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

2022-08-10

第一篇: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

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意见

为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改进和规范农村党组织设置,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党组织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推进肃州国家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党组织设置方式,逐步建立以行政村党总支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分类党小组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构架,明晰各自职责,创新活动内容,改进领导方式,积极发挥作用,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助推肃州国家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

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应坚持以下原则:

1、围绕中心,促进发展。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肃州国家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找准党组织设置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使村党组织更加直接有效地服务农村改革发展。

2、以人为本,服务群众。通过创新村党组织设置,改变党员编排方法,为农村党员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促使他们更加便捷有效地联系服务群众。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行政村产业特色、经济规模、党员人数和从业情况等,灵活设置党组织,不搞“一刀切”。

4、积极稳妥,注重实效。在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稳定性的同时,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与加强农村社区、“两新”组织党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效性。

三、设置模式

1、保留原村党支部设置。对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产业特色不明显的村,保留原建制村党支部,按照原来的设置模式运行。

2、升格建制村党组织。对党员人数达到50名以上的村及党员人数接近50名、产业特色明显、经济比较发达、党员发展预期良好的建制村,将党支部全部升格建立党总支。

3、设置功能性党支部。所有将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的村,按照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推行“支部归类”设置的农村党建工作运行模式,按照党员所从事的行业、岗位、特长或年龄等设置不同类型的功能型党支部,并根据工作需要分类划分党小组。原则上每个村党总支根据各自实际,设置3个以上的功能性党支部。

(1)中心党支部。以村干部、组干部党员为主体,设立中心党支部。

(2)产业党支部。根据本村重点产业发展和党员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商贸等行业情况,单独建立党支部。在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中单独或联合建立党支部。外出党员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建立驻外流动党员党支部。在外来务工党员较多的乡镇、村建立外来流动党员党支部。在所有建立的楼院式中心村,全部建立楼院社区型党支部,按照村转社区要求开展党的活动。在从业人员相对稳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园区建立党支部。

(3)老龄党支部。对从事产业特色不鲜明、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党员,根据其工作岗位、年龄特长等情况,设立老龄党支部。

(4)用水者协会党支部。按照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要求,各行政村凡经区民政局注册、由区水务局主管的用水者协会,全部建立用水者协会党支部,党员组织关系继续留在所在行政村,党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

(5)建立产业型党小组。暂没有升格为党总支的村党支部,可根据党员从业状况成立以产业型党小组为主的多种类型党小组,对党员实施分类管理。

四、设置程序

1、科学确定方案。各乡镇党委要对所辖村产业结构和党员队伍状况,进行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结合本乡镇和所辖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村制定切合实际的党组织设置具体意见。

2、严格程序报批。新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录属关系,认真履行呈报、审核、批复程序,逐级进行审批。设立党总支的,由乡党委审批,报区委组织部审核;设立党支部的,由村党总支审批,报乡镇党委审核;设立党小组的,由隶属的党支部审批,报乡党委备案。其中各乡镇用水者协会党支部由用水协会提出申请,所在村党总支(党支部)审批,乡镇党委审核。所有成立及调整设置的基层党组织,均由乡镇党委统一以正式文件明确党组织名称和隶属关系。

3、精心组织实施。各乡镇党委要切实发挥领导作用,根据组建方案,分别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统一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思想,并组成工作组,深入到相关村召开“两委”班子会和党员大会,对拟设置的党组织向党员群众公布。尤其是设立功能型党支部时,要引导党员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其中一个党支部,乡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将党员归属到各级基层支部,并为每个党员设岗定责。对于流入本行政村的党员,在确认其党员身份后,全部纳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保障党员权利,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推选任命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新设置的村党总支班子,一般在征求党员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直接任命的形式产生,在下次村党组织换届时再进行正式选举。村党总支班子组建后,要及时召开党员大会,宣布党总支成员名单。其他类型的党组织成员,一般要经推选产生,书记原则上由村组干部党员和协会法定代表人党员兼任。

五、管理方式

1、隶属关系。新设置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原则上以属地管理为主。建制村党总支由乡镇党委管理;本村建立的功能性党支部由所属的村党总支管理;未设立村党总支的村,所建立的用水者协会党支部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管理;本村内建立的产业型党小组由村党支部管理;跨村建立的规模较大、活动范围较广的功能性党组织,可由乡党委直接管理或指定党组织管理。

2、职责定位。建制村党总支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研究决定本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指导行政村各项工作,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指导各类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建立村内各级党组织统分结合、上下协调的工作机制。功能性党支部主要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抓服务、抓引导、抓协调,对所属党员进行直接管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产业型党小组主要围绕推进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党内活动,提高党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保证党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发展重点产业、帮助农民致富中发挥组织优势和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产业发展。

3、活动形式。凡本次调整设置的村党总支、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用水者协会党支部要规范名称,全部统一悬挂牌匾。各党组织在完成党内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好党内正常组织生活的基础上,要结合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开展先锋带富行动,全面推行党员分层承诺星级管理活动,增强党组织吸引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活动场所建设,以现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依托,在村党总支活动场所为功能性党支部提供固定的活动场地,产业型党小组可以组文化活动室为主阵地,也可确定一个党员中心户,扎实有效开展党内活动。

4、建章立制。各乡镇党委要帮助新建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定工作职责,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

六、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党委要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把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党组织设置工作取得实效。农村党组织的调整设置工作必须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

2、抓好宣传,统一认识。要广泛宣传改进和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要根据基层党员、干部及群众的思想疑虑,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认真总结基层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不断提高规律性认识。切实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力度,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开展。

3、加强管理,务求实效。要高度重视新设置党组织的建设,选优训强新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注意搞好新设置党组织与所在乡党委、村党组织的联系和衔接,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的教育培训,搞好活动阵地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育、扶持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4、多方协同,形成合力。各乡镇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党建联系点和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工作,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区属各部门要结合先锋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努力形成以乡党委为主体、组织部门牵头、村党组织具体落实的齐抓共管建组织、彰显活力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各乡镇党委党组织调整设置时要及时与区委组织部组织科沟通,在9月5日前上报工作总结。

第二篇: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格局

中共慈溪市委组织部

2009年12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科学合理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是体现党的先进性,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当前,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如何让基层党组织设置更好地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双赢,已经成为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创新突破的现实问题。

一、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的背景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慈溪作为地处东南沿海的先发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市场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发展产业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党员从业分散化等趋势日益明显,在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面前,传统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做一些调整和创新。

1、农业发展产业化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挑战。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已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副、工、贸等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加快,块状经济发展迅猛,也涌现了一大批专业村、专业镇和新兴产业基地。

一、

二、三产业结构优化组合,使越来越多的党组织和党员突破了行政和组织的限制,并在产业链上扮演着不同角色,但由于受传统党组织建制的限制,目前还只能成为各个产业链条上的“散兵游勇”,很难有组织的发挥作用。同时,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突破了农副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单位、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界限,要求广泛组织基层资源开展社会化大生产。而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小规模乡村组织及与之相伴的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由于规模较小、发展空间狭窄,不但不能有效地组织较大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反而在某些环节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这些迫切要求探索和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及其运行机制,使之与日益推进的产业化趋势相适应。

2、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挑战。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与非农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慈溪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从城市化发展阶段来看,慈溪已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城乡交融阶段,迫切要求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城乡统筹的党组织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托。但传统基层党组织总体按行政区划或地域关系设置,并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纳入各自管辖范围。这种城市、农村、企事业单位相互分割的城乡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制约了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党建发展的内在要求。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打破地域界限、条块分割、建制束缚和行政壁垒,构建广泛覆盖城乡、直接服务发展的新型党组织体系。

3、社会组织多样化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挑战。随着产业发展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开始多向延伸,

一、

二、三产业相互渗透日益明显,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或经营联合不断涌现,出现了基地、大户、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个体私营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实体,催生了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等党建工作新领域,为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支部建在哪里”的新课题。传统基层党组织只以行政单位为唯一设

置单元,导致党组织工作无法延伸到新的党建领域,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较低,限制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影响力。据查,2008年底,我市共有非公企业12568个,单建或联建党组织的1373家,仅占总数的10.9%;社会团体188个,单建或联建党组织的8个,仅占总数的

4.2%;民办非企业单位346家,单建或联建党组织的25家,仅占总数的7.2%。如何将党的影响和作用有效地渗透到新的经济社会组织中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4、党员从业多元化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挑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产业结构的重组和调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和主导型作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实现了以市场方式为主。传统的经济模式、社会秩序出现的裂痕、瓦解、重构,人民的观念、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随之发生的变化,必然导致党员分布的分散性、流动性,从业结构和社会身份的多元化、多样化。传统的以行政单位为依据设置党组织,对每个党员依托相应固定单位加以“静态管理”的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致使“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大量涌现。同时。随着党员个性化发展日益明显,从业岗位发生诸多变化,党员先进性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掌握特定的专业技术外,还有各自的利益需求,传统单一按区域设置党支部把不同志趣和需求的党员编在一块,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党员的合理需求,客观上限制了党员个性化发展,党员的专业特长难以充分展现。这一切都迫切需要从实际出发对基层党组织现行的设置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二、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应把握的原则

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调整创新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项原则:

一是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的原则。党组织设置方式的调整和改进是为了加强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要从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员的从业结构、流动状况、村情民意,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除盲区等基本要求来进行。力求通过调整,建立一个能覆盖各个区域、每一个党员的较为完善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体系,以有效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乡基层的全面贯彻执行。

二是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则。党组织设置创新的根本动因源自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种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组织设置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要调整,必须因时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不能超越一定时期当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循序渐进;必须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服从和服务于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努力寻求组织设置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佳结合点。从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布局合理化、区域化出发,根据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的调整与变革,适时合理地调整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坚决防止和反对搞形式主义。

三是有利于密切党员群众联系的原则。基层党组织处在党的组织的最基层,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任。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必须以有利于加强党同农民群众血肉联系为立足点,贯彻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做好对基层广大党员群众的组

织、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并深入其中了解社情民意,善于汲取群众的智慧,以确定出为最广大党员群众所支持所赞同,能够密切联系广大党员群众,密切联结党心与民心的最佳调整方案,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四是有利于工作稳步推进的原则。要根据党员队伍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党建工作基础等客观条件,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完善,该新建的新建,该整合的整合,该调整的调整,既不能使党组织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能不顾客观需要盲目设置党组织。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平衡状况,允许多种结构、多种模式的党组织并存和发展,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步推进实施。

三、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的主要设想

创新城乡党组织设置,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打破传统地域界限和单一的垂直体系,在坚持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员群众联系的原则下,按照就近、方便、有利于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建立以经济关系和社会联系为纽带,以各种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为依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结合、全面覆盖的新型网络系统,实现组织功能提升、党员作用发挥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党组织设置模式:

一是打破区域联合建。适应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农业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打破区域界限,利用现有城乡基层党组织之间在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互补性,建立村与村、村与企、村与居、村与机之间联合党组织,实现以强带弱、以工带农、村社联管、城乡共建,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全面协商发展。(1)村村联建。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共同富裕为目标,针对有些相邻村发展不平衡,彼此有较强互补性的特点,因势利导,实行村村联建,建立党委(总支),以经济强村党组织的负责人担任党委(总支),或乡镇党委下派乡镇干部担任书记,逐步形成与乡镇行政区域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心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在组织上实行统一领导,以建立稳定的互利和帮扶关系,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富裕的新格局。要注意及时对符合条件的中心村党组织提升设置规格,以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更好发展。(2)村企联建。针对村镇企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行政村多数党员及青年进入村镇企业工作的实际,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共同发展为目标,突破行业界限,将村镇骨干企业与行政村通过村企联合建立党组织的形式联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村企联建党组织,一般由企业党员负责人兼任党组织书记,统一领导企、村工作。(3)村居联建。由城镇近郊村与社区共同建立党组织,成立党委或党总支,统一领导村、居工作,着力解决城镇推进过程中,农村逐渐成为城区,而村党组织的社区管理工作还相对薄弱这一问题,通过村居联建,切实加强社区管理。村居联建原则上以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新的党组织书记,或由镇(街道)党(工)委下派机关干部担任书记。(4)村机联建。发挥党政部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探索推行“党群部门联软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的“村机联建”方式,鼓励和引导一些产业特色明显的村党组织与有关机关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共结共建,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链”、“产业链”、“信息链”和“服务链”等永续链条,实现机关部门工作与乡镇工作的有机衔接和机关部门党建目标与乡镇党建目标的最终统一。

二是突出产业整合建。适应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各种行业协会大量涌现的新情况,按照“有所依托、就近就便、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的原则,将分散在不同行业的党员,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把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到产业化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使党

的活动延伸到农业产业化的每一个角落。具体可采取“五个依托”的办法:一是以行业协会、专业经济合作社为依托,把一定范围内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商贸等行业的会员党员组织起来,建立党组织,提高行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二是以农业产业链条中的龙头企业为依托,联合产业链中的其他不同单位组建党组织,发挥企业在资金、人才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共同发展;三是以产业化的工业园区、示范服务基地为依托,园区、基地范围内的各单位共建联合党组织,发挥示园区、示范基地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的优势,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发展新产业;四以产业化经营市场为依托,市场链接的有关单位联合组建党组织,提高市场管理水平;五是以涉农站所(如农技站、林业站、兽医站等)或经营服务公司为依托,服务范围内的有关单位联合组建党组织,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增强乡镇站所或经营服务公司服务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产业党组织建立后,要处理好与村级党组织的关系,双方要在乡镇党委统一领导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壮大。

三是拓展覆盖延伸建。适应经济社会组织多样化的趋势,对新分化、新出现的各类新经济和社会组织,及时跟进党的工作,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的办法,在其中适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促进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双加强。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从组织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的实际出发,采取“建、挂、联、调”四种形式,从动态上寻求党的组织设置的最佳切入点。建,即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单位,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挂,即对规模较小、仅有个别党员的单位,把党员挂靠到附近单位的党支部,让其过正常组织生活;联,即对同一区域内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但行业、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几个单位,将其联合起来组建党组织,如采用“支部+协会”模式或组建“产业党支部”;调,即对属于整体转变原单位性质的新社会组织或新经济组织,在原有基础上相应调整和完善党组织设置,保持党建工作的连续性。对组建党组织条件不成熟的单位,可先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以群团组织建设促党建。同时,要顺应城市人口加快集聚的形势,将党组织延伸到社区楼院,依托相对集中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以及社区为基本单位建立党组织,如楼道支部、专业市场支部、商会支部、离退休支部、再就业支部、商场支部、流动支部等。对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新建立的居委会及改组后的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党组织,可以按照独立分设、联合交叉,居委会、集体股份合作公司统一成立党支部模式建立党组织。四是加强管理流动建。适应党员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广泛和频繁的趋势,按照“管住、管好、管活”的要求,着力构建“双向联系、双向沟通、双向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及时将流动党员编入相应的基层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对外来流动党员,就业单位有党组织的,编入其就业单位党组织;就业单位没有党组织的,就近就便编入所在村(社区)党组织或其他单位党组织;在外来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村(社区)、项目工地、商务楼宇和集贸市场等,可单独建立外来流动党员党组织。对与外出流动党员,由乡镇党委负责在外出流动党员的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或依托异地商会组建党组织,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他们“离乡不离家”。在建立实体党组织的基础上,对少数特别分散、但具备技术条件的流动党员,可探索在网络上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通过建立电子档案,开设网上党员教育、视频组织生活会等,使外出流动党员突破时空限制,及时参加组织活动。

五是双重设置开放建。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党员管理难、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过组织生活难等问题,可探索建立党组织双重设置模式。即依照“大党建”观念,根据党员同时具备企业人、单位人、农村(社区)居民、中介组织成员等多种角色并存的现实,以及党员流动性日益趋强的态势和特点,突破一个党员编入一个支部的局限,探索实行主要工作、生

活地固定党组织设置与次要工作、生活地临时党组织的双重设置模式,建立对双重身份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的机制。如,对在职党员,实行工作单位党组织管理为主,所在社区党组织管理为辅,要求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试行以社区为单位,成立能发挥在职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的社区在职党员联络会,并依托联络会建立临时党支部,由全体在职党员选举产生联络会长、临时党支部书记;根据居住相邻或选择公益岗相同原则,在联络会下设若干联络小组,并依托联络小组建立临时党小组。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接受所住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对农村、社区不便迁移组织关系的外出流动党员,试行以居住地党组织管理为主、工作地党组织管理为辅,借鉴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做法,推行工作地、居住地分开的双重身份的流动党员到工作单位党组织或上级主管单位党组织报到制度,并根据地域相邻和行业相近的原则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接受工作地党组织管理。

六是完善功能分类建。党小组是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党员参与党内活动、发挥党员作用的基本单位。要适应党员职责多样化、从业结构多元化和党员作用个性化日益明显的趋势,打破原有按自然村、村民小组设置党小组的单一形式,按照社会工作需要与党员特征相结合、党员自愿选择与党组织指定相结合、党小组具体职责与个性特长相结合、党员管理量才归位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要求,灵活设置党小组,形成专业技术互补、年龄结构互补、文化层次互补、思维观念互补的新的聚合。一是根据党员的职业分类,把农村中在同一产业从事相似工作的党员集中起来建立党小组,如建立工业、农业、建筑、第三产业等党小组;二是根据党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特点,设置不同责任岗位,把在同一岗位的党员集中在一个党小组,如设置政策宣传、科技示范、市场信息、治安调解、参谋顾问等党小组;三是以年龄结构来分层设置,建立青年、中青年、老年党小组等。以上几种党小组设置形式,应从行政村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综合运用,使党小组的设置科学、合理。

第三篇:教案:基层党组织的设置

教案

基层党组织的设置

一、党的组织体系

1、党的组织体系构成

党的组织体系构成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次构成。

党的中央组织的构成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央军事委员会。

党的地方组织的构成是: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市(地区)、自治州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委员会(地区是省委派出机构,根据省委授权领导本地区工作,是任命制,不是代表大会选举制); 党的县、区代表大会和由它产生的委员会。

党的基层组织设臵也有三个层次构成:党的委员会(党委)、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总支)和党的支部委员会(支部)。按照党章规定,基层组织的行业构成是: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军队连队以及其他基层单位。

2.党组织之间的隶属关系

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一般应与行政隶属关系一致;若行政隶属关系地域之间相距较远,可实行属地化管理。

3.基层党组织和地方党组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是: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一级党组织的政策、方针、决定、决议,完成上级党组织的各项任务;⑵领导班子的产生要经过党员大会和党的代表大会产生;⑶有规定的任期。

不同点是:⑴地方党组织全面领导本地区的工作(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⑵基层党组织又区别为一部分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全面工作(如街道、乡、镇、社区、农村党支部);一部分党组织参与领导或参与决策本单位的重大工作,但不包办行政业务工作(如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另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只起保证监督作用,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如党和国家各级机关中的党组织)。为了保证或实现党对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有关重大问题的决策和领导,党在这些机关中设立了党组,党组书记、副书记由上一级党委指定。

二、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原则

工作需要原则:基层党的组织机构设臵要遵循工作需要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机构要有利于为完成基层党组织和所属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服务;二是机构设臵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

党员人数原则: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在一般情况下,党员人数超过100人的,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面分设若干总支部或支部。党员

不足10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下面可分设若干支部。党员不足5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7人以上的,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7人的,成立党的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

党政分开原则:基层党的组织机构要与行政机构分开设立,不能党政交叉,机构重叠。要从根本上保证基层党组织能够集中精力抓好党建,基层党组织要有专门独立的机构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本单位生产任务和业务工作的正确完成起保证监督作用。

党的基层委员会设不设党委常委:为减少层次,有利于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委的领导作用,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不设党委常委。如因党员人数多、工作范围宽等特殊原因需设党委常委的,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三、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的一般程序和具体步骤

一个基层单位要设立党的组织机构,应由这个单位的筹建领导组、党员行政负责人或原党组织负责向上级党组织请示并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具体负责落实各项组建工作。其一般程序为:

⑴向上级党(工)委提交关于组建基层党组织的请示。请示一般包含四部分内容:①说明本单位干部职工人数、党员人数(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分列)及分布情况;②陈述所要设立

的党组织的理由;③要求设立党委或总支的,说明拟下设若干总支或支部情况;④说明所要设立的党组织其组成人员情况、拟配备干部情况。

⑵上级党(工)委的组织部门审查申请单位要求新建或调整组织设臵的理由是否充分,领导班子人选是否具备条件,并向党(工)委提出是否同意其组建的意见。

⑶上级党(工)委召开党(工)委会议就是否同意申请单位的组建请示进行审批并及时下发批文。

⑷本单位党组织按照基层党组织的选举程序进行选举,并按规定向上级党组织上报选举结果。

⑸上级党(工)委按规定进行审批后下发批文。

⑹本单位党组织接到批文后向全体党员宣布,组建工作结束。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党的基层组织的产生

党的基层组织的产生事先必须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其组成人员必须是正式党员。

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不设支部委员会的党的支部由党员大会选举支部书记1人,必要时增选副书记1

2、党的基层组织的撤销

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于党员人数减少较多(分别少于80人、40人、5人),同时在短期内

(不超过6个月)不可能增加到要求人数时,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撤销原组织并组成相应的新的基层党组织。对正式党员已减少至不足3人的党的支部,如在短期内(不超过6个月)不可能增加到要求人数时,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撤销并与邻近单位的党组织组成联合支部。

3、基层党组织的职数和设置

基层党组织的职数和设臵,应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职数应为单数,以3-5人为宜。最多不超过7人。可分别设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委员多的还可以设副书记、青年委员、保密委员、统战委员等。党员人数不足7人的党支部一般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一人,必要时可增设副书记一人。基层党组织实行集体领导,有些工作不一定要设专门委员,可采取分工负责的办法予以解决。

4、基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产生

党的基层各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必须由各相应的委员会选举产生,基层各级党组织经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含不设支部委员会的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须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5、基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任用

基层各级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一般应由本部门党员行政负责人担任,也可由一般党员干部担任。党员人数和直属单位较多的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设专职副书记。专职书记、副书记在任期内调动,应事先征得上级机关党组织的同意。

6、党的基层组织的任期

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至5年;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党的支部委员会以及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2年或3年。

7、离休、退休和退职的党员怎样建立党支部

就地安臵的离休、退休党员人数较多的单位,可单独建立党支部;人数较少的单位,党组织可将他们编入指定的党支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征得本人同意,将他们编入居住地(街道或农村)党支部。退职党员和易地安臵的离、退休党员,可将他们编入居住地党支部。

8、何种情况下需增补基层党组织的组成人员

党组织的组成人员如因工作调动等原因造成缺额时,应及时进行增补。

9、怎样增补基层党组织的组成人员

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委员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支部委员会委员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不设支部委员会的党的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10、何种情况下需换届

党的基层组织任届期满后应及时进行换届;因故在短期内造成党组织组成人员缺额超过二分之一以上,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可提前进行换届。

11、基层党组织可否提前或推迟换届

基层党组织按期进行换届,有利于更好地发扬民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党组织工作;

有利于选拔接班人,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班子建设;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密切党群关系。可以说是否按期换届是是否认真执行《党章》的原则性问题,因此,基层党组织无特殊情况应按期进行换届。但在任期未满时因故在短期内造成党组织组成人员缺额超过二分之一以上,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可提前进行换届,因其它特殊情况必须推迟或提前进行换届时,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后也可推迟或提前进行换届。

12、能否用“增补党组织成员”的做法来代替党组织改选

基层党组织改选时,党组织的成员都要由党员通过充分酝酿讨论提出候选人并经选举后正式产生。增补党组织成员是由于党组织成员被调出或因其它原因缺额时,按相应的选举程序进行补选,是在原党组织组成人员基础上进行的增补,因此不能用“增补党组织成员”的做法来代替党组织改选。

13、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要不要改选

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也要按期进行改选。

14、确定支部书记是专职或兼职的根据、职责是否相同及产生的方法

党支部书记是设专职或兼职,应根据工作需要,由上级党组织决定。专职或兼职的支部书记,职责没有不同,产生方法也一样。

第四篇:基层党组织设置试点工作方案

基层党组织设置试点工作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建制村为基础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使党组织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结合实际,特制订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十二次全会、区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

创新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式和途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试点的选定

镇的村作为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试点村。

试点村的基本情况:村有18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27人,支部党员79名,党员的结合较复杂,有离退休人员的党员,有在八寨沟景区做旅游服务工作的党员,有是行业协会骨干的党员,有经商搞流通的党员等。辖区内有林化厂、八寨沟旅游风景区、在建设的八寨沟民族新村,成立了松脂协会和蚕桑协会。村中还有中、小学校,卫生院、邮政、电信、农村信用社等单位,有一个农贸市场。该村主要的农产品有松脂、木材、蚕桑、山笋、药材等。

三、党组织设置的原则 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

系,必须按照党章规定、农村发展新要求和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提高农村党员组织化程度,推进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第一,必须有利于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原则; 第二,必须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原则; 第三,必须有利于加强党组织与群众联系的原则; 第四,必须有利于提高农村党员组织化程度,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发家致富的原则; 第五,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四、党组织的设置

村党支部共有党员79名,已经达到成立党总支的条件,因此我们计划把村党支部升格成为党总支。具体是:

1、成立村党总支。

2、在党总支下面设立若干个党支部。根据洞村成立有各种协会、是旅游开发区和非公经济企业的辖地、并且正在搞新农村建设试点的特色,拟在党总支下面成立六个党支部,即:松脂协会党支部、蚕桑协会党支部、八寨沟旅游景区党支部、八寨沟民族村党支部、林化厂党支部和村联合党支部。

3、行业协会、景区、民族新村等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原则上兼任党总支副支书或支委。

五、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村党组织设置的试点工作分为宣传发动、摸底调查、研究设置办法、征求意见、组织实施、总结完善六个阶段,时间从3月中旬开始,5月份结束。区委组建工作组开展工作,人员从区委组织部、区基层办、农业局抽人组成。 宣传发动

主要任务是采取印发传单、张贴标语、开座谈会或集中宣讲等方式,把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精神向

广大群众讲明白、讲清楚,把自治区、市和区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向群众传达,使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试点工作的目的意义。

摸底调查

任务是对试点村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主要是调查试点村现有党员情况,包括:党员的人数,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分布地点,该村的支柱产业、建立协会情况等。从事职业的情况要调查清楚从事什么职业,如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或流通经商、外出务工经商、或在非公经济企业中务工、或在景区务工、或加入在某个行业协会。还在把在景区从事服务业的党员数、参加到各种协会的党员数、在民族新村居住的党员数等情况要进行调查统计,并把调查的情况进行统计分类,登记造册。 研究设置办法

根据调查情况由区委组织部会同镇党委及村党支部班子一起研究村党组织的

设置方案。目前村党支部有党员79名,已经够条件成立党总支部,因此在党组织的设置上,工作组着重从五个方面考虑。第一方面要考虑成立党总支部;第二方面要考虑在行业协会、民族新村、八寨沟景区、非公经济组织中设立党支部。第三方面着重考虑新设立党组织的班子人选问题;第四方面要考虑新设立党支的办公场地;第五方面在考虑新设立党支部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在研究村党组织设置问题时,要召集村党小组长、行业协会、景区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和部分党员代表参加,一起讨论研究,形成设置方案。 征求意见

把形成的党组织设置初步方案发放到每位党员手中和送到有关部门进行征求意见,对收集到的意见加以认真分析研究,进一步完善党组织的设置方案,设置方案初定后报上级党委审批。 组织实施

主要工作任务:

1、召开党员大会。宣读上级党委的批复和党组织设置的方案,并对党组织设置试点工作进行说明。

2、向镇党委请示有关事宜。根据设置方案,以村党支部的名义向镇党委请示成立村党总支部并设立若干个党支部。

3、镇党委批复。镇党委批复同意成立村党总支部及设立若干个党支部的请示。

4、召开支部委员会。按规定的程序推荐党总支支部书记、副总支书、总支支委的初步候选人。并把人选报镇党委审批。

5、召开党员大会。选举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支委。

6、成立总支后,在行业协会、景区、民族新村建立的党支部要按规定程序建立。

7、开展业务培训。对新党选的总支部班子成员和各支部班子的成员进行有关党务知识培训。 总结完善

党组织设置试点工作结束后,上级党委要经常过问党总支、各党支部开展工作和发挥作用情况,要为党总支及各党支部开展工作进行指导和提供必要的便利,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试点的各项工作,为全面铺开打好基础。

六、工作要求

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其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不断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因此,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拓进取,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推进,确保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区委组织部成立工作指导小组。组长由区委组织部分管基层组织建设的副部长担任,成员由区委组织部、区基层办和区农局抽人组成,并设立办公,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指导实施。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也要相应成立工作组,具体负责抓工作任务的落实,做以一级抓一级,层

层抓落实。 经费落实

用“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经费问题。即区委组织部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费中划拔出一部分,镇党委、村党支部各负责一部分,以经费的保障,确保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五篇:基层工会组织设置办法

一、组建工会组织的基本要求 (一)组建工会组织的法律依据

工会是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 (二)基层工会组织设臵的基本形式

有会员25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25人的,经请示上一级工会也可以单独建立工会委员会。

建立工会委员会应当同时建立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有女职工会员10人以上的单位,应建立女职工委员会,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工作。女职工会员不足10人的单位,应设立女职工委员。

(三)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的设臵

1.工会委员会委员:会员在25人以下者,设主席或组织员1人,确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工会同意,也可以设委员3人;200人以下者,设委员3至7人;201人至1000人者,设委员7至15人;1001人至5000人者,设委员21至29人。 工会委员会一般设主席1人,会员100人以上的单位,可设副主席1-2人;设组织、宣传、劳动竞赛、民主管理、生活保障、女工、文体、财务委员等。

2.经费审查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人数最低不少于3人,最多不超过工会委员会委员名额的20%。 (四)基层工会委员会的任期

基层工会委员会任期为3年或5年。 (五)基层工会委员会的审批

基层工会的建立必须报上一级工会批准。

基层工会所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被终止或撤消,该工会组织相应撤消,并报告上一级工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撤消、合并工会组织。

二、筹建工会工作程序

(一)向上级工会报告,成立工会筹备组

应建立工会组织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由本单位同级党组织起草组建工会筹备组的报告,报上级工会批准,接受建会指导(见参考例文1)。 (二)发展会员

组织职工自愿填写《工会会员登记表》。 (三)划分工会小组

以行政部门为单位,一般3人以上建立工会小组,选举工会小组长;15-25人也可建立分工会。 (四)制定建会方案

起草筹建工会工作报告,提出组建工会委员会方

三、工会换届(组建)工作程序 (一)工会换届改选的时机

基层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应按《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按期进行换届改选。因特殊情况,经本单位党组织同意,并报上一级工会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换届改选。延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缺额超过三分之二的,应提前进行换届改选。

(二)酝酿推荐委员人选

委员候选人人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酝酿推荐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人选。步骤如下:

1.基层工会委员会召集工会委员和各工会小组长开会,布臵各工会小组讨论提名工会委员、经审委员候选人。 2.各工会小组召开小组会员大会,按照基层工会委员会的要求,提出工会委员会、经审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报工会委员会集中。

3.基层工会委员会根据多数工会小组的意见,集中提出候选人建议名单,交各工会小组征求广大会员对候选人建议名单的意见。 4.工会委员会根据各工会小组征求意见情况,集中多数人意见提出委员候选人名单(工会委员会实行差额选举,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可以实行等额选举。工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人数应比当选人数多5%),报请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同意。上级工会批复后,提请会员(代表)大会选举。 (三)向上级工会请示

应换届(组建)基层工会,一般应提前1个月(届期3年或5年)向上级工会提出书面请示(见参考例文2)。 (四)酝酿推选会员代表

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应以工会小组为单位,直接推选会员代表。

代表资格审查。由本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负责。其任务是:(1)审查代表是否享有法定的公民权利,是否是本单位在册职工(含劳务工);(2)审查代表的产生是否符合民主程序;(3)审查代表结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4)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审查结果。 (五)起草工作报告

1.工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本届工会工作回顾及主要体会(经验);今后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2.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本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回顾及主要体会(经验);今后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3.工会财务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工会经费收缴及使用情况;做好工会财务工作的建议。

工会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报告和工会财务工作报告应在大会前征求会员(代表)意见,并经工会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提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六)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工会会员大会工作程序 (一)会议主持

会员大会由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负责人主持。 (二)会员大会议程

1.宣布开会。全体起立,奏国歌。 2.向大会做工会工作报告。

3.向大会做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报告。 4.向大会做工会财务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

第一阶段,由大会主持人主持。

(1)介绍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有关情况。

(2)通过选举办法(见参考例文3)。 (3)通过总监票人、监票人和计票人。 第二阶段,由总监票人主持选举工作。

(4)清点出席大会的会员人数并向大会报告(见参考例文4)。 (5)分发选票,并报告发出选票数量(见参考例文5)。 (6)划票、投票,强调填写选票和投票路线等有关注意事项。 (7)开箱验票。清点并报告收回选票的数量(见参考例文6)。 (8)组织计票。填写计票结果报告单。 (9)向大会报告计票结果(见参考例文7)。

第三阶段,由大会主持人以得票多少为序,宣布当选结果(见参考例文8)。

6.决定本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任期。 7.新当选的工会委员会委员代表讲话。 8.请领导讲话。

9.宣布闭幕。全体起立,奏国际歌。

五、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程序 (一)召开预备会议 预备会议程:

1.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2.通过大会主席团建议名单; 3.通过会员代表大会议程等。 (二)会员代表大会议程

(注:会前向大会报告代表出席会议情况。) 1.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奏国歌。 2.请来宾致词(可略)。 3.向大会做工会工作报告。 4.向大会做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报告。 5.向大会做工会财务工作报告 6.代表分组讨论(可略)。 7.大会选举。

第一阶段:由大会主持人主持。

(1)介绍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产生经过及自然情况(也可在分组会上由各组介绍)。 (2)通过选举办法(见参考例文3)。

(3)通过总监票人、监票人和计票人建议名单。 第二阶段:由总监票人主持选举工作。

(4)清点出席大会的代表人数并向大会报告(见参考例文4)。 (5)分发选票,并报告发出选票数量(见参考例文5)。 (6)划票、投票,强调填写选票和投票路线等有关注意事项。 (7)开箱验票。清点并报告收回选票的数量(见参考例文6)。 (8)组织计票。填写计票结果报告单。

(9)向大会报告计票结果(详见参考例文7)。第三阶段:由大会主持人以得票多少为序,宣读当选人名单(见参考例文8)。 8.决定本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任期。 9.新当选的工会委员会委员代表讲话。 10.上级工会或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讲话。 11.宣布大会闭幕。全体起立,奏国际歌。

六、工会主席、副主席直选方式 工会主席、副主席可以采取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直选方式有以下三种:

1.不设主席候选人的直选。选举前,按有关规定确定工会委员人数(主席和副主席在内)。选举时,工会主席和工会委员两张选票一起发放同时选举。在得票过半数的被选举人中:委员按得票数由多至少依次取足工会委员人数;主席按得票数多者当选。主席得票数过半但少于落选委员候选人得票数,仍可当选为工会主席,当选为主席即为工会委员,但规定的工会委员人数不得突破。

2.把新当选的工会委员会全体委员作为工会主席候选人的直选。由会员(代表)大会在新当选的委员中,投票直接选举产生工会主席和副主席,以得票多的当选。如不愿参加竞选的委员可以弃权。

3.先推荐产生工会主席候选人再进行直选。民主推荐方式有会员推荐、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三种。会员推荐一般以分工会或工会小组为单位推荐;组织推荐一般由本单位党组织、上级工会和上一届工会委员会推荐;个人自荐必须有书面申请。若提名推荐的候选人数较多时,可通过会员(代表)大会进行预选,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其候选人数要多于应选名额。

工会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在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0日前在所在单位公示。 投票选举前,工会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可在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竞选演说及回答会员(代表)提问。

七、工会换届选举结果报批工作程序 (一)召开工会×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会员(代表)大会后,分别召开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同级党委指定召集人主持,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分别等额选举工会主席、副主席和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并对工会委员做出具体的分工。

工会主席、副主席采取直选时,只对其它委员进行分工。 (二)行文上报。

会后要及时行文,向上级工会报告选举结果和分工情况及本届工会的任期,请上级工会审批(见参考例文9)。

七、补选 (一)补选的方式

1.补选工会委员会委员为工会主席、副主席或补选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为主任、副主任时,应召开工会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补选。

2.补选工会委员会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时,应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投票补选。

3.补选非工会委员会委员的会员为工会主席、副主席和补选非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的会员为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时,须先补选为委员,再召开工会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全体会议,补选为工会主席、副主席或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补选非工会委员会委员的会员为工会主席、副主席时,也可以采取直接补选的方式。即在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进行补选委员时,在选票上注明是补选工会主席、副主席,得票超过应到会会员或会员代表的半数,且得票多者即当选为工会主席、副主席,也就当选为工会委员。 (二)补选的报批

1.候选人的报批。补选工会委员、主席、副主席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主任、副主任时,应将补选原因、候选人报上一级工会审批。如果是补选工会主席,还要报离任主席的工会经费审计报告、拟任工会主席简历。如果是补选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也要报拟任人选简历。

2.补选结果的报告。按民主程序补选后,应将补选结果报上一级工会审批(见参考例文10)。

参考例文1:

关于组建×××(单位名称)工会筹备组的请示 ×××(上级工会名称):

×××(单位名称)党政关系隶属×××领导,属政府序列县团级事业单位(单位属性)。办公地址(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现有职工×名。

根据《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有关规定,我单位拟组建基层工会委员会。为做好相关工作,拟组建工会筹备组,筹备组由王××等(3-7人)同志组成,王××同志任组长。 妥否,请批示。

附:工会筹备组成员简历

单位名称(公章) ×年×月×日

参考例文2:

关于×××(单位名称)工会换届选举的请示

×××(上级工会名称):

(单位名称)工会第×届委员会于×年×月组成,至×年×月任期届满。经报请同级党组织同意,拟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选举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新一届工会委员会拟设委员×名,拟提出委员候选人×名。×××同志为主席候选人,×××同志为副主席候选人。 新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名,等额选举,×同志为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候选人。 妥否,请批示。 附:

1.工会委员会候选人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候选人名单 2.工会主席、副主席、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候选人简历 3.上届工会主席离任工会经费审计报告 单位工会名称(公章) ×年×月×日

参考例文3:

×××(单位名称)工会第×届第×次会员

(代表)大会选举办法

×年×月×日

第一条 根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经上级工会同意,×××(单位名称)工会第×届委员会设×名委员,候选人×名,实行差额选举;经费审查委员会设委员×名,候选人×名,实行等额选举。上述两委委员均由本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选举的组织工作由上届工会委员会(或大会主席团)负责。选举时,到会的会员(代表)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会员(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二,方可

进行选举。

第三条 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票上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对候选人投赞成票的,在其姓名上方的空格内划“○”;投反对票的,在其姓名上方的空格内划“×”,投弃权票的,可不划任何符号。投弃权票的,可以另选他人。如另选他人,可在选票空格内写上另选人姓名,并在其姓名上方的空格内划“○”。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超过应选人数的,为无效票。 第四条 候选人或另选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会员(代表)数的半数,方可当选。如得赞成票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少排序,得票多者当选;如果得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需就得票数相等的候选人重新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如果得票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少于应选人数时,不足的名额从得票未超过半数的候选人中重新选举,以得票数过半数的候

选人中得票多的当选。

第五条 选举设总监票人1名,设监票员×名、计票员×名,总监票人和监票人、计票员经上届工会委员会(工会筹备组)提名,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已提名作为委员候选人的,不担任监票人和计票人。

第六条 会场设1个投票箱,不设流动票箱。投票的顺序是:首先监票人和计票人,然后会员(代表)依次投票。投票结束后,由监票人当场清点收回选票数量,并由总监票人向大会报告收回选票数。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有效;多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 第七条 计票完毕,由总监票人宣布计票结果,以姓氏笔画为序;由大会主持人宣布选举结果,以得票多少为序。 第八条 本选举办法由本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参考例文4: 出席人数报告单 各位会员(代表): ×××(单位名称)工会第×届第×次会员(代表)大会,应到会人数×名,实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现在请工作人员分发选票。

总监票人:××× ×年×月×日 参考例文5:

×××(单位名称)工会第×届 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选票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白×× 李×× 张× 徐×× 樊×× 说明:1.赞成的,在候选人姓名上方空格内划“○”。反对的,可在其姓名上方的空格内划“×”。弃权的,可不划任何符号。另选他人,可在选票空格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姓名上方的空格内划“○”。

2.本届工会委员会应选5名,经费审查委员会应选3名。投赞成票如多于应选人则本票作废。 参考例文6: 投票结果报告单 各位会员(代表):

本次会员(代表)大会应到会×名,实到会×名,发出选票×张,收回选票×张,投票结果有效。工作人员可以计票。 总监票人:××× ×年×月×日 参考例文7: 计票结果报告单 各位会员(代表): 本次选举,共发出选票×张,收回选票×张。其中,有效票×张,废票×张,计票结果如下:

候选人姓名

(按姓氏笔画排序) 得赞成票数 得反对票数 得弃权票数

略 另选人姓名

(按得票数多少排序)

总监票人:(姓名)监票人:(姓名)计票人:(姓名)×年×月×日 参考例文8: 各位会员(代表):

经×××(单位名称)工会第×届第×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等×名同志当选为×××(单位名称)工会第×届委员会委员。×××等×名同志当选为×××(单位名称)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参考例文9:

关于×××(单位名称)工会第×届第×次

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结果的报告

×××(上级工会名称):

×××(单位名称)工会于×年×月×日召开了第×届第×次会员(代表)大会,应到会会员(代表)××名,实到会会员(代表)××名。大会审议通过了×××同志所做的工作报告。经大会直接差额选举,王××等×名同志为×××(单位名称)工会第×届委员会委员,××等×名同志为×××(单位名称)工会第×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

会后,分别召开×××(单位名称)工会第×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经费审查委员会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同志为主席,×××同志为副主席。选举×××同志为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本届工会任期(3或5)年。 特此报告,请批复。

附:×××(单位名称)第×届工会委员会委员、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得票数及分工情况

单位工会名称(公章) ×年×月×日

参考例文10:

关于×××(单位名称)工会增免主席的报告

×××(上级工会名称):

×××(单位名称)工会于×年×月×日召开会员大会,应到会会员×人,实到会会员×人,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方式,×××同志以×票当选×××(单位名称)工会委员。随后召开委员会会议,×××同志当选为工会主席,建议免去×××同志工会主席职务。 妥否,请批复。

单位工会名称(公章) ×年×月×日

上一篇:高二班主任工作计划下一篇: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