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办法

2024-05-21

征收办法(精选七篇)

征收办法 篇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规范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税务总局制定了《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

二〇—〇年二月二十日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非居民企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企业所得税核定办法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非居民企业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并应按照其实际履行的功能与承担的风险相匹配的原则,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据实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四条非居民企业因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准确计算并据实申报其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采取以下方法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一)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于能够正确核算收入或通过合理方法推定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成本费用的非居民企业。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二)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于能够正确核算成本费用,但不能正确核算收入总额的非居民企业。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三)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核定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于能够正确核算经费支出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收入总额和成本费用的非居民企业。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经费支出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营业税税率)×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第五条税务机关可按照以下标准确定非居民企业的利润率:

(一)从事承包工程作业、设计和咨询劳务的,利润率为15%-30%;

(二)从事管理服务的,利润率为30%-50%;

(三)从事其他劳务或劳务以外经营活动的,利润率不低于15%。

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非居民企业的实际利润率明显高于上述标准的,可以按照比上述标准更高的利润率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第六条非居民企业与中国居民企业签订机器设备或货物销售合同,同时提供设备安装、装配、技术培训、指导、监督服务等劳务,其销售货物合同中未列明提供上述劳务服务收费金额,或者计价不合理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相同或相近业务的计价标准核定劳务收入。无参照标准的,以不低于销售货物合同总价款的10%为原则,确定非居民企业的劳务收入。

第七条非居民企业为中国境内客户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凡其提供的服务全部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应全额在中国境内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凡其提供的服务同时发生在中国境内外的,应以劳务发生地为原则划分其境内外收入,并就其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劳务收入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务机关对其境内外收入划分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有疑义的,可以要求非居民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并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成本费用等因素合理划分其境内外收入;如非居民企业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税务机关可视同其提供的服务全部发生在中国境内,确定其劳务收入并据以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八条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适用不同核定利润率的经营活动,并取得应税所得的,应分别核算并适用相应的利润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凡不能分别核算的,应从高适用利润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九条拟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的非居民企业应填写《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报送主管税务机关。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企业报送的《鉴定表》的适用行业及所适用的利润率进行审核,并签注意见。

对经审核不符合核定征收条件的非居民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自收到企业提交的《鉴定表》后15个工作日内向其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将鉴定结果告知企业。非居民企业未在上述期限内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的,其征收方式视同已被认可。

第十条税务机关发现非居民企业采用核定征收方式计算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不真实,或者明显与其承担的功能风险不相匹配的,有权予以调整。

第十一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可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确定适用的核定利润率幅度,并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具体操作规程,报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备案。

城区集体土地征收办法 篇2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利川市城区土地征收和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保障城市建设依法、有序、稳妥推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湖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鄂政发〔2014〕12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征收和征地房屋拆迁是指经利川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征收土地公告》、《土地征收及房屋拆迁安置途径告知书》等公告明确的范围内所有土地和房屋的征收补偿和拆迁安置。

本办法所称征地房屋拆迁是指农民集体土地被国家征收后,征收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的拆迁。

第二章土地征收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职责分工

第四条 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都亭办事处、东城办事处、凉雾乡、元堡乡、利川经济开发区及市直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开展相关工作。

(一)市纪委(监察局):负责对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三违”整治等工作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职工执行相关法规政策和遵守纪律情况、干部职工参与“三违”情况等的监督检查,对涉及违纪违规行为,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二)市征地拆迁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安置工作,主要负责审核把关,检查督办,安置管理,统筹解决征地拆迁中疑难问题。

(三)市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法开发(以下简称“三违”)整治办公室:综合协调土地征收范围内“三违”整治工作,主要负责督办相关单位对土地征收范围内“三违”行为的巡察、制止、查处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强制拆除征地范围内的“三违”。

(四)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土地征收范围内“三违”行为的调查认定处理,并依法强制拆除土地征收范围内的“三违”建筑。

(五)都亭办事处、东城办事处、凉雾乡、元堡乡:为辖区实施土地和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宣传发动、解释疏导、拆迁安置、清场平整、纠纷排查、社会稳控、后勤保障、土地征收范围内的“三违”巡察制止、已征收储备土地动态巡察管理等工作。

(六)利川经济开发区:负责管理区域内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已征收储备土地的库存管理。

(七)市国土资源局:履行土地征收、征地房屋拆迁补偿法定主体职责,主要负责拟订年度征收拆迁计划、征地信息公开、政策解释、征收土地面积测量、实物认定、委托中介评估机构、参与协议签订、统计汇总、储备管理。

(八)市住建局:履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定主体职责,负责集体土地上房屋的建筑结构分类认定、面积测绘及相关政策解释,高层还建安置小区安置房建设。

(九)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负责拟征收土地范围红线确定、放验线、安置小区选址。

(十)市财政局:负责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资金筹集、分配拨付;负责监督资金运行。

(十一)市公安局:负责土地、房屋征收范围内村(居)民的户籍审核和管理工作;负责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秩序的维护;负责查处涉嫌非法倒买倒卖土地、非法侵占土地犯罪的案件;负责查处妨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案件。

(十二)市国税局、地税局:负责被征收经营性房屋、生产加工、养殖等经营性用房的经营性收入认定工作。

(十三)市工商局:负责被征收经营性房屋、生产加工、养殖等经营性用房的营业登记核查。

(十四)市人社局:负责根据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保工作。

(十五)市林业局:负责林地征占用许可手续办理,林地征收补偿后林权证的变更、注销登记;林木、绿化苗圃征收补偿价格评估和森林资源价格评估机构的监管。

(十六)市经管局:负责征收土地后承包经营权证的变更、注销等登记工作。

第五条

中介机构选择。

(一)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协商不成的,通过多数决定、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同一项目的评估机构只能选择1家。

(二)房屋产权面积测量由市房管测绘大队负责。

(三)森林资源价格的评估由林业部门在有资质的机构中推介1—2家,进行择优选择,同一项目的评估机构只能选择1家。

(四)其他中介机构选择按公开方式选择入围单位,再通过遴选方式确定。

第三章征收土地补偿

第六条

土地补偿标准。

(一)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的补偿标准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湖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鄂政发〔2014〕12号)规定的标准执行。

(二)园地附着物补偿:果园盛产期11000元/亩,初产期7000元/亩,果苗4000元/亩。

(三)养殖水面补偿:鱼塘10000元/亩,其他养殖、种植水面6000元/亩。

(四)坟墓补偿:土坟(含石砌坟)6000元/所,单碑坟8000元/所,多碑坟12000元/所。

坟墓被搬迁范围:迁往公墓无偿进入;进入经营性公墓每所补助1000元;在规划区外自行选址安葬的,所选择位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政策规定。

(五)鱼塘和坟墓周边石砌堡坎或混凝土现浇、水泥地平、围墙、蔬菜大棚等按市场评估价进行货币补偿。

(六)苗圃、绿化林木、其他经济作物的补偿以及本办法未明确的地上附着物补偿,按照市场评估价进行货币补偿。

(七)属国家项目资金全部投入的设施(整治)及沟、坎、路、渠等建设项目,在征收时建构筑物不予补偿,已进行土地征收补偿的不再予以补偿。部分投入的按比例扣减。

(八)生产性用房(地)补偿。指用于看护果园、苗圃、鱼塘的临时棚子或房屋、烘烤房、堆肥池(塘)、沼气池、饲料(农产品)储藏窖,以及独立于居住用房之外的畜禽栏圈等设施农用地,生活用水井。其地上建构筑物补偿实行中介评估补偿,土地补偿参照同级地类耕地征收补偿标准予以货币补偿。

第七条

征收范围内废弃宅基地(含废弃生产性用地)按同级土地征收耕地补偿标准予以征收补偿。

第八条

土地征收奖励。对积极支持征收土地工作,按约定出席现场指界、面积确认签字、领取土地补偿款、签订土地交付协议并交付土地的、及时搬迁范围内坟墓等附着物的,按补偿时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总额的5%的标准予以奖励。

第九条

土地征收补偿资金,在签订土地交付协议后,直达被征收人账户。

第四章房屋拆迁安置补偿

第十条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

(一)安置补偿对象:“产权明晰,证件齐全”的房屋;

(二)中介评估:房屋(宅基地、附属设施)价值按中介评估结果确认;集体建设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参照同级地段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评估。

(三)安置补偿方式: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新农村建设示范安置点安置等方式。

1、总体原则:市中心城区补偿安置方式主要为货币补偿和高层房屋产权调换,不再新设以宅基地安置为主的安置小区,对原已设立的安置小区内有剩余宅基地的,按就近原则调剂安排,并按原进入小区拆迁安置户安置补偿方式予以补偿。如无剩余宅基地,在该区域内征收单独宅基地的只能实行货币补偿。其他区域根据城市规划适度设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安置。最终安置补偿方式以正式公布的《拆迁安置公告》或《拆迁安置方案》为准。

2、具体补偿方式:

(1)货币补偿方式。由评估机构对房屋(建构筑物)、宅基地、室内装饰装潢、其他生活用建构筑物等按市场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补偿。同时,对积极支持房屋征拆迁工作,按照约定时间完善相关程序、签订相关协议、按时交付被征收房屋及宅基地的,按照评估补偿费总额的20%的标准予以奖励。

(2)房屋产权调换方式。用于高层房屋产权调换的房屋应具有合法产权手续。其室内装饰装璜、室内不可迁移设备设施、达不到调换标准(条件)的加层按中介评估结果实行货币补偿。实行产权调换的,其宅基地及基础部分不予补偿。房屋产权调换方式为:

①一楼房屋调换。产权人可选择单独调换居住用房,也可选择同时调换商业用房和居住用房。

a.商业用房调换。用于调换商业用房的只能是被征收房屋的第一楼,被征收人在已明确的安置小区内选择,且只限于下列调换方式的一种。调换方式为:

调换安置小区一楼商业用房:按被征收房屋一楼建筑面积的25%调换,调换比例为1:1,最高调换面积不超过60m2。

调换安置小区二楼商业用房:按被征收房屋一楼建筑面积的30%调换,调换比例为1:1.1,最高调换面积不超过80 m2。

调换安置小区三楼及以上商业用房:按被征收房屋一楼建筑面积的40%调换,调换比例为1:1.2,最高调换面积不超过100 m2。

b.居住用房调换。产权人按一楼产权面积100%选择调换居住用房的,调换比例为1:2;产权人选择合并调换的,原一楼产权面积按比例调换商业用房后,剩余面积按1:2的比例调换居住用房。

②二楼及以上的房屋产权调换。产权人二楼及以上房屋选择调换居住用房的,其调换比例为1:1.2。同时,对积极支持房屋征拆迁工作,按照约定时间完善程序、签订协议、按时交付被征收房屋及宅基地的给予奖励,即产权人选择产权调换的,按原产权面积的20%奖励高层居住用房。

③被征收房屋调换居住用房后所剩面积不足最小户型一半、且人均居住面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可在安置小区安置最小户型居住用房1套,所差面积部分按该小区成本价购买。超过(除最小户型)其他户型一半的,可安置对等户型1套,所差面积部分按成本价购买。

④调换房屋的选择方式:同一安置小区,以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合同》时间的先后顺序在现有房屋中选择调换房屋的楼栋、楼层及户型。选择同一栋楼的同一户型不得超过3套,最小户型不超过1套。

(3)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安置方式。

①按照“规划适度”原则合理设置新农村建设示范安置点,实行宅基地调换的方式安置,用于调换安置的宅基地规划面积一般不大于100 m2/宗。同时,对积极支持房屋征拆迁工作,按照约定时间完善相关程序、签订相关协议、按时交付被征收房屋及宅基地的,按照货币补偿费总额的20%予以奖励。

②被征收房屋的房屋主体(建构筑物)、装饰装修、其他附属房屋实行货币补偿。

③被征收房屋宅基地(持合法有效的土地使用证或建设用地批准书)按照“以面积还面积”的方式在安置点实行面积调换,原持证人所持1个有效土地使用证调换后的宅基地不能多于2个。

调换1个宅基地后,剩余面积不足安置宅基地面积一半的,实行货币补偿。调换1个宅基地后,剩余面积超过安置宅基地面积一半的,可购买差额面积,满足1个宅基地。调换2个宅基地后仍少于原宅基地面积的,多余宅基地面积实行货币补偿。原宅基地面积不足安置宅基地面积一半的,又再无其他住房的安置对象,可购买差额面积,满足1个宅基地。超差面积补偿(购买)标准按对等原则进行货币补偿(购买),分别按市场评估价互补。

第十一条

无房户安置补偿。被征收人土地全部被征收后,无调换房屋,而且本人及家庭成员均无住房、无买卖(出租)房屋行为、无私自买卖(转让)土地行为、无“三违”行为的,按以下方式安置:

(一)属高层安置范围的,被征地户或拆迁安置户无房安置或安置后人均住房面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住房标准,可申请在高层安置小区内按该小区建设成本价申请购买。

(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安置的,按该小区市场评估价购买1个宅基地。

(三)无力购买高层安置房、宅基地的,又符合公租房条件的可优先安排入住公租房。

第十二条

高层安置调换居住用房成本价确认方式。高层安置调换居住用房执行成本价暂定为2000元/平方米;宅基地安置小区价格按市场评估价确定。

第十三条

房屋产权认定及调换产权办理。

(一)原房屋产权认定。

1、根据产权人提供的合法有效的《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批准书》认定土地权属的合法性,根据《房屋所有权证》认定房屋的合法性,根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认定规划的合法性。

2、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手续不健全,但修建年代久远、权属明晰的房屋,经相关部门调查认定处理后,作为土地登记(房屋产权登记)时漏登记处理,符合调换条件的参照第十条执行,不符合调换条件的实行货币补偿。

3、被征收房屋无合法手续,被征收人又无其他房屋居住的,按我市“三违”疏导政策处罚后,完善手续程序,不享受奖励政策,补偿标准按第十条执行。

4、被征收房屋属新建,无合法手续的,而被征收人另有其他房屋的,按非法占地处理。

(二)调换房屋产权办理。

1、调换高层安置小区房屋的,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办理《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其土地使用权为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使用权时间为商业40年,居住70年。所有证件登记权利人均为原权利人。

2、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实行宅基地安置的,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办理《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其土地使用权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所有证件登记权利人均为原权利人。

第十四条安置房屋一般在2年内以毛坯房的方式交付。属商业门面的安装卷闸门,属居住用房的安装1道金属防盗门。调换自用房免收水、电、气初装费,所产生的费用纳入拆迁安置建设成本预算(每个拆迁户限1套,下同)。

调换房(限自用房)免收10年物业管理费,房屋维修基金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各承担一半。

第十五条

被征收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后,被征收房屋原权利人及其他权利人再申请审批宅基地,不予批准。

第十六条

房屋征收补偿资金,在签订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后,直达被征收人账户。

第五章经营性损失补偿

第十七条

被征收房屋属商业用房(指门面)的损失补偿。具备合法经营手续的,以近3年所缴纳相关税费为依据认定营业性收入,确定经营利润,给予经营损失补偿,补偿时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其计算公式为:月净利润×停产停业期限。

第十八条

征收生产加工型或养殖加工型用房的损失补偿。具备合法有效的相关手续,以近3年缴纳相关税费为依据认定其经营性收入,确定经营利润,给予经营损失补偿,补偿时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其计算公式为:月净利润×停产停业期限。

第六章临时过渡安置

第十九条

拆迁人临时过渡安置实行自行过渡安置、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临时过渡安置费标准为130/人·月,高层安置的按24个月计算;新农村示范点安置的按12个月计算;因特殊情况无法如期交付安置房或宅基地需要延期的,按月支付。高层安置的自交付高层安置房屋之日起3个月停止给付过渡安置费;新农村示范点安置的自交付宅基地之日起6个月停止给付过渡安置费。

第二十条

搬家费按2000元/户给付。

第七章罚则

第二十一条

土地及房屋征收告知书或公告发布之后,抢栽抢种的青苗及地上附着物,抢修抢建的建构筑物及室内外装饰装潢等,一律不予补偿。经查证核实的“三违”建构筑物,在土地征收时,一律不予补偿,并由市“三违”整治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市政府的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二条

在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中,弄虚作假、冒名顶替、冒领补偿费用以及截留补偿费用的,由相关职能部门责令追缴,并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违反土地及规划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责令限期交出土地,对拒不交出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阻扰和破坏征地拆迁工作,妨碍公务执行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非法占用政府征收储备土地的,责令限期归还,拒不归还的,由公安部门立案查处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如上级修订的补偿标准超过本办法规定的,从其规定。国家和省、州单项重点建设项目对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在土地及房屋征收实施过程中,相应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原已发布《土地征收及房屋拆迁安置告知书》、《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并正在实施的土地征收及房屋拆迁安置工作的项目,按原已公布的方案执行。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搞好旧城改造工作的通知》(利政办发〔2011〕10号)、《利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利川市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利政规〔2011〕3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利川市城区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的通知》(利政规〔2012〕7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市城区集体土地征收房屋搬迁补偿安置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利政办发〔2012〕33号)等文件及出台的征地拆迁相关政策解释、补充规定等同时废止。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利川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征收办法 篇3

摘要:城镇建设的集中点主要在于城镇一体化,在建设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为城乡的土地使用问题,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和计税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土地使用税及其计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城镇土地使用税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城镇一体化的步伐的有所加快,尽管国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方案,比如加强土地管理的力度,加强了宏观调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问题,针对在城镇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提出一套科学的对策。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中存在的问题

1、征税范围划定的问题。关于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的划定问题,我国相关法律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为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城市的征税范围确定在了市区和郊区,县城的征税范围确定在了现任命政府所在的城镇,乡镇一级确定在了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其中问题主要为:一是关于乡镇所辖的行政村的征税划分问题不明确;二是在乡镇合并以后,乡镇的名字往往以农业生态园区、矿产资源区、旅游度假区等出现,增加了更名后的税收划定范围。

2、纳税人的确定问题。国家法律规定: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内实际使用应税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但未办理土地使用权流转手续的,由实际使用集体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在乡镇中存在较多是机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租赁或者是转让形式,这些未经合理的法律程序在乡镇进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增加了确定纳税人的难度。

3、实用土地面积的确认问题。土地使用税征收的依据是持有政府部门下发的土地使用证书,土地使用面积是根据证书来落实的,对于那些没有合法证书的,其往往是要求纳税者自己诚实的申报应纳税的土地面积。纳税人土地面积和使用权的证书不符往往是问题所在,比如城镇在规划拆迁过程中土地是分期交付的。

4、跨地区土地使用税的确定。在纳税人使用的土地不属于管辖范围内的情况下,纳税人就要向土地所在地缴纳相应的土地使用税。规定和执行会存在一定的出入,一些简单的跨地区土地使用的征收较好执行,对于那些县和县之间,乡镇和乡镇交界的地区,纳税时本应在相关的税收部门登记注册后即可缴纳土地使用税。由于市、县、镇不同的财政体系,造成了交界地带土地使用税征收地点的不明确。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1、扩大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原来的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就显得相对狭小,为了应对乡镇合并、合并后的改名情况,应该把原来以市、县、镇为单位的征税工作扩大到我国所有的土地使用单位和个人,具体的税收标准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划定,划定标准要充分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征税范围扩大后将更加有利于土地使用税的征收。

2、因地制宜明确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乡镇普遍存在所有权和使用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土地使用者将集体土地租赁或转让给了他人,以及在乡镇中那些靠经营自己的地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人,这就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确定纳税人。针对租赁或转让,纳税人应该为土地的实际使用者或者是单位;针对依靠经营地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纳税人为利益归属者。

3、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相关部门要严格核实纳税人的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在参考核实土地使用证书的前提下还要进行调查实际面积,确定实际面积和核实面积是否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要以实际面积作为纳税的土地面积。

4、进一步明确纳税地点,减轻纳税难度。隶属于同一个纳税人的可使用的土地,分别在不同地区时,只需向土地所在地缴纳土地使用税即可,其他类型的跨地区使用的土地需要在核实土地使用证书的前提下纳税人向其机构所在地缴纳相关土地使用税即可。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办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办法中存在的问题

1、从量计征计税办法中存在的问题。从量计征是以自然面积为单位的计量单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适用税额幅度是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其中经济状况是主要部分,由于该依据过于抽象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适用税额的划分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这就为合理避税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契机,造成了我国税收资金的流失。税收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的,其中具有很强的弹性,而现行的地税性质和相关规定并没有体现出这种收入弹性。

2、没有考虑纳税人经营行业的实际情况。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行业和当地的市政情况和经济状况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对于一些服务行业来说其相关性较大,而那些民生行业则相关性差,现行的相关政策会时服务行业通过有利的经营环境不断壮大,而那些相对稳定的民生加工业来说就弊大于利。

3、税收制度过于冗杂。税收制度要充分体现出可操作性、简单化的原则,在可操作的基础上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通过科学的计税原则,保障国家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办法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1、计税采用有价值意义的从价计征。随着我国土地管理体制的日趋成熟,各种体制的不断完善,计税依据采用从价的计量单位已经符合要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的同能越来越多,土地在交易市场中充当了更多的角色,其中土地的价格也趋于市场化,为资产评估等事务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资产评估以及会计事务所可以为土地等提供一个合理的价值依据,在对市场行情评估后,能够真实的反应该土地的使用价值,有利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量。

2、充分考虑纳税人的行业特点的同时计征附加税。通过经验法、专家评估法、相关分析法等确定纳税人所在行业的经营效果系数,通过经营效果系数确定附加税率。经营效果系数是计税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能够左右税收的公平性,服务行业的经营效果系数应大于那些相关性较小的民生制造业。与此同时可以在全国采用一种统一的标准,是土地附加税既有一致性。

3、统一税率、实行标准扣除额度制,使得税收制度更加简单,在科学性和实用性基础上的改进,有利于城鎮土地税收的征收的计量,使计征过程更加的清晰明了。

参考文献:

[1]贺泽禹.土地使用权同时征收土地使用税与房产税之疑问.财会月刊.2003(21).

[2]袁艳红.现行会计准则对房产税计税依据的影响.财务与会计.2009(15).

征收办法 篇4

一、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药品经营企业销售生物制品, 可以选择简易办法按照生物制品销售额和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药品经营企业, 是指取得 (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药品经营许可证》, 获准从事生物制品经营的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

二、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药品经营企业销售生物制品, 选择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 36个月内不得变更计税方法。

三、本公告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生物制品是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 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 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 包括菌苗、疫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免疫球蛋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 N 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诊断制品等。

按照财税相关文件的规定, 一般纳税人自产的生物制品, 可以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额, 不得抵扣进项税。因为生产企业生物制品进项税很少, 所以几乎都是选择按6%的征收率来计算增值税。但对药品经营企业来说, 销售生物制品却要按照17%来计算缴纳增值税, 而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仅是进价的6%, 这样就造成了税收倒挂, 国家出台这一优惠政策正是为了平衡税负。

举例来说:某一药品批发企业从生产企业购进某生物制品, 假定不含税进价70元, 生产企业按6%的税率, 进项税为4.2元, 按照国家发改委价格管理规定该生物制品批发价为85 (含税) 元, 毛利为2.64元 (85/1.17-70) , 销项税为:85/1.17*17%=12.34元, 缴纳增值税为8.14元 (12.34-4.2) , 该生物制品的毛利连税金都不能弥补, 所以一般由生物制品生产企业补偿药品批发企业的税负差额, 这样势必提高生物制品的出厂价格。

此文件的出台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讲, 可以降低因弥补批发企业税负差额而增加的成本。另外, 对患者来讲是个利好, 生物制品价格因此而降低。但该公告在政策的执行上有很多盲区, 导致无论是税务人员还是纳税人可操作性差, 需有配套措施。笔者在医药批发企业从事财务工作, 亲身体验执行这一政策时存在以下盲区:

第一, 颁布初期没有相关配套的政策解读。国家在颁布这一公告后, 无论是基层国税人员还是纳税人都有一些疑惑, 通过上网查询、电话咨询, 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详细解读。

第二, 没有明确同一药品经营企业购进的多种生物制品是统一执行还是单品选择执行, 各地国税局在理解这一公告时存在差异:

首先, 某些省市国税局在理解这一公告时认为对于同一个药品经营企业内的生物制品, 要求企业要么统一按17%要么统一按3%计征增值税, 这种给予药品经营企业的选择权, 却给我们的实际工作带来操作难度。例如我公司经营的某生物制品有三个品种, 分别由三个药品经营企业供应, 如果前两个公司选择按3%计征增值税开具发票, 而后一个公司仍按17%计征增值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文件规定, 按照简易办法征收, 其进项税金不得抵扣, 那么我公司从后一个公司购进的生物制品, 即使对方开具了17%的增值税发票也不能抵扣, 造成增值税链条的中断。

其次, 另外某些省市国税局在理解这一公告时就是按单品备案单品执行, 我认为按此理解是比较正确的, 在实际工作中也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 对于同一个生物制品有几个供应商 (有生产企业, 也有经营企业) , 而政策不一, 我们企业又将如何操作呢?公告中也没有详细说明。

举例来说, 就同一个生物制品:人血白蛋白-2011年在宁夏药品市场成为紧俏的药品, 我们为保证宁夏药品市场的供应, 必须多方寻求货源, 分别从A、B、C等供应商处购进, 根据上述公告:“可以选择”, 这三家供应商中有一家A企业选择3%的税率简易征收, 另外两家选择17%的税率, 从这两家购进的蛋白即使开具17%的税率也不可以抵扣, 不仅造成增值税链条的中断, 而且税负也增大。

第四, 过渡期如何执行, 公告也没有明确说明。而且, 经营生物制品的药品批发企业在决定是否选择按照3%的税率实行简易征收时, 要对企业的税负进行详细的测算, 否则, 根据公告第二条规定, 一旦选择, 36个月不得变更。

综上所述, 该公告的颁布初衷是好的, 但在具体操作执行时存在一些盲区, 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共同探讨解决。笔者认为:作为纳税人的药品经营企业在执行这一公告进行选择时, 应当对其企业的税负进行认真测算。作为税务局, 应该允许企业按照单个生物制品, 按照不同供应商分别备案, 分别选择执行, 单独核算, 单独缴税更加合理, 也更具有可操作性。这一点在南方的国税局已经实行并得到了验证。

摘要:国家税务总局于2012年5月28日颁布了一项关于药品经营企业销售生物制品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 将增值税问题的范围扩大至药品经营企业, 不但平衡了税负, 也调动了药品经营企业经营生物制品的积极性, 避免了税收倒挂。但笔者在具体办理这项业务时费尽周折, 深切体会到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执行盲区, 现结合具体事例从几方面简要论述。

关键词:药品经营企业,生物制品,简易征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3]《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20号公告》.

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 篇5

【发布文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42号 【发布日期】2007-10-23 【生效日期】2007-1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42号)

《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已于2007年9月7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三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 周生贤

二○○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纠正排污费征收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排污费征收稽查,是指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排污费征收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的活动。

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排污者进行立案调查。

第三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排污费征收稽查工作。

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察机构承担排污费征收稽查具体工作。

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设区的市级以上的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

第四条 各级环境监察机构不得同时对同一排污费征收稽查案件进行稽查。

上级环境监察机构正在稽查的案件,下级环境监察机构不得另行组织稽查。

下级环境监察机构正在稽查的案件,上级环境监察机构不得直接介入或者接管该稽查案件,但可能影响稽查结果的除外。

第五条 下级环境监察机构应当于每年的2月底前将本辖区内上一排污费征收稽查情况报上一级环境监察机构。上级环境监察机构发现稽查结果显失公正的,经调查核实后,应当予以纠正。

第六条 排污费征收稽查工作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七条 对排污费征收和稽查工作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和表彰。

第八条 有稽查权限的环境监察机构应当制定排污费征收稽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有稽查权限的环境监察机构可以根据公众举报、有关部门转办等确定稽查对象,并实施专项稽查。

第九条 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立案稽查:

(一)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排污费的;

(二)核定的排污量与实际的排污量明显不符的;

(三)提高或降低排污费征收标准征收排污费的;

(四)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减征、免征或者缓征排污费的;

(五)未按国家有关规定的程序征收排污费的;

(六)对排污者拒缴、欠缴排污费等违法行为,未依法催缴、未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未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

(七)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未将排污费缴入国库的;

(八)排污费征收过程中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对于不按国家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外的机构征收排污费,或者干预排污费征收工作的,也应当予以稽查。

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追缴排污费,不受追溯时限限制。

第十条 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的环境监察机构,应当向被稽查对象发出《排污费征收稽查通知书》,告知稽查时间、稽查内容以及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但事先告知可能有碍稽查的除外。

第十一条 环境监察机构在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时,稽查人员应当两人以上,并向被稽查对象以及相关排污者出示环境监察执法证件。

稽查人员与被稽查对象以及相关排污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二条 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时,有权行使以下职权:

(一)约见和询问被稽查对象以及相关排污者有关人员;

(二)现场检查相关排污者生产经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三)查询被稽查对象排污费征收情况,查询相关排污者有关能耗、物耗、产品销售台帐等,收集相关资料。

被稽查对象及相关排污者应当积极配合,认真接受稽查人员的约见和询问,如实提供与稽查相关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拒绝、阻扰或者妨碍稽查工作。

第十三条 稽查人员应当为稽查涉及的相关排污者保守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十四条 排污费征收稽查采取询问、调取查阅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

稽查人员调查取证时,应当制作笔录。

调取有关资料应当填写《调取资料清单》,一式两份。一份交被稽查对象,一份留存,所调取的资料原件应当自调取之日起60日内完整退还。

第十五条 负责稽查的环境监察机构应当于稽查结束后30日内制作《排污费征收稽查报告》,报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污费征收稽查报告》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决定,制作《排污费征收稽查处理决定书》,送达被稽查对象,同时予以公告。

第十七条 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排污费,或者排污量核定与实际排污量明显不符以及未按照排污费征收标准计算排污费数额,导致少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接责令排污者补缴排污费至其指定的商业银行或信用社(国库经收处),商业银行或信用社(国库经收处)应当于当日将收到的排污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中央、地方预算比例解缴本级以上各级国库。

第十八条 经稽查,发现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连续十二个月,对辖区内20家以上排污者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排污费或者少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由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核定并征收该辖区内所有的排污费,期限不超过一年。

第十九条 对排污者拒缴、欠缴排污费行为,未依法催缴、未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未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负责征收排污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7日内催缴,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也可以直接责令排污者补缴排污费至其指定的商业银行或者信用社(国库经收处),商业银行或者信用社(国库经收处)应当于当日将收到的排污费按国家规定的中央、地方预算比例解缴本级以上各级国库。

第二十条 对其他违反法定程序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国家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外的机构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核定并征收排污费,期限不超过一年。

第二十二条 经稽查,发现多征收排污费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办理退库,或者在下月(季)征收排污费时扣除。

第二十三条 经稽查,发现排污者少缴排污费且属于排污者责任的,做出排污费征收稽查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排污费征收稽查处理决定追缴排污费,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滞纳金收入随追缴的排污费一并缴入国库。排污者少缴排污费属于征收机构责任的,不另加收滞纳金。

应当补缴排污费的排污者,逾期仍不缴纳排污费和滞纳金的,由做出排污费征收稽查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排污者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排污费征收稽查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申请本部门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国家规定批准减缴、免缴或者缓缴排污费的;

(二)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未将排污费依法缴入国库的;

(三)不履行排污费征收管理职责,情节严重的。

第二十五条 对经稽查发现的应当由其他部门管辖的排污收费中的违法违纪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排污费征收稽查工作结束后,应当将稽查中形成的有关材料立卷归档。

第二十七条 排污费征收稽查的常用法律文书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征收办法 篇6

一、实行“预先补 偿后购买”安置办 法的背景

2005年至2008年,上饶市中心城区在房屋征收工作中选择了产权调换安置办法。

1.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原则上取消安排宅基地自行建房,由政府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配安置。由于地价的原因,集体土地上房屋的货币补偿价偏低,故被征收人以选择产权调换为主。

2.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按1 :1的比例进行产权调换的方式。由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基本上采用就近或原地安置的办法,安置地段优势明显,故被征收人也以选择产权调换为主。

不难看出,以上两种情况都是以选择产权调换为主,虽然满足了被征收人的需求,却给完成安置任务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一是安置房建设项目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手续,并且回迁安置房要在原地块征迁之后才能实施,往往因征迁延误,安置房不能按征收补偿协议的约定如期交付使用,使被征收人极度不安。

二是因为从搬迁后至安置房交付使用这段时间,被征收人手中只有一纸征收补偿协议书,政府并没有提供其他担保物,被征收人有后顾之忧。

三是安置房延期交付使用,被征收人只能较长期居住在租赁房中,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上饶市房屋征收部门为了实现和谐征收,从2008年开始,向市政府提出实行“预先补偿后购买”的安置办法,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

二、“预先补偿后购买”安置办法的内容

“预先补偿后购买”安置办法的主要内容是:无论是集体土地还是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若被征收人选择产权调换安置,而安置房尚未完工或开工的,则对被征收房屋评估后,根据评估单价给予被征收人相应的预先补偿款(预先补偿款=被征收房屋主体建筑面积×被征收房屋评估单价),待安置房建好后,被征收人可以用该补偿款回购安置房。同时,被征收人在用该补偿款回购安置房前,还可以自由支配使用,其他补偿、奖励等优惠政策仍按有关标准执行。

例如,被征收人梁某某,其住房在上饶市老火车站片区综合改造项目中被征收,住房面积100.04平方米。若按照以前的办法,该户选择产权调换,没有预先补偿款,只能自行租房过渡等待安置房建成交付,如出现安置房延期交付的现象,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按照现行“预先补偿后购买”的安置办法,该户选择产权调换,先由评估公司对房屋进行评估,评估单价为4800元 / 平方米,签定征收补偿协议后,即可领取480192元的预先补偿款。有了该预先补偿款,被征收人可以自由选择临时安置方式:若选择租房或被征收人有其他居住房屋,则可将补偿款存入银行或用作其他投资,坐收红利(按银行理财5% 的年收益,则梁某某每年可获得利息24009.6元,直至安置房交付之时),待安置房交付使用时,用该补偿款回购;若选择购买商品房,则可用该预先补偿款直接支付,待安置房交付使用时,购买的商品房可以转让、抵押或出租,将盘活的资金用于回购安置房。

三、实行“预先补偿后购买”安置办法取得的社会效果

上饶市实行“预先补偿后购买”的安置办法后,消除了被征收人对安置房建设的牵挂和顾虑,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征收的进度明显加快。如在老火车站民主村的棚户区改造中,上饶市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3 68户、33万平方米的拆迁量。近年来,上饶市对79个项目进行了动迁,征收9209户、征收总面积260万平方米,年均征收量明显上升。

二是被征收人得到了更多利益。实行该办法后,只要被征收人签定补偿协议,便可领到50%的预先补偿款,搬迁完毕后,即可领取全额补偿款。有了预先补偿款,被征收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在市场上购房或租房,进行临时过渡。被征收人若将预先补偿款存入银行或用作其他投资会带来红利,早一天搬迁就能多一天的收入,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是信访量明显下降。实行该办法后,上饶市没有发生一起因征收而引起的群体和恶性事件,没有出现被征收人赴省或进京上访的现象,安置房延期交付使用引发的信访问题几乎没有。

四是安置房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实行该办法后,项目建设单位既需支付预先补偿款,又需支付安置房的建设资金。只有将安置房早日建成交付使用,项目建设单位才能尽快收回预先补偿款,减轻项目建设成本,因此,安置房建设质量和速度明显提升。近年来,上饶市已建成或基本建成18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安置小区,建成安置房总套数11772套、总面积142万平方米。

征收办法 篇7

我国实行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基本制度, 因此在我国,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 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和个人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宪法》第10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予以补偿。”从根本大法的高度对土地征收制度进行了确立。相应地, 《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物权法》均对相关制度进行了细节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 构建起了我国土地征收制度。

从征收的内涵可见其法律特征:首先, 土地征收具有法定性, 根据行政合法性原则, 必须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其次, 土地征收具有强制性, 征收是国家强制取得他人土地所有权的行为, 并不以取得征得被征地人的同意为必要条件;再次, 土地征收具有公益性, 即土地征收必须符合公共利益。

2 制度下实践操作中的违法现象

在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的规制下, 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违法现象屡见不鲜, 以下以近年来较为常见的“化整为零”和“以租代征”这两种常见的规避法律的手段为例略作说明。

“化整为零”是一种将非法征地合法化的常用手段, 市政建设用地的面积每年会有国家具体的规划, 落实到县乡两级政府, 法律规定每次具体征收土地的面积不能超过一定的标准, 土地管理法也是按照批地数量来划分中央和地方土地审批权限的。但在实践中, 地方政府往往将超出自己审批权限的同一项目用地划分很多小块, 分开审批, 非法扩充自己的征地权限, 即所谓的“化整为零”。

“以租代征”是通过租用农民土地的形式, 未经审批, 擅自将农用地用于非农建设, 在规划之外扩大建设用地的规模。《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 除非兴办乡镇企业、村民建设住宅或者建设乡镇公共设施、公益事业,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表明, 任何形式占有农用地进行非农建设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以租代征行为则是当然的违法行为。

上述两种现象只是对实践中常见的违法征地行为冰山一角的说明, 从整个实践操作来看, 各种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 其根源在于制度缺陷。因此, 有必要追本溯源, 对现行征地制度的各方面逐一分析, 以寻求完善之道。

3 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缺陷分析

3.1 “公共利益”界定不科学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启动土地征收制度的前提条件。公共利益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 在当时的城邦制度下, 公共利益被视为一个社会的存在所必需的一元的、抽象的价值, 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在土地征收程序中, 只有从公共利益出发, 才能最有效地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点。

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 学界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公共利益由于其本身内容和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宽泛性和发展性, 不宜做具体的界定, 而应做抽象概括表述, 持这种看法的如王利明教授。另一种观点以梁彗星教授为代表, 建议采用列举式, 明确公共利益的范畴。我国《物权法》就此问题采用了抽象化的表述。但是, 在土地征收中在实践中往往因为自由裁量范围过大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容易导致行政主体滥用征地审批权等现象的出现。

3.2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对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关键所在, 在我国,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

(1) 补偿原则。

《土地管理法》第47条第1款规定:“征收土地, 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有用途给予补偿。”可见我国征地补偿原则是“按土地原有用途补偿”。但是, 这样的原则并不合理, 因为它既没有体现出土地本身的巨大价值, 也无法顾及土地对于农民长远发展的意义。具体来说, 一方面, 土地是农民赖以为生的资源, 不仅保障了农民现阶段的生活, 解决了庞大的农民群体就业等长远问题, 更为他们的下一代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作为最稀缺的资源, 土地本身的价值是巨大的, 农村集体土地通过征收程序转为国有后, 经过招、拍、挂等公开竞争方式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 将产生巨额的经济利益, 而这笔由土地创造的财富, 根本无法惠及农民。

(2) 补偿标准。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7条的相关规定,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安置补助费,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按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征地补偿的主要标准即“年产值倍数法”, 并且立法限定了最高倍数, 即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这种做法至少有三点不足:①以年产值为标准衡量补偿款, 将导致“同地不同价”的不合理现象, 假设有两块相邻的同等条件的土地, 一块种植普通蔬菜, 而另一块种植珍贵林木, 它们的年产值必然差异巨大, 如果被征收, 按照“年产值倍数法”计算出来的补偿金额也会是相差悬殊。②法律规定了年产值倍数范围, 却没有规定具体的衡量标准, 这就成了政府自由的裁量范围, 地方政府往往会刻意压低倍数以节省征地成本。③随着经济增长, 以及土地价值的不断升温, 三十倍的最高补偿额必然会限制征地补偿制度的发展, 加重实践中征地工作的困难和障碍。

(3) 补偿对象。

《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第26条规定,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安置补助费由负责安置工作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单位统一安排;农民个人直接得到的补偿, 只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物权法》明确规定土地补偿的对象是集体土地所有权。这样一来, 实践中下发的补偿款往往被层层截留, 最后分到农民手上的已经所剩无几, 农民的土地权益维护相当困难。

3.3 被征收人话语权不充分, 救济途径不足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一个征地方案从提出申请到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生效, 政府和需用地人没有义务将征地信息告知被征地人, 被征地人对征地决定亦没有发言权, 只有在审批通过以后, 政府才有义务公布补偿安置方案, 听取被征地人的意见。

另外, 当被征地农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 他们寻求救济的途径也是相当不足的。如对征地补偿存有争议的,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行政复议法》的规定, 当事人只能寻求行政救济, 如政府协调、行政复议, 这就导致行政权力过大, 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机制;另外, 由于法律规定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 这意味着即使农民反对并提出异议, 政府也可以无视这些异议而强行征地, 无法保证最终的补偿方案等是合理的, 这样的救济制度, 未免会有形同虚设之嫌。

4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方案的建议

我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 即使是现在农民数量仍然庞大, 13亿人口中拥有农村户口的占9亿之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国家征收的土地越多, 农民生存的空间就越少, 大量失地农民流入城市, 又不具备城市的生存技能, 当他们将所得的不多的补偿金用完以后, 生活将彻底失去保障, 另一方面, 这股“盲流”毫无疑问会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对现行土地征收制度进行改革, 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 事关民生, 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4.1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内容

笔者认为, 鉴于公共利益本身的特点, 单纯的概括式或列举式规定都是不可取的, 因为前者由于过于抽象而缺乏可操作性, 后者则不能穷尽其外延。建议采用“概括+列举”式, 这样可以同时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 使这一概念既具有确定性, 又充分考虑到其发展性。根据这一思路, 可将公共利益界定为“社会规范调整的秩序中形成的带有社会普遍性的利益。包括国防建设;公共交通、水利、能源等公共事业或市政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保、慈善机构等社会公共事业;国家重大经济建设项目, 但以具有公益为限;其他以公益为目的具有社会普遍利益的事业”。

4.2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改革

(1) 确立公平补偿的原则。

一项制度的原则是指导制度运行的罗盘,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考虑到补偿的目的是使受损权益得以恢复, 应当将“公平补偿”作为补偿原则, 即国家支付的补偿额与被征收人所受损害程度相当, 符合“损益相当”的要求。另外, 还应综合考虑土地征收给被征收人造成的各种现实和预期损失, 从而制定对被征收人最合理的补偿方案。

(2) 制作补偿标准时参考市场价格。

根据目前世界各国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主流意见, 要求补偿金额应遵循经济规律并在政府的承受能力范围内, 使得被征收人不会因为征收而感受到明显的不公平或生活水平的明显下降。因此, 笔者建议对于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应当根据土地所处位置、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周边相同地块使用权流转价格确定该块土地的市场价格, 以此为参照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制定;至于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可按现有标准继续实行。

(3) 将土地使用权纳入补偿对象。

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是我国的现状, 使用权的持有者即农民处于弱势地位, 国家在补偿时应该侧重农民的个体利益。另外, 考虑到用益物权的独立性, 有必要将土地使用权单独作为补偿对象, 使村民可以作为受偿主体直接获得补偿金。这样一来, 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土地补偿费等征地补偿从集体到个人的过程中被非法截留, 有效地维护农民个体权益不受侵害。

4.3 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建立完善群众监督制度

首先, 征地方案应当经过听证程序, 并且举行听证的费用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之中;其次, 应当畅通群众诉求的渠道, 如有关单位要向社会公开电话, 并应派专人受理群众信访举报, 对于群众举报的情况, 应及时处理;再次, 打破行政救济的终局性, 将司法救济纳入土地征收争议救济途径中来, 防止行政权力过分扩张;最后, 实行公开办事制度, 细化公开的内容, 做到凡事能公开的事项全部公开, 例如:有关土地征收征用、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情况。

5 结语

上一篇:轻中度痤疮下一篇:高职学生纪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