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浅谈

2024-04-15

高校辅导员工作浅谈(共6篇)

篇1:高校辅导员工作浅谈

高校辅导员工作浅谈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工作在学校的最基层。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笔者从跟班实习到自己独立带班,在辅导员的岗位上工作也近半年时间了,不能说对于这份有多大的见解和收获,但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践,认识还是有一些的,但难免其中有不周之处,还请读者指正批评!

首先,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工作从理论上、从实践上都需要辅导员花大量的脑力劳动去完成,而辅导员整日奔波于学生管理、教务、后勤、宿管等行政部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情,成了他们的工作状态,除了检查学生迟到早退、协调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还得参加学生的所有校园文化活动,工作重心偏离导致辅导员的成就感降低。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形象地说,属于无固定地点、无固定时间、无固定对象。一旦有突发状况,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使得辅导员的精神高度紧张,很多辅导员都表示半夜手机响起会令他们感到紧张、害怕。由于辅导员肩负着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需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安全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长时间的高度紧张和强大的责任负担,使辅导员经常处于应激状态,难以放松。而在工作评价上,突发事件的出现,往往导致辅导员强烈的内罚性归因,感到内疚,使辅导员缺乏成就感,因陷入繁重的学生事务中,本应成为工作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而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许多辅导员甚至感觉自己成为了学生的“保姆”。

其次,有了追求理想的奉献精神和政治觉悟对于一个辅导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与这也职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和任职水平。一方面,我们应该培养坚定的立场和刻苦的学习态度。在工作领域中要保持自己的工作热情和高尚素质。另一方面,除了注重理论学习,还要注重联系实际。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在实践中还要注意到“认真比聪明更重要”这一道理,我们平时在工作当中一定要做到腿勤、眼勤、脑勤和手勤。这里的腿勤就是我们做什么工作都要事先搞好调研工作,眼勤就是要勤观察,脑勤就是要勤思考,手勤就是要勤动笔。从这一方面讲学院在辅导员的建设上还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每月的辅导员工作总结会议,目的就是在于总结已发生的事情,发现问题的所在,共同商讨找出解决方案,进一步部署接下来一个阶段的工作,有了前车之鉴也就能更加高效的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帮助辅导员做到“四勤”,从而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另外,越来越多的 80后”高校毕业生加入到辅导员队伍,并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一支主力军。同时“90后”大学生也已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主体。面对着年龄相差不大却个性张扬、心智早熟的“9O后”大学生,“8O后”辅导员与“9O后”大学生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一方面“80后”辅导员能够为工作注入新思想、新观念、添加活力。但另一方面由于与学生的年龄相仿、经验不足、阅历尚浅,加上个性较强、缺乏耐心。带来的问题就是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作为全面负责大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来说,其威信的有无、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是否服从管理、听从教导,关系着学生教育管理的成败。

发现了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怎么解决问题。

第一、增加提供更多的培训交流机会,建立相应的疏导体系。学校应多提供进修机会。其次学校应该对年轻辅导员进行系统、科学、长期的在职培训,通过挂职锻炼、校外考察、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等不断提年轻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必须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相应的疏导体系。辅导员的高压力、高度紧张、高强度工作以及多角色冲突的困扰,都需要有合理的排解渠道。学校的心理辅导站除了面向学生意外,也应当实时组织老师们进行一些户外拓展运动,舒缓紧张的工作状态,提高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学生思想知识状况和多样化的学生突发事件。

第二、明确辅导员职责,设立导师,优化队伍结构。明确辅导员职责范围要求把学生事务性的工作分解到学校各相应部门,各部门都必须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使辅导员回归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针对辅导员的学习,学院目前要求各系部安排辅导员每月学习一次,效果也很不错,达到了同事间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的作用,但自己给自己内部学习时面对有些隐藏性很高的问题就很难发现,于是提高进步就会就不会很明显。学校可以选调一批师德好、学识高、受学生普遍欢迎的老师或返聘己退休但身体健康的院系党总支书记兼任辅导员工作;其次,给年轻辅导员设立导师,选聘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做出一定成绩、在行政管理系统有一定威信的教师做年轻辅导员的导师,在工作中给予指导,在生活中给予关心,体现学校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第三、优化工作方式,发动学生干部,关注特殊群体

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指导者,具体实施就需要学生干部来实现,给予学生干部一定的权限,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会处理事情,给学生以信任,鼓励学生让他们自己从实践里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平时多加关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事情,可以在适宜的时间里和学生讨论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能更好的了解班级和管理班级。对于家庭贫困学生多加关心,因经济问题这个群体会有自卑心理,平时多与他们交流聊天了解情况,在情感上让他们觉得你是他的朋友,并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安排他们从事勤工助学活动,认真仔细地做好贫困生助学贷款工作、贫困补助、勤工助学岗位等工作,把国家、学校有限的专项拨款用准用好,尽力减少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因经济困难而造成的生活压力。鼓励他们多参加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第四、创新学生管理方式

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网络,便于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事情和问题。例如各楼设置楼长,各个宿舍设立宿舍长等。好多学生与辅导员面对面交流时会感到不好意思,拘谨,不愿意说真心话,但是通过网络这样的情况就好很多,所以充分的利用网络工具,如QQ、Email、微薄、空间等与学生建立联系。也能及时的发现学生中的一些问题。另外“第二课堂”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里不是说上课,多举办一些“技能比赛”,“歌手大赛”,“宿舍文化科技活动”等活动,让学生人人都能参加进来,给每个人平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让学生之间和学生与辅导员之间更加了解。

第五,从自身开始,树立威信。

1、加强道德修养,以“德”立威: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良好的师德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腱康人格的形成,深刻影响其未来的发展。80后”辅导员要坚持内省心,外修身,始终把加强德行修养作为提高个人魅力,树立个人威信的必修课。要以高尚的道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处事方式为学生铸就做人的标尺,尽显优秀的人格魅力,从而在“润物细无声 的育人教育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2、提高综合素质,以“识”树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丰富的理论修养和宽阔的知识面,能使辅导员周围形成强大的磁场,学生乐意自觉接受其管理,开展工作也会得心应手。虽然大多数“80后”辅导员学历高,为了便于与学生进行交流,也要尽可能多的涉猎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80后”辅导员要用厂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的知识水平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对辅导员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3、坚持公道正派,以“公”助威:“公指公平、公正、公道,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拥护,才能赢得人心,才能更好的推动工作顺利进行。“80后”辅导员要做到公平公正,关键是要对任何人、任何事有一视同仁的态度,尤其是在评先评优、入党入团、奖助学金等敏感问题上,必须实事求是、是非分明,不掺杂个人恩怨,不用感情代替原则,切忌亲我者近之,疏我者远之,拉小圈子。辅导员要与学生保持适度的人际距离,防止出现亲疏有别,关键时候拉不下脸、抹不开面子,影响工作正常开展。要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得人心,努力建立起深厚、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自己的言行努力在“9O后”学生中塑造良好的形象。

总之,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而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了解最密切的;辅导员工作是最基层、最细致的;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是学校老师的一面镜子,也是教育学生做人的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辅导员工作和其他任何一项工作一样,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讨、不断追求才能在新形势下把辅导员工作做得更好。有人说:“成功是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而我们,在一个教育者的岗位上,则应当把每一件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

篇2:高校辅导员工作浅谈

【摘要】新形势下单纯以政治思想辅导和常规管理为主的辅导员工作,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要求转变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理念,改革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索新的工作机制,以期推进辅导员工作的全面创新。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创新管理机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各高校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和不可替代的有效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1]有效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努力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时代和社会赋予辅导员的重要使命,因此,面临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与时俱进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创新辅导员工作内容和方法已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

在新的国际环境之下,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交流将会更加频繁。知识经济的兴起,各国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从专业知识和思想行为各个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对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解决人才紧缺现状,保障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为国家输送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不断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综合国力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伴随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校能否肩负起历史重任,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大学生在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随之渗透到校园,如拜金主义、自私自利、弄虚作假、权钱交易等都严重冲击了大学生健康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对人生理想和信念,道德价值取向,就业及前途命运的困惑;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纪律松懈;集体意识淡漠,重利忘义,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特殊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

(三)网络时代的冲击

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和网络化的普及,其虚幻诱惑性也诱发了众多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中迷失了自己,价值观念错位,荒废学业;网络中的不道德现象和不健康思想,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的沦丧和人格的缺失,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网络的虚拟、诱惑性严重地动摇着高校大学生健康思想和良好品格的形成。因此,面临网络时代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智地对待网络,如何改善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

个突出问题。

(四)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就业市场不景气

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呈高速发展趋势,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同时,就业制度、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渐趋于严峻化。特别是“多读书不如早挣钱”等新的读书无用论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感到前途渺茫。面临愈演愈热的新的社会竞争环境,针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的就业体制,高校辅导员必须帮助学生摒弃旧的就业模式和思想,重新寻找新的就业契机。

(五)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因素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轨。一方面它有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然而,另一方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对生源质量提出挑战。一些按照国家人才培养标准并不能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象牙塔校园,由此导致扩招后的大学生整体质量有所下降。因此,针对不同素质和不同学习基础的大学生,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思想教育模式,又将成为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六)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缺乏和心理压力增大

首先,当代大学生多为80后的独生子女,往往得到父母过多的溺爱,缺乏独立面对困难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部分学生初次远离父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处事经验不足,自我约束力弱,影响了自身在校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其次,现代大学生自幼形成较强烈的优越感,往往个性鲜明,思想活跃,但其心理素质还没有真正成熟,一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点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情,便产生挫折心理。此外,持久的紧张学习与竞争压力,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茫然、空虚、压抑、紧张的不良心理反应。关注大学生心理负担,教育指引学生学会如何自我调节、释放压力,成为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时期全面做好高校辅导员基础性建设

面临新的挑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管理者,高校辅导员应依托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思路,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同时,创新辅导员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还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素质是创新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高校辅导员应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行,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以高尚的言行,敬业的工作态度,诚实、守信、不骄不躁,关心、爱护学生,以自己的言行感化和教育学生,增强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辅导员还应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除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以便于与学生沟通之外,还需要熟悉和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和网络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因此,既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又要理论联系实际,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恰当的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依靠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和科技传媒,把新思路、新知识、新信息传递和灌输给学生。

(二)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创新辅导员工作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3]政治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基础,是保证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面临高校教育事业新挑战,创新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必须加强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然而,一方面,学校往往忽视德育工作,视思想政治教育无足轻重;另一方面,多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未受过专业训练,缺乏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必要的思政专业技能训练,不能客观辩证地分析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部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以人性化的教育手段感化、引导学生,而常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压制学生,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

因此,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首先,高校必须重视辅导员专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辅导员的选聘、培养、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辅导员的专职化、专业化,切实抓好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其次,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辅导员制度管理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和考核奖惩体系,以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及各项工作的展开。

三、新时期辅导员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

教育是一项关系千秋万代的宏伟基业,教育不仅仅是职业,而且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4]知识经济时代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让学生管理工作与高校教育工作和服务工作相结合,寻求新的对策,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新的工作思路。

(一)工作中指导思想的创新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新形势下,由知识经济带来的人才需求的竞争,现代教育模式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辅导员必须时刻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更新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明确自己在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性,明确合格人才的培养不仅应具有牢固的专业化知识和职业化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知识,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

2.转变管理理念,坚持“学生本位”思想。首先,无论是高校的整体工作还是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52] 即把学生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依靠学生来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从行动和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努力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影响学生,以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其次,多年来,学生管理工作一直以管理为主,教育、服务功能较弱。随着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应逐步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摒弃旧的管、卡、压的教育方式,在学生工作中逐步引入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方法,努力构建起全方位的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具体包括:第一,由“灌输”式管理为主转变为“对话”式管理为主;第二,由封闭式管理为主转变为开放式管理为主;第三,由单一管理为主转变为综合管理服务为主;第四,由局部管理为主转变为全局管理为主;第五,由统一管理为主转变为因材施教管理为主。

最后,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体现民主、平等的思想。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位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爱心为先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创设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为突破口,因势利导,做到宽严适度、刚柔相济,有管有放、有宽有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拓展渠道,增强创新管理机制的实效性

1.塑造和谐校园文化。“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考夫卡曾经指出:群体是成员之间的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从群体动力的角度看:“当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6] 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必须建立良好的组织内外部环境,使组织与外部环境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组织内部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向上的集体凝聚力。[7]当代大学生无论在思想或行为模式上都不同于一般社会成员,他们个性态度鲜明、思想文化活跃,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具有很大难度,需要社会和学校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应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思想文化、行为方式等特点,增加美术、体育、科技、娱乐等校园文化设施,使校园文化更加健康、丰富、生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做好硬件设施。

2.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拓展新的工作空间和途径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因此,应充分运用网络阵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首先,作为辅导员,应积极利用网络,找准学生工作网络化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找到与学生沟通的最佳方案,达到形式和内容、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工作中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功能。辅导员通过网络空间,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互动,利用聊天室、QQ群、BBS、E-mail等网上讨论方式,把积极、健康的思想传递给学生,确保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关注学生点击率高的网站,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其次,辅导员要认真对待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趋利避害,及时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对网络的辨别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对网络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科学的网络思想文化,从而自觉防范和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诱惑。最后,作为辅导员还应积极利用网络的舆论宣传和监督功能。一方面,建设好校、院系网络中的学生工作专栏,通过网络及时宣传

校、院系学生教育管理动态,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强化对学生监督管理体系的网络化。例如,效仿国外,建立大学生诚信电子档案。结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对其诚信作出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在学生毕业时,将信用档案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监控和管理。

3.坚持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对学生关怀和挚爱是教育情感的一种体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则更能体现出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只有宽严适度、刚柔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部分大学生自控力不够,在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同时,也应加强建章立制工作,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规范有机结合起来。把积极引导同严格管理、耐心教育同规范治理密切结合,做到严格要求而不苛求,尊重信任而不迁就放任。既要注意从思想入手,耐心引导;又要重视行为的规范,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二者不可偏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正是在教师的勤于疏导和严格规范中实现的。

4.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法治社会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不能游离于法治之外,强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观念,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一,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加强普法宣传。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但要求学生学法、知法、守法,也要求辅导员尊重学生,保障学生的正当权利;第二,规范学生管理程序,融入人文关怀精神。管理制度要做到透明、有效和切实可行,在校纪、校规的制订、学生违规违纪的处理等方面既要充分体现法治观念又要注重人文关怀,尤其警惕“杀一儆百”等落后管教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5.树立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首先,打破那种唯分数评定人才的陈腐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特长发挥,使学生能在自己感兴趣和喜爱的领域自由发展。其次,辅导员在关注两极学生即优秀学生和后进生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中间学生思想教育的管理,积极调动中间学生的积极性,强化班集体的整体性,防止由于疏于管理而导致班级管理瘫痪。此外,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勤工助学、自主创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加社会经验,主动适应社会竞争,勇于接受挑战。

篇3: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

一、明确角色定位, 改变工作思路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多重身份。既是学生的管理者, 又是学生的服务者、指导者;既要是校园环境和气氛的营造者, 又要是校务沟通的中间人;既要是突发事件的急先锋, 又要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既是学生的良师还应是学生的益友[1]。面对自主性较强的“90后”, 辅导员更应注重自己是学生的朋友角色, 深入了解学生、贴近学生,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日常工作中坚持与学生平等相处, 鼓励他们谈自己的想法, 尽量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交流的习惯。作为朋友要多鼓励学生, 使学生积极向上、有进取心;肯定学生思想、行为上进步和成绩。当然对有错误的学生也不能姑息、护短, 要耐心地教育, 但在教育过程中要改变思路。避免枯燥的说教, 板着面孔训人;要有理有据,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说到学生心里去, 做到有情感的教育, 更有教育中的情感。

二、创新工作手段、管理方式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 3G通信普及、微博应用大爆发, 给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也使得辅导员工作媒介手段、与学生沟通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化[2]。网络发展的新形势要求高校辅导员不能再固守原有的工作模式和经验, 而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信息素养, 学会利用新的网络媒介方式进行工作, 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 不断创新辅导员工作形式。辅导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QQ群、手机聊天等非传统方式与学生在8小时工作外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学校规章制度写成QQ空间日志、微博等, 传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利用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 快速高效的将学校的通知、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辅导员不但可以随时关注到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心理、情感现状, 有的放矢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工作的时效性, 还可以与学生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日常管理方面, 采取集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集体辅导涉及面积大, 可以对共性的问题集体探讨, 集体解决, 主要通过班会、学生干部例会、宿舍走访及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等方式进行, 优势在于效率明显, 不足之处是针对性不强。针对个体问题则可以进行个体辅导, 通过传统的面对面单独谈话和非传统的网络媒介相结合的方进行。个个体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构成了辅导员教育职能的主要基石。

三、抓住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学生

把握学生特点和思想轨迹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也是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的过程。大一学生脱离家长的视线普遍自我管理能力差, 老师的督促减少了自学性差, 对大学生活有一适应的过程, 目标不明确、相对服从辅导员的管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工作重心放在学习目的教育、理想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等方面, 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生活、思想上的转变。大二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环境比较熟悉, 思想活跃, 容易出现专业思想动摇的问题。工作重点是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自己、完善知识结构。大三学生随着年级、年龄与社会阅历的增长, 学校和老师的权威性在他们心目中慢慢地下降, 学习有所放松, 纪律也有所散漫。这时应注意加强纪律教育、发挥和强化了激励机制。大四学生思想趋于成熟和务实, 对个人的前途考虑得比较多。这一阶段应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抓好就业指导。不同阶段辅导员有不同的工作重点, 另一重点就是要关注特殊群体学生, 关注思想、心理比较特别的学生、关注贫困家庭学生。这些年由于扩招, 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增多。人穷有时也会志短, 所以辅导员既要给学生信心和勇气, 也要解决其实际的生活困难。辅导员要有强烈的同情心, 要想方设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四、以身作则、以行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靠辅导员循循善诱, 教育和启迪学生的心灵, 更要靠辅导员以自身素质和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学生, 起到表率和典范作用[3]。《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辅导员工作要以身作则, 故明思义就是辅导员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俗话说“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 辅导员更要以行为来引导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振动、激励、启发学生去效仿;能引导学生有效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使学生坚定信心、抵制外界干扰。辅导员是否德才兼备将直接影响到辅导员的声望和威信, 辅导员的声望和威信决定了辅导员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程度, 也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学生只有接受了你这个人, 才可能以主动的态度接受你的教育。

五、结语

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的教育理念, 坚持“教育是根本、服务是基础、发展是核心、引导是途径”的指导思想, 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探索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开展了日常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卿, 李靖.辅导员工作角色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 2010, 20:223.

[2]刘俊灼, 王钦.浅谈网络时代辅导员工作方法[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2, 27 (2) :77-78.

篇4: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

关键词:新生 典型 关爱 活动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235-02

高校辅导员是当代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路人,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导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学会人际交往、学会自我定位,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当前国内国际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这些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及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工作的辅导员,应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顺应形势、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工作。

我曾担任05级、08级等环艺、设计、装饰三个专业(5个班)共232名学生的辅导员工作。现在仍继续担任油画系大一至大四共225名学生的辅导员工作。我认识我的每一位学生,我热爱他们、喜欢他们,他们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工作这些年来,我在忙碌的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感受颇深。

首先,就以下几方面阐述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1 新生入学工作

新生刚刚入校,往往思想波動比较大,在生活和学习上需要一些时间适应环境,因此,要认真地、行之有效地展开关于新生的一系列工作。

(1)新生报到注册后,要及时走进学生寝室。对于新生来说,刚刚离开家乡,有的不远千里而来,对新环境既陌生又好奇,有些胆子小的女孩子甚至会感到害怕。以前在家里有父母、亲人、好友的照顾和帮助,而进入大学,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突然一切都变了,一切都要依靠自己,要自己购买生活用品、自己洗衣、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的作息时间,重新结交朋友等等。因此,新生入学后,我们应该及时走访学生寝室,对新生进行心理引导,对他们的困难加以了解并进行解决,使彼此之间从陌生转为熟悉和信任,使新生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对新生统一进行学前教育。通过新生开学前的学前教育,大力宣传学校的规章制度,并制定班规,帮助同学们树立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虚度三年光阴的正确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3)为贫困学生做好国家助学金工作。认真严格地执行国家助学政策,按照学生处的布置,认真仔细地做好奖学金评定、贫困补助、勤工助学岗位等工作。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并收集资料,以班级为单位,召集各个评定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评定,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另外,要主动关心关注贫困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懂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4)班委、团委的建立。鼓励学生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并择优选用,建立班委、团委。班级的建设至关重要,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干部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干部积极主动地为班上同学服务的意识,从而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班集体。

(5)认真做好学生党务工作。首先,设立党支部宣传栏,通过宣传栏,让学生们了解入党的基本程序和相关的要求、政策,充分发挥宣传栏的作用。第二,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或干部作为发展对象,好好进行培养和考察。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原则,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及预备党员转正工作。第三,定期开会学习,严格考勤制度,到会者须亲自签名登记,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第四,开展党组织生活,或者以党支部的名义开展各种学生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之间能够更好的交流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和培养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党员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 典型学生工作

(1)原环艺2班的学生毛某,彝族人,家住偏远山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还有环艺1班的郑某、赵某等等。经过多次与他们谈心,和经常关心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心,消除了自卑心理,认识到虽然现在贫困,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的,让他们知道虽然经济贫困,但思想一定不能贫困!另外,贫困生多数比较敏感,与之交流需要谨慎平和,并及时与专业老师交流情况。(2)原平面班的学生龚某,身体健康情况较差,由于经常身体不适,故经常以此为由,随意迟到、早退。于是,便经常找其谈话,并与其家长保持电话联系。该生属于单亲家庭,其母亲对其比较娇惯,经过长期的电话联系与沟通,家长更加的引起了重视,经过双方的配合,该生学习状态明显好转。其母亲也非常感谢学校、老师。

3 关爱、宣传、教育

(1)为了使学生们更快、更好地熟悉和适应学校环境,尽快转换角色、安心学习,除了利用学前教育,宣讲学校各种制度章程外,还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对学生既要热情关心又要严格管理,经常深入班级、课堂、寝室,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与室友关系相处不好、迟到早退旷课、学习和心理压力大、恋爱、交友、放假及时购票等等问题。另外,还经常通过QQ、飞信等方式发一些温馨提示,如:“天气逐渐变冷,要注意添加衣物,以免感冒”、“期末考试临近,大家要认真复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平时要注意寝室用电安全,外出要注意交通安全、财产安全及人身安全,注意防盗防骗”、“请注意及时购买往返火车票,按时报到注册”等等。

(2)学生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班主任、辅导员,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电话等形式长期与家长建立联系(特别是典型学生),不厌其烦地给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从而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争取双向管理学生,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还要经常与专业老师沟通,通过交流更加了解学生的动态,更好地开展学生的思想工作。

(3)关爱的前提是了解。只有知道每位学生的性格特征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心理引导,这就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必须认识每一位学生。工作六年来,我能够喊出每位学生的名字,熟知他们的特点,并自制了“迷你通讯录”常年随身携带,这对我在开展日常工作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组织学生举办文艺、联欢活动

(1)经常举办一些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每年都举办“迎新晚会”、“一二·九”文艺表演,利用晚上时间组织学生排练小合唱和小节目,学生们从排练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收获和乐趣。(2)每逢元旦、国庆节假日来临之际或者每学期期末,都会分别组织各班学生聚餐,或组织学生一起举办“联欢会”,并邀请专业老师及高年级同学参加。晚会中,同学们往往都会积极表现,做很多游戏,表演许多精彩的小节目。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增进了班级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精神。(3)平时还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一些体育活动,如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等。通过这些集体活动,不但可以更好更快的促进师生间的感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篇5:高校辅导员工作浅谈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作者:王莉 徐忠杰 庄金鑫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8期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83-01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辅导员应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方针政策,学习行政管理和业务知识,坚持不懈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树立先进的科学发展观。要履行好辅导员职责,必须具备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面对新事物有敏锐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与时俱进,使思想观念始终保持在时代前列;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执政为民思想,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紧抓工作要点,提高工作能力

制订两个“一二三四”计划:

(一)第一个“一二三四”是:一二三四的工作目标。即:第一年摸情况、打基础;第二年做规划、努力干;第三年订制度、搞规范;第四年见成效、上台阶。

(二)第二个“一二三四”是:制定清晰的“一二三四”学生工作思路。即:一个中心、两大抓手、三大特色、四条主线。

1.其中一个中心是:以培养学生的“好品质、强能力、高素质”为工作中心,促使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2.两大抓手是:(1)狠抓学工队伍的作风,树立“三个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做到“三勤”(勤到学生宿舍、勤到学生课堂、勤于指导学生的课余活动)。(2)狠抓学生的学风:具体要求学生“三有三证三高二低”(三有:上课有效率、活动有效果、学习有收获;三证:学生在毕业前应拥有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三高:高出勤率、高活动参与率、高就业率;二低:低作弊率、低事故率)。

3.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抓好三个特色活动。

4.四条主线:重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条日常主线为:(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党建的主线;(2)以锻炼学生技能为专业活动的主线;(3)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团学工作的主线;(4)以学生高就业率为就业指导的主线。

三、抓党团建设,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到位

大力实施学生党建“五三四四”工程。学生党建的“五三四四”工程即:学生党建的“五进”工程和学生党员做到“四个四”的承诺制。

学生党建的“五进”工程即:第一,进教室;第二,进宿舍;第三,进网络;第四,进社团;第五,进社会。每一进当中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规定。落实“五进”工程,学生党员具体做到四个“四”。即:四个责任、四个带头、四个保证、四个关心。

四、抓宿舍文明,“同住、知情、关心、引导”到位

坚持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坚持晚点名制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狠抓文明宿舍和宿舍文化建设,把学生宿舍变成学生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的道德实践基地。

五、抓学业、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人生发展引路到位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施“双步导航制”工程,提升综合职业素质。所谓“双步导航制”双步:第一步在大一新生中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导航制”,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等;第二步在大二学生中开展为期一年的“职业导航制”,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以职业鉴定培训为依托实施双证制度,锤炼就业技能。

六、抓班风学风,营造浓郁成才氛围

集中开展优良班风创建活动,辅导员应认真落实与学习困难学生谈话、听课制度,明确班级目标,健全班级制度,积极开展班级活动,重视学生骨干培养,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把班

集体变成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温馨和谐的家园,学生成长成才的小环境不断优化,学生学习成才氛围才会浓厚。

七、抓健康教育,为学生身心和谐护航到位

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中二级网络的重要负责人,辅导员担负起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的责任。应积极开展健康普查、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活动,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建利.职业化趋势下高校辅导员素养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篇6:高校辅导员工作浅谈

【摘要】本文在论述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推动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对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当前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加上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业是民生之本,是高校工作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高校辅导员作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同样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高校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等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辅导员能否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有效作用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条件

(一)辅导员的素质优势。随着国家不断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越来越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都积极加入到了辅导员的队伍中,辅导员队伍日益增大。如今几乎所有高校辅导员招聘的基本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至少本科以上学历,许多高校招聘辅导员时还明确要求硕士乃至博士学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决定了其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与角色优势。辅导员的角色优势,为知道就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许多高校辅导员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很年轻,相同的年龄和生活阅历让他们与学生之间能够很好地沟通交流。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业务定位主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辅导咨询。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辅导员成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与学生朝夕相处,掌握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家庭背景、综合能力等。辅导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理,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掌握求职择业技巧,实现顺利就业,提高了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三)辅导员的岗位优势。对于就业形势政策讲解、就业心理的指导、科学就业观的树立、求职程序方法的指导、全程化就业指导,辅导员具有较强的岗位优势。他们可以把就业指导的各项工作很好的融入到日常的学生工作中,例如通过就业形势与政治讲座、就业经验交流会、就业主题班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就业工作中,辅导员具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优势,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育,对调整学生就业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学生管理工作和就业指导相结合的工作优势。顺利就业是学生大学生涯的关键一步,也是大学生密切关注的敏感话题。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可以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学生教育管理中,与学生日常管理、学风建设、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相结合,这既能提高常规工作的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就业指导实效性。在学生一入校时便帮助学生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既有长期目标,又有短期目标,在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目标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学风校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的开展,更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制约因素

(一)高校就业指导方式和考核体系容易忽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一是开设由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担任工作的就业指导课;二是由专业课老师结合专业知识将就饿也知道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三是邀请企业相关人士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这三种做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就业指导作用,但却忽视了辅导员的作用,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最有可能了解到学生就业、择业的真实想法和情况。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学校仅在学生临近毕业前才开展上述就业指导,加之忽视了辅导员的特殊优势,致使学生毕业前的就业率不容乐观。而部分学校与院系的工作考核体系或制度上过度强调提高就业率,没有将辅导员的就业工作作为核心工作的一部分,仅仅是在带毕业年级时给与一定的考量,从而导致了自上而下的忽视和辅导员对就业工作的认识不足,缺少了对就业工作目标的深层思考,忽略了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

(二)辅导员的工作模式限制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辅导员的工作多为大量常规性工作,每天需要应对各个部门分派的任务,角色多重,工作多元,整日陷入事务性工作中,形成了一种防御型、任务式的被动工作状态。这种工作模式让辅导员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研究当前的就业形势,只能凭借经验处理就业指导中的各种问题,不能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

(三)辅导员就业指导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这就要求就业指导人员通晓就业政策、接受专业培训。但目前辅导员中很多缺乏相关知识,缺少实践经验和专业就业指导培训,在对就业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素质上不能很好胜任就业指导工作。

(四)辅导员的地位不足,影响了其在就业指导中发挥的作用。不少高校对辅导员工作未能给予足够重视,高校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不高。不少学校出现频繁更换辅导员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时效性。

三、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应发挥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自身的岗位优势,加强业指导专业知识的学习。

健全培训学习机制,丰富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可以充分有效的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高校可以邀请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就业指导知识的专题辅导,分批选送辅导员参加就业指导培训,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辅导员要对就业工作的严峻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多做研究调查,了解就业市场,掌握市场信息,提升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判断就业趋势、就业政策,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研究,提升工作层次,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以学生为本,增强就业指导针对性。

1、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切入点和支柱。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健康的就业心态。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往往片面追求待遇、期望值居高不下、匆比择业、盲口跟风。这就迫切要求辅导员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就业工作的切入点和支柱,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先就业,融入社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眼前和长远、困难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人与环境的关系,走出心理误区,提高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

2、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意识,开展个性化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辅导员应将就业指导教育贯彻于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这要求辅导员树立一种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从大学生踏进大学校园起,辅导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等制定就业指导方案。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素质,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在实施目标过程中给与监督和指导,根据情况不断作适应和调整。

(三)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掌握市场就业导向

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下,就业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双向选择的机会。辅导员要走出学校到企业中去,与企业建立联系,摸清招聘情况,及时了解就业市场及市场对学生技能的要求。根据本专业的就业市场状况,举办简历策划比赛,模拟招聘会,自主创业方案策划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求职技巧和应试能力。

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强调的:“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战线同志们的光荣责任和神圣使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高校辅导员要满怀热情,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陕南地域文化的论文下一篇:淮滨民间谚语8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