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务谈判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2024-04-30

对商务谈判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共9篇)

篇1:对商务谈判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双赢” 谈判策略

对商务谈判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 “双赢”谈判策略 摘要:

谈判进入实际的磋商阶段以后,谈判各方往往由于某种原因而相持不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把这种谈判搁浅的情况称为“谈判的僵局”。在认真分析造成僵局的根由后,采取恰当合理的策略应对得当即能化险,达到双赢的结果。本文就由谈判的僵局如何达到共赢的过程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谈判的僵局 策略 双赢

Abstract:

When negotiations reach consultation period practicality, the negotiations always become deadlocked because of some reasons.We call the situation “negotiation deadlock”.After analyzing the negotiation deadlock carefully, if we take some proper measures, we can solve the deadlock and finally reach the state of two-to-win.The essay makes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that how to let the negotiation deadlock reach two-to-win.Keywords: negotiation deadlock strategies two-to-win

一、绪论

谈判是有关各方为了各自的目的利益和需要,在一项涉及各方的事务中进行磋商,并通过调整各自的条件达成一致的过程。

谈判需要有两个或以上的参与者——个人或组织,彼此间存在利益冲突,各方需要要解决冲突。谈判有互利性,现代力求双赢(Win-Win),不能嘲笑对手。谈判需要自愿有诚意,能够接受预料的让步和收益。谈判不仅涉及有形因素,也涉及无形因素,谈判具有科学性,谈判双方在谈判过程中对谈判的突发事项能有

灵活的处理方式。双赢策略是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对谈判僵局采取的一种灵活、彼此受益的策略。

二、谈判基础理论

“双赢” 谈判策略

• 非谈不可采取谈判

• 周密准备(开局15分钟定胜负)

• 通过给对方足够的心理满足增加谈判吸引力(99顶高帽)• 使用自己的力量,但开始不可操之过急 • 让对手去竞争

• 给自己留余地(不亮底牌,不给对方讨价还价的空间)• 智圆行方(让人信任,但有智慧有策略)

• 多听少说(更少的泄漏信息,更多的获取对方信息)• 与对方的期望保持接触

• 让对方习惯自己的大目标(价格的降落伞效应,价格很高,慢慢降低进入对方要求范围)

(五)原则谈判理论的基本要点

• 人与问题:对事不对人,交流沟通,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理解他们的感情和难处

• 利益与立场:谈判的重点是利益,不是立场 • 意见与选择:创造对双方有利的选择

• 标准与公平:当双方都不愿妥协就靠近独立于各方立场的公平标准(比如市场价值、重置成本等)。

三、“双赢”谈判策略

“双赢”谈判遵循谈判的一般规律。谈判进入实际的磋商阶段以后,谈判各方往往由于某种原因而相持不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把这种谈判搁浅的情况称为“谈判的僵局”。在认真分析造成僵局的根由后,采取恰当合理的策略应对得当即能化险,达到双赢的结果。

(一)什么是“双赢”谈判

“双赢“谈判,也即是互利谈判,是把谈判当作一个合作的过程,能和对手像伙伴一样,共同去找到满足双方需要的方案,使费用更合理,风险更小。

”双赢“谈判强调的是:通过谈判,不仅是要找到最好的方法去满足双方的需要,而是要解决责任和任务的分配,如成本,风险和利润的分配。”双赢"谈判的结果是:你赢了,但我也没有输。

(二)“双赢”谈判的要素

1、自由交流信息、坦诚交换意见

“双赢” 谈判策略

扩大总体利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把蛋糕做大”。在谈判开始的时候,双方谈判者可以通过协商把更多的可能的资源加入谈判的篮子中,通过坦诚的沟通降低的时间成本与固定成本,减少谈判破裂的风险,双方的利益就会得到共同的增长。

2、分散目标,避开利益冲突。

在做大利益的基础之上,分散目标,制造多层次的需求,避免利益冲突。如果双方追求的利益目标有很大部分的重合,那么双方对于重合部分的利益都有要求,产生了利益的冲突。利益冲突很大谈判有很可能陷入竞争的状态,合作共赢也就无从谈起了。

3、为对方着想,消除对立,最终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谈判双方在认真思索自己需要和利益的同时,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所希望获得利益,合理的处理双方之间的争议。如果不能做到换位思考,谈判者的谈判中就有 漫天要价或胡乱杀价,很容易导致谈判充满火药味和敌对态势,破坏谈判的气氛,甚至导致谈判的破裂。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展,“双赢”这一理念在全球得到了共识。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商务坦帕实现利益,从这个的角度上看,“双赢”只是商务谈判实现利益的手段,而并不是目的,如果把“双赢”当成目的而使自己应得的利益受到损害,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4.合理运用商务谈判语言,加强谈判双方的沟通。

在商务谈判中运用的谈判的语言要符合一般要求:文明、流畅、简洁清晰、风趣准确、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避免一般禁忌。合理运用商务谈判语言,有利于谈判成功,有利于处理双方关系,也有利于阐明观点实施策略。

成功的谈判是双赢的、高效率的、符合自身目标的增进双方长期合作关系的谈判。

篇2:对商务谈判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一.谈判者的素质

在一场谈判中,谈判人员的选择至关重要。选对人,才能做对事。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的言语腔调,表情神态,动作,技巧等细节都能影响整场谈判的走向,只有在谈判中占有优势,并且手握主动权,才能使谈判结果趋向期望值,取得成功。因此,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和相关的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谈判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举止行为。

二.谈判前的准备

谈判前的周密准备与信息的搜集,影响着己方的谈判实力和谈判达成一致的成功率。在周密的准备下,对交易的各项情况都熟知于心,能够掌握一些对手并不知情的信息,在开始谈判的时候就能在准备上压倒对方,在气势上超过对手,给对方以“致命一击”,尽可能的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目标,做到“开局十五分钟定胜负”。

三.谈判过程的把控

在谈判中,谈判者要分析了解了解双方的利益焦点,运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使双方避小异求大同,进而达到谈判的目的。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每一个谈判者的最终目标,但谈判不是一场只有你输我赢的残酷游戏,成功的谈判是双赢的、高效率的、符合自身目标并能推进双方长期合作关系的一种谈判。谈判双方需要了解如何运用各种技巧,通过倾听和提问,在双方意见交换中,各自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进而更增加彼此长远的交情,真正达到双赢的最高境界。

通过老师在上课堂上布置的分组作业和谈判实战演练,我也从中收获了一些感想和对商务谈判的认识:

1.礼仪是谈判人员道德和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不论男女,在谈判时的着装、言行和表情神态都可能影响着一场谈判的成败。

2.每次谈判都有潜在的共同利益,只有围绕着共同利益,才可以使谈判顺利进行下去。如果双方已经陷入僵局,接近谈崩,适时地让步可能可以扭转场面,但不可处处让步。

3.进行积极的倾听和适当的提问,决不可模凌两可,吞吞吐吐,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在语言表达方面,犀利的言语措辞和反击可以灭对方的士气,让自己占上风。

4.在谈判中,谈判者自身要逻辑清楚,表达明确不含糊,坚定立场,在陷入争执时也能随机应变,泰然自若,冷静应对,不能因别人的言语或态度而激怒或坐不住。对角色分工的认识:

这次的模拟谈判作业中,我担任的角色是组长,负责分配任务,整合资料制作PPT。从谈判前的人员分工、收集整理相应的资料到与旅行社进行谈判,我们小组五个人都各司其职,进行讨论和实地调查,充分做好各自的本分工作。虽然在讨论中,我们有一些意见分歧,但都通过友好协商和采取折中办法,平和解决了问题,还有在与旅行社的谈判中出现的问题,也通过我们的努力和积极谈判出现了转机。这些都充分展现出了我们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篇3:对马克思的实践主体理论的认识

一、现实前提的三个方面

要正确理解实践的主体, 首先要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区别于一切旧历史观的现实前提。现实前提是区别于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历史观前提“绝对精神”“人”的理论, 它的根本特性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一定实践活动的人。关于“现实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作了以下完整的表述: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来的, 它们不是教条, 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现实的前提包含着内在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社会主体、社会主体的活动、社会主体的物质生活条件。

1、社会主体, 即“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它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2、社会主体的活动、即人们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以及“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作为历史观现实前提和出发点的人, 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同时间接的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实践活动, 使作为主体的人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

3、社会主体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们一方面要利用和创造条件, 一方面又始终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在众多条件中马克思、恩格斯坚持把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看作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 主体、主体实践、主题实践条件这三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 是把实践的主体、主体的实践、主体实践的条件整合为一个整体的主体论。以这样的主体作为前提和出发点, 展开主体实践发展辩证法的全部理论, 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人, 这与思辨哲学家所讲的“抽象的”、“纯粹的人”就有着本质的区别。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曾提过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历史中行动的人”。他们鲜明地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 和它完全相反, 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 就是说, 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 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最终在实践的意义上确立了人作为主体的科学内涵, 从而以实践主体论开辟了新的历史观。在这种新的历史观中, 主体的含义是指能够把实践和认识活动施加于对象客体, 并对对象客体加以认识、利用、改造的人。“主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承担着。只有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 人同客体对象形成现实的对象性关系时, 人才能作为主体而存在。”举个例子:假如说学生植树, 当学生实施这个动作的时候, 学生就成了植树这个实践的主体。

在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 主体首先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它又是客观实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体, 它具有受周围环境、条件制约的“被动型”, 同时也具有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总之, 主体是具有意识与精神的社会客观存在物。但实践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 只有它实施实践这个动作时它才存在。世界上不存在“只做主体, 不为客体”的绝对主体。

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 人的主客体关系与人的对象性关系是一致的。人的对象性关系包括:1、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2、本人与他人之间的对象性关系;3、人与自身的对象性关系。与此呼应, 主客体关系也体现为三种:1、以人为主体, 以自然物为客体的关系;2、以个体或群体为主体, 以彼个体或彼群体为客体的互相转换的关系。3、以人自身为主体的关系, 包括自我改造等。

而实践主体具有二重性的含义:1、进行实践的这个人是现实的, 有生命的血肉之躯。2、这样的人是处在现实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之网中的人。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我既是自然和社会的改造者, 又是被改造者, 这种兼有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特殊属性就是人的主客体二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任何人都脱离不开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双重的存在着, 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 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人的自身也被改造着。例如, 人在抵御自然灾害时, 通过自身努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 逐渐的人的自身也增加了一种如何抵御灾害的知识。

2、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即改造社会, 同时改造自己, 改造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另外, 社会也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力, 改造着社会中的人。例如, 大学生毕业后工作, 一方面发挥着自己所学改造社会, 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实践中也充实着自己的知识。

3、从人与他人的关系看

人以自身为主体而以他人为客体时, 人自己也就是他人的客体对象。人与人之间的实践关系是互为主客体、互相改造的关系。也就是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的道理。

4、人与自身的关系

人对于自身, 也有个改造与被改造的过程, 这叫做自我改造。人总是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 每一阶段个人的认识、知识、为人处事都会有所变化, 经历越丰富, 处事就越沉稳, 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越不同。

任何个人作为社会客体, 他是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改造对象;同时作为社会客体, 他要改造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己。人只有在这种改造与被改造的社会实践中, 人才能作为人而生存发展。人类活动的整个历史就是人改造自然和人的自身改造的历史, 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发展史。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新的历史观, 他们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起来, 从而确立了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这一伟大论断。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又对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 这一研究对认识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现实前提,实践主体,现实的人,客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10, 16.

[2]刘本炬.走出历史迷谷[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对教育公平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关键词]教育公平 基本权利 非基本权利 比例平等

[作者简介]施丽红(1969- ),女,重庆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重庆 400067)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020-02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一)公平与平等

很多人把公平和平等视为同一概念,在许多场合,将“平等”和“公平”不加区别地混用。其实,“平等”和“公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提出的“按劳分配”思想为例来做一个说明。“按劳分配”就其形式而言,是一个公平的权利;但就其内容而言,不同的劳动者收入是不均等的,这又是一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在生产力水平低、集体财富尚未极大充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是公平的。可见 “公平”不等于“平等”。“平等”的基本词义,就是无差别,强调的是一个客观事实,有差别就是不平等,无差别就是平等。“公平”的基本词义是无偏见、无偏袒,是一种合理的差异,而不是“无差别”。如果说“平等”强调的是“同”,那么“公平”强调的则是“异”,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绝对平等以及作为绝对平等表现之一的平均主义,事实上是一种社会不公。所以,“宁要不平等的公平,不要平等的不公平”正突出了二者的区别。

在厘清了“公平”与“平等”二者概念后,就不难分析教育公平的内涵了。

(二)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一般认为,包括教育权利公平和教育机会公平。

通常所说的权利包括基本权利和非基本权利。所谓基本权利,即人权,是人的发展必要的、最低的权利,是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最低的、基本需要的权利。非基本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比较高层次的权利,是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比较高层次需要的权利。从实质上说教育权利的公平具有两层涵义:平等的基本权利、比例平等的非基本权利。① 在现代教育体制中,受教育权依然是人的基本权利,但受高层次教育是人的非基本权利。《联合国人权宣言》宣告:不论社会阶层、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里所说的就是关于人的基本教育权利的平等。亚里士多德说:“既然公正是平等,基于比例的平等就应该是公平的。”② 教育资源、受教育机会的分配中也存在非基本权利的比例平等问题。非基本权利的比例平等表明“社会应该不平等”地分配每个人的非基本权利,基本权利的平等与非基本权利的比例平等被人们视为公平的总原则。教育权利的平等,是教育基本权利的平等和非基本权利的比例平等。

人们通常认为,教育机会公平就是人人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人人享有的教育起点是相同的,但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那只是一种“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影响教育机会的因素相当复杂。从机会的来源上看,教育机会可分为社会提供的机会和非社会提供的机会。非社会提供的机会比较复杂,主要有家庭提供的机会、个人天赋提供的机会等。家庭出生不同,个体所享有的竞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是不平等的。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以及他们对教育的基本认识,为儿童的教育提供了不同的机会。另外,家庭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儿童教育机会的因素之一。天赋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机会,每个人因其天资不同带来的机会是不平等的,而这种不平等本身就是一种公平。让天赋不同的人平均分配机会,却是不公平的。就社会提供的机会而言,“正义或公平却是要求,人们生活中由政府决定的那些状况,应该平等地提供给所有的人享有。”③ 可见,社会提供的机会应平等与非社会提供的机会的不平等造成了一定的矛盾。由此来看,教育机会公平不是教育起点的平等,应是教育权利的公平。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教育公平的重点应是教育权利的公平,是教育基本权利的平等和非基本权利的比例平等。

二、教育公平实践的基本理念

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是一种境界,在教育资源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时候,在地区经济存在差距的现实未能改变之前,要实现真正意义上教育公平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理念。

(一)能力差异理念

教育的基本权利体现在社会为公民提供享有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更高级教育利益的竞争机会权两方面。有人认为公民在这两方面应该是完全平等的,但笔者认为,恰恰要保证两方面的不平等方能保证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因为能力、才智、体格、潜力等因人而异,无视这些,追求绝对平等的教育必定无法体现每个个体在自然才智等方面的差异,无法促进个人发展;对社会来讲,也是最无效率的,也必然是不公平的。所以,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差别性对待”的原则。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所言明的:“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即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如目前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④

非基本权利是公民接受义务教育后享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权利,尤其是不单纯以政府完全承担的更高层次的教育,这属于发展性的教育,旨在满足个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受教育者在接受了基本教育以后,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不同,自身智能水平以及其他学习条件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学习表现,每个受教育者更难再找到同一条起跑线了,对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施以同等的教育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果对各类学校实行严格标准化,全体受教育者施以绝对地均等化对待,就必然会限制学校发展的活力,限制部分学生发展的潜力。

从教育本体的角度来看,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活动中对待每个教育对象的公平和对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从教育对人的个性化的作用来看,教育对每个对象都不应“一视同仁”,而应区别对待。从教育的结果来看,教育本身就是生产不均等的(即应是有个性的)人的手段。由此来看,教育公平在对待对象和评价对象方面存在差异是合情合理的。

(二)弱势救济补偿理念

弱势救济补偿的基本含义就是挑选出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从这一不利群体的特殊地位、视角来看问题、分析问题,以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一不利阶层的利益为标准来确定资源的分配。英国法学家书德曾精辟地指出:权利依赖救济。罗尔斯也指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例如财富和权利的不平等),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他们就是正义的。”⑤ 因此,救济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亚里士多德“矫正正义”的思想在制度层面的具体体现。教育中的不利群体通常是指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贫困学生、肢体障碍学生或智力障碍学生,以及处于与主流文化相对不利地位的少数民族学生。此理念的主旨是立足于教育的整体利益,对不利群体的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偿,使不利群体普遍得到由教育带来的收益。遵循这一理念,较多的资源可能要花费在智力较差的人身上,应该及时向处于不利地位的那些“最少受惠者”进行必要的补偿。弱势补偿理念的实质,不是平等分配教育资源,而是向着有利于不利群体的方向倾斜,以此来减少不利群体在接受教育方面的不公正,进而减少社会的不公正,这也是对教育权利的公平补救。

三、教育公平实践的误区

由于人们对教育公平缺乏正确的认知,在教育公平的实践上,一些教条、僵化的做法却与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大相径庭,出现了许多误区。具体表现为:

(一)平均主义

一些人误以为教育公平就是“从此不再要重点学校”,就是“平均用力”,甚至是“削高就低”“整齐划一”,有些地方在资金投入上“撒胡椒面”,以至于在有的重点学校出现“半拉子”工程;在实验项目分配上,不顾重点学校的科研水平,人为地减少科研项目,导致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招生计划中,严重忽视重点学校的办学优势,硬将它和一般学校甚至薄弱学校等量齐观。这种人为的削弱,使得重点学校停滞不前,更令人痛心的是,导致本来能使一批优秀学生得到优质教育的计划流产。平均主义论在一些地方的盛行,严重影响重点学校,包括示范学校、实验学校谋求发展的积极性。一般学校也没有表现出改变学校落后面貌的积极性,仍然在那里等待政策倾斜、重点资助,进而滋生惰性。正如一位校长所言,重点学校是消极发展,一般学校等待发展。

(二)限制发展

持这种论调的逻辑是:没有限制,就绝对不能实现公平。因此,各种“限制”纷纷出笼。当重点学校提出在学校建校园网,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时,回答是等一等,待全市条件成熟后再作统筹规划;重点学校提出在学校拟建电视台,让学生自编、自导节目,自我设计、自我教育,回答是不妥,多数学校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这样做太出格;提出根据学校的教学设计和师资条件,试办小班,因材施教进行实验,回答是不行,其他学校学生都超员,唯有你们小班化,不公平,等等,不一而足。一般的说,重点学校形成了良好的传统,已经探索出一套谋求发展的路子和经验,发展欲望和开拓能力都比较强,但是,一些地方行政部门不仅不给钱,连政策也要限制,使得重点学校就像“雄狮在笼子里跳舞”一样,有劲儿使不出来。这样一些优秀教育资源不用,是对国家和学生的不负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公平。有鉴于此,必须对教育公平实践方面存在的误区予以矫正。

四、教育公平的实施

一切超越现实的想法和做法,都会给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损失。但坚持在积极发展中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则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原则。

(一)确立“平等推进、不公平拉动”的辩证公平观,促进区域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

这种辩证的公平观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平等发展。要把平等发展作为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观念和思想来指导和促进整个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不公平”拉动。教育事业要发展必须在公平的思想指导下,采取“不公平”的策略予以拉动,通过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学校来拉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教育公平发展的本质内涵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而不是“削高就低”,搞平均主义限制发展。恰恰相反,真正的教育公平则是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推动低水平教育向高水平看齐,推动低水平教育向高水平教育发展。教育公平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确立辩证的教育公平发展观。

(二)强化政府责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人们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根本措施是全方位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本身也是教育公平的弱势救济补偿理念的体现。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要增强义务教育的法律意识,切实纠正当前对薄弱学校重视不够,“把政府的责任转嫁到学校头上,最终转嫁到学生家长头上”的倾向。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建立薄弱学校改造的专项投资,也可以从有创收能力学校预算外收入中统筹一部分用于薄弱学校改进和建设。其次,要加大薄弱学校的管理力度,注重薄弱学校的软件建设,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要制定薄弱学校教师工资浮动制度,薄弱学校教师晋级、评优制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培养制度,以及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轮岗制度等。再次,要把薄弱学校的建设和布局调整结合起来,采取撤销、兼并、联办、改制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打造义务教育的标准化学校,推进教育公平

所谓标准化学校,就是在义务教育领域内根据法律规定,通过制定学校的基本建设标准,确保全国基础教育大体拥有均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的规范化学校。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在资源配置上,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际上是注重效率,忽视公平,导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公办校与民办校之间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差距很大,这种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化倾向,加剧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与对立,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而标准化学校是国家从校舍、教学设施、图书馆藏等硬件,从师资队伍、学校课程等软件方面制定学校建设标准的法律规定,以此来约束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使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能达到法定标准,从而给所有学校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办校与民办校之间的差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打造“标准化学校”是缩小校际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最有效途径。

[注释]

①郭元祥.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0(3):22.

②③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79.

④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89:270.

⑤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2.

[参考文献]

[1]杨兆山.建设“标准化学校”搭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操作平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2]于月萍.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3).

[3]叶玉华.教育均衡化的国际比较与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2003(11).

[4]朱超华.教育公平的本质及其社会价值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7).

篇5:谈谈对谈判作用和成功谈判的认识

谈谈对谈判作用和成功谈判的认识

在每个人的生活里都充满了谈判的意味。无论是大事小事,都需要一个理想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当遇到的事情比较复杂或者是难以一方绝对决定时,谈判就起到了很好用处。

就说在我的大学生活里,可以说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分歧,在宿舍,在班级,在社团活动等等。宿舍里,往往一件小事就会引起同学之间的矛盾,如睡觉关灯,吵闹玩游戏,宿舍卫生之类。这时,我们需要的是沟通、协商,想办法在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下去要求对方,要是不行还可以妥协、策略的去找到一个双方在失去小小的利益下,得到大部分的自我空间利益。这是可行的,也同时被我付之于行动的。在班级里,你不是一对一,一对二,也不仅仅是一对三、四。你面对的是这个集体,有时你会想:你的想法言论并不那么的突出让人接受。但是,只要你公布你的想法,就会影响集体的想法。如班里组织一个班游,需要去找旅行团交涉,需要跟同学们讲解。你的直言会让大家都考虑你所想到的因素,结果就往往会有另一番的做法。我在社团里,搞活动需要赞助,就会出去找商家进行协商谈判。是让旧赞助商家提高赞助额的谈判,亦或是找新商家是否赞助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就会里有不同的谈判情景。但也是要客观真诚,平等互惠,讲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达成合作。

谈判,提供了“坐下来说话”的平台。这个可能的作用是寻求满足各自需求的地方。

谈判,提供了“站起来握手”的可能。这个平台的作用是希望能够达到双赢的目标。

成功谈判的一个重要之处:谈判前的准备工作。制定目标,收集资讯,拟定策略等。缺乏准备,就是告诉对手,我们很容易被欺负,最后沦为牺牲品。不打没准备的仗就是这个道理。

一场成功的谈判是喜人的,但它的背后却往往是有所让步才实现的。结果就是,双方都有所得亦有所失。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想的最优,只是达到了一种相对的平衡罢了。即使是要达到这一种相对的平衡也是不易的。你无法去了解对方的底线到底是什么,只能揣摩着去谈判,谈判中引向你成功的条件是倾听,倾听对方的语言,肢体,眼神等都能或多或少的占据有利的一面。但最后达成双方皆可接受的结果,但是孰胜孰负且很难判断清楚。除非对方公布他的底线。

篇6:对商务谈判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作者: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 黄坤明 《光明日报》(2016年07

月25日 06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着眼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标志性重大理论成果。我们要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脉络中,从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面临的时代课题中,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突出理论贡献和重大实践价值。

一、新发展理念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想先导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概括,聚焦突出矛盾、揭示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些重大命题的理论认识、实践要求,为全党在发展问题上提供了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思想导向、行为导向。

深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38年来,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发展理念,基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基本国情,根据形势的新变化、实践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要求,赋予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加鲜明的目标指向、更加有效的实现途径、更加科学的衡量标准。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把质量效益作为核心与关键,推动我国经济走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丰富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实践内涵。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实际,总结国际国内经验教训,响亮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强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这一论断,进一步破除了束缚发展的思想藩篱,进一步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聚焦到谋发展抓发展上来。我们党基于这一论断,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思想,推动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跨越。随着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改变,迫切需要确立新的发展思路与方向、发展动力与着力点。在新的发展理念体系中,创新是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协调是发展的基本方法,绿色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开放是发展的时代特征,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根本归宿。它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丰富和提升了党的发展理论,不仅使坚持发展这个原则更“硬”,而且使实现什么样的发展、2 如何发展这个“道理”更鲜明更系统,既包含着发展速度的要求,更着眼于发展动力的转换、方式的转变,追求的是发展速度与发展的创造性、均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

彰显了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价值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完善发展格局和目标体系。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纳入了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确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都体现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演进和深化。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协调推进五大建设的价值取向,明确了检验事业发展成效的价值标准,凝结着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认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就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融入贯穿到总体布局之中,使我们的事业始终具有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始终保持协调均衡、永续发展、与时代共进步的良好态势,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

二、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当今时代的科学运用和生动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研究经济运动的一门科学,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及其历史趋势。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根据中国的实践予以丰富、予以发展。新发展理念,正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它集中体现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体现着全面、辩证、系统的整体思维,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破解中国经济突出问题、引领未来长远发展的根本选择,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

更加鲜明地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命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新发展理念,牢牢聚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着眼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强调以保护生态来保护生产力、以改善环境来发展生产力,强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创造和培育新产业,强调推动高水平开放、把握和引领科技革命浪潮。这些都抓住了新形势下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害关键,体现出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更加鲜明地突出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着力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思想障碍、体制机制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逐步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提升。要看到,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世界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初露端倪、蓄势待发。特别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积累的老问题、遇到的新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日益紧迫。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下决心更新发展理念,坚持用新理念引领体制机制变 革,着力完善生产关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进一步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调构建促进创新的制度框架,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强调提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期待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这是对发展方式的深层次变革、对生产关系的全方位调整。

更加鲜明地突出提高社会再生产的协调性可持续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实现,是建立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关系相互协调基础上的。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新发展理念,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再生产的主要矛盾、中心环节,突出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突出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突出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总体平衡,着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协调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社会再生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效益指明了目标,提供了保障。

更加鲜明地突出人在经济运动中的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着眼点,就是把人民作为生产的目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所以危机重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资本的增殖和扩张作为生产的根本目的,只见“物”不见“人”,更不见人民,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特别是人民大众异化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甚至在社会中形成了“1%与99%”的分化对立。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如果社会生产不以人民为目的,不仅是不正义的,更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可持续的。新发展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把调动人民的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

三、坚持五大发展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是一场由灵魂深处的思想革命引领的触及社会实践各领域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过的历程,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加入世贸组织到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每一次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都激荡起滚滚的改革浪潮,带来了发展的脱胎换骨、经济的腾飞跨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审时度势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必将引领从思想观念层面向社会实践层面、制度机制层面,从经济领域向各个领域延伸拓展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开辟鲜亮境界。

走出一条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正确道路。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贯穿“十三五”时期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新发展理念,科学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是指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罗盘和行动路标。坚持五大发展,就是要彻底摆脱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路径依赖、行为习惯,摒弃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就是要坚持用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实践,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既要在政治上坚决贯彻新理念、更要在知识和专业上掌握运用新理念,彻底改变那种一知半解“不会为”、依然故我“不想为”、我行我素“乱作为”的现象;就是要直面深刻的 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以坚定的决心、坚韧的意志,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着力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不断强化内生动力、激活增长潜力,推动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求索、百年奋斗,将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般的伟大跨越。经过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接力奋进,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全面小康已经具备了必要前提和充分条件。这一历史性目标,今后5年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但也要看到,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虚胖问题突出,面临不少风险挑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确立新思路、推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突出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推动我国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提高我国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突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统筹补齐短板与厚植优势,着力推进领域、人口、区域的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增长点;突出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主动顺应、积极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突出发展的人民性、普惠性,推进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凝聚和激发国家发展最深厚的伟力。新发展理念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普遍实践,将深刻改变和重新塑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国家民族命运产生深远影响。它所引领的全面小康,必将实现国家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为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深厚坚实的基础。

篇7:谈谈对X理论和Y理论的一点认识

X理论和Y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1960年在其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一书中提出来的。这是一对完全基于两种完全相反假设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即: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理论。

一、X理论与Y理论所包含的主要观点

X理论是对把人的工作动机视为获得经济报酬的“实利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命名。主要观点是:

1.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绝大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怕负责任,宁可被领导骂;

2.多数人必须用强制办法乃至惩罚、威胁,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

3.激励只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层次上起作用;

4.绝大多数人只有极少的创造力。

因此企业管理的唯一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奖励,便能取得更高的产量。所以这种理论特别重视满足职工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同时也很重视惩罚,认为惩罚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

Y理论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的观点,与X理论相对立。Y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一般人本性不是厌恶工作,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人们喜欢工作,并渴望发挥其才能;

2.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

3.能力的限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去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

4.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

5.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广泛具有的。因此,人是“自动人”。激励的办法是:扩大工作范围;尽可能把职工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并具挑战性;工作之后引起自豪,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职工达到自己激励。只要启发内因,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的最理想状态。

二、X理论与Y理论区别

从X理论Y理论所强调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们截然不同,甚至对立。Y理论是建立在排除外在因素对人性干扰的基础上。在Y理论假设下,人类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以挖掘员工的潜力,并使员工在为组织目标贡献力量时,也能实现个人目标。此时的管理者已不是指挥者或监督者,而是辅助者,他的职责就是给员工以支持和帮助,使员工实现自己的愿望乃至梦想。组织在管理制度方面要留给工人更多的自由空间,实行自我控制,同时吸收员工参与有关自身利益的管理决策,以实现真正的分权。激励则主要来自工作本身,通过让员工担当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担负更多的责任,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组织的高绩效,同时满足其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概括起来,X理论下,组织和管理是导演;Y理论下,组织和管理给员工提供舞台。

三、一点认识

理论是不断进步和完善的,没有什么理论是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

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我们应该对X理论和Y理论进行实验分析比较后,提出一种既结合X理论和Y理论,又不同于是X理论和Y理论,要根据实际情况,环境,员工特点来应变的选择最佳的管理模式。将工作、组织、个人、环境等因素作最佳的配合。

相对于技术含量低,员工素质较低的团体,则X理论相对更为适用。多数人适宜用强制办法乃至惩罚、威胁,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通过增加金钱奖励,来取得更高的产量。同时也很重视惩罚,惩罚是很有效的管理工具。

篇8:对商务谈判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 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接合部, 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它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 我国县级行政单位2071个, 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超过9.5亿,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全国县域内国土面积910多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县域单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25%。

二、宁国市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探索

宁国市, 县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 总人口38万, 东临苏杭, 西靠黄山, 位居安徽省东南部, 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安徽省宁国市作为一个山区小县, 从1999年到2007年, 有七个年度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安徽全省各县 (市) 首位。宁国市在发展的实践中找到了壮大县域经济的突破口。

(一) 在资源利用上, 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特色就是优势, 特色就是生命力, 特色就是竞争力。县域经济要想在更大范围的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依托当地资源, 找到比较优势, 从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明确自身的定位, 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宁国“八山一水半分田, 半分道路和庄园”, 耕地资源匮乏, 旅游资源优势也不突出。但是, 宁国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距离江浙发达地区近, 发展加工工业可以在人才、技术和资本上获得周边发达地区的支持;此外, 早年的国防“小三线”建设, 在人才、技术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准备;再加上宁国是“移民县”, 多元的移民文化底蕴, 使宁国人市场意识强, 而且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意识;更重要的是, 宁国已经拥有一批历经波澜, 稳步成长的企业家。所以, 发展面向苏浙沪地区的配套协作加工制造业就成为发展宁国经济的切入点。

多少年过去了, 事实证明找到了特点, 找准了切入点, 就可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

(二) 在所有制上, 突出发展民营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县域范围内, 组织经济资源的有效形式并不是国有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 更需要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 需要发展民营经济。

宁国经济的第一次起飞, 主要得益于乡镇集体企业和国有经济, 但在经济下滑时, 这些企业都陷入了困境。宁国人吸取教训, 立足于用市场机制重新激发经济活力。按照“不求所有, 只求所在”的原则, 围绕“三个到位” (国有集体资产退到位、职工身份改到位、配套改革推到位) ,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以股份制和民营化重塑经济微观主体。如今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80%的国内生产总值、71%的税收、90%的社会销售总额以及100%的出口总值。

宁国市的发展证明, 逐步实现县域经济的民营化, 让民营经济成为主力军, 是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秘决。

(三) 在产业上, 突出发展工业经济

发展工业, 是县域经济永恒的主题。县域经济实力的差距主要就体现在工业发展的差距上。

宁国市为什么能够在“十五”期间始终位于全省前列,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扭住工业不放松”,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宁国发展工业:一是确定产业导向;早在“九五”末, 就确定重点培育水泥、汽车橡胶零部件、耐磨材料、电子元器件、化肥、农产品加工这六大支柱产业。如今, 这六大支柱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90%。二是搭建园区平台;加快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 努力走出一条“产业造势、产业带发展、产业链赚钱”的规模集群工业化道路。三是突出项目建设;宁国创造条件推进一批牵动性强的重点项目, 如中鼎扩建、飞达工业园、保隆汽车零部件等等, 一批重大项目的上马,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十五”期间, 宁国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 “十五”末宁国的工业化率达到67.3%, 远远超过全省36%的工业化平均水平。如今, 宁国有亚洲最大的耐磨材料厂, 全国最大的水泥厂, 有中国的橡胶密封件生产基地, 全国80%的灯具电容都是宁国生产的。

从宁国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到, 县域经济是典型的“无工不富”的经济系统, 突出发展工业, 是县域经济永恒的主题。

(四) 在空间上, 突出发展县城经济

县城是县域内的“经济蕊”、“管理柄”、“行政集”、“联结纽”。县城集聚了县域内各种资源和行业优势, 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九五”末, 宁国城区人口不足6万人, 城区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 市区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 不能担负起县城应有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为此, 宁国人大胆实践“以城建城、以城兴城、滚动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强化龙头, 围绕“规划”做文章。二是开拓新区, 围绕“建设”做文章。三是市场运作, 围绕“融资”做文章。现在, 宁国城区人口增加到15万多, 城区面积扩展到15.4平方公里。县城真正成为对外具有影响力、吸引力, 对内具有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些年宁国突出发展县城经济, 不仅完善了城市功能, 提升了城市品位, 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农业人口, 实现了工业的升级换代, 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

全国2071个县级单位尽管各具特色, 发展条件千差万别, 但是在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有着共同的思路。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也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亮点。

(一) 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纵观世界历史, 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任务是加快推进工业化。

县域内发展工业, 就是最优化地把县域内外资源配置在工业化生产的链条上, 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也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那么怎样推进县域工业化?一是建设工业园区, 打造发展新平台。二是项目建设为抓手, 强化工业的支撑作用。三是推进产业积聚, 构筑板块特色。

(二) 积极推进城镇化,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农业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和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三位一体”的互动的社会变迁过程, 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 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相应上升1.4个百分点, 可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 城镇是工业化的载体, 推进城镇化, 可以改善县域二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城镇化进程一般采取两种途径:一是抓“龙头”, 做大做强中心县城, 使其成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抓“基础”, 大力发展小城镇, 形成“县域——重点镇——一般乡镇”三个层面梯次推进的发展体系。

(三)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大部分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穷县”, 所以, 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起点。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以家庭经营为生产单元的小生产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要求, 也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只有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才能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农业产业化说到底就是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 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其基本组织形式是“龙头+基地+农户”, 通过市场联“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 形成产加销一条龙, 农工商一体化, 结成利益共同体。

比较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可总结出三个主要的经验做法:一是培育主导产业, 搞好产业定向 (一个县应该有自己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 ;二是兴办一批农业商品基地, 扩张规模经营;三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增强带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新江、陈绪新.关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的几点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 2002, (4) .

[2]、张相逢.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J].发展论坛, 2002, (2) .

篇9:对商务谈判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内容提要】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强调,掀起了“语用”的研究和实践热潮。这些研究初步形成了对“语用”内涵的论述和辨析,澄清了“语用学”与“语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梳理出了语用的基本层次和语用教学的“模型架构”和“教学范式;并清醒认识到目前语用教学实践的误区。

近年来,“语用”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新兴的核心词汇。针对这一新兴的语文教育理念,不少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语用”的基本内涵、实践经验及常见误区都有了一定的思考,为有效开展“语用”教学奠定了基础。

一、 关于“语用”的基本内涵

1.“语用”的基本内涵

“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语文课的目标可以罗列很多,包括人文教育,传统文化熏陶等,但核心和基本目标是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教学实践中所看到的语用以及一线教师研究的语用,其大概内容基本上包括在高考语文中的“现代文语言运用”考查内容中,主要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文言文阅读理解、翻译、默写、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之外的部分,具体包括句子衔接(包括特定情境下上下文的应答)、句子改写、句子仿写、语病判断与修改、语段关键信息提取、特定要求的语意归纳概括、语句内容分析鉴赏、特定要求的短文写作。

2.“语用”与“语用学”的区别与联系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所指的“语用”,与“语用学”的“语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用学与语形学和语义学相对。利奇指出了语用学的判断标准:考虑到说话人和听话人,考虑到说话人的意图或听话人的解释,考虑到语境,考虑到通过使用语言或依靠语言而实施的那种行为或行动,就是语用学的范畴。由此可见,语用学的语用,其意义与语文教学实践和高考中的语用有差别,外延要小得多,内涵集中得多。

但二者也有相同之处:都重视具体语境中语言的具体运用,重视探究各个层次、各种结构中的语言运用效果及产生这种效果的语言形式。也即,无论“语言文字运用”还是语用学的“语用”,其核心要求和本质特征都是“具体语境中的人对语言文字的主体性地使用和交流”。正因为此,专业的语用学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小学“语用”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二、 关于“语用”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关于“语用”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为有效实施语用教学提供了实践指导。

1.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的基本层次

“语用”作为一个语文教育理念提出,要想在实践中切实落实,必须要求清晰的教学内容为支架。

以语言形式的简单与复杂程度为标准,语用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依葫芦画瓢似的“用词造句”与单复句“仿写”,口头、笔头都行。 其次,是用一个主题词、几个词或几个小句子,写或说几十个字、两三百字的情境内涵丰富的小段落、小文章,或者理解文章中的某个词、某句话、某个段落、某一主题等,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或写出来。最后,是写大作文或演讲。

以内容的复杂程度为标准,语用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用对,即用对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包括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或者是表达出来的对文章中的某处内容理解基本正确。这种情况下,词语、句子或语言结构形式在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语境中得到了运用,语言使用者是动了脑筋的,是与相应的生活体验发生关联的,但程度比较浅,语用的主体性特征体现得不是特别明显。其次是切己深刻体验,即将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等,运用于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境中,给他人印象也很深刻,或者是对文章具体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表达。再次是用奇,即将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等,运用于新奇的语境中,给人超凡脱俗之感,或者对文章内容有独到的理解与表达。 最后是现身说法,即结合现场情境和文章具体语境,将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等,贴切地运用到现场情境中去,尤其是师生当下的活动、表情中去。这种语用,调动了当下的情境语境,让大家全身心参与,也容易引起共鸣,拥有其他语用实践难以匹敌的优势,包括强烈的现场感、良好的共鸣效果和全方位的主体感受等。

2.“语用”教学的基本构架和教学范式

基于“语用”的教学设计和传统语文教学设计之间,肯定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差异,刘仁增提出了语用教学的“模型架构”和“教学范式”,对一线的语用教学设计有很大启发和帮助。

其语用教学的“模型架构”是指“发现—领悟—模仿—类推—创造”。即发现:生发语意,聚焦形式;领悟:揣摩语言,敏化语感;模仿:情境迁移,习得方法;类推:复现类比,把握规律;创造:内化语言,自主读写。

其语用课堂的“教学范式”包括:指向语言习得的理解式运用;指向语言形式的迁移式运用;指向言语转换的创生式运用;指向读写策略的学用型运用;指向读写知识的积累型运用。

三、“语用”教学实践的困惑和误区

伴随着日益增多的、美其名曰“语用教学”的实践探索中,也暴露出一些普遍性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1.窄化“语用”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把“语言文字的运用”理解为“语言文字的表达”,常见的是造句、说话、写作,潜意识下是把阅读理解排除在语用之外的。以为在一篇文章中抓出“习作训练点”抓到了“语言运用”,让学生“为写而读”,把阅读教学变成写作教学的行为。

针对这种现象,目前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这一问题,认为这是“语用”教学中应该批判和澄清的一种错误认识。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个“全语用”的概念,既包括输入性言语(如听、读)的学习,也包括输出性言语(如说、写)的学习;既包括审美性言语的学习,也包括实用性言语的学习;既重视语言本身的学习,也重视语言和生活的内在联系。

在“全语用”教学中,“言”和“意”是完整地融合在一起的;“读”和“写”是完整地融合在一起的, “语感”和“语理”是完整地契合在一起的,“语言实践”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新课标提“语用”就是为了强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不能认定写作是语文的终极目标,而应理性地掌握阅读和表达的尺度。

2.仅满足于“语文知识积累”

因为强调“语用”,目前语文课上老师们会关注语言形式和语文现象,探寻作者的言语奥秘,却往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仅仅止于语言概念(比如发现排比的句式,先概括后具体,动静结合等睿智的语言形式)的掌握,而忽视其表达效果的体味、表达内容的借鉴。

但是纯知识的语言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了、记住了一些写法名称外,对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无实质性的帮助和提高。在“知道”与“会用”之间,必须架设一座连接的桥梁,那就是言语实践。有了言语实践,当学生面对那些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复杂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时,就能沉入语言情境,触摸到语言温度,感受到语言形象,获得语言经验,把握语言规律,掌握语用技能,从而为规范、熟练甚至是创造性地“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的“学”始终处于中心的位置,营造一个良好的现场感,引领学生体验语言运用的美妙,在自然、得体的语言运用中把握语言应用的规律,变“我”在语言的泥淖中挣扎为“我”在言语的海洋中自主遨游。所以阅读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懂得语言”“谈论语言”,更要“使用语言”、“能用这种语言讲话”。

3.阅读课上“语用”与“人文”结合不自然

目前,在不少阅读课上,对课文主题包括科学精神、环境保护意识等属于文化修养(人文性)的讲授与讨论,不是从语言文字运用这里很自然地引出,或者两者结合不够。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于阅读方法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做得不够。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等等,都有技巧方法,需要一一学习。但是我们对这些方法技能的传授仍然很粗糙,这些方面的基础研究也很不够。比如所谓的“精读”,究竟“精”在哪里?大多老师在字词句、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方面下功夫,这当然也有必要,可是偏偏没有教给方法。没能把精读的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就很难把“人文”的理解与“语用”的实践结合起来。

上一篇:【完整升级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下一篇:商颂·那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