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亦幻亦真论文

2024-04-27

亦真亦幻亦幻亦真论文(精选9篇)

篇1:亦真亦幻亦幻亦真论文

摘要:荒诞性是20世纪西方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学显示出的一个共同的同时也是重要的审美特征。所谓荒诞,即是由原因与结果的悖逆、愿望与现实的分裂、目的与方法的脱节、现象与本质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冲突、个体与类的隔膜所产生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变的非理性现实,文学中的荒诞性也就是对这种现象及其存在方式的把握、体验和把握。

关键字:荒诞;亦幻亦真;反传统;反理性

我们可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看到它所反映的世界和人生。如果没有荒诞的现实世界,作家们也不会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它是当代西方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同样有它的真实性。

一、现实的荒诞产生荒诞文学

荒诞文学的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表现当代西方人与现实环境关系的严重失调及其由此而产生的深重的危机感。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家们对人类的荒诞处境的深思,而“得出一个通用理性方法加以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一个亲切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间的幻觉和光明都消失了,人使自己觉得是个陌生人。他成了一个无法召回的流浪者,因为他剥夺了对于失去家乡的记忆,而同时也缺乏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自己生活的分离、演员与舞台的分离,真正构成了荒诞感”。这种荒诞感成了他们创作的原则和津津乐道的主题。

20世纪50年代,西方文坛出现的荒诞派戏剧,将存在主义思想与表现主义手法相结合进行创作,他们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观念充分体现了上述原则。其中尤奈斯库、贝克特、品特、阿尔比等作家用惊世骇俗的反戏剧传统的手法揭示人类的异化、孤独、渺小和绝望处境,用一种荒诞的形式,传达对荒诞的体验。在以描写“威胁的喜剧”著称的作家品特的剧作里,更是进一步描写出人处在一种无法逃避而又不知其来的严重威胁之下,永远被一种莫名的恐惧所控制的可怕处境。

二、荒诞是为了反传统、反理性

现代派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反传统、反理性。表现在思想内容上就是反对传统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在创作方法上就是反对现实主义。诚然,每一种新文学流派的出现都有反传统的色彩,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要突破传统。但在西方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个流派有荒诞反传统坚决;没有哪个流派能像现代派那样从根本上动摇雄霸西方两千余年的亚里斯多德现实主义“摹仿论”的统治地位。他们分别打出反现实主义的旗帜,沿着“非亚里斯多德化的道路”前进;公开提出与巴尔扎克传统决裂。他们嘲笑现实主义作品中有结局的故事是“老而又老的故事”,批评现实主义方法只“满足于由事物的轮廓和表面现实所提供的低劣梗概”。认为“在我们之外不存在任何现实”,创作只能从自我出发,从主观出发。文学是作家个人的“内心外化”,是“主观现实”的客观化,用著名作家卡夫卡的话说,现代派文学派,描绘的图像是作家“个人的象形文字”。

在艺术手法上,更体现了他们的反传统、反理性。他们以荒诞的形式和极其夸张的手法去表现荒诞的世界和人生。作品中人物意识活动主宰着故事情节的进展和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和故事成了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意识活动的产物,造成了作品中“性格、心理、人物关系(变为卡夫卡所说的结构)的同一化”,时间顺序和空间界限被打破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极不协调的人物、事件进入了同一作品之中。时间失去了明确性,环境失去了具体性。这从根本上打破了现实主义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传统创作方式。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它的中心是“等待”,既然是“等待”似乎就有了某种“希望”可言,然而实际上,作品突出了没有意义、没有目的的生活无休止的循环,是表现一个“希望中的无望”。从剧情看,第二幕在时间、地点、结构上都酷似第一幕;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黄昏,同样都是狄狄和戈戈两人中之一先出现在舞台上,片刻之后,另一个上场,经过一段冗长乏味的对话后,仍是一个孩子带来戈多的口信,到最后还是等待,又回到开始的地方。如此循环往复的等待,能有希望可言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荒诞派反传统、反理性的另一表现是与人民和读者的感情疏远了,甚至变得敌对了。他们认为,人民是“妨碍创作,把艺术家引入歧途的敌对势力”。宣传“艺术创作的美学价值总是与能理解艺术的人成反比”。他们的创作,主要局限于表现个人意识而忽略大众情绪,其作品完全是构造作家本人臆造的远离人民的主观世界。如艾略特的《荒原》,不仅联想漫无边际,思绪随意跳动,而且采用七种文字,摘引了前人五十六种著作,除少数高级研究人员勉强能读懂外,对广大的读者而言只能是个谜。这与批判主义作家列卡·托尔斯泰提出的“让一切人都了解”的主张背道而驰。

诚然,荒诞派的文学作品独具一种审美魅力和现实覆盖力,因而在西方文坛上有相当的影响力。

篇2:亦真亦幻亦幻亦真论文

随着游戏中“戏”的成分的增加,改编搞笑的越来越多,听说一款《梦幻西游》把其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全都搞得天翻地覆,不少游戏中也只有人名是真的,其它全是编造的,什么三国之类的,无俚之极。年轻人很喜欢玩,也喜欢看,觉得很开心,很搞笑,也很好玩,但我觉得丝毫没有可笑的味道,其中却有苦涩相伴。

孩子们本已欠缺的文化修养现在又有“歪门邪道”前来补充,其思想更是杂乱不堪了。好好的故事不是彻底颠覆了,就是全部新加了,人物不是现代化了,便是超神化了,反正所有内容都只为一个游戏的“戏”字服务。误导是可想而知的,孩子们虽然能获得一时的快感,满足一时的宣泄,但错误的影响却是历久弥深的。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更是对下一代的残害。

不仅如此,那些“戏说”之类的文艺作品也当属误人之作。纯娱乐性、搞笑性的东西越来越多。《武林外传》看的人很多,但我直感到反胃,大概有这种感受的也不在少数。历史是不允许扭曲的,文明是不容改编的。那些穿着古人的服装,说在现在的网络语言的“有才”者们简直不把“人”放在眼里了,怎能不叫人捏一把汗呢?

虽说文化多元化是大势所趋,但我们更希望健康的文化带来正确的思想。

篇3:亦真亦幻亦幻亦真论文

爱、美、自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的“单纯信仰”。崇拜自然、寄情自然是徐志摩散文的重要内容。写于1925年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细致描述了他在康桥时超脱、闲逸的生活情趣, 表现了自己陶醉于迷人景色中的愉悦心情。品析《再别康桥》, 必须读他的这篇同题材散文。以文解诗, 颇多益处。

那么就让我们结合《我所知道的康桥》, 真切领略康桥美景和作者沉醉其中的真实感受吧。

首先, 《再别康桥》为什么只写康河?因为“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 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我所知道的康桥》中作者给我们再现了如画的康河胜景。

在飘香的果园, “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 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 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夜晚, 星光下听康河的水声, 听近村晚钟声, 听河畔倦牛刍草声, 可以充分感受大自然的优美宁静;河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的草场。早晚总有黄牛白马从容吃草, “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 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我”在清晨和傍晚, 常坐在草坪上, 读书, 看水, 看天空的行云, 甚至搂抱大地的温软。“或是在初秋的黄昏, 近着新月的寒光, 望上流僻静处远去”, 听音乐般的水声在静静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

其次, 《再别康桥》为什么只选几个意象倾诉他的康桥之恋呢?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 承继着中国古典诗歌送别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 《再别康桥》是送别诗, 是作者与康桥这一特定拟人化了的“物”的惜别。作为深谙古典诗歌的徐志摩, 在创作上必然选取古典诗歌中具有惜别意味的意象来加以表现。其二, 更重要的是, 这些意象微缩了《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展现的康桥生活。诗中的意象都具有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是诗人经历的聚焦、思想的结晶、感情的浓缩。下面一一介绍。

———金柳。古诗中寓惜别之意。借此意象诗人抒写了对康桥艳丽黄昏的依恋之情。他说:“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尤其是四五月间, 那真是寸寸黄金。读读《我所知道的康桥》便明了此感。文中是这样写的:

有一次我赶到一个地方, 手把着一家村庄的篱笆, 隔着一大田的麦浪, 看西天的变幻。有一次是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 过来一大群羊, 放草归来的, 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 天上却是乌青青的, 只剩这不可逼视的威光中的一条大路, 一群生物!我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 我真的跪下了, 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

这牧归时神奇的夕阳景观, 梦幻一般。作者爱“美”的心灵被震撼了。在作者看来, 康桥是一片神奇的、令人敬畏的土地, 有着大自然神异的美和人文精神的美。如今, 要离开这里了, 他怎能不依恋?

“金柳”象征了康桥的黄昏美。而只有读了“康文”的这些描写, 才能对这个意象有更真切的体味,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以文解诗, 最为必须。

———潭。“河身多的是曲折, 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Byron’s Pool’———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 (《我所知道的康桥》) 诗人曾说过:“英国人是自由的, 但不机械;是保守的, 但不顽固。”“彩虹似的梦”就是他早年心中做的“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梦。如今拜伦不在了, 他的梦也醒了, 唯余康水眼前流。诗人目睹那景色依旧的康桥, 回想起往昔的时光, 其情之深, 该过于潭之水吧。

———撑篙。与其说这是意象, 不如说是意境, 诗人在这里回放了当年“康桥撑船”的情景。《我所知道的康桥》对此有细致有趣的描写。“初起手尝试时, 容易把船身横住在河中, 东颠西撞的狼狈。”“不知有多少次河中本来优闲的秩序叫我这莽撞的外行给捣乱了。”“初夏可以划船到桥边树荫下躺着念书或做梦。”“槐花香在水面上漂浮, 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

作者还用传神的笔触描写了康河女郎撑船的悠闲情景。细节描写、动词运用极为传神。真是寥寥数笔, 情神毕现, 如在目前:

你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 那多不费劲, 多美!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 穿一身缟素衣服, 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 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 帽影在水草间颤动, 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姿态, 捻起一根竟像没分量的长竿, 只轻轻的, 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 身子微微的一蹲, 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 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

此番情景, 如在画中, 实不在画中, 怎能使人忘怀?如今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 再回到现实怎不哀伤?

徐志摩在康桥生活的两年, 优哉游哉。那时他有理想, 生活充实, 对未来满怀希望。“一船星辉”就是比喻那时的生活, 带有象征意味。如果说, 祖国是诗人永远的故乡, 那么, 康桥同样也是诗人永远的故乡———精神之故乡。如今康河两岸依旧是当年葱翠的草坪, 河中依旧是当年清澈的流水。此时的诗人, 想到回国后理想幻灭的矛盾烦闷, 怎能不“身虽万里, 梦魂必常绕” (《康桥再会吧》) ?

———云彩。“云彩”代指诗人的康桥生活。“云彩”是诗人的挚友, 这位朋友就要不陪自己了。“作别西天的云彩”时, 当年美好的记忆都涌上心头。“挥一挥衣袖”, 是情感的决绝, 也是对康桥最温情的告别, 情感的浓度达到了极致。其实他自己也是一片云彩, 将要离开这精神的故乡像游子一样四处漂泊。

“云彩”又是他的知心爱人, 情浓自然痴。在分别的一刹那儿, 没有言语, 只有沉默。康桥给了他太多的东西。回首过去那些盈满诗意的日夜风华, 他多想再回到从前, 重拾无忧无虑的生活, 重拾往昔满怀激情的理想啊。

《我所知道的康桥》就这样再现了上述意象丰富的意蕴。此外, 散文还写了诗中没有的内容, 也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兹举“骑车春游”一例:

任你选一个方向, 任你上一条通道, 顺着这带草味的和风, 放轮远去, 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清荫与美草, 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 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 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 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 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 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 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 有夺目的果鲜恣你尝新。你如爱酒, 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 黑啤如太浓, 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带一卷书, 走十里路, 选一块清静地, 看天, 听鸟, 读书, 倦了时, 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在空旷的大自然, 纵情宣泄自己的情感。至美的人性, 如淳朴的世外桃源;怡人的居室, 如李乐薇笔下的空中楼阁。多么畅快的情景, 这本身就是诗。

下面说说以文解诗可以获得哪些新的感悟。

首先, 一诗一文, 亦幻亦真。诗, 梦幻之美;文, 现实之美。诗, 梦幻之美却真实存在;文, 现实之美却梦幻迷离。诗, 内蕴“我”的康桥之恋;文, 外显“我”的康桥之情。诗文交融, 互补互生, 完美传达了作者痴迷怅惘的康桥情结。

其次, 以文解诗, 更悟诗情。文是对诗内容的具象化。作者之所以对康桥倾注了那么深的情感, 是因为康桥给了他那么多人生的美、爱和自由, 是心灵的补剂。如果仅就诗本身而言, 我们只能感受到一般的依恋之情, 这是一种浅层次的人所共有的情感。一旦读了文后, 才豁然醒悟, 作者每选的一个意象, 都如一角冰山, 浓缩了其不老的康桥情结。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再别康桥》绝不仅仅是韵律、意象唯美的一首诗。它浓蕴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对理想破灭、对民族命运等诸多体悟。如果不读文, 读诗之美是小美;读文后读诗, 其美为大美。不读文, 是一般人读诗;读了文, 如诗人自己在读诗。

第三, 由这样的以文悟诗可见, 诗重在简洁和高度的浓缩。是内容的浓缩, 也是情感的浓缩, 二者缺一不可。

从内容上看, 诗中只选康河, 且只选“金柳”“水草”“潭”“云彩”等几个意象, 却高度浓缩。即使一个细节, 比如“康河放歌”, 也串连着诗人康桥生活的一幕幕珍珠般的美好片断。

从情感上看, 康文大多是以直接再现情境来抒写情感, 而康诗则是通过意象达到高度强化。其意象因有了诗的语言这一媒介, 便更具“情”的浓度。也就是说, 康诗的情感不是直抒胸臆的, 而是内蕴于意象中的, 这也是此诗能赢得不同时代读者心音共鸣的原因。比如, 水草, 在文中作者如此描写:“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椈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 深不足四尺, 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诗中则予以强化:“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赋予“水草”更多主观情绪色彩。

篇4:亦真亦幻亦此亦彼

《爵迹》作为全CG制作电影,从制作开始到不尽人意的预告片再至电影上映,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电影的叙事、价值观和人物造型、特效水准等方面备受争议。抛去其备受诟病的叙事核心,电影对虚拟角色新的塑造方式的探索开了国产特效电影先河,在制作方式上从虚拟的角色走向角色的虚拟,在审美体验上让观众从陌生的角色中找到熟悉的心理认同,从熟悉的演员认知中惊奇于视效的陌生,把电影的假定性和真实性糅合,在亦真亦幻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将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一、 虚拟的角色和角色的虚拟

从被陷害的卡通角色兔子罗杰、长相怪异的咕噜姆、充满人性光辉的金刚、生长在潘多拉星球半精灵半人纳美族,到初生便苍老如耄耋进而“逆生长”至婴儿的本杰明,观众已经习惯了虚拟角色从没有台词的配角一步步走向担当主角的重任,而虚拟角色也从原来的卡通形象逐渐往拟真方向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已经创造出一个个惟妙惟肖、与真人无异的角色。比如“最终幻想”系列15《王者之剑》中人物的毛发、表情和动作都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与真实的人类高度接近,但越是与人类接近的角色,塑造起来难度就越大,无论表情、动作还是皮肤质感,稍有不畅便会掉入“恐怖谷”的深渊,很难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连接。因而对于极度逼近真人的虚拟角色,很少有导演愿意尝试,在造型上或多或少地都加入幻想元素,比如造型奇特的纳美人,无论他们表情或者动作有多怪异,都会让观众产生符合他们奇异外貌特征的心理认同。

以上电影中的角色与扮演者在体貌特征上并无相似之处,可谓之“虚拟的角色”——与真人演员以身体为媒介进行表演不同,虚拟角色由创作者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出来,真人演员只承担着动态捕捉的表演的任务,观众并不知道,甚至不在意扮演者是谁,甚至一个动作演员可以饰演几个角色,比如《极地特快》中汤姆·汉克斯一人分饰五个不同的角色。留在观众心中的是呈现在银幕上虚拟的角色,一颦一笑牵动着观众的情绪。由比组成的他们具有永恒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老不死不生不灭,比真人演员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创作者的想象。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电影开始尝试以真人演员的体貌特征进行虚拟角色的塑造,演员与虚拟角色在外貌上有着极度相似又相异的关系,创作者根据角色需求对演员的体貌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等艺术化加工,可谓之“角色的虚拟”。如《本杰明·巴顿奇事》,在1990年左右便进入制作公司的视线,可受限于当时的制作技术,在表现上有心无力。直至十几年后,导演大卫·芬奇借助数字技术将这段神奇的生命逆行还原于大银幕[1],在制作上提取演员布拉德·皮特的外貌特征,分别进行老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形象塑造,由于每个时期本杰明的身高等体貌特征不同,因而角色是通过捕捉皮特的表情特征与真人替身的身体进行数字合成,本杰明老年时期特有的迟钝感完美掩盖了因动作不流畅而造成的“恐怖谷”,可以说是真人表演和数字合成电影史上一次成功的尝试,为真人出演虚拟角色提供了可能性。

与《本杰明·巴顿奇事》真人演员与数字特效合成的半CG制作方式不同,《爵迹》则以真人体貌特征为原型进行角色塑造,采用三维扫描系统,将真人扫描形成1:1的3D数字人物,演员在拍摄过程中全程身着动作捕捉服装和头盔进行表演,精准追踪肌肉运动范围、轮廓、矢量方向、绝对位移等数据,进行全CG制作。现有的数字技术已经能创造出与真人无异的虚拟角色,从皮肤质感到毛发肌肉,足以假乱真代替真人演员无法完成的危险动作。《爵迹》中角色塑造抛弃了以往真人虚拟角色力图利用毛发、皮肤、五官甚至毛孔等材质贴图创造的真实感,而提取真人演员的特征进行虚拟化的处理,突出并加强演员的优势,每个角色都具有完美的身高比例和凹凸有致的身材曲线、流畅的肌肉线条,突破了演员自身条件无法企及的角色需求,创作者可以用非常自由的想象力,完成飞天遁地、展现魂力、释放魂兽、高难度打斗等演员本人无法做到的动作以及真实世界摄影机给不到的镜位。且全CG的特效制作在奇幻电影特殊的造型和特效制作上可以达到无缝衔接,比如杨幂出演的角色“神音”从脊柱抽出的魂器,生长在“银尘”后背的灵魂回路,飘散在他们周围的黄金魂雾,都达到了质感的高度统一和动作的无缝结合。《爵迹》在角色塑造方式上从“虚拟的角色”走向“角色的虚拟”,为真人演员出演虚拟角色探索出更大表现的空间,挑战了华语影坛前所未有的拍摄模式。

二、 熟悉的陌生和陌生的熟悉

表演艺术的核心课题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矛盾的统一”,无论是体验派还是表现派,无论是让角色具有演员的魅力,还是让演员适应角色的特征,目的都是塑造有魅力的艺术形象,使之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对于表演而言,演员创造角色的艺术媒介主要是演员自身的肌体,演员在摄影机前的表演被拍摄下来,进行剪辑、调色等后期加工,从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化身为“别一人格”的角色。[2]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是亦此亦彼的和谐共生,既有相似性又有距离,演员在表演角色、高于角色同时还需达到超越并驾驭角色。[3]演员把自己熟悉的个人气质融入陌生的角色生命中,从而给观众留下某种类别特质的印象,比如葛优的“小人物”气质,王宝强的“傻根”气质。演员还经常不限定于演某一类角色而不断拓展戏路,把被观众熟悉的个人特质消弭在各种形色各异的角色中,从而塑造出一个个特征各异、鲜活的艺术形象。对于观众而言,电影角色带有演员的个人烙印,他们习惯从演员熟悉的特质中找寻角色的特点,从而迅速代入角色,融入到电影情景中。

从审美体验来看,观众通过荧幕上角色的“影”来辨认演员的“形”,在传统电影表演中,演员的“形”与角色的“影”基本等同,观众从熟悉的演员中了解陌生的角色。数码技术介入电影制作之后,角色的“有形之影”变为“无形之影”,演员与角色分离开来,并统一至角色的“影像”表达上。[4]与以往的虚拟角色和演员之间是“形影分离”的关系不同,《爵迹》中演员与虚拟角色之间是“形影相似”的关系,“影”相“形”而生,角色不再单纯是演员个性魅力及演技的化身,而是一个由演员、特效技术共同创造的视觉载体。虚拟角色与演员自身在特征上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使观众从陌生的角色中找到熟悉的心理认同,并且从熟悉的演员认知中惊奇于陌生、新鲜刺激的视觉体验。

同样启用虚拟演员的《阿凡达》把演员完全推到幕后,以塑造完全陌生的潘多拉星球精灵般的公主,而《爵迹》是把熟悉的演员通过数字技术陌生化,对被观众所熟悉的演员进行面部特征的提取和再造,从视觉的“形”上进行修饰和夸张。创作者一方面要对真人进行还原,另一方面又要在原型基础上进行CG的艺术化加工,每个演员都在“像自己”和“不像自己”间摇摆,观众难免把电影里的角色和真人进行对比,除了从熟悉的演员身上找到角色的特质之外,同时体验陌生的角色、奇幻的场景带来的梦幻感,以视觉奇观来满足人们对奇幻世界的无限遐想。

三、 真实性和假定性

假定性是作品与受众之间约定俗成的一种契约,广义上说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电影的假定性就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接受电影提供的逼真影像,并相信这种影像是复原于物质现实生活,从而认可这种影像。[5]无论是蒙太奇和长镜头,纪录片还是科幻神怪片,电影在艺术上的真实性和技术上的假定性相辅相成、相促共生。随着日臻出神入化的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电影的真实性和假定性也在不断丰富着电影艺术语言,数字技术可以使电影的逼真性更趋完善,使电影的假定性更具表现力。

电影技术上每一个重大突破,都扩大了对电影假定性的开拓,数字技术更是加强了这种假定性,以更加直接、更具幻像、更加夸张的方式暴露在银幕上。虚拟角色在电影中的应用致使电影表演的假定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强烈,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奇幻森林》中,演员必须把蓝布当做老虎、熊等角色,依靠想象力和经验进行假定性的无对手表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虚拟形象为角色,对真人演员进行表情和肢体的动作捕捉技术更是无限拓展了电影假定性的空间,例如在《金刚》中,真人演员在影棚中表演跳跃的动作被捕捉下来,经过后期加工呈现在银幕上的则是大猩猩“金刚”在城市高楼之间来回跳跃,动作捕捉技术让呈现在银幕上的角色形象以及高难度动作同时具有高度的假定性。

相较于“金刚”此类完全虚拟的角色,《爵迹》中全CG真人出演虚拟角色难度更大,无论是外貌还是动作,都会在“像人”和“像某演员”的双重制约下进行艺术表达,稍有不慎便会跌入“恐怖谷”,使观众过多把注意力集中在角色的“似人”和“非人”之间,或者不断猜测变形后的角色是谁出演而无法获得流畅的观影体验,打破影像自身的“似真性”以及建立在观众审美感觉基础上的可信性,影响电影的叙事节奏和价值表达。《爵迹》中的虚拟角色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演员的个性及魅力,并且通过数字技术修饰其真实存在的缺点,艺术化地夸大其优点,假定这些演员本身具有这些优点,比如郭采洁饰演的“特蕾娅”身材经过处理后凹凸有致可谓惊艳,李治廷饰演的“霓虹”也突破了他身高的限制,成为完美比例的十一头身肌肉男,范冰冰饰演的“莲泉”在容貌上经过数字化加工也达到“颜值巅峰”,由9000多根引导曲线做成的头发如墨染般灵动。数字技术利用假定性来创造更多的艺术真实,能够更细致和全面地诠释电影创作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使观众获得直观的视觉体验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更易于接受电影所传达的审美意象和价值内涵。

篇5:网络世界亦真亦幻初二作文

从上世纪40-50年代人类发明了计算机,仅仅半个多世纪,互联网已经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云计算时代。可以说,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它强大的功能带给了人们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出许多烦恼,让人既爱又恨。

爱上网,是因为查询功能很强大。海量信息一搜既定,只要输入关键词,你想要了解的信息立马出现。信息传播速度快,不像报纸和电视,还要受时间的限制。

爱上网,是因为消费购物很便捷。轻点鼠标,网上购物,预定机票、火车票、酒店,就能轻松搞定,还能享受价格折扣。既节约了时间成本,又省了钱,两全其美。

爱上网,是因为交友广泛,形式多。视频聊天,QQ互动,发个邮件,传个照片,随时了解朋友信息,就算你在天涯海角,也能联络上。

爱上网,是因为娱乐项目多,随你兴趣挑。看电影,听音乐,网络游戏更是多,消遣的、益智的,目不暇接,应有尽有。

爱上网,是因为查资料,解疑惑,它是学习好助手。英译汉、汉译英、古诗文翻译、难题答疑,称得上是一个随叫随到的万能老师。

总之,网络的各种功能让我们足不出户,一切轻松搞定。但是,不要忘了,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会有人利用互联网传播谣言,制造社会矛盾。还要提防网络攻击,资料被盗。网上购物,网银转账,也会遇到骗子让你物财两空。网上交友,也会遇到坏人,一旦受到伤害,立案难、侦破难。而网络游戏会让我们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

篇6:亦真亦幻亦幻亦真论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是书中故事的延续,不过主人公爱丽丝完全忘记了曾经的经历,因而导演“顺理成章”地沿用了原著中大量的经典的台词,并从其姊妹篇《爱丽丝镜中奇遇记》(Through the Looking-Glass,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中也撷取了部分内容。这些台词或幽默、或讽刺,以其独有的特点展现了电影的魅力。

本文便从电影中精选了部分台词,通过分析其语言特点来更好地领略这个令人目眩神迷的神奇世界。

1 刻画人物性格

语言是人类灵魂和性格最重要的体现途径。台词作为影片中人物之间或人物与观众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在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定身份的人物会拥有特定的语言特点,反之,通过对特定语言的分析便可以了解该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等。

如:反面暴君红皇后的口头禅:“Off with his head!”

影片中红皇后,性格同原著中的红桃皇后一样,专横跋扈、残暴嗜杀。如何刻画好这样一个反面形象,作者和导演都下了十足的功夫。体现在语言上,便是她动不动就大吵大嚷,一点小事就喊着砍掉别人的脑袋。而在语句选择上,她也仅用少数词语或者短句。紧凑的语言、嚣张的喊叫再配合上她独特的形象,使这个反角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再如:毛虫的问题:“Who are you?”

“你是谁?”“我是谁?”如哲学问题般的思考几乎是我们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过的追寻。无论是面对理想还是现实目标,自身的定位都是成功的前提。影片中的爱丽丝已经忘记了十多年前曾经来过仙境,并认为自己无法承担起反抗红皇后的重任。怎样才能开导年轻的主人公呢?

作为一位寡言而睿智的长者,毛虫在影片中话语不多,但却在每个关键时刻提点着爱丽丝,不断地用这个问题来引导她,使其逐渐走出迷茫,重拾起旧日的回忆,并最终勇敢地面对恶龙的决斗。如同其他作品中的智者,毛虫的语言缓慢而有玄机,每每提出问题,却不加以解释,更遑论给出答案。观众便是在这种思索的引导下,看着爱丽丝一步步找回自我,迈向成功。

2 推动剧情发展

电影台词作为电影构成元素中具有释义作用的一种特殊元素,通过演员恰到好处的表现,叙述出故事情节,诠释了电影的主题。它在展现人物性格的同时,同时也将人物角色融入到剧情中,并藉此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如:疯帽匠的谜语:“Have you any idea why a raven is like a writing desk?”

疯帽匠在影片中反复提到这个莫名其妙的谜语,同时这也是原著中的著名谜语之一。原著作者刘易斯·卡罗尔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众多离奇的谜语,因为他相信儿童的思维是非常发散的,他们并不会像成人一样拘泥于固定的答案。而事实上这些谜语的答案并不重要,它们反而激起了观众们的好奇心,并达到某种效果。如这个谜语,它不断出现,贯穿于整个影片,成为了爱丽丝与疯帽匠之间默契的话题。

再如:———Have I gone mad?

———Afraid so.You're entirely bonkers.But I'll tell you a secret.All the best people are.

温暖的鼓励,出现在爱丽丝生命中两个重要的时刻。当小爱丽丝受到噩梦回忆纠缠的时候,她的父亲轻轻地安慰她,让她勇敢地成长。同样,当疯帽匠陷入恐惧迷茫的时候,爱丽丝承担起了鼓励者的角色,使疯帽匠再次恢复斗志,重新成为勇敢的战士。

每个人都会有低潮的时候,鼓励他们或者是鼓励自己都需要将合适的理由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观众们,尤其是孩子们,并不喜欢长篇大论,短句配合简单的道理,反而更容易被他们接受。而适当的神秘和夸大则恰到好处地迎合了人们的心理,令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3 渲染特定场景

电影中的场景都是以刻画人物、烘托剧情为目的的,与之对应的,便是其中的台词也要求符合该场景的要求。而在导演刻意营造的某些场景中,恰到好处的语言便成了其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如:爱丽丝刚一进入仙境,面对眼前的环境,不由得惊呼一声:“Curiouser and curiouser!”

影片对于仙境的设计充满了神奇的色彩,炫丽的风景和奇异的生物完美演绎了这个奇妙的世界。而爱丽丝这句脱口而出的感叹,也表达出了她内心的震撼。这句话虽然语法是错误的,但历来为文学家和翻译家所推崇。它简洁明了,却非常生动地表达了一个头脑中充满幻想的小姑娘因异常惊讶而言语混乱的感觉。

这种生造词是原著作者卡罗尔偏爱的一种写作手法,虽然这在文学创作中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但是它们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儿童文学中,可以达到诙谐、奇幻等效果。类似的还有影片中的胖兄弟Tweedlee和Tweedledum以及凶猛的Jubjub bird等等。绕口的发音弱化了这些名称本来的意思,却增添了影片的乐趣。

总之,《爱丽丝梦游仙境》这部电影因为主角的成长,已经变成一部适合所有年龄段观众的“大童话”,但是“童话”的定位还是保证了它的台词诙谐生动又不拘泥于成年世界的条条框框。这些特色的语言,都极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同时也为这部影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Lewis Carrol.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and Throughthe Looking-Glass[J].Wordsworth Editions Ltd,1995(9).

[2]李春兰.电影台词中的语言艺术——评《魂断蓝桥》中的台词话语特点[J].电影评介,2008(7).

[3]邢静.电影语言与影片风格的匹配问题[J].电影文学,2007(20).

篇7:父辈的悲怆故事,亦幻亦真

重点是这个老人和他在旅途中结识的朋友们(另一个年纪较轻,可能只有80岁的老人;一个自闭症的害羞男孩;一个壮女孩和她的大象),浑然不知这些原本要取他们性命的杀神们,就在他们傻呼呼行进的老篷车后面爆炸,被辗得稀烂,被吞噬到灾难的冲天火球里。

朋友说得支离破碎,之间又不断咯咯咯笑。我实在听不出这个故事有啥好笑之处。好像这百岁老头在小男孩的时候,就是一个爆破狂,他经历了西班牙内战、斯大林的苏维埃政治委员会;也在美国默本海默研发原子弹时参了一脚;造成冷战美苏谍网的情报战、暗杀、战略布置;最后还造成柏林围墙的倒塌……

经历这一切时他都像个傻瓜,浑浑噩噩,以孩子气的天真弄得身后的大人世界在末日的梦境中进行半个多世纪的战争、杀人、威慑、爆炸、敌对。这个有不幸童年、痴呆纯真、喜欢玩炸药、活了100岁的老人,也许就是他引爆了多少恐怖地狱之景:多少城市在从天洒落的炸弹中成为大火炼狱;多少地图上的国家整族被歼灭;多少男人像玩具箱里的塑料小兵被倾倒进死亡的风箱……而他却可以平安傻气穿过这一切死荫之地,或许他就像印度神话里的那个破坏之神湿婆?

朋友说,我看了这部电影,立刻就想到你,怎么觉得你就像那个百岁老人?我?完全倒过来吧?我脑海中浮现过许多个夜晚,我坐在他们这些老头身边,若有个女人也在座中,他们会用男高音一轮一轮花腔抖音地逞显调戏的华丽技艺;但一旦那女人离开,他们全泄了去,黯了脸上的光源,萎坐在各自酒杯前,说一些陈年恩怨,哪个他们共同的友人做过哪些糗事;或是天啊那个谁竟然会说出那种恶心的话。这时你会觉得全场的雄性荷尔蒙全被抽干,他们拼命把玻璃杯里的淡金黄色啤酒往喉咙里倒,说话的嗓音和表情却愈像一个个易受惊吓的小老太太……

或者,像我这样的台湾外省二代,从小在家的客厅接收着我们的父亲—一个孤独的离乡者—的流亡大叙事,那个故事总是说他极年轻便出门远行,九死一生,混在其他恐惧疲惫的逃难之船的陌生人之中,然后来到语言不通的一座岛上,懵懵懂懂过了这一生。

因为没有支撑的家族其他亲属,所以他们只把故事说给自己孩子听。但他们的孩子听这些故事时,无从理解那其中从没见过的奶奶那流徙一生的委屈,也无从理解父辈在人海浮沉中慢慢体会的人心险恶。

所以这些故事,被我这样的儿子听起来,总无比内向忧郁,就如一则一则“倒霉鬼”的故事:许多大场景的灾难、恐惧;像蛆虫爬上饭团那样吓人的逃难人潮从离开码头的船沿落下;哪一次西门町戏院大火他恰巧在场;哪一个他在中学教书的同事,非常谈得来,某次这同事被人举报是匪谍,被一群黑衣人请去“谈谈”,从此就没再出现了;那一次全台大水灾,整条街都被淹了,他仗着从小在江心洲练出的水性,一次次泅潜进水中之屋,驮出我娘、我阿嬷,后来水退去,路边全是一具具草席盖住,泡水发臭的尸体……

他总说:“儿子啊,你爸爸可怜啊……”

一切只因为半世纪多前,他十七八岁时的那次“跷家”(离家出走)。

篇8:亦真亦幻 平中见奇

欧阳给“我们”讲的故事是真的吗?显然不是,至少不全是。虽然每一次讲故事他都强调“这是真的”,但他的故事里竟然冒出“几十个叔叔,十几个姨妈”,这有些不合常理。与其说“我们”喜欢欧阳讲的故事,不如说“我们”喜欢欧阳本人,喜欢他借助一个个故事给“我们”平淡的校园生活带来的不尽的欢乐,更何况,就是不会讲故事,欧阳也算个好男孩:开朗活泼,热情大方,乐于助人,一天到晚笑呵呵。所以,讲故事的欧阳习惯于“弄假成真”,听故事的“我们”也乐于“以假为真”。

唯一一次,欧阳没有以“这是真的”开头,讲了一个身患绝症的男孩坦然面对厄运的故事,之后便“黄鹤一去不复返”。事后“我们”从班主任处得知,欧阳讲的是他自己的经历。这可能是欧阳讲的唯一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却希望它是假的,因为它将带走“我们”最好的一位同学和朋友。

作者给我们讲的故事是真的吗?依笔者看来,故事可能是假的,完全出自作者的虚构;也可能是真的,因为我们身边并不缺少与厄运抗争、“扼住命运的喉咙”的感人故事。

其实,无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都不影响作品的价值。在故事套故事的叙述中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欧阳,他坦然面对厄运、张扬快乐人生的人格力量,分明已给了我们深深的感动。

篇9:亦真亦幻话乌贼

能游善变的海洋生物

乌贼,其足生于头上。这是动物界绝无仅有的。乌贼共有10只足,8只短足围口而生,另有两足特别长,主要用于捕捉食物,称为捉足。

乌贼的背皮上有黄、黑、橙黄色等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的周围有放射状的纤维肌丝,可使色素细胞放大或缩小。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乌贼能随心所欲地把身体的颜色变换得和周围环境一模一样。乌贼就是靠着这变色隐身技能,在危急时刻摇身一变,使“敌人”即使近在咫尺也无法辨其所在。

乌贼不仅善于变色,而且还有一招施放“烟幕弹”的杀手锏。原来,在乌贼体内长有一个墨囊,里面贮满了浓墨的墨汁。每当它突遇强敌,无法逃脱之时,就立刻喷出一股浓墨,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在对方惊慌失措的一刹那,它便趁机溜之大吉。

乌贼的游泳方式也很有特色,素有“海中火箭”之称。它在逃跑或追捕食物时,最快速度可达每秒15米,连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百米短跑冠军也望尘莫及。它靠什么动力获得如此惊人的速度呢?原来,在乌贼的尾部长着一个环形孔,海水经过环形孔进入外套膜,并有软骨把孔封住。当它要进行快速运动时,外套膜猛烈收缩,软骨松开,水便从前腹部的喷水管急速向后喷射出去,顿时产生了很大的推力,使乌贼象离弦之箭冲刺前进。

世界上最大的乌贼要算大王乌贼了。它们一般生活在大洋深处,白天在深海中休息,晚上游到浅海觅食。在许多和海妖有关的传说中,它们的长相和乌贼都十分相似。据说,有些海员在海上值夜班的时候,曾经看到乌贼长达20多米的触手在甲板上横扫,那些能够被捉到的物体被统统卷到海里。

在日本海浅海的水草里,有一种超小型的乌贼。它的体积和一颗花生的大小差不多,体重只有0.1克。生活习性同一般的乌贼没什么两样,只是背上多了一个吸盘,可以吸附在水草上,不致被海水冲走。平时它在水草上休息,一旦发现猎物便突然出击,吃饱后,又回到水草上安静地休息,等待下一个猎物。

在乌贼的王国里,还有一种体形很小的萤乌贼。它是一种会发光的生物,其腹面有3个发光器,有的眼睛周围还有一个。它发出的光可以照亮30厘米远。当它遇到天敌时,便射出强烈的光,把天敌吓得仓皇而逃。

浑身上下都是宝

乌贼浑身是宝,在美国有“穷人的鲍鱼”之称。

墨鱼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食价值高,是海洋带给人类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佳食良药。《本草求真》中记载,乌贼鱼“入肝补血,入肾滋水强志”。入肝者,是指其补血的作用;入肾,是有滋阴之功。由于其有良好的补血作用,因此常吃墨鱼对妇女血虚性月经失调有调节作用;对妇女带下清稀、腰疼、尿频等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墨鱼含蛋白质13%,而含脂肪仅为0.7%,即使是肥胖者或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适量吃也无妨。墨鱼还含磷、钙、锌、铁、镁、糖、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炒、蒸、炖、煮等皆可。墨鱼性干、味甘咸、入肝肾二经,有滋肝肾、补血脉之功。根据民间食疗经验,治白带过多,可取鲜墨鱼2个,洗净,取瘦猪肉250克切片炖熟,以食盐调味,每日1次,5日为一个疗程;治月经过少或闭经,用墨鱼肉、桃仁适量共煮食、每日一次,至月经增多或月经来潮为止;治子宫出血,取数个墨鱼的墨汁煮汤服用;对产后缺奶者,宜进食墨鱼、章鱼合煮的肉汤。

墨鱼的背部有一块石灰质的骨头,俗名乌贼骨,医书上称为海螵蛸。该骨含有碳酸钙、磷酸钙胶质、有机质及氯化钠等,有止血、止滞、涩精止遗、制酸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

乌贼墨是吲哚醌和蛋白的结合物,所以,乌贼的墨囊是一种贵重的药材,墨汁经加工后不仅可制成印刷用的油墨,还可制成止血药,可治功能性出血。1990年,日本青森县的科学家发现乌贼墨汁中含有抗癌成分,纯化后可使60%的患癌小鼠恢复健康,原因是乌贼墨激活了肿瘤附近的巨噬细胞。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乌贼墨又有了新的用途。在日本,以乌贼墨为材料制成的面包、拉面、意大利面条沙司等食品相继推上市,已形成了一个乌贼墨食品热。充当乌贼墨食品热“先导”的是颜色黑黑的乌贼墨面包,其后掺入乌贼墨的法式面包也开始销售。据说,这种面包在日本东京的食品店限定每天只出售80只,但排队购买者可多达百人以上。除了面包食品,将乌贼墨掺入面条的“乌贼墨拉面”几年前就已推上市面。此外,日本还陆续推出了掺有乌贼墨的腊肠和凉粉等新品种。尽管乌贼墨看上去黑漆漆的,但因其具有独特的味道,深受注重健康消费者的欢迎。乌贼墨具有抑制癌症的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乌贼墨食品的魅力。现在,用乌贼墨汁染黑的米饭在意大利和西班牙非常普遍,在美国也很受欢迎,形成了一种黑色食品时尚。

对现代武器的启示

乌贼墨汁是它保护自己的一种武器。假如有什么凶猛的敌害向它扑来,乌贼就立即从墨囊里喷出一股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黑,状如烟雾,而且有时烟雾的形状颇像它们本身,很容易迷惑敌害,而它就在这黑色的烟幕里溜之大吉。乌贼的这种墨汁还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害,即使大鱼在这种液体中也会失去嗅觉和辨别方向的能力。由于乌贼蓄积一囊墨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乌贼非到万分危急之时,是不肯轻易施放墨汁的。令人称奇的是,生活在深海的乌贼,经过体内机能的调整,喷射出来的不是黑墨汁,而是会发光的细菌。这种细菌一接触海水,马上形成晶莹发光的烟雾,使来犯者眼花缭乱。乌贼的独特功能,对当今现代武器的研制给予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军事科学家精心分析研究乌贼制造水下黑幕的方法及其造成黑幕的化学成分,经过细心模仿和多次试验,研制成了用于水下迷惑敌群、保护自己逃离险境的“气幕弹”。气幕弹用爆炸的方法,将化学物质或其他物质在瞬间扩散开,使水中产生大量不溶于水的气泡,漂浮在一定范围的海域内,形成大量的“气泡幕”。这些气泡幕反射能力极强,即使主动式声纳也会被它干扰得无法辨别真假目标,从而使鱼雷丧失捕捉目标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英国航母群在大西洋马岛海域迎击阿根廷“圣路易斯”号潜艇的攻击。英舰向潜艇发射了反潜鱼雷,几分钟后,只见漂上一股黑烟却不闻潜艇的呼救信号。原来,潜艇在险境中发射了“气幕弹”。趁英军的鱼雷撞在这道黑幕上爆炸的时候,阿根廷潜艇迅速逃离了险境。

1983年,澳大利亚一位名叫迈克·德怀尔的枪械爱好者,到水族馆观赏乌贼遇险喷墨逃生的情景。乌贼喷墨时所采取的高压连续“发射”方式,激发了迈克·德怀尔的灵感。他在设计手枪时,一改传统的旧模式,取消了再装填步骤,从而发明了电子枪。电子枪采用多管发射和电脉冲点火技术,发射小粒弹丸。子弹长约20毫米,是普通子弹的一半或更小,因此一枝枪管容纳子弹的数量可以大大增加。而电脉冲发射技术能使枪弹发射速度提高几百倍。电子枪与传统的机械式手枪相比,单管发射速率由每分钟2200发提高到4.5万发。于是,专家把这种非常高的发射速率,称之为“金属风暴”。目前,36管的“金属风暴”试验系统,发射速度已经超过了每分钟100万发。比以往发射速度最快的格林式机关枪提高了150多倍。

上一篇:中职校后勤整改报告下一篇:我身边的文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