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2024-05-05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精选8篇)

篇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无论从内容、对象以及社会作用上都与旧的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成为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 起来,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2)从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确立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对象。从而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结束了以往哲学家们竭力追求的包罗万象“科学之科学”的时代。哲学既不能“代替”一切具体科学,也不能因有了具体科学而“取消”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从社会作用上看,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标志着它与旧哲学根本不同的特点。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对人类历史上优秀哲学遗产的继承和总汇,又是这一哲学思想发展的新的更高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同旧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第一、从研究的对象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方面来说,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从而真正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第二、从哲学内容上说,它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的完备的理论体制。第三、从哲学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上说,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统一。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同旧哲学有着根本区别,成为自有哲学以来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所指内容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第一次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辨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的高度统一,因而是有史以来最科学、最进步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都是物质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物质对精神起着决定作用,精神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但反过来又对物质发生反作用。在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的分析,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党员干部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从中获得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好为人民的事业甘愿奉献的思想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所指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实践方法论,是社会实践和能动的辩证法,是通过实践对事物自身逻辑的认识.它的灵魂是社会理论批判,它的特点是社会历史实践。

3、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致性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宇宙)总的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贯彻世界观。世界观更根本。

篇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作为高素质的现代大学生,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艰苦奋斗、牢记使命,把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祖国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我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大学生,要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内涵,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自觉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创新,掌握和发展第一生产力。

第三,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人生观,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集体、社会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矛盾。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有赖于与他人的团结、协作,有赖于集体、社会的发展。集体、社会的利益是人们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代表,包含着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保障。同时,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个人,尊重、保持个人的正当利益,调动个人通过正当途径实现个人发展的积极性,又是实现集体、社会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大学生只有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才能在当今形势下得到健康发展。既要发挥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的积极性;也要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获取个人正当利益时,同时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第四,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发展的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社会环境。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这就为人由片面到全面、由欠缺到完善、由贫穷到富裕、由潜在的到现实的各方面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条件。

1、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一方面我们要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在肩负起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勤奋学习的社会责任的同时,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深入社会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与社会调查、科普宣传、专业知识宣传、文化下乡和智力扶贫,积极开展杜区服务等活动,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追求的一种需要,并努力实践之。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创造丰富多彩的、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2、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既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又要提高文化业务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学会做事,二者绝不可偏废。大学生尤其是要求进步的同学要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的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3、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竞争激烈,更要求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就会偏离学习的根本目的,单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为了考试和分数而学,就可能导致“高分低能”或“混文凭”的结果。其次,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提高。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的灌输,死记硬背,不可能形成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能力的培养、提高,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4、我们要向身心健康努力,既要科学地生活,锻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尽可能地爱护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同时,人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尊、独立、平等、自信、自律、坚强、宽容、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现代,心理是否健康已成为衡量健康的一方面标准。即使一个人身体残疾或患有疾病,但只要有健康的心理,不自卑,不自暴自弃,照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可以生活得快乐,幸福。相反,即使一个人有健康的体魄,但心理不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调节能力弱,他的生活不会开心,甚至可能逐渐损害身体健康。

篇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山东农业大学东校区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进行问卷调查时, 采用无记名形式, 随机发放问卷18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606份, 有效率为89.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 全面包涵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笔者围绕大学生对每一部分内容的认同情况分别进行分析, 较客观地反应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了解

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了解不深, 其中学生干部认知情况相对较好。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班干部、学生会成员或者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当被问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情况时, 有40%的人选择了“基本了解”, 29%的同学选择了“比较了解”, 还有21%的同学选择了“听说过”。而不担任职务的同学的认知情况相对较差一些:选择“基本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同学比例有所下降, 分别是24%和21%, 而选择“听说过”的比例增加明显, 达到了41%。

2. 多数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始于中学阶段。

78%的学生是从中学阶段开始接触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其中31%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另外, 还有19%的学生坦言自己从进入大学以来才开始接触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认识并不准确。

当被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什么”时, 只有21%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 45%的同学认为正确答案应该是“民族精神”, 还有25%的同学选择“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正确答案。可见, 尽管许多大学生从中学就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并自认为对其有一些了解, 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认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1. 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对自己有影响。

在思想政治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后, 19%的同学认为这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有影响”, 40%的同学认为“比较有影响”, 41%的同学认为“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影响”。这表明了大多数同学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自己的影响。

2. 大学生经常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行为的指导。

21%的同学“总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行为的指导, 并表示从中获益。48%的同学选择了“经常”, 2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偶尔”。这个结果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理论思想。

3.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有着明确的看法。

在我们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看法的调查中。45%的同学表示“完全了解, 相信它可以指引中国人民繁荣富强”, 31%的同学认为选择了“对它有初步了解, 认为它很有道理”, 17%的同学“对它有初步了解, 但依然持怀疑态度”, 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非常遥远的东西, 完全不知为何物”。

四、大学生希望怎样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多数大学生经常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广泛。在我们的调查中, 60%的同学“经常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8%的同学“偶尔了解”。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积极接受, 并且乐于接受的。

2. 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践渠道更受欢迎。

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一些多选题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渠道和方式。选择通过“新闻”、“网络”等实践渠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被调查者占了大多数, 分别有56%、50%。可见, 与一些传统的、理论性的渠道 (如:课堂、听报告、书籍) 相比, 被调查者更偏好于实践渠道。

3. 大学生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与此同时, 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在被调查的党员班干部、学生会成员中, 有78%的同学选择了“积极学习”, 有16%的同学选择了“顺其自然”。而在对其他同学的调查中, 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积极学习”, 25%的同学选择了“顺其自然”。

五、根据大学生的接受特点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几点建议

1.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调查结果表明, 47%的大学生通过政治理论课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 我们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宣传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中的重要作用。要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积极进行教材改革, 丰富教育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 要善于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教学方式上, 要坚持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尽可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认同度。

2. 要注重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 更要指导实践。与实践相脱离的理论必然不能得到我们的高度认同。调查结果表明, 41%的大学生并不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学习工作有密切联系。而分别有56%、50%的同学选择通过“新闻”、“网络”等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途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因此, 要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两手抓, 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认知。

3. 要充分发挥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 在回答“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多少”这一问题时, 有31%的学生表示“听说过”。其中, 政治面貌是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学生所占比例依次为:11.3%, 4.5%, 0.8%, 0.6%。这说明学生中的先进代表———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远远高于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要善于利用榜样的力量, 在深度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充分发挥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 用先进带动后进, 增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阐述, 当前, 经济全球化, 教育国际化, 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急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 为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 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情况和接受方式进行了调研。

篇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对一个政党来说,是精神上思想上举什么旗帜的问题;对一个民族来说,是铸造什么样的灵魂,有没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用先进文化武装广大人民群众,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这样,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才不会受阻,民族精神才不会被污染被瓦解,人民才不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支柱和精神动力。

二、改革文化体制。推动文化创新

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文化企事业单位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机制。一是在体制机制上,要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切实解决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难点问题。要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切实解决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难点问题。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二是在内容形式上,尊重艺术家的创造精神,保护艺术家的创新成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艺术创造、尊重艺术人才、尊重创作权益的良好氛围。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的艺术创新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深受人民欢迎的艺术精品,涌现更多的文艺大家,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三是在传播手段上,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另外,在所有制形式上,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事业和企业,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多体制办文化的格局;在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逐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文化经营机制上,要以“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进入市场”为原则,改革文化企事业单位,扩大文化主体自主权。同时,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有序高效的运营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文化企业改革,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文化企业的做强做大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和魅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要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组织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才能在民族大众中人耳、人脑、人心,用新的时代精神推动民族创造新的辉煌。

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就象毛泽东指出的:“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中华文化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因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因博采众长而永葆活力。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要积极适应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着眼于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又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信念和原则,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符合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随着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

和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复杂,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舆论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状态。能不能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直接关系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领域都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推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型经验,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生动和谐的社会主流舆论。要紧紧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人们的思想疑虑,主动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充分反映党和政府的积极努力,引导社会舆论沿着理智、建设性的轨道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表明政府部门的立场态度和处置意见,切实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有效引导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保持心理平衡和心理和谐,最大限度地压缩噪音、杂音的传播空间,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功能强大的“第四媒体”,成为我国1亿多网民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诉求的平台,对社会舆论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要认清互联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坚持趋利避害,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正面宣传,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引导网民理性讨论问题、表达意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使这一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六、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

篇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一、温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体系无政府性的颠覆遵循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新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华尔兹将分析国际关系的基本变量简约为两个:国际体系结构与国家行为,二者的关系是:国际体系结构影响国家行为②;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也将分析国际关系的基本变量简约为两个:国际制度与国家行为,二者的关系是:国际制度影响国家行为③。以上两种学派的基本着眼点都是国家行为,所不同的是影响国家行为的因素,新现实主义认为是国际体系结构,而新自由制度主义则认为是国际制度。虽说两种学派在影响国家行为的因素上存在分歧,不过,双方都认为,不管是国际体系结构还是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影响,都是基于一个前提:即国际社会是无政府性的。华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把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作为国际关系的最根本秩序原则④,基欧汉以无政府性为起点研究国际制度,把无政府性视为“表述了国际政治的特征”的基本体系要素⑤。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可派生出两种结果,一是使得国际体系必然是自助体系,二是使得国家必定推行权力政治。与之相反,温特则认为自助性与权力政治的产生与存在不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导致的,而是国际体系成员的互动进程和实践活动导致的,从而从思维范式上颠覆了过去主流理论的根基。首先,关于无政府性是否导致自助性。温特的看法是:体系是否体现自助性不在于它是否是处于无政府状态,而是取决于成员间的身份关系⑥。而成员间的身份关系也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由行为体间的实践互动来建构。行为体间的身份决定着接下来所采取的行动,如果是敌人则体现行为中的自助性,如果是朋友则体现行为中的助他性。可见,产生自助或是他助的根本原因不是无政府性。其次,关于无政府性是否必然导致权力政治。温特指出,权力政治是社会建构,不是无政府性必然派生出来的结果。他使用了第一次相遇的假定:假定自我和他者是两个行为体,没有预先的互动经验,那么他们第一次相遇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感到对方是在威胁自己。如果第一次相遇时他者发出的信息是威胁性的,自我才会感到威胁;如果他者发出的信息是友好的,则自我感到的就不是威胁的。可见,只有在双方接触后才能确定他者对自我威胁与否,而这些不是由无政府性确定的,而是在双方互动过程中确定的。这样一来,我们看到,国际体系中的自助性和权力政治并不是由无政府性决定的,从而否定了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第一推动的命题。在温特看来,导致自助性和权力政治的关键还在于观念,他指出,“无政府状态不像现实主义所描述的那样,它本身根本没有什么逻辑可言,一切都要取决于国家之间共有的观念结构。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⑦之所以温特要对传统思维范式进行革命,是因为:温特试图建立一条介于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之间的所谓中间道路,取两派之长,弃两派之短,使国际关系理论成为一种既考虑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又坚持科学实在论的理论体系。用温特自己的话来说,他的目的是在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间建立一座桥梁,这一桥梁或曰中间道路就是社会建构主义⑧。

二、温特国家利益理论的建构在颠覆了主流学派关于国际体系以无政府性为前提的假定,并提出无政府性是由国家间的共有观念造就的理论后,温特开始尝试通过新的视角建构国际体系及国际关系理论。那么,温特是如何建构其理论,在其理论建构中又是如何体现其国家利益理论的呢?在建构其理论的过程中,与主流学派理论坚持的物质性因素对国际体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理论不同,虽说温特仍然承认物质性因素的作用,但是,他更强调观念因素的作用,由此,形成了温特建构主义理论的第二条原则:反物质原则。在物质性因素与观念间的关系上,温特强调物质性因素只有通过行为体的共有观念才能产生影响行为的意义。这样,关于国家利益理论,温特也突破了以往以无政府性为前提的认识,而是以建构主义为前提重新提出了国家利益的确定原则、基本内容等理论。第一,在国家利益的确定原则问题上,温特之前的国际关系理论及实践中,都坚持国家利益是以物质性因素为前提的,是在此基础之上建构的,先于国际体系而存在;而温特的建构主义则认为国家利益是建构出来的,不是物质性因素建构的结果,而是观念建构的结果。二战结束以后,现实主义学派理论盛极一时,其代表人物摩根索提出“历史证实:,政治家是按照权力来规定利益的概念并进行思考和行动的”⑨,这表明,一国权力有多大,国家利益就有多大,权力与利益是一致的。而体现权力的重点在于经济、军事等物质性力量,所以那时的各主要国家纷纷通过扩张军备提升实力,从而获得与之相当的权力。进入70年代,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国际社会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个体系,国际社会中的组织、制度及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因素对于国家利益的确定以及实现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现实主义的权力中心的理论也在逐渐被超越,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从新的思维范式出发确定了与过去不同的国家利益内容和实现原则。其中,以肯尼斯·华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提出,在重要关头,国家最终所关心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安全。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华尔兹提出,某些国际后果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单位层次上的,同时还有结构层次上的⑩。这样,在新现实主义看来,国家利益的内容及实现不能仅从国家实力及零和博弈理论角度去理解,而应增加进结构的因素。而以基欧汉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则认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不能够对国家的许多行为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在相同的条件下,以国际制度为标志的体系进程也会产生重要的因果意义○11。这样,对于国家利益内容的确定及实现上在强调权力分配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国际制度的影响。与摩根索过分强调国家单位的物质性因素对权力分配及国家利益的影响不同,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则更强调体系内结构及制度等物质性因素对于权力分配及国家利益的影响。虽说二者在侧重点上尚有分歧,但二者与摩根索的经典现实主义一样,都强调物质性因素在国家利益理论中的决定作用,忽视观念因素的影响。对此,温特指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权力和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动力,认为观念只能起到无足轻重的解释作用,这是物质主义的理论假定。这种观点的问题是它把观念仅仅作为单纯因果理论中的另外一个自变量,认为脱离了观念,权力和利益照样具有重要的作用”○12。温特强调,观念最重要的作用是建构作用,不是因果作用,权力之所以具有意义和内容并因之产生作用,首先是因为观念使然。当然,温特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物质性因素的客观存在,而是反对把物质性因素的客观存在作为解释行为体行为的惟一和最主要原因的单纯物质主义观点。温特认为客观因素只有通过行为体的共有观念才能够产生影响行为的意义,才能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从而确定了观念在行为体身份及利益构建中的核心地位。基于上述认识,温特认为,国家利益不是外生于体系结构,不是先天给定的,而是由体系结构建构的,在建构的过程中,观念性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说明国家利益,温特还引入了国家的身份和行为概念,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如下。首先,观念决定国家间身份。国际社会中的自我和他者是两个行为体,只有在第一次相遇后才会形成双方之间的共有观念,这一共有观念在性质上有三种可能,一是相互敌对,形成霍布斯文化,二是相互竞争,形成洛克文化,三是相互友好,形成康德文化。不同的共有观念界定了双方不同的身份,如果双方的共有观念是敌对的,那么双方之间的身份就是敌人;如果双方的共有观念是竞争的,那么双方之间的身份就是对手;如果双方的共有观念是友好的,那么双方之间的身份就是朋友。其次,国家间身份决定国家利益。利益是以身份为先决条件的,没有身份,利益就失去了方向。自我和他者身份确定的同时,双方各自的利益也随之明确。在相互敌对的霍布斯文化中,双方会各自形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战争的状态”,双方陷入安全困境,其利益主要通过零和博弈体现出来,即一方利益所得等于另一方利益所失;在相互竞争的洛克文化中,双方会形成“生存也允许别人生存”的逻辑,这样会在尊重对方生存前提下确定自己的利益;在相互友好的康德文化中,双方会形成“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逻辑,一国所确定的利益既有事关自我生存的利益,更有事关整个集体的利益。再次,国家利益决定国家行为。行为是维护利益的,有什么样的利益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在相互敌对的霍布斯文化中,因双方确定的利益以零和博弈为主要特征,形成安全困境,受此影响,必然产生自助、无限使用暴力和权力政治等行为;在相互竞争的洛克文化中,因双方的利益以承认对方生存权为前提,所以会产生维护主权、有限使用暴力、注重绝对收益等行为,军事作用虽仍在发挥作用,但比较霍布斯文化类型,其作用弱化;在相互友好的康德文化中,因一国利益中既包含维护生存利益内容,又包含维护集体利益内容,所以在维护利益的行为上主要体现为非暴力及互助原则下的多元安全共同体和集体安全体系○13。在国家利益的内容上,温特认为国家利益包括“国家—社会复合体的生存、独立、经济财富和集体自尊四种客观利益”○14。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华尔兹认为生存是国家惟一的利益。新自由制度主义代表人物乔治和基欧汉指出国家利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存、独立、经济财富。温特认为,应该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第四种利益,即“集体自尊”。对于集体自尊,温特认为它是“指一个集团对自我有着良好感觉的需要,对尊重和地位的需求”○15。每一个集体都会有其自身的共同利益,这一共同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参加国国家利益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成员国都有义务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维护—80—了集体共同利益就等于维护了参加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反之,如果该集体共同利益受到损害,不仅是集体自尊受到损害,更是集体中每一成员国利益受到损害。基于以上对于“国家—社会复合体”背景下国家利益各内容的理解,温特指出,如果国家—社会复合体要得到安全,就必须满足这四种利益。虽说有时这些利益间会产生矛盾,需要确定孰先孰后,但是从长远观点来看,所有四种利益必须得到实现。如果国家做不到这一点,就会逐渐灭亡。

篇6: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脱贫致富速度、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我们也能够深刻的感觉到今天的世界对“中国信息”充满饥渴、对“中国奇迹”充满惊叹、对中华文化充满兴趣,今天的中华民族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显著位置,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民族荣耀与民族尊严。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无一不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指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之梦的一条真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志士仁人围绕救亡图存、寻路兴国,展开了千辛万苦的探索。最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先进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并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中我们得出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第一个真理性启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又踏上完成另一重大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征途。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这一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挫折。在全面分析总结这些成就和经验、曲折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地迈出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步,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内涵上也实现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统一,在总体布局上实现了从二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不断拓展,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使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事实胜于雄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都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总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这一历史性的辉煌成果的取得,指导、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命运的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篇7: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识

--------大新县人民法院

一、“和谐社会”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视角

千百年来,中国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我们今天倡导的“和谐社会”,其中的“和谐”二字不只是指社会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从“和谐”这一视角对社会进行分类,用“和谐”为“社会”作定性。因此,引导人们从“和谐” 这一视角去审视社会,思考和认识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认识前提。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告诉我们:

第一,科学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综合体。和谐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第二,和谐社会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实际上就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与小康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任务是完全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不是中一蹴而就的,决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在注意解决各阶层利益矛盾的同时,要注重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共同营造遵章守法、诚信友爱、开拓进取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重视差异的价值

人一般不喜欢差异,人的本性喜欢他人与自己的一致。但只有理性才会告诉我们,应该重视差异,应该重视对立面,并在多样性里求统一。

黑格尔说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中华民族更是自古以来就崇尚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纯和、家庭和睦,“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中华文化中“和”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孔子甚至把这种“和同思想”,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谓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是承认多样,承认差别,承认不同。承认多样、差别和不同,就意味着承认矛盾冲突,甚至对抗。那么,要“和谐”,要就有一个如何面对“对立面”,怎样处理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问题。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稳定”是有多种的。“死水一潭”是一个稳定,虽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但它是死水,没有一点活力和生命力。高压也能取得表面的、暂时的稳定,但它蕴涵着更大的不稳定。和谐的稳定才是内在的、持续的、真正的稳定。“和 1

谐”也有多种。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社会和谐概念的提出,其前提正是承认一个社会有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存在、不同的利益要求需要调整。和谐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都得到承认,各类矛盾和问题在不一致中得到化解。在这样的社会里,全社会形成合力,经济与社会才得以协调发展。

“和而不同”,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只有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形式、不同的政治见解、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长期共存,才是和谐的社会。当然所谓同,就是将上述不同统一于社会主义这一面伟大旗帜之下,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建立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我们既要坦诚地承认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又要努力地为解决这些矛盾、缩小这些差距而奋斗。

三、原因比结果更值得关注

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当前社会中最不和谐的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贫富悬殊现象比较突出,如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等。这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还有垄断性行业,它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

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比单一的发展经济更重要。当前能断送改革开放事业的,主要的已经不是极左思潮了,而是在改革和发展当中能否兼顾公平。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四个公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当前,如何分配又是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是,第一,发展机会平等。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必须在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第二,财富分配公平。按贡献进行分配(不是平均),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第三,社会调剂公平。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要从体制上和政策上下手,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公平的调节。加大扶贫力度诚然重要,可是,提高点所得税,增强点利息税,扩征点遗产税,比什么力度都大。现在既有穷人不会做穷人的问题存在,也有富人不会当富人的问题存在,不过,主要是富人不会当富人。应该让富人懂得:抽肥补瘦是文明社会普遍的做法。要让富人懂得:缩小差距以后仍然有差距,富人依然是富人。要让富人懂得,这样做也是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四、民主化与市场化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思路。与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内部矛盾相比,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有其新的特点。

一是经济利益矛盾突出。利益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子。利益矛盾是其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制约、导向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即劳资关系矛盾)。二是群体性矛盾较强,往往是一部分人与一部分人的矛盾,一旦爆发,即形成大规模的群聚事件。这些群体性矛盾一般是非对抗性的,但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对抗性。三是矛盾与政府某些部门存在问题的关联度高。矛盾的背后,往往有官僚主义、腐败分子隐藏其中,这些新特点都大大强化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

可见,在当今这些错综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中,我认为,最重要矛盾是:城乡矛盾、福利矛盾、劳资矛盾和干群矛盾(政府与社会的矛盾)。

要在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是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撑点。离开这两大支撑点研究处理社会矛盾问题将会走到传统体制的老路上去。第一,主要用经济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得失矛盾。要学会善于用经济方法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第二,主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人民内部在思想政治上的矛盾就是是非矛盾。民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民主法制的方法;一是思想教育的方法。

第三,采取综合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各类矛盾。要依法及时处置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从源头上解决矛盾,尽可能地把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对于已激化了的人民内部矛盾,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逆,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平息事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第四,根本方法是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认识: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都证明,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才有了物质保证。经济发展总是第一位的,但是社会发展必须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社会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乃至决定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现代化社会的阶层结构一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非常富有的阶层和处于底层的贫穷弱势的人口规模都比较少,而社会中间阶层的人口规模为大多数或较大多数,这样的社会,才是比较稳定健康,也就是和谐社会。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奋斗。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积五十余年的经验,在政治上要保证各阶层应有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要保证他们应得的物质利益,这样才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及其成员的积极性,使社会充满活力。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应有的题中之义,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要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去。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一个和谐社会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科、教、文、卫、体和社会保障事业同步发达。我们现在这方面是相对滞后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要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5—8年。国家今后要把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放到办公共事业上,经济建设投资则主要交给市场。

第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民风醇正的社会。中华民族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但在所谓“批判封、资、修”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丢掉了,把世界的一些先进东西排斥了,“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的摧残、对社会的破坏,后果极其严重,影响相当久远。现在大家都关心诚信问题、信仰信任问题、道德伦理问题、民风问题,说明不如人意的现象严重存在。所以说,精神文明是“三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加强建设。

第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社会治安良好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要通过文明、法制、妥善的方式,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切不可用粗暴的、简单的方式对各种问题进行压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真正而持续的稳定。

篇8: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一、优化教师队伍, 这是增强“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

虽然解决教学实效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从多方面作持久不懈的努力, 但我们认为, 要高质量地开好这门课, 提高其教学实效性, 教师是根本。

(一) “原理”课任课教师应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良好的人格素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 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在教育中, 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列宁也指出:“在任何学校里, 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 这个方向由什么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2]

因此, 作为“原理”课的教师, 应该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 重视榜样力量和人格示范力量。教师自己要真信、真学、真懂、真用,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现实社会问题。这样, 教师讲起课来才能理直气壮, 具有说服力、感染力, 才会对学生产生大的影响。教师的忧患意识, 大局意识, 崇高的理想信念, 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会像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以自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尚的品德和人格来感染影响学生, 提升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 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 “原理”课教师应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

“原理”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整合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学效果面临新的挑战。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 就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因此, 如果教师不能尽快从整体上完成“原理”课教学内容的整合, 那你的理论分析就不能深刻服人, 提高教学实效性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马克思也曾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3]所以, 作为“原理”课教师要吃透教材, 加强科研并认真研读原著, 只有不断丰富知识, 尽快调整知识结构, 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 进行科学研究, 在充实、提升自己的基础上, 才能产生积极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 “原理”课教师应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

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 并引起兴奋点和共鸣点, 尤其需要靠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原理”课教学也要讲究教学艺术, 靠教学艺术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对此, 本文有以下建议。

1.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现灌输式与启发式教学的有效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规范, 体系严谨, 理论抽象而科学。如果单纯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就会出现灌而不进的现象;如果仅用启发式教学, 也会出现启而不发的局面。因此, 对于一些已成定理的概念、理论要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 让学生知晓“是什么”;对于哲学、经济学观点与社会热点和现行政策的联系, 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着重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时应以引用案例为主, 因为抽象的理论只有和生动鲜活的实例相结合, 才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尽量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调查显示, 单一的讲授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更喜欢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而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则具有直观、快捷、信息量大等特点。使用多媒体教学, 由间接变直接、由静态变动静结合、化抽象为具体, 以大量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富有变化的教学材料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立体化教学形式, 使课堂节奏加快, 知识密度增加, 教学信息量增大, 吸引力、感染力增强[4]。显然, 应用多媒体课件在提高“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多媒体时, 切忌“千篇一律”, 把满堂灌变成满堂放, 把教师变成幻灯片放映员, 或图片、音像等资料解说员, 多媒体在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 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二、深入研究受众, 这是增强“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突破口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矛盾。一般说来, 教师是解决教学矛盾的关键性因素, 但要解决好这对矛盾, 还要立足于学, 即要深入研究并根据教学对象———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来展开“原理”课教学。

(一) 围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来改进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改革带来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关系的新变化, 而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在新体制下, 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地位高于学校和教师的消费者。与以往相比, 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活跃, 自立、自主意识更强, 越来越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更加关注自身个性发展和个性展示, 更加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平等、通畅地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途径。

上好思政课的前提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决定思政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80后、90后的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特别反感对他们进行概念化的说教。因此, 面对时代的挑战和学生的渴望, “原理”课应该围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来改进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提倡教师放下架子, 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处处为学生着想, 从对“教什么”的关注转向“学生想学到什么, 能学到什么”的考量, 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共同探讨、研究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 教学相长, 让课堂充盈着教师的激情、鼓励与期待, 学生的渴望、应答和思索[5]。

(二) 要深入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原理”课的教学对象均为大一新生, 他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 在陌生的环境里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头绪, 他们在求助班主任、辅导员的同时, 也常常会求助于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原理”课教师, 求助问题也五花八门, 如“室友影响我休息怎么办”、“我要不要去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做兼职”等, 学生问及的问题大多数对教师来讲是小事, 但对初次离家的大一新生而言是大事。所以, 作为专职教师在上课、科研之余还应有足够的爱心、责任心去面对学生问及的问题, 不厌其烦地倾听和帮助他们, 由此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喜爱, 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 “亲其师, 信其道”,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感应, 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三) 要联系大学生的专业实际

学生大都觉得“原理”课很枯燥, 很难理解。其实它就像压缩文件, 要阅读或使用它, 必须先将其解压。教师在“解压”时, 要善于在教材语言、教学语言和学生语言之间寻求平衡点, 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抽象的理论作出诠释, 还要善于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熟悉大学生的话语系统, 缩小教学语言和学生语言之间的距离, 让理论以更接近大学生接受意趣的面貌呈现出来。同时, 还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与学生的所学专业相结合。这样才可能让学生走近“原理”课, 亲近“原理”课, 慢慢感受“原理”课对日常生活的功能和魅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 这是增强“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形式

“原理”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讲授, 目的是使大学生从内在有机联系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并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要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将学习理论与投身实践相结合, 选择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 增强其生动性、针对性、创新性和时代感。

实践教学是“原理”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原动力。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 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 进而创新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 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理念

“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出发, 当代知识观认为, 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直接性和体验性知识, 在高等教育教学中, 个人的直接经验与书本知识具有平等地位。这里所说的直接性、体验性就是实践。”[6]因此, “原理”课程教学既要坚持理论灌输, 又要以知行统一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这就要求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理念, 加强对“原理”课程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突破现存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 合理选择实践教学内容

从内容上讲实践教学必须与所讲授的理论有内在联系, 应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拓展, 因而, 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扣教材主要内容, 突出重点。同时, 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关心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 关注他们成长成才的需要, 最好能贴近大学校园生活, 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把诸如自觉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创建文明班级、诚信考试、节能减排校园行动、构建和谐校园等纳入实践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以实现教学目的。

(三)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并建立有效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决定“原理”课实践教学成效大小的关键。从内容上讲, 实践教学必须与所讲授的理论有内在联系, 应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拓展;从形式上讲, 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 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自己的行动。这就决定了实践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 可以在课内, 也可以在课外;可以在校内, 也可以在校外[7]。即要积极“创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8]。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 必须坚持理论灌输。但是,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也应当强调实践教学, 以使外在灌输与内在接受达到统一。比如, 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式、影像观摩式和情景模拟式等方式。

在“原理”课教学中, 校园实践即第二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阵地。这种实践教学主要是社团活动实践和课外学生活动实践。

同时, 在实践教学中必须重视社会实践教学。因为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实施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脱离社会实践, 实践教学目的就无法实现, 教育者的教学效果也无从检验。因此, 在社会实践教学中, 应将学生置于社会氛围之中, 使其亲临其境、亲身体验, 在实践中增强认知, 激发情感, 锻炼意志, 并付诸行动。社会实践的方式力求多样化。比如, 有以参观考察为主要形式的巩固认知性实践活动;有以社会调查和暑期社会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有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为主的行为体验性实践活动等。

提高“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毕竟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既需要高校“原理”课教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也需要广大学生态度端正的好学精神, 更需要各高校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积极推进, 才能不断推动“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秀敏.“马原”课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 2008, (10) .

[2]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13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

[4]朱廷岚, 占学芳.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3) .

[5]张秀华, 赵卯生.怎样开展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 2007-06-13.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34.

[7]李海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文教资料, 2006, (10) .

上一篇: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下一篇:小班音乐挠痒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