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以小数》公开课教学反思

2024-05-22

《小数除以小数》公开课教学反思(精选6篇)

篇1:《小数除以小数》公开课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小数》的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小数是小数除法单元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在于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时,我以复习商不变的.性质为基础,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说出在小组交流后对知识的理解。结果学生的思路被完全打开,出现了通过转化单位与利用商不变性质把小数变为整数的两种方法,充分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地掌握了新知,体验了快乐。但课堂练习的结果还是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学生没有划去原来小数部分“0”;当被除数与除数位数不同时,虽然同时扩大,但不是相同的倍数,都把它们化成整数;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没写清楚或者移动不正确等等,不但计算错误率高,而且书面不整洁,计算到后来学生自己都分辨不出被除数与除数小数点的正确的位置。学生如何能做到正确地移动小数点,能清晰地体现在除法竖式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尝试让学生不要在一个除法竖式上完成移动与计算(与教材相悖),先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移动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并把结果写在原横式的下方,然后再用竖式计算已转化成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篇2:《小数除以小数》公开课教学反思

参加“以小学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这个课题很久了,教学反思倒是写了很多,进步也有一些。这段时间,我正在教学五年级的小数除以整数,我认为我们要交给学生的不应该是思维的结果,而是思维的方法。

因为小数除以整数时计算课,我认为计算课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介绍,而是应该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也是计算教学中提倡的教学思路。所以本课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探究小数除法的算理的:

1、情境创设:一位女士:“我买4盒牛奶。”营业员:“一共6.8元。”看了刚才的镜头,了解了哪些信息?何老师只有2元,买一盒牛奶够吗?

2、估计单价:学生能很快想到用6.8除以4的方法来求单价。这时就产生了一个认知的冲突,单价到底是多少呢?学生此时处于疑惑状态。经过一番的思索,有的学生说了是1元多一些,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得出蒋老师有2元是够的。

3、引发冲突:但紧接着又出现了现实问题:2元够了,还要找钱,要知道找多少钱,必须要算出精确的单价。现实问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要求出6.8除以4的商已经成为了学生迫切想要做的事情。再引出下面的独立探究活动。

4、独立探究:将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算法展示出来,大家评一评,哪种情况比较合适。学生把元化为了角来理解其中的算理,说明学生还停留于对具体情境下问题的解决,还没有把数学活动真正内化为数学思维。

篇3:“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课后反思

一、自己满意的地方

根据地方实际, 改编了应用题,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1开斋节到了, 妈妈准备煎“酥馓”, 煎一把“酥馓”要用0.85千克面粉, 家里有7.65千克面粉, 这些面粉可以煎几把“酥馓”?

根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 设计问题, 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例2 10月26日中午放学后, 我校学生抢了路边摆摊的妇女的一批价值十元钱的打火机, 每个打火机0.50元, 该妇女告到学校, 说学校的学生是土匪……

讨论一:这批打火机、土匪、三甲集小学师生的名誉之间有什么关系?

各组讨论如下:

(1) 20个打火机等于土匪; (2) 20个打火机损害了三甲集小学1500多名学生的名誉; (3) 就是抢一个打火机也会损害三甲集小学的名誉; (4) 就是用金子做的打火机也不应该抢……

讨论二: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1) 遇到这种情况要制止, 并向老师汇报; (2) 该学生要向摆摊人道歉, 把打火机还给她; (3) 从我做起, 不做有损学校名誉的事, 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4) 提议该学生向全校师生说一声对不起, 我错了……

1.突出了新课改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鼓励学生充分参与, 以生活实际为例, 引发学生思考, 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了如何把是小数的除数转化成整数的方法, 突破了教学难点。

3.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4.课本中的两道例题都是生活中的数学, 尤其例2, 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要正确引导, 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进而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

1.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稍有差距, 应在学生完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说出:a怎样把是小数的除数转化为整数?b被除数数位不够怎么办?

2.整体效果不够理想, 10%的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具几乎没有使用。本来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 因时间安排不合理最终这一环节被取消。

4.教师的基本功还不过硬, 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高, 需要进一步提高。

5.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讲课过程中出现底气不足、知识透支的现象。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重视课前准备工作。

2.经常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失, 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4.设计的问题难度适宜, 重视优等生的同时, 要更加关照差生。

5.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应精心选择。

篇4:《小数除以小数》公开课教学反思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小数,老师报几个小数,你能写出来吗?

师:0.8、0.08、0.008、309.309、1.1

生在纸上写下所听到的小数,检查正误。

师:你能读出这些小数吗?

生:(读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这些小数(刚听写的小数)有哪些了解?

生1:0.8是一位小数;0.08是两位小数;0.008是三位小数。

生2:0.8表示十分之八;0.08表示百分之八;0.008表示千分之八。

生3:0.8表示8个0.1;0.08表示8个0.01;0.008表示8个0.001。

生:0.8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08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08的计数单位是千

分之一;

师:刚才同学们是按小数位数来分类,还可以怎样分类呢?

教师利用板书引导学生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区别。

生:小数的整数部分可以是0,也可以是非0的其他整数。

(师画出分类集合图,略)

师:309.309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一样吗?所表示的含义一样吗?

生:读法不一致,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小数部分只要依次读出就行了。

生:整数部分表示309个一,小数部分表示309个0.001。

师:1.1里两个1还一样吗?一共有多少个0.1呢?为什么?

生:不一样。一个个位,一个十分位。

生:个位一个一,十分位一个0.1。

生:1.1里有11个0.1,因为1里面有10个0.1,加1个0.1,是11个0.1。

生:1和0.1的进率是10.

(教师相机将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

【反思】

1、有意识渗透分类思想,感受分类的作用和美妙

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数学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概念、法则、性质等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同时,领悟并逐步掌握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实现对数学本质的理性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即便学生的年龄很小,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积极地又能够适时、适度、适当地由浅入深地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基本数学思想也是极其必要的。如符号化思想、分类思想、化归思想以及对应、集合、统计、代数、建模、数形结合思想等。本节课重点渗透的是分类思想。

通过“你对这些小数(刚听写的小数)有哪些了解?”的问答,学生掌握了根据小数位数进行分类;通过“刚才同学们是按小数位数来分类,还可以怎样分类呢?”的问答,学生知道了小数还可以分成整数部分是0和非0的两类小数,并观察到分类集合图。感悟到不同的分类标准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感受分类标准的多元化和分类结果的多样性,领略数学世界的神奇与美丽,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2、有意识建构知识体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数学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构建知识板块,形成知识体系。这里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学生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首先,听写五个小数检查正误后问学生:“你能读出这些小数吗?”,用语文课上经常用到的听写方式进行了小数读写法的练习。然后,利用0.8、0.08、0.008三个小数梳理出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并相机填在数位顺序表里,学生很容易看出与整数数位顺序表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接着,围绕小数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区别、小数的组成展开设问。尽管学生对小数部分的读法会受整数读法的干扰,但由于学生对整数读法非常熟练,学生经常说小数,通过这样教学强化了小数部分的读法。数的组成练习深化了对计数单位、数位顺序的理解。学生通过理解1.1的组成和观察完整数位顺序表的板书,领悟到个位1与十分位1的进率是10,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学习做好伏笔。

篇5: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1)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9.6 ÷ 3,3千克9.6元,问平均每千克多少元.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讶,他把9.6先乘10,除以3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他很好地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第二个学生把9.6元转化为96角,除以3之后得32角,再转化为3.2元.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个学生想到9元 ÷ 3 = 3元,6角 ÷ 3 = 2角,3元 + 2角 = 3元2角,也就是3.2元.第四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我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小数的计数单位入手,6个十分之一除以3得2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2,所以要先点上小数点.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做了几个练习,都做得不错.(2)是整数除以整数的情况,求每千克香蕉多少元.列出算式为12 ÷ 5,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继续算下去.竖式中个位商2之后,余数是2,教材中问:“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试.”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继续计算.可也有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添0呢?”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余数2不满1个5了,可以看做20个十分之一,这样就可以继续除下去.20除以5得4个十分之一,所以,先点上小数点,在十分位上写4.(3)是一种新情况,求每千克橘子多少元.5.7 ÷ 6,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根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刻就说出:“添0”.我纠正:“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

小数除以整数,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添0继续除下去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课堂中学生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篇6: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讶,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他很好的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第二个学生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 例2是一种新的情况,列出算式为5.6÷7,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根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刻就说出:“添0”。我纠正:“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继续算下去。例3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算式为1.8÷12,竖式中商了0.1之后,余数是6,教材中问:“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试。”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继续计算。可也有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添0呢?”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可以添0继续算?也许是熟视无睹了吧,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讨论一段时间后,几个学生发言,但都不合适。于是,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商1的时候,是把1.8看作18个十分之一;余数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来的)后,即为60个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继续计算了。

上一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英语试卷Unit 5A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