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拔尖人才申报表

2024-04-27

青年拔尖人才申报表(通用8篇)

篇1:青年拔尖人才申报表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材料提交要求

所需上报的材料:

1、申报情况报告:由各学院(部)提供,应包含人选情况、推荐程序、学院(部)推荐意见等相关内容,并对推荐人选的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和档案核查情况进行说明。电子档和纸质档各一份,纸质档加盖学院行政、党委公章;

2、申报书,纸质版一份,另提供电子版;

要求:(1)通过软件填写,附件1下载并安装,请一定要在中文操作系统下填写(不要用苹果电脑系统填写)、填写结束后点击“保存”,再点击“内容校核”,校验完成后方可生成申报书,否则后期无法上传;申报书填写说明见附件2;

3、附件材料,电子版(附件材料合并成一个PDF汇总)(材料准备见下文《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附件材料要求》);

4、《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推荐人选信息汇总表》(附件4),电子版;

5、《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推荐人选成果汇总表》(附件5),电子版;

6、电子签名,电子版。

所交材料请按照上述六项分类整理好,电子版拷贝至人力资源处人才引进与开发办公室,申报情况报告和申报书另提供一份纸质版: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附件材料要求》

1.附件目录

2.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明复印件; 3.申报书中列举的所有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的证明复印件;

4.1-3篇重要创新性论文的全文及其刊载杂志封面、目录复印件,以及申报书中列举的其他代表性著作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复印件;

5.申报书中列举的SCI、EI、SSCI、SCSSCI收录以及论文他引情况的证明(须经有关检索机构盖章);

6.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职务的证明以及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的邀请信或通知复印件;

7.非首次申报须提供新成果新成就证明材料

★注意事项:

1.所有附件材料严格按照上述顺序合成一个PDF“附件汇总”, 每一页都必须标注页码,目录中也标清页码。由于系统上传需要,大小不超过15M(单个文件不超过15M,如超过可分为2个以上文件)。涉密材料通过光盘报送;

2.检索报告需要专门检索机构,可联系学校图书馆出具。

篇2:青年拔尖人才申报表

一、上海“千人计划”

上海“千人计划”引进创新人才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在本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同行专家认可,身体健康,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国(境)外著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知名实验室担任相当于副教授级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二)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其他相关专业机构和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紧缺急需的,具有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专业水平的其他海外高层次人才。

申报人需为2015年1月1日之后回国,且回国后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签订意向性合同的,须签订后6个月内到岗,并签订正式工作合同方可入选)。引进后应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年,每年回国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申报人才需符合《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规定的基本条件。

申报人才原则上不允许破格。如确需破格的,申报单位须同时提交《上海“千人计划”破格人选推荐表》。每位破格申报人才需至少两位同行专家(一般应为院士、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具有正教授职称专家或者相关领域知名企业家等)从工作资历、业绩贡献、发展潜力等角度实名推荐,并分别填写破格推荐表。

二、上海领军人才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作和创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符合下列条件,可提出申请:

(一)符合“道德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发展潜力较大”的基本条件;

(二)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即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已入选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不在本次申报之列。

担任局级及以上领导职务和享受局级及其以上待遇的人员,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企事业单位领导,不在本次申报之列。

三、上海市青年管理英才

上海市青年管理英才人选一般从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青年中选拔,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才兼备。

(二)具有中国国籍的、全职在上海工作的青年,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三)担任正科级或相当管理职务。

(四)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和较好的群众基础,表现出较强的领导潜质。

(五)“选苗育苗”工程培养对象、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任等,特别优秀的可纳入选拔范围。

四、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一般为具有中国国籍、全职在上海工作的青年人才,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

(二)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三)在金融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国际国内较高专业成就及荣誉称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篇3:青年拔尖人才申报表

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技术革命的先导和源泉。没有基础研究的突破,就没有技术的划时代发展。美国科学基金会(NSF)指出,过去25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50%归功于以基础研究为动力的研究和开发[1]。基础研究拔尖人才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围绕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各国都展开了大规模、大力度的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国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始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并于1994年起,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类别,旨在促进青年拔尖人才成长,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人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下简称“杰青获得者”)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对整体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具有重要的导向、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国际竞争能力提供根本保证。

国外学者对于拔尖人才成长经历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主要集中在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上,如P.E.Stephan[2]等研究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开创性成果时的年龄与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R.D.Clark[3]等研究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出生次序和学科领域的关系。国内学者对于拔尖人才成长经历的研究主要针对院士群体,如宗农[4]、瞿振元[5]等研究了两院院士的高等教育经历,得出了良好的本科教育、严格的科研训练和国际化教育背景等是院士的成长规律;陈仕伟[6]等研究了院士增选中的马太效应,指出院士增选在省级行政区域、高校类型、不同学科和不同性别等四个方面存在着分布不均衡现象;徐飞[7]等研究了行政任职对于院士科研工作的影响,指出坚持研究者的角色是院士发挥作用的最佳途径。

本文以信息科学领域1994—2008年的杰青获得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基础研究青年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信息科学领域杰青获得者不仅在样本量上有保证,而且年龄较小,均为45岁以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的硬性要求),与当前的社会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比较相近,研究他们的成长路径对我国基础研究领军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杰青获得者的概况

自1994—2008年15年间,信息科学领域共有220位青年拔尖人才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基本情况如下:

从年龄分布来看,由于杰青获得者的年龄限制在45岁以下,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他们的年龄分为4个年龄段:幼龄段26—30岁、小龄段31—35岁、中龄段36—40岁和大龄段41—45岁。220杰青获得者的年龄分布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四分之三的杰青获得者属于中龄段和大龄段,说明时间积累对于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从获得学位来看,220位杰青获得者中有216位取得博士学位,占总人数的98.18%,说明博士已成为青年拔尖人才成长的主流学位。

从教育背景来看,220位杰青获得者中有102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剩余的118人中,有53人在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前有过1年以上的香港或国外访问学习研究经历,19人有过三个月以上的国外访问学习研究经历。三者相加,多达174人在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前有过海外学习研究经历,占总人数的79.10%,说明海外学习研究经历对于青年拔尖人才成长的重要促进作用。

从依托单位来看,220位杰青获得者中高校有162人,占73.64%;中国科学院有56人,占25.45%,其它单位2人。说明高校和中科院作为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

从地域分布来看,220位杰青获得者中有173人的工作地点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陕西等省级行政区,其中工作在北京的有91人,占总人数的41.36%,显示出北京作为高校和研究院所集聚地而具有的超强基础研究实力。

从学科分布来看,信息科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电子学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光学和光电子学等5个学科的拔尖人才。电子学与信息系统学科人数最多,资助53人;光学和光电子学学科人数最少,资助33了人。事实上,由于基础研究的各学科之间日益呈现出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特点,仅从申请人申报的学科代码已无法准确界定其研究内容的学科归属。

2 杰青获得者的关键成长路径分析

2.1 关键成长路径的定义

关键路径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项目计划中最长的路线,决定着完成整个项目工程的完工时间。本文将关键路径的概念应用于拔尖人才成长路径的分析中,提出关键成长路径的概念。关键成长路径是拔尖人才的主要成长路径,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关键成长路径成才的耗时较短,成才的人数最多。

设选择成长路径 的拔尖人才总人数为ni,选择成长路径i的第j个人成才的耗时为tij,i=1,2,3,…;j=1,2,3,…,ni,则

选择成长路径ini个人的平均成才耗时为:Ti=∑tij/ni;

选择成长路径i平均每年的成才人数为:Ni=ni/Ti;

Max{Ni}时的成长路径i即是关键成长路径。

2.2 研究样本的选择及研究途径

本文以216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杰青获得者为研究样本,从教育连贯性、教育经历多元复合性以及本科阶段教育单位层次等三个视角,分析他们从本科到博士毕业的关键成长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选择成长路径i的第j个人成才的耗时tij,计为该杰青获得者从博士毕业到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时间。取得多个博士学位的,以获得第一个博士学位的时间为准。

2.3 杰青获得者的关键成长路径分析

2.3.1 教育连贯性视角下的关键成长路径。

教育连贯性是指杰青获得者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毕业的连贯程度。三个阶段间间隔的时间越长,教育连贯性越差。根据杰青获得者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教育过程分为五种模式:本科—硕士—博士、本科-硕士—工作—博士、本科—工作—硕士—博士、本科—工作—硕士—工作—博士、本科—直博。利用网络图技术绘制的216位杰青获得者的成长路径如图1所示。

通过计算分别得到五种模式下的平均成才耗时Ti、平均每年成才人数Ni如表2所示。明显地,选择成长路径l3的平均每年成才人数N3最多,远高于其它路径,且平均成才耗时T3也较短。因此,连贯性最好的成长路径l3,即是教育连贯性视角下的关键成长路径。

2.3.2 教育经历多元复合性视角下的关键成长路径。

高等教育经历的多元复合性,是指一个人在两个及以上单位(含高校和科研院所)完成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高等教育,接受过不同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的熏陶。高等教育单位越多,多元复合性越好。根据实际情况,杰青获得者选择在一个、两个或三个单位等三种路径完成本硕博三个阶段的高等教育。这三种路径下的平均成才耗时 和平均每年成才人数Ni如表3所示。选择成长路径l2的平均每年成才人数N2最多,而且平均成才耗时T2也较少。因此,多元复合性较好的成长路径l2,即是教育经历多元复合视角下的关键成长路径。

2.3.3 本科阶段教育单位层次视角下的关键成长路径。

本文所述的教育单位层次是指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校一般被划分为“985”工程重点高校、“211”工程重点高校和地方一般院校等三个层次。另外,国内还有大量的科研院所从事高等教育。据统计,216位杰青获得者全部在国内高校完成了本科阶段的教育,其本科阶段教育单位分布如表4所示。明显地,选择成长路径l1的平均每年成才人数N1最多,而且平均成才耗时T1也较小。因此,选择“985”工程重点高校的成长路径l1,即是本科阶段教育单位类型视角下的关键成长路径。这反映了“985”工程重点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雄厚实力。但另一方面,我们统计还发现,216位杰青获得者的博士学位都是在国内重点高校(含“985”和“211”)或国内科研院所或国外高校完成的,没有一位的博士学位是在地方一般高校完成的,这说明地方一般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薄弱,同时也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还不太合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3 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培养的启示

3.1 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但正如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指出的那样“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8]。”

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高校本科阶段培养了绝大多数的青年拔尖人才,但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地域乃至家庭环境的差异,不是所有人才本科阶段都能在“211工程(含“985”)”重点高校接受教育,更多人才的培养是在地方一般院校完成的。而且,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近20% 的青年拔尖人才本科阶段是由地方一般院校培养的。因此,我们在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的同时,还应给予一般院校适当的政策关怀和资源支持,构建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拓宽拔尖人才成长的渠道。

3.2 设计多通道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在同一环境下接受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可能导致人才思维模式的僵化、创新能力的缺乏,不利于拔尖人才的成长。因此,应大力鼓励高等院校通过加强与国内其它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同时,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途径,为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提供机会,即一方面将学生送出国,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培养;另一方面将国外的优秀师资、课程等引进到国内课堂。

3.3 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基础研究拔尖人才的培养,重在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教育单位应积极为学生的培养搭建一流的科研平台,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充分参与项目研究。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在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后,可以立即开始科研项目的研究,进而尽快融入世界前沿水平的科学研究之中,在高水平的科研创新中得以历练。

参考文献

[1]陈玉川.陈佳洱谈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EB/OL].(2006-05-24).http://scitech.people.com.cn/GB/61045/64417/64418/

[2]STEPHAN P E,LEVIN S G.Age and the Nobel prize revisited[J].Scientometrics,1993,28(3):387–399

[3]CLARK R D,RICE G A.Family constellations and eminence:thebitrh orders of Nobel prize winners[J].Journal of Psychology,1982,110:281-287

[4]宗农.优秀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探微—从改革开放后大学毕业的两院院士的高等教育经历说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14-16

[5]瞿振元,韩晓燕,韩振海,等.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从年轻院士当年的高等教育经历谈起[J].中国高教研究,2008(2):7-11

[6]陈仁伟,徐飞.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中的马太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1,29:37-43

[7]徐飞,汪士.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10,28:981-985

篇4:青年拔尖人才申报表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据2007年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显示,从2001年到2006年,我国R&D人员总量以及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都呈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R&D活动人员按折合全时当量计算为150.2万人年,比上年增长10%。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为81.5%,数量达到122.4万人年。从总量看我国R&D人员绝对规模已经超过日本和俄罗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001年到2006年R&D人员年均增长9.5% ,科学家和工程师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6%,但劳动力总量中的R&D人员强度仍然很低。2006年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投入R&D活动的人力为19人年,而2005年日本、俄罗斯、法国等发达国家该指标都在120人年以上。拔尖创新人才数量上的严重不足,是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关键因素。因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在成为当今时代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二)拔尖创新人才缺乏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世纪难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才培养水平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虽然培养了30届大学生,却没有出现我们所期望的在世界科学界崭露头角的创新型人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1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表达了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教育和人才问题的深深忧虑,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道艰深命题。

二、人才培养体制是制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

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很多,从根本上讲,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是制约拔尖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评价制度。

(一)人才培养观念:传统 “应试教育”的负面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将教育定位在使受教育者在青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对特殊行业和特定职位有用的知识和技术的观念上,教育实际上是传授知识和技术,学生则习惯于“应试教育”。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提倡对现存知识的单纯记忆,且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而学生则把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大学阶段的很多教育模式几乎是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翻版和延续。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传统的“应试教育”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和个性化

高校的个性是指高校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另一所高校的重要特色。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地按一个模式来办学。受此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存在着模式化的倾向,过分追求统一: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以及统一的学习评定方式,最后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都是缺乏个性与特长的“统一产品”。这种缺乏特色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十分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单一性和片面性

高校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和体系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录取标准单一。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录取基本上是看分数。而考试分数仅表现了学生学习基础或专业知识的一种能力,无法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者潜在的创新能力。第二,过度强化考试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更具实践性、探索性和独创性,但大多数高校对学生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以考代评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考核成绩往往还与学生奖学金的评定、“三好生”的评比、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研究生的保送等挂钩,存在片面性。第三,过分看重论文的数量。对研究生,多数高校都规定了必须发表几篇论文,才能获得学位。让学生把过多精力花在 “制造”文章上,而不是致力于学习和研究的质量上,无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畅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渠道

(一)创新教育观念是先导

教育观念是指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高指导原则。学校的教育教学者和管理者所持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人才评判标准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人才评判标准,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科学的思想先导。

一是要转变单一的片面的人才评价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多元化的学生评价观。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又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们不仅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技智能、社科人文修养、个性心理以及身体等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的单一的学生评价观,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标准。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二是要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点。创新离不开智力活动,但它更离不开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追求创新动力趋势的过程。根据创新的动力可以将科学家分三种类型:功利型、爱好型和信念型。能够最终获得重大科研突破的往往是那些为数不多的、真正对科技事业有虔诚的信念和献身精神的信念型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说,与其讲其智慧和才华发生伟大的影响,莫如讲其人格和道德发生更伟大的影响。这说明与智力因素相比,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对其科学成就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人才培养中,不能单纯追求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教育,同时也要兼顾非智力因素,做到两个方面协调发展。

三是要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的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教育观念。学校担负着传授知识的重要任务,在知识的传授中,继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知识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知识也不可能创新。但传统的继承型教育把学生当做单纯的知识接收器,极大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精神。要树立创新型教育观念,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辩论,正确思辨,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

多年来,高校人才培养一直以知识灌输为主旋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研究性教学不够,教师教学习惯服从老套的灌输教学模式,导致讲授式仍然是目前相当多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接受性学习依然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大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高的现象相当普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应放在以下几方面:

1. 改革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决定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课程设置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二者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心所在,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校的教学中,通过课程教学活动,一方面使大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和勤巧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他们学会运用现代科学工具提高自我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和拓展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教学计划中长期存在的过分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改变课程体系太窄、人文课程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造成学生的人文素养比较差的问题;改变过去专业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专业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要注意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整合与优化,精选、优选教学内容;在课程内涵上增加创新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掌握知识又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同时还需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2. 积极推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构建以研究性教学为主导、探究性学习为主体、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大学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和研究,使大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愿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知识和科技创新。因此,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声音、画面、内容”的有机统一,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压缩教学计划课内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钻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特别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关注创新的研究型教学转变,要普遍运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具有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布置具有研究性的作业,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除基础理论课外,应多开设专题研讨、项目训练、实践课程以及交叉学科的课程,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同时要发挥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设施获取知识。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建立研究型的学习模式,并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创新意味着挑战常规,而挑战常规的第一步就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去进行研究,以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要通过实践。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在谈到自己事业成功的体会时说:“在西南联大学会了严谨,到国外学会了创新。”严谨和创新是拔尖人才的突出素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比,我国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牢固扎实,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却严重不足,高校实践环节薄弱是主要原因。在中国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中,从来没有真正缺少过实践环节,问题在于我们的实践绝大多数是“被动实践”。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老师制定的,学生在老师规定的框架中,沿着老师制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从严格意义上讲,被动实践只类似于做习题,在这样的框架中,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要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主动实践,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确定、方法的制定、程序(路线)的设计以及问题质疑、分析总结等。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等素质都能得到培养。高校应当有计划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学校要鼓励教师结合自己从事的科研项目,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科研平台,努力建立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真正把学生培养过程变成既出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又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还能完成重大科研项目的过程。通过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在重大课题的实践训练中,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成就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关键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能胜任创新型教育的高素质教师。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正因如此,耶鲁大学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都要骄傲地告诉新生这样的事实:在耶鲁,教导你们的教师都是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国际级领先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为知识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MIT等名校甚至坚持让如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著名宇航员等一流的教授为一年级新生上课。优秀教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科专业的指导方面,更在于由他们带给学生的追求科学、献身科学、严谨做学问的精神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由他们形成的知识至上、真理至上的优良教风和学风。

(四)建设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校园文化环境是保障

培养优秀拔尖创新人才,离不开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努力,更需要创设和营造有利的条件和外部环境。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陆登庭说,最令哈佛大学骄傲的不是培养了6个总统和36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科技创新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

1. 建设宽容的校园人文环境。一所期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学首先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的人文环境。大学正是由于有不同学术思想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锋,学术才获得发展的条件,学生才能从大学及教师中获得应有的学术精神。杨福家先生曾说过:大学不但要有大师,还要有大爱。大学的包容性体现了“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的博大胸怀和学术自由的大学原则,而且也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有利于学术发展、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目前,不少大学缺乏学术组织特有的而且是必须的包容性,存在那种窒息学术自由空气、压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的学术官僚现象。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学术自由是教育的第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缺乏学术自由,必然导致创新活力的衰竭。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既然是冒险,就有失败的可能,因此要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保护那些创新的萌芽或者前瞻性的认识。只有改进在创新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上存在的一些制度和文化障碍,营造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环境,才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2.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要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才,活跃的学术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创新的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需要通过交流和借鉴来产生,学术活动可以开阔眼界、产生兴趣、激发灵感与创新思维。为此,必须采取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例如:定期组织学术沙龙活动以加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学术探讨,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大型科学技术攻关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热点,开拓视野,也可以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提出具有创新观念的学术观点。

3. 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从申报—评估—立项,分层次、分阶段资助—中期检查—资助配套—评审—公开答辩—评奖以及后期的学术报告会、成果巡回展、表彰奖励等,形成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并回馈努力的良性循环。通过设立科研专项基金、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整合校内外资源、落实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等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对于在科技创新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学校应给予重点鼓励和支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提供良好的服务,激励学生做出创造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培根.主动实践是教育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6-7-21.

篇5:青年拔尖人才申报表

昆理工大人事字〔2011〕74号

关于做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首批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馆、中心及直属部门:

根据云南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首批申报工作的通知》(云组通〔2011〕177号)要求,为做好我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首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计划内容

(一)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重大人才工程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的子计划。计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每年重点扶持一批青年创新人才,把他们培养成为本专业领域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综合素质全面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我国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二)对入选计划的青年人才国家将给予经费支持,自然科学领域120-24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领域30-60万元,3年为一个支持周期。具体支持标准和划拨方式由中央组织部组织专家评审核定。支持资金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使用和管理。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

部门制定对入选者的后续支持、跟踪培养和考核管理等政策措施。

二、入选条件

申请人应为具有中国国籍,在省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单位工作1年以上,在聘的青年人才。申请者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正派;

(二)申报当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一般应获博士学位;

(四)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国际国内较高专业成就及荣誉称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申报程序

(一)各学院应认真组织优秀教师申报。申请者须填写《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自然科学类申报书》(附件1)或《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申报书》(附件2),并提交附件材料(包括1-3篇代表性论文全文、2006年以来发表论文的首页、由具有科技查新资质机构出具的论文引用情况检索证明、国内外获得的发明专利与奖项、国际学术组织或刊物任职证明和其他相关材料)。

(二)各学院对个人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推荐人选,填写《2011年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人信息汇总表》(附件3),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如推荐超过1位申请人,须对申请人进行排

序。

(三)选拔认定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学校审核通过后报云南省委组织部,由组织部组织专家通讯评审、现场答辩、社会公示等程序产生。

各学院于11月25日下班前将申报书(一式3份)、附件材料、申请人选情况汇总表等申报材料报送人事处师资科,电子版发送至,逾期不予受理。

若有疑问,请与人事处师资科史老师联系,电话:5916662。

附件:

1.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自然科学类申报书

2.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申报书

3.2011年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人信息汇总表

人事处

篇6:关于申报拔尖技术人才的通知

各镇党委,各街道党工委,各园区管委会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党组(党委),市管各企业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根据《中共**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市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工作的通知》(**组通【2010】2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近期开展我市范围内符合**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对象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的范围和条件

(一)申报对象范围:**市范围内各类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二)选拔对象条件:依照《**市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条件实施细则》进行申报。凡在2005-2010年间取得的业绩、成果(重复获奖项目以最高奖励为准),符合规定条件之一者,均可申报。

二、申报程序及时间要求

(一)申报程序:个人按照要求填写申报材料,申报人所在单位对本单位申报人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把关,加盖单位党组织的印章后,由申报单位统一上报。

(二)时间要求:6月17下午6:00前,各单位将相关材料

及电子文档送交**市人才办。

三、有关要求

一要精心组织。申报推荐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单位要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把本单位的优秀人才推荐出来,把工作做细做实。

二要严格标准程序。各单位要对上报人选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保证真实、准确、客观,严防弄虚作假、虚报业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注意挑选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人才以及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

三要搞好宣传发动。一方面要广泛宣传有关**市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工作的安排部署、条件和程序;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拔尖人才的选拔过程与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创优结合起来,树立积极向上的导向,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以上通知中所涉及的有关文件、申报程序具体要求、上报材料要求、申报人需提交的相关证明以及各类表格的的下载,请登录“**市人民政府网”或“**人才工作网”获得。

由于**市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我市正在管理服务期限范围内的**市第八批、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具体名单附后)不再参加本次推荐,其他人员均可参加推荐。

联系人:**电话:**

附件:**市入选**市第八批、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名单

2010年6月7日

附件:

**市入选**市第八批、第九批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名单

**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篇7:关于做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关于做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首批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市党委组织部,省直有关单位干部(人事)处,省委管理的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党委组织(干部、人事)部,各高等院校党委组织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培养造就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根据《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中组发„2011‟24号),现就做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首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计划内容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重大人才工程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的子计划。计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每年重点扶持一批青年创新人才,把他们培养成为本专业领域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综合素质全面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我国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二、人选条件

申请者应为具有中国国籍,在省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单位工作1年以上、在聘的青年人才。申请者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正派;12、申报当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本次申报人选出生日期应在1976年1月1日以后);

3、一般应获得博士学位;

4、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国际国内较高专业成就及荣誉称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已获得国家“千人计划”支持并且在支持周期内的青年人才不在本计划支持之列。

三、支持措施

对入选计划的青年人才给予经费支持,自然科学领域120-24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领域30-60万元,3年为一个支持周期。具体支持标准和划拨方式由中央组织部组织专家评审核定。支持资金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使用和管理。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对入选者的后续支持、跟踪培养和考核管理等政策措施。

四、申报渠道和选拔认定

省属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申报人选分别报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和省国资委,市属单位人选报市委组织部。原则上每个单位申报1-2名人选。各相关部门和市委组织部做好组织动员和审核把关工作,省委组织部负责汇总、选拔、上报工作。

根据中组部选拔办法规定,计划入选者经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通讯评审、现场答辩、社会公示等程序产生。

五、申报要求

1、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推荐申报工作,扎实搞好宣传发动,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认真审核把关,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

2、申报者根据专业领域,客观、真实填写申报书和附件材料。自然科学领域填写《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自然科学类申报书》(附件

1),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填写《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申报书》(附件2)。附件材料包括1-3篇代表性论文全文、2006年以来发表论文的首页及其引用情况的检索证明、国内外获得的发明专利与奖项、国际学术组织或刊物任职证明和其他相关材料。

3、请各地、各部门于11月25日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sdsrcc@126.com)。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车飞、隋艳

联系电话:0531-82907727、82907798

地址:济南市纬一路482号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

邮编:25000

1附件:

1、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自然科学类申报书

2、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申报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办公室

篇8:青年拔尖人才申报表

一科研走进教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指出, 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而由于政策投资取向偏向科研、教师评价中强调科研指标, 再加上大众化时期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精力有限又面临晋升压力等, 我国大学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这对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教学和科研的脱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妨碍了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

教学和科研虽然是两项独立的活动, 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研能够紧跟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为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学又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下发现问题, 为科研的发展创造新的起点。拔尖创新人才是有着独立人格、能在某一领域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并做出创新贡献的高素质人才。高质量的科研训练对提高人的科研素质至关重要, 科研创新既是高校的重要功能, 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2]科研作为大学的另一项基本活动, 应该走进教学,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

二科研走进教学的困难

科研应该走进教学, 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科研走进教学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的困难:

1难求能真正将科研用于教学的教师

1998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 师资相对匮乏, 很多教师“临危受命”, 其中也不乏教育科研素养较低、教育观念落后的教师。科研走进教学, 必然要求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做出相应的改变, 以课题为主线, 实行研究型教学。很多教师的知识面狭窄, 不具备进行科学研究所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没有过硬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敏感性, 没有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技能, 没有科研经验的积累, 灵活地驾驭课堂都很困难, 让科研走进教学更是无从谈起。而且,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处于不想问、不敢问、甚至不知道问什么的麻木状态。科研皆因问题而生,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逻辑起点, 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学主体, 科研难以介入, 创新也就无从说起。

2课程改革和教材的编写难以跟进

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也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际效用。课程和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两个主要载体, 必然要在科研走进教学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而课程改革和教材的编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 它是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首先, 为满足科研走进教学对广博知识的要求, 课程应该由分化走向整合, 而整合课程又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考验。而且, 我国高校中还普遍存在因人设课和因课定人的现象, 即不考虑对培养目标的智能结构要求, 单纯地凭教师的学术兴趣开设一些不必要的课程或者因某种需要开设了一些课程却没有教师能胜任的情况下, 随意指派一个教师任教, 这严重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其次, 科研走进教学, 也要求教材及时更新。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的科技理论不断涌现, 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既保留基本的规律、原理, 又尽可能地容纳最新的科研成果, 并使其以合适的方式融进教材, 是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的又一问题。

3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困扰

教学评价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衡量的是教师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主体的需要。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往往侧重知识的获得, 忽略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精神的吸收;对教师的评价又更侧重科研论文的数量、科研经费的多少、教学工作量的多少, 而很少关注科研成果中的创新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 在科研教学实践中, 技能的掌握和科研的创新水平是客观上难以测量, 这就需要由具有主观性的主体来评价, 而正是人的主观判断, 又会给这些指标的评价带来困扰。

三科研走进教学的策略

在时间和精力一定的情况下, 科研和教学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厚此薄彼的关系。教学与科研不是历史的自然匹配, 只有在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根本目标下, 才有望找到教学与科研的最佳结合点, 将二者连接起来, 建立一种交叉融合、互相促进的积极关系。[3]

1强化师资支持, 切实实践并推广研究型教学

首先, 高校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与科研。不能只满足于教学或者科研中的一项活动, 要看到新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学习运用现代化手段搜集信息, 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了解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动态发展, 在对前沿问题的研究探索中成长。其次, 高校教师要勇于尝试研究型教学。是实践性的东西更容易被改变还是观念性的东西更容易接受改变也在困扰着一些学者, 有很多理念性的东西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能以实际行动贯彻这些理念的人却少之又少。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勇于尝试, 切实推进研究型教学, 引导学生以课题研究为主线, 以问题为中心, 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总结报告、形成论文等环节和方式来探索知识、发散思维、提高能力。最后, 从高校的层面讲, 要采取措施优化教学队伍。教师疲于奔命地忙于各种考核也就没有创新的闲逸, 不能创新的教师何以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高校要建立教学和科研相对平衡的教师评价和奖励机制, 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另外, 高校要在政策上鼓励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代课, 以提高本科生教学队伍的素质。教授、副教授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 能够做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讲授晦涩难懂的知识, 还能够在讲授的过程中与学生分享科研的经历, 让他们感受科研中思维的历程,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潜移默化中领会科研精神。

2有效跟进课程改革、及时更新教材

任何的培养目标, 只有具体落实到课程建设中才能得以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要从培养学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做起。一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要以课题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 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限制, 积极探索整合的课程, 向学生呈现原始形态的知识,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不必过于追求体系的完整, 保持课程的开放性, 为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 也为学科发展留下充分的机会。另一方面, 在课程的实施上, 针对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因人设课和因课定人的现象, 可以在现有师资水平的基础上, 尝试打破一课一师制的传统, 允许多个教师讲授一门课程, 开放我们的课堂。术业有专攻, 一个教师在某一个点上有深入的科研实践, 并不代表他对整个课程和学科有全盘深入的理解, 一个教师不能胜任的课程, 在几位老师的通力合作下也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程建设的成果最终会以教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材编制上, 研究型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题和课程的需要编制临时的讲义, 将科学研究动态及时引入教学内容中去, 在教学实践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然后在课堂上实践, 进行更正, 如此反复, 最后累积形成教材。教材的编写需要在熟悉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资深专家指导下, 由教研室的教师集体共同努力完成。

3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高低做出的判断, 其目的是改进教学, 如若教学评价不能客观地反映真实的情况, 就难以发挥其效用。而现行的评价体系中更注重量化的指标, 对定性的指标难以有效地衡量。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指标, 可以在多种形式、多重标准中寻求误差间的平衡。首先, 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从只侧重学业成绩向注重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协作精神、课程论文等全方位、长周期的评价转变;其次, 对教师的评价由注重科研指标向科研、教学两种标准转变, 并适当向教学倾斜;评价主体由单一的行政领导向多元主体转变, 为教师的同事、学生、同行专家、教务处主任、教师本人等参与其教学评价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总的来说, 科研和教学是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两种重要的手段, 在人才培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教学将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 要尝试让科研走进教学, 在教学中体现科研的各个元素,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提高其创新能力, 为其长效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雷潮滋.确立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科研与教学、学科及队伍建设的关系新论[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17) :18—21.

上一篇:树苗栽培承包合同下一篇:单位员工个人工作总结201