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2024-05-06

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精选8篇)

篇1: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文/刘晓东

摘 要:初中历史课程的价值观教育,是正确树立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社会是非辨别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向社会正确输出人才的教育形式之一。从历史价值观入手,刍议一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初中教学

初中历史的价值观,是在历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上对于自身价值的培养以及对情感态度价值等的挖掘,是学生接触历史,明白历史是非观,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有效地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培养良好道德和社会情操的关键。

一、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学课程的灵魂

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初中历史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的灵魂所在。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远古时期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发现,尧舜禹时代的氏族社会文化以及众多的发明,各个朝代的繁荣与文化发展等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近现代史的屈辱历史又在鞭笞着当代初中生自强不息、努力奋进的价值观,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让他们能够在价值观中权衡得失,培养自身的危机意识,同时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二、价值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教育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这是历史教育教学的特点之一,价值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将价值教育的目标放长远,例如,在近现代史中关于中国制度的问题,就是在漫长的历史探索中逐渐认识并寻求,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潜移默化的历史教育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民主和法制,这种价值教育并非单独在课堂中提出,()而是将其融入课堂当中,在许多课时中潜移默化地渗透。

三、价值教育需要历史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进行沟通

初中历史课的价值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师不断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在不断沟通和反馈过程中得到教师的纠正,尤其是在历史观中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学生的自我鉴别能力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教师的价值教育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人生观和情感态度相结合的特殊教育形式,但对于历史教学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郑文宏。关注热点关注生活关注情感[J].思想政治课教学,(02)。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旗天山六中)

篇2: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能使历史教学在多媒体这一技术的影响下向学生呈现出一幅幅充满浓郁历史气息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图景。基于此,从三个方面对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多媒体是一种集悦耳动听的声音、栩栩如生的图片、精彩灵动的视频、五颜六色的色彩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它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设备进行教学,从而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开展“青铜器与甲骨文”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这一设备向学生展示一幅幅有关青铜器的精美图片,并对学生说:“请同学们仔细地观看大屏幕上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并想一想、说一说你们对青铜的理解。”有的学生说:“从孔雀石这种天然矿石中提炼出铜这种金属物质。”有的学生说:“青铜是红铜与铅、锡等的合金。”接下来,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青铜器的发展历程这一知识。教师让学生观看“青铜刀”“铜镜”等图片,并让他们说一说我国的青铜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什么地点。再次,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夏朝时期青铜器的发展情况。有的学生说:“夏朝时就有了鼎、爵等青铜器。在讲授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状况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九鼎八簋的图片。在讲授青铜器的特点以及用途时,教师通过播放乐器、兵器、礼器、农具等类型的青铜器图片使学生明白了青铜器种类繁多的特点以及知道了青铜器可以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广泛用途。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讲授有关青铜器的知识,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如诗似画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利用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以及工具只能以简单机械的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很难创设出如诗似画的教学情境。如果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这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创设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开展《盛唐气象》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种如诗似画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盛唐的恢弘气象以及雄伟气势。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盛唐不仅仅是唐朝最为鼎盛的时期,还是整个中国发展史中最为繁荣的时期。下面,让我们先通过倾听《霓裳羽衣曲》这首著名曲子的方式来初步感受一下盛唐的气象与辉煌。”于是,教师通过多媒体这一设备向学生播放了《霓裳羽衣曲》这首曲子。在优美动听的音乐的渲染下,在飘逸轻盈的舞姿的感染下,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热情被瞬间点燃。当音停、乐止,教师把鼠标轻轻一点,《忆昔》著名的古诗便展现在大屏幕上。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说一说这首诗歌展现了怎样的图景。当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点击鼠标,下一张写有“学习目标”的幻灯片飞快地映入学生的眼帘。这张幻灯片把本节课的三点学习目标清晰地展示了出来。在讲解盛唐的农业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简车”“曲辕犁”“水利工程”等图片;在向学生讲授唐代手工业时,教师则让学生观看精美的花鸟纹锦、如冰似玉的青瓷、类雪似银的白瓷、绚丽多姿的唐三彩等图片。在向学生介绍盛唐的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时,教师则通过多媒体这一技术向学生展示了王孟、李杜等著名诗人的诗篇以及颜体柳体等书法作品。由此可见,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营造了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还能创设一种如诗似画的教学

情境。

三、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把烦琐的知识系统化

与其他科目不同,历史这一学科包含了诸如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地点、历史意义许多繁杂的知识点。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繁杂的历史知识做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整理与总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一个系统的认识,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笔者认为,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集图片、音像、色彩于一体,能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经过以及作用。比如,在开展《盛唐气象》这一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一技术把课堂小结展示给学生。当教师打开幻灯片的那一刻,盛唐气象的各个知识点便以更加系统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一节知识共有经济繁荣、民族交往、社会风气、文学艺术等四大部分,而每一部分下面又包含了许多个细小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一节的知识有了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再比如,为了使学生对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教师就可以在课前通过上网搜索或者查阅资料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图片以及资料,并把搜集的资料制作成课件。等到上课时教师播放给学生:经济上的作用、政治上的作用、军事上的作用等等。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学生对这些繁杂的历史知识产生立体的、层次性的理解,使他们理解这些历史知识所包含的历史规律,进而真正地为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注入

力量。

总之,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如诗似画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烦琐的历史知识系统化。如此一?恚?初中历史教学在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篇3: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一、历史课堂中情感教学的概况

简单的说,历史情感教学是指在历史课堂上渗透有关情感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认识到情感。一般,在历史课堂的情感教学主要涉及到两方面;1.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历史知识时利用各种情感因素的促进中融入个人情感,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助于帮助学生吸收历史知识,优化教学成果。2.当学生接受知识后,自身情感与教师教学投入的情感产生心理共鸣。经过时间的沉淀,自然而然的就培养出了学生对不同事物的思维和情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因此,在历史课堂嵌入情感教育的理念就是历史情感教学。

历史教学是一门人文教学,主要在课堂投入个人的内心情感和个人的精神传递,由此引发师生之间的共鸣。历史课的涉及范围广,包含人文、地理以及科技方面的知识。在历史课堂上,可以回顾人类的发展起源、回顾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各方面都能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看法、评价以及个人的情感倾向。同时,学生在关注历史事件了解民族国家国情后还会对祖国的人话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增强对祖国民族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初中历史课堂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措施

1.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情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步骤:(1)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初中时代正式学生情感的萌芽期,他们对人类及社会的情感开始好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双方互动的过程,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课堂互动的过程能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认同的,有利于学生的对课堂的情感倾入从而更加认真的学习历史及相关理论知识。(2)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学生刚接触历史知识时,有部分学生会认为历史课堂或相关历史事件比较死板无趣,认为大部分知识点都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这时候,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上,可以采用表扬学生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为班级树立学生榜样,使学生产生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有人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能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更加深刻。它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保持着乐观的情绪和坚强的毅力。从而使学生对历史课堂更加感兴趣,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

2.通过历史事件,倾入学生情感。我国的民族文化向来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有不少的学生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而已,并不关注具体的历史事件。比如在学习历史课著名的事件“五四运动”时,很多学生会记住它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等重点考点,并不关注此次历史事件给后人的启发和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重点历史事件的授课,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将学生带入事件具体的情感里面。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提高对历史课的兴趣时还能增加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或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意义。

3.分析学生特点,培养学生情感。初中时期正是培养学生个性成长的时候,也是教学的关键时刻,它能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情感教育本身就是以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为指导思想和教育目的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培养。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角,真正的做到增强情感教育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主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个人情感和不断创新探索的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是一门人文教学,在历史课堂投入个人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传递,可以引发师生之间的共鸣。在课堂上可以使用采用激发学生情感、倾入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情感这样一个循序递进的过程来提高教学效果。逐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增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逐步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关键时刻,在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个人情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韩英.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中旬,2016(1).

篇4: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关键词:初中阶段;历史课堂;提问技巧

初中生性格特点鲜明,且处于青春期阶段,增加了教师教学工作的难度性。以初中历史课堂为例,作为初中新增教学科目之一,传统的生搬硬套,只能让学生对历史课堂望而却步,无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提问作为基本也是主要的教学手法之一,成功地调动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一、在导入新课中巧妙提问

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数学、英语都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而历史课作为新增科目,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加深研究力度。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初中历史虽然是新增的学习科目,但是学生在日常观看的电视剧以及电影中都对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结合电视剧或者电影的疑问设置方式来导入历史新课内容。

例如,我们在讲《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时,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高阳公主的视频,然后问学生知不知道这个高阳公主是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最宠爱的女儿。让学生带着疑问展开学习,在不断地学习中学生知道了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喜爱的女儿,是他的第十七女,除了介绍唐太宗从政期间所颁布的政策以及得到的成效以外,也可以分析一下唐太宗众多的儿女结局,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高阳公主,她虽是唐太宗最爱的女儿,但恃宠而骄,最终惨死。让学生在疑问故事下,主动参与历史学习。

二、在情境教学中巧妙提问

初中生处于学习、智力等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阶段,对于事物的好奇心极强,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借助问题情境开展情境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例如,在学习《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一节时,很多学生对于长征都有一些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点,例如电视、电影等。所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红色政权创建的经过?为什么创建红色政权?红军长征都经历了什么困苦的事情?”学生会结合自己所观看过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等回答老师的问题。对于学生回答的答案,教师要予以鼓励,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答案阐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对红色政权、红军长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又如,我们在讲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内容的时候,可以联系相关内容的历史小说(《戊戌喋血记》《义和拳》等)来进行提问,小说与电视、电影一样均能激起学生的参与感以及主动性,学生还可以在对比小说以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小说中所讲的虚幻内容,很多学生在还没接触历史课的时候就已经提前接触小说,所以,很多历史都是对小说的认识,但是很多小说中的内容都是虚构的,所以,也导致了学生对历史内容的错误认识,而小说与历史课内容的对比,能够成功避免将来在历史考试中混淆书中、小说中的概念,保证历史学习内容的真实性。

三、在启发思维中巧妙提问

初中生在进行历史课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死记硬背,对于文中所讲的知识并未进行深入思考。另外,初中历史课堂中经常出现开小差、上课溜号、睡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来源于学生以及教师两个方面,从教师角度而言,对学生进行疑问设置需要具有启发性,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础上,环环相扣,集中学习注意力。

例如,我们在讲“九一八事变”时,其中指出了当时国民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可以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当时的国民政府要采取不抵抗政策?”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形式进行讨论,最后派出每组代表人员进行小组观点陈述。例如,在讲“戊戌变法”时,我们要从此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也可以以小组为形式进行讨论,最后得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脱离广大群众。让学生在不断地疑问中、讨论中,得到启发,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四、在加深理解中巧妙提问

相对于数学的公式以及计算、英语的语法以外,历史作为初中新开科目之一,多数学生均认为此科目的内容相对较为乏味,多数学生认为历史只能是死记硬背,加上很多学生对于历史课的难度性认识不足,导致此科目学习效果相对较差的结果。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除了要进行常规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加深学生对问题以及学习内容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死记硬背。

例如,在讲《原始社会》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连环推问,即:山顶洞人生活的洞穴内,有一枚骨针,是干什么用的?——缝衣服——当时用什么料子来缝制衣服?——兽皮——原始居民为什么要穿衣服?——御寒——还有哪些目的?——遮羞。当然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答案都不需要拘泥于一个方面,目的是在不断地发问中加深学生对于原始社会人生活的认识。

提问,已经成为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学实践中收效颇丰。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综合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等,结合教材中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选择最适合当下初中生历史学习的有效提问技巧。另外,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赞扬,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都要对学生的态度、回答正确性等方面进行肯定,以提高学生再次直面问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栋业.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实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33):43.

[2]胡正涛.如何创设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情境[J].中学课程辅导,2016,10(2).

[3]王俊凯.初中历史课课堂提问的艺术[J].读写算,2015(9).

篇5: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同江市第三中学 王云峰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也指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自己能够教育自己。他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首先,他认为教师应用情感进行教育。其次,学生的任职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统一体。再次,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可见,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学生打好德育基础,既是中学历史学科的首要任务,也是历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一项永恒主题。而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熏陶等诸多因素来实现的。

何谓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情感教育素材。例如:古代史第一单元所学到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所做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对考古知识的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了解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通过讨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促使学生从小注意培养良好素质和健 1 全人格。第二单元中通过夏、商、西周、东周的更迭,懂得重用人才、虚心纳谏、爱护民力、发展经济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初步树立亲和人民、服务人民的人生态度。而对甲骨文和金文的观赏,增强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又可以通过齐桓公“不计前嫌”晋文公“退避三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坚毅等优良品格,等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儒家思想的礼义廉耻、明礼诚信,教给学生做人的准则;古代的优秀科技成果,特别是四大发明,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积极进取的爱国热情;张骞、班超、岳飞、戚继光、等金戈铁马、折戟沉沙、纵横驰骋、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从而,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近代史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素材更多。如:讲述鸦片战争的历史,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学信息就是林则徐禁烟、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历史,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就是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下令向日本吉野号撞击,中鱼雷沉没,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就是孙中山为救国救民奔波于海外,奋斗终身。讲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时,不仅要讲述他的事迹,而且还可引用他的文章来说明。李大钊1919年11月9日在《新生活》杂志上发表的短文《牺牲》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自己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地牺牲,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在壮烈地牺牲中。”李大钊实践了这条人生之途。正是他的高尚人格所实践的人生之路,吸引了亿万人民去拼搏,才赢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样,就能使学生树立起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思想感情。特别是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耻辱,让学生明白国强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从而使他们树立科技创新、建设国家的信念。但历史上为一己之利而出卖民族大义的龌龊之辈,例如:秦桧、汪精卫之流最终将遭到历史的唾弃,使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利益、正人正己的重要性。这些史实都可成为历史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最有效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不同年级的发展任务,设计从低到高的各个阶段的教育目标。各个阶段之间前后相接、螺旋发展,共同构成整个情感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教材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 2 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在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2)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3)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方面最后均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育的终极或最后目标。

不同类型的情感教育素材,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去解决。“百闻不如一见”,即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人物、壮阔的历史场面再现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使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我们讲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如果把地动仪、水排、筒车、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从而产生十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如果拿出实证,将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或是把《火烧圆明园》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时,图片和影视资料展示给学生,学生将会受到非常深刻的教育。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可见,使用直观教具可以演示历史最壮观的场面,可以表现英雄人物的业绩,可以表现优良的民族传统。

情感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谐关系,建立最佳教学情境。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本身就是富于情感的教学,讲课时声情并茂,往往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达到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目的。教师应注意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的丰富情感素材,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师生共同置身于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中,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深刻剖析特定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唤起学生相应情感。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言语,扣击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师生产生共鸣。如讲祖国的“四大发明”时,语言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如数家珍,满怀自豪之情,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讲“南京大屠杀”时,义愤填膺、声泪俱下,语言悲愤、深沉、有力,让学生产生对日寇侵略的仇恨,对国力衰弱的沉思,从而让学生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目标。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感情充沛地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25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就在军舰即将沉没的时刻,随从扔给邓世昌一 3 个救生圈救他,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摇手拒绝。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阳犬”的爱犬游到他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其下沉。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了深受感动,不禁泪下。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富强国家的决心。

篇6: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内容摘要】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是制约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个关键因 素。因此,改革教材,势在必行。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束缚,重新确定编写原则;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第三,要调整教材系统和知识结构;第四,要改变由国家包揽编写的局面,鼓励地区或个人编写教材。

中学历史课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近年来,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和中学历 史教师为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跟上中学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新形势,要适应21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的需要,还要做更多的努力。

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呢?这自然是包括现行教育观念对中学历史课赋予过多 的功能性期望目标、中学历史教育目的过高、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历史课自身性质和特点在中学生心目中 难以引起足够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关键的因素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不完全符合中学生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素质不高。要想大幅度提高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投入大量气力,一 方面要加快历史教科书建设的改革步伐,精心地科学地编写既符合中学生心理需要又能激发中学生历史求知欲 的、内容丰富生动、印刷装帧精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另一方面要尽快认真地严格地培训历史教师,全面提高 历史教师的素质。本文仅就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谈谈个人意见。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进行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主要依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则凭借 教科书获取知识、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陶冶意志与情操。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教科书的建设,从50年代至 今,仅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先后编写了8套历史教科书。从整体看,这些教科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历史知识 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历史知识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突出具体史实与历史发展规律的结合;同时注重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寓论于史之中”。从教科书的结构、编写体例、史料选取、文字叙述、插 图习题、印刷装帧等方面看,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其选材慎重、表达严谨、文字规范、语言简练为大家所公认。

用心爱心专心 1

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编撰普通历史著作或学术论文,它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及教 科书的体裁形式、内容取舍、行文格式、插图选用、习题设计等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中学历史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定作了严格的规范,使我国的历史教 科书既体例严肃,又结构严谨,在叙述历史过程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编写者对历史的认识,包含着明显的思想教 育因素。特别是编写原则明确要求历史教科书应内容线索清楚、问题头绪集中、教学重点突出、叙述具体生动、思想教育充分、能力培养全面。但因受课时及字数限制,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历史问题的叙述又显得过于简洁,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只用十几句甚至于几句话就概括了,中学生读后很难体会出它的整体轮廓,也很难回味 出当时的历史氛围,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历史场景的潜象,难以使中学生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产生共鸣而引起兴 趣。即使是有头有尾地叙述某一历史过程,也因渗透着多重教育目标而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不少内容偏 深偏难,脱离了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需求,如要年仅十一、二岁的初一学生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 废井田、开阡陌”等概念就十分困难,它也不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如“奴隶社会”、“奴隶制 度”、“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等理论性极强的抽象概念中学生更难理解。教科书知识概念的成人化根本 无法引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可读性,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降低了历史 课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我认为,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撰写一般历史论著的最大差异是必须时刻考虑到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缺乏 认识复杂历史问题能力的青少年学生,而不是对历史过程有较强分辨认识能力的成年人。所以编写历史教科书 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特点,把历史研究成果中最能反映历史过程又较为浅显的材料挑选出来,并考虑它的知识性、教育性,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各项要求作进一步加工,使之变成简明扼要且生动形象的叙 述性文字,把复杂深奥的历史过程编排成通俗易懂的普及性历史知识。即利用历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来编排出 最基本的历史过程。编写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研究历史问题。后者是把不可认知的历史材料经研究加工成可认知 的历史材料,它的工作主体是充分利用已有历史材料来揭示历史的原来面貌,恢复历史的真象;而历史教科书 的编写则是把经历史学家加工过的已可认知的历史材料重新搭配组合成更宜被人们接受、简明通俗的历史知识。在一般情况下,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需重新研究考证历史过程,只是把已有的历史研究成果通俗、生动、具体、形象地表述出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涉及到各种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实质上都 是在利用和推广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明显的普及科学历史知识和推广历史研究新成果 的双重作用。

过去编写历史教科书由于受到传授史学研究重心观念和旧历史教科书撰写习惯的影响,在内容上都是以王 朝政权的更迭为基线,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政治斗争,轻视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教 科书始终在“阶级斗争”学说中徘徊,多以政治史

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且编写时过分强调历史内容的思想性 和教育性,把知识的完整性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使相当多的概念性知识脱离 了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加大了历史教育的难度。多次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总是摆脱不了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而只是在具体编写原则与内容结构体例、文字语言表达等方面做修改 或调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家对历史教育将会提出新的要求,以适 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精心编写能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 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已势在必行。首先,要在编写指导思想上改变对历史教科书赋予过高过多教育目标的 传统观念,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从课程论原理看,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一定 历史时期、一定教育目标与政治需求的具体反映,因此,就应当根据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更新 编写指导思想,以编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出阶级斗争史的编写指导思想 已显得陈旧而滞后了。因而有必要对传统编写指导思想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利弊,权衡得失,保留行之有效的 精华部分,准确认识历史教育的各种功能作用,不要单方面强调或不切实际地突出历史教育的某一方面的功能 作用。同时大胆参照、借鉴、吸收教育发达、社会道德好、国民素质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指导 思想,取其合理部分加以利用,以形成全新的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的教育目标。几十年来,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始终强调基础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通过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及 运用这些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这些历史教育目标是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真正得以实现,却很少有人 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据初步了解,在全国十几万所中学里真正达到上述教育目标的学校不是很多,数以百万计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绪很难提到这样高的层次。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目标与教育发达国家 地区相比,无论是基础历史知识的传授、思绪教育要求,还是能力培养,均难度偏大,要求过高,且教科书内 容标题繁杂而不精练,课文内容分量过重。据此进行教育很难减轻学生负担。因此,在制定新的历史教育目标 时,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充分考虑并严格区分出历史学的不同层次,历史知识的不同层次,历史教育的不 同层次,历史教科书的不同层次,搞清楚中学历史教育的层次以及与之对应的教育功能层次和教科书编写层次,逐步建立起历史知识教育的量化指标体系,科学地编制出不同层次人员所需历史知识的信息量,合理地构成 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历史知识量,使编写的历史教科书真正达到既教育学生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也可以 说,正确地把握好历史知识层次,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出发,是编好历史教科书的重要条件。

第三,要改进与完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编写原则是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科书编写的 具体要求,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文化教育状况。不同的编写原则体现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对人才培 养的要求,因此,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要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的精神,在全面总结几十年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那些有益的原则继续坚持,同时还应本着改革精神大胆提出一些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编写原则。既要增加历 史教科书的知识面,又要降低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难度;既要全面介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各种知识,又要保持 中学历史教学知识的相对稳定;既要保证历史教科书的质量,又要方便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到如何使历 史教科书真正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篇7: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拙见:

一、改变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一切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改革。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摆正教与学、知识与时间的关系。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之目的来指导、设计和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正确认识、摆正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1.改变思考的角度,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用,也就是说要把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并加以落实。把以往课前备课时习惯考虑的“这篇课文(或这节课)应该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换成“这篇课文(这节课)先练什么、后练什么”;把课后常想的“这节课我讲得怎样”换成“这节课学生学得如何”,这样,教师思考的角度变了,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也变了,久而久之,教师的着眼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变了。

2.优化课堂结构,课堂上教师要留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叶圣陶曾谈到:“讲说和指导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习所得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代劳的,非自己练不可。”叶先生的这段话对指导我们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分析,空出时间来,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之目的。

3.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要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练习。教师若能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挥。

二、激发学习主动性,挖掘创新潜能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和桎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1.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是唯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倡导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良好环境。

2.重视感情投资,唤起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以深厚的感情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就能调动学生好学的积极性。在近年的实践当中,我总是以一份真诚、一份爱心去组织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动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发挥语文课“平等对话”的优势。只有进行“平等对话”,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前提和基础。

3.鼓励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古希腊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启发、引导。疑问是创新之舟。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要予以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也应循循善诱,以激发他们大胆质疑问难的热情。

三、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思维

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学生个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创新思维。

1.质疑的本质是一种批判精神,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人们已“司空见惯”,而牛顿偏偏要问为什么?为了寻求答案而苦思冥想,由此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卓越发现;正由于对托勒密“地心说”的怀疑,才产生哥白尼的“日心说”。这足以说明创新的思维可以改变世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而言,亦是同样的道理。

2.搭建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在近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总是不断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

篇8:刍议课改中的初中历史教学

为了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确立了以“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的价值取向, 从而使学科教育的中心由学科转向教育,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任何一门课程的教育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历史也不例外。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 历史教师应注重智力的发展, 能力的培养, 并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学生作为完整的教育对象, 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这是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追求, 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将课程理念提到时代发展的高度, 这是以往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

在这样的新课程理念下, 变传统的说教式应试教育为应用型的科学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 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 发展能力不可欠缺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这种心事品质, 使之养成终生求知的习惯, 是每个教师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激发学生的个人求知欲。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 学习兴趣就会浓厚, 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 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从而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例如讲述《破解彩陶之迷》这一课, 我先将各种彩陶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 再进一步深入提问:“你能想象出它们是怎样制作的?它们的用途是什么?那些神秘的图像代表什么?反映出远古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什么样的感情意识?”学生听了以后很感兴趣, 从而激起了求知欲。

(二) 运用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动起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发式教学是指让学生动起来, 独立思考, 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并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如:讲“大禹治水”时, 我让学生收集资料, 谈谈对“大禹治水”的启示。又如, 讲“都江堰”时, 我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修建它?”“它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用途如何?”“它如何改变了西南易涝、东北易旱的状况?对环保有何作用?”“为什么说它是我国古代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层层设问,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都江堰代表了我国时期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 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 再现历史场面。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讲述历史知识, 介绍历史人物, 再现历史场面,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北京人”时, 我这样叙述:“很久很久以前, 一群北京人从岩洞里走了出来, 他们前额低平, 发际向前, 眉骨粗大, 嘴巴前突, 鼻子宽扁, 头部多少有些向前微倾, 有些像猿, 特别是他们身上那层松软的细毛……可他们能直立行走, 又可断定他们是人。他们手里拿着木棍、石头, 去围攻野兽, 很快就抓获一头野猪, 拖回山洞———他们生活的地方, 洞内燃着一堆火, 他们把野猪挂在火上烤, 阵阵‘肉香’扑鼻而来, 然后每人撕扯一块大嚼起来。”这样就把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生活习性等生动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 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学习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专家埃德加·富尔在其著作《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未来世界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者,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教会学生学习, 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课程改革的今天, 特别要考虑如何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历史问题并提出观点的方法。学生只有学会研究历史, 深刻地理解历史, 才能掌握基础知识, 理解基本概念, 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思考、去分析, 采用比较法、归纳法对不同历史事件、人物或同一事件、人物的知识点进行比较或归纳, 如:“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或“评价秦始皇其人”。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终身学习, 才能提高综合素质。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 它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 它已成为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 发展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 举办讲历史故事、成语故事, 写历史小论文大赛。

初中学生好胜心较强, 反应很热烈, 因此会积极地准备。这样的比赛, 既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的能力, 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组织学生画画、做陶器。

如在学完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后, 我指导学生想象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人的房屋结构, 并画成图。每个学生都凭自己的想象, 画出了想象中的房屋。又如在学完第一单元后, 我指导学生课外制作陶器。学生有的用黏土, 有的用橡皮泥, 还有的用面粉, 仿制了许多陶器,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脑动手能力。

四、改善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 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 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就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 深化教育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了国家繁荣的关键。我认为教师应在每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一) 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 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 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 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 对于这些, 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 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也许非常幼稚, 甚至无意义, 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 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 学生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 多么无意义, 教师都不能简单地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评价, 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 以致消失。

(二) 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1.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 就预示着风险, 而且, 当创新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行为时, 知识创新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失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 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 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 才可能获得成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 这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 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 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 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 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展开了多方面的联想:首先是“纵向联想”, 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 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 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 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不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这个学生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 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 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 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 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 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 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1)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 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 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 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催化剂;而唐初“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 这在以往著述中也是很少提及的, 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疑义, 求得解决, 这样学生才能进步。

(2)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 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1) 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 使其能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 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 应树立“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2) 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 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 这就给学生创造了标新立异的机会。而学生的标新立异往往伴随着幼稚和错误, 对于这些, 教师如果简单地加以否定, 不仅会剥夺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 而且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 疏于思考。事实上, 只有犯过“错误”, 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 教师一定要加以保护。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又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总之, 实施历史新课标, 转变理念是前提, 兴趣和方法是成功的捷径。面对新课程, 教师只有结合实际, 深入研究教材, 不断探索, 才能完成教改任务, 实现教改目的。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下, 教师应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 使学科教育的中心由学科转向教育,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其能力。本文认为, 初中历史课改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善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课程改革,历史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韩震, 梁侠.《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

[2]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10.

[3]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8.

[4]李景华.思想政治教学艺术散论.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12.

[5]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1.

[7]余文森, 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2004.6.

上一篇:重要性与必要性下一篇:第一册氧气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