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基层党组织

2024-04-08

好基层党组织(精选8篇)

篇1:好基层党组织

●对党的基层组织来说,最好的载体和抓手就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实现民心在基层聚集、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盼,高举民主和法治的旗帜,通过民主和法治建设,调动各方面力量有序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识,关切各方利益,整合和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基层治理的合力

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同样有一个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要把基层作为切入点和重点,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把基层党建的好做法、好经验制度化,使基层治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正确认识和把握基层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举措。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国家层面的各项治理决策和部署,如果离开了基层的探索和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许多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改革的统筹性、耦合性大大增强,许多举措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这个问题,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又要鼓励基层大胆探索,把二者结合好是必然选择。

始终坚持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以及利益诉求的多样化,给基层治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正确处理基层党组织和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在群众的组织形式由过去的“单位人”为主变为现在的“社会人”为主的条件下,发挥好党组织的作用。我国社会治理的新格局新体制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和积极稳妥地推进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建设,鼓励它们发挥好在社会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特殊优势。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一贯追求。对党的基层组织来说,最好的载体和抓手就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实现民心在基层聚集、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要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就有党员的作用,就有党组织的服务。要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要求。农村党组织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围绕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建设搞好服务;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搞好服务;机关党组织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搞好服务;高校党组织要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搞好服务;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围绕深化分类改革、促进事业发展搞好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围绕促进生产经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搞好服务;各种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围绕凝聚群众、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搞好服务。要从执政党的基层党组织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我们党是政治组织,应当履行政治组织的职能,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要把党组织的政治作用与服务作用统一起来。既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又要教育引导群众,用党的理论武装群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群众,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带领群众前进。要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量。通过考核评价,促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

坚定不移地发展基层民主、加强法治,整合资源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民主和法治。民主和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基层治理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从我国国情出发,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必须坚持基层党组织领导,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发展民主和法治,基层最重要,基层也最紧迫。依靠民主和法治的方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已经成为最重要、最有效、最为群众认可的方法。所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盼,高举民主和法治的旗帜,通过民主和法治建设,调动各方面力量有序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识,关切各方利益,整合和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基层治理的合力。

关心、爱护、支持基层干部,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人、关键在用干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干部的作用至关重要。基层干部是基层组织的主心骨和带头人,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基层干部生活在群众中,对群众最熟悉、最了解,面对的矛盾和困难也最直接,承受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而许多基层干部长期收入偏低,工作生活环境亟待改善。不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不相适应,与群众的期望有差距。因此,对基层干部,一要关心爱护支持,二要严格教育管理。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能力,引导他们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树立在基层建功立业的自觉意识,提高基层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提高他们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制定和落实激励关怀基层干部的政策措施。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培养干部的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保障,让基层干部留下来有干头、走出去有通道,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篇2:好基层党组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党的基层组织既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又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保持稳定的“稳压器”和深化改革的“先锋官”。基层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兴衰。抓党组织建设只有强化党员核心引领作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让党的各项工作落地有声,才能进一步激活基层党组织这“一池春水”。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定要切实打好“三张牌”。强调问题导向,打好破解重点难点问题这张“动力牌”

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当前,个别地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表现在基层党组织内部“不团结”,班子成员之间明争暗斗、各自为政、相互拆台,抓党建与抓工作存在“两张皮”等现象;二是表现在基层党组织“不办事”,缺乏担当、缺乏激情、缺少责任心、服务群众意识淡薄,工作推诿扯皮,得过且过等现象;三是表现在基层党组织“不公正”,办事不公正,处事不公开,?k事“任性”,出现“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管用”等现象。这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同时,他还强调:“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可以说,直面问题,毫不避讳,是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鲜明品格。他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这就要求我们,正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厘清问题利害关系,找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住重点、破解难点,补齐短板,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症下猛药,打通关键“节点”,着力强化整顿,落实整改措施,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确保问题整改取得实际效果,为基层党建注入更多的动力。

强调战斗堡垒,打好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张“关键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好不好关键是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的政治素质高不高。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他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但总的是战斗堡垒,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地位和功能定位,指出了抓基层打基础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正如总书记强调的,党的力量支撑和矛盾问题都在基层,这是因为基层党组织既是党整个体系的组织支撑,又是党落实任务的工作支撑、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支撑、党应对风险考验的战斗力支撑,基层强,党就强,基层弱,党就弱。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是我们党的基本细胞,是党树立在群众中的旗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注重狠抓“一把手”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选准配齐领导班子队伍,着力优化领导班子队伍结构,提高班子整体的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形成心齐气顺干劲足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管理,严格党员日常动态管理,严格把关党员发展入口,着力改善党员结构,不断拓展党员管理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让全体党员有更多的组织“归属感”、“获得感”;要强化党员日常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党内制度,充分利用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契机,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不断补足精神之“钙”,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强调改革创新,打好完善体制机制这张“保障牌”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治立法。”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关乎全局。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激发基层党组织内生的创造活力,是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目的所在。牢固树立创新思维,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举措,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发展,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活动平台。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改革创新,一要注重思路创新,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二要注重党员教育方式创新;三要注重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创新;四要注重探索制度创新。体制机制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积极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着力完善基层党组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按照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努力拓宽基层党务干部选人渠道,做到精准选拔干部、精准使用干部;要着力完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培训机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学什么,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党员干部,不断丰富和拓展培训的内容,探索和完善培训机制,不断增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要着力规范激励约束机制,积极保障和提高各级党务干部合理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严格落实和兑现各项考评、奖惩、容错、晋升等机制,不断提升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务干部的干事创业的活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源者,必浚其源泉。”新形式下,全面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决胜同步小康已经进入鏖战正酣的关键阶段,基层党组织整体战斗强不强,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能否早日实现。只有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每一个党支部、根植到每一名党员心中,才能进一步筑牢党执政兴国的根基。

作者简介

篇3:好基层党组织

一、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一)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考验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引领改革发展的能力。农村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经营不断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方向发展,且与二、三产业不断渗透发展、融合发展,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非农收入大幅增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对新情况,如何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服务、有效服务、及时服务,提高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使党组织切实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战斗核心作用,是当前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考验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农村社会人口结构急剧变化,组织结构日趋多样,催生了大量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如何在大量的新生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依然保持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在“两新”组织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是当前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中面临的重大任务。

(三)农村党员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增强考验党领导的基层民主。经过近二十年的村民自治实践,基层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诉求更加自觉主动、更趋理性和成熟,内涵和范围不断拓展。党的基层组织如何推动社会民主进一步丰富发展,引导基层群众有序合理表达诉求,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范围,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是当前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一大任务。

(四)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管理服务能力面临着农村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挑战。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人民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就业,医疗,食品安全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城市规划进程加快,土地拆迁,环境污染等等民生问题在近年越来越多的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局面,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各层面关系,加强基层管理水平是党基层组织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深入发展考验农村基层组织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当前,社会发展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着力破除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要不断健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制度,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倾斜。如何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求,如何将党的丰富资源活力转化为基层发展资源是基层组织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镇(街道)政权和村级自治组织权责不一,基层调控力减弱。当前,镇(街道)权责不对等,受法律授权、人员力量等因素限制,乡镇调控资源有限,事权大于职权,由此导致镇(街道)党委、政府调控能力弱化,出现看到的管不到,管到的看不到、“小马拉大车”现象。行政执法的多,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少;工作考核多,服务基层少;工作推诿的多,和衷共济的少。同时,村级组织存在“泛行政化”倾向,镇(街道)和村级组织的管理运行机制亟待完善。

(二)农村社会利益不断多元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加速转型,城乡之间、农村内部旧的社会结构、社会规则被打破,新的社会结构、社会规则尚未建立,各种利益处于失衡再平衡状态,农村社会矛盾爆发点不断增多,群众“信访不信法”现象突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给基层管理和农村的长治久安带来巨大压力。

(三)农村部分党员先进性意识不强,能力素质和作用发挥与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不适应。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化,党性意识不强,同时党员队伍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年龄结构偏大,部分党员能力不足,基层党组织无法很好的起到领头作用。年纪轻、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青年多数外出务工经商,长期得不到发展,发展起来的党委多为留守在村的妇女、老人和儿童,或者发展起来的年轻优秀党员长期在外,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导致党员发展质量不高,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整体战斗实力。

(四)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存在“好坏转换、时紧时松”的周期律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手不少,但一张蓝图绘到底,务实管用且能长期坚持举措和抓手的不多。在“紧一阵、松一阵”的抓落实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出现“强一阵、软一阵”现象,没有根本性的解决矛盾和问题,一旦压力消失,就重回后进,也就反复出现“后进整治——好转——再后进”的周期律问题。

三、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下放管理权限,理顺职责关系为重点,积极推进和深化镇(街道)机构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缩短审批层级和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制度改革,探索网上审批。按照责权利相统一、人财事相配套的原则,适度扩大镇(街道)行政管理权限,增强镇(街道)对市直部门驻镇(街道)基层站所人事任免权,推进强镇扩权工作。根据不同类型镇(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功能定位,设置不同发展指标,明确基层功能定位。

(二)探索农村基层干部多途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基层干部培训任用机制。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机制,进一步完善分级、分层、分类培训机制,重点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按需培训机制。完善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强化村干部保障机制建设。健全村干部补贴标准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挂钩的自然增长机制,建立村两委主官报酬与其他村“两委”干部报酬动态调整机制、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定期增长机制,落实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险等制度。

(三)构建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将发展重点向致富能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青年、妇女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倾斜,进一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性别和知识结构。二是加强党员教育,强化农村党支部书记、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党员、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党员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三是搭建创先争优平台,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先争优活动。

(四)建立健全基层民主自治机制。一是健全基层党内民主制度,探索建立党员意愿表达机制。二是提高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的质量。进一步充实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增强公开的真实性、时效性,保证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党内事务听证咨询等制度,对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能公开的都要公开。探索村民指定公开和群众质询答复等多种村务公开形式,拓宽群众参与和意见表达渠道。三是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建立村规民约、村务工作运行流程、村干部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村委监督委员会,开展以村务公开、离任审计、民主评议为重点的村务监督,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的多种实现形式,不断提高村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五)重视基层群众工作。一是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村“两委”成员每年要承诺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围绕致富增收、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群众反应强烈的方面,扎扎实实办成几件实事好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二是充分发挥基层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维护好进城务工农民、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众的合法权益。探索在农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开展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面临大量新情况、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深入分析当前乐清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提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政策建议。

篇4:好基层党组织

关键词:企业;基层党组织;书记;思想工作

一、摆正位置,明确任务

企业的中心任务是生产经营,党组织书记的工作重点应围绕服务于生产经营抓好党的建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抓党组织的班子建设,这是企业党建工作永恒的主题。重点是抓好支委会成员的思想建设和民主集中制建设,这是班子成员沟通意见,统一思想的关键环节,也是把支部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坚强的、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政治核心的基础。二是带好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在党组织,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在党组织书记,因此,党组织书记应根据单位情况,主动寻找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从实际出发开展好以生产经营为主题和党员目标管理等多种形式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建设一支生产经营中作风好、战斗力强的党员队伍。三是要摆正书记与行政领导的关系。在目前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这是个热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党组织书记需要端正态度,胸怀坦荡,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以身作则搞好班子的团结,要把单位生产经营上的难点,作为支部工作的重点开展。对问题有不同意见,应多沟通,多理解,多做换位思考,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做好补台工作。积极体谅行政主管在工作中的困难和心境,重大事情先与行政领导先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在支部会上通过。只要一心为公,就能做到既不放弃原则,又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处理好工作上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形成较好的工作氛围。

二、积极参与,有所作为

在我们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中,有些同志工作非常出色,在干部队伍中的威信非常高,稍加研究,不难发现他们共同的优点:勤于学习,自身素质佳;团结协作,党政配合好;求真务实,工作效果实;善于思考,工作有创新;讲究方法,思想工作细;加强修养,群众威信高。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我深深的体会到,当今的企业绝无纯粹的党务工作,书记不仅要积极参与企业的经济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而且对企业的改革、职工的稳定,特别是有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以及员工的培养和教育等,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看是虚的,但每一项工作都是有它的实践基础,如把握好党员和职工的思想脉搏和动态,注意了解大家在想什么,干什么,从而引导其发挥作用,将虚变实。关键时候要体现出书记的党性觉悟和主人翁意识,以身作则冲上去、干出来,起到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只有处处走在群众的前面,有所用为,才能有威信,有位置。党组织书记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素质,做到既懂党务,又懂生产经营,有不懂的地方要努力学习成为内行,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主动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党员、职工看到书记工作是大有可为的,就会赢得群众的信任,说话、指挥就有权威,在生产经营等多项工作中就会有比较高的位置。

三、培养精神,建设队伍

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肩负着“两个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工作中要注意从大局着想,小处着手,根据单位职工及生产经营特点,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培养具有自己单位特点的精神文化环境和政治思想统一的职工队伍。在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中,职工思想上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面对,要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团结、努力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及时化解职工思想上的凝惑,不断满足职工精神上的需要。通过发挥支部在思想上、生产经营中的导向作用,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鼓舞人,以健康的思想意识引导人,通过树正气,立新风来凝聚职工,就会极大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效地使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施工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企业党的建设,职工的思想特点,对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党组织书记要注意培养自己善于发现和善于总结的能力,每时每刻注意在生产经营中发现党员、职工在工作中的闪光点和先进事迹,从中提炼精神,把握其实质,进行宣传、鼓励,从而达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不仅要总结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涌现出先进事迹,更要总结在平时工作中党员、职工的闪光点。只要做有心人,就能及时发现,有所收获。书记只有做到细心发现,才能科学总结出经验教训,才能更好的为党的工作提供好经验、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勇.论如何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J]. 企业家天地. 2010(02).

篇5:好基层党组织

——安全环保部 付俊松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做优做强民丰化工、助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司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公司于13年7月正式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各党支部积极响应,以整风精神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民丰化工在铬盐行业整体艰难、企业亏损严重的特殊时期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民丰化工打赢减亏扭亏战役的迫切需要。

民丰化工在技术改革、扭亏攻坚各项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公司降本增效、减亏控亏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领导干部、部分党员在思想观念、能力水平、作风形象等方面还不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竞争的要求,还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工作中表现为消极被动、安于现状,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作风漂浮、面上安排多、跟踪落实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公司现阶段的降本增效和扭亏攻坚工作,是公司打赢减亏扭亏战役的掣肘,我们要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总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五个更加注重”要求,即: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坚持开门搞活动;更加强化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更加注重严格要求,坚持标准,确保质量;更加注重衔接带动,把活动措施落实到“末梢神经”,提高实效。真正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剖析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净化自我、主动作为的过程,使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得到根本转变,干事创业的激情得到较大提高,尽责履职、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责任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下面结合我所在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就如何落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谈几点体会:

一、学习教育要“深”

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指南》、《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指南》、《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指南》等学习辅导资料,运用群众路线专题讲座、座谈会等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方式,抓好基层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把学习摆在首位。学习不能浅尝辄止,也不能浮于表面,必须深思笃行,知行合一,为教育实践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二、听取意见要“诚”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注意听取群众意见,而且要诚心诚意听取意见,敞开大门听取意见,这是贯彻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求的具体体现。如果关起门来搞活动,就听不到实质性的批评意见。开门听意见应当是真开门,不能是假开门、开个门缝、半开半掩,必须增强透明度,使整个活动处于职工群众监督之下,欢迎职工群众品头论足。这就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襟,有开门纳谏、从善如流的态度。有了诚恳的态度,还要畅通渠道方便群众提意见,把面对面与背靠背结合起来,让职工群众有直接提意见的机会,也有间接提意见的渠道。要把诚心诚意听取职工群众意见,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听取意见够不够、准不准要向职工群众公示,查摆问题透不透、深不深要向职工群众反馈,整改措施实不实、管用不管用要接受职工群众评判。

三、查摆问题要“准”

要深入具体地查摆问题,不能用笼统的抽象问题代替具体的实际问题,不能用领导的问题代替个人存在的问题,不能用工作差错问题代替“四风”突出问题,也不能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代替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要对照党章,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对照干部职工期盼,注意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方面找根源,问一问自己信仰信念是否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是否牢固?问一问自己党性原则强不强、先进性纯洁性保持得好不好,是否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受住了考验?

四、开展批评要“严”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这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召开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动真格、开新风,揭伤疤、戳痛处,洗思想、涤心灵。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是会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要广泛而又充分地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各方面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加以梳理,并反馈给每个成员,每位同志要认认真真地反思自己。二是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开展谈心活动,既讲自己的问题、又勇于指出别人的问题,要肯定成绩,更要讲不足,要谈工作,更要谈思想,凡是准备在会上提出的问题,在会前都要谈通谈透、形成共识。三是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对同志、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动真碰硬、揭短亮丑,防止讲情面、当老好人、搞一团和气。特别是敢不敢、愿不愿、能不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党员干部更有着重要的影响带动作用,认真查摆 “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负责任地提出批评,有肚量、有胸怀地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党员干部之间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谈问题、提意见要开宗明义、点到要害,不能对上级只敢放“礼炮”,对同级只会放“哑炮”,对自己只愿放“空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马虎敷衍、不文过饰非、不发泄私愤、不搞无原则的纷争。

五、整改落实要“真”

无论公司的问题还是个人的问题,都不能捂着、藏着、掖着、护着,都要深刻剖析原因,找准症结,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一个一个加以解决。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说到做到,立说立改,小有小改,大有大改,不等待观望,不敷衍塞责,不留尾巴,不踢皮球。对于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对于目前可以部分解决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分阶段按进度进行整改,能改的先改;对于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整改规划,确定步骤和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积极推进。对职工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有办法、件件有措施、件件有落实。各部门在整改过程中,要做到举一反三,主动解决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

六、建章立制要“实”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反复抓。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继续保留执行;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抓紧修订完善;对于管理方面有缺项的,要研究制定新制度。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改进作风,体现提高效率,体现企业管理规律,确保制度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好、指导性实。

篇6:好基层党组织

大学生群体是我们国家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应尽可能将这一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使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使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健康有序开展。因此,高校的党务工作者要有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力推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确保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拥有可观的数量和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入党动机的功利性问题,入党前后表现的反差问题,重入党前的培养教育、轻入党后的教育管理问题,党建工作受不正之风干扰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党建工作尤其是对发展的学生党员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使高校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时,要么失之过宽要么失之过严,无法在数量或质量上同时满足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保障在扩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同时确保学生党员的质量,本人以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创新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

正确处理大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首先要严格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标准和程序,慎重考虑,争取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此要做到:一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早引导、早联系、早衔接、早培养”的“四早”制度。高校党务工作者应积极推进发展关口前移、发展重心下移,注重在低年级学生中选拔先进分子,将入党启蒙教育作为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优秀大学生党员事迹报告会、学生

支部特色党日风采展等活动,形成“导航”效应;二是建立发展党员谈话制度。每发展一名学生党员,都实行“三次谈话”的工作制度,即对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及时安排党支部负责人做好第一次谈话,进行初步教育,启发入党自觉性。发展学生党员前,党总支委员会负责进行第二次谈话,了解入党动机,提出组织要求。大学生成为新党员后,党委可以特聘学生党员和相关工委同志与他们进行第三次谈话,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三是严格发展党员审查制度。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基层党组织严格审查,报审材料必须齐全完备,对于在预备期内有违纪现象,受过纪律处分,成绩大幅下滑,群众意见强烈的,坚决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或延长预备考察期。

二、要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鉴别能力明显欠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基础性教育的同时,对学生党员要有针对性的着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立国为民,治学报国”的使命感、责任感,突出理想教育的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二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一些大学生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问题,还在于提高大学生特别是党员大学生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增强其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发展主流的能力。大学生党员

作为学生党员中的优秀群体,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因此应通过知识竞赛、文明礼仪主题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深入基层认知社会、关注民生,让学生在比较和实践中深刻领会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要创新大学生党员管理机制

高校党务工作者应以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着手,着重实施党的组织“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在学生社团、公寓和班级的全覆盖,创建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党员管理机制。一要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学生班级中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做到一年级有入党积极分子小组、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毕业班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学生支部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召开组织生活会,以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实现对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约束。二要推进党的组织“进学生公寓”工作。高校应高度重视发挥学生党组织在公寓学生民主管理、自我管理中的核心组织作用,可以通过在学生公寓内开展佩戴党徽活动,实行学生党员身份公开制度、毕业生党员文明离校监督制度等,让学生党员的身份公开。三要开展党的组织“进学生社团”工作。可采用试点的方式,在一些大学生社团建立学生临时党支部,逐步探索党的组织“进学生社团”的有效模式。

四、要创新大学生党员考评机制

一是科学制定考评体系。明确学生党员管理的考评目标、考评程序和考评内容,每年对每位学生党员进行一次综合考评。从思想政治表现、日常行为规范、带动作用、个人学风四个大方面对学生党员进行量化考证。二是坚决推行一票否决制。对无故不参加支部活动和校园政治活动或缺席超过三分之一的;不缴纳党费或迟交党费三次以上;考试违规或弄虚作假的;参加非法组织、宗教团体或者非法集会、宣传反动言论的;打架斗殴、起哄闹事的;严重违反校园、宿舍有关管理规定的等等,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实施群众评议。在高校党委指导下,各院系可通过调查问卷考察学生党员的文化学习、思想政治、同学关系、模范作用发挥等情况。群众调查可量化评分,依据总分评定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的等级,群众评议不合格者该年度考核为不及格。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不断扩大学生党员队伍规模的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数量的扩大与质量的提升全面协调发展,不顾此失彼,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

篇7:好基层党组织

健全机制

提高素质

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解决征地拆迁难中的作用

隰县党建研究会

在城市发展和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征地拆迁,这个环节是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冲突表现最为突出的环节,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难题。今年,隰县县委组织部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座谈研讨、实地走访、统计调查等方式,就如何充分发挥拆迁村党组织上传下达的沟通协调作用,有效破解拆迁难题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基层党组织在征地拆迁中的现状

近年来,广大基层党组织在征地拆迁中发挥了一定的上传下达沟通协调作用,广大党员发挥了一定的先锋带头作用。随着征地拆迁工作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表现出一些与当前征地拆迁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征地拆迁中基层党组织的协调作用发挥不够。少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在面对和妥善处理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的能力较弱,常常表现出一种“和稀泥”、“撂 1 担子”的工作态度,消极应付,没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没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有的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不够,没建立起征地拆迁征询群众制度,不善做群众工作。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沟通难度加大,群众的困难得不到及时反映和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基层土地征用收益分配、集体遗留资产处臵、安臵房分配及就业安臵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公开透明度不高,党员群众意见较大,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甚至导致群众越级上访,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征地拆迁中基层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力不强。少数基层党员干部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群众观念不强,党群、干群关系不够融洽。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侵犯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对有关征地拆迁法律法规、政策理解不透彻,未能有效地发挥对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作用。有的对征地拆迁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劲头不足,更有甚者会表现出抵触情绪。有的党员在征地拆迁中,涉及个人利益时,不能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相互关系,往往存在对征地拆迁补偿提出不合理要求和不配合的态度。甚至于少数党员干部参与私搭私建,怂恿群众私搭私建和阻挠征地拆迁的现象。

(三)征地拆迁中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方法不得当。现在的征地拆迁工作之所以成为社会突出的矛盾之一,除了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层党员干部征地 2 拆迁工作的方法不得当。首先,在征地拆迁方法上已经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据了解,为了按时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一些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想尽了一切办法,动用了一切能够动用的人际关系:亲戚、朋友、同学、战友……。虽然这样一来的确能够把工作做下去,但是在外人看来,那些先拆迁的用户肯定是多得了钱,所以才能够主动拆迁,而拆迁的用户一旦知道有比他补偿更高的,就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影响非常不好。

二、基层党组织具有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的优势

1、基层党组织拥有资源优势。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的细胞,直接接触人民群众,上接各级党委政府,下通千家万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能够传达到那里,人民群众的民情、民心、民愿能够反映到那里。在正常情况下,基层党组织是传达上级信息和反馈民情民意的枢纽。因此,拥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种资源优势,就能够有效化解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2、基层党组织拥有坚实的人脉基础。基层党组织来源于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最了解,体会最深刻,也最能为群众设身处地地去着想。首先是群众信任他们。从平时处理邻里矛盾,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中,基层党组织获取了无可比拟的人脉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是经过基层党组织的同意,群众都能够执行下去。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基层党组织的成员也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他们与那些同样被征地拆迁的群众一 3 样,是“系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如果基层党组织欺骗了群众,那么,他们以后的工作会很难做,作为党组织的成员,也会众叛亲离,“没脸面”继续在那个“圈子”待下去。

3、基层党组织拥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能够对政府的政策做出贴切的解释,并且有条件化解各种特殊矛盾。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特殊矛盾,而基层党组织扎根于人民群众,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比较了解,或多或少都处理过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矛盾,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而有能力化解涉及征地拆迁过程中每一户所出现的特殊问题。对于那些的确是无理取闹的个别人,基层党组织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很多上级政府做不通的工作,基层党组织能解决好。

三、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征地拆迁中作用的对策建议 针对城市化发展对征地拆迁村党组织提出的挑战,要按照“党建工作先筹划,基层党组织先完善,党员作用先发挥”的要求,研究提出促进这些村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对策建议,以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和保障城市化发展。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征地拆迁中发挥战斗力。征地拆迁中,基层党组织是主阵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是和谐有序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的关键。因此,我们应从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凝聚力、作风建设方面入手,加强征地拆迁村党组织建设。

1、抓好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一是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大力选拔具有丰富基层群众工作经验和熟悉征地拆迁工作业务的年轻干部进入基层班子。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的领导体制,优化村党组织班子整体功能。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把思想好、懂管理、群众基础好、会做群众工作、征地拆迁专家培养和吸引到党组织中来,完善党员发展工作制度。采取党校、现身说法等多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培训,重点培训征地拆迁政策及基层工作方式方法、做群众工作方法等内容,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征地拆迁工作能力。

2、提升基层党组织公信力。一是围绕征地拆迁主题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会,加强党员相互间信息交流,增强组织凝聚力。二是设立党员服务站(所),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党员服务拆迁群众搭建平台。三是千方百计解决好征拆户临时安臵、子女入学、转岗就业、办理低保等问题,妥善调处房屋历史遗留问题等矛盾,让迁者无忧,从而做到拆迁有益的积极示范作用。

3、严格坚持依法行政。一是建立征地拆迁一线工作法。将负责征地拆迁的基层党员干部派驻拟征地拆迁的村组,实行现场办公,把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融洽干群、党群关系。二是建立征地拆迁结对帮扶责任区制度。将基层党员按工作范围、特点、要求划分责任区,实行结对帮扶征地拆迁户,起到政策宣传、说服教育、困难帮扶、化解矛盾的 5 作用。三是建立征地拆迁民意咨询制度。在征地拆迁安臵决策前,采取进村入户调查、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地拆迁安臵初步方案,争取大多数拆迁户理解和支持。四是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的制度,建立健全利益诉求机制,形成党群、干群关系良性互动。

(二)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提高征地拆迁工作的战斗力。

1、建立党员听证会制,谏言征地拆迁安臵补偿方案的制定。针对征地拆迁安臵中群众往往不满意补偿标准、不同意安臵方案、不放心安臵情况的问题,采取党员听证会制,选举一定人数的党员代表召开党员听证会,层层听取意见,讨论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征地拆迁安臵补偿方案,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2、建立党员优先知情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针对部分党员在群众中威信不高,传递与征地拆迁政策不实的言论问题,采取诸如党员优先传达制、党员优先通报制、党员优先讨论制等系列党员优先知情制,畅通党员参与征地拆迁工作的渠道,起到党员带头宣传、带头贯彻、带头落实的作用。

3、建立党员带头行动制,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针对部分群众在涉及具体的征地拆迁工作时均持观望态度,实行党员带头行动制。在征地拆迁中涉及到重要决策,如签订安臵房协议、领取拆迁证、提前拆迁等工作的实施中,可要求党员带头行动,带头贯彻执行,积极协助做好周边群众的引导、说服工作。

4、建立党员提议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明确党员提议的范围,规定本村党员凡是对征地拆迁中群众反应突出的、关系广大群众利益的问题有任何意见和建议的,可通过提供书面材料或口头汇报的形式向村级基层党组织进行反映。对于党员的提议要高度重视,可成立党员提议工作办公室,设立党员提议接待日以及地点,规定由办公室负责汇总党员的提议,及时召开提议工作会议,提出办理意见。对村级领导班子能解决的提议,由相关负责人自交办之日起一星期内办理并将办理结果答复提议人;对移交到上级部门办理的,由村级党组织负责上报,同时自交办之日起半个月内将办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到提议人;若是集体提议,除了将办理结果反馈到提议人之外,还应做好公示。

(三)建立健全监督激励体制,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沟通协调 作用。

要完善征地拆迁监督机制,做到公开、公平征地,严格执行征地拆迁补偿费使用制度,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做到全程监督。一是不断健全完善以考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村组财务审计制度和个人收入申报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管理制度。二是把握责任主体,严格责任考评。明确基层党组织“一把手”为基层征地拆迁“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征地拆迁工作负责,将基层党员在征地拆迁中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实行党员底线管理,特别是在征地拆迁中怂恿群众阻挠征地拆迁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少数党员实行“零 7 容忍”,达到“处理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激发基层党员征地拆迁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四是将工作能力强、有良好群众基础的优秀党员通过公开选举的方式选举为群众代表,参与到征地拆迁各项工作中,对整个征地拆迁工作进行监督、督导。此外,要充分利用党务公开栏,及时更新信息,如征地拆迁安臵补偿政策、土地征用面积等等,做到层层监督,层层公示,保证征地规范化、拆迁合法化、补偿标准化、透明化。

课题组组长:王建龙

篇8:好基层党组织

(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前提条件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我们党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社会的具体实践,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 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 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法治型党组织, 才能有力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 将依法治国的方略全面、扎实地贯彻落实到整个社会。

(二)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迫切要求

当前, 由于我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 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突出问题存在于基层, 化解基层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极其繁重, 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性、战略性高度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 建设法治型党组织,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是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

随着法治国家的推进, 基层党组织法治化建设在不断加强, 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以及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客观要求相比, 还有着不小差距。这就要求大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法治水平, 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各种纠纷, 只有这样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近年来我国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的进展及问题

(一) 我国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的进展

随着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经济活动方式、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功能和结构渐进地发生着变化, 包括从单纯强调管控功能向强化并拓展服务功能, 以回应群众服务需求为方向的转换;从政治动员和意识形态的方式向居间利益调适、代表利益的方式的转换;从控制手段向应用多种组织管理技术的转换”。

(二) 我国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的问题

尽管我国基层党组织法治化建设有了很大进步, 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的不关心群众冷暖, 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有的方法简单粗暴, 有的软弱涣散, 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予以解决, 将导致党群关系恶化, 极大地削弱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 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 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 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中指明了途径。

(一) “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 夯实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思想基础

“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 在社会治理中大力提高广大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意识。对党忠诚、做到“政治合格”;严明纪律、清正廉洁, 做到“纪律合格”;修身立德、树好形象, 做到“品德合格”;干事创业、争做贡献, 做到“作为合格”。

(二) “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 完善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制度规范

底线是成长和发展的底座, 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 时时以党规党纪严格自律, 处处用党规党纪严格管理, 确保理想信念宗旨生根, 组织保障落地, 行为准则贯彻, 纪律约束生效, 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提供坚实的制度规范。

(三) “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 推进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组织保障

我们要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 让每个共产党人应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模范与表率,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形象, 以此来增强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公信力;要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四) “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实践能力

我们党正在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仅要积极培育和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 而且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 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使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积极组织者、有力促进者、自觉实践者。

摘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前提条件、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要在基层党组织“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 “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 “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 “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途径。

关键词:法治,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报, 2016-4-7.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下一篇:第三章交际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