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爱情

2022-07-31

第一篇:1980年代的爱情

读《1980年代的爱情》有感

郭。 东南北的话

这本书也是在我生病期间读到的,一个病房一共三个病友(60岁老阿姨,35岁年轻母亲的陪床老公,还有我),在无聊的挂水中都看完了这本书。

正如书的题目,1980年代是个奇迹,刚结束文化大革命没多久,中国还处在慢慢摸索着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门路,人们也还在从那个年代一点点觉醒调整与挣扎,这个时代赋予了难得的“清纯色彩”。那时的野夫年轻纯洁,爱情更年轻纯洁,似乎拉手、在夕阳或月光下散步是爱情的万能公式,蔑视金钱和权贵,才是爱情的最低标准,让人怀念和羡慕在河边野炊弹琴聊人生的简单。

在整段故事的大前半段,铺垫了他和女主丽雯的情感积淀,从最开始的初恋,到下乡重逢的惊喜,到划出的陌生线抵不过刻意编排的接近与关心,人心到底是热的,再又回到熟悉的俩人,却都还小心翼翼的保护着那道关系。在读到这段的时候甚至都可以感觉到作者扑出文字和纸张的情谊满满,好像只要一个人轻轻一伸手,就可以把米糊糊般丝薄的隔阂捅破。但两人克制了,对爱情的尊重和为对方考虑的奉献让这段爱情充满了“神圣”:

“我的手在颤抖,有些蠢蠢欲动,希望借此夜色的掩护将她拉入怀中,错过此刻的我也许永无勇气。她隐约感觉将有什么要发生,她努力试图控制住自己的紧张,但又似乎期待着那难以抵御的诱惑。暴动正在酝酿之中,我想抓住什么,又不敢贸然行事,我怕拒绝之后的难堪,我并不知一切发生之后的结局。”

最终雨夜的长谈,到空气中凝固的安静,小火苗还是没能燃起,野夫也如遭重创。

而在野夫得知自己要被调回省城,无法带走心爱的姑娘被迫面临分别,那种撕心裂肺,无可奈何的无能为力,幻化成野夫笔下的一字一句:

“一切都像是在为我们的离别布景,冷静的万物之下,掩饰着人生临歧的内在热流。很短很短的青石板小街,我们相识赴难一版的隐忍和辛苦。似乎该说的都已经说完,剩下的时间只是刑场上最后的注目,只想把目光深深地钉进对方的影子,把一生的记忆带到来世。”

故事的结局远没有这么平淡,回城,结婚,离婚,入狱,岁月狠狠的在野夫的身上划着刀印,却也在为后来的重逢铺垫着惊喜。为了让野夫重新站起来找回自信,丽雯用“爱”,一种身体力行的“爱”给予了他世间最有力量的温度。 但是重逢的喜悦还是短暂,丽雯知道野夫一定会是个有所作为的人,所以还是像当年乡里的离别一样,放手离去。直到丽雯去世,野夫才重新又有了她的消息,与此一同知道的,还有几十年前他写给她的那封情书完好无损和“爱”一直都在。

是的,世界上多数人的爱情,都是为了“抓住”。抓住便是抵达,是爱情的盛宴,仿佛完成神赐的宿命,可以收获今生的美丽。野夫在这里讲述了一个不断拒斥的故事,近乎残酷的安排,乃因为这样的爱不为抵达,却处处都是为了成全。这样的成全如落红春泥,一枝一叶都是人间的怜悯。

当然通过这本书,认识到了野夫这位作者。网上流传着对他的评价--一个最荣耀,最霸气的囚徒。是,相信正因为在人间经历了纯洁初变跌宕回归平常,才可以比平常人多了一丝细腻,用如此侠情傲骨,温柔如水的文字描述这样一段情感故事。

野夫的作品里没有庙堂之上的宏大叙事,没有长袖善舞的将相,更无金字塔顶端指点江山的帝王及其操纵的权力游戏。但文字点滴里面展现出的是广阔无边的江湖,江湖是没有顶端的,江湖只有“无穷的远方”,还有“无数的人们”,而这些都和他相关。

附百度上野夫的介绍,看到最后一段在汶川地震后他的介绍,确实和他的文字反映出来的“尊严”是一样的,虽不意外,但还是让人尊敬。普普通通的生命个体,为了捍卫生命的尊严,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时代为之设置的血泪斑斑的人生。无论是年轻时候的下乡,还是后来的“史诗级”作家,在社会存在的角色都在淋漓尽致的反映这两个强而有力的字。只是介绍中没有提及野夫还有过6年的牢狱经历,虽在小说中也是轻描淡写,但多少都说明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

土家野夫又名野夫, [1] 本名郑世平,(1962年- )出生于湖北省利川市。中国自由作家,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论文,剧本等约一百多万字。2006年获”第三代诗人回顾展”之“杰出贡献奖”,2009年获“2009当代汉语贡献奖”,2010年1月,《江上的母亲》获 2010台北国际书展非小说类大奖,是中国大陆首位作家获得此奖项。2013年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散文家提名。

曾做了几年出版,野夫又进入了编剧的行当,先是担当了电影《玉观音》的制片策划,纪录片《关注末代匠人——正在消失的职业》总制片人等,接着又亲自担当《父亲的战争》编剧。现在在云南生活、写作。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前,土家野夫在四川德阳市罗江县做农村调查,准备写一本《大地生民——中国基层政权运作现状的观察与忧思》关于乡土社会的问题的书。部分文章《治小县若统大国》、《废墟上的民主梦》、《余震绵延的大地》已经在海南《天涯》杂志上发表,前两篇并列2008年中国散文学会评选的优秀散文奖第四名。

地震发生后,就在当地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为罗江县募集到约200万现金,成立罗江县精神重建基金会。土家野夫还培训当地农民自编、自演、自导拍摄电视短剧介绍灾区的真实境况,并将影片拿到县电视台播出,在2008年杭州国际传媒大会上得到抗震救灾纪实片一等奖。

第二篇:《1980年代的爱情》读后感800字

本来以为是一本很随意的爱情小说,但通读完之后在心里却久久回味。

这个故事讲述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大山的村子里当村官,然后偶遇了高中时代的初恋,接着他们之间维持着一段暧昧的关系,直到这个大学生半年后因为工作调动要调离这个村子。小伙子很不想离开,因为他喜欢和这个初恋在一起,但是女人却执意让他离开。因为这个大山会泯灭他的斗志,而且因为阶级成分不一样,他们也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后来这个小伙子终究离开了这个大山,但是却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出狱后又见到了曾经的初恋。此时他又想和她一起平静的生活,但是女人又推脱了,她还是希望他能够成就一凡事业,而不是平平淡淡的了却一生。于是,他又离开了。终于,若干十年后,他有所成了,然而等待他的确实这个女人因为癌症永远的离开了。

故事描述起来是这样的普通,但是有几个细节确实让人回味:

当这个大学生刚来到这座大山的时候,意志消沉,因为曾经满腹经纶,而如今却直落个碌碌无为。于是他就整天喝酒来麻痹自己。曾经的初恋是供销社的服务员,当他看到自己也深爱着的男人这么堕落时,就在酒里掺水,她告诉他:一个男人不可以这么没有志气,人生不能因为处于低谷就消磨斗志。

当他和她处于暧昧状态时,当男人每次想挑开这层关系时,她总是把话题岔开。因为他们的阶级不一样,注定他们在一起会害了这个男人。(范_文_先_生_网)于是她宁愿默默地帮助这个男人,也不愿意和他做男女朋友。于是,就在女人的暧昧和帮助下,这个男人度过了半年时光,并且没有继续颓废下去。

当这个男人遭遇了牢狱之灾、父母双亡后,她第一时间出现了,给了他第一次,给了他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感受到他并不是孤独的活着。虽然这个时候她也很想和他在一起,因为此时她已经是孤寡一人,但是她没有告诉这个男人。虽然这个男人三番四次的表达,但是她始终拒绝她,乞求他忘记她,不要“打扰”她现在美好的生活。于是,这个男人失望的离开了,义无反顾的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当这个男人有所成之后,她却离开了。当她曾经的故事由他的友人一一告诉他的时候,他已经心碎了,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是这么深深地爱着他。

第三篇:《再见1980年代》读后感

好几个星期前就看到了《南方周末》那篇《再见1980年代》,一个人在沙发上喝着茶,窗外骄阳似火,屋内凉风宜人,读着那些原本不属于我的怀旧,心中不免生出对那个年代的种种记忆与描绘……,还有那个听了很多年的字眼“80后”。

提起八十年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记忆,比起那些成长在北京的青年一代,我们这些生活在边远的山村的孩童,对那个年代的记忆多数是儿时的各种嬉笑、童欢,没有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没有城里孩子统一的制式校服,我记忆中的那个年代,连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看到一辆四轮的机动车都是件新鲜事。是的,提起那个年代,我们都要用怀旧的口吻,无论当时你是懵懂无知的孩童,还是情窦初开的少年,抑或是肩挑重任的家庭脊梁……那个思想和自由刚刚开启的国家恢复期,一切都在复苏。任曙林用镜头记录着八十年代北京的中学校园——简单的设施、朴素的装扮、青涩的爱慕,照片中的那些影像对于我这个八十年初出生的人并不陌生,尽管八十年代末我才走进村里的小学,但是照片中木质的黑板、二八自行车、千篇一律的朴素着装,还有,那个年代里无所不在的神态,一切都那么熟悉。因为当我在九十年代初走进中学校园,那里的一切也还远远没有超越影像中记录的八十年代北京校园……所以,这些照片中凝成了永逝的八十年代,同样也牵动着许多“80后”的回忆。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什么人,把“80后”这个标签贴在我们这些出生在80年代的人身上,总感觉最初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充斥的贬义与责难,“80后”与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的负面评价绞在一起,一度有人出来驳斥、辩论,但却无力扭转舆论压力。于是“80”后选择用事实说话,汶川地震中给了那些所谓的社会学家一记响亮的耳光。是的,看待一个年代的人,不能无限放大所谓的缺陷,先看看周围的环境吧!先看看所谓的70后、60后,甚至50、40后们,那些自认为经过了血雨腥风,懂得担当、懂得奋斗、懂得珍惜的长者们思想里面都充斥着什么吧?成长中的经历不同,对世界的感知就会不同,思想观念也就不同,想法存在差异无可厚非。是的,我们没有经历战争、没有经历文革,但是我们比前人在更年轻的时候就懂得珍惜机遇、珍爱资源,这些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差异,不是吗?

如今集体奔三的“80后”越来越多的初涉职场、越来越多的为人父母、越来越多的肩挑起赡养父母的重任,是的,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加入到了怀旧的队伍里,看到那些老旧的照片会勾起儿时的记忆,会陷入久久的遐想……再见,1980年代,再见,80后的青春!

第四篇:【怀旧剧场】90年代爱情电影——童话的开始与终结

九十年代爱情电影 怀旧的感觉欢迎您的光临

九十年代爱情电影

(1990—1999)

和上一个十年里爱情的美满不同,这十年的银幕上的情侣大多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葬身之地”,可是如果没有婚姻的话,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我们便和银幕上情侣一起品尝了“失去”的滋味。《泰坦尼克号》、《永失我爱》、《大撒把》、《大话西游》、《廊桥遗梦》等诸多影片似乎都在宣告一个童话时代的终结——又或者是导演们在续写童话。在一般童话的结尾,“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可是生活的艰辛和爱情的难以为继,岂是王子和公主可以料到的,他们的婚后生活未必就会幸福。所以,这是一个初尝失去的年代,这是一个爱情成熟的年代。

《霸王别姬》——开时代之先河(1993)

影片里,程蝶衣对段小楼的那种依恋和依赖的情感是很容易理解的。他小时候就遭受欺辱,是在段小楼的帮助下才重新站了起来。他一直有性别认同上的困扰,也是在段小楼的“催化”下,他才正视了自己的“性别”。陈凯歌用了完整、恢弘、博大的试听语言将这个史诗性的故事讲述得丝丝入扣。张国荣也奉献了自己在银幕上最完美,也是最美的演出。 影片简介:影片以两个京剧演员跌宕起伏的一生为线索,通过他们半个世纪的嬉笑癫狂的命运,展现了传统文化、社会动荡、政治斗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可是,就在文革结束、他们将在舞台上迎来自己新的生命的时候,扮演虞姬的程蝶衣却自刎于舞台上。

爱情宣言:要唱就唱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 爱情信物:虞姬的剑

《大话西游》——无厘头+跨时空(1995)

说到底,这是一部香港的无厘头喜剧。影片里融合了大量的不着边际的搞笑和屎尿屁的隐喻。但是这并没有阻拦影片在大陆的风靡。影片能让观众放肆的笑、放肆的哭。至尊宝向紫霞仙子表白的那一段台词也早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语言。在校园里,怎么可能听不到“我希望是一万年”式的表白?周星驰也以本片在内地的成功吹响了进军内地电影业的号角。不过星爷此后的作品,没有一部在影响力上能超越《大话西游》的。无论怎么样,《大话西游》式的台词和思维方式,都已经在年轻人中深深地扎根,它的影响力,也许要再过10年,等到受它影响的一代学生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才能见分晓。

影片简介:“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这两部影片按最初的设想是一部完整的影片,可是最后剧情的发展超出刘镇伟的估计,一部影片已装不下这些奇思妙想了,只有将计划改变,一分为二。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影片的完整性。电影里那段穿越时间去爱你的爱情故事早已成为了经典。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故事也早已成为了一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

爱情宣言: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爱情信物:紫霞仙子的手链

《廊桥遗梦》——责任感(1995)

1995年,这部电影来到了中国,伴随着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一起来到中国的还有渐渐浮出水面的“婚外恋”问题。现在的80后和90后自然不知道在那个时候的中国,婚外恋是一件见不得人的龌龊事。爱情可以靠激情、或者是冲动去维持去保鲜,可是在婚姻之中,责任和义务才是要首先考虑的。范佳思最后没有冲下汽车投入罗布的怀抱,正是因为她明白:如果她下车,她可能会一无所有,罗布未必是一个好的结婚对象;如果她不下车,她还将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影片简介:范佳思的子女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渐渐发现她生前一段动人的感情生活。范佳思是一个欧洲人,二战结束后,她下嫁给美国依阿华州的一名农夫,婚后二人同床异梦。一天,她遇上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罗布,二人一见如故,互生情愫,但碍于范佳思对家庭的责任,二人相处四天后便决定分开,但离别之际难舍难分。最后,罗布毅然离开了依阿华州,继续他飘泊浪荡的摄影生涯„„ 爱情信物:相机、照片

《云中漫步》——好事多磨(1995)

被遗弃的男人和被遗弃的女人在长途客车上偶遇,随后就有了一段浪漫但是命运多舛的爱情故事。也许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好事多磨”吧。影片虽然将爱情作为全片的线索来加以描述,可是影片的主题却不是要赞美爱情的博大。导演借助这个爱情故事告诉人们,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不要放弃自己的希望。无论是在爱情上,还是在事业上,都是如此。影片最后,一场大火烧毁了整个葡萄园,所有人都以为再无出路,可是保罗却在地下挖出了一截未被烧毁的葡萄树的树根——正是这个树根,又带给了全家人以希望。当年帅气但是略显稚嫩的基努·里维斯一夜之间成为了中国新一代的偶像。从70、80年代的高仓健,到90年代的里维斯,国人的审美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影片简介:退伍的美国大兵保罗·萨顿回到家中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和别人躺在床上。于是他便离开了那个令他伤心的地方。在旅途中,他结识了需要帮助的姑娘阿拉贡,为了帮助她度过难关,保罗来到了阿拉贡的家——葡萄种植园。在葡萄园居住的日子里,保罗和阿拉贡渐渐产生了感情,炽热的爱情之火在两个年轻人的心里熊熊燃烧。晚宴上,阿拉贡的父亲宣布保罗成为了家庭的新成员。可是保罗还需要和妻子离婚,于是他不辞而别,跑到了旧金山和妻子离婚。随后他有马不停蹄地赶回葡萄种植园,回到阿拉贡身边。 爱情宣言:新婚的夫妻,不是做爱就是作战。 爱情信物:葡萄树根

《我的父亲母亲》——青葱岁月、纯真年代(1999) 影片是张艺谋执导的一部讲述爱情、家庭、亲情的电影。作品充满了诗意的浪漫,用抒情、单纯的手法表现了一个带着乡土气息的过去时代的爱情故事。影片里,招弟和骆长余简单、直接但是不乏可爱和纯真。影片在色彩的使用上大胆而细腻、体现了张艺谋的一贯特点。现实用黑白表现,而回忆则用彩色来表示——使美好的回忆和残酷的现实(父亲去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这部影片里,年轻的章子怡首次登上银幕。

影片简介:城市青年骆长余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自愿来到了三合屯当教师,方圆十几里出了名的美人招弟暗自喜欢上了教师,从此她的心便不再安宁。她每天给他做最好吃的派饭,特意用一个青瓷碗盛好送去,满心希望教师能吃上她做的饭菜。学校建好了,听到教师的念书声,招弟觉得那是有生以来最好听的声音。到后来,村里已经没有人再听了,只有招弟还听,一听就是四十多年„„ 爱情宣言:好吃么? 爱情信物:青瓷碗 《风月》——病态人生(1996)

《风月》的电影剧本由陈凯歌和王安忆联手制作,改编自叶兆言小说《花影》,讲述了病态社会下的病态人生,通过一个爱情悲剧,以表达作者对人性的反思。如果说忠良爱的是如意,还不如说他爱的是金钱和地位,因为他接触如意的心术本就不正了,无论如何也不会结出幸福的果实。影片虽然批判了那个时代下人性的糜烂和衰落,但是并未揭示出造成这种衰落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影片里忠良和如意的死只是一个情节上的创作,而没有什么深度。

影片简介:忠良从小就父母双亡,投靠嫁入庞府的姐姐,由于不堪姐夫的欺辱,毒害姐夫后逃离庞镇,被上海帮大大收养沦为拆白党。大大觊觎庞府财产,令忠良诱拐大小姐如意。但是忠良和如意相互爱慕,忠良不忍欺骗如意,强抑爱意,独自离开庞镇回到上海。大大刻意让如意亲眼目睹忠良在上海的勾当,如意不在意仍深爱忠良,忠良却觉得自己卑劣,不敢继续。如意绝望,返回庞府嫁给了景少爷。可是忠良还是深爱着如意,只有把她毒死后自杀,才能永远结合。 爱情宣言:爱能毒人 爱情信物:自行车、毒药

《红色恋人》——革命和信仰(1998)

其实,本片的着眼点并不是在信仰和主义上,而是在人性和情感上。秋秋和靳的感情并不是革命小将对革命家的仰慕和敬畏,而是一种女人的护幼的天性。靳发病之后,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楚楚可怜,无疑,这样形象的靳激发出了秋秋心中母性的一面。而爱上秋秋的靳,也需要一个女人来代替他的前妻在他心中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爱情对秋秋并不公平。他们的相爱,与其说是革命理想的融合,不如说是人性和心理的需要。影片颠覆式地用张国荣塑造了一个革命者的形象,这和我们见惯的“高大全”的形象大相径庭,但是这也开辟了另一条理解革命的途径。

影片简介:靳是共产党在上海地下组织的高层领导人,由于他在一次战争中,身受重伤,残留在他脑内的弹片造成他患有严重的间歇性狂燥病症,容易产生幻觉。秋秋在与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靳的勇敢、智慧与风采,强烈地吸引她,并且深深爱著他。有一晚,靳的幻觉症病发中,视秋秋为前妻,而清醒的秋秋竟被靳的浪漫与坚贞爱情震撼,她为了得到靳的真实爱情而付出了一切。佩恩悟出他们在追求爱的同时,就是在追求信仰,就是以生死相许,这是一种浪漫。 爱情宣言:好了,好了,我在你的身边 爱情信物:书籍、药品 《永失我爱》——贫嘴+真情(1994)

本片是冯小刚独立执导的首部作品,影片里蔓延着浓厚的冯氏风格。从电视剧起家的冯小刚拍起电影来也是一副电视剧的嘴脸。本片无论从故事还是拍摄手法而言都是彻头彻尾的电视剧。但是这种缺憾却并不成为阻拦观众为格格和苏凯流泪的路障。他们偶遇之后便开始了“欢喜冤家”的爱情发展,伴随着冯小刚和王朔语言风格的台词,格格和苏凯的爱情在磕磕碰碰中倒也一帆风顺。影片的结尾是全片最煽情的地方,也是冯小刚在今后的贺岁剧里屡试不爽的煽情招数。 影片简介:专门替别人从外地往北京运送汽车的个体司机苏凯巧遇空姐林格格,并对她一见钟情,但是格格对他的印象却不好。后来在一次接送格格与她的同事回京途中,在路上所发生的一切,使格格对他产生了好感,并在回京后不久,双双堕入爱河。然而就当他们感情日深并准备结婚的时候,苏凯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不忍拖累爱人,狠心赶走了格格。当格格得知一切来到他的面前时,病情已经恶化的苏凯已没有表达感情的能力了„„ 爱情宣言:冯氏台词

《泰坦尼克号》——这一张船票,登上了你的客船(1997) 杰克和罗斯,在中国相当一部分的影迷心里是银幕上最完美的情侣。不仅仅因为他们的爱情跨越的贫富、跨越了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爱情发生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发生在泰坦尼克号上。正是有了人类灾难作为背景,人类的爱情才显得伟大和灿烂。如果影片里没有一个102岁的奶奶级的罗斯出来,那么影片最多是一部好莱坞的庸俗的言情片,可是它不仅有这个人物,而且这个被埋藏多年的爱情故事还是通过她的嘴巴讲述的,那么这个爱情就变成了传奇。 影片简介: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一道上船,另一边,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也上了船。罗丝早就看出卡尔是个十足的势利小人,从心底里不愿嫁给他,甚至打算投海自尽。关键时刻,杰克一把抱住了少女罗丝,两个年轻人由此相识。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了,罗丝脱下衣服,戴上卡尔送她的项链,让杰克为她画像,以此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但是“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泰坦尼克号上一片混乱,在危急之中,人类本性中的善良与丑恶、高贵与卑劣更加分明。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罗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

爱情宣言:你跳,我也跳 爱情信物:画作、海洋之心

《红河谷》——神奇的西藏(1999)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着神奇的风景和神奇的居民。冯小宁的这部影片虽然是一部战争片,虽然没有把爱情作为主题来叙述,但是发生在藏民之间的纯真和坚贞的爱情依然美好。人高马大的宁静,俊美凝练的裸体——这一切都不带有一丝色情的意味。

影片简介: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西藏,探险家琼斯和罗克曼被雪崩淹没,格桑与雪儿将其救起。罗克曼走了,琼斯留下养病。美丽的草原和朴实的藏民,让琼斯爱上了这块神秘之地。漂亮任性的头人女儿丹珠,被格桑的豪放所吸引,不顾雪儿对格桑的爱慕,放肆地追求格桑。格桑拒绝了丹珠的爱情,向雪儿求爱。以罗克曼为首的英国远征军进攻西藏,成千上万的西藏人民不畏强暴,为保卫家园,保卫领土完整,与英军展开了浴血奋战。头人率余部退进古堡,丹珠被俘,为救女儿,头人倒下了。丹珠唱着古老的情歌,与敌人同归于尽。天葬台上,厌倦了侵略的琼斯,面对他两次进藏寻找的神圣雪山,慢慢地把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颅。 爱情宣言:雪山女神,雅鲁藏布江。 爱情信物:乌朵(放羊用的耗牛绳兜) 《大撒把》——孤男寡女的情感依靠(1992)

一个是走了妻子的男人,一个是走了丈夫还流产的女人。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想不发生点什么都不可能。他们的爱情是一种依靠、是一种需要。全片风格温馨感人,娓娓道来的小人物的生活悲喜剧对所有观众都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葛优在影片中有着突破性的表演。他把一个落败而失意的男人的心理拿捏准确,再用不温不火的演技展示了出来,折服了所有影迷。现代都市人的无奈和苦涩、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需要,都在他的表演中次第展开。当然,女主角徐帆的表演也功不可没。

影片简介:顾颜送走妻子后在机场“收留”一个怀孕的女人,他将女人送到医院,那个女人流了产,但两人从此却成了朋友,她叫林周云,丈夫走后,她一直想出国和丈夫团聚,而顾颜却清楚,他的妻子一去将永不再回头。一年多过去了,在地铁站,顾颜,周云又不期而遇,周云十分兴奋说出国的手续都已齐备,就差签证了。春节要到了,两个单身的男女决定假扮夫妻,一起过节。两个月后,顾颜陪周云去了机场,周云要走了,可她希望顾颜开口留下她,顾颜竭立掩饰自己,什么也没表示,林周云依依不舍的走向登机口。 爱情宣言:走吧,走了就别回来了 爱情信物:饺子

《重庆森林》——错爱(1994)

影片中的男主角都是在失恋无聊之后才撞到女主角的。他们并没有从上一段失败的恋情中走出来,就匆匆忙忙开始了一段新的爱情。这种爱情是错爱。如果新的感情发展顺利,两个人和谐美满,那么只能证明上一段爱情是“错爱”。那么人和人的爱情,就在这“错爱”的悖论中一直被消解,一直被误解。王家卫说:“我并不是对都市人的失落、错爱等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因为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我只是想把一些现实的事情拍出来,拍点都市气息。”

影片简介:影片有两个故事组成,第一个故事是失恋的警察223和戴金色假发的女杀手的故事。第二个故事是警察663和速食店打工的阿菲的爱情故事。663被女友甩了,速食店女孩拆了他的女友留在快餐店留下的信,拿了他的钥匙,经常偷偷过去他家中打扫装修,好像梦游一样。一日,被警察663撞见。当晚,663约她在California酒吧见面。女孩却去了真的加州,留给他一封信。663始终不知道信中约会的地点。一年后,女孩回来了,回到表哥的快餐店,663已经是这家店的老板了。女孩一身空姐制服,给663写了一张新的“登机证”。

爱情宣言: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爱情信物:罐头、钥匙、CD 《红玫瑰白玫瑰》——非此即彼,都不满意(1994)

在影片所展示的爱情生活里,红玫瑰和白玫瑰只是两种女性的符号——一个是热情奔放的西洋式女性,一个是宁静素雅的中国式女性。而男人需要的是这两种女性的综合体。所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张爱玲在小说里塑造的这两中女性形象是完全被动的,是静止的。但是关锦鹏却在电影里赋予了她们自觉的女性意识。如果要说对男权社会的批判的话,这是一种倒退。

影片简介:振保留学期间,有一个叫玫瑰的初恋情人。他曾因拒绝过玫瑰的求欢而获取了"柳下惠"的好名声。王士洪有一位风情万种的太太,她总令振保想入非非。经过几番灵与肉的斗争,振保被这位叫娇蕊的太太“囚住”了。可是他们不可能在一起,于是在母亲撮合下,振保娶了身材单薄、静如止水的孟烟鹂。新娘给人的感觉只是笼统的白净,她无法唤起振保的性欲。振保开始在外边嫖妓。可是有一天,他竟发现了他的阴影里没有任何光泽的白玫瑰烟鹂,居然和一个形象猬狎的裁缝关系暧昧。从此,振保在外边公开玩女人,一味地放浪形骸起来。有一天,他在公共汽车上巧遇了他生命中的“红玫瑰”娇蕊,她已是一种中年人的俗艳了。岁月无情,花开花落,在泪光中,振保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已是一种现实中的幻影。 爱情宣言: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甜蜜蜜》——自我压抑(1996)

黎小军和李翘的爱情,其实并不那么美好。尤其是黎小军在无锡还有个女朋友,他和李翘的感情完全是不负责任的“婚外恋”。可是,爱情来了,挡都挡不住。对付爱情的最好方法就是顺其自然,让它自己发展。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之后,黎小军和李翘都来到了纽约,心中依旧怀想着对方。当邓丽君的名曲《甜蜜蜜》响起来的时候,你、我是不是也从中咂到一点甜蜜的味道了呢?

影片简介:黎小军从无锡来到香港。他最大的理想就是等有了钱能把小婷接来成婚。在这里他认识了来自广州的李翘,两个孤独的人成了朋友,而且偶然地,他们发现他们都很喜欢邓丽君的歌。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其实对方都不是自己来香港的理想所在,于是他们分手了,小婷终于成了黎太太,李翘也跟了在黑社会做事的豹哥。日子仿佛就应该这样继续,可是他们也终于发现自己一直爱着对方。十几年后,他们在纽约唐人街一家商店的橱窗前,一起听着邓丽君去世的消息,当四目相对,耳畔传来的又是那首他们在香港时唱过的《甜蜜蜜》。

爱情宣言:多穿点,外面冷 爱情信物:云吞,单车

《黄河绝恋》——非常时期、非常爱情(1999)

安洁和欧文的爱情产生于战争的非常时期。不过就在战争来临的时候,人类的情感才会迸发出来——那是一种火山爆发式的迸发。二战前夕,香港的民政局前挤满了人群。他们不是去申请救济金,而是在办理结婚手续。在这种非常时刻产生的爱情绝对是非常爱情。

影片简介:盟军飞行员欧文的飞机被日本军舰击中,女军安洁等人奉命护送他前往根据地,途中欧文等人遇到了多次险阻,日本人的追杀和山寨土匪的阻挠。通过了解,欧文爱上了美丽、聪慧、坚强的安洁。最后,所有护送他的战士们都殉难了,只有欧文一个人活了下来。 爱情宣言:I love you 爱情信物:黄河、担架

系列链接五十年代爱情电影 六七十年代爱情电影

八十年代爱情电影 新千年代爱情电影

怀旧的感觉欢迎您的光临

背景音乐:《泰坦尼克》插曲

第五篇:80年代以来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观

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同的爱情观。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不衰竭的主题,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审美观念,演绎了丰富多彩的爱情故事。

80年代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爱情观是以“门当户对”为主线的,其中也仍存在一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不过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思想也在慢慢消失 。“门当户对”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其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国的包办婚姻阶段,它主要指男女双方的家庭地位、经济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族观念的日益淡化,“门当户对”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仅包括家庭情况,还包括个人的工作、职务、学历、思想观念等,经济越发展个人的因素也越显得重要。也许当物质极大丰富,经济差距不是很明显时,“门当户对”会抛开物质层面的东西,只指精神上的情投意合了,但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还远远达不到这一点。所以“门当户对”如宽泛的讲可以包括男女双方外在的条件和内在的精神,狭义的讲就是指外在的条件。至今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门当户对”就是外在条件的相符。

80年代中,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观都具有独特性。以我的观点来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路遥的作品了。路遥的作品把“门当户对”表现得很彻底,他描写的爱情是很实际的,情感常常是置于理智之后,爱情追求一开始就被是否“门当户对”所左右,在不“门当户对”的情况下,连开始都不存在。就像早期的作品《人生》一样,林巧珍虽然早就爱恋着高加林,但面对当教师的高加林她没有勇气追求,高加林成

了农民后她才表露了自己的心声,和高加林谈起了恋爱;高加林进城当记者后,由于地位的改变、环境的变化结束了他与巧珍的爱情,选择了当广播员的黄亚萍,而这时巧珍并不怨高加林,因为她认为自己现在配不上他;黄亚萍并不爱张克南,但两人确实是“门当户对”所以成为恋人,她虽然一直佩服高加林,但当高加林是一个农民时,她从没想过要和高加林谈恋爱,直到高加林成了县城里的一员她才追求他,而当高加林再次成为农民时,他们的恋爱关系也随之终结了。这曲曲折折的爱情哪一环不是笼罩在“门当户对”之下?

90年代的爱情观表现为:物质满足下,理性早熟的爱。

90后往往生理上还没成熟心理上已经成熟了。他们小小的年纪已经不把爱看得就是男女之间异性相吸那么简单了。他们懂得保护自己,他们甚至能够把性和爱区分开来,一夜情和爱情划分得头头是道。就像《草样年华》里的邱飞和周舟的爱情一样,终于在失去后才发现珍惜,不像80后把爱情看作两个人互相喜欢那么简单。

90后小小年纪就自己会注意门当户对。即使父母不参与,他们也懂得找一个跟自己都差不多的人谈恋爱。更会把爱情和家庭处理得很好。90后能够坐在电视机前看《甜蜜蜜》甚至理性的分析雷雷和叶青的爱情中的对与不对。

而这些都是时代的产物。

对于所谓00后的爱情观,则被笑称是“你给我一个棒棒糖,我就喜欢你”。

上一篇:512汶川地震总结下一篇:无限互联io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