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太阳教学设计

2024-05-09

21太阳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21太阳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1 太 阳》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目标

⒈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

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⒋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课,激发兴趣 ⒈谜语:不是吃的,必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到,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⒉从谜语中,我们知道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可是太阳究竟有多大?离我们有多远?它的热度有多高?它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没有它就没有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21课太阳。这是一篇说明文(科普短文),就给我们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科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⒈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注意:“氏”读shì;“兽”读shîu;“殖”读zhí;“蔬”读shū;“较”读jiào。

⒉出示生字新词,多种形式检查认读。

⒊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找出课文的中心段、中心句。

读后交流: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的中心段为最后一段,中心句为最后一句。

⒋理清文章思路

①学生阅读后归纳: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第1自然段:讲太阳离我们很远。

第2自然段:讲太阳很大。

第3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

第4自然段:讲太阳与植物、动物和人的关系。

第5自然段:讲太阳与雨雪(气象)的关系。

第6自然段:讲太阳与风(气温)的关系。

第7自然段:讲太阳与健康的关系。

第8自然段:讲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

②根据叙述的内容,可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段(1-3):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远”“大”“热”。

第二段(4-8):讲太阳和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师:课文的叙述层次非常清楚,共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即“远”“大”“热”,一是说明太阳与地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离我们又很远,所以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当的光明和温暖。这两部分内容通过“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句子自然连接,这个句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作业布置

⒈朗读课文。

⒉搜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

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⒉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本文虽然是说明文,但语言优美,文字流畅。可以出示一些句子,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停顿,读出轻重缓急,表达应有的感情。例如:

(1)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有”后面稍作停顿,读“这么”这个词时语气可稍重些,之后语气稍变,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读“古时候,„„”,读到“10个”“寸草不生”时,语气可稍微加重。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太阳”之后要适当停顿;“但是”要读得重些,读后停顿一下;“很远很远”和“非常”要读得重些。

(3)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一句话”“没有”“美丽可爱”等词要读得重些,慢些,表示肯定的语气。

⒉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氏”不要写成“氐”字,“抵”字的右边是“氐”不是“氏”,“疗”字下面不要写成“子”,“庄”字不要写成“压”,也不要多一点。⒊学、生书写。

三、布置作业

⒈抄写生词。

⒉朗读自读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课

⒈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⒉巩固生词。

二、朗读感悟 ⒈探究第一段

⑴读悟第一自然段:远

①《后羿射日》放在开头是为了说明什么?(这一神话故事,原来是用来赞扬后羿为人们做好事的。课文开头引用,是为了引出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个知识。)注:传说的人们口头流传的,所以有虚构和夸张的因素,那么传说不一定真实。

②那么,“射日”的传说可信吗?为什么?从课文中哪些具体描写说明太阳离我们远?(其实,太阳离我们„„箭哪能射得到呢?)给“其实”换个词?(实际上)“其实”表转折,有传说转向事实。否定传说,强调远。

③作者运用什么说明介绍太阳的“远”的呢?

A.列数字(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如,“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用数字说明两者之间的距离,十分准确。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只能给人笼统模糊的印象。

B.用熟悉的事例作类比:如,“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很容易理解。(也有“列数字”和“假设”的说明方法。“如果„„要„„;就是„„也要„„”是假设。)

C.最后一句用反问句强调太阳的“远”。

④小结:这一自然段,突出了“远”这一特点,这是位置特点。

⑵读悟第二自然段:大 ①第一句话中的“它并不大”与“它大得很”这不是矛盾吗?那个词把这两层意思连起来?(实际上)相当于上一节中的那个词?(其实,表转折。)

②第二句话向我们解释什么?(解释那么大的太阳为什么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这不仅说明太阳很大,而且对第一自然段讲得太阳离我们很远,作了补充说明。“因为„„所以„„”因果关系。)

③作者运用什么说明介绍太阳的“大”的呢?

A.比较说明:如,“„„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看似“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的太阳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列数字:“130万个地球”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④小结:这一自然段,突出了“大”这一特点,这是体积特点。

⑶读悟第三自然段:热

①第一句用的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把太阳比作大火球,“大火球”,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反映出来了。)

②太阳的温度有多高?

③作者运用什么说明介绍太阳的“大”的呢? A.列数字:6000°C;2500倍。

B.作比较:“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 作比较。用熟悉的事例作类比:“太阳的温度很高,„„,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很容易理解。

C.比喻说明:如,“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大火球”作比,形象地说明太阳的状态。D.假设说明:

④小结:太阳温度这么高,为什么不会把地球上的东西烧焦呢?这与太阳的远之间又有联系。这一自然段,突出了“热”这一特点,这是温度特点。

⑷第一段读后总结

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太阳的“位置”“体积”“温度”三个方面介绍太阳的自身特点,介绍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假设、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的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很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⒉探究第二段

⑴自读思考:太阳和人类有哪些关系?

⑵读悟第四自然段

①开头第一句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是这一大段的总括句,概括地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虽然„„但是„„”转折关系。)

②这一自然段讲的是太阳和什么的关系?(动植物、人类生活的关系。)从哪两个方面讲太阳同动植物的关系的?(从正反两方面讲太阳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繁殖的关系。“有了„„才„„”是条件关系;“如果„„就„„”是假设关系。)又从哪些方面讲太阳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吃的、穿的、烧的)最后两句是什么关系?

③小结:

A、填空:有了太阳。地球是才有植物、动物,我们才有吃的、穿的、烧的。B.师:这一自然段讲了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关系。

⑶读悟第五自然段

①填空:有了太阳,地球是才有云、雨、雪。

②云雨雪是怎样形成的?

⑷读悟第六自然段

①填空:有了太阳,地球是才有风。

②风是怎样形成的?

师:这节最后一句意思是风是由空气流动造成的,冷热造成空气的流动。第五节主要讲太阳与气象的关系,这一节有太阳与气象的关,也有与气温的关系。

⑸读悟第七自然段

①填空:有了太阳,地球是才能防治疾病。

②为什么能防治疾病?(有杀菌能力)

⑹读悟第八自然段 ①找出两对反义词?(“光明”与“黑暗”,“温暖”与“寒冷”)

②这一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第一、二句各从哪个方面说的?(第一句从正面说;第二句从反面说。)

③在正反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什么话?(最后一句话,齐读)说说这句话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还与第四自然段的总起句呼应。)

注:第八自然段中“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个句子很重要,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四至七自然段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

⑺第二大段总结:课文从第四自然段开始写太阳和地球的密切联系,其中四至七自然段分别列举了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种种影响,第八自然段则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了第四至第七段的内容。这样,太阳与地球的联系非常密切就让人信服了。

三、总结升华 ㈠写作方法:

⒈说明方法

⑴列数字:用具体数字说明

①“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②“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③“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④“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⑵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⑶作比较:

①“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②“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③“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⑷假设:含有“举例” ①“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②“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

⒉第二大段采用“总——分——总”的写法。

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中都有。

㈡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⒈填空:

①因为太阳(),所以我们看上去()。

②因为太阳(),所以我们只能感受到太阳的光和热。

由以上来看,第一自然段与第二三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

⒉第一、二两大段之间在内容上是由什么关系?

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如果那么大、那么热、那么远这三个条件中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都不可能像现在那样密切。

㈢中心:本文通过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太阳的有关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告诉人们只有认识自然,改在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四、板书设计

特点:远、大、热

太阳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

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五、作业布置

⒈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⒉抄写你喜欢的语句。附录:资料袋 ⒈煤的形成 煤是黑色固体矿物,主要成分是碳、氢、氧和氮。它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煤是由古代的植物体在不透空气或空气不足的情况下受到地下的高温和高压而变质形成的。按形成阶段和炭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种。煤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⒉词语

其实—表示下面要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表转折)

传说—人们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说法。(本文指神话故事)

寸草不生—连小草都不生长。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估计—根据情况对事物作大概的判断、推测。

远古—遥远的古代。

地层—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岩石层的系统就叫地层。

生存—保存生命活下去,跟“死亡”相对。

温度—冷热的程度。

热量—热能的多少。

预防—事先防备。

⒊多音字

差:chā(差别 差错);chà(差不多差生);chāi(出差 差事);cī(参差不齐)

篇2:21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繁殖”、“蔬菜”、“预防”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吗,初步体会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后羿射日这个神话故事有谁知道?

(1)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理解:“寸草不生”的意思。

2.《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故事中充满奇特想象,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与神话故事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学习《太阳》这一课,课文给我们介绍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呢?太阳有哪些特点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把每个自然段分别读成一个字。2.同桌一起读第4—8自然段,把它读成一句话。3. 分析理解这几段:

远、大、热是在写太阳的特点,后面的几段介绍了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三、精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说明方法(学习第1—3自然段)

(一)“远”。

1.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

出示句子:“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1.5亿是个数字,从数学的学习中感受1.5亿是个相当大的数字。读句子。板书;列数字

(2)“1.5亿公里远”到底有多远?课文怎么说?指名读。

(3)用我们熟悉的“步行”和“坐飞机”来举例子,(板书)两个例子之间用“;”

(4)3500,二十几,这些也都是在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5)朗读。课文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让我们更形象地感受到了“远”。

2.听老师读。教师故意落下“差不多”、“几”这几个词,比较两个句子,哪种表达好?为什么?

没有办法考证,没人知道,所以用上这几个词,这样表达更加精确。(朗读句子,感受科普文表达的精确性。)

3.这段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这段话从传说引出,再说明实际情况,中间用“其实”来说明实际情况。)一起朗读第1自然段。

(二)自由读描写太阳“大”、“热”的语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来介绍的?让学生自己画出相应的句子,谈谈感受。(给学生动笔思考的时间)

交流:

1.“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理解“抵”——“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样一比较,更显出太阳的“大”,这种方法就叫作比较。读句子。(作比较)

2.“热”——“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列数字)

(1)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联系生活体验。(炎热的夏天一直想待在空调房里吃冰棍,不敢出家门一般只有39摄氏度左右,开水很烫手也只有100摄氏度,6000摄氏度呢,连钢铁„„)

(2)点拨——“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据。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读课后的相关资料。

(三)理清三者间的关系:

1.第2自然段写了太阳的“大”,还写了什么?(“大”与“远”的联系。)读句子:因为„„所以„„

2.用同样的句式说“远”与“大”的关系。如:太阳是个大火球,因为太远,所以感受不到那么热了。

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假设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而且表述的时候,注意用词的准确。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同桌之间认读生字。

2.读写词语:差不多 估计 繁殖 庄稼 预防 并用“差不多”、“估计”这两个词语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用上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自由说说太阳的特点。

2.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太阳“大”、“远”、“热”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

二、感受太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

学习过渡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课文的哪一段话最能说明关系密切?

(通过最后一段话的学习,辐射到第4—7自然段。)

1.自学第4—8自然段,课文哪一句最能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再读第4—8自然段,联系相关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如:有了太阳,植物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有了太阳,动物才能生存,繁殖…… 有了太阳,人类才能舒适生活……

(触摸第4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正反两个方面描写。)有了太阳,才能形成风雪雨露…… 有了太阳,可以预防疾病…… 一句话,有了太阳,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如果没有了太阳,植物就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如果没有了太阳,动物就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了太阳,人类就不能舒适的生活…… 如果没有了太阳,就不能形成风雪雨露…… 如果没有了太阳,就不能预防疾病…… 一句话,如果没有太阳,就不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清第4—8自然段的关系。

前面的第4—7段是具体说明,第8自然段是总结。前面的自然段是具体举例子说明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4.再次朗读第8自然段,先正面再反面与最后总结。反义词:光明——黑暗,温暖——寒冷。

5.填空:地球上的()和(),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到处是(),没有(),没有(),自然()。一句话,没有太阳。()

三、总结全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2.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又那么高,距离我们那么远,才能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才会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

四、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最后一段必须背诵。)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浏览。3.练习写《太阳的自述》。

附板书设计:

太阳

1.5亿公里

特点

130万个地球

热 6000度1800万度

植物、动物

吃 穿 用

与地 气候 云 雨 雪 风

球的疾病 细菌

关系

地球

篇3:21太阳教学设计

国家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简称《意见》) 提出, 2013~2015年, 年均新增装机量10GW左右, 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2012年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是, 到2015年底,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GW以上, 其中还包括1GW光热发电的装机。此次明确提高装机目标, 无疑表现了政府对于发展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决心。不过有分析人士担心, 在目前没有大改观的形势下, 目标恐难完成。“可以说, 目前没有一家光伏企业资金链不紧张。如果没有具体的支持, 这个目标对企业来说就没有实质意义。”

据了解, 目前, 单晶硅、多晶硅产能严重过剩, 开工率不到20%。对此, 《意见》提出, 光伏制造企业应拥有先进技术和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新上光伏制造项目应满足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20%、多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8%、薄膜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2%, 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不高于100k W·h/kg。分析认为, 该标准门槛较高, 接近一线厂商高效产品的标准, 将有力推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摘自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篇4:21太阳教学设计

1.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了

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

2.讨论发现“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文本内容的纲目与条理。

3.品味体会文本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模仿文本语言进行表达。

感受文本的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世纪的希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一、生字词引文本,感对比说明

1.课文预习了吗?出示三个生字:“慷”“蕴”“胁”,指名读读,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注意提醒学生“慷”下面不是“水”。

2.这三个字课文中是怎么组词

的?

3.预习了课文,你能联系文本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说说话吗?适机指导学生读读相关段落。

预设一:人们受到生态环境恶

化、食物匮乏的威胁,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高蛋白食品。适机理解“匮乏”。

预设二:世界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预设三:人类受到电力缺乏的威胁,海洋蕴藏着海浪、潮汐等的无劳无尽的能量。

预设四:海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水资源,可以慷慨地给予人类以空间。

4.课前你也收集了一部分资料,

你还知道海洋可以慷慨地给予人类什么?

“慷慨地给予、蕴藏”是从海洋这一方面讲的,而“威胁”却是从人类现状方面说的,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了什么?它蕴藏了什么?人类的现状受到了什么威胁?这两个问题涵盖了文章内容的全方面,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三个词的意思,还进一步加深并拓展了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关键句析段落,明文本结构

1.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

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几句话简单地概括文本的内容,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归纳的。

预设一: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组

合在一起。

预设二:将各段内容合理组合。

2.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读一读,在文本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句段,师生对话交流,明确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语文学习不同于别的学科,既有语言内容的学习,也需语言形式的掌握。在读思议的基础上,文本的内容与框架便可以了然于心。

三、表达中品情感,悟语言特色

(一)读“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段落,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

读读文章的1~3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达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的,找出的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一:从内容上谈

作者从两方面来说明这关系的密切。海洋对人类的利与弊,人类对海洋的敬与畏。引导学生读好关键短语:“航行的便利、丰富水产、不可缺的食盐、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城镇。”

预设二:从形式上关注

1.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

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但是课文的语言特别的生动有趣,试着找一找。

2.在找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句子:

①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②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③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关注加横线的字词,说说你的体会。

3.适机理解“望洋兴叹”及引号的用法。

(二)读“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从语言中感受海洋的魅力

读读文章的5~8然,每一段都尝试填一填。

海洋是个 ,

人类 。

预设一: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1.你从聚宝盆看出了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们在致力开发海洋?

2.比较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国,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如今,一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3.小结:作者将海洋比作“聚宝盆”,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海洋内矿产资源的无穷无尽。你能像作者这样形象地表达吗?读读其它的段落,试一试。

预设二:海洋是个“食物柜”,人类向海洋索取高蛋白的食品。

预设三:海洋是个“能源站”,人类可以向海洋索取价格低廉。

预设四:海洋是个“家园”,人类可以在海底拓展生存空间。

预设五:海洋是个“淡水库”,人类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解决水荒。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解,还要让自己的语言美起来。课文中形象的表述海洋是一个聚宝盆,本环节利用文本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创新的模仿,海洋是个“食物柜”、海洋是个“能源站”、海洋是个“家园”、海洋是个“淡水库”,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

四、作业中重迁移,达读写目标

篇5:21《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丰润区东实验小学 李颖

教学目标: 【字词积累】

1.认识“氏、兽”等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密切”等17个词语。2.“较”应读四声:jiào。

3.指导写字时,要注意“氏”下面没有点,和 “抵”的右边是“氐”区分,“兽”的下面是“口”,指导“蔬”的书写。【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1、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练习用抓住重点句、重点词的办法把握段落主要内容。

2、练习把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综合在一起来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综合前面的分析、理解,简练、完整地表述太阳的主要特点以及太阳和我们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和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太阳》。(师板书课题:21 太阳)

2.师:请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接切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师: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那下面这些句子和生字你会读吗?

出示课文中带有生字词和容易读错音的字的句子:(1)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2)有了太阳,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3)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4)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5)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2.师:指名先读句子,再读词语,读准字音,并随机理解相关字义、词义的意思。

教师随机对重点字的字音和词语意义进行指导:

师:“摄氏度”是什么意思?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讲:

“摄氏度”就是一种表示温度的单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烧开的水温度是100摄氏度,这中间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摄氏度。

师:谁来说一说“氏”、“兽”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学生:下面没有点,“抵”,它的右边是“氐”,是有点的。“兽”的下面是“口”。

师:“生存”、“繁殖”是什么意思? “生存”就是活着,活下去的意思。“繁殖”就是产生下一代,比如母狗生了小狗。

师指导“蔬” 的书写和“较”的读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出示藏着课文的所有生字的五个句子,在语境中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体现了随文识字。)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些生字和句子都会读了,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知识。

三、读懂内容,整体把握:

(一)引导学生读懂第1-3自然段。1.出示第1自然段: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1)指名读这一段。

(2)师:你有没有读不懂的词语,快速在书上用“?”勾出来。学生读书标注。

(3)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预设:传说,就是长期流传的一种说法。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寸草不生,就是一点草都不长。

(4)师:文章开头给我们介绍了一个传说(传说变红色),谁来用简单的语言讲一讲这个传说呢?

学生回答,如果说不好,再引导学生说清楚。

(5)师:作者用一个神话传说来开头,一下就吸引了我们读的兴趣,还很自然地带我们去了解太阳的相关知识。但是,有同学说了,这个传说有可能不是真的,文中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提示我们要介绍真实的太阳的知识了,是哪个词?

预设学生:“其实”。引导学生理解“其实”。作者其实想强调什么呢?你注意到了哪句话? 预设学生: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师:读一读,这句话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生:这么远,箭根本射不到。师:这么远,到底有多远啊?

学生: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师:1.5亿公里远,有多远呢?

生: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师:看起来,我们要读懂一句话,需要联系上下文去读一读,想一想。

(6)师:这一段还有不理解的词句吗?现在谁来说一说,这一段主要介绍了太阳的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这一段介绍了太阳离我们很远。

师:你概括得很好。还能不能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来说? 生:远。师:非常好。(板书:特点:远)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文。

(设计意图:旨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遇到不懂的词,先理解,在读懂的词语的基础上读懂句子,然后引导学生把每个自然段读成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下第2、3段也这样处理。)

2.出示第2段: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指名读课文,交流不理解的词语。重点是“抵得上”(变红色)。预设学生:“抵得上”就是“顶得上”或“相当于”的意思。

师:读一读,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我体会到了太阳真是太大了!师:这一段又介绍了太阳的什么特点呢? 预设学生:这一段介绍了太阳很大。

师:你很会读书,还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生:大。师:真好!(板书:大)我们再来体会太阳的大。齐读课文。3.出示第3自然段: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指名读课文。

师:这段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学生交流。预设:估计:大致地判断。

师:这段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

预设学生:太阳的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水在100℃会沸腾,铁块在1535℃会熔化成铁水,铁水在2450℃会变成铁蒸气。所以,箭如果真的射到太阳上,也会化成汽了。那谁能像刚才一样,用一个字说说这一段介绍了太阳的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热。师:非常好!(板书:热)指名读课文。

师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那么太阳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板书:和我们的关系:)

(二)引导学生读懂第4-8自然段。

1.师:出示第4自然段: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指名读课文。

(2)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重点交流“密切”(变红色)。(师板书:密切)。

师:“密切” 是什么意思?

预设:学生:就是关系很近的意思。学生:密切就是谁也离不开谁。

(3)师:说得对。你从这一段的哪些语句看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呢?

生:我从“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可以看出有了太阳,动植物才能生长、繁殖,所以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

师:有了太阳才有了动植物,关系真是密切啊!

生:我从“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太阳,就不会有地球上的动植物,所以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

师:如果没有太阳,是多么可怕啊!

生:我从“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可以看出,太阳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

师:是啊,我们人类吃的、穿的、烧的都离不开太阳,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多么密切啊!谁来说一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很密切。动植物和生存、繁殖、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太阳。

(4)师: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指名读,学生读第4段。

4.师:不仅这一段,实际上,课文的5——7段也讲了太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出示第5段:

师:这段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学生交流。预设:“凝成”就是凝结成,凝聚成。

师:你从这一段能看出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吗? 生:我从第5段看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师:好,我们接着往下读。出示第6段:

师:你从第6段能看出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吗? 生:我从第6段看出“有了太阳才有风。”

师:对,风的形成也与太阳有关。云、雨、雪、风这些自然现象的形成都离不开太阳。我们来看第7段,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出示第7段:

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师:这一段告诉我们太阳和我们有什么密切关系呢? 生:我从第7段看出“太阳光有杀菌能力”。

师:真好,太阳光还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5.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太阳和我们真是息息相关哪,所以——出示第8自然段: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师:指名读这一段。学生读第8段。(2)师:这一段讲了什么?

生: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师: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预设学生: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师:这是从正面说的。还有呢?

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师:这是从反面说的。所以,一句话——

学生: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3)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从“密切”入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太阳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使学生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并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它离我们(很远),(很大),(很热)。太阳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出太阳的特点的,又是怎样写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的,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课下作业: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板书设计:

21.太阳

特点:

篇6:人教版21太阳教学设计公开课

一、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1-3小节的学习,感知太阳大、远、热的特点,并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能将这些说明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5、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

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①、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摄氏度 差不多 生存 繁殖 估计

杀菌 治疗 蔬菜 比较 凝成

②、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4)、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学习课文(l-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l-3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

(2)、学生汇报交流。

①、交流“远”的特点:

a、师: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b、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c、师:这样写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学生很容易理解)

(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d、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太阳离我们那么远,我们依然每天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光明和温暖,那是为什么呢?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a、“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c、“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列数字)

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让它们为我们写作时所要表达的情感做助手,真正让读得人,有所感悟和回味。

4、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1)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太阳与我们密切的关系?

出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指名读)

(2)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可见,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阳带来的。也就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5、学习4-7自然段

1.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选代表交流汇报。

(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6、总结全文

《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7、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2)读写词语。

8、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必须背诵最后一段)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上一篇:崇尚文明新风,,创建和谐校园,,——民族中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典型材料下一篇:环保手续办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