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15

历史地图是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工具,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其自主整合地图信息,由此建构历史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综合与归纳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各类信息,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地图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图历史教学论文 篇1:

高中历史教学中地图教学研究

摘要: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高考历史命题结合历史地图的权重日益增大。研究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空间概念,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的环境变迁,有效把握历史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历史地图;空间概念;环境变迁

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对历史地图的考查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在2006年、2007年高考试卷中地图只出现在选择题中,但到2010年高考时历史地图不仅出现在问答题中而且分值占到了15分。特别是当今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政史地综合,强调学科知识的渗透,历史知识经常会牵扯到地图。下面是我对历史地图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定的事件不只是由一定的历史人物进行的,而且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发生的。梁启超曾是:“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拨其基地”。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就有不少历史地图。它们提供了直观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在高考全国文综试卷包含了政治、历史和地理三门课的试题。有的题目跨越了三门学科的界限。历史地图知识的学习和考查综合了历史和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深化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综合学科能力,形成综合的学科素养。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体现。

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反映直观的复杂的形象,所以必须把叙述的史实落实到图面上来,转化成一幅历史地图,才能使人清楚明白,一目了然。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介绍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洪秀全指挥太平军东奔西突”,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太平军连战连捷,夺取了武汉三镇”,到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可以说这个过程反映了太平军在兴起的主要线索。但是要进一步问永安具体在哪里,太平军沿途经过哪些省,进攻过哪些省会,却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若要用文字来更具体地叙述是相当困难繁琐的。所以课文给我们补充了一幅《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这样就清清楚楚,十分明确了。把它跟课文配合使用,就显示出了地图的优越性,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地图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形势,能给予学生以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为今后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初步的的基础。课文叙述历史事件,往往文字简练,重点突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编绘历史地图却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整个面貌。例如张骞出使西域,课文仅提到西域的大概位置和张骞出使必须经过匈奴控制的地区。但是《张骞出使西域》这幅地图,却绘制了具体路线,并标注了所经过的重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内容都超越了教材的叙述,填补了文字叙述的不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2002年文科综合试题40题,向考生提出古代葱岭相当于现在我国哪个城市附近的什么高原和什么山?其实就考查了这幅地图。

二、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忽视空间概念,就会影响到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同时,离开地图死记硬背都城、地域、江河山岳的名称,最后容易出现“乱搬家”的现象。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此的考查也有体现。例如前几年一道高考题中给出了一幅标有四个城市位置的东南沿海地图,然后让你指出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处于图中哪个位置。可能学生对元朝最大对外贸易港口——泉州已烂熟于胸,但是如果平时没有注意地图,那么解这道题却只能瞎猫逮老鼠。

可见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地图再现一些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讲授战国七雄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七雄”在地图上的位置编制出这样一句口诀,“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魏韩”。这样在战国七雄的分布形势就深深地印入了学生脑海。

其次,利用地图来掌握环境变迁的历史。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地理环境,自然要素以及历史的名称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发生着变法和演变。在中学历史课本中特别是古代史中有许多城市的名称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如北京在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称呼,战国时称蓟,秦朝时称渔阳,唐时称范阳,北宋时称幽州,金时称中都,元时称大都。又如黄河在历史上有过多次改道,《隋朝大运河》图上黄河还是北流入渤海,可是《元朝运河》图上的黄河就改为抢淮河道入黄海了。以上内容教材的文字表述并没有面面俱到,但历史地图却有很好的体现。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观察这种差异的习惯。也只有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才是巩固的和全面的。

三、利用历史地图把握历史发展。

课本里穿插的历史地图直观的反映了教材叙述的历史事实发生的现象,那么结合几幅不同时期的地图往往能反映历史发展的清晰轨迹。因为地理与历史发展地存在内在联系的,如果不揭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那只能给学生们一些零散的历史知识,无助于提高他们所学历史知识的质量,也无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一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中有个问答题就是给出了三幅德国不同时期的地图,让考生结合德国及国际关系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题目强调时空观念,突出了对历史地理的考查。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训练学生观察地图,并把地图变化与历史发展相联系的历史思维能力。因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地图这类表象中把它归纳和总结出来。

2013年北京历史高考卷选择题第13题给出了一幅中国地图,用数字标出了几个古代城市,然后让考生把这几个城市与中国古代西汉、北魏、两宋和明朝五个朝代的都城对应起来。此题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北魏曾经从平城迁迁都洛阳。北宋灭亡到南宋建立,都城也有从开封到杭州的变化。所以也涉及到历史的发展变迁。

历史地图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历史知识一个重要信息来源,而对于教师来说,历史地图的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乏的环节。学好它,用好它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会阁. 浅谈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

[2] 梁颖群.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图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843000)

作者:袁利

地图历史教学论文 篇2: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历史地图推进历史探究

历史地图是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工具,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其自主整合地图信息,由此建构历史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综合与归纳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各类信息,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笔者在本文将从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方位感、利用历史地图简化史事发生过程、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三个角度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历史地图优化学科探究结构。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展现各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区域,能促使初中生积极发散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展开历史探究,引导初中生利用地图分析各个史事的活动过程、发生区域,让学生产生直观认识,由此优化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一、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方位感

在历史教学中,初中生经常因为时空问题无法内化学科知识。由于古代的行政区域划分与现阶段的行政区域划分有所不同,所以,学生很难通过单一的文字描述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引导学生观察各个朝代的行政区域划分情况,结合图例与标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时,初中生要全面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与经济概况等知识,确定魏国、蜀國、吴国三个国家的行政区域位置。在本节课上,笔者就直接利用历史地图让学生观察魏蜀吴三个国家的行政区域划分地图。这样,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方位感,且能自主利用历史地图来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线索、战争意义等。

二、利用历史地图简化史事发生过程

虽然历史地图是静态的,但是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展现部分史事的发生过程,再现某个历史人物的行动路线。所以,初中生可以利用历史地图整理相应的史事资料,全面分析各个史事的发生过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历史地图来简化史事发生过程,辅助文字资料,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例如,在《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的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历史地图展现了宋元时期中外交通路线,引导学生观察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基本路线、常见交通工具,使其自主探究本课重点知识。通过历史地图,初中生可以全面了解宋元时期丝绸之路所经过的主要区域,客观分析丝绸之路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有意义学习,并全面参与课堂探究活动。

三、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历史地图是十分重要的可视化教学工具,包含的隐性信息很多,初中生只有全面观察地图信息,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探究。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图像观察能力与信息综合能力,可为后续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学科资料。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历史地图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

例如,在《明朝的对外关系》的教学中,笔者就重点利用关于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地图组织了地图观察活动。通过郑和下西洋地图,学生可以全面观察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由此分析明朝时期的中外关系,初步判断明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思考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通过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地图,学生就可以全面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基本路线、途径区域、战争情况、历史教训等,切实利用历史地图来发散个人历史思维,有效梳理戚继光抗倭的战争史。最终,学生也可以全面评价郑和、戚继光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功过,由此深化历史认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历史地图来组织历史探究活动可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将可视化工具与文字资源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客观分析历史地图的多重功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利用地图进行历史解释,由此顺利推进历史探究活动。

作者:杨琼

地图历史教学论文 篇3: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应用方法的优化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更新,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很难理解的历史知识点通过地图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促使学生更加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始末,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优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地图;应用;优化策略

历史地图主要是指对人类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自然及政治等直观反映的地图,和人类相关的地域及空间差异等均能通过历史地图体现及展示出来,属于专题地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历史地图主要是通过相关人员根据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编制形成的[1],主要分为普通历史地图及专用历史地图,前者主要是能综合反映各个时间段世界各地区发展进程的地图;后者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的国家或区域编制成的地图,历史地图对学生来说具有较为积极的学习意义,能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历史地图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提倡使用历史地图展开教学,但由于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运用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如下:(1)学生获取历史地图资源的途径较为单一:多数学生虽然意识到历史地图对于历史学习的意义,但很多学生仅仅通过课本中的历史地图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历史地图的接触面较小。加上初中历史地图存在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学生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较低:大多数学生在利用历史地图展开学习的过程中未能深入其中挖掘历史地图中蕴含着的信息,导致学生在历史地图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无法很好地把握历史学习重点、难点,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2]。(3)教师对历史地图运用不充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未能很好地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习惯以自我口头的讲解开展相应教学,导致学生利用历史地图的机会较少,展示历史地图的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课本中的历史地图,很少有教师通过手绘简单历史地图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方式呈现历史地图,也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动手制定相应的历史地图,导致历史地图的演示方式单一、枯燥,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很好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直观理解及历史过程中的直观感受[3]。

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优化历史地图的应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属于较为重要且不能缺少的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首先,能通过历史地图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通过历史地图能将枯燥、远离学生生活及抽象的历史故事及事件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历史地图中的不同符号、不同颜色等能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缩小或扩大,通过丰富、鲜艳多彩的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动态发展、变化的历史框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历史地图还能帮助学生完成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历史属于人类活动的记载及见证,要想学好历史必须与多学科、多方面展开联系。教师通过历史地图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地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理清学生的思绪[4]。最后,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优化历史地图的运用能帮助学生客观看待及评价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及认识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及进程,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价值观、是非观及世界观,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效率及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应用方法的优化策略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历史地图

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课本中穿插着许多历史地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历史学科涉及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历史时间等,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脉络。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历史学习需求及历史重点、难点、知识点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分辨出历史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继而针对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及探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5]。

如在进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章节的学习目标为引导学生了解西域的地理位置及优势,并明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作用及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熟悉理解及记忆丝绸之路的路线,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及掌握。课本中存在一张关于“丝绸之路”的重点历史地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这一历史地图认识到其对于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意义。以PPT展示的形式将这一历史地图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并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是谁开通这条路线的吗?这条路线途经的地点主要包括哪些?为什么将这条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呢?这条路开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学生通过对历史地图进行观察能认识及感受到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中重点、难点、知识点的把握,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动手绘制历史地图

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好地对历史地图进行绘制,通过自主绘制历史地图的方式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及积极性,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及历史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学习[6]。

如在进行《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成之后利用1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关于隋唐时期的发展过程进行回顾,采用绘制历史地图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事件的掌握及理解。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动手绘制“隋唐大运河”的大致地图,促使学生在绘制历史地图的过程中能一边思考一边巩固,明确了解隋唐大运河主要分为几段、是由哪个方向为起点位置、沟通的主要水系是什么及隋唐大运河的开凿作用等。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绘制“唐朝长安城”的平面图,对古长安的分化格局、宫及城的坐落位置等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认识唐朝的经济、政治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帮助學生培养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3.通过历史地图的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及情感态度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是再现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直观教具。教师应利用歷史地图从多元化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及层次等对人类不同时期的活动进行呈现,展示历史发展的不同面,促使学生从政治、文化、经济、思想等不同方面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及情感态度,促使学生通过历史地图了解历史、深入历史、感受历史,体会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促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向英雄们学习的动力,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养的培养[7]。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教学优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历史地图,引导学生们结合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动手绘制历史地图。通过历史地图的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及情感态度。多元化的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传金.以时为线图史共现:浅析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26(6):73-74.

[2]胡世兴.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8).

[3]杨丽娜.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15(4):244.

[4]梁燕.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442(16):62-64.

[5]宋华.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甘肃教育,2019,33(13):45-46.

[6]冯涛.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11(10):105.

[7]徐云龙.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与探究类识图题教学思路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23(10):25-26.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自筹课题《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研究——以部编本教材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548。

作者:万应龙

上一篇:党校经济管理论文下一篇:民间规范司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