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综述

2024-05-10

80年代以来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综述(精选4篇)

篇1:80年代以来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综述

80年代以来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综述

明清时期,是中国和朝鲜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作为东亚地区山水相连的两个国家,虽然在各自王朝更迭之际因为相互关的重新调整而发生过矛盾或者武装冲突。但是,在两国人民的推动和制约下,和平交往,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始终在两国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不只两国政府间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而且,而且各种形式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和深入。尤其值得大为赞扬的是为了维护两国独立,这一时期中朝两国政府合人民还并肩进行了两次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所有这些,不但对中朝两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对东亚地区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之一时期中朝两国之间历史关系的研究,可以使两国人民能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珍视两国传统友谊,增进感情,推动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及在世界事务中进一步加强合作。本文就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朝关系研究的一个简单综述,由于有关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的成果浩如烟海,而且零碎分散,虽经竭力搜集,但条件与学识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敬请老师原谅

(一)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成果

我所了解的这一时期的中朝关系研究的成果中关于明清时期中朝关系有关的第一部著作就是王其榘对于古代史料加以搜集整理编纂的《明实录邻国朝鲜篇》这是一部资料整理的书。他把明实录中凡是与朝鲜有关的史料搜集起来,并且分门别类加以综合。使得本来分散的资料片断得以形成系统的中朝关系史料集。这本书的资料价值很高。所以王其榘又在该书完成4年后又出版了《清实录邻国朝鲜篇》。使得整个明清时期中国的最高层与朝鲜的往来最宝贵的史料得以便于发现和利用。也可以说它解决了明清中朝关系研究当中一个最基本的史料搜集的步骤。

也是在这一时期云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也出版了一本《朝鲜文献选辑清实录中朝关系史料摘编》但是属于选录其内容上不及王的著作。还有一本清代中朝关系的总体著作刘家驹的《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

论文方面我并没有搜集到什么相关文章,惟有杨昭全著《中朝关系史论文集》收集了一些相关的文章。可以说在80年代对于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的研究略有不足。并我太多成果,且多数为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并无专门研究人员。

(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研究成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大发展。国家也加大了对社会科学的投入,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学术上的繁荣时期。1990年王政尧发表了《18世纪朝鲜“利用厚生”学说与清代中国──《热河日记》研究之一》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清代的中朝关系。随后中朝关系史专家杨昭全与韩俊光合著了一本《中朝关系简史》成为90年代第一本中朝关系史。1993年杨昭全又与孙玉梅合著了《中朝边界史》。这本书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关于中朝边界问题的专著。究其出现的背景,从80年代末开始在三八线两侧的朝鲜人几乎同时掀起了一股中朝边境热。也许是为了反击一些朝鲜人不实的研究成果,才出现了这本著作。也是在这一年受到上一年中韩建交的影响,郑判龙主编了《朝鲜学-韩国学与中国学》。表明了中国的学术界开始承认了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的存在。1994年杨昭全又与孙玉梅合著了《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同年刘永智先生也出版了自己的《中朝关系史研究》到了1995年我校古籍所整理并出版了系列《廿六史中朝关系史料选编》、《研究系列中朝关系史研究论文集》这一年的显著特点是出现了一系列论丛如金龟春主编的系列丛书《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等。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中朝关系史研究进入了活跃期。于是下一年出现了一批著作即包括史料整理也包括关系史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朝关系档案史料汇编》杨通方著《中韩古代关系史论》、徐万民著.《中韩关系史》.到了90年代后期我国的中朝关系研究更加活跃。相继出现了姜龙范、张士尊等一批专门研究明清时期中朝关系史的学者。延边大学姜龙范单独发表了论文《关于清季中朝边务交涉的研究》及与刘子敏合著了《明代中朝关系史》一书,两人还共同发表了《明太祖在为位时期大明与高丽的关系》、《李朝太祖在位时期中朝关系述论》两篇论文。同时还有王明星著《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 1861~1910》,张士尊《明初中朝关系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薛 篁《明洪武年间明朝与高丽王朝关系略论》张德信、松浦章《一部研究中朝关系的重要史料--<朝天录>评价之—<奉使录>》等明清时代中朝关系的研究成果,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也推出了《清代中朝关系档案史料续编》一书。总体来看90年代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且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人员不断出现,可以说在90年代对于明清时期的中朝关系的研究已经从童年进入了青年时期,期待着在21世纪大干一场。

(三)2000年至今

2000年在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里,学者们把关注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在了中朝历史上的边境问题上。其中上文提到的延边大学的学者姜龙范公开发表了他的著作《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通过对于清末中日朝三国关系的研究,用事实证明间岛问题的不合法性。作为一名中国的朝鲜族学者,他能够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统一服务,维护祖国领土的神圣和不可侵犯,值得我们去赞扬和钦佩。我校学者刁书仁同崔文植也共同在《史学集刊》2000年第2期。发表了论文《明前期中朝东段边界变化》证明了历史上中朝边境的确定性。另外学者张存武和叶泉宏编著的《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 1619~1643》也从官方纪录方面间接证明了中朝边境的合法和不可变动。

2001年经过一次边境热以后学者们又把精力集中于大的中朝关系史的研究方面上.姜维公,高福顺合作译著了《中朝关系史译文集》,魏克成编成《中朝(韩)关系论著索引》,刁书仁也出版了:《明清中日朝关系史研究》,杨昭全与何彤梅和著《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在大的中朝关系史云集的年月里也不乏其他方面的精品学者高强的论文《清政府强化中朝宗藩关系原因探析》则是用对中国的研究侧面介绍了当时的中朝关系。

2002年上一年中朝(韩)关系的研究热依旧但是已经开始有所降温。但是一些好的作品也出现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白新良主编 王薇等著的《中朝关系史 明清时期》这本是使一部完完全全的中朝关系“断代史”。除此以外还有刘为著《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张峡编著《张保皋与中韩友好关系史》。论文方面,大多集中于多清代中朝关系的研究如孔繁敏《晚清对韩政策的演变与教训》,孙卫国《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刘为《清代朝鲜使团贸易制度述略—中朝朝贡贸易研究之一》,当然边境问题依旧是学者关注的,如孙春日:《清末中朝日“间岛问题”交涉之原委》。

2003年的研究热点是明代中朝关系,且集中于贸易关系。于浩选编了《使朝鲜录》王薇,林杰共同发表论文《论中朝两国间最早的谈判贸易——兼及明惠帝的对朝政策》,王 剑的论文《论明代中前期中朝时辰的走私贸易》此外,我校学者郑毅,赵兴元合编了《同文汇考(中朝关系史料汇编)》等。2004年的研究有些杂乱无章可循。有文化方面的如杨昭全著《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孙卫国的论文《试论朝鲜王朝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柳岳武,张庆峰的论文《清代朝鲜使节与圆明园》。也有政治方面的如刁书仁的论文《洪武时期高丽、李朝与明朝关系探析》,祁庆富 金成南的《清代北京的朝鲜使馆》。并无特别出众的成果和观点出现。

同商业规律一样紧接着低潮出现的就是一个高潮,经历了上一年的研究低潮后,2005年有一个广出成果的年头来到。这一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宗番体系方面的如王臻著《朝鲜前期与明建州女真关系研究》、刘菁华,许清玉,胡显慧选编《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赵兴元《顺治时期中朝之间的封与贡》、孙昉:《晚清中国用条约强化中朝宗藩关系的失败(1876--1895)》、刁书仁《顺康时期李朝与清朝关系探析》柳岳武 张庆峰《朝鲜孝宗朝清朝、朝鲜危机初探》、万 明:《明代后期中朝关系的重要史实见证———李朝档案《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管窥》、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还有一部分与中朝关系中的日本有关如柳岳武:《清初清、日、朝鲜三国关系初探》、刘保全著《壬辰倭乱时期朝明关系史研究》、柳岳武 许文霞、《轻触朝鲜的“倭情报告”政策之研究》等。这可能与当时朝鲜半岛局势和中日关系恶化有一定的关系。

2006年到2007年上半年,在这短短的一年半之中出现了很多的新文章和专著中朝日关系研究方面的有我校教授刘国石的《中朝边疆与民族关系研究》,赵兴元的《清代中朝关系研究》。魏志江著《中韩关系史研究》,姜龙范等著《清代中朝日关系史》李宗勋主编《中朝韩日关系史论丛》孙卫国《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过程》张其卓《八旗官兵迎送朝鲜贡使团》。关于中朝宗番关系及中朝边界问题的有刁书仁,王崇时著《古代中朝宗藩关系与中朝边界历史研究》苑爽《试析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体系的解体》、李花子著《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 以越境交涉为中心》、宋慧娟著《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戚骥《试论清政府对朝鲜政策(1885—1894年)变化形成之背景》.涉及到中朝经贸关系的有:权赫秀《陈树棠在朝鲜的商务领事活动与近代中朝关系(1883年10月—1885年10月》,张君法,李健《清朝与〈朝美通商条约〉的签订》,费驰《清代中朝边境互市贸易的演变探析》,林金树《明代洪武年间中朝两国政治游戏中的官方贸易》。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研究领域从司法制度研究中朝关系如宋慧娟《清代中朝关系中的司法制度》,柳岳武《清代中期以前中朝宗藩关系下的司法运作之研究》。

关于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研究,向来不乏新著问世,研究也比较深入,既有通史性的著作,也有断代史、专题史方面的著作,但总体说来,这些著作基本上都注重对历史事件的考证与叙述,很少或缺乏归纳整理与理论分析,而且大量研究属于无用功。学者们研究态度值得商议,他们不关心对于先是以欧重要意义的课题,反而是对于某些热点一窝蜂,且研究水片不一。始终是三分钟热度。可是我相信给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上与历史叙述上的缺憾,将是学界同仁继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对于这个方向的研究找晚会达到学者和社会的正视.参考文献之著作:

1.王其榘编.《明实录邻国朝鲜篇》.【M】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1983.2.金渭显编著.《高丽史中中韩关系》【M】史料汇编.1983.3.朴真墹著.《中朝经济文化交流史研究》.【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4.云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摘编.《朝鲜文献选辑清实录中朝关系史料摘编》.【M】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5.刘家驹著.《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M】文史哲学出版社, 1986.6.王其榘编.《清实录 邻国朝鲜篇》.【M】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1987.7.杨昭全著.《中朝关系史论文集》.【C】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8 8.杨昭全,韩俊光著.《中朝关系简史》.【M】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2.9.杨昭全,孙玉梅著.《中朝边界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

10.郑判龙主编.《朝鲜学-韩国学与中国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11.刘永智:《中朝关系史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2.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C】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4.13.刁书仁.整理系列《廿六史中朝关系史料选编》.【C】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5.14.刁书仁主编.《研究系列中朝关系史研究论文集》.【C】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5.15.金龟春主编.《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 1》.【C】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5.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朝关系档案史料汇编》.【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17.杨通方著.《中韩古代关系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18.徐万民著.《中韩关系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19.(韩)全海宗著 金善姬译.《中韩关系史论集》.【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20.陈尚胜著.《中韩交流三千年》.【M】 中华书局, 1997.2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朝关系档案史料续编》.【M】中国档案出版社, 1998.22.王明星著.《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 1861~1910》.【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23.姜龙范,刘子敏著.《明代中朝关系史》.【M】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1999.24.姜龙范著.《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M】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2000.25.张存武,叶泉宏编.《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 1619~1643》.【C】 国史馆, 2000.26.姜维公,高福顺译著.《中朝关系史译文集》.【C】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1.27.魏克成...[等]编.《中朝(韩)关系论著索引》.【M】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1.28.刁书仁:《明清中日朝关系史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29.杨昭全,何彤梅著.《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30.刘为著.《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31.白新良主编 王薇等著.《中朝关系史 明清时期》.【M】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32.张峡编著.《张保皋与中韩友好关系史》.【M】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2.33.郑毅,赵兴元编.《同文汇考(中朝关系史料汇编)》.【C】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3.34.殷梦霞,于浩选编.《使朝鲜录》.【M】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35.杨昭全著.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昆仑出版社, 2004.36.王臻著.《朝鲜前期与明建州女真关系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37.王臻著.《朝鲜前期与明建州女真关系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38.刘保全著.《壬辰倭乱时期朝明关系史研究》.【M】民族出版社, 2005.39.刘菁华,许清玉,胡显慧选编.《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C】巴蜀书社, 2005.40.刘国石:《中朝边疆与民族关系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41.赵兴元:《清代中朝关系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42.刁书仁,王崇时著.《古代中朝宗藩关系与中朝边界历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43.姜龙范等著.《清代中朝日关系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44.李花子著.《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 以越境交涉为中心》.【M】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6.45.魏志江著.《中韩关系史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46.宋慧娟著.《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47.李宗勋主编.《中朝韩日关系史论丛》.【C】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7.参考文献之期刊:

1.吴 越:《略论明初朝贡贸易与郑和下西洋》【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2.王政尧:《18世纪朝鲜“利用厚生”学说与清代中国──《热河日记》研究之一》【J】 《清史研究》1990年03期。

3.张士尊:《明初中朝关系中出现的几个问题》【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7年第1期。

4.薛 篁:《明洪武年间明朝与高丽王朝关系略论》【J】 《科学社会战线》1997年第1期。

5.姜龙范:《关于清季中朝边务交涉的研究》【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6.姜龙范 刘子敏:《明太祖在为位时期大明与高丽的关系》 【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7.姜龙范 刘子敏:《李朝太祖在位时期中朝关系述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8年第3期。

8.张德信 松浦章:《一部研究中朝关系的重要史料--<朝天录>评价之—<奉使录>》【J】 《史学集刊》1999年第3期。

9.刁书仁 崔文植:《明前期中朝东段边界变化》【J】 《史学集刊》2000年第2期。

10.刘为:《清代中朝宗藩关系下的通使往来》【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3期。

11.刁书仁 卜照晶:《论元末明初中国与高丽、朝鲜的边界之争》【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2.苏苑:《清韩宗藩关系的解体及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J】 《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13.高强:《清政府强化中朝宗藩关系原因探析》【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4.孔繁敏:《晚清对韩政策的演变与教训》【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5.孙卫国:《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J】 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6.刘为:《清代朝鲜使团贸易制度述略—中朝朝贡贸易研究之一》【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4期。

17.孙春日:《清末中朝日“间岛问题”交涉之原委》【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4期。

18.王薇 林杰: 《论中朝两国间最早的谈判贸易——兼及明惠帝的对朝政策》【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9.蔡晓燕:《“朴定阳事件”与中朝宗藩关系的变化》【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20.王 剑:《论明代中前期中朝时辰的走私贸易》【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1.刁书仁:《洪武时期高丽、李朝与明朝关系探析》【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一期。22.祁庆富 金成南:《清代北京的朝鲜使馆》【J】 《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

23.孙卫国:,《试论朝鲜王朝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24.柳岳武 张庆峰:《清代朝鲜使节与圆明园》【J】 《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25.赵兴元:《顺治时期中朝之间的封与贡》【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6.刁书仁:《顺康时期李朝与清朝关系探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7.柳岳武 张庆峰《朝鲜孝宗朝清朝、朝鲜危机初探》【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5年第4期。

28.柳岳武:清初清、日、朝鲜三国关系初探》【J】 《安徽史学》2005年第4期。

29.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J】 《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0.柳岳武 许文霞:《轻触朝鲜的“倭情报告”政策之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1.万 明:《明代后期中朝关系的重要史实见证———李朝档案《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管窥》【J】 《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

32.孙昉:《晚清中国用条约强化中朝宗藩关系的失败(1876--1895)》【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3.权赫秀:《陈树棠在朝鲜的商务领事活动与近代中朝关系(1883年10月—1885年10月》【J】 《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34.张君法李健:《清朝与〈朝美通商条约〉的签订》【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年第1期。

35.宋慧娟:《清代中朝关系中的司法制度》【J】 《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1期。

36.何瑜 田颖:《朝鲜大院君被囚事件考析》【J】 《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37.陈东辉《阮元在中朝关系史上的若干事迹考察》【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年第2期。

38.戚骥:《试论清政府对朝鲜政策(1885—1894年)变化形成之背景》【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9.孙卫国:《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过程》【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2期。

40.费驰《清代中朝边境互市贸易的演变探析》【J】 《东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6年第3期。

41.宋 卿:《渤海忽汗州都督府朝贡唐王朝述论》【J】 《史学集刊》2006年第05期。

42.苑爽:《试析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体系的解体》【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3.张其卓:《八旗官兵迎送朝鲜贡使团》【J】 《满族文学》2007年地01期。

44.林金树:《明代洪武年间中朝两国政治游戏中的官方贸易》【J】 《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5.柳岳武:《清代中期以前中朝宗藩关系下的司法运作之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参考文献之学位论文:

.蔡 建: 大韩帝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1897--1910【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年4月

彭 晶: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对中朝贡道及朝贡使节的管理【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年5月

.宋娜娜: 朝鲜“壬午兵变”与清对朝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篇2:80年代以来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综述

一、刘三姐身世、身份的研究

刘三姐的是哪里人, 干什么的?对刘三姐身世、身份的追问, 两广各地民间均有以传说形式提供的不同回答, 在研究者看来, 这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在“刘三姐”名称来源问题上, 覃桂清依据清初民族情歌专集《粤风续九》称刘三妹为“六乌婆婆”、“六乌娘娘”的记载, 推断“六乌”是骆越的“骆”音, 所以刘三妹是骆族人, 刘三妹的姓与民族有关的可能性较大, 至于各地传说有三妹、三姑、三娘、三婆等的称谓, 可能因她在辈分上排行第三的缘故。作为民族众多的岭南地区的文化符号, 刘三姐的民族成份也是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传说中, 刘三姐的民族出身有汉族、瑶族、仫佬族、壮族、苗族等说法。覃桂清指出, 传说文本中的刘三姐是汉族姓氏, 会讲汉语, 会唱汉族山歌, 同时传承了壮族歌圩的风俗习惯, 还掌握其他民族语言, 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结合彼时岭南历史现状, 覃桂清认为刘三姐极可能是汉、俚联婚的后代。因俚人是壮族先民, 刘三姐是壮族女歌手的说法比较符合实际。[1]杨宁宁也认为, 刘三姐族籍在传说中有不同的叙述, 实际上是岭南壮汉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融过程中接触的文化硕果。[2]

在各地传说中, 关于刘三姐唱歌成仙的叙事很多, 极力渲染了她的山歌魅力, 而刘三姐传歌四方的歌手身份也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确认。覃桂清根据壮族“依歌择偶”习俗论证了刘三姐四处传歌的实质。“如今广西成歌海, 都是三姐亲口传”。刘三姐开岭南一带歌风, 对珠江流域的岭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3]而正是歌谣传唱, 才成就了刘三姐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刘三姐文化的核心内容即歌谣文化。[4]确认刘三姐的歌手身份后, 覃桂清根据广东肇庆民间传说中刘三姐飞天成仙后在天宫劝说风伯和龙王鼓风降雨的叙事和肇庆、广西富川等地塑像供奉刘三姐的习俗, 得出岭南人把刘三姐尊为歌神和农业保护神的结论。[5]刘三姐传说还记载了刘三姐具有手掌煮软鸡蛋、用脚当柴烧、在板凳下遁形的本领, 黄达武据此断定, 刘三姐身上带有巫术文化的标志, 她具有歌仙和巫神的双重身份。[6]杨宁宁则认为, 随着道教意识在壮族地区的影响和渗透, 歌仙刘三姐同时又是拥有了超人神仙术和巫术民间巫师。[7]

二、刘三姐文化的传承研究

从各地民间传说的叙述看, “歌仙”刘三姐传歌的地域相当广泛, 除了两广地区外, 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台湾等地均流传有刘三姐传歌的故事, 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习俗, 广西贵县 (今贵港) 西山每逢歌节或喜庆, 都要先请刘三姐上歌堂恳请三姐帮自己能够唱赢对方。广西宜山 (今宜州) 下涧村每逢八月十五中秋, 做“卜乩”请刘三姐唱歌。在覃桂清看来, 刘三姐可谓是在岭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汉语山歌的先驱。[8]刘三姐的四处传歌的故事显示了刘三姐文化空间横向传播的广度。

作为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的传奇人物, 历经千年传承的刘三姐形象及其内涵发生变异在所难免。杨宁宁注意到, 有关刘三姐的传说、山歌、戏剧、电影、诗歌、小说中, 几乎没有两个刘三姐形象是相同的, 这显然意味着流传过程中演变的发生。杨宁宁把古今刘三姐形象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形象出身贫寒、心地善良, 聪明过人且能歌善唱。第二类以南宋至晚清的文献史料的为主, 地方志、风物志中的刘三姐形象被描绘成通经史, 解音律, 才思敏捷、贤淑守礼的大家闺秀;第三类是建国后经改编面世的传说、戏剧、影视、诗歌等, 在刘三姐朴实善良、勤劳能干、能歌善舞的传统形象基础上, 改编者们赋予其很高的阶级觉悟和强烈的反抗精神。究其里, 民间文学自身特点、改编者审美意识的差异、作品鲜明的时代性是形象发生演变的因素。[9]

任何文化都是在交流中发生并发展的, 刘三姐文化也是在交流中形成、发展和传播的。张利群提出, 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具有的民间文化和审美文化的双重性质, 是刘三姐文化焕发鲜活生命力和永恒魅力的关键所在。而刘三姐文化其鲜明的个性、普遍性、群体性和开放性特征则是“刘三姐”化文化、跨民族、跨地域交流传播的原因。现代性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刘三姐文化在交流传播中的特征。[10]

三、刘三姐文化的社会文化价值、意义研究

刘三姐歌谣文化历经千年传承, 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依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其奥秘究竟何在?对刘三姐文化深层社会文化价值、意义的重新思索、挖掘成为刘三姐文化研究的新动向。

邓伟龙指出, 以往对刘三姐山歌文化的解读, 学术界多从历史的维度进行, 这固然可以触及其流传的原因, 但固守这种维度的直接结果却是很难触及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深层底蕴。而“空间”观念的引用可以为刘三姐山歌文化深层底蕴的解读提供一个有力的维度。作为壮民族文化代表的刘三姐山歌文化, 是壮民族及其流传地区空间建构和认同的巨大隐喻, 刘三姐山歌文化的传承经久不息的真正原因可以从空间这一维度得以解读。[11]蓝利萍认为, 刘三姐文化是千百年来民众智慧的积淀, 它不仅反映出了壮族人民对天地万物, 对社会, 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 这是刘三姐文化历经久远仍然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深层原因之一。[12]普列文则认为, 从语言和所指对象的关系看, 刘三姐传说讲述着一些人们无法证实的事情, 这些经验在事实上并不存在, 但当从语言本身所代表的观念来看, 刘三姐传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刘三姐传说是刘三姐文化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制度、信仰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方法和机制。[13]在潘春见看来, 奇山奇石奇洞奇水这些自然之物与歌仙传说相互依托产生的奇幻意境, 是民族好歌心理和精神本质的自然流露。幻迹中的歌仙刘三姐形象, 诞生于自然神工的诗意造化, 她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 她本质上是自然地一部分, 是自然美的集中反映;刘三姐生命意象中的“石”、“花”特质, 牵涉到了更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 牵涉到关于社会、人生的和哲学命题和审美思考, 民众通过各种歌谣表达了对集歌神、爱神、保护神为一身的刘三姐的宗教情感, 这些歌谣的传唱不断在民众心灵世界中构筑着歌神刘三姐的永恒魅力。[14]

四、结论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刘三姐文化研究的大致梳理, 可以看到以下特点和趋势:

第一, 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刘三姐文化研究的思路的同时, 逐渐实现了研究理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1992年覃桂清《刘三姐纵横》一书, 是80年代后一部系统阐析刘三姐文化基本内容、形式和其发展流变规律的著述, 该书在考据刘三姐的行藏时注重对刘三姐文化各要素作纵向的历时分析, 具体操作则沿用了以往研究民间文学时惯用的传统文艺学、语言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之理论、方法。这实际是对已故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80年代的刘三姐研究其思路和成果的补充和完善。[15]大抵上看, 20世纪90年代的刘三姐研究在指导思想和方法上和90年代以前相比没有很明显的变化, 但研究的的精细程度有所加强。进入21世

一、作品简述

1. 事件回放

狭小的房间、脏乱的被褥、地板上的烟头……在一间“脏乱差”的招待所里, 早恋的学生、办假证的兄弟、打工的民工、出门旅游的老夫妻、偷情男女接连“粉墨登场”, 随着他们摆出夸张得甚至有点无厘头的动作, 一个个故事通过照片展现开来……这样一组名为《招待所那些事儿》的照片刚一上线, 就收到网友热烈响应。近日, 这组照片以大胆、直接的方式表现了发生在廉价招待所内的人和事, 整组照片采用了夸张、无厘头的摆拍方式。照片作者是一位80后的青年摄影师池磊,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 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不同于生活, 他拍摄这组观念摄影作品的初衷, 就是想展现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现状。

照片中不仅仅有画着牡丹双喜的尿盆, 草绿色的“复古”墙围, 花被单与上海美女挂历, 还有推断、凶杀、绑架以及各种情感纠结——这里有你意想不到的故事, 这11张图片描述的是在小旅馆房间里经常发生的11个瞬间, 就是:吸毒、绑架、卖淫、嫖娼、中学生开房、制造贩卖假证、拍摄A片、听房、聚众赌博、杀人等等。

2. 很黄很暴力VS很真很艺术

该组照片一经上传, 立刻得到众多网友的高度关注。网友们批评这组大胆直接的照片“太黄太暴力”。其中仅一个网友的博客转载后, 点击率就超过了2万次。评论声中, 网友普遍质疑, 照片只集中反映发生在招待所的负面, “很黄, 很暴力”, 恐怕会对青少年网友产生不好的影响。网友“亮嗓”就直截了当地批评说, “底层小人物有大量温暖阳光的生活场景, 拍摄者为什么不选取?而是专门选择不好的一面来表现?”有网友甚至直指拍摄者“心理阴暗”。

而拍摄者则认为这组照片“很真很艺术”。照片的策划者池磊目前任北京《O'ZINE符号》杂志主编兼艺术总监。针对网友的种种质疑, 这位年轻人显得很平静。他介绍说, 这组照片的灵感是来自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他看来招待所就是一个小社会, 涵盖了这个社会的林林总总。他用的是戏剧化的手法, 夸张、放大了一些社会现实, 去展现一些为人知, 却不为人深知的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现状。而且12张照片是一个统一体, 都是摆拍出来的, 联合起来是一个故事。

二、批判现实主义荒诞大片

2.1现实主义题材

这组照片原名《五星招待所》, 现在网络上流传的《招待所那些事儿》是喜欢它的网友取的。网友将这组作品称为“现实主义大片”, 但作者池磊认为更准确的提法是“批判现实主义荒诞大片”。照片中的人物、场景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刘三姐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刘三姐身份身世、刘三姐文化传承、刘三姐文化社会文化意义这三个方面, 对这些研究的总结回顾表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刘三姐文化研究在方法、思路和应用研究上有所突破, 但也存在这缺乏联系性和体系性等的问题。

关键词:刘三姐文化,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3][5][8]覃桂清:《刘三姐纵横》,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2。

[2][7][9]杨宁宁:《刘三姐形象演变探微》, 《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4]银建军、谭为宜:《“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综述》, 《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6]黄达武:《刘三姐的双重身份——歌仙和巫神》,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10]张利群:《文化交流视野中的“刘三姐”文化品牌构建》, 《广西民族研究》2001第4期。

[11]邓伟龙:《空间:一个解读刘三姐山歌文化有有力角度》, 《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2]蓝利萍:《刘三姐文化的生态美学思想》, 《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3]普列文:《刘三姐传说的文化含义》, 《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4]潘春见:《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形象意境》, 《广西民族研究》2002第1期。

篇3:80年代以来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综述

【关键词】教师领导 教育领导 教师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领导理论在不断发展,教师也经历了被赋权的追随者、辅助校长的次级领导者、教学直接领导者和动态主动领导者的发展过程,教师领导理论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明晰。

一、教师领导理论的发展

(一)被赋权的追随者

转化式领导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73年由汤顿提出来的。到伯恩斯则是完成了理论的构建。之后,有关转化式领导的研究也影响到教育领域,引发了对教育组织转化式领导的研究。福斯特(Foster)1984年就关注到转化式领导,认为转化式领导超越了校长这个角色,会促成领导者与追随者相互协调和共享领导角色。这可看成是伯恩斯转化式领导思想在教育领域里的初步运用。利斯伍德认为,转化式领导是一种双方自愿的或者是互助形式的权力,其实现是借助他人,而非高于他人。这种权力包强调向教师赋权。20世纪80年代初也可以看做是教师领导理论的初始阶段,学校组织文化都在重构,教师领导也随之产生。很多理论探索,存在较大的缺陷,如仍然局限在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中探讨教师的领导。但是能在严格的教育等级制中要求权力下放到教师,是一种开端与突破。

(二)次级领导者

道德领导就是基于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德行的学校,“一种基于道德权威的学校领导实践的理论”。虽然主要关注的是道德问题,但在教师地位上也提出了新的论点,即教师作为领导者之一,处于学校等级制领导中的组成部分。关注这点的首推萨乔万尼,他对转化式领导也有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道德领导,这可以看做是转化式领导在教育领导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他在《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中提到校长应该成为领导者的领导者,应该培养教师成为领导者。“学校管理者应该努力成为领导者的领导者,要努力培养教师和其他人员的种种能力,以便使人们不再需要直接的领导。”该理论在强调校长的新角色的同时,也反映出了教师的新角色,强调教师也能成为领导者。尊重教师在其专业领域的领导权,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尊重教师们教学上的自由,尊重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教学见解。欧文斯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只受校长的一般性控制和领导;米荣和艾里奥特提倡分享式决策。20世纪80年代中至80年代末也可以看成是教师领导理论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开始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领袖教师能获得正式职位。其优点在于能促进教师领导者个人的发展。但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变革,只是把领袖教师职位转成行政领导职位,具体表现为一些正式的领导角色,如班主任等等。

(三)教学直接领导者

教育领导理论最初主要是从企业领导理论移植而来,很少结合学校的特殊性,教学未受到重视,即使有一些对教学领导的研究,也往往集中于校长,把教学领导成败与校长个人作为完全等价,忽略了教师的重要作用。萨乔万尼认为校长应该担当起“首席教师”的角色,并致力于建立学习共同体。还有学者更直接地说明了教师领导与校长的关系:校长的教学领导分为直接领导和间接领导,校长可以直接领导;校长在对教学并不精通的情况下,教学领导权应该授给精通教学的专家型教师,他们实施间接领导。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教育教学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学领导也开始成为关注的重点。学者们开始认识到:教学领导职能要分布于包括校长、副校长、中层领导以及普通教师等在内的学校共同体中,每个人都能在教学领导中各自承担一定的职责,协同发挥作用。教师作为领导者成为教学领导的中心议题之一。但是,只是局限在观念上的变化,并没有深入到教学领导的研究中。

(四)动态主动领导者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彼得·圣吉的“去中心领导者”和萨乔万尼关于“领导者的领导者”的基础上,分布式领导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分布式领导并不是每个人都来领导,也不是没有人来负责,而是使领导职能在组织层面广泛的分布,通过这样来增加领导的强度与密度。教育领导理论发展的这一时期可以看做是教师领导理论发展的第四阶段,这时出现了新的转变,创造了新的角色:将教师领导与课堂、自身专业发展联系,使得教师领导不限于正式的行政职位,强调教师的参与、分享与合作精神。哈里斯认为教师领导源于分布式领导,分布式领导是学校权力关系的一种不同方式,追随者与领导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他认为,教师领导是不论职位或任命。

二、教师领导的发展变化

(一)角色的变化

教育领导理论中,校长角色由“英雄领导者”转化成“领导者的领导者”。相应的,教师的角色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由最初的追随者,到其教学领导权的受重视,再到直接提倡教师作为领导者。伯恩斯的《领导学》及转化式领导理论都强调追随者的重要作用,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互动成为重要焦点。我国学者张涛等人将教学领导分为三个层次:宏观教学领导者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观是校长,微观是教师。教师领导权也是教学领导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领导意识的变化

教师领导的权力最初是由校长赋予,教师是被动获得部分领导权力。学者们的研究也仅仅提到适当赋权教师,认为校长领导中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育领导要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每一项活动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领导,特别是校长的重要职责。”之后,要求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发展到要求校长在教学中将不擅长的部分交给专家型教师领导。随着分布式领导理论的发展,教师领导理论也获得了新突破:教师领导意识由被动发展到主动进取。教师领导倡导教师自主学习,以及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研讨、资源分享,这有助于教师自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辐射身边其他人的自我发展。教师领导的前提是承认教师的专业地位和专业自主权。哈格里夫斯认为教师领导对于专业化社区氛围的建设有积极的意义。教师领导能促进教师主动积极地推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领导主体的变化

1.从正式到非正式教师领导:从教师领导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教师领导最初侧重于教师在正式职务中作为管理者角色的领导,并不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之后,发展到开始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知识技能,教师领导扩大到课程领导等;近年来,随着分布式领导理论的出现,教师领导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非正式教师领导发展起来,教师领导不再限于正式的领导职位。彼得·德鲁克在《未来的领导》一书的序言中明确地说“领导力并不意味着头衔、特权、职位和金钱,而是责任。”

2.我国学者刘银花也认为,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经过选举、任命、聘用或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的能够指导和协助组织成员向既定目标努力的、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

3.从个体到集体领导:依据卡莱尔的历史“伟人”理论,本尼斯认为应该反过来,领导应该是分散在一个伟大的群体中,并不是一定要借助正规的职位或规则,不同成员在不同时间、情境中按照其个人能力承担不同领导职能。柯维认为领导者是“雁群领导”的典范,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追随者。以群雁飞行为喻,认为领导应该像雁群飞行一样,由大家轮换担任领头雁,领导者要学会何时在前,何时往后退。领导者是起到领头人的作用,重要任务就是筛选、任用、团结、激励追随者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萨乔万尼.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IX.

[2]欧文斯.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7.

[3]温恒福编.教育领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1-115.

篇4:80年代以来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综述

关键词:新时期,心理小说,中西,文学,文化

心理小说的繁荣成为了新时期显著的一个特点。传统的中国小说是重情节的, 而心理小说是注重心理结构的。心理小说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 将笔触直达人物的心灵深处, 表现人的潜意识。总体来说, 新时期的心理小说是在与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交流中产生的, 尤其是西方哲学和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心理小说的影响极为深刻。同时, 新时期的心理小说对西方文学又不是完全的照抄照搬, 而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 中西合璧所结成的硕果。

一、王蒙意识流小说与西方意识流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中国文化界有了欣欣向荣的发展。1980年代的中国文学已经被席卷到世界文学的巨大浪潮之中。新时期心理小说的大范围出现便是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交流、碰撞的结果, 这是一种新的探索。最先表现出这种探索的是以王蒙等为代表的一些作家。王蒙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创作的一系列意识流形态的小说首先做出了大胆的突破, 他摒弃了传统小说的情节化模式, 转向了叩问自我主体的心灵空间。王蒙借鉴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思想和手法, 在作品中采取内心独白、时空交错跳跃等方法, 用心理结构的手法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了描写。《春之声》是王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是写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出国考察后乘火车返回阔别多年的家乡时沿途的所思所感。它没有贯穿全篇的故事情节, 主要借助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联想和下意识的活动, 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小说从情节来看时间跨度很短, 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却跨过了三十余年。小说开头伴随着火车启动“咣地一声”, 主人公进入了自由驰骋的联想中。他从车身轻轻颤抖、人们在轻轻摇摆想起了童年的快乐;从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想到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泉水叮咚响》;从车上熙熙攘攘的人想到一九四六年的学生运动…这些大段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构筑在一起就形成了这篇标新立异的心理小说。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一种借鉴和创新。“王蒙的‘意识流’既是对西方意识流的借鉴, 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的继承, 它剔除了西方意识流的阴暗的、消极的、直觉的因素, 是理性的、积极的。”[1]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有着中国的特色, 小说在探索人物内心的同时一般都体现着一种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未来的信心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在小说《蝴蝶》中, 蝴蝶是报春的使者, 象征着希望。“尽管祖国的大地承受着太多的苦难, 春天仍然是祖国的春天, 山的春天, 人的春天。”主人公张思远最终经过对自己心灵的自审后找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 并坚定要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在《春之声》中, 主人公由一位青年妇女学习外语的情形联想到了青春时代的活力, 从收音机播放的《春之声圆舞曲》联想到了“如今每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出现转机, 都是有趣的, 有希望的和永远不应该忘怀的。”体现出作者满怀希望的情怀。

王蒙的探索是对新时期小说的一个重要贡献。从王蒙的意识流小说这一“奇葩”开始, 当代小说开始了超越现实表象的写作走向, 那就是深入人性和心灵的创作里程。

二、“性压抑”小说与弗洛伊德主义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把人性制约在一个共同遵守的规范准则里面, “性压抑”由此而生。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 人性是一块禁地, 新时期文学人性意识的觉醒是一个重大的超越, 并成为作家创作的一种自觉性。到80年代中期, 当代文学对人内心的探索到了性的方面, 个人的欲求、尤其是性欲得到了彰显, 心理小说在这一阶段以抒写性爱为主要内容。

新时期的“性压抑”小说深受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弗洛伊德主义把性看成是不受任何物质制约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生命的内驱力和本质, 推论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地和性有关。这种与艺术源于生活相悖的本能说, 对当代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 “新时期文学又绝非弗洛伊德理论的简单演绎, 而是给性爱渗进去强烈的理性意味, 将其作为对时代、文化和道德批判的手段。”[2]

在张洁的《爱, 是不能忘记的》中, 各自陷入无爱婚姻的“我”的母亲和老干部压抑的爱了二十多年, 他们受着封建传统道德的强大束缚而不能在一起, 想追求本能的欲望却又心有所念。母亲那些题着“爱, 是不能忘记的”笔记本子中记录着她多年来苦恋的内心感受, 在这上面她和他倾心交谈, 母亲压抑的内心世界就是这样被展现出来的。“我们曾经相约:让我们互相忘记。可是我欺骗了你, 我没有忘记。”当老干部死后, 母亲绝望失落的心境通过她的日记直接表现了出来:“你去了。似乎我灵性里的一部分也随你而去了。”作者通过这一曲爱情的悲歌指出如何清除传统道德的束缚和压抑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张贤亮的小说把性欲作为人性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写, 从“性”的角度揭示出生命本能的需求。同时张贤亮并没有局限于对性的描写上, 而是通过这种描写重在展现一种理性的思考。《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用自白的方式阐述了一个在身体和心灵上都出现萎缩的章永璘的内心世界, 展现人的潜意识。性的饥饿、精神的困顿时时困扰着章永璘, 作品中用自白的手法写到了他对性爱的渴望, 将章永璘在压抑中挣扎的内心世界袒露的表现了出来:“有一股力量在我身体里剧烈的翻腾, 促使我不是向前扑去便是往回跑。但是, 身体外面似乎也有股力量钳制着我, 使我既不能扑上去也不能往回跑。”这是章永璘初次目睹黄香久洗澡时的心理感受, 包含着他本能的冲动, 也有着不自觉的控制。这种对本能的压抑最终导致了主人公扭曲的人格。总的来说, 这篇小说打破了当代文学“严肃”的局面, 也为后来女性文学对女人“私密”的大胆描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很多学者指责张贤亮作品中对性的描写, 但事实上, 张贤亮笔下的性是健康的, 是具有理性色彩的。

三、挖掘女性内心深处的女性心理小说与女权主义

中国长期以来的封建社会一直是男权社会, 女性地位比较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化和文学理论被不断引进, 当代女性作家开始全面觉醒。心理小说发展到这一阶段, 成为对女性内心的深入剖析, 甚至对女性的“私密”开始进行大量描写, 表达着女性意识、女性观念和女性追求。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受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 表现女性的自然本能和潜意识, 对男权意识进行抗辩。但同时, 新时期的女性作家们并没有局限在西方的女权主义中, 而是结合着多种创作艺术手段, 反映中国当代的社会特征。到了90年代, 女性作家已经开始有了独立的写作自觉性。其中, 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一些女性作家具有典型女性主义特征的私语化倾向, 自白也成为她们常见的表达方式。

陈染的《与遐想心爱者在禁中守望》以主人公寂旎的幻想贯穿着全篇, 将寂旎的内心世界全部展露了出来, 以寂旎个人的体验方式来表现女性寻找理想男人的梦想。陈染的其他作品像《私人生活》、《嘴唇里的阳光》等也都是以一种内心独白体向读者敞开女性神秘的内心世界, 对女性的心理做出了大胆的剖析。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是这一时期心理小说的典型代表。《一个人的战争》从引言开始就向读者敞开了心怀:“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这意味着女人的一切是自己的, 不是附属于男人的, 充满了女性独立性意识。作者在小说中采用了回忆式的叙述方式, 通过作者的个人记忆追述了一个女人精神和心理成熟的过程。技巧上, 小说没有明晰的线性时间结构, 这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而且作者可以以此随意地挥洒记忆的碎片。这种看似杂乱、散漫的写作结构是融入了意识流小说的写作技巧。内容上, 作者将主人公多米的一切所思、所想、所闻和所见全都一览无遗地表现了出来。多米回忆的内容十分生活化, 她从小到大所看到的、想到的或者自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带着多米内心深处的自我剖析, 被作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用讲故事的方式说给读者听, 带着个人化的色彩。小说在一种自传式的氛围中前所未有地凸显了一个女人成长历程中个人的铭心刻骨的记忆, 并由此把女性的奇特经验渲染到了极致。《一个人的战争》明显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影响, “有人甚至认为它就是按照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原则来写作的。”[3]细腻的笔触成功地让我们领略到了女性独有的魅力及其细密的内心世界。

结语

心理小说的发展体现着新时期文学与西方文学、文化的交流。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 在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之后, 当代新时期的文学在中西文学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发展着自身。心理小说的发展同时也体现着新时期文学在对人性的关怀上越来越具有自觉性, 体现着人性的觉醒。

参考文献

[1]叶向党.《王蒙“意识流”小说研究综述》[J].2008, 27 (6) :67.

[2]时晓丽.《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与中国新时期的文学》[J].1998, 3 (28) :100.

上一篇:《发现别人的优点,称赞别人》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下一篇: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