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2024-05-21

桂林理工大学会计专业(精选8篇)

篇1:桂林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桂林理工大学专业名称

高升专: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矿山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给排水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建筑工程技术、冶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公路运输与管理、国土资源管理、水政水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维护技术方向)、会计、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市场营销、证券投资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电脑艺术设计、法律事务、行政管理、选矿技术、矿山机电、应用化工技术(化工技术方向)、应用化工技术(制糖化工)、应用化工技术、安全技术管理

专升本:

经管类: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工程造价工商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 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理工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管理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土木工程 建筑学交通工程绘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城市规划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水文水资源工程(地下水工程方向)水文水资源工程(水政水资源管理方向)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环境安全与监察方向)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工艺方向)安全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篇2:桂林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桂林理工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

桂林理工大学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5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一些高考学生经常问桂林理工大学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有很多种变化。不过,志愿填报方案设计网站从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个角度给大家提供桂林理工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列表供参考。

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勘查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可以说是桂林理工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桂林理工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资源勘查工程2旅游管理2化学工程与工艺3勘查技术与工程4环境工程6桂林理工大学排名

桂林理工大学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239。 桂林理工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备注2396.25理工2356.1理工来源: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桂林理工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20760.57理工2.70.640.0120122121.27理工2.260.60.132470.95理工1.350.660.032490.95理工1.110.850.172261.05理工1.240.870.26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广西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89广西大学综合17.262147广西师范大学师范10.523235广西医科大学医药6.44239桂林理工大学理工6.255250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理工5.886307广西民族大学民族4.37399广西师范学院师范2.998406广西中医学院医药2.919436广西工学院理工2.6310481广西财经学院财经2.19

来源:广西高校排名

桂林理工大学学费

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等专业学费最低,通信技术等专业学费最高。

篇3:桂林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一、师范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学校定位目标不明确, 办学理念模糊。

师范高职院校往往师范类专业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 但高职教育办学历史都比较短。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不例外, 该校有70多年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 可会计职业教育的办学时间很短, 不到10年。现在师范高职院校处在两难的境界, 由于师范的历史出身, 注定了师范高职院校不管是从师资还是从教学硬件来看, 其优势在于师范办学, 但专科层次的师范类专业的招生与就业越来越难, 形势逼迫学校要发展非师范专业, 而非师范专业又是学校办学的弱项。是甩开历史沉重包袱大力发展会计等非师范专业, 还是传承优势走“专升本”的道路?这成了师范高职院校两难的抉择。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评价和认可度使师范高职院虽然想要办好高职教育, 但更想通过努力把学校办成本科院校, 似乎只有“专升本”学校才有出路。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把“专升本”定为学校发展目标, 但这显然有悖于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初衷, 也使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变形走样, 难以真正显现办学特色。

(二) 高职教育办学时间短, 实践条件差。

师范高职院校开始办学时往往只有师范类专业, 非师范类专业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后期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出路在于必须走产学结合、校企联办之路”, 这虽然已经成为共识, 在实际办学过程中, 能真正做到的却较少, 而师范高职院校能做到的就更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师范高职院校办高职教育的经验不足, 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生源不稳定、历史包袱沉重等问题。这些师范高职院校即使想真正走“产学结合、校企联办”之路, 也要有一段过程。虽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会计专业在招生与就业方面都不错, 学校也有意往该专业倾斜, 但毕竟办学时间短, 经验不足, 要发展的非师范专业又那么多, 对会计专业在人、财、物的投入上就有限了。当别的学校如火如荼进行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时候, 而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连一些基本的实训室都没有, 这差距不是一年两年能赶上的。实训条件差是师范高职院校的通病, 一方面由于学校的投入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所处的环境能够提供生产实习岗位的企业也不多, 企业在与高职院校联姻方面也没足够的热情, 导致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三) 生源每况愈下, 会计课改迫在眉睫。

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只是培养目标的不同而非学术层次的不同, 因此高职教育同样期待和呼唤优秀生源。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不高, 客观上使高职院校成为接受一部分不具备高等教育条件的学生的场所,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属于“学习困难者”。由于高职院校招生批次放在最后, 且收费标准不低, 也使得一些成绩较好的本科“落榜生”不愿报考, 不利于高职院校选择生源。加上招生政策客观失调, 导致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稳定, 注重短期效益, 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3年前招录的学生入校成绩极少低于300分, 而近3年的生源一年比一年差, 变成高于300分的为少数, 低于300分的为大多数。入校学习的学生总体素质偏低, 具体表现为“四不”和“三差”, “四不”即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精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三差”即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差、学习能力差。如果再完全袭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就会出现学生课堂上听不懂、学不会, 不能做的局面, 久而久之, 产生畏难甚至厌学情绪, 因此会计课改迫在眉睫。

(四) 教学目标与证书考取目标不配合。

许多师范高职院校其中也包括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常规教学和职业资格证书考取之间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 课程教学目标与证书获取目标不能形成合力。课程教学仅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要求, 没有考虑和兼顾证书考试科目的内容要求。学生为了参加证书考试, 学校还要组织专门的辅导, 增大了日常工作量。实际上, 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会计专业教学应当把证书考核项目和要求纳入课程标准, 将课程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结合起来, 让课程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相辅相成。

(五) 师资力量不足, 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尤其缺乏。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的专任教师只有4位, 师资力量不足, 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尤其缺乏。各师范高职院校倍感困扰的不仅是教师人数的严重不足, 生师比严重超标, 常出现2、3位教师撑起一个专业, 甚至有1位老师撑起一个专业的情况, 而且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与高职教育要求差距明显, 虽有高学历但往往缺乏实践经验。更为突出的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 80%的教师很少有企业和工程单位的工作经历, 更多的老师是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的年轻教师, 社会参与度低, 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从客观情况来看, 教师教学工作负担沉重、沿用本科院校的职称评聘标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这些都不利于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六) 办学经费不足, 专业建设投入少。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对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要求较高, 教学经费投入相对较多, 办学成本不低于甚至高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目前大多由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举办, 多未将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纳入财政计划, 只有少数属国家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才有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师范高职院校的非师范专业绝大多数为新建, 底子薄, 有的甚至债台高筑。由于经费投入渠道不畅, 经费短缺, 硬件建设跟不上提升层次和扩大规模的需要, 部分院校办学条件达不到教学要求, 办学质量难以保证。一般高职院校主要依靠学费收入作为经费来源, 能得到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很少。师范高职院校处境就更困难, 因为很多师范高职院校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样把“专升本”定为学校的发展目标, 要升本, 硬件就必须要达到教育部的升本条件, 如此师范高职院校大多忙于征地扩建或进行硬件改造, 更无经费进行专业建设。办学经费主要依赖学费, 经费不足只能依靠扩大招生, 但专业建设投入少办学就很难有显著成效, 办学没特色就影响招生, 现在师范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着尴尬的两难境地。

二、师范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 明确办学目标, 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许多师范高职院校把“专升本”定为学校的发展目标, 作出这样的选择是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后的结果, 同时也决定了专业建设投入的有限性。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在专业设置上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 各师范高职院校应根据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选定几个专业作为重点发展专业, 把选定的专业打造成特色专业、精品专业, 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 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树立办学的优良口碑。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现在整个桂林地区只有两所高职院校, 其他的都为本科院校, 对于会计专业来讲, 这是发展的有利点, 本科院校毕业生一般不太愿意去中小型企业就业, 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就业的空间就很大, 就业形势会很好。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最近两届的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96%以上, 专业对口就业率达75%以上, 根据毕业学生们反映他们很多同学就业的单位只有一个会计。正因为如此,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把会计专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 在经费投入、师资建设等政策上向这几个重点专业倾斜。

正确的办学理念除准确的目标定位之外, 还包括正确的质量意识、强烈的学生本位意识和教育营销观念等。以学生为本位, 把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放在首位, 贯彻以服务社会、建设地方经济为宗旨, 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 在人才规格和数量上实现“量身定做”、“以销定产”,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应用型会计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指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会计工作实践的专门人才。这对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 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应当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驱动、以专业技能为核心”,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 多渠道开发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改善实训条件。

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故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比例。师范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办学时间短, 实践教学经费有限, 实践条件差, 这些高职院校在增加实训建设投入、加强实验室统一管理、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的同时, 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实习基地, 开发规模大、技术新、设备好的校外实训基地。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对于校内实训实验室建设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采取的措施是整合相关专业共建实训室, 比如整合会计、人力资源、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共建实训室, 共建实训室可以节省硬件设施的重复投入, 只要分别安装上各自的专业教学软件, 即可满足各专业的实践实训。共建实训室可以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 比如ERP沙盘模拟实训软件即可为4个专业所共享。此外, 实训室共享加强了不同专业的师生的交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组织4个不同专业的教师们共同开发跨专业的实训教材, 以跨专业的实训教材为基础, 以各专业的专项实训为补充, 来提高实训实践的教学水平。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是迅速提升实训条件的捷径。在开拓校外实训基地方面,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措施是一方面由学校教务处实践办积极与省内外的单位联系筹建实训基地, 现在不光在本省有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合作企业, 在广州、上海等地也有合作实训企业;另一方面是积极利用学校教师的资源开拓实训合作企业, 比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训基地就是由会计专业的老师们利用私人资源联系建立的实训基地, 这些实训基地有家属上班的工商与税务等政府部门、有亲戚们开办的公司、还有朋友的会计师或税务师事务所等。经过多方努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训条件这几年有了极大的改善。

(三) 建设“双师型”、“技能型”师资队伍, 提高教学水平。

惟有强大的教师阵营, 才能发展专业, 吸引生源, 争取课题, 多出成果, 才能提高学校的声誉、地位和办学效益。建立一支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技能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支撑。师范高职院校往往缺乏“双师型”、“技能型”师资, 解决的有限的措施是“外引内育”政策。“外引”指直接引进行业专家到校内教学, 比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的《货币银行学》及《点钞技术》这两门课程直接聘请银行从业人员到校内教学, 而《成本会计》与《财务报表分析》也是直接聘请企业相关岗位的会计人员进行教学。“外引”校外行业专家教学, 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 手头又有第一手实训资料, 所以参与其课程的学生反响优良。因此, “外引”是迅速解决“技能型”师资短缺的有效捷径。“内育”是指通过多项实质性措施把校内教师培育成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内育”的方式有脱产进修、鼓励自主创业以及校外兼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行业专家等方式。

(四) 吸引各方投资, 增加专业建设投入。

师范高职院校一般都不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高职院校, 一般很难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地方政府财政总支出一定的情况下, 要获得更多的政府投入, 学校就必须积极公关, 大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地方财政落实教学基本建设经费若有困难的话, 应在地方政府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争取政府增加对高职院校的年度事业拨款, 力争使高职全日制学生生均教育事业费不低于本科院校。除大力争取地方政府投入外, 还应广泛吸收社会投资, 比如现在有些学校的基础设施采取“以经营权换产权”的形式进行建设, 即投资方出资建设基础设施拥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后, 产权归学校所有。吸收社会资金办学的另外一种形式是“教学外包”, 即把一定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实践教学部分分包给社会机构或合作企业。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即把会计专业的部分实践实训分包给会计师事务所,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专业的部分实训进行培训。

(五)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驱动、以技能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生源每况日下, 面对入学成绩参差不齐的生源现状,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我们教育的学生”, 因此实施分级培养成为必然趋势。因为学生基础越来越差, 传统教学已不适应现实的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驱动、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驱动、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即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使教学适应企业需求, 以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为驱动, 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教学核心,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 适应就业的需求。这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 从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出发, 坚持以“知识为基础, 实践为保证, 能力为本位”;做到多案例、少灌输, 多“黑箱”、少演绎, 多实践、少理论;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 合理安排教学, 使能力训练与不同阶段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形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特色;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以能力建构为主, 抓住技能培养这一核心, 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综合性, 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职业综合能力, 从而激发广大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施展的天地。此外, 还应改革课程考核, 要强调考试内容的多元化、考试时间分散化和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摒弃传统期末集中单一的理论化笔试, 使学生期末像平时, 平时像期末, 学得更加扎实。

对于一般师范高职院校来讲, 进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驱动、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如果完全重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校本教材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在人、财、物的投入上是有困难的。师范高职院校只能以该教学模式的内涵精神对本校的课程系统进行部分的改革, 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该校会计专业的师资比较缺乏, 平时老师们的教学任务就很重, 根本没时间与精力去系统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教材, 生源又每况日下, 传统教学已不适应现实的需求, 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在经费与师资都比较缺乏的情况下, 怎么进行教学改革?只能先就比较紧急的部分进行改革。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采取的措施是, 大幅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而且一改过去一门课程上完以后集中实训的模式, 实践教学模块化、分散化、任务化, 比如上完《基础会计》的记账凭证这章即以仿真的资料进行记账凭证的实训, 尽量做到边学边做, 学做结合。

针对教学与考证相分离的这一状况,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没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全重构, 只是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以达到教学与考证相统一, 例如《会计电算化》这门课原来是安排在第四学期的, 这门课教学用的是“用友”软件, 而广西区考证用的是“金蝶”软件, 按原来的教学计划, 大一、大二的学生要考证都必须参加《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 现在把原来教学计划《会计电算化》这门课分解成两门课———《初级会计电算化》和《用友ERP应用教程》, 《初级会计电算化》直接用考证教材上课, 这门课提前到第二学期, 而《用友ERP应用教程》这门课还是安排在第四学期, 分解后总课时没有多少变化, 但是教学的目的性更强, 也使课程设置更系统、更连贯, 如此使教学与考证相统一。

三、师范高职院校因地制宜打造专业特色, 增强竞争力

师范高职院校对非师范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在人、财、物上往往不占优势, 那师范高职院校对非师范类专业的高职教育是否就完全丧失了竞争优势?答案是否定的。师范高职院校对非师范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在人、财、物上虽然不占优势, 但其在人文社科等方面一定有各自的优势, 充分利用其优势也能打造专业特色, 增强学校竞争力。每一所学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风俗、历史传统等社会环境不同, 其所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传统和教育特长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特色。这些教学特色或特长, 是学校的亮点也是学校核心的竞争力, 充分利用这些传统优势于教学, 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本校艺术教育历史悠久, 艺术教育水平比较高, 学校的立校原则之一是艺术兴学, 本校充分利用这一传统优势, 打造特色教学平台, 把艺术教育的特长渗透于非师范教育中, 开设了一些综合类艺术教育与各专业特点的特色课程, 比如会计专业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有:着装与色彩搭配、三笔一划、财会书法、口才与演讲、音乐欣赏和舞蹈与形体艺术等。这样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开设这些课程的直接效果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时在着装、礼仪、书写等方面比入校时有了极大的提高。每个学校的核心优势是不一样的, 但都有可利用之处, 充分利用将形成鲜明的特色教学, 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

篇4:桂林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关键词】MTA;研究方向;对策

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 “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由传统的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支柱产业,这对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人才始终是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45亿人次,旅游业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特别能满足现代服务业标准的旅游高端人才异常稀缺,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鲜明提出了人才开发要高端引领的指导方针。在此背景下,国家教委设立了新的旅游类的专业硕士学历——旅游管理硕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MTA主要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并在未来愿意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员,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精神、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的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MTA的设立为中国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得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由过去的企业内部培养,发展到了学院正规专业化培养的新阶段。

2010年9月,我国第一批获得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MTA招生对象为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要求专科毕业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經验,本科毕业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硕士博士毕业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应届本科生不允许报考。MTA报考人员要通过每年1月份国家进行的MBA联考。MTA学员可以选择脱产或者在职进行学习,脱产学习时间为2年,在职学习时间一般比脱产学习时间多一年。MTA学员毕业后,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国家正式的硕士学位证和硕士毕业证。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既包括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交通部门、商业部门、会展部门、建设部门、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MTA教育必须进行研究方向的设置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是首批获得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其每年招收的MTA学员人数约为20-25人,就规模而言居于国内较为先进的行列。为提高MTA的培养水平,该学院在最近几年先后设置了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生态旅游与管理、国际酒店管理、旅游公共管理、旅行社与会展管理共六个MTA专业方向。在近四年的教学与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培养了近百名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也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整,以下是我校在MTA方向设置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一、为服务地方经济,开设MTA方向应当密切结合本区域旅游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旅游发展差异较大,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应当结合本区域的旅游发展,灵活设置MTA方向,以达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这一目标。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位于中西部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大量森林公园及生态型景区,并且区域内生态旅游开发的需求较大,对中高级生态旅游管理人才有较大需求,所以设置有生态旅游方向。但是仍然存在与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这方面应当借鉴南开大学的经验:南开大学MTA开设了港口与邮轮旅游管理方向,这就是结合了天津的港口城市特点与力争国际邮轮经停天津这一发展趋势而进行的灵活设置,符合天津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

二、为与优势学校错位竞争,应当结合本校的优势研究领域进行MTA方向设置

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各个高校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灵活设置MTA研究方向。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充分发挥自己位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研究较为擅长的优势,在其MTA研究方向中设置了民族旅游方向,设置这一方向主要针对广大中西部民族地区招生,可以与顶尖旅游院校展开错位竞争。福建华侨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八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1983),是“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单位,也是国内第一家可以直接向海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旅游院系。华大旅游学院有着“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全国四家)、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部高职高专示范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特色学科点,形成了面向境内外招生、覆盖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完备的办学体系。所以,其MTA研究方向设置有境内与境外方向,就是与其面向国内与国际的优势结合而设置的。

三、为有利于学校的招生与就业,MTA的方向设置应当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以传统的旅游企业来说,中国旅游市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国内许多传统的旅游企业(包括酒店、旅行社等)面临能够胜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针对近年国内很多城市有大量高星级酒店落成,有大量的中高级管理人才需求的现状,在MTA设置了国际酒店管理专业方向,招收了约20个酒店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深造并获得职场晋升。

对于众多的与旅游相关的新兴行业(如旅游地产、旅游金融)来说,也存在着大量人才短缺的现象。以旅游地产为例,作为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两个黄金产业的交叉型产业,已经受到业界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但人才问题是中国旅游地产发展受限的因素之一,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旅游地产专门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MTA的旅游地产方向就是针对这种需求而专门设置的。目前我校没有设置这个专业方向,这需要在进一步进行论证。

参考文献:

[1]王鹏 MTA人才培养刍议[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2.03 45-48

[2]牛锦霞 MTA:稳定增长,逐渐形成特色——访全国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秘书长白长虹教授 中国旅游报/2014 年/8 月/27 日/第010 版

篇5:桂林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在理工大学了三年的会计,以下是我毕业之前实习的一些见证。

星期四20120301 今天是我来到单位实习的第一天。

实习单位是一家具有100多员工的旅行社,分了英语部、秘书部、COT、TDT、IOT和市场部,主要做外宾团的组团社。

我今天的工作是学习录凭证,也就是在用友软件里把收款和付款的单子录成记账凭证,这是会计的基础部分,虽然在学校学过,但是真正实践并不容易,也许是心理过于重视,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不过指导我的前辈特别有耐心,一遍一遍的纠正着。

星期五20120302

第二天了,老实说对这个公司还是非常陌生,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在这里不会再偶遇到一个熟悉的背影了,孤独犹上心头呀。

好好工作争取早点适应!

今天的工作还和昨天的一样,接触到那些单子都是英文的,找自己需要的东西都需要找半天,真后悔当初没好好学英文呀。。。不过总的来说今天还算顺利。

星期一20120305

休息了两天了,这年头找个双休的工作不容易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拼了命的想保住自己的饭碗,所以加班时家常便饭。

回到工作吧,我竟然还不会用传真机,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还真不知道那个东西从哪里塞纸进去,办公室的前辈手把手的教。。。

实习嘛本来就是去学习自己不会的东西的,没什么大不了啦,不懂就要问,虚心的向别人学习不会有人嘲笑你的。

星期二20120306 第四天,我基本能够自己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了,也没用什么特别的状况发生。

做会计这一行还真是得细心,我想这个细心应该是可以练的吧,办公室的前辈一个个都是温柔耐心细心哦,我的凭证有一点点小错都能找出来,要是现在叫我去审别人的凭证,我肯定觉得别人做的是完美的。

慢慢练,细心细心再细心争取不出错。

星期三20120307 第五天,前几天刚学会的一些东西有点模糊,虽然有些记在了本子上,可是还是弄混了很多,今天录的那些凭证错了很多,原来记忆这个东西需要反复。

前辈给我指出来了,我一张一张的修改,也一个一个的回忆,一

个一个重新记忆。

工作不怕出错,改了就好。以后注意,在自己记忆模糊的时候不要急着下结论,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凭证出错,一张报表可能就出错了。

星期四20120308第六天,养成了一有困难就去问同事的习惯。

常常在想办公室的这些前辈们怎么什么都能迎刃而解,应该不会像我一样一有麻烦就交给别人处理而来的能力吧!

同事再好他也有自己分内的事情,不能时时刻刻指导你的,要成长必须自己学会处理一些事情。在别人指导你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会别人的处事方法,自己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早点成为一个独立的会计。

从明天开始遇到麻烦先自己想办法,想不出来了再请教。

星期五20120309 时间过得真快啊,明天又是周末了,好想出去好好放松下。总结一下这个星期,工作不紧张也不轻松,不经张是因为办公室的气氛很好有说有笑,不轻松是说工作量和我本身对工作的熟悉度,听着他们说笑自己一刻也不敢放松,生怕录错了一个凭证,因为我一直认为,工作是第一位的,在自己还不能完全熟悉的时候就应该一心一意的工作,在工作累了休息的时候是可以尽情的玩的。

星期一20120312 休息的时间总是很短暂,还没有疯狂够又到了上班电脑时间。还是和往常一样周一都会有很多paypal、信用卡和汇丰的到款单得录进系统,春困秋乏,好困,下一个周末遥遥无期,有点没有动力嘞。应该所有的上班族都是这种心态的吧?

可是还是得强打起精神呀,稍不留神刚刚都把汇丰的款录到paypal的账户下面了。还好发现的及时,因为我经常都会出点小错,所以都养成自己录完再自己审核一遍的习惯了,不过挺浪费时间的,还好同事没有对我表示不满,必须提高自己的速度才行呐,有时间可以休息但绝对不允许故意不讲效率的工作。

星期二20120313 工作就是这样单调,重复,有点无聊。不过能耐得住无聊,把重复的工作做到极致那也是一种能力。

就像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好每一个细节,那也会变成英雄一样。为什么大家做的工作都一样,而有些人能升到主管,而有些人做了一辈子只是个普通的员工?大家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有些人看到了细节,只是多做了一点点,一直坚持了下去,就变成了上司。

俗话说熟能生巧,无聊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就能知道怎样做才会最省力,即使做不了别人的上司也能让自己多点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除了工作应该还得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当然能有一技之长哪是再好不过的了。

加油,坚持,做好没一个细节。

星期三20120314 今天谈谈会计工作的保密性的理解。

记得刚来公司的时候主管就对我说过,关于公司的财务内容对谁都不能说。我知道很多公司都是有内外两套账的,内帐是真实发生的业务流水账,只给公司的股东过目,所谓的外帐是应付税务局的。不过我们公司的财务很正规做的都是真实的账务,也就是股东和税务局看的是一套帐,可是为什么还是不能透露呢?

篇6:桂林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1.实习时间:2011年6月21日到2011年6月27日

2.实习目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旅游与书本知识完美结合。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好的了解旅游管理这个专业,使我们在热爱旅游的同时也了解了旅游的基本程序,解决了刚入大学时的困惑。为以后从事旅游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的管理及流程:

1实习的管理:把旅游管理三个班分为九个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小组成员的心得,从而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为大家对旅游进一步了解提供优良的条件。

2实习的流程:

2011-6-21校内参观模拟导游实验室,西式餐厅。2011-6-22贺建武副总经理讲解旅行社基本知识。

2011-6-23叠彩山,七星公园,香格里拉大酒店参观实习。2011-6-26阳朔西街了解中外旅游文化差异。

2011-6-27骑自行车去月亮山领略途中风景。

三、主要实习内容

1参观模拟导游实验室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想到学校投资80多万见一个实验室,感觉我们专业的硬件条件还是不错的。带着3D眼镜看着120度的超大屏幕,带领我们走进故宫和西湖,一切都是感觉如此真实,像是时而坐上了飞机时而坐上了缆车在旅游,感觉旅游太棒了。

来到了西式餐厅,了解啦西式餐厅与中式餐厅的区别,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到了酒店客房后,才明白自己学习的知识太少了,酒店的运行细则让我们获益匪浅

2贺总的一堂声情并茂的旅行社讲课真的很给力。说白了旅行社就是一个中介公司,以其便宜的手段将游客聚集。导游其实是自由职业者,段人家的碗,服人家管,多么现实啊。

3“宁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今天登上叠彩山后,我们也想发出陈元帅相同的感慨。桂林引以自豪的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七星公园发表演讲,我们沿着他的足迹旅游七星公园。香格里拉大酒店以其奢侈豪华的装饰给我们许多震撼,来这里的人有两个目的:一是享受,另一个就是有面子。我想我们只有奋斗才能去这么奢侈豪华的地方了。

4“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作为中国的旅游名县,更多的喜迎我们猎奇的心理。在西街与外国人交谈,骑车环骑阳朔,感受甲天下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惬意。,四实习成果:

1每个小组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出色,讨论都很积极,思想的火花碰撞的很激烈。当然有记录员把我们的思想进行整理总结,解决了刚入大学时的困惑。为以后从事旅游行业打下坚实基础。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旅游与书本知识完美结合。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好的了解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我们才明白

其实彼此内心早已爱上了旅游,甘愿为旅游业分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3我们也明白了从事旅游业的专业人士,尤其是直接接触客人的一线人员的重要性。这些几乎就已经决定了一个人是否适合从事旅游业。旅游业所接触的东西广泛并且比较有弹性,因此也对旅游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留心学习,不断总结,作为服务业的我们来说微笑和良好的服务才是顾客的良药我们懂得还是太少,认清了自己明确了方向前途才会一片光明,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有很大的潜力,所以我们要倍感幸福,因为前方有一座金库等我们去挖掘,还在犹豫什么,赶快冲吧!

五实习总结:

1一周的实习就这样从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溜走。现在回想起着一周的点点滴滴,才发现我们成熟了不少。当现实的旅游于课本旅游知识相结合将产生无限的能量。

2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搞旅游的重要性。旅游业所接触的东西广泛并且比较有弹性,因此也对旅游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当的锻炼人的能力,我想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留心学习,不断总结。实习是让我们有用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通过这段实习,我受益匪浅,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再局限

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深的了解的了自己的不足,该往哪个方向而努力,这些都是以前所不了解的。

3我想通过这次实习,我会认识到自己的更多不足,在学校的学习会更加努力,更加热爱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时多出去旅游,让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4其实个人感觉做导游其实很辛苦,又是自由的职业者,不太适合我们本科生。所以我们作为应用型本科生应该从不同的方向从事自己,争取在基层干的时间越短越好,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不能太局限自己的思想,要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篇7:会计专业大学论文

一、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的现状

会计模拟实习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都开设的课程,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这门课程,促进会计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适应会计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会计模拟实习课程是通过模拟某个企业的某个会计期间,选用整个月份的全部经济业务,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从最开始的建账到最后的出具会计报表的一整套账务处理,中间包括对经济业务的判断、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对记账凭证的填制、对账簿的登记,以及月末的对账、结账、编制月度会计报表、全年的会计报表等。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会计实训中无法体会会计实际工作的真实感受,学生把模拟实训当成完成一项大型综合性的作业,学生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各项职业技能的训练不够到位,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会计模拟实习的课程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1)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整个会计模拟实习过程涉及庞大的会计数据、繁杂的会计处理过程。学生通过大量的计算、会计处理上交的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作业来体现自己的会计综合能力。但是现有的评价体系仍然比较单一。在考核上,没有过程考核,仅仅是采用以往的期末终结性考核,或者是依靠教师把相关的凭证和账簿等收集上来检查。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思考、操作过程都得不到评价,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更无法获得在实训过程中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岗位工作体验,有些学生甚至为了完成任务,在实训结束前匆忙借同学的凭证和账簿抄完就了事。最后的成绩得分不能准确无误地体现出学生在其中所耗费的心神,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对待模拟实训学习上存在马虎应付的现象,缺乏应有的会计严谨性

篇8:桂林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一、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教育以外进行知识、信息传递, 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对于大学生全方位素质提高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面对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紧跟时代发展之变, 既要针对第一课堂教学设置与安排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践环节等进行调整, 更要从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等方面进行二者的衔接和互补, 使二者相辅相成。因此, 在不断完善第一课堂教学前提下, 认真研讨如何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以及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行业特点决定旅游教育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前沿性, 同时, 旅游学科是综合性交叉学科, 其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又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广度和快速的适应能力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 旅游管理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重视和完善第二课堂的辅助教育功效。第一课堂教育是围绕专业培养计划开展实施的, 其调整既受限于时间, 一届学生的教学计划一般不变动, 同时也受限于内容, 教学计划一部分课程设置从学分、学时到开设学期必须根据国家相关专业培养要求制定, 是面向该专业所有学生的通识教育。另一部分课程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特点进行设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的, 统一模式的。第二课堂具有内容安排灵活丰富, 形式多样富于个性化, 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等优势。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拓展多渠道学习方式, 促进信息沟通和新知识的跟踪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 弥补第一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便于不断跟进、学习和掌握业态和产品新的变化。

二、第二课堂教育研究现状

关于高等教育第二课堂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针对第二课堂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讨。这些学者大部分是从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出发并进行分析。

教师教学角度出发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围绕某一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探讨其现状和发展对策或建议, 如英语, 物理学、病理学、临床药理学以及思想政治等课程; (2) 围绕人才培养探讨第二课堂建设, 如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过程中的作用、如何设计经营第二课堂以及与第一课堂的关系等; (3) 围绕第二课堂的定位进行思考。

学校管理角度出发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度及教师的意识等方面展开, 如彭惠芬在《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论》中就指出: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资金投入不足, 尤其是在学生或教师管理者进行资金或举办场地等资源申请时, 如果是与学校其他活动的安排相冲突的时候, 以第二课堂活动退让或者是首先保障第一课堂教学而导致活动的不能正常开展;教师意识不到位, 学生积极性不强; (2) 学校在第二课堂的规范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或对策, 张科在《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一文中指出, 要引入学分制和课程的理念, 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将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第二课堂活动, 都看作是“课程”, 呼吁教学辅助部门制定管理办法, 使学生社团活动有序渐进, 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参与社团活动。

具体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二课堂相关研究比较少,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进行搜索, 目前共发现文献数量仅有7篇, 主要探讨该专业第二课堂对学生语言能力, 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目前缺乏。

三、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内容

(一) 培养目标

确立科学的第二课堂培养目标是在第一课堂教学基础上切实完善和落实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一个核心问题。高校要培养合格的人才, 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人才培养的延续和必备的补充。因此, 第二课堂应该具有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基础上的相应独立的培养目标。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把握未来高等教育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针对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 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教学科研部门, 着重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 具备较高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丰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此基础上, 围绕第一课堂以突出重点, 加强针对性为原则确立该专业第二课堂培养目标:立足地方凸显民族文化特色, 将“寓民族文化于旅游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特色培养环节;依托桂林旅游行业优势, 在强化校地协同基础上强化实践能力, 突出专业特点, 提高就业能力;依托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优势, 注重学生内涵发展, 拓展国际化视野。

(二) 课程体系

分析、总结目前全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开展第二课堂的相关课程体系内容和形式, 对其进行对比, 并结合实际, 从拓宽学生业务素质的广度、延伸其深度, 同时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驾驭知识的业务能力等角度出发提出适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内容和形式。内容设计既要根据培养目标完成第一课堂延伸和补充作用, 提升专业素养, 又要实现学生社会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因此, 其内容设计可以分为针对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两大模块。

专业能力培养模块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 以必修课形式开设行业发展急需的新课程和反映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旅游相关课程, 对于行业新动态因没有系统的或成熟的课程资源, 可以通过报告和专题讲座方式完成, 民族旅游方面可以将一些已成体系的民族旅游课程纳入教学内容体系。其次, 借助于国外相关高校联合办学, 互派留学生及桂林涉外旅游等相关平台, 在第一课堂相关双语课程基础上进行拓展, 设置部分双语专业技能和实物操作类课程, 培养对外交流能力, 拓展国际视野。最后, 通过校企联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理论付诸实践的学习机会, 可以采取职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立项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能力。该种模式要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组织。

社会能力培养模块主要借助于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社会实践活动, 文体类竞赛、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该种模式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组织进行, 同时自我组织过程也是社会能力培养的一个环节, 实现学中教, 教中学, 学生自我教学相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专业教师以顾问或参谋的角色定位进行建议和指导, 具体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教辅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二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以学生为本, 突破第一课堂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地位, 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 使学生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乐于在该领域探索并自我感觉良好, 因此必须分析、论证适合的、突破传统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并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角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内容, 因其课程专业性较强, 所以, 一方面避免类似于第一课堂的讲授方式, 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seminar和演讲并辅以一定的专业知识主题讲座和报告等形式围绕业态新知识进行探讨,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针对比较成熟的相关知识体系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如慕课等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学科相关知识, 专业教师负责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重点问题的解惑, 遵循以问题为基础的自助学习教学手段。专业教师给出某方面的核心问题之后, 学生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并组织讨论和归纳, 最终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

针对社会能力培养模块内容教学,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目前各高校在此方面相对比较成熟, 其内容和形式是学生比较欢迎的, 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党校、团校进行, 社会实践和服务平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和实践能力, 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社团活动和文体类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自我发展能力。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管理和避免活动随意性以及如何使活动和学科课程教学相互补充和受益。

(四) 建立师生双向交往系统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直是困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一课堂是专业素养教育的基石, 是通识教育, 教学主要是讲授为主的师生单向交往系统, 学生的参与、选择性和自主发挥受到一定的局限。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应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又符合学生多方智能发展的要求, 同时在授课方式上, 贴近生活和现实,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具体实践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如何建立第二课堂双向的师生交往系统,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实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目前, 高校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基本是围绕课程开始和结束, 教师完成指定的教学时数后结束一门专业课程, 师生交往也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结束。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位于雁山校区, 教师居住在屏风校区或市区, 大约1小时的两地交通使得学生基本是课外与专业教师很难随时相见探讨问题, 师生之间面对面交往存在实际困难, 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 可以搭建多种网络平台, 如网站、论坛、微博客等实现网络化教学和师生的即时沟通、信息共享。根据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划分不同模块, 同时结合专业教师的专业特点进行具体分工, 几位教师负责网络平台某一模块内容的课程设计和指导, 学生在该网络平台上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网络提供的多渠道、可交互的开放环境, 建立高效的师生课堂以外的学习沟通双向交往系统以促进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核算教师的工作量和进行考核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监管。

四、结语

目前, 总体来讲,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没有与第一课堂形成统一的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 缺乏系统考虑和设计, 其教学主要是通过系列的文体活动, 知识技能竞赛, 报告、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开展进行, 培养目标模糊或缺乏, 培养计划不完整等问题导致其稳定性、连续性差。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 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进行相关研究, 一方面整合资源, 将社会经验引进课堂, 同时将第一课堂知识带出校园, 有效地实现该专业课内与课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习与实践的高效衔接;另一方面提高第二课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考核的针对性, 实现第二课堂教育教学从活动型向建设型转变, 学生参与第二课堂从自发型向自觉型转变;推进实践教育环节的建设, 在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军.创新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东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2]刘长青.关于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 (30) .

[3]曹冰雪, 杨宝嘉.论高校第二课堂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 (9) .

[4]张晓明.利用第二课堂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 2013, (1) .

[5]赵瑜.优化高校第二课堂推进创新人才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4) .

[6]罗伟.探索第二课堂教育模式, 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 (德育) , 2009, (Z1) .

[7]刘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4, (6) .

[8]杨杏芳, 李水平.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3) .

[9]武晓峰.学术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7) .

[10]孙丽华.试析高校第二课堂的设计与经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12) .

上一篇:杜牧的战争诗下一篇:幼儿园安全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