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的生活故事:享受孤独

2024-04-22

关于孤独的生活故事:享受孤独(共14篇)

篇1:关于孤独的生活故事:享受孤独

曾经有位好友,有一段时间他正好赋闲在家,我偶尔有一次登门拜访,闲谈时问起,一人在家,无所事事,是否会感到无聊。朋友用平和的语调笑曰:“我正在享受孤独呢!看,现在所有的时间,都归我自由支配了……”。享受孤独?这倒挺新鲜。我打趣也只有朋友才会说出如此令人费解的话语。可事后细细揣摩,竟是蕴含了很深的哲理。

孤独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个人独处时的孤单,还有就是内心的了。推敲一下,独处时的孤独感,相比内心的,好像还比较容易排解。白天,我们可以走出家门,让柔柔的阳光洒在身上,或乘车,或踱着悠闲的步伐,保持欣赏与平和的心态,纵情于山山水水,关注于万象社会,另眼看世间,肯定会有独到的收获;晚上,等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关上房门,打开光线柔和的壁灯,冲上一杯滚烫的咖啡,看热气袅袅上升,再放上一段轻音乐,让身心陶醉在浓郁的香气与悠扬的乐曲中……

但内心的孤独感呢,想想我们中间有多少人,面对内心的孤独,那种无法排遣的寂寞感,会时时萦绕在心头,总也逃脱不了。自怨自艾者有之,顾盼自怜者也有,甚至还有的自暴自弃,就此消沉下去。确实,一个人内心的孤独感,即使是处在繁华的闹市,面对熙攘的人群,始终也无法挥去。对此相信不少人都有过深深地体会。走上街头,路过广场,看公路上的车来车往,笑眼里的行人匆匆,没人会回头看一眼,愈发衬托出了自己内心的落寞。

类似的例子还真不少,以前看电视连续剧《甄嬛传》,里面的敬贵妃有一段台词,她流着泪对女主角甄嬛说:“你知道吗?我住的咸福宫里有一千三百二十六块砖石,每一块我都抚摸了无数遍,其中三十一块已经有了细碎的裂纹。你从入宫就一直深得皇上宠爱,那种长夜漫漫的寂寞,你是不能体会的”……千百年来,紫禁城里像敬贵妃一样不得宠的女子不在少数,她们每天的希望随着太阳升起,等待皇上的宠幸,希望又随着黑夜破灭,每晚坐在自己寂寞的深宫里,虚度着自己的岁月。这样的情景,真的叫人唏嘘不已,这是一种真的孤独无助。

还有一个例子,苏武,中国西汉大臣,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人威逼利诱,百般折辱,想强迫苏武归顺。苏武不从,被遣送到北海牧羊,缺衣少食,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苏武独自一人,在北海牧羊前后十九载,他寂寞吗?苏武牧羊的时候,依旧手持汉朝符节,以致系在节上的饰品全部脱落。他靠信心支撑着,回归汉朝的梦想一直未有破灭,终于在牧羊十九年后,获释回到故乡。在那十九年牧羊岁月里,靠着梦想与信念的引领,也可以说,从另一个层次来讲,苏武是不孤独的。

,女儿9月4日刚开始住校,久病缠身的母亲9月6日就去世,10月份一直待我如慈母的大姐去外地陪孩子上学。整个冬天,晚上下班回家,对着屋里很少动炉灶的清冷,QQ音乐浅浅的吟唱,唱着焚心,人也瘦了近二十几斤,那时候不仅是哀伤,更多的也是一种孤独。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网络游戏,玩游戏的时候,是忘我的,简直可以用上瘾形容,现在想来,其实何尝不是孤独的一种排遣,不过庆幸转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自己已经戒掉了……

太多太多的例子,有时候想想,人这一生,不可能永远与热情相拥,更不可能永远站在耀眼的舞台,谁也不能保证人生一成不变,特别是当卸去奢华,孤独来临时,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细细数算一下,我们这一生,除了生老病死,别的真的都算是小事,借用影星黄渤一句广告词“那都不叫个事”!面对孤独,我们最好保持平常心,勇于面对现实,随遇而安!在现有的环境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一下,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会休闲,抱着享受的心态,那就真的可以做到“孤而不寂”了。

当然,享受孤独,说来容易,做到却有一定难度,孤独来临时,真正做到“享受”的,这应该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也许,只有那些拥有淡泊名利,抱着对一切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心境,俗语说的“随遇而安”的人,当孤独来临时,才会透彻地诠释“享受”二字……

篇2:关于孤独的生活故事:享受孤独

在孤独来临时,任思绪天马行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处世也许也是如此吧。心底无私天地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保持淡泊,疏松紧张,生活的柔性便处于一种悠闲的宁静。

享受孤寂,如同享受罗曼蒂克的潇洒与热情,走向美妙的灿烂永恒,让一切颓卧在记忆的斑驳角落。

篇3:关于孤独的生活故事:享受孤独

那张病态的脸和脸上神经质的凝神的眼神。异乎寻常地傲视世界, 那幂幂之中的暗示, 没有人可以抵抗这拒绝后的力量。他因神经错乱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在他发病时的幽闭, 恐怖以及压迫感的可怕体验, 都在画布上挣扎着生命的艰难承受。这就是《割了耳朵的自画像》。

凡·高的一生是19世纪艺术景观的神化体现。

他是受人讥讽的局外人, 不被社会理解, 唯独符合他自己的行为规范。然而, 他的经历是符合了一种强大的文化神话的需要。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生涯, 在他死后却备受人们的赞赏和热爱。

凡·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 看过《割了耳朵的自画像》的人, 都会感受凡·高的痛苦在病态的变化动感中用色彩的和谐来展示内心的忧郁, 这样的表达, 强于所有的诉说。

《开花的梨树》中, 树看起来在形式上和实际上两方面都是封闭内心的, 与它周围的环境发生冲撞。一枝将死的树枝向下指向这棵树旁边的一株已死的树的椿。人们一看便知道是对一痤普罗旺斯花园的描绘。这生与死之间的斗争正是凡·高所追求的幸福———在孤独的画布上开放生命之花。可贵的是, 凡?高适用夸张的手法来展示真实的视觉形象。《星夜》, 闪烁的星星和螺旋上空的夜空, 创造出一种广大无边的自然奇观。同弯曲的天空和柏树那明显的垂直外形有关, 由村庄和教堂塔尖所体现的人类的操作和志向, 显得颇为软弱渺小, 这种鲜明而又系统的表现方式, 凡·高做得最令人思索与欣赏。

《摇摇篮的妇女》, 这是凡·高创作的最有表现性而且精心构思的一系列绘画。凡·高在阿尔的唯一亲近的朋友, 邮政局长的妻子奥古斯丁·罗琳, 坐在印花的墙纸前面, 手里拿着根绳子, 这表示她在摇摇篮。虽然我们不能看见实际的摇篮, 但是母亲的生殖力却在墙纸鲜艳的花纹图案以及花茎和花朵中表达出来, 它们似乎是从这位妇女土豆似的身体中长出来一样。红色与绿色的强烈反差, 把与强烈能量相抵触的消极世俗表现出来, 绳子暗示和强调了脐带这一隐喻。正如凡·高1889年2月在写给他胞弟的信中说:“在《摇摇篮的妇女》中, 也许有一种意图, 要从色彩的运用中表达出属于音乐的某种东西来。”

正是如此, 凡·高的画更具有孤独的理性的隐喻结构, 这与当时受人推崇的写实绘画天壤之别, 他的作品与学院规范相背离, 这时常会令他沮丧和烦恼。但他还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新颖的不同于写实主义的画派, 这在当时给现代艺术提供了一个基础。

凡·高画中的每一块田野, 每一个人, 都代表着捕捉世界精髓的一种企图。他把他心中的热诚, 反映在生命中成长的死亡。

他是荷兰人民引以为自豪的美术大师, 他一生生活坎坷, 穷愁潦倒, 长期在社会底层生活, 在艰难竭蹶中挣扎, 对贫苦劳动者怀有真诚, 而深切的同情心。他在世时, 其作品无人问津。所以, 我们说他有着另一种孤独。而在他死后, 那些画成了世界一些著名博物馆和画廊收藏的珍品中, 价值连城。人们看到了凡·高真正的灵魂在闪烁, 他成为了大众喜爱的画家。

凡·高的作品风格就是一种能看见的东西, 用他的笔触, 通过眼前的一双旧鞋子来展示无限的生命。

“厄运助成功一臂之力。”

篇4: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我们团队做过一个社交App,名字叫“花开”,讲的是“慢交友”,就是要两个人种一株花,而且,一开始不能聊天!

这个软件一开始,要搞很久很久,花才会发芽,发芽了,才能看到对方的文字资料。之后还要搞很久很久,才能看对方的照片。总之每进一步,都要很久,很久,很久。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社交软件,除了每天面对模模糊糊的交互体验,莫名其妙的菜单,跳脱的画面之外,很长时间里,只能面对一片软件生成的土壤。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喊“这个软件去死吧”?不要慌,因为它已经死了。

一年的时间里,这个软件的下载量加起来只有1000多。1000多是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但凡稍微有一点点玩头的软件,几个人朋友圈转一下也差不多是这个数量了。

后来,团队在濒临倒闭的最后时刻,做出了App“犀牛故事”。没想到一上架竟然火起来了,在苹果软件商店的榜单上一度窜到21名。那段时间,大家的手机上都开着榜单,刷着排名,一面欢呼雀跃,一面兴奋地幻想着未来。

就在這时,有人突然想起了“花开”。为了防止用户查看公司还做过什么产品,公司就赶紧偷偷摸摸地把拉低制作水准的“花开“从苹果软件商店下架了。

后来有一天,“花开”的服务器服务商来催费用。因为软件已经下架了,后端工程师陈king就准备把服务器关掉,在操作的时候,他顺便看了一眼数据。

这一看不要紧,天哪,那个软件还有6个用户!在登录的用户啊!

我们都惊讶极了,说,上去看看他们都在干吗吧?

老板问:“你们还有谁的手机里有客户端?我们公司的存档里已经没有客户端了。”

大家面面相窥……

这个软件已经下架了,再也不会迭代更新,也没有客服了,连开发人员自己手机上的客户端都已经卸载了,可以说,全宇宙都没有这个软件了!只有那6个人,还在玩。这6个人,孤孤单单地漂浮在数据的宇宙中,玩着一个已经消失的软件!

而我们什么都不能做了,连给他们发个推送、请个安都做不到了!

我们问工程师们,要玩多久他们才能聊上天?他们说不知道,因为还没有测试到那里……

也许他们还在种花、浇水、捉虫、松土、晒太阳……也可能他们已经说上话了,不知道那个时刻,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陈king毫不犹豫地给那台服务器续了费。

老板说,只要这六个人还在,就把服务器一直维护下去。因为负载太小,而且再也不会有新用户进来,他们会觉得很流畅很流畅的。老板还说,有朝一日如果我们发了财,就要把这六个人找到,花一百万一台把他们的手机买来,然后给他们磕头。

希望这同样耐心的六个人,永远都不要发现只有他们六个人了,希望他们成为朋友,希望他们结婚,希望100年后这个孤独旋转的星球上人丁兴旺,儿孙满堂。

篇5:关于孤独的生活故事:享受孤独

看到这段文字,我怎么突然有了“欢乐颂”中关雎尔的既视感。也是喜欢安静,也是踏实稳重,但同样在单位里有被隔离,不讨巧的危险。

不过关雎尔的勤奋负责让同为实干家的上司颇为欣赏,所以她并没有需要自我改进的急切需要。而这个留言的读者却有了这样的危机。

不知道她工作有多少年了,干的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老板人品如何,职业是否有前途?但是我想说,无论怎样,我都不会建议她为了别人的需求去舍弃自己的习惯和原则,做一个表里不一的尴尬型老好人。

如果内向不合群是对他人的藐视和清高,那么逼着自己合群和讨好别人则是对自己的背叛,是可耻的行径。

因为我们最应该善待的是自己啊。

1. 一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啊,我的选择是只和自己玩

“零零后节目”里面,最令人佩服的一个孩子就是叫一一的女孩,她的特别之处,就是无论老师如何诱导,同学如何呼唤,她都拒绝一切互动,只默默的一个人玩。

起初你会怀疑她是不是害怕和别人玩啊?后来才发现,比起其他孩子都依赖集体和朋友,一一玩得更加的有秩序,无论是看书还是玩玩具,她都面带微笑,一副非常享受当下的感觉。

她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老师甚至将这个气质称为高贵,我非常的赞同。一个不足三岁的孩子,能知道自己的需要,并忠于自己的感受,是多么的可贵。

长大后的一一看着小时候的视频,说佩服自己能那么的坚持和镇定,但话虽如此,步入青春期的她,大部分时间里仍旧是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女孩。

她依旧享受着这样自在的生活,她说或许外向是世界的需要,但是她清楚的认识到,独处更让人有专注做事,冷静思考的空间。

这一番话出自一个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女孩口中,其哲理和深度令人折服。如不是她利用了大量时间来阅读书籍,思考人生,以及内观自己,她不会有如此清晰的世界观。

从一一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另一个人,就是日本著名的哲学家岸见一郎,他也是从小到大都特别喜欢独处,为此他的母亲曾表示担忧,甚至求教老师传授让孩子变得合群的办法,没想到这位开明的老师这样宽慰她:你的儿子很优秀,他是不需要朋友都可以生活得很好的。

妈妈放下了心,岸见一郎得以更加放松的做自己,并因此潜心研究人性和哲学,并最终成为了日本著名的哲学家。

生命的形态是多样的,如果我们少一点对外向和合群的执着,那么将会有更多像一一或者岸见一郎这样自在丰富的生命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篇6:关于孤独老人的故事:期盼

老爷爷经常坐在门口,他期盼着他的儿女能回来看看。他的儿女在外地上班,而他年纪大了,只能留在村子里,他好想他们。老爷爷看着落日回忆往常一家人在一起的欢歌笑语,一家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幸福快乐的时光虽然短,但老爷爷充满希望地期盼着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样他就可以经常和他的儿女们在一起了,再也不分开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春节。老爷爷像平时一样坐在门口张望着。他看到许多人都回来过年了,却没有看见自己的儿女回来,老爷爷非常难过。他叹了口气说:“他们又在忙,又不回来了,今年又是一个人过年!”

看到上面的老爷爷,让我明白了:多陪陪老人,关爱老人,孝敬老人。

小荷老师点评:文章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篇7:享受孤独的人

当婴儿从母腹那温暖熟悉的环境中瓜瓜坠地,来到这冰冷陌生的世界那一刻起,相伴而生的还有强烈的惊恐、不安、孤独、好奇等情绪。而孤独则是伴随人一生最深切的内心感受。虽然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得到亲情的温暖、爱情的缠绵、友情的温馨、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等各种各样的心灵的慰藉。但一个人不管被多少爱包围,取得多大的成就,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心灵孤独的宿命。因为美好的情感能将它抚慰,却不能将它根除;闪光的成就将它暂时掩盖,也不能将它消除。人生而孤独,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孤独只是因人而异,但决没有人能够与孤独绝缘。

不管是何种境界、何种现状下的人都会面对各自的心灵孤独。成功者可以风光一时不可能风光一世,终究也还是要面对繁华落幕,远离尘世的浮华与喧嚣,从兴奋和喜悦的巅峰跌落时,那种茫然失措的失落和孤独;失败者更是要长久地面对不被世俗理解,惨淡经营人生,被世俗目光鄙视,郁郁寡欢落寞不得志的孤独。雅者要面对曲高和寡,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独;俗者要面对世事纷争,无法走出人生困惑的庸人自扰的孤独。位高权重声名显赫者,要面对忙于算计疲于防备,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人微言轻者,要面对仰视人生,万事求人却往往又求之不得的落寞和孤独。凡人有沉湎于琐碎世事,纠结于儿女情长的孤独;伟人有胸怀大略,踌躇满志却不被俗世所懂得的孤独。这世上,凡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人,都会面对各自的心灵孤独。

孤独无处不在,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离群索居者会孤独;身处闹市,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难免会孤独;纵使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虽然天南地北的人同聚一网,叽叽喳喳,胡侃海聊,在热闹繁华的表象下,终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情感孤独的事实。在科技日益发达,物质空前丰富而人情日益荒漠化的今天,人与人交往的时空距离越来越小,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大,人的内心世界日益孤独。孤独走到今天,演变成了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有人害怕孤独,有人享受孤独。

害怕孤独的人总是想方设法去排解孤独。有人在试图钻进热闹的人群中,企图凭借外界的浮华和喧嚣以排解心灵的孤独,但表面的喧嚣和忙碌,终不能驱逐内心的孤寂,无论有多少的人左拥右伴,前呼后应,当曲终人散时郁积于内心的是更深的落寞与与孤独。甚至在高朋满座的热闹的氛围中,你仍可能感到深深的孤独。孤独只是人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感受,与外界的表象无关。有的人试图用爱情来排解心灵的孤独。但爱情并不是医治心灵孤独的良药,虽然两个人相爱,两颗心靠近,相互偎依,相互取暖,以为会摆脱孤独,但终究不可能。有时却恰恰相反,一个人有点寂寞孤独,两个人有更深的寂寞孤独。思而不得见,相爱不能相守的孤寂;相厮相守却相互并不理解的会更加孤独。纵使是相爱的两个人,有时你爱得死去活来,痛得撕心裂肺,对方也未必灵犀相通。许多时候,爱一个人终不过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一个人痴迷,一个人沉醉,一个人人欢喜忧愁,一个人痛苦伤悲,所有的感受都只是你一个人的感受。(inspirational life yuedu.mipang.com)毕竟,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爱一个人,孤独却也在所难免。

享受孤独的人总是在孤独状况下自得其乐,让思想和灵魂飞升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世上凡是有所作为、能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大都是能够正视并能享受心灵孤独的人。尼采、叔本华、卡夫卡,梭罗,这些思想家都是孤独的。释迦牟尼菩提树下苦思、耶稣旷野度日,穆罕默德洞穴隐居,这三大宗教的创立,坚守心灵的孤独至关重要。其实,人只有在心灵孤独的时刻,才能冷静地面对自己,才具有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才能用清醒睿智的头脑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才能客观、理性地面对世界和宇宙;人只有在孤独时刻,才能真正咀嚼出生活的滋味,参透人生真谛。

篇8:《变形记》关于孤独的独特感悟

变形之下的身份危机

主人公格里高尔在一觉醒来变成甲虫之后, 他的反应十分耐人寻味, 即他并没有在自己为何变成甲虫这一事实的不合理性之处过多停留, 而是将自己身体的异常悉数归到那份令他“多么累人的差事”上面, 并接着开始发泄自己的不满, 表示自己“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 我早就辞职不干了”, 并且还计划着“只要等我积攒好了钱, 还清父母欠他的债, 我就一定把这件事给办了”[1]。这无疑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抗, 也引出了格里高尔在变形之前自身的定位, 即: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公司里人形的劳动机器。

实际上, 从格里高尔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旅行推销员的身份是深恶痛绝的, 这份工作不仅给他带来大于他所能承受的疲劳, 还将他对于公司其余人的不满提升到了极致。这种来自各方面的使人透不过气的压力和违背他个人意愿的工作令格里高尔之前的生活很不愉悦。但是作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 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收益是不可或缺的, “我还得操心父母和妹妹”。于是无形中格里高尔被赋予了一种光辉的使命感:工作是为了家人, 而自我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满足家人的需要。但是他对于工作的厌烦与不满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内心的反抗也从未停止———但是并未公开。他的存在价值和本能的反抗之间的矛盾, 是格里高尔身为一个被劳动“异化”的, 丧失了自我的人所无法解决的, 而“变形在格里高尔的内心矛盾中起着调和作用, 是他反抗的愿望与这一愿望立刻进行惩罚的渴望之间的中介”[2], 因此, 变形作为一种媒介, 扭转了格里高尔在家庭中的位置, 使得他由人转变为非人, 由被需要转变为需要。

格里高尔刚刚变成甲虫的当晚, 有这样一段反应:

“……他一边呆呆地凝视这一片黑暗, 一边在心里感到一种莫大的自豪, 因为他能够让他的父母和妹妹在一幢如此美好的寓所里过上这样一种生活。可是如果现在一切宁静、一切舒适、一切满足都要恐怖地宣告结束的话, 情况又会怎么样呢?为了使自己不耽于这样的遐想, 格里高尔宁可活动活动, 于是便在房间里爬来爬去。”[1] (p123)

从中可以看出, “爬来爬去”充分体现了格里高尔焦虑的心情。置身于自己创造的富足的生活环境中, 他预见到了自我价值缺失可能带来的后果, 并且为了家人接下来的生活感到无法自抑的担忧, 只能通过“活动活动”来缓解自己的无力感与失落感。这段话显而易见的告诉我们格里高尔接下来的命运, “情况又会怎么样呢?”不仅是他对自己家人今后生活的担忧, 也是作者对格里高尔自身境遇的危机的担忧。

事实上, 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 他才开始真正关注内心的需要, 对劳动的需要、美的需要被一一激发, 然而讽刺的是, 这些需要以他目前的身份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的了。不仅如此, 家人对他的态度也日渐恶劣, 原因在于在他们眼中格里高尔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社会价值, 变成了一只彻头彻尾的甲虫, 只求索取却无法给予。格里高尔的身份危机是随着他与家人最后一次冲突爆发的, 作为一只有着人类心理的虫的不完全体态使他既无法在人类社会里得到立足之地, 又无法作为一只真正的虫生活。这种没有归属感的边缘性造成了他的痛苦, 作为一只非人非虫的局外人, “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1] (p152) 。于是格里高尔最终选择了死亡。

空间转换下的冲突呈现

《变形记》的叙事场景非常简单, 基本上是处于格里高尔的家庭内部范围内, 甚至故事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格里高尔的房间里发生的。小说虽然经过几次空间的转换, 但也无非是房间内外的转换。而格里高尔的房门将他和他的家人隔开, 使得门内和门外的空间各自独立互不干涉。门内的空间与其说是格里高尔自己的世界, 倒不如说是他人用来隔绝甲虫的笼子。至于门外的空间, 表面上是格里高尔家的房子, 实际上, 象征了以格里高尔的房门为界, 向另一方无限延伸的社会。这两个空间彼此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使置身其中的格里高尔与他的家人也处于对峙的局面。

但是, 格里高尔并非彻底变成了甲虫。“变形”的荒谬性就在于, 他变成了甲虫的形态, 却仍然持有人类的心理。这种不和谐就决定了他的行为模式的类人化。而他在对于自己身份毫无正确认知的情况下所持有的愿望和作出的行动, 则是为了进一步融入人类社会所作的努力。但是, 他的存在根本不可能为社会所接受。因此, 每一次空间的转换, 就带来一次激烈的冲突, 而且愈演愈烈, 最终将格里高尔逼向死亡。

第一次冲突发生在格里高尔受到家人的恳求、秘书主任的催促与威胁下爬出房间时, 他试图证明自己在工作上的可行性和对公司的忠诚, 但是却被父亲粗暴地推入房间, 受伤并且昏厥;第二次冲突是妹妹试图将格里高尔房间中的家具全部搬走时, 他对自己怀有深厚感情的生存环境的捍卫行动吓坏了母亲, 遭到父亲无情的打击, 奄奄一息;第三次是听到妹妹优美的琴声之后, 怀着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格里高尔爬出了房间, 却引起了极大的混乱, 促使全家人一致决定抛弃他, 这次的打击毁灭了他所有的希望, 令他伤心而死。

这三次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格里高尔与其家人沟通的无效性。格里高尔在变成甲虫之后没多久就失去了人类的语言, 他自认为很清楚的发音在家人耳中是“一种牲畜的声音”, 他满怀善意轻声呼唤“母亲, 母亲”, 但是母亲的反应却是“尖叫起来, 逃离开桌子, 扑进向他迎面奔来的父亲的怀里”[1] (p116-120) 。可以看出, 一开始, 甲虫的形态和牲畜的声音就令格里高尔被认定为脱离人类社会的存在, 大家对他的态度是畏惧并且憎恨的。并且大家认为, “既然他的话人家听不懂, 所以谁也不认为, 连妹妹也不认为, 他会听懂别人的话”[1] (p126) 。语言的单向障碍带来的是丛生的误解, 他的各种意图无法被家人知晓, 反而被误以为是牲畜的本能的一种破坏欲, 从而招致父亲的追打、妹妹的抗议以及全家人的抛弃。

这种冲突的具体化明确的表现出一个事实, 即格里高尔和他所代表的世界无法被现实世界所接受, 于是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世界。它与现实世界是格格不入的、对立的, 随时可能被压制与毁灭。于是格里高尔就被迫处于一个绝对孤独的存在范围内。如同由房门隔开的两个空间的对峙一般, 外部空间的切换带来的冲突导致了存在于众人意识中内部空间对峙的显影。而这种冲突所呈现的, 是现代人在社会上精神隔离的缩影, 是人与人交流中的可怕危机。同时, 更加凸显了格里高尔与人群处于精神隔绝状态时, 内心情感深化所带来的痛苦。

重叠的格里高尔与卡夫卡

格里高尔的生存困境实际上是卡夫卡自我代入的结果。卡夫卡内心的无归属感的源头在于他那个时期犹太人的时代位置, 这样的背景“相对卡夫卡来说, 更成为了他那复杂的作品和痛苦的个人生活的源泉。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写作。”[3]然而卡夫卡的写作依旧困难重重, 他的家庭带来的阻力、工作的压力、疾病的折磨、永远无法实现的婚姻使他一生都处在内心与外界的冲突与不平衡中, 从而导致他生命中充满了浓郁的孤独。

为了让自己的写作保持纯洁性, 卡夫卡特意选择了一份与写作毫无关系的工伤事故保险公司的工作, 然而这份工作却让他感到强烈的压力和孤独:“你在办公室如此努力的工作, 以至于你太劳累了, 从你的职业中完全得不到任何愉快。并且所有这些工作并不能使你获得人们对你的爱护和关心。它反而使你孤独, 使你成为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一个古怪的物体”[4]。而家庭带给他的痛苦更远甚于此。卡夫卡唯一需要的是工作之外的自由创作时间, 但是他的父亲却强迫他把时间放在家里的工厂上, 为此他在日记里写道:“在工厂里所作那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将剥夺我自己使用下午几个小时的机会, 这无疑会彻底摧毁我的生存, 并且已经越来越限制我的生存了”[4]。甚至由于卡夫卡的不配合, 引来家人一致的责难。如果说工作与家庭带给卡夫卡的是外部的压力的话, 那无法实现的婚姻带给他的则是一种来源于自身的矛盾和煎熬。卡夫卡与菲利斯的爱情断断续续持续了五年, 他们互相热爱, 但是卡夫卡永远不与菲利斯结婚, 这不单是出于对婚姻的莫名恐惧, 更是深刻考虑到婚姻对于自己独立创作的影响, 因为他曾经从菲利斯对待《观察》的态度中发现, 她无法为他提供需要的支持他写作的力量, 而他要过的是“一种奇妙的, 一切为他的工作设想的生活”[5]。

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极度自我的生活, 导致了卡夫卡对于孤独的惧怕与热爱, 他在给布罗德的信中说:“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 ……实际上, 孤独是我的唯一目的, 是对我的极大诱惑”[6]。刘小枫也曾这样描述卡夫卡与他人的关系:“卡夫卡一生都在拼命寻求与他人的充满真挚温情的联系, 建立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子关系、男女关系、兄妹关系, 乃至于人神关系。但是, 恰恰是, 在寻找这种关系时, 人越发感到绝望。一切人与人之间正当关系的建立, 都是危险的”[7]。这段话从侧面说明了卡夫卡在对待自己孤独时候的摇摆不定, 而他把其中绝望的危险的成分赋予了格里高尔, 令他在彻底的、绝望的孤独中死去, 在这一层面, 卡夫卡与格里高尔是重叠的。二者在相同的立场上表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存在模式, 从而深层次地揭示了卡夫卡及他笔下人物的孤独感、无力感、恐惧感、目的无法达成的失落感以及这一切背后隐藏的一个个扭曲的灵魂的本质。也从侧面表现了卡夫卡独特的存在观, 即“每个人生活着他的生活 (或者死亡着他的死亡) ”[8]。

然而卡夫卡永远不是格里高尔, 他并没有因着自身的苦难而妥协, 而是以写作为支撑点来诠释自己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变形记》正是卡夫卡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表现力再现出来的一个浓缩的平行世界。无论是异化抑或反讽, 存在于卡夫卡与格里高尔之间默契的矛盾冲突以一种奇异的方式重叠, 这自然是源于卡夫卡残酷彻底的自我剖析。卡夫卡内在的极端自我的、以病态的存在脱离现实的扭曲的精神状态, 与他作品中荒诞层面下严肃的真实、极具通彻的思想感悟互相缠绕融合, 形成了他独有的自我救赎式的社会图景重塑。所以, 卡夫卡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 他所揭露的不仅仅是人异化为非人的现实, 更是透过这种现实, 通过人物内心情感的宣泄和对主体意识的抒发暴露了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意识的严重缺失以及个体存在严重的不可调控性。正如布罗德说的那样:“他虽然想做一团火, 但他却是一块透视苦难的冰”。

摘要:卡夫卡的《变形记》以拟寓言的形式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困境, 塑造了一个虫形人心的边缘人格里高尔。本文从格里高尔的身份危机入手, 通过他与家人之间冲突的展开, 深入探究主人公处于身心隔离状态之下的绝望的孤独感。并联系作者自身经历, 细分其作品中孤独性的根源, 从而更进一步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于存在的独特感悟。

关键词:孤独,边缘,无归属感,精神隔离

参考文献

[1]卡夫卡.卡夫卡全集[M].叶廷芳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2]瓦尔特·H·索克尔.反抗与惩罚——析卡夫卡的《变形记》[A].叶廷芳.论卡夫卡[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3]尼古拉斯·默里.卡夫卡传[M].郑海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

[4]曾艳兵.为何变形?——卡夫卡《变形记》解析[J].名作欣赏, 2006 (7) .

[5]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7.

[6]阎保平.变形记叙事结构解析[J].外国文学研究, 1992 (3) .

[7]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篇9:忍受孤独不如享受孤独

在喧嚣里待得太久,喧嚣就会惯坏膨胀的欲望。在安静中待到八风不动,安静就会喂养了笃然的灵魂。从气色上来看,在安静中的人要比在喧嚣中的人显得平和恬淡,这就是灵魂沉静产生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谁都愿意在自我的价值观体系中求得圆满。有人觉得活出情趣才有意思,有人觉得坐拥钱权才有意义,彼此去说服对方,与彼此笑话对方一样没意义。走自己的路,让各自的鞋去说吧。与其在别人那里纠缠不清,不如在自己这里深怀耐心。每一个脚印的骄傲与屈辱,从容与挣扎,只有鞋知道,也只能让鞋知道。

想走得很远,就与志同道合的人结伴前行。但,真正的远方,一定是一个人走出来的。所有在顶峰的人,都是孤独的。而所有最终在顶峰上坚持下来的人,都在享受这份孤独。

是的,去享受孤独。孤独成就着人生,也圆满着人生。

生活中,不必把客套的话当真。

客套,究其本质,更多是一种温暖的逢场作戏。戏散后,你得及时回到现实中来。尽管客套话比空话实,比假话真,但终究大多是废话。人散后,只需走人,无须走心。

因为,说过的,即刻已成烟云。

人在客套中,会有一些世故和圆滑,但心底整体是向善的。偌大尘世,如果连这点客套都没有了,世态才真的是炎凉了。当然了,真心给予你的人,不跟你客套。客套,说明彼此还有距离。这段距离恰好说明了: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只有不咸不淡的关怀。

在客套里认真,显得天真。同样,客套到随便,又显得不够庄重。说到底,客套是一种礼貌,他看起来推心置腹,你听起来还得郑重其事。这种事,说破了没意思,较真就更没意思了。

这个世界上有些无用的事,是需要认真敷衍一番的。就像,有些有用的事,需要决绝放弃一样。这样说的意思是,你得有点娱乐精神。混迹于烟火尘世,不是始终如一地庄重就能收获深刻,也不是跳脱在尘俗之外就避免了浅薄。

你需懂得,亦庄亦谐,亦收亦放,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

真正的坏人,心底的恶是深藏不露的。好人也会有一念恶,但都在嘴头子上。噼里啪啦,说得挺狠,快活完嘴头子便拉倒了。坏人不一样,即便最后要置你于死地,依然会对你十分客气。

坏人超过好人的这一部分城府,叫做阴险。

好人的恶念如果用在气头上,会毁灭了自己。坏人不会这么情绪化,他们只负责毁灭别人。坏人的可怕之处是,他可以一边无人性,一边有理性。而这一点,好人做不到。

天使比魔鬼不是多了一对翅膀,而是多了那些人性中沉重的东西。

相比于坏人,每一个好人都是天使。前提是,当你的内心呼唤好人时,你才能感受到天使的光辉。现实的情况是,好多人每天生活在天使的周围,却浑然不觉。只有在坏人那里吃了亏,受了苦,遭了难,才会回头看到,原来,从前待过的地方就是天堂。

不要在甜言蜜语里泡得太久,不要习惯于鞍前马后的尊荣,所有的投怀送抱背后都有阴谋,所有的便宜之后都有深坑。好人总是那么直接,只有坏人才会迂回得那么长。

好人有时候看上去很魔鬼,坏人最后都装扮成了天使的模样。

篇10:享受孤独的感觉作文

午后,阳光和煦,慢慢地洒进窗内。阳台上的那个小摇椅被阳光照得异常可爱。

热爱历史的我,从书房里拿出一本《清史稿》,取一包最爱吃的小零食,沏一杯清香的龙井茶,便坐上摇椅,心无旁骛地阅读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柔柔地洒在书页和身上,使原来冰冷的阳台变得温暖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正如朱熹诗中所云:“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微风吹过了纱窗,吹到了我的脸上,舒服又惬意。

读着读着,我的心竟一头扎进了故事情节中,似乎化身为一名清朝的官员,同康熙皇帝一起擒拿奸臣鳌拜,获得成功;升官后又被康熙帝委以重任,一起剿灭叛党吴三桂,平定了三藩,解除了朝廷的心头之患。

故事继续发展。这次,我竟摇身一变,变成了乾隆皇帝的一位妃子,随驾南巡……

一阵声音打破了原本如诗如画般的寂静:“查煤气!”我心想:“为什么正当我读得尽兴时来?不去,不开门!”我踮起脚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前,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不破坏原来的宁静,假装家里没人。透过猫眼,我看到那位来査煤气的人见无人应答,便掉头走了,顿时欣喜若狂,一溜烟地跑回摇椅上,继续沉浸在“历史”的海洋中。

孤独并不可怕,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恐怖。只要学会享受孤独,便可在孤独中品味诗词中的气象万千,感受历史的沧桑变化,更可寻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篇11:关于孤独的生活故事:享受孤独

作为独子长大的我们这代人,跟米拉一样,习惯了独自玩耍,独自嬉闹,独自翻书看电视。突然看到隔壁邻居家来了那么多客人,而且都是同龄人,热闹就像被打开的魔盒,翻腾着五颜六色的气体。

米拉很快就被这些热闹的小伙伴招呼过去,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大家一起玩耍,一起奔跑,一起爬上小山坡,去看山下的风景。

米拉似乎从来没有体会过如此热闹和愉悦。她开始不满于自己没有兄弟姐妹的现状。

米拉的妈妈一如既往地睿智。她在米拉的枕下放了一朵雏菊。

她告诉孩子:你就是这朵雏菊的花心,围绕着中心的花瓣,就是所有你认识的,爱着的人们,聚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

血缘,并不是所有关系链以及传达“爱”的必须。这个世界,除了亲情,还有更多诸如友情等的牵绊。

虽然天朝的孩子们,也陆陆续续开始拥有了亲生的姊妹和兄弟。但与别的国家动辄三五成群的相比,依然与“热闹”的光景有些疏离。

可孩子们会因此感觉寂寞和孤单吗?

身处家族环绕的世家,就没有任何寂寥和孤独吗?

所以这是一个悖论。

孤独,从来都无关兄弟姐妹。

孤独,源自内心的缺失。

那是一种对爱的渴求。

读罢故事,问小O:

你会感觉孤单吗?

O摇摇头:每天都有人和我玩玩玩啊~

孩子的世界,

就是如此简单。

作者:O妈

篇12:享受孤独的作文1200字

不知缘自何时,不知缘自何处,也不知是何原因,我开始为自己营造一方只属于我自己的净土。

常常喜欢一个人带着空白的心,独自坐在某一个安静的角落,拂起昔日的愁云,辟一方亮丽的天空,静享那份美丽的孤独,思绪便会像那断线的风筝,跃然于天地之间。

常常喜欢一个人在蒙蒙的细雨之中,慢慢地走着,用这一滴滴雨水,彻底冲洗掉心中的所有悲伤和烦恼,静静享受孤独带给我的美好。

常常喜欢一个人在清晨独自漫步,孤独在氤氲的雾气中流动,晨风湿润而又软绵,清新的空气微微地沁人心脾。傍晚,伫立在自家阳台,独赏美丽的月色,皎洁的月光将清亮的银辉洒向大地,轻缓地抚慰我白天被灼伤的记忆。生活中的不快实在琐屑无聊,而孤独可以让我细品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使我又多了一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平静;可以让我从回忆中对生活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让我从自己越来越清晰的潜意识中得到满足。

常常喜欢一个人读一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俯身字阶行梯,塘水映映荷花盈盈,令人神醉心怡;品一品林风眠的国画《晨》,画中一抹远山、几只鸬鹚,芦苇在沙渚中摇曳,宁静而悠远;听一听理查德的钢琴曲《星空》,神游八方四极,使人陶陶然而置一切于度外。

也许就是因为钟爱孤独的缘故,当我感到伤心的时候,我就会自己安慰自己,因此,我觉得我比周围的同学都要乐观。

当我因为自己不断地长大,烦恼也随之逐渐增加时,我就会告诉自己:成长是拒绝不了的,正如阳光,我们都不能拒绝太阳升起,不管灿烂还是暗淡,阳光总是要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溢满我们身边的空气,无声地带来四季的轮换。

当我因为失去一件心爱的物品而痛心疾首时,我就会告诉自己:舍与得,无非就是生活中的加减乘除,看去简单,运算起来却未必能有几个人解释得‘恰到好处”只有有舍,就会有得,这就是“舍得”的真正含义。

当我因为学习太枯燥乏味而做着“白日梦”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与其憧憬天国的彩虹,不如架设脚下的桥梁。

当我因为遇到挫折而闷闷不乐,甚至想要放弃时,我就会告诉自己:人生是不可能真正的一帆风顺的,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坎坷和挫折。世界上之所以会有强者和弱者之分,就是因为前者在接受命运挑战时会说:“我永远不会放弃!”而后者说:“算了,我放弃”。玫瑰有刺,但它开得很美;杂草无刺,却永远不会开花。

孤独是一个美好的情怀,是一首无言的歌,它是辉煌后的沉默,失败后的检省。它苍凉而悲壮,然而我深爱着这美丽的孤独。春风得意时耐得孤独,坎坷失意时耐得孤独。抖落纠缠心头的宠辱得失,让它如云烟随风而逝,沉淀下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

孤独是一方心灵的净土,是一片圣洁的天空,是一处明净的湖泊。同时,还是一种坚定的成熟,一种飘逸脱俗的潇洒,一种战胜烦脑摒弃诱惑,自我完善的佳境。人生美妙的时光,往往不是在灯红酒绿歌舞逐欢或者在鼓噪喧腾鲜花掌声中度过,而是独守一片天籁,独享一角清幽,独处一隅孤寂的时候,那是因为,热闹中诸多成份是捧场,是干扰,是无谓地消耗时间和精力。热闹无非是不毛之地的儿星点缀,孤独才是永恒的真正心之绿洲。

篇13:关于孤独的生活故事:享受孤独

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的课例研究可以概括为:一题、一课、一师、一团队。

一题, 即课例研究的实际问题, 也称为研究主题。研究的主题注重以下三个角度的选取:一是学科知识的角度 (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思想方法的渗透及学习方法指导等) ;二是学生及其特点的角度 (关于学习方式转变方面, 不同个性与水平的学生认知规律方面等) ;三是课程开发的角度 (课程资源开发、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等) 。

一课, 即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的课堂教学预设。

一师, 即一名授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既可以是刚入职的新教师、青年老师, 也可以是骨干教师, 为教师创造平等的展示机会。

一团队, 即在研修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可以是一个学科备课组, 也可以是教研组。

在哈尔滨市中小学校本研修首批示范学校评估中, 我校八年级语文团队进行的“长文短教实施策略”课例研究, 受到了专家们的极高评价, 现将课例研究的整个过程展示如下。

策划:赵宏国

主持:胡涛

授课:张蕊

研讨人员:杜畅张晓敏任旭来于坤明李婷婷

●确立主题

在学校深入开展课例研修的背景下, 八年级语文教师团队集思广益, 确立并开展了如下主题的研修活动:

1.在文言文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记叙文教学系列专题之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 结构安排, 选材等)

本学期, 通过研读教材, 教师们发现教材中现代文篇幅长, 文字多, 文学性强, 而文言文重点篇目颇多, 基于教材繁难而课时有限的矛盾, 教师们确立了长文短教主题。即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在教学中凸显重点把握本质, 对教材作出艺术化的处理。以下是教师们对这个主题确立的看法。

杜畅: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及思维水平可以保证对小说、散文等文体在某一方面有深入、有效的研究。同时, 长文短教有效地保障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使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得以展开, 这样的学习效果好。

任旭来:长文短教可以促使青年教师切实了解学生, 精心研究文本, 注重知识扩展, 突出教学重点, 让预设更加充沛, 备课更加细腻, 从而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于坤明:我觉得长文短教也符合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在一堂课上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长文短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同时这也符合现在考试中侧重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的要求。

胡涛:基于大家所说的各种优点, 我们根据学情、教师的成长、课程标准几个方面确立了长文短教的主题。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蕊

◎背景呈现

此文是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草房子》的节选, 篇幅很长。作为一篇能够给予学生丰厚心灵滋养的文章, 以其为长文短教的教学蓝本, 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设计之初, 想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 但考虑到这样的设计必然会让学生失去品析的趣味, 也难以达到对文本深层次解读的目的。再度研读文本, 我发现在孤独的背景下, 寥寥无几的语言描写是分析杜小康心灵成长历程的关键, 因此重新进行了设计。

这篇文章讲述了少年杜小康心路成长的历程, 将其作为教学着眼点会有助于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也会对同龄的学生有心灵成长的启示, 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但突破教学重点需要有一个准确、巧妙的切入点, 本文之中只有四句人物语言描写, 但却极其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于是我把透过语言, 联系小说及选文语境, 分析杜小康不同阶段的语言所反映出的不同心理及性格的转变作为切入点。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 联系整部小说的情节、理解人物的心情, 并探究出杜小康心灵成长的轨迹, 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心理、性格的阅读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探究、交流, 品味文中的语言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 探究文章的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苦难赋予人的价值, 能够理解成长的真谛, 并能坚强地面对人生中的苦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 泥泞的路我们不愿前行, 可是当我们跨越之后, 心中会感到暗暗自喜!孤独的岁月我们不愿面对, 可是走过之后, 心中会忽然发现, 孤独原来别有一番滋味, 在孤独的两端, 可能是全然不同的我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少年的内心, 经历一场人生的风雨, 感受一颗变得坚韧的心灵!

二、探求新知:1.初感“孤独” (概括文章内容) ;2.品析“孤独” (由四句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

三、拓展应用:感悟“孤独” (结合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谈对成长的理解) 。

四、反思提升:由《草房子》中油麻地小学校长对杜小康的评价作为本节课的结语。

◎活动及问题设计

一、初感“孤独”

活动:速读课文, 思考问题。

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预设:学生可能表述不简洁, 不能切近“孤独”的背景。

应对:提示学生注意简洁和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词。

二、品析“孤独”

活动1:在文中快速勾画出杜小康的语言。并请同学朗读。

预设:学生可能把握不好这四句话的感情基调。

应对:教师明确人物语言可以表现人物心理及性格。

问题1:从“我不去放鸭了, 我要上岸回家……”这句话中你能看出此时的杜小康怎样的心理?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

问题2: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此时的杜小康是个什么性格的孩子?

预设:学生能够用词语概括, 原因分析可能会不准确。

应对:引导学生分析“害怕”的原因, 引入《草房子》中的片段, 进而分析杜小康的人物性格。

活动2:品读文章20-35段。

问题3:你认为说出“我要回家”这句话的杜小康是不是太不懂事了?为什么?

预设:学生能够体谅杜小康的孤独, 会因为同情而体谅。

应对: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地点、语言等, 并引入《草房子》中的对话, 让学生感悟到杜小康内心在浓重的孤寂中忍耐自控, 从而心生敬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品析鉴赏能力, 并感悟杜小康的成长。

问题4:“还是分头去找吧!”是不是使用“?”或“!”更好呢?为什么?

问题5:此时的杜小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预设:学生能够感悟到杜小康的坚强, 所以会误认为这种坚强主要表现在应对险情时候的态度。

应对:分析描写杜小康与其父亲的语句, 分析他们在应对危险时的不同表现, 感受杜小康的冷静。

设计意图:分析描写人物的多角度手法, 感悟侧面烘托的作用。

问题6:从“蛋!爸!鸭蛋!鸭下蛋了!”这句话你能看出杜小康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问题7:有孩子一样的惊喜, 是不是说杜小康又变得幼稚了?

预设:学生能够分析出杜小康此时一定是过于激动, 而又毕竟是个孩子。

应对:引导学生感悟懂得珍视也是一种“成长”。

活动3:请学生带着对杜小康的理解, 朗读杜小康说过的四句话。

预设:学生能够尽量地揣摩人物的感情, 但因朗读能力差异, 所以会不同的效果。

三、感悟“孤独”

问题:当我们陪伴杜小康走完这段孤独之旅后。结合杜小康的成长, 你认为怎么样算是长大了?

预设:学生对孤独、困难等还仅仅是停留在话语上的认同。

应对:引出周国平对孤独价值的诠释,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成长的内涵。

活动:引入杜小康关于成长的材料。

(这个昔日油麻地小学的骄子, 能坦然甚至不带一丝卑微的在自己曾经辉煌过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 让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感慨道:“日后, 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 也许就是杜小康!”)

预设: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可能会随着这节课的结束止步。

应对:留下悬念, 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走进《草房子》及曹文轩的其他作品。

●主题的实施

1. 侧重点

胡涛:确立了研究的主题与长文短教的策略, 今天我们就围绕张蕊的《孤独之旅》一课, 对长文短教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为了达到短教的目标, 实现高效课堂, 我们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那么张蕊老师, 你执教设计此课时选取的着眼点是什么? (你是如何思考的?)

张蕊:在备课组的启示下, 我明晰了确定好教学的着眼点是长文短教的关键。这篇文章讲述了杜小康的心路成长历程, 而读懂这个人物是解析此文的关键, 所以我把分析杜小康的人物形象确定为教学着眼点。小说主要是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感染读者的, 所以分析人物心理, 把握人物性格才能挖掘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情感, 这是准确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一步。本文之中杜小康在成长的各个阶段, 形象个性极其鲜明, 通过解读这个人物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任旭来:我和张蕊老师选取的着眼点一样, 都是专注于研究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但张老师是从文本的角度来考虑的, 而我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的。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和杜小康相似的年龄段, 他们既有相同的浮躁, 又有比杜小康更优越的条件, 他们对生活的要求比杜小康更高, 同时也就更经不起风浪。了解了杜小康的人物形象, 也就能给学生以心灵的启示、成长和帮助。

杜畅:以对“成长”的探究为例, 教学时, 教师也可以将主人公孤独之旅之前的优越生活及之后的惨痛经历———靠杜小康的劳动支撑家庭生活等内容添加进来。可以使“成长”的内涵更为丰富。孤独之旅中的痛苦、辛酸、恐惧、屈辱让杜小康学会更加坚强。这些内容让我们看到更了不起的是, 杜小康从容坦然地面对低微贫苦的生活状态与不放弃拼搏和努力的精神。

张晓敏:前三位老师从主题角度确立了本文的重点, 而我在备本节课时考虑到本课人物较少, 节选课文的中心较明晰, 学生比较容易把握, 而本课的环境描写在文中写得较充分, 但容易被人忽略, 再加上在以往小说教学中学生对环境描写感知较薄弱, 同时结合《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环境描写较典型的文章, 有条件、有必要让学生细致地研读环境描写。所以我将环境描写赏析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李婷婷:我感觉张蕊和任老师的切入点最终都是分析人物形象, 及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作为一篇小说, 能不能直接把情节切入来实现长文短教作为着眼点呢?

杜畅: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但不太适合这篇文章。本文的情节发展没有独特之处。你可以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中尝试一下。《我的叔叔于勒》用了对于勒侧面描写来反映菲利浦夫妇的态度;而且夫妻二人在对待于勒的态度上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些小道具, 如于勒的信。围绕这封信家人也有很微妙的变化。

2. 切入点

胡涛:选取侧重点是因人而异, 因课而异的, 选好教学侧重点是长文短教能否短而有效的基础, 那么课堂教学如何落实的呢?张蕊老师你是怎样快速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

张蕊:因为本文是在孤独的背景下产生的, 所以本文只有四句语言描写, 而语言是在相应的背景下产生的, 并且人物性格和当时的心理状态也决定着每个人的语言表述方式, 所以我就是透过这四句话深入分析杜小康的人物形象来确定本节课的切入点的。

于坤明:我觉得也可以从杜小康的“哭”切入分析, 文中这样写到:“他哭了起来, 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我是从“杜小康为什么哭?为什么他的哭不是悲哀?他自己的哭泣他自己真的不明白吗?”一系列追问开始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 也正是这一系列的追问促成了学生自主的思考, 促使学生走进文章, 走进杜小康的生活, 感受他的成长变化,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任旭来:文章作品的标题, 一般就是文眼。所以我就想从标题入手, 抓住“孤独”一词, 让学生领会这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 怎么样的一段经历, 又是怎样的孤独, 从而来把握小说中杜小康恐惧、面对、战胜孤独的情节。抓住了这一点, 也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他们的阅读学习往往都是建立在阅读兴趣的基础上的, 如果能够实现的话, 学生就能快速进入文本, 厘清小主人公思想成熟的过程, 更好地为小说主题服务, 让责任和坚强在学生们心中发芽。

李婷婷:从文章入手也是很好的方式, 我曾经上过“再塑生命”, 其中的“再塑”二字, 再现了莎莉文老师用自己真挚的爱心, 改变了海伦一生的过程的艰辛。抓住“二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一个生命顽强成长的足迹。

(教师对张蕊课堂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设计提问, 并研讨, 如有人提出杜小康的性格如何发展变化的。)

张蕊:其实在课堂上, 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总感觉这种问法有不当之处, 还不知道问题在哪?请大家帮我分析一下。

杜畅:“性格”应该是一个人的稳定特征。说性格在不断发展变化不太准确。用“特点”一词怎么样?或者是“形象”?

胡涛:把握了杜小康每个阶段的特点后, 让学生综合分析他的心路历程, 不难看出, 杜小康从不堪忍受孤独之痛, 到承受孤独之苦, 再到享受孤独之味, 杜小康终于在孤独之旅中成长成熟了。看来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不仅要关照文本特点, 更要充分考虑学情,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 感悟理解文本的内涵。

3. 训练点

张晓敏:各位老师在以上的探讨中关注对人物性格的把握, 对主题的理解, 对文本深入的拓展阅读, 较全面、深入地感知了课文内容, 但我觉得在关注以上内容的同时, 我们上的是语文课, 应该上出语文味来。不能忽视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比如我在让学生研读本课环境描写时, 画出环境描写的文字, 并结合文本具体词句品读, 用三个词概括三个不同阶段的环境特点。如第一阶段环境描写中让学生关注“遥远”“陌生”“空旷”“唯一的炊烟”等关键词, 感知文字中所展现出来的旷远、迷茫, 由此烘托出杜小康内心的孤独、极度寂寞、害怕。还有第三阶段雨后晴明, 蔚蓝,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 展开联想和想象, 从文字所呈现的画面中自然地体会杜小康成长后的欣喜。进而从语言文字中真切感知杜小康成长的心路历程。品味汉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

于坤明:我讲这篇文章的侧重点也在环境描写, 张老师对环境描写的鉴赏是在品词析句, 而我是从朗读入手, 我觉得当学生能将文章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的时候, 必然对文章有了很深入的理解, 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也能充分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就像文中描写暴风雨的到来的句子, “天黑, 河水也黑,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 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 过不一会儿, 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 顿时, 天昏地暗, 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这句话在朗读时要注意整体低沉的语调及个别地方的声调的变化, 还要注意朗读的停顿、重音、缓急的变化, 当学生能将文章很准确、用情地朗读出来的时候, 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杜小康成长的历程, 杜小康由原来的对未来的恐惧, 以及到了苇塘后对恐惧的加深, 尽管这个时候杜小康适应了, 但这个适应是被动的, 是对内心极度恐惧的压抑的适应, 然而在这个暴风雨的夜晚, 杜小康经历了人生最大的风雨, 在风雨中杜小康实现了成长, 这时, 学生也明白了“人生的成长是要经历暴风雨的洗礼的”“不经风雨, 怎见彩虹”。学生在这一刻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也感受到了文章中语言的魅力, 领悟到语言文字所刻画的美的意境, 最终达到提升鉴赏能力的目的。

张蕊:这也是我在教学中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问题, 朗读效果不好, 我想朗读效果不好的原因是情感太跳跃了, 语言太简短了, 那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进行朗读的训练呢?

任旭来:张蕊老师这节课中也注意到了这样的朗读训练, 这种入情的朗读的确能帮助他们感受杜小康的人物形象, 但是“四句话”的明晰似乎还是弱了点, 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效果不太明显, 对于这样的文本, 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杜畅:在朗读的训练上有些弱。如果分析之后再进行一次集中的情景朗读, 前面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得到反馈, 学生的朗读技能也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创设一个情景:伴随着船头的激水的声音, 油麻地渐行渐远。杜小康再也望不见熟悉的红门, 亲爱的伙伴, 望不见不愿离去的学校。一股茫然和恐惧涌上心头, 不由得喊出———

张蕊:我不去放鸭了, 我要上岸回家……当家乡已经遥远成只是记忆里的画面时, 当满眼的芦苇将他的天地围困成充满孤独的世界, 他心中的恐惧更加浓重, 他无处宣泄, 也无人理解, 那一晚当他在梦中看到那个疼他爱他的母亲时, 见到那扇通往幸福生活的红门时, 当他伸出手却无法触及这份温暖时, 他大哭着呼喊:“我要回家。”

任旭来:继续创设情境:八月的一天早晨, 杜小康要去放鸭, 却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 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胡涛:经过大家的积极研讨, 深入思考, 关于长文短教这一主题课堂实施策略, 我们达成如下共识:1.大胆取舍是长文短教的基础;2.找准切入点是长文短教的途径;3.巧设问题是长文短教的引线;4.精心训练是长文短教的保障。今后我们会在课例研修的道路上不断求索。让课例研修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习惯。

●专家点评: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邹兰春

篇14:战胜恐惧,享受孤独

也许从小就有些胆小吧,先生出差时,一到晚上,空旷的家中,仅我一人,不免有些害怕。特别是关灯睡下,四周漆黑,一种莫名的恐惧就会袭来。身体在床上翻来覆去,脑中不可抑制地出现一些害怕的事,越是不让想,越是不由自主地想。无奈之时,强制着让自己数数,1、2、3……数了几百几千也没用。实在睡不着,便开灯起来看书。坐着看一会,两眼又“打架”了。可一躺下,又紧张起来。1小时过去了,还是睡不着。听说音乐能催眠,轻轻地放起“摇篮曲”等乐曲,可音乐声不仅没让我有睡意,反而随着音乐的节奏,内心也在起伏。又过去了1小时,仍辗转难眠。关了音乐硬着头皮再睡。这样几次折腾,我变得焦灼起来,心中会有些怨恨,怨男人不体谅我,说出去就出去;怨儿子无情无义,离开家就忘了娘;更怨自己这么无能,“平生没做亏心事”,怕什么呢……胡思乱想之中,快到凌晨才迷迷糊糊睡着。可8点得上班,只睡了二三个小时的我,白天无精打采,还心有余悸,今晚能睡着吗?这时的我只求晚上睡个好觉,眼睛睁开天已亮。这在往日家中有人时轻易能做到的,但一人在家,十有八九是难以入睡。

想到失眠如此的痛苦,又想到自己的失眠主要是心理问题所致,心病还须心药医。我没找心理医生,找到有关书籍,一本《战胜恐惧》的书中说:“恐惧可分两类,一类是有事实根据的,另一类是无缘无故的。有事实根据的恐惧,得找方法去解决,但无缘无故的恐惧,究竟怕什么,连自己也说不清。”我属于后者,书中告诉我,要治疗恐惧,重要一步是分析原因,问自己惧怕什么?是啊,到底我怕什么?平时与人为善,不占便宜,不做坏事,怕什么呢?也许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得对,“恐惧常起因于无知。”我从小就怕死人,听到或看到死去的认识的人,就心惊胆颤。家中有人陪着时不会怕,一人在家,漆黑一片时,就会控制不住地想到去世的一个个认识的人……书中还说:“有人惧怕黑暗,怕死亡……可死亡有什么可怕,死是一了百了的事,看得透的话,死亡如同睡觉。”是啊,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现象,人死如灯灭,什么都不存在了,有什么可怕的。我渐渐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上一篇:阿迪达斯“我的故事”系列广告分析下一篇:差班班主任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