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追溯管理体系

2024-04-23

可追溯管理体系(共9篇)

篇1:可追溯管理体系

可追溯技术简介

可追溯体系必须具有识别产品、记录产品现状、必要时记录产品属性和加工特点、并整理和分析录入信息的能力。针对这些功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目前,建立可追溯体系基于三个方面(表1),包括位置、环境和质量。

表1中,位置项侧重于物流方面,这里主要指时间、地点和产品的物流期,即某个特定时间产品的位置及其详细的物流数据。不论是单个产品(如盒装牛奶)还是产品标签(如仓库目录)都会携带记录相关信息的认证标识。物流中出现产品转移和转化就需要发行新的认证标签。环境项是与产品的处理方面相一致的,也就是说,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周围的环境和使用的加工设备是怎样的。产品加工系统记录了加工环境和加工设备的情况,数据记录器可以监视产品在各流通阶段的情况,采集的信息有助于决策者确定最优加工条件。有时候环境条件取决于产品自身特点,如:对于新鲜水果来说,乙烯浓度和环境温度是主要因素;对于方便食品来说,微生物环境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第三项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并假定产品质量是动态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好坏决定了质量的优劣,对于新鲜易腐败的商品来说更是如此。质量可追溯体系高度关注食品链中的质量变化情况,需要严格定义与质量相关的内容并选取正确的质量检测工艺,如:(1)质量的定义。正如上文中已详细介绍的关于环境项的定义,质量方面的定义主要取决于产品的性能和消费者的期望;(2)质量检测工艺。消费者主要关注的质量特性,如食品的味道、保质期等,往往不易被直接检测到。

同时,表1还列出了可追溯体系的三大功能:识别、记录和数据处理。识别通过文本代码、可视代码(如条形码)或者电子条码来实现,这些代码印在商标、射频识别标签或其他类型的代码上,证实了产品的身份。在《FoodTrace》(2005)一书中认为产品身份分为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第一身份通过描述产品自身获得,第二身份则通过产品标签获得。

虽然简单的纸笔系统也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更多的时候决策者还是选择使用(半)自动化的设备来进行追溯。因此需要选择一套集标签、阅读器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完整软件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切实可行的标签系统能够辨认产品的级别。例如在EAN编码系统中,单个产品、包装产品(箱装或袋装)、集装箱等都是可以加以区别的。

产品实物的记录使产品能够实现二次认证。通过阅读或扫描来“阅读”标签上的代码,可以识别产品并最终从数据库中获得产品信息。记录的信息至少包含了产品认证码、记录时间、寄存资源和进程记录。

数据处理的内容部分是根据可追溯性系统想达到的目标而建立的。数据库中登记信息的原始加工信息是各种系统的参照标准,追溯性的特定目标可在附加加工模板的功能中体现出来。对于现行的食品链来说,应用可追溯体系之目的是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负面影响。另外,在强行实施可追溯体系的过程中,政府承担安全事件责任并承受着控制事件的压力,因而促进了该体系的推广和应用。

可追溯体系适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食品安全和责任管理领域。在物流领域中,它可以用来减少外部因素(如交通问题,生产拖延等)的不良影响;同时在快递和自动化、航天工业中也有普遍运用;食品生产的质量管理部门则能够应用可追溯体系来掌握食品质量发展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追溯体系中的环境项和质量管理项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步骤

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可划分成下述几个阶段: 2.1 战略分析

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是一项无利益而又使成本增加的投资,这些成本就安装设备来说是固定的,而就标签代价、运行成本及执行成本来说又是可变的。消费者和零售商不愿看到价格上涨,所以企业并不愿意引进可追溯体系。

为了使可追溯性有清晰而完整的动机,可追溯体系的战略分析就应运而生了。一般来说,追溯的目标都是很实际的。在欧洲能够实施可追溯体系的原因之一就是食品法律的强制要求。追溯的主要目标通常是明确企业部署的任务或商业定位,这些定位与供应链2000(SC2000)框架有些相似:一个企业可以有几种不同类别的特征。每个类别的成员对企业应用可追溯性的主动或被动性都有直接影响,把消费者需求作为主要导向的A级品牌生产商,他们侧重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以产业链参与者的要求为导向的供应商,则侧重于降低成本。2.2 系统分析

在系统分析中,把现有的生产过程和可追溯信息制作成非常详细的可以识别潜在瓶颈的模型。专门用于传递分析信息的具体仪器仍有待讨论。2.3 瓶颈分析

为实现可追溯体系战略分析(STA)设置的目标,需要对现有体系进行描述和分析——描述体系并分析解决实现可追溯体系目标的瓶颈。瓶颈分析体系主要集中于描述现有的可追溯体系,包括对产业链的过程、信息流、信息结构的描述,瓶颈分析主要用来判断由STA产生的可追溯目标是否能实现。对上游信息流进行分析,以确认必要的信息是否可以获得,在此过程中某一点的信息缺失就会被视为瓶颈。识别出瓶颈后,找出方法来解决它,如此反复。2.4 体系设计

瓶颈分析导致体系设计不断变化,不断改进并扩大现有体系,消除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体系设计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数据模型的设计上,而数据模型又是可追溯体系的基础。尤其当可追溯性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实现其附加功能时,谨慎地设计好这种涵盖所有功能的数据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5 体系构造

体系设计的同时伴随着体系的改变,目前还没有标准来衡量此阶段,但采取的步骤都是基于各种不同因素而定的,例如,现有可追溯性功能是否需要变化或者创造一种全新的功能?现有功能是否需要一种标准方法为基础或特别制定一种方法来发挥作用?对瓶颈的修复是否需要对现有方法进行大量改动,还是仅需要一些较小的修正?这些问题都必须按照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体系构造。

2.6 实际应用

瓶颈分析列出了一份阻碍可追溯性目标实现的潜在瓶颈的清单,而且在功能设计时,会设计相应的方法来克服这些瓶颈。首先将这些功能的设计方法转化为工艺设计,在每一个必要的细节中,都应详细说明体系是如何建立并工作的;然后将工艺体系设计的结果转交给真正能够组建体系的建造者;最后就可以实际应用了。在体系设计、体系构造和体系实际应用阶段,食品指纹法与其它体系方法相似。2.7 备用方法

目前,食品指纹法已成为以可追溯性为导向的方法。该方法能为可追溯性提出一个总体观点,这些观点与商业目标有关并且强调了可追溯性的战略性作用。3 相关案例:有机食品行业的可追溯性

当使用可追溯性作为优化商业运行的一种方法时,关键是要对那些商业目标有一个清晰的定义,而且要把商业目标与项目的设计阶段相结合。当运行体系中包括可追溯体系时,所采用的技术不一定引人注目,但是特定的商业目标却可通过可追溯性的附加值来实现。

有机食品行业与传统的食物链在特定的生产方法和技术上不同,这些方法和技术比现有的方法更自然。有机食品要贴上标签,因为即使是专家,仅依靠产品的特性也不可能判断出产品的来源是否是有机的。所以,有机食品和非有机食品常常只能通过标签来区别。为确保有机食品的来源,需要一个权威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生产者要使用有机食品标签,就必须保证有机的耕作条件。而每张标签,都必须有助于追溯产品的来源和加工过程。

欧洲可追溯性的新要求被视为有机食品行业的一个新机遇,它重新解释和实现了一个综合链的信息系统。这个想法最初是在食品指纹法STA试点体系中进行的,在这些进程中,有机食品作为一个整体,其中公司人员对一些链信息体系的基本方面持有不同的观点,尤其对集中化的要求水平、链信息体系的基本结构(集中化与分散化)、认证机构的最终协调作用以及这个体系给其他参与者(如: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方便程度等方面有所争议。

目前,有机食品行业在链信息体系方面已达成共识:要求链信息体系必须保证能够进行信息交换,而且,该体系可作为管理食品品质的一种工具,降低参与者管理压力、增强市场效应的一种管理工具和方法。4 展望

以产品历史信息的记录为基础而建立的可追溯体系,能高效管理食品供应链,有助于保障食品链的生产环境,降低安全风险。因此,食品行业可以拓宽思路,通过可追溯体系的引入增加产品的商业价值。

篇2:可追溯管理体系

2010年,我中心根据《××省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对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环节工作,启动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的耐心指导下,经过乡、镇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摸索,扎实开展了××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为我市进一步深入地推进该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精心安排培训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了做好我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按照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质量、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和根据《××省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并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了覆盖全市的乡镇村三级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工作机构,同时在基础管理界面设立了县动物疫控中心、乡畜牧兽医站、村兽医室三级工作机构,专设了技术支持组、执法监督组和信息宣传组,为更好的开展追溯体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工作方案和制度

我市制定并下发了《××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我中心在追溯体系机构成立之初,就根据省上的要求,制定了定期报告制度、本级网管维护设备的制度(设开机密码、定期维护制度),专人、专线(ADSL)上网上报数据制度等,为高效、快捷的进行追溯体系数据网上传输各项数据,做好基础性工作打下了一个好的开端。

(三)明确了工作责任。

体系建设机构在成立之后,明确了市动物疫控中心领导为我市追溯体系第一责任人;确定网络管理员,负责本辖区基础数据的录入、耳标管理、溯源物资和溯源业务管理工作;领导定期上网、查讯、查验;对本级部门要求填报的各种相关信息和数据认真填报,并严格审核后上传中央数据库。

(四)加强了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相关培训工作 2010年我市在市里春、秋集中举办了全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现场培训班。来自州动物疫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识读器使用的授课。全市×个乡镇的兽医站站员、乡镇级家畜防疫员及规模场的防疫信息员等共××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此次强化培训,使参加培训人员对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业务人员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并传达学习了《关于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

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并在会上对于有关问题做了重要安排。同时也传达学习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提高牲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工作的通知》(农办医[2010]23号)文件,并安排乡镇站站长召开乡镇站会议将通知进行传达学习,切实提高牲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

二、动物标识及溯源物资的使用情况

(一)××××二维码耳标的申请、签收、签发和佩戴情况

××××年收到上海迈天、北京普特信生产的二维码耳标猪×万套、牛×万套、羊×万套,及时将票据与数量核对无误后,及时通过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综合业务门户网站的耳标管理进行签收,再根据各乡镇的存栏情况和需要进行了签发,领取耳标时填写《二维码耳标领取登记表》。

××××年春、秋季已经佩戴各类二维码耳标,猪×××××个,羊×××××个,牛×××××个。

(二)今年秋季和2011年春季二维码耳标的订购 ××××年已经通过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综合业务门户订购二维码耳标:猪×××××个、牛×××××个、羊×××××个。

三、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一)耳标问题

一是耳标设计不符合动物生活习性。现用二维码耳标标识设计不合加施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别是牛二维码耳标标颈容易折断,佩戴很困难。羊的二维码耳标又过长,牧区草场的网围栏很容易把羊的耳标挂落,甚至把耳廓挂烂,牧民群众反应强烈。猪佩戴的耳标掉标率也较高,特别是政策性保险的能繁母猪,掉标后保险公司不予理赔,给养殖户造成了损失,严重打击了养殖户参保的积极性。

二是耳标质量不合格。加施耳标时容易折断或折弯,佩戴失败;有些耳标识读不上,主要是制造的耳标二维码不清楚。耳标质量不过关,有的二维码和和数字编码模糊不清,无法识别;再次识读时不易识读,耳标佩带的时间越长,越不易识读,主要是由于长期曝晒或水泡,耳标中央部分裂口或变形,或由于磨檫而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识读。

(二)耳标钳问题

目前所使用的耳标钳不利于实际佩带操作。主要表现为:耳标钳质量差,很容易坏,特别是弹簧。在农村注射口蹄疫疫苗时,有猪、牛、羊三种动物,在佩戴耳标时因耳标钳的针不一样,需要更换,给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

(三)网络问题

一是动物疫病可追溯网络不稳定,数据传输受到很大影响,影响信息的上传、查询和数据的统计。中央数据库数据处理不准,从追溯网站溯源业务的按操作人统计的数据进行

合计后,与溯源业务的按地区统计操作头数统计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别很大。

(四)追溯体系建设问题

目前我市乃至全省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只停留在第一阶段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还没有更深入涉及到动物生命周期全程监管系统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尚无法验证其后两系统的可操作性。

四、建议

(一)因我市牧区牧户的牲畜存栏数比较多,散养IC卡的内存太小,建议将现使用的散养卡更换为规模卡。

篇3:微访谈之食品可追溯管理

产品质量控制, 即使达到6个西格玛的水平, 缺陷率仍为百万分之三点四, 即100万个产品中, 有3.4个产品的缺陷超过控制标准。我曾在一家世界著名的食品企业做质量总监, 每天生产的巧克力, 如果按照单个包装计算, 至少超过四五十万。达到6个西格玛水平时, 每天都会有缺陷产品发生。但要是按照6个西格玛的质量水平控制食品, 那企业离关门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6个西格玛是一种管理文化, 而非质量管理技术。如果仅仅从技术角度看, 它比较适于电子产品, 而不适于食品生产。食品质量特性中的生物指标, 是电子产品中没有的。对于食品安全性检测, 由于被检测的产品不能继续销售, 只能采用抽样原则, 而非像电子产品那样, 做到10 0%检测后, 还能销售。

食品不能做到零缺陷, 安全性检测又只能采用抽样原则, 对市场上存在安全性缺陷的食品, 只能采取召回的管理办法被动应对。

食品召回的特殊性

汽车召回制度已被大家所熟知, 汽车由于存在安全性隐患, 制造企业就必须召回问题 (往往是潜在问题) 汽车, 经过维修或更换零件, 汽车可以继续使用。但食品召回与汽车召回有极大不同, 一旦召回就不能继续销售, 往往要做销毁处理。

近几年国内发生过多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如皮鞋胶囊、塑化剂、瘦肉精等, 都出现了产品召回处理。细心人可以发现, 产品召回只涉及被检测出发现问题的批次, 而非有隐性安全性问题的产品, 这不符合产品召回的原则。就如同汽车不能只召回发现有安全性问题的汽车, 而是要召回可能有安全性问题的汽车。

我认为如果真的召回有隐性安全性问题的产品, 那些被报告有问题的企业离关门就不远了。比如皮鞋胶囊是原料问题, 与是否指标超出标准没有关系。塑化剂是生产设施问题, 也与产品指标是否超出标准没有关系。

食品可追溯管理与产品召回的关系

导致不安全食品的因素非常多, 可以简单分为, 人、机、料、法、环。

人:由于操作不符合标准, 或人为故意 (破坏、投毒等) ;

机:机器、机械、仪器等失灵;

料:不安全原料被使用到产品中;

法:方法规定、流程设计等, 存在潜在不安全因素;

环:环境存在污染源, 造成交叉污染等;

当产品被确定不安全或存在潜在风险时, 往往通过产品批号进行确认。而同一批号的产品, 人、机、料、法、环存在着差异性。如果不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要素 (人机料法环) 追溯, 产品召回的成本巨大, 甚至能够导致企业倒闭的情况发生, 如三鹿。

可追溯管理的原则

在产品追溯管理中, 可以通过精度、广度、深度等3个维度进行衡量。产品追溯涉及到管理成本, 需要与召回成本进行平衡。

精度:是指追溯信息的时间精度, 如年、季、月、周、天、班、时、分、秒等;

广度:是指追溯所涉及的范围, 可以延伸到直接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 也可以覆盖整个食品链;

深度:是指产品的细度, 是以包装单位进行信息确认, 如托盘、箱、盒、单个产品等。

根据生产工艺、产品特点、运输条件、销售方式及以往经验等, 确认精度、广度、深度的追溯原则。并不需要做到100%可追溯, 但要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以防止因重大召回事件, 造成的财务风险。

食品可追溯管理的价值

作为合格的社会企业公民, 当发生不安全产品或存在潜在不安全产品可能时, 都应该本着“生命第一”的原则, 主动召回产品。而可追溯管理就能够让经营者以速度最快、成本最小的方式, 进行产品召回。另外, 可追溯管理的最大价值, 并不是为了应对召回, 而是日常质量管理。生产线有着大量的信息, 包括人员、产品、质量、设备等。如果管理者担心一线操作人员不能按照要求执行规范, 那么可追溯管理, 就能够通过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可以对流程、程序进行验证和优化, 从而大大降低质量控制成本。

建立可追溯管理的注意事项

食品可追溯管理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 就是将每个环节的控制信息进行严格的记录。因此, 产品流程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手工方式, 建立可追溯系统。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 通过电子化方式进行可追溯管理, 成为未来趋势, 与此相关的软件系统在市场上频频出现。但就如同当年ERP在企业实施过程中, 普遍存在水土不服, 甚至全军覆没的情况一样。如何进行电子化管理, 它只是管理工具而已, 而不是管理最重要的部分。管理的核心是人, 即意识、技巧与能力等。

篇4:农资可追溯管理探索

关键词:农资可追溯;管理;目标;意义;问题

1 农资可追溯管理目标

农资可追溯管理将逐步实现科技服务一体化,在我国建立农资质量可追溯体系主要就是为了增强农资流通效率,对一些混杂在农资产品的假冒伪劣产品给予有力打击,对严厉查处一些违法销售农资产品的行为,以此来维护广大农民的消费权益和自身利益,农资产品在我国农民的粮食种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稍有不慎就会为农民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农资可追溯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科技信息系统追溯每一样农资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使用,实现全程科技信息服务一体化,以此来达到、更好监督、提升农产品质量,有效维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2 农资可追溯管理意义

(1)實现农资可追溯管理能够更好的了解农资经营业户的资料信息、违法记录、农资经营业户的信用状况,并对农资经营户经营的商品内容进行调查。

(2)实现农资可追溯管理能够将台账准确无误的建到网上农业或工商部门,能够对市场上任何一家农资生产商、农资经营商、农资供货商与某个品牌的农资商品流通渠道和销售范围进行跟踪调查,其可追溯源头的目标成功达到了追查假冒劣劣农资产品的目的

(3)实现农资可追溯管理能够对农资经营主体、农资相关商品、农资方面违法犯罪处罚事件等监管信息的查询、统计等,能够及时发布监管预警信息,促进基层监管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农资可追溯管理存在问题

(1)农资可追溯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今,农资监管主要依据我国出台的《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等,但法律法规中可追溯管理措施不是强制性要求,给农资可追溯管理带来难度。

(2)农资可追溯管理的工作开展经费不足,影响追溯效果

我国政府每年用在农资可追溯管理方面的资金非常少,部分地区在农资可追溯方面甚至没有将其在财政预算方面单独立项,在开展农资可追溯工作时,需要到市场、乡镇等地区取证,当到外地去调查取证时,日常花销与车费等开支多。加之在这方面的培训费、教育费、差旅费等,种种费用计算起来数目较大,但是政府每年投资在农资追溯上的资金却有限□,使得可追溯管理工作难以全面展开。

(3)农资经营点多面广,农资可追溯工作开展困难

我国在农资产品中的肥料与农药销售上没有特定的高门槛,没有设置前置许可,事实上无论是农资经营户还是农民自身都可以对农资产品进行销售,在一些较为偏僻的乡镇地区,农资经营网点较多,进行农资经营销售的人员文化水平和素质等参差不齐,这些都为追溯工作增加了难度。

4 农资可追溯管理实施方法

(1)健全农资可追溯管理法律法规制度

对于我国农资可追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属于农资监管配套法规,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及时进行补充和完善,依法进行有效的监管。

(2)加大对农资可追溯管理投资力度

我国现在正在大搞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经济收入,但是对于农民来讲,提高他们收入的最直接办法就是保证农资产品的质量,减少假冒伪劣,降底农业生产风险,所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农资可追溯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只有工作人员的薪金到位,开展工作的资金到位,才能够保证农资可追溯管理工作到位,最终达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目的。

(3)改善农资经营点多面广现状

农资经营点多面广的现象,是农资市场未成熟的标志,我们应加强引导,提倡连锁经营模式,对小而散的农资经营单位最好由农资经营连锁龙头企业进行托管,建立一个淡储旺供,农资龙头企业主导的农资市场秩序,这也是减少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进入市场,集中精力,有效发挥农资监管职能的良好手段。

在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农膜、种子、饲料、农机具等,是农业生产上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对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今后发展方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农资可追溯管理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符纯华,李江.建设农资质量追溯体系的现实意义探究[J].中国合作经济,2011(3)

篇5:安溪: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

http:// 2009-8-27 16:55:41 中国食品科技网

安溪铁观音产业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

近期,安溪铁观音产业积极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导入可追溯制度,探索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以提升和保证茶叶质量。

一是建立茶园管理制度,逐笔记录茶园农事。通过建立一整套茶叶种植管理制度,让茶农完整记录茶园农事活动。具体包括:建立良好的种植规范,详细记录茶树栽培过程中的农事活动,如病虫害防治、施肥、鲜叶采摘、修剪、除草、种植、耕作等;建立采收、运输管理制度,确保鲜叶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采收,并做好鲜叶采摘和流向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鲜叶的采摘日期、采摘方式等。基地茶农每年都会获得多次全方位培训,被指导如何做好茶园农事记录,明白科学制茶的好处。茶叶生产管理档案的建立,使茶农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去操作,茶叶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茶农生产的茶叶得到了广大客商的青睐。

二是合理配备督查队,指导茶农按清单施肥用药。每年年初由专职人员制定一份完整的计划,内容包括基地茶园指定使用农药清单、茶园禁用农药清单、农药化肥的含量控制标准、农药厂的选择标准等,推荐给农民使用,让农民选择品牌化肥、品牌农药。由企业人员与基地户带头人组成督查队,到田间地头仔细巡查、监督、记录,详细了解茶农的施肥用药是否严格执行公司年初制定的标准。通过派出专人辅导和监督实施可追溯体系,实现茶叶生产从茶园到茶杯全程可查询、可监控。

篇6:产品质量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对公司的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从原辅材料的接收、工序生产、成品入库,直至出厂,都保持相应的记录,以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规定相应检验状态的标识种类和管理办法,确保合格的原料才能使用,合格的成品才能出厂。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产品,包括进货物资,生产过程,直至产品出厂全过程标识的控制。3 产品质量追溯程序

3.1 各工序生产记录以及检验记录和统计报表都应明确填写产品编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数量等,以便于追溯。

3.2 当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时,根据成品包装标签上的生产批号、产品编号,可追溯到产品生产过程的全部资料。

3.3 各有关部门的相应人员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应依据,找出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4 采取现场调查,召开质量调查分析会等措施,汇总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报告,上报厂长批准后反馈给各相关部门处理解决。4相关记录

篇7:可追溯管理体系

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为发展现代牧业,推进健康养殖,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工作效率,实现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快速追踪,及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监管和追踪溯源。我市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积极推进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一、建设现状

1、免疫标识的申购和使用。免疫标识是溯源信息的载体,免疫标识的佩戴是溯源体系运行过程中最为基础的环节。我市所辖六个县(市)区动物免疫标识的申购、审核、签收均在可追溯体系门户网站上体现,实现了统购统发,并建立了免疫标识发放工作负责制,确保了购入渠道的统一性。春、秋两季集中免疫过程中,村防疫员对辖区牲畜进行集中佩戴动物标识,补针过程中对未佩戴标识的牲畜再进行补戴。

2、溯源设备的配置。省局自08年起,先后发放给我市移动智能识读器450台,并由当地移动公司配置了相应数量的SIM卡。为保证溯源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便携式票据打印机、计算机和IC卡等相关设备,所有设备均已发放到防疫、监督、检疫等各个环节。目前,我市已注册使用的识读器有435台,去年下发的15台识读器刚刚配套上SIM卡,将在今后陆续注册使用。

3、溯源工作的成效。溯源体系的建设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和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现代牧业的发展和健康牧业的推进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截至今年2月份,我市猪、牛、羊耳标佩戴率分别达到了16.09%、15.84%和18.88%;信息上传数量为845条。由于气候原因,我市春防强制免疫工作才刚刚起步,今后的两个月中,我市将进一步做好免疫标识的配带和溯源信息的上传工作,保证溯源工作的密度、强度和力度。

4、工作制度的建立。工作体系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完善制度体系去约束。为了做到纲举目张,少走弯路,我市在溯源体系工作制度上做足了功夫。一是明确了组织领导,制定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防疫科科长、产业发展科科长、监督所所长、畜牧总站站长、疫控中心副主任为成员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牧业管理局防疫科。二是明确了岗位责任,市、县(市、区)、乡(镇)层层建立了溯源设备管理责任制,设专人管理并有详细记录,分别注册到具体使用人员帐户。

5、专业技能的培训。防疫员、信息员、监督员、检疫员是溯源业务的具体实施者为使广大的基层技术人员更好的了解和熟悉移动智能识读器的使用方法,市本级及六个县(市、区)多次邀请识读器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内容为: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概述、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必然性等理论知识及识读器的实际操作等。基层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

1、免疫标识质量存在瑕疵。有的耳标容易脱落或在耳标佩带过程中存在不易钉入的现象;有的钉入后耳标钳不能及时拔出,将牲畜耳部撕脱,造成养殖户出现抵触情绪,影响工作开展;现行耳标佩戴后经过长期曝晒、水泡或经放牧刮擦、撕咬,有的耳标难以再次扫描、识读,导致上传的溯源信息不完整。

2、仪器设备数量仍显不足。目前,我市的识读器数量尚未达到人手一台,由于山区地形的特点,村与村之间往往相隔很远且交通不便,致使部分地区的溯源工作难以开展。

3、识读器的功能有待提高。一是我市使用的识读器普遍存在灵敏度不高的现象,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误差;二是我市地处山区,GPRS信号覆盖率偏低,无信号或弱信号的情况较多,溯源信息无法及时上传;三是识读器作为一种电子产品,在比较恶劣工作条件下使用多年,其硬件功能下降很快,故障率较高。

4、村级防疫员实际操作水平较低。目前村级防疫员存的年龄老化、文化素质较低仍是普遍现象,部分防疫员短时间内很难熟练掌握识读器的操作或在实际操出现失误。

5、养殖场(户)的配合不够积极。由于对追溯体系认识程度不够,且缺乏有效制约手段,千头猪场信息报送工作还均由当地动物防疫机构进行填报;防疫档案和养殖档案的全面建立也存在一定困难。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大科研力度。使耳标的佩带、识读更加科学合理,可追溯 网站更加稳定。同时加大设备的投入力度。

2、加强技术培训。对耳标录入工作开展一次专题培训,并严格考核,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3、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充分了解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意义,积极配合此项工作。

篇8: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研究综述

目前, 关于食品可追溯性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权威性定论 (Souza Monieio Casll, 2004)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欧盟委员会、食品标准委员会等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对“可追溯性”的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欧盟委员会 (EC178/2002) 关于食品可追溯性的定义是指在生产、加工及销售的各环节中, 对食品、饲料、食用性畜禽及有可能成为食品或饲料组成成分的所有物质的追溯或追溯能力。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odex Alimentary Commission, CAC) 与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把可追溯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 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使用或者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丹麦学者T.Moe (1998) 认为可追溯体系由对产品和生产活动两部分组成。按照实施范围划分为企业间可追溯体系和企业内可追溯体系。美国学者Elise Golan (2004) 认为可追溯体系是指在整个加工过程或供应链体系中跟踪某产品或产品特性的记录体系, 并根据可追溯体系自身特性的差异设定了衡量可追溯体系的三个标准:宽度 (breadth) 、深度 (depth) 、精确度 (precision) 。我国学者冯根尧 (2009) 认为, 食品供应链追溯系统是制度设计和技术设计的统一体, 本质是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过程的全程监管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商品的信息和经营责任的追溯。虽然各位学者对可追溯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都认为是对产品以及相应生产活动的追踪记录, 实现食品从田园到餐桌的全程记录即是产品的可追溯。

对于可追溯体系的意义, Golan (2004) 认为可追溯体系可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加强质量控制和增强食品安全, 细分市场策略。方炎等 (2005) 认为农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特性, 在买卖时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 建立了追溯体系则可以通过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来缓解。吕青等 (2006) 认为实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也可以强化产业链各参与方的责任, 通过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安全隐患多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 而生产质量好的企业也可以建立信誉。马汉武、王善霞 (2006) 指出构建的可追溯信息系统有明确责任、加强生产控制能力、实现快速检疫、识别疾病源控制动物传染病等六大功能。

国内还有很多学者都谈到了建立追溯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 几乎都达成了以下共识:首先, 它能够对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全程记录, 可以促使生产企业生产质量高的产品, 会有监督的约束作用, 同时提高食品安全隐患的应急能力, 降低产品召回的成本和影响;其次, 它能够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获取产品信息有效的途径, 向消费者传递明确的产品质量信号;再次, 它能有效地区分责任, 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 可以及时排查原因, 为产业链上无问题的企业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维护了企业的名誉;最后, 对于政府管理部门, 使用可追溯体系可以实时监控食品质量安全状况, 及时识别食品安全责任主体, 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二、食品可追溯主体行为研究

(一) 有关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很多学者采取问卷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和支付意愿。Verbeke (1999) 研究认为, 消费者对信息的需求和生产者、加工企业或零售商的供给之间存在矛盾。消费者在不能识别安全食品的有效信息时, 会减少他们对可追溯的支付意愿。Hobbs (2003) 调查发现, 在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 可追溯体系向消费者起诉生产者提供了文件证明, 但消费者认为可追溯体系并没有减少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 说明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和态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周应恒等 (2004) 通过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强化食品安全信息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韩杨 (2009) 运用需求函数分析了得出北京市消费者除价格是主要因素外,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是否是家庭主要食品购买者、收入水平、对安全信息的关心、年龄、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食品安全责任人重视程度等是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购买意愿的非常显著性因素。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应用, 增加了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成本, 并最终会通过高价格传递给消费者。因此, 很有必要分析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支付意愿。

(二) 企业行为研究

企业既是承载溯源活动的主体, 也是承担溯源质量责任的主体, 国内外的学者试图从微观主体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的行为进行探索和评价, 从而探讨更有效的管制和激励措施。这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动机研究;二是成本和收益分析。这里主要概述企业的动机研究, 成本收益的综述见下一节。

Choices (2003) 和Golan (2000) 对美

国企业自主实行可追溯体系的实证分析后认为, 企业实行可追溯体系有三个主要动机:降低风险、增强信誉、提高管理。Pettitt (2001) 、Hobbs (2003) 、Souza Monteiro、Caswell (2004) 认为, 实行可追溯体系可以降低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交易和管理成本, 同时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减少企业损失是最主要的激励因素。目前一些生产厂家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是迫于下游企业的压力 (Andrew Starbiul, 2006) 。邢文英 (2006) 认为, 国内某些企业实行可追溯体系从短期来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赢得政府扶持资金, 但从长远看主要是为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 实现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化。杨秋红、吴秀敏 (2009) 利用四川省61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企业获得的质量认证、产品是否出口、政府政策、风险预期和企业对消费者对具有可追溯性农产品的支付意愿预期变量对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上研究表明,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 其动机在于:降低风险、增强信誉、提高管理;降低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交易和管理成本, 同时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减少企业损失;从短期来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赢得政府扶持资金, 但从长远看主要是为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 实现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化。

(三) 在可追溯体系中农户行为研究

林毅夫 (1991) 认为农户建立农产品生产追溯制度, 实际上是农户采用一项新的生产技术。而农户是否采用新技术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学习新技术的成本;二是采用新技术的预期收益。杨永亮 (2006) 分析了浙江农户在农产品生产追溯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农户行为特征, 认为农户是农产品生产追溯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参与者, 具有决定性作用。周洁红 (2007) 以我国蔬菜生产的主体农户为调查对象, 研究他们对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的认知、参与意愿和行为, 认为产业化程度、种植规模、政府政策等因素对农户参与生产追溯制度的意愿和行为都有重要影响。农产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生产经营者的纵向契约协作和农户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因而对“农户+公司”的模式是大力提倡的。

(四) 政府对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干预

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基本功能是提供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 但在建立与推行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过程中, 企业与公共部门的动机明显不同, 前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因素, 后者以增加社会福利为根本目的, 不同的企业和政府会首先考虑自己的目标, 来确定执行的可追溯体系的成本与收益, 食品安全信息的供给就存在外部性, 导致市场失灵。因此, 政府介入并干预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是必要的。

政府干预包括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资金支持。除此之外, 强制性食品可追溯体系也是很多国家维持市场秩序的政策性手段之一。这种强制性把产品的追溯性上升到了法律法规的高度。从2000年开始在欧盟和日本强制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就已经被运用到了牛肉中。尽管强制的可追溯成本很高, Antle (1995) 认为与其他的市场干预手段一样, 如果市场不能够提供有效预防或最小化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并且干预的净收益是正的, 则强制的可追溯是正当的。

三、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成本收益分析

对于成本收益的确定, 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追溯的深度、宽度和精确度将直接决定成本收益的大小 (Golan, 2004) ;另一种观点是可追溯体系的成本来自制订计划、人员配备等等引发的建立成本和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成本两部分, 收益大小取决于该体系能为消费者创造多少价值, 即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于辉、安玉发, 2006) 。

Hobbs (2005) 将追溯过程分为事后和事前, 假定企业存在三种选择, 即自愿建立可追溯系统、政府强制建立可追溯系统和不建立可追溯系统, 研究结果表明不管事后追溯还是事前追溯, 自愿建立该系统收益最高, 会得到消费者的福利收益:政府强制建立成本最高, 收益最小。杨秋红、吴秀敏 (2008) 按照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的程序将成本分成了标识成本、信息采集成本、信息录入成本、信息查询成本等, 认为收益主要由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两部分构成。我国农业部财务司、兽医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调研组 (2007) 在对四川省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运行费用情况分析后认为, 实行可追溯后, 某些成本还会降下来, 说明可追溯可以带来一定的正外部性。对追溯体系的评价, 已有的文献中大多数是在对企业、政府做成本-效益分析时就做出简单的评价, 但尚未有系统性的、具有通用性的绩效评价指标, 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四、评述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 国外食品安全制度相对完善, 从理论到实践, 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成果深入、研究方法多样。国内对食品安全研究较多, 但对食品可追溯制度的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入全面, 大多局限于定性讨论, 着重于分析比较国内外追溯体系, 缺乏对追溯体系的实证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 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对企业内部建立追溯体系研究较多, 而从产业链角度研究的较少、对追溯体系的绩效如何评价则未见报道。

(一) 对政府这一追溯主体的研究

已有的文献讨论了政府为什么要参与到追溯体系中, 也提出了政府参与追溯体系的具体内容, 而且较多的文章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讨论政府和生猪生产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之间的行为博弈, 但是较少讨论政府与市场, 例如, 哪些由政府来做更好, 政府应该如何引导、激励生猪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

(二) 对产业链的进一步探讨

对农户行为的研究比较多的是从农户, 或者是生猪养殖企业, 或者是对生猪的屠宰企业, 很少有文献是把它们连成一条产业链来进行分析。可以考虑分析公司加农户这种模式下, 从整个供给主体来分析影响建立可追溯系统的因素。

(三) 对可追溯体系的绩效评价研究

从已有的文献上看,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来做绩效考核的是常用方法, 对建立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的文献还比较少, 因此, 可以在这方面做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Pettitt, R.G.Traceability in the Food Animal Industry and Supermarket Chains[J].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view, 2001 (20) .

[2]、Golan, E., Krissoff, B.&Calvin, L., et al.Traceability in the U.S.Food Supply:Eco-nomic Theory and Industry Studies[J].Agri-cultural Economic Report, 2004 (3) .

[3]、Souza.Monteior, D.M.&Caswell.J.The Economics of Implementing Traceability in Beef Supply Chain:Trends in Major Pro-ducing and Trading Countries[J].Annual meeting of the Northeastern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ssociation, Hail-fax, Nova Scotia, 2004 (6) .

[4]、杨秋红, 吴秀敏.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川省的调查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09 (2) .

[5]、韩杨, 乔娟.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态度、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调查的检验与分析[J].技术经济, 2009 (28) .

[6]、刑文英.美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J].世界农业, 2006 (4) .

篇9:可追溯管理体系

疫病“凶猛”散户应对难

四川省彭州市金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城告诉笔者,饲料用抗生素残留、疫病、瘦肉精添加、注水猪肉等问题是目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也容易引起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消费恐慌。

多位专业人士表示,在产业链上各环节所存在的各项质量隐患中,生猪疫病问题是行业现在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随着养猪规模的快速增长,病毒变异的速度越来越快,除了前几年的猪流感,近年来的口蹄疫、猪瘟等发生频率也不低。

据介绍,很多重大疫病问题都是由于高密度养猪所造成的,目前大部分养猪场普遍做法就是数头猪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过密养殖,使猪极易得病,而因为空间狭窄猪缺少运动,猪肉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科学化养猪已成为趋势,养猪散户的比例正逐渐缩小,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散户仍在坚持,而高发的疫病正是这一个群体最难应对的问题。笔者在走访四川省彭山县的一家个体养殖户时了解到,目前该户养殖的生猪存活率大概仅为规模化养殖场的六成左右,极大提高了养殖户的成本。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面对疫病可能带来的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能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以前我国猪肉质量监管的体系比较混乱,养殖是由农业部门负责监管,屠宰是由商务部门负责监管,加工后进入市场又是由食药监督部门负责监管。所以当猪肉质量安全事件出现时,每一个部门都会试着把责任推给其他环节,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可追溯体系。”

为了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2005年,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开始了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尝试,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重庆、内蒙古等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开展了相关工作。

四川省动物卫生监督所专家梁文斌介绍称,动物与动物卫生监管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动物繁育、饲养、屠宰、加工、流通和贸易等各环节全过程的安全监管系统。基本做法是对动物或畜群进行标识,对有关饲养、加工场所进行登记,通过出具检疫证明监控其流动,在发生疫情或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实现及时溯源并迅速处置的目的。

而可追溯管理正逐步成为国际畜产品市场新的技术壁垒,我国从2007年起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要求。

可追溯体系存在多重问题

据梁文斌表示,可追溯系统的建立,首先是按区域对农户、规模养殖场的基础信息建立电子档案,制作成统一的基础信息电子表格,由村防疫员(规模场兽医)将其所管辖养殖户、规模养殖场逐户统计,再由各乡镇汇总上报到县,及时准确反映辖区内农户数量、从事养殖农户数量以及饲养畜禽的品种、存栏、出栏、死亡、耳标佩戴等基础信息和生产、防疫信息。

同时,利用以上信息综合排查,及时准确追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产地、饲养者、防检疫责任人,以及其流动路线,实现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快速追踪和责任追究。

而根据多位权威人士所提供的信息,因为数据库建设滞后,目前我国追溯体制的建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位专家更是直言称该系统现在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可追溯体系现在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管理体制不顺。据了解,目前各省追溯办所在机构大体是三三制,即1/3在行政、1/3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1/3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加之行政、监督、疫控三大机构在追溯方面职责不清,造成管理与实施不够顺畅。

其次,可追溯体系的运转经费没有立项。各地普遍有意见,加上基建投资分散,难以集中连片全面开展,追溯效果难以显现。另外,目前政府对于耳标、识读器等追溯硬件设备生产与质量管理缺乏规定,一是造成旧标、假标和低质量标占有相当比重,严重影响识读效果。二是识读器识读效果提升较慢,对静态标识识读效果较好,对动态标识识读效果尚不令人满意。

而最大的问题,则是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目前,中央数据库在统计、分析等多方面软件尚未开发,难以全面展现追溯体系的功能和作用。据相关专家介绍,现在全国已有九成以上的生猪佩戴了电子耳标,然而因为没有相应的数据库,能实现可追溯的还不到三成。

专家建议提升科学养殖水平

“要降低疫病所带来的影响,还是要让猪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卫生、住得快乐,住得舒服,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猪产品的质量安全。”四川省农业厅一位官员表示,建立可追溯体系的目的是“追踪和追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提升科学化养殖的水平。

笔者在多地走访时发现,已经实现规模化养殖的企业大多数都有完善的消毒系统,猪场大门口处、猪舍门口处都有相应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池、喷雾消毒室、更衣消毒室(装有紫外线灯)等。而由于生猪对空气质量、温度等要求比人类更高,因此猪舍基本上都装置了空气净化系统、空调,甚至还装有地暖等设备。

一位专家告诉笔者,在科学化养殖水平较高的猪场,不仅是疫病发生率低,就连猪的气味也能完全控制住,同时也能降低愈发严重的养猪场环境污染现象。

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可追溯体系的应用,多位专家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快数据中心建设,确保系统功能到位,抓紧数据中心软硬件招投标工作,尽快完成软件后续开发工作,使其功能尽快全面到位,适应追溯体系建设大发展的要求。

上一篇:基层安全管理下一篇:毕业前夕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