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2024-05-22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精选8篇)

篇1: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浅谈在鲁迅《故乡》的教学中如

何让学生理解并学习语言特点的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巨匠,旷代的大师。他渊深的思想、巨大的智慧、光辉的人格和独创的文体,不仅滋养着一代中国人,同时也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而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面旗帜。

鲁迅的作品内容深广,思想博大精深,艺术风格多样,特别是鲁迅作品的语言丰满而洗练,隽永而含蓄,诙谐而峭拔。理解鲁迅作品,关键在深刻领会作品的语言。本文结合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从语言的角度,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习“善于运用对比变化的色彩语言”的特点

(一)景物对比的色彩语言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一幅图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里,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是一幅“寒江荒村归客图”,鲁迅在小说《故乡》就开篇展示给读者,作者用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空、萧索的荒村,勾画了冬日江南农村死气沉沉的气象,立即给读者一种阴晦寂寞、萧条凄凉的感觉,这是作者阴沉心境、悲凉情绪的反映,使整篇小说带有阴郁的气氛。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的破产,广大农民更加贫困的现实。作品中这幅荒村景象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从中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作为爱国的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当时农村的衰败,故乡不能不感到痛心之极。正是这种凄凉的客观色彩和悲痛的主观色彩的融合,把读者一下子带入“寒江荒村”图中去。现实的故乡如此,这不能不激起鲁迅对理想中儿时的故乡的怀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是一幅闪烁着灿烂光彩的图画,是一幅“神异的图画”。背景是天空圆月,沙地瓜田,“深蓝”、“金黄”、“碧绿”等颜色加以渲染;美丽多彩的自然风景,闪烁着银色光芒的项圈,小英雄佩带着它,手握钢叉,勇敢地向猹刺去„„一个多么迷人的童话世界!色彩如此明朗、纯净,色彩的运用寄托着作者对儿时伙伴闰土的真挚情谊,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这和现实的黑暗产生鲜明的对比。

正因为憎恶黑暗憧憬着美好,所以鲁迅在作品中时时有意“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

(二)人物形象对比的色彩语言

鲁迅运用多姿多彩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对比鲜明的场景。同样也善用此来描绘人物形象,特别是用神态的变化塑造人物的灵魂,显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个性特征,表现主题或表达感情。

故乡已非昨日的故乡,闰土也非昔日的闰土。那“紫色圆脸已变成灰黄。而且又加了很深的皱纹”;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他头戴破毡帽,身穿薄棉衣,在寒风中瑟索着。天真烂漫的闰土已被横暴的社会压力变得木讷阴郁?作者通过色彩的对比,深刻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封建势力、封建制度从肉体以及精神上对农民的残暴压迫和摧残,表达对闰土、对农民的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二、学习“人物语言的性格化”的特点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人物的思想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小说《故乡》中,无论闰土还是杨二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性格说话,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涂上了自己的性格色彩,既简洁又丰富,既明白晓畅,又意蕴无穷,以朴素精练的语言,表现耐人寻味的丰富内容。

闰土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形象,是文学史上罕见的用笔极节省而形象极鲜明、永远活在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典型。少年闰土,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谈起雪地捕鸟、看西瓜、捉猹、装弶的时候,说得是那样滔滔不绝、无拘无束。“我”短短的一问,甚至没有问,闰土便道出许多天下的新鲜事。这些质朴、生动的语言,表现了闰土活泼善谈、朴实善良、有智有勇、热情纯真的性格特点。在我眼中,闰土无忧无虑、懂得许多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简直是一个神奇的小英雄。二十年后,当闰土与少年时建立了深厚友谊的伙伴相见,刹那间悲喜交加“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他不但自己这样称呼,还要让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我”的母亲让闰土随便些,像先前那样哥弟称呼,叫“迅哥儿”时,闰土却绝对不肯答应。

这段描写是朴素无华的,但又是那么生动、传神,发人深思。由此可见,封建制度所形成的阶级界限和尊卑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这个被压迫农民的思想中,成为他的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作者以朴素的语言,将生活的真谛透露出来。杨二嫂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尖利的怪声之后,突然出现这个“圆规”,这就把那种尖嘴薄舌、能说会道、泼妇骂街的一种架势和形象,活生生地显示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将人物的行动与语言结合起来,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形象准确地刻画出小市民的嘴脸,既留影又传神,简洁而又丰实,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三、学习“用词精当”的特点

鲁迅先生在用词方面,主张要“精”,即“要用表达意思最正确的词”。一些看来极平常的词,经过他严格挑选恰当地用上之后,就化平庸为神奇,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这个“藏”字用得好。外出谋生多年的儿子归来,母子相见,当然高兴,但世况日下,家境衰落,母亲难免凄凉,而此种感觉又不能扫了母子相见之兴,因此藏一藏便在情理之中。“藏”是有意识地隐藏而不露,是生怕露出凄凉的神情,牵引起刚回家的儿子悲凉的联想。这个词虽然朴素平易。但能引人想像耐人思索。确乎是很有艺术味。

“他回过头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二十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项圈罢了。”

怎样写闰土让躲在身后的水生出来,显然有许多动词可供使用:拉、拽、领、牵、扯等等,但作者却出人意料地选用一个“拖”字,试想,如果用“拉”等动词,只能使读者想像到一方──闰土的动作,却看不到水生一方的心理和动作,而“拖”呢?不仅拖出一个画面──大人焦急地往前用力拽,孩子双脚用力蹬地,躬身蹙额的情态,而且披露了闰土的心理:在“老爷”面前不安和恭敬。这对刻画闰土的麻木自卑的性格起了一定的作用。从上述诸列,鲁迅先生运用词语的精湛、奥妙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鲁迅短篇小说《故乡》在语言艺术当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表现了深广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我的教学切入点选择的较好,但是没有引导进入深一层的分析,就是对主题的探究。这一块在教学上我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课时我才引导学生去探究。现在我发现我在上课时,有时教学时间调控的不好,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没有教给学生什么,上课讲的内容 随意性太强了。而且,有时讲课时,控制不好拓展的范围。拓展的内容虽然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但是与课文内容又没有多大 的联系。就拿今天的第一节课来说,我在对杨二嫂进行分析时,突然联想到我在昨天下班时对家中的晒衣绳的所产生的感慨对学生一通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后送给我热烈的掌声。

篇2: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少年时代的鲁迅,每天从三味书屋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后,先把桌子擦抹干净,把手洗干净,然后拿出书来,一页一页翻着阅读。一本绘图的《山海经》,他不仅反复阅读,而且把书上的画全部临摹下来。鲁迅13岁那年,因他祖父科场案发,他曾一度在大舅父的岳父秦秋伊家中避难。秦家有丰富的藏书。在半年多的逃难生活中,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秦家的大量书籍,尤其是像《红楼梦》等著名的古典绣像小说。后来,为了给父亲看病,虽然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但他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读书。鲁迅的家不太富裕。他十分爱读书,但又没钱买更多的书,于是他就学习古人,借书来抄。他小时候就抄了许多关于草木虫鱼之类的读物。后来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时,又抄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成绩优异,获得一枚金质奖章,他把奖章拿到南京钟鼓楼街头卖掉,买了一些书籍和辣椒,每当天气寒冷时,就咀嚼辣椒御寒,然后,继续读书。到了晚年,他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伴随着他度过了一生。鲁迅的工作态度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他亲手校对书稿时,每行的高低,每字的大小、偏正,全页的位置,他都一眼看出,严加改正,不惜再三变更,直到满意为止。至于字句的正误,那就更不必说了。所以,校稿时,也许使人觉得厌烦,但等到书一出版,是没有不满意的,没有不博得良好信誉的。

鲁迅研究学问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鲁迅认为需要学的某一种学问,便埋头专门钻研,坚持不懈。比如社会科学,原先他并不十分注意。但1927年是革命转折时期,严酷的阶级斗争观实,使鲁迅深深感到进化论思想的偏颇,由于革命的需要,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读的书真是惊人。从1929年起,三、四年间几乎每天手不释卷。这样刻苦学习的结果,他后来以杂文的形式多次发表对教育的评论和意见,痛击国民党反动派压制学生思想、镇压学生抗日救国运动的反动教育政策,深刻剖析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教育的实质。能一文刊露,群丑敛声。鲁迅先生终于用阶级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逐步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鲁迅认为,读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同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大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宣扬神仙方药、鬼怪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论述人间得失、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言论,这就是要读的重点。

篇3:浅析鲁迅文学的复古性

比起以往相对狭隘和单一的研究维度来, 学术界在提出新问题上解放思想, 在开发新材料上锐意搜求, 在建构新学理上讲究创新, 在这二十余年的研究中, 我们在许多领域发现了一个“新的鲁迅”。对二十余年鲁迅研究中呕心沥血、标新立异、积学深功的丰硕成果进行深度的反思, 广度的整合与高度的提升, 将有可能把鲁迅研究置于很高的起点, 开拓出鲁迅研究的新境界和新局面。《老子》不是说过“天下莫柔弱于水”, 又说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吗?在从善如流的中国古风和新说中, 水的意象一再被采用, 隐喻了中国人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 强弱转化意识和兼容意识。百川归海, 成为有容乃大的文化哲学的极佳隐喻。现代文化建构当然也应该采取“能创始强, 有容乃大”的八字文化哲学,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 还历史上的伟人以足够的伟大, 还现代人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精神空间, 形成双还双赢的文化心理机制和运作机制。在学术史研究上, 有必要对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流派作全面的深入的探讨, 但在现代文化建构上却不一定要把传统文化的哪家哪派作为完整的价值体系照搬过来, 更重要的是深入其内里, 剔出那些最闪亮、最有活力的价值因子, 在现代阐释中使之成为现实文化建构的深厚的资源和有机的构件。如果我们对历史文献足够熟悉, 上述此类嘉言妙理、文化精髓当可列出许多, 为现代文化的创新提供丰富的文化因子和深长的文化根系。对于文化机制中不同层面的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 这才是辩证法与历史理性的结合, 这才能培育大国文化风范的深厚的元气。鲁迅对古代的名人名篇, 在学术著述和杂文写作, 即在历史评价和现实文化批评的不同层面, 其处置方式也有分别。我们研究鲁迅繁博而新锐的具体言论, 更应该采取这种辩证法和历史理性相结合的态度。

鲁迅文化观的双轨性, 或复调性。写于1907年的《文化偏至论》赋予双轨性以“洞达世界之大势”的“明哲之士”的话语形态:此所为明哲之士, 必洞达世界之大势, 权衡校量, 去其偏颇, 得其神明, 施之国中, 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 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取今复古, 别立新宗, 人生意义, 致之深邃, 则国人之自觉至, 个性张, 沙聚之邦, 由是转为人国。这是鲁迅文化观的纲领性言说。中国自19世纪以来面临着两股文化潮流需要处理, 一股是西学东渐, 一股是旧学更新, 二者互为表里, 因果相推。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关系到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和命运。鲁迅当时处于留学生文化圈, 或者留学生文化圈的日本学派, 因而对世界之大势、世界之思潮, 存在着有异于足未出国门者的特殊敏感和特殊兴趣。以前的一些学者看到物质、灵明这类词语就神经过敏, 迫不及待地把鲁迅这段话纳入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理论框架, 将之隶属于哲学唯心主义, 然后再为贤者辩解。实际上, 鲁迅并不是思辨型的哲学家, 他本质上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和现代意识的现实文化的观察者和富有批判精神的思考者。他这里讲的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关系的问题, 思考的是现代中国要在处理三者关系中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形态的问题。他明明观察到晚清的洋务派提倡“制造商估”、维新派提倡“立宪国会”, 前者在张扬物质, 后者在夸饰多数;他又明明观察到19世纪的西方“物质文明之盛, 直傲睨前此二千年之业绩”, 可能导致物质崇拜, 物质万能的世俗心理, 观察到套用西方的制度文明可能会导致市侩、无赖的投机, 造成这般人等“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者”, 以致“民不堪命矣”的弊端。

青年鲁迅在留日时期策划的文化新生运动的失败, 使他感受到灵魂中如毒蛇缠身的寂寞和社会上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寂寞。这双料的寂寞使他在S会馆时期沉入国民中, 回到古代去, 在看佛典、抄古碑、辑故书中听凭“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失去了”。挫折使人深沉, 他自然对新起的文化运动的社会效应作出比别人更深一层的质疑, 新文化运动正是在这种质疑中增强它的深度和韧度。因此, 当鲁迅的思想产生进一步的自我质疑性的思考, 称述“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 然而说到希望, 却不能抹杀的, 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 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 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的时候, 他承担着对自己和对别人, 对现在和对将来的多重质疑的重量, 对于那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的攻击, 就采取“狂人式”的决绝的姿态了。

篇4: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李泽厚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然而,鲁迅却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原因在哪里呢?除了他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鞭挞入里、沁人心脾外,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胡适说过:“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但自称“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的肤浅的胡适并不理解这句话。只有鲁迅,才真正身体力行地窥见了、探求了、呈现了这种强有力的孤独。

这当然与他早期接受尼采哲学作为人生观有关。贬视庸俗,抨击传统,勇猛入世,呼唤超人,不但是鲁迅一生不断揭露和痛斥国民性麻木的思想武器(从《示众》到《铲共大观》、《太平歌诀》),而且也是他的孤独和悲凉的生活依据(从《孤独者》到《铸剑》到晚年的一些心境)。鲁迅那种背负因袭重担、肩住黑暗闸门所具有的极其深刻沉重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孤独悲凉,已经有好些论著反复讲过了。本文觉得重要的是,这种孤独悲凉感由于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溶合在一起,才更使它具有了那强有力的深刻度和生命力的。鲁迅也因此成为中国近现代真正最先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鲁迅对世界的荒谬、怪诞、阴冷感,对死和生的强烈感受是那样的锐敏和深刻,不仅使鲁迅在创作和欣赏的文艺特色和审美兴味(例如对绘画)上,有着明显的现代特征,既不同于郭沫若那种肤浅叫喊自我扩张的浪漫主义,也不同于茅盾那种刻意描绘却同样肤浅的写实主义,而且也使鲁迅终其一生的孤独和悲凉具有形而上学的哲理意味。

鲁迅虽悲观却仍愤激,虽无所希冀却仍奋力前行。但正因为有这种深刻的形上人生感受,使鲁迅的爱爱憎憎,使鲁迅的现实战斗便具有格外的深沉力量。鲁迅的悲观主义比陈独秀、胡适的乐观主义更有韧性的生命强力。

事实上,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因素或方面的融合,构成了鲁迅特有的孤独和悲怆。一个方面是形上的人生意义的感受和寻求,鲁迅认真钻研过佛经,鲁迅从尼采到安特耶夫的现代西方文艺中感受到现代意识,可能还包括日本文学所表达的人生悲哀无托的影响,都使鲁迅的孤独与悲凉具有某种超越的哲理风味。另一方面,由于日益卷入实际的战斗历程,与旧文化战,与旧势力战,与章士钊、杨荫榆、陈西滢战,与创造社、太阳社、新月派战,与“革命阵营里的蛀虫”战,与“四条汉子”战……,他所感受、承担和认识的现实的黑暗、苦难的深重、战斗的艰难、前景的渺茫、道路的漫长、人民大众的不觉醒、恶势力的虚伪凶残以及他屡次被革命者和一些青年所误解、反对和攻击,受着来自同一阵营的冷枪暗箭……,都使他感到孤独和悲怆。这是一种具有非常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孤独与悲怆。

但鲁迅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仍时时抚摸着生和死,惊心目睹着生命的逝去和灭亡的总将来临。鲁迅不像周作人,用麻醉和麻木来抵挡和掩盖深刻的悲观,用苦茶和隐士的自我解嘲来解脱人生。鲁迅恰恰相反,以愈战愈强的勇士情怀来纪念着这生和死,赞颂着这生和死。

也许,这是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传统?也许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民族魂”?它毕竟不同于加缪的西西福斯的无谓劳动。但鲁迅已经把传统精神置放在现代意识的洗礼下深化了,升华了,具有了超越的形上光彩。

所以,鲁迅的孤独和悲凉才有这强大的力量。

把体验着生和死、背负着一切苦难和黑暗、面对着历史的废墟和荒坟的情感心理,化为形上本体,它将哺育着人间。他也就是人的主体性,他也就是那“使造物者也羞惭”的人间的猛士。

这就是现代人的“参天地、赞化育”。这是一种尼采和中国传统精神的奇异的融合。这是人的主体性的超人式的昂扬,这也就是艺术所呈现的巨大的心理本体。

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潜在力量就在这里。

鲁迅与陈、胡迥然不同。鲁迅是深沉锐敏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充满了爱憎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活生生的现实气息,他的情感充满了思想的力量和哲理的深意。他的作品比起陈、胡来,显然具有远为强大长久的生命力。陈、胡的思想和作品(包括思想的、政治的、文艺的和学术的),在今天已基本过时而不需重读了,但鲁迅却至今仍可以激动着人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鲁迅的孤独、悲凉的人生境界也是超越和伟大的。

(有删节)

【新题秀场】

1. “鲁迅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仍时时抚摸着生和死”,这里的“抚摸”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2. 作者认为“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潜在力量”主要表现在 。

3. 纵观全文,你认为鲁迅的“孤独和悲凉”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4. “七嘴八舌话名人”之“圆桌会议”: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议论短文。

(1) 谈谈你对鲁迅“韧性的长期”斗争观的看法。

(2) 从文中任选一位你敬慕的名人,并仿照第一段运用类比论证法写出你敬慕的理由。

参考答案

1. 抚摸的含义:深情的眷恋。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鲁迅以愈战愈勇的勇士来科学正视生死的高度赞美,也写出了鲁迅对于生的无比留恋和对于死的高度颂扬。

2. ①现代人的“参天地,赞化育”;②是一种尼采和中国传统精神的奇异的融合;③是人的主体性的超人式的昂扬;④是艺术所呈现的巨大的心理本体。

3. ①深刻且最强有力的;②最具有现代意识的且更为深化和升华了;③具有形而上学的哲学意味;④具有非常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⑤是超越和伟大的,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4. 畅所欲言,有理有据、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和辩证思维能力等。

(1) 赞成。理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因为鲁迅“以生践志”,甚至“俯首甘为孺子牛”般影响和教育着下一代,最终为我们留下了凝聚着作者思想和智慧光芒的无数经典篇章,而不至于像国学大师屈原、王国维等人一样,虽“以死明志”,但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弥补的空白。

反对。理由是:古往今来,要想革命成功就难免要流血牺牲的,如果人人都明哲保身,那么就不可能有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试想,如果没有加俐略等人的牺牲和无数人的前赴后继,怎么可能有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篇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教者:詹正科

2016.5.25

一、教学目标

1、感知文本,分析归纳传主形象。

2、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3、探究理解本文的结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点:

感知文本,分析归纳传主形象。

三、教学难点:

1、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2、探究理解本文的结构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导学探究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具:教材、教参、课件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见ppt)这是思想领域的鲁迅,那么,生活中的鲁迅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文学巨匠。

二、课题及目标展示明确:(见ppt)

学习目标:

1、感知文本,分析归纳传主形象。

2、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3、探究理解本文的结构艺术特色。

三、导学感知:(问题导学)

问题:

1、萧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她捕捉到鲁迅先生的一系列生活片段和细节。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鲁迅这个传主形象的?

学法提示:自由合作,先将文本中的生活片段和细节分类归纳,后概括明确。

学生交流后明确,教师板书(ppt)并实施评价。

家庭生活:解释:海婴为何亲近萧红,尝鱼丸,与保姆相处,房间布置,家中各处,饮食上征求妻子的意见,忍着自己的病痛不说,怕妻子担心。交友会客:让晚走的客人坐小汽车并为其付钱,和萧红开玩笑,先生的特殊客人,看青年人的信,谈电影,谈公园,盛待客人,陪客人至深夜,谈“踢鬼”,病中请客。个性习惯: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品评衣着,喜欢吃北方饭,包饺子,外出装束,不随便放东西,不在意自己的手稿,吃菜的习惯,瞪摩登女郎,包书。

2、作者写了这么多生活小事,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呢?

师生互动,引导归纳,教师板书(见ppt):

家庭中:一个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一个疼爱、了解儿子的好父亲;朋友间:一个热情好客,朋友众多的主人,一个温和宽厚,风趣睿智的长者,一个要求严格,教诲耐心的导师;个性习惯:生活简朴,富有情趣,宽厚仁爱,幽默风趣,热情好客,善解人意,细致耐心,勤奋认真,坚强执着。

3、大家还知道鲁迅先生的那些生活细节,我们有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什么个性特征?

补充资料:鲁迅轶事。丰富生活中的鲁迅形象(见ppt)。学生明确,教师肯定评价。

4、生活中的鲁迅又是什么样的呢?(请用一个词概括)学生明确,平和。教师评价,及时展示。

四、人物形象小结:(教师小结)

鲁迅先生是一个人情味十足、生活化的人。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我们要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是还原一个可亲可爱、可敬也可接近的鲁迅。

五、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生生合作)

问题:本文“传主”是鲁迅先生,作者却用很多笔墨写了他的妻子许广平先生,这是为什么?

学生明确,教师精讲点拨,并板书(见ppt)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因为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能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

六、互动探究:理解本文在结构上的艺术特色。(师生互动)

问题: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明显感到,全文总共39节,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思考明确。

这种手法实际上是散文化的写作方法,即“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的细节,随意写来,就象一些印象的片断回放,但这些印象组合起来,突显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即本文的“神”。

七、学以致用:(畅所欲言)

结合鲁迅的品质,你认为当今社会里作为青年人需要用什么来充实我们的精神堡垒?

八、作业:

1、推荐阅读:

唐弢《琐忆》

阿累《一面》

林语堂《悼鲁迅》

周作人《关于鲁迅》

郑振铎《永在的温情》

孙伏园《忆鲁迅先生》

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

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

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

篇6: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

2、探究鲁迅先生身上的优秀品质。

3、主要探究鲁迅性格的两面:平和——甘为孺子牛,激愤——冷对千夫指。

二、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探究鲁迅先生身上的优秀品质,主要探究其性格的两面:平和与激愤。

三、教学难点

如何去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探究鲁迅平和与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

四、处理意见:2课时或1课时(1课时须让学生预习1课时,并制定学案)

(一)2课时 第一课时:

1、阅读文章,梳理重难字词。

2、回忆录文体:P48

第二课时:

1、思考:通过读文中的某部分,我读出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粗读)

如:通过读文中鲁迅先生谈论作者衣服的搭配,我读出了先生的生活审美情趣;

通过读文中先生嘱咐许先生送“我”回去片段,我读出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后进;

通过读文中先生同友人开玩笑那明朗的笑声,我读出了先生的开朗、友善。

„„

(至少找出5处)

明确:通过粗读能读出鲁迅先生以下的性格特点,开朗、友善、乐观、坚强、节俭、热情、孤独、寂寞、勤恳治学、笔耕不辍、一身正气、关爱提携后辈、友交民主人士、蔑视不正之风„„

2、再读下面句子,你还读出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读)

A鲁迅先生这一看,他就生气了,他的眼皮往下一放向我们这边看着。“不要这样装饰她„„”

B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C那包袱每天出去必带出去,回来必带回来,出去时带着回给青年们的信,回来又从书店带来新的信和青年请鲁迅先生看的稿子。

D鲁迅先生上楼去拿香烟,抱着印花包袱,而那把伞也没有忘记,顺手也带到楼上去。E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景不像夜里那样黑大。鲁迅先生的背景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F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儿或扁一点儿,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G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像非立刻就做不可。H鲁迅先生知道自己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I而鲁迅先生这时候,坐在躺椅上,阖着眼睛,很庄严地在沉默着,让拿在手上纸烟的烟缕,慢慢地上升着。

J鲁迅先生在楼上一天一天地睡下去,睡了许多日子就有些寂寞了,有时大概热度低了点儿就问许先生:“有什么人来过吗?”

K鲁迅先生在4月里,曾经好了一点儿,有一天下楼去赴一个约会,把衣裳穿得整整齐齐,手下夹着黑花包袱,戴起帽子来,出门就走。

3、思考:你觉得鲁迅先生的性格仅仅是平和吗?在平和的深底下是怎样的一个鲁迅? 不仅仅是平和。在平和的深底下是一个乐观坚强、笔耕不辍,对青年有着殷切的期望,对民族和人民有着深沉的爱,在难耐的寂寞中对战斗充满激情的,有着不屈灵魂的伟大的民主战士。

平和深底下是他对大众深沉的爱!

4、总结语

篇7: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能以其巨大的魄力 , 把紧张激烈而又复杂纷纭的重大题材熔炼成闪闪发光的艺术珍品。

茅盾对各个阶段小说主题的确定 , 深刻揭示了时代本质 , 并紧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视野 , 从而完成其创作历程。第一阶段的主要小说有

《蚀》三部曲、小说短篇集《野蔷薇》、长篇《虹》、中篇《路》和《三人行》。这些小说 , 主要反映“五四”到大革命前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

革 , 其基本主题可以概括为在革命潮流的推动下 , 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时代的青年 , 特别是“时代女性”对光明的追求和对革命的向往。第二阶段的

小说主要有《子夜》

(长篇)、《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

(短篇)和《多角关心》

(中篇)等。茅盾通过《子夜》的创作 , 形象地说明中华民族资产阶

级由于自身的弱点 , 根本担当不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有力地回答了托派的挑战。通过《林家铺子》等小说表明了中国人民苦难深重 , 只有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 , 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才能获得解放。身到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中

民族资产阶级也只有投, 才有真正的出路。第三阶段的小说主要

有《第一阶段的故事》

《走上岗位》

《腐蚀》

《霜叶红似二月花》

《劫拮拾遗》和《锻炼》等长篇。基本上是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的。茅盾 始终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 分析现实、研究现实 , 反映民族生死存亡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核心问题。

1930 年 3 月 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和变化时期。左倾思潮蔓延和文学

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流行 , 一直是困扰左翼文学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对此 , 茅盾对于当时盛行的“革命文学”左倾空谈 , 对左倾思潮带来的公式

化、脸谱化创作模式的流行 , 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评。他对《地泉》三部曲等作品中的“革命浪漫蒂克倾向”的批评 , 对纠“左”有直接的指导意

义。在理论上纠正“革命文学”偏向的同时 , 茅盾还致力于创作实践 , 为左翼文学创作作出表率 , 提升了左翼文学品位、显示左翼文学实绩 , 也是对

偏离文学规律的创作现象的有效匡正。茅盾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优秀的短篇小说。

显示了革命文学的创作实绩 , 并以其实绩纠正“革命文学”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 对推动左翼文艺运动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凸现了左翼

篇8:鲁迅的日本文学翻译观

一、渊源甚深, 鲁迅与日本文学的关系

1902年, 鲁迅赴日本留学, 他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主修日语, 两年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现代医学。至1909年回国之前, 由于语言学习的缘故他一直没有停止与日本文学的接触, 但是此时的鲁迅对日本本土文学并没有太大兴趣, 仅仅喜欢阅读由日本人翻译的欧洲文学作品。据鲁迅的弟弟周作人的回忆, 鲁迅在日本留学早期并不太注意日本文学, 诸如二叶亭、长谷川、上田敏、森鸥外等作家的著作, 鲁迅一般只看一下简单的介绍或文学评论之语。后来夏目漱石的《我是猫》被日本文坛广为推介, 鲁迅才真正开始悉心阅读日本本土文学著作, 而且还热心追阅《朝日新闻》上每天连载的小说《虞美人草》[1]。周作人的这段回忆录是比较可信的, 因为他当时正与鲁迅在日本一起推动新文化运动, 对鲁迅每天阅读的文学素材都比较清楚。此外, 日本的对华友好学者增田涉在他的一篇题为《鲁迅与日本》的文章中也谈到, 鲁迅的译介活动主要集中在对俄国和法国文学作品的翻译, 尽管已经娴熟掌握了日语, 但他在主观上并没有要翻译日本本土文学的打算, 在他有关外国文艺和文艺思潮的很多文章中也根本看不到日本文学的影子。

直到回国后过了十多年, 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才正式进入鲁迅的文学工作计划。1919年, 鲁迅翻译了由小路实笃所著的《一个青年的梦》。1923年, 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两合作翻译了由30篇小说组成的《现代日本小说集》。此后的1924年到1929年, 五年间, 鲁迅翻译了诸如《叛逆者》、《思想·山水·人物》、《壁下译丛》、《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等大量日本文学著作。至鲁迅去世之前, 他一生共翻译了日本文学著作多达65部, 占他所译外国文学作品总数的大约三分之一。

二、推动转型, 五四运动前后的日本文学翻译之变

五四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同时也是日本文学翻译在中国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在五四运动之前, 日本文学翻译在中国具有急功近利的浓厚色彩, 人们将文学翻译视为政治改良、开发民智或者经世致用的一种手段。通过翻译, 尽管日本文学的功用价值得到了体现, 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却被严重忽略[2]。

最先对这一问题作出反思和应对的是鲁迅。他的直译法让他在短期内迅速翻译了一大批被遗漏的优秀日本文学作品。译作既具有白话文通俗易懂的特点, 又在最大程度上忠实了原文。1918年, 鲁迅在《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的演讲稿中提出了日本文学翻译的指导原则, 他认为:之前人们翻译他国作品是因为作品具有中国文学中未有的长处或者与中国文学作品有相似之处, 例如赫胥黎的《天演论》就有如周秦诸子之言、司各特的小说犹如在述说中华民族的某些历史片段, 所以翻译界总不愿意去学别人, 只等着人家来像自己, 即便去学, 也是勉强;要摆脱这一弊病, 首先就要真心实意模仿他人, 之后再从模仿之中蜕化出自己的文学独特性。鲁迅的观点回答了五四运动之前为何没有真正忠实原文的翻译著作出现的问题, 也为他的直译法铺垫了一项理论前提。

三、坚持直译, 掀起日本文学翻译的热潮

鲁迅在进行日本文学翻译活动时, 遇到与自己的文学作品风格相似或者十分欣赏的作品时, 会不自觉地忠实原文内容, 最大限度做到不进行任意增删、歪曲和篡改。他在翻译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和《苦闷的象征》时, 就采用了直译法, 行文流畅, 原文内容与风格均得到了准确而完整的再现。鲁迅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 鲁迅与厨川白村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学环境有一定相似之处。作为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的厨川白村生活在东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大正年间。他以强烈的民族和爱国意识洞察到大和民族在中西交融、对比中的弱点, 并深刻剖析和批判了这些弱点, 通过文学作品形式警示日本要走出西方设置的陷阱。他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旨在唤起日本学习西方开朗活泼的民族性格, 但日本长期存在和累积的民族劣根性也让厨川白村无可奈何, 他只能揭露和指责日本国人敷衍、自欺欺人的生活态度, 甚至将口诛笔伐的矛头指向日本向西方学来的资本主义制度, 却不能提出真正的改变之举。与他相比, 鲁迅的文学创作和翻译高峰期所处的20世纪20年代也是一个新时代开启的初始时期。先后经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鲁迅目睹了大量国民对革命进步的无动于衷, 并将他们的愚昧与麻木视为西方列强可以任意欺辱中华民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鲁迅难忍国殇之痛和愚昧、麻木国民带来的心灵刺痛, 以笔为剑, 用笔下文章刺醒沉睡的中国人、撼动中国人昏沉的灵魂。这一点与厨川白村非常相似。另一方面, 鲁迅与厨川白村有着相似的文学及社会评论观。厨川白村的文艺创作理论认为, 文艺创作的动力源于社会和人的生命力被压抑而产生的懊恼与苦闷。同时他还认为, 文艺创作者应该承担起社会批评家的责任, 以文明和进步的态度推动社会及社会思想的发展。这两点与鲁迅不谋而合。所以鲁迅在评价厨川白村的时候犹如在说久违的知己一样:“对于自己国家的缺点和文艺创作的猛烈攻击, 先生的确是一个令人胆寒的霹雳手。”[3]上述社会背景与个人因素两个方面让鲁迅在翻译厨川白村及其他一些日本文学家所著著作时, 即便采用争议极大的直译法, 也可以收获最优的翻译效果。

四、不拘一格, 译介日本文艺理论和日文转译作品

鲁迅在日本文学翻译活动中, 还特别针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1924年和1925年, 鲁迅先后翻译了可以作为资产阶级文艺理论启蒙读物的《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这两部著作都是出自日本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之手。鲁迅曾向好友许寿裳表达过对厨川白村的高度评价:“他的《苦闷的象征》等著作具有非比寻常的文学独创力, 它们既不同于科学家脑子里不时出现的虚幻, 也没有一般文学评论家们笔下过于繁碎的语言。”后来, 鲁迅一鼓作气翻译了厨川白村的《文学十讲》、《欧美文学评论》、《走向十字街头》、《文艺思潮论》等数部文学评论。期间, 鲁迅还翻译出版了有岛武郎所著的《生活与文学》以及平林初之辅所著的《文学之社会学研究》、《文学及艺术之技术的革新》等文学评论。鲁迅在翻译这些以资产阶级立场为出基本出发点的文艺理论时, 也始终坚持进步作家应以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和批评文艺的做法。他说:“历史唯物论可以说明不少难解的、暧昧的问题, 用它来批评文艺是非常爽快而直接的。”于是, 鲁迅特别注重引进和翻译日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例如升曙梦所著《俄国现代思潮及文学》、片上伸所著《现代新兴文学的问题》、小林多喜二所著《新现实主义与形式》、藏原惟人所著《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的道路》等的中译本, 都曾经有力推动过中国近代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建设。

此外, 由于明治维新让日本早于中国与外国文学接轨, 鲁迅以敏锐的眼光发现翻译日本转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及文学评论的重要意义, 并将其纳入日本文学翻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909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就收录了鲁迅由日文转译而来的三部文艺理论著作———俄国人迦尔洵所著的《四日》、安特莱夫所著的《默》和《谩》。这种译介形式在当时中国文学界还鲜有人为之, 因此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人们的关注下, 鲁迅又紧接着翻译了日文转译的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契科夫以及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多篇小说。后来在中国文学界轰动一时的、由原苏联小说家法捷耶夫所著的《毁灭》也是由鲁迅将藏原惟人的日译本翻译而成的。由此可见, 鲁迅对日本文学的翻译并不拘泥于日文原著, 只要是好的日本文学作品, 无论是由日本人所著还是由日本人所译, 均可成为鲁迅的翻译选择[4]。

综上所述, 鲁迅的日本文学翻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他在翻译的选择上并不拘泥于某一个流派或一两个作家, 而是视野十分宽广;二是十分坚持自己的翻译方法, 这也与当时中日文学的某些共性有莫大的关系。总之, 鲁迅的日本文学翻译观作为他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鲁迅研究和后世日本文学的翻译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林之浩.鲁迅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

[2]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3]鲁迅.现代日本小说集[M].商务印书馆, 1923.

上一篇:欢乐的元宵灯会作文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趣味轮胎》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