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启发式语文教学_19

2024-05-23

初探启发式语文教学_19(精选10篇)

篇1:初探启发式语文教学_19

【初探启发式语文教学】

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倡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这也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体现。

关键词:提问 点拨 学生主体 情感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具体的做法则多姿多彩。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所强调的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是启发式教学法所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把学生始终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因此,教师必须要在“引导”和“启发”上下功夫,教师不但要主动施教,还要善于引导。

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教给学生的答案是唯一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这样无疑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雕塑成一个模样的书呆子。然而新课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则需要创设适宜学生成长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而良好的教学氛围缺不了教师这一角色的成功表现。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呵护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甚至胡思乱想、无中生有、异想天开,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展现。只有创设和谐的氛围,启发式教学才可能得以真正的施行。如果教师还本着师道尊严,居高临下,让学生望而生畏,那可能就是“启而不发”,老师一厢情愿了。

能够把知识传授和学生的智能发展有机地统一,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体现。因为学生的智力的发展,只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而离开学习知识去谈智能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了。当然,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必须依赖一定的智力基础。因此,启发式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以教为主,而是以引导为主,从而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以达到学习知识和发展智能的有机统一。一位教师在教《那树》时鼓励同学们提问题,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热情。有的说:“为什么称伐木工人为刽子手?”有的说:“写蚂蚁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老树,有什么用意?”有的说:“驾驶者喝醉了撞树死去,为什么交通专家还要宣判那树偿命?”还有的问:“那树对人类做了那么大的贡献,为什么最终被砍?”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提出的问题闪现着思维的火花。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有个精彩的说法:“不好的教师只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自己寻找真理。”所以我们又要注意另外一种情况:课堂上,学生的思想卡壳时,教师不要急于把答案说出来,而要启发引导,适时点拨,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遇到学生思想开小差时,也可启发引导,而不是直接批评。有位教师发现班上有人上课爱照镜子,于是在班上讲了个故事,然后让大家说说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学生议论纷纷,从故事中,从发言中,学生认识到了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年青时要为自己储蓄知识,储蓄一生的幸福。这样的批评不仅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还能启发学生思考,岂不是两全其美?试想,假如这位教师不是委婉启发,而是直接批评,学生未必会心悦诚服,甚至会造成更坏的结果。启发式教学既有教育科学的探究,又有教学艺术的升华,只要教师能注意讲授艺术、提问艺术和设计艺术,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使学生发表创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境界。当然,提倡启发式教学,也并不排斥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点拨和讲解是接受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在启发式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必要的点拨、讲解是不可或缺的,启发式教学与接受式学习是放、收结合,相得益彰。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只要我们深入研究并正确使用启发式教学,孩子们就会忘我而主动地学习了。此时,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作为语文教师,我相信,只要解放思想,勤于耕耘,启发式教学这片沃土,一定会迎来“满园春色”。

=====本文结束=====TXT&DOC=====2010/2=====

篇2:初探启发式语文教学_19

1.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狐、假、威、爪、野、兽、凶、骗”8个生字,积累“狐假虎威、爪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野兽、凶恶、受骗”等8个词语。正确书写“爪、野、兽、凶、骗”等5个汉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神气活现、狡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词语的意思。

4、通过学习,知道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来吓跑百兽的,并理解“狐假虎威”的真正含义。

2.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知道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来吓跑百兽的,并理解“狐假虎威”的真正含义。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来进行成语接龙的比赛,看看谁积累的成语最多。

2、成语接龙比赛。

3、(板书:狐、虎)这两个字谁会读? 学习:狐、复习笔顺

4、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故事。

5、齐读课题,质疑。

(预设:什么叫“狐假虎威”?“假”什么意思?)

6、让我们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自学要求,轻声读课文。

2、交流学习生字。

假:三拼音,读准字音。注意右边上面是“横折,横”。威:里面的短横不要漏写。

野:整体认读音节。右边是“予”不是“子”。兽:翘舌音;注意下面是“口”,不是“日”。

爪:象形字。爪()瓜()骗:三拼音。交流记字方法。

3、交流思考题:(1)一起朗读这句话。

(2)出示“狐假虎威”的解释条,结合这句话,正确解释“假”的意思。(对!“假”就是借着的意思,“狐假虎威”就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3)指导朗读。

师:轻声读读这句话,句子很长,该怎么停顿呢?(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师:自己再轻声读读看。

师:读出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威风。(请1-2个学生读;齐读)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开双轨火车,一人读生字,一人组词。

2、写字指导。

爪: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要有大小变化。野:左右各占一半,写时注意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

兽:上中下结构。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出主笔,协调统一。

凶: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骗:左窄右宽。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课后习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狐、假、威、爪、野、兽、凶、骗(每个写3遍)。

2、抄写词语:狐假虎威、爪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野兽、凶恶、受骗(每个写2遍)。

篇3: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初探

一、创设能让学生感到有趣的教学环境

开展启发式教学的基础就是,学生愿意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这一条件的前提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感兴趣,只有学生兴趣盎然,他们才能保持高昂的兴趣,让自己的注意力和思维高度集中,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学生才能配合教师对每个难题都进行分析剖析,才能达到教师想达到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还不发达,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将有些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将教学形式游戏化,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投入教学活动中去。总之一句话,就是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比如,在学习概率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几个小游戏来进行教学导入,教师可以抛几个硬币,让学生猜猜正反面的可能性都是多少,培养学生归纳概率的感性认识,让他们有初步认识并对概率内容有更多的求知欲。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在于教师放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最终掌握学习的技巧、拥有学习的激情,启发式教学就实现了其功能。因此,教师应该敢于放、善于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方法:

1.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学得不吃力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大部分学生开始有点吃力的感觉,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尽可能地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能够结合社会、生活经验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讲解同类项知识点时,笔者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提问:根据同类项的定义,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同类项的情形?并鼓励学生说出教室里面、家庭里面、超市里面等存在的同类物品。再启发提问:为什么10千克不能和10元加在一起?而10千克能和20千克相加?并鼓励学生结合同类项定义进行讨论。 这样,通过一系列讨论、交流,学生就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同类项的知识,并且对数学也逐渐有兴趣了。

2.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学有所得

教师要对自己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清醒的认识,能够结合实际,在开展启发教学时努力做到教学活动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让学生的思考能够顺着教师的引导慢慢进入正轨,既不让学生感到自己学不到东西,又不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就完成教学任务。

三、把握准确的启发时机

1.根据教学安排预设启发时机

一般来说,在备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相关情况预设启发时机,从而能够让启发教学的气氛更加浓烈,让更多学生在更深的层面受到启发。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笔者就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说三角形是三条线段组成的,那么任意三个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在预设这个问题时,笔者在课件中进一步准备好了更深层的启发:对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问题: 一是任意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的情况可能是存在的?二是任意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不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学生就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可以,有的认为不行。这时,笔者就准备了一些反例,并用直观的教学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确实一些三角形是不能通过任意三条线段构成的。 这样,笔者就能够继续向学生们教授“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能够始终跟随笔者的教学思路进行。

2.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随机捕捉和利用启发环节

在授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气氛和师生互动等具体情况,随机性地开展启发活动。比如,有次笔者在教授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知识点时,一个学生提问题: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全等吗?笔者根据这个机会,从教具中选取两个三角板,启发学生比较这两个三角形是否是三角对应相等,然后做出解答:这两副三角板的对应角确实相等,但它们显然不全等。 随后,笔者再为以后的启发教学埋下伏笔:这样两个三角形在数学上称为相似三角形,这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内容。

启发式教学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勤于思考、多加练习,争取正确把握启发时机,灵活运用启发方式,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效。

摘要:启发式教学说到底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好启发式教学呢?对如何开展启发式教学做了一些讨论,以供大家参考。

篇4:初中生物问题启发式教学初探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初中生物知识虽然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学生不容易接受,学习兴趣也不高。相反,在教学中通过情境来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生物,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对旧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去主动探究。

如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教学中,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了解了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而该课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种子萌发、小鸡长大、受精卵发育等动画来引导学生观察,接着演示变形虫的细胞分裂画面,并提出问题:“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由此而导入新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目标,自主学习

实施问题启发式教学,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课堂探究中能更好地分析并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初步构建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性不强,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前以明确的目标来进行引导。

教师所提出的目标一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二要做到明确,让学生知道要了解什么、知道什么。如在“神奇的微生物”的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提出的自主学习目标为:1.知道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2.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3.初步了解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因自主学习阶段是初步感知阶段,学习目标多以“知道”和“了解”为主,而“掌握”则要放到探究过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分析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一定的知识构建,但其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同时,因学生的知识基础、经验、学习方法等多种因素所限,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综合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

学生小组在自学的基础上群学,而群学则需要教师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目标提出探究问题,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归纳。如在“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中,教师围绕“四W”提出问题:“哪一方发出交配信号?交配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蛙的生殖与发育在何处进行?精子和卵细胞如何相遇?”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蛙的生殖与发育,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将蛙和蝌蚪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引出“变态发育”的概念。而在概念的总结过程中,先让学生尝试表述,教师再归纳。要让学生从变态发育拓展到两栖纲特征的认知上,教学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蟾蜍、大鲵、蠓螈的发育过程,小组在组内填表综合,最后教师归纳。如此,学生在问题和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摆脱了被动接受的束缚,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

四、教师主导,解决问题

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问题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但因学生知识基础、经验、学习能力等因素所限,学生的讨论不一定能完全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或者说,学生的讨论不一定能形成一致性认识。因此,在学生讨论后就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的同时,采用讲授的方式来向学生解释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教师精讲后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通过质疑来引导学生查找学习过程中还未理解或未掌握的知识。

首先,在引导学生归纳的基础上结合重难点进行讲解。以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的讲解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如在“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中,教师以家蝉为例来引导学生在观察录像之后分析生殖和发育过程,从而引出完全变态的概念,用蝗虫和家蝉的对比来引出不完全变态的概念。此时,学生对两个概念有了初步感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教师此时采用精讲方式来阐述这两个概念,并结合具体的例子(如不完全变态:蝗虫、蟑螂、蟋蟀)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问题分析而获得知识的构建。

篇5:初探启发式语文教学_19

黑石二中语文教研组

何谓启发式教学?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它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也是素质教育积极提倡的,它要求摆正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认识活动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化过程,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顺利的向前发展。但是学生装毕竟是主体,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归根到底要靠他们自己,教师不可能包办代替。如果学生不做认真的思考、下一番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功夫。他们是不可能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所以,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促使他们自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有些教师把学生比喻成“演员”,把教师比喻成“导演”,可谓精当,这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当今教育改革思想。“演员”表演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导演”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要提高“导演”的水平。

其实,教师比真正的导演还要困难,就拿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三年的时间要导演230多篇的课文,如果机械的程式化的导演,那么学生对学习语文将毫无兴趣,甚至厌恶,尽管使用“启发式”,学生在没有兴趣的情状下,也只能是启而不发。

所以,语文教师要对课文深钻细研,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研究探索教法,向教法多元化进军,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使学生觉得学习每篇课文都有新鲜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促使学生思维的活跃,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多年来,我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单元教学重点及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和结构,在启发的前提下对教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总结归纳出了几条自己认为比较切实可行的教法,现简介如下:

一、破题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在课文标题上作文章,以错写、漏写课文标题引起学生思维活跃的教学法。如我在教学《白杨礼赞》板书课题时,故意漏写“礼”字,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思维异常活跃。学生指出后,我便顺势而上,“赞”是什么意思?“礼赞”又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何不同?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比较,搞清了。我归纳明确:“赞”是赞美、赞扬,比较一般。而“礼赞”则是尊敬、赞美的意思,要比“赞”含义深广。接下来我问:“作者为什么对白杨树那么尊敬、那么赞美?”这个问题便直接触到了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运用“破题教学法”自然巧妙地引出了课文的学习重点,同时能牵稳学生的思维,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比直接干巴巴的解释“礼赞”效果要强得多。

二、情境教学法

未学课文之前先创设一种与课文内容符合的情境,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用得好,可使课文重点和难点不攻自破。如我教学《驿路梨花》时,先没有涉及课文的内容,而是先让学生讲讲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故事。同学们你讲一个,我讲一个,先后讲了五个故事,然后我向同学们提问;“雷锋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助人为乐”。随后我才布置道:“今天我们学习课文《驿路梨花》,同学 们阅读课文,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课文写了几个人物?这几个人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同学 们阅读一遍后,便都有能解决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学完后,我找来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座谈,学生都说“听了雷锋同志的故事后再读课文,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读课文的开头时,没有什么感受,当瑶族老人出现后,我们觉得有一种感受,他并非瑶族老人,后面出现的梨花妹,也不是梨花妹,梨花也不是梨花,解放军也不时解放军,就连“我”和老余也不是我和老余了,他们是一个个的活雷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助人为乐的精神。小茅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三、逐步归纳法

此法顾名思义,就是一步一步的精练归纳,使文章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此种方法最适合篇幅较长的文章。归纳精练后往往只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便于学生记忆。如我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利用的便是此法。我先布置了任务,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速读一遍课文写出故事梗概,然后根据故事情节划分层次,归纳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可分四层:

1、在潘家酒楼上(问金)

2、在鲁家客店里(救金)

3、在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压关西)

4、为避灾祸弃官逃走。最后这四层再让学生把每层精练为一个字,通过启发和诱导可得出“问”“救”“打”“走”四个字,鲁提辖的性格也可归纳为“义”“粗”“细”三个字,这么简洁,极容易学生记忆。每篇课文教师都要注意精练,像《在烈日和暴雨下》可以归纳为“水深火热”,《背影》可以归纳为“父子情深”,《陈涉世家》可以归纳为“有志者事竟成”,《变色龙》可以归纳为“狗仗人势”,《散步》可以归纳 为“尊老爱幼”,《金黄的大斗笠》可以归纳为“姐弟情”,《驿路梨花》可以归纳为“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等等。

三、明暗切合法

这里的“明暗”指的是文章的两条线索。这种方法就是理出两条线索,找出相似点和交汇处。这种方法适合明暗两条线索结构的文章。如贾平凹的《我的小桃树》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要求一个课时完成,因课文篇幅比较长,我布置了预习任务,上课后让学生速读一遍,找出小桃树生长过程、生长环境、不幸遭遇的句子,再找出“我”生活坎坷不如意的句子,分别板书,然后让学生看板书,让学生想一句巧妙的话语把“我”和小桃树这种相似的生存境况交汇起来——何其相似乃尔(多么相似啊,竟到了这种地步!)

四、跟踪教学法

所谓跟踪,跟随作者的行踪。跟踪教学法就是以跟随作者的行踪为教学顺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较适合游记、参观访问记、介绍建筑物等类型的文章。如教学《故宫博物院》,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行踪——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西六宫→养心殿→长春储秀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看故宫这样的教学顺序,条理清楚,节奏鲜明,能充分突现教学重点——空间顺序。

五、“读议点练”法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文言文的教学。文言文的教学,尤其对突破文言字词障碍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能锻练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水平。

首先是“读”一般说来先是老师范读让学生体会生字的读音,句子的停顿,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然后学生朗读,从语感中去体味课文大意。随之是“练”,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参照课本注释书面翻译。下一步开始“点”,“点”指的是教师点拨课文的难点(如古今词义的差别,词序,古汉语语法之类)但是语法述语最好不要出现。最后让学生翻译内容口头表达,学生随译,教师随之订正,不要搞什么字字落实。

六、自读指导法

篇6:初探启发式语文教学_19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认“瑜、忌、曹、督、私、擂、丞”七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的书写“忌、援”两字。

2、正确读写“周瑜、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3、抓关键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

4、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鲁肃与诸葛亮对话时的言语态度特点。

(二)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故事内容的前后呼应,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情感目标:

1、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

2、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3、体会古典文学中民族文化之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关键句,联系上下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难点: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鲁肃与诸葛亮对话时的言语态度特点。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迅速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课前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搜集诸葛亮、曹操、鲁肃、周瑜等有关人物的资料;完成课前阅读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中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智慧的故事,相信同学们一定会非常感兴趣,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智慧中的智慧吧!(张贴课题《草船借箭》)【设计意图:《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这一故事中处处透漏出诸葛亮的的神机妙算,开门见山的导入,直奔主题,激发学生了解课文,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词语积累:

师:课前让同学们观看《草船借箭》的微视频,完成观课任务单,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过关,有信心吗?(词语过关:周瑜、妒忌、都督、推却、延迟、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哪一小组来展示一下?(找两个小组读。)

师:其中这两个字要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哪一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学习成果。交流: 【预设】 一组同学起来交流

生1:我来说它的读音jì,请同学们跟我读JI JI,“忌”形声字,上下结构。上面的“己”是声旁,下面的“心”字底是形旁。

生2:我来说它的字义,“忌”意思是嫉妒、憎恨。可以组词妒忌、忌讳。本课是出现在“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这句话里。

生3:我来说它的读音yuán,请同学们跟我读yuan yuan,“援”左右结构,我们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记住这个字,“暖和”的“暖”日子旁换成提手旁。

生4:我来说它的字义,“援”是帮助、救助的意思。书写时要注意右边,不要漏掉右下的“友”字上的一横。可以组词支援、孤立无援,你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非常感谢小组同学带来的精彩解说。我们来看“忌”字,上下结构,书写时要上收,下紧,“心”字底要略扁,托住上面的“己”字,一起书空,来—

生仿写两遍。

师:我们再来看“援”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低右高,左窄右宽,注重中轴,笔画的穿插。)伸出右手,书空,一起来写———唉,注意右边朋友多了,路好走,所以不要漏掉“友”上一横。生仿写两次,同桌互评。

师:字词关我们顺利通过,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吧,齐读课题《草船借箭》 【设计意图:以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通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语言的组织运用能力。】

三、初读课文,解题质疑。

师:读了课题,结合观课任务单,你最想先了解什么问题? 【预设】

生1:我想了解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师:谁来帮他解答?

生:《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的相关内容改编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我来补充一下,当时曹操称霸长江北岸,孙权和刘备占据长江南岸,红色的地方就是草船借箭发生的地点。《草船借箭》这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如果从智慧和谋略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么排?

(找3名同学交流)

师 :每位同学心中对四个人都有一个排序,尽管答案不同,有一点是相同的。生:(齐答)诸葛亮排第一。(板书:诸葛亮)师:那你能一个词来形容他吗? 生: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师:是啊,这也是草船借箭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精彩地方用波浪线划出来,然后再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最能体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四、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

(一)师:你觉得什么地方最能体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预设】

生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课件出示这句话)师:为什么?

生:因为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算准了今天有大雾。

师:哦?你能从前文中找到说明这场大雾早在三天前就已经算准?

生2:第二自然段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已经算好了第三天会有大雾。

师:你知道什么是军令状吗?

(军令状类似于保证书,完成不了任务就要受军法处置,严重的就要杀头。)师:哎呀,真可怕,那诸葛亮敢立军令状说明什么? 生:(高度的自信。)

师:是的,非常自信,有把握。接着交流。

生2:第4自然段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保管”两个字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有成竹。

生3:第5自然段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第一天、第二天没动静,说明诸葛亮在等大雾,沉着冷静、胸有成竹。

师:到了第三天,果然,大雾漫天,大到什么程度?

生: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们两个现在就是——面对面,再找一生和他对视,这就是——面对面。)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神)妙不妙?(妙)(板书:知天文)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回答后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再读这句话,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要选择大雾天?

师:是呀!大雾天气和借箭有什么关系呢?

生交流,小结:干扰曹军的视线,不能看清船上的情况。师:诸葛亮是什么时间靠近曹军水寨? 生:天还没亮(出示课件: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师: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

生交流:

1、因为天亮了,太阳出来了,雾就散了。

2、这个时间士兵们还在睡觉,仓促之间他们也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

师:是呀,诸葛亮考虑地非常周密。

【设计意图: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大雾天借箭?这场大雾是他早已算出来的还是碰巧赶上了?让学生在联系上下文内容中,品味出早在三天前诸葛亮就已经算准了第三天会有大雾,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知天文。】

二、师:刚才咱们用了前后联系的方法,你再仔细的读课文,小组合作找一找,能体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精彩地方,注意是前后两句话,前面是诸葛亮想的、预测的,后面是事实发生的。(小组合作5分钟)

小组合作交流。师:谁来说?

生:我觉得第七段“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和第8段“诸葛亮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这两句话最精彩。(出示课件: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师:说说理由

生:“一字摆开”是为了集中受箭。(出示课件:草船借箭的示意图)师:接着补充

生: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是为了制造声势,让曹操误以为有很多人。生:把船调过来是为了受更多的箭。

生:船头朝西,船尾朝东是为了返程的时候方便快捷。师:从哪里看出?

生: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师:你分析的真是有道理,文中还有那些描写能看出诸葛亮为借箭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 生:第4自然段,“你借我20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为什么?生自由交流。

师:让我们再来品味一下诸葛亮的智谋,瞪大眼睛,用心看(播放视频:借箭的过程)

孩子们,诸葛亮不但事先已经预测好了气象,也预测好了地理位置,(板书:晓地理)去的时候是逆风逆水,回来的时候是顺风顺水。难怪鲁肃详细地把这一切告诉周瑜之后,周瑜不得不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设计意图:从借箭的准备工作到借箭后返回,这其中的细节诸葛亮都考虑的很周密,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句,从中体会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晓地理。】

(三)师:接着交流前面是诸葛亮预测的,后面是事实发生额。

生: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作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是诸葛亮预测的。

生:曹操在营寨里听到了擂鼓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是啊,诸葛亮前面这样说,曹操后面果然这样做,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什么的样的人? 生:谨慎、多疑

师:如果换成是一个非常鲁莽、好斗的人,这箭能借到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换成一个鲁莽的人,说不定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短兵相接,说打就打。师:这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为人是—— 生:了如指掌。

师:是啊,你看,诸葛亮算得多准呀!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他又怎么可能让敌人攻打他的水寨呢?所以他一定会叫弓弩手放箭,而且一定会放箭如雨。这样诸葛亮就一定能够借到十万支箭。你们说诸葛亮智慧高不高?

师:其实借箭的成功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谁呀? 生:鲁肃 师:从哪里看出? 生:诸葛亮请鲁肃帮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师:鲁肃是周瑜的人,诸葛亮请他帮忙,他不怕鲁肃告诉周瑜吗?

生:不怕。我读过《三国演义》,知道鲁肃和诸葛亮是好朋友,他很担心诸葛亮完成不了任务会被杀,所以他不会告密。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从中你能看出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忠厚、讲信用。

师:由此可见,诸葛亮对鲁肃也是—— 生:了如指掌。

师:诸葛亮为什么要特意嘱咐鲁肃不能让都督知道。生交流:

师:从文章中那些地方能看出来。

生1: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生2:第二自然段。

师:请你把第二自然段都念一遍,好吗?

(生读)这是周瑜心怀不轨,想利用造箭的借口害死诸葛亮。师:你觉得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心胸狭窄的人

师:尽管诸葛亮知道周瑜想要害他,也知道三天后必定有大雾,将计就计能把这十万支箭借来。但是,诸葛亮为什么不推托、不推辞呢?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要的身家性命,干嘛还要替他借十万支箭呢?

生交流

师:也就是说,诸葛亮对周瑜也是了如指掌。【板书:识人心】

师:所有的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测之中,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胸有成竹的邀请鲁肃到船上喝酒,此时此刻,鲁肃喝地安心吗? 生:不安心。师:他说什么?

生: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师:鲁肃为什么吃惊?

生:因为他害怕鼓声、呐喊声惊动曹操。引导学生试着读出吃惊的语气。师:诸葛亮是怎么回答地?

生: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现在老师就是鲁肃,你来安慰安慰我好吗? 师生分角色朗读 小组分角色朗读。

师:我发现这篇课文写诸葛亮说的地方一共有十一处,但是只有这个地方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字,你们研究研究看,诸葛亮他在笑谁?

生交流。

师:这一笑,包含了多少内容呀!真实“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谁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四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识人心。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品味诸葛亮的“笑”,感悟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自信。】

五、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师:草船借箭的成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诸葛亮料事如神、宽宏大量的大将风度,使心胸狭窄的周瑜不得不叹服。(指句子,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板书:神机妙算】诸葛亮凭着自己的智慧借来十万支箭,既化解了周瑜的暗算,也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筹备了武器,真的是一举两得,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神)妙不妙?(妙)

【设计意图:好文章要不厌其烦读,每读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在品味文本的基础上再次读课题,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由此及彼,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课外阅读,感受名著的魅力 诸葛亮借的箭有没有还回去呢?周瑜和诸葛亮的斗智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大家想不想知道?(想),好,想知道结果就课后阅读

1、课后阅读提示:

第49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50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51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55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56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诗词、歇后语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阅读眼界,激发学生研读《三国演义》的兴趣、爱好。】

七、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知天文

足智多谋

晓地理

篇7:19__生命生命公开课[模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与文本对话,品味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预设:

一、兴趣导入,激发阅读

师: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今年几岁了?

生:9岁。

生:10岁。

师:还记得妈妈告诉过你刚出生时的故事吗?来,听──点击课件(放婴儿啼哭录音)。有同学笑了。是的,这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声啼哭,这就是我们对生命的第一声呼唤!一按鼠标,出示(生命生命)

从我们呱呱坠地到现在,十来年过去了,你有没有想过生命是什么?什么样的生命才最有价值?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贴词卡《生命生命》。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师:这篇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接下来老师就来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

2、点击课件,出示生字(略)(指名读齐读)

动弹砖缝(分组读,齐读)

点击课件:出示词语(略)

师:看来你们对生字掌握得非常好。那课文读得怎样呢?(指7位学生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朗读课文,听清字音,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读完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表达此时的心情。)

师:是的,我在读这篇文章时,也很受感动。当我从网上的资料得知杏林子的情况后,内心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为什么呢?相信读完这份资料,你的内心深处,也一定会有新的触动。点击课件(出示有关杏林子的资料)

师:谁愿意帮我们读一读这份资料?

师:你真了不起!第一次接触这份资料就读得这么好!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师:其实,杏林子的身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残废了,她从12岁开始就坐在轮椅上,整整做了50年。这样的经历使她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板书或者贴词卡)“生命是什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读课文时先看自学要求,(点击课件)出示(略)

2、交流,板书:飞蛾求生的欲望、瓜苗生长的不屈、心脏跳动的震撼

四、研读文本,感悟生命

△飞蛾求生的欲望,感悟生命的顽强。

师:(过渡学习第二段)飞蛾求生,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默读第二段,找一找飞蛾的哪些动作让作者震惊,那些句子给你感受最深?

1、反馈交流,指名说。

生: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感悟句子:课件出示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很强烈?

(2)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

挣扎、跃动

(3)反馈交流。

生:我从“挣扎”这个词看出飞蛾很想逃走,并且不放弃生命。

师:飞蛾把所有生的希望都倾注在了“挣扎”上。

生:“鼓动双翅”让我感到飞蛾想要想尽一切办法逃生。

师:“鼓动双翅”前面还有一个词语—

生:“极力”,就是用尽力量,想尽一切办法。

师:是啊!为了生命,飞蛾全力以赴。请你读一读这个句子。

师:飞蛾鼓动的是双翅,跃动的是什么呢?

生:是生命的力量。

(4)想象说话:如果此时,你就是这只握在作者手心里的飞蛾,你会怎么想?(想像说话)

(5)师:

你们可知道一只飞蛾的生命有多长?一般一只飞蛾的生命只有9天。

为了这短短的9天啊,小小的飞蛾拼命地挣扎。但它挣扎着——(引读句子)

师: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把它为命运抗争的精神读出来,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如果你能把这二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情感读出来,就更好了。(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飞蛾在挣扎、极力鼓动双翅。我们知道只要作者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在绝境中不放弃,不甘心,它不愿意就这样白白的死去,它是多么珍爱自己的生命啊!那就让我们读出飞蛾对生命的珍爱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结:

师:小小的飞蛾用它鼓动的双翅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生:是飞蛾求生的欲望)板书,贴词卡。(的欲望)

3、回读课题:我们带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带着对生命的渴望,一起读课题——生命 生命

4、师(过渡):这是作者手中触摸到的生命,作者眼中的生命又是什么样的? △瓜苗生长的不屈

1、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事例,反复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震撼?(点击课件),出示要求。

(1)这一段中哪一句话让你感到了震撼?指名说。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香瓜子的生命顽强?

(2)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品读: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3)竟然、冒、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这句话话中的“冒”字可以换什么词?从“冒”字可以体会到什么?(长)

对比句子:

1、我在花盘里种了一粒香瓜子,天天浇水,施肥,过了几天,果然长出一截小瓜苗。

2、墙角的砖缝里掉进了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第一句:我种下香瓜子、浇水、施肥,香瓜子长出瓜苗是在意想之中的,结果是预见的)第二句:墙角的砖缝,掉进去的。没有生长的环境与条件,香瓜子居然长出来了是在意料不到的。)

(下一张课件)继续比较句子

1、我在花盘里种了一粒香瓜子,天天浇水、施肥,过了几天,果然长出一截小瓜苗。

2、墙角的砖缝里掉进了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师:小瓜苗冒出来了,作者为什么用竟然?你读竟然的时候体会到了什么?

生:因为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瓜苗竟然能冒出来,作者非常的惊讶,非常震惊。

3、想象:如果,你就是墙角的那粒香瓜子,你会怎么喊?我要发芽,开花,生长,结果„„

4、小结:是呀,香瓜子用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板书:的不屈)

5、指导朗读。点击课件,出示第三段文字。(自由读,男女比赛读,齐读)

师:(小结第三段)一粒太不起眼的香瓜子,面对没有任何生存条件的细小砖缝,它不放弃对生命的追求,它不愿意不留一点痕迹,不留一点声音就离开这个世界!它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顽强不屈地高喊着:生命,生命!(回读课题)

师:(过渡学习第四段)飞蛾对生命的呼唤,让作者敬畏、敬重生命,瓜苗对生命的呼唤,让作者赞美、讴歌生命。所有这些,引发了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也更加激起杏林子对生命的渴望!谁愿意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想杏林子是怎样感受到了自己的生命呢?用波浪线划出来。

△ 心脏跳动的震撼

1、体验感悟

反馈交流,指名说。

出示句子1:

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点击课件(听心跳)

(1)作者聆听自己的心跳,你感受到了什么?点击课件,板贴词卡:的震撼

(2)指导朗读,读出震撼。

师:毕竟杏林子的心跳是那么的沉稳、有规律,静听心跳,使杏林子意识到自己还拥有活着的机会和条件,所以她想到——生接读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听心跳)

师:是的,这是作者杏林子说给自己的一句话。孩子们,把手放在心口上,你感觉到什么了?

生:心跳!

师:对,这就是你的心跳,这就是你的生命!来,让我们认真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2、引读:我可以——也可以——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师:在“好好地使用”和“白白地糟蹋”之间,杏林子选择了——(生:好好使用)

①(文字资料出示:杏林子一生的成就)学生齐读

②为什么说她好好地使用了自己的生命?(让学生畅所欲言)指导朗读。

③你决定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指导朗读。

3、小结:杏林子用自己的心跳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心脏跳动的震撼,对自己的负责)

4、回读课题,让我们带着对杏林子的崇敬,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我们的决心再来读课题。(生齐读)

△感悟生命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把长长的课文读成了3段话,还能把它变成一首诗呢!(对板书总结)师生合作读课文

生命是什么/是飞蛾求生的欲望/是瓜苗生长的不屈/是心脏跳动的震撼

看插图,续写诗歌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飞蛾求生的欲望。

生命是瓜苗生长的不屈。

生命是心脏跳动的震撼。

生命是什么?

3、那就请你们读出她对生命的态度吧!(齐读句子)

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杏林子

4、这段话中有一组反义词,是什么?(有限——无限)

5、回顾题目: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六、阅读链接,课外作业

1、阅读书籍:海明威《老人与海》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网上浏览:贝多芬、霍金、雷锋的故事“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作业布置:

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如:人生的启迪

-----读《生命 生命》有感

篇8:初中生物问题启发式教学初探

一、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初中生物知识虽然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如果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 学生不容易接受, 学习兴趣也不高。相反, 在教学中通过情境来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生物, 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在对旧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 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会去主动探究。

如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了解了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而该课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 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种子萌发、小鸡长大、受精卵发育等动画来引导学生观察, 接着演示变形虫的细胞分裂画面, 并提出问题:“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由此而导入新课,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目标, 自主学习

实施问题启发式教学,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课堂探究中能更好地分析并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初步构建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 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性 不强, 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自主学习前以明确的目标来进行引导。教师所提出的目标一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 二要做到明确, 让学生知道要了解什么、知道什么。如在 “神奇的微 生物”的自主 学习阶段, 教师提出的自主学习目标为:1.知道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2.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3.初步了解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因自主学习阶段是初步感知阶段, 学习目标多以“知道”和“了解”为主, 而“掌握”则要放到探究过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深入到学生群体中, 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 分析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一定的知识构建, 但其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 同时, 因学生的知识基础、经 验、学习方法等多种因 素所限, 学生的学 习离不开 教师的引导。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综合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

学生小组在自学的基础上群学, 而群学则需要教师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目标提出探究问题, 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讨论, 提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教师再引导归纳。如在“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中, 教师围绕“四W”提出问题:“哪一方发出交配信号?交配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蛙的生殖与发育在何处进行?精子和卵细胞如何相遇?”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蛙的生殖与发育, 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将蛙和蝌蚪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引出“变态发育”的概念。而在概念的总结过程中, 先让学生尝试表述, 教师再归纳。要让学生从变态发育拓展到两栖纲特征的认知上, 教学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蟾蜍、大鲵、蠓螈的发育过程, 小组在组内填表综合, 最后教师归纳。如此, 学生在问题和教师的引 导下主动 探究, 摆脱了被动接受的束缚, 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

四、教师主导, 解决问题

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问题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 但因学生知识基础、经验、学习能力等因素所限, 学生的讨论不一定能完全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 或者说, 学生的讨论不一定能形成一致性认识。因 此, 在学生讨论后就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的同时, 采用讲授的方式来向学生解释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 教师精讲后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 通过质疑来引导学生查找学习过程中还未理解或未掌握的知识。

首先, 在引导学生归纳的基础上结合重难点进行讲解。以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的讲解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如在“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中, 教师以家蝉为例来引导学生在观察录像之后分析生殖和发育过程, 从而引出完全变态的概念, 用蝗虫和家蝉的对比来引出不完全变态的概念。此时, 学生对两个概念有了初步感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教师此时采用精讲方式来 阐述这两 个概念, 并结合具 体的例子 (如不完全变态:蝗虫、蟑螂、蟋蟀) 来引导学 生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问题分析而获得知识的构建。

篇9:小学英语启发式教学初探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可以说源远流长,追溯中国古代,最早是出现在《礼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鼓励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不要压抑学生的思维。西方教育学家指出,从叙述到讲解,再到示范,最后到启发,是教师讲课能力的层次象征。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启发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概念,但可以看出,“启发”运用到教学中却是贯穿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需注意的原则

正确应用启发式教学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行这种教学方法时要把握相关原则。

(一)适时性原则

适时性就是指教师要能把握住学生在“想要了解却还不了解,想要表达却没有合适的词语积累进行表达”这两种状况的时刻,在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发挥自己作为启发者的作用,无疑是最佳时期。

例如,在进行小学《英语》第一课单词教学时,主要学习的是book、ruler、pencil、eraser、school等一些和学习物品相关的单词,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就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事物并加以讨论猜想,然后在学生情绪的高潮点对相关单词进行介绍讲解。

(二)目的性原则

指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要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去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引导性原则

小学英语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引导性,是指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丰富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还要加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了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习思维。

(四)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就是指课堂的两个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双方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做到“互通有无”。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启发程度达到最优。

三、应用启发式教学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小学英语教师如果对启发式教学认识不足,或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都会影响到该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那么一旦遇到这些问题该如何采取改进措施呢?

(一)针对错误认识:增加知识积累,了解相关教学方法

错误认识是相对教师而言的,主要是指教师未能充分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或是产生错误的理解。具体表现为:教师认为在英语上的启发式教学,就是自己在讲解完课程后给学生足够多的空余时间来进行自我理解,不加以分析指导。这种认识可谓是大错特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得到的启发,是建立在已经构建好相关知识系统基础上的,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写关于“color”的例句,若学生在此前对句型构造不够了解或还没有类似“red、blue、yellow”等与颜色相关的词语积累,那么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任务是不太可能的事。

(二)针对抽象教学采取实物联想教学方法加以改进

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英语单词教学时,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带读记忆法。教师先带读,之后学生根据记忆自己反复读直至能背诵。这种方法短时间内确实能够让学生记住单词,但是对小学生而言,带读记忆法使用一次还行,使用多次效果就不行了。每天单调的单词记忆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无趣,对单词记忆产生排斥心理。

英语教师不妨借助实物联想教学英语单词。例如,在教学“pencil”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拿起学生手中的铅笔来进行教学。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与脑海中的单词形成固定的联系模式,就不会轻易和其他单词弄混淆,从而让记忆更加清晰。生活中常见的如尺子、书本等都可以通过实物联想来进行教学。这种通过自己的感知,融合视听说进行记忆会更加牢固。教师在进行单词教学时只需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联想,让其得到相关启发感悟即可,不必作过多讲解。

中国有一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应用到小学英语启发式教学中也是很恰当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掌握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才会一直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英语教师需要足够重视启发式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冰溪镇中心小学)

篇10:初探启发式语文教学_19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0分)单选题

1.“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1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纳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管理后,经实验室检测,排除麻疹诊断,订正疾病名称为其它疾病,订正病例报告正确操作方法:(C)

A.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重新录入该病例;

B.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

C.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订正,该信息将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同步为其它疾病;

D.BC都对。

2.某地卫生行政部门需要了解2012年1月1日-4月20日麻疹报告病例数,下列正确做法是:(B)

A.按照审核日期和现住址条件,查询并导出这个时段麻疹病例个案,计算病例数;

B.按照审核日期,利用“截至昨日24时点累计统计”功能,查询这个时段的麻疹病例数并导出;

C.按照审核日期,在“统计报表”模块中,查询这个时段的麻疹病例数并导出;

D.按照审核日期,在“资料分析”模块中,查询并导出每日报告病例数,然后统计这个时段累计病例数。

3.在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评价中,下列哪个指标不能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直接获得(C)。

A.重卡率 B.报告及时率 C.传染病报告率 D.审核及时率

4.在疫情分析中,计算辖区报告发病数与去年相比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下列哪个计算是正确的(A)A.(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100%;

B.(去年同期发病数/本期发病数)×100%; C.(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100%;

D.(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本期发病数×100%。

5.某县红星幼儿园一周内发生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0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名称应该填写:(C)

A.红星幼儿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 B.一起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疫情;

C.某县红星幼儿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疫情; D.某县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

6. 某市人民医院报告1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该患者为外地病例,病例审核的单位应该为:(B)

A.患者现住址县区疾控中心;

B.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区)级疾控中心; C.A或B; D.A和B。

7.医疗机构在发现乙肝病例后,如已知该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被报告过,是否需要报告(D)A.需每年报告1次;

B.超过半年需再次报告; C.登记但不需网络报告; D.不需报告。

8.某县1月报告甲肝确诊病例70例;2月报告87例,且县(区)级疾控中心对1月报告5例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截至2月29日,该县累计报告甲肝病例数和2月份报告甲肝病例数正确的是:(B)

A.累计病例157例,2月92例 B.累计病例157例,2月87例 C.累计病例167例,2月92例 D.累计病例167例,2月87例

多选题

9.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以下哪些要求是不正确的(BCD)

A.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B.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可填写同一张卡片; C.病人的疾病诊断发生变化时,在原报告卡上进行相应修改; D.已填写了传染病登记本的时候可以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10.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质量评价中,重卡率、及时报告率与及时审核率这3个指标,评价的病种是哪些传染病?(AB)

A.甲乙类传染病 B.丙类传染病 C.其他非法定传染病 D.其他疾病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年内阶段性统计报表数据的使用原则,一般按照 审核(订正终审)日期进行统计。

2.霍乱病例诊断分类由疑似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时,同时还应订正报告卡中的医生诊断时间。

3.及时报告率是通过比较报告病例的 医生诊断时间 与报告卡生成时间,评价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是否及时。

4.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必须经 三 级审核,它们是县、市、省

疾控中心。

5.医生填写报告卡的发病日期,应填写本次就诊断 开始出现症状 日期,不明确时应填

就诊 日期。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中,首先报告事件后,关联“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个案的方法 归并个案。

7.某县疾控中心报告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病4例,死亡1人,该起事件级别为 Ⅲ级(较大级别),审核机构是 地市级疾控中心。8.发现重卡后,保留唯一传染病报告卡的处理原则是: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或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同一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片时,为方便病例信息的及时订正,应保留 诊疗管理病例医疗机构 所报告的卡片

9.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的要求,医疗机构的门诊日志应该包括: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时间、现住址、病名、就诊日期、初诊或复诊九项基本内容。

10.传染病实时监控的目的是发现 异常,有利于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

三、简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题略 答题要点

现住址填写的原则: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

职业填写要求:(1)选择主要职业;(2)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密切的职业;(3)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其他”项中;(4)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选择相应的职业;(5)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选择为:出生场所为医院时选择“其他”,出生在其他场所选择“散居儿童”;(6)职业为学生、托幼儿童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工作单位一栏必需填写。

2.题略 答题要点:

(1)3月12日,该市人民医院在“大疫情报告系统”报告不明原因肺炎1例;(2)经属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初次报告,事件名称“某县某乡镇发生1例不明原因肺炎”,事件级别未分级;(3)3月13日,该院诊疗医生填写传染病订正卡,同时在网络直报系统订正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该病例分别由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县级、市级疾控中心和省级疾控中心三级审核,时限不超过2小时;

上一篇:人生坎坷议论文范文下一篇:倾听自然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