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研究

2024-05-09

科学发展观研究(精选十篇)

科学发展观研究 篇1

1科学发展观内容

科学发展观, 我们应该理解为: 不能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 发展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发展要以人为本,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特别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要通盘考虑, 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协调好各方和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和利益关系; 发展要可持续, 处理好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长久发展之间的关系; 政府调控经济和促进发展, 不能违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1. 1发展是第一要义

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把发展作为硬道理,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国现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展, 和平崛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念提出后, 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关键, 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对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时期, 提倡的是和平崛起, 科学发展观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2]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主题之一, 中国GDP的增长、国际话语权的增多、国家的强大等都离不开发展, 离开了发展, 我国将停止不前, 科学发展观也会失去最为关键的内容, 成为无源之水。为此, 我国现阶段要紧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科教兴国, 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用发展的思路、 发现的眼光解决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问题, 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当前中国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硬道理, 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原则性经验。如果没有发展, 科学发展观会失去意义, 我国也会重蹈 “闭关锁国”的覆辙, 必须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胡锦涛同志提出: 我们必须牢记, 发展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及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一脉络, 坚持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们的愿望, 推动国家发展, 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3]

1. 2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 “以人为本”, 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第一, 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兴国, 尊重人民主人翁的主体地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福群众。第二, 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 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始终把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 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确保人身权益、经济权益等不受侵害。第四, 科学发展观强调 “以人为本”, 就是要在发展目的上为了人, 在发展过程上依靠人, 在发展成果上惠及人, 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中关心人的现实生活, 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尊重人的自由权利, 保障人的合法权益, 才能真正的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4]

1.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要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 是全面部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战略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可将这一要求划分为三方面内容。全面发展, 即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以及上述各项内容的组成部分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要求全面发展所包括的各项内容及其组成在发展中都是互相协调的。当然, 不仅要求向同一方向发展, 全部内容的发展速度或数量比例关系也应是相互适应的; 可持续发展, 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简单地说, 就是指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也不能对后人所需构成危害。

全面、协调、可持续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想要完成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要求, 就必须正确处理各项内容及其组成的结构、质量、速度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既要提高发展速度, 又要优化结构、增长效益、提升质量, 而且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5]

1. 4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所谓统筹兼顾, 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总揽全局、 协调发展、科学筹划、兼顾各方,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1956年, 毛泽东同志在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之后, 邓小平、江泽民对这一根本方法也十分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五个统筹”实际上讲得就是统筹兼顾,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报告在 “五个统筹”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之上, 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当这两个内容结合在一起时, 就要要求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 促进全局和谐、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 社会结构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动持续加快, 矛盾愈加凸出。在这个重要的阶段,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 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科学发展观的当代启示

2. 1经济建设

当前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可避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这会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会对人民生活和健康构成严重危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就要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 积极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以生产为基础, 以生活富裕为目标, 以生态良好为条件, 努力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2. 2政治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这就意味着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政治地位和权利的平等化, 提高人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 发挥人的政治潜能, 实现人的政治价值。科学发展观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就应该促进人主动参与政治的力度。政治稳定要以经济稳定为基础, 缺乏经济稳定的政治稳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2. 3文化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就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进一步扩大文化建设力度, 加快文化发展步伐,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为群众提供丰富而充足的精神食粮, 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6]与此同时, 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发展, 切实做到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4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指出 “必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和谐, 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7]

2.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人的关系、能力和素质等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最后是让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发展, 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又要依赖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既能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又要依赖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二者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 既是人们的精神追求, 也是推动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3结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 “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与手段”, 才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才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 才能使发展有新思路, 改革有新突破, 开放有新局面, 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 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摘要:200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以人为本”, 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要求则是“统筹兼顾”。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就需要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注意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启示, 从而才能更好地指导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反思,科学性,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文君.当代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3]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4]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35.

[6]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7]周永学.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211.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发,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新实际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有一下意义:

一是理论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汲取众多发展理论精华、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论。

二是实践意义。一方面,科学发(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展观来源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全面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发展历程、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源的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相关的文章。

三是政治意义。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确定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的方针,这使得全党、全国人民在工作方针上形成了一致,从而有利于我们在政治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民主集中。

四是经济意义。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又为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机遇。

五是社会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去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有利于形成自然、人和社会的良性(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协调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六是人文意义。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推动人的最终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坚持发展为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文精神。

七是国际意义。发展问题是全球问题,中国的发展既是中国内部的事,也是全球的事。中国的发展,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问题,构成了全球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还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保障。

八是创新意义。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实践的不同于先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发展道路的创新,这一创新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都有众多的借鉴意义,当然,这一创新也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全球的发展。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相关的文章。“发展是硬道理”,从地球上有了生物就有发展,但是,传统发展观是理性主义发展观、“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相比较,科学发展观凸显出社会发展的人本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观的深层变革。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要注意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打算,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惠及子孙后代。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表明,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有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是不是具备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造就一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加强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总结世界各类政党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总结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的时代性课题。去年以来,在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几场重大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管党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首先就是要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但有的大学生认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为官者的政事,与已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等。这就需要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自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老师同学们的帮助转变自己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自身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我,这不仅仅是体现在完善知识结构上,还要求我们要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

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都尽可能的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工厂和设立公司,充分利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厂房的租金,这一措施表面上是对发展中国家十分有利,但这只是短期的利益。从长远的来看,大量的工厂运作将会引起环境的污染。事实证明,现在的污染问题已不单是发展中国 通过此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明白更多认识问题、事情的方法。因此,以后我们都要认真学习贯彻实家的焦点了,已升级到全球污染,全球的环境污染的焦点。如何在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的同时,又能保护环境?成了全球环境保护专家的关心问题。

科学发展观研究 篇3

2008年奥运会将“城市运行”这个被长期冷落的词汇带到了世人面前,这是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对奥运会主办城市明确提出建立城市运行中心的要求。因此,北京市政府组织编订了《3c城市运行纲要》,并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运行系统。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依托此系统,在2006年和2007年编制发布了《奥运会对应期城市运行主要指标分析报告》。

对城市运行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奥运会,更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发展之路。当2007年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市政管委面向全社会进行城市运行研究的招标时,科学界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对城市运行竟然还如此陌生。如何理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的关系,如何建设好城市运行系统,服务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为长期忽视城市运行研究的科学界提出了新课题。

被异化的城市发展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化一度被异化为上工程建设项目,修大楼大桥、建大广场、大马路这些最具“显示度”的、以钢筋水泥消耗量为重要指标的外延式城市发展之路。对城市管理的科学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规划及建设领域,而较少针对城市运行问题。城市管理中重规划建设、轻运行管理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出现本末倒置,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管理粗放后置、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等问题。原因人们忽略了城市发展应该是通过城市运行为市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这个目的。

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和城市治理种种难题的挑战,现代城市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站在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优质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角度加强对城市运行的管理,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仅就每个具体建设项目而言,从规划到建设完工移交运行管理部门,其时间周期是有限的,管理对象和范围也相对明确和具体。而运行管理的时间就相对较长(保护占建筑甚至需上千年);管理对象和范围也更加复杂,如水电气热及通信的保障、城市交通的通达,环境卫生的保障,园林绿化与夜景照明,防灾防火防盗等无一不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生活于其中的市民和社会组织,使得城市运行更加复杂。加强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再度审视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市政的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与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维结构》一文中从知识、时间、逻辑三个维度对城市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管理是以服务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为目标,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从时间维度上,城市管理包括前期规划管理,中期建设管理与后期运行管理三个部分,即城市管理者所熟知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管理三段论。而且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者之间绝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三个阶段之间不仅存在互动反馈机制,而且处在不停的动态变化之中,正是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推动了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

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 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城市的复杂巨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运行与发展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城市建设是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运行是指与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相关的各项事宜,主要包括对城市公共设施及其所承载服务的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终是为了服务城市运行,服务市民。城市设施在规划,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方能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专业设计及地方立法行为,城市建设是一种以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行为,城市运行则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围绕城市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各要素共同作用于城市而产生的所有动态过程。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城市成长期的积累,发展和演化,城市运行就成为了城市管理的主体内容。城市管理的内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必将经历以城市规划建设为主到以城市运行为主的转变。当城市化进入起步阶段的时候,城市管理的内涵也就是城市规划与建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市化的象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重规划建设、轻运行管理的弊病也会日渐明显,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做好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的全过程管理是处在城市化转型期城市的重要命题。

作为复杂系统的城市运行

现代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劳动力、资本、各类经济、生活基础设施在其中高度聚集,人流、资金流、物资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高度交汇。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运行的复杂性。从参与角色上,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从运行层次上,城市运行包括市级、区级、街道、社区、网格等多个层次;从专业维度上,城市运行管理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交通管理、废弃物管理、市容景观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众多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许多子系统,整个系统呈现出多维度、多结构、多层次、多要素间关联关系高度繁杂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市运行的复杂巨系统特性使得传统的分解,叠加方法在城市运行与管理中失效。

若以强调分解和简化的还原论,将城市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按照行业及专业特性来对城市运行进行分别研究。则城市运行各子系统之间的复杂交错性使其难以简单分解,且分解出的小系统已不是原来的系统了,对这个系统分行业的点滴研究也很难进行综合。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中不仅要注重对我们所擅长的各专业运行系统的研究,注重规划,建设与运行之间的互动与衔接,还要加强各相关学科、相关行业,相关领域之间的交流,对诸如空间分异下的城市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城市运行各要素间复杂的非线形关系和运行机理的模拟仿真,人工智能在城市运行连续性管理中应用等等作为复杂性系统的城市运行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为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机遇。

加强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是政府与科学界共同的责任

现代城市管理的非线性、复杂巨系统特性要求必须加强对城市运行的复杂性科学研究。站在城市化发展的十字路口,科学界有责任积极推动作为复杂系统的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政府也需加大在城市运行管理方面的投入,鼓励和引导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全面推动城市科学管理。

城市管理从以政府为中心到以人为本,以市民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的转变,城市管理者必须站在城市公共产品最终提供者的角度,反溯整个公共产品的生产与管理过程,实现规划,建设,运行一体化的全流程城市管理。而这些,必须建立在对作为复杂巨系统的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

现代科学发展已经呈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两种趋势。我们在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中不仅要注重对各专业子系统的研究,还应对其间复杂的非线形关系和运行机理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界要充分综合集成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市容景观、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众多领域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数学科学、地理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各类知识,加强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推动城市运行的科学管理。

科学发展观研究 篇4

1 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

现在的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民人口众多。至今还有9亿多农民。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国家, 不应是一个农民占到了75%的国家。如何减少农民这是我们今后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

2) 农民较穷。农民穷是比较城市居民而言的, 是比较我们的经济成就而言的。十六大报告说我们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的小康社会。从1978年到2001年, 我国的GDP翻了三番多, 年递增9.35%, 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得到很大的增加。这几年略有增加, 主要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收入。事实上中国现在还有62%的农民单靠农业收入, 而这部分农民的收入, 这些年是在减少的。

3) 农民内部的分化。有些农民增收较快, 但有些农民在贫困线下。

4) 当前农民失地带来的问题。有不少地区在加快城镇化、经营城市等口号下, 空前规模地侵夺强占农民的土地。这种征地办法, 现在看是多快好省的, 实际上后患无穷, 既对农民不利, 对农村发展不利, 对国家对城市发展也是不利的。

2 导致农民问题的成因

对于我国的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 需要进行认真反思, 找准原因, 科学制定出相应的方针和政策。我国存在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根本上说, 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得到改变。因此, 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个深化改革的问题。

2) 户口制度形成了我国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社会结构。在经济上, 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在税赋、就业等方面所享有的国民待遇不同, 农村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人口所享有的国民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3) 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以卫生经费的分配为例, 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 但是绝大多数分配给城市, 很多地区的农村缺医少药。

4) 认识上的严重滞后。我国的城乡差距这些年不仅没有逐步缩小, 反而使得城乡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大。

3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新的发展观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要求把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3.1 科学发展观为解决“三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 提出了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落实, 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与深远的政治意义。我们是一个农民大国, 现在正在向农业大国的行列前进。近几年城乡的收入并没有缩短而是拉大了距离, 农民人均收入明显滞后于国家工作人员与城镇居民。基于这些历史现状与我国九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局,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我国目前经济结构中, 必须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 不断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 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2 科学发展观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在达到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同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指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的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 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提供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或者说当前农村工作的任务有三条:保证有效供给, 增加农民收入, 保持社会稳定。

坚持科学发展观,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 并遵循以下“三个共同”原则:

1) 共同发展原则, 即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正常关系不是谁先富谁后富, 而应当是共同发展、相互支持、相互带动;

2) 共同分享原则, 就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不仅要关心经济增长, 更要关心这种增长能否使包括低收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内的所有人共享;

3) 共同富裕原则, 从现实条件看, 中国发展极不平衡, 存在发达和欠发达地区, 要求各地达到共同富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但共同富裕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目标而不懈追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 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也就会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因此, 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并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以人为本, 坚持“五个统筹”, 尤其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就农业自身来讲, 要努力实现优质化、科技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就一定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S

[责任编辑:杨扬]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 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 势必影响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和健康地发展。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 针对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笔者分析了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讨论了运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并探讨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研究 篇5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2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既给我国的国有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资源,同时也给我国的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必须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积极推动作用,提高国有企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发展观在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关系,以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有效对策。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国有企业 党建工作

国有企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和国家政府自建党以来,一直都非常重视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依据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充分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增强国企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团结精神,提高企业员工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增强国企的核心竞争力,着重发挥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堡垒的重要作用,推动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但是,近几年,由于国际经济形式的新变化,给我国的国有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由于激烈的竞争压力,使国有企业领导更加重视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改革发展和创新,企业员工在思想政治上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教育和指导,物欲横流和拜金主义逐渐滋生和蔓延,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坚持用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来作为党建工作的指导,积极发挥党建工作的思想指导作用,助推国企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关系

(一)科学发展观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的理论指导思想。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维护国有企业员工合法利益和人身自由的前提下,开展党建的思想政治指导工作,为企业员工解开思想上的障碍和迷津,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员工的团结意识和自主创新的意识,使企业员工充分意识到自己在企业中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添砖加瓦。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还指导国有企业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服务。同时,国有企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承担起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大力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坚持绿色生产,绿色经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另外,科学发展观还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全面就是思想建设要全面,包括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协调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党建工作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可持续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才要长期坚持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科学发展观在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同时也是党建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党建工作的理论指导思想,党建工作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另一方面,党建工作的开展过程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践的过程,党建工作不仅践行科学发展观,而且对企业员工宣传科学发展观,渗透科学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和持续践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固化使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性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难接受新的发展?^和指导思想。再加上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在经济竞争的压力下,对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思想政治的重视程度,使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性。一方面在内容上脱离了实际,实行“一刀切”,忽略了企业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是工作形式比较单一,有的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一直沿用以往的传统工作形式,思维定向,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

(二)党建工作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大

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高效有序地进行,企业的的生产经营和业务流程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来约束,而党建工作虽然是在党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的,但是却缺乏统一的工作标准和相应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指导,从而使党建工作的开展效率和实施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腐败现象频发严重阻碍可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一直重视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问题。自从总书记执政以来,打倒了不少贪污腐败分子,据相关资料显示,仅在中共十八大后就有多名国有企业的高管因为贪污腐败而遭中央查处,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个月都会有大型国有企业或者中央企业的重要高管因为腐败而落马。但是,在国有企业中仍然有一小部分人存在着侥幸心理,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四)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低效率低下

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忽视了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党建工作仍然沿用以往的工作模式,当前先工作模式和信息化技术没有被利用到党建工作中来,从而使党建工作的工作效率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

科学发展观与学校人本教育研究 篇6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提出的发展理念,对促进学校人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新时期的学校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人本教育的重要性。笔者在本文中就科学发展观与学校人本教育进行相关研究,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学校 人本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87-02

我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并逐渐将其完善,其中蕴含着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价值,即社会主义的所有努力都应该以创造为条件,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进而实现解放自我、发展自我。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提出的发展理念,对促进学校人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开展学校教育具有重要启示,要求学校教育者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坚持以人为核心,倡导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

1 科学发展观对学校人本教育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与学校人本教育之间除了在坚持以人为核心方面具有统一性之外,科学发展观还为学校人本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要求,以帮助学校在开展人本教育过程中,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引导学校走一条适应本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

1.1 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的发展要求学校在教学中坚持以科学为管理依据,反对管理专制,避免出现人的发展与其他发展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学校发展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的论证和民主的决策,明确突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要求。比如:在质量管理方面,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学校工作过程以及结果的设计、检查和分析,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工作质量;在对教职工的管理层面,则应该坚持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合理安排学校教职工资源,挖掘教职工的潜力,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水平;在开展学生管理方面,要在学校内部形成整体一贯的教学秩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在促进学校发展方面,注意循序渐进,反对脱离现实实际,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目标去实施科学管理。

1.2 协调全面发展

每个学校都是一个由内部结构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为此,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协调各方面因素利益,注意统筹兼顾。协调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从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把学校的各个项目进行重难点划分,并集中优势资源首先解决最需要的学校项目。比如:对于学校工作人员的流动、教学设备的调整、课程的设置安排等,都要求学校管理者进行统筹管理,兼顾整体和局部的利益,确保整个学校的各个工作环节都处于动态的和谐稳定状态。

1.3 长期持续发展

新时期学校必须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坚持上级的相关政策要求,从本校的实际状况出发制定长期的发展策略,并制定有利于总目标实现的各个分目标。为此,学校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在学校人事管理方面,制定长期的教职工发展规划,有组织的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在学生工作方面,要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形成严谨的教学秩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人本教育管理模式

2.1 坚持以协调、协作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学校人本教育管理中要求管理者以平等的意识去协调与学校教职工、学生之间的问题,所有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等也应该经过相关人员的集体协商和讨论,严格按照民主程序开展学校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学校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采用协调的方式去调节、控制和化解学校管理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尽量将学校矛盾消灭在矛盾的萌芽状态,站在公正公平的角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此外,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善于与下属员工进行写作,各种因素共同投入学校工作中,以最快的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总之,通过协调与协作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充分贯彻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进而让学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健康发展。

2.2 坚持以领导、引导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思路

在学校人本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首先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并依此会基础制定适合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此外,还必须注意听取学校教职工、学生的意见,并以此作为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思想情感的沟通,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比如:学校管理者在看到教师或者学生遇到生活的问题时,可以朋友者的身份与其进行亲密沟通交流,帮助其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这种工作管理方式也是对科学发展观中注重人本管理的延续,更加突出对人的关心和对人的尊重。

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校人本教育的具体实施

3.1 坚持人本关怀为核心

学校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必须坚持关爱人、宽容人、尊重人和激励人。

首先,做到关爱人。俗话说,没有爱,人不能存在一天。人是具有丰富情感动物,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要做到关爱学校教职工,爱护学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以此增强教职工以及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安全感。为此,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关心爱护教职工的工作,而且要关心其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加以解决。对于教师来说,则应该信任和尊重自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积极加以引导,给每个学生无私的关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其次,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应该都抱有一颗宽容之心,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宽松民主的气氛,让学校的学术环境更加有活力。宽容就是要求包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皆仰之”。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坚持这一理念,以宽容之心去对待其他人的失误,包容意见不同的人,包容犯过错误的人,用包容去团结学校职工。

再次,坚持人本关怀还应该注意学校人与人之间尊重和理解,学校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平等,虽然有上下级的关系,但是依然要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人人平等的环境氛围,也只有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才会相互尊重和理解,学校工作才会更加有序的开展。比如,在对待学校教职工方面,学校管理者决不能以权压人,而应该尊重教职工在学校中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尊重他们追求自我完善的权利,进而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民主的环境氛围,让学校内的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最后,在坚持人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励不仅包括物质奖励也包括精神奖励,对于高校知识分子来说,有时候精神激励的作用更重要,比如,学校在了解每个教职工的特长和能力的基础上,肯定他们的潜力,并通过职务升迁、颁发荣誉、职称等方式让教职工深受人民爱戴。

3.2 形成开放的大局观念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长远的大局观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走一条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学校管理中,一方面要处理好学校的日常事务;另一方面则应该制定适合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方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对各类事务的预见性,提高自己的科学判断能力,凝聚人心,使得学校管理得以有序进行。此外,学校教师也应该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传授各种新思想和新方法,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扎实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

3.3 营造积极新区的学校氛围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在于促进发展。为此,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为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注意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相关工作人员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不断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首先,加强教职工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教职工的思想境界。为此,学校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学习,提高教职工的思想境界,促进其爱岗敬业,认识完成各项教育工作。

其次,学校应该为教职工积极进取营造良好的环境,对此,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晋升和提级制度,将奖酬与工作绩效相联系,注重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此外,学校为了激发教职工的工作人权,还要善于发现每个教师的特长,鼓励其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建立和谐的教师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干群关系,营造一种相互鼓励,相互严格要求的学校氛围。

最后,积极处理教职工在工作中出现的心理挫折。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在教职工的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挫折,进而导致情绪低落,影响了其教学的积极性。为此,学校管理者应该积极发现和理解教师遇到的各种挫折,对于受挫者在工作的问题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并给以耐心的开导工作,帮助其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改善工作出境,让其正确看待工作中的挫折,形成乐观进取的生活工作态度。

4 结语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坚持以科学发展思想为指导,形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学校教育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不能只重分数,忽视人的发展,更不能将学校作为谋取资源的手段。为此,学校管理者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科学发展观与学校人本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一切工作都充分体现出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参考文献

[1] 燕国材.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9(8):4-6.

[2] 张志云.人本教育管理的当代解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496,498.

[3] 段宝霞,赵呈琛.也谈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5-7.

[4] 周华平.科学发展观与人本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08(S1):3,5.

[5] 吴发科.人本教育观的剖析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8(7):8-11.

[6] 吕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本教育[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0-112.

强化教育科学研究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篇7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学质量,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是衡量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 强调了教育发展的重要地位, 明确了实施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基层教育科研部门如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 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强化教育科研, 有效提升教育科研整体水平, 让教育科研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基层教师服务、为教育决策科学化服务是首要任务。

一、明确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

教育实践证明, 教育要优先发展、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撑。对教育而言,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用教育科研引领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科学, 教育发展到今天, 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引领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 靠教育科研上台阶、上档次, 走科研兴教、科研强师之路是我们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课程改革, 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最佳选择。

强化教育科研, 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笔者认为必须做到: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新的历史时期, 教育科研应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 正视教育现状, 审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认真总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不断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公平发展, 以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

2、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本。

坚持教学以科研为先导, 就是坚持以科研带动教研, 以规范的课题研究指导课堂教学。作为基层教研部门要坚持教育科研以教师为主体, 培训教师, 依靠教师, 服务教师;要坚持教育科研以改进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以学科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 以不断提高课堂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主要目的。只有这样, 我们研究的课题才是一个个有价值的、鲜活的真问题, 教学研究才能有的放矢, 所研究出的成果才能更好地指导、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才能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坚持以教育科研服务全县教育大局和中心工作为首任, 为教育决策科学化作好咨询服务。

如当前我县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有序推进, 校园“文明礼仪进课堂”正在深入开展, 教育科研要切实发挥在实施素质教育、抓学校德育工作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实践探索作用和决策咨询作用, 确保全县教育在改革面前不迷路, 在发展面前不停步, 最终实现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为全县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加强教育科研的领导、管理、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 不断开创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

教育科研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体。但现在不少地方的教育科研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为增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时代感, 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 在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中,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基层教育科研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 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激发教育科研活力, 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1、全面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 落实“一把手”工程。

我们希望各类学校要切实做到认识到位, 领导到位, 要树立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课程改革, 教育科研先行的质量观念和只有重视教育科研, 才能造就时代名师, 只要加强课题研究, 就能提升学校品位的科研观念。要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领导责任制, 把教育科研工作真正变成各位领导的行政行为, 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始终把教育科研放在心上, 抓在手上, 落实在行动上, 将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 明确工作目标。校长要带头参与课题研究, 大兴教育科研之风, 通过交任务, 给条件, 用成果, 充分调动专、兼职教育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繁荣发展。

2、有效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

管理出质量, 管理出效益。如云阳县为加强全县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规范化管理, 县教委专门印发了《云阳县教育科研管理实施细则》 (云教基[2010]19号) , 要求作为全县教育科研业务主管部门的县教科所要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对课题研究的具体管理, 要求课题研究要规范运作, 抓过程管理, 强调主体参与, 强调应用研究。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 要按照教科研工作的基本流程, 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实抓好, 坚决制止课题申报热热闹闹, 课题研究冷冷清清, 课题结束马马虎虎的不良现象。课题研究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逐步形成课题到课堂教学中去选, 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 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 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良好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指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要善于从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问题,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要鼓励实实在在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课题不在求多, 贵在创新;不在求大, 贵在求实。”所以, 我们要求基层学校将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杜绝科研“浮夸”之风, 要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以探索教育教学内在规律的兴趣为动力, 以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为目的, 努力实现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本真”价值。

3、努力加大对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力度。

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成功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把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抓实抓好。一是抓好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建设、科研队伍建设等工作, 进一步调整、优化专职科研队伍, 逐步增强科研力量和研究能力;二是努力提高教育科研队伍的业务素质, 将教育科研人员的培养纳入教师继续教育整体规划,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支持和鼓励开展学术交流和学习考察, 制定教育科研人员的培养规划和措施, 保障教育科研人员培训的时间、经费和质量, 努力打造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使之真正成为我县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三是加强科研工作人员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明确工作纪律, 改进工作作风。科研人员要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 注重研究, 积极实践,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4、力争加大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投入, 保证经常性教育科研经费。

我们希望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 要增大对重要科研课题的支持和资助力度, 加大对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额度, 以保证教育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重点课题的经费需要。各类学校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教育科研工作给予支持和组织保障, 在每学年度的保障经费中安排一定的科研经费, 做到专款专用, 并保证逐年增加。要不断改善科研工作条件, 保证教育科研的基本需求。要加强教育科研网络建设, 逐步实现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指导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国教育报, 2010-07-30:1-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民族旅游发展研究 篇8

一、对少数民族加强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

民族旅游产品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产品, 旅游者的旅游过程在某中程度上说就是一依次体验异族文化的经历与体验。因此, 文化是民族旅游的灵魂, 文化含量的多少决定民族旅游产品生命力的强弱, 文化积淀越深厚, 审美价值越丰富, 旅游者的回头率越约高。但文化不是静态地发展的, 文化总是处于不断发展、交流和融合的状态, 并且随着时间的脚步发生着文化的变迁。尤其是在旅游业发展的民族地区, 在旅游者大量涌入而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冲击下, 民族地区居民容易产生心理以及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利益的失衡感, 作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弱势文化”也必然会旅游者从发达地区带来的“强势文化”的冲击与吞噬, 故而, “汉化”、“现代化”成为了很多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对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构成致命性威胁, 直接影响到其可持续发展, 而且也会进一步影响到民族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 在发展民族旅游的同时, 应对当地居民加强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 强调文化发展的多元性, 增强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不可再造性和独特价值, 而不是盲目自卑、迎合与模仿。

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

“民为邦本”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刻。“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是流传千古的孟子名言。与中国“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相适应, 我们也应将这一文化贯穿于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经营管理中。

1. 以游客为中心, 注重游客生命质量地提高

Smith (1989, 2) 曾给民族旅游下了定义:“民族旅游就是把古雅的土著民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因此, 少数民族古朴的文化和传统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居住的自然环境中奇异的山山水水等都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正如前所述, 旅游者购买的民族旅游产品从实质而言就是依次体验异族风情与文化的体验, 因而, 民族旅游更重要的是在于使旅游者的“新”“奇”“特”等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让旅游者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民族风情而旅游者也格外注重精神与视觉感受。因此, 民族旅游的开发规划要以游客为中心, 每个旅游项目、每项旅游设施、每条旅游线路的设计安排都应充分考虑游客的需要和心理感受, 以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注重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要为旅游者提供具有精神价值、知识价值、审美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健康价值、愉悦价值的民族旅游产品。应通过有效的导引使游客在亲近土著民族、欣赏山水、体验民族风情、享受异族文化的旅游过程中体验“新”、“奇”“特”, 感受“真”“善”“美”, 使旅游者通过旅游在精神、审美、价值观方面得到升华。

2.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1)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

1997年6月, 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并颁发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 在该议程中所倡导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过程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要群体, 人本主义理念是以实现居民最大幸福为目的, 即居民是社区发展的终极服务对象, 人本主义理念同时还决定了居民不仅是社区发展的服务对象更是社区发展的参与主体, 离开居民参与的旅游目的地发展将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民族旅游地发展只有立足于社区参与并依靠社区居民主动地、积极地参与, 才能为民族旅游地发展铺下“绿色通道”。

(2)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 利益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源, 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可见, 经济利益是人的根本利益。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被动地承担了过多的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若没有因此获得应有的补偿或收益, 长此下去, 可能会引起社区居民的怨恨, 出现多克西 (Doxey) 所说的现象, 阻碍旅游业的发展。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 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职能, 而且当居民的预期结果+利益+公民职责-代价>0时, 就会促使社区居民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旅游发展事务, 这有利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提高。

三、奉行科学的管理方法

自从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或者集体生活, 就有了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一切有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 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 以协调个人的活动, 并执行生产的总体的运动, …一个单独的提琴手自己指挥自己, 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由此可见, 管理是维持集体协作延续发展的行为, 是一种维持组织生存发展的行为, 是提高一个组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它与科学、技术鼎足而立, 成为了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民族旅游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由此, 一是政府对民族旅游的开发要加强宏观管理与规划, 不能盲目地开发民族旅游, 防止民族旅游“遍地开花”却不“结果”,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与闲置;二是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地提高。旅游产品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服务产品。旅游者是否满意关键在于他是否获得了满意的旅游体验。满意的旅游体验来自于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高水准的服务, 这就需要从事民族旅游的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知识、经验以及服务技能, 以便及时沟通信息, 顺应游客需求, 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瑛:社会营销导向与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 2004, 4:113~117

[2]杨王晓云冯学钢: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8, 6:27~31

[3]张铭远:从武陵源看自然风景开发区的区域社会效应[J].经济地理, 1994, 4

[4]田茂军:保护与开发:民族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 2004, 9:227~230

[5]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1, 1:77~84

[6]王骥洲:社区参与主客体界说[J].鲁行经院学报, 2005, 5:3~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8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35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建筑规划研究 篇9

从华西医院近十年原址改扩建工作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中, 并对类似医院建设项目进行调查后发现:均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确定医院建设项目之前, 没有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建筑设计专家也没有与医院领导决策层进行很好的沟通, 医院没有一个明确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目前, 我们已经找到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法, 就是对医院总体建设发展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全面科学的策划研究。

一、医院建筑策划的概念

美国罗伯特·G·赫什伯格说“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过程的第一阶段, 这种建筑设计过程应该确定业主、用户、建筑师和社会的相关价值体系, 应该阐明重要的设计目标, 应该揭示有关设计的各种现状信息, 所需的设备也应被阐明。然后:建筑策划编制成为一份文件, 其中体现出所确定的价值、目标、实事和需求。”

因此, 医院建筑策划是根据医院总体建设发展规划的目标设定, 不仅依赖于医院管理和建筑设计方面的专家经验、相关的最新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医院建筑技术规范, 更以医院内外环境的实态调查为基础, 通过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对医院建设项目进行客观的统计和分析, 最终定量地得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方法和流程的工作。医院建筑策划是以“科学性、合理性”作为判断的基准, 对所面临的诸多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它能够保证医院建设项目完成之后达到预期目标:具有良好的就医空间环境、满足各种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使用需求, 将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医院建筑策划的内容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医院建筑策划的指导思想, 并为达成建设项目的既定目标准备条件, 确定具体的设计内容, 构想医院建筑的空间、流程及管理模式, 并对所实现的手段进行策略上的判断和研究。归纳起来, 医院建筑策划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医院建设项目的总体发展目标及实施原则;

2.调查及分析医院建设项目的外部条件;

3.调查及分析医院建设项目的内部条件;

4.对医院建设项目具体内容的构想和表现;

5.对医院建设项目使用流程和运行管理的分析。

其中, 对医院建设项目内部条件的把握是医院建筑自身最直接的功能需求。首先是对医院建筑中使用主体的把握, 医院建筑的内在主体可分为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管理者、普通职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其次是对医院建筑功能需求的把握, 由于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设施的更新换代, 从而引起医院建筑功能的发展变化。调查统计现状, 科学分析并预测未来, 寻求医疗新技术使用需求的发展趋势, 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医院建筑设计, 这是医院建筑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医院建设项目的运行管理和使用流程的研究是医院建筑策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需要全面了解与医院建设项目运行管理等有关的各种因素, 并将它们系统化的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和总结。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提高, 医院管理制度的深化与健全, 患者疾病倾向的变化与分布, 医生和护士专业技术的发展等, 势必带来医院建筑在使用、管理和运行上的重大变化, 比如门诊部的二级候诊及日间治疗、介入及微创手术等新医疗模式的转变。

三、医院建筑策划的方法及流程

一般来说, 医院建筑策划的方法及流程可以概括如下:

(一) 设定医院建设发展规划目标

根据主管部门审批的区域卫生规划、医院总体建设发展规划目标, 明确医院建设项目的具体功能和使用主体, 确定拟建项目的定位和服务对象, 初步确定该项目的建设规模 (日门诊量、床位数、总建筑面积及投资估算等) 。

(二) 医院外部条件的调查及分析

查阅相关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医院建设标准及设计规范的制约条件, 调查该项目外部环境 (居住人口的分布及年龄结构、生活方式、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 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基础设施 (市政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管网、道路交通等) 的现状及发展规划情况, 以及医院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 (容积率、限高、绿地率、与周边道路和建筑物的间距) 等。

(三) 医院内部条件的调查及分析

这是对医院建筑使用功能的具体要求、使用方式、设备系统的全面需求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及分析。

(四) 医院建设项目空间的需求及构想

它是对建设项目的各个子项进行初步确定, 草拟空间规划及使用流程、科室楼层分布, 并制订各医疗空间的具体使用要求, 对各层平面布局及外观立面风格特征等进行统一构想, 初步确定设计要求。

(五) 建筑技术构想

它主要是对医院建设项目的建筑装饰材料、施工技术手段、设备标准、装饰档次等进行策划, 为该项目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六) 拟建项目投资估算分析

根据现有的相关数据, 并参考类似医院建筑成本分析报告, 初步估算项目建成后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计算项目的损益及回报率, 做出宏观的投资估算分析结果。

(七) 策划报告的拟订

这是将整个策划工作资料化和规范化的过程, 它是医院建筑策划全部工作的总结和表述, 对下一步建筑设计工作将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四、结束语

医院建设项目在策划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对该项目的成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相信在医院建设蓬勃发展的当今形势下, 它会被愈来愈多的业主所认可, 即前期策划最终会为医院建设项目带来更大的实惠。通过对医院建筑策划的分析和研究, 根据医院的自身特点进行具体调查、分析和定位, 准确判断、找出适合自身优势的发展方向, 为医院建设项目的决策、规划设计、管理理念和运行管理等提供准确合理的依据, 可进一步提升业主对医院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

同时, 医院建筑策划这方面的研究能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科学合理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咨询服务, 能够让医院建筑更加遵循“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设计理念, 并有利于构建现代化“和谐医院”, 对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建设“节约型医院”, 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深入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医院建筑在新时期有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惟敏.建筑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

[2]陈励先.医院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J].中国卫生工程, 2008

科学发展观与会计理论的关系研究 篇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 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 面向未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科学发展观对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具有战略指导作用和深刻影响。《财会通讯》编辑部 (2007) 提出了建立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胡春晖、郑汝昌 (2007) 根据科学发展观, 通过对竞争实质的分析提出人本会计学的概念, 以哲学思想为基础, 确立了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王晓东、田利军、高建立 (2009) 认为, 会计学在发展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现代会计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会计理论中存在与科学发展观内在一致的理论, 本文对会计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进行探讨。

2 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和谐会计

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会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一经提出就成为会计理论研究和工作的一面伟大旗帜。和谐会计应该是理想和多元的会计, 合作和宽容的会计, 秩序和法治的会计, 公平和诚信的会计, 可持续发展的会计 (张连起, 2005) 。和谐会计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需要和谐会计, 要与时俱进建设和谐会计, 和谐创新发展会计事业 (于玉林, 2006) 。维护社会公平和协调利益关系需要和谐会计, 经济方面平等的竞争机会, 社会资源的平等利用权利、收入分配的平等都离不开会计的支撑, 失去了公平与正义就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以及矛盾的激化 (许学科, 2006) 。和谐会计的价值取向就是会计的公正性, 会计的公正性能逐步遏制和消灭社会不公正的现象 (马元驹, 2006)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和谐会计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性。笔者认为, 科学发展观为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理念、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一定会是和谐会计。和谐会计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联结点在于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宗国恩, 2007) 。会计在发挥自身职能的时候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3 坚持以人为本, 需要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求明确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 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 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人力资源会计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 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 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一部分研究在继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并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劳动者权益会计。劳动者权益会计在承认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人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人对企业的贡献高于其他任何物质资源, 所以他们应该同物质资源的所有者一样享有对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权。可见, 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 体现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需要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4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需要加强环境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 环境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为保护自然与环境, 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赔偿责任越来越大。2013年1月9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近10天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 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是对环境会计的再次呼唤。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 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 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 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会计通过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并赋以价值和价格, 对其损耗予以补偿, 从而使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 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 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 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基于对环境宏观管理的要求,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尽量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 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和规划等有关信息。为相关主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优化,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可见, 环境会计的内容和目标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环境会计研究。

5 坚持统筹兼顾, 需要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戴维·F·林诺维斯, 1968) 。社会责任会计内涵的研究可归纳如下:

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的内容。在微观领域中, 它的目的是衡量和报告各公司组织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职工以及社区的影响。在宏观领域中, 它的目的是衡量和披露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业绩。社会责任会计将社会责任同会计学有机结合, 对企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加以计量和报告, 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社会责任会计将企业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对企业创造的巨额财富与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权衡, 使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可见, 社会责任会计体现了“统筹兼顾”思想, 统筹了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坚持统筹兼顾, 需要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6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科学发展观与会计理论研究的关系如图1所示。

传统会计是指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实务。由于它在西方国家沿用已久, 所以称为传统会计。传统会计的特点表现在以历史成本对资产计价, 强调收益的计量、成本归属和流转观念, 所履行的主要是对投资者的会计责任, 特别是资产的经营职责, 即投资的结果。传统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基础, 会计的发展和创新源于传统会计基本职能在相关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应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会计不断创新, 不仅仅要求会计提供与企业直接相关的会计信息, 还要求提供与企业间接相关、与环境相关、与社会相关等多方面的会计信息与非会计信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则必须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践。由于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 这些理论内容在我国执行乏力, 严重制约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效果, 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相关的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财会通讯》编辑部.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 (11) .

[2]胡春晖, 郑汝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7 (2) .

[3]王晓东, 田利军, 高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现代会计学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9 (6) .

[4]徐国君, 胡春晖, 孙玉甫.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

[5]周守华, 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 2012 (2) .

[6]尤艳馨, 蒋洪强, 曹国志.环境会计在中国:实践与发展[J].环境保护, 2011 (23) .

上一篇:城市题材的纪实摄影下一篇:可再生能源技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