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市建言献策促发展

2024-04-13

冀州市建言献策促发展(通用8篇)

篇1:冀州市建言献策促发展

冀州市检察院开展“建言献策”促发展活动

根据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活动精神和市院活动安排,冀州市院为进一步促进检察业务工作和专题活动开展,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全院干警工作主动性,结合当前检察工作实际,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谏言谏策促发展”活动。

为此,该院专门成立了以检察长杨金才任组长,杨富森、闫更义、巩玉明、周全红、徐梅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通过院领导与部门负责人、干警谈心,召开座谈会,设立“建言献策”意见箱、发放调查意见表、利用局域网在网上开辟建立“建言献策”活动专栏等形式,群策群力,为该院建设调动更多力量,培养干警主人意识、责任意识,调动干警工作积极性。以发扬民主,筹集好建议、金点子的形式,融洽上下关系,浓厚干警感情,有效促进检察工作健康良性发展,营造和谐融洽、团结互助、健康有序的机关氛围。截至目前,已经征集到意见和建议20余条,内容涉及队伍建设、业务工作、检察纪律、工作作风、干警待遇等各个方面。目前,该项活动仍在进行之中。

篇2:冀州市建言献策促发展

------------------

【http:// 】【 2011-04-20 10:23 】 【来源: 四川政协网综合 】

调查研究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方法,是人民政协发挥作用、服务决策的根本,也是提高政协工作整体水平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武侯区政协紧紧围绕党政的中心工作,集委员之智,聚政协之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中心,精心选题

选准调研课题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前提。调研课题只有着眼全局,服务大局,与全区中心工作同步合拍,才能有的放矢,赢得党委、政府的重视。一是争取区委区政府领导出题目。根据政协的特点和优势,主动征求党政领导的意见,主动争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给区政协出题目、交任务,使政协的调查研究更加贴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今年,区委主要领导就给政协出两个调研题目,分别是如何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收费贵”难题。根据区委领导要求,区政协领导亲自带领课题调研组和相关部门,积极深入街道、社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状况,并形成调研报告报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二是围绕“第一要务”选题。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研究区委区政府工作要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精心选择楼宇经济发展思考、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等符合决策需要的调研课题,通过下基层调研与听情况通报、开座谈会与个别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性融资促进平台助推我区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关于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的建议》等调研报告,由于报告结合中心工作比较紧密,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三是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人民政协的工作原则要求我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高度关注民生,主动想党委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中选题,把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和就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市管理、强化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作为重大调研课题,为党委、政府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决策依据,充分体现了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政协着力发展、为民谋利的真诚情怀。四是把握前瞻性、开拓性选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新时期的人民政协工作,我们就推进“三化”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加大政府对政协的支持力度,增强政协工作的活力等问题,深入各街道、区级有关部门调研,及时向区委领导反映调研情况,主动争取区委的重视支持,形成了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共识,并配合区委起草了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的有关报告和文件,区委及时召开了政协工作会议,会议制发的《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的大部分内容都采纳了政协的调研建议,会后政协工作出现了党委进一步加强领导、政府大力支持、政协积极主动、各方密切配合的崭新局面。

二、整合力量,创新方式

调查研究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科学而严谨的工作。只有根据课题内容,精心选配和组织好调研队伍,积极创新调研方式,不断拓宽知情出力、献计献策的渠道和委员的参与度,才能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坚持以委员为主体,发挥有关部门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让委员成为调研工作的主角,尽量选择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委员参与调研。同时,注重充分发挥部门熟悉内部管理和掌握有关政策法规的优势,主动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参加或向委员通报情况、提供相关资料,为调研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基础。有时还邀请非委员的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以提高调查研究的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在开展促进我区流动人口常态化管理服务调研活动时,专门邀请政法界委员全程参与,并在区流口办的配合下,召开有公安、综治、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计生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为政协了解实情、提出建议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采取多种形式深入调研。我们积极创新调研方式,采取“四个结合”方式,即:吃透上情与掌握下情相结合、全方位调查与重点解剖相结合、面对面调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问卷调查与专题座谈相结合,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去粗取精、撰写报告奠定了基础。在调研我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过程中,首先组织调研组成员学习成都市和我区关于推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建设的有关政策,然后再深入有关部门和涉农街道,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资料,走访部分村服务站、村社干部和村民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后形成《关于提升我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思考》的调研报告,得到区委主要领导的肯定,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三、分析论证,提高质量

调查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调查的升华。搞好分析研究、提出意见建议是调研的重点,决定着调研水平的高低。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力求分析中肯、建议具体,具有实践性。一是严把起草撰写关口。认真梳理基础材料。注重调研报告的真实性、条理性、翔实性和调研观点的鲜明性、独到性和新颖性,对来自基层的、分散的第一手材料进行认真梳理归类、综合分析,既对带有规律性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又对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客观公正地指出问题,使所形成的调研报告有根有据、真实可靠,提出的意见建议可行可用、有的放矢。二是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调研报告初步形成后,既提交主席会议进行审议修改、完善补充,又分送有关部门和部分委员征求意见,使调研报告更加具科学性、专业性、操作性,确保与党政思路合拍,与群众愿望相符。近三年来,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所开展的促进198区域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专业市场税收征收与管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与管理、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27项专题调研活动形成的调研报告,由于内容充实、分析中肯、建议具体,其中18份被区委区政府政研室刊发在《今日汇报》、《领导参阅》、《工作研究》等载体上,15份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肯定,另外还选送5份在全国性或区域性政协工作研讨会上交流。

四、注重转化,服务发展

篇3:冀州市建言献策促发展

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黄传兴:讲诚信不仅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职责, 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必要途径。长期以来, 东北电网有限公司一直非常重视诚信建设, 始终与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保持高度一致, 在2008年年初南方的抗冰抢险、“5·12”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以及北京奥运会保电等各项工作中, 东北电网有限公司都用行动践行了“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将通过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确保企业发展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增强企业运作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提高依法治企能力, 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 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内涵。从而引导全体员工真诚服务客户,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共塑“国家电网”品牌。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郭明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为学校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为学校加快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和挑战;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为学校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我们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 通过一系列观念、制度、机制创新来为沈阳农业大学搭建新的发展平台, 努力实现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 把沈阳农大建设成为教学与科研并重, 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 农、理、工、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 主要办学指标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的多学科性的一流农业大学。

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局长、党组书记于文礼:《政府工作报告》很振奋人心, 鼓舞士气。其特点一是比较精炼, 整个报告只讲了50分钟;二是务实, 对2008年的总结和2009年的工作安排都很实在, 很贴近辽宁实际;三是思路清晰;四是激情四射, 听后能给人带来很高的士气。建议在支撑辽宁经济发展中多做些研究。一是环境, 报告在这方面讲得很全面, 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生存质量, 这是个很重要的支撑。二是矿产资源, 如何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对资源应进行保护性的开采、科学地开采, 可以在省外、国外建立矿产资源的后备产地。三是能源、资源开发和节约利用问题。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贺伟:政府还应在以下三方面做些努力, 加以重视。一是采取积极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 正是结构调整的最好时机。结构调整主要依靠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创新能力。应有一些政策性的东西, 如何利用好科研院所、高教院校的专家教授们手里的项目, 促进成果转化, 以此促进辽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二是应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下功夫。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是解决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三是省里应在高教强省方面多给予一些扶持政策。辽宁是高教大省, 但缺乏名校, 辽宁正编制高教强省规划, 规划的实施, 应引起政府的重视。

省司法厅副厅长、省监狱管理局局长陈泰宝:要全面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服务振兴、保障民生、促进和谐职能作用的发挥。一是要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拓展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研究制定便民、利民、惠民的具体措施, 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要健全完善监狱劳教场所安全稳定长效机制, 确保监狱劳教场所持续安全稳定。严格落实“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的要求, 健全完善与“首要标准”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韩学军: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是省公安厅领导的省内政法系统唯一的一所集普通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政法系统在职干警培训和人民警察警衔晋升培训于一身的高等院校。学院创立于1948年, 迄今已经为省内外政法系统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和工作骨干。学院设有法学院、公共安全工程与信息技术系、社会科学系、外语系、继续教育学院、中药应用技术开发系 (辽宁中药研究所) 、中文速录学院7个教学院系。学院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1997年以来, 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警察培训中心、加拿大BC省司法公安培训学院等进行合作, 共有138名公安司法警官接受了培训。

辽宁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温景文:当前毕业生就业面临很严峻的形势, 应引起重视, 需要三方面共同努力, 政府、学校和学生自身, 其中, 政府起主导作用, 要多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 学校也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不断转变办校思路, 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学生自身也要不断增强就业的能力。辽宁科技学院深刻认识到学院的招生与就业是学生接受教育和走向社会的两大关口, 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源质量、教育质量、人才质量和办学质量, 直接关系到学院教育工作的全局和学院的社会形象。我们要求学院上下必须转变观念, 健全机制, 加大工作力度, 形成全员参与招生就业的工作格局, 努力将学院招生就业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目前, 在全院范围内已形成全员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篇4:建言献策促政协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徐念沙建议:报告中谈到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能力水平问题,以及要提高政协工作的标准等问题,这个应该更加明确。报告在工作创新方面提到要创新发展,具体到十二届政协怎么创新工作、发挥作用,我想应该从委员提案入手,提高提案的水平。他同时建议政府有关机构对提案的反馈应当有一些强制的约束和考核,这样有利于政协工作不断进步。

他同时还建议:一是要加强对责任政府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服务责任、法律责任,重视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规范市场秩序,避免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二是加强对职工和工会工作的深入研究,在职工维权方面提供必要政策,可参考借鉴国外工会的一些做法,创新我们的工会工作。三是加强对职工的素质培训教育,把职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建立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他希望新一届政府在自身建设问题上应建立一些硬指标、时空坐标;国家应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研究,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面对我国汽车产量世界第一、家用汽车与日俱增的形势,势必对交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政府应提早应对。他强调如果产能找不到市场就是浪费,甚至于造成“舌尖上的浪费”,那样的话,必然导致生态污染、资源浪费。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认为:推进协商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就需要回答协商什么、和谁协商、如何协商、在哪里协商等问题。协商什么是指要在协商的选题上下功夫;和谁协商指国家进行决策时,与相关界别委员进行协商;如何协商要求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依据实际情况邀请参会人员进行一次或多次协商;在哪里协商指组织形式,建议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小组讨论,带着题目与委员进行面对面的讨论。

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标就是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但是,目前我国并未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从投入到产出的创新体系全链条,希望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要主动适应国家的需求,从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深入思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教育界应有的贡献。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洪天慧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政治协商纳入党和国家决策程序的相关机制,不能仅在决策之后通报,而应在决策前和决策中参与。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制度建设,扩大协商范围,提高委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更多关注民生,进一步协调和保障群众利益,密切政协和群众的联系,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市电影公司一级编剧王兴东则希望:政府工作报告应该对以下两个问题给予补充说明和完善:一是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只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为何我国缴纳联合国会费高达5.15%,成为第六多的国家?二是国家动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高达11600亿美元,收益情况如何?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表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对政协尤其重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四句话印象深刻;认真把握对口协商、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四个平台。现在国内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养老保险、收入分配、房价、机构改革、反腐、物价、医改、城镇化、雾霾、教育公平、就业、交通治理等,我们要认真履职,调查研究,提出好的建议。

篇5:冀州市建言献策促发展

按照市“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建言献策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 “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工作的实践,广泛了解和征求热线干部职工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热线工作的对照和反思,现将有关意见归纳整理如下:

一、要狠抓队伍建设,提高机关人员的从业素质。狠抓队伍建设,提高机关工作人员职业素质,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人员素质,建设一支强而有力的队伍?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在群众意识上下功夫。“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加强效能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满意。要想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必须树立群众意识,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二)在学习意识上下功夫。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为民服务,默默奉献”的职业精神,倡导“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道德境界。热线中心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

想,更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学习是增强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行政效能的基础。一方面要加强为民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的群众感情教育,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和困难疾苦放在第一位,关注群众呼声,亲民为民,对每一个来件,做到热情接听,认真记录,耐心解答,及时交办、反馈,实实在在为民排忧解难。另一方面,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多种方式积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及处理措施,使工作人员熟悉各项政策规定,提高依法办事的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切实增强中心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业务,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确保中心工作的渠道畅通和有效运转,自觉维护为民服务热线的良好形象。

(三)在考评机制上下功夫。机关效能建设目标在效,功夫在能,关键在人。用什么人,用工作效能怎么样的人,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具有导向作用。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二要建立激励保障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对经过考评确认在工作中为民、务实的干部要进行褒奖,对惰性强,大局意识差的干部,要加强教育,提高干部工作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三要要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培养,努力培养干部重学习、重思考的习惯,并不断做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增强他们的群众观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二、要加快制度建设和改革,规范行政行为。

实施规范化管理,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从“人管人”向“靠制度管人管事”转变。现有的制度离规范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要保证机关效能建设落到实处,就要不断完善制度,规范操作程序。

(一)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削减和下放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和并联审批,增加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二)要强化制度管理。机关效能不高既有工作态度的问题,也有工作机制的问题。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入手,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绩效考评制等一系列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令行禁止,违者必究。

(三)要深化政务公开。只要不违反保密要求,属办事依据、程序、时限、承诺、项目、收费标准和办事结果的,原则上都要向社会公开。在抓好常规工作公开的同时,及时、全面地公示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干部任用、人事安排、项目审

批、办证办照等问题和环节,使政务公开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更加的全面、真实、透明,提高了政务公开的质量。

三、要加强监督,确保效能建设取得成效。

一、强化内部监察。建立联席会制度,定期通报各网络单位办理情况,就近期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对一些存在职责不很清楚的问题,进行明确;对需要相互配合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的办法、措施;对各重点网络单位的办理情况进行通报。落实百分考核制度,规范网络单位热线工作运转。明确考核内容,从组织机构建设、硬件实施建设、处理热线问题情况三个方面,按照百分考核细则,对重点网络单位的工作情况予以综合考评,确保各热线网络单位正常运转。

篇6:冀州市建言献策促发展

(2012年5月31日)

朔州市财政局

去年以来,朔州财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全省综改试验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生态化目标,进一步加大畜牧养殖、设施农业和生态园林产业的扶持力度,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有力推动了三项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市加快推进“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扶持规模养殖,着力放大生态畜牧基地的集聚效益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主导产业,是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扶持畜牧规模养殖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围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加大帮扶力度,取得了积极的实践成果。到目前,全市奶牛存栏17.5万头,同比增长10.8%;羊饲养量达390.5万只,其中出栏242.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4.7 %、18.1%。使畜牧业占据了大农业的“半壁”江山。

一是大力扶持生态畜牧基地建设。市财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提升产业”的发展思路,按照“规模、健康、高效、环保”的标准,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建设力度。自2008年以来,共争取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8030万元,扶持标准化养殖小区166个;市县财政投入2亿多元,共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56个,其中奶牛小区25个,肉羊小区31个。另外还建成生态环保示范小区10个。至此,全市奶牛小区达到215个,肉羊小区达到162个。全市55%的成母牛、45%的肉羊实现了入园入区饲养,规模化比重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养殖效益。据测算,入区后奶价可比散养每公斤提高0.2-0.3元,每头奶牛年可为农民增收1000—1500元,入区肉羊出栏可提前2—3个月,每年四栏,每只羊纯利润达110元左右。

二是全力扶持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畜牧养殖项目。全市共建成畜牧养殖示范村17个、畜牧养殖基地县2个。以怀仁县肉羊基地建设为例,市县两级财政强化“三项举措”,撬动多方资金投入肉羊养殖业,产生了非常明显的辐射带动效应。一是财政直接补助。2011年市财政补助3000万元支持怀仁县肉羊养殖,县财政用于资助养羊的资金达9000万元左右,具体有下面五条途径。途径一:扶持引进种羊,新增1只基础母羊补贴100元,引进1只优种母羊补贴500元,引进1只优种公羊补贴2000元;途径二:扶持圈舍建设,肉羊养殖小区参照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项目补贴标准及要求给予配套补贴,养殖户的棚圈建设参照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给予补贴;途径三:以奖代补,对规模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殖企业,对非农企业转产畜牧养殖、加工企业的,可以优先申报项目资金,并按投资总额的10%以奖代补;途径四: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为养殖小区高标准配套水、电、路、树;途径五:扶持技术支撑,新建和改造县畜牧兽医局中心化验室、5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5个乡镇畜牧兽医分站,配备村级动物防检员142人。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去年怀仁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扶持养羊发展基金,通过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为几家大型养羊企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三是整合资金。通过项目整合、资金捆绑、集中投入,整合项目资金2.6亿元投向了规模健康养殖园区建设,同时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达5亿多元。财政资金的巨大投入为肉羊养殖产业的发展装上了强有力的引擎。2011年,怀仁县肉羊养殖规模达到了200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634元,其中农民人均养羊收入1700元,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7%。目前,一批大集团、大项目相继落户怀仁,在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投资16亿元的华北皮革城、投资13亿元的雨润集团、投资2.5亿元的内蒙小肥羊集团。

(二)注重扶持集约化生产,着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有利于促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束缚,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基于此,我们设立了“三十万亩设施农业工程专项资金”,集中力量推动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预计“十二五”期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0万亩,达到25万亩,力争3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发展到20万亩,移动大棚、拱棚、网棚发展到5万亩,设施瓜菜总产量达到200万吨,产值100亿元。

市县财政立足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以日光节能温室、塑料大棚为主,采取“政府补、贷款扶、农民集”的筹资办法,坚持“高标准、连片建、规模种、无公害”的建设要求,积极制定发展设施蔬菜扶持政策,促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去年,市财政拨付设施蔬菜专项资金847万元,继续对当年新建日光温室每亩补助2000元,移动大棚每亩补助1000元,集约化育苗智能温室每投资4万元补助3000元。同时,市财政去年拿出2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用于对10个设施蔬菜标准园区和10个集约化育苗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和奖励,每个单位奖励10万元。各县区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设施农业生产的财政优惠政策,例如,山阴县对新建日光温室每亩补助1万元,对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的每亩补助2万元;朔城区对设施蔬菜贷款户财政贴息再延长一年,对百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免费通水、通电、通路,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市设施蔬菜百亩以上园区达200多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设施面积达到6万多亩,产量50多万吨,产值20多亿元。

(三)注重扶持生态建设,着力加快城乡生态化建设步伐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的战略目标,全市财政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2亿元,完成造林33万亩,加快了“荒山覆于森林中、通道行于林荫中、城市隐于公园中、村庄遮于浓荫中、厂矿置于绿色中”绿色新朔州建设进程。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林业项目,最大限度地得到国家和省级投入支持。去年国家和省级投入4200万元,主要用于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工程等。二是每年将30%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造林绿化,预计投资1.8亿元,主要用于西山森林公园、马邑森林公园农业文化展示区、环城绿化、南环路世纪大道通道绿化等工程的建设补助。三是从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中按吨煤3元提取资金,用于造林绿化。四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积极鼓励、吸引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造林绿化。五是继续“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挖一吨煤栽一棵树”的以煤补林经验做法,积极引导和组织资源型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林业建设。譬如:平鲁区为应对采煤带来的生态破坏,实施了“生态优先”战略,2006年至2010年,区财政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达10亿元,2011年投入更创历史地达到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有力提升了全区的生态建设水平。

二、几点启示

(一)整合资金是前提。整合资金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避免“撒胡椒面”现象的发生。近年来,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以重点项目为纽带、以优势特色产业为载体、以重点区域为平台”的涉农资金整合模式,统一编制了支农项目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将性质相近、目标相同、用途相似的相关资金整合起来,遵循科学规划、构建平台、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合力攻坚的原则,上下联动,相互匹配,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了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二)多元投入是关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我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增量及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导向作用,积极运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民办公助、先建后补、贷款担保等方式,多措并举引导民间资金、工商资金、外来资金投入农业,形成多元投入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绩效考评是基础。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的考核和评价,通过可量化、可对比、可分析的方式衡量资金支出的成本与效益,进而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高效管理使用机制,已成为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市财政和农口部门根据绩效考评的目标和最终评价结果,严肃整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下支农资金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另一方面,建立了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档案,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编制和安排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确保了资金的可持续高效优化配置。

(四)强化监管是保障。我市各级财政牢固树立了抓资金监管就是抓资金投入、使用效益、资金安全的理念,建立健全了支农项目库管理、预决算审核、县级报账制、监督检查等各项制度,有力提升了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市财政根据中央省各类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时制定了符合我市实际的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强化对关键环节、重点项目的监督和审批,确保了支农资金的安全、规范、高效使用。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大监督工作理念,进一步加强了财政监督检查与审计、纪检监察的协调配合,增强监督合力,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篇7:我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近几年,我区领导科学规划,心系百姓,强力启动金山新城的开发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推进我区资源型城区转型,全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教育、文体、城市整体面貌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我区的工业发展形势迅猛,在钢铁、煤炭化工、水泥、电力和现代物流等五大行业都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说,环境治理有待加强、群众素质有待提高等等。下面结合我自身的经历和认识,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一点作用。

一、深入发掘我区特色,发展特色旅游。一提到北京,大家都能想起四合院,一说到上海,大家都能联想到小弄堂,再聊聊黄土高原,估计窑洞的形象已经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外国人对北京的四合院、京剧脸谱要比对北京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感兴趣得多。传统的、民族的、特色的,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因此,我认为应保留能体现我区特色的建筑、遗址、遗物等,对其进行翻修、改造,使其形成景观带,发展特色旅游。要深入发掘能体现家乡特色的东西,无论是老建筑、废弃厂房,还是曾经代表一个时代我区特色的物件、文化形式等,把这些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

我区走出去的名片。

二、抓住机遇、广招贤才。众所周知,现在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被各种各样的“大城市病”所困扰,比如说,房价太高、交通拥堵、看病人多、入托困难等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中小城市发展。唐山是发展比较好、发展后劲十足的中小城市,而且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比邻北京、天津,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唐山,能否吸引人才,还要看政府的决心、招贤纳才的方式方法。我认为,唐山应发挥人口适中的优势,打造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生活悠闲的宜居新城,提升百姓的素质,着力引进文化软实力的企业单位,要用广阔的胸怀接纳外来人员,特别是有能力、有水平的人,要给他们创造公平的就业、发展环境,使他们在唐山能够切身体会到幸福指数的攀升,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加上他们的口口相传,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招来有志之士,与我们共同建设唐山、建设古冶,创造美好明天。

三、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靓城。当前,古冶区经济发展正值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提升,越来越绕不开环境优化。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优美的环境是资源、是财富,更是竞争力。打造宜居、宜创业的城乡环境,才容易招得来商、引得来资、留得住人、发展得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是一个地方最大的品牌。

篇8:冀州市建言献策促发展

通风器在西欧已有近百年历史, 它的发展源自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比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小气窗, 户外非常寒冷, 室内有供暖, 空气干燥, 沉闷, 同时伴有油烟等各种气味。室内微通风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最初简单的装置演变成各式各样的门窗通风器。

欧洲

英国:英国的建筑无论是旧是新, 几乎全部要用自然通风器, 该国对住宅通风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规定中对住宅中客厅、卧室、厨房等房间各需要多少通风面积做出了数字性要求;

德国、法国:德国和法国北部采用自然通风较多, 但在南部采用机械式通风较多 (如户式新风系统) , 自然式微通风在该两国大约有5%的应用, 而机械式通风大约有35%的应用;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地区:在这个地区, 自然通风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北欧:对保温通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欧:应用通风器的比例相对较少;

东欧:由于经济发展原因, 通风器的发展滞后于西欧, 但应用正在发展中。

亚洲

日本, 十多年前该国对住宅24小时通风做出规定, 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须安装通风设施, 分为自然式与机械式两种, 自然通风装置可安装在屋顶、屋檐、窗户、墙角以及各面墙上。在韩国、俄联邦、台湾等地区, 通风器也处积极发展应用阶段, 在东南亚通风器也开始有少量项目应用。

美洲

北美、加拿大微通风应用较好。在美国, 很多酒店里通风装置与空调合并设计使用, 与国内空调不同, 安装位置也不同, 通风空调装置在窗的底部, 外面有百叶进风口。

澳洲

通风器进入一种快速发展阶段, 从个别项目选择试用进入到较多应用阶段。

二、通风器在中国

从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强劲发展, 到90年代后期, 国外的门窗系统, 门窗五金被引进中国, Siegenia, GU等德国公司引入了通风器, 当时深圳中航塑窗引入Siegenia通风器生产线。到了2002年, 在广州出现了4-5家通风器厂家, 有以自然通风为主, 有以动力通风为主。但较弱的市场需求让这些厂家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同时, 法国Aldes户式新风系统也被引入到上海。随后法国其它品牌如Nather, France Air, 德国的户式新风系统、日本的松下、三菱、美国的Brown等先后进入中国。同样, 由于市场需求弱, 以及通风管道影响了楼层的高度等原因 (在国外新风系统主要装在有阁楼的2层半的住宅建筑上, 而在国内主要是应用在塔楼上) , 有些公司发展曲折, 被市场淘汰, 有些发展壮大。但户式通风系统技术被中国人逐渐掌握, 在过去不到十年时间里, 市场上出现了近百个品牌新风系统, 鱼龙混杂。市场上有卖500元左右新风系统, 也有卖5万元一套的新风系统, 价格相差百倍, 可见市场的分化。

无论是通风器还是户式新风系统, 目前在国内应用普及度还不高, 平均来说, 100个楼盘应用新风的工程也就2~5个。新风概念的接受程度随着经济发展的梯度而不同, 首先是北上广深特大城市, 接着一级城市, 二级城市, 目前在发达的县级城市也有很少应用。

万科做为房地产领头企业, 几年前在不同区域试点, 今年已在全国全面推进所有住宅都要装新风, 但根据区域的不同会采用不同的方案。有这样一批品牌地产商的带动, 相信这种理念会很快为大众所接受。

除了在居住建筑上采用通风器或户式新风系统外, 在公共建筑上也开始采用通风器, 如医院、学校、特别是高层建筑, 每一栋高层建筑都是一座浓缩的垂直城市, 人口密集。高层建筑外围结构多为幕墙, 但中国人习惯的外开扇很不安全, 尽管多数高层建筑有中央新风系统或空调系统, 但若整栋楼都没有与外界空气相通之处, 那整栋建筑就象一个密闭的罐子, 且中央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的通风管道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而幕墙通风器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现在应用越来越多。

三、为什么门窗幕墙需要通风?

中国从80年代中期, 各级建设部门都在推进建筑节能, 目前全国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 气候的不同, 各个地区分别处于节能的第二阶段到第四阶段, 如北京地区率先要求节能达75%, 已要求在前三个节能30%的基础上再节能30%。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节能65%。建筑节能对门窗的要求主要反映在K值上。例如北京地区从2013年1月1日起从原标准的2.8w/m2·k降低至1.5~2.0w/m2·k。K值降低了, 不单对门窗所需的材料材质提出更高要求, 门窗的气密性也提高了。随着高气密门窗的应用, 它的负面效果是室内开始结露, 再接着发霉, 这样对门窗的微通风提出了要求。目前中国处于节能阶段, 但人们往往忘了节能的目的:节能是为了室内居住人的舒适, 若节能了, 但带来不舒适的室内环境, 那就失去了节能的意义。建筑节能绝不能损坏空气质量, 为节能适当限制换气量是可以的, 但过度减少换气量必将使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影响人们生活的舒适度。以美国节能为例, 曾将换气量由25.5m3/h·p减少到8.5m3/h·p, 结果导致“密闭建筑综合症”蔓延, 每年因室内空气质量恶化所造成的损失达590亿美元。现在重新增加的换气量超过节能以前的换气量, 达到34m3/h·p。

通常来讲, 居住在室内的人每小时需求30m3新鲜空气或居所每小时换气1次,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也可说是卫生通风。开窗通风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 但它的换气次数能达到每小时10~30次, 这对建筑节能极为不利。所以居住建筑设计上既有门窗开启扇又有通风器的设计为一个可选项。门窗通风器既具有安全性, 又能防盗, 它可以一年365天每日24小时工作, 可以在下雨天、下雪天、睡眠时、人不在家时都可使用。

随着中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发生, 对能消除PM2.5的通风器提出了要求, 但常规的通风器加上过滤网也能减轻雾霾对人体的伤害。

四、门窗幕墙通风器工作原理及通风形式

门窗幕墙自然通风器是在风压、热压、空气分子的热运动作用下实现通风功能, 而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几乎不作考虑。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通风都是在热压与风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风压通风与热压通风往往是互为补充、密不可分的。

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在具有良好的外部风环境的地区, 风压可作为实现自然通风的主要手段。风洞试验表明, 当风吹向建筑时, 因受到建筑的阻挡, 会在建筑的迎风面产生正压, 同时, 气流绕过建筑的各个侧面及背面, 会在相应位置产生负压。

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自然通风的另一原理是利用建筑内部空气的热压差, 即通常讲的“烟囱效应”来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是由于室内外存在温差和进排气口存在高度差造成的, 它是利用空气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性质进行的一种通风方式。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在门窗幕墙上部设排风口可将污浊的热空气从室内排出, 而室外新鲜的冷空气则从门窗幕墙底部进风口被吸入。热压作用与进、出风口的高差和室内外的温差有关。室内外温差和进、出风口的高差越大, 则热压作用越明显。与风压式自然通风不同, 热压式自然通风更适应常变的外部风环境和不良的外部风环境。

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在一些大型建筑中, 由于通风路径较长, 流动阻力较大, 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以实现自然通风。而空气污染和噪音不利于人体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 常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门窗幕墙通风器的控制方式有手动控制、绳控制、杆控制或电控、遥控、集中控制等。

五、建筑标准对通风器的要求以及通风器相关标准的应用情况

在2008年之前在国内推广门窗幕墙通风器非常困难, 那时没有通风器任何标准, 而建筑师相对来讲较为保守, 要么要有先例可循, 要么有规可依, 在这种情况下, 广州住邦公司大力推动有关门窗通风器标准的制订, 先后参编了国家住建部行标JG/T233-2008《建筑门窗用通风器》, 重庆市地标《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2009版配套标准图集DJBT-054《建筑通风器》, 国标GB/T28198-2011《窗式动力通风器》, 国标GB/T29737-2013《建筑门窗防沙尘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行业导则《建筑门窗配套件 (通风器) 应用技术导则》,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建筑通风器应用技术规程》。

除通风器的相关标准外, 其它国标, 行标也有对通风做出规定: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室内新风量应不小于30m3/时·人, 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于2012年8月1日实施, 规范中多处强调自然通风, JGJ75-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0.2和3.0.3规定换气次数为1.0次/h, 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0.1和3.0.2规定换气次数为1.0次/h, 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0.2规定冬季采暖换气次数为0.5次/h。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了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在2001年10月由中国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发布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中对室内空气环境做出明确规定如下:居住空间应能自然通风, 无通风死角, 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期间, 要求密闭的窗户有微量通风器。2013年1月1日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实施。

六、门窗幕墙通风器未来发展趋势

现阶段门窗幕墙通风器在市场上应用普及率尚在1%左右, 未来应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通风器经过10多年发展仍然没有普及应用呢?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1.微通风装置作为一个通风功能的门窗幕墙配套件, 它只是一项可选品, 而不是必须品, 它没有广泛的被老百姓所认识, 绝大多数建筑从业人员都不知道有这种产品, 更谈不上房屋开发商的决策人员。

2.尽管通风器有了自己的标准, 但各级建委并没有把需要通风器写入地方强条, 更谈不上住建部颁布规定强制应用, 在中国缺乏行政法规去推行一个产品会较慢。

3.目前国家极力推进建筑节能, 节能工作处于首项, 忽视了对建筑舒适度的考虑。

4.通风器生产企业弱小, 没有能力去市场上大力推广。10年来有一半以上通风器企业已消失, 但每年都有新企业出来, 他们最擅长仿制, 低价, 过几年就灭亡, 中国门窗幕墙行业乱象在通风器领域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但尽管通风器目前发展缓慢, 但未来发展趋势不可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 人们的生活逐步改善, 从小康生活向富裕生活迈进, 人们的追求不同了, 健康地生活, 舒适的生活渐渐成为主流。据统计, 人的一生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 科学家测算, 1个人1天大约要喝2kg水, 呼吸15立方米的空气, 重约20kg。梅雨季节室外湿度大, 空气潮湿, 容易滋生细菌, 致使室内异味, 家具、木地板、衣服霉变。室内微通风是解决问题的硬道理。

门窗幕墙通风器除了要有通风功能外, 还要有适当的过滤, 隔音功能, 强过滤功能的通风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门窗幕墙通风器的载体是门窗幕墙, 如何与载体一体化的设计是一个研究的方向, 针对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温和地区推出相适应的通风器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我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工业化和产品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市场营销网络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和网络不仅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也是最重要的竞争方式和竞争手段。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 将为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变革和商机;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也将为建筑门窗幕墙的设计、制造、施工和运营过程的不断优化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建筑门窗幕墙的生产与管理过程信息化, 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显现其重要价值。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物质资源的重要性已让位于信息资源, 谁拥有准确、及时、可靠和全面的信息, 谁就能占有市场的主动权。信息化是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不断融合将不断提高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为行业信息化掀开新的篇章, 为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的发展带来又一个春天。

上一篇:华为3com一些产品封bt的方法网管技术下一篇:老谋深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