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春天的散文

2024-05-21

鲁迅春天的散文(通用9篇)

篇1:鲁迅春天的散文

读鲁迅的散文

17岁那年,我第一次感觉心里存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上帝,虽然面目还不怎么清晰,却不妨碍其神圣,她正在从书本里向我走来,我也迫切地想要迎上去。因此,1972年,我终于花了1.12元第一次买书了,买的是印着“内部发行”四个字的二册《鲁迅杂文书信选》。当时我的学徒工资是17.84元,这就意味着要省下两天的饭钱。之前已经通过自学文言文,通读过了《史记》等一些古籍,而从此读鲁迅,其力透纸背,一针见血的见解,让我对现实、历史都有了深入探索的浓烈兴趣。从那时起,四、五十年来读来读去,仍然觉得还是鲁迅有味。

知道有人不喜欢鲁迅我还要这么说,不仅因为他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喜欢看到争的人就不会喜欢他;讽刺他留学时成绩不好的人,也肯定是没有学过多少外语的人,不然不会知道,鲁迅才学了两年日语,却在同样听日语讲课的日本学生中,成绩达到中上水平的不容易了。更重要的正如西班牙作家乌纳穆诺所说:“那些对什么都满意的人,才是祖国最大的敌人。”鲁迅要呐喊,他不能睁着眼睛看到人们堕落于瞒和骗的泥沼里,还在自以为得计地自娱自赞。罗斯福说过:“你带领人们往前走,回过头来一看,一个人也没有。”鲁迅不但不怕一个人也没有,他还要侧着身子前行,一边拿着他的投枪,与身前身后杀过来的刀枪格斗。从鲁迅那里,我也懂得了读诸子百家不仅在于接受知识,还要像盗墓者那样,透过厚厚的土层和伪装,探究里面究竟埋了些什么,直至带着敬意地打开历史的棺材盖,获取一点新的发现,从此读书就变得更有趣了。

传统的儒学之中,瞒与骗的线索俯拾即是,比如宋末人罗璧的《识遗》一书就提供了不少。其中有段孔子装糊涂的事很有意思,《论语·述而》中有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是否知礼一事,孔子立即做了肯定的回答。结果陈司败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听说君子不党,现在看来不是那回事。鲁昭公娶了吴孟子,可是吴国是泰伯之后,和鲁国一样都是姬姓,同姓结婚可以算知礼吗?言下之意当然是孔子有为鲁君讳护之嫌。巫马期把陈司败的话告诉孔子时,孔子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罗璧和不少人都以为孔子承认自己错了,是“今得司败见非,受以为过,则他人不谬,所以幸也。”可是孔子真的那么容易承认错误吗?叫吴孟子,说明她是商人子姓的后裔,很可能是流落到了吴国的宋国贵族之后。和姓姜的孟姜女一样排行老大,而且来自吴国,并非和卫灵公夫人南子一样来自子姓的宋国,《左传》开篇也还有个鲁隐公元妃孟子,也已经证明其非姬姓。

还有孔子删定《诗经》之说,《诗经》中诸侯国都只有“国风”,天子的商周才有“颂”,可是唯独诸侯的鲁国有“鲁颂”,这岂不是僭越?可是孔子真的删定过《诗经》吗?《史记》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只说孔子以六经教他的三千弟子而已,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孔安国才说:“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撇去诸子百家和消失了的三坟五典,余下的都被他揽作孔门遗产了!如果他真的删定了《诗经》,那也应该是返回鲁国之后的事,可是他之前就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鲁国、齐国都有盛德之举,都有可能有过“颂”,只不过后来其他“颂”不见了而已。还有人发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观周乐,鲁国乐工为他演奏了十五国风和雅颂各部分,其分类篇目、先后次序和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而其时孔子才8岁。这么多诸侯国,经历这么长年月,采集来的诗只留下极少数是很自然的,根本不用劳烦孔子去删。

孟子提供的线索是,“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孔子,居然作了《春秋》?既然是孔子用来教学生的教材,又何以《论语》中只字未提?《春秋》是未曾解密的国家档案,设立史官,也是贵族们各种势力平很制约的制度,连国君都无权篡改,孔子怎么可能随便拿来笔削?

这些问题其实前人也有不少论述,但这些私生子般的历史遗留问题,看上去好像谁也不去关心,实际上暗中一直有人在有意无意地照看着。一般大学的教科书也中还是老一套,这更加刺激起我探究的兴趣。就像当时我不少认识的人,极想有所为而找不到途径,结果把乒乓打得无敌一样,我却因为生命的困顿,带着难以言说的寂寥,装作潇洒地转身而钻进了故纸堆,结果,不想有为而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也让我在周围的.人群中,也把历史玩到了无敌的境界。最后也使我这个真实学历只有小学五年级的人,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学士学位,并在作协和师大举办的业余硕士班修完了修学。特别自豪于我的业余性质,从工作到退休,从工人、教师、科员,到当专职翻译去走完万里路,我居然没有中断过工龄,还既没有付出过高额的学费,也没有妨碍养家糊口。应该说,我成为日语翻译也和鲁迅有点关系。工作关系去了日本无数次,每次都会饶有兴趣地去寻找几处他的踪迹,也读了不少他提起过,或者交往过的日本作家的著作,这也引导我关注起了中日交往的历史。

前几天朋友聚会,谈起老后如何过的问题,我以为只要有书读就好,朝闻道,夕死可矣,其他都不必挂心,随缘就行了。我们也谈到了鲁迅,《鲁迅杂文书信选》中的具体内容则已经在我的记忆中渐渐淡去,但从这二册书中开始体会到的鲁迅精神,却一直督促着我努力去不废耕读,使我不敢懒惰也不想偷懒,乐此不疲于求索,每天不读点书就觉得不踏实。历史其实也确实很有趣,只要深入一点就绝不会枯燥,反而会像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女排打球,可以挥洒出积蓄了太久的精神力度。特别要感谢香港《文汇报》给予我不少发表的机会,加上一些内地的一些刊物上的零星文章,从起,至今我也有五、六十万字,自以为并非泛泛而谈的所谓国学著作了。自然,按照我一贯的办法,有所成功,说声“惭愧!”也就完了。

至于我心中的上帝,记得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说过:“我们叫做真理的,也不过是最有成效的假说而已。”那是一个新假说覆盖了另一个旧假说的过程,真理这个上帝对我而言,至死也是个未能确定的存在,我相信她是有无数的内容所组成。而鲁迅那种如今被有些人看来不知变通的迂腐,以及那一份热切而执着的哀悯,却无疑地向历史长河里注入了温情和希望。

篇2:鲁迅春天的散文

坚壁清野是兵家言,兵家非我的素业,所以这话不是从兵家得来,乃是从别的`书上看来,或社会上听来的。听说这回的欧洲战争时最要紧的是壕堑战,那么,虽现在也还使用着这战法坚壁。至于清野,世界史上就有着有趣的事例:相传十九世纪初拿破仑进攻俄国,到了墨斯科时,俄人便大发挥其清野手段,同时在这地方纵火,将生活所需的东西烧个干净,请拿破仑和他的雄兵猛将在空城里吸西北风。吸不到一个月,他们便退走了。

中国虽说是儒教国,年年祭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丘未之学也。但上上下下却都使用着这兵法;引导我看出来的是本月的报纸上的一条新闻。据说,教育当局因为公共娱乐场中常常发生有伤风化情事,所以令行各校,禁止女学生往游艺场和公园,并通知女主家属,协同禁止。自然,我并不深知这事是否确实;更未见明令的原文;也不明白教育当局之意,是因为娱乐场中的有伤风化情事,即从女生发生,所以不许其去,还是只要女生不去,别人也不发生,抑或即使发生,也就管他妈的了。

或者后一种的推测庶几近之。我们的古哲和今贤,虽然满口正本清源,澄清天下,但大概是有口无心的,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所以结果是:收起来。第一,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想专以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二,是器宇只有这么大,实在并没有澄清天下之才,正如富翁唯一的经济法,只有将钱埋在自己的地下一样。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

其实这种方法,中国早就奉行的了,我所到过的地方,除北京外,一路大抵只看见男人和卖力气的女人,很少见所谓上流妇女。但我先在此声明,我之不满于这种现象者,并非因为预备遍历中国,去窃窥一切太太小姐们;我并没有积下一文川资,就是最确的证据。今年是流言鼎盛时代,稍一不慎,《现代评论》上就会弯弯曲曲地登出来的,所以特地先行预告。至于一到名儒,则家里的男女也不给容易见面,霍渭崖的《家训》里,就有那非常麻烦的分隔男女的房子构造图。似乎有志于圣贤者,便是自己的家里也应该看作游艺场和公园;现在究竟是二十世纪,而且有少负不羁之名,长习自由之说的教育总长,实在宽大得远了。

北京倒是不大禁锢妇女,走在外面,也不很加侮蔑的地方,但这和我们的古哲和今贤之意相左,或者这种风气,倒是满洲人输入的罢。满洲人曾经做过我们的圣上,那习俗也应该遵从的。然而我想,现在却也并非排满,如民元之剪辫子,乃是老脾气复发了,只要看旧历过年的放鞭爆,就日见其多。可惜不再出一个魏忠贤来试验试验我们,看可有人去作干儿,并将他配享孔庙。

要风化好,是在解放人性,普及教育,尤其是性教育,这正是教育者所当为之事,收起来却是管牢监的禁卒哥哥的专门。况且社会上的事不比牢监那样简单,修了长城,胡人仍然源源而至,深沟高垒,都没有用处的。未有游艺场和公园以前,闺秀不出门,小家女也逛庙会,看祭赛,谁能说有伤风化情事,比高门大族为多呢?

总之,社会不改良,收起来便无用,以收起来为改良社会的手段,是坐了津浦车往奉天。这道理很浅显:壁虽坚固,也会冲倒的。兵匪的绑急票,抢妇女,于风化何如?没有知道呢,还是知而不能言,不敢言呢?倒是歌功颂德的!

其实,坚壁清野虽然是兵家的一法,但这究竟是退守,不是进攻。或者就因为这一点,适与一般人的退婴主义相称,于是见得志同道合的罢。但在兵事上,是别有所待的,待援军的到来,或敌军的引退;倘单是困守孤城,那结果就只有灭亡,教育上的坚壁清野法,所待的是什么呢?照历来的女教来推测,所待的只有一件事:死。

天下太平或还能苟安时候,所谓男子者俨然地教贞顺,说幽娴,内言不出于阔,男女授受不亲。好!都听你,外事就拜托足下罢。但是天下弄得鼎沸,暴力袭来了,足下将何以见教呢?曰:做烈妇呀!

宋以来,对付妇女的方法,只有这一个,直到现在,还是这一个。

如果这女教当真大行,则我们中国历来多少内乱,多少外患,兵燹频仍,妇女不是死尽了么?不,也有幸免的,也有不死的,易代之际,就和男人一同降伏,做奴才。于是生育子孙,祖宗的香火幸而不断,但到现在还很有带着奴气的人物,大概也就是这个流弊罢。有利必有弊,是十口相传,大家都知道的。

但似乎除此之外,儒者,名臣,富翁,武人,阔人以至小百姓,都想不出什么善法来,因此还只得奉这为至宝。更昏庸的,便以为只要意见和这些歧异者,就是土匪了。和官相反的是匪,也正是当然的事。但最近,孙美瑶据守抱犊崮,其实倒是坚壁,至于清野的通品,则我要推举张献忠。

张献忠在明末的屠戮百姓,是谁也知道,谁也觉得可骇的,譬如他使ABC三枝兵杀完百姓之后,便令AB杀C,又令A杀了B,又令A自相杀。为什么呢?是李自成⑾已经入北京,做皇帝了。做皇帝是要百姓的,他就要杀完他的百姓,使他无皇帝可做。正如伤风化是要女生的,现在关起一切女生,也就无风化可伤一般。

连土匪也有坚壁清野主义,中国的妇女实在已没有解放的路;听说现在的乡民,于兵匪也已经辨别不清了。

篇3:浅析鲁迅散文诗《雪》的精神价值

《雪》是鲁迅《野草》集中抒情很强的象征意义的散文诗。 它是将自己的主观感情隐藏在雪、雨意象的背后, 使得文章优美, 隽永, 意味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赞美了朔方雪顽强战斗的精神。

(一) “可是”一词第一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除了写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 还写到意象雨。作者没有直接写江南的雪, 而是用“暖国的雨”作引子。这确实符合读者的感受, 江南情景首先会让读者想到雨, 而且, 还会赋予江南雨浪漫主义的色彩, 甚至浮想联翩。但是, 作者没有给读者这样的预设。相反, 第一句就把读者震慑住了, 他说暖国的雨是单调的, 不幸的。这种情怀从何而来呢?对生长在江南的作者难道不喜欢雨吗?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要告诉读者的是他的精神世界。他认为, “雨从来没有变过坚硬的灿烂的雪”。与单调、不幸的雨相比, 雪更加滋润美艳。因此, 他更加喜欢的是江南的雪, 至少努力、 奋斗过的雪才是作者最怀念, 最感动的。“可是”一词让我们发现了鲁迅的感情更加倾向雨江南的雪, 也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

(二) “但是”一词第二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的前三段作者以饱满的语言较长篇幅描绘了江南雪的秀美, 后三段作者以激昂的语言较短篇幅描绘了朔方雪的壮美。作者首先用了两个奇妙的比喻写出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和活力。然后通过想象和回忆描绘了一幅冬花雪野图: 用各种花草衬托出了雪的滋润美艳, 用花草的颜色衬托出了雪的洁白;用蜜蜂的忙碌衬托出了雪的活力。最后加上一个温情的雪罗汉, 作者告诉读者的是他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是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但是”这个有力的转折词, 作者的感情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温馨感人, 却失去了永恒的价值。雪人最终消融了也象征着美好事物不是永恒不变的, 那么, 还是坚硬、顽强的北方的雪更加惹作者喜爱。由此可以看出, 鲁迅先生的精神已经随着朔方雪在战斗着和奋飞着了。

(三) “精魂”一词第三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诗最大的特点是韵律美和节奏美。它指的就是言之长短, 声之高低。文章最后两段简短而且有力, 如果说前面江南雪的描写是优雅舒缓, 那么后面朔方雪的描写是铿锵有力。如果说前面江南雪表达了作者的喜爱, 那后面朔方雪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正如毕加索所认为, 他不是按所看到的样子表现事物, 而是按他想象的样子来表现它。鲁迅先生把自己想象成了在整个北方的天宇下孤独的战斗着。“五四”运动过后, 政治气候低潮中的年轻人处于消沉时期。瞿秋白在《新青年》上说: “鲁迅先生虽然独自呐喊着, 只有空洞的回音”。[1] 鲁迅先生孤独战斗的心境就表现在了这篇散文诗中, 也是对青年的 “勉励”之情。“死掉的雨”, 是作者自身已近迟暮年纪, 青春隐逝, 但是他的精神仍然顽强地与黑暗残酷的现实做着斗争。不屈服, 不放弃, 才是鲁迅先生坚守的生命哲学。“精魂” 不仅是坚强的雪, 而且是鲁迅的精神。

二、鲁迅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启示意义

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有散文抒情的情怀, 也有诗一般想象的翅膀。李欧梵先生认为, 《野草》这个集子中“写得最好的写得最好的抒情诗篇或许是《雪》, 这里抒情场面围绕着南方和北方两种雪的对比而给以启示:雪的两种形象, 成为诗人往昔青年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2]。有生命力的作品不仅语言文字优美, 表现手法多样, 更重要的是要凝结成作者思想的结晶, 要表现作者灵魂的诉求。这么精致深刻的美文对中学生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中学生应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首先是积累的重要性。从鲁迅先生的日记记载可知, 在一九二四年的最后两天, 北京下了一场大雪, 第二天放晴, 但刮着大风。元旦这一天他写下了散文诗《希望》, 表达自身的孤独寂寞, 挣扎于绝望和希望的矛盾情感中。一月十八日他才写下这篇《雪》, 鲜明有力地表达了要坚决战斗的信念。从鲁迅写作的过程可以看出, 他是经过十几天的观察和思考才构思出了这篇文章。在同一时期的早些时候,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也有相似的描写江南雪景的文字, 在这篇《雪》 中经过深度加工, 再次重塑, 才有了这篇文章的精巧和明丽。

其次是真情实感表达的重要性。语言是为了让我们表达思想感情, 写作技巧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而不是为了运用它而去表达。所以, 表达技巧是为语言服务的, 是让语言更加鲜活, 更加生动。所以, 如果初中生想要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好文章, 平时的积累是重要的。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 不同阶段的学生写作水平都应达到一定的标准。细心观察生活, 才会有写作素材;勤于练习随笔, 才会有写作语言;多加思考人生, 才会有写作灵感。眼、手、 心一起用到, 才能练就一身写作本领。

(二) 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中鲁迅精神三次再现的过程, 从行文结构上看, 是作者感情的层层递进:由暖国的雨到江南的雪再到朔方的雪。 鲁迅赞美北方雪的壮美, 也表达了对江南雪美好的向往。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先生是那么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每天初了接待访客就是写作。然而, 他又是不平凡的,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还坚持翻译和创作。他的精神告诉读者: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野草》 这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生命哲学的体现。无论哪一篇, 都彰显了他顽强战斗的情怀。对中学生来说, 鲁迅的作品未必适合每个人的口味, 但是鲁迅的精神是可以作为指引生活的明灯。尽管他拒绝当导师, 因为他没有为大众指明一条光明大道。但是无论走那一条路, 是大路还是小路, 是平坦的路还是崎岖的路。走这个过程是重要的, 态度是重要的, 人生观价值观是重要的。鲁迅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态度的选择:积极向上, 昂扬奋斗;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希望常在, 美好的世界就在前方。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均选编了《雪》。与鲁迅其他作品相比, 这是他少有的温情之作。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 文中三次展现了鲁迅顽强战斗的精神。它不仅在写作技巧和方法方面对中学生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而且对当下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鲁迅,人生观,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安永兴著.中学鲁迅作品讲解[M].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10.

[2]孙玉石著.现实的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09

篇4:鲁迅春天的散文

关键词:散文教学 文体意识 人教版 鲁迅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散文占据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加强语文教师的散文解读能力必不可少。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首先要识别文体的特征。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存在以下两类问题:一,混淆散文和小说这两类文体,这是教师文体意识淡薄所致;二,把握不住散文教学的重点,停留在文本表层内容的解读上。从阅读的角度看,教师已经超越“读者”的身份,不能只从看客的视野把握文本,更多地把握“新课标”、“编者”、“作者”、“学情”等方面以教学的角度对文本加以解读。

鲁迅作品的特殊性表现在散文似小说,小说像散文。小说结构松散,甚至缺失完整的故事情节,仅有一些场面,并且笼罩在浓浓的情绪之中,这使得小说读起来更像散文。如:《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尤其是 《社戏》更倾向于一篇抒情散文。鲁迅小说作品有非常明显的“越界”现象,对散文、诗歌、戏剧的某些文体特征的吸收和使用,这导致文体界限不明。

一.以《藤野先生》和《故乡》例,辨别散文化小说与小说化散文

散文和小说作为两种独立的文体,具有各自鲜明的文体特征。小说通过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小说具备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散文则是一种以记叙或者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相比较而言,这两者都强调记叙,也因为该点产生混淆。

以《藤野先生》和《故乡》这两篇文章为例。不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就很难区分《藤野先生》是小说还是散文。从文本看,这篇文章有很强的叙事性,情节突出,人物形象鲜明,将其划归散文源于其真实性——即小说和散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小说的故事来自虚构,而散文的故事源于真实。《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摘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自己青年时期留学日本遇见的人和发生的事,既是回忆类散文,所忆之事不乏模糊性,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作者在创作之中本着真实的原则创作的,这符合散文最大的特点——真实性。《故乡》这篇乡土小说的特殊之处在于有着作者本人生活的影子和强烈的人生体验,鲁迅确实有过这篇小说所写的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为了搬家专门请探亲假回到了绍兴,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这恰恰被“豆腐西施”言中了大半!里边的人物如闰土、闰土父亲、杨二嫂这些人物形象并非纯属虚构。但是这片乡土小说存在一个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虽然说有作者一定的影子,但只能说他折射出一定时期的鲁迅思想,浓缩了一定时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感受,作者将自己当成过客,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压缩、艺术化,塑造出“我”这个现代知识分子,在自己的“故乡”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精神落脚地,像一个游魂,然后提炼出反抗绝望的主题。其虚构性体现在,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鲁迅的《故乡》,据说润土确有其人,原名叫章运水,但显然润土的故事已经不只是章运水的故事,而是作者把旧中国所有农民的悲惨故事在章运水身上的集合。通过“移花接木”,这一形象和故事早已超越生活的原型,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更贴近生活的本质——或者说比真实的生活还要真实,更有力量。

区分小说和散文的关键在于判断其创作的真实性,因此教师在教授“散文化倾向”小说,或者是小说倾向的散文时,首先得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之生平。

二.散文文体分类和教学技巧

散文有自身的审美特性,散文教学要依据散文自身的体式、语体等体式特点以及学情的分析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钱理群的划分标准,将散文划分为“说理的散文”、“描写的散文”、“纪实的散文”、“抒情的散文”。鲁迅散文大体分为写人记事散文,以景写情散文。

1.写人记事类散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此类散文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人与事的描写,引导学生体察人物的个性,仔细观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而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或隐或显的情感。散文的独特之处,不在于所描述、渲染的客体,而在记叙、描述过程中所倾注的作者主体的独有的思想、情感。

写人记事散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字眼抓情感的变化。教师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体味贬义词,引领学生感受鲁迅贬义词背后的爱意。这篇文章鲁迅采用的是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鲁迅对阿长两个经典动作的描写,写出阿长切切察察,自己对阿长的憎恶之情,比如在文中用的词“不大佩服”、“不耐烦”、“惊异”、“非常麻烦”、“严重的诘问”等。但是阿长真得如此讨厌吗?在鲁迅的刻画中也分明看见了一个不拘小节、心宽体胖的可爱妇女的形象:睡觉会摆成“大”字,爱说道,但是对鲁迅又那么真情实意的爱护。因此在学习这一段的时候重点和难点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这一系列的贬义词的背后品味出其中的善意和爱意。比如,元旦祝福的时候,理清阿长的“郑重”到“惶急”再到“十分欢喜”的心情变化,以及我的“不解”到“惊异”到“大吃一惊”并且最终“如释重负”的变化,让学生去感受阿长的“可爱”。

2.以景写情类散文——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这类散文最重要的是细读文本,品味语言。品味语言,通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情思和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对场景的渲染、景色的描摹背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隐秘的情思,由此而进入深层的审美境界。

品味语言是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准确、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必经之路。鲁迅的写作一向锋利,具有极强的批判性。《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特殊的例子,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退去了犀利,带了一份童真和童趣。百草园这个充满声音和色彩的儿童乐园,生机勃勃,无限美好。百草园的美,美在百草园里有菜畦、石井栏、桑椹、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覆盆子、木莲、皂荚树、赤练蛇、麻雀、张飞鸟。菜畦是碧绿的,石井栏是光滑的,皂荚树是高大的,桑椹是紫红的,黄蜂是肥胖的,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叫天子是轻捷的,何首乌藤和木莲是缠络着的。在语言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和摹状词。又例如作者在写捕鸟的过程时,对于动作的描写,连续用了九个动词讲生动有趣的捕鸟描述了出来,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的快乐所在。

语句的揣摩需要把握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便于加深对文章的理性认识,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述之情和所表之意。在这部作品中,鲁迅饱含深情,教师在教授中需要仔细地品味语言的魅力,抓住情感的神韵。

总之,文体意识对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以自身文体意识的运用作为示范,教出不同文体的个性,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文体意识对于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从而唤起他们培养文体意识的自觉性全面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蒋美琪.语文教师散文文本解读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3.

[2]林金来,毛晓云.增强文体意识的自觉,教出不同文体的个性——也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7).

[3]王丽芳.例谈散文教学中教师的文体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5).

[4]余新明.鲁迅小说的散文精神——论鲁迅小说的文体越界现象[J].湖北社会科学.2011(8).

篇5:鲁迅散文《影的告别》原文

《影的告别》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然而我终于彷徨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我可以感受到鲁迅在写这篇文章时流露出的绝望感,“影”只有在“光明”和“黑暗”中才会消失,但迎接光明又看不到一点希望,也不愿意在黄昏中看到自己彷徨的身影,还不如让黑暗完全把自己淹没,因为只要黑暗来了,那么光明还远吗?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影的告别》开头是这样的“人睡到不知道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我觉得其中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鲁迅同“彷徨”的告别,他想极力的摆脱自己一直停留在心里的这种感觉。第二层意思是一种“人”同“影”的`决裂,“人”代表麻木不仁、没有意识、没有思想的人,“影”应该要有勇气同这样的“人”决裂,绝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依附在这样的人的手里。显然在鲁迅的笔下“影”是清醒的,有思想的人。只有“影”同这样的“人”决裂,才能不去自己不乐意的地方,哪怕是天堂、甚至是黄金世界里。这样“影”才能真正做自己。

消失的“影”只有黑暗和虚空,但在黑暗中的自己不依附于别人,也不彷徨。所以“我”是乐意在黑暗中的,虽然我是愿意消失在白天中的,但是单靠“人”又怎能看见“光明”呢?自己更应该在黑暗和虚空中前行,忍受孤独,忍受寂寞,忍受痛苦。让自己独自远行,当无数的“影”同这样的“人”决裂时,就会有一个新的世界,当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一人时,那个世界只属于我。从中可以看到鲁迅独自战斗内心所产生的孤独感。

篇6:鲁迅故乡行的散文

离开美丽的西子湖畔,我来到了江南水乡古镇——绍兴。这里是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故乡。

绍兴位于浙江东北部,南接峰峦起伏的会稽山,北频碧水浩淼的杭州湾,东起曹娥江,西抵浦阳江。境内河湖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走进绍兴,眼前所见,是一座繁华的新型城市,沧桑巨变。绍兴过去的破败和荒凉早已荡然无存,唯有风土人情还保留着千年古镇显著的地方特色。小巷、石板桥、毡帽、乌篷船,还有黄酒茴香豆——每一样绍兴的景物都带着历史文化的沉积。

绍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曾经出现许多著名人物。一百年前,以为少年从小巷边的白墙乌瓦中走出来,坐上乌篷船离开古镇,没人在意他的离去,弹若干年后,当他漂洋过海,弃医从文,大声呐喊时,惊醒了亿万中国人民。不用问,这就是鲁迅。此外,历史上闻名遐迩的江湖女侠、辛亥革命先驱秋瑾以及陶成章、蔡元培等教育家也生长在这里。绍兴更是一代英豪周恩来的祖居地。在回溯到一千年前,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古镇的一个叫沈园的地方,写下了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在更远的战国时代,还出过名将勾践,美女西施。在这众多的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是鲁迅。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鲁迅这个闪着光辉的名字就如雷贯耳。我读过许多鲁迅的文章,像《故乡》、《祝福》、《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等,每当老师讲到鲁迅,我总觉得眼前有一个高达的巨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到绍兴的第二天,我去参观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座落在鲁迅路昌坊口,是鲁迅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走进纪念馆,大厅中央一座鲁迅巨型半身石膏像,纪念馆按鲁迅生平不同的人生经历分为几个陈列室,完整地保存着鲁迅当年读过的书,翻译过的著作以及学习用具,玩具等实物。如当年的“闰土”送给鲁迅的贝壳、鸟毛和竹制玩具。“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他的真名叫章运水。从精致的竹制玩具,可见他们小时候是多么亲密。据讲解员介绍说,鲁迅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非常喜欢课外书,老师经常夸奖他的作文写得好。鲁迅7岁进私塾读书,他不满足于《四书五经》,经常多方寻求课外读物,从野史、笔记和民间文艺中吸取养料。其中有当年保姆长妈妈给鲁迅买的四本书《三哼经》,鲁迅曾说这是他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鲁迅成年后怀着深厚的感情写下了《阿长与山海经》,来纪念长妈妈。陈列室里还保存着鲁迅当年看过的古典小说《绘图像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绣像封神演义》等原始版本。大量的课外读物使鲁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鲁迅不但酷爱读书,而且十分爱惜书,从不弄脏弄破。在陈列室里,我看到了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小刀、锤子、锥子等工具,这是他用来整修污损装订不良的书籍的。鲁迅爱书如命,终生手不释卷。鲁迅后来保存的书籍就有14000多册。在知识的海洋里,鲁迅尽情地遨游,怪不得他那么博学多才。

纪念馆北侧是鲁迅笔下色彩斑斓、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南边是鲁迅少年求学的“三味书屋”,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曾是我百读不厌的名篇。“百草园”如今已不像昔日模样,唯有“三味书屋”依然如故。我亲眼看到了鲁迅在桌角上用小刀刻下的那个“早”字。正是鲁迅立志发奋读书,才使得他走出古镇,走向世界,走进亿万人民的心中。

鲁迅纪念馆的所见所闻不由使我心潮起伏,思绪翻腾。从鲁迅的勤奋好学,我寻找到了伟人成长的轨迹。参观鲁迅纪念馆,走进鲁迅,我心灵上受到的震撼是巨大的。鲁迅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以笔做刀枪向万恶的旧社会开火,写下了大量的战斗性杂文,并用六国语言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鲁迅一生写下了1000多万字的著作、译作,单书信就有5600多封,日记70余万字,为我国的革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的“民族魂”。

篇7:鲁迅散文中的童年

从小就开始读鲁迅的文章。

场念文会× 20 = 400

微笑拗过老先生,有

头的从乡× 20 = 400

下来的长孩土,还有

工子20 × 20 = 400 的闰

鲁讨喜长

迅厌欢

又又的妈× 20 = 400

妈这从世

…些他界

…人的里× 20 = 400

走过,从此在

印他× 20 = 400

就了 的里。的

脑 鲁童

海迅年× 20 = 400

是的,他们

快至少向展

乐我示× 20 = 400 的快福的。讨

便乐厌

是幸他背× 20 = 400

书,因为要猖兴

去会奋五而得× 20 = 400

狂跳,他向玩村,心里

往的好乡20 × 20 = 400

一儿着捕

个的抓猹劲想鸟的× 20 = 400

夜晚,他也负不

欺己欢× 20 = 400

会自喜

的小孩子,有着孩

子20 × 20 = 400 的

顽劣天性。这仅

不仅鲁× 20 = 400

迅,也是我心中的自己。从他的

× 20 = 400

童年里,我了己。

看我 × 20 = 400

到自

当鲁迅面暗会,对的他决× 20 = 400

黑社

定起入白

要笔反色

拿投对恐× 20 = 400

怖斗中,便他 的知世

战他道界× 20 = 400 便无的黑暗。

是义反顾 × 20 = 400

得不到,就渴望。

越是越是 × 20 = 400

并不是鲁迅生活得不如意,× 20 = 400

他有结婚,己庭,有自的有事× 20 = 400

业有孩子。有常

他也平常20 × 20 = 400

平的

幸福,然而时难此苦愁× 20 = 400

他的忧

似乎多过小乐,他的于是× 20 = 400

小快

他己得乐

把不的全

自多快部× 20 = 400

加在了他年上,的生使得× 20 = 400

童活

他的童年过好,变分他或× 20 = 400

得美

许回初

是归的

想最生× 20 = 400

活,无忧无虑。鲁然迅 20 × 20 = 400

而回

不到过去光,无 的也就法20 × 20 = 400

时重新光平生活。拥明稳

有而的他× 20 = 400

寄情于他年,力 的他倾打20 × 20 = 400

童造

过去世界,一切变得

的让都美× 20 = 400

好。这种美与众 × 20 = 400

好是鲁迅多文

章黑截反的,中暗然 的是相甚× 20 = 400

至坚弃思。

有决的

种背意20 × 20 = 400

读的喊《

鲁《》狂

迅呐读人× 20 = 400

日记》读他的很多作品,会心情 × 20 = 400 沉落觉己

闷甚得也

低至自开× 20 = 400

始愤俗子时,有世的点嫉样你× 20 = 400

是不象作

绝会到品

对想他下× 20 = 400

的童年,如般。

清 水20 × 20 = 400

篇8:鲁迅春天的散文

关键词:精神虐杀,儿童,宽恕,错位感

鲁迅散文《风筝》写的是作者在北京看到风筝而想起一件童年往事, 小兄弟喜欢放风筝, 而“我”不但制止, 而且残忍地摧毁了他亲手制作的风筝。中年后, “我”看到一本外文书, 才得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然而, 小兄弟对往事却“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 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于是“我”请求宽恕而不得, 并陷入深深的忏悔之中。由此可以见得“我”即一个长者对幼者的精神虐杀至深, 也就是说小兄弟麻木到不仅不会反抗, 更不会“记仇”, 这种对孩童精神的残害引起作者本人与读者的深思。《风筝》一文还通过一种强烈的错位感, 控诉了这种对童真童趣的残忍扼杀。

一、长者对幼者的精神虐杀

《风筝》中的“我”以长者的身份残暴地阻止“小兄弟”对风筝的喜爱, 不仅不允许他放风筝, 更可恶的是还撕毁了小兄弟亲手制作的风筝。而理由是“我向来不爱放风筝, 不但不爱, 并且嫌恶它, 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 “放风筝”等于没出息?现在看来这近于滑稽的理由, 确实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这种在无数长者认为“没出息”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才是童年应该有的, 而且是被鼓励的, 因为这种行为是童年的本质, 是幼者精神的体现, 然而这种天真无邪、毫无功利的行为却遭到了残忍的扼杀!我以为这种精神的摧残比身体的伤害更毒更深。

这种长者对幼者的伤害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有种恃强凌弱的意味在里面, “论长幼, 论力气, 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 于是傲然走出……”, 看看这位“长者”多有气势!或许长者是有资格给予幼者以必要的训诫, 何谓必要?都是长者来定论的, 体现的是“长者本位”, 但这其中的“训”不足为“训”时, 非要施加给他强有力的教训, 继而这种似乎看似善意的“训”就变成了一种精神虐杀。放风筝这种本来对幼者并不造成长者所担心的有毒害的、无出息的行为, 却要遭到制止甚至毒害, 岂不是杞人忧天, 多此一举?但是对幼者来说这是他们的天性与本质, 是天真无邪的童心, 扼杀本性何其残忍!

可以说这是“长者本位”与“儿童本位”对立。鲁迅先生是坚持“儿童本位”一说的, 他认为儿童有他们自己的世界, 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 因此不应该以“长者”的身份去限制“幼者”的精神与灵魂。

二、为了无怨的罪过

上一小节所提到的“精神虐杀说”只是文章的显性层面, 作者在揭示长者对幼者的精神虐杀这一命题之后并不是不了了之, 作者还想寻亲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中的“我”在看到一本外文书之后才得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我”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多年前小兄弟的正当行为却被视为大逆不道、无出息, 天使般的风筝被看成魔鬼, 蛊惑人心。恍然大悟之后, “我”的心变得沉重了。

如何让这沉重的心变得轻松呢?于是“我”努力为自己的罪过寻求补过的办法:“送他风筝, 赞成他放, 劝他放, 我和他同放。我们嚷着, 跑着, 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 早已有了胡子……”, 从转折开始, 我们得知这种补过是无用的, 是徒劳, 因为“放风筝”是孩童时的游戏, 对一个“有胡子”的人来说不过是找回一点回忆, 幼年时的伤害能否疗救, 早已没有了意义, 有些事在该做的时候没有做, 再补做对当事人来说很残忍, 似乎曾经的伤疤又被揭开, 甚至再次的伤害又会出现。

小兄弟长大后对曾经的伤害毫无怨恨, 甚至全然忘却, 因为在他的思想里, 曾经长者的残暴行为是正确的, “放风筝”真的是所谓的不学无术、不务正业, 所以他无怨无恨, 这才会全然忘却, 也许小兄弟幼年时有过埋怨, 当他亲手制作的风筝被毁灭, “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他没有做出绝望的反抗, 或许这种反抗是无用的, 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对于一个幼年孩童来说犹如几座大山, 如何反抗?无能为力, 然而可怕的是小兄弟长大后诚然认可了兄长的行为, 或许他还会以同样的行为对待自己的孩子。

三、强烈的错位感

文章中“我”与小兄弟的行为反应让读者感觉到了强烈的错位感。首先是对风筝的反应。“我”回到故乡, 正是风筝时节, “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 没有风轮, 又放得很低, 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这是兄长“我”看到风筝时的感受;再看看小兄弟, 他和“我”是完全相反的, 他看到空中的风筝“他只得张着小嘴, 呆看着空中出神……远处的蟹风筝忽然落下来, 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 他高兴得跳跃。”

对风筝的错位感是显而易见的, 也是容易理解的, 孩子和大人不一样, 对风筝这样的“玩具”自然是喜爱的, 但是“我”对风筝的厌恶并不是说风筝是“玩具”才厌恶, 在“我”看来“风筝”是恶魔, 是把小兄弟拉上无出息之道的恶魔, 因此“我”才会对风筝深恶痛绝。

其次就是情感错位。“我”发现小兄弟的风筝后, 即刻折断, 扔到地上, 踩扁了。这是出于什么目的了?很明显“我”并不是有意和小兄弟作对, 反而是出于善意, “为他好”希望他做些“有出息”的事情, 然而“我”的行为却适得其反了, 一颗本该保护盒尊重的童心就这样被我的“善意”无情地践踏了。另一方面, “我”多年后对当年的认识突然得到改变, 因此想得到原谅和宽恕, 心情很沉重, 如果“我”听到小兄弟说一句“我是毫不乖你啊”那么一切的“恩怨”都很好解决, 但事实并非如此, 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此事, 这叫“我”无处寻求宽恕, 因而“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这对或许算是对“我”的惩罚吧。

参考文献

[1]姚丹鲁迅的儿童本位观和文化原罪感——对《风筝》的一种解读[J]语文建设2002年第8期

[2]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M]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

篇9:高密的春天(散文)

从北京南站出发,随身携带《红高粱家族》。我是善忘的人,刚把书掏出来,就开始懊恼,唯恐它会被遗落在列车上。生命流动,如河水徐徐推开波澜,寻找入海口。一本书命中注定般,从内蒙古到北京,然后又踏上去往高密的旅途。再次翻开书册,我付诸于凡世的所有诡异的幻想都觉醒了。然而没有预料到的是,我读罢罗汉的死,就已经精疲力竭。

脑海中的无数个罗汉交叠。我是个怯懦的农人,立着锄头站在一旁,低垂着眼眸望着他死亡的全程。罗汉死的瞬间,无数个罗汉死不瞑目,他们直愣愣、恶狠狠地盯着我的眼睛。死亡变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小说里的罗汉死了。电影里的罗汉死了。电视剧里的罗汉死了。不一样的面相,被剥了皮之后,都是一个模样。罗汉的灵魂无处安放,在天地间飘飘荡荡。不是委屈的罗汉,也不是悲情的罗汉,更不是英雄的罗汉。他一丝不挂,被拴绑在树桩上的时候,是作为平凡人的罗汉,绝望得像是一棵被踩倒的高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他被硬生生剥了皮,而动刀子的人,是高密东北乡有名的杀猪匠——杀人如宰猪。莫言极尽细节的描述,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戏谑,使我成为了可耻的旁观者,让人感受到了作为凡人,那些无法挣脱的绝望与无力。我要为罗汉的死,付一点点责任。

如果让我描写这场景?我大概会给罗汉一点痛快,以及一点诗意的支撑——用整个章节铺垫和渲染,把罗汉送上刑场;用一句话交代,让他彻底死僵。一个人,活脱脱从皮囊里跳了出来,先是在满是棘刺的干草堆里滚了三滚。他痛得浑身冒着青烟,呜咽声如茂腔悲恸,声音沿着四野推开,最后被一阵风彻底吹散。回望荒野,已然没有了罗汉。所有关于罗汉的叙述都戛然而止。久而久之,他的故事成了一个动人的传说。人们都说,见惑思惑皆已断尽,他已证得涅槃来。罗汉具有人性的诸多弱点,但是他有个好名

字。传说往往就是这样开始的,一点都不可笑,也不可靠,甚至充满了讽刺。正如书中所言,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然而世上又有哪个地方不是如此?我用所有人性的善,去伪装所有人性的恶——做最平凡的人,做最平凡的事儿,吃喝拉撒,婚丧嫁娶。人世间,最极乐的事情,以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寿终正寝。罗汉的非正常死亡,终于让他平凡的人格得以神化。

我不断提醒自己,罗汉不过是个虚拟的人物而已,莫言也已经离开高密东北乡。但“莫言故里”四个字,依然给这片土地蒙上了一层魔幻主义色彩。我把小说收起来,倚靠在车窗边,静静等待迎接高密的春天。我到底在期许什么?一片火红如海的野高粱?青杀口令人心悸的风?很显然,还不是高粱疯长的时节,甚至不是播种的时候,只是又到了旅游局开始筹谋的时间,今年应该种下多少顷的高粱?据说高粱籽粒有很多种颜色——红的、白的、花的。但高密的高粱只允许是血红的,除了用来酿酒,其余一概不行。

在高密,高粱是举足轻重的,每一年都会骄傲地红成海,就如同每次翻开书册,都要让罗汉的血汩汩流淌。透过车窗,我果然见到大片的农田,它们补丁般镶嵌在苍茫的大地上,组合成了人类的食物谱。远望田野,人与大地在博弈。他们迷了路,被红花花的高粱迷了眼。他们一辈子走不出这块田,使用原始的农具,以及牲口,缓慢地逡巡于这块最肥沃又最贫瘠的土地上。一小块田,就聚拢着一辈子的,汗水以及泪水,希望以及绝望。我所能极尽想象的,是夏日的土地爆裂,植物粗壮如野兽,所有的果实都硕大惊人。农人挥舞着锋利的刀子,收获着一个又一个多汁的生命。但此时此刻,列车的快正与农人的慢,形成鲜明的对比。

时间在大地上裂开,我与世界有些隔阂,需要不断去面对与和解。现实世界中的我,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粮食与蔬菜,因为我不懂得饥饿,更不懂得人间疾苦的多样性。而我正在以“最恰当”的方式度过漫长的一生。我恍惚觉得,我差一点就成了农民,一辈子要侍奉粮食,传承大地的品质,延续农民的血脉。冬天总是特别漫长,但春天一定会到来。我虚伪地问自己,在广袤的大地上度过漫长的一生,又有什么不好?

在高密站台,我迫不及待地吸了一支烟。高密的天空和我想象中的一样高远空旷。或许应该这样说,平原上没有山的遮挡,楼和街道不得不鼓起勇气,撑起城市最后的尊严。昨夜大风忽起,倏然降温。这或许是高密春天里最凛冽的几日,沁人心脾的空气让我蠢蠢欲动,唤醒了我隐藏在身体深处的诸多欲望。我俨然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我的肺叶里沾满尘土,若是埋下一颗高粱籽粒,瞬间就能发芽。我想要嘶吼,以及释放出那些恶念,犯罪动机就是这魔幻的土地。

我总是错以为,小说中的人物曾经活过,甚至于他们的后人,还延续着血脉,保持思想上的优越性,过着没落的生活。他们已经习惯用一种至诚至真的口吻,讲述先人的故事罢了。

房子里随处可见的装饰物,皆是莫言的打油诗。嬉笑怒骂,游戏人间。包间门口挂着的木牌,刻“余占鳌”三字。我们饮酒的时候,他就在一旁凛凛站着。

在高密吃的酒叫“三十里红”,小说里的酒。红,是高粱。是枪缨。是杀人如麻的利器。然而,可惜这美酒太过明净,竟不是浑浊的红。高密的高粱地,理应残阳如血,四野风声鹤唳。这高粱酿作酒,也理应是粗犷豪迈,咽下去划破嗓子混着血,再慢慢回甘。

在高密,既然喝酒就要喝出点儿匪气来。

据说这高粱酒,一天只能酿出十斤,能饮到者寥寥。以前父亲嗜酒,常说烈酒入喉是甜的,我想他或许是对的。酒过三巡,胸腔中突然喷涌出一股愤怒。我顺着浓酽的酒气,被一望无际的高粱推搡着走,踉踉跄跄穿过青杀口,身畔只有皎洁的月亮。一双青布鞋如打火石般摩擦,啪啪,啪啪啪,愈来愈急促。酒香就这样一路收拢——新酒出甑,《酒神曲》响起。“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从酒缸里面捞出来的那个湿哒哒醉醺醺的月亮,碾碎了,散落开,才是世上最动人的月光。

酿酒是时间的艺术。莫言以后,在高密做个酿酒师傅,或许值得炫耀一辈子。一辈子和粮食打交道,让生命慢慢发酵和浓缩,这种等待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蒸馏,是把自己的血肉骨头都打碎了,与酒融合成一体,剔除杂质。然而,这些只不过是我对“三十里红”的一些不切实际的遐想罢了。我在酒气中摇摇欲坠,极力维持一分警醒。我知道,这里是高密,但绝不是我理想国的高密。高密的酒,也绝不是我理想国的酒。现实世界的酒坊是什么样,我完全不敢想象。古老的工序经被打破,机器替代人类完成了更高效的运转。勾兑的酒精,在我的身体里作祟,那种陌生的暖意,让我说不清也道不明。但我宁愿相信,今夜的酒和那片神鬼莫测的高粱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粱酒里面应该藏有神性,可以沟通万物,直抵天庭。只是可惜,我们的粮食早已经失去了神的眷顾。我们以为可以像造物者一样,左右植物的属性,最终却被植物所嘲笑。风吹来,高粱纷纷躬身,表达对人类的悲悯。

nlc202309091139

饮酒要有下酒菜。蝗。蝗。蝗。三个字叠加在一块,才能完成我对这种生物意象的摹状。一瞬间,我能够想到的,是蝗虫云集而飞,遮天蔽日,唰唰而响。我在高密吃了一道下酒菜,就是油炸蚂蚱,若是给它起个菜名,可以是“飞黄腾达”,或是“天降大任”。褐色的蝗虫,被油炸出了一种酥红的质感,闪着油脂的光泽。众人坦然处之,分享,细细咀嚼。我总觉得,人们咽下的是一场又一场的灾荒。人类的饮食谱一定暗含着长久以来,天地与人的斗争关系。欲海如虫,诚惶诚恐。

《潍县志稿》记载:“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秋七月,大蝗,落地厚数尺,飞树上,巨干皆折断。”此外,莫言在小说《红蝗》中,有更传神丰富的描写。虫把所有的植物都啃噬了个干净,人该有多么绝望。恨到咬牙切齿,要反过来吃掉它们的血肉。然而,我还是很难把蝗虫定义为一种食物,比如百科中说,蝗虫,营养丰富,体内蛋白质含量占 73.5%,含有维生素 B1、维生 B2、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焙干、研磨,用酒送服,治疗破伤风。如果没有人类,蝗虫一定是统治广袤土地的候选人。它们繁殖力强,生命力强,消化能力强。

为对抗蝗灾,人类选择了以暴制暴。鲜吃,盐煮,油炸。如果贮藏在囤瓮里,可以吃整个冬天和春天。在高密,人们还会制作一种蚂蚱酱,成功模糊了食材性状,且制作方法简单。将蚂蚱晒干,一层层码在鱼鳞坛子里即可。有这样的新闻报道,标题是“高密小伙在自家农田养殖蝗虫,实现创业梦”。小伙说:“这个东西比种庄稼效益高,但是必须要形成规模,形成规模才能赚钱。”河流两岸,一边是拼命种植高粱的莫言信奉者,一边是拼命养殖蝗虫的创业者,人们在这块魔性的土地上对决打擂,终于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用油炸蚂蚱下高粱酒,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心里的草叶膨胀着,生长与被啃噬之间,欲望得到了最好的解释。我们活着,大抵如此。

我想到,乱世人命贱如草,人肉未尝不可食。百科里其实可以这样写,人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实古人早有记载,《本草拾遗》说,人肉疗羸瘵。据说,古时候蝗虫吃净了粮食,就会有“人市”,易子而食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事情。朋友为我夹菜,说道,你再尝尝高密有名的猪肉吧,大名鼎鼎的黑猪肉。我一时想到了生剥罗汉的杀猪匠,我就食欲全无。我为什么始终对罗汉耿耿于怀?大概是因为,他这辈子的平庸,注定了他当不了主角,也当不了反派,只好求了个惊天动地的死法。我和他很像。

酒后,我在县城里四处闯荡,大声说粗鲁的话,抱怨生活之种种。黑夜应该滋生出的敬畏,全部泯灭成灰,构成了我对土地与世俗的侵略。城市微光,唯我独行。打一个饱嗝,高粱酒的香气里,所有的鬼魅都摇曳生姿。点绛唇的。眼儿媚的。仄平仄仄平平仄的。有那么一刻,我想要跪拜土地,以及大地上所有隐秘暗生的情欲。情欲如禾苗,从泥土中钻出来,每一个细胞都鲜亮饱满,转瞬就变得茁壮挺拔。一阵风,一阵雨,高粱穗就彻底红了,耳鬓厮磨起来。

借了这高粱酒,我突然想和爱的人表达些什么,一个电话都好。但是到后来,我连说话的欲望都湮灭了。肉欲变得比什么都美好,话语显得太过浅薄无力。我想到伸出花轿的三寸金莲,那红艳艳的鞋面,一针一针绣的花儿。我想到这个夜晚注定要无法睡眠,这些事物给了我多少美好的想象。就是这一晚,我丢失了月亮。丢失了所有羞耻的滋味。我把所有人生之附庸,都遗弃于荒野之中,任凭风吹雨打。

荒野之中有人站立起来。我看不清他的脸庞,正如同讳莫如深的爱欲,永远无法被言明。有一刻,我仿佛见到罗汉,他的眼睛里一片赤诚。他伫立彼岸,像一株燃烧的血高粱。火焰灼灼,烧出酒的味道。烧出血的味道。烧出未泯灭的人性。烧出它无法磨灭的金身。或许若干年以后,高密再没有农人种植高粱了,也没有酿酒的师傅传承手艺了。但是不要怕,时间是孤注一掷的。这时候,青杀口的野高粱,就兀自疯长起来。月光铺就大地,所有美好的词汇都消失,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生长。

我整晚都在遣词造句,却愈发词穷。我想替现代文明,对蛮荒表达一点诚恳的敬意。未曾想到,那些蛮荒早已经消隐了,藏在了更深远的历史中,成了血肉模糊的样子。它们一旦被揭露出来,将就会比虎豹财狼更可怕。

去往红高粱影视基地的途中,我使命般遇见了胶河。

他说,我们去胶河边上走走,这望过去好长好远的都是胶河。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甚唏嘘,眼睛里填满了苦楚。此时此刻,偏要说它是河流,不如形容它是土沟更为恰当。

不是所有的河流都在流动。初春的胶河有些落寞,漫长无比的冬天,耗尽了它所有的力气。就这样随它而去吧,野草齐腰,枯黄泛白,铺满了整条河道,仿佛大地生出了密密的白发。大地上的事情太过漫长,那些厚厚的野草垫子,看似柔软温暖,却榨干了河道里的最后一丝水分,然后把所有的命运都托付给上天。初春的风又硬又冷,但是这些枯草枝却比风更加凛冽锋利。一片片草叶如刀子般被磨得霍霍响,闪着一道道刺眼的白光,风在河里转了弯,又默默回到岸边。又将是一年大旱,绵绵春雨何时归?

朋友说,这是他第五十次来红高粱影视基地了。但凡有远方的朋友来,大多要驱车来此。除此之外,我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五十次,也只不过是个概数罢了。生在高密,长在高密,这或许是一件注定要循环往复的故事。五十次,一百次,一千次。等待一茬茬的高粱红了酿成酒。等待一回回穿过这座虚无缥缈的城。虚土之上的土匪窝、衙门、婚房、酒坊等等,布景师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一座影视城的建造,可以说是场景与场景的拼接,合理中又充斥着一种吊诡。它们不仅是拙劣材料的伪装,比如让木头看起来像石头,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们根本就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合理性。人生如戏,可把戏变成人生又何其之难。影视城的一间小屋里,一个眉目温柔的男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为高密泥塑上色。货架上同样造型的狮子泥塑,从小到大排列着,一些是成品,还有一些是半成品,等待着被填上一模一样的花色。他终日重复的工序,理应得到时间的嘉奖。我喜欢这种压抑的人性与苦闷,时间如坚硬的石头,太需要这样的人去慢慢打磨。

nlc202309091139

红高粱影视城里停着一台花轿。

高密文化博物馆里摆着一台花轿。

或许是心理投射的缘故——我用两个不同的字眼,要突出“摆”比“停”讲究些。但无论是多么刻意的摆放,皆是风华已逝的静物而已。仔细想来,如果偏要把《红高粱家族》物化,似乎除了有些妖魔化的高粱,以及产量极低的高粱酒,或许最适合展览的莫过于这花轿了。两台花轿模样相似,甚至有些难以辨别。物是人非,现在它们都是灰溜溜的,散发出粗粝的质感。我一想到花轿,就想到高粱地里的风流韵事,想到初尝云雨的不安与兴奋。我禁不住想到生殖崇拜,想到植物往往象征着生命的循环,比如人类会在田野里交合,是为了赋予农作物以蓬勃的生命力。如果说花是植物的性器官,人类用它来表达爱意何尝不是一种映照。大地往往有一种催生情欲的魔力。

我想到未来的某一天,花轿或许不复存在,高粱却独自红了。那些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男人,又该何去何从?我想到如此简陋的花轿,竟然也能进入到高密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如一叶孤舟逆流而上。不知道是哪些绝代风华的人,给了花轿以特殊的光环,还是这花轿,成了那些人孤注一掷的选择。在博物馆的大屏幕里,一会儿是姜文的脸,一会儿是朱亚文的脸。唢呐吹得声声响,转眼就到青杀口。结构上的对抗以及转折,都是作家安排好的。最原始的欲望开始作祟,那一天,不知道是她勾引了他,还是他勾引了她,这事情变得有些玄妙而未可知。而我从不以欲望为耻——如果未来还会有第三台花轿,我愿意做抬轿子的人。

但花轿终归会被遗忘,抬轿子的人也是一样。而我认为,遗忘是一种美德。我们只是把从虚无中来的事物,归还给虚无罢了。这是莫言的一个魔咒。他说有了高粱,就有了高粱。他说高粱酿做了酒,就有了高粱酒。他说要有这座城,就有了这座荒芜缥缈的城。朋友说,东北乡的文化不如东南乡。他就是东南乡出生的娃呀。如果东南乡再出一个莫言似的人物呢?我暗自想象,如果他选择种下的不再是高粱了,而是土豆,那么高密的大地上就会种满了土豆。土豆和高粱遥相呼应,也是一种盛景。

离开影视基地,又到平安庄旧村。去往河边,就要攀上土坡。他指着一条浅沟说,那也是胶河。这附近不远,大概就是胶河民宿。村口指示牌上,唯一的红色五角星亮了。箭头指向土黄色的小院子——里面有间土坯房,就是“莫言旧居”。小路入村,比肩有两排街灯,灯面上贴着红色剪纸小人,源自《蛙》的封面。如果晚上点亮街灯,这些小人会活过来吧,跳下来,排着队,嘻嘻哈哈穿过村落。土坡下,有不少摆摊的村妇,售卖高密菜刀、高密泥塑、高密剪纸、红高粱扫帚之类。除此之外,这里和平常的小摊一样,什么都卖点,但几乎什么也没人买。他们都是莫言的邻里,或者是邻居的后人。我想通过他们的面相,看到东北乡人所有荒诞与魔幻的哲学。但是他们不说话,就像高密泥塑一般。村庄渲染着黄土的颜色,连村里的人也像是黄土捏的。他们环绕分布,守护着一个小小的院落,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以前,我去过老舍的丹柿小院,以及巴金的上海洋楼,莫言旧居与之形成了巨大反差。黄土色上点着朵朵红——门上贴着春联,门旁挂了灯笼,门梁还悬挂有“新春全家福”五个字,墙上贴着三张“福”。这些“红”还没有丝毫褪色的迹象,但是谁贴的不得而知。莫言本人?他的故人?或是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屋顶的红瓦看起来是新的,叠落齐整,大抵是修葺过。屋外的窗台上,摆着些许干瘪的黄玉米,一些刻意的装饰物罢了。似乎是有人竭力要把院子摆置成还有人生活的样子,或者他们是要把莫言所有的旧事都封存在这里,给活着的人以慰藉。他在这里度过童年,并结婚生子。他的床上还铺着草席,席子也像崭新的。泥墙上挂着钟——然而离开以后,我始终记不得那钟是否有走动。这件事情透露出一丝诡谲。

莫言旧居门口,支着一个小书摊。据说,这里常年有个小书摊。书摊旁的老妇人,穿着枣红色的棉外套,头上包裹着一条柠檬黄的围巾。好鲜亮的围巾,和村子的氛围格格不入。她回头冲我们淡然地微笑,露出一排小小的牙齿。她的笑容有些似曾相识的味道,仔细想来,竟然和莫言的神情如出一辙。他们都长着相似的鼻子。而且,她只卖莫言的书,几个版本都有。我没有询问售价,身上有一本《红高粱家族》足矣。她不说话,但眼睛里闪烁着某种期待。她看了看我们,见我们无动于衷,转而望向天空。那片天空瓦蓝瓦蓝的,没有一片云彩。那是我无比陌生的一片天,四四方方的,笼罩在莫言旧居的院子上,蓝得有些虚伪。时间一点点回溯,仿佛这里的人都活在了莫言的儿时里,成了那些面目清晰的乡人。这片土地,成功被一个文学家剥夺了,并无限地创造了。苍穹之下,绰绰约约的莫过于他的影子。即便他背井离乡,依旧有那么多人活着,又仿佛活在故事里。除此之外,他还能留下多少真实的回忆?人类理应是善忘的动物。

桥,是青纱桥;房,是土坯房。站在枯竭的胶河边上,我的内心无限苍凉。初春的高粱还无迹可寻,而我只不过是一个远道而来的慕名者,戚戚然不知道在期待些什么。

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盖房子。

责任编辑 包倬

上一篇:人教版小学品德教案下一篇:教研组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