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协议书

2024-05-24

征收协议书(精选6篇)

篇1:征收协议书

土地征收协议书

征收单位:(简称甲方)

被征收单位:(简称乙方)

甲方因学校建设需要,经乡党委、乡政府同意,拟征收乙方土地。经双方协商同意,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征收乙方土地亩,其地类为旱地亩,拟定土地用途为

用地。

二、土地征收费用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武汉市征用集体土地补偿安置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149号令)、《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鄂政发[2005]11号)等相关法律及文件精神的规定,甲方征收乙方土地补偿的有关费用为:土地补偿费元,青苗补偿费元,合计人民币元整。

三、付款方法。由乡政府一次付清给乙方。乙方应做好被征地农民工作,确保被征土地如数交给甲方。乙方要做好土地补偿费发放和管理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利益不受到损害。本次征地一经上级批准,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阻挠施工或提出其它附加条件,否则,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四、本协议一式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及相关单位各一份。

甲方:负责人(签字盖章):代表(签字盖章):

乙方:负责人(签字盖章):代表(签字盖章):

年月日

篇2:征收协议书

征收人(以下简称甲方):长春市南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评估单位(以下简称乙方):吉林远大房地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长春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甲、乙双方经充分协调,就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政府珲春街棚户区地块进行改造的需要而涉及的征收范围内房屋征收补偿价格进行评估事宜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一、委托评估目的为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确定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提供依据,评估被征收房屋的价值。

二、评估范围

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政府珲春街棚户区地块,东起吉顺街,西至珲春街,南起珲春街840号,北至曙光路的范围内房屋。

三、评估时点

2011年9 月 21日。该评估时点是以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政府公布的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为准。

四、委托期限

甲方向乙方提供评估必备的相应资料,主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等及调档核实资料,乙方收到甲方提供的全部评估所需资料后按时完成甲方委托的评估工作,并出具正式的估价报告单。若因不可抗力因素需延长或提前完成评估工作,甲、乙双方需另行协商。

五、乙方指派的人员

乙方指派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及房地产估价员等承办该项业务,以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甲方对乙方评估人员中可能涉及与甲方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有权提出回避。

六、收费标准及付款方式

1、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房地产中介服务收费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为依据,根椐完成的评估工作量由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政府珲春街棚户区改造项目 中标开发公司按评估值的千分之五支付评估费用。

2、付款方式:根据完成的评估工作量,分期付款。

七、甲方及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按约定的日期为乙方提供与评估相关的文件、资料,并对提供的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

2、乙方在评估工作中需甲方配合的,特别是在进行现场查看或资产清查核实工作时,甲方应指定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积极配合,保证评估工作顺利进行。

3、甲方应为乙方在工作过程中协调企业内部及与评估有关的外部管理部门的关系创造良好条件。

八、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依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评估,认真执行有关法律和法规,对出具的评估报告书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2、遵守职业道德,对甲方及资产占有方提供的内部资料和评估结果,严守秘密。

3、乙方有义务主动做好与其他中介机构的协调工作。

4、乙方在约定时间内提交评估报告书。若因甲方不能按规定时间提供材料,乙方有权延长交付报告书时间。

九、违约责任

1、乙方无故终止履行本约定,所收评估费应退还甲方;如甲方无故终止本业务约定书,乙方有权终止评估并且不退还评估费用。

2、甲乙双方如一方违反本业务约定书,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向对方支付违约金。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进行赔偿。

十、争议的解决

因本业务约定书或执行本业务约定产生的任何争议,应当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就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结果对双方均具有约定力。

十一、生效日期

本业务约定书一式三份,甲方二份、乙方一份,经各方加盖公章后生效。如遇特殊情况,其他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法定代表人:

篇3:征收协议书

一、房屋征收搬迁类型与协议搬迁的定义

《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使用者只享有土地使用权,这是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对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征收条例》作了明确的规定,而集体土地上房屋搬迁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只是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了属于集体土地征地过程中涉及房屋及地上附着物的补偿。

从实践来看,房屋征收搬迁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政府依法组织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在《征收条例》出台前,适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简称《拆迁条例》),在对房地产权利人进行补偿安置后实施房屋拆迁。2011年《征收条例》施行后,拆迁为征收所取代,对于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征收决定实施征收,对房屋所有权人进行补偿和安置,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回。二是集体土地征地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对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建设用地使用人的房地产实施评估补偿。三是国有土地上非征收项目和办理征地手续前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及附着物搬迁。本文所指主要是第三种情形。因此,协议搬迁方式可定义为:为了项目建设需要,对国有土地上的非征收项目的房屋和办理征地手续前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及附着物,根据民事自治的原则,通过协商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给予房地产所有权人合理补偿和安置,实现房屋搬迁的方式。协议搬迁方式所涉及土地权属转移需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二、当前房屋征收搬迁现状与原因分析

我国的房屋征收拆迁制度经历了政府拆迁-市场化拆迁-政府征收的转变过程。由于拆迁制度目的是为项目建设需要,与《宪法》和《物权法》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精神相悖,所以出台了《征收条例》。《征收条例》已经施行4 年多时间,对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行政行为作了许多程序性规定,其实施要比拆迁规范严格得多。但由于《征收条例》限定征收的范围须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比过去缩小很多,而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包括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对土地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因而出现了以民事的方式解决困局而打“擦边球”的现象。

据笔者调查,《征收条例》实施后征收拆迁的主要特点呈现为:房屋征收项目少,一般城市由政府作出征收决定的项目只占三分之一左右,有些小城市和县城城区甚至没有征收项目。以盐城市区为例,今年以来实施征收项目(含上年结转)30个,占征收搬迁项目总数的26%。11个县(市、区)有7个没有新的征收项目。协商搬迁比例大,一般城市征地拆迁和协商搬迁占三分之二以上,甚至更多。盐城市区今年前三个季度实施114 个征收搬迁项目,其中协商搬迁项目84 个、占74%,完成面积占58.6%。搬迁项目矛盾多。《征收条例》实施后征地拆迁引发的信访矛盾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因过去拆迁遗留问题和协议搬迁纠纷引发的信访呈上升势头。有些已经拆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遗留问题,仍在不断信访和诉讼之中。协议搬迁项目一般没有统一的政策标准和规范,信息公开不够,尺度把握上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导致被搬迁人诉讼和信访比较多。分析出现当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与集约节约用地、建设用地规模从严控制的矛盾。城市要扩张、项目要实施,受制于老城区存量国有土地开发成本高,新征集体土地指标紧、难度大、周期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等“边用边征”“先用后征”“先租后征”等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土地性质所限无法实施房屋征收,征地手续难到位难以实施征地拆迁,只能采取协议搬迁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是城市扩张的需求与法定征收程序要求严、法律规范不完善的矛盾。城市扩张和更新改造必然要实施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历史原因形成了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混杂交错的状况,按照房屋征收的程序难以进行,采用协议搬迁方法处理比较简单。城乡结合部、各类园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土地性质一般仍为集体,国家层面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尚未出台,现行征地过程中对于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屋和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补偿没有顶层的法律规定,在征地过程中一般也不作处理,而是留给用地过程中参照征收处理。最高法2005年曾经有答复,行政机关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之后,被征用土地上的原农村居民对房屋仍享有所有权,房屋所在地已被纳入城市规划区的,应当参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对房屋所有权人予以补偿安置。这也是造成协议搬迁比例大的原因。

三、协议搬迁房屋涉及的法律问题与思考

协议搬迁方式从法理上分析应当属于民事行为。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签订协议只要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在法律上就应当予以支持。协议搬迁房屋涉及以下几个法律问题需要研究。

一是政府和基层组织在协议搬迁过程中的角色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协议搬迁方式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推进,项目建设同样为政府行为,这就导致被搬迁人对将协议搬迁定义为民事行为的不认可。笔者认为,协议搬迁方案以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为实施主体,更能体现民事的性质。政府或者基层组织可以作为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角色,这样可以规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风险。

二是搬迁协议的属性定位和形式要求。利用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破解用地和项目建设难题应当把握好协议的过程和形式。协议搬迁方案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协议的过程应当充分协商,不应违背当事人的意愿。《行政诉讼法》修订后,对于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所涉及的诉讼是作为行政案件处理的,协议搬迁既然定位为民事行为,就应避免政府和基层组织的直接介入;搬迁协议的内容和格式也不宜采用征收协议格式,这样能够真正体现其民事性质。

篇4:征收协议书

一、房屋征收搬迁类型与协议搬迁的定义

《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使用者只享有土地使用权,这是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对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征收条例》作了明确的规定,而集体土地上房屋搬迁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只是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了属于集体土地征地过程中涉及房屋及地上附着物的补偿。

从实践来看,房屋征收搬迁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政府依法组织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在《征收条例》出台前,适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简称《拆迁条例》),在对房地产权利人进行补偿安置后实施房屋拆迁。2011年《征收条例》施行后,拆迁为征收所取代,对于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征收决定实施征收,对房屋所有权人进行补偿和安置,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回。二是集体土地征地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对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建设用地使用人的房地产实施评估补偿。三是国有土地上非征收项目和办理征地手续前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及附着物搬迁。本文所指主要是第三种情形。因此,协议搬迁方式可定义为:为了项目建设需要,对国有土地上的非征收项目的房屋和办理征地手续前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及附着物,根据民事自治的原则,通过协商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给予房地产所有权人合理补偿和安置,实现房屋搬迁的方式。协议搬迁方式所涉及土地权属转移需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二、当前房屋征收搬迁现状与原因分析

我国的房屋征收拆迁制度经历了政府拆迁-市场化拆迁-政府征收的转变过程。由于拆迁制度目的是为项目建设需要,与《宪法》和《物权法》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精神相悖,所以出台了《征收条例》。《征收条例》已经施行4年多时间,对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行政行为作了许多程序性规定,其实施要比拆迁规范严格得多。但由于《征收条例》限定征收的范围须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比过去缩小很多,而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包括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对土地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因而出现了以民事的方式解决困局而打“擦边球”的现象。

据笔者调查,《征收条例》实施后征收拆迁的主要特点呈现为:房屋征收项目少,一般城市由政府作出征收决定的项目只占三分之一左右,有些小城市和县城城区甚至没有征收项目。以盐城市区为例,今年以来实施征收项目(含上年结转)30个,占征收搬迁项目总数的26%。11个县(市、区)有7个没有新的征收项目。协商搬迁比例大,一般城市征地拆迁和协商搬迁占三分之二以上,甚至更多。盐城市区今年前三个季度实施114个征收搬迁项目,其中协商搬迁项目84个、占74%,完成面积占58.6%。搬迁项目矛盾多。《征收条例》实施后征地拆迁引发的信访矛盾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因过去拆迁遗留问题和协议搬迁纠纷引发的信访呈上升势头。有些已经拆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遗留问题,仍在不断信访和诉讼之中。协议搬迁项目一般没有统一的政策标准和规范,信息公开不够,尺度把握上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导致被搬迁人诉讼和信访比较多。分析出现当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与集约节约用地、建设用地规模从严控制的矛盾。城市要扩张、项目要实施,受制于老城区存量国有土地开发成本高,新征集体土地指标紧、难度大、周期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等“边用边征”“先用后征”“先租后征”等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土地性质所限无法实施房屋征收,征地手续难到位难以实施征地拆迁,只能采取协议搬迁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是城市扩张的需求与法定征收程序要求严、法律规范不完善的矛盾。城市扩张和更新改造必然要实施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历史原因形成了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混杂交错的状况,按照房屋征收的程序难以进行,采用协议搬迁方法处理比较简单。城乡结合部、各类园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土地性质一般仍为集体,国家层面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尚未出台,现行征地过程中对于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屋和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补偿没有顶层的法律规定,在征地过程中一般也不作处理,而是留给用地过程中参照征收处理。最高法2005年曾经有答复,行政机关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之后,被征用土地上的原农村居民对房屋仍享有所有权,房屋所在地已被纳入城市规划区的,应当参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对房屋所有权人予以补偿安置。这也是造成协议搬迁比例大的原因。

三、协议搬迁房屋涉及的法律问题与思考

协议搬迁方式从法理上分析应当属于民事行为。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签订协议只要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在法律上就应当予以支持。协议搬迁房屋涉及以下几个法律问题需要研究。

一是政府和基层组织在协议搬迁过程中的角色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协议搬迁方式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推进,项目建设同样为政府行为,这就导致被搬迁人对将协议搬迁定义为民事行为的不认可。笔者认为,协议搬迁方案以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为实施主体,更能体现民事的性质。政府或者基层组织可以作为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角色,这样可以规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风险。

二是搬迁协议的属性定位和形式要求。利用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破解用地和项目建设难题应当把握好协议的过程和形式。协议搬迁方案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协议的过程应当充分协商,不应违背当事人的意愿。《行政诉讼法》修订后,对于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所涉及的诉讼是作为行政案件处理的,协议搬迁既然定位为民事行为,就应避免政府和基层组织的直接介入;搬迁协议的内容和格式也不宜采用征收协议格式,这样能够真正体现其民事性质。

三是被搬迁人的财产等权益保障问题。保障被搬迁对象的实体利益是协议搬迁的核心所在。对于国有土地上的非征收项目协议搬迁,补偿安置应当与当地的房屋征收政策和标准一致,既不能压低也不能抬高,压低了当事人利益受损,抬高了会影响其他征收项目的实施。对于办理征地手续前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及附着物的协议搬迁,其补偿标准亦应参照国有土地上的征收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8月7日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1〕20号)规定,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未就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进行补偿安置,补偿安置时房屋所在地已纳入城市规划区,土地权利人请求参照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的,人民法院一般应予支持,但应当扣除已经取得的土地补偿费。办理征地手续的应当这样处理,在办理征地手续前的协议搬迁更应这样处理,以保证集体土地使用人利益不受损害。按照《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协议搬迁过程中,要给予宅基地使用人合理的安置,确保其居住条件不降低;办理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其他利益也应当得到有效保障。

篇5:土地征收协议书

甲方:长沙莲花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莲花镇莲花社区肖家湾组

为加快莲花镇两型社会示范镇的建设步伐,树立莲花镇的新形象,彻底解决集镇范围内的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甲方受莲花镇党委政府的委托,拟在莲花镇莲花社区肖家湾地域内进行莲花河整治及新建莲花河沿河风光带、修建环镇公路,及商业片区开发,需要征用土地。现参照长沙市政府103号土地征收文件规定,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土地征收协议:

一、甲方征收乙方土地的四至范围:东至莲花河河堤止,西至莲善公路边上,南至双枫东路集镇住户后向水沟止,北至童家坝坝堤止。实际丈量面积为伍拾捌亩。(后附四至范围图)。

二、征地价格:土地征收(稻田)单价按伍万壹仟玖佰贰拾元/亩(51920元/亩),土地征收费总额为叁佰零壹万壹仟叁佰陆拾元整(3011360元),青苗按壹仟元/亩(1000元/亩)补偿,青苗费为伍万捌仟元整(58000元),征地总额为叁佰零陆万玖仟叁佰陆拾元整(3069360元)。农电站后面、雨九线以南土地面积约为肆亩,土地征收单价及青苗补偿同上,征地款为贰拾壹万仟陆佰捌拾元整(¥:211680元),该肆亩最终结算以实际丈量面积为准。甲方征用土地范围内的各户主的其它补偿费用由甲方负责。本组土地征收后如遇国家政策性补偿及失地农民优扶或其他相关政策时,本组居民有权继续享受。如果社区红线范围内的其他470亩土地征收时,有其他优扶或相关政策时,肖家湾组居民同等享受。甲方有义务积极督促区政府尽快参照望城失地农民优扶政策两年之内在我镇的实施。

三、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以乙方所有户主签字全部到位为准),甲方一次性支付所有征地款项。

四、甲方征用该宗土地后,只允许在征收范围内使用,不得越界使用,否则因此造成纠纷或损失乙方不负责。

五、乙方土地被征用后,由乙方自行负责本组责任田的调整,妥善处理好本组相关事宜,承担所有责任,并不得以任何借口或形式增加费用和阻止甲方施工。

六、甲方在使用该宗土地时,如有界址不清,或其他原因引发矛盾时,乙方有义务进行调解。

七、土地征收价格系包干计算,乙方不承担其他任何费用,以及国家政策性的风险责任。

八、此协议一式肆份,以上协议双方签字生效,即具法律效力,双方不得反悔,违约方必须赔偿另一方所有经济损失。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鉴证方(签字、盖章):

篇6:土地征收补偿协议书

身份证号:

乙方:

为发展村庄经济提高村民收入,乙方征用甲方承包土地,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偿协议如下,共同遵照执行。

一、土地位置:位于以南, 。

二、用地面积:该宗地块面积 亩,属于甲方承包田地。

三、征地补偿费用:经双方同意由乙方一次性补偿,补偿单价17.3万元/亩,共计补偿甲方费、青苗及附着物补偿费等所有的补偿项目),本协议签订后5日内支付。协议签订后该地块的收益、补偿等一切权益均归乙方所有。

四、乙方承诺,以后如遇该地块地价调整,补偿款差额部分给甲方补齐。

五、甲方承诺:签订本协议后,甲方不得将该宗地块交他人征用或占用;不以任何方式干涉乙方施工、使用;并积极配合乙方办理该宗地块相关手续。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一份,乙方一份,双方签字盖章生效,效力同等。

甲方:

乙方: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上一篇: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自荐信下一篇:关于竞选纪律委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