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2024-05-25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通用6篇)

篇1: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一,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特色。鲁迅先生认为杂文工作者的任务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和抗争”顺次翻开鲁迅14本杂文集,就可以看到一步都不停息的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例”五四“时期与复古派争论的《热风》: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坟》鲁迅先生“不克厥敌,战则不止”不屈不挠的批判精神,从根本上有违雨中国文化和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恕道”、“中庸”传统,这的体现了鲁迅先生其人其文的反叛性和异质性

二,在“反常规”的“多疑”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他把自己的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这就是文学家的关照而且正如鲁迅先生自己说的“我的习性不太好,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因此他最为关注的并且要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所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完全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鲁迅先生的杂文;《论“他妈的”》,就是从中国人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国骂”的背后,看出了封建等级,门第制度所造成的扭曲而不免卑劣的反抗心理

三,杂文中思维的“个”与“类”鲁迅曾说过“我的坏处。。是砭固弊常取类”这就是说,鲁迅的思维的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但是他以一种非凡的思想穿透力,快刀斩乱麻的迅速切入本质,做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整体概括,将这一个提升为这一类的标准,同时又保留着形象,具体的特征,成为个与类的统一,其中《论“费厄泼赖”应当缓刑而言》鲁迅先生就概括出了叭儿狗的形象。

四,鲁迅杂文的主观性,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鲁迅先生宣称;我的杂文“不过是,讲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的浅薄,怎样的偏激,有事便都用笔写了下来。。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

这就是说鲁迅先生杂文确实是由某一处在客观人事印发的,但他所关注和表现的,却是作者自己的主观反映。

五,自由创作的杂文语言。与思想的天马行空相适应,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自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把抒情表一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鲁迅杂文反常规,不合语法制造了一种不和谐的拗体

张爱玲:以《金锁记》为例分析其小说的艺术特色

1,对灰色人生,凡俗饮食男女的非英雄人物的关注

2,喜欢参差对照

3,语言绝对可以称的上富丽堂皇

名词解释

1,新歌剧《白毛女》:《白毛女》是由贺敬之丁毅执笔的一部现在民族的奠基之作,故事来源于晋察冀边区流传的一个关于“白毛仙姑”的传说,属于民间创作,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提炼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是民间文化,五四新文化与革命文化三者的融合全新

2,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以后的《希望》《诗垦地》《泥土》《呼吸》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诗人群体。其主要代表诗人有绿原、鲁藜、方然、牛汉等诗人,他们一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诗体为主要旗帜,在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3,论语派:以林语堂为代表的一些作家。这些作家主要在《论语》《人世间》《宇宙风》投稿,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

4,《围城》钱钟书的一部小说,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对只是分子群进行可以的描写,表现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无主,空虚和爱情发酵,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文人的宿命感,揭示了乱世知识分子的命运,人类生存的困境和灵魂的孤独。

简答题

1,《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

受过受过新式教育,向往爱情和个性自由,备受压抑的个性在窒息的环境中生存最具雷雨性格的人,2,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谈话

延安文艺座会在1942年召开,会上,毛泽东以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份做了发言,后题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试图解决这样一个课题,即无产阶级执政有条件推进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的历史阶段,应当如何领导文艺工作,怎样才能创造出适合本阶级要求的新型文艺,简言之就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怎样服务。

3,《寒夜》中曾树生的性格分析:

曾树生是小说中刻画的最有深度的人物,她的性格有复杂的多维性,她年轻貌美,有充沛的活力,思想开放,然而内心藏着孤独与苦闷。这苦闷与除了社会环境的压迫,和她的身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有关,她爱自己的丈夫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妻子但是面对病入膏肓的丈夫内心便有控制不住的恐惧,她虽然想努力唤起对儿子小宣的亲近感但是很难控制内心的冷漠,生理和心理的压抑感使她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排他性和自恋性。,4,冯至《十四行诗》主要艺术特色

由27首诗组成的《十四行集》,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诗人关于人的生命这种体验与形而上的思考,与从歌德到存在主义的西方思潮的刮泥,是比较容易在注意到的——挤存在这影响,也有平行思考的相通。另一方面与传统思想的联系也是明显的,例如诗人关于自我与万物的沟通的体验的思考,就显然有“天人合一,无我一体”的思想因素诗人自己还说,这样的经验,就“像佛家弟子化身万物,尝遍众生的苦恼一般”

5,海派小说特点:第一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第二,过渡性的描写都市第三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长写长新的主题,第四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6,《原野》里仇虎的形象

填空

1,艾青、漂泊的情愫,艾青式的忧郁,诗歌散文化,2郭沫若历史剧创作原则:失事求似,戏剧的诗

3,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年沉思《寒夜》《憩园》

4,沈从文《边城》《长河》希腊小庙,湘西世界

5,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淘金记》张恨水《金粉世家》

6,海派小说家刘呐鸥《都市风景线》穆世英《上海狐步舞》施蛰存《将军底头》《春阳》

7,七月派小说家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

8,《王贵与李香香》是新诗歌谣化的代表

9,戏剧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夏衍的《芳草天涯》 10,还珠楼主李善基《蜀山剑侠传》

篇2: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除了思想内容的先进、深刻外,还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鲁迅的杂文是一座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因此我们在阅读鲁迅的.杂文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鲁迅杂文写作特色:

一、鲁迅杂文的战斗性

鲁迅的文章大多强调战斗性,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尤其是他的杂文,笔锋犀利,对反动势力以无情的揭露、讽刺和打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二、鲁迅杂文的形象性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善于塑造典型形象的巨匠。他十分重视杂文用形象反映现实,善于把叙述和评论形象化,也善于寓感情于形象之中。他的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等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

三、鲁迅杂文的讽刺性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包括使用夸张、反语、比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讽刺与幽默相连等方法来加强文章整体的力量。

四、鲁迅杂文的简洁性

篇3: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1.1 景观和文化景观

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 是反映社会历史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物质形态。文化景观属于景观的分支, 是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 利用自然界的材料, 有意识的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了自己的创造意识。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是一处多元性的、复合型的文化景观。

1.2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概况

延安, 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是中国革命的圣地。鲁迅艺术文学院正是一九三八年四月在革命根据地首府延安, 创办的第一个培养党的文学艺术专业干部的高等学府。鲁艺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 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育与产生相结合、教学、研究、创作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文艺教育单位。

1.3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的特色文化景观——窑洞

窑洞是鲁迅艺术文学院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当地劳动人民利用当地地形地貌的特点, 依山建造, 随着地势层层升高。延安的窑洞可分为石窑、土窑两大类, 鲁迅艺术文学院的窑洞属于石窑洞, 坚固耐用, 材质以陕北地区原有的石材为主。石料层层叠加, 通过石料间的积压来稳固结构, 同时也使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鲁迅艺术文学院共有七排窑洞, 分别作为学院的学生宿舍, 教室, 和办公室等。我的设计把鲁艺的窑洞做为规划重点, 形成博物馆展示区。室内运用原生态的本土方式进行展示, 设计理念上着重追寻本原文化的特征, 朴实无华的对展品进行展示。做到材料、形式本土化, 生活化, 提升展品的价值感和可观性。室内的设计材料主要采用本地的砂岩板及青石, 加以生活化的灯光对室内氛围进行烘托。在布置上, 把博物馆分为生活、学习两个展区。

第一展区是生活区, 主要展示农耕、运输、饮食炊具等生活用品, 展出形式主以实物为主。将窑洞的外立面引入室内, 在窑内营造出当年鲁艺师生日常生活的情景与氛围。农耕用具采用下沉式的展览形式, 生活用品及炊具食具等, 在窑洞中以土坑作为展示的平台, 色彩古朴, 增强室内的生活气息。

第二展区是学习区, 主要展示画架、画板、书籍、乐谱、剧本等一些学习用品。展出形式以玻璃橱窗为主。画架画板以地面为平台, 展现当时画家绘画的过程, 使艺术与游客互动起来, 烘托鲁艺当年浓厚的学习氛围。

2. 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的保护与规划中, 历史文化特色的运用

2.1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的历史价值概述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是一处重要的、复合型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是中央党校的所在地, 是培养党的军政干部和中高级艺术人才的专门学校, 被誉为革命文学艺术家的摇篮, 对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是革命的后方与支持。另外, 桥儿沟天主教堂是在天主教传入陕北后不久即行筹建的, 是陕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最精美的一所教堂。这些遗存, 对于建筑史、宗教史和民俗研究等诸方向, 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2 充分体现历史文化特色, 对旧址景观进行保护与规划

对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做保护与规划设计, 应把其把历史文化特色作为一个亮点始终惯穿于设计中, 我从以下几方面结合设计方案进行分析。

第一, 以鲁艺旧址的现有规模为基础, 以对鲁艺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为前提, 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 改善整体的空间布局、环境质量, 提升旧址的革命历史价值、文化艺术研究价值。以旧址的复原保护为重心, 做到修旧如旧, 体现鲁艺精神。

第二, 深入挖掘鲁艺历史、合理分析鲁艺的现实状况, 综合考察鲁艺所在的历史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的设计手法, 结合当地的传统理念, 积极、有效的推敲出适合鲁艺旧址的设计方案, 提升鲁艺的固有价值。

第三, 体现在具体的方案实施细节中。在鲁艺窑洞旧址的两侧, 依据地形做景观带。旧址左侧的景观带我把它定义为历史文化的再现, 右侧的景观带定义为民俗文化的再现。在不破坏原有地貌的基础上, 对道路进行修整, 沿路穿插景观节点。首先, 搜集鲁艺当年名人的资料与题字, 用铜板雕刻的形式表现出来, 放入左侧的景观带, 让行人在游览过程中体会到鲁艺的文化, 缅怀历史。再如, 对毁坏的7号窑院, 由于无从考证, 可以作为遗址保留, 几根废弃的条石, 几块有历史断面的青石板, 给人们无限的遐思。

3. 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的保护与规划中, 地域文化特色的运用

3.1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的地域文化特色概述

延安有特色的民俗民间艺术, 有人说:“延安的民歌, 是天上飘来歌;延安的鼓舞, 是地下迸出的舞;延安的剪纸是心灵织就的画。”延安有美妙绝伦的剪纸, 有绚丽多姿的农民画, 有唱不完的信天游, 有蜚声海内外的安塞腰鼓, 有独树一帜的陕北说书等等。延安成为了民间艺术文化的瑰宝, 延安的民间艺术文化是中国的骄傲, 也是世界的奇迹。

3.2 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的保护与规划中, 地域文化特色的运用

第一, 以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的特色为依托, 运用体现鲁艺发展及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与元素, 景观设计紧跟文化艺术内容, 力求精致;尽量运用陕北黄土高原环境的设计元素, 适当结合现代景观的铺装、照明等手段, 融入陕北传统的装饰元素, 以视觉冲击力和文化底蕴较强的为首选, 同时引入壁画、浮雕、雕塑的装饰形式。

第二, 景观的布局要注重空间的连续、通畅性, 景观的设计应注重标识性、功能性及本土的地方特色, 与鲁艺旧址的建筑群很好的结合、呼应, 向周边地貌协调的延伸出去。

第三, 体现在具体的方案实施细节中。尽可能的展示黄土文化的特性, 把富有当地特色的一些艺术形式加以提炼, 我从当地的辘轳的形式中得到启发, 在鲁艺前广场的雕塑中, 便运用当地的石材, 把辘轳加以组合, 并雕刻毛主席对鲁艺的题词, 充分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另外, 我把辘轳做为景观的小节点, 穿插在行人的线路中, 游人可以亲自触摸, 感受, 增加互动性。再如, 我把磨盘做为景观节点的石桌, 把石登做成了腰鼓的形式, 提升趣味性;铺装采用当地的材料, 如青砖, 砂岩, 青石板等, 充分体现原生态的黄土文化, 地域特色。

结语:

文化塑造景观, 景观反映文化。中国的特色景观, 积淀着厚重的文化性, 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文化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景观的偏爱、注意力, 及人们创造景观, 尤其是本地景观的行为。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处处凝结着文化的底蕴, 表现出文化特色的多元性、丰富性。我的设计以鲁艺旧址的现有规模为基础, 以对鲁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为前提, 运用与延安本地文化、艺术、民俗等相协调的设计手法, 完成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一种联系, 并坚持革命旧址与博物馆功能性相协调, 强调内部的文化艺术价值与革命历史价值, 用现代的艺术思维提炼出传统的革命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景观, 文化, 生态与感知》俞孔坚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8-6

[2].《中国民间美林著术》靳之林著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7

篇4:刍议鲁迅小说《故乡》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艺术特色;感受;体会;悠长

小说《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到现实中故乡所发生巨大变化为依托,从而展开情节,来揭示深刻的主题思想的。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后来的印象不论多么强烈都只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摆开这种感情的藤蔓。具体到《故乡》这篇小说中来说,“我”对“故乡”现实的所有感受和印象都是在少年时已经产生的感情联系的基础上发生的。“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此后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时形成的这种印象叠加胶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各种感情的汇合、混合和化合。这种感情不是单纯地,而是复杂的;不是色彩鲜明的,而是浑浊不清的;这样的感情是一种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感情,不是通过抒情的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它要从心灵中一丝一丝的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去慢慢的咀嚼、慢慢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没有鲜明的色彩而又复杂的感情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忧郁。忧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绪,是一种不强烈但又轻易摆脱不掉的悠长而又悠长的情感和情绪。

这篇小说在我少年时读它,我无不向往那“雪天捕鸟”,无不神往那月光下的西瓜地里的一切活动,无不神往那夏天海里拾贝壳、潮汛看跳鱼……那是多么有趣,多么美好啊!但“悠长”是该篇小说结构的一大特点。小说一开始,并没有进入对现实“故乡”的描写,而是用较长的篇幅描写了路上的感受和这次回故乡的缘由。回到“故乡”后仍然没有直接进入对故乡现实的刻画,而是由母亲的话引起儿时的回忆,用更长的篇幅记叙了儿时与少年闰土的交往。这些描写都表现出了一种不急不躁的态度,作者并不急于进入现实见闻的描写,是一寸一寸的接近它,半步半步的接近它,而不是一步就跨入小说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酝酿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基调,它渐渐地使读者的心灵进入到“我”回“故乡”时的心境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像“我”那样感受现实的见闻。离开“故乡”的描写同回“故乡”的过程的描写有着相同的特点。作者没有急于结束这篇小说,而是比较详尽的记叙了离开故乡时的情景和心情。《故乡》结尾时的议论不仅仅是要表达某种思想认识,它更是一种抒情的需要。如果开头部分给人以身未到故乡而心已到故乡的感觉,这里给人的则是身已离“故乡”而心未离“故乡”的感觉。整篇小说像一座弧形的桥梁,前边是一段长长的引桥,中间是主桥,后边又是一段长长的拱桥,弧度很小,但桥身很长,给人产生的是一种绵绵的思乡之情。直到结尾,这种忧郁的情绪仍然是没有全部抒发罄尽的。鲁迅没有给读者一个确定无疑的结论,没有指明“故乡”的或悲或喜的固定前途。“故乡”的前途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一个需要人民去取证的未来,它把人们对“故乡”的关心永久的留在人们的心中。人们没有在结尾时找到自己心灵的安慰,它继续在人们的心灵感受中发生了衍射波,像微风吹动的涟漪,淡淡的飘向远方,给人的感觉悠长而忧郁的,一种没有端点的历史的期望。

《故乡》的单纯又并非单薄。单薄使人乏味,而内涵丰富的单纯却能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复杂也不是重复、杂乱,而是丰富、厚实;它凝聚了万象的人生,五彩的生活。愈加咀嚼,愈是韵味弥浓。单纯与复杂在《故乡》中不仅明显,而且突出。单纯与复杂,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复杂中蕴育着单纯,单纯又以复杂为基础。这种忧郁的美感不仅表现在小说的结构上,还表现在它的语言特色上。

故乡往往最能够唤起游子美好而温馨的记忆。故乡越近,游子的心越挂切,但《故乡》中的“我”则不同,“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一点没有看到引起“我”美好心绪的景致:阴冷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底下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最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故乡,此刻竟是如此的萧瑟,最难以承受这种悲凉的只能是“我”了。于是,“我”掉进了深深的情感矛盾之中,“我所记忆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他想借此来安慰自己的悲凉。“但我要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他想给自己找到一种心态的注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

参考文献:

[1]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王瑶.《鲁迅的小说》,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

篇5:浅议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内容提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杂文地位非常重要。他的杂文具有反封建主义文化传统、反对军阀统治、反对人民群众受压迫的现实。他的笔就像一支枪,与反动敌人展开了斗争。在他的杂文中,能看出所体现的具有国民性、议论性等深刻批判性。现代杂文由鲁迅开创,他在杂文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我将以自己的观点加以浅议。

关键词:批判性、国民性、议论性、讽刺、抒情艺术、形象、逻辑思维。

鲁迅后期杂文简况

鲁迅杂文以1927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鲁迅根据当时主客观情况,选择了杂文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项,为此花费了最大的精力.他在1935年底的《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中说:“我从在《新青年》上写《随后感》起,到写这集子里的最末一篇止,共历十八年,单是杂感,约有八十万字。后九年中的所写,比前九年多两倍;而这后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等于前六年。”这原因也正如他自己说的:“现在是多么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①面对着三十年代政治战争”,所以“匕首”、“投枪”似的杂文,便成了他最主要的战斗武器。这时,由于他已能熟练地运用马列主义,他的目光更为敏锐,能够穿透复杂社会现象的厚壁,使他的杂文如虎添翼,在思想斗争、文艺斗争中成为使敌人望风披靡的利刃。

鲁迅杂文的重大成就

杂文是鲁迅一生中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鲁迅的杂文在新文学发生、发展中都起了极重的作用。由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特殊境遇,也由于有了鲁迅,杂文这种形式终于跻身现代文学的殿堂,占有一席之地。

一、鲁迅杂文是一部生动形象的近代、现代中国社会史。他象一位高等画师般,在相当的广度、深度上,在评论社会的过程中画出了特定时期中国的历史面貌。从《热风》到《且介亭杂文末编》,记录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两种思想的搏斗;记载了人民大众与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新军阀的浴血战斗,描绘了大革命的风云变幻的时代风貌;也可以看到从“五卅”到“九一八”、“一二八”,一个民族的逐渐奋起,与强暴外敌的斗争;许多杂文本身是三十年代反文化“围剿”的产物,同时也在一些篇章中看到对反革命的军事“围剿”的揭露。杂文中所涉及的多是比较具体的事实,便可以一斑面是窥全豹,人们看到的是整个时代的面貌,听到的是历史潮流奔腾的涛声。尤其因为鲁迅杂文较多涉及文化战线上的问题,又常常描绘社会上种种人情世态、思想动向,也就更多地从这特定的角度,让人们看到一个社会的心灵变迁史。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和他的小说一样,他的杂文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色。而他又不孤立地看现实,他要挖出近代以来中国各种问题的历史渊源,“做刨祖坟”的工作。因而他的杂文既有现实性,又有历史深度,直到今天,乃至今后,都有挖掘不尽的认识意义。这博大精深的内容,使鲁迅杂文在特定意义上,成为认识旧中国的一部百科全书。

二、鲁迅在他的一些小说中,要画出中国国民的灵魂,其目的的在于改造国民性。他当然更要在杂文中来做这个工作,而且由于杂文的特点,对国民性的批判便列直接、列锐利。鲁迅从强调思想批判转而认识武器的批判的重大作用后,都注视着造国民性问题,关切中国民众的精神状态。他深刻地认识“多数的力量是伟大,要紧的”,因此有志于改革者应“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否则革命只是“沙上建塔,顷刻倒坏”②。所以,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阿Q,而在杂文中,类似阿Q的各种精神状态,便一再受到鞭挞。他在早已没了辫子,长成大脚,穿上西服,游历欧美的先生女士们身上,照样挖出国民阿Q精神。如《以脚报国》中以留洋女士的经历,再次指出“自欺欺人”是“不治之症”。在《运命》篇中,漫淡中日两个民族的性格,揭出“用迷信来转移别的迷信”,这种缺乏“坚信”和巧滑,其实仍然是阿Q式的自欺欺人。有时从极其平常的事情中,鲁迅也能窥出民族心理中的某种缺陷,如北京的胡同名,必“蝎子庙”为“协资庙”,改“狗尾巴胡同”为“高义伯胡同”。鲁迅不认为这只是求雅之风,因为这其实也是种掩饰,其结果是“使大家可以永远放心打盹儿”③。这当然是长期的文化积淀,变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浸入人们骨髓中去了,几乎谁也不感到奇怪。鲁迅却能揪将出来让大家看看。至于各种卑劣的心态,他的批判也是很严厉的。《晨凉漫记》说张献忠等杀人的缘故,因为自己得不到了,也不让别人得到,便加以破坏。《爬和撞》描写往上爬的人群中,“老实的照着章程规规矩矩的爬,大都是爬不上去的”,这种人当然十分卑劣,可悲的是爬不上的“大都忍耐着一切”还在兢兢业业的爬,顶多抱着侥幸心理想撞个机会。这是一幅稠密拥挤的社会中常见的人示关系图,稍稍思索便能领会在这图像中的人的心态。如果爬、推、撞成了中国人的习惯动作,人人都把力量耗在这上面,社会又怎能进步?鲁迅几乎把民族的惰性,从一切角度落里扫出来,一篇《新秋杂识

(二)》能从月蚀夜放鞭赶天狗中,看到放着被侵占的领土不去救,却要救那天上的月亮,看到只有“远虑”不顾“近忧”这种心理对民族振兴的严重阻碍。鲁迅曾说:“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④。这实在是千真万确的!

三、因为在杂文在直接表示对现实和历史的见解,加以如用了显微镜、望远镜在观察社会,看到又远又真,因而其杂文中包含了鲁迅的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是他留给后人的极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对于反却阶级的本质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队伍特性的揭示等等,往往表现出他高人一等的眼力。当某些好心的书呆子看到蒋介石革命人民而惊呼“杀错了人”时,鲁迅在《“杀错人了”异议》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反动派没有杀错人,倒是我们有些人看错了人。《青年与老子》从历史和现实杂取一些故事,固然是抨击了无耻叛徒;然而他揭出“青年”利用“老子”的规律,是历史许多野心家、两面派所共有,至今没有过时,令人惊叹鲁迅的锐敏。至于发展革命文艺方面,他从实际所总结出的理论,更是十分丰富的。

四、又因为杂文直接地表达作家对社会现实的见解、态度,因此也有一个极鲜明的议论主人公的形象。透过鲁迅杂文显现出的是一位不屈不挠地与旧势力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始终坚持“韧性战斗”的革命者形象。他提倡“打落水狗”的精神,告诫自己的伙伴:敌人能叫我们妥协,他们自己是绝不妥协的。他更反对在旧势力面前低眉顺眼,唯唯诺诺,认为“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便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就是没出息”⑤。他的杂文表现了极鲜明的爱憎。一面是主张对敌人要“无毒不丈夫”,连白眼也不给的极度的轻蔑,如他在《女吊》中赞美被欺压者的复仇精神,在《死》中表示对敌人至死也不宽容。这些都典型地表现那种毫无怒颜媚骨的硬骨头精神。另一方面,对人民大众,对为人民而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则表示深挚的热爱之情。他在杂文中明白地表示:引共产党人为同志,这是自以为光荣的。对广大妇女、儿童的命运和青年的成长的关切,在他的杂文中处处可见。对自己队伍中的同志,也常有心切语重的中选忠告与批评。这一切综合起来,鲜明地体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性格和鲁迅精神。

五、鲁迅杂文集中多数杂文是议论性的,其实同的特点便是诗与政论的结合,形象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因为要议论,或立论或驳论,都要有证明、有推理,没有坚固的逻辑力量难以立足。但杂文不是一般评论、政论,它具有文艺性,因而必须用形象,使逻辑力量透过形象表现出来。“五四”以后,鲁迅的杂文始终是形象性与逻辑性互相渗透、融合的典范,到了三十年代更加运用自如,手法更加多样,产品也更显丰姿绰约。他要揭露帮闲文人,并不列举丑行、归纳特点。他在《二丑艺术》中只是饶有趣味地描述戏曲中某一行当的职能。这种描写越是形象,但比喻得贴切也会产生逻辑力量。由于鲁迅生活见识极广、学识极渊博,能够经过淘滤选择最有力的比喻,所以不需多作抽象推理,只让形象说话,便于工作可以少胜多。他如以泰绮思的典故喻京派与海派的关系等,都是极有趣又极精辟的。有时不用引证典故,只需剪裁生活亦能从强烈的对比中产生逻辑力量。当刘半农以大学入学试卷中的错别字编打油诗以嘲笑青年时,鲁迅在《“感旧”以后(下)》中并没有多讲正确对待青年之类的道理。他只把中学生写错别字和大学教授拿这些错别字编打油诗排在一起,问道:这两件事哪一件更可笑?一个大人物的轻浮之态立即跃然纸上。这个对比的排列本身便具有批判力量。有的杂文还有很强叙事性。如《弄堂生意古今谈》,也只是摆出了上海弄堂几个小小景象。然而数年间的变化竟如题目所示有如古今之别,令人产生隔世之感,不是也无可辩驳地说明了国民党统治的日趋没落吗?由于国民党文禁森严,在没有言论自由的情况下,鲁迅杂文不能不写得隐晦曲折。而且来包藏真意的仍然是形象。《现代史》一文从头到尾是对街头上变戏法者的描绘,只有最后一句故作惊奇地说明:写到这里才发现题目错了。其实作家所要告诉人们的就是:一部现代史,无非是统治者变戏法般变换着花样来向人民要钱。无论哪一种方法,透过形象来说理、论辩、批判、驳难,是它们的共同点,使他的杂文成为有浓厚艺术色彩的议论文。

六、杂文是议论性的散文,它不可能象小说那样形象地描绘现实。但它对现实发表评论时,也要对评论的对象有所描摹。一方面他“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⑥。如用叭儿狗的形象,比喻某些资产阶级文人,使人看到表面上装着折中、公允、平正、调和,又象猫又象狗,其实主人豢养的动物。另一方面,在杂文写作中照样做到“开掘要深”,眼光深深射入生活的底蕴,从他画出的那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中,确也挖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灵魂”。就每一篇杂文而言,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的、细小的,有的似乎是极平常的,但是合在一起,却是相当完整的社会形象。因此,既可以说鲁迅杂文中谈到的具体人、事,或运用的某一形象的比喻,有代表性,概括了某种类型的人、事的特征。又可以说他的杂文总体上构成了旧中国社会的缩影。鲁迅杂文中包含的文件样式是十分丰富、自由活泼的,风格上到了后期也不仅是深沉峻厚的人,而是多姿多彩,不拘一格的。鲁迅绝不从已成的文学定义出发,而从创作的实际需要决定采用的形式、方法、笔调,完全取开放的态度。有的较富政论色彩,严肃庄重,义正词严,风格严峻,气势凛然。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得》、《“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友邦惊诧”论》等。更多是短评,俏泼犀利,锋芒毕露,仅一击便可致敌死命;或嬉笑怒骂、旁敲侧击,幽默诙谐中缴了论敌的械。此类例子比比皆是。但也有清新、隽永,或富抒情性,或饱含哲理性,均有无穷回味。如《夜颂》,象抒情散文、恰当的词藻的运用,使文章神丰气足,简直就是散文诗,编入《野草》亦无不可。而《秋夜经游》用简单的勾勒,更象速写。有的则是叙事性的,如《女吊》、《我的第一个师父》,风格均近于《朝花夕拾》。有的是寓言式的,如《夏三虫》。这类样式中有思想深刻因而哲理性很强的,如《战士和苍蝇》。旁征博引、考订缜密、学术性和战斗性并茂。还有一些随笔、絮语,往往三言两语,意味深长,如《小杂感》、《半夏小集》等。至于书信、日记等体式亦常使用。他的每一本杂文都象百定箱一般,金光闪耀,琳琅满目。

七、鲁迅在开始写杂文时,也爱过西方散文的启发,但在这个领域中他更多的还是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并且经过他的创造,开辟了中国散文的新局面。在鲁迅杂文中很容易便可感到它有先秦诸子的雄辩力量,有魏晋散文的泼辣锋芒,有六朝笔记的简约精练,有韩愈政论的谨严明晰,有柳宗元寓言的精当比喻,也有唐末小品的愤激和明末小品的讽刺功力。鲁迅是现代是中国勇敢“丢掉三千年的腔调”,创造出熔古文、口语、方言、外来语汇于一炉的民族文化的文学语言的伟大文体家。鲁迅杂文侧重于思想文化的批判,其主要特色表现为冷峻、深沉、幽默、辛辣。他采取“编年”法将政论、时评、随感、随笔、杂记、书信、序跋、讲演、寓言、小品、学术论文等形式汇集成册的绚丽多姿的整合文体景观。

鲁迅杂文是鲁迅文体与鲁迅精神的统一。鲁迅的文体不仅是民族的、大众的、而且是现代的、世界的,是使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自由对话的富有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的独特文体。鲁迅杂文既有真情实感,又有灼见真知,既有独异的形象系统,又有严谨的逻辑思辩力量。他的杂文以逻辑论证为经,以形象描绘为纬,往往通过比喻与逻辑论证结合、归谬法与艺术想象想结合,心理分析与艺术想象结合诸种形式,将两种思维方式天然地融为一体,使其获得形象化、情感化说理的新质和功用。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正是体现在克服着逻辑思维不能不居首位而带来的种种限制和困难,尽可能多方面地运用了作为形象思维之主要成分的艺术想象,抒发和渗透着作者的审美情感,处处流动着感人的“形象的因素”,描绘出一幅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的讽刺画卷。鲁迅杂文中的类型形象,重在传神,而不在状貌;重在剖析社会心理,世态人情,而不在个性化描写。鲁迅杂文中更多的是融描写于叙述、议论、抒情之中,使叙事和议论形象化、情感化、这种感物连类,神与物游,思想不离开具体形象,议论结合切身感受的写法,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征的。鲁迅杂文在深刻剖析和批判社会文化现象中时,表现出一种真挚、坦率、强烈的感情色彩。它的抒情情源于作者伟大的人格力量,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以及富于节奏感的和音乐美的语言形式。

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使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和文苑里为奇特的奇花,也为世界文学史中少有的宝贵的奇花”。参考文献:

①鲁迅著《且介亭杂文·序言》一九三七年七月由上海三闲书屋初版。②鲁迅著《二心集·习惯与改革》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0年五月《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

③鲁迅著《华盖集·咬文嚼字

(二)》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七日《京报副刊》。

④鲁迅著《准风月谈·后记》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夜,鲁迅记于上海。

⑤鲁迅著《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片说起》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日《新语林》半月刊第四期,署名孺牛。

篇6: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课题名称: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研究时间:2011年03月15日

班 级:高一五班

指导教师:胡润华 组 长:靳庆华

小组成员:杨少雄、王 蕊、石家驷、祝丽兵、范荣刚 学 校:临洮县第二中学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靳庆华、杨少雄、王

蕊、石家驷、祝丽兵、范荣刚

[摘要]:鲁迅小说的题材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采用了“画眼睛”“勾灵魂”等的手法而生动传神。小说结构形式以显示个性为准则,形式丰富多彩,同时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文约意深,简笔传神。

[关键词] :鲁迅 小说 题材 结构 人物形象等。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原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江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编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城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一件小事》、《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节选)等八篇。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又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儿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对现实中的鬼怪现象进行了批判,赋予历史题材以新的意义,使之为现实斗争服务。因为鲁迅当时在国民党法西斯统治下,抨击反动派的杂文很难与读者见面。他就选择古代神话、传说和史实题材,也穿插进现代社会的内容,捎带给敌人一刀,为我们提供了借古讽今、古代今用的典范之作。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所说的“拼凑”,并非随意生拼硬凑,而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魏连殳、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中的赵七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塑造人物形象也是采用“画眼睛”、“勾灵魂”的手法。例如《理水》中写禹及其治水的人们出场:“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写大禹不辞辛劳,长期治水,“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突出了大禹舍已为公、一心为人民治水的形象。

三、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幸福的家庭》把青年作家的构思与现实的纷扰交叉起来写,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困难处境。《肥皂》围绕着“把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面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同时又以对比的方法来组织故事情节。通过二十年前天真活泼的看西瓜的小闰土与二十年后凄苦的闰土形象的对比,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穷困的生活现实;二十年前闰土喊“我”为迅哥,亲密无间,二十年后闰土叫“我”为“老爷”,前后称呼的对比,突出了阶级的存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还通过宏儿与水生的关系、儿时的“我”与少年闰土关系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恶势力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贯串成一个故事情节。这样明暗线的情节结构是很巧妙的,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截取生活片断结构。这是通过几个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孔乙己》属于纵向片断型结构,按先后顺序写孔乙己几次到咸亨酒店的情景。《阿Q正传》 4

从总体看是纵向片断型结构,但其局部写“优胜纪略”、“恋爱的悲剧”、“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准革命”和“大团圆”,写阿Q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是横向片断型结构。

4、采用倒叙和补叙的笔法。先写结局,然后补叙、追忆人物的悲剧过程。如《祝福》,先写祥林嫂之死,然后补叙她悲剧的一生。《伤逝》从涓生搬回会馆、追悔子君之死写起,然后回忆他和子君认识、相爱、同居、分离、子君死亡的悲剧过程。

5、按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组织情节结构。《狂人日记》通篇都是写狂人的病态心理,但可以从中理出一条线索。狂人从历史上研究,发现字缝里是“吃人”;而且看现实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看出吃人者的虚伪手法;最后,狂人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大家都来推翻这人吃人的社会。这篇小说层次分明,逻辑性很强。

6、采取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安排小说的结构。《理水》第一节写现实文化山上的学者议论到底有没有禹这个人;第二节写绅士和学者恭迎大禹;第三节写大禹治水的英雄形象。写文化山上的学者和水利考察大员的腐败,从反面烘托了大禹的一心为公,同时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组成浑然一体的结构。

茅盾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评价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时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家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四、思辨性更具诗化的特征

思辨,就是思中有辨,辨中求实、求真。思辨性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

思辨性不仅体现在鲁迅小说的叙述描写中,而且体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中。如《祝福》中的“我”与祥林嫂关于人死了有没有灵魂的对话之后,有一段描写“我”的心理思辨:“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别人在祝福的时候,感到自身寂寞了,然而会不会有别的意见呢?或者是有了什么预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仔细推敲,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何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了什么事,与我也毫无关系了。”这是一段思中有辩、辩中有思的心理描写。《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心理活动,体现了作者对“狂”与“非狂”的思辨。《阿Q正传》第一章关于“传”的辨析,关于阿Q的姓名、籍贯的“考据”,是思辨性的文字,第七章关于阿Q的“革命畅想曲”的描写,体现了鲁迅对私欲、成见、旧有的思 5

想意识与精神超越的矛盾性的思辨。

鲁迅小说中人物面对读者吐露心曲,让主观情感喷射出来,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更具有诗化的特征。如《故乡》的结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富有深刻的哲理,使人们在迷茫中看到希望的路,具有散文诗的特征。《伤逝》中有一段触景伤怀的抒情:“经过许多回的思量和比较,也还只有会馆是还能相容的地方。依然是这样的破屋,这样的板床,这样的半枯的槐树和紫藤,但那时使我希望、欢欣、爱、生活的,却全都逝去了,只有一个虚空,我用真实去换来的虚空存在。”小说中的“我”看到景物依旧而人已不在,运用排比和反复的句式倾吐胸中无限的悔恨和悲哀,具有感人的力量。《伤逝》通篇流荡着悲痛欲绝、感人的肺腑的情感,加以思辨性的抒情,可以说是一篇感情色彩最浓的散文诗体的小说。

五、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的成功结合鲁迅的小说不以奇巧的情节惊人,却以高度的真实感人。他说:“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他号召:“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创造“真的新文艺”。他的小说善用写实手法,生动地描写人物的富有特征的言语和行动,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

鲁迅主张真实,善用白描手法,但不排斥象征艺术。他采用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相结合,熔铸出丰富多彩的形象。他翻译《域外小说集》时期,鲁迅对安特来夫“调和象征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翻译的《谩》和《默》,写实带有了象征意味,大大强化了表现的力度和深度。鲁迅把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寻求写实中的超越和真实中的深刻,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狂人日记》就是写实与象征的产物。鲁迅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信中谈到《狂人日记》的成因:“„„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吃人”是旧制度旧礼教本质的形象化身,狂人对周围目光(包括狗和死鱼的眼睛)是疑虑和紧张,对周围景物荒谬怪异的感受等,是狂人产生“吃人”臆想的心理图象。作者以写实手法为狂人展示了生动逼真的心理图象,它是真实的。但它对于常态而言,又是变异的、夸张的。而这真实性的变异、夸张又恰是象征手法的起点,是深入表达作者主观情感意念的有效途径。在小说中,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狂人指称古老传统的陈腐习惯的象征符号;赵贵翁等众多的眼睛暗示着“吃人”的威胁。所以说,《狂人日记》是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的成功结合。

鲁迅小说的写实手法和象征艺术相结合,既使读者感到自然亲切和生动逼 6

真,又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六、“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讽刺笔法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高度评价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戚而能谐”,指在讽刺的笑声中包含着深沉的忧郁,表现了作者深厚的爱憎感情。“婉而多讽”,是指对讽刺对象不作公开的表态,把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委婉曲折的真实描写之中。他在1935年写的《什么是“讽刺”?》一文中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还对讽刺的真实性和艺术性作了强调和解释,最后对讽刺提出“善意”的要求。

鲁迅小说中的讽刺大都是含蓄而隐藏的,在人物和场面的叙述、描写中流露出来。《长明灯》中写吉光屯各类人物商议处置要熄灭长明灯的叛逆者——“他”。在其伯父、地主四爷家,郭老娃提出将“他”关在四爷府上。四爷想占有“他”的住房,又怕关在自己府上,于是慢腾腾地问道:“庙里就没有闲房?„„”有意地提示和点拨众人把“他”关到庙里,既能使自家清静,又可逃避责任,达到逐侄占房的卑鄙目的。作者在真实的叙述、描写中不加评议,却使读者看出四爷的贪财、奸险的面目。《肥皂》中对四铭再三复述孝女的行乞和光棍的买肥皂“咯吱咯吱”下流话,流露出念念不忘的光棍的话里所包含的猥亵心理。当他的太太戳穿他“都不是什么好心思”时,他立即脸红出汗了。四铭借着表彰封建伦理道德的名义,掩饰其内心肮脏的欲望,揭露他是假道学、真流氓。在《示众》中,描写看客围观示众的犯人的热狂,把讽刺的笔锋指向一群精神麻木的人群,含意深沉。

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把喜剧同悲剧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笑声里潜藏着深沉的忧伤。《阿Q正传》写阿Q自欺自慰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是异常可笑的:他向吴妈下跪求爱,结果被赶出未庄;他要革命,想象中的革命完全是满足自己的报复意愿和生活需求的大喜剧,结果是被枪杀的悲剧。《孔乙已》中的孔乙已的一生,同样是在引人哄笑和丁举人之类的折磨中结束的。在喜剧性描写和悲剧结局的交织里,人物的悲剧命运更加令人同情。这是一种有情的讽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讽刺。

在鲁迅小说的讽刺人物画廊中,还有《高老夫子》中的高老杆,常与黄三等流氓一起“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却改名“高尔础”去当历史教员,为了“去看看女学生”。小说揭露了这个下流无耻的恶棍。《**》中的赵七爷是茂源酒店的主人,他威胁说:“没有辫子,该当何罪?”“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7

“你能抵挡他么”?描写赵七爷色厉内荏、心虚胆怯的可笑形象,非常生动。《幸福的家庭》中的青年作家为了“捞几文稿费维持生活”,想写作《幸福的家庭》,但在妻子忙家务、孩子的吵闹下,无法安静写作,表现他追求幸福生活而不可得的虚荣心。这些讽刺人物形象表现了鲁迅“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讽刺笔法,寄托着他的爱和憎、同情和愤怒、希望和抗争的思想感情。

七、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小说的。他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的小说的语言具有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风格。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

第一,锤炼字句,准确、精炼。例如《药》中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段话用了“掏”、“掏出”、“交给”、“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等动词和形容词,形象地描写勤劳俭朴的华老栓夫妇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要拿去买人血馒头治儿子的痨病时小心谨慎地沉重心情。

第二,联辞结采,出神入化。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1.比喻:如《药》中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用提着颈子的鸭来比喻人们踮着脚伸着头,拥挤在刑场周围看斩首的情形,反映了他们愚昧、麻木。比喻新奇、贴切。

2.借代:如《孔乙已》中写:“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喝。”用“短衣帮”指代穷苦的人,用“穿长衫的”指代当时有钱的上层分子。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们,发人深思。

3.对比:如《故乡》中写闰土少年形象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的闰土形象是“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闰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变成一个“木偶”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

4.反复:如《孔乙己》中第三、第四和第六节有:“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反复了三次,说明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笑料。还有掌柜讲:“还欠十九个钱呢!”“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等四次反复,说明掌柜不关心孔乙已的死活,只关心 8

孔乙己“欠十九个钱”,表现孔乙己的可悲命运。

5.排比:如《伤逝》中有几处排队比句式:五个“这样的”、二个“我憎恶”、三个“我要”,表现涓生倾吐对子君的思念和悲伤的心情,抒情色彩很浓。

第三,标题简洁,高度概括。例如《伤逝》可以理解为“伤悼死去的子君”,也可以解释为“伤怀流逝的时光和逝去的子君”。《药》,不是治病的药方,是由革命烈士的血染的馒头作“药”治痨病,含义深长。《故事新编》八篇的标题是《补天》、《奔月》、《铸剑》、《起死》、《非攻》、《理水》、《采薇》、《出关》,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改后的标题更能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补天》寄托作者造就新人、补天救民的宏愿,《铸剑》表现作者铸剑报仇的战斗精神。

《呐喊》、《仿徨》、《故事新编》这三部短篇小说集的书名也很简洁,含义深刻。它具体体现了鲁迅思想发展的三个过程,由“遵命”为革命“纳喊”助威,到“荷戟独彷徨”,在彷徨中观察、探索、追求;因此在《故事新编》中翻故为新,古为今用,继续抗争。

鲁迅小说吸收了中外古今小说艺术的长处,加以溶化,在题材、人物、结构、思辨,写实与象征、讽刺和语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我们应该认真学习。

参考文献:

1、林贤治、鲁迅小说全编、陕西师大出版社 2006-03-01

上一篇:《孔子拜师》相关词语解析下一篇:会计人员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