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

2024-04-08

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共8篇)

篇1: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

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Urbanization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姓名:

人力资源管理 10A60120215 和燕宁 朱建民

论文提交日期: 2014年6 月 13 日

摘要

城镇化的概念和中国城镇化以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状况,指出电子商务对中国城镇化的影响。虽然电子商务在发展初级阶段有去中心化的力量,但在电子商务的成熟阶段,向大城市聚集,集约化发展的力量将回归主导。城镇化的“马太效应”最终会引导人口继续向以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集中。信息化中的电子商务推动城镇化,要从工业化为主导的思维中跳出去,找到一条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新四化”一体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国城镇化,影响研究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ina e-commerce market, points out that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China urbanization.Although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to the center of power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but i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mature stage, gather to the big city, intensive development strength will return the dominant.The urbanization of the “Matthew effect”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big city population continued as the leading city cluster.Electronic commerce information in promoting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s the dominant thinking from the jump to go out, and find a development road of informatio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new four modernizations” one.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China urbanization, influence research

目录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国城镇化和电子商务概述...................................1

(一)中国城镇化概述...........................................1

(二)电子商务的概述...........................................1(三)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和趋势...........................2

二、电子商务的对城镇化影响的意义...............................2

(一)电子商务促进农业现代化,从而增加剩余农村劳动力,给城镇化以 推力...........................................................2

(二)发展电子商务会促进仓储业和物流业发展,有利于在卫星城形成产业支撑.............................................................3(三)电子商务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大城市的辐射力.........3

三、小城镇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制约因素........................3(一)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欠缺.................................3(二)人才短缺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大因素.....................3(三)观念落后..................................................3

四、相关政策...................................................3(一)对未来更多由新经济主导的城镇化路径要多留白.................3(二)大力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道路....................4(三)快速重点推动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4(四)积极推动品牌中国建设......................................4(五)预防电子商务可能形成的垄断,鼓励更多形式的创新和竞争,推动电子商务更全面的发展.................................................4

五、总结......................................................4

六、参考文献...................................................4

引言

世界城镇化率从1800年的大约3%增长到2012年的53%,中国的城镇化率则从1978年的18%增长到2013年的53.7%,主要是靠工业化在推动。但是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与信息化并重的阶段,信息化已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那么信息化时代所推动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时代有何不同呢?而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将对中国城镇化的路径产生哪些影响,值得重点研究。

一、中国城镇化和电子商务概述

(一)中国城镇化概述

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

(二)电子商务的概况

电子商务是指在网络媒介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EDI)、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

电子商务交易:其中最主要包括企业对企业(即B2B),企业对消费者(即B2C),个人对消费者(即C2C),除此之外,还包括企业对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线上对线下(Online To Offline),商业机构对家庭消费(Business To Family),供给方对需求方(Provide To Demand),门店在线(O2P模式)等等。

近几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迅速发展,增长速度位居全球首位。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同比增长29.9%。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31.2%。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同比增长42.8%。2013年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结构中,B2B电子商务占比80.4%;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市场份额达到17.6%;网络团购占比0.6%;其他占比1.4%。

图1: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构

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而该值在2012年仅为6.3%。而且尽管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还远逊于发达国家,但是中国零售行业的网络化程度走在世界前列。2013年,网络零售在中国占整体零售的8%,而在美国占整体零售约5%(麦肯锡,2013)。

图2:2009年至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单位:亿元)

(三)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和趋势

网上零售可分为平台模式和独立零售商模式。从目前中国网络零售的销售模式上来看,电子平台模式占据市场的大部分。在中国,近90%的网络零售商都是基于网购平台运作的。而在美国,平台模式仅占23%-24%,大型B2C网站主导着零售业。

网购市场规模来看,目前C2C的销售仍占据市场的大部分,但是B2C的销售份额在快速上升。2009年大型企业的销售份额仅占7.8%,但预计到2016年,B2C的销售份额可接近市场的一半。

图3:2009-2016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结构

二、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意义

(一)电子商务促进农业现代化,从而增加剩余农村劳动力,给城镇化以推力。

1、电子商务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问题。电子商务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问题,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电子商务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2、发展电子商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优化供应链,提高效益。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组织化,可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完善了农产品流通体系。能有效避免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3、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建立新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金融物流交通运输电信等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电子商务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减少农业岗位的就职人数,从而增加过剩的农村劳动力,给城镇化以推力,会推动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电子商务会淡化中心商务区的作用。

(二)发展电子商务会促进仓储业和物流业发展,有利于在卫星城形成产业支撑。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对仓储用地的极大需求和物流业的高速发展。考虑到仓储业和物流业的特点,有利于在交通节点城市和卫星城形成产业支撑,因为这两种产业都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从而拉动就业。这种在大城市郊区所诞生的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基地,往往推动大城市郊区的卫星城的建设,有利于构筑以大城市为龙头,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的城市群的形成。

(三)电子商务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大城市的辐射力。

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动一系列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公路、城际铁路、高铁、地铁、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宽带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2013年8月17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部署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意味着“宽带战略”从部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三、小城镇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电子商务扩张到小城镇,给中小城镇带来发展的契机的同时,同样也存一定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1)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欠缺。我国各省区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网络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与加快信息化建设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2)人才短缺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大因素。小城镇实施电子商务的主体应是企业。无论是创办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在网上开办电子商务,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目前情况看,人才短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供求矛盾突出。(3)观念落后。小城镇受到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使得电子商务没有受到政府、企业等应有的重视。(4)电子商务依赖的物流水平差。我国的物流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很多小城镇,物流水平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政策建议:

从电子商务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来看,我们应顺应规律、因势利导、未雨绸缪,根据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一)对未来更多由新经济主导的城镇化路径要多留白。要加大对城镇化进程中新增影响因素的重视,尤其是对信息化所带来的新经济的影响的重视。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工业化的主导经济发展的力量会进一步衰弱,而新兴产业,通过电子商务这种新经济对城镇化加速聚集特点的认知,也应该对包括通航产业、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教育、云计算和远程医疗、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等各种新技术对城镇化路径会产生重要影响有更敬畏的认知。为此,考虑到城镇化的不可逆性的特点,当我们对新经济对城镇化影响认知不够的情况下,一是有必要加大新经济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研究,二是学会在城镇化进程多留白,这种留白既体现在城市边界的限制,城市绿地的增加,紧凑型城市的建设等方面,为未来城市更高质量发展留下回旋空间;三是对中小城市更多要鼓励做小做精,而不能提倡做大做宽,避免新经济“马太效应”推动下更多资源向城市群集中后,带来的浪费和不可持续的投资。

(二)大力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道路。

(三)快速重点推动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提。当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强光纤宽带网络的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规划建设达到城区水平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光缆入村、网络入户;积极推动以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NGI)建设,实现大规模商用;大幅度提升IP骨干网及传送网能力,推动网络资源的智能化调配,提高骨干网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扩大互联网国际、国内出入口带宽;加强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障。在这其中要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机制,推动各种社会资本和国有资本共同来建设宽度中国。

(四)积极推动品牌中国建设。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来看,会向B2C发展,向品牌集中,日益体现出新旧经济融合的特点,为此品牌日益成为电子商务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五)预防电子商务可能形成的垄断,鼓励更多形式的创新和竞争,推动电子商务更全面的发展。

电子商务属于新经济新技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要保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要在其发展过程中要未雨绸缪,预防可能形成的垄断。把鼓励创新和限制垄断相结合起来。垄断的形成不利于优化社会资源,往往降低公共的福利。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鼓励更多竞争和创新,推动电子商务的更全面发展。

五、总结

电子商务会引导产业聚集,从而推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以“淘宝村”和“县域经济”为代表的人口就地城镇化和分散化在城镇化的初期确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要看到这种分散化的作用是非主流的和阶段性的,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后会加剧“马太效应”,最终会引导人口继续向大城市集中。电子商务的这种“马太效应”体现为,电子商务促使人才和各种资源向大城市集中,而各种要素的集聚造成了大城市竞争优势的提升,进一步激发各种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创新,反过来又加快当地电子商务发展,而电子商务发展又会促进人口的集聚,这样循环机制持续起作用,最终推进了大城市吸纳更多人口和产业。电子商务淡化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的作用,有利于大城市的卫星城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增加大城市的辐射力,这样会有利于以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的实现。

六、参考文献:

1、城市的本质[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什么是城市群[EB/OL],城市中国网,2012年

3、王群会,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第二次中国城市群发展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经济导刊,2005年

4、阿里研究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R],2012年 5、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R],2014年

6、平安证券研究所,电子商务行业深度报告:从模式之争,到技术之争[R],2013年

7、世邦魏理仕:“中国物流:需求上升,但供应短缺”[R],2011年

8、麦肯锡,中国网络零售革命:线上购物助推经济增长[R],2013年

篇2: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篇3:江苏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历程主要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供给驱动、90年代的需求驱动和2000年以来的投资驱动三个阶段。在2000年之后, 之所以从需求驱动转为投资驱动, 是因为当时中国进入过剩时代, 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刺激需求, 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扩张的膨胀性政策, 表现出明显的投资驱动特征。长期的扩张政策尽管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是贫富分化、产能过剩、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越来越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在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投资驱动难以持续的背景下, 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7.4%, 未能实现增长7.5%的预期目标。为调整产业结构, 提振内需, 稳定经济增长, 政府提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回顾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工业化往往伴随着城市化或城镇化, 因为“工业化创造供给, 城镇化创造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江苏以“小城镇建设”为着力点, 城镇化战略取得成功, 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3.7%提高到2013年的64.1%, 经济年均增长保持两位数的增速。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标杆, 江苏城镇化发展经验对于国内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江苏城镇化、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 重点关注城镇化水平对投资结构的影响、投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期能从江苏的发展经验中得出一般规律, 服务于江苏进一步城镇化, 并且为制定和实施新型城镇化政策与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城镇化对投资、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较为成熟。在理论研究方面, 早期西方学者关注发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构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刘易斯, 1955) 。在此基础上, 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工业部门扩张的重要作用, 发展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John C.H.Fei.和Gustav Rains, G., 1961) 。在实证研究方面, 大多数学者认为城镇化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有学者估计出世界各国的城镇化率与人均GDP (对数) 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5 (Vernon Henderson, 2000) 。通过对9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相关性 (Berry, 1965) 。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Lampard, 1956) 。也有学者以非洲为例, 分析农业、城镇化、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得出农业产值与城镇化率呈反比, 而城镇化率增加对人均GDP增长呈现负面效应的结论 (Markus Buckner, 2012) 。

国内关于城镇化对投资、消费以及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也日渐完善。根据研究方法大概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类。定性研究方面:城镇化与需求变化互为内生变量, 因此城镇化既是长期有效的发展战略, 也是短期有效需求不足时的政策着力点 (蔡昉, 1999) 。我国典型的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 造成了巨大的制度性机会成本 (胡鞍钢, 2003) , 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进而制约中国经济增长 (李晓明, 2002) 。而城镇化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樊纲, 2004) 。城镇化的最大经济效应是使得需求持久增长 (曾令华, 2001;田成川, 2004;李朴民, 2009) , 包括生产性需求和消费性需求 (贺建林, 2009) 。因为城镇化改变了传统的就业结构和提高了收入水平, 从而引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扩张 (蔡思复, 1999) 。在城镇化制约下, 单纯经济领域的宏观调控无法扩大内需, 从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只有加速城镇化才能持久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刘艺容, 2005) 。当然, 城镇化不仅包括地域上的转化, 还包括农业人口非农化、农业现代化等, 其本质是城乡差别消失、城乡文明共建[1] (高凌, 2013) 。实证研究方面: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为推进 (刘耀彬, 2006) , 与工业化的结构转型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 (易善策, 2008) 。基于我国1978—2004年年度数据的VAR模型研究认为, 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计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计效应, 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时间更长、更稳定 (胡日东, 2007) 。而对我国234个地级城市2008年截面数据研究表明, 城镇化过程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 并且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大于农村居民 (蒋南平, 2011) 。也有学者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江苏城镇化进程对不同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 认为受城镇化率影响最大的是医疗保健, 其次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 两者呈极强或较强关联[2] (杜华章, 2011) 。

现有研究中, 理论与政策分析的定性研究成果较多。通常认为, 消费由收入决定, 而消费品的供给是否合理以及消费品的可得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供给由生产决定, 而生产由投资决定。有必要从投资类型的角度分析投资对消费的影响, 可以将投资区分为生产性投资和消费性投资[3]。消费品的可得性主要由消费性投资直接影响。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决定了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因此将消费分解成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两个部分更合理。总的来说, 城镇化拉动投资总额增加的同时, 也对投资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投资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消费, 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增长。此外, 部分研究文献的模型选择存在缺陷, 比如对于存在明显协整关系的变量应用了VAR模型进行分析[4,5]。鉴于此,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VEC) 研究江苏城镇化、消费性投资、生产性投资、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旨在研究江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投资结构调整, 进而影响消费, 最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过程, 因此选取以下6个指标变量:城市化率、消费性投资、生产性投资、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地区生产总值。各变量初始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6]。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 本文数据选取的期间为1978—2012年, 并将1978年设定为研究基期。

为满足模型研究的需要, 有必要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 城市化率采用通用的计算指标, 即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除以总人口, 得到城镇化率 (UR) 。其次, 由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处理得到: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投资, 即消费性投资;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非公共服务投资, 即生产性投资。其中公共服务投资涵盖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述公共服务投资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 部分行业投资直接服务于工作与生活, 另一部分行业投资有助于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为居民消费提供可持续的基础。因此公共服务投资可以看作是消费性投资。非公共服务投资额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扣除公共服务投资额而得到, 主要涵盖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这部分投资主要为生产服务, 因此可以看作是生产性投资。采用对应年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 以1978年为基期剔除价格因素, 并以当年的常住人口做了人均化处理, 得到人均消费性投资 (CI) 和人均生产性投资 (PI) 。第三, 将消费分解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以便于细致考察城镇化对于城乡消费影响的差别。对于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分别以1978年为基期的城镇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剔除价格因素, 并分别以当年的城镇或非农业人口和农村人口做了人均化处理, 得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 (UC) 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 (RC) 。第四, 江苏地区生产总值采用对应年份的CPI以1978年为基期剔除价格因素, 并以当年的常住人口做了人均化处理, 得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Y) 。最后, 为减少数据非线性变化对实证分析的影响, 对人均消费性投资 (CI) 、人均生产性投资 (PI)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 (UC)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 (RC) 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Y) 取自然对数;而城镇化率都是小于1的比率, 采用通用的处理方法对 (UR+1) 取自然对数, 即得到本文研究的变量:LNUR、LNCI、LNPI、LNUC、LNRC、LNY。本文使用Eviews8进行实证分析。

(二) 变量ADF检验

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根据线型图和散点图判断六个时间序列皆为含截距项和趋势项的序列。经检验, 在5%置信度水平, 除了LNPI序列是含截距项和趋势项的原序列平稳, 其他5个序列都为含截距项和趋势项的1阶差分平稳序列 (见表1) , 即一阶单整。

注:检验类型 (C, T, L)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含截距项、趋势项及滞后阶数, N表示不包含C或T

(三) 协整关系检验

做协整关系检验的序列数量为6个, 因此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检验其协整关系。考虑到分析对象属于含截距和趋势项的时间序列, 因此选择有截距项和趋势项并呈现线性的检验选项。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变量之间存在2个协整关系 (见表2) , 即所研究的6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所以本文研究模型设定为VEC模型[7]。

(四) 模型设定与检验

先估计VAR模型最优滞后期P值, 而VEC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是P-1。根据LR、SC和HQ等信息准则判断, 结果P=1模型最优 (见表3) , 即对原序列进行VEC模型分析。

VEC模型的稳定性通过对模型的AR根值是否大于1, 或AR根值图是否有点落在单位圆之外来判定。经测定, AR根值都小于等于1 (见图1) , 最大值为1, 表明模型VEC是稳定的。

(五)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为江苏城镇化率变动对投资结构的影响;投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因此仅给出上述对应影响关系的变量之间的单向脉冲响应轨迹, 并结合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期长度10, 见图2、图3、图4和图5。

1. 城镇化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 虽然城镇化率提高对消费性投资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半年滞后期, 但是具有持续的较高水平的正向冲击, 在第5年达到峰值 (9.8372%) 。究其原因, 主要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 拉动了消费性投资的持续增长, 这将为消费增长奠定基础。城镇化率的提高对生产性投资的影响同样具有明显的半年滞后期, 接着对生产性投资产生负向冲击, 在第3年达到谷值 (-8.0701%) , 在第7年转为正向冲击, 并在长期中呈现发散性正向影响。这说明在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初期, 由于消费性投资的迅速增长, 一定程度上对生产性投资产生抑制作用。但是在长期中,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依然会带来生产性投资的增长。

通过上述城镇化对消费性投资和生产性投资的脉冲响应分析, 可以得出城镇化水平提高在短期内将推动投资中的消费性投资比重增加, 完善投资结构, 为消费增长奠定基础;在长期中将对消费性投资和生产性投资皆带来正向的推动。

2. 投资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1) 消费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 消费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在长期中都产生正向的冲击影响。消费性投资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半年的滞后期, 此后呈现持续的正向冲击, 在第6年达到峰值 (2.6847%) 。这是因为农村人口转移后, 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 两年多以后逐渐转变了储蓄、消费等各方面的习惯, 实现市民化, 以及政府对于新市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会逐渐覆盖和完善, 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升, 在长期中持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消费性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同样存在半年滞后期, 此后出现短暂的负向冲击, 自第2年保持较高水平的正向冲击。这是因为随着高收入、高消费倾向的农民离开乡村转入城市后, 农村的人均消费水平受到负向冲击。但是随着城镇化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会提高, 农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农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上述负向冲击效应逐渐减弱, 最终拉动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

(2) 生产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由图4可以看出, 生产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都存在半年的滞后期, 并且初期呈现正向冲击, 此后冲击效应逐渐减弱, 其中对城镇居民消费在第4年转为负向冲击 (-0.5740%) 。可以得出, 生产性投资在短期内可以带动城乡消费的提高, 但是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过度依赖生产性投资, 抑制了城乡消费, 这必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由图5可知, 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半年的滞后期, 此后2—8期呈现正向冲击, 并且冲击效应最终减弱, 其中城镇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在第7期达到峰值 (0.3709%) , 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在第4期达到峰值 (2.2042%) 。由此看出, 城镇化发展促使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特别是消费投资的迅速增长, 释放了城乡居民消费, 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结论

根据江苏发展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投资、消费、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并且各个变量的冲击效应存在半年左右的滞后期。城镇化对投资和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均具有一定的滞后期, 其中生产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短期效应, 不具有长期效应;而消费性投资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可持续性。

城镇化无论在短期和长期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并且这个影响逐渐增强, 持续期较长。城镇化率的提高, 可以持续增加消费性投资的比重, 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而投资结构的优化有效地促进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 避免了过度的生产性投资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不可持续性。通过不断提高城镇化率, 在长期中促进投资和消费总量的进一步提升, 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 对策建议

1. 缩短城镇化时滞

虽然农村人口转移后, 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储蓄消费习惯、政府对于新市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完善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最终带动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这个过程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因此, 需尽量缩短新市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的时滞, 以缩短“城镇化时滞”, 也就是缩短“身份”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时间。

2. 优化投资结构

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消费性投资的比重, 从而为居民消费奠定基础, 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而生产性投资需要与消费性投资相匹配, 避免过度依赖生产性投资, 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经济增长难以持续。

3. 加快城镇化步伐, 提升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对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提高城镇化水平可以迅速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 从而提高整个地区的消费水平, 促进经济增长。

总的来说, 虽然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增长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善投资结构, 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 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 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调整投资结构、降低过剩产能、促进消费、稳定经济增长应能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凌.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我国31个省 (区)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 2013 (1) .

[2]杜华章.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 2011 (10) .

[3]岳立.公共投资与社会福利的动态相关性:1978—2008年—基于V A 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11) .

[4]胡日东.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V A 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07 (5) .

[5]蒋南平.中国城镇化与农村消费启动—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消费经济, 2011 (2) .

[6]江苏省统计局网站:http://www.jssb.gov.cn/.

篇4: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

[摘要]基于安徽省1998-2013年关于基础设施投资和城镇化率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基础设施投资的六个主要相关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利环境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教育,交通因素的影响最小。这反映出安徽省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的发展存在不协调现象,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化;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4-0014-04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镇的不断扩张,社会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基础设施投资虽是我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面对这一问题,结合安徽省实际,2014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放开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市场。这反映了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全面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想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城镇生活的需求,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面对城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基础设施投资和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献回顾

大部分学者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和城镇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蒋时杰(2005)探讨了基础设施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设定了两者的测度指标,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在短期和长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城市化的影响是长期的。谢长青等(008)利用一定年份的面板数据,从全国总体水平和每个城镇的平均水平两个层次,分别测算不同的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城镇化率的投资利率弹性。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两个地区,中部地区的公共投资对城镇化的贡献率要更大一些。赵晶晶等(2010)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促进关系,同时得出城市化率增速与交通基础设施增速呈现“U”型,而交通基础设施增速与城市化率增速呈“倒U”型特征的结论。李谦(2012)选取交通、水利、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交通和科技与城市化率水平的关系大,并以此提出了促进南充市城市化发展的相关建议。张丽琴等(2013)以河北省为例,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研究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周君等(2014)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通过定量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结论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在交通方面的投资收益率最大,效果最好。

已有文献显示,大多数学者对于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予以认可,然而基础设施投资对城镇化的影响程度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为弥补不足并且突出地域特点,本文以1998-2013年安徽省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软件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

二、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世界银行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基础设施定义的界定,把基础设施分为两类:一是经济基础设施,另一类是社会基础设施。同时借鉴蒋时杰对基础设施的定义,选取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环境作为经济基础设施的指标;选取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文化体育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指标。即选择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环境、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和文化体育的投资作为基础设施投资。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安徽统计年鉴1998-2013年,Y表示城镇化率(这里指人口城镇化率指数)。由于2004年前后全社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标准不同,为了得到较为完整的数据以及数据的可比性,我们将基础设施统计数据进行了归并(见表1),设交通投资为X1,能源投资为X2,水利环境投资为X3,教育投资为X4,卫生及社保投资为X5,文化教育投资为X6。由于2004年之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中的通信业转移至“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本文为统一口径,将2004年之后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加总合并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此外,对部分固定资产投资缺失年份的数据采用比例估算及移动平均法计算求得。为使数据更加具有可比性,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消除价格因素并取对数处理。

(二)安徽省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现状

1998-2013年,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总值从252亿元增加到18251.12亿元,增长了72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5%。与此同时,城镇化率从22.33%达到47.86%,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4%,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在固定资产投资内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环境、教育、卫生及社保和文化体育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17%、28.46%、33.54%、29.02%、30.75%和42.37%,都保持较高的增速。其中,能源、水利环境、教育、卫生及社保和文化体育的增速都超过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整体增速。可以看出,这十多年间安徽省的基础设施获得较大改善,城镇化率得到显著提高。

(三)实证分析

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通过因子适合度的检验,利用sPss得到KMO检验与Bartlett检验结果(见表2)。KMO值为0.833,Bartlett的球度检验约为240.687,在自由度为15的情况下显著性水平为0.000,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指标变量能够进行因子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六个自变量对城镇化的影响是一个严格的线性关系。所以对它们进行主成分分析是合理的。

2.解释的总方差(见表4)

根据特征值大于1,总方差累积贡献率大于等于85%的原则,取第一个公共因子,因为第一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达到了96.911%,可以较好地反映所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3.成分矩阵与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通过spss软件输出的成分矩阵和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表6),我们发现主成分在变量X1、X2、X3、X4、X5、X6上有较大的负载,且这一因子解释了总体信息的96.91%。这表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环境、教育、卫生及社保以及文化体育等六个方面,可以较好地解释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由表6得出主成分力‘程:

主成分X=0.171×交通运输投资+0.164×能

源投资+0.171×水利环境投资+0.169×教育投资+0.170×卫生及社保投资+0.171×文化体育投资

1)

4.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拟合优度

研究主成分X与城镇化Y之间的相关性,运用spss软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见表7)。利用spss输出拟合优度(见表8)。

由此可以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3.564+0.217X

2)

从表8可以看出,R=0.972,说明城镇化和主成分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修正自由度的判定系数为0.944,说明城镇化的全部离差中,有94.4%可以由主成分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解释。

5.基础设施投资分析

由上述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96.91%的变量可以由式1)来表示,线性回归方程:

Y=3.564+0.217×(0.171×X1+0.164×X2+0.171×X3+0.169×X4+0.170×X5+0.171×X6)

即Y=3.564+0.0371×X1+0.0356×X2+0.0371×X3+0.0367×X4+0.0369×X5+0.0371×X6

其余3.29%不能由主成分方程解释的,利用spss输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解释(见表9)。

基础设施投资的投资收益为:

r1=-0,101,r2=-0.05,r3=0.148,r4=0.140,r5=-0.071,r6=0.071

进一步可以得出:

(1)交通运输的预期收益

E1=0.0371×96.91%-0.101×3.29%=0.0326

(2)能源的预期收益

E7=0.0356×96.91%-0.05×3.29%=0.0329

(3)水利环境的预期收益

E3=0.0371×96.91%+0.148×3.29%=0.0408

(4)教育的预期收益

E4=0.0367×96.91%+0.140×3.29%=0.0402

(5)卫生及社保预期收益

Es=0.0369×96.91%-0.071×3.29%=0.0334

(6)文化体育的预期收益

E6=0.0371×96.91%+0.071×3.29%=0.0383

由此得出基础设施投资收益排序结果(见表10)。

由表10可以看出,水利环境的预期收益最高,其次是教育和文化体育,能源和交通运输预期收益最低。

6.结果分析

总体上来看,基础设施的六个方面,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环境、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和文化体育均属于主成分中的解释变量,其中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文化体育的负载系数都高达0.171。从主成分和城镇化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进一步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城镇化进程。从向量自回归分析中,得出水利环境对城镇化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教育和文化体育,这与预期收益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1)水利环境的预期收益最高,为0.0408。“十二五”时期,全省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表明随着“水利安徽”战略的全面实施,水利改革发展迎来重大机会。

(2)交通运输预期收益最低,为0.0326。根据《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可以看出交通基础设施增速与城市化率的增速是“倒U”型关系,说明目前安徽省城镇化的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是下降的状态。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面临极大的压力。

(3)能源的基础设施预期收益是0.0329,预期收益不高,这是由其行业特点决定的。由于能源的基础设施早期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规模优势便得以凸显,电厂的建设和主要输电线路、煤气生产输出管道、水厂和水管的铺设都逐渐趋于完善,进一步投资的成本较小。因而在这些行业中的投资会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进而影响到其预期收益。

(4)教育和文化体育的基础设施投资预期收益较高,分别是0.0402和0.0383,这反映了城镇化进程对文化教育类设施的需求拉动效果显著,也验证了我国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对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的重视。

(5)卫生及社会保障的预期收益仅次于文化体育,为0.0334。说明这些社会服务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强,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就业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结语与对策建议

文章从基础设施投资对城镇化的影响出发,选取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环境、教育、卫生及社保和文化体育作为基础设施投资,探究基础设施投资中不同方面对城镇化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六个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预期收益分析,发现水利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并且水利环境投资收益率最大,效果最好,而交通投资收益率最小,效果最差。这表明安徽省的基础设施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基于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篇5:电子政务对政府绩效的影响研究

2009-11-0

2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生产生活均产生很大的影响。电子政务作为一个开放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复杂系统,对传统的政府运 作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利用电子政务发展这样一个契机,建设高效、廉洁、开放、透明的政府,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业务流程优化,使我国政府成为一个高 效、廉洁、开放的政府,这是一个复杂问题。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水平不高,电子政务的出现使我国政府绩效有了提高。

一、政府绩效

“政府绩效”顾名思义就是政府工作完成或政府工作的成绩、成效、功绩、政绩。“政府绩效”是建立与政府效率上的,而政府效率是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 政效率,二是财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行政行动的有效性,通过目标的达成与时间、人力的投入来表达。它具有注重过程和目标达成,不计成本等资源投入的特点。财政效率是通过公共效果与公共资源投入相比而确定或评价的政府活动的有效性。在建设高效行政管理体制,强调政府效率时,显然我们会要选择财政效率这一标 准。行政在追求行政效率时,会造成财政资金的高浪费,行政机构决策脱离群众,强迫命令等问题。这样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公共利益并没有增长。财政效率公共 偏好原则使行政官员在工作时将真正能为民办实事,对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有着重要作用。

政府绩效理论中另一个重要理论是“为顾客服务”理论。它使得政府绩效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将“人民”这个广义的概念转变为“顾客”这个狭义的概念,使采用政府绩效的操作性更强。有利于改变政府的官僚主义形象,建立务实、有效的政府。

二、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绩效的保障,也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政府部门的必然选择。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背景

电子政务是一种基于网络,面向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及社会的信息处理和服务系统。它能把政府的服务都融入到这个网络中,实现一种整合无缝的集成的“一站式”服务。

我国在1999年1月由40多家部委(局、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旨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 上网。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我国政府站点迅速增加,网页内容日益丰富,在政策传递、网上服务等电子政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我国政府借此契机深化行 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 体制。

在电子政务系统的“三网一库”(政务外网,政务内网,部门内网以及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电子政务数据库)建设中,电子政务外网是电子政务 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政府机关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信息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 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高水准的管理和服务。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及《关于 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的定义,政务外网作为政府部门专网,主要支持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面向公众提供服务。与政府部门内部专网相比,政务外网 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因其直接面向社会大众,其建设也受到颇多的关

(二)电子政务的优点

1、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现代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获得发展优势就要求政府高效行

政。电子政务中的关键是“政务”,而非“电子”。电子政务就是把政府搬到网上,政府通过网络快捷收集和 处理信息,及时做出决策,实行透明、阳光行政,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公众和企业间开展双向的信息交流与决策,有助于减少“跑冒滴 漏”等现象,还可以改变所谓的“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降低了进政府办事的“门槛”。

2、加强了政府的信息服务能力。政府在网上发布政策信 息,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使公众能及时的了解政府的法规、政策,不再是以往那种层次关卡的书面了解方式。在政策文件网页上开设意见反馈窗口,就能极大地提 高政府对社会信息及时了解,加强了服务应急能力;各种各样和各个方面的对政府的批评和建议也能让政府官员看到,广开了言路。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之间通过 计算机网络实现有权限的实时互通的信息共享,是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快速。

3、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 为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从主要是为国有经济服务的倾斜政府转变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全面政府.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成功的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结合政府的关键业务需求与业务应用来寻找突破口,以关键业务应用流程的网络化来带动整个政 府职能的转变。

4、提升政府竞争能力。电子政务并提升了政府的竞争力,网络时代的政府竞争力必然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电子政务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电子政务基于网络运行,面向社会的对外公共服务和对内跨部门协作的行政审批事务处理,实现对行政活动的有效执行、监督和管理。它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 享、互联审批、协同办公;动态监督监察业务办理的进度、结果等情况,实现办理业务的监督监察;同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优化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状况,政务流程,提供政府运作效率。

三、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绩效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在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作用和发展,电子政务对政府绩效的影响在各方面显示出来:

1、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电子政务最直接的结果是简化了办公室的工作,将大量人员从大量文字、文件的手工处理状态中解放出来,降低了办公成本,缩短了时 间,提高了效率,并大大减少差错率,明显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由于工作人员从大量的数据处理、文字处理任务中解脱出来,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政策制定 和决策制定的主要阶段,有利于加快政策制定和决策速度,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和决策质量。

电子政务中的绩效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四 个子平台即数据采集及输入子平台——数据与得分统计子平台——绩效配置管理子平台——汇报演示子平台,不仅能全面反映各级各项指标的进展情况,反映各项工 作的运行轨迹,对各项工作作出实时评价, 使单位的工作在日常动态监控中能引起领导的及时关注与重视,以查找工作中的漏洞,而且自动生成综合分析报告,直观地反映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之能在后工 作中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使目标更为科学、计划更为周详、措施更为得当。

电子政务带来的开放性大大加强了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和民主程度,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提供了可以利用的载体,这些不但为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所需信息、技术、人员上的支持,还为整个绩效评估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环境,绩效评估的效率得到大大得改善。

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电子政务建设对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有新的标准和岗位设置,明显改变了用人需求,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群体素质和群体绩效,有效 地控制和减少公共部门的用人规模。政府办公方式的转变让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尽管政府部门已经接入了内部的网络,但许多人却不愿接受电子政务的到来,不愿利用网络完成文件的形成和实现它的功能。所以推行任何改革,提高公务员素质,思想解放是关键。应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转变观念,从而在思 想上接受电子政务,进而在行动上积极应对这种变革。

要加大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使得他们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全新的信息社会工作环境,并且要把信息 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纳入公务员综合考核范围之内。电子政务将把公务员的选拔制度提升到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新层次。在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国务 院近

1.7万名公务员中,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占65%。但地方政府500万公务员中,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仅有10%,约有20%的公务员不会操作 计算机。而现在的公务员选拔中则出现数千大学生抢一个职位的现象,公务员的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

3、政府运行机制的影响。通过电子政务,政府 部门在内部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流程的同时,外部也改变了对用户的工作关系。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中,用户要在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进出出,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办理 审批手续;而现在,由于政府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全天候、无缝隙的电子政务项目中,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查询政策、工作信息,办理各 种手续,如图一所示。在电子政务的推动下,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官僚制模式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模式,政府的职能和服务意识都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打破传统政府组织结构模式的封闭,提供机会让公众参与。

4、对沟通过程的影响。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建立一个迅速高效、方便、可靠、容量大功能强、24小时全天候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 手段。长期以来,与文件打交道是我国政府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出现,明显地扩大了政府内部的沟通渠道和沟通范围,一方面使上下 级之间、部门之间的单向沟通变成了双向沟通,沟通更加有效。另一方面,使以领导者为中心的沟通变成了多中心的、全通道的互联式沟通。沟通方式多样化。其中 我们要看到年轻一代公务员所起到的作用,他们是最能重视和接受电子政务,有效的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建设。

5、对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影响。政府工作 的效果如何,满意度如何,作为服务对象的公民,是有着最优发言权的。加强公民参与绩效评估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建 立公开听证、民意调查、群众评议等形式,搭建公民参与平台是我们在政府事物中要注意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政治生活的集权性和非自主性造成了民众对政府的依 赖心理和冷漠心理。一方面,政治生活似乎淹没了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人民似乎又远离了政治,成为政治边缘人。“电子政府”的建设以公众服务为 中心,让公众享受到最方便、最体贴的服务,这也是我国实施电子政务战略计划的最终目的,使广大公众可以在任何时候、以自己最满意的方式获取所需的政府服 务。

根据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我国传统政府组织结构的高度正式化、自上而下、严格层级节制的金字塔型组织模式将公众排斥在政府组 织之外,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公众的政治参与,作为被管理者的公众不愿也很难通过烦琐的层级来参与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府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的发展使政府网 站以亲民、便民的形象出现,特别是政府网站的互动性、应用性的加强,使得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通过网络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参政议政积极性大大提 高。电子政务将使政府咨询与合作的双向渠道得以贯通,从而进一步增强政府和社会各界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

6、公众对行政监督的影响。公正有效的监督办法,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尤显重要,在电子政务中一站式服务的出现使的在监督制度变得更加简单有效,如图二。

而且在监督中难免出现人为操作和人情因素,而现代计算机技术则弥补了这些不足。可以通过政务网络平台,将绩效管理过程变成全透明式的、动态的、可及时全面掌握的具体内容展现出来,实现日常管理的全程动态监控,实现由人的管理转向人与计算机相结合的管 理,进而构建电子绩效管理系统。

并且电子政务推动了政府廉政建设,要求政务公开、透明,保证了政府事务的处理过程、处理时间、处理依据、处理结果对公众公开,减少了传统政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加强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从而有利于树立廉洁公正的政府形象。

五、结束语

总之,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了政府部门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建立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电子政务建设 促进政府职能从“管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工作从“低效运作”向“高效运作”提升,决策从“经验化”向“民主科学化”发展。同时,电子政务建设在推 进政府廉政建设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预防腐败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为监督腐败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作者:湖南农业大学 周慧)

篇6: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

极区电子沉降对电离层影响的模拟研究

在极区电离层模式中,考虑了软电子沉降引起的电离,并对差分方法的应用提出了改进意见.模拟了不同特征的`沉降电子对极区电离层的影响,发现平均能量低的电子束能够形成明显的电离层F层,平均能量较高的电子束能使得最大电离的高度下移,形成明显的E层,甚至其电子浓度高于F层.将电子沉降的卫星测量结果作为电离层模型的输入,所得F层临频与观测结果符合较好.通过分析中山站电离层统计结果,综合电子沉降在极隙区的分布特征和上述模拟结果,认为中山站磁中午现象主要由电子沉降所致.

作 者:张北辰 刘瑞源 刘顺林 作者单位:中国极地研究所,刊 名:地球物理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年,卷(期):200144(3)分类号:P352关键词:极区 电离层 电子沉降 数值模拟

篇7: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出口萎缩,投资需求不振的严峻形势,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拉动经济发展的投资,出口,内需三驾马车中,只能依靠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上,国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以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城镇化建设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或许会走错路,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城镇化建设的道路,坚持城镇化建设的四大坚持,城镇化建设会成功的。

关键词:城镇化内需农村消费市场城镇化建设影响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

在当前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出口形势较去年更加严峻,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滑坡, 商业银行贷款约束机制的加强和民间投资预期回报的下降, 致使国有、民间投资需求不振。因此,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特别是广阔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对策。而加快小城镇建设则被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是开发村消费市场, 提高农村消费结构的重要举措。因此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二、城镇消费市场与农村消费市场的比较。

前面讲到在投资,出口都不能明显促进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才能达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然而目前我国的城镇消费市场已接近饱和,因此只有将目光投向我们还未成熟的农村消费市场。然而农村消费市场与城镇消费市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村消费市场消费规模小,消费收入偏低。近几年来,虽然农村消费不断增长,但相对来说还是偏小了,据中国经济数据库调查显示,占全国50%的农村的人口其社会消费零售额却只占全国的32%。

2、供给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消费市场整处于投资主体不足的尴尬的境地。据调查,生产和销售企业严重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农民买不到需要的商品限制了农村消费的增长。

3、消费价格过高。导致这种原因一是因为是农村消费市场,商品供给不足,因此商家将商品的价格提高,令农民望尘莫及;二是农村市场处于销售渠道的最低端,导致商品的额外附加值增多,因此价格高。

4、农民消费观念落后。我国自古就有存钱的习俗,特别是在如今看病难,上学贵的背景下,农民宁愿把钱存进银行而不愿进行消费。

5、信用消费制度的制约。在农村信用消费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消费。

(二)、城镇消费市场的优势

比较与农村消费市场,城市消费市场易于吸收资金,商品供应充足,消费结构完善,居民消费欲望强烈。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要牢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

三、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一)、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口在城市中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的集中,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这会促进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率。不仅如此,城市产业的繁荣和高回报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入,这些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并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因此,城市是现代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

(二)、城镇化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大大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均成本。与农村相比,城市在公共服务质量上的优势也是明显的,这种优势不仅是因为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还因为城市集中了优秀的相关人力资源。

(三)、城镇化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当农民离开农村聚集在城市之后,会从多方面影响政府治理。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容易观察和监督。人口的集聚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民意表达变得更加专业化和专职化,公众意见的传播成本大大降低,更易于采取集体行动。

(三)、从长期看,城镇化还有助于促进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

尽管城镇化有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不容

乐观。

四、中国城镇化的现状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自2010-2012年,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7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镇和乡村的住房条件、绿化水平、环境质量、饮水条件等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是也要看到,中国的城镇化的质量还不高,所走的路径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城镇化也有可能导致某些区域、某些人群重新归于贫困(返贫)。特别是有可能导致部分区域与人群被锁于脱贫状态之中。我国的城镇化目前面临着土地利用、社会平衡、环境资源和城市发展四大问题。在中国如此背景下,我们如何进行城镇化建设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有人主张以小城镇为主,并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县城的城交镇增加几十万的农村劳动力,全国就有二亿的农村劳动力转入小城镇,中国城镇化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是不现实的。正确的城镇化道路是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这样才能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五、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一)、坚持因地制宜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我国区域差异大,不同地区城镇化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

(二)、坚持城乡统筹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城乡统筹,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加强对闲置的乡村建设用地的整理,促进城乡建设用地总体集约节约。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加强乡村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使广大乡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同时,还要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要加强住房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提升居住品质,使“居者有其屋”。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改造,降低中心城区过高的人口密度,增加公共绿地。积极发展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改善路网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我们的建设者切记急功近利,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只要我们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快城镇化建设,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形势与政策读本》

百度百科

期刊论文《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论文《论城镇化建设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影响》

篇8:电子商务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汽车行业,但是关于城镇化进程与汽车销量的研究相对不足。国内外很少有文献专门针对城镇化进程和汽车销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路径做出分析,大多数文献都是在研究城镇化进程对能源的影响时附带提到对汽车的影响,或者是在预测汽车销量时将城镇化进程作为一个控制变量。而且绝大部分文献在研究城镇化进程或者汽车销量的时候往往是以汽车大类或者是其中的轿车作为研究对象,相比之下,专门研究城镇化进程与商用车关系的文献就更少了。商用车作为运载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的汽车,是汽车中的一个独立类别,商用车与轿车和其他乘用车在用途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实际上,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的流动和物资的流动都是明显的特征,商用车在载人和载物的功能上都具有别的车型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研究城镇化进程对商用车销量的影响路径,有利于科学制定有关汽车的中长期规划,也有利于汽车生产企业制定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于城镇化进程和商用车销量之间的关系,既有文献少有提及,本文由关于城镇化进程与汽车销量或者小轿车销量关系的研究推断,城镇化进程和商用车之间应该有一个相似的影响路径,相关文献中关于城镇化进程与汽车销量或小轿车销量关系的研究思路大致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直接影响的研究思路是将城镇化率列入影响汽车销量的若干因素中,探究城镇化率对汽车销量的直接影响。Button,Ngoe和Hine(1993)在把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列为轿车销量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的同时,也提到了城镇化进程对轿车销量的影响。Riley(2002)列出了3个影响机动车销量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Jong等(2004)对汽车销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他们的回归方程中,解释变量涵盖了人均生产总值、石油价格、人口密度、公路里程和铁路里程。Enoch和Warren(2008)所用的回归方程中,城镇人口数和总人口数等城镇化水平的重要表现指标都是轿车销量的解释变量。除了这些变量,危高潮(2009)把汽车产量、GDP和石油消费量也列入了中国影响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城镇化率和GDP、人均收入、人口数量等其他影响汽车销量的经济社会指标有很强的相关性,危高潮(2009)只能泛泛而谈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性,在实证研究中也是用主成分分析法预测汽车的销量,并不能从众多指标中明确分离出城镇化率对汽车销量的影响。

间接影响关系的研究思路是找到能把汽车销量和城镇化率联系起来的中间因素,研究城镇化水平对汽车销量的间接影响。学者们提到的中间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1)人口的流动。城镇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吸引了非城镇人口向城镇聚集,同时,城镇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探亲访友、观光旅游等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Donald(1991)曾描述过,城镇化进程会造成人口流动的加剧,扩大了人们交流交际的范围,从而导致交通工具的需求上升。这种人口的流动通常可以分为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流动和城镇内部的流动两种形式。

(2)中心城市和卫星城的建设速度。中心城市和卫星城的建设会造成人员和物资在两者之间的流动,从而带动货车和客车的需求量。建成后,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的依附关系将体现在人口和货物在二者间的运输,从而进一步影响商用车的销售量。这些论述在Bhattacharya(2004)中都有指出。

(3)城镇公共设施的建设水平。在建设公共设施的过程中,大量人员和物资需要运输至施工地点,对商用车的需求随之上升。公共设施的修建水平决定了人员物资运输的便捷程度,影响人们出行方式和货物运输途径的选择。Madlener和Sunak(2011)在对比了亚洲重要城市各种出行方式所占比例之后发现,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公路建设影响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最多,从而影响了汽车的需求量和能源的消耗量。

1 城镇化进程对商用车销量影响路径的探究

从已有的文献推断,城镇化进程对商用车的直接影响并不确定,大部分的论述都意味着城镇化进程对商用车销量的影响是通过不同的阶段达到的,总结而言,城镇化进程首先会影响人口和物资的流动,体现在数据变量上,就是城镇化进程首先会带来客运量和货运量的增加,然后客运量和货运量的增加导致商用车销量的增加,而且从均衡的角度来看,货运量和客运量是承运人的承运能力和人口货物的流动需求之间达到均衡的结果,商用车的销量直接关系到承运人运输人口和货物的能力,最终影响到均衡结果即客运货运量的大小,所以商用车销量和客运量货运量之间有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因此城镇化进程影响商用车销量的路径可以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城镇化进程对商用车的影响路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城镇化进程对货(客)运量有影响,第二阶段货(客)运量对货(客)车销量有影响,货(客)车销量又反过来影响货(客)运量。我们选用联立方程来探究这一影响路径。联立方程组由两个方程组成:第一个方程以城镇化率、货(客)车销量及其它货(客)运量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货(客)运量为因变量,探究城镇化进程对货(客)运量的影响;第二个方程以货(客)运量及其它货(客)车销量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货(客)车销量为因变量,探究货运量(客运量)变化对货(客)车销量的影响,城镇化进程由第一个方程进入商用车销量和货运客运量的循环中。

除了城镇化进程,其它影响货(客)运量的因素有人口的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状况以及环境问题,因为人口的数量反映了潜在的客运货运需求,从而决定了客运货运量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对商用车宏观的需求量和购买力,同时也通过客运量和货运量间接影响着商用车的销量;交通设施状况,尤其是公路里程,它的发达程度直接关系到人口和货物在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流动的便捷程度,影响了人们对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公路运输交通工具的销量;Bhattacharya(2004)指出,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会限制现有的商用车的使用量,从而影响了货(客)运量。

其它影响商用车销量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模式和收入水平以及农业占GDP的比重,因为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带来购买力的上升和汽车需求的增长,而且还可以产生更多的卫星城,间接的增加对汽车的需求;农业占GDP的比重不仅反映了农业对整体GDP的贡献水平,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工业和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三者之间的比重变动会对商用车销量产生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可能会对商用车的销量产生影响,例如石油的价格的变动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变化。但是,Riley(2002)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商用车对石油价格和政策变化的敏感性远不如轿车或其他乘用车,其重要性远不如前面列出的影响因素。因而此处只把经济增长收入水平以及农业GDP比重纳入影响商用车销量的考虑因素。

2 城镇化和商用车的基本定义

2.1 城镇化定义

本文从使用范围最广,出现频率最高的人口分布的角度衡量城镇化进程,库兹涅茨(1989)、美国学者沃纳·赫希(1990)、国内学者孙中和(2001)都强调了人口分布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城镇化的本质是城镇的发展和城镇功能的提升,而人作为城镇的建造者和城镇的主人,在城镇发展变迁中具有中心主导地位。一方面,人口的聚集带来了规模效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吸引了非城镇人口向城镇聚集。这种人口分布上的变化往往是城镇化最直观的体现,因此对人口分布的限定和描述通常是城镇化定义中最核心的部分。

城镇化的度量通常用人口指标法,人口指标法用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来衡量城镇化水平,是学者们最常使用的度量指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式中,U表示某地区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Pu表示该地区城镇人口数,P表示该地区总人口数。

此种衡量方法以城镇化最外在最明显的表现为衡量标准,简便直观,易于操作,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度量方式。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指标法有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统计口径和行政区划改变都会对指标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产生影响。另外,随着通信交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居住地和职业的选择范围和变动频率也相应增长,影响了用人口指标衡量城镇化水平的准确性。但是,相比较而言①,人口指标法既能直观的体现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数据的获取也容易,所以它依然是衡量城镇化水平最合适的指标。

2.2 商用车定义及分类

汽车可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商用车,商用车指的是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的汽车。这一分类标准是2005年开始实行的,与2005年以前的分类有很大不同。旧分类将汽车共分为载货车、客车和轿车三大类。新的车型统计分类是参考国家标准GB/T3730.1-2001和GB/T15089-2001,并结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的。其大的分类基本与国际较为通行的称谓一致,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由于世界各国在车型细分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对于乘用车和商用车之下的细分类是按照中国汽车工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划分的。

在新分类中,商用车分为货车和客车两类。其中的货车按照总质量(G)划分为重卡(G>14吨)、中卡(6吨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3730.1-2001和GB/T15089-2001分类。

3 城镇化基本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本文所用数据是由2006~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所组成。数据来源有两个,各类商用车销量数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提供,其它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05年汽车分类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之前的商用车销量数据无法获得,因而数据的时间范围是2006~2012年。

从前一部分对影响路径的分析可知,客(货)运量、客(货)车销量变量之间有着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因而选用联立方程组模型来验证城镇化进程对商用车销量的影响路径,我们选择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估计②。模型的主体部分由两个方程联立而成。第一个方程体现了客(货)车销量对客(货)运量的影响;第二个方程体现了客(货)运量对客(货)车销量的影响,城镇化进程由第一个方程进入客(货)运量和商用车销量的循环之中,具体的基本模型由货运模型和客运模型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货运部分

式(2)和式(3)中,freight表示公路货运量(单位:万吨),fsale表示货车的销量(单位:辆),urbanization表示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road表示公路里程数(单位:公里),pollution表示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万吨),GDP表示人均生产总值(单位:元),rural表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即第一产业GDP在总GDP中所占比重)。

联立方程组中的关键变量是城镇化率(urbanization)、货运量(freight)和货车销量(fsale)。式(2)表示出了从城镇化进程至货物流动这一部分的影响路径。城镇化率的系数α2反映了这种影响力的大小,平均来说,城镇化率每提高100%,货运量将增加α2万吨。式(3)表示出了从货物流动至货车销量这一部分影响路径,体现了货运量变化对货车销量的影响。货运量的系数β1则反映了这种影响力的大小,平均来说,货运量每增加1万辆,货车的销量将上升β1辆。货车销量对货运量的反作用则体现在公式(2)中的α1系数上。

联立方程组中的其他系数也反映了各自的解释变量对方程的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大小。平均来说,货车销量、公路里程数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每上升1个单位,货运量会分别增加α1、α3和α4万吨。若人均生产总值和农业占GDP比重分别上升1个单位,则商用车销量分别增加β2和β3辆。

第二部分:客运部分

式(4)和式(5)中,passenger表示公路客运量(单位:万人),psale表示客车销量(单位:辆),其它变量的含义与式(2)和式(3)相同。

联立方程组中的关键变量是城镇化率(urbanization)、客运量(passenger)和客车销量(psale)。式(4)表示出了从城镇化进程至人员流动这一部分的影响路径,体现了城镇化进程对客运量的影响。城镇化率(urbanization)的系数γ2反映了这种影响力的大小,平均来说,城镇化率每提高100%,客运量将增加γ2万人。式(5)表示出了从人员流动至客车销量这一部分的影响路径,体现了客运量变化对客车的影响。客运量的系数δ1反映了这种影响力的大小,平均来说,客运量每增加1万辆,客车的销量将上升δ1辆。

联立方程组中的其他系数也反映了各自的解释变量对方程的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大小。平均来说,客车销量、公路里程数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每上升1个单位,客运量会分别增加γ1、γ3和γ4万人。若人均生产总值和农业占GDP比重分别上升1个单位,则客车销量分别增加δ2和δ3辆。

模型估计之前,货运量(客运量)和货车销量(客车销量)都经过了内生性检验,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得知,货运量和货车销量都具有内生性(货运量的检验统计量为18.9,货车销量的检验统计量为17.82,对应的自由度为1,显著水平为5%的卡方分布的临界值为3.84,所以拒绝外生性的原假设),客运量和客车销量也都具有内生性(客运量的检验统计量为11.56,客车销量的检验统计量为4.58,对应的自由度为1,显著水平为5%的卡方分布的临界值为3.84,所以拒绝外生性的原假设),由此本文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联立方程模型(2)(3)以及(4)(5),结果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2中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货运部分的R2均较大,但是客运部分的R2较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相对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2008年客运量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客运量的变化容易受到大型事件的影响,例如奥运会、世博会对北京、上海等地区2008年和2010年的客运量有很大的影响。

3.1 对影响路径中的关键变量的分析

货运模型中,城镇化率对货运量的影响系数为16255.58,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1%,货运量会上升16255.58万吨,继而引起货运量和货车销量之间的联动效应。但是系数的t值表明,城镇化率的提高对货运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城镇化路径的前一阶段对于货车来说并不明显。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铁路运输对公路货运量的影响干扰了城镇化进程对公路货运量的提升作用。

货运量对货车销量的影响系数为0.95,表明货运量每增加100万吨,货车销量会显著的增加95辆,这说明城镇化路径的后一阶段对于货车来说比较明显。

客运模型中,城镇化率对客运量的影响系数为267289.75,并且非常显著,表明城镇化率每上升1%,客运量增加2673万人,继而引起客运量和客车销量之间的联动效应。说明了城镇化路径的前一阶段对客车来说比较显著。

客运量对客车销量的影响系数为0.06,表明客运量每增加100万人,商用车销量会增加6辆。这说明城镇化路径的后一阶段对于客车来说也比较显著。

3.2 对其它解释变量的分析

货运模型中,货运量方程中货车销量的系数是0.61,表明货车销量增加1辆,货运量平均增长0.61万吨。系数显著的解释变量还有二氧化硫排放量,系数是386.16,表明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增加1万吨,货运量会增加386.16万吨。这里污染物的增加会带来货运量的增加,可能是因为污染物指标的选择问题。此处污染物指标选取的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其中很大一部分污染物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在一个较短的时间跨度里,政策冲击和技术革新较少,污染物的上升往往标志着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货车市场的繁荣和销量的上升。

货车销量方程中系数显著的解释变量还有人均GDP,系数为0.60,表明人均GDP每增加100元,货车销量会增加60辆。

客运模型中,客运量方程中系数显著的解释变量还有公路里程数,系数为0.75,表明公路里程数每增加1公里,客运量会增加7500人。

值得注意的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GDP这些在货运部分显著的变量到客运部分不显著了,而公路里程数只对客运量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这表明对于同一个变量而言,其对货运和客运的影响存在差异。

4 城镇化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4.1 按城市化率分组进一步分析

通过上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31个省份构成的样本总体而言,城镇化进程对商用车销量的影响可以大致描述为: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人口和工业化的变化改变了客运量和货运量水平,从而影响了商用车的总体销量。但是若按城镇化水平高低将省份分组,每组的影响路径则可能存在差异,其他解释变量的影响也可能因此发生改变。为了进一步探究城镇化率的高低对商用车销量的影响路径,我们将所有省份按照城镇化率的高低分成了若干组,并对各组分别构建了模型。分组时城镇化率的衡量指标是城镇人口在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各省城镇化率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除了城镇化率最低和最高的个别省份,其他地区的城镇化率差异并不大,所以所有省份被均分成了3组。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有: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甘肃、河南、四川、山东、新疆、安徽;城镇化率居中的地区有:青海、江西、陕西、湖南、河北、湖北、吉林、山西、宁夏、海南、福建;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有:重庆、内蒙古、黑龙江、江苏、辽宁、天津、广东、浙江、北京、上海。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4.1.1 货运部分模型构建与分析

货运部分的联立方程模型与基本模型中的货运部分(式(2)和式(3))相同,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率的系数逐渐降低,只有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城镇化率上升1%会使货运量上升1383.99吨。但在城镇化水平已经比较高的地区,同样城镇化率的提高带来的货运量上升590.43吨,但这些城镇化率的系数都不显著,此结果和表2中基本模型的结论相一致。

在货运量对货车销量的影响中,3个组货运量的系数均较为显著。相比之下,货运量同样增长100吨时,货车销量分别增长了78.83、105.52和100.40辆,表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货车销量受货运量的影响较大。

4.1.2 客运部分模型构建与分析

客运部分联立方程模型与基本模型中的客运部分(式(4)和式(5))相同,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4可以看出,在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城镇化率的改变会带来客运量的明显变化,若城镇化率提高了1%,则此地区客运量会显著的增加3907.93万人,但是这种影响作用在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并不显著。

客运量对客车销量影响是,对于所有地区而言,客运量变化的都会显著的影响到客车的销量。在城镇化率较低、居中和较高的地区,客运量每增加100万人,客车销量会分别增加8.14、8.78和5.4辆。

从对表3和表4的分析可以看出,城镇化率到货(客)运量这一部分的影响路径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比较明显,对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并不适用,并且城镇化水平对客车的影响要比对货车的影响更显著。货(客)运量到商用车销量这一部分影响路径在所有地区都很明显,货运量和客运量的变化将导致商用车销量显著的变化。商用车销量对货运量和客运量的反作用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都很显著,但是在城镇化进程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作用却很弱。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影响路径的小结如表5所示。

4.2 按车型分类进一步分析

对于商用车总体而言,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人口和工业化水平的变化改变了客运量和货运量的水平,从而影响了商用车的总体销量。但是对于每种车型而言影响路径则可能存在差异,其他解释变量的作用也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4.2.1 货车类

货车的联立方程模型与基本模型中的货运部分(式(2)和式(3))相同,估计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统计年鉴》

对于4种货车而言,城镇化率的系数都不显著,这意味着城镇化水平对货运量的影响均不显著。这与表2中基本模型中的结果相同。货运量对4种货车的销量的影响都很显著,货运量每增加100万吨,微卡、轻卡、中卡和重卡的销量分别上升6.29、52.98、6.72和28.92辆。相比较而言,货运量变化对轻卡和重卡销量的影响更大。同时各个类型的货车销量对货运量的反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货车类各车型影响路径如表8所示。

4.2.2 客车类

客车类联立方程模型与基本模型中的客运部分(式(4)和式(5))相同,估计结果如表9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9可以看出,分车型讨论的时候,城镇化率的系数对中客车显著,也就意味着城镇化水平对中客车的客运量的影响显著,但对其它客车的客运量影响不显著。客运量的变化对大客,中客和轻客的销量都有显著影响,客运量每上升1000万人,大客,中客和轻客的销量分别上升13.3、17和39.2辆。但是这些客车车型的销量对客运量的反作用都不显著。客车类各车型影响路径如表10所示。

5 结论

本文将城镇化进程对商用车销量的影响路径可以大致描述为两个阶段,(1)城镇化进程带来了人口和货物的流动,改变了客运量和货运量的水平;(2)客运货运量的改变影响了商用车的总体销量,同时,商用车的销量又会反过来影响客运货运量。

本文采用了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这一城镇化进程对商用车销量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对于货运部分而言,第一个阶段的影响路径并不显著,城镇化率的变化对货运量的影响并不明显,第二个阶段中货运量与货车销量的相互作用很显著,除此之外,环境因素和人均GDP对货运量和货车销量也有影响。对于客运部分而言,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影响路径都很显著,除此之外,公路里程数对客运量和客车销量也有影响。

对于城镇化进程处于不同水平的地区,城镇化进程依然通过货运量和客运量间接影响着货车和客车的销量。这影响在城镇化程度较低的省份更为显著,而且对客车比对货车影响更为显著。对于不同的商用车车型,城镇化率对中客的客运量的影响(路径的第一阶段)显著,对其它车型影响都不显著。但客运货运量和商用车销量之间的联动(路径的第二阶段)对于所有货车车型来说都非常显著。但是各个组别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初中趣味数学教案下一篇:公司质检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