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评述热点话题

2023-06-18

第一篇:2014即兴评述热点话题

编导即兴评述话题评述

1. 饥饿营销 2. 作家明星化 3. 跪式服务

4. 西方节日热

6.你认为现在还需要雷锋精神吗?谈谈你对雷锋精神的看法

7.谈谈你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看法

8.你对男女就业机会不平等有什么样的看法 9.你认为道德和法制那个更重要

10.谈谈你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看法 13.中国式过马路

14.谈谈创新和继承的关系

15.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年味越来越淡的现象 17.谈谈你对大学生为求职而整容的现象 18.谈谈你对人造美女的看法 19.你是如何看待公车私用的

第二篇:2012即兴评述最新热点话题

1. 山东菏泽的一位大二学生杨亚庆,为了给父亲筹措治疗白血病的20万元医药费,甘愿休学并抵押自己5至10年的“青春”。你是否支持他的行为

2、 红钢城一位年轻女子,因常着暴露服饰,近两月成为本地网络红人,常有网友跟踪追拍、甚至集体约拍,将照片置于网络论坛,供人围观点评。你对个人隐私权和人肉搜索怎么看

3.个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

4.小议房奴(蚁族)

5末日文化(正视灾难)危机意识

6.谈谈你对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现象的看法

7.大学生参军热

8、山东一大一新生嫌校门太破 报到当天要退学复读

9海外留学当警惕

10.“汉字整形”风波 11.“网瘾少年”之死

12.减少鲁迅作品之争 13.学术作假

14.高考通知书“趁喜打劫" 15国学热(季羡林)

16.大学生当村官 17.真实的“艾滋女”更需要社会的关怀

18.公务员报考热 19.名人虚假代言

20.打黑除恶 21.情义男:吴加芳

22.我看“寂寞”等网络流行语 23.“乐倩”事件

24.“武大解聘”门 25.“贾君鹏”事件

26.城管PK小摊商贩 27.建立完整的人口信息比寻亲更重要

28.绑尸要价是在挑战法律容忍度 29..透视“躲猫猫”

30.空饷门

31.湘乡学生踩踏事件踩痛了谁

32.“只有总理坐姿端正”引热议 33.救人前他们又说“不”的自由吗?

34.“偷菜”别把心也偷去了 35.县委书记捡垃圾

36.解放表达权也是一种进步 37.蜕变(刘翔复出)

38.娱乐之死 39.假故事进课本

40.温总,理的更正信 41.学校“限发令”

42.国庆阅兵:有一种精神叫“零误差” 43.名人从政 44.人格教育

45.曾轶可现象 46.小学生监考大人抓出作弊

47.师德滑坡(李金顺自杀)(医德滑坡)48.养犬办?养人办?

49.让奥数不再疯狂 50.有偿家教“赌”还是“赔”?

第三篇:2013年即兴评述热点话题

播音主持专业考试即兴评述话题 (20121218整理)

1、厦门大学将高尔夫列为必修课,引得各方纷争不休,甚至名列“中国高校10大荒唐事件”。厦大校长朱崇实回应说,精英教育是厦大的责任,如果高等教育只为满足市场需求,这个社会就是危险的。

在北大副校长“大学应该培养蓝领”之言犹在耳畔,教育部“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定论“尚未过期”时,厦门大学的“精英教育”可谓独树一职。

在“大学生是否应该定位为精英”问题上,中国大学似乎陷入了“身份迷茫”的境地。

职业教育向左:让大学生学得一技之长,从蓝领定位开始走向社会;精英教育向右:在“必修高尔夫球”的背后,中国需要思考的是,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精英”?

甲方:中国需要精英,支持培养厦门大学的精英教育学说。

乙方:中国需要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通话劳动者。

2、日前,北京铁路法院向铁道部提出司法建议:铁道部应提高旅客人身伤亡赔偿金限额。铁道部已修订相关赔偿金标准,并报国务院审批。

“人命关天”,人的生命无价,这是对“人命”的基本道德判断。但是,当一个具体的人非正常死亡时,他的生命价值却往往要通过有价的金钱来衡量。

规章制度、法律条款对“人命”的价格做出种种规定,已被人们所认可。但是现实的制度和法律对交通事故、煤矿事故中死者的赔偿,让人的生命显得如此“低廉”。

甲方:人的生命是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

乙方:人的生命是不能用具体的价值来定位的。

3、著名作家洪峰,日前在沈阳街头当众乞讨。原因据他本人讲,是其所在的沈阳市文化局从今年9月份起一直扣发他的工资。

大约10年前,洪峰被沈阳市文化局作为人才引进之后,大概就变成了“专业作家”。他们由国家出钱给他们发工资,但他们不需要上班,只是呆在自己愿意呆的地方写作,写出作品之后得了稿费则全归自己。

如今,体制要改革了,“专业作家”得上班了,洪峰不干了,于是上街“要饭”了„„

乞讨事件引发了一场关于作家体制的讨论,许多作家和网友对作家拿工资表示不满。尽管不排除洪峰故意恶作剧的可能,但这一事件的确反映了一种过时的制度正在变革的阵痛。

甲方:我们要顺应制度变革调整自己,不能信赖体制生活。

乙方:我们习惯于某种体制了,这是社会、是制度给我们的定位,如果改变对我们起初的定位,是政府的责任,我们的待遇不能少。

4、我们离“休闲”有多远?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博士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人在闲暇时间保有量上已经超过英美,居世界领先水平。 就在前不久,全国假日办的官员表示,黄金周制度不但保证了我国劳动者的休息权,而且唤醒了人们的出游意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年初,“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发布,当时有专家称,中国已迈入休闲经济时代,休闲在中国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不可否认,如今中国人的法定假日是多了。然而,据调查显示,对自己休闲状态比较满意的只占10%,多数中国人甚至不希望自己“闲”。 纸上算出来的闲暇时间为何跟国人对休闲的感觉相差如此之大?如果联系我国的GDP统计逻辑,联系低工资发展战略,再比较一下供百姓休闲的公共产品的成本„„也许疑问不难解答。

甲方:就目前中国的发展状况看,中国不应提倡休闲,应该加紧生产,为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做贡献。

乙方:中国应该提倡休闲,一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二是让人们在休闲中享受生活,为自己充电,更有利于工作。。。。。。。

5、中国几十年的变与不变

北京正在酝酿暂住证制度“破冰”:以“居住证”取代暂住证。

20多年来,暂住证及其背后的户籍制度成了许多“流动人口”的心中之痛,但对这一制度的改革却进行得异常艰难。

变还是不变?其中利弊如何?这个疑问并不仅涉及户籍改革。

住房、医疗、教育、婚姻,乃至日常生活水米油盐,都让百姓从“变”与“不变”中品尝着酸甜苦辣:一方面要为“学费20年涨25倍”和“医疗费20年涨244倍”的“巨变”而困扰,一方面又要为饮水标准、安全标准的多年不变而吃惊。

市场上的变化一日千里,制度上的变迁总是举步维艰。

其实,“变”或“不变”,是终要看是否能对百姓有好处。这几十年变化带给我们的思考,脱不开“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脱不开对人的生命财产的尊重。

甲方:这些变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没有差距就看不到发展,尽管在变化中出现不如人意的地方,但终究是朝着更健康,更和谐的方向发展的。

乙方:就“变”和“不变”的观点看,主要是经济利益驱动使然,凡有价值可取,有钱可挣的,都在不停的变,没有价值的或利润小的就不变,简直就是恶性膨胀。

5、中国的父母为何总让人感动?

近日,水木清华BBS上一篇关于“清华家长送子上学,露宿操场”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

不论舆论的声音如何缤纷,父母们这种质朴的舔犊之情,都让人唏嘘感动。

入学时,父亲借钱来圆儿子的“谢师宴”;没学费,父亲竟愁得自杀;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到大学毕业,却又要忙乎着孩子的工作、房子、结婚、还有孩子的孩子„„

都说十八岁就意味着成人,可是在中国的父母面前,孩子永远长不大。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父母为了孩子奉献了所有。就在前不久,全国假日办的官员表示,黄金周制度不但保证了我国劳动者的休息权,而且唤醒了人们的出游意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年初,“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发布,当时有专家称,中国已迈入休闲经济时代,休闲在中国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不可否认,如今中国人的法定假日是多了。然而,据调查显示,对自己休闲状态比较满意的只占10%,多数中国人甚至不希望自己“闲”。 纸上算出来的闲暇时间为何跟国人对休闲的感觉相差如此之大?如果联系我国的GDP统计逻辑,联系低工资发展战略,再比较一下供百姓休闲的公共产品的成本„„也许疑问不难解答。

甲方:就目前中国的发展状况看,中国不应提倡休闲,应该加紧生产,为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做贡献。

乙方:中国应该提倡休闲,一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二是让人们在休闲中享受生活,为自己充电,更有利于工作。。。。。。。

6、中国大学应该培养蓝领?

近日,在“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呼吁“大学需要培养更多蓝领”。这一论调直接呼应了教育部在前不久提出的“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观念。

其实,从社会频露大学生卖猪肉、擦皮鞋、卖糖葫芦等新闻到大学生回炉读中专现象渐成趋势,大学生当蓝领早已经是普遍的现实。

有人说“中国的大学彻底变成了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的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正迈入社会中心,逐渐成为商业社会的“培训基地”。

而且,有网友这样质疑:术业有专攻,大学的培养模式和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相同吗?大学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蓝领吗?是否,中国大学培养了更多蓝领就能解决当前人才困境?

甲方:中国大学应该培养蓝领,应该成为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

乙方:中国大学不应该培养蓝领,而应该培养社会进步的领跑者,应该是精英的摇篮。

7、“恶搞”红色经典有罪吗?

“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黄继光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董存瑞为什么牺牲?因为被炸药包上的两面胶粘住了”„„网络上的“恶搞”风气渗透到了“红色经典”。

在娱乐界,翻拍“红色经典”也曾是一种时尚,与“恶搞”不同的是,他们更多是大玩感情戏,将“红色”变“桃色”。这种做法曾经受到广电局的批评。今年,新一轮重拍风云再起,新《霓虹灯下的哨兵》中,让原作中温良贤淑的春妮去做“卧底”的改编又让人大跌眼镜。

不管是改编翻拍,还是恶搞,争议声从来未曾止息。赞成者说,所谓的恶搞是现代人文化多元化的体现,是合乎现代人口味的解读;反对者则认为,恶搞渗透到红色经典领域,就是对历史的亵渎。

恶搞《无极》,人人叫好;恶搞“红色经典”,一片骂声。难道,“恶搞”真的触犯了道德底线?

甲方:恶搞是文化生活的需要,现代人文化多元化的体现,是合乎现代人口味的解读,百家争鸣,但不能触犯道德底线。

乙方:恶搞只是娱乐的需要,并不能真正改变红色经典的本质,利用其题材改编成一个笑料,可以理解。

8、大学爱面子苦了谁?

据中青报与本网联合调查,中国83.9%的人认为,现在不少大学的建设存在“面子工程”和“过度消费”问题。 去年,人大一个仅有3层高的食堂,装了两部观光电梯。这项“有面子”的工程被选入了非官方版的“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新闻”。此事一经媒体披露,立刻引来一片口诛笔伐声。其实,不止是学校的基础建设领域,更多的“面子工程”早已在大学遍地开花。引进海外人才时把兼职硬说成全职;为争院士“落户”高校不惜开出天价高薪;为迎接本科评估,全校师生集体造假„„

爱面子本无可厚非,但是,当大学因豪华校园而负债累累,甚至面临破产;当大学频发教授弄虚,人才作假;当大学被炮轰,大学精神被公众质疑时,我们是否该反思:这样的面子要不要争?

面子固然很重要,但同时要想想:什么样的面子是有价值的?中国大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面子”?

甲方:学校是身正为范的神圣之地,不能弄虚做假,只有真才实学,只有实实在在才能在各方面教育好学生。 乙方:这是社会竞争的需要,没有这些面子工程就不会有好的发展,甚至失去发展机遇。

9、“大学生当村官”会成历史笑柄?

毕业了,当村官去?

7月,北京等地许多大学生陆续“下乡报到”,乡镇一级将迎来2万应届生。新一轮“知青下乡”终于从胎动状态走向有声有形。

显然,今天的“上山下乡”已不再是当年单纯的理想主义了。就业压力的困囿、各项优惠政策的召唤,让这场运动注定从一开始就处于普遍的怀疑之中。

最新的报道显示,就连大学生自己都对能给农村带来多大变化缺乏信心,众口一词表示“主要是来锻炼自己的”。 这样的众口一词不知会不会让有关部门的满腹信心大打折扣。

有评论言,“大学生当村官,荒诞甚于严肃,最好还是别给历史留笑柄了。”

这话说的严重了点,但结果究竟如何,历史会告诉大家一切的。

甲方:社会分式不同,做什么工作都是为了生活,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无所谓,做村官也不错。

乙方:做村官是没出息的表现,大学生学的都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学科,到农村去当村官,根本不能实现学有所用的教育目的,是资源的浪费。

10、谁是校园里的“弱者”?

近日, 一篇《教师才是校园里真正的弱者》的文章再次掀起了一场师生关系的讨论。文中,教师被描绘成一个“三重孙子”的角色:在家长面前是孙子,在社会面前是孙子,在学生面前还得装孙子。

前有“禽兽教师”引发的“教师不得与异性学生单独谈话”的规定,后有五旬教师被学生家长暴打的奇事。近来,又发生了“学生遭拒考自杀,庭审时教师集体喝彩”的怪状,教师,已经远离了“辛勤的园丁”、“灵魂的工程师”等美誉,取而代之的是“眼镜蛇”的蔑称。

一时间,学生家长痛斥师德沦丧,社会舆论感叹教师冷漠,有关部门频频出台约束教师的规定,教师们则呼吁:还我们公道与尊严。

教师与学生,到底谁才是弱者?

11、寻找中国大学精神

面对内地优秀学生纷纷舍北大清华转投香港高校的情况,人们发出了“北大清华沦为二流”的惊叹。而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对中国高校“唯利是图”的“炮轰”更令众多内地高校颜面扫地。

大学,曾经是国人心目中的圣地。但今天,当大学生开始“看不起学校”,当高收费让贫困生家长轻生,当大学教授视剽窃造假为家常便饭,当大学生被指责为耽于享乐„„蔡元培时代“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似乎已无从谈起。

有人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失去了脊梁,泯灭了精神,只余下赤裸裸的追名逐利。更有人说,中国20多年来根本没有大学,有的只是一个“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

是否,中国大学教育到了该反思之时?

甲方: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大学是发展的,别人并不清楚,不需反思。

乙方:到了该的时候了,中国大学确实存在“唯利是图”的现象,教育质量已经不是主要任务了。

12、30年来,一对老夫妇靠捡垃圾、当搬运、摆地摊,先后共收养49个弃婴,他们陆续被人抱养。但至今没有一个孩子回来看过恩人。

一位退伍老军人倾个人之力资助过130多名学生,而这些受助学生毕业后主动与他联系并表示过感谢的,还不到10%。

当丛飞卧病在床之时,受他资助的许多人不但不来探望,还在催促他“快点病好出来赚钱”。

类似的事多到不胜列举。于是有公司开始向接受捐款的大学生提出“必须回报”的条件。

中国人向来提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今天,这些受到救助的人为何忘记了感激?为什么英雄会流血又流泪,为什么我们连感恩都需要“强迫执行”?

甲方:接受捐款的大学生不须回报,这样使捐赠显得功利,自愿捐赠和愿意获得都是彼此的意愿。

乙方:接受捐款的大学生必须回报。

13、2006年6月9日,德国世界杯拉开了帷幕,新一轮的鲜花的掌声、尖叫与疯狂开始点燃。为了世界杯,球迷们可以放弃女友放弃工作,可以日夜颠倒,可以不远千里赶赴球场,甚至可以计划裸奔„„

难怪有评论说:不分年龄身份职业种族国家,足球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永远不会凋谢的情人玫瑰,时时散发幽香,且定期点燃激情。

作家史铁生曾如是说:“如果我是外星人,我选择足球来了解地球的人类。如果我从天外来,我最先要去看看足球,它浓缩着地上人间的所有消息。”那么,足球之中,到底潜藏了多少人类的奥妙?是什么让人类为之疯狂?

甲方:足球运动是粗野的运动,根本不值得与之疯狂。

14、就在教育部将大学生定位为“普通劳动者”的时候,中国西部的贫困大学生已经无奈地喊出了“把自己当文盲”的口号,并将眼光投向了服务员、维修工这类职位,但即使如此,也有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回家种地、离家出走、自杀甚至犯罪。

农民供一个大学生要透支35年的收入,但“毕业即失业”的结局使得“送孩子上大学”已经不再是一种荣耀,更多的是忧虑:“孩子毕业了饭碗在哪里?”

根据教育部门的说法,因为扩招,这些大学生上大学没有门槛,又因为政府投入低、师资力量差,他们接受的是“质量不高”的教育,那么,他们的高学费是否合理?谁又该来为他们的“就业难”埋单?

甲方:是不是文盲关键是学生本人,如果我们努力学习,社会发展这么快,大学就是针对社会需要开设的,各行各业都在发展,就业机会很多, 只要德才兼备就能有好工作岗位。

乙方:关于就业问题,关键在于学校。

15、大学生是不是普通劳动者

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这样给大学生就业难支着。

从精英变成普通劳动者,这个标签似乎被换得晚了些。零起薪、到技校“充电”„„大学生早就成了普通劳动者。 中国特色的大学,用培养精英的教育投入,产出普通劳动者,这确实很奇怪。为何不节省一下,用普通方式培养大学生呢?

近来,“高校教师学术腐败”“禁止男教师与女学生独处”“550万元药费”“女大学生自愿卖淫”“围观强奸、喝彩跳楼”“低胸、身体写作”“未成年人犯罪”等一系列令人目不睱接的“怪现状”,让人们开始怀疑:难道,我们这个曾经以民族传统美德而自傲的文明古国,竟然已深陷于道德危机之中?

崔永元说:“我不是有什么道德洁癖,我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我要求的只是道德底线。”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则撰写了《守卫社会生活的底线》一文,将如何重建社会道德这一问题推到了前台。

这种种道德败坏的行为屡见诸报端之时,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什么?“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怎样深入社会人心?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方略如何在中国社会之中推行?中国人到底需要怎样的道德教育?

甲方:这些不是道德说教能解决的问题。

乙方:加强道德说教,正确引导,这种种道德败坏的行为会有所改观。

16、贫困生该不该用手机?

“接受资助贫困学生不能使用手机。”26日,郑州航院新版《学生管理规定》向公众亮相。新规定从9月1日起执行。

新版《学生管理规定》称,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学校补助的,必须生活俭朴,不抽烟,不喝酒,不使用手机(毕业年级学生除外),不铺张浪费。

甲方:该用。

乙方:不该用。

第四篇:2013播音主持即兴评述话题

1、范跑跑再就业舆论纷纭,请评述自己的观点。

2、怎么看比尔盖茨把钱捐给慈善机构没给子女?

3、三鹿奶粉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4、一个公务员因考试穿着比较土而被扣了七分,结果没有考上,对于此事件你是如何看的?

5、一个老板摆了60桌火锅请了600个自己的员工

6、灾区最动人的标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有198户人家的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距青川县城不到10公里,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导致全村181户村民的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村民石光武15岁时被脱粒机卷去右臂,但凭着自己的努力,他家的两间土坯房换成了2层楼房。地震让石光武的新房损毁严重,44岁的他不仅没有消沉,还不停安慰妻子和邻居,鼓励大家动手积极自救,他有一句口头禅:“怕啥子?大不了从头再来!只要有手有脚有条命!”他还有一句口头禅就是:“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些话鼓励了全村人。村委会主任把他的话选作标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目前这个标语已经捐赠给了地震博物馆。

7、在校期间,学生该不该穿校服?

8、蔡振华告戒各基层单位:青少年不要耽误文化课的学习. (接下来是一大段的材料,有一二百字吧大概。大意是说让学习乒乓的青少年不要漠视文化课,不然对高深的技巧战术难以理解,对奥运及乒乓事业的未来不利。然后让你评论~~~)

9、福州在中学生参加拜师典礼你对此的评价

10、奥运统一加油手势是文化的善意引导还是形式主义?

11、大学生应不应该成为普通劳动者

12、广东多所高校纷纷开设死亡教育课,你认为是否应该?

13、成都免费培训"破烂王"引发争议,请阐述自己的观点!

14、大学生开私家车上学是顺应潮流还是炫富!

15、明星到大学去讲课好不好

16、对于刘翔退赛事件,有何看法?

17、一位高二学生因为作弊被公开跳楼,摔成残疾,产生两种观点,是学生心理太脆弱还是学校处理不当以及舆论压力,问福建高二学生因作弊被学校公示而选择自杀,对此你怎么看?

18、你认为“挫折教育”是否应纳入课堂教学?

19、京剧进入课堂,对此你有何评价?

1、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是与非,对此你有何看法?

2、儿子让别人代写作业,父亲批评儿子,儿子揭老底说父亲让别人抄笔记,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3、大学生成绩单需要家长签名引发争议,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4、新加坡拒绝接受7岁神童上大学惹争议,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5、60余位河南企业家在二七塔自发组织齐诵“不欠薪倡议书”,对此你有何看法?

6、四川大学自主招生政策出台,偏才怪才可破格录取,对此有你有看法?

7、某校设置人品币,表现好的要发人品币引发争议,对此你有何看法?

8、南京一公交司机在行驶途中突发心脏病,他坚持把车停在路边让所有乘客下车,而自己抢救无效死亡,对此你有何看法?

9、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该不该被禁止?

10、大学生放弃万元月薪回家养鸡,对此你有何看法?

11、明星雇佣职业粉丝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你有何看法?

12、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就读的张磊,“已经保证”向耶鲁大学捐赠88

8.8888万美元,并称耶鲁大学改变了其一生。不少中国网友对此事表示不满,认为张磊不该向耶鲁捐款;也有网友反思说,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对此你有何看法?

13、苏州政府为了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在本市积极推行“自扫门前雪”政策,号召广大市民搞好自家门前环境卫生,对于业绩突出者给予100元奖励,并颁发“优秀市容环卫责任人”荣誉证书和一面流动红旗,对此你有何看法?

14、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班主任享有批评权引发热议 有人觉得是小题大做 有人觉得是对班主任的保护,对此你有何看法?

15、乐山有两个“美女小偷”曾多次以推销为名潜入办公区,并寻找机会大摇大摆地“顺手牵羊”,对此你有何看法?

16、“史上最敬业送奶工”:奔丧前手写165份停奶通知,对此你有何看法?

17、体育竞技对考生意味着什么?

18、家长12万为孩子聘请全职家教,对此你有何看法?

19、公共平台可不可以进行个人情绪宣泄,对此你有何看法?

20、老年人为年轻人让座这件事,对此你有何看法?

21、闵先生意外发生了交通事故,赔偿以后,修车剩余150元,他在寒风中苦苦等待对方,希望把多余修车钱还回去,对此你有何看法?

22、奢华入校,是害还是爱?谈谈自己的看法?

23、目前在中小学生当中非常流行“造文软件”,对此你有何看法?

24、大学生救落水儿童牺牲是不是赔本买卖?对此你有何看法?

1.流动商贩该不该合法化?

2.民族造假考生该不该取消录取资格?

3.该不该取消奥数班?

4.二人转该不该登大雅之堂?

5.“一考定终身”现在该不该取消→新课改能否打破“一考定终身”?

6.“人肉搜索”该不该立法禁止?

7.河南农民工维权开胸验肺证明自己患尘癌,是否合理?

8.学校统一发行很笨很落后吗?

9.俩女大学生街头擦皮鞋引发争议→大学生从事技术含量低的职业,是不是人才浪费?

10.小学生被领导人名字是关心时政还是作秀?

11.武汉高校开设“淑女班”,你怎么看?

12.专家热议:“无用”读书导致学生离开学校,你有何看法?

13.鸟巢新项目遭争议,游客花钱可当山寨冠军?

14.女孩公交车上为同伴占座,乘客拍照威胁引发争议?

15.公交车谢绝“老晕”的红与黑,引发网友热议。

16.网友曝光电视购物广告专家造假

17.84万考生为何弃考?

18.考生综合素质被退档,合理吗?

19.学生“脱光光”时间给我们的思考

20.北大拒录,该不该对高考“民族造假”状元网开一面?

21.清洁工“捡”14公斤金饰或面临无期

22.央视“变脸”引发争议

23.对网瘾孩子进行电击治疗

24.女大村官街头被打死,围观群众受争议

25.山寨文化被山寨产品利用

26.高该不该取消文理分科→配套改革是关

第五篇:即兴评述2014

1、 某工厂禁止蓝领工人乘坐载人点题,而只准乘坐货梯,你怎么看?

2. 根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月25号通报了近期厨房家具产品质量,

监督抽查结果,此次共抽查北京市的43种产品,有16种厨房家具产品质量不合格,谈谈看法

3. 谈谈你对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看法

4. 罪恶衍生罪恶,谎言创造谎言

5. 水能覆舟,亦能载舟

6. 不以成败论英雄

7.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8. 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

9. 谈谈城管的形象

10. 墙内开花墙外香

1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13. 你怎样看待煤矿生产中的事故频发现象

14. 谈谈怎样解决城市交通阻塞问题

15. 当机遇来临时,你是否有能力把握

16. 距离真的产生美么?

17. 谈谈你选择知心朋友的标准

18. 你理解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9. 如何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0.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1. 有人把国歌设置为手机铃声,你怎么看?

22. 谈高考后的消费热

23. 如果给你一个时空穿梭机,你想去哪个时代?

24. 考试是发掘人才的唯一途径么?

25. 现在的娱乐节目的同质化非常严重,你怎么看?

26. 谈恶搞红色经典

27. 大学生爱面子苦了谁

28. 贫困生该不该用手机

29. 中国几十年的变与不变

30. 中国的父母为何总让人感动?

31.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3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4. 三个和尚没水喝

35.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36.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37.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8. 先相信你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39. 谈谈东西文化的差异

40. 我所了解的鲁迅

41. 理性爱国

42. 你如何看待2012年10月20日新闻联播播出寻人启事

43. 再一次家庭聚会上,老人想和儿女唠家常,儿女低头玩手机,手机本是交流工具,

为何成为交流障碍

44. 你如何看待于丹在北大被轰下台事件

45. 你如何看待广东佛山小升初另类考题?

46. 微博的利与弊

47. 你如何看待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

48. 你如何看待张颂先生的逝世

49. 高考前重点班集体输液

50. 重阳节 ,一位老人被志愿者洗了七次脚

51. 温州,一服装店的老板,自制小偷排行榜,引起争议

52. 青少年出过热的思考

上一篇:国土资源工作思路下一篇:幼儿园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