育规则和道德规范的精神。在体育竞技中, 违规违纪的事件时有发生, 因使用禁药或兴奋剂而被取消奖励、禁赛、开除出局的丑闻屡禁不止, 更有骇人听闻的球迷暴力事件, 这种种现象的发生, 不外乎遵纪守法精神的缺失。参加体育活动, 必须遵守裁判规则, 否则要按规则受到惩罚。体育比赛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或令行禁止, 是与裁判规则具有的强制性分不开的。体育的裁判规则正是社会法规和人类共同规范的一种模拟和缩影。

4、和谐的竞争精神。

和谐发展精神, 即延续健康生命、发展优质人种、推进社会文明的文化意识。体育的本质在于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发展是体育精神的最高目的。体育学上的发展也有其特殊性, 它既要强调体质的健全发展, 又要追求心理上精神上的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意义就在于:体质的增强和思想精神的升华。在体育竞技中, 打破一定的记录, 就是对人类体质在一定程度上的进步的最好的反映, 就是对发展意义的最生动的诠释。

二、体育精神的培养

体育精神的培养, 就在于发掘体育对陶冶情操、铸就人的精神品质, 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及其对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方面所负载的精神价值, 从而追求人类身体、心灵、精神的和谐发展。造就全面发展的思想, 是奥林匹克传统观念的精神和真谛, 也是现代体育运动的核心所在。

1、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培养人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人是社会的细胞, 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 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让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 从而达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在体育活动中让他们学会竞争, 培养他们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 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传承求美精神的培养。

进行求美精神的培养, 要使人们能够感知体育中的美, 能够鉴赏体育中的美, 培养审美的情趣和审美的意识, 培养他们美的艺术素养, 最终使其能表达出体育中的美, 追求更美。

在体育中, 要处理好求胜与求美的关系。人们在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时候, 是以“有用、有益、有利”为前提的, 第二位的才是求其美观。美的灵魂与善的言行才是体育的特质美, 体现着深刻的文化内容, 凝聚着内潜的精神素质, 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人的容颜与形体上的视觉美。

3、遵纪守法精神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 教育人们遵从规则与规定, 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 辨别是非, 不斤斤计较, 不小肚鸡肠, 不装歪使坏, 不投机取巧。尊重事实, 弘扬正义。对的就支持赞扬, 错的就批评摒弃, 培养人们爱憎分明, 态度明朗的体育精神。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 要求他们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则, 服从裁判, 而且体育竞赛中的粗野动作和不文明举止还会受到观众的指责, 可约束参加者的行为, 从而有助于增强他们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行为的自我控制力, 克服感情用事、放荡不羁的习惯, 培养社会生活中的遵纪守法意识。

4、和谐竞争精神的培养。

培养积极参与意识, 发挥人的自主精神。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 都要让人们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 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 培养人们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鼓励人们积极投入, 增强参加意识, 在运动实践中让人们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 独立的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 充分发挥人们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 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体育是一项可锻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竞技体育中的拼搏进取精神十分突出, 对培养人们的拼搏进取精神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推动力。竞争是体育的特征, 没有竞争便失去了体育精神的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的“更高、更快、更强”, 之所以作为一种高境界的倡导, 重要的是竞争精神的体现。

三、小结

篇4:科技.体育.艺术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深刻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内涵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民,就要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务实,就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清廉,就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站位高、立意深、落点实。从思想层面上看,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内涵属性和要求:一是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性。“为民”是党的生命力所在,是宗旨和目标;“务实”是为民的方法和态度;“清廉”是为民的前提和基础。“为民务实清廉”共同构成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即树立“人民主体”的价值观、“服务为民”的执政观、“实干富民”的政绩观和“清正廉洁”的修养观。为民务实清廉,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性,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根本要求。二是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性。从战略层面上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性教育的新探索、实现中国梦的动员令,是改进党风教育的新模式、实现中国梦的进军号,是严肃党纪的新要求、实现中国梦的誓师词,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新工程、实现中国梦的擂台赛,是锤炼党员干部的新检验、实现中国梦的集结号。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群众路线科学理念武装头脑,常照理想信念、党纪党规、群众意愿这“三面镜子”,真正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内化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主体意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三是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性。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恰逢其时,对症下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目的就是要帮助党员干部端正思想、增强党性、改进作风,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这项伟大工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民生与民主相结合,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总要求,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实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新需求,促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过程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实前进。四是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性。深刻理解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才能切实增强开展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突出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性。对照理想信念、党纪党规和群众意愿,查找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围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抓紧整改,让群众尽快看到变化,确保工作能够扎实、深入、健康开展。

二、准确把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

篇5: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从“五个统一”视角

贾绘泽 郭华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摘要]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把握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要遵循历史夙愿、美好理想和现实追求的统一;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中国发展、世界贡献和人类进步的统一;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统一;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统一。从“五个统一”视角深刻分析和研究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坚定人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梦;基本内涵;精神实质;五个统一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及后来出访俄罗斯等国时又对其进行了阐发。中国梦是一个内涵丰厚、主题鲜明的战略思想,从“五个统一”视角,分析和研究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从理论上把握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坚定人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历史夙愿、美好理想和现实追求的统一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怀有的殷切愿望和美好理想,同时又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前赴后继艰辛求索的基础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基础上的现实追求,它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了中国梦的深厚的历史内涵、浓烈的理想情怀和强烈的现实意蕴。

第一,中国梦是历史夙愿。所谓夙愿,就是一向怀着的愿望和平素的心愿。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然而,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夙愿。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康有为倡导“中国一家,休戚与共”,孙中山呼吁“振兴中华”。这些思想以巨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鼓舞着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英勇斗争,但是由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等的局限性,这些斗争大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使这个梦想逐步接近和变为现实。金冲及先生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1](p1353)

第二,中国梦是美好理想。中国梦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新境界,不仅是国家富强梦、人民富裕梦,也是民主法治梦、文化创新梦,还是生态和谐梦、世界和平梦、社会公平梦,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理想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为

实现这一理想,根据中国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了逐级递进、逐层提升的目标,实现了理想的长远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邓小平提出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个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建设和改革,当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这一目标和理想。党的十八大强调:“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p15)

第三,中国梦是现实追求。历史夙愿和美好理想,要依托当今时代和现实实践,反映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落实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现实追求上。列宁指出:“群众不是从理论上,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3](p103),“如果你不善于把理想与经济斗争参加者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那么,最崇高的理想也是一文不值的。”[4](p353)毛泽东强调要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5](p136-137)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实现中国梦必须直面和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迎接各种复杂挑战,切实满足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适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的凝练和概括,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对未来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和境界的崇高追求。三者不是彼此分割,相互隔离,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体现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相统一的精神实质

第一,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亡国灭族的危险,人民生活处于极度贫困和不自由状态之中。正如康有为所言:“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6](p237)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我国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当前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2位,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2位。在此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我国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时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生存、食品和穿衣问题。历史证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会好。

第二,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目的和归宿。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的重要体现。没有人民的幸福,就谈不上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国家目标是实现国强民富、有序民主、政治文明、社

会和谐。中国梦的民族目标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在世界前列,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但是,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都要以人民幸福为本,不断为人民造福。2012年11月,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记者见面会上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话语揭示了中国梦的真谛,深刻体现了中国梦的人民性,成为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和幸福追求。

第三,中国梦实现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体现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一方面,中国梦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方面的利益受损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另一方面,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的统一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即根本利益。以根本利益为基础不仅可以团结和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同时可以约束其它各种利益,也就是说,各种具体利益不能否定、偏离根本利益,必须受根本利益的统率和制约。邓小平强调:“我们全国人民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崇高理想,即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并在最后实现共产主义,所以我们能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7](p267)

三、中国发展、世界贡献和人类进步的统一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己的梦想,核心要求是实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也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财富,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梦是中国发展和进步、为世界做出贡献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有机统一。

第一,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梦作为近代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立足点就是要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如今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梦的提出更彰显了党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科学把握,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当前实现中国梦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并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提升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方面,要以中国梦为激发中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支撑,共同推进中国梦进程;另一方面要以中国梦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指向,着眼于解决中国现实矛盾和问题,促进理论和制度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也造福世界。首先,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合作和共赢理念,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给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其次,中国为其他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提供诸多有益经验。尼日利亚著名学者费米·阿科莫莱夫在《没有人再嘲笑亚洲人》中说:“非洲可以

从中国这个经济巨头身上学到很多经验,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相信万事皆有可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中国的经济表现都是一个奇迹。它展示出一个拥有自信、决心和远见的民族可以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们可以借鉴的另一个经验是,要想发展本国经济,[8]只能靠自己民族的努力和决心,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是靠外国人发展起来的”。

第三,中国梦能够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始终自觉关注和深刻反思当代全球性问题,捍卫和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进人类文明进步。首先,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持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和以人为本的方向性,符合时代潮流,是人类整体利益的道德规范和普遍认同的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p36)其次,高举公平公正旗帜,它含有尊重人与人和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平等地包容多元主体的正当权益、以寻求共赢效果的意蕴,这是世界各国追求的重要目标。再次,主张和平发展,它把和而不同视为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主张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同时,它还丰富了人权的内涵,贡献了天人合一等价值、提升了民主理念等。总之,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所说:“中国的变化,对全人类具有最高的重要性。中国的奋斗是全人类的奋斗。”

四、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统一。

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内在统一、不能割裂。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理想和目标;社会主义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路径和价值遵循;民族复兴则贯穿于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追求和探索之中。

第一,中国梦是现代化的梦。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是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适应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把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看成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和梦想。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供不了适宜现代化的环境。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崭新起点,并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重要条件和良好环境,“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地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10](p1433)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宣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和目标。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简洁明了地说:“理想

[11](p209)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根据中国实际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把现代化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党的十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描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第二,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的梦。社会主义是一种运动、制度,更是一种价值目标。强调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的梦,不仅在于除了社会主义,其它任何主义都不能够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要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还在于它揭示了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内涵。中国梦遵循共同富裕、公平正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价值,与美国梦不同,也与部分国家把对中国梦的理解集中在民主、人权等上存在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始终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邓小平指出:“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

[9](p8)

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11](p204)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2](p122)胡锦涛也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3](p10)。实现中国梦必然使社会主义优势在中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价值在中国真正实现。

第三,中国梦是民族复兴的梦。民族复兴贯穿于实现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追求和探索之中。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目标。毛泽东提出“使国家复兴”,把中国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邓小平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11](p257)把现代化与民族复兴对接。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把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起来。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把民族复兴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因此,社会主义和现代化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本身,同时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五、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统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深厚底蕴存在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之中。中国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中国力量是中国梦的依靠力量,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构成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和关键路径

第一,中国道路是实现途径。党的十八大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运,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2](p9)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同时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内涵与指向,与中国梦的内涵和要求是一致的、吻合的,只有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使我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这些变化不仅得到了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同,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广泛的关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在思想上坚信不疑,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干扰,在行动上坚定不移,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二,中国精神是强大动力。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第三,中国力量是依靠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相信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14](p1096)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之首来阐释,凸显了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现中国梦,依靠人民群众,核心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牢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牢记人民是权力的主体,党员干部要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参考文献:

[1]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4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1.[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N].光明日报,2009-9-1.[9]宋鲁郑.只有去中国才能看见未来——中国正在迎来自信时代[J].红旗文稿,2013

(3).[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KS01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YJC710019);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122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贾绘泽(1977-),男,山西襄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郭华(1986-),男,山西娄烦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

联系方式:山西临汾市贡院街1号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邮编:041004

篇6:科技.体育.艺术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hre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我们各项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理论,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纷纷丧失政权,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党的宗旨以丰富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纲领以明确的时代方向,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出发,江泽民同志在执政党建设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等。这些新的重大的理论观点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长期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方向和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总结我们党和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特征,就是把坚持党的先进性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基本理论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系统、科学、完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即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领域,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领域,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领域,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强国之路;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必须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察和分析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变化,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结论。比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因苏东剧变遭受重大挫折,处于暂时低潮,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并没有改变;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看,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特征,仍然有一定的生命力,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完全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共产主义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中完全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一结论并没有改变;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苏东剧变的教训,可以得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和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两条结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但目前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趋利避害,求得发展。这些基本分析和重要观点,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更加丰富的科学内涵。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处于不同层面的“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属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特殊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则是一个普遍规律。“三大规律”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揭示,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而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前列,从整体上系统思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潮流发展趋势问题,把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实践、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三大规律”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形态。

(作者工作单位:《求是》杂志社,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上一篇:员工考勤制度下一篇:61儿童节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