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杯“高中历史参评论文 教学与信息化

2024-05-03

”青果杯“高中历史参评论文 教学与信息化(共6篇)

篇1:”青果杯“高中历史参评论文 教学与信息化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青果杯“高中历史参评论文 教学与信息化

笔者是湘西边陲的一个小县城里的一名在一线工作的历史教师。随着新课程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笔者所在的学校已经普及了信息化教学。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及很多同行提高了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化教学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

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在于:①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②更重要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互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比较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理解消化。③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化

1、节省板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丰满。

2、增加了教学的连贯性。黑板是有限的,总结当堂所讲的内容等情况而需要前面的内容时,由于前面所讲已经擦掉,只能靠回忆来强调,其连贯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克服了以上不足,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重点突出,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教学的连贯性

3、活跃教学气氛。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功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4、增进师生之间互动。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计划、课件、关于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等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公开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的迷惑及时在网上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老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不足。

三、高中历史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是一种“单媒体”的活动。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功能,展示历史事件的间接或者直接联系,揭示问题本质,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生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呼唤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与容量,能够增加教学容量,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集体化教学中 1 实施个别化分层递进教育,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

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功能,美化教学练习内容,完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学习的意义在于理解和应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声、像、文并茂,三维动画等近乎跨越时空的全息模式,向人们展示全新、高速的超文本感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4、利用多媒体交互式学习和远程教学将课堂实现对外开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广泛的交流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网播方式授课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其他教师相互联系、相互讨论。同时,教学双方均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四、高中历史教学在信息化中面临的机遇

1、信息化教学改变了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历史课面目焕然一新。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教材的应用,初中历史思辨化的倾向十分突出,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沉闷气氛,教师头头是道地论证,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厌烦历史课的情绪日益增加,课堂效率大大下降。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历史课堂面目大变,以学生为中心、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课后又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加深学习,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

2.信息化教学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节约了时间。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过去教师用1分钟板书的内容,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并且字迹工整美观,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在单位时间内,应用多媒体系统比过去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信息量增加约20——30%,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使单位时间内知识密度增加,相应地也节约了时间。

篇2:”青果杯“高中历史参评论文 教学与信息化

摘要:众所周知,“文史不分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味的采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不但会使教学形式单调乏味,而且也会令学生感到厌烦,教学效率低下。如果教师把一些语文元素融入其中,无疑会使历史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味十足。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关键词:历史教学 语文元素

知识是相通的,在这一点上历史与语文学科表现得尤为明显。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即说明了历史与语文学科的紧密性。因为任何的文学作品都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来反映社会现实,而对于历史的表述往往要借鉴文学的手法。因此,探寻文史相通之处,并将语文元素巧妙融于历史课堂之中,不仅会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而且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那么,什么是语文元素呢?这里有必要进行一下探讨。元素可以说是构成事物最本质的要素。语文元素自然也是能够反映语文学科特点的要素。就初中语文而言,语文元素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字的一种形式美,更体现在情境交融的一种意境美,具有丰富的情感诉求与人文特

征。

例如,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评价秦始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然后通过阅读课文插图,简述秦统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述能力。最后,再综合全文的内容,对秦始皇所创立的一系列的制度给出客观的评价。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笔者选择讲授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与结合,特别是在课前精心搜集和整理有关教学资料,以李白《古风》诗进行导课,在充满诗歌的气息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

教师首先呈现李白画像而后渐隐渐现的出现李白诗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李白《古风》

教师进行引导:在灭亡六国、统一全国、君临天下之时,面对众多的尊号,秦王赢政选择了“皇帝”。秦始皇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那么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秦王是何许人也?他还有哪些不为同学们所知的事迹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这段惊心动魄又影响深远的历史,领略一下“千古一帝”的风采吧!这样的导课方式既清新自然,又不觉枯燥乏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笔者也经常尝试运用语文知识来阐释历史。例如,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时,笔者通过互联网就搜集并整理了著名作家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和作家程贤章的《大迁徙》两部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这两部作品大多是对红军长征艰苦行程的描述,凸显了红军战士百折不挠,顽强英勇的英雄品格。《地球的红飘带》是对英雄营长金雨来、铁匠出身的红军战士杜铁锤的刻画,不仅在战斗中展示他们的英勇无畏,更在危难境况下描绘他们的从容献身,一个因冻饿而死于雪山脚下,一个为救援战友而沉陷泥沼,用动人心魄之笔完成了两个英雄的塑像。《大迁徙》是在描述征战途中红 1 军勇士斩关夺隘的英雄气概的同时,还穿插绘写了一批红军女战士与徐特立、董必武等革命家的熠熠风采,这群女战士和革命老人吞咽苦难,备尝艰辛,同大队红军一起经受着战争炉火的熔炼,坚毅刚强地走过了长征之路,在这些人物身上尤为典型地体现着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本色。可以说,这些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理解那段历史和感人事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对红军长征的意义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在历史复习课上,笔者也借鉴了语文学科的一些做法。力求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探寻规律,把握重点,增强学生记忆效果。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时,笔者就借助歌谣来帮助学生记忆。“(一)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谋暴利,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二)1840鸦片战,琦善与英搞谈判,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款,《南京条约》割香港,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歌谣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是语文元素的集中体现。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背诵歌谣,不仅琅琅上口,合辙押韵,而且记忆效果明显,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融入语文元素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历史教学应努力探寻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结合点,既增强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又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为新时期历史课程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参考文献

1.张长东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和语文教学的整合《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年 第3期 2.张风云 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基础教育论坛》2012年 第6期

篇3: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研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历史;历史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50-02

1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历史作为高中文化课程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GDP的多少,国家软实力也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其中,人民对本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是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历史文化一直传承至今。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学生是民族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国家历史的传承者,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涵盖了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内容,是将来不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学生一次系统学习历史的机会。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讲,学习历史有利于鉴古识今,在人生路途中少走弯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中历史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对课本知识点进行讲解,在黑板上罗列重要知识点,学生在下面听讲,在课本上勾画出重要知识点,课下再进行背诵。这种方式并不利于真正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有时学生只是为了应试而对知识点死记硬背,更加偏离了历史学习的本意。虽然有些教师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偶尔会为学生讲一些历史故事,但由于条件限制,只能简单地口述,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能对历史产生感性认识。并且传统教学方式不便于教师对大量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归纳,只能通过课前回忆相关知识点方式与前期课程的内容进行联系,课堂的内容也容易局限于教材涉及的知识,教学效率较低。

信息技术应用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因其开放性、交互性和资源无限性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单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交互平台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丰富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连贯性,提高教学效率。

2 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

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预习课程内容的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是十分必要的[1]。在课前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预习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搜索与课程相关的历史背景并进行整理,然后在课上让部分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内容,并且教师对分享资源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能够调动学生了解相关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享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如在讲解高中历史中“辛亥革命”这一节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去网上搜集一些辛亥革命的背景资料并在课上用几分钟的时间分享一下,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有的学生讲述了孙中山的生平简介,有的学生讲述了黄花岗起义的过程……几个学生搜集的资料汇总起来,便得到了辛亥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且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同时也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有了详细的认识并产生了研究历史知识的兴趣,在上课的时候听讲和回答问题都变得积极主动。

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高中历史的课后作业往往都是完成习题册上的题目并上交,教师批改后会在上课的时候将学生错误率普遍较高的题目讲解一下。在这种作业方式下,学生常常会是被动地去完成作业,并且教师不能对学生做作业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及时讲解。而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将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分享给学生,也可以根据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了解给学生布置符合实际学习情况的作业,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及时与教师沟通,这样学生便更容易积极地去完成作业。

3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情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应用信息技术为提供的图片、声音、视频等资源创设历史情境,能够极大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远远胜过教师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列举数字、描述文物古迹的久远所起到的效果[2]。

如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时,笔者首先为学生播放电影《甲午大海战》中北洋水师与日军激战的视频,视频中北洋水师的炮弹由于国内兵工厂加工误差大而无法装填,只能用锉刀锉削之后再装填对日军进行还击,而从外国订购的大口径炮弹由于慈禧太后抽调军费修建颐和园而一拖再拖,没有在开战前运到前线,当炮弹用尽后,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撞击日舰,壮烈殉国。学生观看这一简短的视频之后感触颇多,对当时国家的羸弱和清政府的腐朽感同身受,这时再对课本上描述的洋务运动兴办的军工企业由于管理体制落后导致制造的炮弹不合格,令北洋水师深受其害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内容时,不需要教师过多阐述学生便能够理解和接受,印象也更加深刻,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应用信息技术有效总结历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课程中知识体系是比较系统的,每一册教材都对应着一个专题,每一个专题里都有一系列相似或相关的知识点。但高中历史中时间节点较多,时间节点对应的历史事件较多,历史事件中出现的历史人物或历史文献也较多,这就要求在学习高中历史时对于各种繁杂的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人物等应当有很好的归纳和总结,否则学生记忆起来会比较吃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由于黑板或纸张空间有限,教师不易将一连串完整的知识点罗列出来,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点以多媒体的方式来表达[3]。如在高三总复习时,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高中教材上的所有知识点分别以中国、世界、古代、近代四个不同的时空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分类总结出来,并以PPT的形式表达出来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对各个知识点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谷志宇.刍议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OL].软件:教育现代化,2014(14):344.

[2]郑余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7):38.

篇4: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1-01

历史课程是整个高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作为基础的人文学科,肩负着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笔者在下文中就传统的高中历史的弊端和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作了一些探讨,希望给广大高中历史教师以借鉴。

一、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弊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要想得到发展都需要与信息技术相整合。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第一,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十分贫乏,教师基本都是简单地将历史教科书和极少量的历史图片展示给学生,把这些最简单最基本的教学材料理解为就是课程资源的全部。大部分历史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认为把课本知识一字不漏都讲述一遍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第二,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十分落后,无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三,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地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些弊端严重地阻碍了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能为历史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历史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信息技术可以给高中历史教学提供各种各样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这些与历史课堂有关的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这些资料直观形象,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高中历史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历史网站,让学生去浏览,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把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有效的整合,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效果。例如,在学习现代史分期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先搜集各种派别的史学家们的观点和依据,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展开思考和讨论,形成一个自己初步的看法,然后通过教师的讲授更进一步理解这一问题。这样,学生既获取了新的知识,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效率。

2.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在高中历史教学课程中,如何将信息技术和历史学科有机地整合起来,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成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地位的改变。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改变了高中历史教师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真正成为了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也成为历史课堂中的主体。信息技术创设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成为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参与者,在历史学习中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同时,高中历史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历史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教师可以运用生动活泼的画面和动听的音频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受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高中历史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内心的共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为高中历史课堂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把教材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极大地提高了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开创了新的教学局面。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掌握整合的方法及原则,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如何让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到达最佳的整合效果,这还需要我们广大高中历史教师进行积极的探索,共同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根林.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原则及要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2期.

[2] 韩瑞芝.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16期.

[3] 杨铁柱.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神州,2012年23期.

[4] 赵艳.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与体会[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年06期 .

篇5:”青果杯“高中历史参评论文 教学与信息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历史教学 有效整合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64-01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是近几年来历史教学中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信息技术的高效化、便捷化等优势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这也使得更多的教师投入到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中。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其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也需要历史一线教师不断的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后探索出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有效路径。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的使用不合理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目前多媒体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时,没有理清教学内容,只是将课程内容简单的罗列,或者运用大量的图片来展示教学内容,这种方式虽然从课程形式上有所突破,但是对教学效果却没有太大的帮助,很多时候学生都是看完多媒体播放的资料后,仍然一头雾水,掌握的知识寥寥无几。其次,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追求内容的精彩性,而忽视了与教学内容融合,所以这种课件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对教学没有太大帮助。最后,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板书,从而使学生难以区分难点和重点内容,而且多媒体演示的速度较快,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

(二)线上学习的指导力度不足

线上学习是目前教育极力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学校内,线上学习是指教师预先为学生设置问题,然后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机房中,自行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但是很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完全放任的方式,为学生布置完任务和问题后,就不再提供任何指导。同时线上学习还包括学生课后的自主探究学习,是指教师为学生安排课后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网络自行探究,但是很多教师都忽视了为学生提供网页和网络交流平台,从而使学生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产生信息迷航现象。

(三)信息技术教学与历史教学脱轨

教师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和信息素养相对较低,这些教师在授课时由于难以掌握和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所以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应用信息技术手段[1]。

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策略

(一)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关系

现代的历史教师不仅需要能够将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还需要能够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2]。特别在信息时代下,历史教师必须要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的将其整合到教学中,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性,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还需要教师适当的板书,来帮助学生消化知识,比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时,这种理论性非常强的知识,如果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播放,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走马观花,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板书出不同时期内的政治制度重点,难点,并为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记忆,这是多媒体无法做到的。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合理性。

(二)提高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学科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的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建立针对历史学科的论坛或者微信公共号,要求学生注册账号,参与到论坛或微信的交流群中。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提供关于历史学习内容的帖子,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学生也可以自行发表自己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见解,然后大家一起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此外,对于校内的线上学习,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后,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防止学生出现信息迷航的现象,而且要全程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防止学生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并为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效率。

(三)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针对目前历史课堂的教学情况,有必要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3]。首先,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并为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的整合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教师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工作中。再次,高校要注重与发达地区学校的交流,通过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学习,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最后,定期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使教师能够在思想上接受信息技术,从而能够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能够与历史教学更好的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历史学科教学也不例外,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改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应用的时间尚短,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这就要求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交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秦贺男.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1):42-42.

[2]朱根林.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原则及要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5):79-80.

篇6:”青果杯“高中历史参评论文 教学与信息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整合;对策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未来历史教学中重要研究的方向之一,信息技术的科学化、拓展性等优势为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宜条件,同时使得更多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产生青睐。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目前仍处于起步状态,因此它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有待提高,这也需要广大历史教师不断的尝试实践,总结经验,最后形成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有效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结合的问题

(1)多媒体利用情况不好。多媒体素材是信息技术运用的关键,当下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不错,但是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第一,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缺乏对教学内容全面结合,只是将课程提纲大体罗列出来,或者粘贴大量的图片来作为欣赏内容,这样教学虽然从教学模式上有所改进,但是对教学效果的实际作用十分有限,大多时候学生都是在多媒体素材展示后,仍然不甚理解,掌握的内容寥寥无几。第二,教师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素材的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最后多媒体课件只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对教学没有太大帮助。第三,部分教师频繁利用多媒体,进而取代板书,造成学生混淆难点和重点知识,而且多媒体播放的节奏不一,学生掌握不好思考时间。

(2)在线教学情况不佳。在线教学是目前创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课堂上,在线教学要求教师提前为学生布置任务,然后学生在学校教学机房中,独立运用网络展开探究。但是很多教师在线上教学时,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为学生设置了任务和要求后,就不再继续跟踪指导。另外,在线教学还包括学生课后的独立复习和预习,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后的拓展学习,学生运用网络独立探究,于是很多教师都没能为学生创建一个合作互动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学生在复杂的网络信息中产生失去学习目标的指导。

(3)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结合度不高。教师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太大,信息技术的认可程度和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这些教师在教学时因为你不能理解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因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产生轻视或排斥。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

(1)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关系。未来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求能够将书本知识中和方法精确的传授给学生,还需要能够整合前沿的信息技术,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扭转传统的教学局面。特尤其在信息化的今天,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其优化整合到教学中[2]。在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需要注意合理性,不能无限度运用多媒体,教师的板书不可偏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比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时,学生认为本课理论性太强,历史教师完全可以上网检索相关记录片在教学时播放,让学生对遥远的上古时期产生感性化的认知,继而再针对影片中提供的信息结合课本内容,将“分封制”、“井田法”等要点列于黑板之上。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制作动画,以古人之间的对话辅助同学们记忆和理解先秦三朝的政治制度。

(2)提高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实现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突破时空的局限性。教师也要合理利用庞大信息资源,快速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例如,历史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班级创建历史学科的群组或者微信平台,向学生发放账号,在群组或微信中交流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常常发布历史知识的资源共享给学生,然后启发学生对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同时学生也可以独立发表自己对感兴趣的历史知识的看法,带领大家集体讨论。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更强,同时也能够增进师生和生生间的感情。

(3)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个人素养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根据当下历史教学的情况来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十分必要。第一,学科带头人要强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并为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的整合提供经验和指导。第二,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使教师乐于迅速的参与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教学中。最后,学校要注重与全国各地区学校的交流,通过教学经验的互通有无,来不断加强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中各科教学提供了改革的契机,历史学科教学正在其列,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XX专项行动”情况总结报告下一篇:纪念长征胜利85周年观后感个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