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发展平台促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2024-04-10

搭建发展平台促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精选6篇)

篇1:搭建发展平台促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搭建发展平台促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为了更好促进凉城县民族小学附属幼儿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好的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造就一支基础扎实,业务精良,能适应幼儿园改革、发展、创新的师资队伍,近日,我校邀请了北京出版集团芳草教育华南教研中心主任齐晟熙老师,就幼儿健康发展学与玩新方案《可操作-五大领域》新教材进行了培训,参加培训的还有全县兄弟幼儿园的教师。

我校幼儿教师和齐老师分别展示了三节不同年龄段观摩课。使培训教师认识到不同年龄段孩子身理心理的个体差异性。每位教师都将本年龄段课堂特点及效果进行了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讨论热烈、各抒已见。特别是为了配合培训教师讲解,受训的老师们还纷纷充当起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以幼儿的身份回答老师的提问、做游戏。通过这种互动的形式,让受训老师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了解了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使用教材教具,如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

下午,齐老师从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个领域分大、中、小班教师对新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培训,从整套教材的理论基础、特点、实施要点及各领域中大、中、小班的具体目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培训教师对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有了较明晰的认识,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困惑,为教师使用好本套教材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今天的培训,各位老师在聆听、讨论、交流和反思中领悟到了教师艺术化教育教学方法策略的实施、教育氛围的营造、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和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为今后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民 小 张俊

篇2:搭建发展平台促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所需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对教师进行持续的、高质量的专业发展。正当我们为怎样发展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苦闷时,市中区教育局教师发展工程,为我们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我园在市中区教育局教师发展工程的引领下,结合我园实际制定了长期的校本培训方案,并扎扎实实地进行实施,在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也许曲折,也许艰辛,但是它却使每一位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思考、探索、研究,才能提高,才能发展,才能为培养新世纪人才而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在近两年的校本培训中,我园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领导重视是校本培训实施的有力保障

首先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付园长为副组长,三名教研组长为领导组成员,全体教职工为校本培训成员的全园培训,各部门职责明确。明确“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办园宗旨,完成幼儿园“创设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全面快乐儿童”的双重任务。坚持“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树立为孩子一生负责的教育理念,将校本培训列入定期研究的重点工作,纳入园长任期工作目标,并制定规划和工作计划。在硬件建设中,根据需要配置足量的期刊杂志及音像资料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以及校园网建设的完善,为校本培训营造了良好环境和物质条件。在软件建设中,建立健全成果奖励经费和教育科研课题资助经费,并进行落实。课程管理规范、科学、创新,明确教师教育内容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尊重幼儿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幼儿兴趣点随时生成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省编教材。在科学性地组织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同时,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管理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实现幼儿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在人件建设中组织教师走出去,到上海、北京、青岛等走在教育行列前位的大中型城市参观、学习,加强园内外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学习,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聘请教育专家走进来,为教师、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丰富家长与教师的育儿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园配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精细化管理是校本培训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实施校本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因此,校本培训仅有领导的重视是不够的,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使校本培训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扎实而有效地将此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结合我园工作实际,首先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实施、考核、奖惩与管理制度,教师参与校本培训计划制定的制度。其次,制定阶段性培训计划,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阶段性实施意见,并进行总结。其中教师论坛、教科研活动、业务学习的定期开展与交流为老师们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思想注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每次培训有明确的内容、方式,教师参与面达100%。重视教师自身发展与学习。教师培训期间档案资料齐备,内容规范,分类装订存档,查阅方便。最后,培训内容及考核成绩与考核、评优及职称评定挂钩,定期进行表彰奖励。总之,各项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教师自我学习、自我督促、自我进步、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为建立一支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校本培训的实施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形象、思想、观念都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中,我园以“倡师德,树形象”为首位,以教科研研究为主阵地,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主线,以自我学习为习惯等,每学期利用多种形式、活动对老师的教育思想、行为和反思进行指导与研究,促使教师快速成长,只有教师成长了,幼儿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主要实施措施如下:

1、重视教师专业素质学习,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首先,加强了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在深入、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答卷、口试、查看教学、优质课评比、教科研札记评选等多种形式检验教师学习、运用的情况。通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教师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创新的教学意识。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重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幼儿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其次,注重以教科研课题为抓手。有全园教师参与的《传统文化课程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有班级分组参与的《幼儿养成教育研究》、《主题探究活动的实验与研究》、《创造性游戏的实验与研究》、《班级管理的探索与研究》课题;有个别教师参与的《科艺整合实验研究》、《幼儿品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教科研工作已成为我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为使教科研工作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奠基石,通过教科研活动转变教师陈旧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我们

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培训形式:

①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有以领导班子为主的学习书目《给校长的一百零一条建议》、《行政管理学》、《学校领导者的成功之道》、《第五项修炼》;以中层干部、教研组长、班长及骨干教师为主的学习书目《细节决定成败》、《把信送给加西亚》;以自我学习为主的学习书目《当代教育新理念》、《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通过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有了很大进步,在思想上注重以人为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在学习中注重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寻找适合幼儿的学习方法,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又能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在观念上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把培养新型人才作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②提供外出学习机会,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单凭教师自学还不能进一步提升并开阔教师的思想视野,在自学的基础上,必须依靠专家高瞻的思想进行引领,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学习、认知水平。我园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派出四名教师参加“上海二期课改”的学习与参观,派出三位老师参加由山师举办的“园长高峰论坛”,学习倾听同行专家有关幼儿教育的讲座,派出四名教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幼儿英语教研”活动,并派出多名教师到青岛等地参观学习其他园所的先进经验和教育教学情况。通过学习,老师们提升了自身的教育观念,学到了他人之长,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并将学到的经验带回来,向全园教师进行汇报展示,进行二次培训,与全体教师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达到互受启发,知识共享的效果,使老师们对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反思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③开展多种练兵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了理论的支持,就要付注于实践。通过学习、参观,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那么到底能不能附注于实践活动呢?我们主要通过各种练兵活动来检验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首先每学期一次的“优质课评比”,是检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通过优质课评比,教师们努力将健康、自主、合作、探索、民主、平等、互动、共进、交往、整合等教学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老师认识到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是适合幼儿的,什么样的观念是创新的,什么样的意识是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基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同样让老师们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如何丰富自身知识,如何才能让自己桶里的水保持常换常新,如何尊重幼儿,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之,通过优质课评比,让老师们认识到,不只是以上好一节课为目的,更重要的是,如何为培养新世纪人才而不断扭转自身的教育观念而努力。其次,幼儿各项活动的开展,是检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幼儿素质发展的关键。我园每学期一次的“幼儿操节比赛”“幼儿运动会”“元旦庆祝活动”“六一儿童节”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充分遵循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幼儿园首要任务的理论依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充分认识到健康对于儿童个体以及国家前途的意义,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增强了体质,动作协调、灵活,更重要的是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知道了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了保护自己。身体健康了,幼儿就能情绪安定、愉快地参加集体生活,对幼儿兴趣、能力、情感、品质、智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幼儿的才艺得以充分展示,建立了幼儿的自信心,带动了幼儿其它素质的发展。

2、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幼儿园的办园质量,面对新建幼儿园春笋般的涌现,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我们把师德建设放在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在正确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首先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①处理好培养幼儿良好常规和尊重幼儿个性的关系,在半日活动展示评比基础上,规范生活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将幼儿保育工作深化、细化,真正达到从孩子出发,为孩子着想,促孩子成长的目的,要善于爱;②处理好弘扬师爱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关系,始终把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放在师德首位,要会爱;③处理好面向全体和注重个体差异的关系,做到微笑送到每个角落,交流送给更多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点滴,照顾关爱孩子的各个方面,要博爱;④处理好家长需求和正确儿童观教育观的关系问题,将合理适当满足家长要求和宣传正确儿童观教育观结合起来,在方便于家长和服务家长的各项制度中,深入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所持的期望和需求,抓住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幼儿生活教育和幼儿园宣传等各个方面入手,对内提高质量,对外树好形象,让更多的家庭接受更加优质的幼儿教育。其次在一日活动中,要求教职工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师从教,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幼儿,仪表端庄,言行文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无虐待、体罚和变相体罚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建立了以幼儿、家长、教师、园务会为主的评价体系,每学年进行评选,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和职业道德修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人格,是我们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近几十年来,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已经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它是影响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阶段的自我中心的特征使他们不愿意,也意识不到同伴的观点、意图和情感,个别幼儿因此不知道如何解决与同伴间的矛盾,因此同伴交往及其冲突是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园创造性游戏教研组针对这一情况,着重对幼儿进行了社会交往能力、合作意识、情感关怀等方面的培养。如在角色游戏中我们更加关注和促进幼儿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健康的发展,包括使幼儿从小养成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积极的社会情感、态度、良好的社会行为,具有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同伴关系,并且具有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活泼开朗、积极愉悦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角色游戏是帮助幼儿学会交往的一个良好的教育途径,幼儿在交往中容易产生矛盾,这往往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当幼儿因某种原因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就要教给幼儿一些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如轮流、互换、谦让、妥协、以理服人等。与此同时,应要求幼儿既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倾听别人的意见,使他们在交往中克服消极的从众心理,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做到不固执己见,善于调整自我。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开展以及区域角的创设,为幼儿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交往、关心与谦让等良好行为,注重了幼儿个性差异,因人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篇3:搭建发展平台促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校本研修,策略,专业成长

学校要发展, 关键在教师。一些从教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坦言“越来越不会教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 学校的管理者虽然意识到校本研训与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与学校的前景和未来密切相关, 但如何指导、组织和开展有效的校本研训活动, 助推本校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是摆在我们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分层推进研训, 制订教师专业成长个性化方案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先确立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 并提供“菜单式”的研训项目。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共读教育专著”“聆听导师课堂”等合作性学习方式, 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 当年新分配的教师和刚调入的新教师, 要参加“新加盟教师”校本培训, 培训内容为优秀班主任德育经验、骨干教师教研教学经验、学校主要部门管理规定等。这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我校的教育教学传统和发展历程, 尽快适应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还以“和雅联盟”合作办学为契机, 利用名校优秀教师资源, 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学校青年教师研修群”等多个平台, 激发新教师和新加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2.教龄在5~10 年的教师, 要接受校级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的“师带徒”指导。这些年轻教师, 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基本适应了有关教育教学常规, 基本掌握了教育教学实践技能, 领悟了教育教学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和联系。因此, 需要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 尽快地成长起来。

3. 教龄在11~15 年的中青年教师, 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校本研训, 由市级骨干教师的专业指导, 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研究任务, 努力提高专业修养。同时, 学校积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 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和一线知名度高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来校为教师传经送宝, 开办学术讲座;带领相关教师赴教育教学工作相对发展较快的上海、江苏、山东和本省杭州、宁波等地学习听课等, 帮助他们开阔眼界, 提高认识。

4.16 年教龄以上的教学骨干, 要求基本确立或者确立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发挥自己在本学科组中的领头作用, 注意团结本组教师进行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 积极参与区、市级学科组教科研活动, 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

二、教学两相长,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学期规划

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 从校长到一线教师都必须以课程标准和教育理论来指导研训工作和课堂教学。我们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课改的有关文集, 全面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课改的理念;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 明确新课程的各项要求。并做到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学校经常针对性地开展常规性的研究活动, 不断总结教研经验, 研训活动的形式, 使研训活动真正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服务。如要求一学期每位教师根据教研大组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选择上课的内容, 这样根据需要几个老师可以相对集中某个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更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然后是分层开展教研活动, 体现层次性, 突出“精品”意识, 并以开展“优秀和合格两个等级的教研组”评比为载体, 确保各层次活动的质量。

附:本学期学校教师的研训计划 (部分) :

教师把参加校本研训工作作为自身进修的主要形式, 学校建立成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校本研训制度, 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开展课例反思式研训活动。抓住教学问题是校本研训的核心, 以课例研讨为具体形式, 开展研讨课、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 教师与领导参与备课组听课活动, 课后及时反馈意见, 并开展多形式的评课。这样,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评析, 促进了教师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 使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

2.开展集体备课式研训活动。校本研训的关键是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构建教学研究的“共同体”, 以集体智慧来解决教材、教学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研训中的主体作用, 以集体备课活动为载体, 开展扎实有效的研训。备课组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备课、说课和评课, 形成了由中心发言人说课来带领全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的教研模式。

3.开展课题式研训活动。学校倡导课题引领下的教学改进。各学科组每学年至少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研训深入开展。学校每月举办教研主题论坛, 加强同伴交流和互助。每学期邀请课程专家、区教研员到我校进行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 借外力提高教研活动的理论水平, 实现专业引领。

学校还以“知性课堂模式研究”课题引领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 倡导教师结合自己学科的教学, 开展以生为本“, 知教材、知学生、知教学”的课堂教学改进实践。

三、激发自我反省, 培养教师专业成长自主意识

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

1.在读书中警醒自我。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 首先要转变观念, 要引导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改革的理论, 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 在与大师、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己的理念,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书读多了, 认识自然会提高, 实践也就有了方向, 有了信心, 有了力量。

2.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检查自我。有的教师天天备课、讲课, 好像“时钟”一样机械准时, 却很少考虑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策略的变革,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依然故我。学校管理者, 要提醒教师, 让教师认识到, 只有跟自己过不去、不断给自己出难题、不断检查反思自己的工作、提出新的奋斗目标的人, 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因此, 倡导教师, 天天反思, 天天出新。

3. 在观摩学习及与同事交往中提高自我。无论是上级组织的名师观摩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 还是同级或本单位的集体备课、小组讨论、研究课等, 都是很好的学习和反思的机会。教育专家和同事的教学、报告和发言, 都是他们多年潜心探索的结晶, 切忌抱消极心态和逆反心理, 拒先进理论和经验于千里之外。平时也不要封闭自我, 与同事相互保密, “老死不相往来”。作为学校管理者, 应倡导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同事密切合作, 坦诚交流, 取长补短, 创建一个富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教研“共同体”, 随时随地相互学习, 相互“碰撞”, 相互鞭策, 共同成长。这种氛围的创建, 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4.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发展自我。评价有管理部门的评价、学校评价、家长评价、同事评价和学生评价等。无论哪种评价, 都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反馈, 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能为教师的反思提供较为客观的信息。但由于各种原因, 人们往往会“当局者迷”。因此, 作为学校管理者, 应引导教师正确对待各种评价, 将其看作是自己准确了解自身优势、不足和进步情况的大好机会;要引导教师分析自己进步和不足的各种原因, 以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重新制订发展目标, 促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 发展自我, 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创造力。

总之, “校本研训”只有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链接, 才会让每一位教师有亲身的体验, 感受生命质量的提高;会满足每一位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让教书育人的园丁, 有一种事业的追求;让拼搏讲台的教师, 有一种大家的情怀;让呕心沥血的园丁, 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让竞争进取的教师, 有一种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代蕊.教师发展与校本培训.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

篇4:搭建发展平台促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问题一:教师不想学习,理由——忙碌无暇。有时我们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在学校的一天工作中,我是最早到校的,除了上课,其他的时间,脑子充斥的都是我们的学生。我要带学生做操,要和学生谈话,要处理班级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又要完成学校各个处室布置下来的任务;傍晚,我是班级中最后一个回家的,回了家,还要担心那个今天被我批评的孩子,是不是安全回家,是不是能完成布置的作业,是不是安心睡下。”我们是那么严格地要求学生,要学好语文,要学会数学,要每门功课努力学,而我们的教师却说他的时间被繁忙的工作占用了,没有时间读书,更不用说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了。

问题二:教师不愿做额外的事,理由——简单为上。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是一名教师了,就是来为学生上课的,所以别的事别来找他,找他也得看看交情,看看心情。甚至会用行动示威:今天的身体不好,要请假;今天的心情不好,这事儿完不成了。而他有时间聊聊天,唱唱歌,吃吃零食,看看脸上是否长了个痘,皮肤是不是又晒黑了,心情好了,就和你示个好吧。该是他上的课时,他自然会出现在教室,你可以看到他安然地在那上课,守着那四十分钟,时间一到,剩下的都是他自己的。

问题三:教师不肯放手让学生个性发展,理由——应试为先。“你看,他数学题总是做不好,每天都是订正来订正去,家长也是联系了不知多少回了,家长都不管,我却总是不放弃,你说让他画画,我看还是免了,他还能顾得了多少。”“我们班的学生朗诵都不好的,我现在也忙,我们班就不参加了。”……学生成了教师的什么?不是来求知的,更不是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学生成了教师的物品,呆板地被学习。

记得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不当班主任就吃大亏了。难道当班主任就是为了这么忙碌吗?当然不是的,走近魏书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乐此不疲的领导,一个做着不挂班主任之名却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且干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他读书,写书,教书,他用他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人。诚然,工作能力的不同,有的不适合做班主任,但我们不能因为班主任工作的忙碌,而丢失了自己,把忙碌当借口。“学习,让教师站在讲台上更有底蕴。”有人说:“教师读书,就跟司机要会开车,医生要会看病一样,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专业要求。”一个爱学习的教师,会去想办法学习,会总结出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也就会向学生传其所得的自学方法和科学规律,以自己的榜样、为人师表来熏陶学生。一个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的教师怎么能教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我们常常口头上说着学生是主体,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然而,当离开文本,面对真实的学生时,我们又时常规划着学生,束缚着学生的手脚,总是以命令的口吻让学生度过每一天,有人说:当学生不再面对作业时,不再面对课堂时,每一个学生看上去都那么可爱。这说明什么?我们的教师真的需要反思:学生什么时候才可爱?仅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吗?教师主宰着课堂,主宰着孩子一天的生活,孩子们那难得的一点空闲,如昙花一现,教师才会有此感叹呀。您可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他们今天一天过得怎样,学到多少?没有了细心的呵护,没有了心与心的交流,教师的教育智慧没有在孩子身上闪现,教师不成长,学生不成长。

现象学认为:教育是教师与儿童相处的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在具体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对于教师来说,与学生的相处不仅仅是在课堂的四十分钟教学中,还在于教师教学生涯的每时每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是在与学生相处时才得以显现,不是教师个人的各种教学技术与能力,而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是教师在与学生的具体相处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形成教育智慧的过程,具有让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搭建幸福的师德平台,锻造专业新品质

师德是教育之魂,高尚的人格是灵魂的核心。唯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

1.师生牵手,同育心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有着各自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特别是他们中的那些学科成绩、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常常被遗忘。开展“育心”工程,每一位教师与学困生结对,做学生的“益友”,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爱,做一个有心人,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学习逐渐有了喜爱之情,对实现自我价值充满了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的是心灵上的对话,如春风般抚平着学生的心灵,给了学生一个温暖的怀抱。教师在发现,在感受,也在反思,他感受着最强烈的爱,而学生感受着最丰富的情感,这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的心走到了一起,如和煦的阳光普照般温暖。

2.同伴互助,悟责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都有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年轻教师希望尽快成熟,中年教师希望成为名师,老教师希望得到尊重。通过“青蓝工程”“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等形式,在教师之间搭起了桥梁。成熟型教师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带头执行师德规范,为青年教师做了示范;年轻教师在学习中,不仅工作经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而且更加认真贯彻师德规范,努力用师德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是同伴,也是师徒,在互助中,切磋、协调和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传统美德得以发扬,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感到自己被重视,责任感就会增强,就会促其以最佳的状态做好自己的工作。

3.心理调适,改心态

生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传统生活的观念在一夜之间就可发生变化。教师也是普通的人,而教师始终守着这一方净土。辛苦的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的教师干得灰头土脸,甚至焦头烂额,可以看到,心理危机正在教师中蔓延,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心理调适。请来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教师自己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开展团队活动,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讨论,也可以是体育竞技、健身活动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让教师们有“喘息”的空间,让心在静下来的时候,舒缓焦虑,打开心结,从而在反思中调整心态,保持最佳的状态,以阳光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二、搭建多元的学习平台,提升学习新成效

1.给予真正的引领

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中,确实有不少授课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然而有的讲得离教师太远了,仿佛神一般的不可思议,告诉教师他取得了很多成绩,有多么了不起,话语中却没有方法,只有羡慕。让教师听得入迷,听后迷路,要想方设法、不遗余力请身边名师、专家来学校,让专家进入教师的课堂,了解学校、教师的实情,要有目标的指导,在与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要讲方法,说困惑,关注焦点,凸显难点,解决疑点,让教师们参与进来,畅所欲言,有所启发,这样,遇到问题才有了可借鉴性,从而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改善学习的氛围

在平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训的时候教师同样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现在很多次培训不是深深地埋在那有些高级的沙发里,就是挤在人堆中,上课时,教师是不可能关注那么多人的,也无法让所有教师都参与进来,更不用说交流了。应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营造不同的学习氛围,最大化地让教师交流和学习。班额小一些,十几人一个班,距离就缩短了。同时,改变周围的环境,不是生硬的会议室,可以有音乐,有丰富的学习材料,布置轻松的桌凳,不需要豪华,只为着让进来的教师因环境的暂时变化而快速地放松下来,并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与他人走近,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

3.改变学习的方式

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教师要让学生爱上学习,首先要自己爱上工作,听名师讲课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对工作的进取心,如果也能听听身边的教师他是如何工作的,相信会对教师更有帮助。因为这些教师都是熟悉的,他们可能没有显著的成绩,但他们也每天在处理着各种问题,还记得学习中,有一次就是让教师围坐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小团队,教师们讲述自己遇到的教学问题,团队教师帮助解决,不是答案,而是一个个问题:你是否了解过这个学生的课余生活?你是否走进孩子的家庭?你是否向别的孩子了解过?……听着教师们的提问,教师们在快速的思考,觉得身边的每一个教师都成了自己的同盟军,与自己一起在感受,心与心在那时已凝聚在一起了,为一个孩子、一件事在努力,心豁然了,问题到最后虽还是要自己去解决,因为已有了方向,不会觉得羞愧,就想迫不及待地去尝试。

三、搭建梯次的展示平台,激发成长新动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在回归课堂时,作为校本教研是离教师最近的研究活动,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师最快成长。

1.团队磨课,理念认同

在教师的群体里挖掘内驱力,要让教师自己觉得课堂很重要,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回归课堂,要有这样一种理念和认同。主要是集体来研磨课,例如:同年级对同一单元里的课进行设计,安排好各课由谁来解析,因为是同一单元,互相之间必须有联系,有支撑,需要一起对这一单元进行研磨,然后进行展示。可以是“同课异构”,也可以“同课同构”,因为学生不一样,在要求上面会有程度不一的设计,并可邀请专家共同对课堂进行诊断,当然,观察点主要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研读教材的准确性、把握度等这些方面去看课堂。那么,这样做下来之后,教师对“课堂要改变”这个理念就会逐渐认同。

2.自主申报,常态教学

学校校本教研组织进行个人成长规划设计,要求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发展,自主申报参加活动。教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需要给予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平台,可以同学科成组,可以同跨年级成组,也可教学同一班成组,组合起来做同一件事,进行交流研讨课堂。当然,也可以和课堂展示、公开课等结合,促进教师个体教学行为,通过教师课堂教学中生本化的设计,审视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整个课堂。每一节课后,都有团队的建议意见,都要形成综合性的分析,帮助教师进行课堂反思,促进二次成长。

3.培养骨干,放手磨炼

骨干教师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在教师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要在专家的引领之下,逐步推进,放手让其去做。在研讨活动中,让其唱主角,通过示范课、公开课来认可,促动骨干教师产生一种内驱力,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从而再跨上一台阶。特别对于年轻的骨干教师来说,因为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团队的帮助下,他一步步获得了成功,他就会从“我已上进”转变为“我更要上进,我更要发展”,他会主动帮助年轻教师,获得成长。在这种氛围下,学校拥有了一股向上的风,逐级上升、乘风破浪。

基于对蓝天的渴望,雄鹰才搏击苍穹,因为对海洋的向往,游鱼才逆流而上,出于对“更好”的追求,我们才永不懈怠,不断进取。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无论小学,中学,大学,皆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当活到老,学到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让自己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常青树。

篇5: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戚以燕

(南昌市铁路第三幼儿园江西南昌330002)

内容提要:

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迈进了一个新的里程,面对新的变革,我们应该怎么做和怎样去做,这是摆在我们幼教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位管理者思考的问题。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去全面贯彻和落实新〈〈纲要〉〉精神,发挥引领和服务作用,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适宜的平台。

关键词:专业化搭建平台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可见,如何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中每一位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此,我的思考和策略阐述如下:

一、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搭建教师观念与行为转变的成长平台。

(1)做到眼中有孩子。在实践中,教师眼中有孩子,才能关注孩子,深入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把握孩子已有的经验,分析孩子的特点,才能在活动的组织中真正体现新的课程观念,实现“承认差异、发现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使孩子获得有差异的发展”目标,以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记录、了解、分析每个孩子的成长变化,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孩子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2)做到心中有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发展目标,结合幼儿发展现状和兴趣要

求,引导幼儿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例:大三班的孩子在下雨天发现鞋子在泥中的印子很有趣,孩子们立即对鞋子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有的说:“我的鞋底的花纹象一艘小船,我的鞋底的花纹象一道道水波纹……”教师根据预设目标中的“发挥幼儿想象,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自然生成了《有趣的鞋子》这个活动。孩子们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穿的鞋子,针对不同大小、式样各异的鞋子,教师引导孩子开动脑筋,怎样使这些鞋子摆放美观、拿放方便,有的说按大小,有的说按季节……正是教师心中有目标,孩子们在探索活动中,才既发挥了想象,又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和合作意识。正是教师心中有目标,孩子们在探索活动中,才既发挥了想象,又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和合作意识。

(3)做到随时有教育。要求教师能随机整合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因素,能随机发现孩子的兴趣,并能引导幼儿探索,从而实施促进孩子发展的目标。我们要求教师每月从主题教学和日常生活方面,捕捉教育案例,并组织交流研讨,以达到提高教师整合教育、随机教育的能力。

(二)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搭建“学习型教师”成长平台:

(1)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激励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适宜不同教师个性需求的挑战目标,使教师看到自己努力的方面,并将各自的努力形成合力,在自我超越中达到群体超越的境界。同时重视荣誉激励和群体激励的作用,园内设置“园先进”、“园学科带头人”等,还要求骨干教师发挥积极的导向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2)幼儿园要创建学习型组织,把目标指向有效促进园内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教师自身的 作者简介:戚以燕——1960年10月出生,小教高级

终身学习意识,同时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在建构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率先垂范,成为学习楷模;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提高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例:对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他们工作热情高,但经验不足,遇到困难易焦虑不安,束手无策。因此,管理者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放手让年轻教师挑重担,同时又给予切实的帮助、及时的指导,激发年轻教师的工作自信心。对工作五年左右的教师,管理者则注重激发她们不断创新、勇于突破自我的工作热情,提供外出参观、学习、考察的机会,让她们在业务进修中开拓视野,同时为她们搭建平台,鼓励她们坚持实践、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创新。对成熟期的教师,提供教科研的机会,将实践升华理论,用教科研提升教学质量,对于老教师,在关心、尊重、信任的前提下,让她们在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和顾问作用,将老、中、青教师塑造成连动的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3)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励教师不断成长。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在园内开放半日活动,围绕主题向全园教师展示各自的教育实践成果,每次展示开放活动后都开展集体反思和研讨。活动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同时又是获益者。教师间的交流使得个人的经验和思考成为一种共享资源,同时还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使教师的才能得到了施展。

(三)为教师创设创新空间,搭建成长平台。

(1)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的空间,让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积极投身于创造性的教育实践中去。管理者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改变“等、靠、要”的被动局面,改变“你说我干”的依赖思想,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能力、态度和经验,创造条件,放手让她们针对本班幼儿发展的状况和需要,自主选择教育内容,实施教育计划,制定教学策略;允许教师根据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和兴趣,变化活动计划,调整活动过程。当然,管理者在给予教师选择权的同时,要加强监控,做到既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又能坚持教育的原则性。

(2)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管理思想。管理者要从督查者、评估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支持者、服务者,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出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例:大班探索活动《旋转乐园真好玩》,教师在设计活动时,目标过大,活动流程形式比较单一和雷同,这时管理者以平等的探讨式的伙伴关系和教师一起反思、修改,将目标定为尝试在自制旋转玩具的过程中,体验与探索成功的乐趣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活动流程以观察→回忆→探索→自制玩具→记录→分享乐趣为主线,使这堂课获市探索活动展示竞赛一等奖。

(四)帮助教师树立教科研信心,搭建“研究型教师”成长平台。

(1)帮助一线教师树立信心,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大胆开展和参与教师研究工作。例:在开展“音乐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课题研究实践中,克服过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将过去的欣赏教学与言归于课题研究中的欣赏反复比较,找出不同之处,找出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在提高音乐教学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相信自己,积极参与。

(2)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每位教师都必须充分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应具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探索的欲望,让平时的学习积累成为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研究源泉;同时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的思想、行为、目的、态度和情感,在分析问题的成因之后,重审自己教育的思想依据,寻找新的思想与新的策略,以解决面临的问题,验证各阶段所形成的假设和教育方案,提高和丰富教师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水平。

(3)学会创新,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在教改大背景下的今天,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要鼓励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自我更新,具有开拓性、新颖性的良好思维方式,异中求因、因中求异,大胆探索和尝试,大胆质疑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

总之,管理者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搭建适宜的发展平台,教师的潜能得到了发挥,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就会走得更快,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提高得更快!

参考文献:

〈〈上海托幼〉〉2005.5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篇6:搭建发展平台促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开展“高端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从2008年8月起,我区正式启动了大规模的“高端培训”项目,依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华中师大教育学院和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指导中心,举办了 “教育管理校长高级研修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德育专干高级研修班”,“教务主任高级研修班” “中小学中层干部、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心理健康专任教师高级研修班”等。两年多来,300余学校领导、400余学校骨干教师高密度、高规格、大规模的高端培训,通过我们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委托培训单位的全力合作,全部都获得了“齐声喝彩”的好效果,并且各高研班学员均完成了学习论文的撰写,巩固了培训成果。

(二)创建专业学校,构筑精英平台

2009年11月,我区出台了“关于创建罗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指导意见”、“ 罗湖区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罗湖区名师工作室管理细则”等文件,罗湖区新一轮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启动。经组织学校名师申报,走访考察、评审、报批等程序,确立了我区首批10间名师工作室,向全区学校开展招收入室研究人员的工作,10间名师工作室入室成员吸收120余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入这个团队展开工作,一支研究型骨干团队基本形成。与此同时,教研中心建立了近80余人的兼职教研员队伍。此后10间工作室独立开展工作,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健全了工作室的运转机制,落实了各室三年发展规划和一年工作计划,制定每位成员的培养规划和方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听课议课、举办名师工作室“研课现场会”、开辟《罗湖教育》名师工作室专栏等,一大批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改革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

近年来,我区开展培训制度改革,实行“征课制、选课制、开放式”、“名师大讲堂”、“平时双休日”、“五段互动式”等培训策略。与此同时,我区教师培训中心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课程组织形式,挖掘区内优秀培训资源,落实培训管理跟踪制度,增强了培训吸引力,提高了专项培训的实效。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Intel未来教育培训、班主任专项培训等实行了全面改革,探索出了一套有效办法,使得培训变得更为生动有效、充满生机。近三年完成班主任专训450余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训400余名、英特尔未来教育专训300余名,均取得了富有实效的培训成果。全区校本培训通过健全管理程序,纳入正轨运行,不仅规范课程的申报、审核、组织、检查等环节,还发动学校开发课程、巡回开讲优秀课程、举办高研班学员返校汇报会等,促进了我区校本培训和研修的规模化和制度化。目前各学校已经开设完成的校本培训课程累计有700场、2000余课时、6万多人次,完成校本培训总课时约15万节。

(四)教师平等参训,学校一视同仁

2009年起,我区加强了对民办学校教师的培训,面对全区民校教师免费开放所有公共培训资源,使我区民校教师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培训机会。各高端培训全面吸收民办学校管理干部参加;区教育局教育科、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科、教研中心、培训中心等4科室,面向民办学校80余管理干部,联合举办学校规范化管理专题培训班,开办 “名师大讲堂”民办学校专场,使全区民办学校教师5000多人次获得了高质量的培训,较好地解决了民办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2009—2010两年,为民办学校教师培训设计的“送训下校”活动,针对民办学校地理位臵偏僻、民办学校教师课时繁重、收入有限等实际情况,按照地域位臵将民办学校划成5个片区,按照每个片区

轮流开课的方式,把名师工作室和专兼职教研员的培训课程送到民办学校。目前已开设了小学语、数、英等学科约30余场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材分析和有效课堂的讲座和培训,深受民办学校一线教师欢迎。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幼儿园教师的业务水平,2009年起至今,邀请北师大心理学专家和省、市学前教育委员会专家,为幼儿园开展了教学业务、心理教育等六个专题集中培训,分六批,共有5000余人次接受培训,对帮助我区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

六.优化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创新培养模式

(一)抢占制高点,带动现代化

1999年底,全区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区领导卓有预见地提出“抢占信息化制高点,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拉开了全区校园网和区域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序幕,在“建网、建库、建队伍、队伍先行,分层、分步、讲效益、效益第一”的建设方针的指引下,技术上采取校园网、区域网、资源中心同步建设,战术上采取“步步跟、步步高、年年新”的策略。于2002年初在深圳市率先建成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校园网,全部校园网宽带互联构成罗湖教育区域网,同步开通罗湖教育区域综合应用平台http:///,率先实现区域 “宽带校校通”,师机比达1:1,生机比达1:7,全部课室实现多媒体教学,成为中央电教馆授予的全国首个“教育信息化实验基地”,荣获2002年深圳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罗湖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模式成为全国“校校通”工程的样板,在省市乃至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罗湖教育信息网名列全国教育类网站之首。

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科学的网络用户账号体系,全区师生人人有账号,实行区、校两级管理,一站式登录的应用模式;率先开发并成功应用区校两级网络OA系统,实现高效、灵活的上传下达;率先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新课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率先自主开发网站建站系统,并用于建立学校网站、学科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提高了建站速度,节约了维护成本;率先自主开发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平台,实现课程、学分、报名、考勤管理网络化;率先实现网上电脑阅卷,有效构建起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率先实现信息设备维护社会化,建立了网上报修跟踪管理系统;率先全面实现了办公无纸化、校务教学管理网络化、教学过程多媒体化;信息网络建设有效推进了教育现代化,在全市各区产生了强烈反响,也赢得国内众多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应用资源平台,服务课程教学

2005年,我区加大自建资源建设的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方案》,在罗湖教育网上开发了技术先进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校园网内的所有计算机都能快速访问资源丰富的区域资源中心和互联网,全区学校资源共建共享的均衡度达到优秀水平。全区教师可直接通过备课平台,撰写教案,上传课件和书写教学反思。全区建有各学科网站、专题学习网站、博客平台等,形成了集商业资源库、自建资源库、专题网站群、学科网站,电子图书库为一体的区域性超大容量的教育资源库;特别是由一线教师创建的、针对性强的教学资源,已成为教学辅导,学科教研,专业发展,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的新平台。

我区聚焦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发展,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重点转向课程教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着力研究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深入整合;加快形成在信息化引领下的教学特征,针对课纲课标、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使新课程改革实现了新的突破和新的飞跃;利用区域资源建设平台和专题网站,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构建创新型学习模式;积极开展基于专题网站的研究性学习,努力创建基于专题网站学习的校本课程,丰富课程结构,拓

展教学领域,构建创新型学习模式,有效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信息化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创立“科技信息节”,提升信息化水平

2002年起,由区教育局和科技局联合举办每年一届的“罗湖区教育科技信息节”,全区学校师生踊跃报名、积极参与,这一活动既成为师生展示信息技能的大舞台,也成为师生信息应用能力PK的大擂台,更是因为师生的杰出表现,成为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响亮品牌。教师活动包括课件制作大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大赛、教育博客大赛、专题学习网站大赛、网络教研团队大赛等;学生活动包括搜索技能大赛,电子作品制作大赛,绿色上网知识大赛,机器人编程大赛等;每届活动历时一个半月,参与师生3万余人,获奖作品3000余件次。信息节举办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成为培养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区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有效平台。

(四)深化课题研究,发挥示范作用

全区在课程教学全面实现多媒体、网络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的课题研究,现有七个课题获中央电教馆“十一五”课题立项,其中五个为重点课题,居全市之首。目前,笋岗中学《基于Wiki思想的开放式资源建设及应用》课题已获得多项高层次的成果,其他课题取得丰硕成果,即将结题;我区信息中心承担的广东省《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重点课题已圆满结题。此外,我区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全国性的竞赛活动屡获大奖,获奖等级、人次始终位于省市乃至全国的前列。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简称NOC大赛)94名师生(作品)获全国一等奖,12名师生获NOC大赛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大奖(该奖项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设立),参加中央电教馆举办的全国教育软件大赛获全国一等奖一项,二等奖

5项,三等奖7项。

上一篇:张舜民《卖花声·题岳阳楼》语文阅读答案及诗词赏析下一篇:大喜的日子数学日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