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2024-04-29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经过七年级地球、地图部分和世界地理的学习,读图、识图、用图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能把地图作为学习地理的直观工具、知识来源和重要载体,能阅读、填绘和运用常见的地图和地理图表,能从地图上识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高程等,能从地图上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来回答问题。但学生识图、判图的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利用等高线辨认地形、经纬网、地球的运动等知识掌握的还不够牢靠,不能完全利用地图来正确回答问题,专业术语回答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实现“以图导学、以图带(引)题、以图达标”的教学目标。

中国 “34个省级行政区“”的教学,本节设计的内容、概念多,知识点灵散,既要掌握中国行政区的三级划分,又要重点掌握各省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布位置和相对位置。本节教学主要结合活动教材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和“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表”,在活动中通过反复读图、填图或拼图练习,培养学生的读图、查找地图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这一部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上,使学生尽快形成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分布的空间概念,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研究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做到“心中有图”的理想境界和效果。

教学设计策略和步骤方法:

第一步骤: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师:在引入新课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县级市、市、)

镇 (乡、民族乡)

第二步骤:教师讲述中国的三级行政划分

师: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为三级行政划分。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三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县级市、市、盟、旗)

镇 (乡、民族乡)

2、学生填空:我国共有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第三步骤: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空间分布位置、相对位置、轮廓特征和行政中心(本节课的重难点)

活动题一

阅读中国政区图,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1、说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找出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以辽宁省为起始点,分别沿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依次说出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学生看中国政区图图回答,简称略)

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的省级行政单位依次是:(强调这是考试重点)

学生看图回答: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4、分别找出长江、黄河干流依次流经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

长江干流:(11个省)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黄河干流:(9个省)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5、沿1200e经线,自北向南经过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学生看图回答:内蒙古、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

活动题二

要熟悉我国各省行政单位的轮廓、位置等地理特征,可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如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湖北省像大盖帽,陕西省像一把钥匙,山东省像一只老鹰等。请你想象一下,湖北省、广东省、甘肃省、黑龙江省这些省区的轮廓各像什么?(看下列图片a、b、c、d、e、f、g,思考回答)

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联想记忆,模拟成各种图形、动物或人物,而不必按照教师的提示去想象或联想,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第四步骤:中国行政区划拼图游戏:

利用“中国政区拼图”作分组拼图游戏(加分和奖励)是适合八年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一种活动,也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来识记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和分布的好办法。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图形和位置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和竞争能力。例如,采取拼图比赛、填图比赛、各种抢答竞赛等,寓教于乐,使学生尽快形成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分布的空间概念和心中有地图的境界。

活动题三:

1、 学生自己准备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拼图板,或者用透明纸描绘省级行政单位图,贴在白色硬纸板上,沿着省级行政单位轮廓线剪开(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相邻的省连在一起),得到分省(自治区)的28张小卡片。

2、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省级行政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政区图,教师用手表计时,并给小组加分。学生拼好图后,先举手,然后放在课桌上,由教师评定,看那一组拼的最快。并让拼的快的学生充当“小教师”介绍经验,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

3、教师任意给出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轮廓图形或地理特征,同学抢答,说出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回答准确、速度最快的同学为优胜者。(适当给小组加分和奖励“小红花”)

4、教师在投影机上或手拿举起,随意出示某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图形,由同学拼出其周围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看谁拼得最快。

课后教学反思和分析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空间分布位置、相对位置、轮廓特征和行政中心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必须运用“中国政区图”或“中国政区”投影片或教学挂图,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利用课件教学,采取灵活多变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拼图、填图比赛、抢答竞赛等、),结合活动教材,进行反复多样的读图、查图、填图、或拼图练习,讲与练有机结合,以学生练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人翁地位,学会分享和合作,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锻炼学生的读图、查图、填图、拼图、用图能力,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篇2: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时)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的区别并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难点】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确定方向。

2.根据需要选择详略得当的地图,并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的区别并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百度地图浏览法、读图分析法、例题讲解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百度地图体验法、地图观察法、例题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1:猜一个谜语

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打一常用地理工具 导入2:“谜”你开场 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 江河湖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打一地理名词 导入3:认识地图

小明暑假准备到我国宝岛台湾去旅游,但他对台湾一点也不了解,于是老师建议他去买一张台湾省的地图。让我们和小明一起来研究一下这张地图吧!

导入4:问题情境,比较思维

讲授新课(小组合作,活动探究,归纳提升)

一、学会阅读地图

老师在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A组:请在下面的台湾岛地图和枣庄市某中学平面图上指出阅读地图的基本三要素。

B组:比例尺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应如何对比例尺的大小进行比较?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的关系应如何思考?

C组:地图上的方向判别有哪三种方法?如何在地图中确定方向?

D组:请阅读课文图1.25一些常用图例,进行下面的图例判断练习。你会对照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讨论结果。A组同学在台湾岛地图和学校平面图上指出了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并结合下面的台湾岛地图,给大家解说了这些基本要素的含义。

B组同学结合下面的三组地图,解说了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大小及其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C组同学结合下面的三幅地图,精心设计了思考题,解说了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个方法。

D组同学给大家展示了图例判断练习的成果,并结合A组同学讲解时用到的台湾岛地图,给大家解说了怎样根据图例和注记读取地图中的有用信息。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台湾岛的铁路线选线时既考虑到了地形条件(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反映),又考虑了穿过居民点(图中的居民点可以反映),河流的流向也可以由图示的地形条件进行思考。这就说明了,根据图例和注记读取地图中的有用信息是我们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

老师点拨提升,拓展、延伸学生对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的知识。

承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地图,你知道怎样才能选择出适用的地图吗?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老师多媒体呈现各种主题的地图。

电子地图的广泛应用:老师上网百度电子地图──城市通,两步查阅家乡莱阳。

接着再去一下首都北京吧,在“地图搜索:您想去哪儿?”里面输入北京,GO!我们又来到了北京。

老师点拨提升,让学生达成对选择适用地图的思路感悟。

■板书设计,整合思路

■课后作业

■实践探索

了解了电子地图,大家尝试一下自己上网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吧,下节课找同学到讲台电脑上给大家展示分享,利用地图,向大家介绍你最想去的地方。

■教学反思

篇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一、地图的构成元素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能直观明了的反映出某一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积大小、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及水文等各种地理事象的特征。它能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各地理元素相互联系的地理意境。通常构成地图的主要元素有:图形标志元素、绘制标尺元素、附加元素及补充元素。地图图形是用地图符号所表示的制图区域内, 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联系以及时间变化等内容, 这是地图构成元素中的主体部分;绘制标尺元素是决定图形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基础, 可以说是地图的“骨架”。主要包括地图投影、比例尺、大地控制点等;附加元素是为了便于读图与用图而设置的图例、图名、出版年月、编图时间、编图资料的情况等;补充元素就是在地图上的空白处进行补充说明的文字或资料。总之,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 是一种视觉语言, 其表现形式很多, 主要有有线划地图、影像地图、立体地图、地球仪, 还有现代化的数字地图、电子地图等。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首先, 运用地图教学可以明确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在学生大脑里建立空间概念, 使学生获得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知识。其次,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还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等, 使学生形成对比较形象直观的印象, 运用地图更方便地使学生理解地理规律。再次, 运用地图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及发展。

二、地图阅读能力的培养及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 学生阅读地图主要是通过对地图的地理事物、空间关系及图例注记三个方面来完成的。

如在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时, 就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 并对照高度表, 根据颜色的深浅变化来分析地势变化趋势, 学生根据地图就不难得出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这样,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掌握了地形地势分布特点、规律, 在学生的脑海中会留下较深的印象, 又使学生掌握了全面的综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综合地评价地理事物及现象。所以, 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地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智力的重要因素。

其次,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和如何使用地图。

有些地理知识教师单用语言文字是难以给学生解释清楚明白的, 靠学生的死记硬背也是不能牢固掌握的。但一旦使用地图进行教学, 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诱导, 在地图上既直观又清晰的讲解分析, 就变得非常简单。当然, 懂得地图的语言是读图的关键。让学生掌握地图语言, 比如地图上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图例、注记等等。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让学生记住地图的语言, 才能使学生会顺利学会读图。另外, 能够熟练运用地图的关键在于掌握读图技能, 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向导, 是沟通课文与图像的桥梁, 是图文结合的媒介。因此, 教师要有计划地加强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 指导学生从地图上寻求答案和获取相关地理信息, 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图像化。

再次, 地理课程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图文并茂, 文字内容中间穿插大量的地图、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等。

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和解释来获得有关制图区域内地理环境的有关知识, 经过分析、比较、推理、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 得出新的结论。如:通过对自然地理地图的阅读, 可以了解本区域的水系、地貌、植被的分布范围、地形特征、密度大小以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通过对社会经济地图的阅读, 可以了解制图区域内居民地的行政等级、人口密度、交通的发达程度, 从而判断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地图不仅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 而且是地理知识的源泉, 更是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有机结合。充分应用地图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兴趣, 提高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最后, 教师要充分运用地图进行直观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直观的教具。其特点是图示清晰。地图上所反映的地理元素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课堂教学中展示相应的地图有很多好处。首先, 能做到师生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次, 能使学生养成在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好习惯, 达到理解性记忆。第三, 有利于了解各种地理概念, 地理事物的名称, 掌握他们的分布规律, 具体特点等。总之, 地理教学中, 尽可能使用地图进行教学, 便于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地图上所讲授的内容。同时, 在学生的头脑中迅速地建立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概念, 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地图绘制技巧与能力的培养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 引导培养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比较高层次的要求, 绘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绘制草图、略图。如轮廓图、水系图等。绘图训练教师需进行示范, 学生进行临摹再到自绘, 绘制要求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相对准确。低年级的绘图, 主要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曲线图、柱状图, 勾画各大洲、国家的轮廓图, 绘山脉、河流、城市等。高年级的同学, 因为已有一定的绘图技能,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中国政区简图, 结合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 加绘山脉、河流、城市等多种地理元素。可以要求学生绘制一些剖面图、柱状图、曲线图、折线图和一些简单的示意图。

其次, 随手绘制及默画地图的能力。

这个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边讲解, 学生边用手指在桌面上或空中象征性的绘制, 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应用最广泛, 经常是指导学生阅读完一张图后就随手画。另外, 默画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 也就是在脑海中画图, 在教师讲解完或边讲解地图时, 边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类似地图。在回忆的过程中, 让学生在脑海里绘制出地图。这个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复习所学的知识, 又可以巩固当前知识, 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让知识有效的串联起来。

最后, 不管是学生自己绘制学习地图还是教师绘制教学地图, 首先都要绘制地理底图。

现成的地理底图资料比例尺较小, 需要放大制作。在课堂教学和实习中, 教学生使用最多的是网格转绘法。因为这个方法简单方便, 只要在选好的底图上用铅笔加密适当的网格。同时, 在绘图纸上按所需放大的比例, 绘出相同的网格, 把底图上各要素在方格上的位置, 转绘到图纸上相对应的方格的位置上, 这样地理底图就绘制成功了。另外, 在现代绘图实验室中, 可以采用照相转绘或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扫描转绘。经过扫描之后的底图, 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数字化文件, 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各种处理, 增加或减少绘制要素, 设计各种表示符号, 这样就可以顺利的绘制出自己想要的地图。

参考文献

[1].许耿, 梁义冰.地图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2].张克权.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测绘出版社, 1982

篇4: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学地理; 教学地图; 阅读方法; 阅读技巧

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之中,地图不单单能够将地理现象及事物展现,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及空间思维模式的树立、完善。对于地图进行充分的利用不单能够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更可以提升其内在素养,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地图语言的表述掌握的并不好,对于地图阅读方法及技巧的使用情况不佳,地图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因材施教,将正确的地图阅读方式教授给学生,并到达人人会解读,会应用,对于学生的整个中学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理教学中地图阅读的方法

中学地理地图教学阅读的流程为:阅读所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比例尺等基本要素→对空间定位有明确的认识→阅读地图的图标→对地图的类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主体进行阅读→1.普通地图的阅读;2、阅读专题地图。在地理教学之中,教师要事先制定好指向性明确的教学目标,按部就班的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图表的阅读,逐渐培养学生的读地图能力及用地图的习惯。换言之,就是使学生长期的接触地图,熟能生巧,在长时间与地图接触的过程之中渐渐的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读图方法,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需要其对读图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给予正确的引导,左图右书,达到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及技能同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切实的使能够掌握读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地理教学中地图阅读的技巧

(一)阅读地图名称

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地图的时候通常会忽略对地图名称的阅读,误以为看懂图例就能够正确的阅读地图,跳过最基本的名称阅读而直接进行图例的阅读,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这样做会使读图者多花上很多的时间才能知道地图所要表达的主题,但是这些内容地图上早有标注。地图的名称就如同中心思想一般,将核心表达的内容作了说明。中学生要养成读取地图名称的良好习惯。

(二)做好空间上的定位

依据地理事物位于的经纬度、海陆位置或是其他有关的位置,以此来分析推断地图表示的区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温习、使用。尤其是需要通过学生自身掌握知识来判断出地理区域的练习类地图,若学生不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学生在地图上阅读处理的信息就存在偏差。学生对于空间上的定位来源于对地图阅读的能力,故此,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读图信息。

(三)指导学生进行地图的绘制

地理教师在进行地图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绘图能力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模仿绘图,这样可以提升其自主学生的能力,产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对绘图进行相应的讲解,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的应用简笔画的教学方法,一边讲解一边进行图画的绘制,需要能够比较标准的绘制出我国的疆域图、山川河流、示意圖等等。在鼓励与指导学生进行绘制,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体验中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尽最大可能的让学生指图回答问题,手口相应,如此这般才能够使较为枯燥的地理课变得趣味化,以此提升学生利用地图来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绘制空白轮廓图。例如在进行中国地形的讲解时,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有认可教师绘制中国空白轮廓板图;

2、师生一同填绘空白图:将我国的主要山脉按照东西至西南走向,西北至东南走向,弧形山脉等顺序来进行板图的绘制。

3、五分钟标注法:依据板书边说边指,加深学生对于名称、地理位置以及走向的记忆。

4、亲身体会:让学生亲自走到黑板前将山脉的名字指出了,做好标记。

5、学生描绘空白轮廓图并且标记主要山脉作为课后的作业。

(四)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灵活应用地图

最好的老师是生活,例如我国南方同北方两个不同的城市之中,楼房建设的稠密程度却各不相同,如果要选择住宅要在什么季节进行选取,如果要选择厂址需要在水源的什么方向,此类问题都没有在地图中进行明确的标注,但是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培养其在生活中思考问题的能力,借助于自身掌握的地理知识对生活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其探索精神。因此,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地图的能力,对地图进行多方面的应用,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空间,是地理教学中较为繁杂亦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大地图的意义,学会学以致用。

结语:

对于中学的地理教育要秉承地图学的基本原则,并且要突出自身的特色。由此也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对地图的阅读的常规方法,同时存在一些独到的技巧。学生掌握此类的阅读方法及阅读的技巧不单单能够在地理的学习中轻松的捕获到知识点,提升信息储备量,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其对于空间上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进而提升我国中学生的能力及素质,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家伟,段玉山,查志江. 例谈运用“中学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平台”辅助地理教学[J]. 地理教学. 2011(12) .

[2] 苏小兵.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03).

篇5: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记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2 识别出最常见的一些图例。(2)能力目标 掌握并熟练的将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之间进行相互转换并比较大小 2 学会根据比例尺量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3 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判别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使用地图。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判读、图例。难点:地图上方向的判别。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说说你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地图?你能读懂它所蕴含的地理信息吗?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地图。活动:

师:请同学们先看幻灯片。你能读懂小明绘的校园平面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吗? 1 学校大门朝哪个方向? 2 教学楼在什么位置? 3 旗杆离校门有多远?

生:……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小明绘制的图回答出上面的问题?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呢? ……

讲解:小明绘制的并不是一幅完整的校园鸟瞰图,少了几个要素,所以我们无法做出判别。

师:完整的校园平面图是什么样的呢?

对比一下两幅图片,你会发现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绘制的地图多了哪些要素呀? 生: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师:不错,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小明绘图缺少的这几个要素就是我们说的地图的基本要素。

板书: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过渡:要想使人们看懂一幅地图,地图的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下面让我们来具体认识一下每个要素的特点和性质。

(一)方向

师:如何判断不同地图上的方向呢?

普通地图,我们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来判定。

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么这“八方”分别是哪些方位呢?找学生上台展示讲述。地图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分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不同的地图表示地平面方向的方法不同。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永远指示的是正北方。

师:可以借助肢体来帮助判断,先找到北方,面对北方左手边为西方,右手边为东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同一条经线表示是正南和正北的方向,同一条纬线表示的是正东和正西方向。教师小结

过渡:了解的第一个要素之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地图的第二个要素:比例尺

(二)比例尺

定义: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即缩小的倍数,所以,比例尺又叫“缩尺”。比例尺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温馨提示:1.比例尺是个分数,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因而不带单位,分子通常为1。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的单位必须统一。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表示。

如何衡量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表示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的详略是什么关系?

①强调比例尺是个分式,从分式的比值大小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比例尺愈大;反之,分母愈大,比值愈小,比例尺愈小。

②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以及内容详略的关系:就同一地区地图而言,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内容越略。就图幅相同的地图来说,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过渡:认识地图三要素的最后一个:图例和注记

(三)图例和注记

看地图还要学会认识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能够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他们的特征。

课后习题 学以致用:

试着为你的学校画一张平面图。想一想,在绘图之前你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篇6: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两项技能,这两项技能,学生在小学数学课本上有过接触。本节教学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系统的学习,提高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概括、归纳。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地图方向的辨别等知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辨别。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感受地图之美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如果要去旅游,需要带哪些东西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些地图,一同感受地图的实用和美丽吧!学生回答:地图等。

学生通过课件浏览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临沂市地图、景点旅游地图等地图图片。用一些地图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地图之美”,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讨地图之用交流探讨?

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那地图有哪些用途呢?组内交流

展示汇报通过探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图知识的必要性。

承转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阅读地图的方法吧!

阅读地图之法识图例(一)地图“语言”──图例?

课件显示一些常用图例

师引导点拨:图例是对地图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1.尝试对照课件或课本自学本部内容

2.以竞赛活动的形式练习运用:写出下列图例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竞赛活动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阅读地图之法学比例尺(二)地图“语言”──比例尺

多媒体出示本小节的学习问题:

(1)比例尺表示_______比____缩小的程度。

公式= 。

比例尺表示方式主要有______式、________式、________式三种。

(2)乙图中,台湾岛地图的比例尺的表达方式为 式,转化为数字式为 ,用文字式表达为 。

(3)在台湾地图上,量得高雄到台北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约是7厘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 为 千米。

(4)比例尺的大小:数字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 ;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

师引导点拨:

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1千米=100 000厘米

归纳总结: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1.学生对照自学提示,尝试学本小节内容

2.组内质疑交流,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3.找一位同学上前给大家展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的转换,并讲解自己量算高雄到台北间的实地距离的思路。

学生讲解:首先要量出图上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比例尺大小的比较。联系小学时学过的知识,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通过学生的讲解,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距离的方法。

承转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

阅读地图之法辨方向(三)地图“语言”──方向

方法一:

一般定向法,动手指一指

课件展示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位。

篇7:地理课地图式阅读法教学反思

地理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地理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地图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自学地理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以上几种阅读自学地理课本的方法,适合于不同的教材内容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灵活运用。

篇8: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尽快熟悉地图, 运用地图提取信息, 最终建立“心理地图”呢?通过教学实践, 笔者感悟到:巧设参与式教学, 能提高学生地图阅读的有效性, 进而达成师生课堂教学的理想目标。

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 创设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 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 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 其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读图训练为主线”。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阅读的有效性, 作为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地理教师,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 其主导作用体现在组织教学预设充分、教学过程生动流畅、课外拓展自主性强。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 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表达地球上的各种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既专业又特殊的教学工具。在组织教学环节中,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熟悉和接受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作内心情感、知识能力的铺垫和预设。在生活中, 不少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内容新”“时效强”, 其丰富的图片和精彩的视频又“趣味浓”“跨度广”。如从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的新闻导入“我国水资源”教学, 从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的哥本哈根会议导入世界及中国地理“人地关系、生态环保”教学, 从世界各地频现的火山地震新闻导入“板块运动”和“中国自然灾害国情”教学, 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各国展馆图片导入“世界区域地理”教学, 从2012年巴西的申奥宣传视频导入“巴西人文地理”教学, 从我国南极昆仑站的设立导入“极地地区”教学等等。教师课前精选这些源于生活、月月新乃至日日新的新闻图片或视频所创设的千变万化的感性情境, 为学生进而回归到理性或抽象的专题地图学习在情感上造了势、心智上铺了路。教师通过设计学生的学案, 把地图阅读的预习任务、助学资料、拓展信息展示给学生。如在学生人手 (或每桌) 一份的学案上, 教学纲要的每个知识点旁注有相关地图的名称和页码, 人文地图的页码旁附有课本所缺的背景资料, 课外拓展和延伸部分以自助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专题地图的名称和网址, 引导学生课外关注各自感兴趣的专题并搜集材料互相交流。学案给学生读图提供了目录向导、文字铺垫及所需达成的目标, 教师随机设置“教学旅行”“模拟科考”“探索发现”等教学明线把教学思路生动而流畅地展示给学生, 使若干看似无序的地图围绕一条“富有故事情节的主线”结合成有机的整体, 这既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 又激起了学生阅读地图的求知欲和提高了积极性。可以说, 在组织教学环节中, 教师导之有方、预设充分, 能为学生随后参与读图、析图进行了“情绪管理”和“心理建设”, 也为学生在读图过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搭建了平台。

在参与式教学中, “以学生为主体”, 即确认学生在读图过程中是参与、求知的主体, 是享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知潜能的实践者。在地理课堂上, 无论学生独立思考还是合作探究, 均掌有“发现真理”的主动权, 且“以读图练习为主线”, 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 最终达成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课堂教学目标, 并形成相对稳定且持久的“心理地图”。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努力实践:首先, 引导初识地图的中学生树立“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教学”的意识并养成自觉看图、查图的好习惯。如提醒学生观察地理课本上细致的文字叙述, 再配以地图册上相关的专题地图和图片, 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图形象、具体、直观、生动的优势和作为地理教学“第二语言”的学科特色。在阅读地图时, 要求学生先识图例再看全图;遇到陌生的地理名词时, 务必在地图上落实位置, 感悟其内涵外延;鼓励用板画或简易画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竞赛、游戏、表演等多种组织形式鞭策和激励每个学生参与到读图中来, 并通过评比及考核等措施来确保读图习惯的尽快养成。其次, 通过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确保学生人人参与读图、析图。如分析巴西的自然环境时可把全班分成国土位置组、地形勘探组、气候报告组、河流植被组等分头读图探究, 在各组派代表上前指图介绍知识点时, 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各自的课本图或学案示意图上圈画, 教师则巡回检查;如在读图介绍美国三大工业区的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时, 则以大组为单位, 以接龙的形式每人快速说出一个城市或一种部门, 如有中断或差错, 则由第四大组作为裁判组纠正, 教师在黑板上把评比的结果及时公布;又如结合自然条件分析沪宁杭工业基地的成因时, 教师提供相关的参考地图由每个大组抢答, 再根据参与人数和回答质量来给每个大组打分, 由此来激励更多的学生以团队合作为荣并积极读图、归纳、出谋划策。另外, 教师通过多样的反馈练习来检测学生读图、析图的有效性。如每个大组派几位学生上前同时指出地图中相应的地理事物, 以他们的平均用时和正确率予以考评;通过展示相关地图, 请学生独立完成手头学案上的知识树, 以梳理当堂课的知识点, 教师随机抽取部分知识树作点评, 其余的上交批改;学生当堂闭卷完成填图册上的填图内容, 互相交换批改后再由老师把关, 下一堂课集体点评;教师提出相关要求, 请学生抢答应从哪些专题地图上寻找答案等。通过一个阶段的读图、析图训练, 教师还可通过课外延伸和拓展环节来检测学生“心理地图”的构建成效, 如让每个学生“一笔画世界”展示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以学校为起点, 学生自己设计路桥图例画出个人的居住所在地, 以学生能识别并确认出具体方位的示意图及其作者胜出等等。

在参与式地理教学过程中,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读图训练为主线”三者呈动态平衡、和谐统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过程和教师的主导身份都必须通过读图训练的科学序列加以体现, 期间学生通过读图体验、读图发现、读图反思, 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 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 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 从知、情、意、行等方面综合凸现地理教学中地图阅读的有效性。

地理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析图, 巧设参与式教学, 对学生而言, 能够唤醒潜能, 激活记忆力, 开启心智, 放飞情愫;既基于对学生的尊重, 又满足了学生渴望合作探究, 获得新体验, 被认可和欣赏及承担责任等多方面身心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我国新课改精神理念的展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策略。我们坚信, 在参与式教学的平台上, 地图阅读的“效率之花”必将竞相开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01.

[2]黄建伟.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益——参与式教学理念培训后的几点体会[J].宁夏教育科研, 2007 (4) .

上一篇:以心事为话题初中作文下一篇:因为你我与世界温暖相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