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

2024-04-14

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共10篇)

篇1: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

如今,各种求职场中的大学生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无疑是从业经验的欠缺。“曾经有诱人的职位、高薪的待遇摆在我面前,但我却与其失之交臂,不是我不珍惜,而是我没有经验”,许多大学生发出无奈的感慨。但最近一项调查表明,与中国公司大多以没有工作经验为由将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相反,许多知名的跨国大公司则对大学毕业生青睐有加。

跨国公司青睐应届大学生

据了解,宝洁公司每年都要到北大、清华等全国知名高校招揽高才生,不仅如此,他们对应届毕业生采取不限专业,不限成绩,不限性别的“三不”政策。麦当劳在用人上采取:“用生不用熟”原则,总是从应届毕业生中大量招人,然后加以严格培训。他们认为没有经验的新人如同一张白纸,可以绘上最好最美的图画,而这些毕业生由于资质浅,从基层做起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加之普遍勤奋上进,充满活力,正适合麦当劳和麦当劳作风。

统一公司采用“宽进严出”的用人机制,招人时,不太严格,条件宽松,有无经验均可,专业不限,每年都成为各高校接纳大户,但却规定任何进来的大学生都得从基层做起,到各级销售部门当业务员。

应届毕业生可塑性强

成都某跨国公司人事主管认为,大学生心地善良、思维单纯、受社会不正之风污染少,可塑性强。他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大都具有扎实的外语功底,专业理论及开拓创新的思想,这让他们后劲十足。他们在工作中无拘无束,没有包袱,不会瞻前顾后害怕失败。这些外资企业需要的优秀品质正是一些有‘从业经验’的人士所欠缺的。”

四川一民营企业董事长告诉记者:“其实一些国内企业要求的所谓的“从业经验”,很大程度来说是指社会阅历,与人相处的经验,如一些国内企业招聘大学生时,能否喝酒也是一个衡量因素。应届大学生这一软肋,在相对开放务实的一些跨国企业看来,恰恰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他们认为这些毕业生如一张单纯的白纸,不用担心因前期习惯势力影响而要多费力气。

大学生对企业有忠诚感

外企普遍认为,自己培养的大学生,不会惟利是图,轻易跳槽。如松下公司注重自己造才,从不挖墙角。他们认为优秀人才很难“拣到”,也很难“控制”,最好自己用心去培养,从内部提拔人才。基于此,每年他们都将“造才”目光瞄准在各高校,精挑细选,再经过系统培训,力争成公司可用之才。

无论对国内企业还是跨国企业来说,人才流失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经过多年培养出的中、高级人才,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人才,一旦跳槽就会对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一外企中国地区负责人曾表示,“员工从业经验可以慢慢培养,品行才是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你可以用高薪挖来的人,别人同样也可以挖走。”有人直言不讳,“忠诚度正是一些有从业经验者最为欠缺的。”另外,应届大学生城府不深,不会“窝里斗”,容易形成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也是被外企看好的一大优势。

有经济学者认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情况严重,正是由其“短视”所致,招聘员工总希望马上产生效应,而忽略了对其的培养和投资。在人才选择和培养方面,外企无疑视野要开阔得多,也走在了前列。大学应届优秀毕业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篇2: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

我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个主持的人去教小学的学费,可能上的这个私立小学音乐就块钱我一个之前。便宜的吧,那个是贵族私立小学吗?就是每个人上的呀,不一样的呀不是哦,就是这个再怎么说也是分成那种,就是你交钱能上的,他专门给什么明星名人他们那些人唱的还是不太一样的是啊。

我们当时这个我们那边的私立小学是5000块钱一年,不止6000块钱一年。你说的那个是啊,这种就是属于那个你非富即贵,要不你上不了的嘛要不然谁会花这个十几万给孩子,关键是一年是不是啊?不是说一般人上得起的,可能里面的是金子做的呢。我30岁这些学生有啥用啊?那个就是上次说的那个里面给你做可以,我真是太奇怪了。

感觉跟我们想的.不太一样吧,都是那个又年轻又好看,笑容还甜甜,还穿着好看的制服,为啥呀?就是说这么贵的也在打卡吗?嗯,那要加油哦,不是的,我也不是催你啊,我现在要不要进去?我就是来问一问你是不是在打卡,我想起来今天好像还没有刷牙呢,我刚才应该是说口水,但是没刷牙,那你也不用发出那么的声音吧。那舒服吗?感觉好像是不错,然后我想起来你说什么给哥装了一个这个是。做美容我给小姐妹逛逛街,反正主要你给我钱,其他的不是很重要了,只要是能把这个孩子。而且可能要是我们有了孩子,也会变成那样的生活,也说不定的。

篇3:浅析中日家庭观念的不同

关键词:日本,家庭意识,儒家思想,等级制度

家庭作为社会构成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研究现代社会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家庭观念与现代家庭观念中表现出的差异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和社会进步的具体形态。不同国家之间家庭观念的差异则可以反映出两国在文化观念上的不同。同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日之间在家庭观念上就表现出性格迥异的特点。日本的“身份等级制”和“和”思想是影响日本人行为意识的两大重要因素。其中,“身份等级制”对日本人的家庭观念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

一、日本的身份等级制度与日本人的家庭意识

在日本人的意识,等级制度大于一切,即便是在家庭中也是如此,不可越雷池一步,与其说如此,不如说是身份等级制度的施行首先是从家庭中开始的,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的身份等级制度牢牢束缚了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日本人从生下来开始就被灌输予等级观念,妻子要给丈夫行李,儿子要遵从父亲的命令,晚辈要听从长辈的命令,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了家庭成员应该遵从的规则和应承担的责任,并由此泛化到社会身份等级当中。这种严格的规范对于每个家庭成员来讲都规定好了他们各自应该做的事和应该遵从的行为规范。因此,在这种等级制度的规制下,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情感上的沟通,只能按照规制进行行为活动,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做自己分内的事,不可表现出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符的行为,而实际生活中,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却需要摆脱这些规则的束缚,才能够实现彼此心灵上的交流,少了思想上的沟通,彼此之间就没有了情感纽带,也就减淡了家庭中的浓烈氛围。中国家庭中,虽然也是在家长权威的领导下连接着整个家庭,同样有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之说。然而,相较于日本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在家庭中的表现,中国的家庭中身份等级制度的贯彻并不十分严格,而且更多的是以一种伦理道德的形式在规范这种制度,即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家庭意识的影响。此外中国传统家庭中的身份等级也不会完全泛化到社会身份等级之中。

二、儒家思想对中日家庭观念的影响

“百善孝为先”是中国人经常引用的一句古语,且中国人在世界其他国家中常以此为引为傲,诚然,在世界其他国家中确实鲜有像中国人这般重视孝道的民族。连西方人都曾经一度羡慕中国的子女对父母孝顺、谦恭、有礼。这其中原因不乏受到中国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诸如凿冰取鱼的故事还有很多,元代郭居敬编写的《二十四孝》中记录了24个不同的孝子的故事。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人们甚至将孝与善相联系,陈情表中写到“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保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以要侍奉年迈的祖母为由婉拒了皇上的要求,可见虽是自古忠孝难两全,孝道甚至占据着可以与忠君爱国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同样接受了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对于孝的观念却表现了完全不同的倾向,如上所述,日本的家庭观念是等级化的家庭观,儒家思想内涵广泛,其中的身份等级制被日本的统治阶级接受后作为一种统治手段,带给日本人的影响仅仅是加深这种等级观念,与其说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不如说是接受了儒家思想中可以被利用的一部分,即封建家长制下父亲不可撼动的权威以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秩序,这种秩序恰好符合了日本的身份等级制度,并且加固了日本等级制度的地位。而儒家思想对中国人造成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伦理观念的影响。

三、现代中日家庭观念的变化

相比于古代,现代中日家庭观念表现出的差异更为明显。日本的女子结婚后即辞去工作,一心照顾家庭,而且相比于中国的家庭主妇,日本的家庭主妇更像是将家庭主妇作为一项专职工作,将家中的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条,是中国的家庭主妇远远不及的。现代中国的女子婚后大多任然停留在工作岗位,分担家里的经济支出。近年来也有很多日本女性选择晚结婚或者不结婚,以此来保留自己的工作。中国的也呈现出晚婚的趋势,却远不及日本明显。日本家庭中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纽带意识淡薄。结婚与离婚也不似中国的传统,被当做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一般来对待,甚至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显得有些草率和随意。这其中不免有日本脱亚入欧美以来文化上逐渐远离中国而不断开始接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根植于思想深处的等级观念和集团意识使得日本人不论在何种场合都更看重自己的“场”需要,血缘纽带的重要性远不及“场”需要在日本人思想中的地位重要。

四、小结

中国人家庭意识浓,“百善孝为先”等流传于民间的孝道的故事、典故等也常被广为传颂。中国人极其重视孝道,自古以来,父母之命不可违抗,这一点与日本很相似,日本的家庭中同样讲究长幼有序,父亲在家中的地位不可撼动,父亲享有全家的最高话语权,然而不同的是在中国,这种权威是表现在家长制下。而日本的家庭身份等级制度是社会等级身份的一个缩影,相当于身份等级制度在家庭中的一种表现,因此家庭纽带不强,由于这种根本上的区别,中日之间在现代社会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家庭观念。造成中日家庭观念的差异既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现代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将其做出对比更有利于我们从两国文化中的不同中寻找契机,增进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思�本尼迪克特(美)《菊与刀》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唐娅辉《当代中国家庭观念的走向》湖南:湖南社会科学,第3期,2000.

篇4:传递奖学金:不同教育观念

这两种态度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前者把中国学生视为自己“圈养”的资源,对外来高校高奖招生愤愤不平,宁愿把有限的奖学金资源拿来分配给不优秀的学生;后者承认市场经济时代人才的国际间自由流动这个现实,用高额奖学金向学生表现自己的诚意。

助学金改为奖学金

从2011年开始,西安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不发研究生生活补助,改为发放奖学金。有学生研究后发现,助学金是国家规定每个学生必得的,不允许用于其它用途。该校的研究生补助本身不多,根据以往惯例,每月180元人民币,每年按10个月计,共1800元。有学生计算发现,该校奖学金分为3等,一等4000元,占10%,二等3000元,占20%,三等2000元,占40%。共70%的人能够拿到。学校的奖学金总投入加权平均后,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数字是4000×10%+3000×20%+2000×40%=1800。

这个结果显示,学校根本就没有给奖学金投入一分钱,完全把助学金拿来当奖学金发了。于是学生们就此向教育部写信投诉。结果是什么呢?

教育部很快发布了新政策,从2013年开始,全国的研究生都不再发放助学金,学生全部自费就读。高校原本暗地里把给学生的助学金当奖学金发放,教育部的处理办法,使得这一做法公开化,并且使学校增加了收费项目——研究生开始交学费了……

吝惜对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投入,正是当下大陆高校回避人才竞争价值规律的表现。在发放奖学金时舍不得出血本,只好挖空心思发明助学金改成奖学金的“改革”创举。

相对应的,海外高校则真发真奖。古人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自由贸易的四大标准就是人才、资金、信息和商品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价高者得、效率高者胜。但是面对全球高校的奖学金竞争,许多大陆高校依然秉持固有的封建式心态:我的地盘我做主,中国学生就应该任我采撷!

但是,这怎么可能?

香港高校竞争力的体现

近年来,香港大学、台湾大学、新加坡大学等华人地区的名牌大学纷纷以高额奖学金在中国内地招收优秀学生。在金钱攻势下,内地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国内顶级学府的魅力大打折扣。2013年的高考季,香港高校在内地狂揽“省级高考状元”35人,超过中国各省高考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吸引内地优秀生源,香港大学每年都会为内地尖子生提供高额奖学金。以往曾曝香港大学为内地尖子生提供最高40万元的奖学金,而这一纪录更被连年刷新,2012年,云南的文科状元刘毅文获得了由香港大学提供的高达48万港元的奖学金,其余多数状元也都获得了16万港元的奖学金。2014年,奖学金平均数将上升到17.5万港元。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这样高额的奖学金有着绝对的吸引力。而在香港大学开出48万港币奖学金的当年,北京大学则是开出了最低1000元每人次,最高12000元每人次的奖学金。高额奖学金让香港大学凌驾于内地名校之上。

内地高考状元放弃北大、清华这样的学府而选择港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大提供优厚的奖学金。高校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是一种对优秀学生的尊重和重视。而内地的名校在鼓励学生和尊重人才上却做得非常有限,甚至本末倒置情形十分严重。

内地的大学在过去十几年中千方百计扩校,想尽办法扩大生源,增加收费,不顾一切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在以“炫富”为荣。北大为11年培养了79个亿万富翁而自豪,却不为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而羞愧,表明了其教育观。内地名校对待这些想在学术上做一番事业的高分学子极尽蔑视,把奖学金当作施舍而不是诚意,让内地名校魅力尽失。学霸们想当科学家,想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想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有更多的创新,但现在的内地名校却没有这样一种激励机制,不能创造有利于他们成才和发展的学习环境,他们自然要选择用脚投票,另择良木。高考状元的选择,是对内地高等教育的当头棒喝,内地高校应当及时警醒。

选择高校就是选择人生方向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其教育体制也相对内地要更具活力,教育理念更为先进,不仅内容丰富且颇具特色,为广大学生提供的平台也更为宽广,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和发挥空间。2013年,香港大学内地毕业生53%选择在港就业,35%选择海外名校继续深造,7%选择在港进修,4%选择回内地就业,1%选择海外就业。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正在缩减海外留学生的发展机会空间。一些政府单位的公务员岗位和国企大公司明确要求只招收内地“211”工程大学学生。这就使得选择了非内地学校的学生失去了在内地发展的机会。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录取的内地生,高考成绩在所属省份、直辖市或自治区中均名列前茅。由于生源充足,录取人数比原来的名额有所增加。根据各省市公布的考生排名及高考分数段的数据统计,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录取的考生几乎排名都在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前0.1%之内,位列省市三甲的有42人;单科成绩方面,有考生在数学和英语科取得150分满分,平均英语分数达138分。

除高考成绩优异之外,香港中文大学录取的内地学生在课外活动方面也有杰出表现,近80名考生在全国性不同学科的比赛,例如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竞赛、英语能力竞赛、地理科技大赛、征文比赛及体育运动等项目中取得奖项。

香港中文大学称,以往从该校毕业的内地本科学生,无论在就业或进修方面,均有极佳发展。当中有不少毕业生已被跨国企业聘用。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提供的数据,2008年至2012年,内地本科毕业生当中选择留港工作的比重保持在60%左右,约20%在港升学,另有约10%赴海外继续升学,其余则返回内地工作或升学。endprint

和香港的大学比起来,内地名校毕业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从政上面。要在中国政坛上高升,出身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校”的学生具有独到的优势。以两校为首的中国高校,只有在建筑规模上能和世界接轨。教育观念、教学体制、教学科研等都无法和世界其它名校相媲美,且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平台也十分有限。这使得很多内地学生对港大青眼有加。

高挂免战牌没有作用

香港大学与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285所知名大学缔结协议,每年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交流学习。内地国际学校或者不参加高考的学生,也可通过港大国际生如学计划平台,凭海外第三方考试成绩报考。香港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联合招生15人计划,自2012年推出便深受内地学子欢迎。2014年,两校将继续合作推行该计划,招生15人。入选的学生可以向剑桥大学申请奖学金,60%的学生能获得剑桥大学奖学金。

对内地一流大学来说,最大的招生竞争对手就是香港的大学,一些本来仰慕内地名校的学生也最终选择了港校。2014年香港大学为新生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达每年17.5万港元,涵盖全部学费(13.5万港元)、宿舍费及基本生活开支。

面对奖学金大战带来的招生市场化、全球化局面,教育部挂出了免战牌。2012年,教育部对内地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发出了十条禁令,严禁高校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承诺吸引生源。北京大学堪称执行这一规定最好的高校。2008年开始,北大就退出了对“状元”的争抢。当年北大投入1000万人民币用于新生入学奖励,总额是上一年的5倍,最高奖学金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但奖学金由按成绩发放改为申请制。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痛批奖学金“收买”高分生的做法,并承诺不再发布任何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状元及前十名等所谓体现招生“政绩”的数字。

与北京大学不同,香港地区高校采取的是对优秀学生重奖的招生方式。香港大学教务处内地招生相关负责人透露,高等教育发达省份每年报考港大的学生很多,考生通过考核的也很多。但这些学生中有很多出国留学或被国内顶级高校录取,最终进入港大的比例较低,如北京近年来最终选择港大的每年约30人。高等教育落后的省份报考港大的学生总数较少,但录取率较高。由于香港大学的奖学金可以覆盖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对于教育落后省份和经济落后省份的学生吸引力很高。

对于中国大陆学生来说,美国高校发放的奖学金一直是最多的。近年来,香港、新加坡和英国大学的奖学金也对中国内地学生大批发放,使得中国内地高校遭遇更多招生竞争。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针对亚洲学生发放的怡和奖学金总共只有9个名额,中国大陆地区就有4名学生获得,每人获得的怡和奖学金总额相当于100万元人民币。

“突破”是高校的选择

面对竞争的现实,一些大学突破了教育部禁令。2013年,中国科技大学对考入该校的研究生给予的奖学金最高达到15万元人民币每年。考虑到汇率因素,这个金额和17.5万元港币已经不相上下。

位于广州的暨南大学则走得更远:学生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奖励20万元;暨南大学的博士生招考培养新政规定:博士入学最高可拿50万元资助,同时,还可获得出国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及与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的机会。

这意味着,如果书读得好,学生的月收入将超过1万元,比教授工资还高了。

在广东高校中,普遍都设置有数目不少的奖学金,如普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各种名目的特色奖学金。如果保证“稳定高昂”的成绩,每年的奖学金,就是高分学生的固定收入,收入不比做兼职少。2013年暨南大学在学生入学前即承诺奖学金:省级总分状元和单科状元分别奖励4万元和1万元;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分别奖励2万元、1.5万元、1万元。

篇5: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

汉英谚语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影响.谚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念.研究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在汉英谚语中的反映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的了解.

作 者:胡振东 HU Zhen-dong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000刊 名: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54(4)分类号:G04关键词:宗教思想 谚语 文化差异 观念

篇6:中日父母在养育观念上的大不同

发布: 2007-6-14 02:48 | 作者: admin | 来源: | 查看: 55次

中国人认为,小孩子娇嫩,抗寒能力低,而病是冻出来的,所以小孩总比成人穿得多,但是孩子尽管已厚成了”棉球’,却还是没完没了地生病;而日本人认为,小孩只有少穿衣才能增强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抗寒能力、防止生病的目的,所以小孩总比成人穿得少。

中国人育儿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轻锻炼”。在多数成人看来,给孩子良好的照顾就是让孩子多吃多穿,至于身体锻炼则可有可无,结果儿童医院里总是人满为患,父母们无不抱怨自己的孩子体弱多病;而日本人对儿童的身体锻炼却极为注重,曾提出一个口号:培养不生病的孩子。

很显然,中日两国成人在儿童养育方面的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两国人对儿童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有着极为不同的认识。中国人认为儿童因不具备成人的肌体和能力而需加倍的保护,以免夭折;日本人却认为要使儿童健全地成长则需加强锻炼,以便习惯具备适应外界的体魄和性格。从提高儿童的生存能力来看,日本人的这种锻炼型的养育方式无疑具有积极主动性,创造条件让儿童适应环境,能使儿童在发展自身能力的过程中依靠自已的力量走向成熟。相比之下,中国人的这种保护型的养育方式则具有消极被动性,创造条件让环境适应儿童,会使儿童因习惯于依赖外部力量而抑制和减慢自身能力的发展,甚至使一些属于人类本能的生存能力逐渐退化乃至消失。

篇7:教育观念的改变的思考

课程改革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可能一次完成。一种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只有在多次深化改革中才可能日趋完善。所谓“深化”和“完善”,要做很多项工作,比如教育制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硬件设备的改善、评价体系的改进等,其中关键的一项则是更新教育观念。

在课程改革中,如果用旧教育观念去看待新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会产生种种不顺眼、不称心、不放心的事;用旧教育观念作指导去实施新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也会产生种种“走样”、“异化”和“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为此,笔者认为,以下一些方面的教育观念是必须研究和逐步更新的。

1.人才观

任何一种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都是为育人而编制和设计的。持不同育人标准,就会对同一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作出不同的评价。

通常,人们总希望中学生日后都能成材,但往往把成材与升学划上等号。于是,能保证学生升学的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被视为理想的教学依据;中学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只能划一地与应付升学考试对上口径,去培训“标准件”式的中学毕业生。其实,升学并不等于成材,中学毕业未直接考入高一级学校者,通过其它途径和方式同样可以成材。何况,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的,学生之间又是有个别差异的,很难以统一的框框去约束和规范其发展。强行以“升学”作为尺度去要求每一个学生,逼其“成材”,结果往往相反,甚至摧残人才。因此,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如果能为造就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有特长的人才创造条件、奠定基础,那就是值得肯定的。人才观的更新,将有助于新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的产生和完善。

2.基础观

中学教育是在小学教育后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应体现打“基础”的精神。“基础”应具有全面性,防止重智轻德、重理轻文、重知识轻能力等片面性;“基础”的内涵又具有发展性,随时代的前进而变化,如文化科学知识的内容更新、范围开拓。“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还具有差异性,即不同特长和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不一定要求他们打同样的“基础”。在树立新的基础观的同时,还必须有意识地克服那些过时的或不适宜的基础观。一是“课时越多基础越扎实”。打“基础”,要有一定的课时量,但课的多少与基础扎实程度不完全成正比。在超量的情况下,甚至还会成反比。二是“基础等于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打“基础”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只重视必修课程,是单一化课程结构观的表现,很可能抹杀学生个性特长。三是“基础即高考科目”。把打“基础”囿于几门高考科目,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那是典型的“应试”观念和做法。不改变上述种种观念,新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将难以实现。

3.质量观

基础教育应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素质高是学校教育质量高的最主要标志。从近些年课程改革实践情况看,中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编制课程计划、设计课程结构要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要以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程度作为评价标尺。

然而,在社会上、家长中以及学校,往往有人按另一些观念去评说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看升学率,即“升学率高即质量高”;二看高分率,以学科考试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三看学科竞赛获奖率,谁得奖多、得奖层次高,谁的质量就好。由此,为了争这个“率”、那个“率”,可以放弃与此无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并视“负

担与质量”为正相关,层层加码,导致学生学业负担日益加重。其结果,多数学校的这些“率”并不见得有明显上升,而上升了的也不完全表明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事实上,一味在学业负担上向学生加压,这些学生考入高一级学校,几年后踏上工作岗位,其学业上的后劲并不足,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显薄弱。由此可见,不从旧观念中解脱出来,新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不仅会遭到非议,甚至会在实施中受阻。

4.育人方式观

育人方式,或者说育人途径、渠道,也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同样受一定教育观念的指挥。以往,人们主要甚至仅仅强调学校育人、课堂育人、读书育人。诚然,育人是离不开学校的,课堂教学和书本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可轻视,但只看到这三者就有局限性。特别是在现实的和未来的时代里,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天地是广阔的。死守这种封闭式的育人方式,显然不合时代潮流。新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所提倡和体现的是,开放式的育人方式观。学校是专门的育人场所,但要同社会、家庭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格,才可能充分发挥综合教育效能;课堂教学的作用不能削弱,更不会消亡,但课内活动要同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活动要同校外活动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书本知识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理应学习,但也要向实践学飞、向社会学习,做到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由封闭式到开放式,是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规律。

5.教育历程观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在人的一生中,从进小学起,或受教育到小学毕业,或到初中毕业,或到高中毕业,或受完高等教育,然后走上工作岗位,似乎前者是受教育阶段,以后就是工作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受教育阶段被视为一次性的。于是,在受教育期限内,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要使学生掌握一生受用的知识。因而,在编制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时,就特别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企图在有限的学习期内把人类积累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这在新知识增长特快、信息量迅猛增长的当代,是很难做到的。自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提出以来,人们的观念开始变化,也影响到中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学习(受教育)――工作――学习(受教育)――工作……”交替行进,“受教育”已不是一次性的。因此,在编制课程计划和设计课程结构时,学校在课程实施时,要求学生不仅应“学会知识”(一定量的必要知识),而且更应“学会学习”、“学会继续学习”。这就是说,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觉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比学生学会一定量的知识更为重要,这才是终身受用的。

篇8: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早期阅读,更新观念

一、在推广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更新观念,强化幼儿的主体意识

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通常是教师讲,幼儿被动地听、看。这种灌输式的过程,容易使幼儿产生枯燥、乏味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改革这种被动式学习的局面,首先,屏弃过去由教师讲,幼儿听的传统模式,让幼儿先阅读图书。其次,在幼儿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要求,强化幼儿主体意识,使其有意识地去了解书中的人物、地点、事情发展过程等情节线索。最后,在幼儿阅读中不断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启发和促使幼儿去仔细观察理解。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育活动中,采用让孩子带着老师的要求,带着问题进人阅读过程,如在早期阅读《山羊公公种地》的活动中,我首先提出了“山羊公公种地可能会做些什么事呢?它种地又会种些什么?种地时会发生些什么事呢?”这样既有助于训练幼儿的注意力的集中,又可以针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培养。此外,我在提问方式上注重了“大”、“活”、“深”。提问从幼儿的思维现状出发,顺着幼儿的思维启发引导,而不是顺着老师的意图来回答。所提的问题让幼儿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的思维角度,做出不同的回答。尽量帮助幼儿从故事内容的表面向深层理解。

二、运用多种途径、方法、投放材料,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通过专门途径和非专门途径、落实阅读目标,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首先,我让幼儿进行小图书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初步建立看阅图书的好习惯,而结果发现幼儿在看阅图书时,嘴巴里总爱自言自语地发出声音,平均看书时间也只不过在1分13秒左右,针对这一情况,我先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安静,并在家园联系窗里与家长联系,带幼儿去书城等参观,从而让孩子了解看书时应该是没有声音,保持安静的。并且在幼儿看阅图书之前,提一些较广的问题,让幼儿带问题进行阅读。

到学期末,幼儿平均看阅图书的时间已上升到5分48秒左右了。此外,我还注意培养幼儿学会大小图书交替使用的方法。开学初,当幼儿进行大小图书一同看时,往往会发现当你要让他们看大图书时,有的幼儿却在弄小图书,而当你请大家一起看小图书时,有的幼儿的眼睛却不知看在哪儿了。

针对这一现象,我仔细地进行推敲,结果发现原因有两个:第一,作为教师,我没有给幼儿确切的看大、小图书的指令;第二。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大图书太小些,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找出了这两个原因后,我首先在课上让幼儿了解,开始是集体看小图书的,而当老师用手指黑板时,就是请大家看大图书了,此外,当幼儿集体找图片,请一个幼儿上来找时,也是看大图书了……通过这些明确的指令后,幼儿基本能结合老师的指令,正确进行大小图书交替使用了。

其次,我还为幼儿绘制了几本大图书,注意画面的色彩要吸引幼儿,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在指导幼儿看阅图书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运用符号转译法,引导幼儿将美术符号转译成语言符号,认识美术符号与文字符的对应关系,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画面,并将画面内容转译成语言,用口语的方式表现。如在《一个和四个》的阅读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让幼儿各自扮演图书中的角色,并在动态的情景中体验故事内容,运用语言讲述故事、表演故事,从而理解故事的难点和重点。

除此之外,我还选择了几个故事对幼儿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有一部分幼儿不会把前后两幅图片的内容衔接起来。因此,我在《小黑历险记》的教学中,引导幼儿来讨论碰到四只老虎之间的图片用什么词来连接。结果发现,幼儿能说出“突然,走着走着,不一会儿,这时……”等词汇来连接,从而让幼儿了解了两幅图片之间可以用一个词语连接起来。通过初步尝试之后,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一方法。

三、推广早期阅读,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篇9:浅析不同消费群体购车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收入差距;消费心理;消费群体;购车观念

纵观车市,高档车屈尊身价拼命向平民示好,低档车抓住节能降耗的时代潮流大做文章,而中档车则是高扬成熟的大旗,排兵布阵一刻也没放松。中级车的成长是否造成了汽车市场消费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不同消费群体的购车观念是成熟了还是仍由卖方主导?老车拉皮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一、购车观念的差异之收入差距

(一)城镇居民之间特别是高低收入群体消费差距悬殊

收入差距相差悬殊,意味着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购买力出现严重的分布不均。

(二)农村居民之间消费群体的消费差距扩大

(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造成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度差异较大。

(三)城市居民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

生活宽裕的高收入居民十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倾向也出现明显变化,投资意识日益高涨。

(四)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

对于大部分农民而言,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其消费的主要原因。要增加消费,增加收入是关键。

二、消费心理的差异

(一)购车首选新车还是二手车

新华信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购车群体,在买第一辆车时,都倾向于购买新车,选择比例为83.5%,倾向于购买二手车的比例仅为9.4%。其实,对于购车消费群体而言,普遍追求舒适时尚,购买第一辆汽车时,自然多偏重于新车。首次购车时选择二手车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青年群体中。

而在问及被访者为何在第一次购车时不选择二手车的原因是,64.7%的购车消费者表示,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而无法辨别车辆的优劣,无法对二手车作出有效的价值判断,57.3%的被访者表示,二手车市场的不规范导致陷阱太多,对二手车市场的不信任使之在第一次购车计划中不考虑二手车。还有32.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仅仅是单纯喜欢开新车。

(二)如何衡量买车、租车和打车之间的关系

纵观目前车市,尽管车价大幅滑落,而油价等一系列费用却节节攀升,养车成本已经成为众多车主与准车主最关注的话题,购车群体如何衡量买车、租车和打车之间的关系呢?新华信调查结果显示,五成以上的购车消费群体,在买车、租车和打车三者中,倾向于自己购买汽车,选择比例为52.4%,毕竟,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都能带来极大的方便,需要紧急用车时,私家车车更是显示了绝对优势。同时,一旦自己有车,作为车主自己能有效地控制费用。

(三)购车群体的购车计划

根据有关调查问卷显示,被访的15760位受访者中,有购车计划的受访者达到8142位,占总体受访者的51.7%,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家庭月收入,决定了其汽车消费观念的不同和不同的购车计划。

购车群体的购车计划中,高价位的汽车并不是主要的购车选择,经济型汽车成为他们的青睐对象,而且目前车市的经济型汽车不仅性价比高,更不乏时尚个性的元素,恰到好处地能满足购车群体的购买需求。

(四)第一次购车时是全款购车还是贷款购车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细分市场,车价对于消费者而言也不再遥不可及,汽车已走进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购车消费群体在购车时,接近7成的消费者倾向于全款购车,选择比例为69.3%,而21.5%的消费者则倾向于贷款购车,倾向于贷款购车的青年消费者,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加,选择比例逐渐减少。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与购车群体在购车决策中以经济型轿车为主要购买对象密切相关的。车价既然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贷款购车多花费一笔利息费当然是没有必要的。

三、中国式购车观念

(一)买热不买冷

中国人很热情,也爱凑热闹。中国人喜欢去大家都喜欢去的地方,聊大家都在聊的话题,吃大家都去的餐厅,当然,也喜欢买大家抢着买的车。在中国车市中,许多排着队等着买的车,不但没有因为提车不方便而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心理,反而,还被很多人认为是抢手的指标。

(二)买老不买新

中国人做事比较踏实,就连买车也一点都不马虎。许多国外的消费者喜欢求新、求变,什么事情奇怪、刺激就做什么。而中国消费者不然,对于刚刚推出的全新车型,中国的消费者更愿意相信历经岁月历练、优胜劣汰后的老车型。

(三)买听不买看

有人评价中国消费者买车是:心眼多,主意少,买车跟着别人跑。虽然,这样的说法太过以偏概全,但是,对于有的不自信的消费者来说,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平时玩车、懂车的车迷我们且不说,对一些不太懂车的消费者来说,常常喜欢看亲戚朋友买啥车,也心存艳羡购买同样的车。

在发展中国家,汽车的实际使用也在迎头赶上。汽车的发展给就业模式、社会交往、基础设施和商品分配带来了广泛的变革。汽车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汽车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从一个妇人昂贵的玩具迅速发展成为使用的交通工具。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中国的汽车发展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将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推向世界,走向国际化舞台,在未来的发展中绽放华丽的舞姿。

参考文献:

[1]邓泽英.轿车轻量化的关键金属材料及其发展[J].汽车与配件1999(6).

[2]龚正,王国容.汽车轻量化的现状与趋势[J].汽车维修,1998.

[3]程振彪.世界汽车轻量化新进展及新型材料的研发应用[J].世界汽车,2002(6).

篇10:家长应该具有的教育观念

汤华菊

关键词:兴趣习惯责任

学习、工作、生活、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兴趣,乐于做,才会形成好习惯,才会出成绩。爱学习的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作业自觉主动,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的孩子,在生活中也会有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该做的事能够认真做,高高兴兴去做。培养爱学习的孩子

学习轻松,生活快乐的孩子。平时我重视孩子的性格、习惯的培养。多年教学经验,背书是小学生最头疼的事。记忆力好的孩子学习上有优势。我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力和记忆习惯。正好当时我听了台湾经典诵读的系列讲座。科学论证了人多记忆曲线。0——6岁是记忆的黄金时间,7——14白银时间,15岁以后就是铜铁时间,只要你有意识,无论什么时候开始抓都不算晚。第一、孩子不会说话前,让他听音乐,听儿歌,听名曲。与孩子交流。在愉悦的环境中人的记忆中枢会兴奋起来记忆力就强。第二、当孩子刚会说一句话时,我教他读了第一首诗王维的《相思》。重复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时配以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变化语气和语调,可以引起孩子重复的兴趣,不会感到枯燥。第三、制定背诵计划。每天一首诗,两年300首。宋词背100首,经典古文50篇。我一度为这个计划兴奋,到处收集、选择篇目。事实上计划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原因是我自己没有时间。实际古诗背了300多首,宋词30篇左右,古文4篇,老子的《道德经》、〈三字经〉的三分之一。有了这些积累,孩子在学校的古诗大王的比赛中获得古诗大王的称号。第四、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展示是为了得到夸奖,夸奖多了会增添了背书的动力。同事、朋友和我儿子一见面,就让他背首诗。有的语文老师还把他请到班级里,频频得到赞美,促进孩子们背书习惯的养成。第五、善于积累,见到好的词句文我们都会背一背。记忆力开发得好,背书不会觉得难,会总结规律。第六、语感好,能有感情朗诵。大方。第七、能触类旁通运用到音、英语等方面的学习中。第八、尤其,在读诗的过程中,学会了认字。

当然,孩子是否成才,不是背几首诗就行的,他今后的发展一切都是未知数。作为家长我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我无怨无悔。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要去教孩子背古诗,今天我说的无非是个例子,我是位语文老师,古诗词随口就来,可以教孩子背背诗词。你在超市工作,对商品名称、种类、价格都很熟,可以带孩子认一认,这是一种生活实践能力,对孩子恐怕更有利。我是开店老板,孩子如果不会算帐,待人接客不能做到热情周到,恐怕是你失职。你的优势没有通过教育在孩子身上体现。

培养会读书的孩子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会读书的孩子,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表达能力强,有独到的见解,作文写得好,学习成绩好。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一、内容选择可以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故事简短、完整、情节有趣的,漫画类,猜谜类的,从视觉上能引起孩子足够的兴趣。无论什么书,孩子能坐下来看半个小时不动,不分心,说明他已经能静得下来了。第二、规定好具体的阅读时间,就要和孩子一同坐下来,放下手中的事专心读,电脑、电视都要关闭,不能让孩子边看书边吃东西,更不能当孩子面打麻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第三、读书方式孩子读、孩子讲为主。家长不妨谦虚一点,经常向孩子请教问题,夸夸孩子能干,读书的效果会更好。实践证明,家长能和孩子平等交流,孩子的读书兴趣会更浓。第四、休息日定时带孩子进书店,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那里读书环境好,读书气

氛浓,孩子很容易融入其中。家长配合得好,学生读书习惯养成得就快。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需要坚持21天。谁坚持到底,谁就会收获好习惯。我们假期都给孩子安排半天阅读。第五、随着年级的升高,适当谢谢读后感,你可以考察到孩子读书的深度。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3——5年级的学生每月都可以参加宁波阅读之星评比,“书香门第”家庭,每学期都介绍一些好的书目让孩子们去读,也给家长介绍了很多书目班级图书馆,也有固定的自由阅读时间,图书馆书籍很多,全天开放,高年级经常开展读后感比赛,这些措施都大大促进了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班级总有部分孩子喜欢看书了。许多孩子课间都手不释卷。但毕竟还有一部分孩子仍静不下来。喜欢吵闹。建议利用好假期。万事开头难,好的习惯开始总带有一些强制性质,会让你感觉很累,很麻烦,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坚持下来了,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以后就省事了。归根到底,好习惯是靠大人培养出来的,这是考验我们大人是否有耐心,是否有坚持性。如果小的时候不肯在培养习惯上下工夫,那么孩子越大,你就会越操心。读书习惯是这样,其他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

如果你的孩子一放学回家,不是先写作业,而是先去玩,吃吃东西,打打电脑,看看电视,你却听之任之,甚至心疼孩子在学校已经很累了,回家要给孩子放松放松,那么你就不要期望孩子会养成自觉主动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天的任务不过夜,可是你让他拖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如果你开始没有立下规矩,令你操心事还在后头呢?孩子的习惯不好,只能证明大人的教育不到位,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为孩子的习惯做了什么?而不能单纯地责怪孩子。

培养有孝心的孩子

学生的责任就是努力学习。而作为孩子,孝顺父母就是他的责任。百善孝为先,人生下来第一身份是为人子女,父母的养育之恩,长辈的教导之情,如何报答,这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从一年级起,我们家的垃圾就归我儿子承包。我要的就是他的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果我在超市买了很多东西,孩子会抢着帮你拎;在我累了的时候,孩子给你敲敲背;特别是在我生病时,孩子给端来水送来药,还学会了熬粥、煎鸡蛋。沉浸在这样一种浓浓的亲情之中,是多么感动,多么温馨。特别是等你老了,孩子也长高了,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你,照顾你,你一生何求,你将是天下最幸福的、最令人羡慕的父母了。在学校,我也经常要求曾老师多让我儿子拖地。我们要求孩子回家要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扫地、擦桌子、盛饭、提提东西等,孩子一去做,家长就会拦着“你还小,妈妈来提”“只要你学习好,妈妈什么都不用你干”。其实,这点小事根本就累不到孩子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和家人共同劳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寻找生活的乐趣。这是孩子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正是由于我们过分的疼爱,过多地包办代替,使我们的孩子娇骄二气严重,变的弱不禁风,走走路叫累,写写字叫累,干干活叫苦。一开学放假总能看到一些家长打包小裹地为孩子拎东西,而孩子却两说空空悠闲自在地不和谐场面。孩子不但不感到难为情,还会为自己找借口:是妈妈不让我拎。可来天下父母心啊!我们的爱是多么无私,却把孩子教育成了自私,没有责任感的人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远大的理想,好的习惯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试想,如果您是老板,对这种拈轻怕重,没眼色的年轻人,您会看中吗?如果您身边的同事就是这样的人,您会喜欢吗?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着眼于孩子的未来。真正爱孩子,就要多给他锻炼的机会,让他变成能干的人,适应社会的人。小时吃点苦可是人生的一个宝。身体上的磨练可以心灵上的富有。懂得关心照顾身边的人,有责任感的孩子,将来有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会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把爱传递下去的。他的生活也是幸福的。

总之,教育孩子就是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他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形成了习惯。你积累了经验,品味了生活的乐趣,和孩子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不要以为是你在教孩子,其实,在你教孩子的过程中,你从他身上也会学到很多很多

小学生应该具有哪些好习惯

说到做到耐心听别人讲话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节约每一分钱天天锻炼身体用过的东西放归原处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做事有计划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推荐书目《孩子一定要养成的50个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做最好的老师

我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个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比老师的作用来得大。试想,一位老师充其量影响孩子的3-5年。父母的身教言教,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陪伴孩子成长之路。

孩子一进校门就在智力、能力、性格习惯方面有了差别,老师的教育是让他们养成好学习生活习惯,学会做人。所以教师的任何要求更需要家长的配合。配合好的,孩子进步大,收益的还是孩子和家长。

上一篇:科学文化论文下一篇:关于兄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