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景观建设

2024-05-07

新农村景观建设(精选十篇)

新农村景观建设 篇1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背景,景观规则

农村景观和城市景观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同时,和自然景观也不完全相同。在新农村中,村庄主要是以斑块的形式出现,河流、农渠和道路的主要形式是廊道状,田园景观主要通过这些要素构成。不能只是从形式上来考虑乡村景观的美,环境的秩序与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转更是乡村景观发展的基础条件,从而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命力的美妙完美地体现出来。想要使乡村景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要将艺术美、自然美以及社会美有效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1现阶段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很多地区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案脱离实际情况,规划人员没有深入了解,只是立足于表面条件的改善。比如,只是满足于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虽然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但对全方位设计和思考的重视程度不够,还不能完全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意义。第二,目前,我国乡村的人居环境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部分农村居民的饮水比较困难,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很多村庄存在严重缺水的问题。另外,东部地区也有一些农村不仅水质较差不能饮用,而且村庄不具有齐全的供水设施,大部分人不能喝到质量过关的饮用水。其次,我国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不高,许多农民住宅和畜禽圈舍不能清晰地分开,而是混合在一起,农村内的道路主要以土路为主,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会对河流和水塘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会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恶化,而且农民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威胁。

2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建设的方法

2.1保护环境敏感区

打造乡村景观,重点要关注农村中特殊的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通常将景观以最突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规划区域中,环境敏感区是最关键地区,同时,环境敏感区又最容易被破坏,并且破坏后很难恢复。因此,在规划设计景观时必须高度重视环境敏感区,经过分析调查后,准确评估环境敏感区的位置范围及环境容量,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强化对这类地区的保护,避免土地被过度开发和利用。

2.2完善景观结构

要想有效地发挥景观功能,必须保证景观结构的完整性,然而人为因素对农村景观结构有较大影响,导致景观结构不稳定。因此,要想使新农村生态景观更加完整和稳定,就要不断加强景观结构的薄弱环节。主要方法是,结合现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和环境,建立足够的斑块和廊道,通过合理规划乡村中的河流、林地、山地、绿地等,设置合理的景观结构,同时结合所建立的斑块位置和最适边界。

2.3注重文化性与地域性的体现

在对新农村实行景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学习和模仿,应有效结合当地的村落布局方式和新农村建设,充分展示当地的建筑风格。同时,合理利用当地的池塘、植被等,最大程度保留农村原有的景观形态。在开发使用土地时,不能忽视土地和自然机理之间的协调关系,按照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改造,从而使土地在被利用开发时,不会和自然演变规律产生抗衡,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4生态工程方法

在进行景观创造的过程中,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环境进行强硬的人工改造,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目标,新的景观得以展现,然而想要将景观长期有效地维持下去,就要长时间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能源。生态工程方法则通过维持环境的某种程度的生态多样性发挥环境的能动性,实现景观的自我增值。生态多样性能形成一种综合的“栖息环境”,这种栖息环境具有丰富的层次结构,能自行生长、成热、演化,并抵御一定程度的外来影响力,即使遭到破坏,也有能力自我更新、复生。建立在这种栖息环境上的景观就是自我设计的景观,它意味着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永续利用。

3结语

在建设新农村时代背景下,进行农村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过程中,充分将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相结合,在考虑设计总体战略时认真考虑全部因素。同时,还要创造以人为本的新农村景观,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才能为老百姓创造有利于他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才能使新农村全面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明,刘军.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景观建筑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景观建筑学 形态类型学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try to propose the adop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UrbanizationLandscape ArchitectureMorphological typology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的建设为城镇化发张提供了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 骆中钊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与住宅设计》公国对我国各个时期的农村建设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农村进行了展望,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完善公共设施,弘扬传统文化的呢过方面提出十条理念。并对新农村建设前期工作到规划编制工作提出相关原则要求。其理论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与研究价值。

由崔英伟主编的《村镇规划》,主要对村镇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做了重要阐述,并对村镇规划的编制程序,成果要求方面进行了系统阐明。

由张泉,王晖等编著的《村庄规划》也是指导新农村规划的重要著作,根据江苏省在新农村建设实践基础上,对村庄规划区别于城镇规划的特点要素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存创造特色角度,列举了大量的规划实例。最后从技术角度,总结了

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科技手段。

清华大学的楼庆西教授在《乡土景观十讲》一书中,对乡土建筑,乡土环境及乡土景观等概念做了重要论述。从保护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角度对乡土环境下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关联性做了重要的论述。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因气候地域,民族风俗不同,各地乡村文化景观各异。聚落布局与所在地结合自然,建筑类型丰富,成为研究与发展本土建筑文化的原生态基因库。但伴随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出现了千村一面现象。农村传统文脉的断裂和缺失,原有的聚落纹理遭到了破坏,取而代之的是模仿城市规划的方格子(图1),自然条件,民俗文化等人文环境条件对村庄的规划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小。

图1(图片来源:呼和浩特规划局)原因分析。

国内对于城市,乡村规划的重视与认识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城市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比例比农村大。因此长期以来在学科教育体系方面,对农村规划的重视不够。有关农村规划建设发面的理论研究不足。造成的结果是农村规划建设的相对滞后,并造成城乡二元差距的持续加大。城市需要乡村作为自己的材料,能源,劳动力甚至土地的供应者。这种长期持续的输出没造成了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障碍。进而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并最终影响国家整体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而与此同时,乡村反倒成为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聚集地。,这些双高产业经历了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地的转移过程。先进发达地区被淘汰的落后产能产业在欠发达地区被作为重要的招商引资项目对待。并最终落户到政策监管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当地政府希望为当地的经济带来益处。而结果却是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并直接影响到所在地居民的生活健康状况,可谓得不偿失。另一个原因是对于中国农业生活生产方式发展趋势的认识有待深入。农业人口的自然增长,固然需要解决住房与建设用地。但如果不能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作同步考虑。必然是就事论事的盲目扩大建设用地,而如果将城镇化与新农村的概念模糊化,认为新农村就是城镇化,必然在规划设计上犯错误。这种错误的直观表现就是将城市、城镇规划的方法直接用于农村的居住规划。而似乎是为了有意区别于城市规划,或者是为了逻辑概念的需要,将道路及建筑的尺度缩小化,以此来推定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另一种观点则是,随着国家对农村土地政策的推进与城镇化的加速,农业人口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民将是一种职业而非身份。在农业生产方面,科技附加值增高,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规模化,集约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可以料想不久的将来,随着国家户籍制度的深化完善,相当数量的农民将变为城镇户籍人口。因此,单从增加农村建设用地角度,并希望通过城市规划的方式并来节约化的利用土地的规划方式是值得商榷的。

当下的农村已经于解放初期的农村不可同日而语。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初期情况也不同。农村作为城市的原料,劳动力供应地的角色也未根本改变,但二者的输入输出模式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信息化产业的渗透,物联网产业的突飞猛进。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信息化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由此造成的劳动力相对过剩问题,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后对农业管理与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必然成为今后“三农”问题的焦点。而所有以上问题的解决都与新农村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密切相关。问题解决

基于乡村规划理论的滞后的对策,本人认为是否可以从相对成体系的城市规划理论中进行转接因借。而城市规划理论又可分为“上源”理论(基于哲学认识论并用于认识城市本身的理论)与“下游理论”(用于分析具体城市问题的理论)。乡村规划可以从城市规划“上源”理论获得启发。原因在于考虑到“下游理论”的原初性与包容度。或者说作为分析工具的 “正当性”,将研究对象进行替换,可以从逻辑上保证研究结论的正确性。我们看到的许多将城市规划的具体方法直接用于乡村规划,正是由于错误地采用了“下游理论”的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作者提出应该运用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处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景观建筑学核心是生存的艺术。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它与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建筑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只有同时经过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双方面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建筑学才有可能设计人地关系和谐的城市。[1]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建筑学更善于综合地、多目标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目标地解决工程问题,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与景观建筑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

从1858奶奶奥姆斯特德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来,景观建筑学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初的风景园林,景园设计到如今的宏观环境规划,环境生态,人类行为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层面。我们对其内涵的表述,目的在于说明将景观建筑学作为一种学科手段,运行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当中来。而从另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层面,城市的景观建筑学更多关注如何在建筑为主体的城市内进行外科手术般的环境景观改良。农村的景观建筑学则是处理在以自然为主的广袤空间,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用景观建筑学解决新农村的规划与设计,是从宏观角度确定新农村规划的理论立足点,而在具体的规划操作层面,我们又引入城市规划方法的类型形态学。以便在关注建筑细部的同时,兼顾开放空间与建筑之间的边角空间。而景观建筑学的操作层面主要正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非居住空间的规划,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采用多层奶油蛋糕表达方式来确定土地的最佳使用方式,即:首先确定分析因素,这些因素分为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野生生物生存环境和土地利用等几大类,每种因素用最深至最浅的灰色调画在图上;画成深浅相反的图,所有的图纸都是透明的。根据土地利用,将有关因素叠加,自然形成灰阶图形,将颜色深浅分为5等。最深的色调表示最高的价值,空白表示最低的价值。通过这种方法,用地的性质一目了然,通过对土地价值的了解,确定土地的最佳用途,并据此确定土地管理办法 [2]。

区别于农村的非居住空间,村庄的建设将有三种情况出现:其一,是对原有村庄的改进与整治。改进的原则应该是对原有传统风貌不破坏,对因地制宜的乡土建筑材料的创造性运用。改造的内容也应限定在建筑的加固,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卫生状况的改善。以及对村庄红线的严格界定。其二,是在整治基础上的适当扩建。其三是对人口流出较大的自然村施行撤并。解决的主要办法是类型形态学,类型形态学是从类型空间和结构研究衍生出的对城市形态的研究【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类型形态学用于农村居住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宜性。并将其概念转译如下:村庄形态学是对村庄类型空间与空间肌理进行研究,区别于城市类型形态学对城市空间和建筑周围的空间关注,村庄形态学则关注村庄空间与建筑周围空间。从中我们也能看出类型形态学于村庄建筑与环境的景观设计研究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美).《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 王志芳 孙鹏 译.北京:建工出版社,2000 年

[2] 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美).《设计结合自然》[M] 芮经纬 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新农村景观建设 篇3

一、高起点规划,着力提高乡村品位

为提升中国最美乡村的建设品位,该县不断加大投入,以科学的态度、超前的思维,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规划。按每个自然村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落实专项规划经费;聘请深圳大学、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国内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和专家作指导;制定《行政村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使新农村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注重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注重与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注重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规范农民建房,在统一徽派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建设规划部门还设计出五种不同的式样供农民自主选用,既统一了风格又避免了单调。

二、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景区精品

按照打造景区精品、营造良好旅游环境的要求,该县以项目为抓手,高标准推进试点村和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在全面实施“三清六改四普及”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进“四大建设”。一是加快景区新农村建设点的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包括改造路基、改善路面、硬化公路、路旁绿化、改造村内主次干道等。二是加速景区周边环境的美化。对主要公路沿线地区和景区景点周边地区进行洁化,如迁移坟墓、搬迁粪坑、拆除烟囱等;对主要公路沿线建筑和景区景点建筑进行徽派改造;关闭迈尔泰木业公司等10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和46家高耗能高污染工矿企业;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大面积进行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目前,共封山育林180万亩,新造林3万亩,高速公路绿化35公里。三是对景区景点村环境实行集中整治。在景区景点村中开展以“清扫垃圾、抑制扬尘、清理河道、降低噪音”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村村建设垃圾池、设置垃圾桶、配备保洁员。另外,县财政每年还向各行政村划拨5000元卫生费,建立起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由县联合执法总队牵头,各部门联手加大执法力度,对景区景点乱摆摊、乱设点、乱设广告招牌及乱停乱放等违章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四是实施“花开百村”工程。按照一村一品,一线一景观打造花海的思路,在试点村公路沿线、景区景点、景观村庄周边、农民房前屋后,广泛种植梨树、桃树、李树等经济和观赏植物,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栽种油菜,目前,“油菜花”已成为婺源重要的旅游景观。

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该县乡村文明建设欣欣向荣,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正以一副蓬勃奋进的姿态走向未来。

新农村生态景观的规划建设 篇4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意义,目标原则

1 景观特点与规划意义

新农村景观是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它既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 又受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的影响。嵌块体的大小、形状和配置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乡村景观既小同于城市景观, 又不同于自然景观, 其特点之一是大小不一的居民住宅和农田混杂分布;既有居民点、商业中心又有农田、果园和自然风光。地方民居各有特色, 风土人情迥异。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标志着人类对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获得了意识上的进步, 对生存的景观也建立了新的认识:它既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的载体, 又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 体现了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约束。乡村景观的美不仅是形式上的美, 更是建立在环境的秩序与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轨迹之上, 体现生态系统精美结构和功能的生命力之美。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乡村景观, 应该是融合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有机整体。

2 景观规划目标与原则

新农村景观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 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来为人们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乡村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其根本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生态系统。在新农村规划中对其景观规划的目标体现了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创造一种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人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和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 确保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便。

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实践应贯彻以下原则:⑴整体综合性原则景观是由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是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复杂载体, 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 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管理, 达到整体最佳状态, 实现优化利用; (2) 景观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资源变异性和复杂性的量度, 包括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两方面。多样性程度越高,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大:同时也使得景观更具有丰富的个体特性; (3) 自然景观优先原则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规划设计, 要求人类对自然的介入应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 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基本通道, 创造既服务于人, 又与自然环境相融洽的最佳场所; (4) 生态美学原则生态美包括自然美、生态关系和谐美以及艺术与环境融合美, 它与强调人为的规则、对称、形式线条等形成鲜明对照, 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最高美学准则。

3 生态景观规划建设方法

3.1 保护环境敏感区

通过对农村中重要、特殊的环境敏感区的保护来把握乡村景观的基本脉络。规划区域中环境敏感区往往是表现区域景观突出特征的最关键地区, 但又脆弱且经不起破坏和难以弥补。因此相应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强化对这一地区的保护, 通过调查、分析和评估确定区域的环境敏感区的位置范围及环境容量, 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防止不当的开发和过度的土地使用。

3.2 完善景观结构的方法

只有保证景观结构的完善才能实现景观功能的有效发挥。但乡村景观结构往往由于人为的影响而显得十分不稳定, 因此, 相应的景观规划方法就是补充景观结构的薄弱环节, 使其更加完善而获得稳定。通常是通过建立充分的斑块和廊道把乡村中每一处林地、绿地、河流、山地都纳入景观结构之中, 同时根据乡村现状确定斑块的最佳位置和最恰当边界。最终建立一个丰富、有效, 可以自我供给、自我支持的动态景观。

3.2.1 重视新农村廊道建设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农村廊道包括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廊道是各种物流、能流、信息流的通道,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

在新农村规划中非常重视对自然廊道的保护和利用。自然廊道的存在有利于吸收、排放、降低和缓解污染, 形成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保护环。其主要包括河流廊道和山脉廊道两部分。古人云:“仁者乐山, 智者爱水”。水体是大地之肾, 水是智慧的象征, 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园林之神。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 对于河流廊道本着以保护为主, 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主要以营造堤岸防护林带为主, 并与沿线乡镇村、庄绿化以及庭院绿化相结合, 构成江河两岸“林带、村落、水域、田园”相互嵌合, 错落有致, 富有浓郁乡村情调的山水田园风光。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人工廊道的建设即是一要点也是一亮点。人工廊道主要指人工修建的铁路、公路及其它通道。它在物质运输、人员流动、气流交换、生物流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村来说人工廊道主要就是村道, 目前农村道路主要存在着“布局不合理、连通性差、无绿化、无硬化”的问题, 没有形成良好的道路交通网络。在规划中本着以“方便化、绿化、硬化、”的原则, 形成高效有序的道路网络, 增加道路廊道的连通性;注重道路两边的绿化。在树种配置上, 以乡土树种为主, 常绿、落叶相结合, 高大、中等、矮小相配合, 营造复层绿带景观, 即形成一道优美的景观线, 又形成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

3.2.2 突出斑块建设

斑块 (patch) 是城市景观要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 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对于乡村景观而言, 斑块可以是农田、居民点、草地等。在本次新农村规划建设中, 注重斑块理论的应用, 在规划建设中, 因地制宜形成了两种板块特色——生活居住区斑块、特色农林生产区及农业观光旅游斑块。

生活居住区斑块:农村原有居民点布局主要存在着分布散乱、建设混乱, 新老房屋混合布置, 居民点内缺乏公共绿地的问题。以斑块建设的均匀性理论为指导, 在规划居民点时以“统一集中, 均匀分布”的原则来布局。同时, 在居民点之间进行公共绿地的建设, 既有利于绿地的均匀分布, 也使居民点间得到有机的联系。

特色农林生产区及农业观光旅游斑块:利用农村现有的农林资源, 在进行产业发展的同时, 结合观光旅游开发, 形成具有特色的特色农林生产区及农业观光旅游斑块。

3.3 生态工程方法

传统的景观创造强调人工对环境的改造, 虽然能短期实现目标, 获得崭新的景观, 但往往要长久地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能源才能维持。生态工程方法则通过维持环境的某种程度的生态多样性来发挥环境的能动性, 实现景观的自我增益。生态多样性能形成一种综合的“栖息环境”, 这种栖息环境具有丰富的层次结构能自行生长、成热、演化, 并抵御一定程度的外来影响力, 即使遭到破坏, 也有能力自我更新、复生。建立在这种栖息环境上的景观就是自我设计的景观, 它意味着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永续利用。

4 结语

新农村景观建设 篇5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新农村建设;应用

1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整体规划不合理

按照建设“山水长安、富强长安、和谐长安”的要求,长安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经着手于园林景观设计和整体规划,但起步比较晚,整体水平比较低,干部群众从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还处于对经济建设作用不大、与物质生活水平脱节等传统思想,导致在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规划没有特色、形式表现单一、缺乏地方自然特色现象,破坏了生态环境、割断了视觉景观空间。

1.2与实际需要脱节,自然特色不突出

随着西安市主城区的逐步扩张,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商业聚集区在长安快速发展,城市绿化的优点进一步放大,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也一味地追求城市化模式,没有从大局考虑,没有真正设计出切合乡村实际的园林景观,忽视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造成园林景观设计与实际需求脱节,没有体现因地制宜、风格鲜明、环境保护、兼顾效益的原则。

1.3管理维护力度不够,景观时效性不长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设计和规划新农村园林景观,取得了初步成效,建成了一批整洁而具规模的乡村园林景观。但是,由于建成的园林景观缺乏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没有专人进行管理维护,加之群众的爱护意识较差,甚至破坏园林景观,导致园林景观效果不强,在新农村建设中难以长期维持。

2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的对策建议

2.1强化思想引导,科学合理布局

在园林景观设计实施中,要加强生态景观价值的宣传教育,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让群众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有利于改变农村现有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激励人们自觉投身于园林景观建设、管护中。在进行村内道路线形、基础设施建设、绿化模块造型设计时,要充分考察研究,与村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将园林景观建设成科学合理、贴合实际、生态自然的宜居空间。

2.2贴合实际需要,突出自然特色

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与城市同步,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与生产生活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实际需要,协调好人与环境,植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切实融入农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力求保护原有特色风貌和文物古迹,并结合包括休闲功能和生产功能等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实现切合实际与突出自然特色的双重效益。以生态保护、恢复与重建等理论为依据,从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的角度出发,充分保留原有的植被、地貌等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从而确保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后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2.3健全管理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

只注重前期设计,不注重后期管理维护不合理,也不科学。从当前普遍情况来看,由于园林景观的后期维护和管理不到位,难以发挥正常的观赏作用。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充分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设计始终,不仅要考虑一次性投入的费用,还应考虑其建成后的日常使用和后期维修成本,在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观赏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才能长效地发展园林景观。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作为长安区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景,多栽树、栽大树、栽乡土树”的基本思路,强化思想引导,科学合理布局;贴合实际需要,突出自然特色;健全管理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大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缩小城市之间差距,促进城乡园林景观的和谐发展。要坚持规划先行,引领科学发展;以山为核,做美秦岭北麓;以水为脉,做活碧水文章;以绿为基,做靓最美乡村,以长安独有的生态资源创建出山清水秀、大绿大水、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彰显出大美秦岭、山水长安、生态南城的新品牌。

参考文献:

1吕立梅、朱德丰.园林景观设计在新农村建设领域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5(24)

新农村景观建设 篇6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山地特色;乡村旅游;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3

山地景观是四川地区地形地貌的重要特征,且该地形区多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气候条件适宜,民俗文化底蕴浓厚,开展乡村旅游具备先天的资源环境优势和地理优势。四川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较为迅速,乡村旅游成为当代城镇居民放松和休闲旅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因此,乡村景观的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恰恰为乡村旅游带来了积极的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1]。乡村景观风貌作为乡村旅游区的“外衣”,成为了实现发展山地地区乡村旅游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 乡村旅游及四川山地特色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很早就开始注重对山地乡村景观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乡村土地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保护和文化景观方面。现阶段国内山地特色乡村旅游研究的重心集中在人口集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乡村土地资源利用、乡村生态学、地域特色建筑的保护和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四川乡村旅游区景观设计的研究方向多倾向于对乡村观光旅游、景观规划的研究。

1.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乡村旅游景观广义上是指依托旅游整合农业、生态、农事生产、乡俗风情及民俗民风等多元文化的综合性载体[2]。其中,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因其特殊的旅游资源和环境,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区域之一,它切合高节奏、高强度的现代都市人追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潮流,因此山地乡村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2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景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3]。景观设计应尽可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更宜采用合理式的决策方法[4]。村落景观要素、地形地貌要素、植被要素、道路景观要素和公共设施要素是四川乡村旅游区山地景观的五大组成部分。其中,村落景观既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规划的重心,也是乡村景观设计的核心;地形地貌要素是山地景观最具典型特色的地貌特征,是植被布置和道路规划的依据;四川山区夏季高热高湿,冬季寒冷,属于典型的湿热气候区[5],植被大多具有垂直分布带特点,海拔从低到高分别对应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低中山常绿针叶林、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在海拔较高山地地区还分布有亚高山落叶针叶林;道路景观要素既是乡村旅游的交通干线和重要枢纽,也是游客旅游行为的首要观景路线,竖向道路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游客的观景视角和对周边景观的第一印象;公共设施要素是指与景区相配套的卫生、照明、休憩、交通、安全和通讯等相关服务设施。

1.3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景观空间格局

平远空间、深远空间和高远空间三大空间格局是山地景观所不同于其他地形的重要特征和分类方式。平远空间通常指坐落在视野较开阔处的村落,大多分布在山岭之间比较平旷的地方或山脚的缓坡上,可分为远山旁水式、临坡夹路式。深远空间多分布在峰峦深处或小盆地之中,道路曲折环绕,四周较为封闭,可分为环山式、下沉式。高远空间指处于视平线以上的空间,即山顶的村落、房屋依山而建,山上群山连绵,山下沟壑纵横,分为高台式、山顶式[6]。

2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乡村村落建筑外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存在地域文化丢失、同质化等问题。其中新农村景观的设计和改造虽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简单跟风、模仿以及特征不明等诸多问题[7]。存在具体问题如下。

2.1 村落景观简陋而单调

目前,大多数村落建筑的改造即在建筑外墙涂上统一颜色的外墙漆,改造样式单一,不具特色。而院落景观则因为相对隐蔽性,几乎没有统一设计和改造。

2.2 农业景观单一缺乏美观性

农业作物种植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农业文化的根基,更是吸引游客来此观光的重要因素。现有农作物种植大多以原始种植形式为主,不具备观赏性和美观性。

2.3 配套休闲娱乐设施缺乏

丰富而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不仅能够使游客达到放松休闲的目的,也是旅游景观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四川地区现有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受交通和经济条件限制,大多只设置餐饮、棋牌和垂钓等千篇一律的基础休闲项目,不具备完善的休闲设施。

2.4 服务及公共设施落后

现有景区大多缺乏完善的规划设计,信息导视系统、卫生设施、交通设施等基础公共设施的缺乏和不完善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

2.5 地域文化缺失,景观设计同质化

每个乡村景区都以当地不同的村落、人文及环境资源为依托,每个旅游区的景观设计也都应根据当地不同地域特色加以区分设计,景观的差异化即是景区吸引游客的特色所在。

2.6 乡村景观文化缺乏体验性

21世纪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式旅游也将代替观光式旅游成为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旅游的重要形式。目前,多数乡村旅游区的建设和改造并没有设计互动和体验式旅游项目。

3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设计策略

四川山地地形分布广阔、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多样化,有利于开发山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根据本文上述内容中相关理论及目前景区景观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进行改造设计。

3.1 景观设计生态化策略

这里说的生态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景观的设计和改造应注重环保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景观打造和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尽可能不破环原有植被、土壤和水资源;在景观耗材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环保、可重复利用材料;另一方面,是指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乡村旅游景观应以农业文化为核心进行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景观不同于其他旅游目的地之处在于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8]。农业文化不仅可以体现在村落建筑上,还可以以各类旅游项目的配套设施为载体,还可以落实在游客自身的旅游体验活动中,如村社外观和院落景观的改造,农耕博物馆、农事活动体验园的开设,打猎、垂钓、野炊和织布等农事活动的开展。

3.2 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山地特有空间格局布置景观

平远空间、深远空间和高远空间的空间布局形式是山地景观独有的形态,空间层次相对其他地形更加丰富,更有利与塑造出生动多变的景观造型。各类景观要素应该依据山地地形而建,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植被的破坏。例如,既可利用竖向垂直空间塑造阶梯状景观,也可根据坡地地形开展系列的攀岩、登山探险和滑梯等系列旅游项目。

3.3 旅游体验化的景观设计

旅游行为最为核心的要素即体验式旅游,如今游客已不再满足纯粹的观光式旅游,而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实现观赏、学习、交往、放松和消费等一系列的体验式旅游活动,体验式旅游符合当今的大社会经济环境。因此,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应从观光型农业景观向体验型农业景观发展,各类乡村旅游项目均可以将场景体验化和情境化,如农耕生活的体验、乡村生活的体验化等。

3.4 景观设计应做到主题化和地域化相结合

目前,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景观同质化较为严重,大多没有属于自己的主题文化和景观特色。而一个景区最具特色和最能吸引游客的地方就在于该景区的景观和旅游项目是否有不同于其他景区的地方。如果想让景区具备特色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景区根据市场定位和游客需求选择相对应的特色鲜明主题;二是挖掘地域文化精髓并将该文化进行包装、打造并落实在景观和旅游活动上。如都江堰的盆景村,该村围绕盆景为主题,对村容村貌、道路景观、休闲设计进行打造,实现了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3.5 旅游配套设施应该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当前,乡村旅游最大的缺陷就在于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的全方位需求,具体表现为休闲娱乐项目单一,配套设施落后。餐饮、棋牌和农作物采摘三大项目成为当前多数乡村旅游区的仅有项目,住宿、购物、学习、交往、体验、探险和观赏等与游客旅游需求相关的配套设施缺乏。因此,丰富旅游项目,以及增加与其相关的景观配套设施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相关的卫生、信息、交通、照明、安全、休憩和景观小品等公共基础也应该得到进一步完善。

3.6 景观设计形式和功能相结合的策略

景观设计既要注重美观性,也要注重功能性。容易被美的事物所吸引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特质,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的塑造也应在满足旅游活动需要的基础上,本着观赏性原则进行设计。如在景区适当布置休闲座椅、垃圾桶、路灯、信息指示牌和卫生间等公共基础设施本身是功能性的体现,而通过设计使其具备地域文化浓厚、主题特色鲜明、极具观赏性的造型就属于美观性的范畴。

4 结语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区的景观进行探析,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对该类景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初步见解。从而达到美化当地乡村风貌,改善旅游景观,丰富旅游活动的目的。最终通过吸引游客,利用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促进四川山地地区经济发展的伟大梦想。该文对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设计的分析和研究只是作者本身提出的较理性分析和预测,诸多观点仍需进一步反复实践才可验证其合理性,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将来在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26.

[2]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宋峻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25-234.

[3]温全平.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8.

[4]温全平.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范式演变[J].中国园林,2009(9):11-14.

[5]陈睿智,董靓.面向低碳景观的四川地域气候舒适度区划研究[J].建筑科学,2012(6):57-60.

[6]王太春,张寿镒.山区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要素、格局和景观设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59-20659.

[7]郑军德.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特色的景观营造——以浙江中部地区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2):48.

[8]Douglas David etc. Countryside planning [M].Andrew w. Gilg,1978:44-76.

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现状与对策 篇7

1 我国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科学地规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十八大报告提出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到“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扮靓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如何扮靓美丽乡村,对景观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多样性和稳定性,大力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不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比重,构建科学而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

目前,国内外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不仅要借鉴优秀成果经验,更应该结合乡村景观的具体情况,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规划。在城镇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如何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文化性、乡土性、生态性的绿化景观,是园林规划和景观营造的重大挑战。

2 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的现状

2.1 不注重保护自然,破坏了生态系统

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资源的开发不够合理,严重破坏乡村固有自然元素,失去了田园景观特色。加之很少有人意识到保护乡村自然景观的重要性,大量的水泥道路、广场、建筑物等人工景观大量出现,乡村地区的传统建筑物、大面积的植物群落、古树、大树都没有得到重要的保护和保存,文化景观和生态风貌消失,生态结构被强行改变(图1、2)。

2.2 缺少因地制宜相结合,忽略满足农村生产生活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规划面积大,因此新农村的规划不能完全满足各个地区所需。现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们比较普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现在有些农村的规划布局效仿城市,这种布局与日常农业生产中的堆场、晒粮等农业活动相脱节,甚至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将粮食晾晒在公路上(图3)。当前的规划者一味地只是把城市模式搬到农村,这些完全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本意相违背。其真正的本意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是农村城市化[1]。

2.3 民居建筑设计缺乏乡土性与整体性

我国长期坚持的是“经济、实用,有可能的情况下兼顾美观”的设计方针[2],规划布局虽然模仿城市过多,在追求功能完善的情况下,房屋建筑格式、色彩也千篇一律,忽略了农村住宅的乡土性和地方特色(图4)。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户又对自己住房进行改建,这就导致失去农村建房的历史文化性的同时,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不能和周围环境协调,甚至是对环境的破坏[3]。

2.4 总体布局相似、缺乏自我特色

全国有63.46%的村庄已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这些规划布局大体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一种格调。在规划布局时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盲目攀比,失去农村味道,丢掉了地域差异、民族特色。照搬城市模式,把一些村合并到一起,采用行列式排列,形式过于单一,无特色的同时还失去了农村原有的亲切感和自由感。

2.5 园林景观要素设计缺乏农村社区文化特殊性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也留下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谊,乡土情谊在农村居民的身上十分突出,一山、一水都能勾起对家乡的爱,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时间性与空间性,人们早已习惯了此种环境氛围,与其具有一种天然的心理联系和情感亲和力。因此,乡村园林应尽可能保留村落原有自然景物,掺入人文历史、乡土情怀,向人们展示当地乡土风景的设计。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设计者往往通过主观臆断的方式来决定农村居民的审美标准、功能需求、价值追求等,从而忽视了农村聚落空间中客观存在的人居意识[4]。特别是在当前形象工程的趋动下,将人们生活、生态、地域文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乡土生活气息丢失,与人们乡村居民淳朴的生活,劳作之余村民闲暇方式( 除在家看电视外并无其他活动场所)不相径庭,使广大的农村地区逐渐失去了形式上与思想中的乡土自然园林景观,尤其是失去了其浓厚的田园气息,使其缺乏农村社区文化特殊性。

3 对策

3.1 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相协调

乡村景观是由牧场、建筑物、池塘、果园、道路、农田、河流等拼接在一起组成的,其组成合理性、空间结构直接影响乡村生态功能,在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中,应着重考虑乡村景观特征、结构及其与生态功能的关系(图5)。在农村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考虑可持续发展,强调地域景观文化的存在空间和本身的自然元素的完整性等的前提下,注重其景观发展过程。特别是应该首先确保其水利系统的合理性及完整性,保留其具有本土地域性的生态景观系统,构筑“点、线、面一体”的区域生态格局[1,2]。

3.2 庭院景观与村民生产生活习惯相结合

在农舍前后用庭院花卉、果树等经济作物美化家居环境,现在的农村中,很多居民喜欢养花草或者栽植树木美化庭院,但是布局非常不合理,不能达到美化效果。我们只需稍加辅导,直接借助原有植物,充分利用庭院空间资源,既美化家居环境又增加农户收入,不仅带来了庭院经济效应,而且实现了乡村园林景观功能[3,4]。同时保留原有的院坝,供村民晾晒粮食,符合生产生活需要(图6)。

3.3 融入地方的特色风貌

规划设计时以乡土文化为基础,充分展现乡土特色。不仅要修复和保护历史建筑物,还要保护乡村现有的村居空间格局,设计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景观。

同时,乡村生产的主要内容是农牧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花圃、苗圃、茶园、梯田、麦田、果园等,以及牧业生产中的牧草地等是乡村重要的自然景观元素[5]。就地取材,景用结合,例如:果园按照四季成熟期的不同,划分四季果园,在花圃中用颜色不同的花卉,搭配种植出美丽的风景等。这是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让赏景的人领略到艺术与美的熏陶(图7)。

3.4 突出地方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且存在明显的差异[6]。因此,乡村园林景观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生活习惯、民族风俗、气候、自然地理条件,在保护自然田园风光和乡村景观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利用园林设计原理和生态环保理念,通过园林景观规划和建设,在设计中加入当地特色,不仅能塑造一个景色优美、自然生态平衡的乡村环境,同时还能达到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打破了现在城镇布局趋势统一、规划千篇一律的状态(图8)。

3.5 以人为本,促进长效发展

乡村园林景观的设计一定要以满足农民独特的审美情趣为目的,将其打造成可观、可行、可栖、可用的地方。绿色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生命的体现,用绿色植物与其他植物配置时要有层次感,结合乡村的优势,利用农村原有地形地貌,使景观设计融入乡村自然景观,并将之融入农舍庭院,小桥流水,蜿蜒道路,使农村居民在欣赏自然景物的同时身心受到美的熏陶(图9)。

在进行农村园林景观要素设计与配置时,一定要考虑和注重经济的合理性利用。农村园林景观与城市园林景观不同,在设计时要以绿色为主,考虑地形和地势的程度上,一些不必要或者能够减少的要素设施尽可能少设置,例如水景、小品等。在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建成后的使用和维修成本和当时一次性投入的费用,若只顾后者不顾前者,那么景观效应只是一时的美,只顾前者不顾后者,那么景观可能连最基本的美感都会失去。降低不必要的开支,为农民创造良好的景观,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在满足观景需要的同时,使景观建设也能够长时间经营[7]。

3.6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乔灌合理搭配

农村固有较多乡土树种,因此在植物搭配上不宜采用名贵树种和大量种植草坪,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首先确定基调树种,一般来说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乔灌木为主,乔灌木的配置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为保持常绿效果和观赏价值,设计时要注意乔灌木、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的搭配,季相变化和景观效果的体现主要考虑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搭配,要做到虽为人工配置植物群落,但也自然和谐的效果[8]。

4 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工作不能过多在村容村貌的美化上,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化为新村庄建设,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要坚持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体现乡土气息和乡土风情,突显村落特色,传承当地历史文化,营造出具有观赏性、乡土性、经济性、文化性、景观多样性、生态性等的景观,在 “适地”的原则下不能让农民 “失地”,让农村居民“赏景”的同时不“伤景”。

参考文献

[1]孙俊桥,郭莉.回归本源的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4):89.

[2]郭家友.小城镇景观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4(9):51-52.

[3]魏亚利,李桂芬,杜红莉,等.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J].北京农业,2014(27):292-293.

[4]安茹.新农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价值研究[J].决策探索,2014(8):58-59.

[5]古新仁,刘苑秋,杨承清,等.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29-32.

[6]任永刚,张平.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南石碑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10(增刊1):17-20.

[7]刘亚亮,祝遵凌.新农村绿地景观建设研究进展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江苏林业科技,2010,37(5):47-50.

浅析新农村田野景观规划建设 篇8

一、新农村田野景观规划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田野景观的规划建设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因为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制约,但是也具备着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对与城市景观而言,新农村田野景观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同自然景观相比,新农村田野景观也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全国各地的乡土文化不同,新农田野的建设应该结合当地的民风与民情。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影响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密切、友好,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环境,环境也同时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新农村田野景观的规划建设不仅仅要保证形式上的美观,也需要促进环境生态化,让生态环境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让人类与田野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新农村田野景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生态规划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田野景观规划与建设中,大部分的新农村都是规划比较混乱,生态景观规划更是少之又少,在田野土地的利用率上也是有待提高。更加秩序的田野景观规划建设才能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其中在一些田野景观的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家财政是不予以拨款的,没有了资金的保障生态规划建设更加匮乏。长此以往,在村庄中的一些垃圾和废水等都是无处排放,导致新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差,形成恶心循环,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2、保护自然景观意识较差

新农村的田野景观建设在全国各地都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很多建设者在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只注重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并未注意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农村的资源开发中,很多自然景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乡村的田野中,很多独有的自然景观特色就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化为乌有,在对新农村林荫地的开发和乡村元素的利用中也是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不断的开发与建设中,新农村的田野逐渐变为了水泥道路、广场等,缺少了自然的气息。只有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才能促进新农村田野景观的规划与建设。

3、重视当前建设,缺少长远规划

在新农村中,很多干部对于新农村的建设知识了解甚少,只是简单的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将田野转变为水泥道路等,没有结合当地乡村的实际实力和经济状况,在盲目建设的同时也没有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更有一些新农村搞面子工程,在建设新农村田野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了村民的负担。而对于新农村的长远发展却没有明确的规划,这种只注重当前建设,而忽视新农村长远利益的景观建设是不可取的。

三、新农村田野景观规划建设的建议

1、进行生态景观建设,完善整体格局

在进行新农村田野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乡村整体发展的影响。尽量将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促进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在对新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田野自然环境的保护,促进区域内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加新农村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的效率。在对新农村田野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应该应用多种类型的方案,将当地的生态资源最大化的进行利用,当遇到一些敏感的环境区域时,应该适当的加以保护和修复,从而保证新农村田野景观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2、结合地方特色,合理设计生态系统

对新农村的田野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并不是将新农村建设成为城市景观那样,而是将乡村的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进行协调与融合,为农村人的居住创造一个更加适合的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地的民风特色进行调查和研究,结合地方的特色进行田野景观的规划和设计。

乡村的生态系统需要有自我调整能力,对于乡村中的一些污水和垃圾有着一定的处理能力,这样才能够将人类的需求最大化的满足,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服务。在进行新农村田野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最大化的提高田野景观的收益,不仅仅是在视觉效果上追求完美,更多的是要从实效性和整体性出发来进行规划和建设。

3、注重斑块规划,突出文化性与区域性

注重新农村的斑块规划就是在田野景观的周围的景观、农田、草地等进行加强,因地制宜的利用斑块理论,将农村的特色进行展示,成为新农村的斑块景观,在新农村田野景观的规划建设中,应该注意“统一集中、均匀分布”的原则,强化周边环境的绿化。同时还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产业,在进行田野景观的建设过程中,让当地的经济产业也取得一定的发展。在田野景观的规划建设中,会有很多自然景观,应当进行保留,体现当地的文化性和区域性,从而促进当地景观的区域均衡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农村田野景观的规划和建设应该结合生态景观的原理,遵循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将当地的乡村文化极大的展现出来,体现当地的文化性和区域性,将当前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顺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新农村田野景观规划与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堞凡,王浩.新常态下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J].艺术评论.2016(01)

[2]李莹.乡村公路对乡村景观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5(22)

[3]王峰.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面面观及研究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

新农村景观建设 篇9

1 存在的问题

1.1 绿化缺乏科学和系统性

农村村庄往往带有聚落形态的特征, 其布局随意性强, 绿化规划滞后、建设水平不高、日常管理无序、综合效果不佳等问题比较突出, 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村庄普遍缺少系统的公共绿化, 绿化投入低且缺乏维护与管理;农民在房前屋后绿化的积极性不高, 在田边、村边、水边、路边也缺少系统的绿化, 乡村缺少了特有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

1.2 存在城市化倾向

乡村绿化模仿城市, 急功近利, 追求形式主义, 追求名贵花木现象比较突出, 这违背了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不仅造价高, 几年难成荫成景, 而且“高档”树占用土地又难显经济和生态效益, 村民不喜欢, 破坏较为严重。村庄绿化脱离实际, 盲目修建村庄公园, 在村内的公共空间建小品、修水池、设喷泉;公共场所地面过度硬化;大面积种植草坪, 对灌木进行模纹处理。其结果是“城不城、乡不乡”, 既没有城市绿化的精致与景致, 也没有体现乡村简洁而生态、自然而质朴的特色与魅力。导致投入大、绿量少、效果差、维护成本高, 加重了村集体的经济负担, 还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系统与环境, 破坏了乡土风貌与气息, 也挫伤了农民绿化的积极性。

1.3 存在雷同性, 缺乏开拓创新与地方特色

在乡村绿化中存在雷同与盲目模仿现象, 对绿化的重视不在生态、景观、经济和文化, 而在形象和档次, 比较典型的做法是村庄主路两侧配合村中广场 (多兼备体育与健身功能) 集中绿化模式。这种模式不考虑自身环境、文化和经济特色, 也缺乏整体生态环境意识, 形成千篇一律, 千村一貌。

近几年, 我们在农村绿化中作了一些建设和指导工作, 取得了一些实际经验和体会, 例如在董家村绿化, 结合产业规划和地理特点, 确定了经济林中心活动广场、桐树林休闲餐饮广场、香椿林生态广场及四周核桃柿子树山坡绿化;在车辙村规划结合历史古镇、庙宇和古树的文化广场;在葛河村规划建设了村内道路、河流水系、山坡及农家休闲场地结合的绿化体系;在宝陵村根据村庄特点和果、菜、游为特色的产业规划确定以松柏和果木为主的道路绿化, 以文化符号为主的进村绿地和四周杜仲、果木为主的绿化体系。这些绿化建设, 形成村庄特色, 美化了环境, 同时符合产业发展, 达到了促进农民增收、不与民争利的效果, 受到多方肯定和农民欢迎。在实践过程我们也发现许多不足之处, 也深深感到新农村绿化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改进。

2 可采取的对策

2.1 注重统一规划

新农村绿化必须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思路, 从农村环境整治、自然生态平衡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入手, 制定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农村绿化规划, 并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范畴。目前各个村都有新农村整体规划, 也有绿化内容, 应当细化绿地规划, 考虑村落整体绿化, 同时, 以人为本, 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 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 做到绿为人用。

2.2 注重开拓创新与地方特色

新农村绿化与其它绿化一样, 要不断创新。它应以自然为主线, 充分运用现有的地理环境、自然山水、植物资源、人文景观等。要能体现地方特色,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新建、改造、保护等不同手段, 建成独特的植物景观、山水景观、田园景观、人文景观, 形成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绿化格局。

2.3 注重因地制宜

新农村绿化要结合各地实际, 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自然山水、森林植被和历史遗迹, 分类指导, 因村因地而行。要按照生态园林标准和乡村自然风貌特点, 依山就势, 傍水成形,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绿化布局和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 将山、水、树、路、房融为一体, 形成给人以自由活泼、富有自然气息、风韵独特的乡村绿化风貌。

2.4 要科学选择绿化植物

要坚持适地适树, 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 充分发挥体现自身特点和产业发展规划树种的作用。如在宝鸡地区柿子树、核桃、樱桃、君迁子、桃树等结合产业和体现乡村特色的树木应积极发展。在植物配置上应遵循以常绿和落叶有机结合, 针叶和阔叶合理混交, 速生和慢生相互兼顾, 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功能完备的新农村绿化景观系统。

2.5 注重保护利用

新农村绿化要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改造与建设并举, 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和原有自然资源, 加强对原有绿化成果、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利用。绿化建设要在有效保护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自然山水和地表植物的基础上, 通过改造整理快速成景, 这既保护了资源、节约了资金, 又能短期内体现绿化效果和特色。

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 一个可持续发展富裕的新农村, 一个有具有特色、宜居、文化、生态的新农村。

摘要:本文在分析一些乡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探索和建设经验, 提出建设新农村绿化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阐明生态与地方特色在新农村绿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对农村绿化建设中怎样才能适应人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阐述。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景观规划设计 篇10

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17条特别强调了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整治的问题,同时明确指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其中“村容整洁”“村容村貌”的改善和提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也是村庄景观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丽水莲都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效果良好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作用的案例。本文从各个层面分析了大港头村的景观规划设计,意图为丽水新农村景观建设提供可行的规划模式。

2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村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2.1 村庄概况

大港头行政村位于莲都区的西南部,是大港头镇政府所在地,丽龙公路(53省道)北侧,该村距丽水市区公路里程约为23 km,北面与碧湖镇隔水相望。地貌上属于浙江省西部平原区,区域一般高差约3.5 m以内,地势平坦。村边池塘密布,村内古树参天,环境优美。全村共有住房户100余户,村民474人,该村经济以种植业、渔业、旅游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为主要产业。大港头村地处瓯江沿岸,这里有千年古镇、古樟、古村落,是丽水“古堰画乡”规划片区的核心区域,是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和全国高校专业美术写生和创作基地,也是中国摄影界著名的创作基地。

2.2 大港头村景观设计分析

1)村庄标志性景观设计。走到村口,大港头村口的标志性景观设计(见图1),给我们一种纯朴而有强烈视觉冲击的感受。这种冲击感实际上来源于对景观空间艺术手法的对比处理。周边地域环境的群山、密布的村落建筑,与以开阔的大草坪为基底的残垣景观形成极大的反差,使之醒目而极具魅力。泥墙、青瓦,原生态的色彩、朴实的肌理和简单的造型深深地融合了朴素的村庄氛围。这一组造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全可以看作是古堰画乡的户外超大尺度的景观标识。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标识设计,但却指示明确,内涵清晰,一走到这里,人们便会被它吸引、被它震撼,并不自觉地慢下脚步,沿着斑驳的石路往村里深入探究,里面到底还有什么。

2)以传统聚居模式,营造村庄公共空间。传统的农村,总是有很多性质各不相同的公共空间,比如祠堂、戏台、水塘边、集市场地、村口大树下等等。有的乡村对公共空间更有有趣而意义特殊的称呼———“饭场”,家家户户在吃饭的时候,端出饭碗,扎堆吃饭闲聊这无疑也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更多的乡村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两个面积较大的空地,功能齐全,农忙时用于晒谷,农闲时用于简单的活动,婚嫁时用于娶亲活动,殡丧时又可以用作道场。大港头公共空间同样数量较少,但在设计过程中,公共空间既保留了传统乡村的质朴韵味,又结合了新农村的功能需求。在景观小品的细节设计上,不留痕迹的创作手法则充分引起了乡村居民共鸣。村庄古老的大樟树下,随意布置着大块的溪石、破旧的木船、石质的柱础以及残垣断壁,丝毫没有做作之感,朴实之中蕴含传统农民的生活方式(见图2)。为了满足乡村旅游的需要,公共空间的功能在保留了农村固有的用途之外,还增加了乡村游的游客服务中心、临时休息点,所有建筑和构筑物在外立面的设计上延续其他小品设计的风格,肌理吻合、色调统一。

3)建筑景观以保留为原则,进行风格统一的改造。大港头村建筑景观的发展和很多乡村一样经历着不断的衍生和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的乡村建筑都缺乏有序的规划和设计,而是根据农民自己的想法自搭自建,很多大港头的农房也都是筒子状的简单结构,并在色彩、材质上五花八门,与周边的乡村环境极不搭调。大港头村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对建筑的改造遵循保留原有结构的原则,并进行统一的立面设计,确保了建筑整体景观效果在尽量继承传统地方民居的特色和风格的同时,塑造质朴亲切的景观氛围。建筑立面的基调主要由白色线条、青灰色砖材、深栗色原木、灰瓦以及局部卵石材质组成,造型朴素大方。这样简单而不简陋的局部改造,既满足了整体效果的统一协调,同时节省了资金。置身在这样的乡村建筑群落当中,眼前朴素的建筑色彩与乡村的蓝天、白云、溪水、绿色的农田浑然天成,感觉心境随和,如同置身桃源一般。

4)以水传情,延续村庄活力。穿越丽水的瓯江是大港头村民世世代代赖以生活的命脉。大港头村的景观规划充分保留和借鉴了溪水的魅力,并以其为景观核心而展开。走在大港头的古街上,白色的山墙、溪石的墙垛、木制的构架,让人在感受古韵之余,视线总是不知不觉地沿着古街向溪水延伸(见图3)。跨过一座古亭,水面上几艘木船悠然自得(见图4),它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乡村景观中最具魅力的造园要素,并成为了画家笔下最好的创作素材。江面徐徐吹来的微风,极目望去,溪水清澈见底,把规划合理的乡村景观映衬的自然而又恬静。

5)独特的旅游定位。良好的经济效益是确保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因此长效的乡村旅游是乡村景观建设的强心剂。大港头镇作为摄影之乡和丽水“巴比松油画”的发祥地之一,成为丽水旅游建设的品牌,它重点突出了瓯江山水和人文特色,重新赋予旅游以文化游和生态游的内涵,力争成为全市乃至长三角的旅游亮点。这就使得大港头镇在农家乐体系的建设上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农家乐,除了吸引周边地区的游客参与农村的农事活动、品尝农家土菜和特色菜之外,更大量的一批服务对象是写生、采风的画家、摄影家等从事艺术创作的学生团体。据统计,在2008年一年,大港头“在水一方写生创作中心”接待美术师生已达4.2万人次。因此,独特的旅游定位就对大港头乡村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家总是对真山真水的独特自然景观而恋恋不舍和情有独钟因此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乡村景观的原生态,采取“保护优先,适度建设”的原则,是该村镇景观建设的宗旨。漫步在村镇当中,满眼都是苍劲的古树、幽静的小巷、荡漾的波光、悠闲的木船,让人迷离,让人心醉。

3 结语

浙江丽水莲都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寻找着适合场所环境特色、经济发展的村庄建设模式。而大港头村在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着美学、生态学、经济学的原则,不仅尽可能地保留了村庄原有古朴的景观魅力,同时在规划过程中最大化地利用景观要素对整体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它和谐统一的规划设计模式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它也将成为丽水莲都区值得推广的村庄景观规划模式

摘要:以浙江丽水大港头村景观设计为例,从村庄标志性景观、村民公共空间、建筑立面风格、旅游定位等方面对其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具体介绍,从而为丽水新农村景观建设提供了可行的规划模式。

关键词:村庄,景观规划,标志性景观,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1):61-62.

[2]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15):8-9.

[3]王云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乡村可持续发展[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1.

[4]王菁.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构建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8,34(31):56-57.

[5]虞文军.尊重自然传承文脉营造村镇住区景观风貌[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4(8):23-24.

上一篇:人生目的下一篇:柔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