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坎坷议论文范文

2024-05-23

人生坎坷议论文范文(共3篇)

篇1:人生坎坷议论文范文

坎坷人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

多„„人生如一场戏,各有各的演技,人生如一首歌,各有各的唱腔。没有崎岖坎坷不叫攀登,没有痛苦烦恼不叫人生。人生短暂,坎坷相伴。如何面对人生,经历不同,感悟不同。近期,本人有幸参加了一次拓展训练,其中有一个项目叫坎坷人生路,项目的内容要求是有一位聋哑人照顾一位聋哑盲人,两人相伴,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一路坎坷,相伴相依,走过一段人生之旅。通过这项训练活动,使人感悟颇多,受益匪浅。感悟之一,面对现实。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生之途,坎坷丛生。面对现实,充满信心,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两个身有残疾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坚定信心,相互依赖,经历坎坷,最终到达目的地。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频繁,观念不断更新,社会逐步和谐。作为一名公务员,面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面对现实,实现跨越,是摆在每个公务员面前一个课题,破解这个课题,只有平和心态,增强信心,快乐生活,用知识、用责任、用愉悦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感悟之二,享受过程。

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如果你不会享受过程,结果最终也会索然无味。学习是一个过程,人生在世,是在学习中度过的。“才须学也,非学无而广才”。学习使人益德、长识、增才、积学、健体。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工作是一个过程,人在社会各有职责,虽然职业不同,但都是在为社会做奉献。生产是奉献,消费也是奉献,为工作而忙碌,为消费而工作,要想把工作做好,就需要将自己投入其中,学会专注。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潜能需不断挖掘和开发,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完成任务,追求卓越,将指日可待,只有亲历过程,才能享受过程,用靓丽多彩的过程,装扮闪光无限的人生。

感悟之三,学会感恩。

有一条格言:“怀着爱心吃菜胜过怀着恨吃

牛肉。”如果不懂得感恩,别人就不会再帮助你,感恩使人获得好心情,拥有好心情就一定会更快乐。学会感恩,要感恩父母,父母给你生命,给你幸福,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干什么,无论你官职大小,无论你贫和富,都不要忘记父母,都要感谢父母。要感恩爱人,爱人是陪伴你度过终生的人,朝夕相处,白头偕老,快乐着你的快乐,痛苦着你的痛苦,知冷知热共度人生。要感恩所有的人们,不管是领导或同事,不管是同学或战友,不管是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人生在世,离不开众人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众人的存在与奉献,人们相处在一个大家庭,享受着温暖,享受着幸福,享受着人生,享受着快乐。感悟之四,团队精神。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自我超越。一个团队的成功需要团队精神。人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潜能,便会焕发前所未有的激情。富兰克林就曾经说过:“不要隐藏你的才华,它们生来就是要被发挥应用的。”每个人的体内都有成功的潜能,尽情发挥,成功就会紧随而至。各行各业的精英,各位成功的人士,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一个团队,只要具有一种团结的、拼搏的、进取的、创新的、充满智慧和生机的精神,只要我们敢于挑战,勇于实践,善于创造,乐于奉献,团队的理想和目标就一定会成为现实,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如果你春,就要春意盎然,如果你夏,就要烈日焰焰,如果你秋,就要秋高气爽,如果你冬,就要白雪皑皑,坎坷人生,快乐旅行,超越自我,铸就成功。

篇2:唐代许和子的音乐造诣与坎坷人生

一、许和子的音乐造诣

许和子不但年轻美貌, 而且声音甜美, 并善于表达歌曲的思想及意境, 同时还能将古调变为新声, 与历史上著名的歌手李延年、韩娥等齐名, 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女歌唱家。史书上说, 许和子美丽而聪慧, 并擅长歌词, 变换新声, 其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就连乐队也压不过她的声音。她的音色非常富有感染力。据记载, 开元二年, 宫廷御花园中的木芍药花盛开, 唐玄宗令满朝文武百官到当时的沉香亭赏花, 并让李白亲自作词, 许和子为其附上词调。李白当时就写了“清平侧调三章”, 而许和子认为, 三调中只有侧调与前两调不协调, 不如将其删去。玄宗听后感觉有理, 就将其改为清平调。可见, 许和子对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 是唐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歌唱家。当时, 唐玄宗非常欣赏许和子的才华, 并对其左右官员说:“许和子歌值千金。”被称作“中国历史上的莎士比亚”的汤显祖也写有诗赋赞美其音乐水平的高超:“莫向南山轻一曲, 千金原是永新人。”[1]87许和子自幼聪慧过人, 特别是在入宫后便不断学习及研究乐谱, 进步相当快, 不但擅长流行歌曲, 而且还能改变新声入古调, 受到当时人们的赞许及欢迎。被当时人们认为, 自韩娥、李延年以来的两千年中无人能及的音乐天才。对于许和子的音乐造诣, 在《乐府杂录·歌》中就有“喉转一声, 响传九陌”的记载, 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有:“宫伎者永新善歌, 最受明皇宠爱。”

在宫廷中, 每逢重要节日或清高月朗的季节, 她就轻轻转换自己的歌喉, 唱出特别优美动人的旋律, 有着“喉转一声, 响传九陌”的荣誉。唐明皇将其称为天下音乐第一人, 并邀请著名的吹笛能手李木昭为其伴奏。由于许和子悠远的歌声千折百回, 竹笛每到高亢的时候就有要炸裂的形势, 这也充分展现许和子音乐艺术水平的高超。有次, 唐明皇在宫廷设宴, 并命众国亲前来作陪。那天, 朝廷中的大小官员带着其家眷赶来, 在当时的楼台前挤满了人群, 台上的戏曲都已经开始了, 但是台下鼎沸的人声却压倒了台上的声音。这时, 唐明皇非常生气, 并准备罢宴回宫, 这时有大臣建议许和子出来唱歌以使观众安静下来。许和子奉命登台, 其嘹亮的声音响彻云霄, 顿时台下观众没了声音, 全都被这美妙的歌声所吸引, 这时唐明皇也龙颜大悦。许和子编的曲目都会得到玄宗的赏识, 同时她还有极高的音域。有一次, 玄宗皇帝想验证一下许和子的音域, 专门请了大量的伎乐人, 并用上全部的乐器为其伴奏, 最终还是她的声音压过了乐器的声音, 使在场的观众所折服。许和子是盛唐时期的善歌者, 世人听其演唱时就会有“喜者闻之气勇, 愁者闻之肠断”的感受[2]11。这都足见其对音乐处理的到位之处。

二、许和子的坎坷人生

唐代宫廷歌伎有着缺憾的感情, 她们随时都可能被皇帝宠幸, 同时也有部分歌伎随时争得这份宠幸。许和子是看透后宫争斗还是力争上游这都无从可知, 但是这也表明她所处环境的嘈杂与纷乱。但是, 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歌伎都想和自己的情郎厮守一生, 但是歌伎与平民的通婚是破坏礼教规范的, 在当时是触犯法律的, 并会招致牢狱之灾等。所以虽然逐笙歌乐, 而长羡荆钗与布裙。总之, 这些歌伎的喜怒哀乐往往与当朝最高统治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她们只需要做心无旁骛的套中人。唐朝以前教坊女伎都有伙伴, 且都只能婚配乐工并由此产生了由后代继承的职业内容。可是唐朝时期的歌伎即使宁愿受此择偶范围的局限也不会被允许。这是因为她们的感情只能忠实于皇上, 统治者强烈的占有欲使她们至死不能分享所爱。根据《孟才人叹》的相关记录, 武宗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 将其宠姬孟才人唤到了自己身边, 问道:“当我不讳, 尔何为载?”她哭诉:“请以此就缢, 说罢, 乃歌一曲《何满子》后上吊身亡。”[3]33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 洛阳、长安相继陷落, 六宫纷纷离散, 作为其中著名的歌唱家许和子同当时的人们一起承受着战争的煎熬。在离宫后, 许和子与一位文人相结合, 两人一起流散于扬州一带。但是, 好景不长, 同其共患难的丈夫离世, 她的生活顿时变得更加艰辛,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真正体验了生活的困苦。许和子在自己困苦生活的同时, 还不忘通过自己美妙的歌喉给与其一起苦难的人们以安慰。

安史之乱后, 许和子逃出了宫廷并嫁给了一位士人, 一次她在扬州的一条船上歌唱《水调》, 曾经听过她的歌曲的卫青一听到该歌声, 立刻说出:“这是永新在歌唱。”卫青与许和子在宫廷时就认识, 并且也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同时许和子的音乐极富个性。这也说明许和子晚年不幸, 并逐步陷入悲惨的境地。唐代诗人王建的《温泉宫行》中就提到:“梨园弟子偷曲谱, 头白人间教歌舞。”[4]99许和子的生活非常潦倒, 以致过着卖唱的辛酸生活, 最终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许和子作为一名杰出的音乐艺术家, 过早地去世, 说明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所造成的。但是, 这也可以说她是幸运的, 因为她当时生活于盛唐时期, 也是时代给予了她的成功。同时, 也是时代让她跌入了人间的最底层, 最终扼杀于其艺术事业之中, 连自己的生命也被吞噬了。所以, 唐代许和子的坎坷人生与当代的历史兴衰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她的人生遭遇是与唐代的历史兴衰相关, 也正反映着唐代历史的现实与趋势。

唐代乐工的生活是悲惨的, 特别深受封建统治者的轻视, 且他们的名字很少见诸于历史记载, 而许和子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重视, 完全是由于其高超的音乐造诣, 说明其确实是唐代具有突出成就的音乐家。从《乐府杂录》、《开元通宝遗事》的记载中可以看到, 许和子还是一位杰出的歌唱家, 其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名誉与韩娥、李延年并列, 撩鬓举袂正形象描绘出其高雅的舞台艺术形象及自然洒脱的表演风格。直奏曼声则是许和子歌唱技巧充分的展现, 有着扎实的音乐功底。王仁欲曾经说她:“每对御歌唱, 丝竹之声不能遏。”这也足见许和子以其高超的歌唱风格, 已经在当时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安史之乱平息以后, 许和子与其养母一起又回到了分别良久的长安城, 当时满是战争的创伤。许和子的人生遭遇是悲惨的, 先是为一士人所得, 后又因士人去世, 许和子与其母亲回到了京城, 在风尘中死去。至于她回到京城的原因, 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原因。在国家一步步衰微下去时, 作为当时著名的歌唱艺术家, 许和子不由得满心悲痛, 最后郁郁离开了人世。许和子有着高超的音乐艺术造诣, 在当时算是国家级的知名艺术家, 并为音乐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摘要:唐代乐工的生活是悲惨的, 特别深受封建统治者的轻视, 且他们的名字很少见诸于历史记载, 而许和子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重视, 完全是由于其高超的音乐造诣, 说明其确实是唐代具有突出成就的音乐家。

关键词:唐代,许和子,音乐造诣,坎坷人生

参考文献

[1]李珍珍.由许和子看唐代宫廷女歌伎的存在状况[J].华夏艺坛, 2007 (5) .

[2]张成龙.唐代吉州卓越的女歌唱家许和子[J].吉安师专学报, 1995 (11) .

[3]张国刚.论唐代家庭中父母的角色及其子女的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 1999 (3) .

篇3:朴槿惠坎坷人生

第一女儿,上学自带大麦饭

1952年2月,朴槿惠出生于朝鲜战争硝烟中的大邱市,那曾是战争初期韩军的最后一座堡垒。母亲陆英修是“沃川首富”陆钟宽的二女儿,父亲朴正熙时任韩国陆军本部作战部次长。战争结束后,朴槿惠随父母搬到汉城,就读于奖忠小学。母亲会说中国东北话,朴槿惠也自小精通汉语。从小学起她熟读《三国志》,尤爱赵云,一看他出场心就跳得厉害。她打趣说:“回头想,我的初恋是不是就是赵子龙啊。”

朴槿惠的幼年因为父亲而难以平静。她8岁时,4次当选总统的独裁者李承晚在举国抗议声浪中流亡美国,史称“4·19革命”。新上台的民主党政府施政无力、内斗不止,民众抗议愈演愈烈。一年后,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少将发动“5·16政变”,推翻民选政府,成立军人组成的“国家重建最高会议”并自任议长。1963年,经过近两年的镇压清洗和组党准备,朴正熙恢复民选制度并当选总统,开始了韩国的“第三共和”。刚上小学六年级的朴槿惠顿时成为全国瞩目的“大令爱”(“第一女儿”)。

朴正熙并没有让女儿养尊处优。他要求女儿出门必须自己坐公交车。就读圣心女子中学时,朴槿惠经常自带大麦饭和酱土豆到学校。初高中阶段,朴槿惠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第一。1971年大选中,朴正熙险些败给反对党的金大中。感到威胁的朴正熙次年发布“紧急戒严令”,解散国会,禁止党团活动,颁布“维新宪法”,当上终身总统。

母亲遇刺,当总统高参5年

1974年,朴槿惠以4年平均学分3.82分(满分4分)的优秀成绩大学毕业,前往法国留学。旅行中,却突然接到要她立即回国的通知。在机场的报摊上,她看到一行醒目的标题——“朴夫人遇刺”,仿佛感到“利刃深深刺入人心脏,阵阵剧痛袭来”。

陆英修死于当年8月15日的光复节纪念活动。刺客朝主席台上的朴正熙开枪,却击中了陆英修的头部。朴槿惠在母亲逝世后承担起了“第一夫人”的部分职责。她在日记中写道:“现在我最大的义务是让国民看到父亲并不孤单。我决定放弃洒脱的生活,放弃我的梦想,放弃所有的一切。”朴槿惠于是成为父亲的高参,并担任韩国女童军名誉总裁,那5年在权力巅峰的经历抵得过普通政客摸爬滚打20年,而老一辈韩国人都不会忘记那个陪在严肃的总统身旁温婉大方的“大令爱”。

1975年,朴槿惠着力推进父亲的“新村运动”,政府向全国村庄无偿提供水泥,把汉城之外遍地可见的农村茅草屋换成了砖瓦房。从1962年开始的一个个“五年计划”亦收获成果,现代、三星等大财团迅速崛起。朴正熙力排众议建设的京釜高速公路和龟尾工业园区至今仍造福于韩国经济。朴正熙开启的“汉江奇迹”,使韩国GDP首次超过朝鲜,从农业国迈向先进工业国。

父亲被杀,搬回老宅远离政治

然而,风光的第一家庭背后暗流汹涌,维系独裁特权的情报机关终成独裁的掘墓人。1979年10月26 日晚,在情报部大楼的晚宴上,积怨已久的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拔枪射杀朴正熙,其手下又进行了“确认射击”。

1979年11月,处理完丧事的朴槿惠带着弟弟妹妹黯然离开青瓦台,搬回新堂洞的老宅。妹妹朴槿令回忆称,“姐姐坐在客厅一侧父亲生前用过的旧书桌前,用一一回复缅怀朴正熙的信件来消磨时光。”

父母之死让朴槿惠充分领略了政治的残酷,也让朴槿惠见识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新政府上台后,开始批判朴正熙的独裁统治。在这些批评者中,很多朴正熙曾经的部下冲在了前面。韩国报纸上到处都是朴槿惠父亲的传闻和不真实指控,而这些信息都是朴正熙的亲信透露的。背叛的刺激磨练了朴槿惠的政治直觉,同时也使她显得不那么容易相信别人。这影响到了她的性格,使她成为了“冰公主”,与所有人保持距离成了她的标志。政治让朴槿惠错过了美好的青春时光,她选择放弃结婚。1980年4月,朴槿惠出任朴正熙所设立的岭南大学理事长,但因学生的抗议而被辞退。1982年朴槿惠就任育英财团董事长,1994年继承正修奖学金会的运营。

重回政坛,成为“选举女王”

1997年,韩国黑金政治屡禁不绝,最后连金泳三的儿子金贤哲也被查出收受财团贿赂和逃税,获刑两年。在亚太金融危机的一片哀鸿中,金泳三黯然离任,民众开始怀念朴正熙时代的经济高增长。

“观察了一系列事态,如果只有我自己舒舒服服地生活,那等我去世后就不能堂堂正正地见父母。”修心养性多年的朴槿惠适时地重回政坛,打出“为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尽一点力”的口号,于1998年4月高票当选国会议员。或许是因为父亲的威权和自己身世的坎坷,她迅速成为韩国政坛重要人物,并屡次制造选举神话,5次高票当选国会议员,被称为“选举女王”。

朴槿惠选择加入当时在野的保守党大国家党。2004年,当大国家党由于政治丑闻濒临绝境,朴槿惠挺身而出当选党首。她卖掉党部大楼“还债”,走遍全国表达“悔改”,并搭建帐篷作为“党舍”。朴槿惠与涉嫌贪腐的忠实支持者“划清界限”,并开展了由下而上的推举制度。她用实际行动铸就了自己的名声。一年之后,朴槿惠成功带领大国家党重返第一大党位置。

“信用”和“原则”是朴槿惠的核心政治理念,她也被认为是一个能够自我约束、有忍耐力的女性。2007年2月,朴槿惠前往美国访问。在机场走过安检仪时,机器总是响个不停。安保人员于是将朴槿惠带到了屋内盘问。随行的人开始抗议,但朴槿惠始终配合没有丝亳抱怨。最后证明,是朴槿惠的一个小发卡引起机器报警。她说:“如果这是规则,我会遵守。”

上一篇:学员感受:儒森的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下一篇:初探启发式语文教学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