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管理

2024-05-04

新农村建设管理(精选8篇)

篇1:新农村建设管理

御鑫造园http:///

在当前中国政府把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的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热潮,但是许多新建农村的形式淡化了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原有的农村秀丽景观荡然无存,丧失了乡土特色。建设后的农村景观和城市的许多景观雷同,由于观念认识的偏差,农村居民把城市的一切当成模板。

我国大多数的农村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如何保持、延续和发展这些特色,使农村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充满生机、活力和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是很多人都在关注和呼吁的。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事物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农村景观具有动态性的特征,特别是在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是与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相协调的。

客观地看:有些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已被现代生活所取代,景观模式也己经落伍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需求,在这样的契机下,急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新农村景观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景观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痕迹,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结果

我们不可能也不该将其遗弃,所以本研究是以规划学、现代景观学和建筑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导向,构建新农村景观环境体系,以期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起到控制和保护的作用,追求既有新时代气息又有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的新农村景观。

论文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c1>新农村建设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景观融合:在村庄规划中引入景观控制的概念,研究景观控制的相关理论,对村庄居民点的建设形态进行控制,使之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体现建设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尊重。

御鑫造园http:///

c2)新农村宏观景观研究:研究村庄居民点的宏观布局、道路骨架、景观廊道、历史发展脉络等,达到对村庄风貌的控制。

<3)新农村景观特色的创造:通过对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吸收和提炼,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避免建设中的千篇一律。

(4)新农村典型空间的研究:

①广场绿地空间:探索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广场绿地形式,突出农村特点,体现乡土特色,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当地材料,节约建设资金,以小型化、多样化、乡情化为原则,避免对城市广场的照抄照搬。

②街道空间:研究村庄街道空间的特色,提出街道空间景观的设计要点和设计的模式。

③历史建筑和片区空间:讨论历史建筑和片区空间景观的保护、改造、更新,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和新老建筑的协调。

④旅游空间:研究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观光及景观设计,用于当地旅游项目的开发,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御鑫造园http:///

篇2:新农村建设管理

——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幸福村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形式:走访幸福村村民及村委干部

实践实践以及地点:2011年2月,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

实践意义: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关于新农村的建设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了解幸福村作为新农村示范村的良好政策和政策的执行力度,给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提高全社会新农村建设水平。

一、背景资料

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位于县城南郊,万佛湖下游,马安公路穿村而过,全村4.2平方公里,3200人,可耕面积2200亩。人均七分地,是半丘陵半平原的行政村。一九九二年成立党总支、幸福农工商总公司,与村委会形成了“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的新格局。目前,拥有集体产权企业11家,08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60元。幸福村是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全省百佳生态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村、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和全省村镇建设“十佳村”。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幸福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全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规划,规划成“四区”,以实现“八化”目标。四区:现代农业精品区、个体私营工业区、乡村旅游度假区、现代农民住宅区;八化:农村城镇化、生活小康化、住宅康居化、环境优美化、农业产业化、道路网络化、通讯现代化、管理民主化。特别是在村庄整治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幸福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实践经历

2011年2月13日,笔者来到新农村示范村幸福村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希望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对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示范和指导。一进村,一条整洁而宽大的水泥大道便印入眼帘,道路两旁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整洁而美观,不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一目了然,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接着笔者沿途进行了走访调查,采访了几位村民。

鉴于当前全国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拆房难”以及“强拆房”的现象,笔者对幸福村的一栋栋整洁美观的新农村建设房充满了好奇,并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访问调查。村民吴叔叔告诉我,幸福村由于面积比较大,旧的村址大部分位于村的南边,村里为了建设新农村拆除一批老房在村北新建了一大批新的楼房,新房建好后旧房立即拆除、复耕,村民集体搬迁,通过村里的补贴大家一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由于该村村委工作落实,补贴到位,群众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因此该村的村民都表示乐意拆除旧房,因此并不存在“拆房难”的现象。另外,吴叔叔还透露说村里的农田都集体承包了出去,村民们不用亲自下田劳作,而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胡奶奶一家由于常年外出打工,在村里居住的时间甚少,但胡奶奶表示能明显地感受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老人家为此感到开心。胡奶奶还告诉我村里通了公交车,直达县城,方便快捷又省钱,而且供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搭乘。胡奶奶的儿子胡叔叔在一边表示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很给力,村民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真正感到了“幸福”。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中重要的一项,在幸福村的村头,笔者也看到了张贴的大幅民主建设流程图,关于民主建设的执行状况笔者也进行了调查。戴叔叔是一名人民教师,他告诉我村里的民主工作做得不错,村民们通过民主选举推举出了自己心目中满意的村委会干部,真正做到了“话由群众讲,家由群众当,事由群众办”。除此之外,村里还广开言路,就新农村的建设方案及具体实施步骤征求村民的意见,使得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更能体现群众意愿,而且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广和展开。

戴叔叔的邻居周阿姨表示村里还办起了养老院,并加固小学教学楼,积极发

展教育事业及福利事业,将实惠带给广大的村民朋友们,并积极把大官塘(坐落在该村的一口塘)打造成农业观光、休闲垂钓、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王大爷说村民还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补贴优惠政策,例如农田保障、植树保障、医疗保险等等,村民看病方便了很多也省去了许多冤枉钱,不像从前村民看病还要到很远的镇上医院,而且没有医疗保险卡昂贵的医疗费用也让很多村民望而却步,但现在大爷表示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很满意,不由得感叹起党的政策好了。沈阿姨是浙江人,不远千里来到安徽幸福村承包土地种植草莓,沈阿姨的身后是一大片的草莓大棚,阿姨说这儿的土壤肥沃,气候也适宜,年年草莓的收成都很不错,并表示来年还将继续在这儿承包土地种植草莓。

随后笔者来到了幸福村村委办公室,办公室里的周文书详细地给我介绍了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状况。周文书说幸福村的建设目标是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旅游观光有“新亮点”、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情况方面:

(一)、产业布局:

1、通过大量资金投入,对全村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基本上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庄成片,大大改善了人们群众的生活条件。

2、农业种植实施三个“一”工程:一是一千亩香稻种植示范区、二是一千亩的稻田龙虾养殖区、三是一千亩农业精品区。实践证明,幸福村所创办的土地流转的新路子符合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符合农民的心愿,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3、注重农业品牌建设:2003年注册的“幸福村”牌香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产品供不应求。为发展生态农业,搞好示范、引导、服务,2000年,村里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免费为群众提供政策、市场、人才等信息服务。

4、保护生态环境: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规划形成“一带一片”。建立生态林带,防止水土流失;关闭窑厂,低处复垦,高处种林,形成一个生态片。

(二)、基础设施:

1、道路水利:近三年修通了10.5公里的环村水泥路中心大道和长河水泥路;2000米得中心排灌渠和800米得沿河支渠改造、截弯取直,为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夯实了基础。

2、公共设施:创办敬老院,发放生活补助;抓好“农家书屋”工程;组建农民文艺宣传队;村里拿出一定的资金,开通了有线电视,接通了自来水;新建了一流的花园式小学和标准化卫生室。

3、农民培训:幸福村重视村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适时请农业专家来村上农业技术课,以“农组示范基地”为现场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周文书的介绍详细而简约,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幸福村新农村建设的给力政策和给力力度,周文书还表示尽管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村里的农田整改仍在进行中,工作进展比较缓慢;村里的资金还不够宽裕,无法进一步展开更深的工作等。但周文书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会取得更加骄人的成果。

三、实践感言

通过这次走访幸福村,笔者获得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有益启示:

1、一切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切实考虑农民利益,给予农民补贴和优惠;

2、规划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整改农田;

3、创办一批小型企业,吸纳村民进厂打工,将农民的收益最大化;

4、建设基础设施,方便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5、加强民主建设,由村民当家作主,提高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幸福村作为安徽省新农村示范村,其经验具有很大的指导性意义,对于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希望其他地区能够借鉴幸福村的成功经验努力把本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做好,并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一些困难,努力建成美好新家园,共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

篇3:新农村建设管理

1 提升认知能力 , 强化领导力度

要想做好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 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党中央的政策条例得到有效的贯彻。而且要保证期其形成制度体系。该项内容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只要做好了政策落实工作才可以保证群众的利益得到维护, 才能够保证群众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 才能够带动农村经济朝着更为稳定的方向发展。要想做好该项工作就要确保相关的管控机构认真的对待, 将该项工作当成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领导力度, 同时要争取扶持, 切实的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活力。

2 推动现代化进程 , 确保革新工作有效开展

农业要想获取发展, 不能固守不前, 要积极的融入现代化知识。这就要求要加快建设改革征地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制度的步伐, 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 并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此外还要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 强化科技保障, 争取能够在良种培育、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以及重大病虫害的防护等各个重要环节实现突破。相关的机构还应该不断的探索发展新的技术和措施, 将产业结构合理的调整, 将产业发展当成是所有工作的重点, 认真的开展好推广活动, 而形成覆盖广而且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通过多种方式为农户增加收入

我们开展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农户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所以, 当前经济管理工作要将增加收入渠道当成重中之重。增加收入的方法非常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当前的生产状况改善, 进而提升生产的效率。其次是开展产业化模式, 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的开展产品细致加工。进而不断的缩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差距。同时还应该鼓励那些外出打工的人群回乡务农, 这样也可以增加劳动群体, 带动经济发展。相关的机构要不断的研究增收方法, 认真的开展扶贫活动, 强化国家的财政补贴力度。城市支持农村, 工业反哺农业等方针, 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 增加支农资金, 把农民的持续增收作为首要工作, 以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村收入, 使农民真正获益。

4 保护生态 , 稳定发展

首先是要重视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并保护节约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等, 倡导循环经济理念, 发展生态农业, 推广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实现现代农业的清洁生产以及与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其次是要以水利为重点, 加强农田的基本建设。综合治理防洪防涝、十旱缺水以及水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 从而能够增强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保护好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完善法规 , 提升执法能力

各农业部门虑按照依法治国的方针, 围绕贯彻落实《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土地承包法》等行政规章与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当中的章规制度, 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上下工夫。首先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执法责任制度的建立。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同时不断的监督执法岗位, 才能够保证相关工作者承担起自身的职责。第二, 要完善规章。也就是说要将土地承包以及减负等等的相关制度贯彻到实处, 只有将相关的法规条例落到了实处, 才能够保证其意义得以体现。第三, 要形成完整的信息反馈体系。也就是说相关机构要设立观察点, 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的获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进而合理的解决。

6 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 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的组织建设

发展加工企业和围绕优势产业带布局是省、市加快发展农业加工业有关指示的重要内容, 因此农业部门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 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 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例如可以以农业中蔬菜、种子等龙头型经济作为重点, 积极策划发展项目, 大力扶持。此外,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是加快龙头型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 因为其具有着联接农户、龙头企业和市场的纽带作用, 能够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提高, 因此要重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 做好专业合作的经济组织试验点工作。

7 切实入基层 , 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在当前社会, 要想开展好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不单单要做好上述的内容, 同时还要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 认真的分析工作中碰到的各类新问题和状况, 积极探索解决措施。在以往的工作中, 很多机构工作者并未真正的深入农村了解状况, 导致很多实际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反馈, 进而影响工作的开展。在当前时期, 要杜绝这种现象, 要切实的深入基层, 深入农村最真实的区域, 强化调研力度, 特别是对那些关乎农村经济的关键内容, 更是要开展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国家方针政策的合理性, 才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真正的发展壮大。

摘要: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作者具体的分析了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管理:建设举措

参考文献

[1]余冠芳, 胡春森.新农村建设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市场研究, 2012 (1) :50-51.

[2]周金中.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助力新农村建设[J].保定学院学报, 2012, 25 (1) :12-l3.

[3]徐曼.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与创新的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4]刘钦刚.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篇4: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电网建设 探讨

一 现在我国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落后。现在农村对于电网的意识还不够明确。因此,相关的电力实施都是由当地的供电部门来进行完成的,地区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往往对责任和义务不太明确,因此就会带来很大的盲区。例如供电部门领导层的思想落后,不会随机应变,这样就会使得农村的发展更加落后,不能够完全进行工作的明确划分。因此,对于不同地区来说,农村的电网建设就收到了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够发展。

2.现在我国农村电网的改造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都是技术上的。结构的设计和改造都不够合理,因此就会使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中不能够得到技术上的支持,合理的规范没有落实,就会使得成本出现浪费的情况。我们应该尽量去弥补并完善。

3.我国的面积比较大,且复员辽阔,因此有着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这样就会使得那些不发达的偏远地区难以实现电网的发展,环境和地理原因的限制又给电网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导致迟迟不能解决。

4.农村的用电往往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季节性的用电情况就会使得电力的负荷承受力被要求更高。这样就会造成线路的损害。会使得风险变大,并且不利于后期的稳定发展。管理方面也不够好,管理平水不高都是目前比较明显的问题。

5.重视宏观调控,忽视科学管理。由于现在农村大部分的设计和工程建造都要有政府的指挥才能进行。工期也相对来说比较短,所以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就有待考证,会造成因赶工期而忽视质量的现象,但是,电网的工作一旦出现疏漏就会容易引起危险,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6.用户的内线改造不同步于电网的改造。现在很多的农村都会乱接电线,没有安全意识,导致线路老化,对后期的发展非常不利。往往会产生电路的运行不稳定等情况。因此,现在很多的电线都存在不稳定性,要是带动电器,就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导线过热,就会引起安全方面的隐患。不仅如此,诸多用户在户内都缺乏保护设施,户内缺乏闸刀开关,有的仅用一只容线盒。现在的用电受威胁比较多,农民的用电意识又不够科学,所以存在很大的难度。

二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

1.进行针对农村的电网结构合理的规划

结合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的配电可以进行封闭式的方式进行。将电网的整体情况落实到一个环形的模式中,这样,在正常的运转中,就能将很多的线路行程树形的敷设,能够将故障通过开关来执行,避免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能够让电源的负荷产生一定的转移,分散符合带来的压力。负荷不会因为个别的线路和设备的损坏和检修而导致停电。其次对于农村电网变电站的建立要秉着“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作为布局基础,合理的设计能够将电网的后期可持续发展稳定,并且能够保证供电的正常和安全。对负荷方面的要求也就相对来说比较高,比较灵活。充分保障用电的安全可靠。

2.降低功率损耗的建议策略

功率的损耗可分为有功功率损耗以及无功功率损耗。我们要有着明确的认知,能够判断功率耗损的情况和类型。变压器的损耗比较小,就能够将实践中的经验进行适当的整合,完善相关的理论,并且判断在功率损耗上占有很大的比率的情况。要根据电流的密度来判断,并选择最适合农村用电经济的方式,能够改善电力的情况,将资源能够妥善利用,得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模式,尤其自然资源在当地建立小型电站来就近供电,由此避免长距离供电带来的功率损耗。

无功率耗损的情况,往往线路和变压器的消耗是一样的,但是在实际的用户操作中,就会出现缺额。要保证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才能够稳定功率耗损情况。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就能够将各种的耗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采取合适的变压器和供电的模式来进行符合农村经济情况的供电,并且进行就地无功补偿。经济水平不发达的地区,可以进行并联电容。这样也能够一定意义上形成补偿。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可以采取这种办法,可以采取发电机来进行补偿,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建立静止无功补偿器来进行补偿。

3.有效的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可靠的供电是建设农村的步伐之一,也是改造农村的重要标志。因此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保证农村用电的安全和稳定,以下笔者提出几点措施:

(1)根据农村放射性电网的情况,在分支上进行开关的安装。能够进行分段,减少故障的发生几率,能够缩小停电时波及的范围,这样可以有利于后期的维护,能够尽快查明故障的原因,不断进行维护,尽量使得停电时间最小化;(2)要将监控情况进一步优化,要时刻掌握供电的情况才能够进行操作和处理,因此,要将时间应选在负荷的地区低谷期,减少停电影响。

4.提高电压质量

由于农村地理环境的限制,往往线路在安装建设中耗损的情况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电压的不稳定,往往会出现变压器的故障,影响正常的供电。因此可以进行分析并安装开关来控制。现在的科技不断发展,要将稳压技术利用到农村电网的配置中。将家庭用电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补偿要及时,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要妥善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完善电力的修复工作。这样就可以将无功耗损补偿提升,完善用户的配电情况,并且能够保证安全用电,提高用户的电压。

5.电网保护的改建措施

电子技术以及单片机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得到巨大的推动,因此,要让信息模式的保护成为一种有效的措施,对其输电线路应配置自动重合闸。对35kV的电网应对其配置故障录波装置,10kV线路应采用二段式相间电流保护。

6.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正确思想

领导和政府部门相关的管理人员要首先开放思想,对电网事业有着明确的认知,才能够进一步建设农村电网,发展农村供电配电系统。要将各种会议进行经验整合,不断分析和讨论农村电网的建设重要性,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给广大百姓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积极获取当地民众的支持和理解,创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 结语: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改善农村的发展情况对促进我国整体国情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从实践入手,从电网建设开始将农村的规划进一步落实,缩短城乡差距,让农村能够发展改革,成为带动我国进步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卢继平,叶全强,唐朝,徐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建设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7)

[2]吴文庸,汪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生活,2010(23)

[3]许云.新农村电网建设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8(5)

篇5:新农村建设管理

孤山村是麻坪镇的南大门,与城关镇接壤,全村9个村民小组,269户,1072人,耕地面积1360亩,区域面积345.1公顷,XX年人均纯收入达2072元。XX年市、县把该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麻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孤山村全体群众的苦干实干,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上均取得了可喜成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群众生活日新月异。XX年孤山村党支部被市委命名为标杆支部,该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文明村镇、被洛南县政府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一年来的成绩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生活条件下不断提高。一年来,改造高压线路300米,解决了全村人的用电问题;硬化6个组级水泥路XX米,彻底改变了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的困境;投资6万元,建成五间标准化村级党员活动室。投资7万元,硬化活动场地700平方米,修建了篮球场;去年该村遭受2XX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但全村群众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修复水毁农田200亩,水毁河堤1100米,水毁道路800米。

——主导产业逐具规模,农民收入有效增加。该村优质良种核桃建园达540亩,中药材种植100亩,新发展的280亩优质柿子建园已全部挂果。全村发展千只以上养鸡大户45户,养鸡达5万余只,产值300万元,净收入100万元;10头以上养猪大户15户,年出栏达1500头,产值120万元,净收入30万元。有序组织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全村年劳务输出400余人,人均年收入5000元,劳务收入达200万元,净收入达150万元。XX年全村总产值达到550万元,人均纯收入2072元。

——环境卫生规范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一是修建了100户沼气池,将农村不用的畜粪、桔杆等原料充分利用,酵化成气,解决了粪堆乱堆、柴草乱放现象。二是投资2500元修建了5个垃圾池,对全村的生活垃圾予以集中倒放和统一清理。三是制订了卫生公约,全村划分三个卫生责任区,各负其责,道路、庭院卫生定期打扫、定期检查,形成制度,使群众在卫生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四是实施涂白工程60户。通过一系列卫生综合治理,有效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同时,倡导家家绿化、户户养花,美化庭院,对村庄中心区域进行了绿化,大力建设花果型庭院经济,每户栽植花果树木19株,全村村容焕然一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道德实践活动及“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今年年初,他们又召开全村群众大会,总结去年来的成绩,安排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评选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及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20余人;开办农民技校,通过技术培训,使每户每个劳动力至少掌握1项专业技术。开办村民阅览室,充分利用省文化厅捐赠的5万余元书籍、光碟、乐器,组建40余人的村级乐教队,今年春节组织200余人的社火表演及文化演出,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村级活动室、活动场地建设力度,修建农民文艺、体育活动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投资1万元,修建科普文化长廊,定期宣传科普知识、文化知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这个科普文化长廊成为全村的又一个亮点。

——战斗堡垒基础强化,干部作风深入民心。抓好新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基层组织堡垒。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支部班子成员及广大党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支部书记多次参加省、市、县的培训班,深入华西村等省内外考察学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高标准配齐党员活动室、办公室用具,各项目标任务、规章制度统一上墙,规范齐全。深入开展了“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全年培养红星党员5名,该支部分别被商洛市委、洛南县委、麻坪镇党委命名为标杆支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党务、村务公开,村组干部、广大党员遵纪守法,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深受全村群众拥护。

采取的措施

麻坪镇在新农村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抽调农、林、水、牧、国土、文化、教育等相关单位干部为成员,为搞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按照上级要求及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深入调研论证,结合孤山村实际制定了远景规划。

二是广泛宣传,全民参与。XX年3月孤山村被确定为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镇党委、政府先后五次在孤山村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新农村建设决定和方针政策,市县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措施,宣传镇村的新农村规划和发展蓝图,把广大村民的热情、思想、行动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在建设过程中,广大村民义务投工投劳,为建设美好家园献言谏策、出力流汗。

三是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一开始就统一安排部署,明确各个时期的具体标准层层分解任务,夯实各级责任,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上下联动,资金捆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各级的投资总是有限的,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作用,麻坪镇采取资金捆绑的方式,比如组级道路硬化只投资水泥,群众投工投劳,每家每户的院落及出路镇村只提供机械,涂白工程镇村只补助每户2吨水泥,群众自己买瓷片并投工。

五是定期督查,严明考核。镇党委、政府将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也列在年初为民承办的十件实事项目之首,定期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阶段工作进行督查指导,解决资金困难,督促群众上劳,督查站所、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一次考核,并极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几点启示

孤山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效是喜人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是各级抓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一是“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还缺乏积极主动,被动应付,有的甚至借机提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二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存在“上热下凉”,忙了干部,有的甚至包办代替,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建设的热情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三是重“硬件”轻“软件”还比较突出,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产业发展及农村民主政治、精神文明、文化体育及村级组织自身建设等“软件”还跟不上,“软件”建设跟不上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四是急于求成。个别干部群众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这种急于求成思想会背离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牵扯到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才能最终实现。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前提,产业是支撑、“硬件”是基础、观念是根本、文化是动力、组织建设是保障,要切实解决好以下问题:一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循序渐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二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以明晰的主导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三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实行资金捆绑。建设新农村没有投入就是一句空话。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新农村建设,要建立政府、社会、农民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韩国新农村建设搞得非常成功,在于有一个好的机制,就是“以物代补,以奖代补”,政府向农民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资,要求农民在各自的居民区自行开展修房修路和改水美化活动,鼓励农民主动创造美好生活。四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农民是新农村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不能把政府的扶持引导变为大包大揽,要重视组织和发动农民广泛参与,激发农民的活力、使广大农民自觉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热潮。五要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农村发展不只是要钱、要物、更要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加强农民教育,形成学科技、谋发展、比观念慰然成风。六要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掀起根除“脏、乱、差”,向陈规陋习宣战热潮,制定规范化和长效性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农村文化图书室、娱乐健身场所、科技培训中心等,丰富农民生活,活跃农村文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后顾之忧。七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干部自身素质,村组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村组干部用好新农村建设的物资,要廉洁自律不能违法乱纪;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篇6:新农村建设管理

近年来,面对城市对农民工的大量需求,许多地方开始改变“就农业而抓农业”的思路,尝试用“减少农民”的办法,彻底摆脱“三农”困局。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一些现代化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人口大大少于从事工业、服务业的人口,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但是农民自发向外流动,却面临种种困难。首先是观念转变难,全国除个别地方因为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奇缺,农民有外出经商、务工的习惯外,许多地方的农民,对外面世界更多的是感到恐惧和无奈。其次是技能获取难,农民本身没有资金,又不知到哪里学习技术,因此对政府部门组织培训就有了更多的期待。

齐齐哈尔通过“换位”思考,给农民“换脑”,正是因应这一新变化推出的新举措。转变干部和农民观念,是发掘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步。同时他们又加大投入,打造农民工培训、市场对接、服务、信息四个平台,使大批农民工掌握了一技之长,成为人才市场上抢手的“知名品牌”,提高了农民工的竞争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了空间。

篇7:新农村建设管理

——成县店村镇新村新农村建设纪实

成县店村镇新村是陇南市列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市级科学发展示范点。近年来,新村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按照市、县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县委、政府“两个率先”发展战略,以党支部建设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协调推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用规划指导群众,用政策激励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把党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把党员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把党支部一班人的力量凝聚在产业链上,把目光向优势农业聚集,努力构建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养殖业为龙头,特色产业为支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格局,新村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出现了基础党建和产业发展联袂共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程度齐飞的喜人局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奏出了一曲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凯歌。

一、抓活动拓载体,打造和谐新村

一是深入开展“争星树旗”活动。新村党支部采用“争星树旗”的方式,扎实开展了争创“五好红旗党支部”和争做“五星级党员”活动。按照“一诺三评三公开”的要求,在党组织和党员中推行公开承诺制,支部71名党员公开承诺事项42项,并认真落实公开承诺、检查评比等措施,完善“党组织树红旗、党员争五星”的争创机制,每季度根据党员个人表现进行“分类评星”。二是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活动。结合实际,体经济积累。依托区位优势,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集体可用资源,使村级集体积累达到30万元,增强了村级集体办事的能力。

三、强基础重民生,建设和谐之村

一是结合灾后重建,改善人居条件。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落实整合资金2527.6万元,按照“三统一”的要求,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结构,完成了298户的重建、192户的维修工程。同时,争取配套资金32.4万元,对村庄道路、院墙大门等配套设施进行统一建设。结合8.12暴洪灾后重建维修,落实国家补助资金48万元,对村道沿线墙壁实施了以“统一设计、统一色调、统一实施、统一涂画”为主的“四统一”工程,改善了新村人居环境。二是结合一事一议项目,以奖代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落实以奖代补资金20万元,镇村两级筹资32.4万元,硬化集中重建点庭院90户,修建大门30户,新建卫生厕所150座,硬化村庄道路12条5.2公里12000平方米,疏通排水渠6条3.6公里、水泥排洪渠900米,全面解决了村庄不整齐、行路烂、排水难的问题。三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善生产条件。整合农牧、水利、农发和水保等项目资金30万元,新修田间道路4.2公里,整修农田路网4公里,配套水利设施17处,实施沼气一期工程260户,完成自来水入户490户,受益人口1969人,受益面100%。实现了水、电、路、渠综合配套,有力助推了特色产业发展。四是加快“三改一建”进度,彻底

“三到位”。净化到位。党支部先后6次发动全村党员群众对村庄道路、田间道路、房前屋后、学校、商铺门前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清理,集中解决了杂物、垃圾、建材乱堆乱放问题,做到了不留死角。设施到位。在村上购臵了1辆垃圾手推车、安装了8个垃圾池,聘用了1位保洁员,做到了村社卫生时时有人管,生活垃圾天天有人清、有处堆、按时处理。绿化到位。绿化村庄道路4600米,新建绿化带380米。同时,大力开展生态庭园建设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房前屋后种植花卉树木。通过环境综合整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已成为全村群众的自觉行动,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生态文明新村初见成效。二是在广大群众中深入开展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树新风“三讲一树”教育活动,开展“我为环境卫生治理做表率”和以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新”竞赛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热爱家乡、爱护环境,规范行为,增强环境卫生公德意识,培养文明习惯;三是加强感恩教育,宣传党的惠农政策,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知恩感恩,新村党员先后自发为玉树、舟曲等灾区捐款共计1万余元;在“8.12洪灾发生后,新村党支部在第一时间动员组织民兵应急分队30多人支援黄渚抗洪救灾,在黄渚参战的日日夜夜里,新村民兵应急分队舍生忘死,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四是经常开展移风易俗教育,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通过教育引导,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精神面貌、生活习惯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成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友爱的村风民风。

基金30万元,镇村两级自筹资金25万元,于2010年5月份完成了总投资55万元的二层560平方米的集开会议事,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村级活动场所,并配臵了办公设施,硬化了院落;三是在县委组织部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拥有各类图书3000册的农家书屋;四是注重文化队伍建设,组建了文艺队,经常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六、维稳定保平安,走上和谐之路

篇8:新农村建设管理

新农村规划是一个全新的规划。首先, 新农村规划与城市规划不同, 具体表现在内容、标准、类型上呈现出相对特殊性;其次, 将道路交通、工程管网、市政环卫设施等统统纳入到公共设施建设中进行统一安排, 但又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只能参照重庆市的相关规定和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部署;第三, 规划打破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分类进行的模式, 将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内容统一纳入规划进行安排。基于此, 新农村规划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标准可以直接套用, 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以更广阔的视野来探索新农村规划, 建立一套适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体系。

二、新农村规划的现状及分析

(一)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简要回顾

重庆市8.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76%为中低山地区, 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和相对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造成农村居民点规模小、点多面广、基础差的基本情况。基于现状, 重庆市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大, 首先体现在新农村规划方面。为推进新农村建设, 重庆市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 通过千村重点推进和百村示范, 为全市山地新农村建设探索经验。统筹协调20个市级部门1.74亿元资金启动了示范村项目建设, 带动区县、乡镇、农村居民及社会资金投入6.12亿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全市各区县分别进行县级新农村规划的编制,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重庆市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新农村规则在编制、实施以及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重城轻乡”以及规划编制的滞后不能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规划是先行环节。在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 地方区域规划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城有乡无”的情况, 特别是村庄缺乏科学规划。从走访区县来看, 建制镇、乡集镇的规划大多数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编制的, 早已到了修编或重新编制的阶段, 已经适应不了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另外, 据调查发现, 农村的许多重大安全隐患以及不合理的布局都与没有规划及没有执行部门法规和标准有关。如:农村居民的饮用水源被工业、养殖业或生活污水污染等。规划的滞后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没有规划的指导,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且严重滞后。另外, 以石柱县为例, 32个乡镇和241个村 (社区) 截至目前已编制镇乡总体规划的只有少数几个乡镇, 已编制新农村村级规划的只有22个村, 覆盖率均不到10%。可见, 新农村规划的工作还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2、村镇规划编制投入不足, 缺少资金的保障。按照2005年修订的《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 “所有村镇都应制定规划, 并按批准的规划实施, 村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按照国家及市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然而, 关于乡镇规划的编制经费,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均未给予明确, 加上现行重庆市区县级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各乡镇的财政统一由区县财政管理, 使得各乡镇规划编制经费来源不明和不足, 从而造成了规划编制的滞后和编制成果质量的欠缺。区县的规划经费投入虽呈逐年增长态势, 但区县规划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且不平衡。

3、乡镇规划管理人才匮乏, 规划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调研中, 乡镇规划的人员配备不足、专业人员稀缺等问题普遍存在, 是影响乡镇建设管理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乡镇规划的管理人才缺失和管理水平的低下, 实际上反映了规划人才的缺乏和规划能力的欠缺, 而规划能力欠缺主要体现在知识和财力方面。有些村镇干部对规划的认识还停留在“图上画画, 墙上挂挂”的阶段, 在现实的生活中并不是依据规划来开展生产建设活动。调查发现, 在经济欠发达的山丘地区, 村镇干部普遍不熟悉村庄规划知识, 对于村庄规划的作用、内容、重点、程序, 各种设施如何合理安置等都缺乏了解。

受农民传统意识影响以及认识上的差异, 同时受用地指标约束, 造成农户实际建房与规划脱节, 新农村规划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甚至很多地方把本应全盘考虑、综合协调的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仅仅是村庄的村容村貌建设, 变成了拆房子、搬村子等简单建筑行为。目前, 重庆市的很多村镇建设还处在无规划可依或正在编制的过程中。即使是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的, 早期编制的规划方案由于经验不足, 已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对村镇村庄的建设工作缺乏足够的约束和指导, 更起不到前瞻性指导功能, 总体上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完善。

4、乡镇规划管理的机构不健全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编制和有效实施。长期以来, 国家和地区的规划重点往往是城市, 由于需求导向的作用, 社会上从事规划的单位和专业人士为数不少, 但是他们的目光所关注的焦点往往不在农村。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形势下, 他们当中许多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也与新农村规划需要存在差距。乡镇规划管理的机构不健全, 规划管理和服务网络不完善, 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极不适应。以某县为例, 该县的规划局直到2007年3月才正式挂牌成立。目前, 该县的32个乡镇中只有20个设置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 而且机构名称还不统一, 有的为“城建办”, 有的为“乡建办”。该县尚有12个乡镇还没有设置从事规划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从现有的村镇规划管理机构来看, 其机构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乡镇级规划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造成规划管理存在职能交叉、主体不一的现象。从调查来看, 有些区县单独设立规划局, 还有一些是在建委成立规划办公室。由于规划、建委以及国土等部门在职能划分上不够明确, 因此在管理中时常发生重叠, 管理规定过于烦琐, 造成执法主体不统一和执法过程、范围条块分割, 使规划管理和违法建设查处难度加大。

5、现有的规划标准体系仍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从区县调研反映的情况来看, 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城乡统筹规划的要求, 规划编制体系方法必须重新建章立制, 从而确立城乡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科学方法, 以此为基础,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体系应向下延伸至镇、村, 制定梯度规划编制任务和目标责任分解表, 明确完成时间及各级部门责任, 纳入城乡规划效能监督体系作为考核内容。

鉴于重庆山地农村的特殊性, 在编制村级规划时要注重新农村规划的灵活性。村庄的形成都有其自然、历史文化等渊源和经济、社会等条件, 其发展演变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村庄行政区划和空间位置的稳定性, 是村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因此, 新农村规划要关注农村的普遍性, 但更要重视农村的特殊性。如重庆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市域范围内山地75.8%, 丘陵占18.2%, 平坝占6%, 市域内行政村的规模从2-20平方公里大小不等, 村平均人口约1400人。根据不完全分析, 村级之间面积可以相差11倍, 人口规模几乎相差5倍, 人均纯收入几乎相差1倍, 一个村内的村民小组 (社) 几乎相差12倍多。面对如此复杂的山地农村情况, 我们现有的标准和导则不能完全解决这些差异化问题, 必须因地制宜, 认识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分类、分区、分标准制定重庆市新农村体系规划。

三、完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对策及建议

由于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加之重庆市农村特殊性, 重庆市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必须按照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设施条件和农民居住习惯进行编制。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 我们开展新农村规划, 需要新办法、新思路, 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创新。

(一) 政府主导, 农民参与, 完善农村规划编制和审批体制

从重庆市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应以政府为主导, 选择试点, 模拟政府采购的方式, 由政府出资, 聘请规划机构和有关专家以及有相应能力的非营利组织深入农村, 为基层服务, 落实、完成新农村的新规划、参与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也是政府为农民谋求长远利益、建设城乡和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

新农村建设规划不应仅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主体, 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望,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是农民参与型的规划, 而不能单单政府型和专家型规划。所以, 应提倡由政府和农民一起参与新农村规划, 形成一个上下结合一起的行动。在参与农村规划的过程中, 起到教育农民、组织农民, 让他们自己动手创造自己的新生活。在“千村推进百村示范”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农村规划编制工作。抓住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好时机, 推进规划体系的改革, 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规范编制程序, 进一步完善重庆市的审批体制。

(二) 依据城乡总体规划和乡镇域规划, 科学制定新农村规划

针对当前农村规划编制水平不高的情况, 应科学统筹编制农村规划工作。镇域规划是指导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规划, 应着重从区域规划角度出发, 对乡镇域村庄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和合理布局, 科学制定新农村规划。要根据乡镇域村庄分布状况和相互依存关系, 预测合理的农村人口容量, 通过改造镇中村、拆除空心村、撤并行政村、合并自然村, 建立合理的镇、中心村、基层村体系, 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分析研究本地域经济发展条件, 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引导乡村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区集中;合理确定乡镇域道路交通、公交车和通信体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明确功能分工,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共建共享, 引导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健康发展。各类建设活动都要纳入乡镇域规划统筹安排, 通过科学的乡镇域规划统筹安排和科学的新农村规划, 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协调发展的镇村发展体系,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科学的规划是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前提。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根据村庄的不同类型, 在乡镇域规划的指导下, 应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意愿, 规划的立足点放在现状基础上的适当改造和环境整治。综合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村落分布的调整以及自然地理条件、耕作半径等因素, 合理确定农村社区规模;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环境洁化、服务强化为主要内容, 统筹规划农村社区和居民集中点的布局;根据村的规模与等级, 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 凸显新农村建设特色。另外, 高度重视、切实保护好村落中的文物古迹、特色民居等历史文化遗产, 发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文化, 丰富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搞好乡村形象设计, 突出地方特色和乡土特色。

(三) 针对重庆农村实际制定城乡统筹规划标准、准则、方法

各地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人力构成、地理条件等因素以及发展现状、势头存在很大差异, 以前制定的条例、标准、导则规定等注重普遍性, 忽视了差异性。从目前情况来看, 至今应该根据“一圈两翼”不同区位, 重大地形差异等因素划分出几大区域, 制定不同规划导则、指引, 分别加以指导。据调研, 区县普遍对城乡总体规划指引下, 新农村规划应如何开展, 应遵循的准则, 应达到的深度, 工作的重点等问题感到难以把握, 究其因, 还在于规划的示范作用不够。因此, 应结合已开展试点区县的经验, 尽快组织专人经验总结, 提高、制定出可以以指导全市城乡总体规划的导则、标准。

(四) 实行分类指导, 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引导农民集中

由于广大的农村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基础不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 故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如市区和区县城区的城中村和城边村主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开展村级规划和村庄整治及改造, 远离市区的城郊村可按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有关要求进行村庄规划建设和整治;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村庄与经济较贫困地区村庄分别按照当地实际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和整治, 可根据经济发达程度和农民收入状况按小康型、宽裕型、生态型等层次进行规划。

根据主要地形、地貌特征, 可以将现状农民居住地划分为低山、丘陵、平坝三类地区。在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中, 可以发挥基础设施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将低山 (中高山) 地区划为禁止发展区, 弱化其基础设施, 基本不作投入;同时, 鼓励这些地区农民实行生态搬迁, 辅之以财政补偿;将丘陵地区划为限制发展区, 在条件相对较好处适当集中、配置基本满足要求的基础设施;将平坝地区划为优化和和发展区, 鼓励建立农民新村, 集中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五) 结合重庆农村特点和生活习俗, 对农村风貌特色延续的规划引导

新农村规划不能采用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城市规划编制方法, 要保持乡村风貌和地方特色。重庆市农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社会环境差异极大, 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尊重农民的意愿, 本着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的原则, 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进行科学规划。特别在旧村落改造中, 要注意保护原有风貌, 保留原有的院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 尽可能延续旧村落的历史文脉, 使得建成后的新村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 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满足人们对乡村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乡村规划还要与田园风光统一和谐, 保持乡村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统一。具体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 尽可能在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貌的基础上, 加以利用, 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

(六) 健全规划管理机构, 理顺规划管理体制

目前重庆市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 规划管理很少延伸到乡镇。村镇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 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编制及实施。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应当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 健全规划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建制镇规划管理所的网络建设, 落实专职规划管理人员, 健全管理制度。同时, 要加强村委会的建设, 村委会是农民参政议政的常设机构, 也是村民参与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组织机构以及新农村规划的审查机构,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组织建设。

在健全规划管理机构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严格界定规划管理机构的职能职责、明确规划审批程序、规范编制程序以及加强规划监督力度等。

(七) 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规划知识培训

针对当前基层缺乏相关规划人才情况, 要加强规划知识宣传, 加大规划人才培养力度。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先进与否关系到规划工作开展和规划施行的实效。因此, 结合各地普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针对目前基层领导缺乏规划专业知识, 对规划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对规划工作支持不够的实际, 由市、县一级政府组织, 有计划地分批集中基层领导学习, 由规划专业部门专业人员授课, 向他们讲授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原则。通过培训, 使基层领导干部提高对规划工作的认识, 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将规划提高到决策层面, 指导他们的日常建设决策工作, 使规划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地方基层的支持, 充分发挥出规划的龙头作用。如重庆市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千推进百村示范”工程时, 加强对“示范村”、“推进村”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力度。针对当前农村规划的一些问题, 对全市“示范村”所在的镇长、“示范村”村长和全市农办、规划部门100名“规划指导员”进行规划培训。

参考文献

[1].黄信倩.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6/10

[2].郭大忠.新规划 新思维 新措施.山地城乡规划.2007/1

[3].张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

[4].李小云.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农业考古.2006/6

[5].曹立军.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小城镇建设.2007/3

上一篇:办一二胎证需开证明下一篇:风景作文350字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