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入门教学反思

2024-05-08

有机物入门教学反思(通用9篇)

篇1:有机物入门教学反思

速写入门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入门知识的课程,主要是引领学生进入速写这个科目的大门。

速写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可达到考查学生艺术素质的目的。速写不仅是基础训练中贯穿始终的课题,也是造型艺术中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如何学习好速写,学生们最为关心。

①多临摹:对优秀作品的临摹,是初学绘画者最快捷简便的学习方法。通过临摹,一方面可做为训练造型能力的手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其表现方法,应用在以后的学习中。

动手临摹前,首先要对摹本进行一番切磋分析。把握其形象特征、主次侧重、笔的轻重缓急、线的来龙去脉、虚实处理、概括手段;线面分割以及情感色彩等,有了总体印象,心中有数,方可动笔。

临摹可以避免盲目,少走弯路。当然“摹、写、默”三者要穿插进行。临摹学习还要有韧劲和恒心,同时还要知疑善思,只有多动脑,多练习,才能与时俱进,水到渠成。

②熟生巧:速写的工具较为简单,利用速写本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生活的每一个侧面。只有多画多练才能提高专业水平。

③勤用脑:学习绘画是一种艰辛的劳动,画速写决不是照抄对象,所以在速写写生中应注意多动脑筋,结合优秀示范作品认真对照思索。

④由慢到快:速写训练要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由慢到快,这是速写训练中,在时间限制上要遵循的原则。慢,是指以较慢的`速度将对象较准确地记录下来,形体的准确是重要的。但速写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速度只能在速写实践中逐步锻炼培养。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本节课只是一个开端,设计得好,学生兴趣会倍增,设计得不好,学生会没有兴趣继续学习。我觉得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通过对大师作品的赏析,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都饶有兴趣地拿起笔依葫芦画瓢,跟着大师的笔触一笔一笔地开始了稚嫩的速写练习。我觉得这个开局是成功的。

篇2:有机物入门教学反思

这学期开学才6周,时间较短,也没有多么深奥的理论知识。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好,所以我想对这些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激发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找到学习英语的感觉,也就是能尽快入门,其中单词的记忆非常重要。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讲课前肯定会让学生稍微预习一下单词,因为如果讲知识点或评讲试题时,还要单独将单词提出来讲解,会另外花费很大的功夫,劳心劳力。最好的就是学生们提前将单词熟记,上课的时候充分跟老师互动。

十一二岁正是记忆力最好、精力也最旺盛的时候,因此我就充分利用这两点,在英语的预备单元里着重让孩子们读、说、唱,让他们觉得英语课上的`很开心。在预备单元里,我着重是教孩子简单的英语交际口语,让他们利用自己记忆力强的优势,说完美地道的英语、做完整畅通的交流,并加以不时的表扬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让这几句话成为英语学习的敲门砖。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记单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初一预备单元的单词都很简单,这些孩子们的记忆力又好,再稍微指点他们记单词时按照读音切开来记,在口语交际是运用,预备单元的单词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班上的学生基本都在规定时间内把单词背完了。前面的单词,我可以教他们读,教他们用一些简单的拼单词方法来记。但是后面的复杂单词,就需要他们提前去预习,提前自己去了解单词的读音了。这就需要学会看音标。

音标对单词来说,就像汉语拼音对汉字。对英语学习音标的教学,其实我跟同年级的另一位英语老师还有分歧。她觉得音标对刚入门的孩子来说太困难,本来还要记单词,再记音标的话会让学生思维混乱。可我觉得打铁就要趁热,趁着学生们刚学英语时候的激情,让他们顺道就掌握查音标读单词的方法。我将他们背过的单词按照音标表罗列出来,与他们一起通过音标来读单词,让他们明白音标的读音并留下印象。通过对单词反复的读、反复的看,学生们对大多数音标都有了很深的印象,并能自己举一反三的拼后面从来没学过的单词。只要一开始将音标教正确,拼写方法教正确,孩子们就能自己拼读单词,有利于他们日后的预习,也减少了老师教读的工作量。通过这种方法,班上掀起了一股读单词的风潮,很多孩子都能提前拼读后面几个单元的单词,甚至个别学生悄悄把整本书的单词都背了。孩子们自己去拼读单词,找到发现的乐趣,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我也感到非常高兴。

篇3:有机物入门教学反思

一、反思式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只有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活动当做建构的对象, 不断对其进行自我反思,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学习。反思式教学法是在教学中通过教材编排、教师设定情境来诱发学生通过回顾的方式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 以使学生意识到思维活动的过程, 更对思维结果进行深入思考, 并能对未来的活动提供指导。

通过反思, 学生可以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概括整合程度,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总结自己学习中所用的方法、策略, 促进知识的迁移,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思考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化学的学科价值, 养成他们正确的科学观。由此可见, 反思对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案例分析

酚的性质和应用是有机化学部分的重要知识点, 在这部分学习中, 学生不但要掌握酚的结构特点、性质和应用, 也要对醇酚性质的对比有较深的认识。此时, 学生已经学习完了烃类、卤代烃和醇类的性质, 已经具备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的知识储备, 在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性质时, 也对“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因此采用反思式教学法不但可以顺利地完成酚类知识的教学, 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概念模型,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以苯酚的酸性教学片段为例来说明采用反思式教学法的过程。

1.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阶段。

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如下实验:取苯酚的浊液2ml于试管中, 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浊液将变得澄清。将得到的澄清液分到两支试管中, 向其中一支滴加稀盐酸, 另一支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实验现象。

2. 引导反思———活跃思维阶段。

反思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思维重新认识并获得升华的过程, 这里蕴涵着比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反思, 也并不是随便想想就是反思。教师需要设置反思任务, 要求学生有的放矢地思考相关内容。引导反思: (1) 苯酚浊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说明什么? (2) 所得的澄清液中加入稀盐酸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出现相同的现象, 这对你分析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现象有什么启发? (3) 根据你的猜想, 你能完成反应的方程式吗? (4) 乙醇有类似性质吗?酚类和醇类在性质上的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 你认为我们一直以来的“官能团决定性质”有哪些不足之处?

教师给出讲解, 实验表明, 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 苯酚消失。混合液再与酸反应, 能重新获得苯酚。这最大的可能是苯酚具有酸性。根据二氧化碳气体同样能制得苯酚的事实我们可以知道,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酸性要弱。酚具有酸性, 而醇类是中性的, 同样都是羟基, 性质上却有明显差异, 这种差异应该是由结构特点引起的。醇类和酚类的差别体现在羟基是否与苯环直接相连。说明当官能团相同, 而官能团所处位置不同, 有机物性质也可能有所不同。

3. 实际应用———解决问题阶段。

实际应用:完成下列问题:

4. 理解原理———认识升华阶段。

理解原理:通过练习, 我们可以发现酚羟基的化学性质上与醇羟基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请回顾苯与甲苯的硝化反应, 结合我们所学, 总结酚羟基与醇羟基性质差异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结果。

案例评析:由以上教学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 通过学生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 学生不断地思考总结, 逐步形成了酚羟基的酸性概念, 理解了醇酚性质差异的原因, 并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反思式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学习中不自觉地使用了多种学习方式, 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几点思考

事实上, 反思式教学法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它本质上是在教师带领下, 学生对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层次认识, 对于自己使用的学习方法由自发使用到自觉使用的过程。

1. 关于反思的引发。

反思式教学法的关键是“反思”, 反思的引发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想要学生的反思活动积极、有效, 就要合理设置情境, 科学安排引导问题。设问时要避免出现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的问题, 这类问题会使学生降低思考的欲望, 从而使反思流于形式。

2. 关于反思的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是《化学2》中有机部分的深入和拓展。虽然其中大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过甚至已经掌握, 但是并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也没有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要想让教学卓有成效, 培养学生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 才是反思式教学法的意义所在。

3. 关于反思习惯的培养。

反思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学习方法的过程。反思式教学法效果如何, 不但要看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反思是否积极有效, 更要看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独立反思的能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反思时要注意给学生留有余地, 并布置反思式作业。如果学生的反思效果明显, 还要及时鼓励表扬。只有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不断的反思, 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明显提升。

在教学中笔者也发现, 反思式教学法的成功实施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 对学生的基础也有要求。实施时会导致学生能力差异拉大, 自学能力本身较差的学生参与度低,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篇4:初二物理的入门教学反思

关键词:生活和物理教学入门反思

俗话说“生活处处有物理”在现在的教材, 初中的物理教学就很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此我就近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特别是初二入门教学谈几点感受。

一、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例如: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我们在校运会期间,百米赛跑开始时,终点裁判是看发令员的发令枪冒出的烟记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呢?当你一进到家门,就看到电能表,保险丝。看到平面镜中钟表的像,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棍会冒烟。我们穿的鞋鞋底为什么要做成花纹,我们做的沙发总比坐板凳舒服,为什么呢?这就说明生活离不开物理。在讲惯性知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车上竖直向上抛东西时,为什么车子在快速开动,人却站在车上不动能够接到抛出去的东西?同学们会想,是的,东西抛上去了,我们和汽车一起在快速前进,怎么还能正好接到被竖直抛出去的东西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想象的原因,再如,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走了,我们落下来怎么还会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候,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

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比如:飞机为什么会飞?应先让学生用一些大小不同的塑料袋子和绳子,小石头从二楼往下放,有些快,有些慢,这样引导学生思考,是有一个托力的作用,飞机的升力就是由于机翼上弯下平,当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快,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动慢,压强大,因而就产生了一个升力。

三、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象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杯子上面了;讲气体压强时,我先做一个“瓶子吞鸡蛋”的有趣实验,在瓶子里燃烧一些沾有酒精的棉花后,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快速堵住瓶口,鸡蛋就自动钻进瓶子里。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一些小纸碎在桌面上,再敲敲桌面,就会看见小纸碎上下跳动。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都能使使学生真正了解到 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做为一名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就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上完一节课好更要好好地反思:这一节中好在哪里,哪里还存在什么问题,重点的地方是否遗漏,下一节钟应该怎么改进,都要好好反思。要做到一节课都是下一课的准备课。

参考文献:

物理新课标,教育教科版物理教材

篇5:有机物入门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也是七年级生物最难教的一堂课之一,因为这个实验是著名科学家做的实验,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不便于演示实验,学生也不能亲自动手做实验。怎样上好这堂课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实验,让学生“学”实验,而应利用这个实验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以本节课的实验为依托,以实验设计中的问题为突破口,实施本节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对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地位,思维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前人做过的.实验,学生经过探究,能从中发现问题,并能很好地把握实验要点。但教学过程中也出现设计的问题有的过于简单化,学生不用深入思考即可得到答案,这样的设疑没有起到调动思维的作用,有的难度又过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提问没有能层层递进,出现了“脱钩”现象。以后在设计问题上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让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借助于精良的课件进行教学,转变了满堂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学生掌握的情况来看还是不错的。

篇6:有机化学教学反思

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他们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有机化学学起来很吃力。虽然课堂上听懂了,可课后做练习时觉得很难,尤其在测验时,时间不够用,每道题似乎都要想很久才慢慢解出来。

2、有机化学方程式难记。有机化学方程式与无机化学方程式有较大区别,学生初接触,感觉生疏,尤其是反应条件多样复杂,很难记清楚。

3、有些实验书中没有详细介绍实验步骤但又需掌握,比如苯的溴代、硝化反应,印象比较混乱。

4、有机物质名称多,难记,解题时有些不能顺利记起,要回忆很久才能联系。

从我教学中的体会是:有机化学体现系统性,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知识的熟练和灵活应用是基本要求。特别是有机合成要求对知识有很全面系统的掌握、要有熟练的联想应用能力。各类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各类有机反应条件的应用、各类反应中有机物化学键的断键成键规律是要重点把握的。

综合这些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最有效的近期措施是:将已学的重要有机方程式列出来,把有机反应类型、条件做好归纳归类,印发给学生记忆。将苯的溴代、硝化反应,卤代烃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等重要性质实验原理、装置、步骤、检验方法等编写出来,印发给学生,帮助其梳理知识,加强理解和应用。及时针对性地讲评练习。备课和编写学案时,将重要知识、核心知识列出来,让学生记住。及时检查、测试,反馈学生掌握情况,采取弥补和改进措施。

从长远打算,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和教师的忧患我采取的措施是:

1、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有机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2、有机化学强调“从典型到一般”,“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体会到这种思想,以便为后续的各类有机物的学习搭建一个理论方法的平台。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搭建好这个平台。有机化学课程是由很多个分散的知识点组合构成的,应注意领会每个章节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有机化学课程是在学习无机化学基础后开设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方法,加强有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己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有机化学的零碎知识较多,如果只是无条理地堆积,那么堆积的知识越多,头绪就越乱,也越不利于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对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条理化、纲领化,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忆,也有利于学生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所谓读书要“从厚到薄”,就是强调归纳总结的重要性。

4、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由两部分组成,必修2教材是以典型有机物为切入点,侧重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深化,能让学生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因此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学中要注意将必修2与选修5相关知识进行衔接,既要避免重复,又让学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这点我特别注意,在讲选修的时候必要迁涉到必修2。讲授新课时,对于必修2出现过的知识,要复习、甚至需重新介绍。

篇7:《有机实验复习》教学反思

有机实验题成为高考命题的新宠:从2011年至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都有考到。在此专题上为了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取得更快的进步,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到解题的基本思路。这是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一、复习内容的处理

有机实验是一节复习课,主要以必修二和选修五中所出现的基础实验为依据进行创新的一类综合探究的课程。我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考虑到协和中学高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本基础实验为切入点,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引起学生的.重视,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寻找解题的基本思路及技巧,然后运用技巧进行深化巩固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的处理,是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便于学生更好掌握解题的技巧。

二、成功之处

倘若说这节课有可取之处,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课本为基础呈现基本解题的思路。通过选修五“苯和溴的反应”入手,激发学生解题欲望。

2、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师生配合融洽。得出基本解题的思路后立刻通过2012年全国卷的高考试题加以深化,令学生体会解题技巧的重要性。

3、三维目标兼顾,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得出解决有机实验题的基本思考方向,内化知识的形成和建构,让学生既关注高考试题中的实际问题、了解研究有机实验的重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课堂氛围和谐,激发学生主体潜能。针对本节课知识内容和思维、练习容量均较大,学生活动机会较多的特点,不仅引言、过渡、点评、小结等语言表述简洁自然,而且通过精心设计、鼓励性评价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做到让学生有话讲,愿意讲,大胆讲,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以此推进和提高课堂效率。

三、不知之处

可能由于设计时课堂容量偏大,所以本节课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有机实验基本解题思路,如果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并且让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更多的争议和讨论,教学的效果肯定更佳。

2、对学生展示的成果点评不充分。在第二个例题时,并没把学生的成果全部展示,这样就会扼杀了学生的激 情,还有在展示的过程中和PPT展示发生的冲突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篇8:有机物入门教学反思

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1 化抽象为具体,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可为课堂快速、大量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 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渲染力,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器官来接受课堂信息, 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的有机化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境, 化不可见为可见, 化静态为动态, 化抽象为直观, 化复杂多变为简单明了[1],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平台。同时, 相关内容的快速链接及切换, 三维动画的模拟演示等等, 使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感官和时空的界限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比如, 分子结构、分子轨道、共轭体系等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学生难以掌握,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轻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讲授这些理论时, 我们采取Flash动画的形式来模拟演示sp3、sp2及sp杂化的过程、杂化的轨道的形状、夹角及空间构型等, 把抽象内容变成具体事物, 并且可以瞬间变化动作慢放, 甚至定格处理得以暂时停下来认真观察, 便于指导学生揭示知识的本质过程, 实现认识上的飞跃[2]。类似抽象的内容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有很多, 比如分子的立体构型与构象、Sn1和Sn2反应历程等等, 教学当中采用动画的形式,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有效地弥补学生无法想象的抽象领域, 比单纯的说教、讲解效果好得多,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效果非常显著。

1.2 增加了教学信息量, 有效缓解教学压力

有机化学是化学二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众多学科的理论基础, 其本身体系庞大, 涉及面广, 内容多, 而安排的教学课时越来越少。本校工科专业采用徐寿昌主编的《有机化学》 (第二版) , 全书共十九章, 并附有一些选读材料。国家教委审订的高等工业学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130~140课时, 而我校教学大纲要求一个学期学完, 总共64课时。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如果采用传统手写板书方式进行教学会使课堂内容非常紧凑, 而且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及扩展方面的介绍也显得力度不够, 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十分有限。采用多媒体教学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不仅完成了原大纲的教学任务, 还结合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补充了有关知识的新动向以及应用等内容,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例如在介绍有机化学发展简史、同类反应的相关例子等内容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形式来“快讲、多讲”。而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专业相关的应用研究进展得以向学生展示。比如石油化工工业中原油的各种有机成分的分离纯化, 天然产物的提纯, 合成香料的合成反应等, 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相关的工业生产实况, 如反应原理、管线及设备设计、生产工艺流程等等知识, 可完善丰富化工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 使学生所学知识更深厚扎实, 并使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同时, 也改变了学生对基础课枯燥无味、深奥难懂、重理论无实用的传统印象, 大大提高学生对于基础课学习的兴趣。

2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2.1 认识不足, 不能把握多媒体的“度”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形式新颖、现代的教学方式, 但是, 很多教师过于夸大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认为如果没有应用到多媒体的课就不能算是一节好的课, 奉多媒体教学如神明, 逢课必用、用之无度, 片面夸大其功效, 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通过多媒体来演示, “满堂灌”成了“满堂演”, 屏幕代替了黑板, 鼠标代替了教鞭[3]。这种“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思想导致了两个误区:一是有些教师单纯把课件制作的画面漂亮与否作为衡量课件质量的指标, 忽视了教学的实质内容。比如在课上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 而且背景复杂, 页面花哨, 近看是教室, 远看是游戏厅, 学生面对这种情况, 只会在视觉上感到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学习的注意力分散了, 也冲淡了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关注。而且由于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上网、查找资料和制做课件上面, 揣摩教材、教法的时间相对就少了, 如此一来, 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背道而驰。二是有些教师由于计算机技术应用不高, 只是纯粹地把课本的文字及图片简单拼凑在幻灯片上, 造成幻灯片的文字泛滥, 界面单调呆板,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过度依赖教学课件, 教师教学基本功下降

对一些刚上讲台年青教师而言, 由于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 以为课堂教学就是念课件, 导致对多媒体的严重依赖, 教学基本功很难有所长进。目前, 由于国家教育部一直都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和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 优质的课件很轻松就能获得, 导致有些老师直接拿着别人的课件就去上课, 课前根本不备课, 不专研教材, 不考虑面对的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需求, 也不琢磨课件制作者的讲课思路, 最终教师在讲台上只能充当“播音员”的角色, 而不是课堂的主导者。长此以往, 培养了教师的惰性, 很多教师不愿写教案, 不懂得对课堂“察言观色”进而调整讲课内容和速度, 不去探索教学规律。而这些恰恰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课堂教学指导与管理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及教学基本功。对多媒体的过于依赖既不利于新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 也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3 教学信息量过大,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 多媒体技术使高密度的知识传授成为可能, 大量信息的优化处理, 无疑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现代教育理念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 从而发挥其独立思考能力。传统的上课模式, 有经验的老师在内容由形象向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化时, 会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 师生根据非预见性的互动, 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 过于夸大多媒体的教学容量, 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 但是在使用时, 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 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 课堂上没有足够的“留白”如此一来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 思维无法跟上课件展示的速度, 在课堂上没有思考和分析的时间, 也没时间作笔记, 对知识一知半解, 无法消化, 分不清重点和难点, 也不利于课后的复习。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 而这正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新性的大忌。

3 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措施

多媒体教学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 主要原因还是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认知能力参差不齐, 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改进提高。

3.1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强化师生互动

对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讲,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 而教师是直接的知识传授者, 更是学生行为的影响者, 因此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要正确认识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 仍然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因此, 教师仍然需要精心备课授课,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渲染力, 熟练各种教学方法, 深谙引导主导课堂氛围的技能, 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 整理授课思路, 亲自设计课件、编写课件, 既要弃掉其中过分美观和喧闹的元素, 又要避免文字式的多媒体, 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4]。而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应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技能培训以及一些教学竞赛等方式, 以提高教师应用对媒体技术的技能[5]。

3.2 传统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多媒体技术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优势,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是教学手段的一种, 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传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方法的掌握, 注重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主导者, 这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教学中, “扬长避短”的原则, 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要设法让学生做到听、看、想、讲、写等动作都能轮换使用, 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探讨的主体作用。教师利用其特定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应变能力, 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使之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突出教学难点, 同时与传统教学紧密结合, 相得益彰, 发挥教学的最大潜能,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4 结论

有机化学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性强, 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教学信息量等特点, 在有限的学时内, 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如果过度关注多媒体技术, 会带来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接受, 而教师会对多媒体技术过度依赖, 教学基本功下降等后果。因此, 对于多媒体技术, 要充分认识其利与弊, 加强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强化师生互动, 并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技术有机结合,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摘要: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已经逐步应用于各学科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信息量等优点, 但其在教师利用时存在难以把握好度, 过分依赖, 教学基本功下降等缺点。因此,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上, 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师生互动、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结合等措施的实施, 确保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有机化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海燕, 宋双居, 降青梅, 等.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有机化学教学效能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7, 9 (4) :101-103.

[2]李正义, 孙小强.浅谈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广州化工, 2010, 38 (12) :289-291.

[3]赵海燕.多媒体教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科学, 2008 (11) :139.

[4]韩秋萍.有机化学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 2009 (4) :144-145.

篇9:有机物入门教学反思

关键词:有机物组成和结构;教学实录;知识价值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3–0044–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教学分析

1.1 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选修5专题1第一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组成和结构问题是化学的基本问题,是进一步研究反应问题的重要基础。毫无疑问,本节课的学习将会涉及有关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可以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方法及其相互联系的了解。分子生物学、天然有机化学、医学以及材料学等领域都要涉及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研究。本节课的学习无疑可以作为这些领域的学习、研究基础,并且跟《实验化学》模块中现代实验方法的学习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

第二,促进学生发展的认知价值。本课的内容体现了有机物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研究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基本流程和思想方法,并能将这些思想方法运用于以后的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对学生认识、了解和体会在化学问题解决中灵活应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方法的重要性有着典型的意义,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有关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1.2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通过化学必修2的学习对一些常见而典型的有机物的性质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化学必修1专题1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实验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也初步具备了运用现代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

但同时笔者了解到:学生常常觉得有机化学比无机化学更难学,原因在于方程式更复杂,背起来更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化学就是要背要记很多知识,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学习化学还没入门”。化学学习的门到底是什么?应该是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对学生思想和方法的引领,没有对教学内容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那么教学就只是“知识的堆砌”,学生接受的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散乱的知识,而没有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和核心观念;学生接受的是解题技巧的训练,而没有对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这样的学生永远入不了化学的门。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应从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入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实用价值、学科价值和学习价值,从而实现从具体性知识传授到核心观念建构,从知识解析为本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为本。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和程序,能进行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识别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2.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知道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通过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确定了解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现代物理学及计算机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3 教学实录

环节一 设置情境,悬疑激趣

[师]在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中,有许多是有机物,有机物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

[师](出示一种有机物样品R),它是生命代谢产物之一,通过测定它在血液中的含量可以测运动强度。

[投影]新闻:花游姑娘上岸就“扎针”(北青网法制晚报)

[投影]图片展示R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化妆品业、农畜业方面的广泛应用。

[师]如果想知道R是什么物质,你的思路是怎样的?

[生]必须先知道它的组成和结构。

[板书]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未知物R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并将测定未知物R的结构作为一条情境线索贯穿本节课教学始终,并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的认知发展。

环节二 方案探讨,体会方法

[师]课前布置了自主学习的任务,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测定物质R的元素组成和含量。下面请同学汇报设计方案。

[生]

先燃烧得到CO2和水,然后通过一定的物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求得碳和氢的质量,再求得氧的质量。

[师]请同学评价刚才的实验方案。

[生1]方案基本可行,但是我担心燃烧是否充分。

[师]他想到了实验的一个关键点,如果燃烧不充分生成了CO,那么通过该装置测得的元素含量就不准确,显然实验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虑。

[生2]我觉得根据已知事实不能确定R中不含有C、H、O以外的其他元素!

[生3]我觉得这个装置能测定有机物的组成,但是无法测定有机物的结构。

[师]还有同学设计了这样的实验装置(如图2):

请同学评价这两套实验方案。

[生1]这个装置把O2换成了CuO,我觉得可以接触充分,保证有机物完全燃烧。

[生2]差不多,大同小异。

[师]“同”在哪里?“异”在哪里?

[生]原理大致相同,但是细节上有差别。

[师]请大家对比以下三种物质的碳含量:C4H10:82.8%;C5H12:83.3%;C6H14:83.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这个测定实验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元素含量的细微差别将导致分子式测定的差异。

[师]如果有机物中还含有C、H、O以外的其他元素,用什么方法能完成对其他元素的测定呢?

[生]钠熔法、铜丝燃烧法。

[师]燃烧法和钠熔法均采取了怎样的思路完成对有机物组成的确定呢?

[生]转化为易测定的无机物,例如二氧化碳、水。

[师]是的,当遇到难以测定的物质时,应想办法转化为易测定的物质。转化法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评价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和含量的实验方案,让学生体会有机物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转化法和实验法,同时培养学生评价反思的能力和严谨的态度。

环节三 回顾历史,体验成功艰辛

[师]通过讨论我们基本确定了实验方案。虽然方案设计出来了,但还只是纸上谈兵,真正要将方案付诸实施,还会面临很多问题。其实大家的想法和两百年前的科学家不谋而合,科学家们将方案付诸于实践。下面我们来看几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投影]

设计意图:通过确定有机物R的分子式的计算,让学生总结和体会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一般思路。

环节五 类比思维,确定结构

[师]请每个同学尝试写出分子式为C3H6O3的有机物可能的结构。

[生]书写的结构中原子之间有多种连接顺序和结合方式。

[师]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师]李比希和维勒在19世纪时就已发现同一种分子式出现不同的结构的现象,当时两人各自得到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氰酸和雷酸,但经测定这两种分子组成完全相同,随后由贝采尼乌斯提出了“同分异性”,后改为“同分异构”。

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给确定有机物结构带来了困难。怎样才能快速确定有机物的结构,这是在当时实验手段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科学家面临的又一难题。李比希和维勒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共同提出了基团理论,最早开展了对有机分子结构理论的探索。

[投影]

[师] 1832年李比希和维勒从苦杏仁中得到液态杏仁油(化学名叫苯甲醛C7H6O),由其制备出一系列衍生物,如苯甲酸(C7H6O2)、苯酰氯(C7H5ClO)等。他们分析了这些衍生物,发现其中都存在着起基本主体作用的基团C7H5O。这种基团若加上H、OH、Cl和NH2就能生成上述各种有机物质。这种现象犹如一个氢原子加上H、OH、Cl和NH2就能生成H2、H2O、HCl和NH3分子一样。也就是说,在无机化合物里一个原子所起的作用,在有机化合物方面所不同的是一个基团(或原子团)在起着作用。

由此可见,有机物虽然复杂繁多,然而通过跟简单的无机物的对比之后,就会发现研究工作变得简单明确得多。

[师]从李比希的这项贡献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生1]李比希采用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比的方法。

[生2]可以从基团的角度研究有机物。

[师]是的。李比希提出了基团的概念,由基团衍生出另一个概念叫官能团。从基团和官能团的角度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可以事半功倍。如何将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物的特性挂钩呢?

[生]可以从性质推测有机物中含有的基团或官能团,再将基团拼起来。

[投影]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书写R的结构体会结构的多样性,再对比李比希的基团理论得出确定有机物结构的思路。

[师]从你所掌握的信息中,你猜测有机物R中有哪些官能团呢?

[生1] R是酸味剂、调节pH,所以有酸性,具有羧基。

[生2]能发生聚合反应,所以有羟基。

[实验1] R中加石蕊指示剂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

[实验2] R中加金属钠

[实验现象]反应剧烈,产生气体,并发生燃烧。

[师]通过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1] R中有羧基和羟基。

[师]经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确定R中有羟基和羧基,经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可以确定R中有四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3:1:1:1,结合这两个结构信息,我们最后确定的R是怎样的结构?

[师]原来R就是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之一的乳酸,它同时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认为研究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常用哪些方法?

[生]谈收获和体会。

[投影]

(1)转化法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实验法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类比迁移法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4)基团拼接法常用于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5 教学反思

5.1 通过历史的视角凸显学科思维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教授曾经说:我认为化学的教学要把21世纪化学的生动活泼的、立体多维的形象向学生展示出来。他认为:不要只讲静态的当代化学,要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因此本节课以李比希等科学家测定有机物分子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过程为思维主线,通过三组化学史实的介绍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的艰辛,获得研究思路的启发,从而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情感的冲击。

第二组化学史实是李比希提出基团理论。从李比希和维勒发现同分异构现象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尝试从结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类比提出基团理论的全过程展现给学生,学生从中能领会科学家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并从科学家的思路中获得研究思路的启发和灵感,从而学习解决问题的类比迁移法。

第三组化学史实是有机物结构测定在历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介绍,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物理方法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兴趣。

5.2 通过情境的设置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这节课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学中以未知物R(乳酸)的结构测定作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从一开始以神奇的有机物R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到R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到课的展开过程中始终以“确定R的组成和结构”作为任务进行驱动,将学生的思维始终置于悬疑状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为生成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兴趣基础。

5.3 通过问题的引导突破认知瓶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都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北师大王磊教授提出:教师的提问中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关系性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就是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问题。这堂课将思路性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路性问题:

在讨论学生设计的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案时,追问设计方案的学生,“你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追问评价的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

在完成了未知物R的分子式计算后提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在学生写出了多种R可能的结构式后,追问“对大家写出来的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在介绍了基团理论后,继续让学生思考“既然基团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从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遵循怎样的思路?”、“从李比希的研究过程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研究过程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达到高层次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6~127.

[2]孟献华.基于化学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50.

第三组化学史实是有机物结构测定在历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介绍,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物理方法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兴趣。

5.2 通过情境的设置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这节课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学中以未知物R(乳酸)的结构测定作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从一开始以神奇的有机物R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到R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到课的展开过程中始终以“确定R的组成和结构”作为任务进行驱动,将学生的思维始终置于悬疑状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为生成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兴趣基础。

5.3 通过问题的引导突破认知瓶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都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北师大王磊教授提出:教师的提问中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关系性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就是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问题。这堂课将思路性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路性问题:

在讨论学生设计的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案时,追问设计方案的学生,“你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追问评价的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

在完成了未知物R的分子式计算后提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在学生写出了多种R可能的结构式后,追问“对大家写出来的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在介绍了基团理论后,继续让学生思考“既然基团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从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遵循怎样的思路?”、“从李比希的研究过程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研究过程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达到高层次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6~127.

[2]孟献华.基于化学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50.

第三组化学史实是有机物结构测定在历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介绍,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物理方法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兴趣。

5.2 通过情境的设置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这节课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学中以未知物R(乳酸)的结构测定作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从一开始以神奇的有机物R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到R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到课的展开过程中始终以“确定R的组成和结构”作为任务进行驱动,将学生的思维始终置于悬疑状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为生成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兴趣基础。

5.3 通过问题的引导突破认知瓶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都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北师大王磊教授提出:教师的提问中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关系性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就是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问题。这堂课将思路性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路性问题:

在讨论学生设计的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案时,追问设计方案的学生,“你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追问评价的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

在完成了未知物R的分子式计算后提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在学生写出了多种R可能的结构式后,追问“对大家写出来的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在介绍了基团理论后,继续让学生思考“既然基团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从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遵循怎样的思路?”、“从李比希的研究过程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研究过程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达到高层次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6~127.

上一篇:高三复读生寄语下一篇:院感重点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