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导型教案1

2024-04-24

授导型教案1(通用9篇)

篇1:授导型教案1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Teaching goals:

1.词汇,让学生熟记这些单词,能够很熟练地指出表示身体部位的某些单词。

2.能够用所学的单词谈论身体并且能给出中肯的建议。3.通过听力练习,争取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Important points: 1.Words.2.Sentences: I have a headache.You should go to bed.He has a stomachache.He shouldn’t go to bed.She has a toothache.She should see a dentist.Difficult points: How to talk about the health and give the advice.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g in 1.sing a song and do some actions

2.Play a game and revise some words we have learned.3.(Today we’ll learn some parts of the body.)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teach new words.Step 2 Pre-task 1.Read the new words by the Students first.2.Then check the Students if they can read the new words by themselves correctly.if there is mistakes, then correct.3.Practice reading the new words.Give them 6 minutes.4.Have a competition between boys and girls.Write the words you remembered just now on the blackboard.Page7, 1a.Do this part by the Students first.Write the correct letter after the name of each body part on the list Play a game.All the Students close your books, we’ll have a instructor to say: Touch your nose /head /right ear ….Let’s see which student do it correctly and quickly.First all the Students do this game.Then have competitions between boys and girls.5 boys and 5girls to the front to do what the instructor said.if you are wrong, please go back to your seats ,the last one who stands at the front is the winner.Step 3 While-task 1.Look at the picture and learn the main sentences.A: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B: I have a cold.2.SB Page 7,1c Look at the pictures, work in pairs and act out.3.SB Page 7, 1b.(1)Listen and check the answers.(2)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Step 4 Post-task

同桌之间设计一个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Step 5.Exercises in class

篇2:授导型教案1

(小学六年制二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本领.

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拍手游戏.

(1)教师拍5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2下,你们拍几下?

(2)教师拍8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3下,你们拍几下?

教师拍手后,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后再拍手.

2.师:你们能告诉老师是怎么算的吗?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样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演示动画"应用题"】.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

第一行摆4个圆片 ○○○○

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片多2个.

应先摆和圆片一一对应的同样多的部分 △△△△

再摆比圆片多的2个三角形 △△

第二行摆_____个三角形 △△△△△△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使学生明确:在和圆片同样多的三角形部分再接着摆多的部分,就是三角形的个数.

(2)启发学生互相说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8【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8)"】.

(1)出示例8,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黄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6朵.问题是红花有多少朵.

(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和问题,启发学生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

(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红花比黄花多6朵,具体地说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就是红花比黄花的9朵多6朵或就是红花的朵数比9朵多6朵.

(4)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8)",揭示投影片红花盖住的部分的纸条.使学生明确:红花的朵数就是和黄花同样多的9朵红花,再填上比黄花多的6朵红花.

(5)列式计算

9+6=15(朵)

(6)完成回答 答:红花有15朵.

(7)进一步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

使学生明确:求比一个数多见的应用题,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量多,一个量少.多的里面有一部分和少的同样多,求多的是多少.用与少的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少的数量)再加上比少的多的部分.

3.反馈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①根据图意,口述题意.

②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③独立列式计算.

④订正时,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一做”第2题.

①启发学生互相议一议.

②独立列式计算.

③订正时,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要分析数量关系,谁多、谁少,再列式解答.

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1、2题.

1.草地上有49只黑羊,白羊比黑羊多27只.有多少只白羊?

2.鱼缸里有87条红金鱼,花金鱼比红金鱼多48条.有多少条花金鱼?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猜硬币

游戏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游戏准备:每人准备10枚硬币

游戏过程:

1.同桌同学互相活动.

篇3:授导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授导型会计教学法的特点

1. 授导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

授导型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讲解、演示、操练及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问题化学习等多种方法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是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除继承了讲授型教学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外, 其区别于讲授法的突出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 勇于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2. 授导型教学是一种适用、有效的启发式会计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和权威, 是知识的灌输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处于教学中的被动地位,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偏重死记硬背, 照本宣科。而在教学内容中, 也偏重于教会学生理论知识, 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提倡,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于现代学生的教学。在实行教学改革的今天, 我们提倡授导型教学模式, 以典型经济业务为实例, 举一反三, 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主动参与的过程, 是一种适用、有效的启发式会计教学方法。在会计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采用授导型的教学模式, 能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开拓, 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同时, 在教学中, 所举经济业务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或者出现过的具体事例,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可以针对经济业务中所反映的情况, 结合所学过的知识,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授导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采用授导型教学法进行会计教学设计时, 需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者特征、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学媒体对教学的影响, 恰当的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因素, 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否则, 会出现教学方法失当的问题。

1. 应采用层次的教学目标或者是三维的教学目标。

在层次的教学目标中, 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最高层次是教学总目标, 教学总目标可以细化分解成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只有不断完成小的学习目标, 才能积小成大, 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和教学总目标。以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为例, 其教学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账务处理, 学会基本业务操作。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总目标, 我们可以把财务会计细分为各单元 (模块) 目标, 如往来模块、出纳模块、工资模块、存货模块、收入费用模块、利润模块等, 而各模块又有具体的学习目标。

三维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进行会计教学设计时, 三维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 应综合考虑, 既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程度,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在教学中,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宽容的人生观念、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培养学生内心树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 应充分尊重学习者的特征。

在进行会计教学设计时, 应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 应注意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因素。中职学生的特征分析见表1。

针对以上学习者的特征, 我们在进行会计教学活动时, 应根据会计业务反映会计与理财实际活动的复杂程度, 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由浅入深合理确定会计教学的内容和学时, 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启发性、借鉴性, 精心设计会计教学。另外, 在设计会计教学时, 不应完全照搬实际工作中的做法, 而应该虚构一些情节和做法, 并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问题, 使内容具有启发性的特点。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活跃, 激发学生研讨的积极性,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应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科学运用。

教学方法是与教学目标和任务相关的具体教学操作程序, 它规定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参与者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个角色的具体任务。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演示、个别指导、操练、练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化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在会计教学中,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合不同能力的培养, 常用的会计教学方法有: (1) 讲授法。适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为培养各种能力打好理论基础。 (2) 书面练习法。以传统的书面作业为主要形式, 适合培养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会计账务处理能力等。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 在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 讲练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在注重精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练习、多动手, 进行会计基本技能的操作, 既避免教材的枯燥无味, 又有利于逐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3) 课外阅读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带着问题去阅读和查询课外读物, 可培养阅读能力、资料查找能力、会计法规的运用能力等。 (4) 小组讨论法。对一些不确定、特殊业务的会计教学采用此法, 可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组织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5) 演说法。对会计实务中需要说明和报告的事项让学生进行演说, 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演讲报告能力等。 (6) 案例教学法。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和讲授, 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会计业务系统处理能力、市场观察分析能力等。 (7) 情景扮演法。模拟会计实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场合、情景, 可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下的个人业务胜任能力。 (8) 模块模拟实训法。将会计业务分成若干个模块进行模拟训练, 可培养学生利用会计软件的能力。 (9) 分岗模拟实训法。模拟会计实务的各种岗位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 (10) 现场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11) 现场实习法。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 通过直接接触会计实务, 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可围绕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科学运用。

4. 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不论采用何种媒体为教学服务, 有利于知识的传输是关键。在现代教学设计过程中, 教学媒体已不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性工具, 而是在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在会计课程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CAI课件、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等。例如, 会计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启用、登记、错账更正和期末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 一方面, 要让学生接触并熟悉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另一方面, 采用多媒体手段将凭证填制或账簿登记过程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 既能使学生能直观、生动、形象地抓住教学重点, 化解教学难点, 又能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会计工作环境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篇4:授导型教案电子讲稿

牟定县天台中心小学 鲁中武

教材简析:

《乡下人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教学流程:

一、在情趣中置身“乡下人家”

1、出示课件,欣赏富有乡村特色的“交响乐”。说说你在哪里听见过这样的交响乐?给这首交响乐起名。

2、说说在你的脑海中乡村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课件播放乡下特有的“交响乐”—— 鸡鸣、狗吠、鸭叫、虫鸣,使人一听就仿佛已经置身于乡下人家,浓浓的乡村韵味扑鼻而来。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种的感官,感受乡村气息。】

二、在品读中感受“乡下人家”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词。

1、认读词语,采用联系文中句子理解词义。

2、指名分节读课文,指导朗读好句子。

3、让学生说说,各小节分别写了什么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概括,形成优美的诗句。

4、齐读短诗,感受文章所描写的平凡而又优美的景物。

【设计意图:在朗读交流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解句子。通过交流每个小节分别写什么,让学生自读自学,理清课文脉络,感受乡下人家清新、自然的美。】

三、在赏读中享受“乡下人家”

出示课件: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指名读句子,理解“独特和迷人”。

2、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感觉到这种“独特”和“迷人”?

3、文章中描写的景物都是乡下最平凡、最普通的,但是在作者看来是那样的独特、迷人。(学生自由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品味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读。

【设计意图: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所以引领学生重点品读这一句,想象乡村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场面,体会从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

四、在想象中表现“乡下人家”

1、出示补充内容: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一个瓜架,——(),——(),——(),——(),……描绘出诗情画意的篇章,像一首诗,——(),——(),——(),……

2、交流欣赏。

篇5:授导型教案急电子讲稿

A:单词:

glad,both,talk(n),difficult,subject,should,about,important,card,art,luck,wish,choose(chose,chosen)B:词组/句型:

be glad to do sth.be different from… talk about given name first name Good luck full name Best wishes.family name of course give a talk for example Teachers’ Day middle name 2.日常用语:

Glad to see/meet you again.Did you have a good summer holiday? They are both fine,too.Happy Teachers’ Day.Yes,do please.My friends call you Huifang? Of course, if you wish.Thank you for teaching us so well.Here are some flowers for you, with our best wishes.Good luck.Jim is short for James.Best wishes for “Teachers’ Day”.I’m not sure.I’m afraid I’ve no idea.Pleased to meet you.3.语法:复习学过的四种时态

1)一般现在时

2)现在进行时

3)一般将来时 4)一般过去时 【教学重点】

4.掌握英文名字与汉语的不同

5.重点词汇与短语 be glad to do sth.be different from talk about 6.综合运用四种时态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四种时态 【重点,难点讲解】 1.both在句中的位置

1)和谓语动词连用时,both应放在连系动词be,助动词be,will,shall,情态动词must,can 等的后面;行为动词的前面。如:My parents are both doctors.我的父母都是医生.The two brothers both work very hard.这两兄弟学习都很努力.2)both 可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如:both students).但如果名词前有其他限定词,如the,these,my,two等,则应放在这些词前面,不能放在其后,也可以用both of 加上这些词.如:我们可以说both(of)the books, both(of)his hands等.Both of my parents work in a hospital.我父母都在医院工作.3)both和代词连用时,应说

they both(作主语)both of them(作主语或宾语),them both(做 宾语)等形式.We must thank both of you.= We must thank you both.我们应该感谢你们俩.2.What about/How about…?

1)用于询问对方或第三者与情景有关的各种情况.如:I’m going to the cinema this evening.What about you?今晚我打算去看电影,你呢?

2)用于向对方提出一个建议,或征求对方的意见,后接名词或动词-ing形式.如What about a cup of tea? 来杯茶好吗?What about going for a walk after supper? 晚饭后出去散散步好吗? 注:用于以上两种意义时,What about…=How about… 3.Oh,that’s the bell.Everyone is going into class.That’s the bell.=There goes the bell.铃响了.That’s the bell(for break).Let’s go out for a walk.(下课)铃响了,我们出去走走吧.go into/to class表示 “进课堂”,class前不能带冠词the,这是因为class指的是有教师和学 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课堂,强调的是学习氛围.再如: in class 在课上 before class 课前 after class 课后 类似的还有:

go to school 去上学 go to hospital 去医院看病 be in school 在上学(还没工作)go to town 进城 be at school 在学校(没放学)be in town 在城里 go to bed 去睡觉 go to prison 去坐牢 be in bed 卧病在床 be in prison 在坐牢 be in hospital 在住院 be back from work 下班 go to work 上班 be at work 在工作

上述这些词组中名词前都不带定冠词the,强调其性质以及该性质与有关的人的关系.但如果不具有这种关系,该名词前就应带the或其他限定词.如:His father went to the(his)school to see him yesterday.他父亲昨天去学校看望了他.His wife goes to the prison to see him once a month.他妻子每月去监狱看望他一次.4.We’d better go now.我们还是现在走吧.had better “还是……的好”,主语应是代词, 后面接动词原形.如:You’d better go and ask the teacher.你最好去问问老师.I’d better start right now.我最好马上动身.had better do 的否定形式是had better not do,注意not的位置.He’d better not go there alone.他最好不要一个人走.You’d better not be late again.你最好不要再迟到.在口语中,有时侯可省去主语和had,这时被建议的可能是对方(你或你们),也可能是包括说话人在内的一群人(我们).如: Better come tomorrow.=You’d better come tomorrow.最好明天来.Better not tell him about it.=You’d/We’d better not tell him about it.这件事最好不要告诉他.5.节日与祝愿

表示节日的专有名词前不带冠词;表示人的名词应用复数,并用所有格的形式表示这 些人的节日.如:Teachers’ Day Children’s Day Women’s Day Army Day(建军节)National Day(国庆节)New Year’s Day(元旦)向某人表示节日最良好的祝愿可用下列表达方式: 1)Happy New Year(to you)!(祝您)新年快乐!

2)Best wishes to you for Teachers’ Day!向您致以教师节最良好的祝愿!Best wishes to you!向您致以最良好的祝愿!3)We wish you good luck in the coming English exam.祝您在即将到来的英语考试中走运.4)I hope(that)you(will)enjoy your visit here.我希望你在这儿访问愉快.5)We hope you have a happy year in our class.我们希望你在我们班上愉快地度过一年.6.find 和find out

find “找到”, “认为”, “觉得”,如:

I looked for my watch this morning but didn’t find it.今天上午我找手表但没找到.I find(=think,feel)the story very interesting.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find out着重表示通过思考,分析,理解,询问,”弄清楚”, “查明”一件事情,后面可接名词 或宾语从句.Please find out who broke the window.请查明谁把窗子打破的.I’ll go and find(out)when they are coming.我去查一下他们什么时候来.7.关于people 的几个问题

作 “人” 解时,只能看作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如: one or two people 一两个人 many people 许多人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我家有四个人.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enjoy their visit in Beijing.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喜欢在北京游览.1)“家人”

Please come and meet my people.请来见见我的家人.2)作 “人民”解时,前面总有定冠词the,表示全体.We work and study for the people.我们为人民而工作学习.The Chinese people are working hard.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奋斗.3)作 “民族”解时,是可数名词,如: a(one)people 一个民族

a country of many peoples 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The Chinese people are /is a hard-working people.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8.Excuse me 和 I’m sorry.向某人请教或提出询问请求时,说Excuse me.由于某种失误或消极情况而向对方表示 歉意时常说I’m sorry.Excuse me,May I have your name,please? 对不起,请你告诉我你的名字,好吗? 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wait a moment? 对不起,请你稍等一下好吗? I’m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对不起,让你久等了.I’m sorry to trouble you.对不起,麻烦你了.9.Why don’t you call me Bob? =Why not call me Bob?

“为什么不叫我Bob呢?” 这是提建议的说法.类似的还有以下几种: Why don’t we go for a walk? Why not go for a walk? What about going for a walk? How about going for a walk?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 walk? Let’s go for a walk, shall we? Shall we go for a walk?

What do you think of going for a walk?

10.Let’s go and ask the teacher.我们去问老师吧.英语中习惯把go 或come后面的不定式符号to改为and ,以连接两个并列连词,而意思

不变.如:

篇6:授导型教案及其课堂电子讲稿

授导型教案及其课堂电子讲稿

《水调歌头》教案

盈江县民族小学 杨丽秋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诵读、理解和赏析能力。已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课堂上展开多边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音乐、绘画走进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教学难点】

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教法】

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趣味导入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轮圆月,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师引导学生明确月亮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的意蕴。

2、简介苏轼中秋词的影响。生谈谈对苏轼的了解。

3.、师介绍词的有关知识。

二、诵读品味《水调歌头》

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3、疏通全文

(1)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2)小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4、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教师预设穿插问题:

①解读小序,从“兼”字入手,读懂怀子由的思念之情;(补充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与词作)

②重点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与“无眠”的细读;

③赏析上阙,抓住“不知” “归去”读懂词人内心祈愿,从 “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

④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⑤重点读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

5、能力训练

(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2)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3)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4)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6、音乐欣赏

(1)播放王菲的 《水调歌头》(2)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

7、学生总结

(1)一生总结本课教学思路

(2)由学生从主题及写作特色等方面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篇7:授导型教案《早操》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10个生字,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能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3、渗透早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健康歌》

(1)美丽的早晨,太阳公公醒来了,你们看谁在干什么?(指名答)

(2)小宣跟爷爷在做早操,谁知道小宣为什么那么早起来跟爷爷做早操?(指名答)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两个小朋友也赶快爬起来跟爷爷一起做早操。谢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展示课件)

2、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它们做早操的情景。这不,他还把小朋友做早操的情景编成一首儿歌。我们一块来看看吧!

三、整体感知课文,游戏识字

1、儿歌。儿歌中的红色音节,你认识吗?请你们一个一个地拼一拼,认一认,不会的问同桌、问老师。

2、课文录音自检。

师:请同学认真听课文录音自已检查,想一想不认识的字都你们都读对了吗?

3、听录音再次自检。

4、谁想来试着读一读,会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纠正发音。

四、认识生字。

1、生字娃娃见我们这里很热闹也赶紧起来。它就在老师的大转盘上?指针指着哪个字,你们就大声地读出来,后拼,然后再读。

2、拼读完生字后,组词。

3、举卡片。老师念到哪一个字,你们找出那张卡片,双手举高大声拼。

五、读文感悟,培养语感

现在你们和生字娃娃交了朋友,你们一定能读得比刚才好。现在请小朋友现读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喜欢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1、自由练习。

2、指名读。

3、全班齐读。

六、做练习——找朋友,连一连。

小露珠 跳来跳去

小鸟儿 滚来滚去

小蜜蜂 飞来飞去

小学生 跑来跑去

…… ……

……

七、动脑筋,编儿歌。,起得早,来 去,在做操。

篇8:授导型教案中长跑技术教学与训练

课题名称

中长跑技术教学与训练

计划 学时

2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经常参加中长跑锻炼,对人体的身体各机能和心血管、呼吸系统有促进作用。而且它能培养人们的耐性,帮助人们克服自身的惰性,促进学习和工作效率。中长跑运动既可以锻炼耐力又可以锻炼爆发力,想提高中长跑水平除了以完整技术练习为主,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下辅助跑步练习,借此来突出技术难点、纠正错误动作。

学习者分析

从学生特点来看,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中长跑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对中长跑有个感性认识。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熟悉动作,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中长跑的魅力。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方法:跑步动作平衡练习,直腿跑练习,后踢腿练习,高抬腿折叠跑练习,脚回环练习,折叠腿大步走练习,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知识与技能:跑步动作平衡练习,直腿跑练习,后踢腿练习,高抬腿折叠跑练习,脚回环练习,折叠腿大步走练习,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解和学生尝试动作探究相结合;体验中长跑的方法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亲身体验中长跑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独立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善于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中长跑的常用辅助跑步练习,跑步动作平衡练习,直腿跑练习,后踢腿练习,高抬腿折叠跑练习,脚回环练习,折叠腿大步走练习。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跑步动作平衡练习,直腿跑练习,后踢腿练习,高抬腿折叠跑练习,脚回环练习,折叠腿大步走练习。

教学设计思路

中长跑讲究在跑的过程中要匀速。一般情况下都是匀速跑成绩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后要冲一下。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在比赛起跑时,都要猛冲一下,不要慌,冲几十米就会慢下来。然后,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随跑,就是跟上一个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个单步,一直保持吸气,再跑三个单步,一直呼气。如果气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意:嘴不要张的太大,否则,进冷气会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标准场地,就是3.5圈,在最后200米时,要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冲,这时可以大口呼吸,直到冲过终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依据的理论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教育,能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中来。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跑步动作平衡练习

提高踝关节肌肉群的紧张度和稳定支撑能力。【方法】采用最高速度时的单腿支撑姿势,左脚用脚掌支撑,肘关节弯曲约90°。左手在肩部高度,右手在髋部高度,右腿高抬,右脚踝靠近臀部。【要求】保持这个姿势20~60秒。可以采用负重背心,或站在不稳定的海绵垫上加大动作难度。

演示文稿、数据素材、正确链接的答案、多媒体电子教室,操场。

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参照中长跑操作“样张”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链接图示

直腿跑练习

发展髋部肌肉群力量,提高踝关节集群弹性力量。

教师自编“操作一点通”传到学生机

膝关节伸直跑进,脚尖翘起

比较好的自主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15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典型项目。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投入到课堂中来,明确新课的目标及任务。

实践操作 探究新知

主题任务一:

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主题任务二:

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主题任务三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1500米训练。

学生个人或群体练习。

让学生自学,自己实际操作,从中观察、体会、理解、掌握中长跑的方法,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

三、学生独立操作,巩固提高

主题任务四

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时一定要放松、协调。这就要求建立在正确动作的基础上,脚的着地应用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正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的摆动。

全体同学自己操作 思考,讨论,练习

检查学习效果,并巩固这堂课所学内容。

四、展评学生作品,汇报操作过程

切换为学生演示状态

讲解操作过程,同学和老师评价

五、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式用法的理解。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

教学 反思

1、本节课的学习运用了小组探究性学习,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进行了“学生主体性教学”。其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结合学生身边最常见的成绩处理事件,使学生把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变的更加有趣有用,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2、精讲多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印象,精讲多练为学生增加了上机操作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求新知识,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篇9:授导型教学设计

每学期开始,学校发给教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备课笔记本,教师必须按要求将教案写在指定的地方,这种大一统的模式主要是为了方便评价,而其僵化的形式不仅禁锢了教师的创造力,更严重的是使得教案抄袭成风,泡沫教案泛滥,走向了教案设计的反面。

教案形式创新 ,过分追求形式是传统教案的主要诟病之一。这样倒也不是说教案就不要形式,教案总是以一定的形态存在的,既有显性存在,也允许隐性存在,关键是形式要与内容和谐一体,为内容服务。也就是说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取决于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总体原则是“不拘一格,效用至上”。在突破传统教案要求纸质、手写、详案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倡导。,先进的课程理念,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并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教育愿景才能实现。而作为备课的教学方案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蓝图,要研究教学的“破”与“立”,无法绕开教案问题。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言:“教案,是从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的角度来表现时代教改意志的一种载体。”这样看来,教案改革应与课程改革同行,创新教案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必然要进行语文教案创新。

一、教案理念创新

1.角色转变:变“师本设计”为“生本设计” ,所谓“师本设计”,是指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的教学设计。这类教案,其教学资源均来自于教材与教参,设计者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整篇教案能看出教师在课堂中清晰的“教”的轨迹,但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怎样主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强调学生情感与心理的需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课堂的学生活动主体,强调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强调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显然,“师本设计”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倡导“生本设计”。所谓“生本设计”,是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的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必须自觉转变过去“教师即指示权威”的“师本角色”为“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并在教案中得以充分体现。

2.多维思考:变“教参套用”为“多元参照” ,过去的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习惯于把教学参考书作为教材教学唯一的参照资源,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来自于教参。不管教参对教材分析的深与浅,不管教参涉猎的参考内容是否都有价值,提供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本版学生的实际学情,当然也不考虑生活中和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设计者关注的是教参规定的既定的教学任务,并把能不能按时完成教参规定的教学任务,视为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思维定势下设计的教案,基本上是教学参考书的变本,也即前文所说的“无我教案”。

教参是教师设计教案的重要参考,但不能作为唯一的参照资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在领悟课标与教参的基础上,做多元的教学资源参考,具体说来,起码要思考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思考。主要指新课改理念,如“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成长”等。二是主题思考。一篇高质量的教案设计,需要一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的主标题。通过这个主题可以看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上一篇:向团代会献礼发言稿下一篇:舞蹈专业的简单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