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

2022-12-04

回首每一天的周而复始,你是否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经验?工作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工作是见证我们成长的标志,为自己写一份独有的工作报告吧。让我们在回首自己忙碌岁月的同时,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寻找出更好的工作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

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

作者:罗德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8期

[摘要]文章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总结为“轻重缓急、亲疏远近”8个字,指出高校辅导员应根据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学会区别对待,同时,辅导员必须学会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把握学生工作的原则和尺度。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学生工作

[作者简介]罗德明(1975- ),男,福建连城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学办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7-0170-0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高校辅导员是实施、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力量。

在新形势下,高校扩招、高校改革及高等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给高校教学环境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使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和新特点。如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性化,自主意识鲜明,大学生发展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学习、交往、生活、实践以及求职就业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新的变化也相应地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挑战。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个辅导员必须交出的一份答卷。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提出 “轻重缓急、亲疏远近”这一辅导员工作思路。

一、轻重缓急——甄别工作任务的属性和特点,区别对待,有所侧重

学生工作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决定了学生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工作任务纷繁复杂。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学会甄别工作任务的属性和特点,分清工作任务的轻重,分清主次矛盾。

(一)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时间管理

根据管理学的原理,多做工作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延长工作时间。从长远的角度看靠延长工作时间解决繁重的工作任务并不可行,效果也很有限。而提高工作效率则不同,除非我们的工作效率已达极限,否则就还有改进的余地。通过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多做工作的目的是可行的。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时间管理。

古人云:“事有先后,用有缓急。”做事也是如此,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但做起事来井井有条,完成效果也好。各种学生工作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辅导员在工作中常会遇到千头万绪、问题繁多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到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集中力量解决它。

轻重缓急的实施有其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意义。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发现: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从此,80/20法则在许多情况下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表述为:在一个特定的组群或团体内,一个较小的部分比相对的大部分拥有更多的价值。在时间管理中,也有一个80/20法则,即假定工作项目是以某价值序列排定的,那么80%的价值来自于20%的项目,而20%的价值则来自于80%的项目。在工作效率的问题上,我们工作价值的80%来自于20%的重要工作。因此,只要我们能正确决定事情的优先级,安排好各项工作的轻重缓解,便能有效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判断轻重缓急,排定优先次序

从辅导员的工作出发,每个辅导员所处的学院不同,工作经验、水平和特长等有所差异,工作主体、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多也不尽相同。因此其工作重心也应有所区别,否则就不能因时因地制宜,不能发挥学院、辅导员本人和学生的特长,难以形成工作特色和优势。而在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时,根据学院、本人和学生的特点,找到三者的最佳契合点,就是我们最有价值的工作重点。对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出准确判断,这本身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属性和特点,并结合所处的环境,有所侧重。

那如何才能做到“事有先后,用有缓急”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根据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其进行层次划分。而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和时间的优先序列通常可以分为重且急、重但缓、急但轻、轻且缓四个层次。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经历和体会,笔者用真实的工作案例来说明这四个层次的含义。

譬如我们某一周的日常工作包括:通知各班学习委员周二下午到教材科领教材;开主题班会,部署学风建设工作;领导想了解一下学生经费使用情况,要求方便时到财务处查询学生经费使用情况;奖学金评定结果,周二上报学生处。在处理这些工作任务时,我们首先应该分析一下其轻重缓急,然后决定其时间优先序列。第一项工作任务急,如果不及时通知学生干部,耽误学生领书,就有可能耽误学生上课。但从属性来讲,它并不直接关系学生成长成才,可列为“急但轻”;第二项工作从时间上看并不是特别急,但从属性上看,学风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灵魂,是学生工作的生命线,是很重要的,应列为“重但缓”;第三项工作虽然是领导要求,但是对于学生工作大局影响不大,领导也并没急着要,应列入“轻且缓”;第四项工作,奖学金评定涉及面广,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理应列为重要工作,同时时间也比较紧迫,应该列入“重且急”。

上例只是根据任务的属性和特点对一些常规工作进行了划分。事实上,要真正分清学生工作的“轻重缓急”还得结合所处学院、辅导员本人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譬如,每年一届的校

运动会是学校的重大活动,借此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对班级、学院甚至学校的学风建设大有裨益。因此,组织学生参加校运会应该列入“重且急”的工作。但是,如果本院学生运动水平不高,辅导员却生拉硬拽学生去训练,希望短期突击有所突破,反倒会惹学生反感。因此,对于本项工作的处理应该另有侧重,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精神风尚的塑造方面。

(三)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学生安全

高校突发事件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处理的重大问题,是辅导员工作中最重、最急的核心问题。例如,学生干部发现某位学生深夜未归,向辅导员汇报。辅导员应该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马上向学校值班领导和学院有关领导汇报,并分头查找学生下落,直至找到学生。对于类似问题,辅导员切勿认为“学生都是成人了,不会丢的,明天自然会回来”,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是相当有害的,一旦出现危机情况,会给学校整体工作带来严重的破坏。同时,对辅导员来讲,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够及时和妥当,对自身造成的阴影将持续终生,甚至无法面对学生和家长,背负一生的思想负担。尤其是新时期,很多高校都处于新开发的高教园区,新校园的环境特点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和压力,对于学生深夜不归等一些涉及学生安全的突发事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辅导员应在思想上时刻绷紧这根“又重又急”的弦。

二、亲疏远近——分析工作对象的现状,灵活沟通,掌握分寸

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最基层,和学生接触的面最广、接触最频繁。绝大部分辅导员年龄与学生相差不大,属同龄人。年龄的相近减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有利于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但是距离太近,往往又会削弱教育和管理的工作效果。由于工作的关系,辅导员和不同学生之间交往的频率也是有差别的,和学生干部交往多,接触频繁,而和普通学生交往少,沟通不多。这就涉及如何把握好交往的“亲疏远近”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应致力于寻求与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动态平衡,赢得学生的信任,促进班集体的和谐,以增强学风建设的有效性,从更深层面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处理好与学生干部的关系

要处理好与学生的亲疏远近关系,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掌握一条原则,即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工作上,辅导员要强化老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树立为人师表的威信;生活中,辅导员要与学生交朋友,以朋友的身份交流思想,相互沟通,但切忌感情用事、丧失原则。因为工作需要,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交往较多,这种现象对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把握好与学生交往的尺度。在工作中,尤其是“评奖评优”等涉及学生利益的问题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力求公正,切不可在这些方面偏袒学生干部,更不能以此作为对学生干部的“激励”。对于经常交往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上应该更加严格要求,在物质上要让他们看得轻一点,让学生干部逐步树立这样一种意识:“担任学生干部并非为了物质利益,而是获得一个锻炼的平台和学习、成长的机会,与老师进行深层次的交往。”

要处理好与学生的亲疏远近关系,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应用一些技巧,以求动态的平衡。其中,让学生干部既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又成为学生信服的班级领导,是辅导员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把握好“亲疏远近”的重要方面。而辅导员与学生干部之间的交往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

众所周知,学生干部事实上担负了对普通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重要职责,如果普通学生对他们不信任、不理解,那学生干部就很难发挥作用,也就会进一步导致辅导员的工作难以取得积极效果。因此,一方面辅导员要协助树立学生干部的威信;另一方面也要与普通学生进行个别的、具体的交往和沟通,让普通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和场合认识、理解辅导员和辅导员的工作。当然,辅导员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跟所有同学都保持密切的联系、深入的沟通,所以辅导员就更加需要把握好跟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利用一切机会跟广大同学交流。同时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干部“亲、近、密”的关系,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人心,深入到每一个学生。

(二)处理好与普通学生的关系

辅导员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掌握好批评和表扬的技巧。对于平时接触较少的学生,想要找他谈话时,应该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该同学的各方面情况和优缺点。谈话时先指出其优点,给予表扬,在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时,再适时地指出其缺点,希望其改正。一般而言,这样的谈话效果比较好。对学生干部,辅导员也应该根据其与同学关系的现状,适时地给予表扬和批评。当学生干部由于工作方法等问题在同学中引起非议,威信受到挑战时,如果辅导员还希望继续培养他,就应该在公共场合多表扬,指出其优点,让同学看到其长处。而在私下里多找其谈话,指出其缺点,并要求其改正。这样既有利于维护学生干部的威信,又指出了学生干部的缺点,有利于学生干部的成长。

分清轻重缓急,把握亲疏远近,这是笔者十年辅导员工作的深刻体会。然而,辅导员工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做好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需要辅导员本人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寻找不定模式中的潜藏规律,注重理论知识的提高和实战经验的积累,在工作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并卓有成效的辅导员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8-26.

[2]陈江华.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J].中国地质教育,2007

(4).

[3]李品媛.管理学原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英)科克.80/20法则[M].冯斌,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5]杨仕勇.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诠释[J].教育与职业,2007(18).

[6]李大勇.试论建设和谐的高校辅导员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7(20).

[7]李永健.论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

(2).

第二篇: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者:李新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8期

[摘要]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明晰职责、优化队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应侧重辅导员的工作过程,包括平时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考核方法可采用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和集中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工作考核 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李新华(1974- ),男,湖南邵东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书记,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研究。(广西 桂林 541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桂党高工宣[2007]82号)[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044-02

高校辅导员工作对学校的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意义

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合理评估辅导员工作成效,促进辅导员不断进步,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体系能够帮助辅导员明确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具有引导、改进、激励的作用。

1.考核评价是明晰职责的重要手段。考核评价指标依据职责而定,工作职责需要考核评价予以明晰。考评体系基本覆盖辅导员工作的全部内涵,它不仅是考评的依据,更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指挥棒。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对照考评体系,巩固优势,发挥长处,弥补不足,逐步达到考评体系的指标要求。通过对具体工作职责的逐项考评,能使辅导员在工作时主动承担职责,认真计划任务,研究工作方法和手段,检查工作落实的效果,真正形成责任明确、职能清晰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局面。

2.考核评价是优化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保证。辅导员工作是一门科学,人的思想性决定了其复杂性。因此,辅导员必须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做学生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辅导员队伍必

须按着“高进、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不断优化。而这种优化的前提是科学的考核,通过考核,鼓励辅导员努力工作,勤奋钻研业务,把工作当事业干,对优秀辅导员优用重用,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动态平衡,逐步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3.考核评价是辅导员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目前就整个社会来说,辅导员工作并没有被完全认同,有时只被学校视为校园稳定的工具和“消防员”。这在一定意义上制约着辅导员积极性的发挥。通过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评价,把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辅导员升降奖罚的重要依据。优秀的,可以获得奖励、提升职务、晋升职称;落后的,也应受到批评、教育、处罚甚至降职降级。这样才能分出好中差,奖励优秀,鼓励上进,督促落后。辅导员自身也可以通过自我总结、横向比较,增强自己的信心。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

辅导员工作涉及在校学生成长教育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目前,各高校普遍参照干部考核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辅导员进行考核,一年(学年)一次。这种考核重在检查结果,忽视过程,难以体现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1.考核主体。对辅导员而言,可以成为其考核主体的有学生、院系领导、学生工作部门、学校主管领导、同事及其自身。在保证考核科学性的前提下,为提高考核的可行性,应该选择与辅导员利益直接相关的三类考核主体:(1)学生。作为辅导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他们对辅导员的工作表现有直接的感受,也最有发言权,是辅导员考核的主要主体。(2)学生工作部(处)领导、院系领导。作为辅导员的直属领导,他们对辅导员的工作表现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是辅导员考核不可或缺的考核主体。(3)辅导员自身。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情况了解最深,也是辅导员考核要纳入的考核主体之一。

2.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是考核体系的核心内容,应当分为三大部分:(1)平时考核。即辅导员工作过程考核,主要考核阶段性工作、重点工作、临时工作及基础性工作;主要观察辅导员下班情况、个别学生的辅导情况、班会情况、学生活动情况、出勤情况、班级表现等。

(2)结果考核。一般在年底进行,通过对照考评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评价。主要观察辅导员一年来的职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组织建设、学生事务管理、维护校园稳定及工作特色与创新等。(3)一票否决项目。如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学生评价差,在学生中威望极低;因个人工作不力而直接造成重要事故;不能正常履行辅导员岗位职责等。

3.实施方法。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实施方法是体现考核评价原则的载体,直接影响考核评价目标能否实现及考核评价工作的效果。科学的考核评价,应当是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评价相结合。(1)平时考核。每月进行一次考核有利于辅导员通过自身总结,明确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找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推动辅导员工作。这种考核采取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是自己给自己赋分;组织评价主要是院系主管领导的定性与定量评价。(2)结果考核。通过考评组听取自我总结,召开学生座谈会或进行学

生问卷调查,以及同事互评、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评价等过程来进行。将评价结果与平时考核按一定权重折合,形成最终的考评结论。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结果的运用

1.与学校人事考核对接。辅导员平时考核应与辅导员津贴挂钩,对于每个月低于一定量化分数(一般为60%)的辅导员,应扣发当月一定比例的辅导员津贴;对于得分高于一定比例(如95%)的辅导员,则增加一定比例的辅导员津贴。

辅导员结果考核与学校人事考核合二为一,纳入学校教职工考核之中。每评奖评优时,学校人事部门按比例单列“优秀”名额,用于对辅导员的评优。辅导员结果考核等级直接作为学校人事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晋级和各类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辅导员可授予校级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并作为参评自治区级优秀辅导员的必备条件。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者,应不再续聘。

2.考核结果的反馈。辅导员考核结果应与辅导员本人见面,由本人签字确认后,进入人事档案。同时,学校在考核期间应为辅导员设置表达意见和投诉的渠道。当辅导员对考核结果不满时,可以上诉至学校有关部门或领导。另外,对于考核“不称职”或“基本称职”的辅导员,要与辅导员本人沟通,给予其充分的意见反馈,使辅导员更好地了解组织对其工作的看法和评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四、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要完全做到客观、准确是很难的,每一种考核方案都有其利弊。为提高考核结论的信度和效度,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改变观念。明确考核以评促进的目的,减少辅导员对绩效考核的抵触心理。(2)成立相应的考核小组,明确相应职责,做好辅导员考核的组织保障。学校部处机关成立学校考核小组,各院系也相应成立考核小组。学校考核小组负责考核的部署、协调、监督和反馈,各院系的考核小组则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3)辅导员考核必然涉及数据收集,在构建辅导员考核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和完备情况,建立完备可行的工作档案制度,如工作日志等。

[参考文献]

[1]曲建武,张贵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瑞三,胡立男.谈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彭庆红,张瑜.试论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

[4]浦解明,刘淑慧,资雪琴.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8(21).

[5]陈迪明,马英.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反思及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第三篇: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摘要】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等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重新对辅导员进行角色定位并大力提升其全面索质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他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处于第一线,直接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在日常教育、生活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随着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加速,推进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也提升了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然而辅导员实然的角色现状确实令人反思。

1.专业性不强。辅导员的来源较杂,所学专业也不尽相同。我国目前还没有辅导员相关专业的培训机构和课程,所以各高校新招录的辅导员基本上是未经专业培训就匆忙上岗,缺乏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素质。另外,人们对于辅导员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辅导员只是做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谁都能做。事实并非如此,辅导员工作并不只是管理学生纪律、评奖学金、查宿舍卫生那么简单,辅导员还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担负着重要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多方面的教育职责,而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来做支撑,必须专业化,尤其应强化其思想政治素质。

2.职业性不强。一直以来,辅导员虽然受到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然而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若从教育分层的纵向来看,辅导员基木上处于高校教师中的底层;从辅导员人员组成来看,大部分也都是无法从事教师岗位的才求其次做辅导员。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在他们中间能真正把辅导员当作一项崇高事业来做的甚少,愿意为辅导员事业奉献、奋斗一生的则更少。事实上,辅导员成了一个过渡型职业或是“跳板”而已。曾有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平均职业寿命不到5年,每年都有大批辅导员转岗,辅导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3.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缺失。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是人基本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作为高校,教学水平是高校追求的重要指标,重视教学岗位的老师是应该的。然而,因此而忽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不妥的,势必导致他们因没有被积极关注而导致心里上的落差,从而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因为学校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思想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更多的来自第一课堂,而辅导员是第一课堂的核心。

由以上辅导员所表现的现状来看,辅导员角色的单一性及较低的角色评价是导致其不乐观状态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政治教育入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因此,对他们进行角色定位势在必行。

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G.H·米德把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用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和行为。尽管众多研究者研究的角度和表述的方法不一,但对构成角色的二要素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即认为构成角色的三要素是个体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期望、个体的行为模式。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从

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不断拓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辅导员只有正确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 ,才能从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确立起工作的热情 ,寻找到工作的动力 ,并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 ,逐渐掌握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权,为此,他们在三要素的要求下,需要扮演着政治上的指路人、思想上的引领者、管理上的核心者和心理上的整合者等多重角色。

1.指路者。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迷茫和困惑,很多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人生路该如何走,学生最需要一个人来告诉他们未来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找到明确的前进方向,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当然辅导员在分析学生学习目标方向上,只能起辅助作用,因为在这个追求个性,张扬个性发展的时代里,学生的命运应该由他自己去安排,而不是包办代办,辅导员只能成为指路人,而不是铺路人,授之以渔而非鱼。然而,这里的“指路人”意味着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生命与生命交流,生命与生命相互滋润,从而引发一种基于需求的感情与感情的共鸣,让学生从心里体会到这种指路作用。

2.引领者。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对一件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判断和选择,在多数时候,学生对一事的看法,往往首先关注的是辅导员对该事的认识和态度,对学生来说,辅导员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许多优秀辅导员都将成为学生模拜的偶像也是学生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引领者。新时期,这种引领者的角色具体体现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和益友,肩负着传递社会文化价值与标准的仟务,其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辅导员的榜样作用,会激起大学生较强烈的认同和模仿的愿望,如同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指出的:“人们期望教师将担负起道德指引和教育指引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大量的信急和不同的价值观中不迷失方向”[2]。

3.核心者。基伯(J。R。Gibb)基于集体成员的信赖关系,把“集体风气”分为建立在信赖和和相互支持之上的“支持性风气”(supportive climate)和出现于不信任和相互攻击、防卫之时的“防卫性风气”(defensive climate )。前者是指:学生相互之间充满了自信和信赖;作为组织,充满了宽容和相互帮助的气氛;在达成目标方面,多有自觉性和多样性的特色。后者则指:集体成员之间存在着不信任感和恐惧感;作为组织强调控制和服从;在达成目标方面,充斥着背后操纵和耍阴谋的作法。[3]可见,支持性班级气氛的形成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前提,而辅导员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班级风气的形成上,应该起着核心作用。我们知道,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个体差异较大,思想活跃,如果想带好一个班,并不是把学生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就能做到的,辅导员必须把班级全体成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特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因为只有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和谐发展的集体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辅导员有一定的感召力,充分起到核心者的作用。

4.整合者。研究表明,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而辅导员所面临的是一个千姿百态的、有其独特群体心理的学生群体。一方面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和情绪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和发展竟争的加剧、认知的困惑和生活的压力,青年大学生中各种心理疾患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育人的目标决定了辅导员必须扮演好整合学生心理的角色。辅导员要及时把握社会的需要,了解、掌握乃至控制大学生的群体情绪,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掌握大学生心理疾患的表现、成因和处理方法,努力成为大学生情感上的朋友,引导导他们以积极、开放、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及恋爱,成为生活的强者。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其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辅导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重新定位,提高素养,方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年7月23日教育部24号令.

[2]赵中建.全球教育

第四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开展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不足,让辅导员对自身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辅导员

新媒体是辅导员体察大学生的放大镜,贴近大学生生活,是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心理督导和心理引导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利器。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学习,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项崭新的职业技能,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科学性、实效性。

(一)积极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

档案建设工作设置包括全体学生的心理档案是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辅导员要积极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建档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可以参考教务系统,甚至可以并人教务系统,为每一个学生设置个人账户,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系统中既有学生的基本心理档案资料供学生查询,也有不断更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供学生学习。第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部分工作人员,包括辅导员,可以拥有一定的权限,能够知晓一定的信息,以便对学生面上的状况有所掌握;第三,心理测试与分析系统中有明确的衡量指标,有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当某学生、某项指标超过一定阔值,系统自动提示其本人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关注或干预。第四,除了积累学生个人信息和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要注意搜集学生家庭情况、家庭病史、家庭联系方式等,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姓名、年龄、职业、政治面貌、健康状况(包含是否有心理病史等)、文化程度等,可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背景和心理问题的起源。要特别留下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以方便日后万一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沟通。

(二)推荐内容科学全面,形式灵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

辅导员要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和成长阶段为其推荐优秀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可极大地开展教育时空,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应该做到内容全面、形式多样,例如设置“心理书屋”、“心理影院”和“心理讲坛”这样的栏目,专享海量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文献、资料,使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美好园地;设置“心理测试站”这样的栏目,并实现自动化的常模分析,让学生较为简易且便利地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状况;设置“心理咨询室”这样的栏目,通过在线预约、在线释疑等方式,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提供方便:设置“互动空间”或者“留言板”这样的栏旨,随时倾听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从整体上看设计重复性比较高,结构、内容雷同;从单个网站上看结构不够完善,网页栏目较少,形式比较单一,且极少有互动。因此,辅导员一是可以从大处着眼,给学生推荐权威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二可以从小处着手,不断丰富自己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小园地,如心理博客、心理空问、心理微博等,为学生提供最接地气的、最贴近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三)善于培养和利用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培养且利用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培养并组建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协同队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包括专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政工队伍、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其中辅导员是其问的骨干力量。因此,辅导员应首先努力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成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广泛最中坚的倚靠力量。其次,应善于网络上良好呈现的自身心理索养和个人魅力,如在个人微博、微信、朋友圈,展示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人生目?说龋?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的身边榜样,做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催化剂。再次,要勇于在现实世界谈网络,利用年级集中、形势政策课、社团活动等时机,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连结――这是连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虚拟性的有力杠杆一加强学生上网自律因素的教育,如上网时间管理,制定上网的计划,规划上网的任务和时问,引导学生在网络上适度投入时间和精力,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比例,高效率地利用网络。

(四)勤于联络家长,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家长

协同教育,是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辅导员要密切家校联系,一方面对家长普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如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另一方面请家长配合进行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一在网站上开设”家长课堂”或者”家长会”这样的栏目,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既要关注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又不要谈网色变;通过“家校手机报”、学生报到的机会、邮寄成绩单和喜报的机会等,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做法;利用电子邮件、家长QQ群、网络视频等新媒体,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心理健康状况;请家长于学生在家期间,注意关注那些能够用来衡量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齐必协力,亲抓共管,共同做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论是他们自身,还是其他教育者,亦或是社会成员,都存在对心理健康教育含义认识不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责理解不明确等问题。对于辅导员而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力仍有待提高。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又会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总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所成就,但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000年7月3日,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得若干意见》.

[2]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3]2011年2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

第五篇:高校辅导员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学习包涵老师事迹心得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兴衰和国家前途。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可靠的接班人则不打自垮。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怎么做,是当代社会一道难解的题。复旦大学辅导员包涵老师在连续四年的工作中,撰写了12万字152篇辅导员周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工作方法,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的充分肯定。

包涵老师怀着对学生的一颗爱心,一份责任,利用周记的形式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沟通,把思想性和针对性渗透于字里行间,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思想工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浓缩了一个大学辅导员育人的实践和思考,体现了一位当代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和敬业精神。

这是一本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高校辅导员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读物。同时,此书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可以了解辅导员的教育思路与轨迹;对于当今学生家长而言,阅读此书可以体察当今大学生在学校的思想意识与精神状态;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学子而言,此书预先为这群体的青春骄子展现了象牙塔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片段。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的关心下,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李从军、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等领导同志的具体部署下,在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李宣海、副书记翁铁慧同志、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副书记陈立民等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下, 有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题写书名,教育部长周济同志作序的《包涵心语》一书,由学习出版社4月27日正式出版,该书由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承担面向全国总发行的工作。

学生工作部

发布日期:2006-04-18 出处:思想教育办公室

字体:[ 大 中 小 ]

(文章作者:社会科学学院辅导员 黎斌)高校辅导员作为专职从事学生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和业务学习指导工作的教师,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高校辅导员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任,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思想品质的培育、文明习惯的养成、学业成绩的进步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作为一名刚走上高校辅导员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在认真学习了包涵老师的事迹后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心里反复问自己,我能否向包涵老师那样四年如一日细致入微的做好辅导员工作。包涵老师的工作看似普通平常,但其中包含着她对同学对辅导员岗位的热爱。包涵老师以如火的热情和高度的使命感,在大学生辅导员这个光荣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我通过学习包涵老师事迹和自己近一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对当前新形势下做好辅导员工作有以下感触。

一、辅导员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当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辅导员坚持以人为本是提高工作实效性的前提,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本,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把教育人、管理人与关心人、服务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从服务学生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作为辅导员我们的工作都是围绕为学生服务开展,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不同学生,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个不变的信念面对我们身边不断变化的学生。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既然我们选择了辅导员这个职业,就要做好本职工作,如果学生遇到困难,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我们必须无条件为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工作是需要我们辅导员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种甘愿为学生服务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我们在长期的辅导员工作中不断去培养这种服务意识。

二、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对辅导员来说就是要加强师德建设,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其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高尚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要求学生做的事我们自己必须去做,大到思想品德,小到行为举止处处都要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作为辅导员我们几乎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待人接物等一系列外在特征,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感召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在当前信息社会,大学生们通过各种媒体听到的已经很多,他们更需要行为上的楷模。我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思想观念,用自己的真情和表率作用激发每个学生的进取心。同时,我们辅导员还要善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激励。

我们作为高校辅导员,不能整天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学生来找 你,也许这样也能为学生解决一些问题,但你无法更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只有我们平时主动深入学生班级和寝室,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困难和真实需求。我们必须主动深入到学生当中,在与学生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去主动发现他们的困难。另外我感觉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一些细微之处,有时候很可能我们无意中说的一句话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三、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去凝聚和感召学生。

作为一名合格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实际工作中,要重视感情投入,在生活中做到以心换心,以情感人,急学生之所难,帮学生之所需,用真情去打动和凝聚学生。作为辅导员我们必须经常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要用大量时间与学生谈心、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和学生的经常接触要让学生感到我们是他的知己是他的朋友,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格。辅导员只有以慈爱之心和崇高的责任感,去关心爱护,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品格,对学生的热爱之心,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用爱心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当然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与迁就,对错误不能姑息放纵,而是要严格要求,真正做到爱与严的有机结合。我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还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个学生的思想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问题只能用不同的方法,不能一刀切,所以解决思想问题需要时间和耐心。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光有爱心和耐心还不够,一个合格的辅导员还要做到细心。因为做事细心,才会认真周密地考虑到各种问题,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有细心遇到问题时才能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避免出差错。

四、坚持开展心理辅导,使大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人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发展,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激烈变动、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变迁,从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如适应障碍、挫折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和学习障碍等。日益增多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是当今高校辅导员工作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心理辅导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以提高自己的工作实效。

我们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在大学生的心目中,辅导员既是老师,又是朋友,这种身份使得辅导员较易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更易与大学生沟通。辅导员要随时留心一些学生的特殊行为、特殊问题。如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困难、恋爱出现问题、与现实格格不入、家庭特殊等一些学生。一旦有学生行为失常,就应及时找本人谈话沟通,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辅导员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会使其工作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不仅能预防和解决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使大学生健康地发展,而且能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价值,发挥潜在的能力,发展个性特长,为每一位大学生能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更加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各项工作的成功开展,从而推动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总之,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任务,它需要我们投入极大的热情和辛勤的劳动,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善于虚心学习。作为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以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上一篇:个性情感说说心情短语下一篇:高校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