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鲁迅

2024-05-24

我眼里的鲁迅(精选8篇)

篇1:我眼里的鲁迅

我眼里的鲁迅

初次与鲁迅邂逅,是在我念小学的时候,也就是看见那个刻在课桌上的“早”字的时候。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生命里有了鲁迅这个词。

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断断续续的会出现一些他文章,于是我们开始被动的去读他的文章。读他的文章,开始的时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很多的语病,一点也不通,实在无法阅读。所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不愿意去读他的文章的,更谈不上喜欢他的文章了。但是对于我们学习来说,因为它是课本课文,必须要学习的,也就要读懂鲁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什么想法,传递什么思想。很不幸的是我们很难读懂其中的含义,然后老师就一段一句一词的给我们讲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这种灌输式的学习下开始慢慢对他有所认识了。而后,由于强烈的好奇,我尝试去读一些其他的作品,去读他的《野草》、去读他的《朝花夕拾》、去读他的一些杂文,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对他有了些认识。到了大学,选了孙晓忠老师的《鲁迅与当代中国》,通过孙老师对鲁迅的一些分析之后,就更增加了我想要深入去了解鲁迅的想法。

还记得,曾经的我,迷恋巴金那过人的真挚,屠格涅夫那精致的忧伤,冰心那欲语又停留的柔婉,三毛那浪迹天涯的寂寞,席慕容那韵随情发的优美,普希金那夺人心魂的热烈。然而现在,我却喜欢上了以前并不了解的鲁迅,因为他优美的散文,因为他尖锐的杂文,因为他幽默的语言,也因为他的良知,也因为他的执着,因为他的孤独。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看过了事态的苍凉,读过了事件的辛酸,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

每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都会产生一大批英雄,都会有一大批关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而鲁迅就是那个时候的英雄,他就是那个关注百姓的人,就是那个关注中国发展问题的人。对于那个遭受列强瓜分、封建统治还未褪去的年代,鲁迅认为是因为是国人身体上的弱,才会让列强欺压。所以他决定想通过医学强壮国人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他到日本仙台学医,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自从在学堂看了电影后,看见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那些中国人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枪毙,还拍手欢呼的情景,鲁迅先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受伤,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他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怎样高明,所救治的只能是人的肉体,只能使国民变得强壮,但是并不能唤醒中国人的麻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给俄国人看客。因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于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拯救阴霾笼罩的旧中国,鲁迅先生沉思着、探索着,“众人皆醉我独醒”,做出了坚定的选择,用笔来代替手术刀,摘除中国人封闭头颅里思想的毒瘤。他弃医从文,拿起了他的笔,用文字去揭露丑陋的社会,用文字去唤醒麻木灵魂。

鲁迅从以“鲁迅”为笔名写下中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这些为中国文化留下了一大笔宝贵财富,也给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绚丽。

他的很多作品中的人物,我们都能从现实社会中找到原型,他的目光集中在社会最底层,正如他自己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他的作品,并不会给人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也不是那种只具有观赏性的感觉。只要你慢慢的品读,你会从字里行间中看到那颗关注民族命运的心他的作品中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阿Q、祥林嫂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面对恶的社会现实,黑暗的封建礼教,幸灾乐祸而又无同情心的人们,注定了这些人最终都只有走向悲惨的结局。鲁迅对他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有的人认为,鲁迅的作品太尖锐刻薄,其实不然,他的作品是深刻的。唯有这种深刻,才显其犀利,凝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风;唯有这种深刻,才见其揭露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时的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唯有这种深刻,才能写出“如匕首,如投枪”式的文章直刺敌人的心脏;唯有这种深刻,才会使他拥有血荐轩辕的满腔热血,俯首甘为孺子牛,也正因其深刻,才会在其文中显怒目金刚式的大爱大憎!

正如有人评价的一样,鲁迅先生的笔投枪,是匕首,他用它去刺向社会那阴暗的一角,刺到反动派的痛处,用它揭露人性的丑陋,他不顾那些黑暗势力对他的威胁,依旧抨击着那个社会,“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就是毛泽东给他的评价。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杂文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散文集抒情、叙述、议论于一体,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作了一生的战士,他用自己的笔尖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

正因为鲁迅轩昂不屈,才招来更多的忌恨与敌视,遭遇更多的明枪暗箭,成为众矢之的;才难以从他那里找到丝毫的奴颜与媚骨;才能在万马齐喑的世界里树起一座丰碑,成为中国的脊梁!才能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里,撑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大旗奋力呐喊,铸就不屈的民族魂!

但是,现在我们感到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因为在今天,孔乙己们复活了,“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阿Q们复活了,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了,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也复活了。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所以鲁迅会遭到排斥,鲁迅的“生存”遇到了挑战。没了鲁迅的今天,人们会在开心笑声中忘却了现实的不公和苦痛,但也会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鲁迅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昏迷着的人们已经听不见他的怒吼,已经看不见他的悲愤。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越来越麻木和奴性化的人们。一天一天的,在像木偶一样的进化着。堕落着。

历史是一面抽象的镜子,当我们用带有时代偏见的狡黠去回望那些悠长模糊的过往,也许谁都有权对它们提出种种尖刻犀利的怀疑,或者是大胆的假设。只是,我们有多少把握自己真正地了解了他。

当今中国仍需要鲁迅,最近30年来,我们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的生活开始走向富,裕,但是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国民的精神变得麻木了,社会道德开始走上滑坡路,一切以市场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一切向钱看,于是才会发生许多与道德挂钩的社会问题。如“小悦悦事件”、搀扶老人被诬陷、”地沟油“、”瘦肉精“等等很多问题。所有的这些现象表明,需要鲁迅这样的人来唤醒国民,来唤醒社会良知,来优化道德的良性发展环境。从这点看,当今中国仍需要鲁迅。

这个社会普遍存在一个现象,许多人拿着百姓的钱去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但很少为百姓做实事,甚至做一些让百姓感到心寒的事。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社会还是需要鲁迅笔下的那种人:“中国从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哪怕是为独夫作家谱的正史都不能掩盖他们的光耀„„”

我们应该要学会鲁迅看问题的思维,去看待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看到它们的本质。如果每一个受过基本教育的知识分子都能领悟到鲁迅思想的价值,中国社会就真正进步了。只要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没有完成,鲁迅的价值是永存的。

鲁迅不是伟大而是伟岸,他是中国人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鲁迅不是神明而是精灵,他是中国人的高尚品质的结晶,是中国人的灵魂的坐标。

也是因为如此,鲁迅也有彷徨,也有寂寞,也有孤独,也有愤懑,也有灰心,也有苦痛,也有悲悯,也有无奈,也有固执,也有浪漫,也有沉寂,也有空泛,也有困顿,也有激动乃至偏激,也有失望乃至绝望。

但,鲁迅永远是鲁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就是臧克家所说的那个人,用自己不朽的文字,唤醒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尽管这个孤独的背影已经渐渐的走远了,尽管这个一生阴暗背影已经模糊了,但是那个“民族魂”留下了,不只是存在于他的年代,也会传到以后去。

篇2:我眼里的鲁迅

鲁迅先生是我们大家认为我们最了解的中国作家, 从中学时代起, 教科书就把我们带入他的世界, 在不同程度上给读者心灵中留下了作者的形象, 然而时间使鲁迅先生的形象变得复杂。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开始探索鲁迅先生更多的文章,不再是以前易懂且略带童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亦或是《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开始读更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鲁迅先生其人其事也开始渐渐为我们所知。于是我想说说,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如何的。

我觉得提到鲁迅先生不得不提到鲁迅精神,早在1937年,即鲁迅逝世一周年,毛主席在发表题为《论鲁迅》的讲演时就总结过鲁迅先生身上不灭的民族精神有三个,首先是政治的远见,由于中国现代各种思潮本身的政治性,由于中国现代社会阶级分裂的激化,使得斗争的选择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政治内容,并且没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就必然成为被时代播弄的糊涂虫。鲁迅先生最突出的特点——他现实主义的冷静与清醒,正是他有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意识和不断提高的政治觉悟才获得的。其次是斗争精神,并且表现在鲁迅先生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会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再次是牺牲精神,鲁迅先生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也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锋指向他所憎恶的一切。最后把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向世人塑造和展现的他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引用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因为主席的评价代表了全民族的意愿,并且我深刻的感受得到主席对鲁迅先生在逆境中所显示的反抗意识和不畏强暴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认同和由衷的钦佩。无疑,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很高的,不管现在关于鲁迅先生有多少论争,我始终觉得主席的评价是正确的方向,鲁迅先生为塑造顽强不亢的民族魂做出了一个文人所能做的一切,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开拓和先驱者, 鲁迅先生在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杂文这些领域中都作出了崭新的建树,而且他的文学作品既是深刻理性思维的结晶, 却又包含着烈火燃烧般的情感, 以及鲜明灵动的形象, 璀璨华美的文采, 鲁迅先生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被压榨和欺凌中间, 不断挣扎、抗争、追求和探索一条崭新道路的心灵史、性格史和文化史, 从而渗透出异常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能征服那个时代的人们,也能征服这个时代的我们,不正是因为他的精神具有新时代仍能传承的证明么,无论如何,我是很钦佩鲁迅先生的。

因为鲁迅先生涉猎的文学体裁很广泛,而我还未能把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都细细品味,所以只能凭借我所读过的来谈谈我眼里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作品我觉得代表了中国最广大民众(在其文章中被称为奴隶、下等人、卑贱者、被吃者)的根本利益, 反映了他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历史要求。并表现了他本人对假、恶、丑社会现象的绝不调和的批判态度,以及对中国下层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这在其作品《阿Q正传》、《药》、《祝福》中均有体现。例如浑浑噩噩的小混混阿Q鼠目寸光、盲目跟风;孱弱可怜的小栓被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丧命而不知;善良懦弱的祥林嫂得不到解救竟求助于迷信的无知而悲惨的一生等等。

篇3:我眼里的鲁迅

一、鲁迅小说中一系列“我”的形象

1.线索人物和陪衬人物

《孔乙己》中的“我”是一个小伙计, 因为样子傻, 伺候不了长衫主顾, 又因为不会在酒里羼水, 糊弄不了短衣帮, 于是只好做一件比较简单的事———专管温酒。因此“我”有时间和机会, 来观察发生在酒店里的一幕幕有关孔乙己的悲剧。作者用“我”———一个只能温酒的小伙计的视角来冷静地、客观地叙事, 将相关的四个片断串联起来, 使小说显得浑然一体。同时, “我”也是作者塑造的人物之一。“我”只有十一二岁, 正是童心未泯的时候, 又因为有点“傻”, 照理说应该是单纯的、厚道的、富有同情心的, 可是“我”却也是冷漠、麻木社会环境中的一分子。不仅每次众人嘲笑孔乙己时, “我”会附和着笑, 而且“我”还十分瞧不起孔乙己。当孔乙己要考“我”写字的时候, “我想, 讨饭一样的人, 也配考我么?”对没有“进学”的孔乙己鄙夷不堪。

另一个线索人物和陪衬人物是《祝福》中的“我”。祥林嫂三次到鲁镇, 并被步步紧逼, 求生不能, 求死不得, 直至在祝福声中凄惨地冻死在雪地里, 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现的。“我”是全部事件的见证人, 在线索上“我”起着贯穿情节的“串场作用”。在小说中“我”是一位青年知识分子, 但却是祥林嫂命运的冷静的旁观者, 即便是在“我”与祥林嫂直接对话时, 也没有一丝热情。文中的“我”只是冷静地呈现事件的真实, 客观地再现冷酷的社会环境, 表现视生命如草芥的残酷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 像祥林嫂这样一个在封建礼教、迷信的沉重威压下的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被封建礼教所吞噬就是必然的了。

2.毫不妥协的封建斗士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是鲁迅弃医从文后, 经过十二的沉默和反思, 写出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是以“我”———一个狂人的视角展开叙事的。小说没有具体的人物外形刻画, 有的只是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因而“狂人”, 不具备呼之欲出的立体形象, 然而正是因为这样使得狂人具有更为广阔的群体意识形态。作者采用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来写他的语言, 行文线索虽然常常很不清晰, 但是从整体上看来, 其含义却相当丰富而深刻。作者在这里揭示了:礼教就是吃人, 仁义道德只是封建礼教虚伪的面具。作品中写道:“我诅咒吃人的人, 先从他 (狂人的大哥———引者注) 起头, 主要劝转吃人的人, 也先从他下手。”所以, 作者在这里主要是借狂人的口揭示几千年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作品中的“我”, 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开炮的毫不妥协的反封建战士形象。

3.自我解剖者和探求新路者

《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善于解剖自己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对“我”的心理活动描写贯穿了全文。开始, “我”见老女人倒地时无动于衷, 料定她是“装腔作势”, 怪车夫“多事”, “惹出是非”, “也误了我的事”, 这是“我”的自私自利的表现。当看清了车夫的高尚行为之后, “我”的灵魂深处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 觉得车夫的形象霎时高大了, “须仰视才见”, 这表明“我”认识了车夫的正直无私的品质, 并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威压”, “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我”意识到“我”灵魂的渺小, 下了车, “我”没有思索地“抓了一大把铜元”让巡警转交给车夫, 但我并未因此心安理得, 而是怀着“怕敢想到我自己”的痛苦心情, 进一步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

《故乡》中的“我”通过回忆, 将过去和现实进行对比, 反映了在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日益凋敝。文中的“我”通过观察闰土、杨二嫂等人的变化, 感觉到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破产, 进而让人想到辛亥革命虽然从形式上推翻了帝制, 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因此“我”在小说的结尾有了关于“路”的思索。

4.天真可爱、纯洁无瑕的顽童形象

鲁迅的小说还塑造了一系列孩子的形象, 尤其小说中作为孩子的“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社戏》中的“我”喜欢钓虾、放牛、做游戏, 尤其对鲁镇的社戏情有独钟, 对看社戏的归途中“偷豆”的事情津津乐道。但不喜欢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这也是“我”喜欢在鲁镇生活的原因之一。这里的“我”是一个纯粹的顽童形象, 不喜欢封建教育, 对乡村生活的各种乐事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故乡》中的“我”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我”向往闰土的生活, 把月夜闰土刺猹的情形想象得栩栩如生;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 我希望闰土教“我”捕鸟, 希望了解更多的“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二、从“我”的形象中管窥鲁迅的精神变迁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无疑是复杂的, 他的精神世界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创作的众多的“我”中管窥出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上面第一类“我”是当时社会麻木民众的代表, 是鲁迅先生本想着力唤醒的“沉睡的人”。当鲁迅在日本决定弃医从文时, 他这样写道:“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所以我认为鲁迅先生把写作的首要目的确定为改变国民的愚昧和麻木。从上文的第一类“我”中可以看出,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一个孩子, 作者塑造“我”这一人物是有其深刻用意的, 连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也畏强凌弱、冷漠刻薄、缺少同情心, 可见这个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到了何种程度;《祝福》中的“我”是位青年,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没有在他心中激起丝毫波澜, 可见是多么的冷静和冷酷。连青少年都如此这般, 大部分民众的麻木不仁和冷酷无情也就可见一斑了。

国民的愚昧麻木又是与一个国家的体制和传统密不可分的, 所以《狂人日记》中的“我”直接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封建体制和封建礼教。《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体制和文化深入反思后, 深刻暴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弊端的一部小说, 里面的“我” (即狂人) “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里的“我”是一个狂人, 即“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他恐惧、多疑、思维混乱、逻辑不清, 如作品所写:“早上小心出门, 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还有七八个人, 交头接耳的议论我, 又怕我看见, 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这样的认为人人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描写, 在作品中处处可见。如果单从表面看, 很容易认为狂人是真狂了。其实狂人的言论和心理虽然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 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这方面, 最为突出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他从写满“仁义道德”文字的历史字缝里发现了吃人的本质。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 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荼毒, 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 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做出的惊心动魄的概括。作者借狂人之口喊出:“你们可以改了, 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活在世上。”因此可以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想要惊醒民众的第一声呐喊, 是向封建礼教、封建制度宣战的第一声号角。

在那个黑暗深沉的社会里, 鲁迅先生一个人的声音毕竟微弱, 力量毕竟有限, 所以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独有叫喊于生人中, 而生人并无反应, 既非赞同, 也无反对, 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 无可措手的了, 这是怎样的悲哀呵, 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先生虽然孤独和寂寞, 但却并未停止探求中国新路的脚步, 于是有了上述第三类“我”的探索和寻找。从鲁迅先生的经历和作品中, 我们知道先生是倾向于革命的, 但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时局的演变又让先生非常失望, 所以《故乡》中的“我”希望寻找一条新路, 但是这条新路到底是什么, 先生自己也感到惘然, 所以他写道:“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对先生来讲, 中国应该另有前途, 但这前途究竟是什么, 先生也觉得模糊和渺茫。

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良知, 应该是改造社会的先驱者。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 要么顺应社会, 成了龌龊社会的一部分, 甚至成了统治阶级的帮凶;要么穷困潦倒, 迂腐穷酸, 自私自利, 连生活也没有保障。那么作为迂腐的、自私的、甚至狡黠的知识分子到底应该怎么办?要改造知识分子, 作者认为首先应该从淳朴的劳动者身上学起, 学习他们的勤劳、无私、高尚的品格, 从而改造自己的灵魂。《一件小事》最后一段写道:“这事到了现在, 还时时记起, 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 努力地怕要想到我自己。”生动地表现了“我”敢于正视自己, 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我”从车夫身上看到其人品的高尚, 因而反省、自责。我想, 作者是想表现普通劳动人民身上的闪光点, 把学习劳动人民朴质、无私的品质, 作为改造旧知识分子灵魂的一剂良药。

篇4:我眼里的他

在外人眼里,他大我整六岁,个也不高(比我低一公分),人又显老,就以为我跟他,好像是因为他的地位。其实我和他确立恋爱关系时,我已经是一家军工厂的正式职工,他刚从部队回来不久,在一个街道办事处的青教办当临时工。

知道我和他谈对象,父母坚决反对,一些知道的同学也都反对,可我那时很坚决。后来想我俩当时都挺坚决的!因为他母亲也不赞成。理由是我们相差6岁,他已经25岁,我才19岁。那时规定必须女方满23岁才能结婚,这就意味着他要等我4年。他母亲的观点是:找个年龄相当的马上可以结婚,她母亲其实是怕我把他拖到三四年后突然变卦,就把他耽搁了。但他很自信,我也很坚定。可能是团结的力量吧!半年后,两边的老人都妥协了。就有了我们后来的婚姻和自己的日子。

当时是跟着爱好行走的一个文学青年

从部队复员回来他带了两个箱子,一个箱子里全是书。我翻过,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欧阳海之歌》、《郭小川诗选》等,我映像最深的是捆在一起的一摞一摞的《诗刊》,那时是小开本的。再就是他写诗歌、散文、小说草稿。我记得有一个小说草稿,名字是《留在脸上的x》,看后觉得他写得很好。文笔很有功力!

后来他在街里当了团委副书记,有一天到我家,从口袋摸出一份油印的小刊物,刊名是《萌芽》,他说名字是他起的,版也是他刻的,我记得上面有他写的3首短诗。我也爱好文学,就觉得他挺用心,有热情,情绪总是满满的,向上的。

和他在一起,他总有话对我讲,不会冷场,我发现他看书很多,知道的很多,而且都是正能量,尤其谈到文学他可以激情四射,滔滔不绝。所以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基本不多说话,总是听他讲。可能是我听得很认真和专注,他有时会突然对我说:“你的眼睛里有耳朵,是世界上最美、最懂事的眼睛!

他总能找到可以利用的时间缝隙

我记忆中他读电大时有一个朋友圈,都是几个爱读书的人,每到临考前那十几天他们都像疯子,早上5点就去解放公园复习,黑了就在路灯下背题,一直到10点才回来。那时他应该算最忙最累的一个,因为当时破格起用年轻干部,他被破格提拔为一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干了一年就当主任,又干了一年就到区里当常委、宣传部长,那年他才29岁,新老关系要处理,新的工作要适应,其实很难也很累的!但他每天早上起来看书写东西的习惯是坚持的。我那时很羡慕他的精力充沛,另一方面也有被他打扰之苦。当时房子很小,他早起、开灯、翻书都吵人,确实影响我睡眠,搞得我后来也被拖成了习惯,基本也是到5点钟就醒,不起来也睡不着,两只眼睛瞅着天花板。

想想他那时真是精神好,早上匆匆写一阵,就开始做饭,然后骑自行车驮着女儿赶八九里路送她到学校。可能是乐趣让他忘了累。女儿回来常跟我说:“老爸才过瘾!骑车回家的路上有时就把车刹住,一条腿支着,拿支笔在手上写。蛮危险的!”

他总说他记忆力不好,悟出好句子怕忘了,所以口袋里总揣只笔,脑子里来了灵感,有纸就用纸,没有纸时就把自己的手心手背当纸用。

有时他回到家,看我饭菜摆好了,可他一路上想的东西一定要在本子上记,写完才过来吃饭。那些年他的很多杂文就是这么见缝插针写出来的。

他是最怕我叫他陪着逛商场,他认为是浪费时间,硬被我拉去了也是心不在焉。特别我试衣服时问他合不合适时,他总是点头,随口打哈哈……我就知道他在开小差。果然,过一会儿他就会去找人家服务员借纸借笔,然后朝上面记他想到的东西。等往回走的路上他就来劲了,不厌其烦把他记得东西读给我听,一脸的满足和自信。

后来我也被他的痴磨成一个习惯,一起去逛街或散步,我包里都会为他备好纸和笔。这可能就叫嫁狗随狗吧!

年龄拴不住,但童心未泯

我和他在一起生活生过不少气,但从没发过愁。他这个人看似温和,总是笑容可掬,其实骨头里有很钢的一面,该坚持的绝不会让步,对我也是这样。他可以绕很多弯子,最终要回到他的坚持。但他善于用微笑打动人,遇到再大的事他也不发愁,好像他心情好,能笑,这个世界就没有事,一定是晴朗朗的天!

多年生活中我能窥见他内心深处藏有一颗童心。我除了偶尔写个公文,基本不写文学作品,但我是他作品的第一个读者。他想象力很丰富,他的想象力不是自己长翅膀飞出来的。我总认为是他内心那颗童心睁开眼睛帮他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去年的一天,他突然对我说:老婆,明年2月我就满60岁,正式奔7了!我准备写一本童心诗,我要回到7岁。我以为他只是说说,哪知从那天起,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着了谜一般,每天早上写几首,然后在厨房里跟进跟出读给我听,让我评说像不像娃娃写的。

蝴蝶是会飞的花

蜜蜂不是

可它在花朵之间走亲戚

每次都偷走一些蜜

花朵很傻

一直没发现

浪花和礁石

那些浪花一定很爱礁石

不停地亲他

可他们为什么总不结婚呢

是不是要等海枯石烂

霾为什么钻进空气里

我没有请

它又钻进我的嗓子

雾霾重了,我会咳嗽

咳嗽时,就不敢去花园里

老师说咳嗽是病

我怕传染了小树和花朵

漂亮

妈妈很漂亮

她在化妆间里换衣服

镜子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一眨不眨

桥墩

桥墩才是大力士

是最棒的举重运动员

运动员举重,挺一会就放下来

桥墩多厉害

站在水里

一直举着

又过了几天,他对我说:老婆,大功告成了,我已写满99首,准备让女儿帮我翻译,书名想好了《回到7岁》。

最近的一天,他拿了一篇写给一个刊物的短稿给我看,我觉得有些话写得挺符合他现在的状态和心境,他是这么写的:

“我知道时间是无法打商量的,也知道这家伙铁面无私,不对任何人网开一面。时间不是钞票,花了,可以再去挣。时间是一次性消费,所以我决定还是指望自己。在今后的生活时段里,让自然的生理年龄去赶它的路,我要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心理年龄留级。60岁之后,年份不管怎么变,我报出的年龄不再变,一直是60岁。高兴了我会说我已经回到7岁。我将以返老还童的心态度再进入新一轮的业余专心创作。”

篇5:鲁迅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人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摘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摘自《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郭沫若: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第七卷第五号。

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名单中,内山完造算是很重要的一位。内山完造出生于日本冈山县。1917年在上海开设内山书店。十年后结识鲁迅,向鲁迅销售了近千册日文书籍,代理发行鲁迅著作,为鲁迅提供秘密庇护。鲁迅去世后,内山成为鲁迅治丧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并对鲁迅家属多方照顾。其后他毕生宣传鲁迅文学作品,从事中日友好活动。195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国庆观礼时突发脑溢血病逝,安葬于上海万国公墓。内山完造作为鲁迅挚友,与其相交十年,经常目睹鲁迅的音容笑貌,聆听鲁迅的思想教诲,对鲁迅的了解不能说不深厚。因此,他对鲁迅的记录《我的朋友鲁迅》也就弥足珍贵。

内山完造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活中的鲁迅形象。在他看来,鲁迅首先是一个爱笑的人,“经常笑,不是微笑,而是哈哈大笑”;鲁迅是一个温和慈祥的父亲,“每天都会拿着颜色漂亮的赛璐珞玩具回家,而且手上的玩具还不停地变化着”;鲁迅也会轻信流行的谣言,当时江浙沪一带流行吃一种可以补身体的虫子,他也曾在火柴盒养过两只,后来因为太肥而丢弃。鲁迅也有自己的顾虑,他会问内山完造处还有多少他的存账,因为即将与人打笔仗,一仗下来会得罪人,打掉半年的伙食费;鲁迅也有自己的恐惧,濒危时医疗抢救已经失去作用,他会恐惧地问内山完造:“我的病怎么样了?怎么好像不起作用?”总之,在他笔下,鲁迅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有血有肉,才让人觉得格外亲切。

实际上,今日的鲁迅,早已不再是过去政治塑造下“横眉冷对”的革命家形象。研究者们一直在进行着将鲁迅请下神坛,还原为人的努力。

由此我们知道,鲁迅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有大公也有偏私,有高尚也有狭隘。尽管如此,内山完造给我们提供的鲁迅形象仍不多余。尤其是内山完造本来就是作家,往往能用有限的词句精确地概括出鲁迅的一些特征。比如他记录到,当蹒跚学步的周海婴呼唤在书店看书的鲁迅回家时,鲁迅透出的是一副“幸福的烦恼样”。诸如此类传神的描写,“有血有肉”亦不足以形容,简直可以说让一个鲜活的鲁迅跃然纸上。阅读到此,读者脑中会很自然地出现那样一幅场景,想象出鲁迅当时的神态,联想到当时鲁迅温和而慈祥的样子。当然,内山也不只是记载鲁迅在生活中的世俗和温情的一面,也不忘记录鲁迅的“硬骨头”和“先知者”形象。这两种形象,对我们读者而言比较熟悉。比如他回忆鲁迅得知杨杏佛被杀时,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吊唁,视死如归,坦然出门;回忆鲁迅拒绝他的学生帮其取消国民政府的逮捕令。他反复写道,鲁迅经常对他说,担心中国将来会变成阿拉伯一样的沙漠,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他必须战斗;记起鲁迅无数次激烈批评中国人马马虎虎的态度,批判中国的国民性。“硬骨头”和“先知者”的形象,与生活中温情世俗的另一面互相配合,看似矛盾却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真实的鲁迅。

与许寿裳的《亡友鲁迅印象记》相比,《我的朋友鲁迅》只记述鲁迅的只言片语,略显不够系统,给人支离破碎之感。但是从某种程度上,内山算是鲁迅的知己,因为他在本书中,还算比较恰当地呈现出鲁迅在那个时代下,对中国未来的那种深刻忧思。内山也毫不掩饰地在书中表达自己对鲁迅的崇拜之情,认为这位中国的“民族魂”的人格无比崇高伟大,与自己的“渺小”形成强烈反衬。因此,他虽然描写了世俗生活中鲁迅的种种,却仍然是以一种仰望的姿态写作。实际上,内山完造正是鲁迅光环的最初制造者之一。他笔下的鲁迅,虽然有血有肉,仍然不脱那种“高大全”的导师形象。

在美国,有一句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胡适、蔡元培、章太炎、林语堂、郁达夫、陈寅恪、陈独秀、瞿秋白、钱玄同、茅盾、梁实秋、许寿裳、刘半农、许羡苏、成仿吾、宋庆龄、史沫特莱、内山完造„„这些响亮的名字,构成了鲁迅的朋友圈。

鲁迅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独特性就在于,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曾面临着被尊崇、被误读、被赞美、被诅咒的命运。

鲁迅一直将瞿秋白视为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朋友和同志。在鲁迅的日记和函件中,细心地读者一定可以经常看到瞿秋白的笔名,如“何凝”、“维宁”、“宁华”、“它兄”等。在瞿秋白最困难的时候,鲁迅给予他无私的帮助,使瞿秋白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

蔡元培与鲁迅的关系,正如郭沫若所说,蔡元培“对于鲁迅先生始终是刮目相看的”,“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元培是尽了他没世不渝的友谊。”作者在书中认为,“此言很有见地。无论在行政关系上,还是在人情世故上,后学者鲁迅都有责任、有义务为蔡元培所托效力。但是,鲁迅后期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岂止是没有做到,他对蔡元培还心生怨恨。”

以鲁迅的性格,很不易与人相处,在鲁迅一生的朋友圈中,许寿裳算是一个知己。鲁迅与许寿裳的友谊,与学问大小没有关系。许寿裳的思想不及鲁迅深刻,文学成就也没有鲁迅高,但二人之间有着兄弟之情,就连许广平也叹之是“求之古人,亦不多遇”。

篇6:我眼里的冬天

教学目标:

1.观察、发现冬季里动植物的变化,养成爱观察、爱探究的习惯,初步了解相关知识。

2.体验冬季天气的变化,初步感知冬天气温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好奇心,喜欢提问,有探究兴趣。

4.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欣赏冬季,产生爱家乡、爱祖国之情。教学重点:体验冬季的变化,感知冬天气温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了解冬天里的动植物的情况,知道有些动物要冬眠,并了解他们冬眠的方式。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冬季)

冬季,也就是冬天到了。你怎么知道冬天到了呢?(天气冷了,树上光秃秃的了......)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表示冬天,你用什么颜色?

那现在的天气怎么样,是不是很冷呀!天气冷了,我们就要怎么样?穿上厚厚的棉衣,屋子里也生上了暖气,这样我们就不怕冷了!可你知道小动物们到了冬天会怎么样吗?

二、出示儿歌

冬季里,刮北风,小动物,忙过冬。

羊儿换上厚皮袄,青蛙睡在泥洞里。

燕子回到南方去,鱼儿躲到水底层。

松鼠贮足粮食后,一头钻进大树洞。

1.我们看看冬天到了,狗熊、蛇都躲到哪里去了?蝙蝠呢?(出示幻灯片)

2.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睡觉)他们到了冬天就要冬眠了!你知道他们要水多长时间吗?为什么到了冬天就要睡觉吗?

他们大概要睡一个冬天的时间,要等到春天到了的时候才会醒来。冬天到了,天气会变冷,这些动物不能在寒冷和没有足够的食物的环境下生活,所以他们就要睡觉了,而且在睡觉前,他们会储存足够的食物或者摄取足够的养分,这样他们就不会饿了!有些动物在冬眠的时候也会醒来,吃一些东西会在睡!

3.有些小动物受不了冬天的天气,冬眠了!那冬天里的树、花、草有什么变化吗?谁能说一说?(树上的叶子掉光了,光秃秃的,草都变黄了,花都凋谢了)那是不是有所的树都脱掉了自己的外衣,所有的花都变得难看了呢?你知道哪些花在冬天还开花吗?

三、既然冬天这么的冷,你知道冬天的温度是多少吗?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天气预报!(出示今天的天气预报)

请你记录本周的天气情况,完成“我的冬天天气记录表”

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使用材料袋)

四 我们比一比看看谁是最负责任的小小天气记录员

板书设计: 我眼里的冬天

动物

植物

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对冬天的动物有了更多地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看学生的天气记录表

二、看看图片,这是怎么了?(下雪了)

你知道冬天下雪好不好呢?

你知道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吗?能画一画吗?(动手画一画雪花)你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雪花,他对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呢?

雪可以净化空气,可以让庄稼有充足的水分,但是雪也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一些影响,下雪了,路就不好走了,就会发生交通事故,有的时候雪太大了,就变成了雪灾了!所以下雪好也不好。

三、下雪了,我们可以对雪人,打雪仗,可雪人有的时候怎么会消失了呢?是他自己走了吗?你知道小雪人去哪里了吗?

四、我们这里是冬天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变成冬天了?你知道那里不是冬天呀?

出示儿歌

小问号,一大箩,一个一个吸引我。

篇7:我眼里的秋天

我走在空无人烟的大街上,秋叶铺的路——天然的红毯,枫树两排站——免费的保镖。花与风伴着舞,阳光便是灯光,照向我,我成了舞台的主角。

我喜欢坐在靠椅上,闭这眼,感受秋天的气息,静静地,秋天的气息融入了我体内,秋天,是一位妇女,脸上满布着岁月的伤痕,但免不去青春的快活。也许因为秋天发生的事吧!

或者——

我一个人撑起一把雅观的伞,在蒙蒙细雨中盲目地走着,这就是我的幻影,抹不去,透过雨帘,看一切事物犹如雾里看花,我依旧走着,走过风歇息的地方,走过雨湿润了的地方。

我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巷中,触碰着墙,走遍每个角落,像寻找着什么,又仿佛在等待什么。

在幻想中,我是那个拾秋叶的女孩,在秋叶每一个地方摸遍,摸到了秋天。秋叶的身上被光照簇拥着,那么耀人!秋天,蕴含在叶子的心中。

我的眼重回到那张糖纸上。

人们各忙各的,撑的伞合并成了一朵浮在半空的花,几秒后,变色。

望向窗外,秋天,只有足迹,并未逗留,外面成片的绿,掺着一丝红。

窗外的雨,停了,窗外的风,静了。

篇8:我眼里的鲁迅

一、做最好的自己,让别人去说吧

在这本书的《序》中,贾老师总结出做教师的“十六字诀”: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依法执教,以德育人。

简明扼要的十六个字,概括了作为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在这个时代做教师的确不容易———社会、家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及期望值太高,现在的家长又那么难以应对,学生又那么难以教育……做教师的,只有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愧对良心就可以了。“上有日月星辰,下有天地良心”,只要做到问心无愧,至于别人,愿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贾老师说得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既要与法律法规相符合,又要经得起道德良心的拷问。”在这个法治社会,教师也要依法执教,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悖。此外,还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流了汗,流了泪,不能再流血。“作为教师,我们不需要什么特权,不需要什么优越感,不需要谁来同情,但一定要自尊、自爱、自强,懂得怜惜自己,把自己当回事,活出尊严,大可不必忍气吞声”。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脯做人,做最好的自己。

二、做有尊严的教师,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

首先,要有“教师忌语”。贾老师说得好:“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会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无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做学生的表率,也要做其他人的表率。笔者也常常听到某些教师说话口无遮拦,甚至在学生面前污言秽语,语言庸俗不堪。这样既毁了自己的形象,也毁了教师这个群体的形象。试想,自身素质不能全面提高,怎能让别人尊重你呢?

其次,教师要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贾老师教育女儿要“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中国人”。他解释说,外圆即适应性,内方即规则性,外表上不要割伤他人,要跟他人和谐相处,内里要保持独立性,也就是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我们教师也应做这样的人。外圆就是要适应这个社会,适应现在的教育体制,适应所处的教育环境;内方就是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有自己的做人原则。

三、教师要把工作当作一件快乐幸福的事

贾老师在《应如何看待工作》一文中写到:工作是什么?工作是人自立于社会的标志,是实现人的价值最重要、最现实的途径。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工作是为他人、为社会,更是为自己。“我们应把工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当成一件幸福的事”,“立己立人”,“达己达人”,“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在学校里度过每一个工作日”。如果我们为了名利而工作,就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也就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

常常听到同事抱怨:工作太辛苦了,早晨6点就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听到这些,笔者深有同感。的确,当教师的不容易,特别是当班主任的更不容易,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往往弄得身心疲惫。这里,笔者要送给大家一句话:别把工作当负担!你把工作当负担,成天就会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你把工作当负担,成天就会愁眉苦脸,怨声载道;你把工作当负担,成天就会有干不完的工作……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当成一种快乐吧!这样,你就不会成天闷闷不乐;这样,你就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工作,效率就高;这样,你就不会感到那么忙、那么累……好好调整一下心态吧!高高兴兴也是一天,愁眉苦脸也是一天,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四、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自己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有的教师常常埋怨学校的环境差,领导不重用,自己走不出去,学不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没有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但笔者认为,这都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找理由。问一下自己:自参加工作之日起,你读过几本书、几篇文章,做过多少笔记,写过多少读后记、教后记;上级发的学习材料,你认真读过、认真研究过吗?

实际上我们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自己。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想学习、想进步,就一定会有办法。贾老师说得好:“其实我们最不了解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发展的最大障碍往往也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要不断反思、不断反省自己,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整天怨天尤人、怨气冲天的人,就不会有成就、有出息。

就拿笔者自己来说,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此外还担任级部主任、教研组长、文学社社长、校刊主编等,工作之余,我坚持读书,基本上每个月都能读一本书。我常常在枕边、办公桌旁边放一本书,一有空就读几页,这样日积月累,就能读很多的书,学到很多东西。不但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还愉悦了身心,何乐而不为?

五、教师要精心呵护每一颗“玻璃做的心灵”

贾老师在《必须彻底摒弃“差生”概念》一文中说:“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要精心呵护每一颗‘玻璃做的心灵’,为学生营造希望的绿洲,向每一块冰冷、干涸的心田里播撒阳光雨露。”

现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当代基础教育的主流,国家和社会一直倡导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作为一线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教师的思想里不能有“差生”这一概念。试想:我们张口差生,闭口差生,意识上、骨子里有“差生”这一概念,就会在言行中、在教学中把这一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带给学生,那么,我们真地就会培养出差生来。

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着眼全面,鼓励特长,注意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要“建立起这样的意识:转化智育困难生与培养尖子生同等重要,转化一个智育困难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光荣;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他们学业上暂时有些困难,但其“身体、智力等皆属正常儿童,并享有与同龄儿童相同的学校教育环境和条件,而其学业水平与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暂时有一定差距;但若外界提供有力的帮助,并通过其自身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或接近这个培养目标”。

上一篇:作风整顿促进工作下一篇:读《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